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

时间:2022-09-28 21:1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品德与社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品德与社会

第1篇

一、 《品德社会》教学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才能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如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时:课前,我先让班上学生回家访问妈妈,妈妈怀你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访问家人,你出生的那天,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自己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一是让学生汇报访问情况,二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一小孩出生时的情境剧,再是出示学生收集的照片,并请当事学生讲相关的故事,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一个人成长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凝结了家人极大的关爱与付出。从而真正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在课堂上以学生家庭生活为基础,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自身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活动设计只有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设计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教学活动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如在《从看电视说起》一课中,我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或祖父母之间因看电视发生的一些冲突,说出自己对他们的一些不满。然后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学生在家看电视遭父母或祖父母训斥甚至打骂的情境剧,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活跃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表演结束,就让学生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表演效果,一是评价剧中人物做法是否合理。通过活动,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自己什么时候该看电视、该看什么样的电视剧,该看多长时间,家长在什么情况下应予以支持和理解。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怎样平息在家看电视引起的家庭风波?”让学生分组去挖掘,一些小组从认为把自己的想法给大人们说一说就行了,一些小组认为最好是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及学校建议的合理作息时间,和家长商量一下,订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再把两种情况综合起来,先说想法,后签协议,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的一些方法。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对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习过程是儿童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达到自主创新。

第2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 人格 习惯 提高效率

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传统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运而生,随之信息化教学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资源方面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学习策略上强调情境创设,进行协作学习,在学习评价方面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小学生涉世未深,对于社会上的很多现象,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我们就要善于在教学中采取具有新鲜感的教学手法,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模拟创设社会生活场景,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够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再回归到生活,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教学知识,就此实现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体验情境

培养真实情感对于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和社会接触的还不是很多,所以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孩子无法用正确的道德观去评判,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目的。学生由于学习时环境、气氛、情绪等因素不同,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不一样,学习效率也就会产生差异。为此,教学时我注重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创设日常生活场景和组织学生到社会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品德与社会既有趣又有用。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主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在《让我先说对不起》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讲述自己和同桌的故事,讲述自己与同学的矛盾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集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一块开心地成长。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创设“角色换位,引发共鸣”的情境,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教师先以角色表演的形式,请两个学生表演了两个“朋友”的不愉快,然后引发学生思考:“该怎办?为什么?”让其他同学亲身感受当事人的感受,并给予理解。唤醒学生承认错误,先说对不起的意识,这样,课堂上氛围趣味盎然、生动活跃,效率提高,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巧妙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情景的创设呢?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好动,喜欢五彩斑斓、活动频繁的动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制造课件时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突出特点,制作的课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突出生动性、新颖性、趣味性,客观实在性情境来激活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我的家乡真美丽》这节课时,设计到家乡的美,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来让学生看到、体验美丽的景色,也可以把学生旅游的一些留念照片通过展示台,让大家共同欣赏景物的美丽,提高学生欣赏美,感觉美的效率。

四、以辩论的方式创设情境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课堂辩论,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在教学《让我先说对不起这课》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道辨论题:如果给同学或朋友发生了矛盾,应不应该给对方先说对不起?再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展开自由辩论。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有的学生自身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双方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唇枪舌剑,非常激烈……“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引导学生自己分清对与错,是与非,给学生正确的道德指引。

五、走近社会、注重践行

《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六、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第3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五化”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17-1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品德与社会课“兴趣化”

1.自制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

2.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品德与社会的理论对于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来说明“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更易让人接受。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想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活活泼,可适当运用故事来说明道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参与,交流合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实践化”

1.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

过去,我们重视教师教的方式的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汇报……而这些方式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尤其需要。例如在教学《我们手拉手》这一课时,笔者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来帮助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学生依照提示,思路打开了,心中有数了,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并逐步提高了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运用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

1.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道德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品德与社会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道德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例如,教学《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笑容:一是教会学生一些交往的技巧(正确的交往语言、体态动作和学会聆听等);二是以两篇美文《一群光头男孩》和《神奇的“心灵创可贴”》强化情感体验,强调真情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学会合作是当今青少年亟需积累的本领,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学会有关正确的交往原则和技巧,才能最终适应时代的需要。

2.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道德问题。

学以致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道德“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道德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道德问题。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

四、多种教育,有机融合,让品德与社会课“情感化”

1.制定目标,让情感具体化。

对小学生来说,单是给他们激感还不够,更需要让他们明确每个主题的目标,让他们参与其中,让他们动起来,这样的情感体验才是扎实有效的。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班级”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各抒其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制订出符合本班实际,又能体现全体同学共同愿望的班集体建设的目标。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人人参与制定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把班集体建设当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融化在集体中。

2.有机渗透,让情感自然化。

儿童认识是由形象具体向抽象逐步转化的,为了提高和增强学生在复杂的情景中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德育课题大框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德育课题结合点,选择了《用沙家浜的生活,育沙家浜的新人》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与实验,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充分挖掘和吸纳沙家浜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自然等方面的资源,有机渗透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之中。

五、用好自编手册,激活教学,让品德与社会课“成长化”

1.用好手册,激励儿童个性化发展。

笔者仿照以前省编新教材配套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成长手册》,自编了一套简单的《成长手册》。成长手册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例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手册中填写出具体的环保小措施。这种种综合实践活动诉诸于手册,留下了点点痕迹,指示着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第4篇

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那么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如何更好的驾御课堂,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

一、加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尊重和关注儿童的内心所存在的期待、愿望,关注儿童个体发展的需求,从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和特征出发。要反对无效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讲授《从一粒米说起》时可以结合学生生活里的浪费现象展_教学。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倡导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要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体性过程,要求教师要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责任,那么首先就要更新观念,从知识论转向主体论。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来说,要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是强调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二是树立“注重客体主体化转变”的意识。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从而会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如在教学《为平凡感动》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在汶川地震中一些老师、军人和医生等人物为抗震救灾默默付出的感人事迹展开教学,让他们感受世界充满爱。讲授《腾飞的中国》时可结合中国近期取得的新成就展开教学。

三、围绕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品德课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品德课。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启迪。《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品德与社会》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人文)地理环境等教育作了有机的融合。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品德活动教学必须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而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真正使“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佳途径,真正让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沿着江河走下来》这一个题材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有关黄河、长江的录像,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促使学生保持想了解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表现的欲望,这种欲望无疑给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品德融入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培养学生好的品德。

第5篇

品德与社会课堂情感地带课堂导入情感资源情感因素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内驱力和完善人格的内在保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完善人格。”然而,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重认知教育轻情感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现,致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明理”难以深化、“导行”难以落实、“整体教学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要把情感教育视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以及信念,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涵养学生性情,陶冶情操,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以本人执教的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课堂导入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情感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不仅能直接揭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而且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教材的情境之中,对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旨在让学生感悟时间的重要和珍贵,激发他们珍惜时间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时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一开始就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呢?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首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种声音,认真分辨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教师放闹钟走动的声音录音)当学生分辨出这是闹钟走动发出的声音滞后,教师接着问:“从这种声音中,我们感觉到时间怎么样?”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样的导入,不仅很快将学生引向了课题指向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巧设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情感火花。

二、发掘教材情感资源,巧妙设置情感激发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深入理解和感受教材中的情感的基础上,善于挖掘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隐性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巧妙设置能引发学生情感的触点,将教材中抽象性的原理事例化、具体化、趣味化,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情感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得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与统一。

《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置情感激发点。

1.晓悟课文的动情点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任何一个学生都懂得“珍惜时间,时间很宝贵”的道理,但时间为什么那么宝贵呢?他们未必很清楚。因此教材首先以一首浅显易懂、琅琅上口,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教育意义的《明日歌》,来让学生理解“时间是非宝贵的,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费的”这一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课堂上我十分动情地朗读着这首引人思考的《明日歌》,当时我发现学生全部都被这首诗及老师的朗读感染了。然后再让学生交流惜时经验和朗读体会,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珍惜光阴的道理,产生了乐于珍惜时间的情感。

2.紧扣课文的情操点

本节课的第二个活动任务是小剧场――《小闹钟》,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这一活动贴近于孩子们的生活,可以说,课本剧中的琪琪身上就有班里某些孩子的影子。于是教学时我先引导孩子读画面、谈看法,然后让几名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们自编台词,表演起来入情入境。这样不仅唤醒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而且懂得了如何惜时,并初步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并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知行统一。

3.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的“活动角”环节,从一分钟的作用,让学生再次感悟时间的宝贵。一分钟到底能干多少事?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先让学生根据课前小调查,说说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然后再组织三个“一分钟游戏”:比一比,一分钟跳绳,谁跳的次数多?试一试,一分钟查字典,可以查多少个字?算一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道口算题?这样,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在一分钟游戏中,以亲身的实践体验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感悟时间的价值,感知了时间与学习的关系,懂得了“一分钟尽管很短,但只要正确利用,也可以做很多事”的道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时间观念,懂得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三、总结回顾拓展提升,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当下课铃声快要敲响时,我便开始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充分肯定学生课堂上那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最后播放关于时间的话题――《时间随想》短片,把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推到了顶峰――时间就是效率、生命、财富和胜利,不仅使本节课主题得到了升华,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时间宝贵的感悟,提高了对时间的认识,使时间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培养了乐于珍惜时间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惜时习惯,更好地去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争做时间的主人,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一片“情感地带”,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抓住学生的情感点,把丰富、真挚的情感倾注在自己的教学中,定能给学生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从而涵养学生性情,陶冶情操,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杨秀红.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多元利用[J].中小学德育,2013,(10).

第6篇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此门功课的主要目标是改变小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不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力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1.扩展教学空间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师主动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让学生扮演角色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情节,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让学生演了后自评,互评,评了可以再演。例如:教学《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一课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请一名同学扮演消防队员接听火灾报警电话,选几名同学拨打火警119电话,要求报警的同学必须在一分钟内,说清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起火原因、火势等内容。其他同学当评判员,如果打电话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把内容说清楚,“消防队员”便可开车到打电话同学的座位,表示消防车到他家。之后,以此类推看看有多少同学当上“消防队员”。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

3.参与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火灾逃生》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在嘴上可以防止烟呛。教师事先准备好水和衣服,要求学生把湿衣服或者湿毛巾披在身上,防止烧伤。再把鲜艳的衣服或塑料袋用棍子挑在窗户外,可让人及时发现你。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艺术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达到有机结合。赞同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开启他们的智力,从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有个性品质的人。

曹明进,教师,现居云南梁河。

第7篇

一、设问题――促学生脑“动”

学生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在课堂上,教师要力图通过再现丰富的、生动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制造悬念,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捉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有了这个需要才能萌发内心的冲动,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如在教《我们的生命》一课时,课前可让每位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1)你的生命是谁给的?(2)你出生时的情况怎样?(3)你出生时,全家人的心情怎么样?(4)在你成长过程中,家里人都为你做过哪些事情?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学生交流时可以初步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爸爸、妈妈共同缔造的,出生时,全家人都期盼着,出生后,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里的大人们倾注了无私的爱。并且,部分学生还拿来了自己出生时一些书面材料,如出生记录卡、满月时的照片等。从而激起了同学们对自己生命的极大兴趣,更加关注生命,沉思生命的意义。

二、导辨析――激学生口“动”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辩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评议,认清美丑;还可以自编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分清是非,辩明真伪。如教《今天,你安全吗?》一课时,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自编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如:有一个同学是班上的中队委员,平时表现很好,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可有一次,他为了能早一点赶到学校办黑板报,在过马路时竟全然不顾勤阿姨的劝阻擅闯红灯来到学校,不少同学知道这件事后,。对他进行了批评指责。可也有人为他辩解。该怎样来评价这位同学的行为呢?通过课堂讨论、辨析,激学生口“动”,在争议辨析中学生懂得了判断、评议一个人、一件事,要注意全面地分析、而后才作出结论。那位同学想着早点到教室办好黑板报,心系集体,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他闯红灯却是不对的,无论怎样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然就会给自身带来安全的隐患。通过学生的“口”动,不仅使学生更加明确安全保护的重要性,让那个闯红灯的孩子受到教育,同时也让学生增强了辨析人、事的能力。

三、融生活――诱学生心“动”

新世纪、新形式,对于人的品德与生活也必然有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学校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们作为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例如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孩子听一听各种问题,引他们认真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建议,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又进一步“学会生活”。《实话实说》、《人生A、B剧》等之类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都有相当高的收视率,很有创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为此我们的课堂也应多一些类似这样的创意,通过开放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品德课老师只不过是一个主持人――课堂教学的主持人,负责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上《钱该怎样花》一课时,我就以主持人的角色参加,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在商场购物时哪些做法适当,哪些做法是不合适的。最后老师才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提出要求,这就真正促使学生心“动”起。

四、重实践――引学生手“动”

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少年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孩子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探索社会的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上《购物场所我知道》。我设计了“商业一条街”的主题活动,课前布置调查走访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各类商场的购物情况,课堂上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扮演自己知道的各种商铺店堂柜台。一切准备好后,另外的“小顾客”们则涌向自己满意的“商店”及各种商品,用最合理的购物方式参加现场购物活动。

课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老师,瞧,这是我只用了三元钱就买来的旧文具!”“老师,今天我大胆地杀起了价,结果只用了不到五元钱就买到了一本卡通书!”“看,这是我精心挑选的小笔筒!”……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购物知识,还拓宽了自己的社会知识面,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借评价,倡学生行“动”

第8篇

一、创设情境,让活动“趣”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前提,而兴趣主要是借助情境来激发。情境是一种情感培养,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创造一种开放、民主、轻松的情境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有了成功的感觉,就有了自信心,课堂便充满生机。

如在教学《地球——生命的摇篮》这一主题活动时,上课伊始,先放映两段动画片让学生目睹乱扔垃圾、乱砍树木带来的恶果,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使学习变为易事、乐事。之后,再顺水推舟地提问:“看了上面两段动画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保护地球刻不容缓。这样,学生满怀激情地进入学习状态,老师也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回归生活,让活动“实”起来

教学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以活动化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使品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如在教学《保护水?摇?摇?摇节约水》这一主题活动前,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去调查、了解水资源污染浪费的现状,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交流时,学生的交流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下了浪费水的现象;有的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看到这种现象后的感想;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相机拍下了相关的照片;有的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了浪费水的数据……在 “节水金点子”活动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全班讨论交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创作各种节水的作品。在他们的努力下,班级设计制作了各种形状的节约用水广告,写出了大量充满童真而又富有人文气息的广告语和儿童歌谣。

三、立足活动,让活动“活”起来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内相机切入活动环节。

如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一主题活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师可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围绕“我好心帮助他,他为什么生气”进行讨论和交流。“我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别人,好心办了坏事。解决的方法是要换个角度想一想,要把自己放到对方的角度去想、去思考、去感受。”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一概而论,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从换个角度看同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体验。在学生感知了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懂得在生活中要宽容理解他人后,让学生说说你和家人及同学相处中遇到什么烦心事,当时是怎么想,而现在又是怎么想的。通过学习这课后,同学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解决自己的烦恼事,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开放时空,促活动“ 高 ”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我们要灵活地延展活动时间,开放课堂,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早做安排,给足时间。课后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家庭、街道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街道服务等,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一主题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商店、服务行业,了解工人、农民、商人、服务员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体会他们劳动的艰辛,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而激发学生敬佩、爱戴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社会责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涵盖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与现代课程理念相适应。教师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素养,引领学生成长

“打铁先得自身硬。”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1)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知识结构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2)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教师是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成败。

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善于思考,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

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师生交融、生生互动中,通过多维信息碰撞,得到情感的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让学生成为主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如,在教学《幅员辽阔的祖国》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了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卡片,并让他们自己拼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记住了各省区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三、把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

教材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炼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在学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教学《我们的班集体》一课时,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会,让学生成主角。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通过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教学模式,把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成主角,让主角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四、贴近现实生活,感受社会责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组织学生去校外调查、采访、参观、询问,然后作汇报交流。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受社会责任。不断锻炼创新精神,积累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10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标准的许多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从学科的概念出发。如过去小学《思想品德》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现在《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范围为课程标准的框架。

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我们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在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主要因素,这些主要因素还可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具体要素。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感受与同学的友爱之情”,就是儿童与社会关系;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题也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涉及的要素都相等。我们按“面”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列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综合交叉

综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一是社会生活各要素的综合。前一个综合在课程性质部分已有分析,后一个综合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结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一社会生活中涉及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地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7条“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含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同时,我们虽然按社会生活领域分成了若干主题,但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如“我的成长”中有“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个内容与“我与学校”中的“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交叉。“我的成长”中关于“抵制不良生活方式,远离”的内容与“我与家庭”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交叉。“我与学校”关于“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的内容,既可以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了解中国和世界学校的发展变化,这样就从“学校”这个领域扩展到祖国与世界,出现了3个领域的交叉。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学科的界限,成为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

螺旋上升

由于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最近,而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安排内容,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如“我与家庭”的第5条“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民主平等,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前半段讲道德、有责任感等在中年段就可以学习,而后半段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就应在高年段掌握了。再如“走近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和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可以体会世界经济的联系,这样在中年段也是可以学习的。所以,课程标准的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应该有区别,逐步提高。譬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但又兼顾个人、祖国与世界;五六年级则侧重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这6个主题可以是分年级出现2次循环,也可以分年段(三四年级中年段、五六年级高年段)出现2次循环。各地、各编写单位可以从实际出发自主选择,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第11篇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品德与社会》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课堂中只有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感性活动中,学生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它能满足学生好动的天性,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感到美好、亲切、喜爱的学习氛围,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成为喜闻乐见的身心享受,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中、积极向上的教学内容中感受生活。

比如在《家有喜事》一课中,上课前,笔者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兴奋的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家中的喜事,学生们一下被感染了。笔者随机问道:“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你家的喜事肯定也很多,谁能说一说让我们共同分享?”学生们踊跃举手,兴致勃勃地争着上来介绍自己家的喜事。教师用“真为你高兴”、“祝贺你”、“为你喝彩”等来表示肯定,学生很快就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角色。

二、注重以学生生活为本的自主活动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程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使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重新融入到学生生活中,有机地整合为学习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让学生在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发展。

在教学《公共交通有规则》一课时,因为交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笔者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我会过马路”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课件,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交通知识。然后开展了“交通规则知多少”竞赛,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不再枯燥、呆板和难以认识。学生在自己进行的活动中,学到了基本的知识,丰富了生活经验。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学生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学生快乐的事。既能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发言的习惯,又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转贴于

例如,在《我是聪明消费者》一课学习中,有个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买东西有哪些学问?笔者让每个学生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买食品要看保质期;有的说买早晨的菜最新鲜;有的说买换季的服装便宜;有的说多走走看看要货比三家;有的说买东西索要发票……小组合作时做到人人发言,组长选择记录并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时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选出的“学问”自主地展示给大家。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买东西的学问,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新教材中的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有选择地选取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内容。一

般的学习活动形式为:游戏、调查、实验、采访、讨论、演示、角表演、辩论等。

第12篇

今天的品德与社会课,让我非常可笑。

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做题,再让我们讨论怎样介绍自己。做题的时候,教室里静悄悄的,我们都做得很认真。讨论的时候,老师有事出去了,并且告诉我们说:“要小声讨论,不准大喊大叫。”可是,老师走了不到一分钟,教室里就乱哄哄的,叽叽喳喳,闹个不休。尤其是焦颂和赵泽园等人。老师回来了,看见他们俩最乱,就把他俩叫上了讲台,让他俩介绍自己。焦颂一本正经地说:“我喜欢我,我叫焦颂。我的名字是我爸爸给我起的,‘焦’是我爸爸的姓,‘颂’是我妈妈姓(宋)的谐音,所以我叫焦颂。”同学们听了都快笑死了。老师又让赵泽园说,赵泽园歪歪扭扭,J了半天也没迸出个“屁”来,样子十分滑稽,同学们又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一窝蜂地冲出了教室,可是我还在教室里笑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