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临床医学创新

临床医学创新

时间:2022-09-12 00:41:05

临床医学创新

第1篇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许多学者是通过对东西方成功的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来探讨、研究创新教育的。西方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支持鼓励学生个别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运用能力。但更多的学者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实现教学过程要素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其次,是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再次,是媒体作用的转变,媒体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最后,教学过程也发生深刻转变,由讲解说明为主体的进程转变为情景创设、问题探究、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简单一点说,从教师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包含四大特征:语言能力特征(形体语言、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特征(表达语言、板书表达、媒体表达)师生互动特征、启发预见特征;从学生角度来看,创新教育表现为四大主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从教学管理者来看,创新教育包含两大管理:创新教育过程管理、终末效果质量评价管理。

2.我院的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如院校文化情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知识的主体称作“学习者(learner)”而不是“学生”(student)。把学习知识的主体尊为主人地位,是因为在知识面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在知识面前,教师既“教”且“学”,学生既“学”也能参加“教”。这与创新教育的显著特征———“师生互动”是一致的。我们在以东西方院校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以研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们自身的理论研讨,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进行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1我院本科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科生教学水平是体现一个教学医院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涉及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水平、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水平、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水平三个方面。

2.1.1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教学过程分解为情景设计、问题探究、意义建构。这具有浓厚的机械论的味道,却极易为人所理解和掌握,也极富创新性见解。所以现代建构主义只能成为创新教育的一个理论框架,而不能成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教师的言语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启发预见为手段,实施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教学法中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以问题为中心,以症状为主线(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打破常规教学法的局限,打破常规课程设置顺序,以症状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切入点,主线突出、目标明确地实施教学。由于新循证医学教学改革幅度大,涉及面广,困难和问题也较多,我们只在2001年儿科学教学中进行了试点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理论知识功底明显得到提高,临床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综合能力明显优于以往学生。目前,我们仍在深入研究新循证医学的实践结果,并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作进一步研讨。问题式教学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近年来在教学界重新得到广泛重视。问题式教学法将学生设置到复杂的、生动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师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将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院已在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消化内科学等)、外科学(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学科教学中,广泛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启发预见,收到良好效果。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仿真现实情景、达到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或达不到的一种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是国际教育界最尖端、最前沿、最富发展前景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法,可广泛应用于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发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技术,计划斥资650-900万元(逐年投入)建立建设“教学数码港”,通过虚拟与现实交替、情景与空间交替、思维与技术交替、能力与实践交替,实现教学全数字化,并以新循证医学教学、问题式教学为教学主要手段,努力建成现代化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心。

2.1.2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

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过程中,强调和注重实施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目标是使学生在临床见习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思维与临床思维相结合,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临床专业学科的见习带教教学中。2.1.3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临床医学实习,是一个医学生从学生成长为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在医学教学中,是具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教学过程。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中,特别强调和重视创新教育。主要采用以下手段: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方法。在见实习带教中,特别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我院相关学科在见实习带教中,已全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讨论教学法。互动讨论教学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不固定物理空间,不固定场所,边讨论边学习。互动讨论教学法,尊重个体,教学实现个性化,空间、模式完全开放,学生更加主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互动讨论中显著提高。我院神经外科学学科、心血管病学学科、普通外科学科、儿科学科等学科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互动讨论教学法,创新教育收效显著。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创意。对于同样某一疾病,教师不引导、不暗示,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进行网上、图书馆相关资料查询,对病例和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诊疗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讲。探究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我院主任、教授教学查房教学中,效果良好。

2.2我院研究生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在西方传统的教育界,一般把大学本科作为普及性教育,硕士学位研究作为创新性教育,而把博士学位研究作为精英性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普及,硕士学位研究在原有的创新性教育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向普及性教育靠拢。我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创新教育。作为普及性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注意运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等方面,重点进行教育培训;作为精英性的博士研究生教学,注意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大师型和精英型为培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以神经外科学学科为例,三个学科带头人一共五个主研方向、十三个主攻课题、数十个子课题。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以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注重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综合医学理论水平、综合医学临床能力、综合医学最新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整合能力、综合专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培养大师级顶尖医学专业人才。以神经医学专业前沿发展方向为目标,以神经医学专业尖端科技为发展方向,以顶尖专业课题为主攻方向,培养精英级顶尖神经医学专业人才。所以学科学术风气浓厚,学术思路活跃,学术方向广阔,学术进步明显,学术发展持续。

3.创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创新教育,以其个性化、开发式、创新性而更注重人才的培养。但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概念是双向性的,内涵包括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学生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创新型师资人才。而创新型师资人才既是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3.1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

我们注意到,创新教育主题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创新教育是由创新型师资人才进行实施的,而教师本人就处在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以开展创新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不可能一蹉而就。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开展创新教学、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创新型师资人才,是由其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上进心、学科学术氛围和“悟性”等六个方面不断进步提高而生长出来的。我们在创新型师资人才培养中,主要依靠舆论造势、营造情景、创造条件和选拔重用等手段,使创新型师资人才首先脱颖而出,并带动、引导其他教师逐步成长。舆论造势就是通过院大会、院周会等会议形式和下发文件等文字宣传等形式,鼓励、宣传创新教育,表扬表彰开展创新教育的先进学科和先进个人,在全院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创新教育造势。营造情景就是鼓励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内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提倡、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就是给热衷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教师,提供、创造良好的支持条件,在外出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优先考虑,从而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医院内部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选拔重用就是选拔重用开展创新教育成效显著、业务能力强的人才,直接在全院起示范表率作用。

第2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在学生工作中开展,并以此试点强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赛作品在校内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安徽省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三等奖四次,获得全国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二次.

1.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赛促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中医与西医的知识、理论、技能,又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思维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因此在知识结构上强调“复合”即中西医并重,要求较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应用”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两大关键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除了注意知识结构的培养外,还应注意能力的培养,即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我们将创新教学改革与“挑战杯”竞赛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第一,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将“挑战杯”竞赛渗透到教学环节,改变传统观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正如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这种深刻体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第二,在选题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在“挑战杯”竞赛中获胜,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至关重要.而创新性科研课题的选择就是一个创新思维过程.选题时,应紧跟时展要求,要能提出自己新理论、新方法,题目不一定大,但一定要新.因此,选题过程能充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项目内容确定以后,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评议讨论,指导老师对他们的方案作点评,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1.2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然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依托于有目标、有体系的培养模式,应注重培养过程中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在实施“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第一,搭建科技创新宣传平台.在班级中组建科技创新小组,宣传、组织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相关赛事.学院层面着重介绍和宣传大赛目的、意义和实施内容,并组织有兴趣的同学观摩以往参赛录像和发表的论文,对同学的疑问和意见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让同学们了解、清楚和明确自己会在该项目的实施中需要掌握、了解和补充的知识和能力.在学校层面整体部署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第二,建立具备专业知识特点的科技创新载体.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一是结合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将院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医学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与地方卫生部门合力育人,探索了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社区卫生实践模式.在社区卫生实践中,不仅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更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二是将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教学引入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专业学习、资料收集整理、语言表达、总结回顾的过程,以若干名同学和带教老师组成专题宣讲小组,若干宣讲小组与实践顾问组成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团的形式立足社区,以基层、社区、学校、工地、农村广大群众为宣讲对象,围绕宣讲专题开展宣讲实践、专题研究的教学探索实践,使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3建立参赛三级指导体系,保证科技创新成果

“挑战杯”竞赛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同时,在组织参加“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及指导体系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因此,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科技创新成果,我们建立了三级指导体系.一是在班级层面指导体系中,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班级中组建课外科技创新小组,以课外科技创新小组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提供一些教师研究范围内的课题,供他们在课外时间去做,既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又锻炼和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其认识到科学研究与一般的教学实验的区别和联系,使其入门科研.二是在学院层面组织专家对选题和立意进行筛选点评,对立意新颖可行性强的选题立项资助,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指导,并对项目进行开题论证,形成初步计划书,评估预期成果,及时反馈项目实施情况和研究进展.三是在学校层面对于优秀作品,组织跨学科专家论证,指导参赛团队了解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

2从“挑战杯”竞赛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不足

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围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从“挑战杯”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纵观历年全国“挑战杯”竞赛成绩我校乃至中医药院校成绩整体平平,显示出我们在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自身的不足.

2.1中医药院校创新能力的先天劣势明显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学科专业相互交融和贯通.重要项目的科技攻关经常需要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组成团队一起共同协作.中医药类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团队合作方面有着先天的短板.一是专业设置局限,竞赛团队组建困难.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中医药而构建.这样的学科设置不利于跨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同一学院或者同一专业的参赛团队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创新能力培养.因此也很难推动竞赛作品更深入的发展.二是科研力量不强,竞赛起步较晚.第一届“挑战杯”竞赛于198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而我校在2004年才参与进来.中医药高等院校整体科研力量薄弱,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着一部优秀的“挑战杯”竞赛作品的完成,这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目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就“挑战杯”竞赛而言,一是激励机制方面,“挑战杯”竞赛对竞赛作品要求严格,竞赛作品本身的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指导教师作为一部作品的灵魂理所当然的需要花费巨大的心思.然而指导教师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这就直接导致了指导教师参与竞赛的热情不是很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培养其创新能力中对创新成果的重视程度大于创新过程,挫伤了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引导机制方面,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特别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专业性强,特色明显.然而,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上往往忽略专业学习与专业创新,甚至有部分同学为了参加比赛导致专业学习落后不能完成正常学业.这就失去了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意义.三是反馈与跟踪机制方面,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挑战杯”竞赛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反馈和跟踪,往往是以教师的指导性代替学生的创新性;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深入和延续,往往是为了比赛而参赛,对于没有取得成果的作品缺少再研究的机会,对取得成果的作品缺少深入研究的机会,对于有特殊培养潜力的学生缺少破格深造的平台.

3以“挑战杯”竞赛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3.1搭建竞赛选手交流平台,鼓励跨学科组建团队

中医类院校应该多与其它不同类型的学校合作,相互交流挑战杯的竞赛经验.鼓励校内的跨学科相互合作,同时鼓励学校之间的相互合作.学校应该为竞赛选手搭建平台,与兄弟院校举办联谊等活动,让本校的参赛选手与其它学校的参赛选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扩展参赛者的思维,鼓励其相互合作,提升竞赛作品的竞争力.

3.2营造全校师生的科研氛围,夯实竞赛的群众基础

中医药类院校应该将“挑战杯”竞赛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努力营造全校师生参与科研的氛围,从而为挑战杯竞赛夯实群众基础.学校应该要求参加课堂教学的老师多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问题应该多引导学生去研究,有价值的研究项目可以给予辅导并且鼓励其参加“挑战杯”竞赛.授课老师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去寻找相应学科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研究相关问题的好坏可以与相关学科的期末考试成绩挂钩.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挑战杯竞赛的选拔过程中来.更多的同学在这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开发了思维.

3.3完善竞赛的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学校应该健全挑战杯竞赛的奖励机制,让挑战杯的比赛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职称升迁、奖金挂钩,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专门创建一个小组,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对那些付出较多,竞赛成绩较好的指导教师,颁发证书并且给予资金奖励.对没有获奖的老师和学生也可获得奖励,以激励更多的老师、学生积极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全校师生的参与热情.

3.4建立多元化宣传体系,提升普通学生对竞赛的认识

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宣传体系,多管齐下的去宣传“挑战杯”竞赛.可以印刷一些“挑战杯”竞赛的宣传册子,利用学生会卫检的机会发放到每个宿舍.可以为“挑战杯”竞赛开设专业讲座,不仅介绍“挑战杯”竞赛,而且可以启迪学生们的科研思维.也可以开设专门课程,主要介绍科研创作的大概流程,同时为“挑战杯”竞赛做宣传.

3.5构建师生的沟通桥梁,加强对竞赛选手的引导

学校应该创建沟通小组,这个沟通小组由学校有经验的优秀老师组成.该小组要定期了解“挑战杯”竞赛参赛选手的情况和信息.必要时可以开设专门的讲座对竞赛选手进行引导.也可以选派专门的教师为参赛选手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让其处理好学习和竞赛的关系.如果发现少数选手确实无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劝其果断退出,以免耽误了学习,舍本求末.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临床医学 可持续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推动了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席卷全国的开展创新教育浪潮。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各级各类、各专业学者、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热情空前高涨,并纷纷在学刊学报杂志上发表研究和实践成果。创新教育研究与创新教育实践,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水平,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1.创新教育理论研究最新进展情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许多学者是通过对东西方成功的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来探讨、研究创新教育的。西方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支持鼓励学生个别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运用能力。但更多的学者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实现教学过程要素的转变: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其次,是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再次,是媒体作用的转变,媒体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最后,教学过程也发生深刻转变,由讲解说明为主体的进程转变为情景创设、问题探究、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简单一点说,从教师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包含四大特征:语言能力特征( 形体语言、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特征( 表达语言、板书表达、媒体表达)师生互动特征、启发预见特征;从学生角度来看,创新教育表现为四大主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从教学管理者来看,创新教育包含两大管理:创新教育过程管理、终末效果质量评价管理。

2.我院的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 如院校文化情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知识的主体称作“ 学习者( learner)”而不是“ 学生”( student)。把学习知识的主体尊为主人地位,是因为在知识面前,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在知识面前,教师既“ 教”且“ 学”, 学生既“ 学”也能参加“ 教”。这与创新教育的显著特征———“ 师生互动”是一致的。我们在以东西方院校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以研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们自身的理论研讨,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进行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 1 我院本科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科生教学水平是体现一个教学医院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涉及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水平、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水平、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水平三个方面。

2. 1. 1 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教学过程分解为情景设计、问题探究、意义建构。这具有浓厚的机械论的味道,却极易为人所理解和掌握,也极富创新性见解。所以现代建构主义只能成为创新教育的一个理论框架,而不能成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教师的言语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启发预见为手段,实施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教学法中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以问题为中心,以症状为主线( 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打破常规教学法的局限,打破常规课程设置顺序,以症状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切入点,主线突出、目标明确地实施教学。由于新循证医学教学改革幅度大,涉及面广,困难和问题也较多,我们只在2001 年儿科学教学中进行了试点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理论知识功底明显得到提高,临床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综合能力明显优于以往学生。目前,我们仍在深入研究新循证医学的实践结果,并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作进一步研讨。

问题式教学法。源于20 世纪50 年代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近年来在教学界重新得到广泛重视。

问题式教学法将学生设置到复杂的、生动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师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将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院已在内科学( 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消化内科学等)、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学科教学中,广泛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启发预见,收到良好效果。

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仿真现实情景、达到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或达不到的一种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是国际教育界最尖端、最前沿、最富发展前景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法,可广泛应用于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发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技术,计划斥资650-900 万元( 逐年投入)建立建设“ 教学数码港”,通过虚拟与现实交替、情景与空间交替、思维与技术交替、能力与实践交替,实现教学全数字化,并以新循证医学教学、问题式教学为教学主要手段,努力建成现代化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心。[论/文/网 LunWenData/Com]

2. 1. 2 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

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过程中,强调和注重实施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目标是使学生在临床见习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思维与临床思维相结合,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临床专业学科的见习带教教学中。

2. 1. 3 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

临床医学实习,是一个医学生从学生成长为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在医学教学中,是具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教学过程。

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中,特别强调和重视创新教育。主要采用以下手段: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方法。在见实习带教中,特别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我院相关学科在见实习带教中,已全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互动讨论教学法。互动讨论教学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不固定物理空间,不固定场所,边讨论边学习。互动讨论教学法,尊重个体,教学实现个性化,空间、模式完全开放,学生更加主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互动讨论中显著提高。我院神经外科学学科、心血管病学学科、普通外科学科、儿科学科等学科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互动讨论教学法,创新教育收效显著。

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创意。对于同样某一疾病,教师不引导、不暗示,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进行网上、图书馆相关资料查询,对病例和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诊疗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讲。探究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我院主任、教授教学查房教学中,效果良好。

2. 2 我院研究生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在西方传统的教育界,一般把大学本科作为普及性教育,硕士学位研究作为创新性教育,而把博士学位研究作为精英性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普及,硕士学位研究在原有的创新性教育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向普及性教育靠拢。

我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创新教育。作为普及性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注意运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等方面,重点进行教育培训;作为精英性的博士研究生教学,注意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大师型和精英型为培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

以神经外科学学科为例,三个学科带头人一共五个主研方向、十三个主攻课题、数十个子课题。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以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注重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综合医学理论水平、综合医学临床能力、综合医学最新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整合能力、综合专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培养大师级顶尖医学专业人才。以神经医学专业前沿发展方向为目标,以神经医学专业尖端科技为发展方向,以顶尖专业课题为主攻方向,培养精英级顶尖神经医学专业人才。所以学科学术风气浓厚,学术思路活跃,学术方向广阔,学术进步明显,学术发展持续。

3.创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创新教育,以其个性化、开发式、创新性而更注重人才的培养。但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概念是双向性的,内涵包括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学生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创新型师资人才。而创新型师资人才既是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3. 1 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

我们注意到,创新教育主题中,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创新教育是由创新型师资人才进行实施的,而教师本人就处在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以开展创新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

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不可能一蹉而就。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开展创新教学、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创新型师资人才,是由其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上进心、学科学术氛围和“ 悟性”等六个方面不断进步提高而生长出来的。

我们在创新型师资人才培养中,主要依靠舆论造势、营造情景、创造条件和选拔重用等手段,使创新型师资人才首先脱颖而出,并带动、引导其他教师逐步成长。

舆论造势就是通过院大会、院周会等会议形式和下发文件等文字宣传等形式,鼓励、宣传创新教育,表扬表彰开展创新教育的先进学科和先进个人,在全院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创新教育造势。

营造情景就是鼓励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内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提倡、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创造条件就是给热衷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教师,提供、创造良好的支持条件,在外出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优先考虑,从而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医院内部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选拔重用就是选拔重用开展创新教育成效显著、业务能力强的人才,直接在全院起示范表率作用。

3. 2 创新教育与医院可持续发展。

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开展创新教育,不仅对临床医学教学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也对医院本身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开展创新教育与营造学术风气氛围密切相关。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有或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而创新型师资人才聚集,学科、医院的学术风气、学术氛围自然浓厚,医院学术活动活跃,医院可持续发展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第4篇

一、医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的大多数实验课程是按照苏联的模式,以专业学科为基础,依托教研室建立起来的,这种实验课程设置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自成体系,相互脱节: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自成体系,相互封闭,造成相互脱节,资源浪费;相近专业的实验内容重复开设,造成实验耗材的浪费;相近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互不交流,重复配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长远规划,实验教学搞小生产,小作坊,小而全,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一方面是临床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老化过时,其结果是造成教学内容设置更不合理。

(二)医学实验课程内容简单重复

长期以来,实验课的目的只是对理论课的验证,这样对实验课的要求很低,只是简单的重复,实验课内容模式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缺乏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医学实验课程对科学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科研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但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科研训练要求较低,课程数量少,学时比例低。

(三)医学实验课程内容相互脱节

由于医学各专业分工细、口径窄,附属于各专业课的实验课程就显得零乱,各自为政,主要问题表现为相互脱节和重复设置。例如,组胚学安排在第二学期,病理学安排在第四学期,使得相互需要支撑的学科脱节。最简单的显微镜使用方法,在生物、组胚、病理、病原和检验等不同专业的实验课中都要重复;动物实验方法在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和外科等不同的专业中也要重复。这样一来既不能使医学实验课自成体系,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与理论课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临床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医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改革的思路

1.转变教育思想,引入国际标准,深化医学实验课程改革

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建立新的比较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我们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按器官系统为核心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改变我国医学实验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现状。

3.完善和优化新的医学实验课程内容

打破学科界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功能性相近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按照器官系统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化,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最终,构建以系统模块为中心的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二)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1.有机整合医学主干学科,交叉融合相关学科,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2门学科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将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学和统计学等的部分内容有机的结合到实验设计中,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形成具有基础联系临床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科课程的融合。

2.以系统器官设置模式为主线,建立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在目前医学教育总体模式不变的条件下,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模式,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组织学和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按照系统和器官为主线的模式,安排与相互衔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联系临床的实验教学体系。

3.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

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完善医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创新实验的基本方法,探索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课程管理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菜单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和选课项目自主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4.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实验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通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统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论文的撰写等实践过程,完成科学实验设计,使学生对科学实验设计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时,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师队伍。

三、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从2008年3月开始,研究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及条件成熟程度,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2010年3月,初步建立了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具体的成果内容是:(1)把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学和医学形态实验学两门课程。(2)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实验学两门课程。(3)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合,形成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把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实验学。(3)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实验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因此,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实践特征强和实验内容多的理论课携实验课的模式改变为实验课主导的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性质,代之以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兼容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

(二)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根据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要求,制订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1)医学形态学,医学形态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2)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医学生物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把握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基础结合临床,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结合科研,以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

在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结构,实验内容体系包括:(1)实验基础理论教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知识。(2)基础性实验教学。教学目的着重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实验报告规范写作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3)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医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4)设计性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和应用医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5)创新探索型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接触学科前沿。

(四)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

实验课程教材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将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观念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平台,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具体的成果内容是编写了:(1)医学形态实验学;(2)医学机能实验学;(3)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4)医学生物实验学。因此,编写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并发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建立基础医学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材体系。

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现有医疗机构及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研讨了陕西中医学院作为一所中医院校,抓住机遇,顺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临床医学专业,不断深化改革,开创临床医学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师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根本问题是医学教育未能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长、变化和医疗卫生人才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如何抓住机遇,开创临床医学教育新局面已经成为当今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顺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临床医学专业

专业是以学科为基础、与职业相适应的知识专门化领域,是高等学校教与学的活动基本依托和特定实体[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设置的目的和根据。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农村“医改”的全面实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保健要求的提高,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陕西省现有人口3700余万人,根据陕西省卫生厅网站公布,2010年全省卫生机构9008个(不包括村卫生室26724个),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较上年共增加3213人,而医师退休5076人,我省需要的医学人才人数之多远远超出陕西省医学院校培养能力。今年在我校举行的医疗卫生类人才招聘会上,仅80余家单位就需要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岗位450余个,说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潜力巨大。在全国高等院校实施合并以后,位居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培养临床医学院专业以7年制的硕士生为主,整体数量大幅度下降。由于以上巨大的医疗和陕西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现实,2001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原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医学院,同年开始招生。尽管如此,亦难以适应陕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近5年陕西医药院校在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计划见下表。

二、满足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教学条件

陕西省地处西北地区,自然条件、交通、经济、信息发展较东南沿海地区相对滞后,但是陕西省历来重视医疗保健和医学教育工作。我校作为全国成立较早、西部地区实力较强的一所中医药普通高等学校,具有长期的教学资源积累。我校具有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设备先进,配备完善,完全满足了本专业实验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百名学生达到93.33座,计算机百名学生配备数为15.5台。

基础课部所属五个实验中心及一个研究室拥有超纯水机、超低温冰箱、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荧光显微镜、凝胶成像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定量PCR仪、四道生理记录仪、八道生理记录仪、小鼠跳台仪、morris水迷宫、微循环观测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普通切片机、冷冻切片机、数码显微镜等多种实验仪器。计算机实验中心拥有主流配置的台式计算机300多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满足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教学需要。

为适应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2005年学校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和“数码互动显微室”,其中“临床模拟实训中心”融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临床技能操作空间于一体,并设有中央控制室和多功能厅。本实训中心对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各年级学生全天候开放,旨在通过临床模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及动手能力。学校拥有可供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和实习所用的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教学医院。为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的现代化信息特点,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为本专业建设了专门网站,大大提高了现代化信息资源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条件的充分利用是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学和普通话能力;建立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作用和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探讨教育评价监督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拘一格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人才来校工作。经过近50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强的师资队伍。

基础课部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讲师24人,助教9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9人,助理实验师2人)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硕士学位者34人,学士25人;硕士生导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占到3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者占30%,拥有内科、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教研室,分别由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等担任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主讲均由多年从事教学、临床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教授任教。

四、良好、明确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曾说:“教育工作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制约教育质量的因素,一是硬件,一是软件。而与教育质量软件关系最密切者,出了师资以外,莫过于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我校为中医院校,但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开始就完全遵循了该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符合社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

(一)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及保健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的临床医师。

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从医疗卫生类人才招聘会就可以看出,80%以上的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所以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提出两个更为明确的培养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考研上线率,二是提高执业医师考试一次通过率。在这两个目标的指引和鼓舞下,临床医学院领导和老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管理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下足功夫。学生的学生考研上线率年年上升,今年2006级学生考研上线率更是达到了67%,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毕业学生的执业医师考试一次通过率也到了80%以上。成绩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模式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滚动发展,素质与能力共同提高,构建起能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课程体系。

1、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适时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2、课程宏观结构应同未来医学人才智能结构趋于一致,并向德、智、体、美多维结构发展。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强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课程。

4、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加强方法论课程,开设医学学习技巧、临床技能训练、科研思维训练、循证医学等选修课和技术性课程,电脑、外语必须十分重视。

5、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核心,要在明确各层次课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并像抓科研成果那样发动教师对课程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改革试验,设立专题、专项改革项目和基金。

6、打破按一般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设置课程的传统医学教学板块结构,组建新的课程体系,设计综合课程,甚至将临床理论课改为临床讲座,使见习、实习一体化[3]。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自2001年招生以来,经过几年努力,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名牌专业”,其中妇产科学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我校成功申报了临床医学硕士点,将在2012年开始招生。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与社会加快发展的时代,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机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以及继续教育制度。临床医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更要注重临床综合技能,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我校在《决定》的强劲东风带动下,要进一步加大卫生、医学教育的投入,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在重视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优秀医学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为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骨干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5-79.

[2]国际医学教育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1-5.

[3]曹志强.面向未来,加快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步伐[J].卫生职业教育,2004,5(1):8-9.

第6篇

在此,我们就对本教材在理论基础、学术发 展方面的认识和受到的启发作一叙述,与同道 交流,以进一步促进中医儿科学的教材建设和 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共 同为中医儿科学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努 力。

1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中医理论基础坚实

   教书育人,知识传承,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发挥独立思考的能 力,增长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本领。为此,打 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本科教 育中,重视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已成为明 确的目标。本教材围绕这一目标和要求,十分 重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全面系 统、详实准确地介绍了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即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以中医儿科学‘五脏证 治”体系为中心;以外感、乳食、情志、脏腑虚实 等论述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四诊合参以望为 主诊查小儿疾病;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审证 求因论疾治病;用四气五味、脏腑归经、制方选 药、内治外治处理各类儿科疾病。充分体现中 医思维方法,运用我国传统的诊治手段处理儿 科疾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医儿科学理论 及防病治病方法的能力。

例如:教材介绍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即吴鞠通言: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概括地说明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 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 能力都较低。小儿的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 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因此,相对于小儿的生长 发育需求,经常会出现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 常虚的特点。形气未充,又常常表现为五脏六 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如肺主气, 司呼吸,肺气未充,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 容易感冒、咳喘;脾主运化,脾气未充,运化未 健,表现为食宜细软,饮食不知自节,易患积滞、 厌食、吐泻;肾藏精,主水,司二便,肾气未充,表 现为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且 青春期前女孩无月事、男孩无“精气溢泻”。同 样,心、肝二脏也未曾充盛,功能未健。心主神 明、血脉,小儿心气未充,表现为脉数易乱、易发 惊悸。肝主疏泄、主风,小儿肝气未充,经筋刚 柔未济,表现为好动,易发惊惕、抽风。小儿生 理的另一特点是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即《颅囟 经》所谓“纯阳”学说。“纯”指小儿先天所禀的 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 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生机勃勃。 都是对传统中医儿科理论的准确阐释。

再如分析小儿疾病的病因特点为外感、乳 食、先天、情志因素。诊法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 参,但因小儿不能正确表述病情,故四诊之中, 尤重望诊,望其神色、形态、苗窍、斑疹、二便、指 纹等,结合听声音、嗅气味、察二便、问病情、按 切诊等等。在处治疾病的方法上更是以整体观 点为指导,充分运用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的方 法,对于各系统疾病普遍运用脏腑辨证、八纲辨 证等辨证方法辨证论治。如肺系疾病之咳嗽、 哮喘、肺炎喘嗽等,脾系疾病之呕吐、腹痛、厌 食、积滞、疳证等,心肝病证之汗证、夜啼、注意 力缺陷多动症等,肾系疾病之尿频、遗尿、五迟、 五软等。对于以感受外邪为主要病因的外感性 疾病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乙 脑等则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八纲、脏腑辨证相 结合辨证论治。在治疗中运用内治、外治或内 外并治的方法,介绍了经过历代医家证明确有 疗效的治法方剂,尤其是大量采用了张仲景、钱 乙、吴鞠通的经典名方,又荟萃当代医家的临床 。

     2 继承传统中医儿科学理论,创新认识优势病种

    本教材始终坚持继承传统中医儿科学理 论,论生理特点之“稚阴稚阳”学说和“纯阳”学 说,论生长发育之“变蒸学说”等;诊断之察指 纹、面部五色主病等;辨证之八纲辨证、脏腑辨 证等;治疗上除内治法外,擅长应用对小儿确有 疗效的熏洗法、擦拭法、热褽法、灌肠法、推拿、 针灸、拔罐法等外治疗法。通过教学,使同学们 充分认识和掌握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认 识与处理儿科疾病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指 导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教材较之以前的 教材,对有争议的一些传统理论进行了科学的 认识和甄别;对一些古代有病名而论述较少的疾病及随着时代变迁而新发生的疾病,在临床 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总结,形成理法方药较全面的创新认识,丰富到 教学之中,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又对应 用中医基本理论创新认识临床疾患做出了示 范。

例如,对于变蒸学说的论述。由于各家对 变蒸的认识历来不尽统一,造成学术论争不断。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儿药证直诀》“脏腑 变生次第说”的理角解这里的脏腑当然不能简单 化地理解为解剖学脏器,而应从“藏象”学说去 认识;二是变蒸时到底有没有发热等症状。本 教材结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和国外研究(如盖 泽尔氏的枢纽龄学说)佐证,认为变蒸是我国古 代医家在实际观察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 上,运用数量极化思路加以归纳总结,进而提出 的一种婴幼儿生长发育呈周期性显著变化规律 的学说。认为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是 基本正确的,应予肯定。它还可以为我们今天 开展科研提供借鉴,如通过对现代中国儿童的 实际观察总结,编制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婴 幼儿智能发育评估系统,用于大规模筛选检查, 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服务。同时,以现代中国 正常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与古籍中记载的当时 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比较,还可以就我们这个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与其他教材相比,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是在 现代科研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增添了对不少新 病种的中医药认识和处理方法。如新写入了中医治疗具有特色和确切疗效的病种 胎怯。

胎怯,指初生胎禀怯弱之证。本病为新生儿常 见病证之一,现代关于本病的中医研究报道鲜 见。胎怯总因先天未充而患,因而初生便见形 体瘦小,肌肉瘠薄,面无精光,身无血色,目无神 彩,啼哭无力,吮乳口软,毛发黄少等一系列虚 弱证象。认为本病成因总是由于父精不足,或 母体气血供养不充,胎儿在宫内所受滋育不及 所致。病属先天禀赋不足,五脏皆虚,而关键在 于肾脾两虚,治疗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法则,提出 用调元散、补肾地黄丸作为常用治疗方剂。开 创了现代胎怯辨证论治方法的先河。

又如对新时期产生或有新认识的中医优势 疾病的增补论述。如厌食、反复呼吸道感染、营 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发性抽搐症、手足口病、性 早熟等,从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到理法方 药的全面阐述,突出了中医药的临床特色。引 用现代研究成果论厌食,提出病因一为饮食不 节,喂养不当;二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三为多 病久病,伤害脾胃;四为暑湿熏蒸,脾阳失展;五 为环境变化,思虑伤脾。主要病机为脾运失健。 辨证分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和脾胃阴虚三证,常 用不换金正气散、异功散、养胃增液汤分别加减 变化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在一段时间内反 复出现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 道感染。常见病因为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喂养 不当,调护失宜;少见风日不耐风寒;用药不 当,损伤正气;正虚邪伏,遇感乃发。主要病机 为脏腑娇嫩,肌肤薄弱,藩篱疏松,卫外不固,邪 从外受,脏腑失调。分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脾肺 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骨弱精血失充三种主要证 候辨证论治,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 补肾地黄丸加减治疗等。这些都是使本课程教 学与时俱进、贴近现代临床的教学内容的充实。

     3启迪学习思路和方法,促进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发展

    在以教材为主结合教师讲授的教学过程 中,通过以上理论知识、辨证论治方法和现代科 研成果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训中医思维方式,启发对 中医儿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增强探求新知, 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本理论的 基础上,密切联系儿科临床实际,分析思考,探 讨研究,不断丰富认识,拓展应用,对于学生将 来更快地适应临床需要,并可能成为创新型研 究人才建立良好的基础。

第7篇

1.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临床医学由于其本身的技术性、复杂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以高素质应用能力人才培养为目标,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构建实践教学模式0。

1.1 参照《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2008),结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按照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改革目标,通过相关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整合优化,构筑分板块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构建以基础实践为保障、专业实践为核心、综合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突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2 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状况,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平行协调、相辅相成。基础学科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将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从所属课程分离,按学科性质开展课程实验的整合性研究,设置独立课程,使实验教学课程化;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和实践,编写与改革配套的整合性实验教材;专业学科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大床边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和PBL教学的改革力度,探索专业实践技能的考核评价方法;加强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实践

根据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我们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研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基础实践模块基础实践包括医学基础技能实验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两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2.1.1整合构建基础实践实验课程群医学基础

技能实验改革的要点是突破传统的基础医学以各门课程各自开设实验的相互隔离模式,将原有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从所属课程分离出来,按学科性质(形态、机能、分子、病原等)开展纵向或横向的有机整合,并独立设置课程,使实验教学课程化。全部生物医学基础实验整合为五门实验课程,即医学大体形态实验学(整合原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整合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医学机能实验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学内容)、生物分子检测与分析实验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病原生物实验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将医学科研方法与文献检索、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论文写作等相关教学内容整合为‘‘医学实验方法概论”课程,主要讲授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等。专业基础技能实验部分则整合为两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即临床基本技能实验学和临床辅助技能实验学,前者主要整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手术学基础和临床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临床辅助技能实验学则把原来分散在其他学科中的心电图、实验室诊断和医学影像如X线、超声、CT、MRI诊断等相关内容整合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的整合和独立,既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又促进了传统学科的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突出了实践和创新的原则,形成了完整的基础实践实验课程群。

2.1.2深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确保基础实践改革的顺利实施,配合基础实验课程群建设,组织教师编写了与改革配套的相应整合性实验教材。同时开展了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和内容设计的改革研究,一是调整和优化基本实验项目,精选和整合教学内容,妥善处理好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分工,减少重复性实验。二是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比重,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项目由教师给出实验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验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自行查阅资料,自拟实验方案,组织开题报告,提交实验报告等),教师随时指导实验过程并对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三是积极引入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数码互动教学、网络实验平台教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问题式PBL教学等方法,全面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通过基础实践模块的教学和改革,促进了传统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加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训练,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2.2 专业实践模块专业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课间见习、临床通科实习、临床选科实习以及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等教学环节。

2.2.1加强临床床边教学临床床边教学,即临床课间见习与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教学交叉进行。床边见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施以病例为基础、问题为导向、临床思维训练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首先深入病房采集病史、查体认症,然后教师结合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学生集中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完成见习报告。床边见习既培养了学生的疾病认症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H。

2.2.2改革临床实习模式针对近年来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准备、就业应聘发生较大冲突的矛盾,我们在教学计划中整体上将临床实习时间提前(第八学期即进入临床教学医院实习)并将临床实习分为通科实习和选科实习两部分m。临床通科实习,即临床轮转实习,共计42周,通过系统全面的临床各科轮转实习,使学生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具备独立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全部学生必须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通科实习结束后,安排6周临床选科实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临床学科强化专科技能培养。

2.2.3 完善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体系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测试强调以考察临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测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采取试卷笔试、床边口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是临床实习出科考试,主要进行临床技能床边测试,考核问诊、查体、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操作能力等;二是临床实习中期考核,主要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和临床病例分析笔试;三是实习结束综合考试,由毕业前临床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规范化考试(多站考试)组成。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测试贯穿于整个实习教学环节,成为了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为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综合实践模块为培养临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五年全程不间断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课外见习、社区服务、开放实验、社会调查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各种技能竞赛、业余科技活动等。

2.3.1实施创新教育一是在基础医学相关实验课如机能学实验和分子医学实验中引入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项目,有序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研;二是依托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校级开放性实验,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申报课题、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论文撰写,把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统一起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模糊数学;疗效评价;方法学;循证医学;中医临床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158-03

美国替代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e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的前身替代医学办公室(Office of Altemative Medicine,OAM)顾问委员会,在1995年提交的替代医学研究方法论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传统/替代医学疗法的“有效性评价是一个关键和核心的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NIH)系统地从事对各种临床药物、技术和疗法进行评价的世界Ccchrene协作网(Cochrane Collaboration)。在其设立的7个研究领域中,就有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领域,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广泛收集世界范围内有关替代(补充)医学疗法的临床对照试验。开始重新审视并系统评价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因此。如何对传统医学科学、客观地进行疗效评价,已成为发展中医、弘扬中医的关键。

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但是,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疗效的科学评价。目前的疗效标准已不适应中医药学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缺陷,无法做到既体现中医特色,又提高中医药诊疗标准的普遍性,全面、系统、科学、客观反应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所以亟待构建科学、系统地反映中医诊疗特色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1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古代医家朴素地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一些很少的体征来判定疾病的向愈与否,并以个案报道,这种原汁原昧的记录,促进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但是其疗效评价是随机的,具有描述性、个体化,难以重复。故以经验为主对中医“病”的疗效评价方法难登大雅之堂。

近些年人们多效仿西医学的模式进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注重各种率(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的变化以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指标。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往往可能遇到的是,患者“病”的指标恢复正常了,但症状仍然存在。如降低转氨酶的药物使转氨酶降至正常,但患者仍有上腹部不舒、食欲不振等不适或痛苦的症状;化疗药使瘤体缩小,而患者生命走向终结。这提醒我们只重视生物学指标是不够的。所以对中间指标(患者主观症状、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研究日益增多起来,但是因缺少反映中医特色而需要解决其本地化问题限制了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归根结底,就是局限在对某一“病”的疗效评价上,忽视了中医思维精髓辨证论治中“证”的评价。

借鉴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恶化等不同等级的模糊概念来判断疾病的向愈与否,近年来常常被运用到中医“证”的疗效评价中。但是,这种方法多是加入了“望闻问切”等过多的主观因素,其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较低,所以也就导致了其评价的科学性降低。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对一些证的主要症状进行半定量化分级,并结合相关理化指标,降低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和部分规范病例的随意性,然后进行加权分析,这无疑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对人体各组成部分的了解,并不意味着能对生命现象做出全面的解释。所以借鉴传统西医评价方法对中医“证”的疗效评价备受争议。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理念的引入,对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乃至中医学思维无疑是一股新鲜血液。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BCT)是循证医学遵循的基本方法,也是评价一种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国际公认金标准。但是较长的观察期中,中医证候的复杂性、丰富性、多变性,以及兼夹症、证型转换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EBM和RCT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地位。

2 中医的疗效评价方法需要创新

“十一・五科技攻关”特设“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撑”特设“重大、疑难、常见疾病的示范研究”专项,就是要求整个科学界参与进来,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方法学瓶颈。中医发展的关键是要有新的思维,需要方法论的变革。

中医的疗效评价系统应该是既遵循中医理论依据,突出中医特色,又符合现代医学重证据、重标准的要求,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身心状态和生存质量相结合,更好地共同表达和反映某一干预措施对某一患病个体特定病证的临床状态、自然进程、疾病结局或预后的干预影响,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介绍可接受的方法学将有利于带动整个临床评价发展,推动中医临床发展,实现中医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3 基于模糊数学创新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人类的认识史和科学史已进入一种新时期:这就是从以分析为主的确定性研究时期,逐步进入以整体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的研究时期。以分析为主的确定性研究多以经典数学为依据,而对不确定性的研究则基于统计数学、模糊数学。

模糊数学主要是为处理自然界及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的模糊性现象,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提出和建立的。它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一门新兴科学。所谓模糊,一般是指事物在质上没有确切的含义,在量上没有明确的界限。事物在中介过渡过程中对一定质的隶属程度不断变化,正是模糊概念存在的基础。模糊性、模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它的根源在于事物(包括人类思维)的发展变化,即动态性。事物的变化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在质量互变过程中,都存在中介过渡过程,即存在亦此亦彼的模糊性。这便是模糊数学成立的客观根据和哲学基础。

模糊数学的创立,突破了明晰数学的,使数学从清晰现象扩展到模糊现象,这给许多学科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契机。模糊数学与经典数学和统计数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处理的对象属性不同,如图1所示。

第9篇

1预防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时安排紧凑,学习效果不佳

预防医学课程设置较多,临床课程学时有限,课程安排紧凑,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需教授完教材要求的内容,课堂进程快,学生们难以接受,且学生忙于应付过多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学业负担过重,处于死记硬背的被动局面,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无暇参阅课外书籍,对扩大学生知识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1.2教学方式陈旧,实践环节薄弱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临床课程中的主要教学方式。受学时限制等原因的约束,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无法在预防医学专业临床课程上得以应用。“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实践课受重视的程度不够,部分重要的临床技能实践无法在预防专业中开展。相对于临床医学的临床教学基地而言,预防医学的临床教学基地师资相对薄弱,设施较落后,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临床教学基地。

1.3教学内容落后,学科界限明显

新技术的发展使不少边缘学科应运而生,预防医学需要这些学科的综合和应用。但现今预防医学专业的临床课程多为临床医学相关课程的缩减,不能有效地结合这些新兴学科的进展;而且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之间独立性大,横向联系少,不利于培养全面的预防医学人才。

1.4重视程度不足,投入力度不够

德国公共卫生学家RichardSchagas说:“公共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成功的牺牲品,在发生重大灾难后,他们意识到应该加强公共卫生,但当疾病从记忆中消退后,公共卫生又重新从其脑海中消失。”相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主干学科,预防医学教育在无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其重要地位难以得到重视,而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其得到的重视也通常只局限于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使得预防医学教育投入低且改革进展缓慢。

2预防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1引入国际标准美国的预防医学专业人员是从已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人员中选拔培训出来的,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及较高的科研水平、高效的协作能力。美国预防医学教师协会ATPM于1999年重新修改和完善了“医学教育中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教学的建议”,对医学生应具备的预防知识和能力作了详细描述,为医学院校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提供了操作指南。对照国际教育标准,结合我国的现状,将预防医学教育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力求通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防医学教育体系。

2.2编写预防医学专业专用临床教材

会同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专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联系我国实际,撰写专门供预防医学专业学习用的临床教材;或使用临时讲义,突破教材的限制,体现临床新进展、新动态、补充新知识,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资料结合,打破临床、预防自成一体的框架,促进学科间的配合,让学生更为系统、有机地学习临床医学。

2.3改进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国内外许多医院校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预防医学专业的临床课程中较少应用。可以积极探索和实践在预防医学专业临床课程中的PBL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促进其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加强临床实践

改善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基地设施落后情况,提高师资力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除了常规临床实践教学,可以引导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本专业特点,采取指导老师负责制,成立实习课题组,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或积极参与到临床实践基地的疾病防治普及工作中,撰写健康教育宣传册等。将临床医学的技能与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群体卫生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0篇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

1.1学术氛围不够活跃,缺乏交流合作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对外交流,很少与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医院进行交流合作,信息沟通体制不畅,不能充分了解医疗前沿知识,不能掌握最新医疗手段,不能够将最新医疗技术应用到临床。长久以往,使研究生只能按照导师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及临床任务,简单机械的完成并不是很前沿的课题研究和临床治疗,所做课题与临床治疗方法明显与前沿脱节,缺乏新意。

1.2过于强调基础研究,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作为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主要应通过训练研究生的技能操作达到提高其临床能力的目的,进而为医疗机构输送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但在导师考核体系中,导师发表的论文数量是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数量不足将会影响导师的招生。为了完成论文方面的要求,很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结束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就被导师送到实验室进行基础方面的研究,以期能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帮助导师完成考核。由于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基础研究上,剩余可以进行临床操作的时间寥寥无几,研究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和提高。

2特色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2.1调整课程设置,开展爱心教育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仁爱”精神。作为一名医生,如果缺乏爱心,就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在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开设医学人文方面的相关课程,既可以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仁爱精神,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升研究生自身的道德伦理、敏锐观察、明辨是非及人际沟通能力,从而有助于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

2.2构建新型培养模式,鼓励创新研究学校应和医院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新型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学校联合医院建立良好的体制和环境,为研究生建立能够进行创新研究的科研平台,使研究生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研究,为今后较好地从事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放宽研究生进入实验室的条件,提供较好的实验条件及仪器设备支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各种条件;最后,学校、医院、导师对于有创新意识的研究生应给予支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疾病诊治的新方法、新手段的实践,鼓励在临床上开展一定数量的创新研究。

2.3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医学院校、医院及导师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并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一方面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激发灵感与创新思维,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及临床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使研究生有机会与著名专家探讨和交流学术问题,增长见识、开阔思路、扩展视野,为今后的科研及临床工作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2.4适当降低基础研究,真正提高操作能力无论是科学学位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均是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在强调科研能力的同时更应强化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适当降低基础研究科研工作所占比重,把培养重点放回临床,鼓励研究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自身兴趣出发,进行相关科研,以临床工作带动科研工作的进行,真正做到临床、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结语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多因素影响下的复杂过程,面临的各种问题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爱心-创新-临床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为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不仅能够解决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爱心缺失的问题,还可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最终为培养高水平医疗人才工作服务。

作者:王洪恩吉峰潘兴丽徐静李玉铭单位:济宁医学院研究生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第1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41-02

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生达到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卓越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与推进,改革和创新符合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自2010年开始,我校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仍是主流学制,与其它专业相比,临床医学由于其本身的技术性、复杂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其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临床见习、专业实习、课外实践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等各个环节,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具有多环节、多层次、长周期、较分散的特点。随着《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引入和实施,临床医学教育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和提高全面素质转变,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和期望的医生”,尤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己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国内众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在大力推进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建立临床“床边教学”模式,设置“三早”实践课程,尝试建立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技能中心,设立模拟诊室、病房,配备现代化教学模型、医学模特(SP病人)等。在教学上综合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多站考试(MSE)等方法。但受原有几十年传统模式的束缚,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学科为中心”模式的影响,课程体系设计中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实践教学体系单一,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实践教学长期从属于相对独立的理论课且课程实验间缺乏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实验项目内容设计的综合性、创新性方面体现不足,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还不完善等。因此,只有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当今临床医学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要求,达到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实践

1.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为课程实验、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彼此相对独立,相互分离,不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我们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表1)。形成以突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为目的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2.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点。①整合构建基础实践实验课程群。医学基础技能实验改革的要点是突破传统的基础医学以各门课程各自开设实验的相互隔离模式,将原有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从所属课程分离出来,按学科性质(形态、机能、分子、病原等)开展纵向或横向的有机整合,并独立设置课程,使实验教学课程化。全部生物医学基础实验整合为五门实验课程,即医学大体形态实验学(整合原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整合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医学机能实验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学内容)、生物分子检测与分析实验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病原生物实验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基础技能实验部分则整合为两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即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手术学基础和临床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整合成临床基本技能实验学,而把原来分散在其它学科中的心电图、实验室诊断和医学影像如X线、超声、CT、MRI诊断等相关内容整合为临床辅助技能实验学。通过实验课程的整合和独立,既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又促进了传统学科的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突出了实践和创新的原则,形成了完整的基础实践实验课程群。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通过把科研活动及时引入实践教学之中,有序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是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融合改革中,加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比重,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如机能学实验和分子医学实验中引入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科研性质的综合训练,由教师给出实验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验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自行查阅资料,自拟实验方案,组织开题报告,提交实验报告等),教师随时指导实验过程并对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二是依托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校级开放性实验,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申报课题、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论文撰写,把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统一起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的能力。③加强床边教学,改革实习模式。临床课间见习(床边教学),是培养学生疾病认症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施以病例为基础、问题为导向、临床思维训练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即采用CBL(案例教学)或PBL(问题教学)为主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首先深入病房采集病史、查体认症,然后教师结合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学生集中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完成见习报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针对近年来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准备、就业应聘发生较大冲突的矛盾,我们在教学计划中整体上将临床实习时间提前(第八学期即进入临床教学医院实习)并将临床实习分为通科实习和选科实习两部分。临床通科实习,即临床轮转实习,共计42周,通过系统全面的临床各科轮转实习,使学生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具备独立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全部学生必须按实纲要求完成;通科实习结束后,安排6周临床选科实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临床学科强化专科技能培养。④完善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体系。临床技能是医学生最基本的技能,临床能力不只是单纯考评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而是考核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我们进行了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的改革,强调综合测试应以考察临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测试方式采取试卷笔试、床边口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测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临床实习出科考试,主要进行临床技能床边测试,考核问诊、查体、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操作能力等;二是临床实习中期考核,主要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和临床病例分析笔试;三是实习结束综合考试,由毕业前临床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规范化考试组成,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临床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临床技能规范化考试采取多站考试形式,包括SP考站和和计算机模拟考站,主要考核毕业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如体格检查和临床常用操作技术)和临床辅助技能(如心电图和各种影像检查图片的判读以及常用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等)。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测试贯穿于整个实习教学环节,成为了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促进了临床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为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铁滨,梁维君,邓文艳,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226-228.

[2]雷丹琼,林建荣,胡岗.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53-54.

[3]李燕,王燕蓉,李昭宇,等.创新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74-75.

第12篇

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按医学门类授予学位,分设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我国临床医学学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阶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医学学位就遇到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对临床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出现了已毕业的临床医学博士和硕士不能胜任相应的临床医疗工作的问题;二是医学门类学位类型单一,科研型和应用型均授予医学博士、医学硕士学位,这就出现了科研型医学博士不会看病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许多临床医学专家呼吁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学位制度。由于当时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不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尚未建立,医学界内部对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因此,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时机尚不成熟。

(二)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研究生阶段

针对上述问题,从1984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位设置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法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适当增加了临床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于1986年11月联合颁发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试行办法》(学位[1986]22号),决定把医学门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分成两类:一类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达到博士水平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一类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达到博士水平授予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经过几年的实践,普遍认为此《试行办法》是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条有效途径,为我国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宝贵经验。但由于此《试行办法》受到招生人数的限制,培养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而且在培养过程中难以把握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的培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个突出问题。

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就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分级、学位授予对象、专业学位与医学学制的关系以及临床医学与医学门类其他学科授予学位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反复调研和论证。在此期间,为了加速高层次临床医师的培养,1993年原卫生部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卫教发[1993]〕1号),这是一项全面培养和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培训制度,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有利条件。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关于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重要依据。至此,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趋成熟。

(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阶段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进行研究。会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工作,草拟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方案》,1997年4月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该《意见》明确了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及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基本思路、框架和基本内容:医学门类仍设置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学士学位不设专业学位,仍按先行办法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硕士、博士这两级学位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职业背景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该《意见》界定了“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和学科范围:“医学科学学位”要求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涉及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药学等有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学科,属于这类学科,其合格者均授予“医学科学学位”。“医学专业学位”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格者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根据不同学科及其职业特点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等;该《意见》确定了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卫生部科教司再次广泛听取意见,并通过“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等文件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1998年2月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发《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8]5号、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综上所述,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为了有效地改变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临床能力训练不足及临床能力较差的状况,更好地培养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级临床医师,满足社会对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是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有利于与欧美等国家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对等交流。

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培养过程,使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培养医学师资和从事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要求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培养的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二)指导方式

设置专业学位之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学徒式”指导方式,其特点是研究生充当导师的科研助手,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其学术理论水平,适用于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水平和较多的科研项目与经费。根据《试行办法》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一般需要18个月时间到本专业以外的相关科室轮转,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而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通常为12个月,所以“协作式”指导方式更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导师与相关科室带教医师的协作指导作用。这种培养方式,要求导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临床工作能力水平,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

(三)课程学习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发展知识能力的学习,通过传授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研究生对学科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设置学位课程,多采用“启发式”、“学术交流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来组织课程教学。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的同时,更要突出临床医学的新理论、临床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对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能力。

(四)临床实践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所以通常只安排6个月时间在本学科进行临床实践,如跟随导师查房、看门诊,熟悉了解临床医疗工作的—般过程和基本要求。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一般安排12个月时间跟随导师在本学科专业临床工作实践,安排18个月时间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轮转。因此,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相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时间较长,轮转科室较多,使得他们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得到有力的保障。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材料整理与归纳、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般是导师科研基金项目的子课题,是对本学科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或新技术的实验研究,要求做出具有理论学术价值的创新性成果。论文质量标准体现为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专业学位论文与科学学位论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应用价值。没有应用性,只是理论探讨或机理研究就不能称其为专业学位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病历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一般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以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分析过去及现在的临床工作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新的应用价值。

(六)质量评价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一般采用“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的办法,比如:严格的开题报告审查制度,学位论文所解决的学术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而临床能力考核和答辩则是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方式。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完成每一个临床科室轮转培训时要进行出科考核;在完成所规定的临床科室轮转时要进行阶段考核;在完成临床专科培训时要进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答辩。只有通过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的研究生,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按照《试行办法》的要求,把考核和答辩贯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和创新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医学教育观念逐渐被终身医学教育观念所替代。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是由三个性质不同而又互相连接的培养阶段组成,即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本科生)以医学院为主要培养基地,定位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毕业后医学教育(研究生)以医学院校的附属/教学医院为主要培养基地,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养两个阶段(美国统称住院医师培训),医学院校毕业生在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接受最基本的临床技能和各种专科临床技能训练,定位在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如内科和外科等,考核合格后获得医师执照并具有行医资格;只有经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申请继续参加专科医师培养,专科医师培养定位在临床医学的三级学科/专科,也可根据技术难度和培训条件分为初级(三级学科/专科,如胸心血管外科学)、中级(亚专科,如手外科)和高级(专病,如脊柱损伤)专科培养。经专科医师培养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专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是执业医师/专科医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医学教育阶段,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

在美、日、韩等国,医学生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的衔接是非常紧密的。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MD)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医师资格考试的前两部分在医学院学习阶段完成,第三部分测验在毕业后的1-3年内进行,通过者才能获得行医资格。在法国和新加坡等地,医学生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是融为一体的。法国的医学院学生在完成了6年的学习后,凡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就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凡进入其他专科培训(5-6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就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其授予对象为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医学生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的住院医师。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特色是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辟了一条培养高学历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对象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学生和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优秀在职临床医师,分为临床医学硕士和临床医学博士二个级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临床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要求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解决原来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由于缺乏临床能力的培养到工作岗位后临床医疗工作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且将极大地调动临床住院医师的积极性,推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造就高素质临床医师队伍、提高医疗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