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时间:2022-11-15 05:3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第1篇

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通过课外途径和书信方式对本校、外校的中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指导和文学创作指导,并且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和校园文学创作。

1.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使中学语文教学获得成功,“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从事“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时,也要研究“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规律。

2.语文学习指导:“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通过课外途径和书信方式向本校、外校的中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指导他们怎样阅读课外读物,从而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3.校园文学创作:和语文教学研究一样,从事校园文学创作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教师通过亲自“下水”掌握文学创作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指导。

4.文学创作指导:通过课外途径和书信方式对本校、外校的中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指导,可以发现并培养文学新苗,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输送新生力量。这也是“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文教学研究、语文学习指导、校园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指导四位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在广阔的舞台上把我和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课外途径和书信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我的“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

“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的形成,是我长期艰难探索和努力奋斗的结果,2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10多年,我始终以一个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理论水平:要想搞好“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就必须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只有用理论指导“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站稳脚跟。

2.教师职业道德:从事“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学,同样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自律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敬佩你,从而使自己成为他们心目中师德高尚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

此外还要提高中文专业知识素质和身体素质。

第2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并运用,这是语文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的教学特点,这应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接受。然而,从当前语文教学与语文研究领域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以课堂为中心,就课堂论教学,就课堂论质量。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课堂教学原则上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当前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让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语文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如果不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则始终是一句空话。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决定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培养与提高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我国老一代语文教育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夏丐尊先生的孙女夏弘福的文章《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就提到,这三位语文教育家反复强调“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这些话归结起来即是视语文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工具应该掌握并熟练运用,掌握并熟悉语文这门工具,就可以达到人际社会间思想交流这一目的。当然,这种交流可以表现为口头的、书面的,还可表现为手势语言。中学生学语文,目的在于通过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学习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因此,口语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书面语言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亦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视作中学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抓,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与范围内,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语文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让数十名学生个个张口,人人动笔。课堂这一教学形式用得好,当然可以调动起部分或大部分学生积极思维,也可通过范文导读,给学生某些借鉴,但单靠课堂这一教学形式,满足千千万万青少年口语表达、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需要,这无疑是天方夜谭。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误区之一即把课堂语文摆在重要地位来推崇、实践,其结果,以讹传讹、误人误己。

    拙著《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见《中学语文》1994年7-8期,《教与学》1994年第9期)就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性质、任务作了探讨,提出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并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教材研究所庄文中先生近日在《关于制订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思考》(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一文中就高中语文的性质提出再深入认识的思考,其思考是基于“当前”,要制订与初中教学大纲(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庄文中就高中语文性质的思考表述为两点:“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这两点思考,庄文进一步提出了高中学段语文的教学要求:

    1.具有较敏捷的语文交际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

    2.具有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4.具有初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

    6.具有与语文相关的文化常识。

第3篇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中,《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必修课。这一门课程对语文教学现象、方法以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开设这门必修课的目的是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语文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来看,中学语文教学法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教学法课程直接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教学法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研究比较落后,教学配套硬件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以及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促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一、综合多种教学法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学科定位是注重培养师范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中教法的教学用书都是采用了中学语文教学法,但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早期出版的教学法教材,重点定位于介绍系统性、完整性的学科理论,而最新出版的教材,重点则在于培养应用能力。如,王世堪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该书将学习方法、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作为重点,同时还详细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理论以及方法;武永明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论》一书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教学基本原则、教学设计技能等方面。从教材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国内中教法教材将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以及技能作为改革的重点。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相结合

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必修课都是纯理论课,不需要模拟练习,也不需要实验,更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中教法课程毕竟是一门应用实践课程,该课程要配备工作室,引导师范生进行模拟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理科实践课相比较,中教法课程又有不同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教法课程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学语文课程的历史沿革、课程性质与基本任务。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式这两个方面来讲,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的做法,没有明显的差别,仅仅是在近几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采取了纯理论教学这一方式。

其二,解读与使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解读课程标准的时候,要与具体的教学实例联系起来,让学生准确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际使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并且语文课程标准还可以有效的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特别是要重视阅读2002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阅读比较发现其中的修改部分,这些修改部分将语文教学的新动向充分反映出来。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理论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分析教学实例作为辅助教学方式。

其三,开发与利用中学语文的基本教学原则与课程资源。要想促使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语文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学规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时要按照语文教学原则来进行。语文教学原则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需遵守的规则,并且该原则可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所以这一部分内容采取了纯理论的教学方式。

三、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

中教法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将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所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换句话来说,在中教法课程中,学生从心理、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提升并逐步转变为具备教学能力的语文教师。如果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不管这些师范生具备多么深厚的理论知识,最终也不可能提高教学能力。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组织起来大力开展实训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充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教学计划。课堂实训是指在规定的学时内培训学生的教学能力。然而课外实训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学生课外时间来练习课堂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从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来看,由于每门课程的学时有限,无论任课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教师在课外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指导每一位学生;学生在课外也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实训任务。当前,教育部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但这门课程的承载量有限,无法满足太多的要求,所以,设置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群,就应该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4篇

1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带动和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气氛

计算机多媒体特别是网络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一方面能够较好地带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全面实施新课程体系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创新。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语文阅读教学中,作者创作的作品只有能够让中学生流着热泪去学习与阅读,才能真正起到调动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果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有热情、有激情、富有强烈的带动作用,首要的必须要感动学生,只有感动了学生,才会有激情,有教学的良好动机,有积极向上的带动作用,否则再好的作品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拨动阅读教学这根弦,通过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特别是网络的作用,选取和利用好语文课文中好的作品,并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与感化,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成为学生阅读的精品,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辅助,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性化。

例如,教学《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时,教师可以带着一脸的神秘与感受,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的教学课件或者精心选取的网络素材,动情而又感触地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通过自己的精心阅读,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兴趣盎然地阅读课文并积极搜集或者比较、判断、归纳与其他记叙文的不同写作方法,并积极地投入语文的阅读中去。此时,教师再借助于其他的手段,如录音机、话筒或者对白进行旁击性引导,学生的阅读会更加认真,对课文的分析会更加完美。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辅助语文教学,不能简单地只追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要的是真正实现学习兴趣、动机、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培养,全面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效应。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情与感的教学,更是动机与个性化能力培养的源泉。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重点要突破以情激人,以情导人,以情唤起人,达到以情育人的教学目的。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分析一则文言文,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先设计风景如画的场景,设计几则具有启发意义的对话,设计几个介绍性的小故事,设计几个独特的对白,然后教师以此为引,激发学生,动中有情,情中有诗,诗中有义,将理解与分析、阅读与引申、联想与创作、意境与思绪贯穿于学习之中,既达到引导阅读的目的,又分化了课文重点、难点和疑难问题,效果很好。中学生的阅读气氛是学习的一种体现,也是学习方法与理解能力的综合表现,只有加强对网络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2 以分析课文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内在积极性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过程中,如果中学生对语文课文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这是中学生个性化特征的表现,也是目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的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表明,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文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个体的心理需求存在差异,生源地不同,对于语文学习成绩和兴趣也存在根本的不同。每一位中学生在语文阅读时都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也有自己理解的动机与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一味追求对学生的统一性要求,特别是在阅读时,做到统一提纲、统一要求、统一理解模式、统一的分段与确定侧重点,就会严重抑制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切入点的研究,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切入点的研究与开发,无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对于加强语文自身教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中学语文课文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再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的》一文时,并没有先要求学生去阅读课文和理解课文,而是将同志的事迹通过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屏幕呈现给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学习、工作的了解,刺激其内在的阅读动力,学生会由此而感到新颖,其阅读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而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这一段时,让学生先观看与月光曲有关的电视片段,然后通过录音机欣赏月光曲,领略月光曲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在观看和听曲子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全篇课文,联想贝多芬创作的经过,在优美音乐的环境中仔细阅读课文。这样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极大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同时赋予中学语文教学以新的载体,通过网络激活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享受阅读收获的喜悦。

在阅读完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读罢每篇课文后,都正确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写作水平。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广天空的责任则需教师来承担。在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需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中学语文的切入点相对比较多,如语文的时代背景、写作手法、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引入的情感、带来的效应等,这些都可以借助网络,即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此,挖掘中学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也是需要教师研究的,更需要挖掘教材内涵,通过强化内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第5篇

中学语文新课程体系中的大纲、教材和知识体系结构,虽然对网络的教学影响作出必要的要求,但随着网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认真反思中学语文教学,深入研究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结构体系,既是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网络信息化条件提出的具体要求。几年来,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网络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相结合进行研究探索,取得比较好的学习与应用成果,深受学生好评,特别是对助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进行教学评比与竞赛,激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成为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挖掘信息技术中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

教育

网络媒体信息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和内容,这些信息和内容需要中学语文教师进行科学的筛选和精心过滤。筛选时,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认真备好课,研究与分析语言教材;认真比较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素材,并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促进和净化心灵的优秀作品。过滤是指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对学生心灵产生诱惑与毒害的语言信息过滤掉,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受到伤害。过滤需要在网关防火墙和学生的客户端安装过滤软件,进行技术屏蔽。

例如,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时极易通过网络查询它的创作背景、作者意图以及作品对时代的影响等,但由于受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影响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介绍的内容不仅对学生学习语文没有作用,相反对品质和思想意志教育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意图以及作品对时代的影响的介绍,注意学习作者的创作手法、作品的结构形式、文学功底和作品的影响力,对那些对身体成长、学习不利,思想低俗的内容,要用时抛弃,或者绝对不能接受,以防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中学语文作品中创作背景、作者意图以及作品对时代的影响三大要素,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好材料,特别是像好的、优秀作品的作者,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典型,所以说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学习,重要的是会学习,能够把握住学什么,不学什么,树立良好的网络信息化学习新思维。

2 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中,培

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

惯、高尚的道德品质

中学语文的网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地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并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与价值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通过对网络中优秀作品的欣赏与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要做到上述几点,要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做到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与不健康的内容,不非法窃取他人的学习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版权与著作权,未经著作人同意,不复制其软件作品,自觉使用正版、反对盗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沉迷于网络和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自觉抵制网络黄毒的意识,能够对不良信息有较强的抵抗力,明白网上活动也要遵守社会道德准则与人际交往准则,不阻碍正常的信息交流,不破坏网络环境与安全,具有耐心、细心和认真思考,努力尝试,决不放弃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例如,中学语文学习中的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有一部分学生为应付作文,或者不愿意参与写作,往往是从网上下载别人的文章。这样一方面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破坏了良好的网络秩序,也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久而久之还会助长中学生生搬硬套的坏风气。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教育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作品是否有下载迹象,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教育。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需要一个教育过程的,特别是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质上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机会。网络信息化的特定环境,是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好好把握的,并结合课堂教学、课后教学,特别是通过网络搜寻、下载等过程化教育,真正做好网络信息下思想教育这篇大文章。

3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网

络语文教育的主阵地

为了使学生的网络生活有场所,吸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可以组织教师研发学生乐园的相关软件,建立虚拟的网络生活世界,搭建学生生活交流的平台、网络实践的场地、健康成长的塔标。学校网站中设立“你言我语”进行网络交流、“快乐课堂”进行网络学习、“小试牛刀”组织网络实践、“成长日记”记录成长航标、“写作展示”进行文学比擂等。在这里,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加社区内的各项活动,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写作水平。中学语文教师也可以传统节假日与纪念日建立语文学习主题网站,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与思想道德教育,全方位实施素质化育人的新理念。

1)网络信息技术下的语文内容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引入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搜索与展示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生动丰富的图文资料、视频短片,展示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避免了教师简单空洞的说教,使语文课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语文课堂及课后教育中,多媒体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同时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性;可行性

一、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观念落后,只注重对应试教育的硬性教育,并不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缺乏理解,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学生语文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学生经常昏昏欲睡,很难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对于写作这一占据语文分值比例很大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教学不够。学生的作文经常出现语法错乱、用词混乱、文章缺乏逻辑性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缺乏语文基础性教育的结果。目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在进行教学方式改良和教学效率提高上却一直收效不大,归根结底是没能站在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上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对于此种现象应当出具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来增强中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偏低的具体表现

具体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偏低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中学语文教师自身没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缺乏针对性

中学语文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承载着较大的升学压力,语文这一学科知识点繁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考点,没有完善的备课,就会造成学生听课无法抓到重点、考点,导致教学实效性偏低的现象发生。

(二)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教学实践活动

中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写阅读笔记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中学语文教师由于承载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和升学指标压力,导致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点的灌输式教学,缺乏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偏低[]。

(三)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使学生没有时间自主学习与思考,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老套、死守陈规,另一方面就是对课前的备课准备不够完善,从而导致无法有效的把握和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

三、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决不能学生掉队落伍的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中下层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不能只偏爱优秀学生而忽视普通学生。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朗读、启发、精讲、演示、讨论、反复、归纳、比较和练习等教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加强对中下层学生的个别辅导,切实做好因材施教工作,让全体学生大胆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巧妙地把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不断争取学习上的进步。

(二)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同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教学理念应当融入到教学课堂当中,从组织课堂兴趣学习活动等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中学语文对古诗词的背诵记忆要求,开展小组比赛的活动,不同的小组搜集背诵不同的姓名的古诗词,假如有四十个学生就可以分为5个或者10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别配合区搜集李清照、辛弃疾、李白、杜甫等人物的作品,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思维上的自主思考拓展,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方式,这种课堂活动可以根据课堂方便组合,以前后桌为单位组成4人一个的讨论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以及对文言文的理解等都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然后派出小组代表来回答问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发散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总结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分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前备课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利用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时间,从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贴合升学考试重点来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增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广林.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2]陈学忠.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南方周刊,2014(07)

[3]徐海侠.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2)

第7篇

一、教师要将自主管理作为教学推进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单向灌输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兴趣的提升,让语文课堂非常枯燥。开展自主管理模式创新是对教学成效提升的一次有力促进,教师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思想上要重视。教师要立足于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看待自主管理模式的运用,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推动这一项工作。二是设计上要精细。教师在设计中都要精细化,要细致考虑每一个因素、每一个环节,力求更加周密地设计教学方案。三是组织上要有力。开展自主管理教学,教师一定要有力掌控整个教学过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秩序、学习氛围还是学习情感,都要始终处于教师有效掌控之下。

二、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自主教学模式运用的要点

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独立自主意识的学生,在自主教学模式运用中一定要紧扣要点实施突破。

1、课前应当充分铺垫。无论是教学准备工作还是课堂探究活动,都需要学生在课前充分熟悉学习内容,能够对重点难点形成明确的导向,还要解决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内自主管理活动能够更加精炼高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作为铺垫。

2、课堂建好学习载体。中学生虽然自主学习能力意识都有所增强,但是没有好的载体,课堂就会呈现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教师应当以学习载体建设为抓手,将学生化为扁平化的小集体、小圈子,让他们在这样的范围内开展学习研究,可以使整个课堂秩序更加井然。笔者在教学中按照8人小组的规模建立合作探究小组,每一个小组里面的学生都兼顾了不同层次,使整个教学工作能够在优秀生的牵头下分小组有序进行。

3、学习线索体现引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置一定的学习线索。这样的线索要体现和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难点突破相一致。笔者在学习线索设计中,按照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难点进行逐一扒排,确定所要突破的重点环节,并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以此为抓手突破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对照教材梳理景泰蓝制作的工艺,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概括,并分析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了这样的学习线索,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够有序进行思考,既体现了学习活动的明确指向,同时也包含了整个教学中所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与环节,体现了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促进。

4、师生互动实现突破。每一位学生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研究,还要和老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这一方面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自主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启发引导的画龙点睛作用。学生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方面的因素,无法全面深刻把握所有内容,剩下一些难点硬骨头就要教师发挥钉钉子精神,帮助学生进行重点突破。除了通过提问方式之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汇报学习成果,以及相互质疑,进一步筛选出需要巩固突破的难点。

5、及时开展反馈评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馈可以通过当堂检测与课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当堂检测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形式,所掌握的信息既全面又真实。在时间安排上,教师应当尽可能留足当堂检测的时间,检测的内容要体现精炼,对重点难点进行测试,通过当堂测试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还要结合课后作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三、中学语文自主管理模式运用的思考

第8篇

一.比较文学进入中学的必要性

历史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都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语文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能否解决好与全球化的互动问题,决定着民族文化未来的命运。教育部颁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所谓“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无疑也就是在未来的全球化世界中适应、生存、发展的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如何才能继续发展与繁荣呢?最有效的策略仍然是交流与沟通,即加强本民族文学、文化与世界文学、文化间的对话,吸取各种文化的优秀之处,发展、创造新的民族文化,同时在交流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中文专业内部,最适合承担这样一种重大历史使命的,无疑只能是比较文学。正如美国学者韦勒克所说:“比较文学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是统一的。根据这样的看法,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伦理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这实际上也是全球化时代对于文学研究的必然要求。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它的终极目的是从文学的本质意义上研究文学,探索文学内在的、普遍的、共通的规律,并进而通过文学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这与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实际上,比较文学进入中学的必要性已经受到了许多比较文学研究者和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比较文学进入中学的可能性。1995年“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协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比较文学与中学教学的关系。1998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在中学语文教师的继续培训课程中明确设立了“比较文学”课程。2002年5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在潍坊举办了“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研究”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们深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比较文学定能在几亿中学生中扎根,这门学科定会获得无穷的生命力。”2005年,刘献彪教授主编的《中学比较文学十讲》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具体实践上更是将此研究推进了一步。但总的来说,比较文学在中学开展和运用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尽管有不少教师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实践,但往往只被视为一种试验性的教学探索,其普适性价值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教育管理者和普通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比较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在师资力量、知识储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这种现状与新课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中学语文教学对比较文学的需求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二.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入比较文学

如前所述,中学引入比较文学并不是要培养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其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高校教育中的比较文学完全不同,所以在教学上必须结合中学的教学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比较文学观念指导教材建设。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吸收、传播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当今文化交流的常态。实际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建设本身就体现着这样一种趋势。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收入了意识流、荒诞派戏剧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这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更是体现了明显的比较文学特色。如高中语文第四册,就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中外悲剧编制在一个教学单元中,很自然会引起学生比较研究的兴趣。在“名著导读”及专门的《语文读本》教材中,也收录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译本。实际上,文学翻译特别是现代文学历史上的文学翻译,绝不应仅被视为单纯的外来文化,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和与现代汉语的水融,已经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正如孟昭毅教授所说:“中国翻译文学是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的媒介,它实际上已经属于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具有异域色彩的中国各民族文学。”这种比较文学的新理念,对于我们选用、自编语文教材,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2.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观念。中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极快,但分析辨别的能力也比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激进说法蛊惑。我们所谓的“比较文学”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观念或观察方法,还意味着一种更加宽容、平和、公正的文化心态,使学生在面对异民族文化时,既反对殖民者心态的“西方中心”主义,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又反对将传统文化极端化而导致的文化封闭主义。如北京大学的严绍璗教授所说:“一个与异文化接触的民族,它的文学文本的发生与发展,一般说来,都可能具有‘变异’的特征。所谓民族传统、民族形式,皆是在这样的‘变异’过程中得以改造、淘汰、提升与延续的。对于世界大多数民族来说‘,纯粹的’民族文学是不存在的。”中学语文教学牵涉到中国古代、现当代、少数民族、外国等多种文学文本和文化语境,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文化观念,语文教学就只能是一种文字训练,显然无法达到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

3.将比较文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教学活动。中学生尽管在认识能力和学养水平上还较为稚嫩,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接受能力就一定差。实际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比较文学的观念、学说、原理,学生会感到很新鲜,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运用比较文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日常教学,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传统的感性层面上的文本解读相比,学生普遍感到,以比较文学为视角的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深刻,有助于视野的开拓和认识的深入。比如在讲授鲁迅作品时,可以穿插一些鲁迅作品受到西方哲学家、文学家如尼采、果戈里、契诃夫等影响的例子,对于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加深相关篇目的印象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在讲授西方现代派文学时,由于其思想的先锋性,不仅学生,许多教师都会感到无从入手,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其实可以联系学生较为熟悉的许多中国当代作家,如贾平凹、莫言、余华、王朔乃至韩寒等,讨论他们思想、艺术手法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之间的联系,进而比较其差别、变异,就会将学生原本感觉非常陌生的西方先锋文学与他们原有的知识背景结合起来。#p#分页标题#e#

4.在课外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为了推行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意课外教学的研究,这其中比较文学亦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可以用比较文学的观念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传统的语文教学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有一个所谓标准答案的,但实际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许多经典作品的价值恰恰在于其内涵的多义性。通过引入比较文学的观念,可以组织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阅读经典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阅读方式对于矫正应试教育的僵化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此外,有些具备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在中学教学中引入选修课,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平台,向学生介绍一些更加深入的比较文学知识,或是以教材或读本中常见的篇目为基础用比较文学的方式进行一些专门的学术讲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综上所述,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表面上距离较远,实际上彼此之间存在许多契合之处。只要我们把握好一个前提,即将比较文学引入中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为了比较文学的拓展,那么比较文学在中学就一定会大有作为。

第9篇

1 信息技术内涵与语文教学的

现实需求

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3方面的内容。

1)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定义。

2)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3)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归宿。即使语文课堂引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背离这个出发点,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一样要遵循这一课标要求。

2 如何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从工作实际来讲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各级各类信息交流,学生的各类测试、实践应用。而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利用通讯及互联网络进行资料搜索汇集、文字处理、图片处理、音视频采集、制作、编辑、应用、动漫设计制作、即时应用。

2.1 备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备课阶段,教师备课主要通过少量的平面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过去备课参考教参,或是查阅文字资料,工作周期长,信息量小,导致效率低下。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料,是教育学的前期后期数据源、资料库和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也可以说是教学参考的扩展和延伸,不仅扩大了教师的参考广度,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平行信息。平行信息是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同等水准的资料信息,每篇课文、某个知识点乃至某个阶段、课本提供的一个范例,所谓的举一反三、旁证侧引,都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获得。

2.2 教研及各类信息交流

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前,教研主要是通过集会、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来进行,快报、周报、月刊等信息交流手段单一,周期也长,实用性差。信息技术为教学研究提供了远程即时性的交流平台,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机构也开发了大量的应用体系,极大地促进教学研究的时效性,大量的信息交流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现实的抓手。

2.3 课堂教学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关键的环节还是在课堂上。

3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带来更

广阔的空间

3.1 拓展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于扩展课外知识,将教学模式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搜集信息、讨论交流为主。把课堂转变为一个“平台”,由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内容,搜集资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在课件上插入父亲背景的图片(图1),让学生仔细观察父亲背影的特点,仔细体会父亲“攀”“缩”“倾”一系列动作,感受父子情深,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在课后可以让学生欣赏《懂你》这首歌(图2),领会歌词中所要歌颂的母爱,要求学生珍惜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2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的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过去语文学习的模式主要是讲解与背诵课文,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的模式也应随之改变。教师要熟练操作多媒体,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室,设置学习情境,将课堂变成一个“小舞台”,让学生主动去学,扮演文中角色,置身其中,领会角色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对文章进行深入彻底的理解。

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文章是文言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不是很好理解,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将桃花源的美丽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桃花源中,增加对桃花源的向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高效的概念与能力。它能够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在注重发挥语文知识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注重发挥语文知识的教育价值,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书本知识的力量,同时要深入生活,体会课本之外情感方面的意义。因此,在传输语文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自身价值、精神、情感和个性,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多渠道多模式地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全面、自由、健康、和谐的发展。

4 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 诗词 文化 育人

电视具有许多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覆盖面广、信息及时等。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CCTV-10自主研发了一栏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它的基本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该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广受欢迎。很多人看后,激活脑海中尘封的诗词记忆。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节目激起了民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值得称道的是,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奕姝“颜值与才华齐飞”,实力超群,气定神闲,勇夺擂主宝座。她的成功印证了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评价。可以这么说,《中国诗词大会》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项大胆尝试。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是否获得某种启示呢?我认为中学生必须携手诗词,传承文化,陶冶情操,争当有品位的一代新人。

一、传统诗词的重要地位

中国素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毫无疑问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讲的诗词应如何定义呢?一般来说,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诗歌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是一种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产生的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以抒情的方式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现在所谓的诗词,指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

古典诗词典雅精致,言简义丰,堪称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毫无疑问,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全部培养成为诗人、词人(既不切实际,又毫无必要),而是提高文学素养,提高审美和探究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我们必须从文化传承和文学鉴赏两个角度加以定位,引导学生找寻灯火阑珊处的“她”,让诗词为他们的青春年华增添绚丽夺目的光彩。

毋庸赘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特有遗产,是伟大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不会过时,一直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发扬。不但是对祖宗智慧与心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它们的学习、研究与解读构建今日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古诗词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学语文学科古典诗词教学既有叫人可喜的地方,又有不够完善之处。这里需要我们一分为二,认真加以剖析,为古典诗词教学开创出一条发展创新的道路。

二、传统诗词逐渐受到重视

应该说当今古典诗词教学是受到重视的。对已经颁布的15套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发现古典诗词阅读教学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有识之士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的颁布更是迎来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拯救诗心”的行动得到了大力提倡。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每册的古典诗词为10首左右;2000年第三册则单独设了一个古典诗歌单元;2004年,先秦至南北朝诗歌、唐诗和宋词各做一个单元,按历史历程分别归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二、三、四册。从课标的表述看,日益严密。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必修”部分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w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及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角度理解文化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选修”部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与此同时,高考这根指挥棒对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深度也在加强。1993年侧重于词语理解,1994年起开始涉及鉴赏能力的考查。从题型设置来看,2001年前为客观题,一般是单项选择题;2002年起出现主观题型,难度加大。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卷的文体要求大都由“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调整为“文体不限”。

三、传统诗词教学存在的不足

客观地说,尽管有了不小进步,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仍相当滞后,存在某些误区。集中体现在执教者对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握不准确,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常见的弊端有:

教学模式程式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往往因循守旧,忽视课堂的生成性,导致学生被教师事先设计的一连串问题和所谓的“经验”所困扰,思路被教师无形的指挥棒控制,感受不了古典诗词之美,无法真正参与古典诗词的学习。长期以来,执教者多采用“一解题,二解释词句,三解析表现手法,四总结思想内涵”或“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诵全篇;悟情感,齐背诵”等程式化的教学模式。

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体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谈及诗人李白,总是反复地讲“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李白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诗歌教学侧重于史的讲述,侧重于对作品、诗人的大众看法,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解读。

受考试化影响,为考而教,重形式轻内容。教师但凡教上事,多依据《考试大纲》上考点的要求,而忽视诗词意象、意境与心境三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肢解诗词意境的教法,很难真正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的能力。

另外,从大气候来看,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存,中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走近韩寒、郭敬明,走进《雨巷》、《再别康桥》、《乡愁》、《人间四月天》。为数不少的人心中的“诗”被网络小说、流行歌曲所取代,许多地方充斥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相当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持冷淡的学习态度,很少有学生阅读课本以外的古典诗词。

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诗词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正是兴趣。鲁迅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可见,兴趣对于古典诗词学习无疑是一剂良方。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诵读为先,激发兴趣。

经典的古诗词几乎都广为传诵,诵读关键在于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若一个人不喜欢诵读古诗词,则何谈古诗词鉴赏呢?吟诵既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又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它可以帮助记忆、培养美感、陶冶性情、扩充知识,对提高各人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大有裨益。

2.意境为要,激发兴趣。

意境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客观景物深融整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学生往往因对古诗词的意境把握不准,进而对鉴赏题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我们理解诗歌形象,要从感受意象开始,抓住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雨、月、泉、女、莲、舟等诸多因素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林清泉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赏诗读诗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学习古典诗词不再是抽象的记忆,而是人人均可参与的有趣活动。

3.形式为体,激发兴趣。

不少教师将古典诗词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原本完整连贯的诗词被“四分五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典诗词鉴赏课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既要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又要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无定法”,应按古诗词的不同类型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如“知人论世”、“创设意境”、“类比迁移”或“分析名句”等。

4.知识为珠,激发兴趣。

古诗词与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正本溯源,既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又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如讲到《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入“乌台诗案”。当班级气氛活跃起来后,教师再适时把思路拉回课文,在兴趣的指引下,自然而然进入诗歌内容的分析中,探究苏轼贬官后抒发的真实感受。

5.比较为法,激发兴趣。

比较阅读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途径。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传统手段至今并未过时。运用得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把同一作者相同风格的诗词做比较(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武陵春〉),也可把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诗词作比较(如王维的《渭城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甚至把同一作者不同主题风格的诗词作比较(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武陵春〉)。至于如何具体分析,这里不做展开。

泱泱中华,诗教传统历经两千多载风雨的浸润,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古典诗词几乎称得上最广泛的素材资源和人文Y源,是语文课程教学生活化取之不竭的源泉。读诗吧,莘莘学子。携手古典诗词,有了传统文化的浸润,你们的生命底色必然会更加绚丽夺目。

参考文献:

[1]陈丽伟.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细读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2(4).

[2]王珏,王~荣.古诗鉴赏题的问法与答法――以2012年高考题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2(9).

[3]李得科.因气品蕴别样美――诗词教学探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2(6).

[4]陈悦.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J].福建教学研究,2012(4).

[5]高瑞钦.也谈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J].福建教学研究,2010(4).

[6]李志明.基于古诗词特质的诗词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6(6).

[7]赵洪涛.古诗词“五环节”教学法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5(12).

[8]李山岭,张子标.古诗词教学的历史观照[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2(12).

[9]钱士宽.诗歌教法和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2(12).

[10]汪政.诗,就应该将它作为诗来读[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2(4).

第11篇

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初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衔接的重要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审视语文课程,我们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虽是分开制定,其实是一个整体。整个目标系统呈现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的特点,也呈现出层级性、结构性,每个子目标都与同级或不同级的系统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我们必须拾级而上,才能取得顺利的进展,收到明显的效果。所以,衔接非常重要。

初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一直是个重大的课题,长期以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跨入高中后,原本靠教师“提携”式的依赖性逐步放手,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原来在初中阶段语文成绩名列前茅的,能够达到优级的,到了高中阶段,相当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产生滑坡现象,可能只有八、九十分。巨大的心里落差,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假若教师在这一“特殊现象”出现的过程中,能冷静地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 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初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初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上,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单向性。高中、初中各自为阵,很少考虑彼此学段的教材与教学特点。从事初中的语文教学多年,我强烈感受的一点是语法知识的断接。这几年,中考语文科淡化语法知识,甚至不考语法知识。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初中语文老师没上语法课,或不重视语法知识,这恐怕是一种普遍现象。到了高中语文课上,老师吃力的讲解语法,学生听得是满头雾水。而今年中考又考查了语法知识,语文老师教语法知识“不亦乐乎”,这是一种好苗头吧!

其二,片面性。存在明显的重知识的倾向,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语文重知识的倾向更严重。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提高成绩的法宝,然而几张试卷,几份考场作文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扎实其基础知识,又怎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从初中开始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阅读名著,注重积累,勤于思考,勤于练笔,在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几年的坚持,一定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三,狭隘性。只关注知识能力等工具性方面,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等人文性方面的关注。初中阶段我们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扎扎实实地抓基础知识,却忽视语文的人文性,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等人文性方面的关注。高中语文应重视课标,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如上《荷塘月色》时,教师不要把重点放在背景的介绍,而是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他们领略荷塘月色之美、那片难得的宁静之美。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上,主要是:

1、教材的对接,加快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和教材改革的步伐,让初高中教材更好地接轨。

初中语文教材上内容较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难度、深度和广度降低了,在教学课时上也相对充足,因此,老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与吸收. 但是高中语文,在教材上,知识性内容比初中内容多得多,没有了初中的直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的是理解、分析。因此,在学习知识的难度上,较之初中明显加大。而且高中的教学课时少了,这也加重了学生学好语文的难度。所以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很有必要。

2、教法的对接,在严格训练、讲究效益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阅读面。通过课外阅读、看报纸、听广播、查阅资料等活动,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初高中阶段能持之以恒。教法的对接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第12篇

(1)学生对文本涉及的内容缺乏思考

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还不一样,文字书写量大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难免会又费时又费力。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语文老师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包括学生也满足了视听感官的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也导致了教师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把和所讲授内容相关的一些视频、图片以及音频文件都集中到一起,在课堂上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听觉,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剥夺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和集中精力思考的能力。

(2)过分依赖课件,使课堂教学只是走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初期阶段,教师对于课改的宗旨目的和思想理论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片面地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的否定,认为只有信息技术才是克服语文课堂教学弊端的最好方式。认为信息技术的多角度和多元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和课堂上的积极性;认为把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达到课改和教学的要求以及目的。因此,正是因为这些偏见导致了语文教学向新课程改革靠拢后而出现的严重错误。

二、网络教学的优势

(1)丰富教学资源,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在现代化教学当中,一些丰富的电子课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不需要再使用传统的模型以及挂图等工具走进教室,而是可以借助计算机和投影仪等一些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充分展示声、图以及文和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如,当教师讲到《晋祠》一节的时候,由于学生们没有去过晋祠,而只看书中的文字以及插图往往会使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只看书中的图像的周围环境和建筑设计也难完全把握作者想要说明的顺序。但是,自从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之后学生就可以通过电子课件轻松直观地进行学习,教师的负担也大大地减轻了。

(2)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创设和课程相关的一些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利用音乐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当讲到《,你在哪里》一课的时候,因为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所以学生难以理解人民对的一片深情。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彻底地激起情感涟漪,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的时候多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现在人民群众当中活动的照片和画面,并且在画面当中插播音乐,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3)实现信息及时反馈,有效促进师生交流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实施语文课程的教学,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并且还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且还能够充分地提高教学效率。语文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是教授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整个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都应该无条件地为学生服务,实现教师主体的逐渐隐蔽。此外,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主体的职能和作用也在渐渐增强,由依赖教师到自己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