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01:0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炭行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煤炭行业;波特五力模型;煤炭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5-43 -02
一、煤炭行业发展背景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煤炭行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煤炭行业的专业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随着许多大型专业煤炭企业的林立,这改变了煤炭行业从前一成不变的形式。我国的煤炭行业在近几年里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供需不等,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和煤炭行业供应不足的问题;产出与消费不平衡,中国的煤炭消费情况通常是西多东少和北多南少,而煤炭的产出情况却与消费截然相反。煤炭企业生产水平不等,虽然我国部分煤炭企业的生产水准已经符合国际先进水准,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呈现较低的现状,尤其是小型煤炭企业。
二、煤炭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内部竞争力量
1.量能惯性增加,减产动能不足
即使我国加强了淘汰落后煤炭企业的力度,但是与煤炭产能相比,削减产能的实际效果不太明显。未来我国仍然将面临较大的产能释放压力,国内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之内将难以缓解。通过分析国家安监局的统计,目前全国仍有14亿吨产能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预计每年将新增产能2亿吨左右。
2.库存仍居高位,去库存压力大
由于下游产业的需求没有得到明显回暖,且受困于化解产能过剩,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的压力耗煤量有所下降。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库存总居高位,体现在以下几点:煤炭企业的库存较高,港口煤炭的库存较高,港口煤炭的库存较高,发电企业煤炭的库存较高。
3.成本控制不力,财务费用居首
由于煤炭的主要运输途径为铁路,所以煤炭的价格与运输费用也是密不可分。因此,我国铁路运输费用的上调,提升了我国煤炭企业的煤炭价格。然而各类生产物资的采购成本,折旧摊销以及人工成本等费用的不断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关于供应商议价能力
供应商主要是通过提高原材料价格和降低原材料质量的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供应商潜在议价能力的强弱与其提供给买主的原材料相关,所以当原材料占买主生产主导地位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就会明显增强。通常,议价能力强的供应商会具有以下优势:供应商在其行业内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所拥有的买主相对较多且稳定,相对于需求量不大的来住来说很难与其进行议价。供应商的原材料具有一定的特色,比如质量优价格低、专利技术的融入等,这样买主的选择范围将会进一步减小,且一旦选择购买使用后将形成较高的转换壁垒。
在煤炭的价格方面,目前煤炭企业省内销售价格执行省政府协调价格,而省外价格基本上是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的变化协商。近年来,随着国内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煤炭企业的煤炭价格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受地方政府定价影响,目前煤炭企业省内销售价格依然偏低。未来,随着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陕西省运力的增强,预计公司煤炭价格将进一步提高。
(三)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煤炭下游用户的总体需求量下降对煤炭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在联合国呼吁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影响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可持续的。然而社会发展逐渐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历程中,企业的生产结构、人们的能源消费情况都将会发生明显变化,高碳行业将要面临紧缩型政策调控,这将会导致能源行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困境。
1.传统的火力发电将会受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影响。考虑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将起到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旋律,降低石化能源,提高新能源比重是大势所趋,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将会受到更大的支持。
2.钢铁行业出现全面过剩。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业正步入峰值,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显现。况且,自2012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日趋严重,导致我国的钢铁价格日益降低。
3.建材行业主要产品已出现全国性过剩。首先,水泥产量面临全国性过剩。目前,我国水泥供大于求的形式较严峻,然而,很多地方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仍然是水泥,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建材,水泥等产量显著回落,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煤炭的市场需求。
(四)替代品威胁分析
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因此,我国首选能源是煤炭。近几年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迅速,政府对此大力支持,所以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作为替代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通过分析,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的使用情况相对其他新能源的使用情况占很大优势,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的开发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三峡工程”等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
据有关专家预测,煤炭的使用率将会在未来30年内降低10%。众所周知,煤炭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加之当今社会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将会更青睐绿色环保的可持续能源,如水电、风电、天然气等。因此,经过分析可以得出新能源作为替代品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
对我国的能源消费情况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三点: 一、因使用能源而产生的成本; 二、能源自身是否可存储;三、能源是否可再生。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将会在2020年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6%。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和预测,2020年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费总量将至60%左右,从而煤炭资源多年以来的主要能源地位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潜在进入者分析
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新产品形式进入。2.以产品优势进入。3.以低价格进入。4.以新理念进入,如环保。5.以政府的干预进入。6.以其他形式进入。7.试探性进入。8.以恶意竞争的目的进入。9.实力扩张型进入等。
从进入壁垒来分析,煤炭行业属于资源型行业,煤炭资源所分布的区域通常与其运输条件不能形成统一,这样就会对潜在进入者进入煤炭行业形成第一道壁垒――交通壁垒。建设煤炭企业的初期的投入一般在20~150亿元,如此高额的固定资产初期投入,势必对潜在进入者进入煤炭行业形成第二道壁垒――资本壁垒。此外,兴办煤炭企业,还需有一定的审批手续,虽然目前煤炭行业的行政审批手续有一定程度的放宽,为潜在进入者进入煤炭行业减缓了些许压力。不过,高额的固定资产初期投入在形成资本壁垒的同时也形成了煤炭企业退出的巨大障碍。况且,由于煤炭行业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行业,这一点也为煤炭企业的转型增加难度。
通过对潜在进入者的分析可见,煤炭行业的进入壁垒、资本壁垒、退出壁垒均较高。因此,煤炭行业的潜在进入者要想进入煤炭行业的进入成本较高。综上所述,煤炭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三、总结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为了缓解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首先,应进一步淘汰产能落后的小型煤炭企业、减缓库存压力、减少财务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煤炭行业的发展压力。其次,煤炭企业现在应注重提升产品自身的品质,这样不仅能提升企业形象,还能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议价能力,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所产生的成本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且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煤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并分析替代产品的优缺点,结合自身情况对生产和销售加以调整,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煤炭企业在营销方面,也应注重宣传企业自身为低碳环保做出的贡献,比如,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身形象,有利于企业宣传、产品销售以及原材料采购,从而稳固企业的市场地位。
煤炭行业的改革就是要打破垄断。打破垄断的手段就是能够将煤炭资源市场化,让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竞争进入煤炭行业,从而迫使煤炭企业提高全员效率、技术与管理水平。使得煤炭企业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化,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稳健地推进煤炭行业的改革。
依靠国家的政策性支持,主动谋求转型发展,双管齐下,做到在积极发展煤炭行业安全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开拓新能源产业,做好部分煤炭企业的转型工作,相信我国的煤炭行业将会迎来崭新的一天。
参考文献:
[1]徐顺利. 煤炭行业竞争分析――基于波特“五力模型”[J].西部资源,2015,(05):76-77.
[2]安雪芳. 煤炭企业战略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3]黄盛初.中国煤炭发展报告[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介绍: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近十年来,2007年,中国煤炭产量、煤炭消费量分别达到25.36亿吨和25.8亿吨,是1998年的2.02倍和1.99倍。据行业快报统计,2010年一季度,我国煤炭产销量大幅增长。原煤产量完成7.37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67亿吨,同比增长29.3%;煤炭销量完成7.29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85亿吨,同比增长34%。
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电力、钢铁、建材等主要用煤行业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煤炭消费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外需不足,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在煤炭产能建设速度加快,全国煤炭总量大幅增加、产能过剩的形势下,行业转型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看,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煤炭行业 自身发展也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典型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
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为主要依据,根据表内各指标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设计并计算出各种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正确评价财务业绩,满足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本文选取了10家煤炭上市公司(A)股为研究样本,它们具有优秀的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并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一)偿债能力分析评价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科目的分析中,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
其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465,只有中煤能源的流动比率达到了3.23,也就是说中煤能源的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可靠,短期偿债能力较强,有能力支付到期债务,综合对比整个行业的流动比率,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财务状况波动比较大,不太稳定,整体而言煤炭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
从表2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平均速动比率为1.315,也就是说煤炭行业即使资金周转困难也不会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其中中国神华,大同煤业,兖州煤业,西山煤电,中煤能源的速动比率均大于1,说明煤炭行业这些公司的资金是比较充裕的,一般情况能够偿还企业的短期借款,而神火股份却只有0.46,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从总体看来,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走势基本一致。
其二,长期偿债能力。从表3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0.495,这说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度适中,资产结构比较合理,在借入资本的同时准确的衡量了利润与风险。
(二)营运能力分析公司的营运能力反映了公司资金周转的情况,是公司管理能力的进一步体现。对此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反之,则说明公司的经营管理存在问题,需要对经营管理进行改进。
从表4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0.753,而整个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偏离这个数值,而冀中能源的中资产周转率达到1.26,这表明该公司有较强的销售能力。
从表5可以看出,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值为14.589,但是该行业整体的存货周转率分布不均,不太平稳,其中冀中能源、平煤股份的存货周转率是比较高的,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说明这两家公司的存货变现能力较强,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两家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整体来看,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理人员,都日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表6可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0.165,除了郑州煤电、西山煤电、兰花科创,其他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接近于平均值。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及企业的成长性,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体目标及其增长情况,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
由表7可以看出,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说明2009年煤炭的创收能力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兖州煤业、神火股份、西山煤电这几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说明这几家上市煤炭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过慢,市场前景较差。
从表8可以看出冀中能源、兖州煤业的总资产增长率为煤炭行业平均值的3倍左右,说明这两个煤炭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比较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平煤股份,该公司的总资产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说明该公司的发张能力比较差。
通过对煤炭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的分析发现,煤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说明煤炭行业负债经营度适中,这基本不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煤炭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值都比较小,普遍存在短期偿债能力较差的情况。总体看,煤炭上市公司是行业优秀企业的代表,它们具有优秀的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并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煤炭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势头将会继续延续。
(五)非财务指标分析现代公司绩效评价理论指出,对知识经济时期的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必须引进全面业绩评价方程,在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各类非财务指标,它们包括: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产品结构;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新能力,市场份额;诚信度;人才队伍建设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小型煤炭企业,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现象严重,煤炭企业集中度过低,无序竞争依然存,从而影响煤炭市场正常秩序和本行业稳定发展; 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存在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三、结论
本文以中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其200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普遍负债经营度比较高。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不仅要认识到竞争优势,而且要在战略、系统和措施方面必须做到位,从而达到创造和维持其竞争优势。我国煤炭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未来较长时期,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期,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国内煤炭总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煤炭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国将重点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集团建设、大煤电产业建设开展一系列工程,煤炭需求和价格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资源将向煤炭骨干企业进一步集中,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大煤电产业格局将进一步确立,煤炭科技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和谐友好,煤炭行业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1]周亚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经济管理论坛》,2005年第8期。
Abstract: By taking the coal industry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of coal mining and washing industry from 2000 to 2014 and Tapio elastic method,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 coal industry is studied to provide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n China.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between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GDP of the overall energy consumption of coal mining and washing industry in China in 2000-2014 is in a weak decoupling state. It shows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 of coal mining industry in China is very large, and it is not in the b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Tapio脱钩模型;煤炭行业碳排放;经济;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Tapio decoupling model;carbon emission of coal industry;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185-02
0 引言
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煤炭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煤炭企业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人民的健康等问题日渐突出。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过去,现在的煤炭形势十分严峻。尤其对于煤炭企业中的采选业,在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其他能源的消耗来支撑洗选工作,对电力、水资源等的使用产生大量的消耗;同时在原煤开采过程中,由机械设备、照明设施等的使用以及多种副产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
因此,对煤炭采选业的能源利用情况和节能潜力进行研究,实现由粗放式的生产向科技化的绿色生产转变,不仅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长远的积极效应。
1 研究方法
1.1 脱钩概念及Tapio脱钩模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将“脱钩”引入农业政策领域,并逐步扩展到环境经济学领域,用来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或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根据OECD的相关定义,“阻断经济增长与环境冲击之间的联系或者说使两者之间的变化速度不同步”的脱钩概念最具说服性,被广泛采纳。简单来说,当经济增长率高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增长率时,则称为脱钩关系[1]。
Tapio脱钩模型[2]以“弹性”的概念来动态反映变量间的脱钩关系。Tapio脱钩模型对总量变化和相对量变化两类指标进行了综合,采用以时期为时间尺度的弹性分析方法反映变量间的脱钩关系。在脱钩状态划分形式上,本文根据以往文献[3-5]以及Tapio脱钩理论的划分标准,将脱钩状态分为八种状态,分别为: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扩张性负脱钩、衰退性(连接)耦合、扩张性(连接)耦合。
本文旨在研究煤炭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指标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消费总量及GDP。
1.2 煤炭行业碳排放测度方法 对于煤炭行业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的测算,首先对各种能源的消耗量、转标准煤和碳排放系数要进行计算分析。本文以万吨标准煤和万吨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单位[6]。C=E×σ(4)
E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消耗由不同的能源构成,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由于E已经转化为标准煤,不需要再将其进行转换。其中,C为煤炭碳排放总量,σ为标准煤的碳排放系数。由于各国政策、法律法规不同,各研究所和机构的煤炭排放系数各不相同,因此数据选择国际常用碳排放系数的平均值0.7266。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说明 在研究中国煤炭行业的碳排放变动时,为了使碳排放的计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经济指标选择GDP,为使GDP更具有可比性,对其做平滑指数处理,以当年GDP和可比价格GDP指数,得到1980年不变价GDP。能源指标选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本文数据来源于2000-2014年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2 结果及分析 根据公式(4),从《中国统计年鉴》中获得2000-2014年间煤炭行业碳排放数据,将全国GDP与煤炭碳排放进行比较,为研究中国煤炭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依据。
依据图1可以看出,整体上,GDP和煤炭行业碳排放量均呈增长状态,碳排放量在2000-2001年间增长比较缓慢,2001-2002年间碳排放量有所下降,2002-2012年间碳排放量近似线性关系,2013-2014年间增长率急剧下降。GDP在2000-2014年间一直保持增长状态,2000-2006年间增速较为缓慢,2006年之后增速明显变快。
对我国煤炭采选业碳排放及经济增长进行脱钩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0-2014年间煤炭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整体呈现弱脱钩状态,但是,2002-2003、2004-2005、2012-2013年间呈现出扩张性负脱钩状态,2003-2004、2008-2009年间呈现出扩张性耦合状态,2001-2002、2013-2014年间则呈现出强脱钩状态,即经济在迅速增长的同时,煤炭行业的碳排放量反而减少,此时可视为最优发展状态。
以2002-2003年间为例分析,呈现扩张性负脱钩的原因在于:2003年中国经济依然表现为投资拉动型,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26.7%,由此带动了社会对基本能源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此阶段,我国煤炭生产能力进入稳步增长阶段。由此导致全国煤炭市场变化加快,煤炭需求急剧攀升,主要煤炭消费行业能源消耗大量增加。
以2008-2009年间为例分析,呈现扩张性耦合状态的原因在于:2008-2009年间,中国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同步,都表现为发展缓慢,此时的煤炭行业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煤炭出口量明显降低,国内需求量急剧下滑,但是库存量却在持续增长;2009年,加上节能减排和出口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供需增幅将明显回落。这段期间虽然我国经济和碳排放量都呈现增长状态,但是增长速率比值趋于1,此时表现出扩张性耦合状态。
以2001-2002年间为例分析,呈现出强脱钩的原因在于:从国内来讲,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调控政策,对煤炭行业关井压产,在宏观调控之下,煤炭行业的运行状态出现好转,整体经济态势也平稳发展;从国际来看,我国煤炭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出口大幅增加。
3 结论
2000-2014年,我国煤炭行业尤其是煤炭开采及洗选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1-2002,2013-2014年间,煤炭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强脱钩,表明经济增长的同时,煤炭行业碳排放量反而减少,可视为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其他年间,并非处于最优发展状态。
通过分析近十年的碳排放量,可以看出,即便是煤炭行业告别了“黄金十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当前面临的形势严峻,但其主体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未来碳减排并非十分乐观。综合考虑我国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科学调控煤炭总量,更加注重煤炭科技创新,着重发展洁净煤技术,通过改造形成一批先进的选煤厂,改进采煤工艺,做好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已是大势所趋,同时要立足我国能源供应的战略需要,加快煤炭行业的技术改造步伐,促进煤炭企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OECD.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from economic growth[R].Paris: OECD, 2002.
[2]Petri Tapio.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between 1970 and 2001[J].Transport Policy 2005, 12(2):137-151.
[3]Diakoulaki D, Mandaraka M.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assessing the progress in decoupling industrial growth from CO2 emissions in the EU manufacturing sector[J]. Energy Economics, 2007, 29(4) :636-664.
[4]赵兴国等.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06-714.
经过对某煤炭行业的工会进行分析,发现该行业中存在的工会组织有600多家,这些工会组织分为一些煤炭原料工会、煤炭运输工会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工会组织。在这些工会当中,有些工会组织是独自进行工会经费管理,有些工会组织是找上级工会组织进行经费管理。在煤炭行业工会中的会计岗位中,有一半以上的工会组织中会计一人兼任会计和出纳等工作内容,超过四分之三的会计工作人员是具有上岗从业会计资格证的,还有少部分的会计岗位上的职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分析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工作人员时,发现这些人员的学历参差不齐,有的职员的学历是研究生,有的是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的学历,以及专门学习会计专业的学历,甚至还有中专以下学历。在会计工作中,在岗的会计工作人员中具有专业高级职称的人员比较少,中级、初级职称的工作人员有五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员是无专业技术职称的。
二、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目前,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由于煤炭行业工会整体上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许多会计工作无法合理安排,工作开展不到位,这样导致三方面环节出现问题:首先是在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些企业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岗位落实,这样就导致有些工作人员要身兼双职,不仅要进行会计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出纳工作,这样无法保证会计工作者在财务工作中的质量。其次是有些会计人员无证上岗。国家出台规定的规范制度或章程上明确规定从事会计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够进行财务相关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会组织的会计人员并没有会计证书。最后是在内控制度方面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因为会计部门中的岗位分配不具体,存在许多缺陷,分工不明确,这样就经常在财务中有同一个人既管钱又管账的现象,这样容易滋生内部的腐败现象,部门内部的人员之间无法进行互相监督,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不清的问题。
(二)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在煤炭行业的工会会计管理中,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独立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会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许多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时,部门容易在财务使用和实际使用产生的利益之间发生冲突,这样就会把实际的财务进行非法化,不按照工会组织规定的制度进行工作;二是有些工会组织中会计人员缺乏明显的相关知识,他们在对资金的支出和流动情况了解不清楚,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工会工作的实际效果与领导预期的效果不相符;三是工会组织采取的考核制度限制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普遍对员工进行考核的目的就是行使工会职能以及经费收缴,这样在部门内部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因此减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业务指导需加强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不够动态流动,管理方式比较滞后,这样就导致在会计管理中,没有完善最基本的基础人员设置资料库,这样不能够清晰地、规范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动态监督管理;有些工会组织的会计部门与相关有来往的部门之间在业务方面存在衔接问题,许多工作会出现越位的问题;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缺少全面的监管体系,这样就会使财务与经济审理等工作无法同步完成。
三、解决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监督工作为了解决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监督工作,要严格规范会计岗位,保证工作人员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能够对员工进行规范和必要的工作要求;其次是应该及时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够完善工会组织的内控制度,使会计人员严格按照内部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进行工作,在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使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强工作的奖惩制度执行,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继续必要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财务工作,使会计人员各司其职。
(二)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制度体系为了能够使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应该制定一些科学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改变现存的有缺陷的体制。在工会组织中,对于一些大额的、专项的资金管理,上级工会应该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由专门人员进行负责和审核,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工会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资源整合为了使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更加系统、统一,各方面工作协调统一,应该对组织的会计管理进行现代化,使用动态的、科学的方式进行实际工作的管理,这样能够推动工作向前进行,同时还应该使会计人员明确了解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中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层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应该要健全监管制度,要随时进行检查和监督,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平台进行实时监管,这样还能够使各部门进行信息流通,进行资源共享,在工作中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进而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四、总结
最新消息:国家将限制煤炭生产,解决雾霾问题,要大力发展风电等新能源。
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与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它们是协调配合的关系。财政政策借助政府财政开支、税收、债务融资方面的变化来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同时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政策对煤炭行业的有利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对煤炭行业的积极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主要涵义是: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包括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这些将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由于煤炭是典型的下游需求推动行业,因此在铁路大力建设,以及随着铁路的大力建设,对煤炭下游行业钢铁、水泥行业的发展将有着直接的刺激作用,将在总体上增加对煤炭的需求与消费。而且,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的改造也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这也将增加煤炭的需求。
虽然国家目前现建的西气东输、核电等非煤能源项目在将来会对煤炭有一定的替代作用,造成煤炭需求下降,但短期内对煤炭需求的影响有限。而且在核电、西气东输等建设阶段需要使用的大量原材料,对于煤炭的需求也会加大。还有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利财政政策,如2010年河南省财政厅出台了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政政策措施,对剩余资源可开采储量300万吨以下的煤炭企业财政给予资金补助等。这些都将进一步降低煤炭行业不景气的下降程度。
因此,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煤炭的需求与有效供给两方面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只要实施得当,我国煤炭行业完全有望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供需的良性平衡,促进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增值税税制改革,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
增值税转型改革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将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了消费型增值税,也就是: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这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因为在增值税税制未改革前,煤炭企业作为资源型企业,不存在原料购进,且其辅助材料(主要包括采煤用电费用)的进项税抵扣也相对较少,因此造成煤炭行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但增值税税制改革后,煤炭行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煤炭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增加利润,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值税改革将使电力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数额相应下降,盈利能力的增强,电力企业将有能力购入更多的煤炭。
财政政策对煤炭行业的不利影响
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我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仅只有15%,有些甚至低至10%,可见煤矿开采当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惊人。且从2005年5月1日起,1号动力煤和2号动力煤出口退税率从11%下调至8%,能源紧缺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务院出台政策,拟对煤矿收取“资源占用费”(即对投资者占用的煤炭储量,在其获得开采权之前就收取矿藏资源费),遏制煤矿“透支”,(山西省、湖南省等省相继颁布并实施“资源占用费”的收取政策)。另外,从2005年1月1日起,国家调整了对电解铝、氧化铝、尿素产品以及焦炭、铁矿砂等的进出口政策,如,取消了对电解铝8%的出口退税,改为对电解铝反征5%的出口关税;对氧化铝产品的进口将收取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除此之外,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财政部、国家发改委2011年印发的《关于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决定,“十二五”期间,在部分城市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通知》中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主要的六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围绕产业低碳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这些都制约或影响了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正增长。
小结
1.1煤炭产业的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阈值和资源储量为基础,涵盖发展观念、发展理论、实施主体、政策信息、信息技术、市场机制的动态发展系统。这一发展模式中的各要素独立存在而又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其整体功能的最大化离不开各要素的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园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产业的生产循环经济模式要求煤炭企业不但要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还要将之推广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其主要表现为:将清洁生产的理念融入到生产战略、生产目标、生产技术和生产制度中去,坚守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无论是在老矿区改造还是在新矿区开发中,都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改进煤炭开采技术,改革矿井开拓布置和采煤工艺。其次,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对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伴生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依据技术支持,对与煤炭伴生出现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技术,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层次,减少污染和浪费。最后,在煤炭资源种类、品质分类生产中依照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工序,将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将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煤矸石、瓦斯、矿井水、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进步,实现煤炭生产、煤矿经营与矿区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循环生产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推进,因此,政府在工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鼓励、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生态复垦、废弃物处理以及清洁生产、洁净煤等技术开发、应用和改进。改造和建设选煤厂,发展煤炭一条龙服务体系,鼓励煤炭行业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新途径;结合煤炭企业环境质量和企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和监控体系,促使煤炭企业从源头上狠抓循环经济增长,为煤炭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提供积极的政策引导。
1.2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煤炭能源化工相互依存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区,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又一存在方式。它可以聚集众多煤炭产业活动相关园区,实现煤炭产业生产群体的共同发展,并为产业和企业提供了争取一定优惠政策的可能。在划定的区域内,利用科学规划、政策优惠、管理策略,形成适宜煤炭企业成长的经济大棚,吸引外来企业进行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投资,进而实现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发展。从实践经历来看,汇聚了各种煤炭生产和加工企业如石化企业、冶炼企业的大型流程型煤炭工业园区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其内部的资本流通也更加便利,企业生产、销售、产品运输和储存的风险都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政府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手法是:在煤炭行业发展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建设中,重点加大煤电基地园和煤炭焦炭化工基地建设。因为这两个煤炭和发电是我国能源领域两个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结合煤炭资源来发电,可以降低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煤电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工业废料,如煤渣、煤矸石等可以在两个行业内实现转换和循环利用。在工业领域中,焦炭是污染排放量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在煤焦化工基地内,煤炭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多种中间产品在其他行业的重复利用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额外收入。总之,在一个融合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工业基地中,在彼此合作与社区合作的基础上,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材料、能源等要素的存在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有着合作和集体利益需求的产业共同体,为企业产物、废弃等物质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大大减少了生产、物质、能量的处理成本和责任,提高了产品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也使得产业共同体可以获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
1.3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矿区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推进矿区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究其原因,我国矿区传统产业部门多以低技术、低规模、低效益、低循环的传统生态农业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生产为主,矿区整体产业规模与现代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矿区煤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煤炭行业与共生单位如电力共生单位、建材共生单位、煤炭深加工共生单位、伴生矿物综合利用共生单位搞好关系,实现煤炭生产企业与服务行业及相关单位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煤炭生产企业更新生产观念,立足于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加大体制改革,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和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夯实循环经济网络的存在基础,推进矿区生产方式和生态转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在煤炭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能源结构的正确调整,鼓励煤炭企业使用二次能源以及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节约型能源消费结构;发挥社会各市场各部门、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区域废弃物处理体系,督促煤矿企业对废弃煤渣进行集中收集,对煤炭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进行回收利用,确保能源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排放达标;完善与煤炭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经脉产业,衍生煤炭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引进外资,发展煤电、煤化、煤—焦、煤建产业,推动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使煤炭行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健康发展。
2煤炭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2.1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企业环境战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煤炭企业首先要将企业环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之中,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环境战略的柔性与韧性。因此,企业要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煤炭产业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的经济形势,增强企业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战性。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实力、竞争能力、管理水平、运营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有效发挥各类资源效能,从战略层面推动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管理变革,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管理中,普及安全生产的理念,为煤炭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所谓安全生产不仅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还包括从制度、资金、技术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完善完全生产系统,通过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布局优化、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抵抗机制。更要通过应急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安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进煤炭企业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机械化。
(2)引用先进科技,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所生产的伴生资源,若没有高端技术支持,很难实现有效利用。因此,煤炭企业应坚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机制,提高煤炭生产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的研发应用力度;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如中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煤焦油处理技术等,引进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如一次码烧矸石砖生产线、粗萃精制工艺设备、大功率煤矸石发电机组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加大企业与科研院所、设备厂家、兄弟企业的联合创新机制,集中多方力量开展新技术研发;强化科技创新体系,以开放式、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速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设立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加强抢占性、关键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技术攻关,大力解决煤炭企业最为关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问题;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加大后续项目的储备研发,推动煤炭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
(3)加大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认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煤炭企业形象塑造增添无数活力。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薪资福利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稳定的文化队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能树立企业诚信,能吸引人才,能凝聚人心,必须以绿色、人文、和谐煤炭企业建设为指引,可以有效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此外,企业文化建设还具有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作用,煤炭企业一旦出现了人员管理不善问题,不仅会导致煤炭开发和生产的低能、高浪费、高污染,还有可能导致核心员工的流失,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鉴于此,煤炭行业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技术培养、文化建设、薪酬保障等方面入手,运用技能考核、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工资考核等手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2.2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1)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是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煤炭生产企业应在成熟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与引进大型先进技术,加快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这就需要煤炭行业加大选煤厂改造和建设力度,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内部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的建立,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污染物排放实现最小。以坚持清洁生产的山东鲁北化工集团为例,该企业将磷铵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磷石膏用来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制造出来的硫酸又用于磷铵生产,这样一来,上游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摇身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下游产品产出后又为上游生产提供了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中等于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实现了高效循环利用。
(2)面向共生企业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中循环。这要求企业结合工业生态学理论,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相关产业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设资金、技术、人才基础雄厚的工业园区。对于企业来说,其职责为:发展配煤服务体系,完善水煤制备和应用技术。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在煤炭中转港口和集散中心建设配煤场,为用户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安全环保的动力配煤,形成产、配、送、售后的一条龙体系;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水煤浆新型添加剂,提高燃烧器效率和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的固硫、脱硫改造技术,满足市场水煤浆需求。降低燃油锅炉改造费用,建设大型机组改造示范工程,鼓励煤矿与相关产业合资建设水煤浆制备、配送公司,发展管道输送、燃烧发电一体化工程。
2.3做好细节问题的处理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做好产业链延伸。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要综合区域、行业、所有制、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要素,通过资本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在产业延伸上抓住煤资源主体,坚持煤炭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发展煤电、煤运、煤化工、煤建材等相关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煤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提高煤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非煤产业实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开发应用。近几年来,地面开发和井下抽放并举的煤层次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应加强煤层气产业的开发、利用,在努力方向上朝煤层气产业发展适当倾斜,努力发展煤层气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国外先进煤炭气化技术,建设大型煤炭企划与煤化工示范项目,做好低下煤炭气化实验,拓展煤炭开发新路子。
关键词: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世界性的能源紧缺状况和煤炭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探讨煤炭行业特别是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特殊意义。。
一、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我国几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认为,可持续发展一词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在法制的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下,运用科学的手段,尽可能合理、有限、科学、节约、环保地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使其对社会和环境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程度,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约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一)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煤炭行业生产的对象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的煤炭资源,它在地球上的赋存量是有限的。据估计,按目前消费水平,煤炭最多够用300年左右。根据2002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基础储量3340.88亿吨,资源量6860.62亿吨,居世界第一;开采储量达2040亿吨,居世界第二,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量就仅有14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说煤炭资源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严重的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经济时报曾在报道中指出,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采1吨扔2吨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战略性能源。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还是相对贫乏。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却是惊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局长张宝明曾痛心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国从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煤炭资源就浪费了280亿吨。” 据了解,目前全国拥有各类煤矿2.8万座,其中国有大型煤矿2000多座,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开采出来的煤量和可采储量之比)平均只有45%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5%的乡镇和个体小型煤矿2.6万座,这些煤矿的回采率平均只有15%-20%。
(三)污染严重
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我国因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面积达40万公顷,平均每开采万吨煤地表塌陷达0.2公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等未经完善净化就被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所释放的矿井瓦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CO2 的21倍,使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之一。 此外, 矸石能自燃释放出的大量SO2 、CO2 、CO等有毒气体,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我国目前国有煤矿共有矸石山1500余座,其中长期自燃矸石山389座,严重污染了矿区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目前中国SO2污染产生的酸雨危害面积已达到国土总面积的30%,全国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城市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70.6%,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有存在,职工素质普遍偏低,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根本就是文盲,而且人才总量少,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极其匮乏。而目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的经营者又都基本上是由主管部门任命的,这些任命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大多出自煤炭行业,对煤炭的开采技术流程较为熟悉但缺少管理经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总体来说国有煤炭企业对人才的管理还基本处于“人事出纳”式的管理状态,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不健全,人员招聘与市场机制不适应。
三、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炭企业要想长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对原煤进行深加工。煤炭的产业链很多很长,如煤-电-高能载体产业链,煤-焦(气)-化产业链,煤-油-化产业链,煤-路-港-航产业链。可以做成:以煤炭产业为龙头,形成以煤为主,电力、焦炭化工、建材建筑、机电修造、商贸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建成“煤-电-材"高耗能产业链”;“煤-焦-化”高附加值产业链;“资源-产品-废物利用”的环保型循环经济链,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二)推进资源回收利用
在做大做强煤炭主干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围绕煤炭来生产各种配套产品和服务,如锚杆、重介质粉、浮选剂、油脂、胶带、大量消耗性产品以及机电修配、机械加工等行业。同时对整个生产和生活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垃圾进行科学回收利用,兴办废物和垃圾资源利用的工厂,真正实现“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积极探索发展接续产业
接续产业是煤炭企业的二次创业。依靠市场机制推进老企业技术更新、振兴和发展新兴的电子、制药、畜牧、粮食深加工、绿色食品开发等接续产业。同时,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政策,统筹谋划,加快实施铁、刚才和煤气发电、矿渣水泥、煤矸石发电和发展绿色农业等循环经济项目。
(四)制定合理的人才聘用办法
企业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今后经济的发展必将对煤炭等重要资源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因此“拉长资源产业链条”、提高煤炭附加值、吸引优秀人才、发展技术创新应是煤炭企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当前应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改造,增加原煤入洗率,实现采矿的现代化。变卖原煤为卖精煤,提高产品附加值,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有效货运量,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 强化生态环境与安全建设
要坚持持续性煤炭开采就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煤炭行业要大力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小区,绿化矿区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要坚持“安全大于天”的思想,在安全上要加大投入,减少矿井事故发生率。此外,还需进一步整顿矿业秩序,坚决取缔非法的小矿,为大型矿山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总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因此煤炭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上面的几点内容外,还要不断的在科技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企业文化的创建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水平,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洋洋. 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 66.
2黄奂果.谈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2):125-127
本文论述了加快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煤炭运销管理系统的定位与功能、以及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充分说明了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参考借鉴作用。
一、加快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新的市场机制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煤炭信息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因素。及时、全面、准确的统计信息不但是政府管理部门政府制订发展规划,宏观动态调控决策,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运销协会做好行业服务、信息服务、保护行业利益的基础;更是煤炭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煤炭企业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形成产业集中度低,生产经营条件差和所处地区偏远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煤炭行业信息建设的不利因素,制约了政府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煤炭行业的竞争能力。信息化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信息的竞争,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取得谈判或竞争的优势将是难以想象的。互联网具有不受地理因素限制的优点,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可以消除煤炭行业在信息传输中的不利地位。通过互联网,企业数据可以及时上传汇总、经过分析整理的信息能够迅速的传输到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有益的指导,使煤炭企业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中提高竞争优势。
目前,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煤矿仍处于人工统计汇总的阶段,加上机构不断地调整,职能不断地变换、工作人员不能相对稳定,企业的统计不全或断档,致使统计汇总口径不一、数据不全、信息滞后、信息收集效率不高、统计过程中人为失误较多等弊病。
煤炭行业信息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家和企业的都有不良后果。对于国家煤炭产销存的平衡、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煤炭行业统计资料是政府制订发展规划、宏观动态调控决策的必需依据。对于企业,及时、准确的煤炭行业统计资料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必要信息。煤炭行业统计是国家综合统计的基础,是国家能源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统计离不开行业统计。行业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必然导致综合统计质量下降,进而导致政府和企业决策质量下降。
煤炭行业信息工作的现状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制约了煤炭企业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煤炭行业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
为切实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满足煤炭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需求,实现煤炭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指导下,和开滦、枣庄、徐州、潞安、淮南、北京等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主要产煤省区矿务局的配合下,根据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研发完成的。目前正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作为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面向煤炭产运需企业,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及国法家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基于整个煤炭行业的数据中心,为煤炭企业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详实的煤炭行业信息;通过为煤炭企业贴身定制开发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以中国煤炭市场网为平台实现了企业ERP,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完美结合,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煤炭营销成本,优化销售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网络技术,强化行业协作,加强行业调控力度,增强煤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位与功能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与网上订货系统(WWW.CCTD.COM.CN)无缝衔接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煤炭运销企业从计划、调度、结算、合同管理到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于一体的煤炭运销全程跟踪、统计、分析功能。适用于全国的煤炭产、运、需用户,国家发改委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管理机构。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煤炭企业调运统计数据的一次录入,不仅煤炭企业可以自动完成日常统计报表等繁重工作,而且各级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得到统计汇总数据,同时由于系统开发的持续性、全国开发标准和代码统一、覆盖面宽,可以使企业和主管部门随时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逐步满足行业统计信息数据的连贯性、可比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用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一)省局统计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1.定位
省局统计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中型与中小型煤炭生产企业及各级政府煤炭管理机构;为信息化建设要求比较高的省局提供公共信息统计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保证及时全面的收集国家所需的统计信息外,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省局的管理特点;支持多种数据库、多种操作系统应用。
2.功能
2.1数据录入及报表生成
系统可以根据煤炭生产企业日常填报的数据,自动生成企业内部管理所需的报表。
2.2数据上报
根据煤炭生产企业日常填报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需上报省局的数据,并通过Internet上报。
2.3省局同步汇总
各省局同步汇总所辖矿务局上传的数据,并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上报。
2.4全国汇总
省局上报的数据通过Internet进行全国范围的汇总,煤炭工业协会可通过本系统调阅、查看各省局上报的数据。
2.5数据查询
数据将同步汇总进煤炭行业数据库,以供煤炭生产企业及各级管理部门日后根据各自权限进行查询、调阅。
(二)集团管理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1.定位
集团管理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及各级政府煤炭管理机构,特别是对信息化建设要求较高的煤炭生产企业;为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特别是集团型企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煤炭生产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支持多种数据库、多种操作系统应用。
2.功能
集团管理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横向划分为四个层次:客户服务、运销业务层、监督管理层、决策支持层。
2.1客户服务层:Internet综合服务子系统、客户资料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
2.2运销业务层:计划管理子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煤矿运销子系统、结算管理子系统、统计管理子系统、办公票管理子系统、煤质管理子系统、配煤管理子系统。
2.3监督管理层:工作质量监控子系统、综合查询管理子系统、计量监控视频系统。
2.4决策支持层:综合管理子系统、市场开发管理子系统、领导决策支持子系统。
2.5其他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数据接口子系统、数据上传子系统。
四、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完全依据煤炭运销企业现实需要开发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具有煤炭运销专业的业务背景,在系统开发方面首先从煤炭运销企业现实业务需求出发,同时兼顾了运销业务与企业内部其他系统之间,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统计汇总等需求,还融合了全国领先的、先进的煤炭营销管理理念。
2.在煤炭行业应用上具有较强前瞻性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在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主要产煤省区、重点矿务局的配合下进行的,能够帮助煤炭企业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行业先进水平。
3.大大简化和方便了省局和协会的行业数据汇总工作
各种版本的煤炭运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都充分体现并保证了省局和协会的数据统计要求。
煤炭运销信息管理系统兼顾了省局统计汇总的需求与煤炭企业业务流程的需要。省局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时获取准确、全面的行业统计信息,是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维护行业利益的前提,因此,按照统一标准及时上传汇总信息是煤炭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政论部门为企业服务的必要手段。
4.大幅度提高二次开发的调研质量和开发效率
信息中心基于对煤炭企业业务的充分熟悉和煤炭行业信息化趋势的准确把握,能够在调研过程中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大幅度提高二次开发的调研质量和开始效率。
5.拥有稳定的、业务精通的专业开发队伍
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磨炼、信息中心已经形成拥有丰富的煤炭行业软件开发经验、业务精通的稳定的开发队伍,不仅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企业需求,进一步提高软件质量,加快开发速度,而且可以在售后服务、软件升级等多方面长期为煤炭行业服务,不会出现一般软件开发企业“交钥匙工程”的遗留问题。
6.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要求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运销协会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煤炭信息统计汇总的标准软件或指定软件。
7.煤炭运销日常管理与订货管理系统的无缝联接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和煤炭订货合同管理系统都是煤炭行业信息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系统可以进行无缝联接。
8.煤炭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开发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是煤炭运销业务信息化的基础环节,在此基础上还将开发涵盖煤炭企业各项业务的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ERP系统,营销分析系统,统计查询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以及财务、劳资、人事、供销、生产、基建、安全等管理信息系统。
9.为煤炭行业服务、为煤炭企业服务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是定位于推进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服务性机构。信息中心不单纯以赢利为目的。能够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与各煤炭企业一起为推进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效益,保护行业利益而努力。
10.煤炭工业协会和运销协会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振动筛 筛分 应用
在煤炭行业中,振动筛是最广泛应用的分级、脱水、脱介、脱泥设备,同时也是一种关键的筛分设备,其分级脱水效果的好坏、筛选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选煤的质量与效率。就煤炭加工而言,筛分技术和分选技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振动筛的原理、结构,在我国的煤炭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振动筛
振动筛是目前许多工业部门应用最广泛的筛分机械。在选煤厂的筛分、脱水、脱泥、脱介等生产环节,基本上都是振动筛在工作。振动筛主要由支撑装置、筛箱、电动机和激振器组成,电动机通过连接件带动激振器转动,又由于离心惯性力使得筛箱振动,振动筛按产生振动方法不同可分为偏心振动筛、惯性振动筛和电磁振动筛三种。由于惯性振动筛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发展很快,结构日趋完善,性能越来越好。惯性振动筛按振动轨迹不同可分为圆振动筛和直线振动筛。圆振动筛是选煤厂使用较多的一种筛分机。这种筛子和其他筛分机械比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工作量少。偏心式圆振动筛逐渐被淘汰,简单惯生式圆振动筛只有少数厂家有,应用最多的是自定中心式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与其他的筛子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制造容易、筛分效果好等优点,是目前我国选煤厂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较好的筛分设备。
二、工作原理
振动筛工作时,两电机同步反向旋转使激振器产生反向激振力,迫使筛 体带动筛网做纵向运动,使其上的物料受激振力而周期性向前抛出一个射程,从而完成物料筛分作业。适宜采石场筛分砂石料,也可供选煤、选矿、建材、电力及化工等行业作产品分级用。
振动筛工作部分固定不动,靠物料沿工作面滑动而使物料得到筛分。固定格筛是在选矿厂应用较多的一种,一般用于粗碎或中碎之前的预先筛分。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不耗动力、可以直接把矿石卸到筛面上。主要缺点是生产率低、筛分效率低,一般只有50―60%。
振动筛工作面是由横向排列的一根根滚动轴构成的,轴上有盘子,细粒物料就从滚轴或盘子间的缝隙通过。大块物料由滚轴带动向一端移动并从末端排出。选矿厂一般很少用这种筛子。振动筛工作部分为圆筒形,整个筛子绕筒体轴线回转,轴线在一般情况下装成不大的倾角。物料从圆筒的一端给入,细级别物料从筒形工作表面的筛孔通过,粗粒物料从圆筒的另一端排出。圆筒筛的转速很低、工作平稳、动力平衡好。但是其筛孔易堵塞、筛分效率低,工作面积小,生产率低。选矿厂很少用它来作筛分设备。振动筛机体是一个平面内摆动或振动。按其平面运动轨迹又分为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椭圆运动和复杂运动。摇动筛和振动筛属于这一类。振动筛工作时,两电机同步反向放置使激振器产生反向激振力,迫使筛体带动筛网做纵向运动,使其上的物料受激振力而周期性向前抛出一个射程,从而完成物料筛分作业。摇动筛是以曲柄连杆机构作为传动部件。电动机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偏心轴回转,借连杆使机体沿着一定方向作往复运动。
机体运动方向垂直于支杆或悬杆中心线,由于机体的摆动运动,使筛面上的物料以一定的速度向排料端移动,物料同时得到筛分。摇动筛与上述几种筛子相比,其生产率和筛分效率都比较高。其缺点是动力平衡差。现在选矿厂很少用它,而被结构更合理的振动筛取代。
三、振动筛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
振动筛在煤炭行业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振动筛在整个煤炭的生产工艺中是这样的,采煤―破碎―筛分(用矿用振动筛)-洗煤等几个环节,振动筛在整个煤炭的工艺中主要是用来筛分煤块的大小,对煤块进行分级的。振动筛不只是应用在煤炭行业,在冶金、矿山、建材、电力、化工、耐火材料等行业同样是起着筛分过滤,分级的作用。
振动筛的基本工作部分是筛面,其上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筛孔。通常在一个筛面上可以得到两种产品,留在筛面上的物料称为筛上物,透过筛面的物料称为筛下物。在几个筛孔尺寸依次不同的筛面上进行筛分时,可得到不同粒度级别的产物。通过筛分所得到产物的数目总是比筛面数目多一个。
检查振动筛在用料粉碎后,在对材料的重要未能分开更多的合适的大小尺寸产品需求粉碎破碎的产品,脱水振动筛筛分与筛选煤脱水选煤厂脱水后的脱水操作中使用的产品的选举被称为目筛脱水。
振动筛筛选离开筛选煤泥是为了减少对煤的脱水过程中污染的罚款选煤厂泥高灰分,屏风,提高电力喷洗的细泥去除水中的一部分,这被称为脱泥筛选是为了在中央重介质选煤,模具上的媒体系统,以减少燃煤污染的分离密集的媒体还利用去泥土检查。以便重新检查温和的选煤,选煤的中型和重型产品在对水射流边缘筛重型机械,以改善产品的方式,提高分离质量。
四、结束语
振动筛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煤炭等行业,用于物料筛分、分级、脱介和脱水,对于选煤厂的应用意义十分重大。随着对煤产品要求的提高,振动筛筛分也在向处理量大、粒度更细发展,对振动筛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振动筛还存在一些不足:筛分效果不是很好,噪声大,激振器使用寿命短等,因此,为了使振动筛在选煤工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振动筛产品问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参考文献:
[1]任斌.影响筛分过程的因素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52(4):103-104.
(一)完善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工伤事故与职业病严重威胁广大职工的健康和生命,职工工伤后能否得到及时救治和补偿,影响工伤职工工作、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健全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可以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医疗康复和必要的经济补偿,化解社会矛盾。
(二)完善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是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工伤保险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目前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64个国家建立了工伤保险,另外其他30多个国家也有与工伤事故相关的立法。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对改善职业人群的劳动条件提出了要求,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抵制“带血产品”。参加工伤保险已成为当今国际市场的准入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二、我区煤炭行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对煤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明确要求:一是要求国有煤炭企业在2005年全面启动工伤保险,不允许煤炭企业内部封闭运行,必须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二是小煤矿实行属地化管理;三是对于在地市一级统筹有困难的大中型煤炭企业、国有重点煤矿实行省级行业统筹。按照上述要求,2006年1月1日起,自治区10户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和8户煤炭科研、供销等企业实行了自治区级统筹。目前,我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工作正平稳顺利地推进,截止2012年12月,登记参保单位26户,参保人数100643人,其中农民工参保7200人;工伤职工57241人,其中老工伤52137人。同时,工伤保险机构也在不断完善,10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均设立了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煤炭社保局经自治区编办批复增加了工伤保险科,内部调整充实人员,保证了煤炭企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我区煤炭行工伤社会保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伤保险在我区煤炭行业启动并实施七年来,基本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伤保险覆盖面小,小煤矿参保难度大。自治区部分小煤矿规模小、资源赋存条件差,其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大量使用农民工),对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对工伤保险政策更是知之甚少。由于企业负责人对工伤保险认识不足,造成个体小煤矿参保率不高。
2、差别费率差距小,风险关联性不强。我国工伤保险费率差距只有6倍,最低的一类0.5%,最高的煤炭等三类行业四档费率3.0%,费率差距与各行业间的伤亡率比费率差距过小。目前,自治区煤炭行业统筹的26户企业中,大多为1998年下放地方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这些企业工伤人员多,费用支出大;一些新建企业和露天煤矿工伤人员少,费用支出较小,形成了差别费率与风险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行业差别费率这一经济杠杆对于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加强工伤预防和解决基金平衡的作用,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工伤风险小、费用支出少、安全管理好的企业参保积极性。
3、工伤预防康复制度与事故预防脱节。工伤补偿、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发达的国家都把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以及工伤预防紧紧结合在一起,而在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虽然确定了“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和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但没有明确职业康复和工伤预防所需要资金的比例,有重于工伤认定、待遇支付,轻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的倾向,从而导致这两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资金的有力保障、暂时还未研究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的问题。从长远发展看,工伤预防应是根本,能从源头上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工伤康复可以恢复工伤人员的生理机能,帮助其再就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工伤预防和康复工作应逐步成为工伤保险工作的重点。
4、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之间存在矛盾。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形式,它的保障金额取决于投保时缴纳保费的多少,而工伤保险是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险,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有的保险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采取不正规手段(如不实行实名制)推销自己的产品,有的煤炭企业参加了商业保险,认为就可以替代参加工伤保险,不按制度办事,形成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三、完善我区煤炭行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根据国家对工伤保险的总体要求,我区煤炭行业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路:
一是构建以国家工伤社会保险为主体,以自治区强制推行的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职工自愿参加的职工安全互助保险为补充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完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和办法。工伤社会保险和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由自治区政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雇主责任保险由商业保险运作,政府有关部门监督;职工安全互助保险由煤炭企业社保、工会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门监督。
二是统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煤炭企业的工伤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由于自治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启动时间短,行业内还未全面覆盖,尤其是乡镇小煤矿参保率更低。统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煤炭企业实行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就可以更大程度上分散工伤待遇短期支付风险,避免出现一起事故毁掉一个家庭,一起事故拖垮一个企业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工伤事故职工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的问题。在农民工问题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采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增强宣传力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把矿山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并对中小高危企业的职工及农民工进行定期的生产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职工人身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安全有效的生产技能和防护方法,认识到工伤保险的重要性。
三是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同样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省级统筹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自治区仅10户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参加省级统筹,范围小且工伤基金抗风险能力不强,同时这些老企业也在不断萎缩,致使工伤基金费源减少。自治区作为国家主要能源基地和产煤大省,应结合煤炭工业发展实际,放眼长远、提前布局扩大工伤保险实施范围,建议将自治区30户重点煤炭企业统一纳入省级统筹管理,统筹规划全区工伤保险工作。
四是建立起合理的费率浮动机制。按照国家《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规定,结合自治区煤炭行业实际,在合理确定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浮动费率机制。浮动费率应统筹考虑每个矿井的开采环境、风险程度、工伤事故发生率、伤亡人数、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等因素,并进行认真分析测算后,建立适合煤炭企业实际的费率浮动指标体系,适时调整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确保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平稳运行。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相关创新性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3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煤炭特色
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主要针对过程污染控制和“三废”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典型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然后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末端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周期,必须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条件;是增强学校科研活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先后同潞安集团司马矿、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华能高碑店热电厂、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北京市排水集团(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和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邯郸东污水处理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首钢焦化厂、太原焦化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和北京市鹫峰森林实习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工业性生产实验。如在首钢焦化厂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采集并分析焦化废水处理构筑物中水样和泥样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和MLVSS等参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学会记录工艺参数、维护现场运行的工艺设备,调整水处理过程的药剂投加量、分析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处理现场,充分了解污染防治工艺设备和单元构造,并进一步掌握污染控制过程工艺参数的基本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积累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现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
4总结
(一)主要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高我市煤炭供应自给能力。加快煤炭资源整合进度,全面启动技改、整合矿井的基本建设,增加煤炭产量,逐步减缓或解决贵阳市季节性电煤和民用煤紧缺的被动局面。
2、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全市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力争控制到4以下,实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
3、“两湖一库”废弃煤矿废水治理工程进入实质性治理阶段。
(二)主要工作安排
1、抓好煤矿灾后重建,全力做好煤矿复产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抓重建、保民生”的要求,全力做好煤矿灾后供电恢复、煤矿井下整改等工作,在政策允许、具备安全条件的前提下,多出煤,出好煤,增加煤炭产量。要加快推进煤矿复产工作进度,各煤矿在整改期间,要制定整改方案,交县级安监、煤炭管理部门审批后,才能下井开展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由乡、县安监、煤炭部门联合验收,才能复产。煤矿复产要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复产关。
2、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提高煤矿自身抗灾水平
20*年,全市整合、技改矿井基建工作全面动工,要以煤炭资源整合为楔机,全面提升煤矿安全装备科技水平,要在煤矿基建的过程中,督促煤矿在采、掘、机、运、通各环节上规模、上档次。
(1)大力推进小煤矿“三推行”工作(即在小煤矿推行专用回风井、壁式采煤方法和支护改革,简称“三推行”)。
一是逐步推行专用回风井,减少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在高瓦斯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小煤矿,应推行布置专用回风井(同时具备特殊情况下人员升井功能),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和人员在新鲜风流中通行。新建、改扩建、整合煤矿中的高瓦斯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必须布置专用回风井。
二是强制推行壁式采煤方法,保障通风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采煤工作面必须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至少保持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进风巷,另一个通到回风巷。对现在的生产矿井,目前仍未采用壁式采煤方法的,必须在20*年底前实现壁式开采。
三是积极推行支护改革,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小煤矿应当积极推行支护改革,巷道应推广使用锚杆、锚喷、锚网、锚索、砌碹或金属支架等支护;采煤工作面应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或综采液压支架等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支护。
对煤层开采条件极复杂的小煤矿,确因煤层赋存条件限制不能采用壁式采煤方法和采煤工作面不能淘汰木支护的,由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资质的中介机构论证,提出依据,经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初审,报地(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并抄送同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各产煤区(市、县)要按照“环境优美、工业广场规范、井下设备先进、安全管理能力强”的要求,督促企业建设本质安全型样板煤矿。
(2)全面推动“三条生命线”建设,增强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防体系。
一是通讯系统。煤矿井下主要工作地点及主要硐室必须安装通讯设施,并能与煤矿调度室等部门直接联系。二是所有矿井必须安装压风系统,在事故应急救援时保障新鲜空气供给。三是建设煤矿防尘洒水系统,在事故应急救援时保障营养供给。要监督煤矿企业认真绘制煤矿通讯系统图、压风管线路图和防尘供水管路系统图,图纸绘制要实事求是,与井下实际吻合,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补图。
(3)全面开展煤与瓦斯突击防治工作,预防突出事故的发生。一是做好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由于我市被国家划入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所有矿井原则上必须做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如果企业自愿按照突出矿井来管理的,可以不做突出鉴定。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必须在20*年7月底前完成。二是对有突出危险的矿井,一律按照“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及有关要求,上设备、上设施、上管理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等级。
3、提高煤矿安全监管监测监控科技水平、预防煤矿事故发生
(1)全面开展煤矿电法探水工作,预防煤矿透水事故。我市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老窑、采空区分布较广,由于近年来煤矿业主更换频繁,煤矿老窑水、老空水分布不清,这是近几年来我市发生较大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虽然全市煤矿配备了探水钻机,但对老窑水、老空水的分布状况不清,探放水目标不明确,盲目性较大。因此,查清煤矿水文地质情况,成为当前我市预防煤矿透水事故的当务之急。我市煤矿要有计划地开展山地电法探水工作,加大煤矿水害排查力度。对有水害危险的生产矿井,20*年8月底前必须完成电法探水工作;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矿井在动工之前,必须完成电法探水工作。
(2)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三大监测监控系统。一是在部份正常生产的煤矿安装井上下生产视频监控和税控产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井下生产、出入井安全管理和保障煤炭税费的征收。二是启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试点工作,探索监控煤矿下井人数的科技手段。三是完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煤矿瓦斯管理科技水平。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矿井在峻工验收前,必须安装三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对积极主动开展电法探水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的煤矿企业,我局将从资金政策方面给予鼓励扶持。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
严格督促煤矿从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加大各产煤区(市、县)煤炭部门矿工培训中心的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配置,将矿工技能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安排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提升学历教育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考察学习。
5、实施人才兴煤战略,提高煤矿安全监管专业化水平
在全市煤矿安全战线持续实施“315”人才工程。即:
(1)县级煤炭部门必须各配备3名以上煤炭相关专业管理人员;
(2)产煤乡镇必须配备1名煤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3)强化煤矿现场技术管理力量,9万吨(含)以上规模矿井必须至少配备5种专业技术力量,即必须至少各配备1名地质、采煤、通风、机电、测量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