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23:3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道德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网络社会的产生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产生,到目前仅仅六十多年的时间,由单个计算机到局域网到Internet,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真可谓惊人。如果把历史上那种能够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广泛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社会整体变迁的技术进步称之为“革命”的话,那么,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就可算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这场“革命”影响的范围是无处不及:在经济领域,它突出了知识、信息的价值,有利于广泛、迅速地传递商贸信息,沟通顾客和生产厂家,及时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在政治领域.它用来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充分发扬公民的民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提高其科学管理及决策的水平;在军事领域,它可以使军事指挥系统全面迅速地掌握敌情,加强全局的协调、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在科教文卫领域,它方便人们查询、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远程教学、医疗会诊;在生活领域,它可以实现电子购物、虚拟旅游、交互式娱乐、电子广告、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电子报刊、电子教室、电子图书馆、电子论坛、电子会议、电子购物、电子游戏,以及远程医疗、远程点播等。网络应用已遗及全球,目前全世界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人使用因特网。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网络社会”生活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社会人通过因特网(作为网络人)相互交往的过程,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如果用物理空间和电子空间(cyberspace)比喻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生存空间的话,那么,电子空间并不能取代物理空间,因为人毕竟还是一个物理的存在物。虽然电子空间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结构,但人的物质、能量的需求毕竟还要在物理空间里得到满足,即使是人的感知和情感需求,也需要在物理空间里才能获得直接的满足,比如基于家庭的各种情感,就需要家庭成员在一个物理的地点才能很好的培育和升华。真实的情形是,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
网络形成之初,不过是一个机房内、一个工作单位内的几台或多台计算机互联而形成的,仅是物理空间的补充。所以在这个小小的电子空间中,适应物理空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是基本适用且够用的。
如果说早期的局域网还不足以构成一个社会的基础、传统道德还基本适用并够用的话,那么,以全球性的、开放性的、全方位的因特网为基础的“网络社会”,则正在动摇传统社会道德基础。确实,由于社会生活基础、人们交往和活动方式发生了实质的变化,特别是人们的生活内容以及变革中的利益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价值取向难免发生系统的改变,并产生出一些新的道德需求。为了适应“网络社会”这一全新的电子空间,过去制定的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网络道德规约变得不够或过时了,因而需要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尝试制定比较系统的维护电子空间秩序、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要求的新道德规范体系,使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个新社会要求的范围之内。
所以,“网络社会”需要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但这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道德,而是在扬弃传统道德的基础上,进行艰苦地改造与创新。
二、网络社会所面临的新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任何一种革命性的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同样,“网络社会”也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难得的机遇。
然而,历史证明,“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这一信息化浪潮也可能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伦理危机。这里仅仅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现象。
1.诚信间题
在实现社会中诚信是提倡最多的问题,到了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在家办公”、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的出现,从而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将大为减少,这种缺少人与人对面的约束,诚信问题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拿网上购物来说,网上购物本来是件好事,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购买自己喜爱的东西,但是有时却事与愿违,有的人利用网络进行欺骗。笔者的一个朋友,在网上看到一款很好的手机,还带130万像素的摄像头,网上的价格仅是300元,所以就把钱打了过去,手机寄来一看,原来是日本的手机,在国内不能使用;还有更甚的,打着网络购物的旗号,干着骗人的勾当,消费者把钱打去后,就是不见“物”回来。
2.文明间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面对面说话,或打电话,或写信,总会顾及对方,而使用一些文明礼貌的语言,而在网络上给你聊天的人,你却不知道他是“阿猫还是阿狗”。那么在发贴子、灌水时又会怎样呢?笔者曾问学生在网上是否说过脏话?回答是讲过。问他们为什么讲脏话?回答说,在网上,反正没有人知道你是谁,说脏话、骂人可以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
3.不公平的问题
尽管网络建设的“全民原则”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则,但在组织实施中要达到人人利用信息资源的平等化,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仅仅随着技术进步就能实现的事。如果不能做到信息网络的平民化、全民化、普及化,今后建成的因特网联结的仅仅只是一些大城市、大公司及政府机构,在线的仅仅只是一些有钱人,那么它难免不会造成人们利用信息能力的不平等,加大信息贫富差距,并且可能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如果信息或交流信息的能力被垄断,甚至将信息高速公路变成“信息高速私路”,那么对“信息边远地区”、对穷人将是极不公平的。
4.网络资源问题
网上信息的行为的影响是社会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性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在网上喋喋不休,那就是在浪费网络资源,浪费他人的时间。特别是由于诸如虚假信息、不负责任信息和无聊信息的传播,网上漫骂与人身攻击等现象的出现,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矛盾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全球信息共享”是网络建设的目标,可有人把“信息共享”极端化,如盗用他人域名、侵犯知识产权等;反之,也有些公司被过分膨胀的商业利益所驱动,它们对信息产权的“保护”、垄断达到了妨碍正常交流的地步。
5.个人隐私问题由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便利性和强大能力,网络上的个人生活在技术上极可能成为“磁盘为文件所记录的生活”,它可能细致到令人恐怖的程度。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出去或不能被正确地使用,个人隐私权将受到极大的侵害。当然,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可以立法规定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泄露,也可以普及加密技术等,可是这样一来,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就出现了矛盾:一方面,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磁盘所记录的个人生活应该完全保密;另一方面,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他的网上行为应该记录下来,以供人们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监督,甚至用作执法的证据,以保障社会的安全。
6.非商业网络与商业性网络间题
因特网是由科研学术网发展而来的,具有深厚的非商业传统,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扩张,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组织成为因特网的主要建设者,并因此出现了大量对网络资源的商业性应用,如广告、电子商业、网络信息有偿服务等,网上企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但是,在因特网上,非商业网络与商业性网络是联结在一起的,对网络的商业性使用,将导致对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大量占用。对网络资源的商业性使用是否道德,它应该被限制在什么范围内才是道德的,诸如此类有关合理使用网络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总之,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的这种更少人干预、过问、管理、控制的“网络社会”环境,必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进行一场或许是有趣的、意味深长的新考验。在这场考验中,许多传统道德津津乐道的东西,如空洞的号召说教、人为地、强加的规范约束,将难免失去效力。也许,我们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即元伦理学、价值伦理学的高度上,重新审视,’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以及可能导致的良性发展趋势,才可能确立起新的、真正合乎人性的、符合人的根本利益与需要的规范,才可能确立起得到人们认同、接受和遵循的规范。
三、网络道德的特点与趋势
“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自主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与趋势。因特网本来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与需要(资源共享、互惠合作等)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或者说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也正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作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
2.开放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与趋势。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之间交往的主要障碍。美国网络专家威谦·奥尔曼说:信息革命带来的最基本的变化是,它有能力以甚至十年前还不可想象的方式,使人们紧密联系,消除“这里”和“那里”的界限。正如几十年前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地理距离缩短,人们有可能异地交往,有可能住在远离工作地点的城市郊区一样,信息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现代化,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地理距离暂时“消失”了,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正在或将要创造出一个一个“电子社区”,人们即使居住在不同的洲、地区、国家,也可以“在一起”工作、娱乐。甚至那些穷乡僻壤也能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人们方便地交往、合作乃至打成一片。这样,人们之间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交往,人们之间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也就变得可能了。
3多元性,即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却只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其他道德则只能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既存在关涉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属于“网络社会”共同性的主导道德规范,如不应该制作和传送不健康的信息、不应该利用电子邮件作商业广告、禁止非法闯人加密系统,等等;也存在各网络成员自身所特具的多元化道德规范,如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独特道德风俗习惯等。随着彼此交往的增多,这些处于经常性冲突和碰撞之中的多元化道德规范,一方面使相互之间增进了理解和同情,从而在经历了冲突和碰撞之后达到了融合,另一方面即便彼此无法融合,冲突和碰撞仍旧,也由于彼此并无实质性的利害关系而能够、并行不悖。
【关键词】陕西关中 企业道德 问题 对策
陕西关中企业道德建设问题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陕西关中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而且是刚性的制度约束;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企业道德的概念
本文认为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旨在调节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他企业、企业与他单位、企业与竞争对象、企业与服务对象以及企业内部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行为活动的行为规范总和。企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主要是企业的经济道德、法律道德和慈善道德。
陕西关中企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员工实施经济道德的制度约束
(1)员工加班费的按时发放缺少规范机制
很多企业在节假日的加班还有一定的加班费,但是对于在正常工作日八小时之外的加班有加班费的很少。据本次调查,对于“正常工作日超过八小时以上的加班”,32.9%的人选择企业发加班费,29.5%的人选择企业从来都没发放过加班费。对于“员工在节假日的加班费的发放”,情况也很不乐观,只有46.2%的人选择企业能够发放加班费。
(2)员工福利的发放缺乏监督机制
根据本次调查,在所有福利中企业履行最多的是法定利,但是履行情况欠佳,只有68.1%的人选择“企业提供了失业保险”。在其他类型的福利上,情况更不乐观。同时,民营企业的福利整体履行情况远不如国企,民营企业中只有58.3%的人选择“企业提供了失业保险”,59.2%的人选择“企业提供了工伤保险”。
(3)妇女权益缺乏保障机制
从全国来看,妇女享受的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妇女享受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补贴、法定假期以外的带薪休假的比例均低于男性[1]。陕西关中企业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也存在问题,陕西关中企业中只有65.7%的人选择“企业为员工提供了生育保险”。
2.未严格按国家法规实施法律道德行为
根据调查发现,陕西关中企业中对于治理企业自身造成的污染的情况不容乐观,只有55.7%的人选择“企业有相应的污染治理体系”。目前,陕西关中地区还有部分企业没有按照劳动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陕西关中地区民营企业中只有65.8%的员工选择“企业严格按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赔偿的情况也很不乐观,陕西关中企业中只有54.8%的员工选择“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支付补偿”。陕西关中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生产安全问题,国企中85.6%的人认为“企业有相应的安全规范措施”,而民营企业中选择此项的人数73.3%。陕西关中企业在缴纳税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陕西关中企业按时缴纳税收的情况并不是太好,尤其是民营企业。国企中83.3%的人选择“企业按时缴纳税收”,民营企业选择“按时缴纳税收”的人数占73.3%。
3.未认识到为社区和自然界实施慈善道德的重要性
陕西关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要为社区进行服务,只有8.6%的人选择“企业在大众住房领域捐赠”,而选择“企业用于城市建设、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领域捐赠”的人数只占12.9%、16.7%和16.2%。国外许多企业把保护自然环境和濒危动物作为履行道德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陕西关中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有12.4%的人选择“企业在环境保护领域”捐赠,而选择“企业在濒危动物领域捐赠”的人数也只占12.9%。
陕西关中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引导企业树立企业道德观念
在传统的企业价值观念中,所有企业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价值的评价标准。而在现实社会中,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与利益相关者发生关系,任何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不过要把这种价值观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还需要建立一种企业道德责任的企业文化,把企业道德责任作为新的企业文化的文化基础,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企业道德更加融入企业内部。
2.充分认识到实施道德行为可以为企业赢得长远的发展空间
民众对产品的选择不仅仅考虑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还考虑企业的社会口碑。由此可见,企业实施道德行为,可以使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口碑,而这种无形的资产属于一个长期的经济竞争力,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如果企业在实施企业道德行为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必然会对企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西安交通大学王宏波教授将社会问题分为四种类型即: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紧急不重要[2]。而重要紧急的社会问题反映的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又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解决社会系统就不能继续下去。它既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又引发了政府的关注。[3] 在这种时刻,企业的慈善道德行为不仅能够为企业赢得合法的社会认可,而且能使企业产品获得更好的品牌效应,给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
3.推进企业道德法制化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制。建立健全与企业的经营行为有关的法律制度,把急需企业遵守的道德规范纳入企业遵守的法律制度中,推进企业道德法制化。其次,要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减少执法不严的情况,同时要加大对执法不严人员的惩罚力度,从经济政治各方面提高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的成本。从法制的角度促使企业遵守企业道德,从刚性上强制企业遵守道德规范。
4.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是保证企业自觉遵守企业道德规范的首要主体,政府对企业道德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制订政策,引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守企业道德,并促使企业建立企业道德的管理体系,使企业道德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企业道德,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讲究诚信,注意环保,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爱护员工,热心社区建设,对社会公益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企业加以表彰和奖励,并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减少税收、减免项目开发土地费、减免有关重大项目的申请认证程序和费用等政策优惠。
5.加强对企业道德的监督
首先,要加强社会对企业道德行为的监督,广大群众的舆论监督是促使企业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力量。经济导报读者调查结果显示,一旦发现企业有不承担社会道德的行为,79.07%的被调查者表示将拒绝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其中23.26%的人表示除自己不买外,还会劝说亲朋好友别买。[4]其次,要加强政府对企业道德的监督。政府运用行政干预和经济调控等手段,引导并监督企业实施道德行为的方向和程度,并纠正和惩处企业实施的不道德行为,保证企业对强制型的道德行为和关联型的道德行为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发挥政府各个部门的联合监督作用。充分重视并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工商、财税等经济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并了解相关情况,从而有效防止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娟.关于妇女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与思考[EB/OL].[2003-12-18].http:///html/article/200312/18/95636.shtml.
[2]王宏波.社会工程问题的界定与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78-92.
[3]李玉华,温颜华,李红岩.企业慈善:双重底线及其战略性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75-79.
关键词渠道道德道德系统道德建设
营销渠道是企业实现产品转移的重要环节。斯特恩认为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赖的组织,邓胜梁认为营销渠道是一种完成产品分配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营销渠道的参与者是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产品流、信息流、所有权流、促销流等,各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必将产生道德性问题。渠道道德是规范各参与主体行为的标准,在产品分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倡导营销渠道中的道德,不仅使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认清在渠道中的责任、义务及道德规范,提高各参与主体的道德觉悟,而且能协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分销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本文从营销渠道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营销渠道的道德内容系统,并构建营销渠道道德控制系统,为认识渠道道德关系和渠道道德构建提供参考。
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
1.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构成
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参与者一般为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直销除外),这三者在营销渠道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些参与主体两两之间的道德关系,构成了整个营销渠道道德内容系统,如图1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由两两之间的九种关系组成,构成了以下六种道德关系:①生产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供应道德关系(Ⅰ),指生产商在建立渠道时,在渠道的选择、渠道设计(长度、宽度)、渠道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或互补品生产商之间产生的道德性问题。②生产商与中间商的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Ⅱ和Ⅱ’),指生产商与中间商在谈判及合作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性问题。上游道德性关系是双向的,既有生产商对中间商的道德问题(Ⅱ),又有中间商对生产商的道德问题(Ⅱ′)。③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Ⅲ和Ⅲ′)。企业建立营销渠道,是为了实现其营销目的,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生产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构成了营销道德关系。④中间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Ⅳ)。与供应道德关系类似,指中间商之间在、销售竞争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道德问题。⑤中间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Ⅴ和Ⅴ′)。中间商不是产品生产者,它只是产品的推销者。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双方行为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推销道德关系。⑥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消费道德关系(Ⅵ)。不同消费者之间在购买产品时产生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消费道德关系。
另外,社会是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对渠道道德有重要影响;其次,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后,社会环境对于渠道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1.2营销渠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2.1生产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生产商与其他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其他生产商主要是指与之有渠道竞争的中间商,如同类产品、互补品生产商以及对共用渠道有控制或影响的生产者。其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渠道的选择、渠道目标冲突、渠道设计(长度、宽度)等;与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定价、质量、库存、供货合同、促销、交货时间、账款支付、技术支持等相关的道德问题,损害中间商的利益;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选择、价格(价格虚高和歧视价格)、质量、分销目标、渠道设计等方面的道德性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如产品质量低劣、不方便顾客购买、不及时分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1.2.2中间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间商与生产商、其他中间商及消费者有道德关系。与生产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的恶性窜货、库存、分销不力、信息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道德问题,损害生产商的利益;与其他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争夺经销权、窜货等道德性问题;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在产品推销过程中的虚假广告、服务态度恶劣、隐瞒产品缺陷、价格虚高等道德问题,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1.2.3消费者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消费者与生产商、中间商及其他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与生产商和中间商的道德问题是消费者恶意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表现为恶意索赔、漫天杀价、虚假宣传而损害企业声誉等;与其他消费者的道德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抢购、商业投机、内部购买等行为,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2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
2.1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构成
营销渠道中的矛盾和冲突,不能仅靠法制来解决,即使有健全的法律体系,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仍然需要道德来维系。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营销的扩展,需要大力加强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构建完善的营销道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如图2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建设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以及渠道道德控制。
(1)渠道道德认知。根据营销渠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规律进行研究,实现对营销渠道中的道德问题的准确认知。
(2)渠道道德标准。根据对渠道道德的认识以及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观念,制订渠道道德的评价标准和渠道道德规范,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
(3)渠道道德评价。对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渠道道德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整个渠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二是对渠道的某一主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道德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适当的方法。
⑷渠道道德控制。对渠道道德的研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因此,渠道道德控制是最终的目的。渠道的道德控制主要从文化引导、赏罚机制、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四个方面进行。
2.2社会、政府、企业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在营销渠道道德构建过程中,社会、政府、企业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全方位推进营销渠道道德建设。
(1)社会的作用。社会环境是营销渠道的重要环境,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理应发挥作用。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控制上。首先,道德问题出现在社会中,需要社会中的人、组织、机构对道德问题进行认识和研究;其次,社会的价值观、善恶观是制定渠道道德标准的重要依据;最后,社会的价值、文化引导是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环境。
(2)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道德标准规范的制定、道德评价、道德控制上。政府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标准及后赏罚机制,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各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政府在道德控制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相应的道德培训机构,广泛教育和宣传,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后惩罚成本高于其收益。
(3)企业的作用。企业是渠道的重要主体,在渠道道德建设中首先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互相理解,共享利润,做到义利统一,寻求长期合作关系;其次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性水平。
3结论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供应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和消费道德关系构成了渠道道德系统,并分析了各主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②渠道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和渠道道德控制。社会、政府、企业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来提高渠道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甘碧群.企业营销道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论文关键词]建设 道德中国 紧迫性 路径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傲立于世界的大国。那么国民的素质要与大国的形象相配套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威。正是着眼于这一点,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部署,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充分体现党对建设道德中国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把握、认真贯彻落实。
一、我们面临的道德考验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舆论放大效应等原因,在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存在的局部道德滑坡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有些道德问题还相当突出。
(一)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一,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和产生广泛争论问题的时期,集中表现在改革发展的节点时期,比如,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实行商品经济制度的初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等。新的政策特别是新的制度体制推行的初期,常常也是新旧社会规范(法律、行政和道德等)冲突的时期,旧规范往往失范,新规范尚待建立。
第二,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领域。一是在生产经营领域。一些经营者有见利忘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违法行为。二是在公共领域。表现最为普遍、最为突出的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和公共秩序失衡的问题,它们都严重地危害着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着健康的社会风气。三是在少数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内部。一些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虽然只有极少数,但影响极坏,它败坏了党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第三,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人群。一是一些官员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少数官员弄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腐化等。这些人的败德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大。二是一些企业和商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制假贩假等。三是一些文化名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沽名钓誉、抄袭剽窃、低俗炒作等。四是一些公民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不守公德、见危不救、以怨报德等。
正是这些局部的、少数社会成员的败德现象,无形中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暗示,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评价社会道德状况的悲观、消极情绪。
(二)出现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道德发展滞后性的原因。道德的发展轨迹和经济的发展轨迹是同向的,但决非简单同步。旧的道德观念将长久地影响人们,而新的道德观念转换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规范,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既是宣传思想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艰巨任务。
第二,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表现在我们的法律监督效率还不够高。比如,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商人道德上的缺失,其主要原因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再比如,屡屡引发国内外关注的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虽然表现为一些企业和商人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诚信等信用体系依然缺失。
第三,个别司法机关不秉公办案带来的原因。特别是个别案件的判决混淆了是非曲直,突破了道德底线,严重地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
第四,法治和德治还不完全相适应的原因。社会上确实存在重法治轻德治的倾向,甚至有人对德治很反感,认为德治就是人治,德治是法治的对立面。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当前败德行为的代价低,并与违法行为代价低的情况交织在一起,这是导致许多道德问题持续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社会舆论放大效应的原因。部分媒体尤其是网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热衷于对一些道德失范问题过分夸大炒作,严重影响了公众对道德建设的信心,增加了社会道德建设的难度。
二、建设道德中国的路径选择
尽管面临道德挑战,但中国社会道德打不垮、压不垮、骂不垮。因为中华民族有着崇德向善的悠久传统,对高尚道德的强烈呼唤始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
(一)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是道德建设之本
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如果每个人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积小善而成大德,那么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一定会提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道德中国一定能实现。
(二)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是重点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状况事关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未成年人处在确立基本人格,培养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抓住这一时期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使未成年人得到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锻炼,打牢全面成长的核心基础。一要注重基本道德规范灌输,强化养成教育。针对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启动“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生活,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二要健全“三位一体”道德建设网络,强化体验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和家长用嘴巴说,最主要是通过孩子自身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体会成功,感受挫折,逐渐养成正确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要加强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育。“道德者,行也”。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吸引青少年普遍参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阵地建设则是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强青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各类教育基地的建设,不断挖掘教育内涵,探索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服务。
(三)法制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坚强保障
良好的社会公德形成、巩固、发展始终离不开法治机制的保障。首先是立法上保障。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看,以法促德是一条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公德建设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公德建设方面的立法,使社会公德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可选择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些急迫问题,作为立法重点项目,争取早日制定施行。比如学习借鉴国外的“好撒玛利亚人法”,尽快制定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为救人者撑腰,让救人者免责,保护施救者,严厉惩处被救助事后反诬者。二是加快推进道德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必要的机构和公民道德信用记录,让失德失信者受到应有的约束和惩戒,切实发挥道德信用的约束力。其次,在执法(司法)层面,行政和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承担起维护和引导社会道德的责任。在实践中,对一些造成恶劣影响的违法案件要严厉处理。法律本应弘扬真善美、制裁假恶丑,对此类行为要严厉处理,才能收到较好社会效果。因为我国现有法律中,本来就有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敲诈勒索罪、侵害名誉权等条款,建议要对诸如此类事件中的恶人追究相关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使其不敢再诬陷、敲诈好人,做好人的风险也就自然大大地化解了。
(四)需要党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强力推进
公民道德建设重在人们自觉养成,但同时也需要党和政府积极倡导、大力推动。坚持把公民道德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之中,使之与党和政府各方面工作相融合、相协调。应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之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利益导向、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任务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之中,发挥法律法规的引导、警示、教育功能,以赏罚分明的刚性约束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任务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坚持以文化人,推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于抓好学校德育,把公民道德建设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积极探索符合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把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管理之中。
现代性 涂尔干 道德 教育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迁、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与离散化,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儿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新世纪以网络为首的虚拟媒体大行其道,也与学校、家庭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儿童、青少年的价值观。鉴于此,如何通过道德教育重塑儿童、青少年价值观,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涂尔干的教育思想,以现代性社会为背景,对涂尔干的教育思想重新梳理,期待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智识资源。
一、现代性、社会与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作为当今社会重大问题,是随着现代性变迁而出现的。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中国,教育在传统社会中都受着当权者的思想禁锢与社会结构的制约。在西方传统社会,神学与信仰主宰着人类的基本意识取向,人们的生活与交往由于受神学信仰的规制,越轨事件极少发生,道德从而从未成为中古世纪的主要问题。再者,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教会的僧侣集团,他们垄断着知识的生产与消费。此类状况持续了多个世纪,直到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个体,作为自身的主人,开启了理性为王的时代。正如康德所言,什么是启蒙,“dareto know”,个人敢于运用自身的理性去寻求真理。同时,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相信,这个世界一定存在着普遍真理,而且,这种真理也一定能够为人类所掌握,从而为宇宙间的事物与现象提供普遍性答案。
个体理性的申张与工业革命大幕的拉开,加速了社会流动,传统的以血缘、地缘为载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趋于瓦解,正是在这里,开启了涂尔干关于“社会”作为专门学科研究的大门。传统社会中,个体从属于群体,群体生活有着自身特有的规范对社会中的个体行为进行调整,并对失范行为作出处罚,生活的秩序有着自身的轨道与整合手段。然而,随着社会分工与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传统社会的规范受到了现代性变迁的巨大挑战,社会失范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在传统道德资源式微的状况下重建社会团结,就成为涂尔干思考的重大问题。
涂尔干对于社会本身的来源与走向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无论是其早期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或是《自杀论》以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专著都集中讨论了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道德秩序问题。在涂尔干看来,人类生活从来就存在着一种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不但规范着传统社会人类的基本行为,也是社会团结的基本纽带。社会变迁导致了传统纽带的衰弱,引发了社会大量的失范行为,要寻求对社会道德的重新整合,就必须重建社会中介团体,特别是职业群体,职业群体作为连接个人与国家的纽带对社会秩序重新整合。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涂尔干晚年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可将涂尔干的教育思想视作其社会理论的延续,道德教育思想也正是在社会传统道德式微的前提下重建社会道德的方式之一。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观的再审视与评价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并非局限于教育本身,更是为分化社会危机涌现开出的治疗药方,对其思想的深入了解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道德教育为什么在现今社会如此重要?第二,道德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三,社会作为整体与道德教育间的互动关系是如何的?
道德教育的问题指向集中于变迁社会中失范行为的增多,传统社会道德纽带的式微所作出的时代反应。现代化的变迁消解了传统的生活共同体,社会开始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化,社会空间内的人口密度与精神密度都快速发展,传统的压制法与道德资源已经无法为社会提供有效的规范方案,压制法逐渐让位于恢复法。所谓的恢复法,即是将事物恢复到其本身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压制法或是恢复法,都不过是修复社会失范的手段而已。在涂尔干看来,也正是分化社会的道德式微,才造就了当今失范行为不断增加。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是否就只能从属于市场社会的契约主义个人呢,个体相对于社会而言真的具备优先权吗?涂尔干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社会本身就具备自身的神圣性,社会永远优先于个人。涂尔干通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从澳大利亚图腾出发,从而完成了其对于神圣性的论证,即社会本身限于个人存在,社会自身的神圣属性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神学衰落的时代,在现实社会里,通过道德,重建社会的神圣性。道德教育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整合社会分化、加强社会团结的重要工具[1]。
涂尔干对于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以及《教育思想的演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现在以德育教育为讲课题目,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教育学者看来始终占重要地位,更因为它在今天显得特别紧迫”[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于道德教育的论述中,涂尔干肯定了教育本身的地位,对教育紧迫性的强调也正是对社会失范与道德缺失现象的回应。在《道德教育》一书中,他分别从世俗道德、道德要素以及怎样培养道德三个方面对教育问题进行了回答。涂尔干对教育的回答,既是着眼于法国社会现实,也是为未来社会的道德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期待着能够在世俗社会中,通过道德教育,形成新的社会团结,从而重建社会的神圣性。
那么,究竟道德包含着哪些要素呢?道德教育的实践指向必须为道德本身服务,在涂尔干看来,道德包括了三种要素,分别是纪律精神、群体依恋与自主性的培养。
道德的首要要素是纪律精神。纪律作为规范手段,能够纠正个体的失范行为。涂尔干生活的法国,正经历着现代性的巨大变迁,特别是市场化的高速扩展,货币使用的普遍化,促使人类行为与道德受到了极为严峻的考验,人类行为开始偏向于量化思考,货币提供了将所有关系都化约为数字符号的可能,更加威胁到传统道德。对于纪律作为道德的首要要素,其内涵在于,通过纪律这种手段,我们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对欲望进行控制。伴随着市场化所造就的生产力大幅提高,人类的欲望也随之增长,如何在欲望与道德之间建构起个体约束的普遍性工具,纪律的教育必不可少。纪律不但对个体的行为起到规制作用,在学生时代所形成的纪律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格的长远发展。所以,纪律精神必然为道德的首要要素。道德也因此具有限制和抑制的功能,所以过多的财富很容易会变成不道德的根源。
道德的次要要素是建构个体间的相互依恋。正如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所言,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城邦,作为基础的生活单位,可以促使个体未开化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马克思也指出,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道德的起点就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人的发展与生存离不开群体,人总是生活在许多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文明的全部财富的生产者和贮藏者,没有社会,人就会降至动物的水平,道德当然也无从谈起。涂尔干道德教育中道德的第二要素就是建立起个体与群体的相关性,纠正自由契约论作者所谓的原子化个人的道德理念。市场化与理性化催生出的个人主义既是现代性急剧扩张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是消解传统道德的有效武器。在市场化社会中,原本脱胎于群体生活的个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脱离了传统的道德纽带,并有进一步成为社会团结威胁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立起个体对群体的依恋,首先可以促使个体能够将个人的努力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使双方的目标趋于一致,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总体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其次,群体与个体间的依恋也会形成一种道德与纪律的规制,个人在越轨或发生失范行为时,群体能够对个体形成较强的道德压力,提高个体的道德素养,从而从根源上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再次,作为一名社会学家,社会本身的神圣性在涂尔干眼里不言而喻,也正是要通过建立起个体与群体的依恋,才能使社会的神圣性成为可能。
道德的第三要素就是自主或自决。涂尔干对于自决的理念来源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个体要合乎道德的行动,仅仅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的,不管是出于遵从规范还是忠于集体理想,我们必须对我们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而这种了解也就蕴含了自我与自决的意涵。儿童、青少年在学校还未能建立起固定的人生观与社会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行动一定要在学校或家庭的严厉规范之下,儿童、青少年本身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更新的能力。因此,自我理性的运用是儿童、青少年获得自主和自决精神的过程,具有启蒙意义。
总体而言,涂尔干的教育思想是基于整体社会变迁的视角下出发,在面对社会失范行为频频发生的背景下重整社会团结的重要手段,但是教育在西方思想界的功能与作用也一直在历史的变化中不断定位,不断调整。教育,原来作为家庭的私人事务,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课堂被从家庭转向了公共场域,基本而言,是由国家来代以实行的。近代国家的教育观的改变主要由两个基本前提构成,第一,将学生的潜能尽最大可能发挥出来。以帕森斯观点视之,即通过教育作为选拔人才与甄别人才的手段,将个体放置于适于其能力能够充分发挥的地方。第二,教育也是国家总资本成长的重要方式。国家总资本在近代民族国家崛起过程中作用巨大,特别是科学技术理性的不断伸张,人力资本成为了国家间极为重要的竞争要素,而生产力发展所依托的科技理性必须要依靠教育功能才能实现。教育成为了形塑现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与中国社会:简短的总结
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既是对现代转型社会中失范问题的担忧,更是为了社会的未来,将道德教育视为重建社会的重要方式。今天,中国社会也在经历着巨大变迁,以涂尔干理论为基础,也可以对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加以诊断,并塑造中国社会的神圣性。
中国传统社会正是建立在普遍道德基础上的文化社会,儒家思想化约了家庭与国家间的紧张,重新建构了家国一体的道德体系,并为社会与个人的行为提供了普遍规范。道德,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社会运转的基础理念价值。然而,随着现代性的变迁,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以及传统共同体的示弱,道德问题已经跃然成为中国社会健康运转的首要问题。而这种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的道德危机不只是出现在社会,作为社会的子系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儿童、青少年也正经历着普遍道德缺失的考验。各个媒体也竞相报道关于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失范问题,比如校园暴力问题,留守家庭道德教育缺失问题,甚至有部分儿童、青少年为了网络游戏而残害家人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是也足以引起社会的警觉。从这个角度而言,涂尔干的道德教育问题不只是19、20世纪初的法国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历转型而面临的问题,对于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回溯,当然也不能只留于表面,而是通过对其理论资源的提取从而为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服务。
同时我们也应明确,正是因为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不同,社会结构与发展阶段不同,对于西方的教育不能全盘接受,应更多关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应更多注意教育与社会变迁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统一,从而加以批判与吸收。现代教育的道德功能在很多西方后现论家眼里成为了一种规训工具,以福柯为例,福柯通过对疯人院、监狱与课堂教师等微观空间的考察,认为微观权力无所不在地蔓延在现代社会,而作为人的主体性早已被权力建构,从而无法发挥出人的全部潜能。换句话说,现代社会的物质性成长,是以牺牲一部分人本真的创造力为代价得以实现的,这一点特别要引起中国教育的重视。这也就进一步要求我们现代的教育更要注重个体的主体性的发挥,实现个体的潜能,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央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关键词】社会转型;道德冷漠;道德信仰;危机
当代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时期,要求社会结构的重建,而现代的道德体系尚不健全,新的价值观念还未建立,传统的道德体系面临解体的困境。人们在面对多重价值标准和两难困境选择时,道德便失去了原有的制约作用,从而陷入了道德失调、价值失衡的无序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面对伦理选择时手足无措,社会的和谐从某种程度上被打破,伦理相对失去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老人摔倒不敢扶、送孕妇回家反受害等道德冷漠的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人情的淡薄和世态的炎凉。经济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道德却日益滑坡严重,折射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道德信仰危机问题。
一、道德冷漠与道德信仰
(一)道德冷漠的反思
道德冷漠是指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
道德冷漠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问题而是一种缺乏道德感和同情心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由此我们可以认为道德冷漠是缺乏正确道德信仰引领而害怕惹祸上身而自我保护的一种不作为的表现,隐藏在道德冷漠背后的是道德信仰的缺失。
(二)道德信仰的内涵界定
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应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道德形成的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张显其道德信仰。
道德生活是伴随人类发展始终的社会现象,而信仰是支撑道德生活的基石,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分离的基本生存条件,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道德实践的范围、层次和方式。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一旦道德信仰缺乏,道德行为失去了精神基础,人们找不到道德的最高目标就会受到转型社会中不良文化的冲击,产生道德信仰危机问题。
二、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与危害
道德信仰危机指人们对既有道德价值体系及其精神基础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但同时却没有形成新的道德信仰的一种空虚的精神状态。“道德信仰危机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危机,因为道德信仰一方面是对人生价值、存在意义的统性把握,另一方面它又采取非理性的形式,具有最为稳固的存在形式。”
(一)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
1. 德性与幸福的背离。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幸福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的德性相关。幸福作为人类活动的最高目的自然就归属于灵魂的善,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德性与幸福在理论上有一致性,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二者经常出现背离。老人摔倒不敢扶、送孕妇回家反受害等道德冷漠的现象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产生怀疑,心里没了依靠,也就产生了道德信仰危机。
2. 缺乏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问题,涉及到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系问题。对一个人来说,只讲奉献不讲回报固然是道德上境界崇高的表现;但是,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大部分讲奉献的人都得不到好报甚至尽遭打击报复,或者讲奉献的人生活大都比自私自利的缺德者过得糟糕的现实,说明了这个社会是个不公正的社会,是个缺乏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机制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恶不会受到惩罚,善没有认可和鼓励,自然容易产生道德信仰危机。
3. 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矛盾。亚当・斯密认为:“不论一个人多么自私,在他的本性中都明显存在着某种关心别人命运和幸福的情感。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者以生动的方式想象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生的感情。这种情感和人性中的其他原始情感一样,无论是高尚之士,还是奸恶之徒,人人皆有。”但是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建立在其上社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东西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对每个人而言,利己是目的,利他是手段,当发生道德与经济关系矛盾时,人们会选择利己从而同情心也就不再发挥作用,人们采取漠然的态度,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很容易产生道德信仰危机。
(二)道德信仰危机的危害
在现实社会条件下,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对“孝”的认知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一个没有多大出息、整天守在父母身边的人,与一个事业有成、远在天边难得和父母见上一面的人哪个更孝顺?可能更多的父母宁可孩子有出息,日子过得幸福,哪怕照顾不上自己,也会觉得自豪和满足。此外,有钱有势者与一般劳动阶层对孝与不孝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即便如此,孝仍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所谓“百善孝为先”是也。因此,对如何体现“孝心”列出一些具体化的参照标准或许是必要的,但这些标准只会对具备相应道德感的人起作用,而一个人的道德感必须从小培养才能产生恒久的效果。
这里不想对“新二十四孝”本身做过多的分析与解读,只是想借此表达对此类问题的一些思考。长期以来,我们所开展的包括孝道在内的道德教育,从来都缺乏一种基于人性之上的理念与实践,往往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整体上呈现出“四化”现象:道德建设碎片化,道德宣传片面化,道德教育空洞化,道德标准底线化。
所谓道德建设碎片化,主要体现在我们对提高全民族人文道德素质缺乏整体把握与设计,某个行业、某类群体、某个方面出了问题,便救急似的加以应对。而很多时候,这样的问题早已超越了道德的范畴,进入了法律的层面。事实说明,在一个缺乏道德认同和道德自律的社会中,任何就事论事的道德重构都将是空中楼阁。
所谓道德宣传片面化,是说我们对于一些道德典型的宣传太过功利化、标签化,无限拔高,过度消费,使其成为满足某种宣传需要的工具,从而失去了应有的人性之美,变成了一个个道德概念和符号。
所谓道德教育空洞化,是指我们的道德教育从来不大注重以人为本,不大注重将道德引领建构在人性的基础上,不大注重从最基本的个人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入手,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倾向较为严重,空洞无物、大而无当的道德说教,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不会产生多少实际的效果。
所谓道德标准底线化,则反映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滑坡,致使许多道德标准陷入底线徘徊的尴尬境地。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而是品德高尚;不贪不不是做人本分,而是为官高标;不欺不诈不是为商之道,而是稀有品行;无毒无害不是食品本色,而是难得精品……
其实,所有和道德相关的社会问题,都和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道德根基是否牢固有关。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太大的道德偏差。而一个社会一旦出现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就不再是某个方面、某个行业、某个部门的问题。如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的盛行,其所反映的不仅是商业道德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危机的重要体现。
成人社会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道德问题,其根源在于教育的缺失。要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就必须从教育抓起,从孩子抓起。然而我们的教育恰恰在这个方面无所作为,或者说难有作为。除了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外,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几乎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把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当作头等大事,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除了应景似的道德说教之外,几乎没有人愿意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方面多下功夫,而在提高考试成绩方面却无所不用其极。对于这样一个一生下来就成长在争名逐利、残酷竞争环境中的群体,我们似乎无法对他们成人之后能够具有多少社会和家庭责任感,抱有过高的期待。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中社会道德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将围绕我国的道德问题详细讲解道德问题的含义、表现、根源及对策。引导大家积极思考道德问题,避免 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道德问题;根源;对策;思考
背景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道德,古代统治者也把“以德治国”视为德政的基本标准。其中儒家更是以“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它的“仁”包含四德五常,所以仁体现为“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还体现在“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便是孝悌、忠恕、恭敬、仁义、礼智等政治道德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但是在当今社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道德与道德问题
道德中的“道”是道理、规律,“德”是良好的行动。按规律、道理去实践、去行动所表现出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二者合起来,道德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而道德问题则是由于道德缺失所引发的不良事件。
关于道德问题的案例
1、2011年5月8号下午3点中南大学南校升华公寓16栋下发生一起命案,男子持刀捅伤女子后确定其死亡然后再对自己心口来一刀,不过不专业,没自杀成功,后被救走,女生当场死亡。
2012年6月12日上午,中南大学校园“5・8”凶杀案在长沙中院一审宣判:被告人王啸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2、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 N-二甲基亚硝胺。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3、2014年4月29日下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北校区,一名大二女生水杯里竟遭同学投毒,怀疑是获奖学金遭嫉妒。目前该女生已入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
4、2014年5月13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女生宿舍3栋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男子爬上女生宿舍二楼,用刀行凶,具体情况不明。”据滇池学院一名大四女学生介绍说,2名受伤女生均系会计专业,伤人男子不是该校学生,伤人原因可能是感情纠纷。
近年来,宿舍杀人事件不断发生,悲剧的背后也暴露出了道德的沦丧。现今,高校大学生犯罪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是某些刑事案件,其作案手段之残忍、社会危害之恶劣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大学生犯案更加让我们警醒,原本都是高材生的,为何最后竟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道德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道德问题的根源
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摆脱外国侵略之后,格外重视经济的发展。经济决定了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所以我国的制度和政策都会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而道德层面的建立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此外,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也加剧了道德问题事件的发生,道德事件层出不穷,然而,真正受到法律惩罚的坏人却很少,公平正义难以得到保障,这些都致使道德问题日益加剧。
另外,人们自身也难辞其咎。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大量增长,大学生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虽然大学绝大多数已经成年,但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相对缓慢。因此,大学生还不同程度具备了未成年人的某些心理特点:单纯、莽撞、冲动,遇事缺少冷静的思考。再加上好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不怎么为别人考虑,私心较重,这也是加剧高材生犯罪的因素之一。
道德问题的对策
针对这些不利于人们,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道德事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案。
1、国家应当不断健全法律制度,加强法制监管,加大对信息、案件的审查和过滤,一但发现违反道德的行为,就严厉打击查处,确保国民生活的安定与和谐;
2、政府在制定国家政策的时候要注意经济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协调性,不能盲目地重视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国民道德。政府要加大对人们道德的监管力度,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学生人格魅力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人们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于身边的道德问题要加以制止。当自己有压力要及时跟父母和老师说,不断学习,健全自己的人格,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在学业上拔尖,在为人处世和个人品行上更应该要突出。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低效 原因
职业院校中德育低效 是一 个不可 回避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 中的德育内容较丰富 ,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因为职业院校有明确的培养 目标 ,即面向社会实际培养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个体的职业道德就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同时也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低。就目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来 看,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基础教育之后,对职业教育而言 ,主要在职业院校。然而 ,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令人担忧,成为企业和行业对其毕业生抱怨最强烈的方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访问,结合调查结果 .本文就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展开讨论 。
一、 “边缘化”和 “失范化 ”的夹击 :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表层原因
教育的效果是合力的作用 ,包括来自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系统力量。职业道德教育实效问题同样如此 ,是职业院校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拷问职业道德教育低效时,也必须从这两个部分入手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内部职业道德教育有没有问题?学校外部特别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者的教育效果是否一致,其合力是增加各自的效果 。还是相互抵消或出现负面效果 ?
(一 )“边缘化”:职 业道德教 育低迤霭熬效的内部原因
笔者对上海市、南京市和温州市的 8所职业院校进行了实地走访和羼 调查 ,从 调查 的结果来 看 ,职业院校的职 业道德教 育处 于整个职 业教育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的 “边缘 ”。事实上 ,职业道 德教 育主要有 以下途径 :一 是制 度性 的职业道德课程 ;二 是专业 课程 ;三是 就业指导课程;四是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
(1)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比例较小且内容单一。当我们问及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时。院校的老师就会拿出教学大纲告诉我们有 5-6门,甚至 7—8门课都进行此类教育 ,这些课程事实上绝大多数 都是政治课 ,还有少量的人文课 程。这一点 。也从学生那里得到证实,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职业道德。当然,不可否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需要正确的政治方向 的引领 以及人文精 神的熏染.但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比例来看 ,仅 占这些课程的 20%左右 。一般而言,职业院校仅《思想道德修养》或《职业道德与法律》一门课程。即使在这门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从教材上来看有几个特点,一是不分专业;二是职业道德内容比例较少,从字数上看 ,仅 占 1%左右 ;三是 内容以职业道德规 则或基本规 范为重点 ;四是少有情境性的职业道德问题探讨。
(2)专业课程中的技术伦理教 育较少出现且容易被压缩。在调查中我 们发现 有些院 校的某 些专 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有部分任课教师把技术伦理列入课程计划 中,但在访谈中该教师坦诚的表示,这 些内容虽然非常重 要 ,需要 系统讲授 ,但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 ,需要教授 的专 业技能越来越多,在课时紧张的时候 ,有时不得不砍去这一部 分。可见 。在日常的专业课程 中 ,职业道德教 育很难 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道德心理;隔代抚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特殊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除了引发一些诸如安全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一般性的教育问题之外,也对他们的道德成长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报道“按最保守的估计,农村留守儿童不会少于1 000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随着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或许远远高于这个比例。
(三)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心理问题现状
道德心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亲子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隔代抚养寄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偏差。据一项调查发现:历年刑事犯罪中近有20%的青少年为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王志红调查发现,农村打工族子女群体常常通过打架来解决纠纷,并时常观看暴力、荒诞和凶杀的碟片。周宗奎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在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等。因失去父母的管教,少数留守儿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一些地区“二无一未”(无学上、无工打、未成年)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案件的40%以上。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原因
(一)亲子关系的失谐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满足了子女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同时,儿童在与父母的互动中相互之间的亲情关系日趋加深,成了其他人际关系很难替代的一种亲子关系――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在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期这种依恋关系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支撑力量,能够很好地面对外部世界发生的各种情况,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安全的、充实的。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得不到的满足恰恰是再正常不过的亲情需要。有专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替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同伴的作用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但是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仍然会用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着他们的家庭,与父母在各个方面保持着良好的沟通,父母仍旧是青少年获得忠告和感情支持的重要来源。
亲子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形式向青少年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间接的形式扩展家庭生活以外的情感支持,比如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除了给予儿童情感支持,尽量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以外还能通过鼓励儿童表达情感让儿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情感的发展,并通过对这些情感的支持促成儿童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无法从父母那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情感就难以得到归属感安全感,就难以产生良好的感受、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自卑、焦虑、敌意等。国内外有关儿童亲子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温情鼓励、支持和期望及对儿童的讲道理少用惩罚的行为特征有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有利于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
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关爱与鼓励,更不用提与父母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的同时甚至一些留守儿童会对父母、家人、社会产生敌意,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社会抛弃了自己,变的冷酷、淡漠、缺乏同情心,不与他人交往、自闭,缺乏社会责任感,出现了严重的道德认知偏差,更甚者会出现一些攻击行为和行为。作为监护人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会因为其父母常年在外,感情上对孩子亏欠很多或不是亲生的孩子不敢严加管教,而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对于他们不道德的言行观念往往采取纵容的态度,不利于儿童养成“良心”“移情”等道德情感和利他行为。
(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知,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亲社会行为的出现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儿童在社会学习中通过观察他人特别是榜样的行为来获得有关经验,并且通过在模仿榜样的过程中使认知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成为其行为的控制机制。在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影响最重要最初的是父母,父母不仅可以用直接的形式用语言向儿童传递道德观念、道德标准,而且可以用自己的日常行为对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儿童在对父母的观察模仿中形成道德观念、道德人格。
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为地剥夺了,缺少可以模仿的最初且清晰的榜样,难以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加之父母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批评奖励,儿童的一些亲社会行为就难以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当儿童陷入道德判断困境之中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时,他们很难找到可以向之咨询的道德知识给予者。他们可以求助的仅仅是年龄已大的祖辈。而祖辈由于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原因,观念往往陈旧,知识往往缺乏。而且许多儿童不愿向有着严重“代沟”的祖辈倾诉。当然,他们由于自卑感更不愿向老师、同学求助。当在这种孤立无援毫无参照物可言的情况下,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认知会产生偏差,久而久之会使儿童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
(三)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
父母的监控机制在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度。虽然儿童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控制而非外部监控,但想要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健康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行为,父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国外青少年心理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过失行为的形成有很大的责任。父母如果疏于对儿童的监控,对儿童初期攻击行为不予制止,常常会助长或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和行为。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自律道德是在他律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内化,离不开成人的管教和监督。同时,父母对子女的监控作用还表现在对儿童选择同伴和参加何种性质的活动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同伴群体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当儿童入学之后。一个良好的同伴群体会引导儿童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而不良群体则会成为促发青少年过错行为的诱因。对于道德判断能力有限的儿童,需要父母一定程度的指导与监控。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指出父母纪律要求中的认知结构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如果父母使用民主的家庭讨论风格对孩子进行连续性的纪律要求,孩子在道德发展中会出现更多、更成熟的道德判断和更好的自我控制行为。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其道德行为长期处于放任的状态,一方面由于道德情感缺乏和发展偏差,另一方面由于祖辈的娇惯、缺乏监督和管教的能力,其自律水平很低,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受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青少年不仅需要自我的监督与控制,更需要外界的监督与控制。
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道德问题也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学校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忽视等。
三、对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解决的思考
(一)家庭教育
1. 架起父母与儿童沟通的桥梁
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当过年时父母即使回家由于长期没有交流,彼此都感到陌生,除过问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事几乎没有什么话可说。这种状况使父母和子女均有一种失落感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教育部门和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应当以协调者的身份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外出的父母有可能多和子女通些电话,子女也经常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间的沟通。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2.谨慎选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谨慎选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充分考虑到祖辈教育儿童的胜任能力,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因此,我们建议如果祖辈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父母双方留下一方承担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任务。同时,我们也建议留守儿童的祖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向道德教育上来。
(二)学校教育
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适学年龄,在学校中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较长。学校自身的特点使其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之有现成的教学设施、教学人员可以利用,学校无疑是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最理想场所。在对农村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利用和教育功能的扩展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
1.要引起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注意。
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2.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或留守儿童家长见面会,建立起“孩子―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机制。
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源于家长长期与孩子分离从而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定期的或专题的教育培训,教给他们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和方法。同时,建立起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定期把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和道德监控机制缺失而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3.注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只是他们众多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留守儿童有许多心理问题需要各方同心解决,如:学习心理问题、情绪情感问题等。但我们,特别是父母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只是关注于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从而使得各种问题逐渐滋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和道德发展档案,便于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同时,在校内开展道德心理辅导课程,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从平时抓起。
4.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心理特征、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上有共性。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于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感情上的相互慰藉和支持。在互动小组中,儿童可以相互帮助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教师通过对互助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政府和地方的帮助
农村的儿童原本就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留下来隔代抚养或寄养的儿童的处境则更加艰难。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环境中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致使一些孩子不愿学习而沉迷于网吧、游戏厅中,结识不良同伴,根本无法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作为政府应给予这部分儿童更多的关注,比如: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小组等。同时社会也应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已成为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的问题之一了,为他们的道德成长的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留守家庭.人口研究, 2004.
[2]叶边鱼.留守儿童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新华网论坛.
[3]王志红.关于农村打工族子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江苏教育, 2002,(5).
[4]周先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Steinberg.L,Adolesence(Fifth Edition) The Mc Cran Inc.
[6]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338.
[论文摘要]我们在反思社会时就能发现寄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大量道德问题。这些形式各样的道德问题交织在一起便是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道德困境可以用现代社会中的义利之争来表达。它既包括道德与社会和法律的分离,也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的困境。公德和私德之间的博奕也是造成道德困境的重要原因。然而,探其本原,道德困境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道德与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或者说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同。面对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困境,我们所期待的是道德的制度化时代。
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反思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的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西方世界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水平的下降。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一、当代社会存在大f道德问题,社会面临道德困境
现代经济生活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来约束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那么这种竞争也就会由自发的竞争演变成为无序的竞争,而许多道德问题也就寄生在这些无序竞争之中。
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条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之中,个人是怎样从诚信中逐步滑落下去的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市场竞争造成的。如果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不择手段谋取暴利为目的,那么市场中就必然充斥着欺诈、坑蒙拐骗的现象。现在,这些非诚信的行为在市场中随处可见,甚至出现了多个依靠假货生存的市场,即使每年政府和企业斥巨资打假,却是屡禁不止,且越打越多,越打越盛,这不仅是因为假货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反映出人们在非诚信的市场经济中,已经习惯了这种非道德的经济生活。
对生命的尊重,是世界上每个民族在任何时期都应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指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且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能够在精神处于十分痛苦的状态下保持自己的生命而不去自杀,这是最基本的道德,也是作为人应有的道德。他指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尊重,那么让他去尊重他人的生命是几乎不可能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许多产业中就出现了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而漠视工人的生命的现象。这种现象频繁地在发生在过去几年的生产事故中,而以煤矿生产行业为最甚。该行业的工人死亡率居高不下,年年攀升。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数据,截止去年12月11日,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近三千余起,死亡的矿工人数达到549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06人。为追求高额的利润而不愿意把必要的资金投人到安全设备中,漠视矿工的生命安全,这是极其严重的道德败坏问题。一方面,每年成百上千的矿工倒在矿难之中;另一方面,拿着带有矿工血肉的钱的矿主们却一掷千金,挥霍无度。鲜明的反差最真实地勾勒出少数资源掌控者的可怕的道德现状。
经济领域的非道德现象进一步蔓延到了社会的其他领域。在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有关见死不救的事件及相关报道。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冷漠,人情好象顷刻间消失。道德行为在社会中似乎已经成为了异类现象。有的学者已经用道德底线来描述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
以上罗列的只是我们社会道德困境的一部分现象,但它们也是最能体现道德困境的现象。如今,道德困境已经形成,我们要做的应该不仅仅是批判非道德的现象,而应该从社会本身出发挖掘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通过社会的有效调节彻底改变这种道德困境。
二、道德困境产生的原因
1、道德本身存在的困境。
社会存在道德困境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源于道德的本质。为什么说存在道德困境是道德的本质造成的?我们必须从道德的定义中来研究道德的本质。根据魏英敏教授对道德定义,道德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道德作为人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规范和体系。但是,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调节和引导主要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以及道德良心。而道德良心对于人的调节属于人的主观世界的自我调节,这种调节是一种“软调节”,不具备强制性。
从道德的起源来看道德困境的产生,历史上对于道德起源有很多的看法,有带有宗教色彩的神启论和天赋论;有以人的情感和欲望为中心的情感欲望论;还有以人类起源论为理论基础的动物本能说。无论是情感欲望论还是动物本能说,都体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道德是与人的主观观念有着很强联系的意识,这种意识不具备强制性。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认为,人的道德产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是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活动中形成了关于善与恶、利与害之间的观念。从科学的道德起源论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是关于利与害的观念,这就是道德困境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利益方面来思考,在社会中所有的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相同,从微观上来分,利益可以分为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同的利益必然带来多方面的矛盾。然而,不同的团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之间的善恶标准和观念也必定有分歧,这也就会带来不同的利弊评价标准。在社会法制不完整的前提下,靠着道德的“软调节”也就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2、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公德与私德的困境。
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的交往界限,大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社会关系,人们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交流。以前由于地域原因而形成的局部的道德观念也在市场中得到交流和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的道德问题也在不同的道德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了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对于协调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在法制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随着市场经济而产生的道德问题却相对难以得到很好地调节。
从本质上来看,道德困境存在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把社会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因此道德也相应地有公德与私德之分。公德与私德之间存在的困境也就演变为道德困境。公德很大程度上是代表公共利益,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道德观念;而私德却是个人或是小范围的道德观念。两者之间的利益主体的不同就形成了人们在某些时候采取短期行为来维持个人利益,而这种短期行为对于个人来说是能带来利益的,因此是善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短期行为无疑是损害整体利益的,对于整体来说就是恶的。这就自然形成了道德困境。
3、道德与法律在实践中的分离。
为了捍卫社会整体的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人们以法律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人们在行为中就有了两套行为规范。但道德注重从人的内心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法律则属带有外部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由于它们发生作用的原因各不相同,法律公正很大程度上不一定能符合道德的公正原则。如法律是可以夺取人的生命,但在道德正如康德所说尊重生命是人的最基本道德。道德与法律在现实中的分离是道德困境生成的重要原因。
三、道德困境解决的途径之一—道德制度化
道德制度化是在上世纪末公共管理兴起后提出来的。道德的制度化就是以人的道德良心作为基础,把人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像法律一样具体化,并成为人们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规范体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道德立.法,从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开始约束人的行为,从而做到从源头遏制人的非道德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