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技术论文

高技术论文

时间:2022-03-03 13:3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技术论文

第1篇

一、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理论,将技术集约程度高低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主要依据,技术集约程度一般用R&D支出占产值的比重衡量。我国高技术产业是依据要素密集程度进行分类,把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按技术密集度高低划分出的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广西形成了高技术产业体系,取得了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远。

(一)广西高技术产业总体概况。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单位有176家,主要分布在合成材料及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大行业。从近几年看,广西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企业数、总产值都分别占广西高技术产业总企业数、总产值的80%以上。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4.05万人,高技术产业产值为98.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变价)7.28%,比2002年增长23.0%。已经成为广西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之一。

(二)广西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广西高技术产业企业数由1998年的163家增至2003年的176家,从业人员数基本保持稳定。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3年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为98.11亿元,比1998年增长107.5%,高于同期广西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增幅34.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21.5%,高于广西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同期增幅9.3个百分点。

(三)增加值总量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从高技术产业总量排位及所占比例看,2000-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不变价)、增加值在全国排位处于下游水平,在第20位以后,仍停留在1995年的位次上。2000~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0.69%、0.72%和0.66%、0.57%(见表1)。

表11995-2003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总量表

二、广西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分析

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是在一定的科技支撑环境下,通过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活动,反映出的科技投入、产出、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程度,以及科技潜力的综合水平。分别从R&D活动人员投入和R&D活动经费投入两方面对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贡献来分析广西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产出(见表2)。

表2各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情况

通过对连续五年来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99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R&D活动经费投入产出最高,其投入产出比为1:73.6;2000年次之,其投入产出比为1:69.9;2002年投入产出最低为1:38.6。2001年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最高为455.61万元;其次是2000年,平均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02.61万元;1999年平均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的增加值最低为174.46万元。2002年平均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的增加值最低为388.23万元。从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广西技术产业R&D人力和经费投入规模偏小,由于广西高技术R&D投入的整体规模不大,因此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规模也相应偏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附加值较低,由此导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强,与全国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

三、广西高技术企业效益分析

(一)高技术产业企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呈逐年增加之势。高技术产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由1998年的11.15万元/人逐年增至2002年20.99万元/人,增长了88.25%;人均增加值由1998年的2.91万元/人,逐年增至2002年的6.32万元/人,增长1.17倍。高技术产业产值利税率(按总产值(不变价)计算,下同)由1998年的7.13%,逐年增至2002年的11.68%,增加了4.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其收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广西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益能够保持逐年增长且好于工业,反映出广西高技术产业依靠技术进步求发展,其效应正逐步显现出来,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销售利润率分析。广西高技术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反映出高技术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1998年广西高技术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较低为3.33%,从2000年以来增长较快,到2002年销售利润率为9.20%,表明近年来广西高技术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不断增强(见表3)。表3广西高技术企业的销售利润率

(三)收益率分析。高技术产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高收益”。据统计资料计算,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4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与1998年相比,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上升了11.5个百分点(见表4)。这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的“高收益”特征日趋明显,并有上升趋势。不断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来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表4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

四、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p;(一)对国民经济贡献不突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是衡量工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统计资料计算,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当年价)占广西制造业产值的6.3%,低于10%的全国平均水平;广西高技术产业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也很低,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产值(不变价)占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仅为0.35%;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4%,即高技术产业对GDP的贡献较低,低于全国的平均值1.5%的水平。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规模不高,高技术产业生产质量和水平不高,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特点尚不明显。

(二)研究开发强度低,技术密集度不高。高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先进性。R&D强度是国际上公认的用来衡量技术密集度的指标之一,也是国际上用来划分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来,广西R&D经费占GDP比重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且排位靠后。2002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0.03%,低于全国水平。广西研究开发强度低,技术密集度不高,主要表现为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人员强度不够。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为6631万元,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2.6%,而发达国家为5%以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相差甚远。技术、人才、资金、设备是高技术产业的基础条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人才资源的支持。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人才就显得更加重要,高技术的发展速度越快,知识陈旧率就越高。2002年,广西科技人才密度指数达到5.7%,从事R&D活动人员仅占科技活动人员的28.7%。人才是高技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广西高科技人才不多,而且近年来有高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从高技术产业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经费的投入机制。

(三)企业规模小,且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2002年,广西高技术企业中,18家为大型企业占全部高技术企业总数的10.78%,而小型企业共125家占74.85%,因此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落后,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广西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表现在高技术产业内部差异较大。从广西高技术行业分布看,1998年到2003年间高技术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且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从这些方面分析,广西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分布决定竞争性弱,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了一些高技术产业同其他产业关联效应较差,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不明显。难以实现通过高技术产业装备、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四)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偏低。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效益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劳动生产率是产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劳动者积极性及创造性等的综合表现。按人均增加值计算,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6.32万元/人,其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为30.67万元/人,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只有1.49万元/人。这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不仅目前不具备“高收益”特征。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很难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来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五)自有知识产权少,科技产出能力弱。广西高技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知识产权意识差。2003年全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数仅为55项;拥有发明专利数14项,且集中在极少数几家企业。科技产出能力差,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科技项目数共136项,新产品开发项目为79项。由于科技投入的明显不足,造成了广西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少,目前广西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不足20%,无法满足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六)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待完善。广西高技术企业仍存在机制不顺的问题,产权关系不清,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力度较小且不配套,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主体。从高技术企业的外部环境看,尚未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其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仍处于一种分散状态,很难开发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机制尚未建立,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相关政策不健全,出台的一系列鼓励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财税政策和信贷政策,但贯彻落实没有完全到位。

五、发展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建立有利于高技术成果化的机制。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不仅需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力协同,而且涉及到政策制定、人才培训、资金筹措、标准规范、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有经济、科技、教育、财政、金融等部门大力协同,建立“科技———经济”整体发展计划和政策。建立有利于高技术成果化的机制,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鼓励科技人员依靠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高技术企业,促进高技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转化周期,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广西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NextPage]

(二)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增加高技术产业中的科技投入。目前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过于单一,设立创业板块融资市场迟迟未能实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创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阻碍了高技术企业的迅速成长与发展,成为制约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自筹为主体、金融部门为支撑、广泛吸纳民间及东部地区和海外资金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特别要多渠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融资问题是高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要使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发挥其引导性作用,要通过建立规范的担保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筹措更多的发展资金,从而不断完善服务于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三)加强科技创新,突出重点和特色,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全面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上,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力争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充分用好国家现有的扶持政策,努力抓好既有基础和优势、又有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高技术产业,努力培育并形成若干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要推动企业树立信誉意识和法律意识,以此带动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科技型企业能够从小到大,自主、自律、自强地发展,提高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担负着直接

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特殊使命。制订高技术产业政策是国家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高技术产业政策指明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和目标,并能促进产业的顺利、有效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扶持政策、信贷扶持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技术引进政策等。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做好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应进一步从财税、金融、贸易等主要方面,完善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环境,特别是培育适合于多元化的高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加快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制建设,形成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有助于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信息的交流与集成,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不断转移和优化组合,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此外,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运用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不仅表现在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且还表现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运用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对发展广西高技术产业最迫切需要最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技术要实现产业化,将高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改造中,努力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充分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要努力提高传统产业改造的起点,把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技术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成长链。要以我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通过开发、引进、推广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全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第2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HFC网中以256QAM方式传输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经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256QAM;高清数字电视;数字电视;HFC网

随着太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平移工作的基本完成,在提供标清数字电视节目的同时,尝试传送高清电视节目已成为太原有线目前工作的重点。由于太原部分地区为模数混传,造成HFC(Hybridfibercoax)网的频率资源比较紧张,为了节省资源公司考虑对高清电视节目的传送采用256QAM(Quadmturemnptitudemodulation)方式,在相同的频率资源情况下,提高下行的流量。本文结合太原有线的实际情况就256QAM方式传输高清电视节目时的一些体会进行讨论。

太原有线目前的网络是750MHFC网络,共传输53套模拟电视节目和141套数字电视节目。并有CableModem数据业务。数字电视系统执行DVB-C(DigtiMVideoBroadcasting-Ca-hie)标准,采用64QAM的调制方式传输。由于数字电视信号干扰能力强、对网络各项参数指标要求低,实际测试证明只要现有的HFC网络指标正常,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即可同标清数字电视节目一样以640AM方式正常传输。但由于有线网络的频率资源比较紧张,传输一套高清电视节目要占用4-5套标清数字电视节目的带宽,原来一个8M的模拟标准频道以64QAM方式,6.875的符号率可以传输6-8套标清数字电视节目,标清数字电视节目的码流一般在5M左右,而用于传送高清电视节目时只能传送一套高清电视节目,高清电视节目的码流大小一般为20M~27M,传送2套高清节目时码率在40M以上,超出了QAM调制器在640AM方式下38M的正常工作范围,因而无法在一个8M的模拟标准频道内传输两套高清电视节目,但是如果再增加一个8M的模拟标准频道,公司目前还没有多余频道资源可以使用。为此是否可以考虑在一个8M模拟标准频道内使用256QAM方式传输2套高清电视节目从而节省有线网络资源呢?理论上是可行的。以256QAM方式传送,符号率为6.875M,一个8M模拟带宽可传送50.9M的数据,满足两套高清电视节目的数据量。实际中是否是这样呢?是否和理论上一致呢?为此我们以太原有线网络为测试平台进行了测试,经过多次测试。最终实现了750MHFC网上以256QAM方式高清电视节目的传输,为以后256QAM方式全网传输全部数字电视节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太原有线数字电视前端使用的调制器是华为的InfoLinkDTX8200QAM调制器,输出电平范围在105db~120db,平时工作在110db,用户端接收端的输出电平为67db正负5db,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工作电平为40db~80db。太原有线的HFC网每个光节点所带新装用户是500户,旧装用户为2000户,网络质量在不断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在不断增强,同时对所传节目上海文广高清和央视高清的码流分析得知它们的总码率为44M左右,加上本地EPG(EleotronieProgramGuide)的描述信息共46M左右,存在以256QAM方式单频点传输高清的可行性,为此太原决定以256QAM方式在163M频点上试传上海文广高清和央视高清两套高清节目。实际测试中发现,在用户端使用高清机顶盒接收高清节目时有马赛克、画面停顿、静帧等现象,更换其他的高清机顶盒接收后现象依旧,排除了终端机顶盒存在问题的可能,是不是有线网络的质量有问题?实际测试后发现HFC网络的各项指标如载波噪声(C/N)、基带指标(BER)、射频指标(MER)等均正常。同时传送高清的163M频点的电平也与传送标清的数字频点的电平在光发射机前作了平坦度的调整,但该频点的技术指标MER和BER较低。依据经验我们怀疑可能是传送高清电视节目台调制器有问题了,于是又换了一台同型号的调制器,但发现情况依旧,如果改用64QAM方式传送时则没有问题,于是分析163M频点上是否有干扰信号,实际测试后未发现有同频干扰信号,也没有因为接头工艺等造成的噪声干扰,为此我们尝试提高前端QAM调制器的输出电平来观察终端接收是否有变化,结果发现当调制器的输出电平大于110dh以上时,上述的马赛克等现象有所减轻,当调制器输出电平到达115db时,上述现象完全消失。但是新的问题产生了,该频点的电平提高后,该频点的电平与模拟频道的电平差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这样会影响光发射机的正常工作,需要作平坦度调整的工作,保证系统的平坦度。为此,我们在调制器的输出端加了9db的衰减器来降低该频点的输出电平,保证它与其他模拟频道的电平差保持在5db。事后我们对华为的QAM调制器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它的工作范围在105db~120db,但当它以256QAM方式、电平在110db以下工作时,其射频输出的各项技术指标如MER、BER会产生劣化,从而影响数字电视节目输出质量,而当工作电平大于110db时,其各项射频输出指标逐步恢复正常,即随着输出增益的提高,射频输出的各项指标逐步改善。

通常情况下,有线网络上有源器件的工作状态是按照模拟频道的峰值电平选配和调整的。如果让数字频道的平均功率和模拟频道的峰值电平工作在相同的电平值,那么数字信号的峰值电平信号在进入有源器件时可能引起激光器削波或放大器饱和失真,造成这些峰值信号引起频谱再生。产生互调干扰产物,干扰其他频道的信号。所以通常建议数字频道平均功率要调整为比同系统的模拟频道峰值电平低10dB(64QAM)。对于256QAM要低6dB。通过这次以256QAM方式单频点传送高清电视节目,我们认识到当以256QAM方式传数字电视时,要保证用户端收看到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需要同时具备以下3点条件:

(1)要求有线HFC网的质量要比较好,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行业标准。如:用户端的输出电平在70db左右,在BER<10-4时,64QAM的MER>25,256QAM的MEP>32。

(2)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QAM调制设备可靠性要高、技术指标要好,不同调制方式下的射频输出指标不应有大的变化。

(3)终端接收的高清机顶盒本身要工作稳定、质量可靠,要有3C认证,具备64QAM与256QAM的自动识别能力。

变电站是电网上很重要的一个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此,笔者具体分析了关系变电站安全生产的几个主要问题:人员的思想状态、安全技术培训、倒闸操作。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第3篇

英文名称:高技术通讯(英文版)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科技部863联办;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英语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6748

国内刊号:11-3683/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A 科学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4篇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思想,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成为共识。建国以来,经过六十余年的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文化发展,中国科技资源投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科技资源投入变化

科技资源投入规模与强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科技人力资源投入

1952年,全国科技人员达到42.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4万人,农业科技人员1.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6万人,科学研究人员8000人。到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科技人员达到434.5万人,相当于1952年的10.2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57.1万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27.6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9.4万人,科学研究人员31.0万人。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时从事研发工作研究人员数稳步增加。1980年仅为32万人,2000年达到69万人,比1980年翻了一番。2005年,中国全时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111.9万人,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3.5%,超过日本。2007年增至19.7%,接近美国和欧盟。2013年中国R&D人员总数为353.3万人,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10~2014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全时当量投入从255.4万人年快速增至393.7万人年,增长了54.2%,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研究开发人员投入格局。

(二)科技物力资源投入

建国初期,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公共图书馆只有55个。1957年全国科研机构共有580多个,达到建国初期的19倍多。1965年底达到1714个,比1957年翻了两番。1991年全国科研机构数量已达到5463家,相比1965年再次翻了两番。但随着科研机构转制,1991~2010年,中国科研机构数量不断递减,2010年已降至3696家。但高等学校作为培育科研人才和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机构,从1991年的806所增至2006年的1867所,2010年发展到3321所,比1991年翻了三番。2014年,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格局。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国家高新区115家,成为“中国创造”的主力军。

(三)科技财力资源投入

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一直在持续不断增长。1978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不足40亿元,1990年超过100亿元,1997年达到509.16亿元。2001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2.5亿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2006年超过3000亿元。2012年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298.4亿元,名列世界第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稳步提高。2000年突破1%,2007年达到1.49%,远高于俄罗斯的1.12%、巴西的1.11%、南非的0.92%、阿根廷的0.51%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2年达到1.98%,与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基本相当。2013年首次超过2%,达到2.01%,高于欧盟28国平均1.92%的投入强度。2014年,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上升至2.05%,接近“十二五”规划目标(2.2%)。OECD公布的《经合组织2014年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显示,中国的研发支出预计将在2019年前后超过美国和欧盟,跃居世界首位。

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加快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科学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SCI数据库统计,1994~2004年十年段,中国科技在世界的排位在第18位。从2006年起,中国的论文数量先后超过了日本、英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1~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十年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83.6万篇,论文共被引用519.1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中国12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以内,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4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2013年,中国已进入世界前5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92次,提前7年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的“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2004~2014年(截至2014年9月)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论文共被引用1037.1万次,中国居世界第4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其中高被引论文占全球10.4%,有16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

(二)技术创新能力

1985年中国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数占世界的比重只有0.01%,1995年提高到0.3%, 2011年已经达到9.0%。2012年3月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达到了16406件,居世界第四位。2006~2013年期间,中国PCT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5%,为世界最高。2014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26169件,从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美国和日本相当于中国的2.41倍和1.66倍。2014年,中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3.3件)。

(三)科技市场创新能力

198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为0.03%。1990年上升至0.6%。200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70.43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3.7%。2006年超过了美国和欧盟(27国),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5488.3亿美元,是2000年的14.8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20.4%,相当于欧盟的1.30倍、美国的1.42倍、日本的3.40倍。2000~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31%。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6000亿美元,达到6011.73亿美元。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新增长点。

(四)信息获取能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和应用互联网。1997年中国上网用户数只有62万,其中通过拨号方式上网的用户数占75%, 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数第一大国。2011年12月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3.56亿,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的网民总数达到5.6亿人,为美国的2倍多。2010~2014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从4.57亿人上升至6.5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达到5.57亿人,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市场。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增长期,具备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投入基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开始由“追赶式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转变。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相对于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而言,我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还不够多,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需求,必须依托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创新型研究团队,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其次,我国在创新型国际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必须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条,推动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再者,我国科技创新体制仍不完善,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的转化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R].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2]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6.

[3]访杨卫: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要积极面对复杂形势[N].光明日报,2015-2-26.

[4]中国企业已成为国际专利申请大户[N].人民日报,2015-3-20.

第5篇

〔关键词〕 中日韩;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力;转移份额分析

一、 引 言

论文研究的是中、日、韩三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竞争性,即分析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比较三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文章在阅读和分析相关领域文献著作的基础上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对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相似度指标的计算与比较,判断中日、中韩间的出口是否存在竞争,然后通过转移份额法进行具体分析,最终得出本文的结论。

国外学者对贸易竞争性的研究早于国内学者,Bela Balassa提出的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国家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方法被此后的许多经济学家作为理论基础。国外的很多学者针对实际研究情况,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相关指数进行改造,或引申出其他研究方法来研究各国间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尽管国内学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例如,运用Bela Balassa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指数进行研究,或利用出口相似度指数与转移份额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研究,或利用面板数据及相关分析来研究各个国家间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而且很多学者都对提升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贸易竞争性研究领域内,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究很普遍。以该理论为基础所发展和引申出的指标,如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等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被运用,以揭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规模、出口增速等方面比较,或用相应的研究工具将比较结果数值化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竞争性或反映出竞争程度如何。一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如技术含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等等,研究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全面,使得研究结果更可靠、更有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高技术产品的界定关于高技术产品范围的界定,不同国家、组织采用的标准都各不相同,而本文的研究采用OECD高技术产品统计目录的定义标准来确定高技术产品范围。

OECD高技术产品统计目录关于高技术产品的定义是:高技术产品是指R&D年度经费支出占该制造业年度附加值的2.36%以上的产品。并据此制定了基于《国际标准贸易分类(SITC)》第三修订版(Rev.3)5位代码的高技术产品统计目录。该目录将高技术产品分为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医药品、科学仪器、电子设备、非电子设备、化学品和武器9大类。[1]目前欧盟国家和世界工业发展组织均采用该目录来统计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

另外,本文数据主要由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中整理得来,特此说明。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Bela Balassa在他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来挖掘一国比较优势。[2]Kofi Afriyie和Sumit Kundu(1994)基于德国,日本和美国三个国际的六类高科技产品在24年期间的出口,探讨实际汇率的变化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可能造成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对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受实际汇率波动影响显著。[3]Peter C. Y. Chow(1990)基于SITC三位数编码,在当时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出口迅速增长的背景下,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香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与日本五个国家的制造业在美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分析,最终得出日本在美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的结论。[4]

通过上述国外学者文献综述发现,国外学者研究起点早、多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对一国产业比较优势进行比较,对影响一国比较优势和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广。

国内学者对贸易竞争性分析虽然较国外晚,但在各个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朱迎春,王云飞(2004)采用Bela Balassa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指数对三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计算和结果分析,得到三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总体竞争性状况。[5]周松兰(2007)基于1995年到2005年的数据,从中日韩出口集中度与前100位出口商品重合品目的行业分布、技术层次、加工层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中日韩出口竞争程度愈趋强烈的结论。[6]

国内学者的贸易竞争性分析遍布各类商品。何敏,田维明,Andrew Cassey(2012)和卓俏青(2014)通过搜集近年数据,测算出口复杂度等相应指标,分别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和中印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进行了竞争性分析研究。而就高技术产品而言,国内学者的贸易竞争性分析研究也屡见不鲜。[7][8]

杜莉,谢皓(2011)以中国和墨西哥作为研究对象,从规模、速度、出口相似度等方面对中墨在美国市场的高技术产品贸易进行了比较,并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将中墨高技术产品对美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9]孙莹,李苗,何维达(2012)三人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OCED对高技品的标准分类,比较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美国市场上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并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挖掘金砖国家的各自竞争优势。上述两篇期刊均提出了关于增强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10]

徐光耀,刘晓宁(2013)基于高技术产品的SITC分类标准,根据中国对韩高技术产品贸易主要技术领域比重分布、2011年中国对韩国各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贸易占全部高技术产品贸易比重等方面,分析回顾了2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结构演变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11]杨晓云(2014)从出口规模、国别市场分布、出口技术结构、出口竞争性和出口扩张路径5个方面就中日两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演变历程进行了比较分析。[12]汤碧(2012)采用Hausmann构造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按HS4位编码测算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复杂度,并依据该指数分析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就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的相关建议。[13]

通过上述国内学者文献综述发现,大多数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反映高技术产品竞争力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也有一部分学者采用实证分析与模型定量研究。

三、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一)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现状随着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推行,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才真正有了起色。中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重视引进外资并倡导自主创新,其高技术产业在此后得到了迅猛发展。

2004―2013年期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从2004年1630.3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716.3亿美元,除2009年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余年均呈现增长趋势,出口年增长率由2004年50.0%回落到2013年4.5%,增长逐渐趋于平缓。在此十年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商品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25%左右,但占比的整体变化趋势是缓慢下降的。在2004―2013年期间,美国市场对于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来说,是平均拥有五分之一份额重要出口市场。在此十年间,针对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从2004年的394.0亿美元稳步增长到2013年的977.0亿美元。

2004―2013年期间,日本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从2004年1263.4亿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803.0亿美元,整体呈下降趋势并存在波动,期间多次出现负增长,2007年和2009年更是出现高达32.0%和22.1%的负增长率。从2008年开始,日本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商品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1%左右。在2004―2013年期间,日本针对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从2004年的248.2亿美元逐渐下降到2013年的133.1亿美元,平均每年占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8.1%。

2004―2013年期间韩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状况,2013年韩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839.9亿美元。在此十年间,韩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整体呈现缓慢增长变化趋势,同日本一样也有波动期,期间经历过多次负增长阶段;其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4年的30.0%逐渐下降,近年来维持在15.0%左右。美国市场也是韩国高技术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出口地,2004―2013年期间经历波动,针对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年平均出口额为121.9亿美元,平均占同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9%。

就中国、日本和韩国近十年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规模来看,中国的出口规模最大,其次是韩国,日本的出口规模最小;就出口贸易规模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稳步提升,日本震荡下降,韩国则是波动中缓慢增长。而对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来说,美国均是其重要的出口市场,这也表明针对美国市场进行中日韩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具有一定意义。

(二) 中日韩对美高技术产品分类别出口现状对比2004年和2013年中国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分类别出口状况可以看出,除出口额有明显提升外,各细分类产品所占比重大致相同。占比最大的两类,其一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两年数据显示其占比均在56%左右;其二是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两年数据显示其占比均在35%上下;占比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科学仪器类产品和电子设备类产品。

2004年和2013年日本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分类别出口状况,两年的数据所呈现出的结构有较大差别。2004年日本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分类别出口状况中,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子通信设备类、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和科学仪器类,所占比率分别为38.25%、30.57%和16.93%,这三大类总占比达到85.75%;而2013年,占比前四位的分别是科学仪器类产品、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非电子设备类产品和航空航天设备类产品,所占比率分别为33.76%、25.21%、12.46%和11.40%,这四大类总占比达到82.83%,而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则仅仅以占比7.02%位列第五位。

呈现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4年和2013年韩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分类别出口状况基本没有差别。两年数据显示,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子通信设备类、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和科学仪器类,只是所占比率稍有不同。

对比2004年和2013年两年数据,除出口额有明显提高外,就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具体类别来看,中国和韩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日本却有一定程度的转变。就2013年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结构来看,三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主要高技术产品都包含电子通信设备类,存在一定的竞争;从日本的出口贸易结构类别上大致可以看出日本对美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科技含量有所提升。

四、 基于转移份额分析法的中日韩

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性分析

(一) 中日韩对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相似度指

1979年,Finger和Kreinin第一次提出出口相似度指数这个概念,它表示任意两个国家在共同市场上出口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ESI=∑iminXiacXac,XibcXbc×100(1)

在公式(1)中,ESI表示出口相似度指数;Xac,Xbc分别表示任意两国a、b向共同市场c的所有产品出口总值;Xiac,Xibc分别表示任意两国a、b向共同市场c出口i产品的总值。

ESI的数值变动范围介于0到100之间。若ESI=0,表示a、b两国对共同市场c的出口商品结构完全不同;若ESI= 100,则表示完全相同;ESI越大,说明a,b两个国家对共同市场c出口的商品结构越相似,贸易竞争越激烈。贸易竞争越激烈。一般认为,若ESI值大于50,则两国出口产品相似度高,存在明显的竞争。[9]

尽管在本文第二节中,已简单列出中日韩三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分类别出口状况,但并不能精确地展示出中日韩对美出口高技术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通过对中日对美、中韩对美出口相似度指数的计算,能够精确地反映中日、中韩间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性。

图1反映了2004年到2013年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ESI)变化情况。从数值角度分析,2004年到2013年中国与日本和韩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均介于40到75之间,整体呈现出中日、中韩间持续竞争的状态。

中国与日本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在2004年时为73.88,呈现出竞争激烈状态。2004年之后,中日对美高技术产品ESI缓慢下降,直至2013年下降至43.20,竞争不再比往年激烈;而另一方面,中国与韩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趋势则较为平稳,在2004年到2013年间,ESI一直保持在50以上,竞争持续激烈。尤其从2012年开始,中韩对美高技术产品ESI回升至60以上,竞争愈趋激烈。

图1 2004―2013年中国与日本、韩国

出口相似度指数趋势图

资料来源:由联合国贸易数据库(http:///db/)整理后计算得来。

综上所述,中国与日本、韩国在美国市场上高技术产品出口均存在一定的竞争。总体来看,中国与韩国间的竞争程度要高于中国与日本间的竞争程度,需通过其他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国、日本和韩国对美国市场出口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所在。

(二) 基于转移份额分析法的具体分析转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是由Dunn(1960)等人创立的,主要用于比较国家或区域间在产业结构、就业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差异。

转移份额分析法就是将所要比较的几个国家作为一个参照组,研究各国相对于参照组的出口表现,参照组中的单个国家称为竞争国。此方法将由参照组的出口构成和增长率所决定的各国出口变化当作份额效应(Share Effect,记为SE),由于各国的竞争力水平发生变化,其实际出口额的变化(Actual Change in Export,记为AC)与应有份额效应(SE)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净转移(Net Shift,记为NS),也称转移效应(Shift Effect)或出口差异(Export Differential),它是一个绝对数,表示竞争国在某一产品上所特有的竞争优势,其表达式为:

NS=AC-SE(2)

在公式(2)中,

SE=X0jP0irGir(3)

AC=Xtij-X0ij(4)

公式(3)表示[0 , t]时期内j国在i产品上的实际出口变动,其中X0ij和Xtij分别为j国在初期和t期i产品的出口额。公式(4)表示j国由参照M的出口构成和增长率所决定的份额效应。其中,X0j为j国在初期的总出口,P0ir为初期参照组i产品出口在其总出口中所占比重,Gir为参照组在[0,t]时期内i产品的出口增长率。

净转移反映各国出口竞争力状况,当净转移为正时,表明该国与参照组内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出口竞争优势;反之则表明该国处于出口竞争劣势。净转移的形成可归因于三个子效应:产业结构效应(Industry Structure Effect,记为ISE)、竞争效应(Competitive Effect,记为CE)和交互效应(Interactive Effect,记为IE)的共同作用,可表示为:

NS=ISE+CE+IE(5)

反映竞争国和参照组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如何影响净转移的效应,被称为产业结构效应(ISE)。如果某国发展迅速的工业的出口份额大于参照组,或其发展缓慢的工业的出口份额小于后者,这个效应就是正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的表达式为:

ISE=X0jP0ij-P0irGir(6)

公式(6)中,P0ij表示初期j国i产品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

反映竞争国与参照组在出口增长率上的差异如何影响净转移的效应,被称为竞争效应(CE)。若某国出口增长率高于参照组,这个效应就是正效应,并被视为竞争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效应的表达式为:

CE=X0jP0irGij-Gir (7)

公式(7)中,Gij为j国在时期内i产品的出口增长率。

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所产生的共同作用对净转移造成的影响,表现为交互效应(IE)。如果竞争国专门生产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或者很少生产其不具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这个效应就呈正值。交互效应的表达式为:

IE=X0jP0ij-P0irGij-Gir(8)

本文选取2004年到2013年(下简称“研究期间”)的出口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此外,本文将2004―2013年分为五个时间跨度,每连续两年作为一个的研究时段(即2004―2005年为第一期、2006―2007年为第二期、2008―2009年为第三期、2010―2011年为第四期、2012―2013年为第五期,下文不再赘述。),以达到动态反映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对美出口竞争力变化的研究目的。

本文的参照组由中国、日本和韩国构成,即模型中的j=3。本文选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版高技术产品编码,对高技术产品的定义采用OECD高技术产品统计目录,该目录将高技术产品分为九大类,分别是:航空航天设备(下文用代码“01”表示)、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下文用代码“02”表示)、电子通信设备(下文用代码“03”表示)、医药品(下文用代码“04”表示)、科学仪器(下文用代码“05”表示)、电子设备(下文用代码“06”表示)、非电子设备(下文用代码“07”表示)、化学品(下文用代码“08”表示)、武器(下文用代码“09”表示),下文不再赘述。

表1至表12是五段时期中国、日本和韩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转移份额分析法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依据表1至表12中的计算结果,对三国间的出口竞争力作以下分析。

(1) 对净转移的结果分析

第一,总体上,中国较日、韩两国更有优势,但中国所具有的总体竞争优势在逐渐弱化。

图2直观地反映出中日韩对美高技术产品总体净转移的变化趋势和大小关系。从总体净转移角度来看,在五段时期内中国的总体净转移均为正值,日本的总体净转移则均为负值,而韩国的总体净转移呈现波动。这一数据说明,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总体较日、韩两国的高技术产品更有竞争优势,而日本则一直处于竞争劣势,韩国在各个时期内竞争优、劣势不同。

然而,中国的这一竞争优势在逐渐弱化,具体表现为中国的净转移由第一期(2004―2005年)的76.4亿美元下降为第五期(2012―2013年)的9.9亿美元,下降幅度高达87.1%,第五期与第一期相比,中国的竞争优势大幅减弱;日本在五个时期内的净转移均为负值,变化呈波动趋势,虽然由第二期(2006―2007年)的-53.1亿美元上升至第四期(2012―2013年)的-6.9亿美元,但到第五期日本的净转移值又下降到-26.0亿美元,持续存在竞争劣势;韩国的净转移值在第二期(2006―2007年)、第三期(2008―2009年)和第五期为正值,在其他两个期间内则是负值,在三国间的竞争中没有一直处于优势或劣势。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净转移由第四期的-20.4亿美元转变为第五期的16.1亿美元,不仅由负变正,差值也达到36.5亿美元,由第四期的劣势转变为第五期的优势,并且在第五期,韩国的净转移值是三国中最高的,比第二位中国的9.9亿美元高出了62.6%。

第二,中国在美国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品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

表1至表3给出了五段时期中国、日本和韩国九大类高技术产品的净转移计算结果。从具体的产品类别看,中、日、韩三国在对美的九大类高技术产品中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中国在美国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品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在这五个期间内,中国这两类高技术产品的净转移水平几乎都远超日、韩两国;日、韩两国尽管在总体上竞争力不如中国,但在具体类别上较中国更有竞争优势,如航空航天设备类产品和武器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前四期内,中国在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高技术产品在三国针对美国市场的竞争中占据长期的出口强势地位(净转移值为正),但其净转移在第五期时变为负值,由第四期的19.6亿美元骤降至-4.1亿美元,比较优势不在。

(2) 对净转移子效应的的结果分析

将净转移(NS)分解为三个子效应:产业结构效应(ISE)、竞争效应(CE)和交互效应(IE),对中、日、韩三国在美国市场上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一,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胜于日本和韩国,主要得益于竞争效应上的优势。

根据图3至图5,总体上,中国的CE值在五个期间内均为正,中国的IE值在五个期间内均为负值,而中国ISE值在五个期间呈现波动。由此可见,中国在三国对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中,竞争效应呈现为正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呈现为负效应。这也说明,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胜于日本和韩国主要得益于竞争效应上的优势。在研究期间内,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的平均出口增长率为15.1%、最高年增长率高达49.4%。同期,日本的平均出口增长率为-3.8%,呈现负增长;韩国则是仅有0.9%平均出口增长率。日、韩在研究期间的最高年增长率均未超过30%。

第二,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对美出口增长率的提升。

表4至表12给出了五段时期中国、日本和韩国九大类高技术产品的三个净转移子效应的计算结果。从具体的产品类别看,中国竞争效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上,这两类产品的CE值在五个期间内几乎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即使有极少数负值情况,在总体CE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忽略。2004年,中对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221.9亿美元和145.9亿美元,日、韩两国在同年对美出口这两类产品的出口额均低于中国。在研究期间内,中国对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平均出口增长率为14.9%、最高年增长率高达47.4%,中国对美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平均出口增长率为15.3%、最高年增长率高达55.9%。同期,日本在这两类产品对美平均出口增长率均为负值,最高年增长率均低于15%;韩国虽在这两类产品对美最高年增长率水平上可以与中国媲美(韩国对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最高年增长率高达67.4%、对美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最高年增长率为47.3%),但平均出口增长率却均低于2%。也就是说,日、韩两国在同期相应出口总额和出口增长率是不及中国水平的,处于竞争劣势。

中国在其余的七类高技术产品并不具有明显的竞争正效应,或体现为微弱的正效应,或体现为竞争负效应,亦或体现为在微弱的正效应与负效应间波动,并且没有体现出任何的积极变化趋势。这说明,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出口增长率的提升。但中国的这种竞争优势在逐渐弱化。虽然中国在研究期间年内一直具有竞争正效应,但其CE值变化趋势呈现震荡下降状态,由第一期的82.4亿美元下降为第五期的18.1亿美元,下降幅度高达78.0%,第五期竞争效应但远不及第一期水平。从具体的产品类别看,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在第五期的CE值变为-2.4亿美元,由正转负,竞争优势不在。而韩国在同期同类产品的CE值却上升至10.7亿美元,呈现竞争优势。

第三,日本注重发挥本国优势,值得中国借鉴学习。

日本虽然在总体上表现为竞争负效应,具体类别上竞争负效应也较为明显,但其在研究期间内却一直呈现交互正效应,这表明日本注重发挥本国优势,倾向于生产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者很少生产其不具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而中国在五个期间的总体IE值一直为负,在交互相应水平上不及日本水平。从具体的产品类别看,对日本的交互相应贡献最大的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在五个时期内基本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中国同期同类产品的交互效应在第五期时由正转负,且中国前四期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日本平均水平。另外,日本该类产品的CE值在五个时期内均为负值,呈现竞争负效应,且同期日本该类产品也不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正效应,这说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产品并不是日本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品,因此日本并不倾向于扩大该类产品的出口规模。

第四,韩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渐加强,中韩间的竞争日趋剧烈。

韩国虽然在三个子效应上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其在研究期间内的总体ISE值由负转正,由产业结构负效应转变为由产业结构正效应;其总体CE值虽在第四期达到最低的-33.3亿美元,但到第五期跃升至15.6亿美元,逼近中国同期水平(中国第五期总体CE值为18.1亿美元),具体类别的CE值也几乎都由正转负,除去非电子设备类产品外的八类高技术产品的竞争效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11年(第四期末),韩国对美出口高技术产品的年增长率为-3.6%,而到了2013年(第五期末)这一比率已蹿升至18.4%。从具体类别来看,韩国对美出口的年增长率在第五期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此可见,中韩间的竞争也在日益剧烈。

综上所述,从三个子效应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在三国对美出口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拥有高于日、韩两国的竞争正效应,但中国的竞争效应正在弱化。日、韩两国虽然在出口规模上不如中国,但日本在有明显的交互正效应,韩国的竞争效应在近五年来有大幅度提升,这些显示出中日、中韩间的竞争有加剧倾向。

另外,中国高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国倾向于加强对高技术产品的扶持力度和专利保护力度,并逐步完善高技术产品认证体系,这些都使得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旋风”席卷中国,与高技术产品相关的创新技术研发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

相比之下,日、韩两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就开始发展其高技术产业。目前,两国高技术产业均已步入成熟期,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趋于稳定。尽管日、韩两国在高新技术的复杂度及研发力度上仍然领先于中国,但这种差距正在由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而逐渐缩小。因而,从定性角度直观分析也能得到“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日渐加剧”的结论。

五、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中日、中韩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均呈现较高水平,且中国与日本、韩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均对美国市场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中日、中韩竞争关系明显。但中韩出口结构更为相似,中韩间竞争程度较中日间更为激烈。

第二,总体上,中国在三国对美出口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日本多处于劣势地位,韩国较中国处于劣势地位。从具体的产品类别看,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品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而日、韩两国在航空航天设备类产品和武器类产品较中国更有竞争优势。

第三,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出口增长率的提升所带来的远高于日、韩两国的竞争效应水平。但中国的这种竞争优势有逐渐减弱的倾向。

第四,日本虽在三国间的竞争中多处于劣势地位,但其在研究期间内的交互效应水平却远超中国。日本资源有限,注重发挥本国优势,中国可以借鉴其经验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交互效应水平。

第五,韩国虽较中国处于劣势地位,但其正在逐渐缩小与中国竞争力的差距,中韩见竞争日趋激烈。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研究期间内韩国的产业结构效应水平提升和第五期竞争效应水平的显著提升,在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品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上体现则更为明显。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提高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有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巩固已有优势。中韩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竞争且竞争日趋激烈,而中韩间在中国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种背景下,中国应当巩固自身已有的优势,让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尤其是让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维持住这种优势。

第二,注重均衡发展。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和电子通信设备类产品远高于日、韩两国的竞争效应水平。近年来,中国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类产品已拥有巨大的出口规模,在该类产品的出口增速逐渐放缓,中国的竞争优势也因此逐渐减弱。目前,中国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上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除了巩固自身已有的优势外,中国还应当注重除上述两类产品外的其他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均衡提升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普遍提升。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中、日、韩三国在高技术产品上有各自的竞争优势,而三国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也不可避免。若能整合三国的资源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在高技术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加强三国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减少中、日、韩三国间不必要的竞争,同时也能促进中、日、韩三国间的技术交流和发展。国家应当鼓励和倡导企业引进国外已有的先进技术,对引进国外技术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通过与国外先进技术拥有方的合作洽谈,或直接出资购买专利技术等方式,引进优良技术并弥补中国在技术上的差距,能够迅速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对国际合作项目给予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主动与国外洽谈合作。

第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家,但日本和韩国的高技术产品技术含量更高,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成熟,而且中国与日韩高技术产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差距正在扩大。[13]本文研究所采用的转移份额分析法虽然没有将产品的技术含量作为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但是从中、日、韩三国各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类别上也可以看出,中国的高技术产品的含量与日、韩两国相比较低。中国应当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和优势,以提高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从根本上提升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罗双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8-14.

[2] 陈颖芳. 中日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2.

[3] Afriyie,K. and Kundu, S. Real exchange rate effects on technologyintensive exports:a threecountry multiproduct study[J].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1994, 8(3):293~319.

[4] Chow, P. C. Y.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east asian NICs[J].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1990, 5(2):235~262.

[5] 朱迎春,王云飞.中、日、韩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11:29-34.

[6] 周松兰.从前100位出口商品看中日韩出口结构竞争[J].国际贸易问题,2007,01:65-70.

[7] 何敏,田维明,Andrew Cassey.中日韩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及演变――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05:104-113.

[8] 卓俏青.中印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7:117-120.

[9] 杜莉,谢皓.中国与墨西哥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与转移份额分析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1,10:46-53.

[10] 孙莹,李苗,何维达.基于PanelData的金砖国家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2,12:22-27.

[11] 徐光耀,刘晓宁.中韩建交20周年贸易结构演变及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分析[J].中科技论坛,2013,05:155-159.

[12] 杨晓云.中日对东盟出口贸易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4,05:34-44.

[13] 汤碧.中日韩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特征和演进趋势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2012,10:93-101.

Analysis of Competition among China, Japan and ROK on

Hightech Products in the US Market

SUN Ying, HONG Jia-lin, LIU Can

(Don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第6篇

1.生物技术引领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

生物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具体而言,生物技术包括植物转基因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农作物的分子育种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重要疾病的生物治疗等。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人类染色体破译、水稻基因组测序、破译老鼠基因组、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技术在病毒检测及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克隆技术等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食品、化工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2008年将达到800多亿美元。在农业方面,尽管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存有疑虑,但从1996年商业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增长了30多倍,2001年已达5260万公顷。据分析家预测,转基因食品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生物经济的另一基础是人类基因。由于绘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基因药物可以使几千种基因病症预防、缓解和治愈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有人说,一条基因就能形成一个产业。到2020年,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会达到3000种。

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将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历史经验证明,这一时期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历史契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正是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中国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技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

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新兴战略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生物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生物产业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首先,生物医药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增加。2000-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20.45%。2008年生物医药产业抗风险能力表现突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值8666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25.52%。中国生物产业总规模超过万亿元,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中国高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生物技术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中国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技术基础和巨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包括基因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保障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3.河南省生物产业地方特色突出和发展优势明显

河南省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在部分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化、产业化、集聚化的总体要求之下迅速做大做强河南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将其打造为带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对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河南省生物资源丰富,粮食年产量突破1000亿斤,拥有植物3830余种,动物418种,中药材资源丰富,药用植物1963种,拥有焦作四大怀药、新乡金银花、济源冬凌草、南阳山茱萸等特色地道中药材享誉海内外。初步测算,2008年我省生物及新医药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600亿元,其中全省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484亿元和150亿元,同比增长35%和2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0个和9.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27%,是全国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我省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已从2000年居全国第14位,2005年全国第9位,跃升至2008年的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高技术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带动河南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

根据《河南省生物及新医药产业(2009-2020年)发展规划》,河南省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业、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等。紧紧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生物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坚持走特色化、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巩固和加强生物农业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生物医药转型升级,把生物化工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前3位,使我省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农业基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的生物化工基地。

二、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的规划,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充分认识生物产业发展的急需,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1)根据对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分析,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指导,通过广泛调研,围绕如何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管理工作等综合素质,提出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2)强化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适当增设拓展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促进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增加生命科学学科前沿知识介绍,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科学、合理。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增设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工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从而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符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较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研究及发展动向,能适应生物技术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岗位的工作。(3)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市场对生物科学类人才的需求,整合相关课程内容、调整知识结构、加强专业知识内容的衔接,将学科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实纲及生产(教育)实纲。增设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市场需求。选修课有生物制药工艺学、天然产物制备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育种、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等。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使学生系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后,通过多选课拓宽专业基础,淡化专业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4)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河南省经济发展特点,构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完善,实践能力和业务技能明显提高,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整体发展,具有优势市场竞争力”的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有计划、有重点的吸纳所有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生产实践和教学实习单位骨干等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对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学科专业概论、入学教育、本科生导师制、学科专业专题讲座等环节,强化专业思想,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训练,构建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体系。

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综合概括的能力。(2)积极倡导并尝试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参与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采取理论笔试、实验方案设计、实际操作、课程论文、课程讨论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4)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学生读书论坛、演讲比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学团队

(1)积极完善梯队结构,科学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制度,加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保证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完善生物技术系活动制度,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3)建立专业课教师的“传”、“帮”、“带”制度,通过老教师的指导,扶持青年教师尽快走上教学和科研轨道。通过建设,形成学科齐全、发展均衡、优势互补,具有较强学术竞争力的教学团队。

4.加强实践教学

(1)依托郑州大学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的筹建,结合本专业较强的科研实力,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2)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对实验的指导,提高实验课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建设生物学实验技能实训平台及实践技能实训实验室,2年级选择优秀学生提前进入各个科研实验室,加强科研、生产实践锻炼及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提高生物技术专业的科研、实践操作能力。(4)充分利用郑州市的动植物资源及规模化的生物技术企业,建立1~3个专业课程实习基地。通过课程实习,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5)借助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及学院较强的科研势力,为本科生搭建参与科研活动的平台。建立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制度,通过本科生毕业论文、“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

1.立足前瞻性,紧紧把握生命科学前沿,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物产业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主要方面包括:人类基因组测序、人类染色体破译、水稻基因组测序、破译老鼠基因组、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技术在病毒检测及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因此,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都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将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历史经验证明,这一时期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历史契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正是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突出先进性,发挥优势,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技术建设与发展

河南省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中药材资源丰富、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在部分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高技术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带动河南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力争将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前3位,使我省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农业基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的生物化工基地。广泛与省内科研机构科研联合,创建一批生产实习基地,克服造成产学研脱节,创造有利于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满足产业发展高水平科研领军人才、以及具备管理、技术和营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急需。

3.发挥示范性,抓住机遇,形成特色,培养生物高技术产业急需人才

第7篇

[论文摘要]通过具体分析国外建筑实例,探讨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归纳出乡土、适宜技术、高技三种形式,并对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倡议。

建筑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装点了城市环境。然而任何建筑都会消耗到大量能源和材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仍会不断消耗下去。面对如此状况,有责任心的建筑师们不断探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建筑是现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就是使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

生态建筑从设计手法上,可分为三个类型:(1)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手法;(2)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适宜技术”的设计手法;(3)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这三种手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进行设计,所不同的是对技术的应用观念与方式。

l乡土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需要建筑师了解环境地理现状,学习并继承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不依赖耗能设备,而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作品对该思想作了有力的注释。他注重对当地气候的研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柯氏认为: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空间本身就象钢筋水泥一样也是一种资源。为解决干热气候下建筑遮阳和通风,柯里亚提出了“开敞空间”和“管式住宅”两个命题。他于1963年设计的甘地纪念博物馆,其灵活的平面布置,空间的渗透与穿插,庭院的介入及其对气候的调节等等都反映了“开敞空间”的命题。“管式住宅”是把烟囱拔风原理应用于剖面设计中,在低层高密度的住宅群体中,既可创造小型化的阴影户外空间,又有效地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并产生了直接反映气候特征的建筑形象。

2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以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先生为代表。他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适当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在高层建筑设计上尝试利用自然能源并建构良性微气候。他称之为生态气候学(Bioclimatic),其具体目标是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需求以及降低建筑能耗。他在热带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生物气候学所采用的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个方面:

(1)在高层建筑的表面和中间的开敞空间中进行绿化;

(2)沿高层建筑的外面设置了不同凹入深度的过渡空间,

(3)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遮阳格片,杨经文目宅外观

(4)创造通风条件加强室内空气对流,降低由日晒引起的升温;

(5)平面处理上主张把交通核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或两侧;

(6)外墙的处理上除了做好隔热,他还通过研究,建议采用墙面水花系统。杨经文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在热带地区的高层建筑可节省运转能耗的40%。

3生态高技建筑

生态高技建筑是同周围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特点的高技术建筑,是对当今生态危机的一种积极、主动并且有效的解决之道,因而是高技术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生态高技建筑的创作,要求建筑师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掌握被动式生态设计方法的精髓,更要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技术发展方向,根据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主动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对建筑的物理性质(光线控制、通风控制、温湿度控制以及建筑新材料特性等)进行最优化配置,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使建筑与外界环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整体。

生态高技建筑对于建筑微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湿度和温度,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通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生态高技建筑师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体的设计手法是:

(1)引入绿色植物创宜人的景观

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诺曼?福斯特事务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引入超高层集中式办公建筑中,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福斯特设计了9个14.03m高的花园,沿9层高的中央通风大厅盘旋而上,花园外侧面为电控调节开启程度的双层玻璃幕墙,花园面对大厅完全敞开,根据方位种植各种植物和花草,这样可以给建筑内的每一个办公室都带来令人感到愉快和舒适的自然绿色景观,并获得自然通风,还可以使阳光最大限度地进入建筑内部。

(2)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

屋顶是光线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于是各种光线收集、反射构件被应用于屋顶形式。如皮亚诺设计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新设计中心由七个长短不一的扇形体量交叠在一起,屋顶交界处是一片倾斜的天窗,为室内提供照明。柏林国会大厦的改建的穹顶也是一个新型的采光装置。中庭是中高层建筑中光线进入的主要通道,在生态高技建筑中可以看到大量采光中庭。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与这个开敞空间相连的房间不仅可以减少一半的热量流失,同时减少制冷需耗。新晨

(3)最大限度获得自然通风

生态高技建筑师们利用风压、热压以及机械辅助的手段尽可能地获得自然通风。在基宝文化中心的设计中,皮亚诺设计了一套十分有效的被动通风系统。由于当地气候炎热潮湿,常年多风。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来降温、降湿便成为适应当地气候、注重生态环境的核心技术。其原理是采用双层结构,使空气可以自由地在弓形表面与垂直表面之间对流,而建筑外壳上的开口则是用于吸纳海风,或者引导建筑所需的对流。针对不同风速和风向,通过调节百叶窗的开合和不同方向上百叶的配合来控制室内气流。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出口,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在许多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不同程度地探讨过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也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但目前研究更多的是在进出口贸易与FDI的关系上面,对于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与FDI之间的关系方面涉及较少。众所周知,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衡量区域核心竞争力、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后劲的决定性因素,对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要素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民营经济是台州的特色和优势。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要素资源约束的趋强,台州民营体制机制优势正在逐步弱化,而民营经济的草根与弱质却展露无遗,大部分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要求下,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台州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探讨高技术产业出口与FDI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也不失为一个值得非常研究的课题。

本文拟以台州市为例,通过台州市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与外商在台州直接投资(1993-2008年)的计量研究,努力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到底是替代、互补还是不存在任何关系;二是两者何为因果。

二、文献回顾

在研究FDI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方面,各国研究为数众多。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二个:一个是以蒙代尔(1957)为代表的相互替代关系理论;另一个是以小岛清(1987)为代表的相互补充关系理论。蒙代尔的研究是建立在两个国家、两个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标准国际贸易模型基础之上的。通过分析,他认为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实施跨国直接投资,那么这种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在相对最佳的效率或最低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贸易的完全替代,从而也就出现了“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而小岛清的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扩大、创造和促进对外贸易的作用,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互相补充的关系。该理论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验证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互补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

从总体上看,FDI与对外贸易之间的互补性要大于替代性,更有为数不少的统计显示,贸易与直接投资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国外一些学者依据日本、美国、瑞士的统计数据,研究了这些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同行业的国际贸易更多地显示的是正面的积极影响。当然这些研究更多地是针对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分析。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邱立成(1999)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问的联系日益密切,认为无论是在世界经济层面。还是在国家(母国与东道国)层面。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两个密不可分的领域。谢冰(2000)依据1980-1997年间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FDI对我国出口的增长作用显著。张小蒂、李晓钟(2001)利用1983-2000年的数据分析得出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结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江小涓(2002)对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进行了比较,认为FDI有利于优化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许和连、赖明勇(2002)利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ECM)进行分析得出不管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FDI都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戴金平和冯蕾(2003)选取1985-2002年的各省数据,采用分布滞后模型,对FDI在我国东部地区10个省市出口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FDI对我国出口贸易促进作用因地而异的原因。杨丹辉(2004)认为,随着我国利用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商投资对我国出口总量扩张、结构调整以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朱玉杰、于懂(2004)以中国和其它24个国家或地区的最近3年的外贸和外资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用统计计量学方法对FDI和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论证了FDI的贸易促进作用。史小龙、张峰(2004)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也证实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口和出口贸易显著的促进作用。李琴(2004)年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杨全发,陈平(2005)利用1979—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FDI确实在推进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提升出口竞争力、保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张军、王伟华(2005)采用中国1982—2003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FDI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均衡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戴志敏,罗希晨(2006)年研究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的对外经贸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我国外商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宏观上属于互补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和商品出口额有双向的格兰杰关系,即两者互相影响。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这些研究大部分是从国家层面来研究FDI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在区域层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研究地方性区域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FDI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意义显得尤为重大,而对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台州来说,这种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结合台州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出口状况与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台州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

三、台州外商直接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出口现状

(一)FDI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州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跨越的新支点。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十五”、“十一五”以来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也对台州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吸收外商投资也成了台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州利用外资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而近几年台州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实际利用外资连年增长,2003年突破2亿美元,而在2006年突破了3亿美元,虽然在2008年略有回落,但也保持在2亿多美元的规模。总的来说,台州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自然发展阶段(1985—1992)。从1985年台州设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以来,实际外资从零到1988年的9万美元,再到1992年的548万美元。这个时期主要受到税收、进出口权等优惠政策的简单激励,外资自发进入,而政府的审批比较严格。2、逐步提升阶段(1993—1999)。从1993年到1999年,政府开始进行早期的投资促进活动。另外,一些地方性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但是区域环境的先天不足和民营企业的排它性制约了台州外资的快速发展,年实际外资在2500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之间。3、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8),从2000年到2007年,年实际利用外资从5083万美元增长到31150万美元,在图1中也可看出,这段时期台州的外资利用增长迅速(虽然在2008年数值有所回落,究其原因,是受国际投资整体环境影响)。这一时期内,政府也比较关注和重视利用外资工作,引资力度也在加大,而投资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民营企业开始寻求合作空间,市场、产品和资本国际化理念开始萌芽。

但即便是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台州目前的外资总量依然偏少,质量偏低,同周边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在总量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增长速度仍比不上绍兴、嘉兴等地。另外在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方面也缺乏长效机制,使得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在整个浙江省各城市中,台州目前在利用外资方面仍处于落后位置。虽然目前台州的引进外资规模有所扩大,在1988-2008年当中,实际利用外资的最高额年份为2006年和2007年的3.11和3.12亿美元,均超过了三亿美元,但规模仍远远小于省内的一些城市。外资投向的部门结构不尽合理,像农业、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比例偏低,增长缓慢。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总额比例较高,农、林、牧、渔业实际利用外资非常有限。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及出口现状

自从1988年国家实施“火炬计划”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州的高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2001年至200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平均增长33.05%、增加值平均增长31.97%,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70.2亿元,出货值132亿元。

随着企业改革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台州涌现出了一批优势企业,成为台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但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台州的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是占了较大比重的,而医药类产品出口也在高技术产业出口中占了较大的份额。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台州的原料药出口量达到全国总量的10%,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一些骨干企业也成了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和行业龙头。

虽然台州的高技术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出口额也在每年保持稳定增长。但其产业规模并不大,发展规模和水平与省内发达地市相比差距较大,统计指标中省内排名靠前,但总量只是杭州的五分之一,宁波的一半,高技术产业对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不够明显。另外,台州的高技术产业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方面,三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97.9%。

在高技术产业出口方面,以医药制造为例,由于各行业产业链较短,产品相互配套能力差,企业协作程度不高,产业外向性较高,更多的是为国外制剂企业配套。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选取

传统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在对经济变量进行研究时都是假设所分析的数据满足平稳性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计量模型中的参数作估计和假设检验,而一系列的分析表明,许多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并不符合平稳性要求,即是非平稳的。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使用传统的估计方法以及估计变量间的关系时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论断。近20年来,随着非平稳性时间序列分析,特别是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Unitroottest)和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test)分析技术的发展,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数据的看法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若数据是非平稳性,即含有单位根,就需要进行差分,以达到平稳性要求,如果多个数据序列非平稳,则要考虑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模型,并进行估计和推断,这已经成为宏观数据分析的标准模式。在进行上述的分析后还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来分析高技术产业出口与FDI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台州市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的流入量,以历年的高技术产业主要产品出口额来表述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主要数据来源于《台州市统计年鉴》历年数据,对台州市1993-2008年的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等变量进行经济计量实证分析。由于部分资料的缺失,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其中,高技术产业出口额采用的是在台州市高技术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三大行业,即医药制造业、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出口额的总额作为近似替代。

表11993-2008年HTEX,FDI单位:万美元

年份

HTEX

FDI

年份

HTEX

FDI

1993

1018

2596

2001

14844

5568

1994

2078

2589

2002

20564

11800

1995

2394

3700

2003

29515

21588

1996

3058

3510

2004

47494

21684

1997

3433

3697

2005

51076

25107

1998

4988

3849

2006

62478

31138

1999

7322

4347

2007

78444

31150

2000

10354

5083

2008

103760

23890

检验e的单整性的方法也采用ADF检验。由于协整回归中已含有截距项,则检验模型中无需再用截距项。如使用模型:

进行检验时,拒绝零假设H:δ=0,意味着残差项e是平稳序列,从而说明X与Y是协整的。做lnHTEX关于lnFDI的OLS回归,得到两者的回归方程:

R=0.914849=0.908767DW=0.935826F=150.4142

对该回归的残差项e进行ADF检验,在5%的水平下通过检验(如表4),表明残差序列e是平稳的。

表4ADF检验结果

ADF 统计值

-2.611213

1% 临界值

-2.7411

5% 临界值

-1.9658

10% 临界值

-1.6277

如海正、东港化制剂生产的80%精力做原料药深加工为国外制剂企业配套,赚取的只是人家制剂企业20%的利润。为此,台州需要把利用外资与促进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发挥其竞争优势,引导外商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三是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台州的高技术产业需要发展,但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就没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可以为台州的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学习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企业的管理经验,从而促进台州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尽管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缩短了我们技术开发的时间,但大多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因此,不能片面地依赖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而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研发力量,加强R&D的设入,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升本地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Mundell,R.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1957(47):321.

2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88.

3 邱立成.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J].南开经济研究,1999(6):33-39.

4 谢冰.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实证分析[J].财经评论,2000(4):30-35.

5 张小蒂,李晓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7)107-110.

6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6-9.

7 许和连,赖明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2(2):10-13.

8 戴金平、冯蕾.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3(5):39.

9 杨丹辉.外商投资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改革,2004(3):79.

10 朱玉杰,于懂.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10):13-18.

11 史小龙,张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4):42-47.

12 李琴.FDI流入与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9):75-79.

13 杨全发,陈 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作用分析[J].管理世界,2005(5):65-69.

第9篇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高技术产业;DEA;利用效率

O 引 言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竞争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科技人力资源作为科技资源的核心,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也是支撑一国科技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当今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逐年增加相伴随的并不是利用效率的提高,相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体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很多,在高技术产业中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大、作用突出,此时,如何衡量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陈婧等(2004)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评价高技术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研发效率。陈晓芳等(2008)借助ISM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Stavrou等(2007)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衡量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商业效率,研究结论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这些方法的评价处理过程涉及较强的主观意识及人为判断,故将其应用于科技人力资源效率分析这一尚不成熟的研究领域是否合适仍需商榷。Chou等(2008)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价。Tseng和Lee(2009)在不同企业文化类别的框架下使用AHP/DEA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进行评价。Huselid等(1997)通过回归方法分析了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technical HRM)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使用AHP方法进行多层次比较建立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一致性要求的理论假设下,且用平均法求权重也导致较大的系统误差;回归分析的样本量需满足大样本要求,回归结果也会受到自相关性的影响。另外,现存绝大多数相关研究均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投入产出出发,其侧重点在于对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测定,而非对作为资源本身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还有很多文献是对科技人力资源相关概念的利用效率的测定,而非直接对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这些文献都未能很好地对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全面衡量。本文采用DEA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避免了主观性因素的干扰,减小了系统误差,得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据此提出的建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现实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决策单元的划分与指标选择

1.1 决策单元的划分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种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评价各部门或单位相对业绩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是评价科技人力资源有效性的有力工具。该方法将“通过一系列决策,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并有一定数量产出”的系统称为决策单元川。《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把高技术产业划分为17个行业。本文选取每个行业作为一个决策单元,具体划分结果见表1。

1.2 指标选择与样本数据的获取

DEA模型是分析具有多投入与多产出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的方法,需要选取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两方面的指标。

在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学者们在研究中常用的指标有:科学家与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R&D人员工作当量、每万人工程技术人员规模、科研经费支出额、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等。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工程技术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比重(%)作为人员投入指标,R&D经费占科技活动总经费比重(%)作为经费投入指标,而劳务费占科技活动总经费支出比重(%)同时反映了人员和经费支出的状况。

在科技人力资源产出方面,学者们在研究中常选取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新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专利申请量、技术市场的成交合同数、R&D项目数、科技论文数等指标。利用科技人力资源而得到的产出一般可以分为可直接测量的产出和不可直接测量的产出,可直接测量的产出主要是经济指标,本文选取新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作为可直接测量的指标。不可直接测量的产出主要是知识,发明专利申请数(个)、R&D项目数(个)能够较好地反映知识产出情况。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按照上述决策单元和指标体系选择原始数据,并进行简单整理,原始数据表省略。

2 DEA分析

本文选择比较成熟的DEA专业计算软件DEAP进行计算,在计算时选择投入导向的模型,立足点是通过调整投入来实现目标行业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表1是以原始数据为基础计算后整理得出的部分结果。

当综合效率为1且没有冗余时,则称决策单元为DEA有效;当综合效率为1且存在冗余时,则称决策单元为DEA弱有效;当综合效率不为1时,则称决策单元为DEA无效,后2种情况下,产业都有提高的空间。综合效率为1的决策单元,从生产函数角度讲,既是技术有效,也是规模有效的。而技术效率为1的决策单元仅是技术有效,不一定是规模有效的。

高技术产业中7个行业的综合效率为1且没有冗余,即为DEA有效,产出已经达到最优,这些行业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各行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平均。技术效率为1,但综合效率不为1的行业有5个,这5个行业无法达到DEA有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规模因素。规模报酬不变的行业有7个,且与DEA有效的行业保持一致;其余行业中绝大多数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以通过增加投入来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增加;航天器制造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规模效率是影响该行业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

3 目标改进值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7个DEA综合有效行业构成了DEA的效率前沿面,各决策单元在生产前沿面上都有“投影”,根据投影定理计算出的目标改进值代表决策单元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理想情况。使决策单元达到技术有效时的目标改进值代表技术效率达到最优的情况。前沿面上的行业目标值与原值相同,其他行业的投入要素需要相对减少,产出可以相对增加。本文选择的是投入导向模型,即在产出不变时实现投入最小化,此时主要考虑调整的是投入指标。2种情况下投入指标的

目标改进值变化比例如表2所示。

表2中的数据越大,说明原值与目标值的差距越大,也说明该指标的调整空间越大。表2中已经达到技术有效的行业多于已经达到综合有效的行业,这与前面的结论一致。lO个非DEA有效行业的投入比例都发生了一定比例的变化,但是总体调整不大,本文选择投入导向模型,即通过减少投入来实现既定产出,然而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投入调整的力度并不大,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总体投入不足。同一行业同一指标的调整比例,综合有效比技术有效情况下的调整比例大,而其中的差额部分即是由规模不合适导致的需要调整的比例。4结语与展望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率成为影响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绝大部分行业处在规模递增阶段,科技人力资源人员数量方面的投入指标冗余较大。

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宽了衡量科技人力资源效率的方法范围,还对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一定启示。

第一,不断健全科技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科技人力资源的工作属于脑力劳动,其工作绩效多数是以思想、创意、发明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无形性,很难以货币来准确的衡量,这就决定了科技人力资源的绩效难以考核,然而不公正的考核结果无疑会影响到科技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此时健全科技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用定量化的评价体系来衡量、考核不确定的科研活动,避免使用过多的定性化指标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

第二,精简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队伍,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的人员数量对其利用效率不但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其利用效率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科技人力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此时精简科技人力资源队伍,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总体的利用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健全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受到经费的制约,一方面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经费投入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些经费没有用到实处,在现实中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科研项目立项,科技资源不集中,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转移、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现象。这些现象对科技人力资源经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纵然有再大的经费投入,如果无法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也是无济于事。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科技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1、引言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因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实现收益递增,最终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发展经济学认为科技进步已成为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因素[1]。

省份是个特殊规模的经济体,城市之间存在竞争已成为许多研究人员的共识,所以各省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就必然存在,同时科技的发展水平也影响和制约城市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各省科技的竞争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与科技直接相关的各个方面,涉及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专利数量、教育投入经费等因素。

而目前我国各省的科技投入如何?科技产出怎样?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如何?又是那些方面影响着科技竞争力?本文将以我国各省科技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从不同角度测度各省的科技竞争实力,有利于判断各省科技竞争力的走向,帮助各省了解本地区在科技实力方面的表现,找到本省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科技建设,为各省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以使其完成由粗放式产业向高新技术型产业的顺利转变。2、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

2.1科技竞争力的内涵

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十分广泛,很难给其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对科技竞争力的相关理解: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IMD)认为科技竞争力用以测度一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及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我国学者刘燕萍认为,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总量、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

与潜力的综合体现[2]

此外,赵彦云指出,从科技竞争力独立内涵意义上看,也就是狭义科技竞争力,包括:教育和科学的竞争基础、技术的竞争水平、R&D的竞争水平、科技人员的竞争水平、科技管理的竞争水平、科技体制和科技环境的竞争水平、知识产权的竞争水平[3]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科技竞争力的内容主要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潜力以及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科技竞争力理解为在一定的科技支撑环境下聚类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活动,反映出科技投入、产出、科技潜力以及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它体现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评价指标的筛选

国际上,对科技竞争力进行指标分析并做出系统评估最早始于美国,标志是1972年第一份《科学指标》的问世。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中,比较著名的有世界经济沦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他们对科技竞争力研究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上。从1989年起,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 每年发表一期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简称《洛桑报告》),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权威性的报告之一。它用300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对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为每一参评国自身进行纵向比较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也为各国科技发展的变化勾勒了一幅立体的、动态的画面,因而一直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有的甚至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研究[11]。

国内,《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年)提出了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科技投入水平(科技人力投入水平、科技财力投入水平和科技基础设施水平)、科技产出水平(专利产出水平、科技论文水平和科技英才水平)、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和环境保护水平)和科技潜力(教育潜力和科技素质基础)以及制度因素(如科技管理水平、科技体制和科技环境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五大类共40项指标。

综合各方面,参考多数文献,根据省域科技竞争力的定义,以及指标体系设计的客观性原则、多角度原则、动态与静态结合原则、可行性原则,在本文,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金字塔构架的三级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模块、九个要素、二十二个指标。(见表1)

表1省级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A1科技投入水

B1科技人力投入

R&D人员(万人年)

 

 

 

 

R&D科工(万人年)

 

 

 

 

R&D经费(亿元)

 

 

 

 

R&D经费占GDP的比重(%)

 

 

B2科技财力投入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亿元)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

A2科技产出水

B3科技论文和专利

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篇)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件)

 

 

 

 

三种专利授权量(件)

 

 

B4技术市场

技术经济成交额(万元)

A3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B5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B6产业技术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高技术产业份额(%)

 

 

 

 

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率(%)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份额(%)

 

 

B6环境治理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A4科技潜力

B8社会生活信息化

城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部)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互联网上网人数(万人)

 

 

B9教育潜力

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年底总人口总数(%)

 

 

 

第11篇

关键词:军校;装备保障;研究生培养

作者简介:邵新杰(1969-),男,河南西平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田广(1981-),男,河北安国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总装军事训练理论研究课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集成训练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26-03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全球范围的军革,传统的军事斗争理论、战争意识形态、作战方式手段和武器装备运用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及其在武器装备上的大量应用促进了我军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操作运用和技术保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部队技术保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准备,一方面部队要加强“杀手锏”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高素质、高层次、适应部队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的人才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更为重要。

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军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龙头和核心的作用,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担负着为部队培养满足部队各种岗位任职需要、适应部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强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

军队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为军队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大量高层次毕业生走向了军队建设的重要岗位,对我军装备技术保障、优化人才结构、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求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切实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第六届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了新世纪我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改革问题,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会议明确指出,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要“实现由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主转变”。

因此,必须深化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准确对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进行定位,落实研究生培养政策,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充分体现军队院校研究生的教育特色,严格遵循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培养和造就一支紧跟部队装备发展、精通装备性能、掌握装备结构和原理、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排除各种故障、解决部队技术保障疑难杂症的技术专家队伍。

一、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军队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对军校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紧贴部队装备发展来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现在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目前,军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军校研究生培养重理论、轻应用

针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同志曾经深刻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就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从世界军事斗争来看,未来战争就是高技术支撑的局部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熟练驾驭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适应战争各种需求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而长期以来,我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一直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在研究型人才上,主要面向院校和科研部门。但是,根据近几年我院研究生毕业的工作去向统计数据,绝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还是到基层部队岗位任职。他们在面临部队工作实际时,经常会遭遇所学的用不上、所用非所学的困惑。如何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武器装备的技术保障特点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到工作实际中,进而转化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成为目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研究生对新型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结构形式、工作原理、维护保养和运用环境等往往没有清晰具体的认识,概念比较模糊。在平时学习和课题研究过程中,虽然做了一些与装备相关的小型试验,对装备相关知识有了一些了解,但与装备的全面知识掌握不是很全面,导致课题研究成果同装备技术保障实际之间有脱节现象。因此,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否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素质提高。同时,如果缺乏针对装备在部队中技术应用方面的培养,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对动手实践产生畏惧,解决不了装备的技术问题,难以实现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久而久之很可能失去面对高技术装备解决实际难题的信心,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创新性研究。因此,培养应用型军事技术人才是应对当前装备科技发展大趋势的正确选择,是部队人才需求的根本所在,不仅有利于军校研究生素质培养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和保障力的总体提高。

2.论文选题脱离部队装备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撰写论文的开端,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必经阶段,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选择的研究题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最后学位论文水平的高低:选题得当有利于研究生研究课题的顺利展开,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写出水平高的学位论文;选题不当,就不利于课题的研究,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因此,科学选题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目前研究生对部队装备技术保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把握不到位,缺乏对部队装备技术保障业务的了解,对选题的军事需求和应用价值的概念比较模糊,到部队调研往往是局限在形式上,不能深入了解部队亟待解决的装备技术保障重点和难点问题,脱离部队装备技术保障实际,研究课题缺乏部队装备技术保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实践操作技能相对薄弱,制约技术保障需求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研究工具,使他们在理论推导、仿真模拟和理想化实验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课题研究的测量精度、模型计算以及可靠性仿真的水平都比较高,同时,跟踪我军现役高技术装备和理论研究中的先进新概念武器的能力很强,往往容易造成军校研究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理论计算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现象。虽然军队院校一般都拥有部队的所有大型复杂装备和相关的教学设备,但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生在课题研究的时候很少动用这些装备进行武器系统的实践操作。对于如何将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实际装备紧密结合没有比较清晰的概念,根本谈不上熟练掌握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结构形式、工作原理、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和技术保障等各种环节的技术要领,学位论文的结论也就会和武器装备的实际脱节。因此,研究生相对薄弱的实践操作技能必然制约研究生在部队的岗位任职,制约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胜任,甚至影响将来在部队的进一步发展。

4.培养目标滞后,难以适应部队岗位工作需要

目前,大部分军事院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仍主要以专业学科的划分来定位,利用相关武器装备的预研、型号研制和维修保障的研究课题,把相应学科的工程技术要求作为研究生培养目标。随着我国国力的大幅度提高,军事装备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部队逐步装备了大量高新技术装备,军队院校就应该适应部队装备的发展趋势,以新武器系统为背景进行研究生培养必将成为军队院校的首选。

据不完全统计,我军目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军官主要集中在院校、科研单位等,在部队一线岗位的仍然是少数。因此,积极灌输研究生毕业之后到野战部队、基层部队的意识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为使研究生教育在部队军事活动中充分发挥效益,军校研究生教育必须贴近部队实际,紧贴装备办学,使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装备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和装备知识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尽快适应部队岗位任职的需求,缓解部队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面向基层,培养部队急需的装备人才

以前有人认为,基层部队建设任务重、管理严格、条件简陋、环境艰苦,高学历的研究生干部没有用武之地,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实际上,近年来我军研制和装备了大量新型复杂装备,基层部队建设非常需要高学历的装备人才。因此,军校研究生培养由学术型研究生向应用型研究生转变,面向基层,为部队服务,一方面引导研究生树立建设基层、扎根基层和在基层部队建功立业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学科结构、完善考评机制、加大模拟代职锻炼力度,让在校研究生想方设法了解基层,熟悉部队,为毕业后胜任基层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利用院校优势,紧贴装备培养研究生

军校研究生培养转向部队建设实际,瞄准部队建设一线,并不意味着对研究生培养的档次降低了,要求放宽了,不注重用前沿理论武装头脑了。相反,更需要崭新的视角和超前的思维,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军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应用技术研究,在科研中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培养综合创新能力,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比如,在教学模式上,聘请总部领导、机关主管参谋和与装备知识相关的军区技术专家为研究生授课,了解总部政策和装备整体情况;在培训方式上,组织研究生到装备承研承制单位跟产学习,了解装备制造方面的知识;在实习组织上,组织研究生到部队参观见学,使研究生树立装备作战和保障的观念,了解装备作战与技术保障的特点,增强其对未来装备战场环境、技术保障、作战组织指挥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高技术战争装备指挥、技术保障等理论的研究热情。通过这些有效的指导、学习和交流,可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军队装备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有所为、学有所用”的高层次军事人才。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培养学术型的军校研究生要求学员多读书、勤思考,着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则更加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技术素养。首先,必须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研究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部队建设的实际问题。其次,要注重与学员的互动交流。军校研究生学员大多来自一线部队,对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受比较直接、真实,研究分析比较全面具体。加强与这类学员的交流,一方面能提高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宽学员视野;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导师对部队的了解,使教学研究更加符合部队实际和学员的需求。同时,在指导学员论文的选题上更应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装备技术保障实际直接为部队建设和装备保障服务。

4.紧贴装备实际,创新培养方式

军校要加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使研究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所做的研究都离不开部队技术保障实际。结合部队工作实际和装备实际来进行学术科研既能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又能为将来部队岗位任职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改革要贴近部队装备实际,建立军队院校和野战部队联合培养的模式,采取双导师制度,聘任部队在装备技术保障一线工作的知名专家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接受院校和部队两个导师、两种途径的共同指导,在培养过程中实行部队与院校的共同培养,达到理论解释问题与现实解决问题的统一,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良性循环过程,使研究生学习到部队导师丰富的任职经验和实践体会,了解部队装备使用、保障等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倡军校研究生积极到部队代职锻炼和学习,多参加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部队演习和其他重大军事行动,以丰富基层阅历、拓展思维空间、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军校研究生从事部队岗位所需的决策指挥、维修保障和研究分析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同时,鼓励研究生多接触部队,了解熟悉部队,找准自己专业的研究方向和部队建设实践的结合点,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5.把握部队建设需要,完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

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必须全面跟踪部队装备技术保障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部队装备的实际需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结合装备技术的发展及其战场运用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比如,引入一些与部队装备有关的课程,使得学员在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部队装备现实相结合。另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也应当有所改革,加大装备实际案例课程以及现地装备教学、参观见学等课程的开设力度,使研究生愿意到部队一线去,勤于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的材料。还要根据部队装备发展情况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必须着眼于部队的实际,突出装备特点的课程内容的授课。

6.跟踪装备发展,科学指导论文选题

随着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战斗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世界各国都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首先运用到军事领域,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出现,在未来战场上必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未来战争必然是高技术战争。作为我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军事院校,承担着许多与装备前沿相关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基本上都与部队装备建设紧密相关,与装备的发展结合紧密,目的是解决部队急需的技术运用和勤务保障问题,突出保证高新技术装备形成保障力和战斗力的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在选题的时候要围绕解决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院校科研课题,结合装备保障实际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要有选择性、有针性地选题,对一些有关部队建设的重要的、根本性问题进行研究,使研究生尽快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现代化战争,使他们“懂理论、会管理、精技术”,尽快成为具备较强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

三、结束语

紧贴装备实际,跟踪装备发展,把握部队急需,着眼部队需求,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研究生,是当前军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切实提高军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适应装备维修改革需求,军队院校应该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树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逐渐将军校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达到“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总要求,努力提高军校研究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加勇,白永生,叶和明,等.新形势下提高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

[2]王铁宁.对改进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3,(4):56-57.

[3]范精明,房京,崔莉莉,等.关于军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0,(5).

[4]李伟.创新动机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15-17.

[5]孙红亮.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18-19.

第12篇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教师专业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出现,教师专业学习的形式、方法、模式等等都在发生着显著变化。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定于2011年10月18日.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第二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会议旨在汇聚全国各地学者、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及校长,分享有关教师专业学习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的创新。

本次会议将设置真实生动的“现场研究课”、“专家报告”、“教师沙龙”、“校长论坛”和“圆桌会议”等多种高互动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我们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学者、教师培训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及校长参加会议。本次会议规模约为300人。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承办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协办单位:深圳市巨龙科教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会议日期:2011年10月18日报到,19日.20日开会,21日

为教育考察

会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会务费:700元,大会统一安排食宿,食宿费自理。

会议网站:省略/colo/

大会微博:新浪http://weibo.省略/TOPIC_teachtrain

秘书处联系方式:

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联系人:张敏霞

电话:010-68902177 Email:zhangminxia01~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联系人:张静然

电话:010-66490924 Email:amyet@126.COIll

征文要求

本次会议将征集以“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将被录用的论文收录进会议资料光盘。凡被评为一、二、三等奖的优秀论文,会议将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并择优推荐获奖论文参加大会交流,同时还将向核心刊物推荐获奖。投稿截止日期延长至2011年9月20日。会议针对8月31日前已经投稿的论文,会及时进行评审,并将于9月10日左右通知论文作者其评审结果;对于9月1日.9月20日之间的投稿,会议将于9月30日左右通知作者其评审结果。

论文征文主题包括,但不仅限于此: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方法与新模式

新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

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

数字化校园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故事讲述:我所亲历的新的教师学习方式

本次会议只接受在线投稿,投稿方法请浏览大会网站(省略/cop/)之“论文投稿”页。论文以4000-6000字为宜,须有150字以内的摘要及3―5个关键词。所有投稿均只接受doc格式,格式编排详见“资料下载”中的“第二届COP学术研讨会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