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13:5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6]顾春.城市CT:古城保护且看“绍兴模式”.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05-31(03)
[7]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51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意义现状问题保护的动力保护的基本原则经费的负担和筹措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设施配置;新农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8-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加强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配置项目建设,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措施;就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公正公平高效地配置文化设施,是提升新型城镇“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此进行论述,以便请教于大家。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析
毫无疑问,在新型城镇化文化设施配置合理布局以前,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分类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设施建设缺乏总体原则和统一规划
具体体现:一是城乡建设总体原则不明确,文化设施的改建、扩建、新建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二是缺乏高瞻性远景规划。不能彰显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层次。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区域文化形象的项目规划以及适合大众学习、休闲、娱乐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需求的建设规划不到位。
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对文化设施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整体和全局意识不强,条块分割比较严重;三是缺乏对群众需求意向的深入了解,导致相关部门决策被动、建设盲目;四是观念滞后,规范和创新意识不强。
(二)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具体体现:一是城乡之间、不同级别间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城镇所在地文化设施硬件、软件比较完备,而县级以下乡镇和行政村,文化设施建设投人力度明显不足。尤其农村文化设施短缺、落后、陈旧、年久失修现象严重。有相当部分市县图书馆、文化馆(站)、电影院多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化的活动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严重短缺。近年来,市、区级文化设施建设较快较好,但基层(街道、社区级)文化设施普遍数量、用地不足、规模偏小、档次低、功能单
(三)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现有设施规模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据了解,居民对现状社区级文化设施满意度最低。现状基层文化设施与群众文化需求多样化、群体化、社区化、价值化等新的特征和趋势不相适应。
主要原因:一是地缘关系因素,包括历史文化底蕴、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经济基础、交通情况等都是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二是扶持政策尚未完善。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不够;三是文化设施的破旧、损坏和滞后,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得不到及时修整和补充。
(四)资金投入机制单一
由于一直以来对政府保障公共文化利益的职能认识不够清晰,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非常薄弱。通过调研,一些城镇多年来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而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投入不足,造成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需求从原先的隐性、附属的位置逐步进入主流生活层面,成为公民的权利诉求和社会公共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需求的结构已经发生改变。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各种文化权利的实现,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必须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公共责任。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有加大财政支付转移的力度,公共文化服务的免费空间才能逐步扩大。从发展的趋势看,一是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公共财政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让企业参与进来,形成良性互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投入渠道依然比较单一,基本依赖政府预算文化部门的经费投入。
(五)缺少具有地域特色的“有根文化”
承载传统文化的场地及建筑保护不力,广大农村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和主要传承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植根于城乡群众的灵魂里,与他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息息相关。而如今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多只注重送“文化下乡”,只“送”不“种”。对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保护及宣传方式教条死板,大多只注意一板一眼的保护,而不太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不重视现代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甚至对有些作为非文化遗产的特色农村文化形式,不注意开发、保护与引导,忽视培养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特色地方新农村文化形成,导致大量优秀农村文化资源浪费或消失。一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场地或建筑被荒弃或拆除,进而失去其文化氛围。“只输人,不培育”的城镇文化工作模式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植入”农村,居民只会享一时之乐,大多并不能真正理解或接纳此“外来文化”。该文化只是一种“无根”文化,很难在城镇这块沃土中生根、发育、开花、更新。
二、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为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现提出五项措施:
(一)加强文化设施配置组织领导
成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各乡镇(办)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寨、文明社区的工作要求。市文化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文化共享工程纳入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等相关评比标准,将工程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加大对文化设施配置工程投入力度
各乡镇(办)及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规划任务,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和基层服务网点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所需的设施设备、资源建设、网络维护、日常运行等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切实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为提高广大群众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三)加强协作共建
各乡镇(办)主要领导是本乡镇(办)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积极落实乡镇(办)基层中心和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场地、人员、经费和工作责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配合实施;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各成员单位要在职责范围内,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为实施共享工程创造条件,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广泛发动宣传
各乡镇(办)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自办简报、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定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文化设施配置的重要意义、实施原则、目标任务等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对文化设施配置有所了解和认识,自觉利用工程平台所提供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满足学习与生产生活需要。市新闻中心、市广播电台要充分发挥优势新闻媒体阵地作用,着力宣传推广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建设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五)大胆引入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
大胆引入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我市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吸引企业、个人和社会投资兴建文化活动设施,经营文化娱乐场所,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和带动下,一批关注文化发展的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近年来,私人美术馆、私人博物馆等私营美术馆及私营博物馆在我市迅猛发展,向市民提供免费开放的艺术展览,与衢州市博物馆、衢州市美术馆等官方艺术机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六)根植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并培植特色“有根”文化
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与保护,并把该项工作与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局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文化设施配置给予倾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宣传、保护工作成为农村文化设施配置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和传承文化精品,打造特色文化。
(七)加强督促检查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设计;交叉学科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duced a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ut because the reality of the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other factors,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enough attention, an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lack of unity and planning, small towns look, image drab connotation convergence of "disease ' 'this breed. This pap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proposed small towns of landscape design argumentation way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small towns; Landscape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小城镇景观设计是在进行小城镇建设之前,对小城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预先制定出方案、图样等。小城镇景观设计是小城镇建设的艺术,也是小城镇历史文化的衍射和小城镇自然生态的辐射,更是创造人们愉悦视觉的活动,追求愉悦视觉的形式的塑造过程。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美观,而且要考虑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要求。因此,对于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而言,不仅要构建小城镇与现状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而且要使小城镇文化发展走可持续之路。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范围较广,除了建筑物内部空间不属于小城镇景观设计内容,其他的小城镇空间与物质实体均属于小城镇景观设计范畴,包括广场、街道,乃至单个建筑物的细部等等。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对象主要涉及:与人们关系较为紧密、直接的景观。
2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原则
小城镇是一个经济、政治、生态、社会、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也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结合的四维空间,因此,小城镇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形体方面,小城镇景观的设计必须着眼形体承载着的社会、文化、美学等内涵。有鉴于此,文化型小城镇景观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性原则
小城镇不同于大中城市,它贴近自然,建筑规模较小,自然之美是每一个小城镇都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或为山水小城镇,或为水乡小镇,或为海滨小城,其自然山水之美的特色是任何一个大中城市无可比肩的优势。因此保护与利用自然之美的生态性原则理应成为景观设计的首选。
要实现生态性的景观设计原则,首先,在景观设计中,应大力保护文化型小城镇地方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热能、风能: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治理污染;保护地方自然生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在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善待自然,善于借自然美景,以自然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当前国际上一种先进的景观设计思想就是将自然原野地作为公园,然后再巧妙点缀一些石凳、园林灯、步行小径、自行车道等人工设施,使之成为一处宜人的休闲好去处。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务必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对地貌与水体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利用,尽可能保持原生状态的自然环境。
再次,要合理选择建筑装饰材料,提倡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绿色设计。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型小城镇生态景观。
(2)整体性原则
小城镇景观设计,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a.景观内涵的整体性
景观的内涵是生态、文化、社会、心理,文化型小城镇景观的设计要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美学、生态以及人的心理等方面,不能有所偏颇。经济角度主要侧重成本——收益分析,要求景观的塑造尽可能节约空间与费用。社会角度是以人为中心,要求景观的塑造应当人性化并考虑人的私密性与公共性的统一,必须能达到尊重人、关心人以及陶冶人的目的。文化角度主要侧重意义层面,强调形体环境背后的意义的塑造。小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只有通过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分工合作,小城镇物质形态的建设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等互相结合,小城镇景观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这样,传统的以物质形态为核心的小城镇景观设计,就必须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规划与设计。而综合规划与设计的重点,不应再局限于物质环境建设,而应转向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等根本性问题。
b.景观要素的整体性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还要兼顾要素与整体的关系。在小城镇中建筑、雕塑、标识、道路、广场,都是小城镇景观中的组成部分,而他们各自又独立成为小城镇景观中一个完整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小城镇景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下有无数子系统,再下有无数的子子系统……。每一部分都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系到系统的整体效果,整体小城镇景观设计效果应当大于个体叠加之和。
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因为只单纯突出单体形象,而忽视景观的整体效果。
(3)动态性原则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文化特色 继承保护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城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空间均衡的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体现和突出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和措施之一就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动力。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建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城乡共同发展是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各种差距的重要前提和治本之策,也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城乡之间矛盾和问题的最佳选择。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应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辨证的统一体。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农村工业化不能停留在承受城市工业扩散、与城市工业配套,以及以劳动力密集型中小型工业、传统工业为主的分工阶段,应提到国家新型工业化层面整合并轨,使乡镇企业与传统工业分离,转变为“现代工业部门”;使从业人员与传统农业分离,成为一支现代产业队伍。农村城市化不要盲目反对大城市发展战略,也不要把小城镇战略过于理想化,而应采取多元化、低成本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城镇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镇建设的低成本,以便大批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实行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化。这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城乡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摈弃落后病态、相互融合、双向演进的过程。在发展中要注意到,城乡是不同的空间区域,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差别是永恒的,是无法消灭的。因此,城乡一体化不是乡村都变为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它将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氛围和城乡生态相互适应的环境。
以文化特色促进城镇化建设
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社会变迁,在最高层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这里所指的制衡有二方面含义:一方面,要合乎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文化思想是改变传统的先导。城镇化建设要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体现优秀文化思想,在规划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上体现传统文化特色,产业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用优秀文化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化建设获得长久的历史生命力。
目前,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城镇化就是盖洋房、建工厂,结果是走遍一乡又一乡,乡乡都是一个样,处处都是水泥房,城镇化建设结构、布局、建筑雷同,使得城镇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支配着民族精神的走向。体现着民族的特殊品性,构成民族的文化记忆。文化特色把现代人们和本民族的久远历史连接起来,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而文化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结构、布局、建筑等文化传统和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环境。城镇化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传统。
城镇化建设在宏观发展上要以科学发展观、经济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城市分布理论为理论指南,运用集聚和扩散发展战略思维,形成科学、理性和创新的发展思路,规划城镇化建设。要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文化特色为支点,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区域城镇群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基本模式做好规划,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在实践层面上,城镇化建设要特别重视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体现,要以开放的观念倡导建立以显现独特性为特点的建设发展观,构建一个建设发展与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观念日益兴起的时代,更要注重通过城镇化建设体现独特文化和悠久历史。防止片面的“现代化观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城市近郊、平原、农村区域、山林地带的城镇保持各自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将城市与森林、环保、体育休闲、文化融为一体,将传统文化和绿色自然资源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实施城镇化建设中,对于不同城镇的宝贵文化资源,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要注意通过城镇化建设继承和保护自己的独特文化,向外界介绍、推介自己的独特文化,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世界我们拥有什么宝藏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策略,进一步扩大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ELES模型 消费结构 文化消费 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在逐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十二五”更是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15年,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趋势下,文化消费也成了热门话题。文化消费对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正是通过利用城镇居民各项文化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结构特点及变动趋势,以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相关理论介绍
1.1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界定
文化消费[1]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它包括图书、文学、广播、电视、、教育、网络、科技、体育、旅游等。文化消费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而载体又分为实物形态和虚拟服务形态。实物形态包括光碟、书本、手机、音像制品等,服务形态包括教育服务、咨询、文化娱乐服务等。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网络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手机上网浏览新闻、购物、看视频在年轻一代更是司空见惯,所以笔者把通信消费支出也列入文化信息消费的范畴。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把文化消费划分为以下几类: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这四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的大部分。
二、参数估计及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获取1996-2000年和2006-2010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数据。具体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划分为通信消费支出、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教育支出以及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了适应本文对文化消费结构的研究要求,重点从城镇居民的ELES模型进行相关估计和检验。
2.1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分析
2.2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部分[4]。边际消费倾向能反映出居民各类消费需求的顺序和新增加购买力的投向。从表1对比1996-2000年和2006-2010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文化边际消费倾向(0.26)明显高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0.078)。这说明在十多年前文化消费受收入高低的影响明显大于近五年。再分别对比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发现除了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明显降低。一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对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减少,另一方面说明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例在增加。
具体来说,通信的边际消费倾向由之前的(0.088)降低为(0.023),原因在于我国邮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通信工具的不断普及,通信需求也会由爆炸性增长越来越趋于平常。随着人们通信消费意愿降低,通信消费支出也会减少,这与我们的实际感受相符;文化娱乐用品的边际消费倾向由0.037降低为0.013,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对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意愿在降低。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包括高校校园对社会开放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取得了成效。教育的边际消费倾向由0.113降为0.006,降低幅度最大。这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关,一是因为近几年中小学学费的减免,二是由于从05年起国家对高校的收费也开始控制。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摆脱了以吃、穿、住为标志的低级层次改为追求精神娱乐的较高层次生活水平,人们追求的不再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享受[5]。
2.3基本文化消费支出
由表1对比两个时间段的文化消费基本需求可得,1996-2000年的文化消费基本支出是-782.675,而2006-2010年文化消费基本支出是815.906。说明文化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由较高级需求转为一般需求。其中,通信、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的消费需求缺口都有大幅度减小,而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需求缺口由-25.182增加为-155.608。当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用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后,额外的收入就会被考虑消费在较高级的商品和服务上。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缺口增大正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论证。
2.4需求收入弹性
对比表1两部分各项文化消费的收入价格弹性可以看出,各项消费的收入弹性都明显减小。文化消费在1996-2000年期间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来说是奢侈品,各项消费弹性系数都大于1。在2006-2010年,通信、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的弹性系数都小于1,说明它们对于居民来说是正常商品消费,作为一种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镇居民对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投资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大,但其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有所下降。文化娱乐服务的弹性系数为1.386仍旧大于1,说明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的增长将快于收入的增长。
2.5需求价格弹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对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种类界定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对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通过分析比较边际消费倾向得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重在增加,对文化娱乐用品、通信和教育的消费倾向都有所减少。
从基本文化消费支出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还停留在基本的教育支出占主要地位。从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消费结构不稳定,受收入影响较大。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重要的增加量要大于对其它三种消费的增加量。从借个弹性分析可以看出,各类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影响较大,且对自身价格变动更为敏感。
3.2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影响消费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其次应该加强监督管理,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价格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合理的文化娱乐商品价格会促进消费需求。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娱乐服务业的投资和监管,因为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将会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1
[2]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汪卫霞.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核算及其特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47-51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林林,黄卫东.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研究[J].现代情报,2010(11):10-11
目前,石家庄市共有24个县(市)、区,240个乡、镇(街道),440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达1276.37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仅为489万人。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石家庄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以服务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始终把城镇文化建设作为凝聚精神、培塑形象、促进发展的核心环节和战略工程,全市各地充分发挥优势,抓准定位,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扩充“文化服务菜单”,创造性地推出了“彩色周末”、“欢乐城乡”、“欢乐大舞台”、“草根舞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幸福社区一家亲”、“进乡村 送服务”文化下乡、“自娱自乐”联欢晚会等千余场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面向城乡群众的各类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一是地域发展不平衡。近年来,石家庄市不断探求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在免费开放、打造品牌活动上下功夫,形成了诸如“鼓王争霸赛”、“彩色周末”一批等风靡当地、享誉全国的文化惠民典型。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缺少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没有达到群众文化发展应有的效果。二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就本地区来看,有些县(市)区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场所宽绰,文化发展态势较好。而仍有一些存缺乏基本的文化活动设备,不少县(市)区文化馆合署办公,即使是已经建立起来的馆、站、室中,有名无实“挂牌馆”也并非少数。三是工作机制缺乏创新。特别是在活动组织、品牌运作、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宣传模式方面,已经满足不了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四是文化队伍人才老化、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收入分配等的差距不断扩大,作为公益服务性质的群艺馆、文化馆(站)工作者相对于其他部门收入较低,出现了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人才流失严重的危机局面。五是居民素质仍有待提高。在广大城乡居民中仍然存在文化水平低,科学素质不高,甚至信奉封建迷信,制约了文化发展水平。
新型城镇化发展将对公共文化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首先,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公民权益意识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增大;其次,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镇化是扩大“文化内需”的潜力所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更加充裕;第三,政府加快职能较变,许多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被释放出来,为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大空间。笔者认为,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认识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采取多种形式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经常性、实用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应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扶持和投入增强文化活力
要做好新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文化抓文化,在观念上做好“和谐”文章,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把握。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继续增加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要破除政府包办的发展观,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城镇文化馆(站)、图书馆(室)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让文化发展成果走进社区、村庄,惠及百姓。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创造特色并举
工作机制创新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是公共文化建设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公共文化服务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既要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部署,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又要研究和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特色,形成个性,必须体现文化政策要结合时代特色、文化设施要体现文化品质、文化服务要关照群体特点、文化活动要实现引领功能、文化产业要满足多样化需求五大服务策略,突出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要以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广场文化,使公共文化逐步形成“磁场”,多方面进行“辐射”。要在继承、保护和基础上加强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实施“文化艺术之乡”、“特色文化项目”工程,加强文化名城、名镇、名园和名品的建设。要重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体育、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使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和经济的优势。
三、坚持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并重
群众文化队伍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的建设者、管理者和推进者,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是保障公共文化的重要抓手。面对当前服务半径增大、群众文化需求多样、服务要求提升的新情况,群众文化队伍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升文化自觉、提高服务能力、提增服务效能,积极吸纳社会力量,适应新型城镇化步伐,建设一支“想服务、能服务、善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实现公益性文化队伍向专业化提升、社会力量向文化志愿者转变,为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四、拓展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新领域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可免避地对文化观念、文化方式和文化诉求等提出新的要求,平面媒介已经远不能达到,公共文化接轨科学信息技术己成必然趋势,数字文化馆、微博文化馆等必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必须要从制订政策、引进设备、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实现“加快数字化服务进程、创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服务队伍、优化数字化服务”四个目标,同时将公共文化职能进行数字化构建的虚拟服务平台,使群艺馆、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最大化延伸。同时,建设数字文化馆必须关注数字服务终端的拓展和创新,关注数字化服务品牌的构建和保护,关注网络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公正和谐。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精神和价值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和习惯的改变,强调人们的行为与城市文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的乡村差序格局被打破,聚集的新移居城镇居民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难以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不断丰富新移居城镇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重构社区文化和新移居城镇居民的熟人圈,使其逐步加入城镇社会,进入城镇主流、融入城镇生活。但同时新型城镇化并不表示城乡在文化上的一元化,而是两种文化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应当创造机制,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城市文化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文化依靠城市文化带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城市中日渐暗淡,而在广阔的农村却顽强保存延续着,农村比城市传承更多的民间文化、风俗、工艺、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不应是封建、愚昧、落后、污染的文化表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即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我们应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防止奢侈与庸俗,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来弥补当下以控制自然、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之不足,把与自然合二为一,重视群体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实行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要设法保护处于断根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资利用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能量的积极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1]。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传统村落保护是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相适应的生活建设过程,而不能搞成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无文化的局面。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应从其文化空间入手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使之活态传承。关键是要保护或唤醒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不能仅仅把古建筑作为盈利的旅游景点,而是要传承、演进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社区营造就是社区自发的行为,即以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一种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通过社区营造,将社区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豪感,凝聚成社区居民的共识,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镇化不能忽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与打造,应该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陌生症候现象。我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关注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乡村的诸多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老人自杀、环境污染等)与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有关,但也与家庭伦理失范关系密切。乡村急需公共文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如游神),创新拓展制定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保、持戒、权利等方面在内的乡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把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创造后再回归到现代生活,如一些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美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增强老人会、农村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道德评价功能,使青年生活有预期,道德有舆论压力,才会逐渐“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政府要发挥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价值变迁的挑战,引导文化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动员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培育农村当地精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城乡文化的和平共处、长期融合、创新和改造,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深深植根于村民的交往生活之中,敬畏、坚守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同时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城镇化;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布局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背景
1、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出台了GB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并对新时期城镇化快速推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新时期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就要重视规划布局,发展和谐旅游经济型生态街区文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城镇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
二、现代快速城镇化下历史文化及古建筑等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1、旧有街区规划建设及布局不合理,调整和改造难度大,缺乏发展空间。
比如黄姚古镇原有的城镇布局较为封闭,交通规划及住宅街区规划不合理,不具备可拓展空间,既影响原有建筑的保存,也不易于新建历史文化遗产迁移区,这样既新城镇布局调整增加了难度,也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界限的划定不规范,新区规划建设严重影响历史保护区风貌。
在邕宁部分古镇村落城镇化建设时,由于历史文化节诶去保护界限的划定不规范,文物古迹或者历史建筑的现状用地边界不明晰。不重视街道、广场、合理等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用地边界和外观界面的影响,兴建了部分大型现代化建筑,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风貌的自然景观边界风貌。
3、交通瓶颈问题突出,缺少规模化旅游效益。
部分城镇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大面积拆除原有古建筑,对旧有道路格局大肆破坏。在城镇内缺乏应有的交通管制和交通规划,使得城镇车流完全不经规划混乱穿越历史城区,汽车尾气及载重车辆等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建筑造成了较大破坏影响。
4、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配套设施不足,旅游资源配套不充分。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区域中,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设计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处理站等与原有的城镇风格不统一,部分枢纽变电站、配电站、高压线路等随意拉设,影响景观效果。
5、,部分木质建筑容易发生火灾等事故。
部分城镇及历史保护区域内,,比如凤凰古镇就经常发生火灾焚毁事件,此外还有易燃易爆物品及有毒有害危险品,且附近的工业设施也会对历史遗产保护区域内造成大气、水体和噪音污染。
三、对历史保护比较成功的小城镇规划案例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较为成功的小城镇规划有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周庄、同里、南浔、乌镇和西塘等古城古镇的保护规划。而由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负责编制的《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近期也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原则通过,该规划将为扬美古镇的近期建设和长期发展提供依据。
在最新的扬美古镇保护和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构造荷塘月色景致的想法。扬美古镇将打造为以古镇街市、金滩碧水、奇石怪洞以及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悠然的乡村生活体验为特色,以生活居住、旅游观光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古镇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的历史文化名村。通过保护扬美古镇山水滩镇相融的历史格局,打造沿江景观岸线,建设扬美老街传统商业街区,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形成四大文化景观主题。
四、新形势下的新城镇规划建议及措施
1、明晰建设层次,落实保护规划,严格控制古镇建设区域内的详细规划方案审批。
比如美古镇的规划及建设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扬美古镇保护规划,主要包括扬美古镇本身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及村落周边的部分农田、水域等用地范围,规划面积为69.41公顷。第二层次是扬美古镇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是在扬美古镇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基于古镇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对扬美古镇本身及将来的城镇发展建设区进行具体的规划控制,规划面积104.2公顷;第三层次是扬美古镇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是在第一、二层次规划基础上,对扬美古镇中确定的核心保护区及周边重点区域进行的详细设计,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扬美古镇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及共和街、永安街、和平街、新民南街周边,包括村落周边的部分农田、水域等,规划面积21.85公顷。
2、严格按照规划方针,严格保护原有历史建筑,并对危房旧房进行及时修缮,并设置相应的防火防灾设施。
美古镇含客家文化之奇丽、集明清民居之佳构、显明清商埠之繁荣、具岭南家园之风韵、古镇保护规划的主题特色。因此在规划中主要保护扬美古镇山水滩镇相融的历史格局,打造沿江景观岸线,营造美老街传统商业街区,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古镇现存明清古建筑共700多栋,包括明代民居、进士屋、举人屋、黄氏庄园等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特色浓郁的民居宅第多处。
因此,应对本区内保留的传统民居建筑加强建设维修,在审批规划及建设方案时,建筑色彩应取黑、白、灰、红褐色及其他传统民居的色彩加以同一控制。建筑功能主要为居住建筑或开发为民居展览馆和民居旅馆。针对寺庙、祠堂、私家园林这几类建构筑物的周围,应控制为民居形式的平房或绿化带防火隔离带。
3、治理当地水域环境,严格控制建设边界的生态自然保护。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协调区内的水系建设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周围作为绿化景观区域,严格控制新建设的发生与蔓延。严格禁止侵占水源地,保护美镇田园之间的视线通率,突出古镇的外部环境特色。
4、加强古镇周边道路网络建设,水陆多渠道畅达,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
美座落在左江下游,三面环江。自南宁分别陆路、水路、铁路到达扬美,其中公路两条,一条是沿西乡塘路经五里亭、西乡塘、石埠、老口,摆渡后,经智信村到扬美,另一条是自南宁市区经沙井,江西乡、智信到达扬美。水路是自南宁市区乘船溯江而上,经三江口拐至左江,再溯流而上即达扬美。
为了加强古镇交通畅达程度,需要加强古镇周边交通网络建设。例如美古镇就应当加快南宁至扶绥二级公路建设,同时启动从南宁至扶绥二级公路接江西镇至扬美古镇景区现状的四级路提级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为打造邕江水上旅游,发挥扬美古镇临江水上旅游优势,市交通局根据国家交通部批复的《南宁港总体规划》,正在启动规划内的扬美旅游码头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扬美古镇景区水上旅游交通,丰富景区旅游内容
五、结束语
对原有的历史文化结局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且规划新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新时期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重点研究方向。只有依托城市化发展以及远景规划的蓝图,充分考虑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历史文化古镇的规划,才能实现历史文化古镇实现环保、生态、和谐发展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2004年第10期
[2] 张祖群.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D].西北大学.2005年
到了当代,城市固然在发展,但历史的积淀仍然展现在城市面貌中。北京,一方面具有皇的威严,另一方面,四合院住宅、一条条胡同又充满生活气息。这些形象的物质意义源自于生活,源自于城市文化。北京人喜欢掌故,喜欢谈论北京的历史,元朝的大都,明清的北京,上至宫廷,下到家长里短、奇闻轶事,这一切都会投影到这座城市的诸多建筑上了,从而塑造城市形象,并赋予北京历史文化式的情感。上海,不乏顶级、时尚、高科技含量的建筑,但那些带有历史印记城市构成:南京路、上海外滩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们与时尚建筑一起构成了上海的风貌。如上海的里弄房子的价值,不是因为这是当今人的理想的居住建筑;而是因为它是历史原物,是文物性的保护对象。它记录了众多从江浙一带来到上海打拼的人省吃俭用、力图早日衣锦还乡的过去,它已成了一种情感符号,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着上海。西方古代城市罗马的城徽源于母狼哺婴的故事,这个故事,为罗马城增加许多感彩,使罗马这座城市就更具鲜明的城市特征。罗马城的古建筑经过2000年的风雨战乱,残缺破败了,但罗马人依然让以原物留存至今。罗马的那些断垣残壁,记载着许多罗马故事,它是罗马历史的一部分。巴黎的城市形象又怎么呢?是巴黎圣母院,雄狮凯旋门,艾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街?其实是这许多建筑的综合,是它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凯旋门不仅能使人联想起拿破仑及奥斯特里茨战役,而且更能使人联想起法兰西继承了古罗马的传统,从罗马的铁达时凯旋门到这座雄狮凯旋门。法国人至今仍以他们有这一段历史而自豪,所以1989年建造的台方斯巨门,仍然有凯旋门的内涵。
纽约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有“水泥森林”之称,凡是初到纽约的人大都有两个心愿:一是到世界贸易中心顶上去观光,看一看这个“水泥森林”的全貌;二是去亲眼目睹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前者是时代的、商业的精髓,后者是美利坚自由精神象征,这两者构成了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无论是北京还是纽约,也无论多么精美的建筑,历经风雨后,渐渐演变为一种形式美的物质形态,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能寄托和唤起人们某些固定的情感。因此,可以把这些使人产生固定情感的建筑作为极其重要的城市意象。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应当是众人的符号,而不是只有某个人单独感受到的(对象)。那么,一座城市的形象应该是众多居民和参观者能解读的,应当能让大家产生共同的类似的印象,能够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城市韵味。凯文•林奇提出了著名的城市意象理论,并有专著《城市意象》充分阐释自己的观点。实则,一个有着完整、完美规划的城市,原本就是一个艺术品,借用艺术中的术语“意象”展现城市的魅力。当然,林奇的意象理论是建立在建筑学基础上的,本文是立足于美学概念的,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要求总是基于物质层面上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让建筑具备了意象功能,这种城市意象形成后就是这个城市的独特的城市文化。它是这座城市的传统,也是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它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定的文化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再向信息社会的跃进,必将伴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地方城市文化也将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量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城市建筑被挤占,使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韵味被大量的现代建筑取代,使城市逐渐丢失了自己的特色。
根据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城市意象包含三个要素:个性、结构、意蕴,其中,最重要的是个性。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且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意义。一座城市要与其它城市区别开来,就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物质存在,应该是这个城镇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的体现,也因此它才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当前,遵义的城镇化化建设如火如荼。该如何吸取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把遵义建设为有特色的“三宜”城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失败的个例已经警示:遵义的城镇化建设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使自己在发展中失去特色和个性,而应该结合自身历史和文化特点,在充分发掘传统的、有“红色文化”价值建筑的作用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渡赤水、娄山关激战……,红色文化是遵义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征。因为它们见证了了那个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见证了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红色文化是遵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也是遵义的城市标签。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建设有个性的遵义,就要抓住这段特殊的历史,充分发挥遵义红色文化的优势,塑造遵义地区“城市精神”。红色文化是遵义文化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才能打造有特色的遵义。
红色建筑是红色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形态。红色建筑是指自1840年以来与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会址遗址、旧址、革命者旧居、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等。遵义的红色建筑主要是指途经遵义时使用过的某些建筑物,由于活动的重大意义而使得其具有重要纪念价值的建筑。遵义的红色建筑很多,分布于遵义的各个角落,它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红色建筑的主要包括会址旧址、遗址,住址、纪念碑、烈士陵园烈士墓等。在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今天,对包括红色建筑物在内的一系列红色文化资源,已不能用简单的经济价值衡量,其价值不仅在于它给人以建筑形态的美感,更在于它能从灵魂深处给人以震撼,让和平年代的人们、让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物质生活有较大改善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遵义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保护,最重要的是对这“精神层”文化的保护。发挥遵义地区的传统文化优势,并使其在城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有利于遵义的城镇化建设。保护和继承遵义文化,要吸收其精华,深刻理解其精髓,这样才能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遵义城镇化建设首先是要从总体上提高对遵义红色文化尤其是红色建筑保护的重视。规划者要树立对地方优秀文化保护的意识,在进行城镇规划时,除了考虑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要结合遵义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方面上的实际,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及载体红色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在进行城镇化规划时,要给予特别保护,因为它是遵义的城市标签。当然,打造遵义的城市形象,光靠红色文化还是不够的,还要用本土特有的浓郁风情和文化特色来塑造城市的外形,来铸造城市的物质躯壳,来充实城市的内涵。
当前,城镇化建设在居住条件方面倾注了很大力量,但在文化建设方面却鲜有建树。或许地方文化建设与保护应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缺少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是根本原因。我们应该明白,建筑一座大厦是容易的,而建设优秀文化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说建筑物是城市的外壳,那么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一个有特色的、高品位的城市一定是文化发达的城市。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才能少走弯路,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成为身心的家园。
作者:王清敏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整体保护; 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2.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87-02
叶赫满族镇位于吉林省四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4°30′至124°41′,北纬42°49′至43°03′,距四平市城区30公里。南邻辽宁省西丰县,东邻梨树县石岭镇,北接四平市山门镇,西靠辽宁省开原市。幅员面积265平方公里,属丘陵半山区。全镇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粮食为主,主要有玉米、高粱、水稻、小麦、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食用菌。多种经营基础好,林果业发达。野生动植物较多,爬行类5种,鸟类有18目20科170多种,兽类有狼、狍子、野兔等40多种,野生植物蘑菇、蕨菜、榛子等及上百种中草药材。
叶赫满族镇是清初开国皇帝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出生地,也是清末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祖籍地,素以“三代皇后的故乡”而闻名于世。为了进一步保护、利用、建设好这座古城镇,叶赫满族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叶赫满族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在阐述城镇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并对城市的资源进行综合布局安排,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落到实处。
一、建立全镇域的整体保护框架
叶赫满族镇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物质形态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叶赫古城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赫城子山遗址(青铜时期)等。保护规划应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针对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全镇域的保护框架,设定统一标准,纲入共同保护框架之中;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的生存空间,使一些优秀的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得到发展。
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包括:镇域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镇区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点文物古迹的整体保护。整体保护主要是保护整体的地形地貌和水系,山、水、田、乡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存在的背景,应通过镇域总体规划层面的绿线、蓝线、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保护控制。有价值的乡村、文物保护单位以重点保护的形式进行保护;镇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4.42平方公里)内划分为王城区、中心镇区、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保护,对于王城区内的“叶赫古城址”,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将保护单位的保护等级划分两级(重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或者三级(重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保护范围进行保护。
二、镇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在保护好现存古建筑、古城墙、古遗址的基础上,有计划地修复古城墙和部分古建筑,对不宜修复的古建筑遗址要圈界立标,严加保护;逐步迁出妨碍文物古迹风貌的现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合理安排配套基础设施,建立以叶赫古城址为王城保护区、以叶赫中心镇区为镇内主要生活居住区、以转山湖水库为风景名胜、古建筑展示区的集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遗址保护群体,建立以仿清代风格、展示满族民居特色历史名镇,以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人文魅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2.1王城保护区保护规划
将叶赫古城址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划定为文物保护区,并划定重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对重点文物古迹实施重点保护,对一些有破损文物古迹进行必要的修复,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改善周围环境景观。
2.2中心镇区保护规划
城镇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积淀形成的,城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城镇风貌特色与众不同,镇区的保护更是对整个城镇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的保护。
叶赫满族镇镇内核心保护区域占地面积3.43平方公里,镇区内除保有自身的文物保护单位外,又是各文物古迹的协调区,整体形象要保持与女真族建筑风格及其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与延续性。
①中心镇区建筑风格与建筑高度控制
镇区内沿东西主要干道(商贸街)的建筑物要按仿满族风格修建,充分展示满族文化特色,建筑的形式应为坡屋顶,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调,镇区内沿东西主轴线的新建建筑物不得超过13米,其它建筑物不超过10米,功能以居住及公共建筑为主。对不协调建筑进行风貌改造。
②中心镇区历史文物的保护
中心镇区内现有古建筑3处,叶赫满族镇驿站、马神庙、圆通寺,规划予以重点保护。在叶赫满族镇驿站处规划为绿化用地,种植草坪、低矮灌木。叶赫满族镇驿站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定期修缮等全面保护工作。改善马神庙、圆通寺周围环境,拆除不相协调的现代建筑物,并对马神庙、圆通寺按历史原貌进行修复。
③中心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将过境交通全部引至镇外缓解对中心镇区的交通压力,加强环城路及对外出口公路建设。完善镇内道路系统规划。采用方格网的布局形式,形成四横六纵连一环的格局。加强叶赫河南北的交通联系,共规划桥梁8座。要加强镇区停车场建设,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设置停车场3处。
④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构筑镇内三条河流的两岸绿化风光带,局部形成滨河公园。规划南山旅游农业园、商贸街沿线、河沿线的生态农业园,规划将自然的田园绿地巧妙地组织进城镇居住环境之中,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兼有满族风情和乡村特点的“田园古镇”。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种植树木,花卉和草坪,增加绿地面积,采用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系统。加强生产防护绿地及林荫道的规划,在工业用地(镇内主要为一类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设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保证镇区绿化苗木的供应。配合道路广场及居住用地的建设,布置小块绿地,方便使用,美化环境。
⑤加强中心镇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达到环境清洁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生态良好、山川秀美的总目标。整治原有线杆等有碍观瞻的构筑物,果皮箱、标牌、广告、招牌、路灯等街道小品具有地方特色。空气质量近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远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环境噪声低于50dB。
2.3风景名胜、古建筑展示区的保护规划
风景名胜区:即转山湖水库及其周围山体,位于叶赫满族镇镇区东部。水绕山转,山立水中,苍山崔巍,湖面如镜,一脉青山延伸水中,因而得名转山湖。规划应重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禁止对山体、林木的破坏,营造具有地方文脉特征的空间氛围。
为展示“叶赫那拉氏”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叶赫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转山湖东山山上修建“叶赫那拉城”,城内布置多处仿古建筑:贝勒府、祭神殿、后务府、驿馆、公主楼等。
三、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叶赫满族镇除保有丰富的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资源遗存外,还传承、保存着具有浓厚女真族和满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满族特色鲜明的服饰(头饰、屐履)、民族餐饮食品、民族体育、竞技和游乐项目、民族文字艺术(沙书)、民族舞蹈与音乐、民族文学(诗歌、传说)、民族婚嫁礼仪、民族传统节日(虫王节、颁金节)、民族风情等。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角度上,继承、发掘、发展。
参考文献:
[1] 四平市规划设计院.叶赫满族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 四平市文物局.叶赫满族镇文物古迹.
一、城镇建设中历史人文精神的价值蕴含与价值创新
《墨子》说“百工从事,皆有法度”。这一法度既是规矩、技艺的,同时在高端上又是精神、理念的。随着城镇文明历史的不断演进,现代城镇文明的形成,其“硬件”设施建设的作用正愈来愈围绕着文化、生态、环保和生活便利来进行。城镇文化建设既是现代城镇文明必然构成的一部分,能够渗透在“硬件”“软件”设施与功能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也是它具体、外在、动态的鲜活呈现,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城镇个性”,增加其自身的“城镇认同”,从而臻成为一种内在与外在相互融合的城镇文化个性。
在现代城镇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是作为一个“附属”或者“添加”的因素来显现它价值存在的――即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城镇文明构建元素,并且这一元素基于的是借助自身的价值创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蕴含。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与价值创新,在整个城镇建设的过程别是在它后期的发展变化中,能够影响到发展变化的实质结果和这一结果持续的存在与运行。这是因为,“城镇个性”作为城镇化发展、城镇建设的一种高级形态,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新进入,成为了这一“城镇个性”最为重要的人文基础,成为了城镇建设“城镇认同”的价值核心与价值聚集力;在科学、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当下的文化资本和文化发展优势,是现代服务业、现代产业成为城镇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成为人们主流需求的时候,历史文化资源到资本到优势的转化,可以成为大众文化需求与消费的内容来源,可以成为城镇建设科学发展、人本发展重要的人文标志和具体的精神理念。
二、历史文化资源与城镇建设的内在关系和当下构成
我省历史文化资源悠久丰富、积淀富赡。“河北文化”的内容来源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燕赵文化与红色文化、“太行山前文化带”、“河北大运河文化”和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这样四个历史文化资源,是我省强化“城镇认同”、形成城镇文化个性的资本驱动力与现实构建基础。
燕赵文化、红色文化,成为河北文化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精神价值来源;“太行山前文化带”“河北大运河文化”是在物化存留、非物质遗产和现实的影响力上,显现着自身资本和转化的价值意义;而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则兼有以上两者在精神内化与精神外化上的价值特征。在燕赵文化、红色文化这样一个基本来源上,它所形成的“坚韧勇为、科学创新”的现代人文精神内涵,如果能够被预置成为公共性的精神价值取向,就会成为城镇建设在“城镇认同”、文化个性形成上的驱动力量和核心支撑,会使公众产生一种深切、确定的精神价值依赖。“太行山前文化带”作为燕赵文化的具体呈现,是我省城镇建设在现代城镇文明构建上重要的内容来源和内容基础,这一文化“丝带”的历史形成,为我省形成丰富多彩而又错落有致的现代城镇文明、城镇文化“风景线”埋设下了人文根脉与文化基石。“河北大运河文化”为运河两岸及其腹地,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城镇文化个性形成的历史文化资本,它在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对具体的“城镇个性”“城镇认同”的转化形成有着现实而实质的构建力。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它作为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轫与遗存、海岸休闲旅游的蓬勃发展、当下战略新兴产业的转移建设以及海洋经济的迅猛崛起,使得这一地带的城镇建设在文化个性的形成上彰显开放、吸纳、拼搏、向上的精神资质。
三、“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文化个性形成的价值呈现
人文价值理念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城镇文化个性的形成在“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中,应有具体、不同的价值呈现和鲜明、差异化的人文风貌。
“太行山前文化带”,将我省远古文化、古文化、近现代文化在文化渊源、文化传统、文化遗存、文化活动、文化精神上联系在了一起。它在城镇建设文化个性的形成中呈现出的价值意义,一是它能够为具体的城镇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来源和多样的形式选择,可以凸显具体的城镇文化蕴含和“城镇个性”;二是能够产生出文化价值意义上的关联效应和聚集效应,既林林总总、变化多样而城镇文化审美趣味盎然,又文化之脉相连、精神要义共有而形成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和统一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流,“太行山前文化带”涉及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剧目、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民俗等等多个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换与当下激活,不仅可以成为属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标识,而且能够参入到城镇建设的“软硬件”之中,在具体的城镇建设文化个性的形成中,成为它一种动态、鲜活和可被人感触感知的人文呈现。
“河北大运河”有着遗址、城址、码头、窑址、寺庙、会馆、石刻、炮台、茶庄、钱庄、古民居、工业遗产、近现代重要史迹等350余处各类文化遗存,“河北大运河”就是一条自然、历史、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相互集合、相互融通的“活着的”遗产走廊与生态走廊。如在沧州推进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大运河文化不仅仅是作为现代城镇文明形成的文化“母体”,而且在建构现代城市体系、进行城镇建设、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的振兴发展上,也极富精神文化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又如在邢台、邯郸大运河文化的城镇文明的价值转换与建设利用上,由于这两个城市的临西、大名、馆陶等部分河段保护得力、保存完整而景色优美,能够成为它们文化个性在城镇建设长久规划上的一个基本支撑点。值得注意的是,运河文化作为河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形成了开放中贯穿、流动中积蕴、发展中推进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态度。在“河北大运河文化”对城镇建设的具体作用上,它的共有、变化和开拓能够在这些城镇的相互发展中产生“聚变效应”,同时又为各自“城镇认同”、城镇文化个性的形成提供规划与对策的精神基点和行为准则。
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与生俱来就涵有着开放、拼搏、包容的人文质素,它在燕赵文化整体的现代构建中,正愈来愈显现出当代人文禀赋的优长和优势。唐山是我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有着第一台蒸汽机车“火箭号”的铸造、第一支企业股票的发行;秦皇岛在我国古文化中,就作为本土空间的延伸之端,在人文价值的构成上蕴含着面对海洋的开放和期盼;沧州渤海新区的建设,已经着力构建成为环渤海湾临港经济的“增长极”、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城镇文化个性开始放眼于跨区域、跨国际视野。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涵盖着工业文化、港口文化、休闲文化以及更为具体一些的“曹妃甸现象”、大洼文化、评剧文化、滩涂文化等。这成为秦唐沧城镇建设开掘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资源、创设文化个性品牌、拓展城镇文化内容与空间的坚厚基础。
据世界相关城市(镇)化发展报告内容显示,城镇建设的结果是以现代城镇文明的形成作为条件的,而这一条件的形成则必然与“城镇认同”、文化个性的当下呈现紧密相关。“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需要的是城镇建设在人本功能化上的现实实现,需要的是在人本功能化的实现中坚持城镇文化个性的确定和彰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县域文化 产业融合 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以文化产业为智慧城市服务,主要渠道是发展以公共文化建设为诉求点的县域文化。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中,应充分注意到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与地域文化的共同性,形成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链,为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构建社会主义的稳定城乡文化产业结构。①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注意空间布局上的双向性,打破城乡二元制发展格局,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将县域文化产业与乡镇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确保平衡发展,避免在城镇文化发展规划中大幅度向城市倾斜,忽视乡镇特点的模式。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综述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②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一是依靠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基本功能、实现城乡布局协调合理、城镇风格独特的建设格局;二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文化产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县域文化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潜移默化影响中,以城市文化背景为核心,在长期传统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对城市经济和政治产生一定影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的特征:一是地域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发展与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理念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依附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化密切关联,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在智力投资的基础上具有娱乐性,在娱乐中使人受到启迪。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政治等因素。三是精神性。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凸显了文化作用。为了使城市文化较快发展,人们依据文化发展的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文化产业,保证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相适应,并且把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合理地渗入新型城镇建设之中,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新型城镇化的要素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集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县域文化产业是技术和知识整合后形成的市场产业。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应变性和时效性,为其发展拓宽空间,提高传播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文化产业的生产、推广、销售成本。同时,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为新型城镇的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生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了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性、创意性和技术性,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与工业、农业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竞争力。以本地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县域文化产业能够有效降低资源利用中的能耗,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效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建设。
人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高度聚集的人文氛围,形成了新的人文环境,使县域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包括民族、、传统风俗和社会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体现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人们创造和消费潜能的释放过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了人文精神。③
智慧。在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下,加强城镇管理和经济调控,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调整城镇经济发展结构,整合文化、经济等资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县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城镇产业已经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发展资金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发展资金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建设文化产业设施,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的结果是文化产业规模没有规划中的合理,配置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功能设施不全、缺少档次高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基础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不协调,科学技术创新缺乏后劲,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城镇发展水平和发展理念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创建和推广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基层政府缺乏将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的理念。在城镇一体化的道路上,有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上过于随意,对文化产业的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造成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浪费;某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或停留在表面上,或大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极力寻找买家,把文化产业发展按市场化资本运作。虽然短期内能够收到一定效果,但是长远看发展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导致效益片面化,不成体系,没有发展后劲,不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④
品牌观念淡薄,组织结构不健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合理有效利用本地资源的意识,缺乏打造本地文化品牌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开发中,不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或旅游文化基地,不能与周围的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体系。在文化资源发掘中,不能在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文化,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或在品牌开发出来后,缺乏必要的宣传措施,不能有效宣传,不能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实施有效的战略性保护等。这些既是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品牌塑造力度的结局,也是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阻力。
县域文化产业构成中,强调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过多,对商品属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能够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性和投资效益性,阻碍了企业进驻文化产业的进程。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不思进取,被动地依靠经济的发展维持产业发展,而对文化产业的创新和体系构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重文抑商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抑制了知识分子参与文化产业、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⑤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单一,制约了文化消费。
目前县域文化产业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停留在规模小,范围窄的片面化经营模式上,与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相比,缺乏有利的竞争机制。有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决策失误,资金浪费严重。有的经营效益低下,投资回报率低。计算机技术发达、信息社会化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随着文化产业资源不断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来自于网络的文化产业宣传资源,但是很多地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信息体系,不能实现县域文化产业资源受众向网络方面的转化,缺乏互联网上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以人为本,集约化发展。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要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和相关财政政策外,还要关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文化服务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普遍化、均等化、大众化前提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让居民能够聚居在一起,长久地聚居在一起,民有所居,民有所养,民有所乐,县域文化产业就是重要的粘合剂。⑥县域文化产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的社会属性之外,不能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经济属性。县域文化产业要存在得长久,发挥其巨大作用,经济效益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寻找县域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临界点,突出文化产业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这也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集约化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要集约,以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以供耕作或其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要集约,不断创造和创新,要求不断推广和升级互联网技术,构建平等高效的交流互助平台。传媒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技术的革新和创造,要实现劳动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能,运用各种手段,不断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和集约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谋划发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谋划发展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新型城镇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城乡文化发展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在保证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必须在实际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情况,准确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该政策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要充分体现行业特征和要求。保证政策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严谨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⑦
加大扶持力度。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基础脆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要推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大,回报慢,如果缺乏优惠措施,很难吸引投资者。发展文化产业,县域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与速度。可以建立发展基金,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促进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政府可以放宽贷款标准,提前给予产业启动资金;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选择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贴息等物质上的支持;奖励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企业或个人;政府要加强大型区域文化作品的宣传力度并进行资金支持。
营造发展氛围,完善运作机制。营造发展氛围。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县乡政府要有所作为,对基础薄弱的文化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造合适的空间,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比重。市场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要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完善运作机制。在新兴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政府产业发展机制的引导下进行。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不断为其注入活力,培育好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在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县域文化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有合适的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的区域产品;其次,要有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在企业内部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文化市场上的影响力;二是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高端品牌;三是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多种营销渠道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实力。只有切实做到这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突出地域特色,打造产业品牌。突出地域特色。县域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显著,才能使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开发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及特色旅游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要深度挖掘县域内已有的文化资源,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形象包装,以质量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把文化因素全方位融入到产业当中。⑧
打造产业品牌。找准了文化资源的精髓,找准了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就是找准了文化产业品牌的灵魂,找准了繁荣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把品牌理念渗透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市场运作理念,强化经济效益观念,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项目科学整合,合理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强大的产业基础,科学的市场运作,将产生高效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为新型城镇发展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只有搭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切实保证各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文化产业的结合。县域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与合作,离不开县域的良好发展环境。科学规划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合理控制文化产业的规模及数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目的是助动经济发展。
(作者分别为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讲师;本文系唐山师范学院2011年团队建设基金课题“基于冀东红色文化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和河北省社科联社会发展及民生调研课题“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软实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1ZY02,201203146)
【注释】
①宋晖,张效廉:“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第4期。
②杜晓溪,俞思念:“社会治理范式转换中的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主导及其限度分析”,《求索》,2011年第5期。
③韩永进:“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艺术百家》,2011年第6期。
④陶东风:“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解读六中全会决议”,《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⑤易华,易小云,刘嫦娥:“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力机制理论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2期。
⑥张静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理论与当代》,2012年第5期。
⑦ 李永哲,杨振乾:“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甘肃金融》,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