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

时间:2022-11-23 14:3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教育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教育学

第1篇

    一、现行幼儿教育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学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主要的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目标发生偏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其关注的是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如今,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压力也不断增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具有实践能力,是否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工作岗位,却没有充分的考虑。正是教学目标的偏离,使得很多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却无法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很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便手忙脚乱,这不仅对学生本身的综合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幼儿教育的缺失。

    2.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学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仍然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活动以课堂集体活动居多,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获得充分跟的展现,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对知识进行反复的记忆和联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处在主宰的地位,而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仅存的对世界的好奇和幻想也将被磨灭,最终成为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优点

    开放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的设计方面,也体现出更多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以此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在于开放,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相比,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的开放。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开放式教学模式遵循的是构建主义理论,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2.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教材只是诸多学习内容的一种,而教学内容可以从课堂向课外逐渐的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3.教学目标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模式关注的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记住固定的答案,提倡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4.教学空间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不被教师所局限,其可以通过各种远程手段,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甚至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开拓学生的视野。

    5.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以分数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而是通过全面的、综合的教学评价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学的引入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幼儿教育学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体现:

    1.规定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规定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并且结合实践用案例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在幼儿教育学中有一节内容是“幼儿教育原则”,针对这一章节,我们给学生设置一个规定型学习任务,“结合真实案例说明幼儿教育原则的重要性”。而通过这一任务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比我们想象中有着更为广阔的思维,他们以“给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将幼儿的需求放在首位”等为题的案例总结,语言简练,内容却很丰富,虽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但是通过这种规定型的任务模式,已经能够看到学生在开放式思维方面的巨大潜力。

    2.主题型开放式教学模式

    主题型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对规定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发展和完善,如在幼儿教育学中的“幼儿园游戏”这一章节为例,首先需要对游戏进行分析,根据幼儿园游戏的特性,对于游戏活动进行设计,同时要考虑游戏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等等;其次,要提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师的要求由学生进行游戏的设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最后,在班级内将学生设计的游戏进行分组实施,由一组学生开展游戏,其他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总结相关的意见之后,再进行一次展示。这种主题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创造更加活跃的课堂和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自主型开放式教学模式

    自主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范围更大,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幼儿园进行真正的自主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如我们规定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周,由教师先确定课题研究的大方向,如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园环境的建设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带领进入到幼儿园中。在研究阶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组织和指导,包括研究途径、方法的指导等,以此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课题研究。研究活动结束之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整理,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

第2篇

学前教育是指所有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活动,它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教育学心得,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育学心得1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紧张忙碌而又快乐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时,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既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时又要帮助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侓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侓。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关心爱护每个孩子。我国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好好学习。

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做到因材施教。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智力,言语及个性地快速发展。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培优扶差工作做到最好。在下半学期班里来了2个新学生,学习基础较弱,为了让她们尽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我利用下课后的时间给她们补课,积极和家长交流意见,经过2个月的时间,她们的进步很大。

虽然在学前班的工作多少有些辛苦,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看到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快乐无忧的学习和游戏,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幸福。

幼儿教育学心得2在这个夏日炎炎的烈日下,踏入清中的大门,可以说是万分荣幸。因为清中有着优美的环境、雄厚的教资条件、严格的校纪校规、浓厚的学习气氛、并且还有着丰富的课余活动。这无疑是块广袤的土地。而这里的每位学生都貌似一株小草,在肥沃的土地中不断汲取养分,积极进取,快乐成长……

带着家长的期望,我欣喜若狂迈入了清中的大门。在进入清中时的那种期待,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由于这两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回校进行学前教育。因此我也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按时回校报到、入住宿舍。等待学前教育的开幕……

这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在校住宿,虽然还不太习惯于此时的生活,但经过这两天的住宿生活我还是总结出了两个字:速度。刷牙要速度,吃饭要速度,洗澡洗衣要速度,总之什么都要速度。否则就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总慢一拍。虽然这儿的生活节奏是极快的,但我还是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充足、很快乐。

经过这两天的学前教育,真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领导们的精彩讲话,有师兄师姐们谈论自己学习经历的讲座,有心理老师的辅导讲座,还有班主任的规则教育课堂,更有参观校史的活动……这一切,都让我大开眼界,懂得了不少,对学校有着更透切的了解。

此外,学前教育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各自的目标,各自的梦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就如同船没有了船浆,在大海中飘摇不定,没有方向。但如果一个人有了目标,有了梦想,哪怕是离现实多么遥远,实现的希望多么渺茫,都会做出一定的努力,争取实现。

是的,我也不例外,我也有自己的目标与梦想。我希望3年后的今天我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在那儿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无论多么困难,遭遇多少挫折,我都不能放弃,不会放弃。因为,我有梦想!希望某一天,我也能自豪的高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清楚的知道,高中的学习不能再像初中那样随便懒散了。我必须寻找一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场上不断激发潜能,努力拼搏。我相信,我能行!

在清中,每个同学都是极其优秀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发学习,快乐成长。我坚信,我三年的高中生活也必定会是多姿多彩的。

幼儿教育学心得3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紧张忙碌而又快乐的一个学期过去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时,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学前班的教学班主任,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帮助学生,而且在生活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培养她(他)们的团结协助能力,并尽最大努力地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和学习兴趣。

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这些天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孩子们的身心还丰富她们的学习生活。

三、关心爱护每个学生。

作为一名学前班教师,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了让她们尽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我利用下课后的时间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积极和家长以及代课老师交流意见,学生在各方面的都取得了或多或少的进步。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好好学习。

虽然在这段时间,学前班的工作多少有些让我感到辛苦,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看到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快乐无忧的学习和游戏,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幸福。亲爱的孩子们已经踏。

幼儿教育学心得4为了更好的加强自我专业化发展,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梁志燊编著的《学前教育学》一书,。《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学习设计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正确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谈谈自己对孩子的观点。

我是两个班教学的,所以接触的孩子年龄从3—6,通过我对孩子的观察:四岁的孩子比三岁的孩子更加活泼好动,对周围生活的环境也更熟悉了,能积极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也长了,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会自己玩,也会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戏中会出主意,玩出花样,玩得更有兴致了。四岁的孩子有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活动中要多引导他们认识多种事物。四岁的孩子可以听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能完成成人交给的一些任务了,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了,他们能有意的注意,有意的记忆,有意的想象了。因此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以增长见识和发展多种能力。

生活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有,只要我们会用眼睛看、会用耳朵听、会用嘴说、会用鼻子闻、会用心去想,生活就在身边!例如分季节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春天到,带孩子观察大自然说说春天的特征,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冰雪融化了、笋芽冒出来了、人们的衣服穿得少了,孩子们出来放风筝了……感受春天的美丽,万物复苏那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再如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家乡新修了水泥路、街上新开的店面等等,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便利,想想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大家付出怎么样的努力,培养他们爱家乡的感情和长大后建设家乡的好品质;又如带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家人长得什么样子,老师同伴长得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或者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还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记忆周围发生的事,用自己的语言把了解到的事情叙述出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等。

在这些多种形式的观察中可以让幼儿不断增长见识,不断发展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能力。最后要以游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游戏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最受幼儿欢迎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幼儿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创作能力强。在游戏中幼儿的认识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灵得到快乐!作为教师,作为幼儿身边的任何一个成人,我们都应该尽力为他们提供游戏的场所以及物质、心理环境。为此,我设计了发展运动能力的游戏《我们的小车开得快》、《摘苹果》、《踩尾巴》等,发展语言能力的游戏《说说我美丽的家》、《我来讲故事》等,发展判断能力的游戏《我是环保小卫士》、《我做乖宝宝》等,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各种所需,让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快乐度过每一天。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非浅,掌握了许多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做一个好老师努力!

幼儿教育学心得5学习了《学前教育保教指南》,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来说,学习是很重要的,从中我得到了这样几点体会:

一、克服教育形式和内容上的“成人化”和“知识化”倾向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把游戏、参观、实践、探索和操作等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这一教育理念的实施,我们更加意识到了,从幼儿出发,遵循幼儿的生长规律,拓展幼儿思维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孩子学会各种复杂的知识,而是能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对于今后的教学活动要反复推敲,增强活动的灵活性,逐渐改善,在家长方面也要努力地与他们好好沟通。

二、规定教材的选用

“必须选用国家或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材和课程辅导资源,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幼儿园在选用教材上非常难,幼儿园说好的家长不一定说好,家长说好的幼儿园不一定能够选用,这样规定出来对家长和学校都是一个好事,并有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

三、关注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

现在的教育观点就是重在孩子学会没有而不是老师讲的怎么样。我记得有个例子说一个外国的教育访问团观摩北京的一个模范教师讲课,看到学生都会回答问题,对课程非常熟悉,就问这个老师,学生都会了,你这节课还有讲的必要吗?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们要教会孩子什么,所以我想关注幼儿生活和学习的表现是一个教师的必备的素质。

四、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学习 重要性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及任务

中国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国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幼儿教育8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

三、幼儿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儿园学校教育

现今,有不少父母过早与孩子缺乏亲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证,使孩子出现不爱交流、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幼儿园的孩子又多,教师有时照应不过来,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心理的发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孤僻的性格。这样,幼儿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机,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使幼儿形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对幼儿教育予以重视,不仅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对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四、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创设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持并不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

(2)、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3)、随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探索方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4)、抓住时展的脉搏,扩展科学教育内容。让我们的幼儿不断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符合幼儿的认识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关注和尊重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求,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适当安排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科技有关内容,让幼儿初步认识现代科技。

第4篇

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以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阐述如下,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能够分析和理解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理解,明确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招生海报,并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表达、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前自学部分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课前应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包括任务书、学习内容说明、微课、自学页、工作页以及教科书,这是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和基本学习内容。任务书的设计来源于幼儿园招生海报的设计,该具体而真实的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内容说明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包括要求的具体材料、建议的学习条件与时间、可以借助的资源和支持性措施等。微课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清楚了解课程内容的思路及脉络。自学页以填空题和理解性的提问来设计,学生将其用于自学过程中的检核和反馈性测试,由其个人进行自我测试使用,一是可以起到学习内容检测的作用,提醒学生所学内容的完整性,二是学生可以从自我测试中得到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便于查缺补漏。自学页提前发给每一位学生,在其自学完成后,课堂教学之前提交。

【自學页】

1.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及课程目标

(2)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

2.自学本课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实行( )和( )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 )、( )、( )、( )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和谐发展。

(2)幼儿园的课程主要有( )、( )、( )、( )、( )五个领域。

(3)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幼儿发展是一个( )、( )的运转过程。

(4)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和( )。

3.案例分析:幼儿园的远近距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已成为家长们为孩子择校考虑的问题。王女士的女儿姗姗已到入园年龄,可是家人对姗姗进入哪所幼儿园意见不一。王女士想让姗姗进入一所双语幼儿园,她看中了这所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而且考虑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想从小就给女儿接受系统的外语教学。姗姗的父亲考虑接送是否方便,因为平时工作忙,如果幼儿园太远,接送女儿很不方便。姗姗的奶奶则觉得选择幼儿园关键看伙食,孙女还小,营养最重要。不少家长和王女士家一样,不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家长基本上持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要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开销大点没关系,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孩子的教育是一环套一环的,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发展。所以,幼儿园一定要找最好的。收费高低且不说,我很在意幼儿园有没有办学经验,有没有很好的幼师队伍,有没有成套的幼儿学习娱乐用具。

案例1中,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家长对幼儿园有哪些要求?幼儿园的任务有什么特点?

【任务书】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幸福快乐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幼儿园就是他们的成长的摇篮。新的学期开始之前,为了使幼儿园的生源源源不断,让家长选择启蒙教育最好的幼儿园,招生海报的设计尤为重要。请设计一份某幼儿园的招生海报。说明:海报中应体现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的整体环境、规章制度、教师的素质、联系电话及报名地点;海报中可以有自己的独特设计、精美的图案。

三、课堂教学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主要依据工作页进行学习和交流。工作页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性材料,它指引学生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展开行动,在行动中获得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课堂教学的最后,学生依靠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工作页】

1.明确工作任务

(1)分析任务书,你对幼儿园招生海报的理解是?

(2)通过小组交流,并与教师讨论后,对本任务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2.设计幼儿园的招生海报。

3.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学习任务的要求。

【自评表】

第5篇

【关键词】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30-05

【作者简介】任建龙(1984-),男,陕西宝鸡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吴振东(1969-),男,福建惠安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

十九世纪末至今,中国台湾地区(下统称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受挫期、停滞期、再生期、茁壮期六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日本、欧美等学习,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日臻完善。台湾“教育部”1985年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和1984年颁布的《师资培训法》对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做了统一要求,因而,台湾多数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共性。本文在综合考虑台湾的高校地理位置、高校所处地区经济水平、高校公私立性质的基础上,选取了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亚洲大学(私立)人文社会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首府大学(公立)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以及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的幼儿教育系课程规划进行分析,现将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特点阐述如下。

一、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性,而职业性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缺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职业性的把握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1]在台湾这样高学历化的地区,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台湾劳委会统计长郑文渊指出,全球经济成长放缓、台湾薪资水平成长有限、物价上涨冲击消费意愿等造成台湾招聘岗位大幅度减少,这是台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人口仅2000多万的台湾高校林立,竟达到160余所,高校招生率过高(近几年都在95%左右),毕业生人数过多,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这种背景下,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加强职业性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一)课程开设以教育实践为导向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对于职业性的强调首先体现在课程开设以能力本位为导向。台湾高校根据社会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自身教育目标定位,明确细分了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如理解幼儿专业知能、幼儿教育专业知能、幼儿教学创新及反思能力、儿童媒介识读能力等,并切实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去,通过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通过《幼儿园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了解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分析幼儿园课程纲要,讨论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议题,练习设计统整性的幼儿园课程活动。通过为期1学年、4学分的《幼稚园教材教法》学习使学生掌握身心领域、语文领域、艺术领域、探索领域,以及各领域之教材教法。透过课堂讲述、讨论、坊间教具教材评析、教具教材设计与教学演示,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实务知识与能力。通过《幼儿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了解幼儿语言的获得与学习,提高学生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能力,并探讨常见的语言问题与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相关课题等。通过《幼儿行为观察》使学生重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并掌握观察幼儿行为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幼儿学习环境设计》使学生了解学习环境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学会分析幼儿环境常遇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幼儿评量与辅导》使学生掌握对幼儿进行人格、气质、身体动作、感觉、智力的评量、评分及解释。通过《幼儿教具设计与应用》使学生掌握搜集材料自制教具的能力,学会应用、保管、收纳和保管教具。其次,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注意将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模拟实践为主线,例如教师会给学生抛出一个论题请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讨论、作报告。二是在课堂之外,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幼稚园见实习及详实的相关记录,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作坊、幼教周、喜乐夏令营、幼儿辅导个案研讨会、健康儿童夏令营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台湾高校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还广泛采用跨系学习方式,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优质、更为专业的教育资源,如《键盘乐》在艺术系上,《英语教材教法》在外语系上。

(二)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结合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职业性还体现在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相结合,将专业要修习的课程和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类课程相结合上。在台湾,修习师资培育类课程获得《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学分证明书》是取得幼稚园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为了提升幼教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台湾高校普遍将幼儿教师师资培育类课程融于学生的学程之中。从台湾首府大学幼儿教育系师资培育课程表(表1)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是保证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必要课程。

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幼稚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科目及学分》都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学程中至少要修习26学分的师资培育课程(各校幼儿教育系规定的具体学分数不尽相同)。各校师资培育学程之具体科目、学分数、每学期修习学分数之上限及修业期程由各校拟定,报经“教育部”核定批准后方可实施。师资培育类课程大部分为必修课程,且和幼儿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重叠,剩余为限选,但是无论是必修还是限选,它们都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密切相关。学生必须修满至少26学分才可能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才可能从事幼儿教师一职,这样一来,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就将平时学习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紧密结合起来,“硬性”地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师资培训类相关课程。前页为台湾首府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规定未来的幼稚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课程(26学分,见表1):

此外,台湾高校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极为重视师德教育。虽然自古以来教师的师德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当下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反映出师德问题仍旧是教师教育的软肋,师德教育迫在眉睫。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普遍重视师德的塑造,例如专门开设《幼教人员专业伦理》课程,用一学期时间来学习,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伦理知能,并以议题讨论、幼教现场案例收集和邀请幼教工作者实务分享的方式,从不同的主体提出不同观点,探究幼教人员专业伦理相关议题,议题内容丰富、涵盖国内外,主要包括:幼儿教保育的内涵、幼儿教保专业伦理、伦理规范与伦理两难、幼教人员伦理守则、幼教人员的角色与言行举止、幼教人员与幼儿家长关系、幼教人员与园所主管同侪关系、实习老师的专业伦理、与幼教人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等。最终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议题的探讨,理解和内化幼儿教师职业伦理。

(三)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

台湾高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思考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并在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借以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横向来看,《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规定国民小学和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必须包括教学基本学科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学课程、及教育实习课程四类。从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等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来看,其学程主要包括通识学程和系学士班主修学程两大类,通识学程类似于我国大陆的校级公共课程,系学士班主修课主要包含学院基础学程、幼儿教育系核心学程、本系学士班专业选修学程(一般为多选一)和一个副修学程。幼儿教育系非师培生毕业时不得少于128学分,师培生不得少于148学分,二者相差的学分主要集中于专业选修学程上。从具体内容可以将这些课程分为研究法类课程、儿童发展类课程、儿童教育学类课程、保育与家政学类课程、媒体类课程、创意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社会学类课程、特殊教育类课程等模块,每一模块又包含具体的多门科目,如媒体类课程包括媒介传播、儿童刊物编辑与制作、儿童广电节目企划、儿童多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

纵向来看,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例如在入学的前两年,课程主要以通识课程、学院基础课程为主,并逐年增加幼儿教育系核心课程和学士班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学院基础课程同步减少。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还必须参加为期至少8周的幼儿园实习,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该专业学生4年的学分(包括选修)的分配也较为适宜,大一42学分左右,大二51学分左右,大三63学分左右,大四只有31学分左右,选修科目比例大,课程弹性大,毕业时只要按规定修够要求的学分即可。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以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切实力行,从学生一入学就直接指明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和就业方向。以下为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的纵向学程规划图:

二、基础性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础性,体现在课程设计凸显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技能和理论两块内容。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其专业培养目标,狠抓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其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强化专业素养的特点直接反映着课程设计的基础性特征。

(一)重视综合素养教育

从选取的5所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规划来看,通识教育在台湾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备受重视。

台湾高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凸显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必修选修安排的适宜性。一般来说,大部分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主要包含文学(包括赏析与写作)、英语(包括阅读、听讲、写作和实用)、计算机、军事与国防、体育、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九大领域,这九项是台湾高校规定的要成为台湾合格公民必须要修习的领域,藉以形成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针对学生兴趣和某些领域具体内容的多样性,在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目,例如人文艺术创意、伦理学议题、休闲与当代社会、人权与民主、全球化议题、环境变迁与永续发展等,学生可以在这四个领域进行选修,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从台湾亚洲大学幼儿教育系的学程来看,从大学4年期间,学生每年都要对这些领域中的某几个取得一定的学分,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学生只要每学期选取每个领域的一个科目即可。

(二)强化专业基本素养教育

在台湾,大部分的幼儿教育专业开办于师范院校,隶属于教育学院或人文教育学院。各院基础课程非常强调师范生的基本素养,普遍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法、心理测量与统计、教育经典研读、教育社会学、教师职业道德、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等科目。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认识幼儿和认识幼儿教育两项。在认识幼儿方面,开设了幼儿发展与保育、幼儿心理学、幼儿语表达、幼儿文学、特殊幼儿教育、儿童早期阅读与发展、幼儿自主游戏理论与实务、幼儿议题探讨等课程。在认识幼儿教育方面,主要开设了幼儿教育概论、亲职教育、幼教思潮、学前融合教育、幼教课程模式研究、幼教统整教学课程发展、各国幼儿教育比较研究、幼教专题研究、感觉统合研究等课程。我们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院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门类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台湾高校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除此之外,从台湾高校幼儿教育系师资力量来看,教授理论课的教师大部分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或职称高且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在打造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学校除了设置大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围绕幼儿教师必须的核心能力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除了我国大陆大多数高校开设的领域教学法课程以外,还有大量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如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园学习环境设计、幼儿行为辅导、幼儿班级经营、幼儿评量与辅导、儿童节奏乐、儿童歌曲与创作、键盘乐等。

三、前瞻性

课程是教育走向实践的桥梁,只有具有前瞻性的课程设计才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人才,才能使教育先行落到实处。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时代性特点。

(一)首先重视特殊教育

从台湾高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来看,大部分学校不仅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儿童教育概论》,而且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幼儿教育概论》《幼儿行为观察》《幼儿游戏治疗》《幼儿行为辅导》等科目。《特殊幼儿教育》的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实行学前阶段特殊幼儿教育之专业知能与素养;激发接纳有特殊需要之幼儿的教育爱,养成有爱无碍之精神;培养实行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计之专业知能与家长沟通之能力。《幼儿行为辅导》的课程纲要指出: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认识、理解、辨别幼儿健康发展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成因、辅导策略。能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应用教育家满足孩子需求的信念与策略教保幼儿,并经常反省思考自己的辅导信念与态度。”

(二)其次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他们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教育研究法》《心理与教育统计》《幼儿行为观察》等多门课程专门培养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甚至个别高校还专门开设了《质的研究法》《量的研究法》等课程,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这些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基本教育研究法的概念;彻底了解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理论与在研究中的应用、计算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各个统计数,培养应用SPSS pc+ 统计软件包分析教材中之统计问题、将分析结果做适当呈现与诠释等能力。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学生分组研究、做汇报,教师归纳、提升的形式,甚至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考试,也采用独立研究、撰写论文、做汇报的形式进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研究能力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切实形成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四、开放性

在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方面,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开放性

从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高校重视学生未来生涯发展,强调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未来从事工种多种可能性,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台湾高校将幼儿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不但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托幼机构从业人员,而且要广泛涉及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幼儿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幼儿文化产业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课后照顾中心保姆(如安亲班保姆)、特幼照顾人员等。

(二)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除了设置常规课程,还善于向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引进了多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和教学法,并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例如:意大利的方案课程、德国华德福课程、美国的高瞻课程、中国大陆的行为课程和五指活动课程、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斯音乐教学法等。除此之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和大教育观,例如台湾高校开设了一定量的家庭教育、家政服务、社会教育科目,强调儿童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强调儿童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良性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个体。

(三)培养方式的开放性

首先,培养方式灵活。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逐渐向开放型转变主要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大学或学院均可以开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1994年颁布的《师资培育法》及《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中规定:任何一所大学或学院只要设有26个学分的幼儿教师师资培育课程,都能招收幼儿教师专业的学生。这就在政策上准许非师范类的大学和学院加入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行列,标志着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制从最初的单一形式不断向多样化、开放型的模式转型。

其次,步出课堂的学生培养方式。台湾高校幼教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参加至少30场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而且要对讲座的时间、地点、内容、启示等做详细的笔录,并得到系部相关部门盖章方可承认和存档;除了大一修习一年的《服务与学习》0学分之外,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至少8小时的志工服务,如义务清洁校园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有30分钟的志工活动;除了三、四年级幼稚园教学实习的6学分和平时的参观幼稚园、见习、试教外,学生在三、四年级须自行见习或通过幼稚园教师的介绍,提交至少160小时的个人实习纪录,并要在得到认证之后存档。除此之外,还针对幼儿专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儿童夏令营、幼儿教玩具制作比赛、幼儿辅导个案讨论会等。

【参考文献】

[1] 刘国磊.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规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06).

[2]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重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陈琦,吕苹.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29-36.

[7] 张杰.台湾学前教育研究概况[J].教育科学研究,1992,(05):33-37.

[8] 毛曙阳.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5,(01):56-58.

[9] 黄富顺.台湾技职教育新近发展与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9,(06):45-49.

[10] 任建龙,吴振东.台湾高校关于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研究综述[J].儿童发展研究,2011,(04):1-3.

[11] 张颔.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及启示[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12):32-35.

第6篇

关键词 比较 看 幼教

幼儿教育是教育领域中尚属一块有待开发的领地。尽管近几年幼儿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教育学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然而,对幼儿教育成果的评价,如何提高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仍有待于探索。

通过幼儿教育的工作与实践,以及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从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工作特点到幼儿教育工作状况,感到有必要在幼儿教育中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一些教育比较,如古今教育比较、中外教育比较、新旧教育比较以及教育宗旨与教育成果的比较等,在比较中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和新的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建立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创新幼儿教育。

一、古今教育比较

我国是一个注重教育的文明古国,自孔子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教育史,民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特别是隋唐的科举制,激发了无数文人学子奋发读书之风,开创了一条有利于用人治国之路,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既有“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的范例,又有“孟母三迁”、“铁棒磨成针”的自豪,然而也存在着一种学而优则仕的倾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的教育过多看重仕途,为适应考试,“四书”、“五经”、“八股文”一统天下,也害了不少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培养一代社会有用人才,从小抓起,全面发展,正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旧的教育理论仍在影响我们的幼儿教育,往往把智育作为第一位,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这种教育的思维影响了幼儿教育,而且根深蒂固,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这样看待,可怕的是孩子、家长、教师、社会形成了空前的一致。在如今的一种特殊的421家庭(一个孩子、两个家长、四个老人)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情绪左右了幼儿教育,造成了幼儿教育的偏题,在教育中,智育课占有绝对的比重,有一种拔苗助长的势头,有的把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拿来教,还有学校、班级互相攀比。相反,把其他教育认为可有可无,任意舍弃,成为幼儿教育的误区,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中外比较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还是以教为本上。我国的幼儿教育偏重于教,幼儿教育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际操作中,教育责任多了,保育的职能少了。而在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则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幼儿教育的功能,最大可能地开发儿童的童趣。从下面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外不同的教育状况。我国的幼儿教育每个班学生40~50人,每天课时8小时,每年二个假期,而国外每个班学生20~30人,每天课时6小时,每年四个假期。我国的幼儿教育学习环境严谨,要求幼儿有坐相,听老师讲课,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国外的学习环境宽松,如美国的幼儿教室内有沙发,幼儿可以随时睡觉,进行的是启蒙式的教育方法,两种不同的教育风格造成了不同的结果。智力上中国儿童高于欧洲儿童,头脑奥林匹克常有中国人的名字,传统的听、说、读、写井然有序,欧洲儿童则在动手、提问、体能等待方面强于中国儿童。

三、新旧教育比较

古犹太经典《塔木德》中说:“校园儿童的成长,乃是这个世界希望的所在”,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担负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幼儿需要教育,教育是文化的标志,但教育需要方法,通过教育对儿童的无知予以启蒙,对于儿童的善良予以肯定,对于儿童的顽劣——这是人类自动物进化以来必然带来的一点劣根性——需要纠正,必要时给予惩罚。幼儿的成长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儿童,其表现有所不同。故而学校的幼儿教育也因此变化,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幼儿教育。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明的提高,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幼儿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要求教育有所创新,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进行新旧教育比较。

四、教育宗旨与教育成果的比较

教育幼儿对于一个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是启蒙,又是基础。古人这样比喻:一岁看七岁,七岁看到老。正因为这时段教育的特殊意义,日益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对现有的教育幼儿预期、目标、过程与其实际效果作一番比较,不难发现,良好的愿望与教育的实际成效不成正比,预期小于成果。如教育幼儿要达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着重教学、轻开发、重学习、轻活动,没有顾及幼儿的利益及自身需要和发展要求。在教育幼儿中往往是灌输式、被动式、填鸭式、提问式多,而不是采用适合幼儿特点的启发式、沟通式、讨论式,在教育幼儿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始终是教育者,教与学泾渭分明,幼儿教育工作者就是师长、保育员,而不是朋友、兄长。

比较是一面镜子,可以从比较中发现问题,比较是一种方法,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幼儿教育的反思,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在幼儿教育方面,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尤其是幼儿教育的创新,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应对,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这是我们每一个关心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应当考虑的问题。从幼儿教育的几种比较中感到,不能任意迎合社会人群的喜好,墨守成规不行,生搬硬套国外的方法也不行,应当脚踏实地,注重幼儿的特点,根据我国的国情,认真学习和领会幼儿教育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自觉运用于幼儿教育的教育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创出适应幼儿教育的幼儿教育新模式,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参考书目:

[1]《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期

[2]《上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期

第7篇

(一)香港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制

香港教育学院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了全日制和兼职两种课程模式,学制灵活多样。有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四年全日制);有幼儿教育高级文凭(三年全日制);有幼儿教育高级文凭(二年全日制);有幼儿教育荣誉学士(三年兼读制);有幼儿教育文凭(两年制兼职);有幼儿园教育高级文凭(二年日间混合制/二年夜间混合制)。香港教育学院以开阔的教育视野、灵活的课程设置、应用型教育模式、服务性管理模式为不同层次的学员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学习机会,其职前教育课程强调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职后教育课程更强调基于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使幼儿教师的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效对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养。

(二)专业课程设置

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虽然分有不同的体制,但是在各自的专业设置上都体现了如下特色:课程目标——香港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其主要宗旨是帮助学生在学术和专业上作充分准备,让他们日后成为能干、关怀学生及善于反思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在不同的幼儿教育环境中工作,并能在专业上作进一步发展。这相对于国内专业课程目标更加侧重于教师职业态度的培养,重视教师能够反思,不断进步。课程结构——学前教育课程采用学分制。不同学制的学生要修满相应的学分后取得相应的学历与资格。其中包括十周以上的教学实习、驻校体验及教育机构参观。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研习、学科研习、通识教育和学校体验四个范畴。教育研习旨在帮助学生具备初入职幼儿教师必需的专业知识、技巧及态度。课程也注入特殊教育需要和信息科技元素等教育意念,学科研习旨在巩固学生的学术基础,并让他们掌握到教授学前教育课程内各科目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与技巧,通识教育范畴将透过有关生活技巧、文化与社会等相关科目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个人生活技巧,以提升个人素质,迎合现代社会所需,帮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整体环境。学校体验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教学工作上,以发展学生的批判及分析能力为重点,学校体验包括教学实习、驻校体验和教育机构参观。透过学校体验,学生有机会获取和运用初入职教师必备的技巧,并加以改善。

(三)课程特色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工作坊、学校参观、研讨会和讨论会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理解、评估和运用学到的事物,并培养进行独立、终生学习及发展的技巧。香港教育学院学生见习和实习的情况:学生从入学后每周要有一天到幼儿园或幼稚园见习以积累经验,检验学习和查找方向。在毕业前会有18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实习前要进行工作坊研习活动。这种见习实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有效地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教学中重视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用学生自主查找与研究学习资料、自主设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项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还通过鼓励大胆否定、标新立异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老师评价学生的标准和形式也是多元的,对学生的表现不作整齐划一的评价。香港学前教育的课程中对于艺术方面的培养较少,但是学生有机会参与艺术增润课程及教育交流团。总体说来,香港教育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调整与拓宽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教育专业课程为重点、以强化教育实践课程为特色。

二、给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启示

(一)提高教育质量,打造“软实力”工程

曾记得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软实力”是关键,它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质量是生命,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也就是说,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一支学养、教养俱佳的教师队伍,一批充满幻想、富有生活理想的学子,才能造就一所好学校。我们应该更加强力打造办学特色效益实力、科学管理实力、教育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实力。

(二)重组整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大而全,门类繁而多,内容交叉重复、资源就会浪费,致使学的疲劳,教的枯燥。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应该和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有消化、理解、反思、回味的过程,应为学生多开设符合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的选修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一线的需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唯特唯精、唯美唯新,发挥课程结构有效载体,成为链接学生与教师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的纽带和桥梁。

(三)正确处理教学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狭义的是指教科书,广义的是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所有的学习材料。在香港教育学院老师和学生几乎没有固定的教材版本,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养成学生看书思考的习惯。教师应掌握所教授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并能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最适用我们学生的教学内容,决不能让教材束缚教师的教学思想,限制学生的学习空间,决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致使教学内容缺乏鲜明的时代感和鲜活的生命力。

(四)变传统的“教—学”单向传递方式为学生主动探究式教学

以往教师更关注怎样教,忽视学生的学。在香港把学放在第一位,即学与教。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问,要让学生习惯这种教学,教学应留出半个小时的答疑时间,给学生压力,让学生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现象。

(五)改革单一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

一张试卷无法考量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方式决定教学方式。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突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学生,注重工学结合,与用人单位实现无缝对接。在香港教育学院学生的作业没有标准答案,教师更加看重学生观念的创新和想法的独特。需要小组合作,查阅大量资料后分析综合、梳理提炼,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养成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

(六)学术成果、幼儿园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一体化

第8篇

一、早期教育中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

以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念来认识早期教育,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儿童,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次会议充分重视有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会长、日本立正大学松原达哉教授以第19次日本学术会议特别委员会的活动为背景,作了题为“‘孩子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报告。松原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目前日本社会的一些特征,如低出生率,核心家庭,母亲就业增加,离婚、分居增多,父亲参与育儿的缺乏,儿童独自呆在自己房间的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的增加,等等。松原教授指出,这些社会特征引起了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如逃学,偏食,儿童虐待,亲子交流缺乏和校园暴力等。松原教授进而指出,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是家庭及社区等儿童成长的相关环境、价值观和欲望等众多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为了社会的安定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松原教授等人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或改善现状的措施和建议,如慎重处理婴幼儿与电视和其他媒体的接触,以减少和消除儿童可能出现的言语、情绪发展迟滞以及犯罪;中止虐待;加强亲子的交流,鼓励成人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慷慨地给予孩子褒奖;让教科书成为有魅力的东西,减少每个班级的人数,配备优秀的教师,以抑制学生的逃学;为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等等。最后,松原教授指出日本也必须出台保障儿童各项权利的相关法规。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方俊明教授从本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出发,作了“大学将如何推进早期融合教育”的报告。方教授指出,早期融合教育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共同接受学前教育.它是融合教育的早期阶段,也是早期教育的一种形式。方教授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院如何结合学科建设和学院的发展来研究和促进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在学院专业设置中渗透早期融合教育的思想,通过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把握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中贯穿早期融合教育的思想,通过科学研究深入探讨早期融合教育的规律,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宣传和推行早期融合教育,等等。

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LindaSiegel教授作了题为“阅读障碍高危儿童的诊断与干预”的报告。Siegel教授就幼儿园中阅读障碍高危儿童的诊断问题和促进他们进步的相关评估提出了一个模型,并以加拿大一个城市的儿童为大样本,考察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早期筛查和以班级为基础的干预,即使不进行标签性的测试或其他大量的测试,也可以预防儿童的阅读障碍,显示了该诊断与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与会代表围绕早期融合与特殊教育这一主题,从早期融合教育的政策、融合教育的实践比较、家长和家庭的参与以及特殊需要儿童具体的特征等多种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台北的洪怡君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院的苏雪云老师都以早期融合教育为研究对象,前者介绍了台北县幼儿园参与融合教育实验的情形,提出了在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建议;后者阐述了融合教育的意义,介绍了美国早期融合教育政策的发展和早期融合教育项目的实践,并对中国早期融合教育进行了反思。日本的稻川知保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小慧老师、罗琳老师和昝飞老师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家长和家庭在早期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存在的误区以及相应的对策,等等。日本宇都宫大学的保坂里绘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的刘春玲教授等则以幼儿园教育为着眼点,探讨了早期融合教育中的相关问题。

二、早期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周兢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和印度农村贫困儿童的早期发展模式”的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她与Nirmala Rao教授合作进行的中国云南省和南印度某州农村和贫困社区儿童的早期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周教授介绍说,2004年世界上出生的每百名儿童就有40名在中国和印度。周教授等从中国云南和南印度某州的农村和贫困社区随机选择同等数量的男女儿童,从社会性、精细动作、语言和粗大动作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和印度的儿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周教授深入介绍了两个样本中各种家庭背景变量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日本大阪国际教育大学的谷口正子教授从生活在日本的身处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子女入园的家长的心理分析人手,作了题为“日本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子女养育”的发言。谷口教授在简单介绍日本社会外籍人士和儿童的数量和比率不断增加的现状之后,探讨了日本学前教育界所面临的既古老又崭新的问题――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多元文化保育与教育,重点介绍了他们为了解生活在日本的身处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父母与儿童所期望的多元文化共存的方式所进行的名为“多元文化子女养育的调查”的研究。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国籍的家长对儿童在日本幼儿园的生活所担心的问题各不相同,对在日本养育子女所担心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谷口教授在分析这些来自不同国籍的家长的意见和愿望的同时,介绍了日本仍在改善过程中的应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措施,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韩国大邱大学早期教育系郑锦子教授作了题为“韩国早期教育机构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言,介绍了韩国早期教育领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并提出了有效地利用博物馆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博物馆教育”的新观念和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与会者提供了在学前教育领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新途径。

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围绕早期教育中的多元文化也报告了各自的研究.如儿童的分享行为,亲子间的互动,幼儿的英语教育,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等等。与会代表所呈现的研究提高了大家以多元文化的视点思考幼儿或幼儿教育的意识。

三、早期教育中的其他问题

此次会议除了上述两大主题,还涉及很多关乎早期教育的其他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蔡迎旗副教授受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委托,作了题为“中国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重构”的报告。报告宏观地勾画和剖析了中国现有的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指出中国现有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存在条块分割、不公平、责任不清等问题及当前面临的改革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力,并根据中国幼儿教育和社会现实状况,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重构幼儿教育财政体制,健全法规,以引导各级政府、幼儿家长及其工作单位、社区等共同承担幼儿教育的经济责任的建议。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副会长、日本宇都宫大学金崎芙美子教授作了题为“日本保育的现状与问题”的报告。金琦教授首先介绍了“二战”以后日本的儿童保育在两种制度影响下的变化以及国家开始将幼儿园和托儿所综合化的尝试,然后介绍了当前保育的现状和保育的内容。金琦教授指出,虽然日本幼儿园和托儿所的活动被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个部分,但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由此造成了幼小衔接上的问题。最后,金琦教授介绍了日本障碍儿童保育的对策――融合保育,并介绍了应对低出生率、儿童虐待增加、饮食紊乱等相关社会问题所作的努力。

美国埃里克森学院的校长Samuel Meisels从幼儿发展评估入手,作了题为“幼儿上学准备读的评估:幼儿教育工作者所需知道的”的报告。Meisels教授提出了早期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儿童的时候必须考虑两个问题:儿童在学习吗?公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了吗?并由此引出了一直以来存在的对儿童进行早期测试的两个困惑:我们所使用的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儿童做好了入学准备的测试吗?如果高难度的测试对年龄稍大的儿童有意义的话,那么对小年龄的儿童也会起作用吗?而后,Meisels教授针对儿童入学准备度的评估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观察、记录和评估幼儿在自然情境中的表现,并对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说明。Meisels教授还就如何进行观察性评估提出了建议。

作为2005年度学会获奖者,日本明星大学中坪史典教授作了“瑞吉欧・艾米莉亚方法中的教师”的专题报告。中坪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人们幼儿观的改变,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是实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还是实行以尊重幼儿为主导的自由教育,是一个需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坪教授以直观的照片、生动的事例分析了瑞吉欧・艾米莉亚教育法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为听众的教师,为孩子们提供问题解决机会的教师和边洞察幼儿的学习过程边“出借”知识或技术的教师,中坪教授形象地描绘了早教机构教师的新形象。

此外,与会者还围绕幼教师资培养、幼儿园课程及其管理、父母抚养与生活环境以及婴幼儿的多元智能培养进行了研讨。

四、实践之旅

来自日本的轮岛老师和石丸老师以代代相传的日本传统儿童游戏为媒介,向大家呈现了一台精彩的儿童律动游戏。本游戏一为训练儿童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二为培养儿童的团结意识以及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三为训练儿童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的意识和能力。游戏活动给了与会者深刻的启示,让大家在游戏的欢笑声中领悟到寓教于乐的理念。

第9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生存状态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92-01

教师的生存状况指在新课改的历史背景下教师群体所处的物质精神环境的综合。有的学者把教师的生存状态定义为:教师在学校工作中与职业有关的现实状况,主要包括教师的工作基本状况、教师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倦怠、教师心理、生理健康等方面。

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涵义和内容非常广泛。从学科上讲,它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外延包括教师的经济收入、内心活动、年龄工资、文化学历、社会保障,以及衣、食、住、行等广阔的范畴。本文中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是指幼儿教师为履行教师职责,谋求事业发展和自身发展,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及自身素质、工作负荷、工作回报、社会地位、对自身价值追求等全部的情形和状况。也即幼儿教师在工作待遇、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继续教育等全部的情形和状况。

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期为人的终身发展作了重要基础铺垫。2010年《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幼儿教育师资的建设。有良好的师资作保障才有可能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对幼儿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民众的优育意识逐渐提升。特别是在我国范围内,由于大部分年轻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子女的教育质量要求更是“从娃娃抓起”,对幼儿教育质量及教育师资的要求更是逐渐攀升。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形势发展下,幼儿教育理念经过了重大变革。2001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颁布了幼儿教育的新指向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产生了革新性的变化。日趋发展的社会形势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阶段,负有教育和保育兼施的任务,这就要求了幼儿教师不仅是在教育经验上而且在生理状态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师队伍偏年轻化的现象。所以青年教师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主力,也成为了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后续主导动力群体。因此要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必然要从幼教群体中的青年教师群体素质开始抓起。

但是在呼唤提高教师素质提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幼儿教师自身的生存状态。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要提高生命质量就应该从教师的生存现状开始关注,能够生存才能够谱写生命。

关注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通过对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提出改革意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论意义

能够为学前教育及幼儿园管理领域提供相应案例和数据,能够丰富学前教育理论,为学前教育学科基础建设和学前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思考点,为幼儿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幼儿教师管理政策,幼儿园进行师资培训,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践意义

青年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的主力群体,更需要在生存发展上得到普遍的关注。对青年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研究、对幼儿师资队伍的稳定与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展示青年幼儿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引起社会对青年幼儿教师群体的关注,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为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契机。

(二)为青年幼儿教师的自我表达、自我成长提供平台,为提高其生存质量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三)为幼儿教育管理部门幼儿教师管理政策的制定、幼儿园的师资培训提供指导依据。

笔者从教五年中,送走了五届幼儿教师。在后期交流中发现这些已经成为幼儿园“元老”或主力军的青年教师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大部分后来甚至放弃了大学几年所学的专业,在从事幼儿教育一两年后便更换了职业。而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便不禁扼腕叹息,很多都是迫于生活或发展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在我们不断为社会培养输送师资的同时,我们年轻的幼儿教师却在不断流失。这让我开始关注幼儿园青年教师的生存现状,关注他们,为我们的幼儿教育事业把根留住。

[参考文献]

[1]闫伟鹏,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第10篇

(一)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城市的幼儿园会有几名教师,而农村的幼儿园一般就只有一名教师,并且很少有专业的幼师。农村的幼儿教师也很少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增加他们的知识。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很明显,大部分农村的幼儿园教师有小学化教育倾向,农村的幼儿教育难以让孩子们在幼儿教育学习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从多方面锻炼提高。

(二)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在农村有部分家长并不重视孩子们的学习问题,甚至不让孩子去幼儿园,忽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很多的农村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并不高,在教育方面也很难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幼儿教育的缺失,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落后的位置。

(三)农村幼儿园幼儿入学率低

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幼儿教育又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很多农村的家长觉得幼儿园需要交学费,还不如把孩子留在家里。而且农村的幼儿园比较少,孩子上幼儿园的接送很不方便,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农村幼儿园的幼儿入学率很低。

(四)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不足,设施不健全

农村幼儿园建设的经费不足导致幼儿园的设施不健全,条件简陋,不能够满足孩子们学习和活动的要求,很多开发孩子们智力的设置和场所都不具备,在经济水平发展比较低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很多设施都很难配置,这样会影响农村孩子的素质和全面发展。

二、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对策

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十分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一)制定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

国家要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农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积极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监督和引导工作,纠正和避免农村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小学化”倾向,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不断发展。

(二)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全方面的得到发展,就需要教师有着十分专业的素质,强烈的敬业精神。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幼儿教师于城市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孩子。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主要以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为主,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幼儿教学的技能。

2.在各乡镇幼儿教师之间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她们互相学习,交流、总结经验。

(三)端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发动社会力量

加大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力度,使得农村的幼儿家长能够认清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多和家长沟通,向他们传递教育观念。让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平时的学习、游戏和生活中,让孩子们的家长看到幼儿园带给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改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如果只是依靠农村的幼儿教育机构很难让农村的孩子们都得到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需要加强幼儿园机构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发动社会的力量,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而满足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幼儿教育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农村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四)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家应该积极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于教育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不能忽视农村的幼儿教育问题,政府要积极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五)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11篇

我们认为,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奠基阶段。为此,幼儿园教育应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为幼儿提供终生受益的保育和教育,培养幼儿终生受益的基本素质,使其具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智力、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享有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

在办园实践中,我与全园老师坚持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用《纲要》倡导的先进幼儿教育理念引领教育实践,力求寻找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最佳结合点,为发展幼儿教育作出了一些探索。

一、创一流幼教品牌

几度耕耘,几度收获。省政府第二幼儿园的发展历程,是我与省政府第二幼儿园全体幼教队伍共同创新的历程。在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耕耘,吉林省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名气日渐增长,规模从小到大,已逐渐成为“雏鹰”展翅的基地,爱心浸润的花园。

我与全园教师始终坚持一切从孩子利益出发,对幼儿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品牌幼儿园、特色幼儿园;我们提出了“管理上一流、教育超一流、服务争一流、环境创一流”的幼儿园发展宗旨。

在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注重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长知识,因而培养的幼儿具有健康又自信、礼貌会交流、好奇爱探索、独立能合作的素质和能力。园内幼儿团结友爱精神大发扬,中文与英文、知识与技能同习,人格与体格并举,幼儿教育硕果累累。如今我们幼儿园生源巨增,各界好评如潮。

二、打造一流的幼教团队

从事幼教工作几十年,我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使自己由幼教外行变成了幼教的行家里手。

我把每位员工和幼儿看作是家庭的一分子,注重提高职工服务意识和技;,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注重创造和谐团队,每年投入资金改造教育条件,派教师到各地学习培训,同时开展各类幼教技能大赛和岗位练兵。

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我园教师的文化素质、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一只由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懂教育、善研究、能创新的幼儿教师队伍逐渐形成,使我们幼儿园教学水平走在了全省幼教前列:教师在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类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每年受到管局、教委表彰的教师就有十几名,有十几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如今,我们幼儿园已成为幼师的培训基地,并成为国家、省、市幼儿教学科研实验基地。

三、实行一流的幼教管理

面对创业的艰难,我从不畏惧;为了幼教事业挥洒着汗水,我在努力攀登着幼儿教育的高峰。

我园非常注重幼儿园软硬环境建设,创设了极具环保功能的教学环境,给孩子带来温馨、和谐并能够激发潜质的学习条件;购买多功能大型玩具和各类游戏场地,给孩子提供了宽阔的游戏空间;创设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形体训练室、语音室、钢琴室、多功能大厅等,给孩子营造了自主开放、自由发展的舞台。

在孩子眼里,我们幼儿园是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家长心中,它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在幼教同仁口碑中,它是拥有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的名牌特色幼儿园。

在我倡导下,幼儿园与长电集团合作成立了紫盈分园。在筹建建园期间,我亲临指挥,既是设计员又是技术员、施工人员。该分园成立至今,已经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二道区靓丽的名片和窗口单位,已经吸引了大量幼儿入园。

我与全体老师们的执着与拼博,为省政府第二幼儿园收获了硕果。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示范幼儿园、长春市首批示范园、吉林省幼教先进单位、吉林省双佳幼儿园、东北三省卫生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

我园还是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实验基地、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课题实验园和省早教实验协作研究中心成员单位。2008年,幼儿园被长春市评为群众口碑最佳单位,长春市特色幼儿园、中国改革创新百佳单位。

四、生命有限 爱心无限

二十几年守望,几代人辛勤耕耘,项项佳绩和颗颗硕果,都载入了省政府第二幼儿园的史册,这成为我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自1989年《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到现在,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纲要》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标准、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面对的严峻的挑战是:幼儿园如何加大改革的力度,把贯彻《纲要》的过程变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变成探索开放办园、与社区和家庭重构幼教体系的过程,变成改革管理,创造优质高效的、动态而有活力的幼儿园教育的过程,变成为幼儿创造真正能有意义地度过愉快童年的乐园的过程……这个目标的确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与教师、家长一起对幼儿教育进行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要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正是通过贯彻《纲要》,跟上了时代变革的步伐,为幼儿教育改革创造一个坚实的平台,在此平台上精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无愧于时代的优质的幼儿教育体系。

多年来,我注重个人学习,工作之余积极阅读国内外先进经验材料,并进行积累、理解、内化、运用。我主编了省“九五”规划课题《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书,带领职工完成了国家、省、市、区级“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作为园长、中学高级教师,我先后担任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创造性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音乐研究会副研究员、吉林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长春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创造协会理事,先后获评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幼教先进工作者、爱国教育最佳园丁、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校长、中国改革创新百佳人物称号;2011年又获得了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标兵称号。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教学目的

一、前言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攀比心理严重,觉得在幼儿园开始就应该开始学习很多的知识,如认字、算数等,目的是为了不让上小学的时候落下。而很多的幼儿园也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了这块,幼儿园学习中很多都已经是一年级的知识。同时,很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这些问题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严重体现。这样的环境和要求下,让孩子的童年不再那么无拘无束,缺乏了自由发挥,对身心的心理教育上也显得欠缺。因此,有效的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非常关键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育老师连同家长必须共同努力来让孩子的童年获得更多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各种应用技能,而不是纯粹地学习知识。因此,本文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并探讨纠正这种现象的优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在次基础上重点的探讨了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优化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老师以及幼儿家长要共同努力,不断的改善自身的思维,摒弃那种一味地让孩子学知识的思想,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可以从目前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三方面进行。首先,教学内容上,很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在幼儿教学中进行,让孩子增加负担。其次,教学模式上,游戏环节过少,开设课程传授小学知识占一部分,这就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利。另外,教学管理上,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的活动较少,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知识的教学,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优化措施

基于以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作者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优化措施:有效的加强和培养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家长的理念,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做法引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升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水平。

1.有效地加强和培养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直接面对的对象,其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方向。如果幼儿教师水平不高,同时对于孩子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看重,那么就会出现老师带有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因此,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中,必须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幼儿教师能够科学的进行安排教育活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理论知识,如认识多少字,能计算多少加减法,等等。而是多给孩子传授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同时培训教师从科学角度来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主动在教学中多进行游戏互动,让游戏和教学相辅相成,让课程真正适合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教师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幼儿教育机构要多给幼儿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接触到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师资队伍水平提升了,幼儿教育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才能有效的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问题。

2.改善家长的理念,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国的大多数家长大都是望子成龙,渴望孩子越早掌握理论知识越好,其实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比如,很多中国家庭中,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认识很多的汉字,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背诵很多的古诗,等等。而家长也为孩子有了这方面的能力而感到自豪,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四五岁的孩子连自己吃饭都完成不了,还是父母去喂,也不懂得去做一些基本的家务,脑子中根本没这个意思。更大的问题是父母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总觉得这些我们可以提孩子做,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这恰恰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理念。要想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须改善家长这种错误的理念,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身兴趣,在幼儿教育中远远的重于这些知识的传授。所以,改善家长的理念,才能让孩子更加快乐的成长,幼儿教育才能更加让孩子健康成长。

3.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做法

国外的幼儿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国内的幼儿教育的,他们的孩子可能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孩子,但他们对于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兴趣的培养方面却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应该将国外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有效的引入。首先,在幼儿教育中要让孩子“玩好”,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幼儿通过游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其次,在幼儿教育中多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另外,多练习孩子的动手能力,多在幼儿教育中让孩子参加手工和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

4.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在幼儿教育中必须遵循孩子自身的特殊性,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孩子的幼儿教育健康和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做好孩子进入小学前的衔接工作,比如多参与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喜欢,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生存技巧等等。

5.提升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水平

在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工作中,政府部门必须做好监督工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有效的细则来加强管理和控制,比如对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等等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杜绝各种以成绩来论成败的教学方式,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和游戏时间,同时坚决杜绝强制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等等。

四、总结

总之,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意义重大,对于帮助孩子健康发展,培养孩子的爱好,提升孩子的正确思考和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老师以及幼儿家长要共同努力,不断的改善自身的思维,摈弃那种一味的让孩子学知识的思想,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田红艳.幼儿保育的理论地位难以落实的原因和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2]苏小美.幼儿园引入新闻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报业,2016,(14).

[3]周燕.幼儿园一日活动之反思与改进[J].教育导刊,2016,(06).

[4]刘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究[J].科教导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