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

时间:2022-06-19 14:5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

第1篇

各位领导:

自2013年8月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一市以来,我市项目办始终把把西部计划工作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途径来抓,按照我省项目办的统一部署,2013年市共引进了来自河南、河北、山东、浙江等省份各高校的51名大学生志愿者,我们本着让志愿者“受锻炼、长才干、出成效”的原则,通过各服务单位和广大大学生志愿者的共同努力,2013-2014我市项目办西部计划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2013-2014年度志愿者基本情况介绍

2013届志愿51人,2012届志愿者12人。共计63人,其中已有30人结束服务期,11人就业。

二、领导重视,真诚关怀,为志愿者顺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成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领导小组。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党委组织部、教育局、财务局、劳动局、团委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市领导要求项目办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此项工作,确保志愿者引得来、留得住,切实为我市基层组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市党委还在交通、资金、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项目工作实施有条不紊。二是切实关心志愿者。我市本着“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从工作、生活、学习上关心他们。今年7月举行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迎送会,市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每逢节假日市领导都会安排为每一名志愿者发去慰问短信和慰问礼品,过年时和留守岗位的志愿者同吃年夜饭,送贺卡。平时也组织诸如篮球比赛等各种志愿者活动。为了更好的了解志愿者们的思想动态,市项目办经常看望慰问志愿者,并和他们交心谈心,作好志愿者思想工作,确保志愿者们安心开展服务工作。三是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工作。2013届志愿者来到一市,我市项目办都要专门召开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志愿者精神、理念,志愿者应遵守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市情介绍、民族风情介绍、国防知识介绍等。

三、加强管理,健全机制,为志愿者有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管理是西部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为了保证“西部计划”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项目办及时制定和下发了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制定了《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十市项目办管理职责》、《服务单位职责》、《志愿者行为规范》、《志愿者工作量化考核制度》等多项制度。要求各基层项目办、受援单位给志愿者落实与本单位职工相同的福利待遇。在市团委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月派专人到服务单位进行慰问和了解情况,及时传达我省项目办有关精神,掌握志愿者的工作、生活及学习状况,竭力帮助志愿者解决困难,为志愿者工作、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二是建立来信来访登记制度,对志愿者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载,以便解决突出问题,总结管理经验。三是为了保证大学生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制定了《大学生志愿者安全建康管理制度》。今年1月召开“西部计划大学生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会议”,对在岗的所有志愿者进行安全健康管理条例系统培训;四是不断完善“导市带徒”制度。服务期初签订导市带徒协议,服务期结束,由导市和服务单位统一对志愿者做出鉴定。五是不断健全志愿者自我管理机制。成立了大学生志愿者团支部、志愿者服务队、QQ群等。选拔了一名志愿者在市项目办服务,从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负责上报志愿者工作、生活情况,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志愿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六是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管理志愿者的请销假,并要求留下联系方式,便于随时联系。通过严格的制度,保障志愿者们的人身安全。七是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制定了《十市北屯市大学生志愿者经费管理使用规定》,对专户设定、经费使用、支出范围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保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四、精心组织,热情服务,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13届志愿者自来这一年,我市项目办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一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了联欢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春节联谊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篮球比赛活动、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通过开展各项文化教育活动,加深了大学生志愿者对我省、对一市的了解,提升了大学生志愿者加强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志愿服务行动。继续推进青年志愿者“一助一”结对助老、助困、助孤、助学等日常化、个性化志愿服务活动,为各类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五、搭建舞台、促进成才,积极为志愿者提供发展空间

我市项目办把志愿者就业工作作为重点,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一是深入调研,了解意向。为进一步掌握即将结束服务期的志愿者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的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今年6月中旬,我市项目办深入到每一个志愿者服务单位,通过召开就业服务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和存在的困难,形成专题书面调研报告,向市党委汇报,通过党政支持和部门协调,及时解决志愿者的困难,为他们留下就业提供保障。二是形成合力,争取政策。我市积极争取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落实新的就业措施和规定,为志愿者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提供信息,促进就业。发挥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依托劳动局、就业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积极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就业指导咨询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截至目前,2013-2014年度大学生志愿者共有15余名已就业。

六、加大宣传,挖掘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志愿服务新风

我市项目办积极协调新闻单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认真挖掘大学生志愿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市项目办还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对“西部计划”宣传报道的通知》,要求各受援单位积极做好挖掘就业创业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塔里木日报上开辟“大学生志愿者风采”专栏,连续报道反映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生活的情况。截止目前,我市项目办在各类媒体上刊发稿件100余篇(条)。

西部计划在我市的实施,开辟了一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办将再接再励,努力工作,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将西部计划工作实施好、落实好、开展好、管理好,为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2篇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志愿精神的培养

1993年,团中央发起实施志愿者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中国青年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对于大学生的志愿精神的培养迫在眉睫。

1.我国志愿服务精神的内容

在我国自愿、无偿是志愿精神两个基本的品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志愿精神的宗旨,发展、进步是志愿事业生存的主题,也是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这种质朴的志愿精神内涵却极其丰富,它务实、奉献、友爱,以自己的实践行为去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体现了志愿者自立、自强、自我完善的主人翁精神。

2.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意义

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能够端正自身的政治方向、激发自身的友爱、热情,同时还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1培养大学生志愿服精神有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同时志愿服务工作逐步走向日常化、规范化,其育人功能日渐明显。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学生思政方面的教育,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志愿者事业的未来、希望,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刻不容缓。

3.1普及志愿者服务理念,弘扬志愿精神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但是缺乏全面的推广和宣传,社会对志愿服务理念认知不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日渐成熟,志愿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宣传。2003年,团中央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批6001名应届大学生毕业,高喊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奔赴我国西部相对欠发达省市,开展为期1—2两年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持续至今已有480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一活动的开展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对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西部计划活动涌现出的优秀事迹的宣传,使志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引导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极大地弘扬志愿的精神。

3.2改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习惯

学校是志愿精神宣传的重要主体,在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应重视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并能将这一精神贯穿到实际行动中。其次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要自身不断地进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创作能力等,并能端正社会道德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3.3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

3.3.1完善组织机制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主要是依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应有的自主性。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独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势在必行。

首先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是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的核心;其次搭建良好的宣传沟通平台,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组织内部志愿者的管理和培养,让大学生志愿者有较强的归属感。

3.3.2完善培训机制

在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涉及的领域较广,甚至由于专业不对口很难圆满地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能更好地展示志愿服务精神。同时积极地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理念,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

3.4合理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方向

志愿服务是一种直接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但是大学生对社会意识不够,在实践活动中有可能会偏离志愿服务的主导思想。这时高校合理的引导能帮助大学生志愿者站在长远的利益角度思考和判断问题。正确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让志愿者有更好的成就感,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示和宣传志愿服务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者的中坚力量。决定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方向。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发展志愿者队伍,培养的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科]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12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Research from College Perspective

WANG Luyi, WU Zufeng, YANG Yanxi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0054)

Abstra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volunteer service,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oth social volunteer service development and college student. Through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from college perspective, discussing the solution to further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under the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 imperfect, lacking systematic training, etc.

Key words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根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章程,我国志愿服务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服务和帮助。”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而做出贡献”。①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中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有知识水平高、一定的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组织性强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更强的公益性,从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1.1 社会意义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重要载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志愿服务中最为核心的奉献精神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中坚力量的重任。大学生除了在高校中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将个人的思想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大学生群体掌握先进的知识、具有现代化的思维,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发展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高校意义

高校除了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有从国家和社会发展角度思考问题的大局观。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现出的大学生公益精神,是指在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时,大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基于人文关怀和利他主义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人格品质,这种表现在具体实施公益行为的过程中体现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②而使得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德育、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1.3 个人意义

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帮助他人、宣传公益,这种“利他”“助人”的行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外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可是大学生实现认识自我、印证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使得大学生自我表现意识、自我价值体现等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实现自我精神层次的提升,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助我”。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扶贫开发及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建设、加强国际志愿服务交流、参与社会关爱公益活动等领域,一般依托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具有志愿者热情高志愿服务组织性强、参与形式多样化等诸多优势,在志愿服务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施和效果起到了阻碍作用。

2.1 志愿服务参与人员构成不稳定

目前高校虽然十分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志愿者的构成大多集中在大一大二低年级中,随着进入高年级面临考研、找工作的压力而离开志愿服务队伍。③虽然低年级同学对志愿服务具有很高的热情,但是志愿服务经历过少缺乏经验、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深入、目的性过强等的现象,都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的长效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2 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校中,志愿服务组织均以志愿服务队或学生社团的形式存在,大部分隶属于校团委或者学院分团委进行管理,且基本以学生组织自我管理的形式存在。由于大学生自身经验和与社会接触的局限性,导致志愿服务的内容过于单一,大多集中在协助校园内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弱势儿童和老年人、假期进行短期支教等层面,服务内容缺少创新。另一方面,在志愿者管理上不够完善,也对志愿服务造成一定影响。

2.3 志愿服务缺乏专业系统培训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行为,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如与脑瘫儿童等特殊群体接触过程中,需要大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和医疗常识,掌握与服务对象特定的沟通技巧,而这些必须通过专业培训获得。目前大多数志愿者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如何通过“助人”实现“自助”,都需要专业和系统化的培训来实现,以更好地理解和传递志愿精神。

2.4 志愿服务缺乏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志愿服务依托于大学生自发的为他人奉献的志愿服务热情,但是大学生仍处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容易因为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身边的人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片面的不好的看法而影响自己志愿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和纠纷等,并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支持,导致志愿者的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对志愿者和服务对象都构成一定的伤害。

2.5 志愿服务缺乏一定的心理疏导

一直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被认为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途径,但是对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却过于忽视。当今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处于“被爱”的角色,而志愿服务体现的是“爱他”,如何完成心理上的角色转变,并通过恰当的形式完成,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因为沟通技巧等使得没有实现预定的心理目标而造成的失落感,社会外界有时把志愿者当成免费劳力等现象造成志愿者内心的挫败感,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期望与志愿服务默默无闻的现实之间的落差感等,都会让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行为和志愿服务精神产生倦怠甚至怀疑。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心理关爱,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完成心理转变,同时对他们精神层面的疑惑进行疏导。

3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高校高度重视,规范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高校应该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重视,将其纳入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中去,在志愿服务资源、经费、评优机制等各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制定规范的组织管理章程,完善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志愿者选拔、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等环节的流程,对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

3.2 加大志愿服务培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将志愿服务系统化进行梳理并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在志愿服务前期对志愿者进行志愿精神、服务理念、道德意识、安全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④在志愿服务结束后对过程进行梳理,结合实际情况,对志愿者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3.3 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

提到奉献,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默默无闻,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也强调的是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但是,加大志愿服务的舆论宣传,对志愿服务知识的普及和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舆论宣传,通过学校网站、校报、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报道,也可以通过打造品牌活动、树立志愿服务人物典型等形式,使得更多人关注志愿服务,关注社会公益,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

3.4 完善激励体制,提供一定的志愿服务保障

志愿服务通常都与“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挂钩,而志愿者们更多的也是精神上的赞扬,但是如果想将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期性、多样性、高质量地开展下去,一定的激励体制是非常必要且必须的。这不仅是对大学生志愿者个人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志愿精神的倡导。首先,在精神层面上给予志愿者充分的肯定。通过学校各种网络平台、校园内宣传栏等各种渠道对志愿精神进行宣扬,对志愿活动进行展示,让志愿者获得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其次,建立完整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对志愿者的付出给予客观的评价。如建立志愿服务考核体系,将每个人的志愿服务时长、服务对象评价等进行数据化的统计,以对每个志愿者的付出给予客观的评价,并将其纳入到评优等考核中作为参考,既保证了客观性,也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同学们的志愿服务热情。再次,完善志愿服务评优体系,除了传统的“优秀志愿者”评定,还应建立多元化、多角度、多覆盖的评优体系,在志愿者的学分认定、个性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便利。最后,高校还应该建立一定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在志愿服务发生意外和纠纷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保障,解除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

3.5 加大志愿者心理关爱,展现人文关怀

志愿服务本身是对他人的付出和帮助,志愿精神也强调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给予更多的关爱,可以结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等机构定期开展针对志愿服务主题的讲座、培训等,并专门设立志愿者心理疏导站,或指定专门的心理中心老师进行针对性指导,从内心层面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变化,从而更好地激励大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进而更好地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注释

①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EB/OL].(2003-12-03)[2012-03-18].

② 袁子能.弘扬公益精神 倡导公益行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第4篇

【关键词】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现状;志愿者就业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10年计划的第三年,也适逢西部计划列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实施范围的重大机遇,为进一步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方式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锻炼成才、贡献力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经过长时间的政策落实和实践开展,西部服务计划已经逐渐走上正轨。其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的问题。

一、西部计划志愿者现状

(一)总体概括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等部门联合组织的西部计划是指在各个高校中采取公开、自愿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偏远的贫困县的从事1至3年的支教、卫生、农技辅导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西部、服务西部、建设西部,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多,质量也更高。据调查,经过团委的适当安排以及调整之后,大学生志愿者大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了作用,贡献了力量;同时,志愿者通过锻炼与学习,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而现有的志愿者数目对西部地区而言是供不应求的。

(二)生活状况

基层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大学生志愿者到了自己的服务单位,面临很多的困难。服务点大多条件艰苦,各个地区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语言交流上会遇到一些阻碍,诸多因素都需要志愿者融入坏境,适应生活。重庆市巫山县是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的重点受援县,有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于该县的各个岗位上,虽然生活条件远不如市区,工作环境艰苦,大学生志愿者仍然能够调整心态,融入当地为群众服务。

(三)岗位安排

在大学生志愿者岗位安排的问题上,各级团委考虑到志愿者所学的不同专业及服务单位的要求预先安排好了岗位,在工作之后如果志愿者或是服务单位申请调换或者重新安排的则会进行临时调整。但由于现实需求,大学生志愿者所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2011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彭代燕于8月参加西部计划,被分配到铜梁县商务局。对于师范专业毕业并且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她来说,理想和专业不匹配的岗位似乎颠覆了她回到铜梁的意义。对于志愿者来说,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但不能因为心理落差而放弃服务西部的初衷。据团委领导反应,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因该是复合型人才,应该能够胜任多种工作。志愿者应在服务单位内尽快学习,在短期内对自己的工作能独挡一面,在剩下的时间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为单位发展提出良好建议。

(四)“西部计划”的社会影响

第一,“西部计划”已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和人才资源落后的局面形成恶性循环,经济的落后导致人才引进的困难,人才的贫乏进一步加剧了西部的落后局面。“西部计划”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力举措之一,它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为西部基层输送了大量教育、卫生、农技等专门人才。这不仅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层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且还在改变着西部基层人们落后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等。

第二,“西部计划”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成为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示范性工程。以天下为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西部计划” 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和创业,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西部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高级知识水平和深刻现实经验的结合,在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同时,更加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三,“西部计划”宣传和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西部计划”所彰显的志愿精神在社会上得到了认可,端正了社会的不良之风,使“志愿者”这一具有高尚精神的社会团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可。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好诠释。

第四,“西部计划”已成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西部计划”每年组织数万名志愿者到西部工作,而绝大多数为大学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去”一时间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毫无疑问,大学生往西部的分流,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西部计划”的社会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该计划本身仍有诸多可以进步和改善之处,西部计划的实施状况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二、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相关政策短视,政策落实缺乏稳定性

国家为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尽管这些优惠政策确实对“西部计划”的实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不管是国家推出的优惠政策,还是各级相关部门推行的优惠政策,都仅仅着眼于短短的服务期内,而立足于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规定服务期满后继续扎根西部、扎根基层的优惠政策却严重缺失。原本以均衡东西部地区人才分布为目标,以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为目的而制定的政策,在事实上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就业方向逐步缩小,可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将就业面逐步紧缩。

根据笔者的了解,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就业情况并不容乐观,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缺少就业的相关服务成为了就业困难的最主要体现。

(二)志愿者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据调查,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没有被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一些志愿者成了各级机关办公室的“勤杂工”,或者在单位中未被安排实际工作而无所事事。而与此同时,许多贫困山村严重缺少老师,但却争取不到志愿者。对于一些职位,专科生就可以完成的却安排了本科生,本科生就可以完成的却安排了研究生。

笔者认为,志愿者资源在配置上出现的问题,不仅使志愿者资源遭到人为的浪费,志愿服务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而且严重挫伤志愿者的积极性,动摇他们服务西部的决心。

(三)相关的宣传和教育不足

“西部计划”自出台以来,虽然各级相关部门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宣传报道,但总体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对这一政策了解较少,甚至是存在偏见。同时,许多高校对“西部计划”也不太重视,宣传和教育力度很小,这导致许多大学生对“西部计划”根本不了解,更谈不上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甚至一些去了西部的志愿者,由于前期学校的宣传、教育不够,导致他们去西部后面临着许多问题而手足无措。

(四)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对支援西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目前,很多大学生志愿者选择到西部去,一方面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另一方面,也源于他们对支援西部这一活动的美好“想象”。他们当中有人并不了解西部究竟是什么样子,家中多为独生子女的他们会在基层平凡的工作上遭遇极大的心里落差,而这种心里落差一方面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对他们在西部的工作产生不好的影响。

(五)西部计划政策与地方性政策冲突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政策是国家和相关部门经过缜密研究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及时调整所做出的政策,各地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关的人事政策。两种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属于国家政策,在政策从属上,应该是地方性政策从属于国家政策,应该配合国家性政策实施。但是在两种政策并行的情况下,西部计划政策与地方性政策的冲突,因为没有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造成西部计划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有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参加选调生考试却在政审环节落选,按照相关规定,县团委以往有权力推荐优秀的志愿者免试取得选调生资格,但区里实行统一考试,审核权在市里面,对志愿的情况并不了解。这么一来,尽管有“同等条件择优录取”的优惠政策,也得不到执行。这些问题不仅使政策面临考验,而且也极大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西部计划的组织实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西部计划能够深入、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我们还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笔者认为,在近些年来的工作中,西部计划在组织、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运行机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存在很多问题。

1.西部计划在前期宣传上带有非常强烈的功利引导,使大学生对西部计划的认识不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动机不纯。志愿精神和理念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灵魂和基础,指引着支援服务事业发展的方向、凝聚着支援服务事业发展的力量,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而在西部计划的实施中,志愿服务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很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将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重心,严重违背了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服务变成了一种非自愿的、贪图物质报酬的活动,这不利于西部计划的长远发展。

2.组织机构全而不健,使西部计划的运行缺乏组织保障。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我们建立了较全的组织机构,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然而这些组织机构间并没有很好的协调工作,没有真正发挥领导机构的作用。项目管理办公室更是没有对运行的项目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和监控,使项目运行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志愿者生活补助的发放经常都是推迟15天以上才能发放。这都是没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管理和监控工作没有到位,责任难以落到实处,组织机构全而不健的表现。

3.在西部计划的运行过程中,主观随意性过大,表现在招募、分配、管理等各个环节,没有一套能够起到有效约束作用的严格的标准以及完善的运行机制,缺乏相应的管理力度和牵制机制。这使西部计划的运行在各部门各环节都出现了松懈、情绪,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真程度都有所降低。同时,这也是志愿者素质普遍下降的重要原因。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对志愿者培养意识和力度的不重视,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这不仅没有达到西部计划的初衷,反而加重了受援单位和受援地区的经济社会成本,对西部计划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志愿者就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期满意并考核合格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给予了考国家公务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考国家研究生给予总分加10分等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但是各地落实志愿者就业政策的力度非常不平衡,已有的相关的鼓励政策在很多地方贯彻落实不力,配套制度不够完善,有的地方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这使志愿者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间接地使西部计划的实施受到不良的影响。

5.大学生志愿者到基层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很多不同项目的生活待遇、就业政策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等。另外,很多单位或地区的领导并没有对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重视,没有在录用前进行良好的沟通,也没有根据岗位的具体需求招募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是很多志愿者参加的志愿者工作与其所学的专业不对口,使他们的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这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了矛盾的计划,阻碍了西部计划的实施和发展。

四、探索解决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西部计划相关政策是合理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国家政府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当成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从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仅要把政策落在实处,还要积极调配社会上所能用到的一切资源,引起社会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关注度,为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带来更多帮助。

(二)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服务单位应当尽量给大学生志愿者安排合适的岗位,减少在志愿服务期间对志愿者进行岗位调整,应适时对志愿者进行心理疏导,西部计划项目办和志愿者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协调。

(三)加强对西部计划的宣传力度

项目办、服务单位应该与高校之间更加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项目办、服务单位可将各志愿者在单位服务状况以及特别需求定期如实向各高校反馈,学校也更加了解服务单位的实际状况,如此一来,相互以一种负责任的心态对待,会更好的开展西部计划工作。同时建议高校从服务期满的志愿者中挑选优秀典型回到母校通过召开专题报告会、讲座等形式,为学弟学妹讲解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心得,给有意参与的大学生传授经验,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四)提升社会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就业的关注度

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就业关注度是解决大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重要举措。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应该是社会性问题而不是单单的政府行为,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加强社会团体、企业、第三方部门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就业的关注度,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充分吸收西部计划志愿者。相关部门机构应在西部计划志愿者面临就业时,由服务地区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要平台,对全社会进行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宣传,并对接收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企业或者单位,有政策性的优惠。

(五)要为志愿者展示才华实现抱负创造条件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地区,应致力于智力服务,即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在文化、科技和医疗等方面对地方进行服务。除非特殊需要,服务者的安排应尽可能考虑到专业对口,要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他们在能充分展示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好能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乐趣。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应努力学习,勤于实践,树立理想,乐于奉献,拓展知识,培养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们总结西部计划实施九年以来的经验,以及其在实践中发挥的效力,将此经验推广至全国,使得全国范围内更多高校在校生进一步了解西部计划,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的研究提升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以及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觉悟。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岳.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2]团中央、教育部2003-2007年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45-02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L大学在校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L大学2―4年级的384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73%。本次调查对象2―4年级的分布率为31.1:43.5:25.4;理工艺专业与文教管专业的比例是57.5:42.5。其中调查对象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该调查采样分布趋于合理。

二、调查的主要结果

(一)许多在校生不能理解志愿精神的真正内涵

志愿精神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要求志愿者能热情无私地为社会做贡献;友爱要求志愿者能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从而建立友好的关系;互助要求志愿者帮助他人走出困境,相互传递爱心;进步就要求志愿组织开展活动时,不仅能使志愿者充实自己,提升了自身素质,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表1显示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理解状况的调查结果。该结果显示,高达31.4%的L大学在校生选择了错误的答案,这说明了他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到位。

(二)大学生参与度低

以地方高校在校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素养,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重视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队伍建设。如表2大学生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36.4%的在校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志愿服务活动。这显著表明对于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究其原因发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高达60.5%的在校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会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时间相冲突。

(三)大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志愿服务信息

地方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及时有效地获取该活动的信息。为此,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来源渠道。由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从学校相关部门或社团里得知志愿服务信息,其次是通过别人介绍。他们很少主动上网关注或留意电视、报纸上的志愿服务信息。这说明在校生缺乏主动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意识,由此导致他们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单一,不能及时地获取有效的志愿服务信息。

(四)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制健全,能提高志愿者的自身素质与能力,有效地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并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表3是关于参加的志愿服务组织是否有相关志愿者信息记录或者活动日志记录的调查,结果显示:没有相关志愿者信息记录或者活动日志记录的达到44.4%,有记录但内容不完善的达到44.4%,而内容项目很全面的仅仅占11.2%。这反映了志愿服务组织不保护志愿者的信息,也不尊重志愿者的劳动成果。在志愿服务培训方面,调查显示,41.8%的参与调查的学生没有接受过志愿服务培训,其他在校生表明他们虽然参加过相关培训项目,但培训内容大都很单一,不全面。而且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表现为学校对志愿者的认可度低,缺乏资金的支持以及制度、法律的保障。

三、结论

为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本研究提出以下五种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并号召他们热情地加入志愿服务组织

志愿服务活动是自愿、无偿的公益性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人,推动社会进步,而且参与者可以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提升能力。我们应着重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促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指导性作用。只有掌握了志愿精神的真正内涵,大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扬志愿精神,并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二)加强宣传,拓宽大学生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来源渠道

地方高校应做好志愿服务组织的宣传工作,吸引广大在校生积极投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为志愿服务活动奉献一份力量。高校也要拓宽大学生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保障其多元化,让大学生能主动地通过各种便捷的渠道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

(三)政府或学校应为大学生志愿活动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自愿无偿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应该得到政府和学校大力的支持。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该根据活动安排拟写合理的计划书,提交给学校,争取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资金支持。只有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更好地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四)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建立专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

首先,建立明确的制度、法规,充分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其次,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热情地服务社会大众。再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并为在校生志愿者提供相应的培训指导,让志愿者充分了解志愿服务中的注意事项与组织流程,从而促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开展得更有成效。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衡量制度 效果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虽然高校每年都有志愿服务方面的专项评优,但是还有很多不完善、不科学的地方。衡量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的标准有很多,包括是否具有完善的高校志愿者管理制度及工作保障、活动形式是否丰富充实、是否具有合理的激励机制等等。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如何评价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国内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社会服务观念的增强和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总量的增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代青年新的风尚。

首先,从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来看,大学的团委组织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负责和指导部门,为了方便管理和组织活动,校团委在学校设置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机构来负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事务。

其次,从志愿服务的活动开展范围来看,大学生志愿活动主要集中于学校周边、市内范围等近距离活动区域,其余的则分布于国家欠发达地区等等。

再次,从志愿活动的类型来看,主要有助老、助残、助幼、助教、助医、救灾、解困、大型赛事活动。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偏差与片面

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志愿者以自身知识、技能、体能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公益。 然而,不少大学生没能认识到青年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所在,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导致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流于表面,志愿活动形式单一乏味,社会服务效率低下。

(二)志愿者服务组织模式单一,志愿服务内容创新不足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各高校志愿者的主要组织形式,其项目计划制定、资源配置、服务指导和效果监督评价等各项工作都相对集中由共青团组织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 一般在各学校团委的管理下,权责过于集中,不利于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精细化、分工化和丰富化。

(三)志愿者上岗前培训指导不到位、服务项目运作不规范,导致志愿服务形式化

对于高校而言,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志愿者掌握一定的专业服务知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流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然而,部分志愿者却因为个人时间冲突以及受志愿培训无用论的影响,放弃了志愿者上岗前的培训指导,导致对志愿服务流程和志愿服务项目设置的认识模糊,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和持久生命力。

(四)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及保障机制

志愿者活动的随意性较强,活动的延续性降低,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的吸引力也随之降低,志愿活动深入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进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与此同时,志愿者活动的相关保障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个人权益的维护、人生安全的保障难以得到真正的关注和保障,这样也影响了实际志愿服务效果。

图一

四、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更新志愿服务的价值观念,适应志愿服务事业的潮流

一方面,传统的志愿服务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青年对社会服务的定位需要,他们希望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向着社会预期的目标不断进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承担着比其他志愿服务团体更重要更特殊的任务,只有不断更新志愿服务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热情和积极性,以达到志愿服务预期效果。

(二)完善高校志愿者管理制度及保障制度

首先,要在高校开设专门的志愿服务培训课程并丰富课程内容,对志愿服务进行系统生动的介绍与讲解,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其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志愿组织章程和服务制度,其中包括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志愿者、对志愿者的培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志愿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的详细制度。同时还应当完善对志愿者的相关保障法律法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个人权益的维护、人生安全的保障得到真正的关注和保障,能够大大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志愿服务的延续性。

(三)丰富大学生志愿活动形式,充实志愿活动内容

第一,应当探索多样化志愿参与方式。大学生志愿活动不应只局限于校内志愿组织,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多样的志愿活动。第二,应当探索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囊括包括社会公益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弱势群体服务、成长辅导服务、法律维权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社会调研服务、新兴领域服务等等。

(四)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证和考评制度

认证和考评制度是类似于学校的学习考试机制。 应当切实实施志愿者服务认证和考评制度,细化评价类型、丰富评价角度、补充评价方式,坚持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方式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和细化。

四、研究结论

第7篇

1.导向功能。志愿服务活动的导向功能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引导、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其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道德导向、成才导向以及行为导向。

2.激励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达到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目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志愿者的激励和对志愿服务对象的激励。对于志愿者,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志愿服务对象而言,激励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活动使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在此过程中达到自身意识的觉醒。

3.保障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功能,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建设起到交互动态的有限支撑和支持,发挥保驾护航的功能。志愿服务在行动中保证了国家法规政策的正确贯彻,保证了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保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4.示范功能。通过志愿者的服务行动以及从中体现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平等,能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和典型,进一步影响其行为方式。

5.调节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志愿者内部的协调、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间的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及大学生志愿者与社会机构的协调四个方面。

6.实践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功能包含促进理论联系实践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是奉献爱心,还需要大学生志愿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志愿服务活动激励大学生更好地去学习专业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了大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管理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心理素质,创新了工作思维,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1.提高思想认识。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和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并在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场地、经费、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也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高校可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的先进经验或结合自身经验改革创新,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2.加强组织管理。高校是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直接管理机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主体是来自高校的大学生。为建立长期稳定、合理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正确发挥,高校应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规范校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

3.创新活动形式,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化。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发展得越来越迅速,影响也越来越大。要使志愿服务更进一步发展,应对高校志愿者活动进行长远规划,使志愿者活动“品牌化、长期化、基地化”。打造志愿服务的品牌,内靠建设,外靠宣传。加强品牌建设,首先要把那些社会参与面广、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发展潜力、得到大众认同和积极响应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富有影响力的服务项目做大做强,培育成富有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其次,对志愿服务项目的宣传也是品牌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既可以宣传志愿服务的精神和理念,也可以介绍志愿服务项目的具体展开情况或者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只有通过宣传,志愿服务的价值才更高,知名度才更广,效应才会越大。

4.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期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运行和发展,是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重要保证,而完成这一目标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学校、民间志愿者团体等的通力合作与不懈努力。建设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可以避免由于没有固定服务场所而限制活动开展的现象,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既是志愿服务行动本身的特点,同时也能很好的满足志愿者个人的发展需求。此外,建设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有利于明确、固定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这样既有助于发挥志愿者自身的示范功能、教育功能和辐射功能,也有助于志愿者灵活安排服务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与学习发生冲突的机会。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突出重点,加强规划,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活动的深层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扩大自身影响力,促进志愿服务行动的长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延隆 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41。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ng

CONG Feng[1], XUE Bing[2]

([1]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2]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Hebei 071001)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but also help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at this stage too casual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of voluntary service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volved in volunteer service and volunteering qual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long-term mechanism; establishment

1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在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正好切合高等教育的根本。第一,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宣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第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①第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引导学生提前面向社会,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近年来,高校已经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和新途径,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对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高校必须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2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稳定性较差,针对志愿者的注册制度和针对志愿活动的认证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大多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并且其中大学数学生都是参加过但没有注册的,也就是说真正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较少,此外,很多学生进入高年级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

2.2 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现阶段,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精神和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也并没有设立相应的培训机制,这就导致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不够深刻,缺乏专业性和技能性,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②鉴于此,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也有所下降。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志愿服务的质量不是很高。

2.3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

现阶段,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多是大学生自愿参与、没有报酬的活动,高校和社会对其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导致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同感不高。并且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很少会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大多是都共青团组织或者其上级的经费,长期以往不仅会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来源途径单一,而且会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很难得到社会民众的认同和鼓励。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高校还没有为志愿者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分不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3.1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体制

第一,完善志愿服务的财政体制,确保志愿服务的资金充足。现阶段,志愿服务活动很多都需要不菲的费用,除了西部计划经费来源于国家外,其他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因此,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确保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如在社会上建立相应的基金会组织或者鼓励社会机构进行捐赠等,同时也要出台新的全面的慈善法为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注册制度。全面健全注册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志愿服务体系的健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和推动志愿服务的长远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在校园内大力宣扬志愿者注册制度,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并且针对一些较大型的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等,开展志愿者的集中注册工作。第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体制。志愿服务所具有的社会化的性质就决定了,单纯依靠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愿性是难以促进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的,因此必须将激励体制渗透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以此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和进步。鉴于此,高校和社会可以针对贡献突出的志愿者进行奖励,以此提高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持度。

3.2 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第一,高校和社会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视、杂志、广播、网络等宣传志愿服务中的优秀事迹和优秀个人,切实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和社会的影响力。第二,高校要注重对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志愿者能够充分理解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和内涵,并以这种精神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切实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介绍,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流程、基本情况以及面临问题的认识。第三,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确保志愿者能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3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考核和管理体制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明确志愿服务工作的职责、目标、任务、安全管理等,使志愿者能够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自身的管理,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③另一方面,服务单位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的考核,在志愿者服务期间要详细记录每个志愿者的参与情况、活动情况以及活动效果,将这些记录提供给学校,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奖励。同时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虚心向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广大民众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3.4 社会和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视度

一方面,高校要认识到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将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和指导,切实关注志愿服务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及时发现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要提高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度,服务单位更要为志愿者提供活动开展的平台,满足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条件,确保大学生志愿者切实参与到服务单位的工作中,使其能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市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1243)

注释

① 李华玲,陈文飞.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探讨[J].高教研究,2012.30(17):5-6.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专业化志愿服务 “艺心艺意”义教班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服务中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种比较特殊和占据主要地位的形式[1]。专业化服务是指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技能或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士提供的服务,如翻译、支教、法律援助等。将志愿服务与个人的成才和价值实现相结合,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志愿者本身也能得到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为现时的职业发展或将来的毕业就业提供帮助,最终达到双赢、共赢的局面[2]。张科、彭巧胤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一文中指出:“专业化是高校志愿服务不竭的动力。”对此,我深感认同。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于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呼声日趋高涨,高校学生将成为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的有效主体,而专业化是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心艺意”义教班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行,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心艺意”义教班,全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艺心艺意”义务教学班,2008年,在学院党委的积极倡导下和学院团委的指导下成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理工科为主流学科的学校,充分发挥艺术类专业特色优势,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贡献,是成立义教班的初衷。义教班倡导艺术学院学生利用专业所学投身志愿服务,在学校内开展艺术类课程的义务教学活动,为非艺术专业学生提供学习艺术的机会,满足普通学生学习艺术的需求,为普及艺术做出努力;同时,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在实践中加强艺术教学能力,以教促学,锻炼自身的专业素养。义教班的志愿者由艺术院音乐、美术等多个专业学生组成,义教班于2008年4月开办以来,先后在校园中开设了五期课程班,参与教学的同学达到500余人次,参与学习的同学达到2500余人次。随着义教班工作的日趋成熟,志愿者们把他们的视角投向了校园之外。2011年暑假,志愿者们牵手苏北留守儿童,为那里的孩子送去了艺术的普及教育。2012年4月,志愿者们与南京赛虹桥街道安德门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为居住在附近的农民工子女提供长期的艺术类教学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为更多的贫困儿童送去义务的艺术教育,是义教班未来几年的重点拓展方向。立足校园,辐射社会,“艺心艺意”义教班志愿服务项目正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一、从“艺心艺意”义教班看高校大学生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的有利因素。

1.高校有较为系统的学科专业背景

以“艺心艺意”义教班为例,它所依托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拥有音乐表演(歌舞方向)、舞台美术设计、环境设计、新闻传播四个本科生专业,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五个研究生专业方向。艺术学院的同学专业特点突出,在进校前,他们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有较好的艺术功底;进校后,他们又接受了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学院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开展义务的艺术类教学志愿服务奠定了专业基础。推而广之,大多数高校具有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的良好学科背景,大学生志愿者凭借自身专业优势,依托所在高校专业背景开展的志愿服务,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2.高校有较为完善的志愿者组织机构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者主要是院校各级团委和公益性社团,团组织是目前大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依托。“艺心艺意”义教班也是依托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得以建立的,协会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和院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协会组织机构健全,包括理事会,下设秘书部、组织部、宣传部、活动部、财务部、外联部六大部门。协会每年完成招新与换届,固定的成员约有30名,他们负责艺教班的招生、管理和运作。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支撑者,能够给志愿者们及时的反馈和评价,确保志愿服务开展的长效性。

3.高校有较为成熟的志愿者人力资源

高校的志愿者多为青年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且高校一直加强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人成才,他们对志愿服务的响应度高。另外,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强,有利于在接受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适应性培训,并且高校大学生时间较为灵活,闲暇较多,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的同学几乎都有参加“艺心艺意”义教班教学的经历,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多次参加了义务教学,每年招进的新生都会成为义教班的新鲜血液和力量。大量的整体素质高、可塑性强、时间自由度较高的志愿者,为开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持。

二、从“艺心艺意”义教班看高校学生实现专业化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

“艺心艺意”义教班志愿服务团队,多次获得校级表彰,“艺心艺意”牵手苏北留守儿童的志愿服活动被中国日报网、中国社区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并且达到了实效。义教班的做法值得借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相对系统的体制保障

除了前面提及的义教班的组织体系健全之外,义教班还有较为完整、规范的教学体制。义教班从最初的声乐班、舞蹈班、钢琴班、素描班和书画班5门基础课程开始,后来逐渐增加了吉他班、色彩班、手绘班、摄影班、摄像班和剪辑班等共十余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明确了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计划由专业老师指导撰写;专业成绩突出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担任课程主任,把握教学质量,督促教学进度;学院青协成立的课程督导小组经常检查课堂,保证课堂秩序,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另外,义教班还有一套较为详细的管理体制,从招生到教学到汇报展演,再到表彰颁奖,都有周密的工作进度和计划。可见,在组织、教学和管理上,义教班有较为系统的体制保障。

2.及时全面的评价机制

每期“艺心艺意”义教班课程结束后,将会根据各班的专业特色,举行隆重的成果汇报演出和展览,对学习和教学突出的同学,颁发优秀学员奖和优秀教员奖。学院青协给每一位志愿者制作志愿服务记录卡,记载志愿服务的时间和取得的奖项,记录卡作为学生推优入党和评优评奖的参照之一。在志愿者毕业时,给予志愿服务的证明书。及时、全面的肯定与激励,激发了志愿者们的热情,使得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得以加强。

3.双方共赢的价值取向

“助人自助”是志愿服务的精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原则,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过分强调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上受行政化管理模式干预过多的影响,往往突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一面,而将志愿服务等同于“无偿服务”和“付出不求回报”等崇高道德实践行为,因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成人成才的需要[3]。艺教班的志愿者们在义务教学中以教促学,一方面增长了自己的专业水准,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他们收获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精神层面有所收获。受到帮助的人则无偿地接受了艺术教育,增加了自身的艺术素养。义教班,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志愿者。

综上所述,从“艺心艺意”义教班的运行中,我们认识到,相对系统的体系保障、及时全面的评价机制和双方共赢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大学生实现专业化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当然,有效的途径还有很多,期待大家共同探索。

三、从“艺心艺意”义教班看高校学生发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的主要瓶颈。

1.资金场地的短缺与志愿服务发展不能同步

高校志愿者组织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经费的筹措,普遍比较重视行政性划拨,主要体现为共青团工作经费,很少通过社会来募集资金[4]。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经费的严重缺乏。义教班的运作,主要依靠共青团工作经费,除了资金上的来源较为紧张,因为艺术类教学对场地要求的特殊性(如声乐教学需要钢琴,舞蹈教学需要镜子、把杆等专业设施),在向外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场地的选择也受收到局限。为了解决困境,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外联部主要负责与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沟通,争取获得资金支持,虽然略有收获,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并不乐观,一些小企业并不愿意长期赞助,而对于大型企业,活动本身又缺乏影响力。另外,对于场地的解决,主要是选择有适合场地的其他单位进行合作,如社区、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一般都愿意提供有力的支持。

2.志愿服务能力与志愿服务需求不能匹配

志愿服务能力与需求的不匹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水平专业志愿服务者的缺乏。在义教班的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有比较好的艺术专业的功底,就需要更高水平的志愿者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但是,志愿者中,比较多的往往是志愿热情高,但专业水平较低的低年级同学,这就形成了志愿服务需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不能匹配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其他专业的志愿服务中更为常见。另一方面,志愿者数量相对较少,服务需求却较为庞大,也形成了志愿服务需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不能匹配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志愿者数量,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力度。在义教班中,上一期优秀的学员,可以申请成为下一期的教员,并可以参加义教班的校外志愿服务项目,另外,志愿者们联系了江苏省南京市的其他艺术类高校,形成志愿者联盟,可以应对志愿者数量的不足。

虽然“艺心艺意”义教班在上述两点问题上都做出了努力,但仍然缺乏长效和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我国的高校学生专业化志愿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社会的认同,法律、法规的保护,公民们的自觉支持和参与。

参考文献:

[1]许人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3-10.

[2]赵芳芳.打造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之路[J].出国与就业,2010,6:55-56.

第10篇

关键词:志愿服务;提升自我;志愿者;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243-02

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志愿服务进入到了一个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志愿者以“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为目标,将自己的热情与爱心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服务范围涉及医药、环境、法律、经济、教育、扶贫等众多领域,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社会诠释了志愿服务的内涵,用自己的力量感召更多的有志青年不断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国的青年志愿者,不仅在国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而且参与了国际上各类比赛、各类大会的志愿服务,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将中国青年的责任感、爱心和互助精神,展现给了全世界。

志愿服务,是一种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爱心、知识、时间,为个人、社区、社会等弱势群体提供的援助行为。志愿服务的对象通常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可以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可以是未成年人,可以是年迈的老人,也可以是经济困难的家庭。志愿服务是为他们“雪中送炭”,不是仅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而是志愿者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他们,让他们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能树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而在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温暖他人的同时,也能增强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自我价值。

志愿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到08年汶川地震现场志愿者坚强的身躯,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再到西部建设中志愿者们无悔的身影,现阶段的志愿服务已经从简单的“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志愿服务不单单局限于小范围的援助弱势群体,更跨越到了为社会需求和国家建设乃至国际合作服务的新高度。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最佳的载体,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年轻,有活力,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他们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既传播了爱心,也缩短了与社会的距离,感受到一份深深的责任感,他们在每一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成长、锻炼,提升自我,有效地将服务他人和教育自我结合起来,以己之力,授益他人,也得益于自我。

以2012年皖南医学院的毕业生为例。经过层层选拔,学校最终确定3名学生参与了西部计划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其中笔者所在系部的两名学生均参与了西部计划,分别服务于陕西的疾控中心和云南的残联。这两名学生之所以毕业时放弃了较好的工作机遇,选择了西部计划,完全是基于大学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他们在大学期间是年级团总支的中坚力量,是“自强之星”,倡导并成立了爱心基金,数百次向困难同学伸出援手,他们活跃在校园的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现场,街头、社区、敬老院、小学校甚至他们的家乡都是他们展现的舞台,他们经历着志愿服务的每一场洗礼,在不断地成长中认识了自我,也提升了自我,树立了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毕业之际,他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再次带到了祖国的西部,继续用他们火红的青春去谱写属于青年大学生的那一首时代赞歌。

如火如荼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团结友爱、文明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志愿服务宣传不到位,社会缺乏广泛认知

“青年志愿者”本是一个荣誉的象征,也是一份责任的体现,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出于对这个称号的向往和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的渴望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没有用心去真正体会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也无法真正体验到身为一名“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无法积极主动的投身青年志愿活动中去。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志愿服务的宣传应该从大一新生进校抓起,延续在初中、在高中志愿服务活动的好做法、好传统,要在迎新的过程中就让新生作为志愿服务的接受者感受到志愿者的爱心与热情,从而加深他们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引导他们主动、自愿地投身到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列中。

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全社会青年广泛参与的公益性活动,其对社会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尚未引起社会群体的广泛认知。由于志愿者大多数由高校大学生组成,而针对社会公众,志愿精神、志愿文化的宣传并不到位、不深入,群众对于志愿者事业缺乏了解,对于志愿服务的主体担当、精神实质、理念内涵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对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偏见和误解,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要想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必须要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改变宣传方式,不能“填鸭式”地灌输思想,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每一次的志愿活动之中,以志愿者的优秀典型来加深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的认知。

二、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和正确的引导

以笔者所在的团学组织为例,志愿服务通常会集中在上半年的“志愿者服务月”开展。在服务月的一段时期内,校园里到处都是清扫垃圾、清理树木的身影;街头到处是头戴小红帽、手挥小红旗的交通协管员,无偿献血中心人满为患,敬老院、孤儿院、福利院“院院爆满”。本是出于爱心,去关怀老人,关爱儿童,殊不知在一批批志愿者的服务中,一个个重复的服务活动中,老人和孩子们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身心的疲惫,这些“被服务”的群体有苦说不出。当“服务月”渐渐过去,校园内外再也看不到那些火红的场面,那些老人们依然落寞,那些孩子们依然孤单,血站又将面临“血荒”的境地。

安徽师范大学的吴青山同学于2004年12月发起并组建了全国首个无偿家教组织――“五四爱心学校”,为各类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无偿家教服务。在8年的志愿服务中,吴青山组建了支教团队、带领志愿者奔赴山区乡镇、工矿厂区义务支教,给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送去知识和希望。先后建立了15所爱心分校,受助学生已逾3000人,大学生志愿者4300余人,共计志愿服务达20万多个小时。目前五四爱心学校逐步发展到全省各地及四川、陕西等省市。吴青山先后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助人为乐好人”等称号。吴青山的事例说明,志愿服务不应局限地点,更不应局限时间,应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应该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活动开展的机制,这已经成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而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也肩负着学业与就业的重担。在面临着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多数学生会选择放弃志愿服务,为自己的未来打拼。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定期对志愿服务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激励,鼓励并支持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志愿服务的事业中。政府应介入到志愿服务的事业之中,加强引导和管理,逐步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尤其对于面临就业压力的志愿者,可以根据其志愿服务的年限和服务的类型、所产生的效果,在其就业、创业之际给予优先安排和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必将激励众多的青年志愿者将志愿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将志愿服务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化”要坚决破除

志愿服务活动的精髓在于青年大学生凭借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奉献意识和爱心,自愿自觉地组织起来,服务人民,服务国家和社会。但现阶段,一些地方,包括一些高校还是存在以“命令式”、“任务式”等方式组织的青年志愿活动,虽然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长此以往,将不可避免地挫伤广大青年学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自愿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以党和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社会需要作为最高最根本的指针,负责任的宣传、组织和号召,让青年大学生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淋漓尽致的挥洒出来。

总而言之,志愿服务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活动,它是一项长期的、循环的以公益事业为特色的服务活动,光凭简单的爱心和热情还不够,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完善服务体制,创新服务形式,改善服务效果,让青年人健康成长,让社会处处充满爱心与和谐,只有这样,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提升自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中国的青年大学生一定会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更好,会成为中国青年人报效国家、展现形象的一面旗帜,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天地中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王超.志愿服务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现状;发展模式;北京印刷学院

0 引言

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在西方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志愿服务起步相对较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实践中逐渐走上行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国际化的道路。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1个省级协会、全国90%以上的地(市、州、盟)级协会、80%以上的县(区、市)级协会以及1968所高校协会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截止2011年底,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17.5万个,有注册青年志愿者3392万人。在这些青年志愿者中,以大学生为主力军[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志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能参与的志愿活动越来越多,同时互联网也为参与途径与方式的多元化提供可能。电子调查问卷这一载体是快速获取数据的桥梁,为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率约为83%。我们通过问卷获取数据,进行描述性与预测性分析,将数据可视化形成图表,直观分析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再进一步分析现状、探究发展模式。为增强调查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在问卷最后,我们邀请热心人士留下联系方式进一步交流沟通。62位受访者提供有效信息,我们选择了其中三位(均为北印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进行访谈,为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可靠且充分的信息。

1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自行设计《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线上。问卷内容分为五大方面:志愿者基本信息、志愿服务行为调查、志愿服务认知和态度调查、志愿服务环境调查以及非志愿者相关情况共18题。

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来自北印的有201份,男性受访者有57人,仅占三成;女性受访者144人,占七成。基本符合北印总体男女比例。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将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对北印的志愿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整体上,北印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志愿服务参与度较高,但在活动参与质量、校园志愿服务环境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在目的方面,北印学子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各有不同,绝大部分学生愿为社会做贡献,表明该校的志愿服务风气较为端正;在志愿服务参与方式方面,该校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和志愿服务类别与时俱进;关于非志愿者,我们分析出此类群体没有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并且有充足理由相信,经过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志愿服务创造更好地条件后,这部分同学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会成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最后,针对该校实际情况,我们从学校机构、学生社团、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角度出发,为促进该校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研究以“点”论“面”,最大的缺陷在于数据不全面,主要体现为样本量较少,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造成结论的偏差。此外,也会造成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存在片面化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入、准确研究该校的真实情况,可以寻求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学生社团的帮助,争取获得更多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数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意识形态

总体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较低。大学与高中的巨大差别与变化,使相当一部分新生不适应新环境,不能合理安排利用好业余时间,投入过多时间在网络与娱乐中,接触志愿领域较少。

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利益原则”逐渐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效益最大化价值导向渗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一定程度影响了“集体利益”首位的传统价值观。

2.2 学校志愿服务环境

在高校实践操作中,学校存在相关规定、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实际参与的活动类型与期望中活动类型存在一定差距,环境保护、大型体育赛事、国际志愿服务等热门的专业化项目较少,学校与这些领域的连接度不够,没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社区建设、一般捐赠、帮困扶贫等低运作成本项目成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主要部分,缺乏一定特色与吸引力,形成了大学生个人意向与现实所提供的机会不吻合的需求冲突[2]。

志愿服务保障支持上仍有很大改善空间。北印在制度层面上引导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在人身、财产安全上有所保障,但在资金支持,专业化培训、指导,信息化平台运用等方面仍不够完善。

2.3 社会环境

中国最早的公益组织由国外支持,我国在志愿服务方面与国际仍存在一定差距。志愿服务虽为自愿无偿,但活动本身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组织机构需要社会与国家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学生也不具备长期依靠自身条件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同时国家没有足够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毕业后以志愿服务为职业发展方向,存在大学生公益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

近几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项目不断增多,但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能持久发展并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组织发展的不成熟且与高校对接不足都是大学生志愿困惑的重要原因。在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推动下,公益组织群体不断壮大,初级发展中的管理者往往规范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兼职人员占较大比重,一般重视业务,轻视财务管理,财务不规范同时缺乏透明度,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影响力。[3]另外,随着社会组织的公司化发展,资金缺乏成为一大困境,无形中增加了整个团队的压力。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探索

3.1 高校自身进行管理创新

为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的持续发展,高校作为与大学生志愿者联系最紧密的组织,应该从制度、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注入新活力。

制度层面,从志愿者注册、培训、保障与激励等多方面严格控制志愿质量,提高高校志愿服务水平。组织层面,高校应与紧密联系,实行团中央倡导的关于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举措。校内应建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志愿者组织,使学校、学院、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权责分明。文化层面,高校内应大力倡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使“志愿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与、组织志愿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的全民化。

以北印经管学院学生社团“心欣社”为例,该公益性社团在开展传统的捐款捐物、支教等志愿服务的同时,进行了志愿服务新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每月定期举办“九元行动”为湖北省贫困山区小学募捐,假期组织志愿者前往受捐地点支教与交流,实现志愿行为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定期前往大兴区爱晚护养院为老人献爱心、送温暖,实现了志愿服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与兴华中学携手开展“学・长”计划,带领中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实现了志愿活动与“助人自助”志愿精神的统一,为北印志愿服务发展增添亮色。

3.2 高校与各社会组织应扩大合作

高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与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互利原则下达成共进协议。高校与社会组织的直接对接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志愿者的权益又可以为公益组织提供志愿者来源保障。

一方面,高校可以为公益组织提供稳定的志愿者来源,并选拔优秀型管理、财务、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人才,为减少组织财务困惑、更规范发展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为校园提供志愿机会与志愿者保障,且为潜在社会工作者提供未来职业发展机会,相关专业学生可通过参与公益组织活动实现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今后参与公益工作积累经验。

以北京市大兴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例,它为大兴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目前有爱众社工、蓝天救援等15个社会组织正在中心孵化。这些公益组织以大兴区为主要活动区域,部分负责人在开展活动时会联系附近高校招募志愿者。如果这些社会组织能够与相关高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对社会组织、高校志愿服务以及大兴区志愿事业的发展都将是很好的发展机遇。

3.3 政府应助推校园公益的发展

政府推力是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可通过政策、财政支持助力校园公益组织长远发展,提供物资与精神上的双层支持,在助力校园公益发展的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开创新道路、新前景。同时政府应即刻开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监管,使公益组织成为未来经济市场的“清泉”,青年职业发展的“亮点”,从而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开展了“志愿家庭”活动,旨在使志愿服务深入家庭、深入社区。同理,建立“志愿高校”也将为我市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具有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优势,校园公益是志愿服务领域内极具潜力的发展模块。

【参考文献】

[1]邓迪.天津市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2015,5.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志愿活动 长效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12-03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长效化机制探究,一直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力思考的一大问题。虽然,当前已经在成员的招募、基地的选建、制度的落实以及体系的完备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志愿者自身、志愿者组织以及社会、政府、学校等种种因素却或明或暗地成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继续发展的阻碍,如何排解这些障碍成为推动志愿者服务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笔者尝试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以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一、强化意识,提升理念,构建良好的志愿者精神支持体系

(一)从给予到互助的现代志愿服务理念创新

慈善行为和志愿服务虽然目的都是帮助他人,但在观念上却有重要的区别,传统慈善行为强调有能力、有财富的人帮助无能力、无财富的人,注重“给予”,而现代志愿服务提倡“人人皆可为”,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强调互相帮助、共同受益。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助人―自助”,“悦人―悦己”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服务他人,同时也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技能。志愿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社会各类群体的交流和沟通,有效推动了公益全员化的良性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项“多赢”的活动。

(二)从特殊群体到普通个体的服务对象创新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专门针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子女等。诚然,这些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怀,但当代志愿者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农民工子弟学校等社会机构,其服务范围已扩展到社区、企业、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服务人群也由弱势群体扩展到广大公民。这种服务对象的扩展,来自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领域的扩大,来自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从传统的“扶危济困”到社会各个领域的转变。

(三)从社会动员到个体自愿的志愿服务理念创新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到如今,各级党团组织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起步和发展,这种组织方式逐渐难以胜任新的发展需要,于是强调个体自愿参与的理念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新的理念认为,真正的志愿服务应该以追求个体兴趣爱好的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满足为主导方向。这种创新必将引起现有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巨大变化。

(四)从无私奉献到非营利的服务动机创新

当前,绝大多数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自愿组织并无偿开展的,其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提供、第三方组织筹措和社会公益性募捐。然而,对于毫无收入来源的广大高校学生而言,其热情极高但却财力有限,这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志愿服务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服务,非营利不等于无偿付出,并不排除志愿者本身的正常要求。从这一角度而言,志愿服务和义务服务是两种涵义不相同的行为,因此将志愿活动定位为非营利服务,允许志愿者获得必要的基本保障,这对于解决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短缺,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二、拓宽内涵,革新思路,搭建优势的志愿者作用发挥体系

(一)延伸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功能

首先,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需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在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很长阶段内将继续扮演着这种育人的角色。共青团组织依托志愿者组织,让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积累社会经验、人生体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将服务与奉献升华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形成良好的品德。

其次,志愿服务需积极介入社会,体现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大学生志愿活动应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组织,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与志愿活动的服务需求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怀民生的新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应当和基层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最大限度上延伸志愿服务领域、拓宽志愿服务空间。

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志愿活动是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组织的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把奉献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播撒了爱心。志愿者在开展各种助人活动的同时,也会与政府机构沟通,促使政府行政机构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这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变革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模式

综合分析这几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笔者认为今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机嵌入社会公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服务提供介入模式。服务提供介入模式是指大学生志愿者直接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受助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从而吸引服务对象对服务的信任和关注,服务提供介入模式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志愿者要善于找到社区服务的空白点与欠缺点,结合自身知识、专业、技能,去弥补社区服务的不足,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以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事件介入模式。事件介入模式是指大学生志愿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场合发生的事件中提供志愿服务的模式。这类事件往往带有短期性、集中性或突发性的特点。它既可以是校园或社区的阶段性重点工作,也可以是重大的社会活动。事件介入模式采用的方法:一是寻找社会资源,协助解决社区问题;二是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三是提供直接的人力援助。

调查分析与策划支持介入模式。调查分析与策划支持介入模式,即通过社区调查和分析,对于一些社会性问题,如社区建设、社区特定人群的帮助教育、社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意见并且反馈给管理部门或者社区,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可以说这是一种“智囊型”的志愿者服务新途径。

三、规范机制,完备体系,组建科学的志愿者组织构成体系

(一)构建完备的组织体系

首先,全面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体系。大学生志愿活动应该列入大学生培养教育体系中,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指导应由校级机构来承担,如纳入各高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的议事日程,整合学校学工、团委、组织、宣传、教务、后勤等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共同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提供保障和指导。

其次,积极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志愿者组织管理者队伍。加强志愿者组织管理者和普通志愿者之间的信息、经验交流,使组织成员对志愿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案形成统一的认识,管理者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和合理意见,协作一致以完成组织目标。

最后,积极完善志愿服务的信息沟通网络。了解志愿者的特点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具体困难,在两者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可以利用网络作为信息传输工具,为本校、组织的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也为学校间、各组织间的交流开通平台。网络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信息和实践案例,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目的性、针对性与专业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在制度完善方面,应尤其注重以下四点:

第一,试行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使得志愿者入籍在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合理制定志愿服务认证制度,完善志愿者服务考评体系,留存志愿者服务电子档案,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广受社会好评。

第二,科学计量服务时间,量化考核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科学计量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是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一种方式。

第三,探索推进具有范本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培训机制,通过既定选拔模式和相应时间范畴从大学新生里完成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建和培训工作,从而使得队伍体系得以传承和延续。

第四,强化各种激励机制,保持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生机和活力。针对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可以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等多样化的方式来从制度规范上鼓励并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扩大大学生志愿者获得学校、院系奖励的名额;为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设立专项奖学金制度等等。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要注重物质与精神奖励并重,其别要强调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奖励机制,不仅要对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予以精神奖励,还要注意对志愿服务活动中广大的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予必要关怀。

四、多举并重,优势整合,完善配套的志愿者活动保障体系

从社会立场出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已愈发普遍,我国的志愿服务模式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形式逐渐在向全员参与、实行多样的途径转变。其中,“全民参与”正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全新理念。据调查,在志愿者活动相对活跃的广东省,也只有0.9%是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进入志愿者队伍之中的。因此,政府应当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全面规划志愿服务活动,将社工理念贯穿其中,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和长效化进步提供积极帮助,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为奉献者奉献”的良好氛围,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一个丰富经验、锻炼自我、完善人格的平台。

从高校角度而言,应当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进行更新,尝试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将志愿服务以课程化的形式进行推进,通过学分制的理论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相结合,鼓励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主动完成一定次数的志愿服务,切实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做出有效贡献。

现今,有部分高校教育者片面地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单一地归类为共青团工作,对志愿服务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在笔者看来,高等院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革新: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引入大学生通识教育过程中,经由课堂教学,系统讲解志愿服务理念和知识,并最终予以学分认定;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通过相关主页大学生志愿服务招募信息,并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自治组织统一开展技能培训和实践指导;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通过政策制定、社会募集和慈善捐助等多种举措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提供行政、资金等多方位、多角度的保障与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彭海.现状与前景:第三部门视域下的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J].理论与改革,2009,(3):79.

[2] 李卫东.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校开展“三观”教育的新平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121.

[3] 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青年研究,200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