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时间:2022-03-03 00:1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1篇

   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守身如玉”,“一尘不染”,敬业尽职,专心致志,作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名副其实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就是要把学习道德伦理、提高伦理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伦理与实践相结合。

      二、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普遍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并承担着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主要教学工作内容,故高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不仅要求高校教师知识视野要宽广,思维要活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更要乐于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服务社会等方面。

一、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的现状

高校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特点、职业特征、工作职责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与其他职业的不同点和职业的特殊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呈现出了一些不良的问题和状况,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逐渐下降,职业道德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集中表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认知不足,师德素质降低;专注科研,社会服务意识下降,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功利性倾向严重,利益化为重;生活上贪图享受,教学质量下降;注重讲授课程,不关心教书育人等方面。出现上述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改革开放、社会化生产及教育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在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方利益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与迷茫,这导致大部分教师更注重个人的自身利益,而轻视了职业道德素质。其次,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有待建设和完善,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许多教师看重于科研、致力于争取教学基金、专注论文及获奖成果等与个人职称和今后发展的硬性指标,而忽视内在的职业道德修炼。最后,高校教师本人职业道德修养不足,虽然可以做到正常地履行教师的义务、承担教师的责任,但是,教师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比较空泛,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程度较低,生活中贪图享受,不思教学与科研,在教学与生活过程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体会不到教师的神圣感和光荣度。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日常从事教育职业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被社会公认的职业的道德规范,其含义是“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有政治素质修养、思想修养、人格修养、合作品质修养、创新品质修养。因此,从本质内容上说,既包括高校教师自我的一种教育、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和结果,也包括了高校教师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行为修养。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社会性、示范性、实践性、专业性、终身性的特点。

三、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办学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质量水平,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包括:

1.增强思想教育知识的学习,从思想上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取向,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坚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个人基本职业道德和核心,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修炼个人的品行与道德规范,并用道德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工作,用自身的改变去影响并帮助别人,深切体会并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

2.加强自我约束,从全面性上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还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典范和榜样的带头作用,对自己要有更高和严格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的讲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将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切实地教授给学生,做到德识统一;在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是科学的“探究者”,必须尊重科学,秉承踏实探索的精神,刻苦钻研科研项目,坚持不弄虚作假,严守科研道德;在日常生活中,高校教师是和谐社会的“示范者”,与人为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家庭和睦,积极促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3.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学校要制定并完善各项职业道德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从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等方面,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规范和约束,有助于高校教师形成良好的自觉思维和自律习惯,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切实地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更是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研究,需要将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路径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5.5

[2]王晓蕾、陈俊龙.浅谈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学术探讨.2014.11

第3篇

1、提高法律意识,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教师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

2、爱岗敬业,爱岗敬业需要教师自觉的践行,爱岗在践行过程中体验,敬业在践行过程中展现,教师的高素质是爱岗敬业的必要条件。

3、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以及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判断,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融为一体。

4、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教师,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5、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所讲授的专业知识,挤时间加强专业性知识学习。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教师;师德修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72-02

师德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优秀的人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间接地影响到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深刻内涵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德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但又突出教师职业领域内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教师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教学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欲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具体最现实的方式和手段,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强化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一)争做勤于学习的带头人

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不会迷失道德修养的方向,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每一名教师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精于学习,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明辨是非、善恶和进行师德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师德修养的目的和方向。每一名教师都要虚心向周围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学习,在师德修养中,要向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一切伟大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学习。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教师道德理论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感人的特点,体现了教师的道德风貌。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所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每一名教师都要向社会生活中学习,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推进道德建设。

(二)争做勇于实践的带头人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道德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教师只有在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铭记自己的职责所在,要不断在自己所分工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广阔的特点,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教育风气,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袭,完成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三)争做严于律己的带头人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了教师在道德水平要求上必然高于社会的一般人群。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特别是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必须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体现一定社会的道德风貌,反映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合乎时代的要求。当教师将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品格和境界融入社会整体道德环境中,成为社会道德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他必然对社会的和谐、完善、发展,对公众利益的广泛体现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其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使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含量更高。教师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人,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的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组织推动,保障“强”起来

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将开展道德建设作为推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组织领导、标准规范、考核奖惩等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评估标准,加强对教师的考评。制定可操作的师德考核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的师德考评机制。这样既可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

(二)交流学习,全员“动”起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主观积极性、自觉性外,还要抓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对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和干部选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三)优化环境,氛围“浓”起来

良好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胸怀,所以要充分重视学校软环境和硬环境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部小环境的支持。努力在社会上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各方面的待遇,对教师的劳动予以充分的肯定,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要尽可能地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使广大教师安心于教育事业。

(四)创新驱动,特色“亮”起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利用广播、校刊、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媒介作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现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勤沟通、多了解、变方式、学方法、互补台、成合力,打造学生健康成长平台,借以带动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举办道德讲堂、介绍先进人物的师德经验、专题演讲、齐诵《弟子规》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活动空间,创新活动载体,始终坚持把创新当作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蓬勃开展、永葆活力的“阀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又要“自选动作有特色”。从而进一步凝聚广大教师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倡导职业道德新风,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自觉成为广大教师行动的指南。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领导赏识、同事称赞、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从而推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54-02

一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教育这项社会职业分工的人员所应当遵守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保障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备一种不断提升、不断律己的自我完善的品质与人格,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每一个从教人员都必须具备敬岗爱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团结互助等方面的道德修养。

从教育事业的特殊性来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本身是一项育人事业,需要引导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其它职业不同的是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影响到他们人格的发展及性格的养成,其责任不可谓不重。而学生心灵的培育又与教师的道德修养这一精神力量息息相关,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无法用强制的外部物质力量取代。

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亦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可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作为具体学科教师,必须要深入思考本专业学科的特色,有针对性提出培养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才能使得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流于空泛。同时,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故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也必然落脚于教学道德。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必然会从自身出发,思考本专业对教师道德素质的具体要求。

二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困境解析

公共体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涵盖了篮球、足球、武术等各种运动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掌握最基本的体育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修养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的公共体育教师在高校中则处在相对尴尬境地。具体体现在,公共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求知欲望淡薄,部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严重影响了教学,增加了教师对课堂控制方面的难度。同时,学生的体育课时较少,教学内容较为固定,教学的重复性较大,使得公共体育课的教师往往容易心生懈怠。在教育体制的大框架下,一部分教师为迎合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将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专业化,一味追求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对学生心灵的培育逐步减少甚至取消,这种只抓技术不抓理论的教育模式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另一部分教师,由于公共体育课程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及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教学动力不足,教学敷衍了事,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产生了职业倦怠,这些都是教学道德缺失的表现。

无论从学生的学习环节来看,还是从教师的教学环节来看,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都容易陷入困境。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师,面对的学生是非体育专业学生,其教学更具有特殊性。首先,就学习动机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公共体育是学校对专业课程在时间安排上的补充与调解,以缓解学生在专业课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心理压力,从心底对公共体育课程持有看法,并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加以面对。再之,由于部分学生天生体质较好,对体育学习不屑一顾,甚至不用专门学习也能顺利通过考试,故而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专业课学习上,也不愿在公共体育课学习上消费一丝一毫,其学习兴趣不言而喻。其次,就教学形式来看,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与文化课在教学形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文化课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室,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培养学习所需要的记忆、理解、运用、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而公共体育“术科”教学则大部分是在户外或者是体育场馆进行,教学方法多为示范法即偏重于模仿教师的肢体示范,以及大量的自我练习,其单一的教学形式和短期的学习无法激发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爱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最后,就教学内容来说,目前通用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程》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对于体质较好的学生而言,难度相对偏低,无法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容易使W生产生畏难情绪。其内容针对性不强,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因素的出现,才使得高校对公共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深入的考验。

三 关于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如要在高校中做一名称职、受欢迎的公共体育教师,务必做到从学生主体出发,立足于本专业特色和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1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一是要热爱、关心学生,真正把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无论从备课的学情分析、课堂内容的环节设计或者是课后的作业布置与批改,都要时时刻刻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爱和关心唤醒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彼此消除隔阂,有助于他们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二是要了解、信任学生,善于和学生交流,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的所感所愿,和他们保持畅快的沟通渠道,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通过交流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的改善;三是要引导学生,不仅要通过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够做到言传身教,更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自动地学会自我提高、自我培养。通过认真分析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使得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不仅有助于自己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精神境界的提升。

2 立足特色

体育原本属于素质拓展教育,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又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熏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鉴于这一特性,体育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公共体育的特色,开掘出体育的独特魅力,使得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愿意上体育课,在课堂上表现出深厚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将课堂上学到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用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 与时俱进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决定着是否能够将掌握的最新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种网络信息的更新使得人们应接不暇,稍纵即逝,为顺应时展潮流,体育教师更应该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即时性更新,不断扩充知识储备,掌握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将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即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同时积极参与各种业务学习与培训,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对公共体育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职位,具体的课程,以及教学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的方方面面。惟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使之成为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华彬.大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6(5):148-149.

[2]夏端阳. 湖北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改善对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86-89.

[3]程燕飞,陈永英.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综述[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1):106-109.

第6篇

此外,青年体育教师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输送学习型、健康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还应注重其职业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其职业道德的好与坏,将会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及广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1青年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缺失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能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但是,这并不代表在教学工作中就不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在肯定其工作的前提下,更应该去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间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的重要性。而这些问题大多数都集中体现在职业道德修养缺失的方面。

1.1 思想素质方面

勤业、敬业精神的缺失,导致了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得过且过”、 “混日子”现象。特别是在受到评职称、晋级等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容易出现功利主义,加之如果有关部门对于这些方面监管不严格,更加会造成这类问题的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青年教师对于自身教育事业的投入精力,从而对教学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虽然这些现象在青年体育教师中不是普遍现象,但反映出青年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却有普遍性,由此无论对教师本身还是对学生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1.2综合素质方面

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人格魅力以及言行举止等,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对学生人格、品德、养成习惯等都起着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蔓延,使得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意识淡薄,随波逐流,不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等同于社会上的普通人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1.3专业技能方面

体育教师对于自身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于该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如果不能做到“打铁自身硬”,那无从谈起教授学生运动技能。而许多青年教师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注重自身运动技能的练习、提高,安于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产生不良的影响。

2如何提高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1加强青年体育教师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教育的问题。必须遵循两个基本的原则:理论和时间的统一、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是否有高度的自觉性,是修养成败的关键。师德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着眼于崇高的目标,从实际出发,从平凡的工作做起。加强师德修养的方式很多,但重点在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2 建立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人们总觉得道德是“软”的“虚”的,无法进行衡量和评价。因此,必须将其制度化,具有可操作性,将其渗透到日常的行政规章制度中,具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变“硬”、变“实”。

2.3 提高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

在重视提高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体育专项技能和创新精神。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体育专业技术,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2.4热爱本职工作,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在每个青年教师脑海中,都应该始终贯穿着一个词“热爱”。青年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会有“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以博大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师德的崇高境界。青年教师为自己的职业自豪,为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勤勤恳恳,恪守职责。热爱教育对象,坚持教书育人,教师教学生学会做人,首先自身得会做人。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导因素。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途径与方法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及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满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需要。下面从实验室教学管理的角度讨论一下提高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与时俱进,不断提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新内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在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21世纪,高校教师需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注重内省慎独。从实验室教学上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及时学习前沿科技,并将这些知识和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教材内容。纵览当前的实验教材,大部分实验内容都是几十年前的经典实验,学习这些基础实验固然重要,如果能将这些实验与当前的高新科技结合起来肯定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现在学习的知识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性。所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必经途径。

在熟悉本专业科技前沿的基础上,高校教师还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了解学生的生长和生活环境。高校教师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社会在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重点也应该及时调整;社会环境在变化,学生的生长环境也在日新月异,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提高的内容需要不断地调整。在实验室中能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对科研的兴趣等。

当今社会评价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有很多,但很多人都将金钱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努力地学习就是想成功,想成为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希望在毕业后能够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这种想法是社会灌输给学生的,反映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们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所以,在新的环境下,需要对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不断地完善和扬弃。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地提升高校教师的荣誉感

高校教师的第一属性是自然人,他们的道德水准需要高于普通人,他们的知识储备需要多于一般人,但他们的感情与普通人一样,需要一种平衡。要提升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需要培养师德感情,这种感情是教师根据职业道德规范评价别人和自己在教育过程的道德言行中所产生的情感。师德感情是高校教师的内驱力,它与教师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可以花一两个小时为学生准备书本的基本知识,可以花一两天为学生准备一些前沿的科普性知识与基本实验相结合,还可以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将课本上的实验、前沿的科技、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知识相结合,设计一节实验课。这些时间的选择与教师的师德修养及师德感情密不可分。当实验教师的努力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全身心的付出不能给他们带来荣誉感时他们的师德感情就可能受到伤害,就会影响教师选择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

三、加强管理,杜绝高校教师不道德的想法和行为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高等院校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制订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束缚教师的职业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部分实验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时常出现不认真备课、上课迟到、课上言谈举止不得体、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应在制度的束缚下逐步改变或者将没有责任心的教师请出实验室,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培养师德感情,进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师整体道德修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探索提高实验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实验教师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科技人才,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体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所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很高: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储备;勇于付出的敬业精神等等。从实验教师自身角度上讲,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的,都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从现实角度出发,实验教师的待遇在提高,党和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师的工作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担负在实验教师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也越来越重。

参考文献:

[1]邓晓霞.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2009(09):600.

第8篇

一、向外学习

向外学习主要包括加强理论学习,虚心向他人求教,学习行业楷模及从教育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等几个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读书来获取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是理论学习的主要开工和必要方法。

2、虚心向他人求教

通过听取他人传授、向他人请教、观察他人言行等,择善而从,能够使教师想到之间取长补短。

3、学习行业楷模

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教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楷模代表,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4、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积极投身教育实践

二、内在的自我剖析

内在的自我剖析的主要方法是内省和慎独。自我剖析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自我批评,并及时予以纠正。

1、内省

①理论对照

②榜样对照

③实践对照

2、慎独

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这一崇高境界,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①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并予以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②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第9篇

1.1教书育人、严谨治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敬业的首要表现就是做好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是艰苦的、严肃的事情,需要严谨的精神和态度。但是在教师中也出现了求名争利、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等问题,突出表现形式就是科研成果的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甚至出现了伪造数据、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等现象。南京大学韩儒林教授有一副对联: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作为高校教师要要摒弃浮躁情绪,有耐心下苦功夫去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要坚决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

1.2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所谓服务社会强调要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而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措模。说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当代高校教师,要用自身的良好行为,从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治学态度、行为举止等多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们通过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的处事态度,教给学生怎么做人、如何做学事。正是这种示范作用,一直以来“为人师表”都是学生们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往往“胜于言教”。

2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2.1提高高校教师法律素质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们在校期间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法律素质,会对学生们产生直接的影响。老师们应积极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树立法治的思维习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法律专业的书籍、参加法律讲座、关注与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来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树立法治意识。

2.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学习

品德高尚的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来的努力,尤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修炼与自我完善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不会在提升道德修养中迷失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尚的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和相关部门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不会受时间、地点得限制,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是受个人水平和自控力等方面的影响,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组织集中学习,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职业道德学习,能够克服自主学习的不利因素,使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

2.3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最终归宿,只有通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对自身塑造良好的师德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钻研业务。二是科学研究。三是关心爱护学生。

2.4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 道德 培养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目前对其的研究还只停留在资源建设、平台建设、学习模式的探讨中,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及教师道德培养的建设。

本文章基于移动学习模式架构下,突出时代特色,强调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就道德培养进行综合研究。本部分以理论探索、实践分析、模式建构为内在逻辑线索,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研究;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研究。

1 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研究

对于任何一项研究,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厘清概念。要想获得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研究的正确认识,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就是认真剖析道德、学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道德学习的阐释。

1.1 道德学习概念辨析

1.1.1 道德的内涵

今天我们讲的道德,指的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特别要提出的是,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必须是道德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表现的统一,否则不能称之为道德。因此,将道德定义如下:道德是特定社会形态下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一致要求,依靠一定的社会附属物和道德主体的实践共同实现。

1.1.2 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很难将其归入某一种理论或模式。因此,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学习可分为三类:第一,知识学习,其本质是一种接受性学习,第二。技能学习,其本质是一种操作性学习。第三,道德学习,它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原则、社会规范和道德榜样。是一种实践性学习。

1.1.3 道德学习

所谓道德学习就是个体对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进行自主建构,使道德品质内化、道德行为外化的价值性学习。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道德教育,就自然地产生了道德学习,道德学习的现象贯穿了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但在我国对道德学习的确认与专题研究才刚刚起步。道德学习不是“道德”与“学习”地简单相加,也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学习道德”。正如不能将“道德教育”置换为“教育道德”,“道德学习”也不同于“学习道德”。“学习道德”是以“学习”为中心语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本身的指认,并没有触及“道德学习”的价值内涵。

道德学习是学习主体表现自我精神追求,体味情感魅力,发现、完善,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道德学习是学习主体进行的一种探询,通过探询,不仅学会理解道德规范的应然和所以然,辨识道德品格的形式和内容,可以使学习主体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1.2 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从国内各样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道德总体上是好的,而反映出来的问题是相当突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甚至成为普遍现象并可以影响全局。

1.2.1 道德价值认同、取向多样化

高校学生道德价值认同、取向多样化,是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大学生敢想敢做,用于追求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存在基本道德价值混乱的问题,包括是非观念模糊、理想信念不明确、基本规范不清楚等。

1.2.2 道德认知与实践脱节

如果说大学生基本道德价值观(即道德认知)没有问题,那么其道德实践也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通常叫做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这些年来,关于大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1.2.3 对社会及他人的道德要求与自己的道德要求不一致

大学生道德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对社会及他人的道德要求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对人严、对已松,对社会及他人道德不良反感,对自己不道德行为放纵。

1.3 高校学生道德学习行为培养的策略

大学生道德学习存在的问题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道德学习水平有待提高。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学校教育作为有计划的教育,在大学生道德学习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教育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水平,应该有计划地进行道德学习培养。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存在的问题,大学生道德学习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3.1 正确认识当代高校学生的道德学习现状,提高对加强道德学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阶段是道德学习成熟和定型的关键时期。道德学习在学生成长和学校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对当前高师学生道德学习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加强道德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确立道德学习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观念。

2 发挥学生在道德学习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道德学习培养的过程,是将社会道德学习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人内在品德的过程。因此,在道德学习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者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道德学习培养中的主置,激发道德学习培养的内在动力,增强接受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实现学习道德培养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3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习道德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意义重大。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高校应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切的了解到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营造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

道德学习氛围是学生道德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学生道德学习起导向作用。要在各类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学习教育,要建立健全道德学习督导,对不符合道德学习规范的行为及时纠正,对违背道德学习规范的学生进行处罚,并帮助其查找思想根源。通过这些措施的结合,营造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感染和引导。

5 教师的道德培养研究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在教育职业活动的范围内调节教师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

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是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然而,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中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缺乏职业理想、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对施教对象的关爱、不注意为人师表、不能做到教书育人等。

5.1 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1 缺乏职业理想

各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上,仅有少部分的教师表示乐意从事教师职业;二分之一的教师仅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超过五分之一的教师表示有适当的机会就转行。

5.1.2 缺乏敬业精神

有些教师经受不住物欲和金钱的诱惑,往往为了获取更多的报酬,忙于从事教学任务以外的“副业”,个别教师甚至一心经营商业。出于这些原因,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备课不认真,消极应教,一个教案一种教法数十年,甚至上课迟到早退,教学效果极差。

5.1.3 缺乏对施教对象的关爱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爱不纯、情不真。他们教学方法粗暴简单,有的缺乏责任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还有的逃避问题、推卸责任。

5.1.4 不注意为人师表、不能做到教书育人

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有的教师在教室里吸烟或精神萎靡、使用不文明用语;现在,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教书,而忽视了育人,片面地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

5.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做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工作。

5.2.1 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给予重视

教师的素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未来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看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5.2.2 加强当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教师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学校应注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教师整个工作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教师将道德认识付诸实践的强大动力。

5.2.3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职业道德的修炼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与否,不仅直接决定教师本人是否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提高教师素质关键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就应教育每个教师努力做到明确修养方向,强化教师意识,坚定信心。同时,还应正视困难,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人民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才能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获得进步,使自己的道德品质上升到新的更高的境界。

5.2.4 立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

各类学校应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标准,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制定出规范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每学年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进行一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装入教师档案,作为评定职称,晋升的依据,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方式更好地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各种关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教育的使命也越来越重要,国家与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可见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离不开教师的贡献,尤其是大学教师更是承担着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英才的重大责任,教师职业道德的改进与完善是目前对高校的最大考验。

第11篇

关键词: 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 师爱 机制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崇高的职业,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可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是教师仍然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而教师不都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鼠标轻击百度,不难发现一些有关师德滑坡的案例不少。这些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思考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等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标志着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高低也不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的好坏,而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教师的爱岗敬业

加里宁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些著名的文献著作又将教师比喻成蜡烛、钥匙、天梯……当然每一个比喻对象都有某一方面的形象性,但是作为被大家传颂夸赞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爱岗敬业。

情感上,爱教爱校爱生。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认可、接受并且喜欢,将教育事业看做自己毕生要为之付出的事业,将自己的思想境界与教育的兴衰、学校的优劣联系在一起。对自己工作的场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兄妹,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基本的动力。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报酬的高低或条件的优劣而随意波动。教师只有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自豪;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以谦恭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理念上,教书育人。教师的爱岗敬业表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展的综合素质,又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就不应只局限于学习成绩,除了千方百计地提高成绩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做事和做人。教师的爱岗敬业还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教师最应该关注的。

态度上,认真负责。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曾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而非物,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教育的效果检测是一笔良心账,容不得半点虚假。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任何个人行为,教师的言行举止永远都在学生的视野中,教师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失。

二、教师的师爱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所以师爱是教师的魂中之魂。教师爱学生就是要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向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的成熟人迈进。苏霍姆林斯说:“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了解学生也是爱学生的一种体现。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洒向每个学生。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也是他们的权利,教师的爱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情感是师爱的前提,理性是师爱的方向,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教育功能的保证。教师从早到晚与学生一起活动,上课时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下课后又要关注他们的课余生活。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多一点点的关注而喜悦,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每一点点的进步而欣慰。这些简单的、纯真的情感就是教师爱学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师只有“爱的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师爱还要求教师尊敬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

、引导学生。师爱是双向交流,要求教师情理相容,严慈相济。奉献之心,不忘使命。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的爱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和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学生的爱,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为他们的未来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

三、教师的公正

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公正关系到社会的公正,而教育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很多:教师自身的投入和教师收入之间的关系;教师集团的利益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等。教师的公正决定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每个学生都对教师的公正有相当高的期望值,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息息相关。教师的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某些教师的角色模糊;经济繁荣与教师主体性的矛盾导致某些教师人生理想淡漠。广大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好公正这面大旗。教师的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公正也可为实现社会公正作出贡献。

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进而实现人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就是教师,而对教师的职业素养的较高要求又由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较之于其他社会职业,教师的劳动具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源于教育劳动的内在特性,而这种内在特性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灌注于教师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全社会乃至民族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第一,建立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制度,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将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要将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让教师随时参与到师德的讲座学习中。第三,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知道哪些行为教师可为,哪些行为教师不可为,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坚持自主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让广大教师掌握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理解遵守职业道德的目的和意义,教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没有这种内心体验即诉诸情感的道德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就缺乏内在动力。可以说,师德修养的提高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完整的道德意识。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和社会监督作用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学期考评或年度考评是对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综合考评,是激励并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是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必要建立师德的考评监督机制。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积极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评机制。这样,既可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和组织等多方面的监督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靠教育又靠激励和约束。教育是基础,激励约束是手段。我们对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教师及其优秀事迹大力表彰,以先进人物事迹的道德感召和情操感染唤起更多的人对美好道德的向往,并在内心产生一种愉悦而高尚的内心体验。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同时,又强化政策导向,严肃法纪,严格为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奖惩、培训、聘任、辞退及教师职务晋升、工资晋升挂钩,加强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的处理。在道德压力和纪律约束下,教

师在内心深处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敬畏心理,知道违背职业道德带来的后果,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

最后,进行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关键在于建立内化自律机制。内化是教师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自律是无论是否有外在的约束和监督,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自愿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首先要树立法律的意识,使新型的法律理念融入思想意识之中。另外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内容、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已不仅是道德的要求而且是法律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依靠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践职业道德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度德而师之”,从而将书本内容融入生活,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人民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能把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张国权.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素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 职业 道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24-01

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当代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教师的道德修养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教育要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

一、高职教师的道德修养关系着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一所好的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之一。在学校,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师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然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冲击与碰撞,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有些学校老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比如剽窃论文、虐待体罚学生、索礼等,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教师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的道德修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技能,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对学生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敬而受教”。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

三、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当今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民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才的竞争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更是为中国在竞争中提供智力支持。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道德理论修养,不断充实自己,来适应时代的变化,来迎接各种挑战。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的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这就意味着对学生的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高职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提高科研水平,才能真正应对各种挑战,成为一名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四、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把青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师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才能不断引导影响青年学生奋发进取,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治俊.对教书育人的理性思考[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 8(30).

[2]韩丽萍.论现代远程教育德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21).

[3]张建明.从战略高度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求是,2015,11(1).

[4]刘兵.刍议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J].今日科苑,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