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发展方案

科技发展方案

时间:2023-01-04 18:12: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发展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发展方案

第1篇

我省各县市科技活动人员因为工作环境、工作薪酬、城市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条件、孩子教育等一系列的问题,福建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其他地市科技人才数量较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县级科技人才较少,基层农村更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从事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较少。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层次、高技能、高级管理人才比较缺少,尤其是领军型科技人才十分稀缺。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目前福建工业企业中,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为2.2%,高级技术职称的只有0.5%,低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而各县人才比例更小。

以福建省科协为例,根据福建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2009年的调查,全省各县市的科协在编人员仅为405人,多的12人,少的1人,县均4.8人,基本是科协主席、副主席、财务以及司机,罕有科技人员;所有在编人员中,硕士4人,本科130人;乡镇、街道等基层科协多无固定人员,机构形同虚设,工作多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县域科技人才的缺乏从而造成地方企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县域科技发展长期低水平徘徊。

科技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

全省各县市在技术引进、产业发展、商品生产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业同质化趋势。在福建省范围内,省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有高科技产业园,县有工业园,科技园区的大量建设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加剧了福建省的产业同质化。“以规模企业以上工业为例,2010年福建省在全部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40个以上的县市共同拥有的行业有18个,占4.6%,这些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由于产业同质化,我省很多县市(区)经济呈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比重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低,产业结构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品牌等问题,不同县市区的同样产品相互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不利于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

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很多县市的企业缺少原创性基础,如工程中心、中试基地、重点研究室等创新设施;有些县市企业虽然建立了研发机构(技术中心),但由于技术力量和经费投入不足,难以独立地开展技术创新;大多数企业由于没有技术改造资金积累,以及缺乏政策支持,设备较为陈旧,测试手段落后,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靠引进技术,企业自身科研、自主创新的能力非常薄弱,独立开发水平低,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种类较为单一,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现代化的农业企业数量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尤为脆弱;50%以上的规模企业虽与科研院所或者高等学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但合作层次不深,信息交流不畅通,建立长期、稳固的技术合作联盟较少。

以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是企业16822个,有科技活动的1407个,有R&D活动的1329个,有新产品开发的1114个,有科技机构的889个,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9521人,科技活动经费总支出14201063千元,其中最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9312197千元,对研究院所及高等学校支出236787千元,分别占总经费的0.65%、0.01%。

科技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大数县级地区几乎没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所拥有的技术人才不仅门类少,而且层次也不高,再加之科技竞争力的投入、企业规模一般偏小、科学研究基础等要素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区、机构差异,从而出现了大多数县域科技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少,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区际科研单位之间联系不密切,很难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科技平台。据笔者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福建省85个县市区中仍有5个县市没有建立知识产权局,将近有50%的县市科技局没有自己的网站,许多已有的科技局网站存在着内容少、信息量小、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我省大多县市区一直都没有形成完整有效地科技服务体系,现有的农科所、良种场资金短缺,运作困难,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等技术层次不高,示范功能不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推广体系与科技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不仅缺乏有效地服务条件和措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作经费没有保障,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不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不够以及中心功能弱化等问题,未能形成科技资源的积聚和辐射功能,基本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下运行。

科技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综合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数据难以全面反映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对科学技术发展决策提供准确、翔实的第一手参考资料,而科技进步考核的数据也存在着数据失真、失实的情况。以2010年度设区的市政府30个绩效指标位次为例,科技创新这一考核指标的位次是三明第一,龙岩第二,福州第三,宁德第四,厦门第五,漳州第六,南平第七,泉州第八,莆田第九,而上届考核结果显示三明市有三个县市区没有通过考核,泉州市所有县市区全部为优秀,这些情况说明科技评价缺乏基本的可信度。此外,县、乡、村之间未形成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以项目多少,产值高低,就业人数,税收贡献率等进行考核,而忽视了项目的科技水平、企业的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考评,不能更加充分有力地推动县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上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或者制约了福建县域科技发展,直接影响了福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县域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投入,完善多元体系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障。各县市(区)级政府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法》和《科技进步条例》等科技政策的条款规定,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时,保证科技投入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不断提高政府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缩小与全国科技投入的差距,建立稳定的长效支持机制。

在继续强化县域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海内外风险投资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投资福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县域科技投入体系。平衡地区科技投入和三项费用的差异。加强省内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科技开发的成本,同时还应加大对闽西、闽北地区科技投入的财政支持,实行山海协作,共同发展。

2.加快培养,加速引进人才

科技管理部门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熟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人才,建设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高层次的创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开辟人才流入的新渠道。瞄准国内重点院校,做好人才需求计划,盯校招才;广泛联系各界专家、教授、学者,发挥他们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密切的优势,以才招才;以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为载体,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汇集一批高层次科技型人才,项目引才;通过整体引进大学和科研院所,成建制地引进人才,引校聚才。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利用市场化机制,鼓励闽籍海内外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兼职、授课、讲学、提供技术、出让专利、科技咨询等方式为福建县域科技服务。打造人才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进退自由的科技创业环境,优良舒适、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以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社会环境。

3.加强领导,注重市场调节

解决县域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首先加强政府引导。各级县市区政府要立足本县(市)区的实际,突出本地的特色产业,尤其是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加工农业进行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要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力求避免相同类型的企业入驻在同一县(市)区甚至同一个市;要支持和鼓励科技中介组织服务于县域科技的发展,大力推进企业与中介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发挥其桥梁作用,引导企业选择符合国家发展的投资方向,为县域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信息制度和行业预警机制,为企业打造信息、政策和咨询服务的平台,强化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规避同一区域科技产业的同质化;省、市两级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引导、综合协调的作用,打破县域界限,制定跨县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分工,整合生产要素和科技资源,形成不同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县域科技产业的集聚效应。

同时,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对于一些产业设置必要的准入门槛,优化市场氛围,进一步减少不良产品流入市场的可能性;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和银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各金融机构要关注产业发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及时调整信贷的投放方向,停止支持国家要明确淘汰产业,控制对采用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的贷款;行业协会要颁布实施行业标准,要求各协会企业按照标准生产,避免无序恶性竞争;企业生产要加强可行性研究,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保护核心专利技术,培养创新型人才,立足本省,面向国内,放眼世界。

4.确立主体,增强创新能力

增强县市企业家追求技术创新的自觉性,提高其对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的了解、把握能力和技术创新的水平,主动参与到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浪潮中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影响力、较大知名度的品牌。综合利用现有企业人才、技术优势,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多家拥有研发人员,创新投入高、创新能力强、自主知识产权多的大中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企业以互相参股等方式与大学、科研单位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企业与院所之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联合创新能力。

5.建设平台,启动门户网站

首先要按照政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由省科技厅代表省政府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由省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经贸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大学、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县域企业、社会大众共同建设;其次要加大政府对于县域科技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调动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投入;其次是建立由省政府来直接领导组织的平台管理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开放共享意识和高水平操作技能的专业科技条件服务人才队伍;再者要发挥各县市区在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相关职能机构,建立各种县域科技服务体系,启动个相关科技部门和企业的网站,把县域科技条件纳入到全省县域科技平台建设中来,形成共建共享的局面;最后是建立福建省县域科技资源门户网站,利用网络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县域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体系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孵化、融资、信息、中介等科技服务平台,在网络信息层面上率先实现共享,促进县域科技平台建设的整体运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6.深化改革,完善考评体系

第2篇

一、日本科技政策发展史

(一)战前和战中的科技体制。日本最初设立的研究院,是模仿欧美个别发达国家研究院的形式,1879设立了东京学士会院,在1906年东京学士会院改组为帝国学士院,帝国学士院负有促进学术发展,加强文化教育的使命,从制度上作为国家机构对科学研究的支援。之后根据需要日本相继设立了理化学研究所、测地学委员会、日本学术振兴会,其中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建立促进了军事、产业、官厅、民间研究人员的相互交流,这也是促使日本科技体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战后科技体制。由于在二战战场上战败,受到严重创伤的日本经济难以得到自立,1955年日本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为振兴科技未雨绸缪。在原子能的开发问题上,政府推进了第一艘核动力船“陆奥”号的开发,并设立了原子能安全委员会。

二、日本振兴发展的科技政策实践

(一)创造性的科技政策。1981年是日本的创造元年,这一年是明治政府以后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创造性科技振兴方案。政府设立的目标是建立流动研究系统,以及由科学技术厅推进的创造性科技制度和九十年代技术立国的通产省的二十一世纪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可以做下对比:日本以前的科技就像从外国购进种子在日本成熟收割的“收割型技术”,现在是日本播种后成熟的“播种型”技术。创造性科技的制度就是通过寻找科学和技术的衔接点,发掘和培养素材的新特性,从而开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二)新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政策。日本政府最大限度的发挥民间企业技术及生产工艺,积极有效地研究开发,将多种研究方案委托给多数的民间企业,同时将长期的整体规划划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各阶段由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负责,从中选取最佳的开发方式。

(三)量身定做发展科技政策。日本的科技政策振兴方案,在充分发挥日本科学技术特长的同时,也成为当前革新原理发现和发明及突破型科技的潜力。针对最高度的科技和低水平科技之间存在的质量上的差异,日本政府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推出不同的方案。例如:①突破性技术:对国际有重大贡献的个人成就,政府会为其创造出能发挥创造性水平的整体研究环境;②尖端型技术:对国内有重大贡献的组织,政府会为其创造出创造性最佳的研发系统和研究方法。(四)技术鉴定政策。在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为了防止环境恶化,日本政府推出了技术鉴定政策,提前预测该技术给予自然环境正或负的影响,并站在综合性的立场采取措施。作为推进技术鉴定方案,日本政府提出5项建议:①对国家开发计划要提前实施技术鉴定。②推动民间企业采取技术鉴定。③在高等教育上广泛采用技术鉴定。④努力实现技术鉴定基础的跨学科领域。⑤实施两国间和多国间的技术鉴定。

三、对我国科技政策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有计划的开展政策研究。自1983年3月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之后不久,日本政界、科技界权威人士深感只零散的实现某个高技术领域的突破,已远不能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需要,遂于1984年11月27日,由日本科技领域的最高决策机构——科学技术会议,向中曾根首相正式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基本对策》,明确提出了日本今后10年科技发展计划。该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在1985—1995年期间,加强基础研究,鼓励科技创造,使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科学技术基本规划”旨在建立一个以科技创造力为基础的日本,为科技的发展建立全面系统的政策。因此中国应积极加强科技基础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科技,不能超之过急。集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挥他们的长处,为我国的科技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二)完善科技立法建设。日本是一个重视法制建设的国家,科技立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正是依靠法律所特有的强制性和指导性来干预全国科技工作。据统计,日本有关科技的法规有200多个,其中包括:科技行政机关和研究机关的设置法及组织法;各种科技发展的法令如:原子能、宇宙开发、灾害对策等。日本的各种法令比较齐全,这些对日本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保障作用。日本在1995年通过并实施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它为实现日本今后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应加大出台科技进步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从法律层面上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3篇

能源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汇智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政务政府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网络信息中心

驾驶人培训及考试领域北斗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媒体平台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电子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江苏瑞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电信运营商业务办理最佳解决方案奖 福建三元达软件有限公司

智慧校园最佳解决方案奖 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水务信息化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深圳市开天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智慧教育综合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西安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睿芸翰林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物联网领域最佳解决方案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药监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制造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机盛科软件有限公司

光伏发电智能一体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奖 安徽甲科数据软件有限公司

金融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鼎盛(厦门)电脑系统有限公司

自然语言智能问答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微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化商品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领域电力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深圳市易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政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万泉宝瑞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通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江苏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隆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办公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宏立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互联网营销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考试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ATA

电力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医疗器械可追溯信息化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益源信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统一通讯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九州讯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农业语音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太谷雨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医疗信息化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天坦呵呵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医疗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终端管理领域最佳应用奖 北京睿芸翰林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供水行业管理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潍坊东方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电讯盈科企业方案

教育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大连泛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行业移动CRM最佳应用奖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最佳应用奖 长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4篇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裁决,宣告深圳市金士吉康复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19972090134号复合结构的枕垫装置专利”无效。而金士吉公司正是以此状告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利侵权。此案因索要金额之巨被业界称为中国健康寝具专利侵权第一案。

    去年10月21日,深圳市金士吉康复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远红磁性保健枕,“完全抄袭和模仿”了金士吉公司拥有专利权的远红磁性保健枕,致使金士吉的产品销售不畅,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1000万元人民币等。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中脉公司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大多便收到了金士吉公司的“法律意见书”,警告他们不要再售卖中脉公司的“侵权产品”,否则金士吉公司也将对他们“采取法律行动”。

    中脉公司在应诉后,于同年11月12日,立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针对金士吉专利的无效申请,该公司提交了十几项的证据,以证明“19972090134号复合结构的枕垫装置专利”不具备专利法所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中脉公司还以原告现专利权人名称与原告名称不符为由,提出终止审理请求。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在2004年1月4日裁定终止诉讼。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金士吉专利无效的理由是:“在进行实用新型创造性审查时,如果技术方案中的非形状、构造技术特征导致该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产生变化,则只考虑该技术特征所导致的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的变化,而不考虑该非形状、构造技术特征本身。技术方案中的那些不导致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产生变化的技术特征视为不存在。”

于毅

第5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水土资源;生态环境

1、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各种资源的利用不断的增多。在过去由于社会发展中人们对环境认识不够,各种环境问题不断的涌现而出,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前提。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的制约着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的国情影响,使得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多,流失强度日益变高,并且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至于与影响,形成了复杂而又类型多样的危害形式和特点。开展水土保持是保护水土资源、改善民生、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更是推动人民生活水平良好提高的有力手段。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和日益广泛,在社会发展中加强水土保持,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关注的重点,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保障和建立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的主要基础方式和方法。要完成和保证水土流失的控制方式,就必须结合水土保持科技形式综合应用,这在水土保持领域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科技探索过程和方式。

2、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2.1 发展现状

通过50余年的水土保持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先后开展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全国水土流失遥感普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及一系列针对水土保持领域的“973”、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为:

(1)近年来,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科学理论知识为主要依据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方式和措施,更是水土保持的主要依据,形成了“生态修复”和“流域治理”等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治理策略和方法,更是我国水土流失强度能够合理有效控制的基础方法。

(2)总体搭建起我国水土保持研究与监测的网络体系。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检测中心和河流流域的监测站来保证却确定监测体系的完善,更是保证水土流失控制合理进行的基础方式。通过在水土流失控制中形成一套系统化的防护林模式来确保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模式。

2.2主要问题

随着水土保持领域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加、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发挥的效益不断凸现,有力推动了水土流失防治进程。然而,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仍明显滞后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致使水土流失防治进程距国家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集中表现为:

(1)与当前水土保持任务相比,水土流失防治速度和规模还需进一步提升。造成土地产出下降、湖泊水库淤积、水质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洪涝灾害加剧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势必要求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以便更好地促进水土保持实践、加快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2)与当前水土保持实践相比,水土流失防治理论和技术还需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深入,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以前未曾出现的问题应运而生。

3、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主要技术需求

3.1 坡改梯关键技术与材料

坡耕地是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生产用地,广泛分布于30个省区。现有的3.6亿亩坡耕地虽只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6.7%,但年均侵蚀量却高达14亿t,占全国侵蚀量的28.3%,尤其在坡耕地集中的地区,其水土流失量占全区水土流失总量的70%以上,成为山丘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

3.2南方崩岗整治技术与开发范式

崩岗是我国东南地区,山坡土地或岩石风化壳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而形成的特殊侵蚀类型。虽然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侵蚀量巨大、发育速度很快、破坏性极强,成为南方广大山丘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和人居安全的主要威胁。

4、水土保持科技发展需求的适用技术成果

通过梳理现有技术成果,分析当前治理需求,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成果应作为目前推广示范的重点。

4.1 坡耕地综合整治技术

主要技术成果包括:(1)坡耕地梯田改造工程技术;(2)机修梯田快速整治技术;(3)坡耕地径流集蓄与调控技术;(4)坡耕地地埂利用与地力恢复技术;(5)梯壁整治优质材料选择与配置技术。具体实施方案为:(1)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研究和建立不同类型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示范区,有效地治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2)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合理开展坡耕地机修梯田改造,并配套实施径流调控工程技术、微地形改造措施和小型径流集蓄工程。

4.2南方崩岗整治技术

主要技术成果包括:(1)稳定型崩岗植被对位配置和快速恢复技术;(2)活动型崩岗综合整治工程技术;(3)经济开发型崩岗治理与利用范式。具体实施方案为:运用系统论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把沟头集水区、崩塌冲刷区、沟口冲积区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上截、下堵、内外绿化”的综合整治格局,采取“治坡、降坡、稳坡”三位一体的技术措施,坚持植物与工程、治沟与治坡、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崩岗综合治理与开发示范推广,达到转危为安、化害为利的目的。

第6篇

中国行业信息化贡献人物奖

罗敏静,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1991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1993年进修中山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硕士课程,2003 年进修EMBA 课程。1993年3月创立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被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7年被广州市竞争力论坛组委会评为“2006中国广州经济年度百杰人物”。

8月23日,深圳主题公园世界之窗灯火璀璨,这是一个铭刻友谊和竞技的青春舞台,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这里降下帷幕,自从8月12日深圳湾畔的世界之门徐徐开启以来,深圳这所美丽的智慧城市就向世人展示了她科技、创新、智能的一面。而在这成功赛事的后面,却是有不少企业及其领导者为这次运动会提供了先进的系统、产品以及创新的理念。广州智能科技发展公司的总经理罗敏静就是其中的一名幕后英雄。

多项赛事显身手

继独立承担第16届广州亚运会视频会议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开发建设项目之后,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又在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担当重任。作为大学生运动会赛事系统开发和系统资讯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广州智能科技公司为大运会提供赛事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开发及集成和赛事指挥调度系统咨询设计。

据了解,广州智能科技还为大运会的赛事指挥调度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服务。该系统运行在主运行中心MOC(又称“指挥调度中心”),拥有该系统的MOC就像是整个大型活动的大脑,指挥赛场内外大大小小的事情。MOC是赛时指挥调度、运行组织的信息平台,汇集了比赛场地、赛程赛果、奖牌榜、城市地图、道路交通、气象信息、接待抵离、城市视频监控等全部信息。另外,MOC 还是紧急事件决策中心,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系统能够立即对现场实时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指挥调度、处理解决问题;如有重大问题需要市领导决策,MOC能马上成为领导指挥调度的工具,其中的辅助决策功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或资料,以便决策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合理决策,再协同安保、城市运行等部门下达指令并实施,同时将事件解决的进展情况反馈给决策者。可以说这套系统在大运会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受到了组委会的肯定和表扬。

从2004年广州新白云机场成功转场的小试牛刀,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完美呈现,再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担当重任,一路走来,广州智能科技领先的技术实力得以充分展示,在大型国际赛事信息化服务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步伐愈发坚实稳健。

18年来的坚持

广州智能科技公司始创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协同应用平台、电子政务系统、区域智能运营中心等咨询、开发、服务及系统集成。从 2000年开始,智能科技公司由系统集成商向应用软件商转型,以区域级智能综合信息平台为建设目标,坚持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客户进行组织提升及战略实施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增强组织协同能力和竞争能力做出了贡献。

智能科技公司的会议室里陈列了多年获得的荣誉,如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2011年中国应急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奖”、亚组委颁发2010年广州亚运会“信息通信保亚运,众志成城铸辉煌”锦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2010年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典型解决方案奖”等……

公司的创始人,获得了“2011年中国行业信息突出贡献奖”的罗敏静总裁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作为一个民营科技企业,我们一直在创新的路上迈进,虽然这一路走来很曲折,但是这坚持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逐渐为政府、大型赛事机构、大型企业等接受,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为公共服务创造价值,是我们所有智能科技人的骄傲。”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广州智能科技从2000 年起,凭借先进的技术、完善的解决方案以及在业界的领先地位,先后研发了多套协同应用软件系统。这些产品均通过国家级鉴定及客户应用验收,早已投入多家企事业单位正常使用。在该基础上,公司近几年又集中优势力量开发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区域应急管理系统、安全事件管理系统等;同时,结合机场等领域精细化运营指挥系统,在城市组织运行管理的模式上创新,成功开发区域智能化运行中心,并在亚运会及大运会的指挥体系及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目前,广州智能科技经营的“智能动力”品牌的内涵已从“协同效能加速器”向“智能服务社会”发展。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广州智能科技将把基于物联网数据采集及智能分析系统的新一代产品开发结合到智慧城市及智能化组织的建设中,在政府、大型机构的城市管理及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社会智能化、城市信息化发展。

广州智能主要产品

智能运营中心信息平台:该平台有效协调“人”、“组织”、“系统”间的关系,面向管理层及领导层的关键需求,整合各种数据资源,结合组织信息化运作模式咨询服务。

城市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该系统使政府管理职能部门可以很方便地将城市作为单一系统来查看和管理。既可把城市看作单一整体,同时又能拆分为许多互联互通的子系统。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技意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17-01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高中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我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高中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第8篇

关键词:丽水市;科技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科技和金融是经济发展中的两大引擎。金融和科技结合,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确定的战略,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瓶颈”的现实选择。大力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发展科技银行,不仅可以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而且可以为科技银行培育潜在的优质客户,同时也可以带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金融资源市场化。科技银行作为丽水市科技金融的先行者,研究其运营模式和存在问题,对于整个科技金融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而丽水作为浙江绿谷,研究其科技银行运营模式对于其他欠发达地区发展科技银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现行合作模式及其优点

2015年底,丽水市政府下发了《丽水市级科技金融合作贷款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规定,由市政府、太平洋财险丽水中支、杭州银行丽水分行共同设立资金风险池,以风险池的资金总额为限对丽水市级科技金融合作贷款承担贷款净损失赔补责任。市政府授权市科技局设立800万元风险池资金;杭州银行丽水分行按风险池资金(含银行不实际出资部分)1200万元放大10倍设立总额1.2亿元的贷款规模,对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开发区机器人企业进行定向融资支持;太平洋财险丽水中支作为第三方保证保险,解决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难题,通过财政贴息补助和贷款保险补助,使企业享受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方案的主要优点有:一是扶持力度大,相比于其他贷款产品,合作贷款的建议执行利率为贷款利率,不足部分由政府贴息。相较于其他贷款方式,给企业减少了3%以上的年利息支出。二是专业,杭州银行国内最早尝试科技银行的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以来,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医药服务等高新技术行业均发展了大量客户。其中,在科技型企业的筛选上,建立了一只具有专业知识的核心团队,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对于企业来说,杭州银行的科技支行投贷联动贷款模式也可以最大程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杭州银行有多起成功案例,引入PE或VC,逐步帮助企业上市进行直接融资。三是灵活。《方案》规定,贷款银行对单个企业贷款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经评估可以延长贷款期限。这种散而短的贷款方式既帮助银行降低了风险,又使得科技合作贷款的普惠面加大,使更多的企业可以享受到贷款。

三、现行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单个企业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欠缺。现行合作模式下,风险承担者主要是政府和保险公司,就是说一旦发生风险,风险的主要承担着还是政府和保险公司。按照杭州银行的合作模式,实际发生损失时杭州银行仅承担风险的20%,而政府需要承担风险的40%。当小额贷款赔付率超过150%时,试点机构将终止新业务的开展。这种模式在运营时,存在“业务和风险相剥离”的现象。相较而言,国外一些科技银行,则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来分担风险,比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硅谷银行。二是金融服务不够到位。受制于丽水本身的金融环境,科技银行合作贷款业务目前来说还仅限于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早期创业的企业除了基本的资金需求之外,更需要市场咨询、信息管理、财务预算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目前来说,合作贷款方案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技企业孵化方案和培育路径。如果可以参照硅谷银行的做法派遣专门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会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三是区域系统性风险控制不足。受次贷危机影响,浙西南部分城市企业间存在担保链现象。而圈定扶持企业时,《方案》只限定了经营效益、资产规模、从事行业等指标,对于企业是否涉及担保链,是否存在隐性风险,并没有明确的限定,给放贷留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如果可以让一些优势企业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形成资源协同效益,能够有效减小区域系统性风险。

四、科技银行运作模式探究

陆岷峰(2011)提出了构建以科技银行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构建以金融制度、金融工具、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体系,可以多功能多层次系统安排,以实现科技和金融的真正结合。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做法,科技银行需要丛运作机制、金融创新等多方面进行提高,才能发展成为真正帮助企业成长的金融机构,实现帮助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一是可以尝试股权认证等方法来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杭州银行作为省内科技银行的先驱,应当主动求新求变,改变以往依靠政府来承担贷款风险的道路。科技银行应当探索以取得企业股权的方式来获得企业成长的收益,以弥补企业贷款上的风险。二是提供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种金融服务。科技银行针对不同的企业,可以提供融资、法律咨询、创业辅导等服务,提供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多种金融产品,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为大型企业,获取企业成长的丰厚收益。三是建立与发达地区创业投资、资产评估机构的合作渠道,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作为欠发达地区,丽水本土的金融机构有限,政府和合作银行应当积极走访发达地区的天使投资机构,引入有益于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一方面这些金融机构更加了解如何评估企业帮助政府和银行减少风险,另一方面这些金融机构的进入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行业认可度,有益于企业未来融资。

参考文献:

[1]陈岚.我国科技银行运营模式探讨[J].浙江金融,2013,12:28-32.

[2]谢林林.我国科技银行发展路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2,01:79-81+117.

[3]朱鸿鸣,赵昌文,姚露,付剑峰.中美科技银行比较研究――兼论如何发展我国的科技银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0:84-90.

[4]陆岷峰,汪祖刚.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创新策略研究――基于我国科技金融特点、问题、对策的分析[J].西部金融,2012,05:20-25.

[5]李希义.我们需要发展什么样的科技银行――对国内科技银行运行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2014,06:135-140.

第9篇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z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山东电子学会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种:

本:

国际刊号:1672-9528

国内刊号:37-1423/TN

邮发代号:4303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本刊从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角度展现IT行业与科技发展与进步,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表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成果的园地。杂志内容以科技论文为主,并设有评论与综述、信息化论坛、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与探索、方案与应用等栏目。整个杂志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评论与综述,由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前瞻性的论述和规划;第二个层次是电子信息科技论文,主要刊登高校研究生、科研院所的论文和理论研究成果;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及各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案例。

主要栏目:

综述

信息化建设

解决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

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第10篇

一、银行新兴业务简述

手机银行作为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兴业务在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这一业务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在开通手机银行功能后,多数业务可以由客户自行在手机银行进行操作,并且在客户观念中,手机银行较之第三方支付平台软件具备更高的客户信任度,更能及时对银行业务进行推广。这就要求银行在业务上相应进行改革,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发展趋势。

在2014年开始兴起的另一项新兴服务--智慧银行是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进阶,是银行企业以智慧化手段和新的思维模式来审视自身需求,并利用创新科技塑造新服务、新产品、新的运营和业务模式。智慧银行由全息投影技术、远程视频技术及相应的银行自助机具创新等组成。并且智慧银行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柜台业务流程。

客户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交流被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代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并且对于现有银行网点也进行了有效利用,降低直接成本。由此可见,在科技推动下的银行新兴业务服务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增长方式,优化了现有业务流程。

二、未来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初探

银行业务如何适应科技发展是作为金融服务企业最为关心的。从我公司长期服务于银行的一些经验和理解出发,笔者认为在近期科技发展推动下,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互联网金融推动银行业务,线上线下业务趋于一体化互联网金融有着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业务有很大影响。未来银行业务将对客户进行全方位大数据的收集,并据此进行客户习惯的分析和挖掘,预测客户行为,进而做到有效的客户细分,提高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当前市场案例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成功的企业都有很强的用户黏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客户需要的不仅是快捷的转账、汇款等服务,更需要包括理财、咨询、贷款等在内的便捷金融服务,如果满足客户的这些金融需求,需要银行同时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使客户能够在线上体验到线下办理业务的满意服务、高度安全。因此可见线上线下业务一体化的趋势将是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2.离柜业务高速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各种软、硬件技术的突飞猛进,银行已经逐渐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手机银行、自助银行、智慧银行等不需要进行柜台服务的业务操作方式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发展,扩展了银行原有内涵。手机银行,让客户体会高效与便捷,利用手机下载相应客户端可以随时随地办理相应业务。智慧银行作为科技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实现客户自主办理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服务内容,丰富了客户在业务自主上的内容,应用了更加智能化,更加先进的自助机具,给予客户更大的便捷。

3.业务整合优化成为主要方向在当前银行传统存、贷款等业务受到第三方支付、P2P平台等新兴金融服务冲击下,如何整合现有客户资源,利用已有基础确保市场地位,保留客户资源将是银行主要探讨方向。其中对比市场竞争产品,虽然在收益等条件上银行竞争力较差,但银行具备更好的资金保障和信任度,将银行丰富的理财投资资源进行集中,打包制定具备高实现性、收益较为可观的理财产品方案,预期将继续获得现有客户的认可,获得市场份额。综上所述,在科技和社会环境的推动下,银行应当打破传统,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应对,与时俱进发展业务。

作者:张鲁川李宝磊单位:北京建投科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11篇

关键词:2020战略;科技政策;欧盟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198-03

一、欧盟科技政策的历史背景

欧洲联盟①的科技政策由来已久,它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较早开展合作的政策领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以科研合作为目标,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1952)、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为欧洲战后的科技发展走向合作协调指明了方向。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单一市场”的理念逐渐为欧洲人所重视,研发活动领域的共同政策开始正式形成。1986年通过的《欧洲单一法令》 和1984年开始制定的多年度框架方案标志着从此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在欧洲共同体层面上协调的共同科技政策。

如果说欧洲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战后与美国拉开了距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网络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则让欧洲科学帝国的弱点暴露得真真切切。1999年,时任欧盟委员会科技委员的比利时人菲利普·比斯坎经过调研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欧盟在科研方面的所有行动都局限于“研究与发展框架方案”的管理。以2003—2006年的第六框架方案为例,虽然每年投入4亿欧元,是除了农业和结构基金以外的欧盟第三大预算,但也仅占欧洲民用研究公共开支总额的5.4% ,其余仍然由各国政府负责安排。另外,欧盟研发投入严重落后:美国、日本和欧盟15国1999年研发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4%、3.1%和1.81%,每千名劳动人口中研究人员占比分别为6.7%、和6%和2.5%。此外欧盟的科技政策还存在着缺乏整体战略考虑,横向协调薄弱,项目数量过多,重点不突出以及申请项目手续烦琐等弊病。

在2000年3月的里斯本首脑会议上,欧盟和成员国共同制定了里斯本战略,提出要在2010年以前将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在建立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根据比斯坎建议提出的“欧洲研究区”是一项集中欧洲联盟科研资源的科研方案系统,它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加科研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深化多国科研项目的合作。同时效仿美日模式,通过联合各方力量,鼓励一种更加包容的工作方式,增强欧洲研究机构的竞争力。2007年2月欧洲研究理事会正式启动,它的任务是帮助欧洲的研究人员在所有领域自由开展研究,同时简化资助项目的程序。特别是那些没有经济目的但又对科技发展方向至关重要的基础研究,以此改进科研框架计划只注重支持工业政策的缺陷。在2010年3月通过的2020战略中,欧盟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了相应调整,将未来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加强社会凝聚力 。所有核心指标和行动计划都强调了“促进实现智能、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根据近年来欧盟各国的共识,这一模式最终能否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最关键之处还在于科技的创新。

二、欧盟科技政策评析

1.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从狭义上来说,科技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发展科技事业的最终目的还是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增加产出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欧盟作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为了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然要根据其成员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制定出协调甚至统一的科技研发政策。

欧洲学者雅克·佩克曼斯认为,欧盟的产业政策是“关于刺激供给的政策……它包括政府的所有干预……”换句话说,欧盟的产业政策是一种供给指向型经济政策,强调通过政策的手段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而科技创新的目的正是在于促进科研产出和科研成果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加快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最终目的。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科技政策实际上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实现产业政策的一个直接重要手段。战后以来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表明(Robert.Solow,1965),技术进步可以保证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在达到稳态之前,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于资本和劳动这些物质生产要素,一旦经济发展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率。根据索洛模型,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欧盟国家在战后凭借法德两国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曾经将美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劳动生产率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领先高达40%,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却被美国反超,达到2005年12%的差距 。从欧盟科技政策开始正式形成的大环境来看,20世纪80年代正是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历史时期。《阿姆斯特丹条约》用了整个章节对研发与技术政策进行规制,强调研发与技术政策是欧盟国家经济良好运行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其他政策如保护消费者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关键支持。因为研发的进步不仅代表着国家科学发展的水平,而且对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也有实际推动。同时新技术还可以帮助欧盟国家面对社会领域如贫穷、健康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2.市场一体化下的理论背景。随着统一内部大市场概念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欧洲层面的科技政策逐渐得到重视。欧洲共同体在统一建设过程中制定的市场主导原则一直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定共同政策过程中也一直尽量避免采用直接干预的手段制定政策工具。欧洲联盟建立以来的官方法律文件,包括所有的欧盟工业政策通报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都强调了市场导向原则和反对干预主义的基本理念。从科技政策的内容来看,也一直恪守了这一原则,即通过保证单一市场的建立和良好运行来促进私人创新。欧共体在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考虑到了统一大市场中几个相互制衡的博弈因素:首先,从需求方的角度考虑,由于科技成果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如果科技研发的成果能够为欧盟范围内的个人和企业带来相应的福利,就能产生增进共同体的集体利益的积极效应。科学知识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烈的扩散效果,具有企业间和国家间的正的外部性,可以使共同政策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按照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如果将知识视为一种资本,即使不存在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也可以保证资本收益不会递减,因为知识不太可能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其次,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由于作为公共产品的科学知识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如果任由市场自行调节,就可能会因为“搭便车”现象(包括欧盟内部和外部的国家)严重抑制知识的供给和原创性研究的投资。如果不对知识和技术市场加以干预,尤其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科学竞争能力的基础研究,最终甚至会出现市场不能正常运行的“失灵”情况。因此制定正确的选择性激励机制以获得研发最佳产出的框架就显得非常重要。欧盟科技政策要努力的方向不是弱化共同政策,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发挥共同政策的激励机制作用的问题。最后,从保证市场经济效率的角度看,似乎应该尽量减少欧盟层面的投入和干预,让私人和企业更好地在竞争原则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许多低回报的基础研究、跨学科的研究都需要政府投入的不断增加,而有些科技发展水平和融资能力较弱的成员国难以保证在资金投入上与先进国家保持同一步调,导致共同体内部产生了科技水平乃至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风险。而创新技术的专利如果在欧盟层面上发挥作用就能够产生比成员国更大的溢出效应。另外,企业层面的成本问题可以上升到成员国层面解决,成员国层面的研发成本也可以在欧盟层面上更容易得到解决。

三、欧盟科研政策现存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欧盟2010年科技与创新报告 指出,欧盟从里斯本战略实施以来近十年间,几项重要目标指标均未实现:(1)欧盟27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08年仅为1.85%,远低于里斯本战略提出的3%目标。(2)里斯本战略制定的第二大目标,即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占比要达到2/3,也同样未能完成。由于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普遍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加上债务危机的影响,欧盟各国财政支出、尤其是公共财政支出,都面临着大幅度紧缩的压力。如何应对这一局面,保持甚至加大科研投入对于欧盟和各成员国都是政治意愿的一次重大考验。从已公布的2011年研发经费预算将达64亿欧元的创纪录规模来看,欧盟至少已经在加大投入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

2.加强国际合作,解决重大问题。欧盟的科研计划一直倡导开放的原则,这不仅体现在欧共体成员国范围内的开放合作,也包括非欧盟的欧洲国家,甚至欧洲范围之外的其他国家。从早期成立的科技合作委员会(COST,1970)、欧洲科学基金会(ESF,1974)到尤里卡计划(EUREKA,1985),都有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参与科研项目的影子。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第四个框架方案以来,欧盟将与中东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的比例提高到总预算的80%以上。在后续的几个框架方案中,欧盟一直都保留并增加了向世界开放的国际合作计划预算,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3.加强成员国政策的协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共同体层面的科研政策以来,欧盟一直强调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协调,一是整体科研发展政策与其他相关统一政策的横向协调,二是整体研发政策与各成员国国家科研政策之间的协调。通过政策协调,各成员国分享到国家科研政策的信息和统一的科研活动统计数据,如定期的《欧洲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欧洲创新记分牌年度报告》等。为加强科研政策协调,欧盟还创建了联合研究中心下属的“欧洲科学技术瞭望网”和“欧洲技术评价网”,达到整合战略研究成果和科研发展趋势,为制定科学的研发政策提供依据。除了政策层面上的协调,欧盟在研发活动上也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协调工作。

4.强调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欧洲的科研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不足,根据2011年2月11日公布的创新联盟记分牌(Innovation Union Scoreboard,简称IUS),欧盟创新虽取得持续进步,但目前来看仍然落后于日本和美国。二是欧洲科技水平与美国真正的差距还是表现在科学成果的转换能力方面。从统计数字来看,欧洲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一(2005年欧盟27国和美国的科研发表产出数量占全球比例分别为38%和33%)。然而比较双方科研论文的引用影响因子却可以发现,在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美国的影响因子都要远远超过欧盟27国。

四、结论

总体而言,欧盟的科技政策经历了从部门到整体,从大的经济政策到独立的发挥横向作用的政策,从直接进行创新活动到促进创新活动,从促进经济增长到保持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实际上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政策发展特点,即渐进主义和联邦主义的实用性和开放式协调。与其他政策工具一样,欧盟科技政策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在坚持竞争前提下建立一个统一的研发市场。在这个大市场内,也就是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知识和人才可以毫无限制、毫无障碍地自由流动,各国的政策,包括研究政策都是相互协调连贯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利用欧盟国家的科技能力和资源,从而满足可持续性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伴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复杂化和跨学科、科研投入大的特点,任何科研团队或公司企业都无法单独应对未来的科技研发挑战,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也无法在众多科研领域里单独承担起领导的重任。因此组织多层次的合作以及在成员国和欧盟层面科技政策的协调,增强科研团队的网络合作以及促进人员和创意的流动性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现代研发活动所提出的要求。如果离开了欧盟层面上的协调行动,则目前成员国各自为政的分散科技政策就无法形成一个合力,也就还将继续落后于美日等国,最终还是无法实现欧盟在里斯本战略和2020战略中反复提到的创新和富有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 欧盟法律检索,http://eur-lex.europa.eu/en/treaties/dat/11986U/tif/JOL_1987_169__1_EN_0002.tif.

[2] 菲利普.比斯坎,弗朗瓦索.路易斯.欧洲科学帝国的衰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74.

[3] 靳仲华,周国林.欧盟科学技术概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4.

[4] 欧盟委员会.Europe 2020: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mart,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COM(2010)2020.

[5] 雅克·佩克曼斯.欧洲一体化方法与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62.

[6] 戴炳然.在低处徘徊的欧盟经济——问题与原因[J].世界经济研究,2006,(4).

[7] 程卫东,李靖堃.欧洲联盟基础条约——经《里斯本条约》修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 欧盟委员会新闻通报,http://ec.europa.eu/commission_2010-2014/president/pdf/press_20090903_en.pdf.

[9] 欧盟理事会议,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C:2009:323:0001:01:EN:HTML.

[10] 欧盟统计局,http://epp.eurostat.ec.europa.eu/portal/page/portal/europe_2020_indicators/headline_indicators.

[11] 张琳.欧盟15国科学合作结构及析因[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 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http://chinamission.be/chn/omdt/t793715.htm.

[13] 欧盟委员会,http://ec.europa.eu/research/era/facts/figures/key_figures_en.htm.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意识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一实验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讨论一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一讨论方案一选择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首先,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