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状况

时间:2022-12-28 21:2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状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状况

第1篇

[关键词]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状况与特点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employmentconditionofgraduatesinwesterndevelopedcountriesisnotstablebecauseoftheirdomesticeconomy.Itfacesfiercecompetitionalthoughtheemploymentrateofthegraduateshasincreased.Someemploymentfeaturesofthegraduateshaveappeared:thegraduatesmakegoodpreparationsfortheiremploymentwhileinschool;theypursuitthevocationalstabilityandbegintobreakthetraditionalviewsofemploymentandthefixedpatternofthinking;thegovernment,universityandnon-governmentcooperatetopromotegraduates''''employment;thefamilybackgroundofdisadvantagedgroundaffectsgraduates''''employment.Astheirbackgroundofsocialeconomy,historyandcultureisdifferentfromourcountry,weshouldpaymoreattentiontotheuniversalityandparticularitywhiledrawinglessensfromtheirexperiences.

Keywords:developedcountry;theemploymentofgraduate;conditionandfeature

近年来,由于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好转,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因此,大学生就业也出现了新的状况与特点。

一、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就业竞争依然激烈

近年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总体失业率回落,但问题明显。近两年来,美国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2005年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明显好转,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持续逐步增加。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6年1月,全美失业率为47%,而预期比例为49%,是2001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5年1月以来,美国经济每月产生大约174万个工作机会。2006年2月,建筑行业产生了46万个工作机会,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其次是教育行业和医疗健康行业,分别增加了309万和26万个就业机会。制造业新增7000个,石油行业新增6000个。调查显示,由于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煤炭开采业就业前景在25年以来首次最为看好。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IES)提供的最新数据,2004年,20岁至25岁的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786%,25岁以上本科生就业率为758%[1]。

但是在经济发展和就业率提高的同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现象,即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受教育劳动力不断增多高等教育劳动力供给增加后,不能完全被劳动力市场吸纳,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很多毕业生被迫接受比自己教育水平低的工作。这些现象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经估算,西方国家过度教育平均发生率为27%,教育不足平均发生率为13%。美国过度教育发生率最高,为35%。女性比男性较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男性比女性较容易发生教育不足。1960年至1995年的新西兰、1985年至1990年的西班牙和1982年至1992年的葡萄牙三国过度教育发生率有增长趋势,教育不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三国教育规模扩展超过了劳动力市场对教育的需求。在过度教育的促使下,高学历在就业中占有利地位,总的来看,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远小于本科生,失业比率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就业竞争中越有优势[2]。

这种过度教育的现象使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依然激烈。英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趋势是,总体失业率近一两年有所回落,但实际就业比以前难度更大,就业竞争加剧。英国高等教育职业服务中心(HECSU)近期和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部分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系列研究项目,对英国28个地区的全日制学习和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毕业6个月后和约4年后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但毕业生就业率依然高于全国就业率平均值。随着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积累,或接受更多教育培训,失业率将会下降。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现有的两批针对大学生毕业初期6个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是,2004年大学毕业生只有28%在毕业后3个月内找到了工作,12%在一年内找到了工作,54%要花一年时间才能找到工作[3]。

二、学生在学期间作好充分就业准备,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2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缺乏相关经验是找工作的最大障碍。在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能相对不足。英国有关部门对于毕业生离开校门时是否拥有就业技能的调查发现,毕业生和雇主间有较大分歧。54%的毕业生认为他们具备了相关的就业技能,但只有37%的雇主认同。同时,只有13%的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培训。毕业生不得不以短期工作和参加实习的方式获得有关技能。因此,为未来职业早作充分准备,已成为近年欧美大学毕业生最鲜明的特征。

近年来,早稻田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这与学校主动创设的就业准备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早稻田大学为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挑选自己最崇敬、最向往的博学多才的教师。早稻田大学拥有2000多个校园俱乐部,包括学术、艺术、体育等各方面。在国际学院,学校正式确认的俱乐部和社团超过700个,而理工学院有720个[4]。学校派专门老师对俱乐部进行指导和管理。第二,参与社区活动。早期的早稻田大学是没有围墙的,人们常来学校参观,甚至借用学校的场地开会。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也经常参加周边地区的活动。例如,东京从1996年开始收费处理垃圾,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也和周围商店街道的人一起开展环保活动,并以此为乐。第三,使学生得到充足的实习机会。在大学里,许多学院都为学生提供学术方面的实习安排和义务活动。他们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实习计划,提供实习机会。例如,国际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场所不只是日本的商业机构,而且包括国外贸易机构以及国际贸易组织的海外机构。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而且也为适应社会提供机会。

美国也注重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当代许多著名高科技公司几乎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的成果。

三、学生追求职业的稳定性,但开始逐渐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思维定势

由于近年来欧美等国经济一直摇摆不定,失业率居高不下,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于是,大学生择业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追求职业稳定性的“新实用主义"。大学生择业的新特点是不拘泥于第一份工作,而是将眼光放长远,往往选择去知名度高的大公司以积累经验。在英国,对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而言,待遇优厚而稳定的工作是其梦想。受目前就业环境和社会风气影响,毕业生在第一个岗位上工作得不会太长。他们往往把第一份工作当作跳板和暂时的过渡,而期待着寻找更为稳定的工作。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对大学生毕业初期6个月的调查数据显示,29%的雇主和20%的毕业生认为,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会持续1年至2年;30%的毕业生不知道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会持续多久,只有9%的毕业生和5%的雇主认为会在5年以上。最近,由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所做的调查显示,工作稳定性已经成为学生选择雇主的第二重要原因,而两年前只排名第八[3]。

近年就业竞争的压力也促使毕业生在职业的选择上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做法,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新的情况。其一是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调查显示,很多人发现自己学无所用。比如,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电话中心做接线员;历史专业毕业生在做私人秘书。即使这样的职位,也可能需要半年以上才能争取得到。一些毕业生在寻求超市上货员、餐馆侍者和秘书之类的职位,而这些工作在以往是没有学位的人才做的。其二,到国外留学和就业。在美国,一些高技术产业向国外转移,许多学生感到在国内就业难度加大,需要到国外就业或留学。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2005年年度报告《打开国门》公布的数据,2003学年至2004学年,美国大学生到国外学习的人数约1913万人,比上学年增加了81%。

英国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将就业类别大致分为五类:(1)传统大学生职业,指适合大学毕业生或学位获得者的成熟职业,如律师、科研人员、建筑师、医师等,该类职位从业人员要求必须是某个领域的专家;(2)现代大学生职业,指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的新兴职业,如软件设计师、社会工作者等。这类工种也要求从业人员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并且要有较强的交际和协调能力;(3)新型大学生职业,指随着就业市场的扩大而出现的反映科技、组织结构等最新变化的职业,从业人员入职的基本条件是要大学毕业。如营销经理、环境卫生官员、新闻官员、管理会计师、物理理疗师及各类工程师。这类职位要求从业人员有“复合技能",包括强烈的责任感、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获得并使用专业信息的能力;(4)接近大学生职业,如护士、批发商、电工师、图文设计师等。这类职业一般不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大学资格,但要求他们管理和专业技能兼有,能力与“全能"者不相上下;(5)非大学生层次职业,不属于以上四类的职业都纳入此类。从业人员不必具有大学毕业资格。但调查发现,此类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并且学位的确起了很大作用。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对1999届毕业生毕业四年后调查结果发现,近一半的英国大学生初次就业从事的是“非大学生层次工作",4年后15%仍从事此类工作。此外,男生和技术学位类专业如医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和教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就有可能获得适合或接近大学生层次的工作,而女生和人文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更有可能从非大学生层次工作开始。但调查显示,毕业后两年,所有获得专业学位的毕业生从事非大学生层次工作的比例大幅下降,因此非大学生层次工作就成为毕业生入行的“门槛"。

四、社会弱势群体出身背景影响大学生就业

有着弱势背景的毕业生职业期望相对较低,缺乏信心,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来获得与学位相称的工作。在英国,苏格兰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毕业一年后能获得适合大学生层次工作职位的比例只有40%。2003年男生失业率为22%,女生失业率还高出4个百分点。毕业后从事全职工作的男生年均收入为264万英镑,而女生仅为225万英镑[3]。在薪水最高的职位中,男生比例远远高于女生,而且男生更容易获得适合大学生工作的职位。普通院校尤其是三流院校或工艺学校毕业生感觉仅仅因为自己不是出自名校而受到了区别对待。身患残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更困难了。

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最新调查显示,2004年,20岁至25岁大学本科男生就业率为80%,女生就业率为777%。25岁以上本科男生就业率为806%,女生就业率为709%。美国女大学生协会最新调查显示,尽管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于以往,而且可以进入较高的层次,但大部分女生就业仍局限在一些传统行业。据美联社报道,接受大学教育的很多美国女性从事教师和护理工作。

另外,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的国际大学生人数快速增加。英国高等教育就业服务中心(HECSU)针对国际学生的调查显示,在2003学年至2004学年,英国高等学校和机构有国际学生30万名,占英国高校学生的13%。国际学生的持续增长赋予英国职业咨询服务(CareerAdvisoryService)新的责任和职能,英国63%的职业咨询人员1/4的时间是在为国际学生服务的[3]。

但国际学生特别是非欧美族裔的学生在就业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其一是信息不够充分和准确,国际学生对在英国就业过于乐观,期望值过高。各国国内的一些招生机构在招生时或入学前,可能向学生夸大了在英国兼职和实习就业等工作机会,误导了学生。比如,参与调查的国际学生35%表示毕业后想留在英国工作,其中1/2想工作两年或更长时间,然而这对很多国际学生来说难以实现。其二,国际学生因为语言和缺乏工作经验而处于劣势,而且在找工作时还会遇到种族等因素的困扰。调查显示,这种文化冲击现象在来自亚洲和美洲的特定学生人群中反映强烈,但来自欧洲、非洲和中东国家的国际学生面临的这种冲突要少得多。

另外,国际学生在学期间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国际学生很可能为在英国所能找到的兼职工作种类灰心失望,因为这些工作与专业关系不大,收入也很低。这种现实令很多国际学生认为,英国的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联系并不紧密。当然,根据法律,国际学生可以在专业对口、能获得宝贵经验的实习单位全职实习一年,但实习机会常常来自学术研究机构,或者是三明治式(三年学习一年实习工作)教育模式,所以这样的实习机会在英国很少。

五、学校、政府和民间通力协作,促进学生就业

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的责任并不仅仅限定于学校,政府、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因此,欧美等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渠道多样。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协同敦迪大学就公共部门和专业机构如何维持就业率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政府应该提供发展基金,使雇主能够与职业介绍中心和大学合作创造灵活的大学毕业生入职途径,包括快餐式培训和提供兼职工作等方式。

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已经形成了良性的运行机制。美国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很多,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为毕业生服务。美国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提供就业信息,每年还要举办就业洽谈会: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率通常高于其他渠道。美国70%的毕业生是通过教授、导师、就业机构推荐就业的。早稻田大学认为,学生的就业问题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适应科技、社会飞速变化的能力可能更为重要。学校在毕业生工作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学校专门建立了就职支援中心,针对学生开办“就职课",为学生提供企业资讯,向企业介绍毕业生,并开设一些企业的介绍会。所有的学生都来就职支援中心上课。就职支援中心的负责人认为,光有早稻田大学这块牌子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把有关就职课改革这方面的要求提交给学校教育部门,以便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多地考虑提高学生的实战力。

美国政府在就业中起着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导作用。美国劳工部和教育部主要负责开发就业渠道、调查和制定宏观政策、信息统计分析和等。各州政府设有发展局,负责推进就业工作,经费由联邦政府核拨。美国大量中介机构在学生和用人单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从事与就业相关的业务。政府给予它们与州发展局同等的政策。另外,美国等国家通过高等教育评估体制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通过大学排名激励大学提高就业率。

每年,美国有关机构都要按国立和私立两种类型对美国大专院校进行评估,以此得出当年的大学排行榜。排行评比中的6大主要指标之一就是毕业生就业率,包括毕业3个月后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公布的大学排行榜,其评估指标包括总体质量评估、教学和科研评估以及毕业生的成功情况评估[5]。

六、结语

通过对近年西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后,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学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成功的经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可以为我们借鉴。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利因素,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时候应该加以注意:其一,西方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持续发展又对劳动力有比较大的需求,这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机会。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促使全社会能比较理智地对待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物质和心理保证。其三,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乡之间、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均衡,地域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职业的歧视现象相对较弱。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各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政府、民间、企业、社会和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大学教学和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大学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问题,同时是政府、家庭的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责任不仅应该由大学来承担,政府、企业、民间以及大学生自己都应从各自的途径出发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对于大学自身来说,西方各国和大学尽可能按照社会需要来设置专业、课程,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期间为学生作好比较充分的就业准备。民间组织如企业雇主协会、新闻媒体参与对大学教学质量的评估,并把大学就业率作为评价大学排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大学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该积极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的专业和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改革应该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美国失业率已降到2001年来最低[EB/OL].

[2]何光海.信息引导美国大学生就业[EB/OL].

[3]刘敏.英国大学生就业需要职业“跳板”[N].中国教育报,2006-04-21(06).

第2篇

一、影响对大学生需求的经济因素

1.我国市场经济下“下岗潮”“民工潮”对大学生就业的挑战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目前大量的下岗工人及进城农民,他们的“价格”较大学生要低廉,他们作为具有替代性的“相关商品”,必然会挤占本属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和我国产业链的低端有关)。在未来几十年里,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加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将要转移1000万人,随着科技发展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将极大地加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民营企业的弱势削弱了其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国有企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及由此带来的封闭性致使其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据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创造了65%的就业岗位。但民营企业目前在诸多方面如税收,融资,政府采购,经营环境等方面尚未受到公平待遇,在经济中处于弱势,微观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大多民营企业收入状况不佳,影响其对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其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足。

3.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用人用工市场争饭碗

在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才,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高端人才“滞销”,原因何在?因为就业需求是个派生性的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众多的低端产业难以形成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情况。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的最强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就业机会。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的大学生需求不足。

4.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性的经济寒潮冲击下,社会总需求下降,企业为了生存,都在实行降低需求减少扩张的过冬政策,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多企业取消了进入校园招聘的计划。还有很多外向型企业,招收人数也在下降。

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其影响仍有不确定处,因为欧美等国经济形势仍不乐观,作为对外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如何独善其身?金融危机让原本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求职之路雪上加霜。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培养供给方面的内在因素

1.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相对于未接受高等教育者而言),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因此,突进式或跳跃式的高教规模扩张方式所带来的高层次人才供给的跳跃式增长必然会与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剧烈矛盾。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9年611万人,与之相对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就业率达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74%以内。上述数字一增一减非常直观的显示毕业生人数猛增,但社会需求有限,2011年将有700万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从小学到大学,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足,当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学校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授鱼而未授渔,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较少独立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等,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3.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缺失,导致大学生择业盲目与冲动

创业教育缺失是导致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激情及创业成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走进大学之前盯着高考,进入大学之后盯着书本,毕业之际才想起就业与创业,其创业成功率可想而知。依照国际经验,发挥创业带来的就业倍增效应是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按照创业倍增效应,每一人成功创业,可拉动5个人就业,如此推算,如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到10%,则全社会就业情况就会得到极大改观。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却没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体现。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注重职业生涯的规划,许多国家开设“职业规划辅导”课程,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进入大学前几乎从未受过职业规划辅导,大学里虽有此项课程,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导致其在应聘时就业期望过高不理智,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应聘应变能力等问题,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三、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一种产品都有供给和需求,在具备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的前提下,人才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调节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但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包括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有效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而且大学生越是就业难,权力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中国阶层的世袭趋势造成就业中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及限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扩大增加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通过实施财税,投资等产业振兴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需进一步统筹兼顾对大学生就业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创新能力的提升,将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高素质的的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需进一步制定完善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

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最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

同时地方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教育部制定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投身农村教育,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支持毕业生入伍,投身国防等。

3.改革高校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并造成对市场反应失灵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4.加强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建立完善全国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注重大学生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评估,职业开发和职业决策。

五、结论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就业状况 就业品质 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28-02

一 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就业品质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毕业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但就业品质不高,已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4年教育部将“就业率”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因“就业率”这个指标往往只是简单地反映出就业的“量”,无法体现就业的“质”,将“就业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的公信度和适用性受到质疑。当前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品质的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单一,无法说明大学生就业实际状况。目前的大学生就业评价,只能体现出大学生就业的数量,无法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2)重视大学生就业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大学生就业评价应该是一个过程,这样才客观合理。(3)政府是大学生就业评价的唯一主体,缺乏公正性,应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4)就业状况界定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有难度。有些是自由择业者,但由于没有固化,也算“未就业”,可操作性有待加强。(5)过分重视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况,致使许多学生在毕业时“被就业”,实际数据缺乏真实性。笔者认为,应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品质评价体系,确保学校将精力投入到学校内涵建设中,切实提升学生就业品质,而不是疲于应对。

二 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笔者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0~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专业没有限制,共有672名毕业生参与答卷,调查问卷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社会保障、工作稳定性、发展空间。

个人基本情况:在提交者中,发现男生是女生总数的2/3,其中88%是团员,10%是党员或预备党员,62%人际交往能力一般,30%认为个人交往能力较强,在校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有15%,担任过一段时间学生干部的有28%,在工作前具有相关工作实践经历的有6%,36%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在良好以上,42%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一般。从调查数据来看,基本上符合二八定律,既约有2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综合素质较高,表现优秀。

工作情况:从调研数据来看,我校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私营企业占71%,其中国有企业12%,大部分毕业生从事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和计算机行业等,和我校开设的专业有关,目前55%的学生从事基础技术、管理工作或是营销人员,16%的学生担任项目经理或部门主管,说明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基层生产的骨干力量。66%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在大型企业占9.47%。65%集中在发达城市或省会,选择目前工作的原因56%因为福利待遇,25%因为发展前景,说明学生刚毕业的前几年,比较看重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率为68%,说明大部分学生工作后还是从事自己专业的相关工作。

社会保障: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所在单位具有带薪休假制度的占36%,所在单位具有加班薪酬制度的占72%,所从事的劳动强度35%认为一般,40%认为较高,24%所在单位具有工会组织,90%所在单位都购买了工伤保险,32%购买了五险,其中有45%的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说明大部分企业都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给予劳动者以保障,但也有部分公司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毕业生月薪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和3000~4000元,所占比例为26.89%和34.13%。62%每周的工作时长为40~50小时,对现工作岗位和福利满意度为65%,93%的人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从调研数据显示来看,大部分毕业生的工资达到了国家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水平线,对现有单位基本满意,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工作单位不满意,这将导致以后工作的不稳定。

工作稳定性和发展空间:调查结果显示,43%的毕业生都有离职经历,离职的主要原因是薪资福利偏低(37%)和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毕业生选择现工作单位原因的数据基本相符,说明毕业生较看重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认为所在岗位对应的职业素养中爱岗敬业占66%,积极主动占60%,诚实守信占59%,说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要注重这三方面的培养。在发展空间上,56%的毕业生选择现就职单位工作3年后预期月工资5000~8000元,15%选择8000~12000元,从学生预期薪酬可看到,企业前景较好,51%的毕业生选择3~5年后能够晋升,37%选择可能晋升,选择不能晋升的只有12%,75%的单位每年给予1~3次培训机会,15%的单位每年有4~5次培训,说明企业非常看重员工的个人成长。

三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品质的策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并要求将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全局。而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三型”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品质,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学校应转变思想,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升内涵。(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较单一的结构向实际的“双师”及多元结构转型,形成具有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复合团队。(2)强化市场导向,加强教学改革:强化以教学做一体与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形成学生自主式、交互式、协作式、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新理念,在注重培养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基于技术活动全过程所需要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三型”人才。(3)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由小规模、浅层次向大规模、深层次、多元化转变。探索和实践“多主体”合作办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在与企业共办订单班、互聘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等的基础上,合作建立“双主体”办学机构,引入企业为学校提供能代表行业最先进水平的产品技术和现代企业文化体验中心、实训室等,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并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积极利用各种资源,竭力拓宽就业渠道,不定期举办各类小型招聘会和网上各类招聘信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二,学生应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1)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择业竞争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自己设计职业生涯,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2)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才可避免择业受挫。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社会需求,切忌功利主义。(3)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好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寻找机会,从被动的求职者向主动的职业创造者跨越。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个人潜能、职业理想、职业岗位有机结合,并不断付出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第三,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品质。(1)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学校资金不足、师资不强,推进校企协同育人。(2)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来增加对高职毕业生的消化吸纳能力。(3)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要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体制,从根本上保证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

高职院校存在的毕业生就业品质问题折射出整个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面对问题,民办高校应苦练内功提升内涵,尽快转型升级,打造自身特色和品牌,服务社会服务学生,为提升学生的就业品质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坚.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9):108~109

第4篇

一、影响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供求严重不平衡目前,我国师范生整体而言供远大于求,师范生就业遭遇严重困难,音乐类专业在中小学属于“副科”,每个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非常有限,但是高校扩招导致音乐类专业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音乐类专业的招生和培养规模已远远超过社会的需求水平。然而,我国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近年来已经走过高峰期,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对新教师的需求也在递减,而音乐类教师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加之,由于适龄儿童减少,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源逐渐枯竭,中小学校被撤并,教师超编现象比较普遍,难以腾出编制接受新教师。政府等公共部门能够接受的音乐类专业毕业生更少。

(二)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惠州学院音乐系的三个专业均为师范类,很多同学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从事教师之外的职业存在心理上的落差,要么是不接受要么是认为难以胜任。一方面,音乐类专业大多数是女生,很多女生觉得教师对她们而言是比较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部分同学在校期间过于注重音乐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客观上导致他们难以胜任除音乐之外的其他行业的工作。2013年广东省国家公务员报名前夕,就业指导教师发动毕业生报名,结果最后只有2名同学参考,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原来公务员考试要考《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门,很多同学认为自己文化基础差,对通过这种纯文化的考试缺乏自信,干脆不报名。

(三)学校层次与知名度的影响惠州学院前身是专科层次的惠阳师范专科学校和惠州大学,于2000年升格为本科,属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阶段发展起来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现在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师招聘的时候限制在6所部属高等师范院校,或者是“211工程”大学和省属重点师范院校,而惠州学院的地方院校性质让毕业生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家应该在制度上制止这种歧视的发生,建立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每个大学毕业生获得竞争的机会和平台。惠州学院音乐系从2006年才开始培养本科生,有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的办学历史太短,对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表示怀疑,这也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排斥的因素。

二、就业指导工作分析

惠州学院音乐系针对当前音乐类大学生就业情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合适的就业指导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自我的了解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的探索,确定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采取恰当行动的过程。萨帕说过,青春期青春期(15-25岁)是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开始阶段,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起着重要的影响,是最关键的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在他们入学的时候就要着手准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个性化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将学生个性特点与职业能力相结合,使学生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然后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作出调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今后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和利用各种就业信息平台首先,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QQ群,飞信群,将最新的就业信息及时有效的在群里,或者以短信形式直接发到毕业生手机,让每位毕业生都能够收到相关的就业信息。其次,在就业指导课上,要求大家经常关注相关的招聘网页,如各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教师招聘网、高校人才网等网站;此外,广东省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不同场次不同类别招聘会的时间和地点,有的放矢。

(三)引导学生加强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类专业大学生注重的是“吹、拉、弹、唱”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里很多时间都花在练习技能上,但是很多人技能单一,难以达到用人单位一专多能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努力拓宽视野,向多能型发展;大多数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只关注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阅读能力较差、人文素养相对缺失,未能处理好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两者的关系,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要重视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当今社会行业多元化,人们在职业选择上也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国家制定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求进入某一行业的人具备某种资格和资历。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资格,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会计资格、导游资格、人力资源管理师、社会工作、证券从业等资格证书的考试,拓宽就业门路。大学作为一个学习的平台,未必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一定要从事音乐类的工作,在校期间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很容易进入该领域工作,这不失为大学生就业的明智选择。

作者:黄明涛单位:惠州学院音乐系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2-01

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时常被人提起。在此情况下,全社会理应建立起一套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时常被人提起。在此情况下,全社会理应建立起一套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一、大学生就业预警体系的涵义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难题表现为过剩与紧缺并存。全社会的人才配给体制未进行合理的优化。在本文所研究的就业监测预警领域,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指标监测,反映需求的发展方面。因此,本文经过梳理认为大学生就业预警体系应该包含高校、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辅以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对以上多方面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从而得出重要的趋势性信息,进而指导行动。

二、预警体系的构建

从参与主体上看,预警体系将有外在的制度法规、信息方的中介服务机构、人才培养的高校及相应协调机制的政府相关机构。同时,在此基础上添加必要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汇总信息,提示发展趋势。

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政策法规是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成功的重要外在条件,没有规则的有效统筹,分类指导将使很多工作难以有效衔接,取得实效。政策法规主要为各参与主体分配角色,制定工作内容和方法。在制度中主要包含大学生就业统计法规、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管理办法、大学生就业形势制度等。政府从宏观层面应整体协调政策体系的建设,作为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应着重该部分的体系建设,从而规范和引导体系的发展方向。

2.组织机构实施体系建设

在整个预警体系中主要由各级人社部门、相关层级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相关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根据初步的规划,其中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就业信息的采集、汇总,整体上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教育管理机构协调高校内部的培养体系工作。高校主要负责具体培养工作的实施。就业服务机构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为企业与高校建立必要的衔接。同时,在整体体系还应建立必要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整体体系的完备运行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专家咨询组织建设也需采用兼收并蓄的态度,广泛的吸引多方智力力量参与该部分的建设和完善。

3.信息系统建设

在海量的数据面前,信息系统建设也是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大量的数据,把握数据的规律和发展方向,对于整体体系的完备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专家咨询决策体系也需要数据分析的支撑。

三、大学生就业预警指标体系

经过初步的考量,本文总结的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如表一)。就业率指标(1)是最直观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可以从宏观上对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分布指标(2)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不同监测主体在毕业生就业质量上的差异性。创业指标(3)反映创办事业、自谋职业、自主就业指标。需求指标(4)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和行业的工作岗位供给状况。满意度指标(5)是监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过程满意程度的评价指标,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绩效、供需双方对接过程及就业质量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大学生就业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不仅面临着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而且经历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考验。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缓慢好转的迹象,尤其是我国经济复苏明显。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下简称“后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很重,就业压力也很大。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社会容纳大学毕业生数量少。长期以来,我国过分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经济,比较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虽然促进了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对经济和产业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加上分配不合理,使得我国消费规模偏小、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足。尤其是遇到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容纳大学毕业生较多的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使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最能增加就业岗位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只占GDP的40.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也制约了大学毕业生的有效就业。

(二)高等教育改革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走过了一段大规模扩招的道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这无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阶段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高校忙于扩招和建新校区,忽视了教学方法、教育模式的改革,导致了大学生培养质量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习惯于对高校进行微观管理,致使高校缺乏办学自,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而造成教育质量不高。

(三)体制和政策缺失导致了社会人才不能高效合理配置。创建统一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的前提。在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人的身份色彩依然很浓,甚至某些大中城市为缓解城市压力,设置障碍阻止人才的合理流动。此外,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和高校“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政策具有柔性色彩,这就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在执行时会大打折扣。另外,这些法规过于宏观,还缺乏一些配套措施,从而制约了法规作用的发挥。

(四)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导致了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排斥。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追求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和社会责任。遗憾的是,很多用人单位不能担当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一是较强的成本意识,不愿支付新进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成本,无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往往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拒绝接收应届毕业生;二是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不愿在危机背景下储备人才、培养人才,反而乘机压缩人员、降低待遇、排斥人才;三是高学历情结,人为抬高学历门槛,以硕士、博士为招聘对象,拒本专科毕业生于门外。

(五)舆论导向偏差导致了社会和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就业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媒体关注的重点问题。媒体报道大学生就业现状是必要的,但是部分媒体偏离舆论引导的方向,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难,有意无意地误导社会舆论,增加了大学生及其家人的心理压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无所适从。此外,媒体对中央及各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解读不够,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统筹大学生就业信息,政策宣传和媒体服务相对缺失。

二、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就业工作领导体制,把握促进就业工作大局。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树立促进就业工作的责任意识,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作为“解民忧、促和谐”的“民心工程”来抓。要进一步健全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劳动人事部门负总责、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同时建立大学生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和决策咨询。要科学评估过去几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正确评价各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始终把握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局,及时调整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学生就业。

(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为生产生活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产业,扩大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要着力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给予第三产业和中小城镇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增强第三产业、中小城镇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要加快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大学生就业配套措施。要进一步健全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就业的政策体系,努力做好“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

(三)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的意识,合理分流大学毕业生在中小城市就业。要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工,稳定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确保各类人才培养数量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要进一步改进高校评价和拨款机制,建立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拨付、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制度。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使高校能真正立足于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教学改革,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大学生。要进一步健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技巧与能力。要进一步实施专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开辟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途径。

(四)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政府要立足于社会大局和本地实际,逐步放开、取消落户限制,确保毕业生“进得来、出得去”。要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事、劳动、公安、教育等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人才招聘协作、管理服务一体化。要进一步健全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公务员制度,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也进一步改进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和工作作风。要完善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档案转移制度。要明确落实就业政策与法规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设立专门机构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及时公布大学生就业状况和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对相关就业政策法规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

第7篇

“雾里看花”的大学生就业率

一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签约率……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到底哪个更能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下。

早在1999年,教育部首次公布了44所直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有关情况。情况显示,截止到当年11月份,各高校总体一次就业率为82%。其中本科生一次就业率85%,专科生一次就业率54%;44所高校中22所工科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84.74%;6所师范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80.24%;13所综合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77.07%;3所外语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74.24%。此外,教育部还公布了44所高校的就业率排序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很显然,这个“一次就业率”指的是以当年11月份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初次就业率是和一次就业率相近的一个概念。按照国家教育部的定义,初次就业率的计算方式是:本年度7月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到7月份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到7月份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到当年7月份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但从绝对量上来说,这数量则在不断增长。2003年,按初次就业率计算的大学生失业人数为64.6万人,在2006年则首次突破了100万人,到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据统计,今年的大学生毕业总量大约为611万,如果按照历年70%左右的初次就业率来计算的话,大约有180多万的大学生将在走出校门的时候仍找不到工作。

另一个比较流行的统计指标是“签约率”。签约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统计时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根据人保部今年6月初的数据,虽然我国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总量与去年持平,但签约率只有45%,比去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不过,如果按照毕业半年后统计的就业率,则大学生失业率和失业人数将大大降低。以2007年为例,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87.5%,比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上升了15.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失业人数将会比刚出校门时大幅下降26万人。

即使是同一个指标,不同的统计单位数字也相差很大。比如国内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今年5月31日的《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5月月度报告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目前达到62%,高职毕业生的签约率略超本科生,为64%。这个数据要远高于教育部统计的45%签约率的数据。

因此,看各种大学生就业率的指标,既要注意时间点的变化,又要注意指标本身的真实含义。

苦乐不均的大学生就业率

从相关资料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发达省区毕业生就业率要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比如北京地区、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平均就业率大都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一方面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当地就业措施和用人环境较好,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高于非重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211工程院校,这些高校毕业生一方面他们得益于高校良好的培养和品牌优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们自身的素质。比如2008年,“211”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3%,非“211”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是54%,高职、高专院校为47%。而来自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今年6月初的数据称,该校87%的本科毕业生和81%的毕业研究生均已落实了就业去向,其中还有35名毕业生志愿赴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到目前为止,今年北大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达34265个,毕业生供需比为1:4。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应用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要好于研究型专业毕业生。一些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民办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要比公办高校高出不少。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这是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高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即使是在劳动力市场明显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年第四季度,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职位空缺数与求职者数之比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仍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1.94、1.81、1.57。然而,我国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却长期存在。据统计,当前中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33%,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则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50%以上和30%。

就业率指标亟待规范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统一规范的统计指标,也缺乏一个统计数字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也正因为如此,不仅使得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状况难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也给少数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人员提供了弄虚作假的机会。

最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教育管理部门开始以就业率指标作为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图以此来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的高校服务意识。客观地讲,教育管理门把一所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列入重要考核指标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其积积极一面是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面向社会办学,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近学校与市场的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水平,不在就业率这个数据上打起主意,玩起了“数据注水”的把戏。

此类现象自2004年教育部规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后,开始出现在一些民办大学、高职院校甚至一些公办本专科院校内。有的高校找公司批量签就业协议、鼓励学生去劳动力市场随意签就业协议、把学生档案集体存入人才服务中心等。虚报、高报就业率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有的学校就规定,如果不提供就业协议书,就不能进行论文答辩;有的学校采用截留毕

业证等手段,迫使一些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学,提供虚假的就业协议。湖南省教育厅前不久对本省高校上报的就业数据进行了核查,具体做法是从中随机抽样15%进行追踪调查,然后根据核实的情况核减就业率。令人叹息的是,没有一家上报的数据是百分之百过得硬的。最极端的例子是,一家不到百人的单位,竟然向某校开出了超过一百人的接收证明!许多高校对外宣传的就业率都高达90%以上。如果真如他们所宣传的那样,那中国大学生就业率力争达到70%的目标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吗?

第8篇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深受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共同话题。我国处于大学扩招阶段,就业困难是不争的事实。美德英三国大学生就业做了几十年,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我们现在的就业难很有启示。

关键词:美德英;大学生就业;模式;经验;启示

1.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状况

高校扩招,为更多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发展潜力,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的难题,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

2.美德英三国大学生就业模式及经验

2.1美国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及经验

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为:国家不包分配、学校指导服务、毕业生自主择业。美国70%的大学毕业生都是通过教授、导师、就业机构推荐给就业单位的[1]。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汇聚成市场网络,形态呈多样性、多元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大学校内处于中心的地位。美国政府激励毕业生到有些地区或从事专门的职业,采取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高校对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投人较多。高校就业是服务、管理、教学和研究一体的多元化活动方式,注重大学生的创业活动,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

美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做法:强调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突出实践应用及研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市场需要改革学校的教学,学校可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灵活自主地调整;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就业指导,手段现代化;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应是从眼前做起,目前找不到好工作,将来还可实现理想。

2.2德国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及经验

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由五要素构成,政府、学校、企业、私人咨询介绍所和学生[2]。有较完备的大学与高专一体结构与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就业人员享受同样的就业政策和服务,进行统一的社会化和法制化管理,实行就业市场化的模式。采取以政府就业主管部门为主、社会各相关部门参与,政府直接干预较少。高校普遍地注意到对学生就业的咨询服务,设置了形式不同的专门机构,保证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主要运作方式是针对专业教学的缺陷和学生素质的不适应,进行系统的课程培训。

德国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是“社会化、市场化,强调学生自我负责,强调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独立自主性。”通过开设职业咨询课、开展心理测评与辅导、一对一面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培训、择业技巧指导、提供职业信息等,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2.3英国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及经验

英国高校学生就业率被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招生人数。国家并没有立法要求大学提供职业信息、建议与指导,但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实施必要管理的常设职能机构[3],既有了就业信息的“数据库”,又为学生排忧解难、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作用。

英国“大学主导型”就业政策将职业指导融人大学课程中,促进就业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需求促进措施、供给促进措施与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需求促进措施的关键在于鼓励创业精神,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供给促进措施的核心在于提供市场激励,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重点关注大学职业指导体系的完善[4]。亮点在于建立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的知识交流中心,避免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借助高校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质量上提高了劳动力供给的层次,又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高效配置,解决就业市场上存在的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3.美德英三国就业模式及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3.1发挥政府部门、中介、企业、大学的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必须发挥政府、大学、用人单位、服务中介的作用,加大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局面。动用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出谋划策、共同努力,大学与社会需求一致,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例如西部志愿者计划。

3.2扩大信息量,为大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人才供求信息

政府有关部门扩大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有效就业信息,形成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的网络体系,为大学生有效就业提供信息服务,事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同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数据依据。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有效把握市场行情,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

3.3建立社会机制,完善大学生见习计划或从事一些冷门的职业

推行大学生见习计划,鼓励公司和企业提供见习岗位,为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提供预就业机会。通过见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培养自己的人脉关系,有效提高见学生的人力资源,为将来的就业提供有用的竞争力。从长远来说,见习计划可以前移,及早接受就业的机会。通过减免部分或者全部学费贷款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边缘地区工作和从事一些社会冷门职业或者为社会低收入群体服务工作。

3.4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度,强化大学生就业意识

增加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人数和经费的投入,让就业指导成为高校的一项日常教育内容,及早规划职业生涯,提前参与社会实习来提升个人能力,学生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是高校发展重要的衡量指标。

3.5激励毕业2到6年的大学生创业,有效带动大学生就业

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创业引导课程,有关部门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成本,增加风险资金投入,完善创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激励大学生创业,尤其是毕业2到6年的大学生创业,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社会人脉,有了工作经验后,创业成功率会要高些。(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师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冷青峰.美、英、日的大学生就业及其启示[J].学习月刊.2005-04-25.

[2]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10.

第9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专业;就业率;薪酬;就业满意度

一、引言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任[1]。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推进高等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迅速地迈入大众教育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2]。2012年普通工科高校在校生达到825.4万人,2013年达到870万人,同时,中国2013年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将工程类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3,4],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力争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

当前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一个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趋于放缓,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部分企业减少投资,缩小生产规模,减少就业机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型向创新型转变,新行业、新产业层出不穷。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5-8]。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自我意识强烈,就业时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较倾向于工资待遇高、环境条件好的工作岗位,而对就业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往往估计不足。为了详细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推动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求职水平,各个国家政府机构和研究部门一直在致力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工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及在校生提供详细的就业市场信息,为政府及高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9-11]。

为了对新形势下普通工科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通过一些数据分析,进一步掌握包括专业情况、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希望对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以及以后的职业规划给予参考和指导。经过多次努力和争取,获得了河南省一所普通工科高等学校的2015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数据,其中包含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毕业生流向及就业分布、就业质量等等。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了一些具有大学生就业的规律和特性。

二、数据资料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一所普通工科大学,内容包括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地域信息、就业单位分类信息。同时,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薪酬水平、就业时的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2015年该校毕业生5043人,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就业状况调查,采用电子邮件向2015年毕业生发送就业调查问卷,并通过手机、QQ等方式提醒和通知,邀请毕业生填写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653份,问卷回收率达到32.78%,基本符合统计要求。

三、 毕业生就业状况

3.1 毕业生总体概况

1.专业分布

该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5043人,分布于17个学院,10大类专业方向。在10大类专业方向中,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三类专业分别为建筑工程类专业24.69%,管理类专业17.65%,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10.43%,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2.性别分布

2015年毕业生性别分布为男生69.32%,女生30.68%,详见表2.

3.2 毕业生就业情况

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就业状况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653份,调查项目情况如下:

1.综合就业率调查情况

2015年调查总人数1653人,已就业1498人,待就业155人。如图1所示。

2.各专业就业率调查情况

在对各专业就业率调查时,就业率还是有一些差别,就业率最高的3类专业分别为能源工程类97.59%,生物化工类96.32%,电气工程类94.87%。详见表3。

3.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

对于2015年毕业生去向情况进行了数据总结和分析,占比最大的是签订三方协议进行就业,40.84%,其次为考取研究生26.01%,第三为灵活就业21.29%,如表4和图2。

4.获取就业信息途径

在毕业生求职期间,学校与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通力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帮助,经统计的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如表5和图3。

5.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2015年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在本省,占比48.93%,省外占比51.07%,其中上海、北京、江苏毕业生就业较高,占比分别为9.68%、8.41%和6.01%,如表6。

6.毕业生行业职业分布

2015年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为建筑工程领域、软件工程信息技术和能源动力,分别占比为40.39%、9.81%和9.55%,详见表7和图4。

7.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15年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进行了简单分类,如表8和图5。其中,民营企业占比最大,为47.80%,其次为其他性质企业,占比28.55%,第三为国有企业,占比为19.60%。

3.3 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

1.薪酬水平

对2015年毕业生进行了薪酬情况调查,平均薪酬为3555.17元,薪酬最高的专业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薪酬达到5654.68元,其次为建筑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38.85元,第三为电气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25.37元。如表9。

2.专业相关度

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与在校学习专业对口率可以达到60.64%,不对口的为19.5%。如图6所示。

3.就业满意度

对2015年毕业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达到89.90%,其中对工作发展前景的满意程度最高,94.56%,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为83.12%。如表10所示。

四、结果与分析

从这10大类专业就业情况来看,总体的就业情况还比较好,就业率能够达到90.62%,但是各个专业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就业率最高的能源工程类、生物化工类和电气工程类专业就业率可以达到94%以上,而法律类专业就业率只有73.53%,说明在目前这个时期,社会对传统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差别比较大,这个也表示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经济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该本科院校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南省,而在本届学生入学时,本省生源有70%左右,但是从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来看,本省就业人数占比不到50%,可以说相对于入学生源地域而言,学生有了较大的区域流动性,其中北京、上海和江苏占比最高,也就是说国内超大城市和江浙沿海一带对毕业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调查时还发现,学习成绩较好的、专业对口的学生比较容易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对于省内就业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由于生源地的原因,在省会城市就业最多,说明就业地与原籍有较大关系,许多学生反映,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对学生就业提出建议时,既希望学生能有发挥才能的空间,又希望学生不要离家太远的就业趋向比较明显。

薪酬情况调查显示平均薪酬为3555.17元,薪酬最高的专业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薪酬达到5654.68元,其次为建筑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38.85元,第三为电气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25.37元,最低的为外语类专业,薪酬只有2870.54元。薪酬最高和最低专业相差一半,说明专业之间的收入情况具有明显的差距。

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质量处于较好的水平,平均薪酬达到3555.17元,基本属于中等水平,对于参加工作的新人而言,这个薪酬待遇基本满意。在行业职业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方面,大学毕业生大部分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占比较大,能给毕业生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和较高的岗位声誉。在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方面,对工作发展前景的满意程度最高,为94.56%,说明毕业生在现有单位通过努力可以更好发挥自身努力以及获得提升的希望较高。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要具有主动性和创新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制定合理职业规划,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把理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勇于就业,走好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实一步。

参考文献:

[1] 李付俊,孟续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人口与经济,2014,6,92

[2] ,岳昌君.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10(1):32

[3] 周凌凌,黄梦,王伯庆. 中国工程类大学毕业生2013年度就业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2014,3,23

[4] 郭娇,罗,王伯庆. 中国工程类大学毕业生2014年度就业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2015,3,7

[5] 苏红. 对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858(1):61

[6] 袁晓夏. 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管理,2016,860(2):34

[7] 庞飞. 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9):19

[8] 云绍辉.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研究现状与展望,2106,3,43

[9] 岳昌君.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84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大学生;就业;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83-02

一、中俄两国大学生就业环境对比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有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化,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近66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2011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7.8%,虽然比同期有所增长,但我国大学生面临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这样现实告诉我们,在当今21世纪劳动市场中,大学生已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已不再是稀缺社会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国家,虽然我国教育已经转化为大众教育,但全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不超过10%,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在结构上出现严重的不平衡,面对激烈的竞争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巨大压力,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了大众教育,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仍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就业期望依然很高,这种就业期望值与目前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不相符。与幅员辽阔的俄罗斯相比,它作为教育大国,高等教育水平局世界前位,教育普及程度也相当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俄罗斯拥有500多所高等学府,在校大学生已达到近300多万,它不仅是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成为国际上高教人才输出的主要角色。而它的劳动力总量及大学生人数都比较小,且在多年内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为了保持正常运转,劳动力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俄罗斯长期以来所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尽管如此,由于俄罗斯的高等教育相当普及,每年都会80%~90%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这样高的比例同样说明了:俄罗斯与中国一样,大学生已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已不再是稀缺社会资源。中俄两国大学生面对同样就业环境与就业状况,使得两国大学生在就业观方面存在着异同。

二、中俄两国大学生就业观对比分析

1.中俄两国大学生就业观相似点。由于中俄两国大学生面对同样就业环境与就业状况,两国大学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①就业选择方面。通过《2012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职业选择热度高为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金融财会等职业”;而俄罗斯大学生职业选择热度高为研究所从业人员、商业、贸易等职业。②就业价值方面。两国大学生在就业价值方面都追求“收入”与“兴趣”,忽略对于社会的贡献程度。③求职途径方面。两国大学生在就业求职途径都认为亲朋好友等熟人的介绍是最为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中俄两国在职业领域处于“人脉蜘蛛网”的状态。④就业主体条件方面。两国大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要想立足于职场中,他们都看重自身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多劳多得”、“按质论薪”的市场规则。

2.中俄两国大学生就业观不同点。虽然中俄两国大学生在就业观上有诸多相似点,但仍有不同之处:①就业态度差异。由于中俄两国大学生面对同样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中国大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积极向上,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好的工作,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条件;而俄罗斯由于曾因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使得本国经济受到严重挫伤,国家经济萧条,人们生活水平曾大幅下降,面对这些境况,一部分俄罗斯大学生在就业态度缺少积极,拒绝工作等方式来表达对国家的不满。②自主创业观点差异。中国大学生面对就业的严峻形势,在求职无望和中国政府各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员选择了自主创业,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年略有上升,尤其是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而俄罗斯大学生因受到俄罗斯初期“经商热”的影响,在自主创业的态度上更为理性。③就业领域差异。中国大学生在就业领域方面大多追求财务/审计/税务/统计、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教育等职业领域,忽略服务领域;而俄罗斯大学生较为看重国家提供的就业服务,国家向大学生提供非营利性的公共性的就业服务,以帮助他们做好职场的准备,找到满意的工作。④就业主体条件差异。中国大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更为注重自身学历的提高,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研究表明: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9.2%,比2010届(6.7%)高2.5%,比2009届(8.4%)高0.8%。可见中国大学生对提高自身学历很看重,而忽略对今后就业考虑;而与俄罗斯中国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所学的专业,面对职业准备更为务实,心态较为平和,对就业的期望值一般不高。

三、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启示

综述对比,中俄两国在就业环境与就业状况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入场,两国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形势上也表现一定差异,这是由于两国社会经济现实所决定的。对于中国而言,应当借鉴俄罗斯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就业现状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帮助和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我,树立正确就业观,以便更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具体包括:①树立正确就业观。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兴衰,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人口加剧时期,青年将成为劳动力珍贵的社会资源,为此,我们要通过国家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②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优化专业,重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得培养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适应社会要求,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人才的供给,以防出现市场供不应求。③发展和完善青年就业指导和服务机制。目前我国虽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俄罗斯建立的青年就业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就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第四,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我国目前面临严峻就业形势,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将就业形势、政策及相关就业知识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技巧、价值观念、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和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求职定位,树立就业信心,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邢士彦,柳海英.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4).

[2]李霞.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第11篇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610万新高,预计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成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

就业能力需求水平因学历、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具体而言,知识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包括科学思维技能、自我控制技能、管理技能、理解交流技能和操作技能等;态度要素包括个人特征、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在就业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中,企业对研究生的能力需求水平除个别项外,均高于本科生。这说明企业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各方面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对高学历人才有着更高的期望,对其能力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企业普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必须扎实掌握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不因学历不同而有差别。企业对管理类与研发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所差异,这说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也不同。

企业、教师、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在差异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上,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自信心”。企业、高校和学生在最重要的就业能力要素上看法基本一致,只是次序略有不同。研究发现,实习经历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就会影响到企业和学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看法的差异大小。分析表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越长,越容易了解企业更为看重哪些个人素质。

此外,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小也会影响学生和企业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多设置与实际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的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规范的实习制度,推动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对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信息,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重视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虽然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评判高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考察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

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性工具的开发,一方面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工作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有效岗位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时要有市场需求导向,而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缺乏有力的人才规划和信息,没有明确的市场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自己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少数民族 就业 建议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指高校的在读除了汉族之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包括大专生、预科生、高职高专生、本科生等等。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作为新疆当代的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想状况不仅仅直接关系到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更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颇有联系。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由于各高校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在招生时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有许多优惠倾斜的政策,使得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14年,全疆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83792人,其中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为35128人,毕业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人数的不断增加,有限的就业空间,使就业竞争更加地激烈,而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及外在存在许多的原因,与汉族的大学生们在同一就业竞争平台上的时候,处于弱势的地位,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就会相应较大。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仍然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为了解决好新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采取许多的措施,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在逐年攀升,就业率从2010年的82.5%提高到2014年的88.7%,同全国平均就业率的差距在缩小,保持与西部其他省份持平。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从2010年的79.4%提高到2014年的83.5%,首次突破80%。从这些数据来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地提高,但一次就业率仍然低于全区的平均值。而在全疆往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当中,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现实。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总体趋势

随着1999全国高校的扩招政策,新疆各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使数以千计的少数民族乘着高校扩招和国家政策优惠的顺风车圆了上大学的梦。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情况如何?毕业去向又如何?笔者通过对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了解到一些他们毕业后的真实状况。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总量在上升

2010-2015年新疆普通高校在校生及少数民族在校生

以上数据表明了从2010年到2015年区内大学生人数的一个基本情况,大学生总数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都在不断攀升,扩招加快了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可以推断出少数民族思想文化观念正在不断进步,可对于社会就业形势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势必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低迷

自2010至2015年底,新疆通过实名认证了解到未就业的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未就业大学生人口总量的82.16%,在这些人中,维吾尔族毕业生占60%左右。可以看出,在近几年全疆未就业的大学生中,少数民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大学生的培养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现了供需矛盾,相比之下少数民族更难就业,其基本就业率在70%以下。

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薄弱的基础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瓶颈

受文化、宗教、地域等多方面的影响,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甚至是比较落后,导致生活在新疆地区的人群没有机会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因而在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虽然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可以逐步淡化这种现象、缩小这种差距,但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其他普通高校的毕业生需要同时接受市场的挑选,隐形的差距仍然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瓶颈。

(二)就业的结构性失衡依然突出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状况依然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区性失衡。表现一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新疆经济文化、因素、风俗习惯、家庭教育的影响,加之对内地了解不够,毕业后基本上都会选择留在新疆境内,甚至是回到南疆地区。新疆在全国来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加之南北疆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北疆地区容纳的毕业生相对南疆要多,这就使得少数民族面临的岗位数量大大减少。表现二是部分来自城市或县城的少数民族学生,受社会舆论、家庭经济能力的影响,他们的择业首选仍是城市或父母工作的单位,留恋家乡,愿意回到出生地找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的学生仍然是多数。另一方面是行业性失衡。由于各个行业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劳动条件不同、社会保障不一致,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多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而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则是瞻前顾后,迟迟不愿签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低下

(三)就业观存在偏差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就业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主动求职意识淡薄,坐享其成心态明显。绝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家处偏远农村,在农村半封闭的环境里,对政府现行的就业政策知之甚少,或者是知道但不愿接受这个事实,面对残酷的就业现实,思想上准备不足,行动上束手无策,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二是落后的就业观与现实需求反差太大。有择业目标趋高拒低型:部分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不考虑自身实际,只停留在以前―盲目追求工资高、福利好、环境好的单位。有喜公厌私型:边远地区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思想仍然很保守,对民营、私营企业抱有成见,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非行政、事业及国有企业坚决不去,仍抱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陈旧观念不放。三是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想过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就业,对自主创业不了解也不理解,认为如果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的书就白读了。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一些毕业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

四、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结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情况的详细分析,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提出改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看来

政府应高度关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的、外部的原因,即便是主观的和内在的原因,也是大学生们自己没办法克服的(如等)。所以,本文认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多从政府方面着手。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社会根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同地地域、院校、专业、生源地、性别、民族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更是不可能完全一样。

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除了发展本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加新疆少民族地区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中介机构的功能,合理安排高校专业设置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般性的措施外,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应采取一一系列特殊对策.

(二)从个人方面看来

提高汉语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这个事实不容忽视,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汉语应用能力限制,影响其专业学习和其他能力的提升,致使缺乏与汉族大学毕业生对等的竞争力。因此,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熟练地掌握使用国家的通用语言――汉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要加大“双语”教学的推行力度,争取在大学学习期间让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汉语使用能力水平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