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9 15:0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经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2-0016-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第十三章四十条)和进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第二十一章六十七条)”,使这项改革被推向新一轮并广受热议。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归根到底在于为大学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更好地发挥大学的功能和职能,顺应和服务于时代需要。从大学组织内部来说,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基本功能之后的现代转型,从外部环境来说,市场经济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天然背景。新的制度安排影响到已有的行为准则,因而产生了成本,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已经溢出了教育学范畴,也被纳入到政治学和经济学分析的范畴中来。
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
人力资本理论使得人们对教育的功能发生了观念上的变革,人力资本投资成为现代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基本共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可以看做是对劳动者投资的一部分,提高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增加劳动的价值;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人的知识和能力成为社会生产和投资的一部分,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财富积累的根本源泉。从世界大学发展史来看,近代大学在英国兴起的时候,是英国成为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当十九世纪现代研究性大学在德国萌发的时候,是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建立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时候,世界就进入了所谓的“美国世纪”。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对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80%;同时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90年代劳动生产率比80年代高出一倍,1992~1997年劳动生产率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并且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占了美国生产率增长要素的80%。知识经济的雏型首先在美国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成为社会民主平等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之一。普通民众逐渐把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作为一种所有权,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服务成了国家和政府的公共选择。民主与平等是随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提升的,并且总是通过权利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目标的社会利益,那就是建立基本的规则,以便人们能够满足其欲望并从事个人事务,实现政策行为的统治基础和覆盖范围。平民参与高等教育的行动动摇了原有大学制度设计的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扩大他们经济机会的参与,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福利水平。“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既不在‘现代’,也不在‘制度’,而在‘大学’二字上”。大学的生命在于人才培养,培育出“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人才。
大学教育是人们追求和实现生活理想的一种具体形式,也是人类对历史进程和社会文明发达水平的自身审视。当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不再是上流阶层拥有的特权和奢侈品,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到社会中心,完成了传统大学到现代大学的转变。通过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应有之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这是现代大学的生命和活力所在,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根基。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大学的存在和运行要靠相应的制度来确定他们将做什么,怎么做,与外部世界怎么联系,以及其活动行为的投入与产出等问题。在任何时候,经济条件在决定制度交易的发生以及制度安排的出现过程中将起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早期的大学形态,现代大学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转变,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最基本的时代特征;因此,它的制度建设也应赋予新的内涵,在扩大参与的基础上提高大众经济机会能力,在市场竞争中保证公私立大学资源有效配置。
1 大学教育模式从精英走向大众
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中反映不同群体社会福利状况的基本原理。在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的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在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善了一些人的状况,同时又不使一些人蒙受损失,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福利,称为帕累托改进。比如原来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梨,他们是否就是帕累托最优呢?取决于甲乙二人对苹果和梨的喜欢程度,如果甲喜欢苹果大于梨:乙喜欢梨大于苹果,这样就已经达到了最满意的结果,也就已经是“帕累托最优”了:如果是甲喜欢梨大于苹果:乙喜欢苹果大于梨,甲乙之间可以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甲乙的效用都有所增加,这就是帕累托改进。
这里我们不妨用大学教育消费的埃奇沃思框图来说明精英和大众两个群体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图1)。在模型中,如果把不同的高等教育消费分为大学类型1和大学类型2,假设:①精英人物和普通大众两个阶层主体都有权利接受不同大学类型的教育消费,并且在他们之间提供总量一定的教育服务配置;②横轴表示大学类型1的教育服务供给量,纵轴表示大学类型2的教育服务供给量:大学教育服务的总量一定。两者大学类型的教育服务总量等于精英人物的消费量和大众人物的消费量。那么,在精英教育时代,精英人物对高等教育具有垄断权。在图1中的阴影部分分别代表大学教育服务在精英和大众的分配状况,显然。精英人物得到的教育服务比普通大众得到的要多得多:从精英到大众的契约曲线上的任一点都是消费效率点,当大众教育消费配置处于P1点时,也可以认为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消费达到了帕累托最优,这是在当时经济社会条件下制度设计的理想结果;第二,高等教育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对精英人物和普通民众的分配多少影响到他们的社会福利函数,当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提高之后,平民对大学教育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需要采取新的制度安排来保证他们的权利,也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新的制度安排需要
更多地关注大众的利益,促进教育资源配置从P1点所处的位置向Pn点所处的位置转移,这样的社会目标结果必然有利于改善大众的经济状况。
2 大学资源配置方式从以计划为主导到以市场为主导
市场经济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其一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二是实现充分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和个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不是行政计划而是市场调节。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就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但没有任何一方受到损害,而且社会福利要尽可能实现最大化,社会发展要达到最佳状态。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制度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如果我们把大学看做是一种组织体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是如何发挥大学的“制度性”经济功能,通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服务来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从而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率。在同一个市场体系中,政府理应对公私立大学实施基本的资助政策、同等的制度安排和治理,从而有利于良性竞争。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而使公立大学更好地走向市场,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大学经营的生机与活力,国际上流行的公立高校民营化就是很好的证明。
同样,我们以大学教育产出的埃奇沃思图来说明市场中公私立大学资源配置的条件状况(图2)。假如市场中有两个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竞争者: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种生产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务,资本用X轴表示,劳务用Y轴表示;市场中的资本与劳务总量一定。那么,第一,从公立大学A到私立大学B有一条契约曲线,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生产效率点;每一点都是一种投入要素的帕累托最优组合,因为对两种生产要素组合进行重新配置不可能不引起大学教育产出品的减少;在契约曲线上有无数个生产效率点。第二,公立大学A和私立大学B都有一组表示对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务)偏好的常规形状的无差异曲线;A的无差异曲线为T1,T2,…,Tn,B的无差异曲线为S1,S2,…,Sn,则A、B各自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为P1,P2,…,Pn,P点是帕累托有效点;在框图中,还存在大量的Q1,Q2,…,Qn点,它们没有位于契约曲线上,因而不具有最优生产效率,显然是帕累托改进的对象。如果要实现Q点向P点的转化,就要在市场体系中对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进行同样的要素投入,提高要素组合效率是根本。
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困境
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人们对大学的组织属性界定不清,大学制度建设始终徘徊在原有体制之内,形成改革的“灰色地带”。袁贵仁教授认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主要表现为处理好大学内外部若干关系。这里所指的“若干关系”,主要表现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大学组织相互之间等。不妨对它们作相应的经济学分析:
1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一方面,国家和政府是大学的投资主体,也是大学的办学主体和管理主体,大学就相当于政府的一个部门,根据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并且根据其所处的行政层次来配置相应的高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国有垄断格局提高了大学的交易成本,社会资源很难投入到该领域中来。在市场环境下,大学与政治、经济具有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政治代表权力资本,经济代表货币资本,这样两种资本不断介入大学,通过大学内部行政发生功能转换,行政人员成为拥有该项功能的“转换器”,大学行政权力便日益膨胀起来,不断增加管理成本,大学的办学效率低下。
2 大学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使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公立大学也要打破所有制的藩篱,不是象过去那样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助,而要靠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密西根大学是美国公立大学,也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2009年学校财政收入包括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两种(医学院除外),其中经营性收入占75%,非经营性收入占25%;经营性收入中净学费收入占30%,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竞争性拨款占28%;非经营性收入州政府教学常规拨款占14%;其它收入包括教育产品和服务、附属企业和捐赠等收入比例占28%。在学校整个经济结构比例中,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其它自主收入呈“三足鼎立”之势,而国内大学经费中财政拨款和学费凸显“两极化”,学校自主收入比例极低,与国外高校相差甚远。
3 大学与大学的关系
由于经费严重依赖于财政投入,大学办学不是为了满足和适应不同层次、类型多样的主体需要,而是面向政府。地方高校向中央高校看齐,专科学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看齐,民办大学向公办大学看齐。在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类大学组成的生态链不是“同生共长”,而是“相互残杀”。另外,政府对大学进行财政补贴,是因为高等教育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而与公私立之分的大学形态无关。在我国,政府总是难以突破所有权与管理权的情结,对民办大学脱离不了所有权歧视,至今没有给予财政直接资助。总而言之,1998年颁布的我国《高等教育法》第11条规定: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可是,法律上的规定与实际操作并不是同一回事。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系尚未理清。契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也做出相应的改革。高等教育采取以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办学,分开管理的思路,也就是从原来的“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两级拨款”转变到今天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三级拨款”。在精英大学系统向大众大学系统的转变过程中,少部分办学效益高的大学划归中央政府投资,部分中等效益的大学划归省级政府投资,大部分效益较低的大学划归地市级政府投资。从政府财政能力看,中央政府最强,省级政府次之,地市级政府最弱;从大学收取的学费看,各类大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各级政府间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有所改善,大学与政府主体间的责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顺。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作为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投资者的主体地位和身份并没有根本改变,大学经费投入只不过从政府财政“左边的口袋”转向“右边的口袋”:地方高校扩大了绝大部分普通民众的高等教育机会参与,但财政经费的保障却最为薄弱:在社会贫富分化中,我国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群体与大学教育机会具有强弱对应关系,大学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被弱化;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经济后发展地区,由于财政投入得不到保障,部分地方高校办学经费变得严重不足。
四、结语
如果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通过赋予企业自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那么,现代大学制度建
设目的和归宿,最终需要通过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活动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共财政体制转轨逐步扩大了教育投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兴盛。但是,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其实掩盖不了诸多大学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现有的大学制度是不是现代大学制度?成熟的现代大学制度面相如何?现代大学制度与一流大学建设究竟是什么关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匮乏昭示着我国大学制度建设的缺失,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良好内外部环境远远没有形成。某种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在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渐进式发展形成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借鉴此思想,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必须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不能随意漫步在世界教育制度之林,就像小孩子逛公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摘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棵有生命的植物。同首先,政府财政对民办高校进行适当的投入,保证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在市场中的平等地位,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竞争;其次,政府应该减少对大学的直接干预,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社会办学资本;再次,大学培植“自生”能力,提升自主经营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莉,持续增长的美国经济及其启示,北京商学院学报[J],1999,(2):29
[2]邬大光,何为现代大学制度[N1,中国教育报,2010-03-15(5)
[3][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著,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4):151-155
[4J胡赤弟,大学制度演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研究,2004,(4)
[5]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教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研究,2000,(3)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传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结合了产业政策与传统经济理论,是理论与当前实践的有机结合。研究产业经济学,对于促进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加强产业供给侧改革有重要意义。探究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前沿问题,介入博弈论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论证和实践的形式探讨前沿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产业经济突破发展瓶颈意义非凡。
2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意义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经济学科,之所以称其特殊,是因为产业经济学学科的正式确立以及正式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关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思想和内核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便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需求,产业经济学的热度与日俱增,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围渐广,其为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也日趋明显,并且在产业经济学研究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和专家逐步确立了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研究模式,即将微观经济作为经济发展主导,将宏观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全新经济学研究模式。同时,基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形式日趋多元化,影响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因素多样,传统经济学背景下只针对企业内部架构的研究方向在促进经济发展层面已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全面掌握产业经济发展态势,因此,在新形势下要结合博弈论、方法论等诸多方法,对不同的产业经济案例进行剖析,以多个性来概括产业共性,将竞争秩序与竞争激励作为稳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而能够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研究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加速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的转化,促进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从整体来看,研究产业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方面。首先是理论意义,通过博弈论、方法论、案例解析等方法对产业经济学展开研究,有利于建设统一的产业经济学体系,有效地将经济学与管理学二者有机融合,一改往日传统经济学实践应用效果不佳的弊端,加强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水平。其次是实践意义,通过研究产业经济学,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形成,加强国内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配置国内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由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经济增长模式,降低生产损耗,提升生产效率与效益。
3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
3.1人际捆绑
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国内现代化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产业经济发展要围绕互联网经济展开,并且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核心地位将更加明确,其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也更加明显。在历年的产业经济研究过程中,随着产业供给侧改革,产业经济也在寻求着发展模式的更优选,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人际捆绑形式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人际捆绑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发挥企业经济的规模效应,通过扩大企业消费规模,进而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具体到互联网经济中,人际捆绑产业经济的典范便是团购,例如,过去的美团、饿了么,已经今时今日大火的拼多多,这些企业和品牌便是依托人际捆绑产业经济形式来对自身产业经济进行市场拓展,近年来取得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成绩。人际捆绑产业经济在互联网产业中的深化应用,演变出团购经济这一主流经济形式,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人际交易成本,这是人际捆绑产业经济形式能够在互联网产业中大获成功的关键所在。团购依托的是互联网,用户通过PC端和移动端上的软件或者APP下单来实现。团购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并发展到如今这样的火爆状态,源于早期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而企业从自身层面出发无法有效获取用户需求所致,因此互联网企业转变思路,将满足需求的答卷交到用户手中,让用户通过人际捆绑的形式来传播自己的需求,并通过捆绑的方式降低互联网企业运营成本,以产业经济规模效益实现企业成本降低、用户消费成本降低的双赢。具体而言,团购的经济模式通过人际捆绑形式,通过消费评价以及消费价格降低这两项来迅速完成企业产品在用户群体中的裂变,随着团购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乎已占据当前互联网经济产业的半壁江山。人际捆绑产业经济,相比传统的企业产业经济,能够快速打开用户市场,不必再花费大量精力去市场调研,临摹用户画像,将选择权交给用户,以规模经济效应实现双赢。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效益,便需要互联网企业提升估价精准度,将折扣力度降至最低,同时进一步加强人际捆绑信息传播的研究,从两个关键环节提升团购消费的活性。
3.2网络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应用,在为传统产业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在新形势下的全新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互联网+”和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全新变化,因此,网络融合成为时下产业经济发展和寻求突破的最优路径。在演变过程中,以转变传输的方式,加强网络融合产业、通信产业以及传统产业模式三者的融合。从经济学角度来考量,网络融合实现了将消费者终端、市场工作与服务三个层次的有机融合,并基于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了生产和运营成本。不过并非所有的网络融合都一帆风顺,以三网融合为例,其在融合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站在双边市场视角来看,三网即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这三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强行融合不仅困难多,而且即便完成了融合,能起到的实际经济效益提升作用也比较有限。因此,想要加速三网融合,且提升融合后的产业经济效益,需要政府牵头开展工作,通过制定长短期规划,将数字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纳入三网融合的产业进程中,有效加强三方产业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降低融合难度,另一方面也能更加紧密地联系,提升融合后的产业收益。此外,对产业进行融合探究时,不能将理论内容割裂,而是要结合规制理论、双边理论以及捆绑理论在内的多种理论内容展开深入研究,以提升可持续竞争力为基础,以探究产业布局和发展为导向,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3.3双边市场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传统产业经济模式背景下日渐式微的双边市场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重新焕发光彩,并逐渐成为互联网产业经济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其本质是在中介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经济内核。当前的双边市场经济产业模式,共包括五大产业,分别为信用卡、创新型产业、传媒产业、网络游戏产业以及软件产业。双边市场经济模式下,双边是否能够依据各方所需获取经济效益,需要就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如当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双边市场型互联网经济企业为美团外卖、滴滴打车等,这些互联网经济企业面临的双边市场问题主要是平台费用居高不下、跳单引发诸多纠纷等。首先针对平台费用问题,在平台竞争激烈的当天,商家对唯一平台依赖性逐渐下降,平台要适时通过降低平台费用或中介费用的方式,稳固商家;其次是跳单代表的违约问题,平台应当通过适当降低差价率的形式,让利市场双边。
一、要与党校教学相衔接
党校教学无论从受训对象、授课内容到实训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一)党校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主要任务是进行学历教育,以知识导向为本,传授分门别类的学科基础知识。党校教学的对象是社会人,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生活阅历和成长经历。其学习以实践导向为本,以综合交叉的补缺新知为主,进行经验分享,而不是探讨纯学术的问题。要形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思维框架。
(二)党校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
现代培训理念认为培训不是教育,教育是基础,培训是发展。培训主要是为学员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价值在于对学员经验和智慧的开发,实质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寻桥梁。
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举例子,也不是例证,而是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选择恰当的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分析、展开讨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因此,党校案例教学只有与党校教学特点和定位相衔接,才能适应中国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二、要与学员相衔接
(一)党校教育的学员是成人
成人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反思的体验,学习是在探索和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难题时获得的知识,是掌握相关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学习结果追求的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培训理念认为成人学习具有实践性、多维性、感悟性、愉悦性的特点,如学习出发点是工作、组织或生活需要;学习方式是比较真实的例子,通过高度参与,向老师、实践学习等。
(二)党校教育的学员是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的干部,职务越高其思维训练要求比重越大于行为训练比重。领导干部不仅要提升其岗位素质和工作能力,能做事、会做事,更重要的会看问题、想问题,形成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和创新思维,最终能妥善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党校案例教学要衔接成人特点、领导干部特点,不能“给经常接触文件的人讲文件精神、给经常有出国机会的人讲国外情况”,要以带有问题或疑难情景的真实的典型事件,引导学员的思考。
三、要与经济学科相衔接
现代培训理念倡导培训内容以提高能力、改变态度为主,注重发掘潜能、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当前领导党员干部,在处理和解决经济建设发展中遇到或出现的如生态建设、节能降耗、经济效益并举等很多现实问题时,切实需要全局观念、创新思维。
(一)案例教学引入经济学领域的时间比其他学科短
案例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之一,最初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法学和医学教育领域,后逐渐延用到哈佛商学院。法学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870年被哈佛大学法学院首次引入。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引入案例教学法。1919年哈佛商学院推广使用案例教学法,并在MBA教学实践中获得最大的成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工商界骄子。自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陆续在管理学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这说明,案例教学在经济学领域应用的时间比其他学科短。
我国在理论经济学中的运用不及国外普遍,且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才认识到“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改变目前理论教学中重名词概念、轻生活事实的现象,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之后,应用于高等院校的理论案例相继问世,如《西方经济学案例》《政治经济学案例》《公共经济学案例》《产业经济学案例》《计量经济学》教学案例集等。但应用经济学案例较少,近年来,才有了《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案例集、《区域经济模型与案例分析》,正逐渐填补应用经济学领域案例库的空白。
(二)党校案例资源供应严重不足,质量欠缺
案例教学在国外高校教学当中有10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而在党校教学中,尚处于研究与实战的起步阶段。党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案例库,找到好的案例非常困难,教师主要依靠自己进行搜集与整理案例。这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搜集到的案例也不一定符合教学要求。还有部分教师对案例不经认真修改提炼就直接应用于教学,这样的案例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学员实际水平和教学要求,无法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目标。另外,本土化案例数量少,也是困扰党校案例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要与施教过程相衔接
(一)前期调研及编写审定是基本保障
根据地域特点、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及发展中的问题,选择应反映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具有典型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事例,到实地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核实,从相关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到存在的矛盾、困难、政策措施等等,通过多种途径争取掌握详细情况,以保证原始素材或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如果脱离了调查研究,整个案例教学必将是失败的。
案例文稿要按规范的标题、正文和教学指导三部分格式要求编写,这三部分缺一不可。正文是案例的核心部分,要精练,具有严密性、逻辑性,而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砌。要保持争议性,应避免出现结论性、倾向性的内容,让学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和思考。目前,如何编写出反映本地区实际管理、实践活动的案例是非常迫切且有难度的工作。
(二)充分地展示案例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一体化
一、虚实经济是紧密相连的
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敏感的神经,因此,现代经济学需要高度重视对虚拟经济的研究,高度重视和积极展开现代市场经济的虚实一体化研究。
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不论是由股票的交易拉动整个市场价格上涨,还是说哪一方面的影响更大一些,那要看在具体的市场经济中的表现。因而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看到实体经济领域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就只是治理试题经济领域的价格,那是比较片面的,而虚实经济一体化研究的前言意义也正是体现在这里。在21世纪,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的研究,不论是关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还是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都必须是虚实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因为在现实中这两大领域是紧密相连的。
二、股票市场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股票市场是一种复杂系统,其主要组分是自然人和法人(买方、卖方,以及中介方),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股票市场中进行股票的交易。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经济人”,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其行为完全理性。按照这一理论,股票价格是投资者对影响股票价格的实体经济变量未来价值的理性预期,也就是说一种股票的价值应当等于其未来收益的现值。但是,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所指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由于人们受到信息和知识的限制,难以了解和预测各种可能的结果,通常只能根据主观判断进行决策,而且在决策时也难以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此外,人们的价值观和周围人们的言行也 会影响其决策的正确性。
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来自其本身的虚拟性,虚拟经济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作用也会增强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例如购买某种股票的人越多,就会促使更多的人购买这种股票。人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就是正反馈作用,它会造成放大效应,使股票的价格大起大落。
三、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于股票市场的研究就是虚实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研究。在现代国民经济的运行中,虚拟经济的运行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虚拟经济的运行中,股票市场的运行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虚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的运行不仅对虚拟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实体经济的运行也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股票价格变动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消费,财富效应是指金融财富的变化及预期的变化对推动消费支出的影响;其次,股票价格影响投资。股票价格通过改变资金成本;影响信贷渠道;影响固定投资等渠道间接作用于投资。
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也不可忽视,股市的上升会增强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并且由于“财富效应”而增加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反之,当股市泡沫破灭时,人们不仅减少消费,而且因心理恐慌而争相抛售各种金融资产,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发生经济危机。
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实质上寻找二者相互作用的媒介物及其运行规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二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经济变量相互作用。
第一,利率传导机制。利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对实体经济的运行有直接影响。利率下降就相当于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它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居民购买力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以及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第二,汇率传导机制。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作为开放经济中的重要变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以本币升值为例,本币升值引起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进而导致产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再者,本币升值引起进口物价下降,若国内物价水平不变,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等。
第三,股票收益率传导机制。股票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资金存量不变的情况下,股票收益率提高,则会引导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体,实体经济发展缺乏资金,经济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第四,金融衍生品,实物金融产品等投资收益率传导机制。这种传导机制类似于股票收益率传导机制。
五、建立虚实一体化的宏观调控系统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由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致全球,表明虚拟经济和试题经济是相互联系,紧密相连的。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还需要认真探索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虚实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调控系统的问题。
现代经济是高度虚拟化的,如果宏观调控知识调控实体经济,那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是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这次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宏观调控不涉及股票市场,不涉及金融衍生品市场,早晚是要出现大问题的。自由的股票市场应该终结了,自由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应该终结了,而应当建立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虚实一体化的宏观调控系统。
这个新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长期规划研究;第二个层次是财政政策运作;第三个层次是货币政策运作;第四个层次是加强各国的协调合作。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大型金融机构跨国化已成为大趋势、大潮流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染和溢出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使全球经济得到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展示设计与其他艺术运动相互交迭,比如环境艺术、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它和室内环境设计、图形设计、灯光设计等领域关系密切,并且越来越多地用影像、时尚、广告和新的多媒体手段来呈现,展示设计的规律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拓宽,超越了展示和影像设计的范围,也不仅仅在单一的媒体上展示,设计师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策划,要符合客户更多的发展和强化其目的的要求
展示设计就是集中体现作品的内容,并考虑这些作品的排序,让观众理解所展示的各个物品之问的关系,使展出物与参观环境发生对话。如今,展示设计与其他艺术运动相互交迭,比如环境艺术、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它和室内环境设计、图形设计、灯光设计等领域关系密切,并且越来越多地用影像、时尚、广告和新的多媒体手段来呈现。在传统意义上,展示被分为文化展示和商业展示,既可以是长期展也可以是短时展。无论是艺术展览馆还是科学博物馆,展示的应用范围都可包括来宾中心、潮流展示、品牌体验、会以及各种博物馆大厅。各种展示类型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技巧和概念正在所有展示和陈列类型中有规则地转移:例如,一个零售陈列常常以一个商业展览馆的形象出现,而新的博物馆室内布景也开始出现如休闲产业一样的分类。
展示设计的规律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拓宽,超越了展示和影像设计的范围,也不仅仅在单一的媒体上展示。目前,设计师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策划,要符合客户更多的发展和强化其目的的要求。当一个博物馆计划布置一个展示时,有待陈列的商品可能是全套的――书籍、商品、影片、压缩光碟、服饰――此外,一个展示设计师会战略性地进行思考,依据这些展品和新品传达一种品牌化的信息。策划一个实物展示仅仅是一个更为复杂和相互协调事件中的一个部分。这个策划将不可避免地涉及网络呈现以及其他的媒介形式。
观众们现在意识到,艺术、时尚、电影、建筑以及设计,是一个更多地相互联系的意象世界,如今,同一种技巧可以在电影、戏剧和展示场景中进行转换。数字科技和媒体影像,或者更大范围的、专门的屏幕目前广泛地用手当代展览和零售场所,成为展示及与公众联系的一种常见方式。只要主体空间沉在黑暗中,影像和放映就转换成房间的内部装潢。控制灯光色彩、声音和移动图像,我们就能创造一个模拟的、假象的空间。
这种影片式的陈列有助于吸引观众,有时在一个展览馆场所中,放映传记材料的影片时,往往是最繁忙的地方之一。在这里,艺术家的作品和个性可以轻松而清晰地进行传播:通常这个程序比放置作品本身更为舒适。同时,一个因多媒体而引发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过度“电影化”的呈现方式使观众有被动接受信息的危险,这些观众实际上就是在公共场所看电视而已。尽管这种方式可能会流行,但它不会产生一个丰富的体验效果,也不会产生品牌渗透或博物馆式记忆。反之,媒体技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故事情节――它会更有效地导致观众的特定反应。在近期,叙述成为展示设计的中心。照字面意思,叙述就是指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在空间中放置物体的方法。在那种场景中,展示设计师按讲述的顺序有规则地划分展品。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叙述空间是指将展示物体融入背景。叙述空间是单个展品与其放置的位置之间的简单关系,讲述关于灯光和投影、反射和物体外形的关系,使展品能激发视觉吸引力和视觉传达力。叙述空间的创造,更多地涉及展品的解读以及展示设计的解读,即要建立一个放置展品的故事情节背景。近来,无论文化展示还是商业展示,都强调创造一个故事情节以激发一种情感回应,使之作为观展体验的核心成分。非常明显,这种方法借鉴了广告心理学、色彩、声音以及或快或慢的运动图案,在创造难忘的展品视觉接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早期的展览,也许是最明显的用背景叙述的方式进行艺术展示并以此打破传统的例子。尽管蓬皮杜中心在建筑策划上非常松散(一方面因其外观视觉语言,另一方面也是因其不充分的内部展示空间,还因为它非常突出地打断了巴黎的城市景观),但该中心经过努力运作,对现代主义展示的美学规律产生了引人瞩目的激烈挑战。对“开阔”、“灵活”、“移动”的强调,是管理者的实践经验发生根本转化的结果。艺术品叙事背景和交叉并置的盛行,一方面是可以诠释展示主题,另一方面可以表现蓬皮杜中心国际化的尺度。这种展示的成功,为博物馆的展示方法和诠释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多样性。艺术家创造故事背景的趋势开始增长,这种情景化的展示方式类似于拼贴画:放置好的作品在互相之间或与主体之间进行“对话”,实物展品与其背景之间也进行“对话”,这个背景是一个呈现作品含义的开放性视野。近来,这种拼贴叙事的方法发展为几种形式。不同的空间形态、不同的展示方法,以及作品之间的对话场景的移动,对于形成丰富的作品体验至关重要。对叙事情节的理解,有点像微妙分层的拼贴画:对作品的放置和相互关系有明确的选择,但是故事的完成却要依靠观众的想象。笛雅・毕肯美术馆的显著成功,看来应验了尼古拉斯・塞罗塔1987年起发表的评论:“未来的新的博物馆将会微妙地并置各种体验,以寻求不同的模式和诠释层面。部分展室和展品将会固定,而其余的空问和作品将会改变。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期待创造出一种有着变化关系的展示基础,它由观众根据自己的特定爱好和感觉去开拓。我们之中的新博物馆、策展人以及观众等,将更加愿意按照自己的路线,而不是跟着策展人所制定的唯一路线,去重新绘制现代艺术的地图。”
为博物馆或高雅艺术展览馆进行展示设计时有一个最显著的问题:如何处理观众的行进路线。有着开明美学观点的展览馆或机构曾经验证过,观众在一个几乎沉默的、远离任何外部世界的叙事背景中慢慢行走并进行观察时,他的体验仍然在减少。与此同时,如今的观众正在逐渐远离有形文化的直接体验。文本和图形信息常常伴随着声音和虚拟的指示,因此,观众将越来越多地体验到整体实物展示――有点远离直接的体验――但的确是个人的诠释。一旦观众接收到博物馆提供的看法,他们的内部陈设是完全不一样的。移动就变得缓慢。这种移动是情节体验的关键,首先,这种体验来自展品和背景之间辨证的合作,但有时也来自观众在由展品组成的空间中进行的移动。 在现代展示中,人们又重新关注起叙事性空间,因为博物馆和展览馆要应对更加复杂、更具竞争性的休闲市场。现代展示设计的最新原则是创造“体验”――一种迷人的、多重感觉的、值得的体验。当所有类型的展示都在采用源于商业广告的、清晰的、劝诱式的技巧时,这种远离清规戒律的体验令人激动。
博物馆的传统形象往往是展品的存储器,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排排积满灰尘的展柜放在令人窒息的展览馆里,当然,这种情形已经很长时间看不到了。但是,博物馆还保留着类似于图书馆的特征:设置着固定的围栏,阻止观众与展品进行任何过多的接触。参观博物馆的感受,常常只是一个“累”字:排队等候、聊天、打电话、刻板的照明。博物馆的这些特征会导致最大限度的焦躁不安。当人们站在拥挤的传送带上,去观看一个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皇冠珍珠,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想一想真实的感受,可能除了上当之外没有别的感觉。大部分博物馆的尺度仍然处于难以管理的状态:人们在消化了一个主要的展览后,“闲逛”的往往是一个去高端消费场所好好地休息一下,而这些场所也越来越多,比如零售店、咖啡馆或饭店等。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现代展示中,人们又重新关注起叙事性空间,因为博物馆和展览馆要应对更加复杂、更具竞争性的休闲市场。现代展示设计的最新原则是创造“体验”――一种迷人的、多重感觉的、值得的体验。当所有类型的展示都在采用源于商业广告的、清晰的、劝诱式的技巧时,这种远离清规戒律的体验令人激动。
随着展品的叙事情节的发展,体验设计逐步构建起了展品或产品之外的背景,旨在感情上吸引观众,并由此触及观众对这次参观的体验的记忆。所谓的记忆经济,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成功品牌设计背后的驱动力。而要创造一个有着丰富记忆的体验,至关重要的是实物放置的特征:这些特征存在于立体的图形、照明、材料、声音环境等因素之中。将信息压缩在一个互动的、多感觉的环境中,会使博物馆由文化展品存放场所转变为重要的文化中心。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
[关键词] 绿色物流 认知价值 外部不经济 效益
在当今虚拟经济处于危机的情况下,实体经济亦受牵连,但这更突显了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而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它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资源的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在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之间建立绿色通道,是沟通买卖双方的桥梁。对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有助于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绿色物流。
一、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 ――认知价值论
众所周知,第一利润源来源于资源领域,其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劳动对象,第二利润源来源于人力领域,其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个利润源来源于物流,主要挖掘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与此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有全面性。绿色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不仅为制造商降低物流成本,创造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使之及时有效地转移给用户,而且在用户的心目中创造了认知价值。认知价值是企业让渡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认知价值是绿色物流企业建立顾客关系的基石。良好的认知价值会对绿色物流企业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带给顾客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使顾客需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大限度的满足,是绿色物流企业创造价值的综合反映。更为重要的是:绿色物流创造的价值不只是从物流企业本身降低费用,提高服务水平的角度考虑,而是从用户认知价值的角度考虑。随着用户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调控力度的加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用户认知价值将会不断提高,这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是绿色物流企业制订竞争战略的理论依据。当然,绿色物流企业在提高用户认知价值时应以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主要原则。
二、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二 ――外部不经济理论
“外部不经济性” 理论是20世纪初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随后由他的学生、英国经济学家 A. C. Pigon 丰富和发展。外部不经济性是经济外部性中的一种,它指一种物品或活动施加给社会的某些成本或效益,而这些成本和效益不能在决定该物品或活动的市场价值中得到反映。经济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当 A对B提供劳务时,往往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可是A 并未从受益人那里取得报酬,也不必向受损者支付任何补偿。经济外部性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外部经济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事物造成良好影响,并使周围人获益,但行为人并未从周围人额外获益。其二是外部不经济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行为人并未为此而付出任何补偿费。外部不经济理论反映了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主要是外部不经济性,如物流企业运输配送加剧了城市拥堵,空气污染等。表面看来,外部不经济性是某一种物品或活动对周围事物产生的不良影响。但若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部不经济性实质上是私人成本的社会化。私人成本社会化,把自身赢利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上,这显然不公平。同时,社会成本一般而言应大于私人成本,所以我们应使私人成本内部化,以使社会成本减少甚至消除。这样外部不经济性内化,就全社会而言,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来减少较大的损失,这在经济上亦有利可图。目前,外部不经济性的理论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人们纷纷寻求使外部的经济性内部化的办法。其中最有益的办法是进行回收利用,而回收利用正是绿色物流的一种基本功能。
三、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三 ――效益统一理论
企业的基本属性就是获取经济效益,如果没有经济效益,连简单的维持生产都不能进行。但经济效益必须和环境效益进行统一。现实中尽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其对立和矛盾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社会再生产与环境系统的统一,社会再生产通过索取环境资源和把废弃物排入环境而把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联成一个整体。其二是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局部企业和部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差的生态效益可导致全面、整体的经济效益的降低。其三是经济效益本身的内涵就包括环境效益的提高。提高经济效益包括自然资源供给量的增加、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及废弃物的结合利用,而这些皆有利于提高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而强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的都是为了社会效益,为了使社会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改善,例如运输工具的零污染排放、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等等。总之,要使人们有一个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过一种较高环境品质的生活。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在环保方面,三者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正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的统一。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部不经济理论和三效益理论均为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数学 经济学 关系 意义和局限性
数学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用到数学知识。这一点致使许多对经济学感兴趣但又没有较强数学基础的人望而却步,他们往往抱怨学习现代经济学更多的是学习数学。为什么现代经济学用到如此多的数学,如何看待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学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在考虑和研究问题时,要求具有逻辑严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需要完全弄清楚一个结论成立需要哪些具体条件。单纯依靠文字描述进行推理分析,不能保证对所研究问题前提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不能保证其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这样以数学和数理统计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就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每个学习现代经济学和从事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人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和数理统计知识。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数学、数理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更谈不上自己做研究,给出结论时所需要的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理解概念是学习一门学科,分析某一问题的前提。如果想要学好现代经济学,从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
二、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意义
如果经济学没有采用数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许多经济学概念是需要用数学来定义,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也主要是通过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和研究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关于经济环境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假设,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经济变量和经济规则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且按照数学的语言逻辑地推导结论。因此,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数学在理论分析中的作用是:(1)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炼,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2)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应范围,给出了一个理论结论成立的确切条件;(3)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4)它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
三、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首先,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在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数学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其次,经济理论的发展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现实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学中运用的任何数学方法,离不开一定的假设条件它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场所,而是有条件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再次,数学计量分析方法只是执行经济理论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经济学过分对数学的依赖会导致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和经济研究向度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四、数学和经济学关系中几点误区
1.否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国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产生经济思想非常重要从而否定数学的作用,否定技术性比较强的成果。我们不否认经济思想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数学作为工具,一般来说无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思想或结论是否严谨,有没有错误的应用。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的社会科学学科。没有严谨的讨论,你的思想或结果就不会被别人承认。也有人认为用数学来研究的经济问题就是远离现实。其实经济学里面用数学讨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来源于现实世界,非常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
2.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经济学数学化的过分倾向束缚了人们解决问越的思路,限制了人们寻求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自然科学属性。为了资源配置更合理有效,经济学有必要借助数学思维工具。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必须借鉴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难以量化的因素,数学既不能对经济现象做出定性分析,也不可能将经济问题全部公式化或模型化,就要用其他的一些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瑞兰:经济学数学化的理性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4):15~52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复杂的经济指数计算和完美的经济模型构建,这使得经济学背离了它的原初动机——面向人类的生活和现实。阿马蒂亚·森认为,现代经济学的伦理不涉现象已经成为主流,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疏远;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隔离。
其实,经济学有两个根源——一个是与纷繁复杂的计算和模型相关联的“工程学”方面的内容,另一个则是与人类现实生活和幸福相关联的“伦理学”方面的内容,而当今,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表现出了倾向于第一个方面内容的研究,而忽略了经济学诞生之初就肩负的“经世济民”使命。“现代经济学的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与现代经济学是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的事实之间存在着矛盾”。从传统的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那儿,我们看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姻联,而如今,随着实证主义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走的越来越远,森叹息到:“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这的确是经济学的困顿,也是伦理学的悲哀。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疏远使这两门学科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对“人”的界定也出现了分裂,由此,“经济人”和“道德人”成为了毫不相容甚至对立的两种人性。在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中,人被定义为永远只做理性选择的“经济人”,他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自利,经济学理论在这个“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各种经济模型的构建和研究。在森看来,对“经济人”的理性假设有它的合理之处,因为“其他任何非理性的特殊类型的假设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错误”但问题在于,这种遵循“选择的内在一致性”、“自利最大化”和“一般最大化”的理性人,并不是经济学本来意义上所要表达的经济人,森说,经济学上对人的理性的狭隘规定其实是对斯密理论的曲解所造成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喜欢引用斯密关于肉商、酿酒商和面包商的论述来说明人类行为的“自利”本质。其实,当我们重新审视斯密关于理性人的思想时就会发现,斯密要说的恰恰是不能满足于把经济拯救建立在某一种单一的动机上。渗透在他文字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人,他的同情心和慷慨心的融合,主体情感与旁观者情感的统一。“斯密的理性人概念把一个人牢固地放在周边人群之中——放在他所属的社会之中。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都顾及别人的存在,个人并不是与‘公众’隔离的”。一个真正的理性人是既能考虑自身利益,又能站在“上帝”位置考虑整个社会正义的道德人。在这样的意义上,“经济人”与“道德人”本质上应该是统一的,然而,现代经济学则完全撇开了“道德人”这一方面,对“经济人”给予了狭隘的理性定义,这使得人类从此患上了滑稽可笑的“精神分裂症”并过着在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分裂式的生活。
现代经济学对单纯的工具性价值的追求,而忘记了追求财富与利益的最终目的,使得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严重分离。经济学只做着研究怎样获取理论上的最大利益的工作,只做着指数计算精确的技术性工作,只做着让模型的变量越来越多而其本身越来越完满的工作。数字和模型摆在人们面前,但却很难改善人们现实的生活。其实,人的生活不仅仅是追求物质财富和自身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似乎更关心“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个广泛的价值问题。森把它称为“伦理相关的动机观”。森认为,现代经济学直接假设了人类的目标,“人类的行为动机总是被看作是简单的和易于描述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离让经济学的研究变成了单向的坐标,也使许多经济理论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其实,经济学“可以通过更多、更明确地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学思考而变的更有说服力”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不仅对经济学,也对伦理学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代经济学会出现伦理不涉,远离原点的“贫困”现象?为什么社会生活中形形的经济现象只引起了经济学家们从收入、财富和单纯的数字方面去研究它们?为什么哲学家、伦理学家进入不了主流经济学领域,获得一席之地,拥有发言权?种种疑问揭示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视角。正是由于经济学分析视角的单一,才使得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得出结论的偏狭。面对这个问题,阿马蒂亚·森提出了一个宽泛的评价标准视角。
2自由视角下的发展
2.1自由、可行能力、发展
在森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内,自由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森所界定的自由概念,和亚里士多德对生活质量的论述以及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森在论述他的自由观时,又强调了“可行能力”这一概念。在森看来,自由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自由,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这里,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而所谓“功能性活动”则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它“反映了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更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这样看来,可行能力是一种自由,过有价值的生活的自由。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分: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
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时代。但时至今日,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远远地落后于这个时代,不能有效地为现实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服务。从人类思想发展的根基讲,当代人更应该看到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对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尽快复苏,提出了现实的挑战,更是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挑战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的研究
需要有前题假设。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是于学理不通的,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内在缺憾。由于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因而,作为经济学研究假设前提的经济人,不能只表示个体经济人,还必须有对社会经济人的假设抽象。缺失社会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研究只能从社会经济中的个体出发分析和探讨人类的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是难以展开的。迄今为止,现代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仍只是局限于解释经济个体之间的利益之争,没有能够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性思和自觉维护。在这种状态下,已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经济学主要的宏观经济理论,不仅是不完全适用于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其提出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基本上不能被政府接受为宏观调控的指导理论。因此,自觉地深化对于经济人假设研究,增加社会经济人假设,必将成为推动21世纪现代经济学理论创新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制高点。作为现代经济学宏观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假设,不同于个体经济人的社会经济人至少应具有十大理性基点: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保持经济结构平衡、保护经济发展活力、保障收入分配公平、严密控制货币管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全面实施社会救助、坚决落实天赋人权。为此,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对于长期以来经济人假设缺失社会性的问题,从今往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应当从实际出发,及时并积极地弥补这一缺憾。
二、挑战经济研究范围
截至2008年,有关虚拟经济的研究成果还未能进4420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时代。但时至今日,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远远地落后于这个时代,不能有效地为现实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服务。从人类思想发展的根基讲,当代人更应该看到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对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尽快复苏,提出了现实的挑战,更是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经济学;财务管理;分支结构;发展举措
由于会计和经济学本身关联极为缜密,所以在新时代下微观经济学不断改良背景下,一类创新形式的财务管理理论开始在现代不同业务类型、规模的企业中得到大力推广沿用,特别是在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股息决策作用下,令现代企业财务决策逐渐构筑起完善形式的实证理论。由此看来,针对经济和管理学理论在企业革新发展路程中的应用细节,加以系统化论证,是凸显日后我国各类企业财务管理绩效水准的必经之路,因此应该引起相关企业主管的全面关注。
一、经济学革新发展的整体历程考察研究
经济学发展持续经历着四个历程。相关细节内容将具体如下所示:首先,便是经济学科初始性衍生历程。具体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重商主义学术研究成果和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交互式作用下衍生变革的。持续到16世纪过后转变为一类独立形态的学科内容,随后更在19世纪上半期顺势延展出多元化经济学派别,其中研究成就最为丰厚的莫过于,马尔萨斯和萨伊发表的结论。其次,时限维持在19~20世纪70年代,并且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由于西方资本主义革新速率不断加快,同步状况下令传统形式的经济学产生强烈变动迹象,包括边际分析方式、价值论、历史和制度等学术研究团队得以壮大,其中成就地位最为突出的莫过于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并且在二战结束之后被整改定义为微观经济学。再次,主要是持续到20世纪末,在该类研究阶段中,包括货币主义、公共选择学派等理论广泛交织,尤其是经过创新形式的制度经济学支持作用下,一时间令经济学赢取了更为强劲的深入拓展机遇。最后,便是21世纪初期持续到现阶段,正是在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影响范围内,包括不同类型经济学科内容得以大范围吸纳融合,为现代企业可持续运营发展提供极为丰富的指导性线索,特别是理论、应用经济学内容,如今更是在我国异质化产业领域之中得以深度开发拓展。
二、财务管理相关性理论内容和关键性发展细节的解析
涉及财务管理理论,主要是在传统形式的会计和制度、宏微观、产权经济学体系架构之中转变而来,同步状况下更得到统计、概率、运筹等专业学科理论基础的指导辅助功效。正是在此类复杂化历史背景控制范围内,资产组合、资本结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市场监督管理实效、期权定价等学科内容相继衍生,这部分财务经济理论经过长期的创新调试,将愈加清晰地映射出微观经济学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沿用中的特殊支持贡献形式。至于后续的内容便是针对此类财务管理理论模块和经济学革新发展的紧密关联程度加以精细化校验评估:
(一)财务经济学的概念和核心存在意义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可以细化为基础性和应用性理论两大结构单元,其中基础性财务管理理论,就是在上述强调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下延展而来;相比之下,应用性财务管理理论,主张针对企业财务一切财务控制实践模式加以全方位关注。透过宏观角度观察,财务管理理论中的企业和微观经济学体系下的厂商,企业投资结构和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效应等,呈现极为显著的趋同迹象。由此可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确是透过微观经济学中演变发展而来,尤其是在财务资源供应量不足和主体理性操控环境下,有关以往时刻出现的企业财务资源筹资、沿用、分配、回收等限制性危机,可以深度沿用诸多经济学优化模型和均衡调试手段予以消除。整个工序流程中,市场监督控制体制必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掌控效用,不过其初衷始终是为广大企业赢取合理数量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下的核心指导性内容
以上诸多历史经验验证,正是在多元化会计和经济学学科支持作用下,企业财务监督控制理论内容才得以不断健全修缮,其间具体沿用的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宏观、制度等类型经济学内容,并且经过现代丰富的概率、运筹学专业学术成就交织影响下,令现代财务经济理论变得更加健全完整。单纯拿马克威茨和其阐述的资产组合理论为例,其具体衍生时间在1952年,研究历程中灵活地支配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在后续阶段中联合原有理论结构令资产组合内容得到不同层次的丰富。之所以称其为资产组合理论,就是因为其主张联合众多投资商家决策,进行对应资产灵活配置,这类现象则完全可以理解为现代有价证券投资概念的初始形态。其督促各类投资商家时刻保留独特的发展视角,可以利用不同技术途径精确化验证评估市场一切投资风险问题,进一步为后续资产资源有序分配、融合,提供愈加宝贵的校正性意见。
三、结语
依照以上内容论述,财务管理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的确存在深刻的依赖关系,如资产组合、期权定价和市场效率等理论内容,都可以说是现代各类企业财务管理科学性的标准性指导线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环节中,需要愈加灵活地沿用经济学和财务管理中的各类关键性理论内容,至此将财务资产支持效用发挥到极致状态。
作者:李可欣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吕文文.探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02):90-105.
[2]符蓉.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热点及趋势[J].财会月刊,2014,15(05):77-83.
“希望工程”有一句叫得很响的广告词是“知识改变命运”。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思想改变国运”。也就是说,不仅科技能够使一个国家受益,思想甚至更能影响一个国家的进步。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提供的丰盛的经济学思想,可以说已经影响了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好几代中国人,大大地使这个从古老文明中摇摇摆摆走过来的国家深受其益。
中国的希望在世界,黄土文明的希望在于蔚蓝色文明。这是上个世纪一个万人空巷的电视政论片中的一句话。这个片子还直接引用经济学家们的话来表征这一点。现在回想一下,没有市场经济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不知道还要落后多少年,中国是决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在现代经济学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中,亚当·斯密无出其右。但是,亚当·斯密的思想又是通过马歇尔、凯恩斯等一大批杰出的名字来传递的。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思想,便是得到承认、业已成为主流的“可靠”思想,他们的思想尤其是“新科状元”们的新思想自然而然地成为高校师生追逐的对象,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也成为自上而下中国官员们吸收的营养。
以我的一孔之见,影响中国人最早也最大的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萨缪尔逊。这位号称“经济学界最后一位通才”的天才人物,用他的各个版本的《经济学》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他主张的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体,同时施以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的新古典主义“混合经济”思想,至今仍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以及中国经济政策制订的主导。另外一位可与萨缪尔逊相提并论的经济学家是弗里德曼,这位更看重同行而不是诺贝尔奖委员会评价的矮个子犹太人经济学家将他彻底的自由主义思想烙印打在了整整一代中国经济学家身上,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不至于在宏观调控中将凯恩斯主义变成计划经济。
在中国,思想影响可以与上述两位大家相提并论乃至影响更深的另外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科斯。他的产权理论、交易费用思想几乎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高校的经济学时尚的代名词。不懂科斯,在那时便是经济学思想已经落伍的象征。
很显然,能够跟科斯、萨缪尔逊和弗里德曼们一比仍有其人,那就是同样富于巨大思想影响的哈耶克。这位奥国学派的杰出学者,永远都会是中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心目中的顶尖偶像。
萨缪尔逊、弗里德曼、哈耶克、科斯,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照射着中国的天空,让中国人从几千年的天体循环中走向新的纪元,从计划经济一穷二白的困境中走向市场经济来自竞争的繁荣。
除了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外,几乎所有其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同样给中国人的头脑带来智慧,带来供养。例如,纳什等人开创的博弈论让中国人明白了经济学不仅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学问,而且是洞察人类行为的学问,是选择的学问。斯蒂格勒、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等人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让中国人明白了信息常常是不完全、不对称的,信息的获取是有成本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人不偷懒以及让人说真话是需要完善的机制的。早年,刘易斯等人创立的发展经济学一度在中国流行,很快让中国人明白了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主要特征,无限劳动力供给条件下的中国只能走比较优势的道路,发挥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宏观经济学方面,卢卡斯等人的基于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研究,则警告中国人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千万莫破坏了经济本身的自我运行作用。而近年来卡尼曼和史密斯等创立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也正在开始对中国人的营销行为、市场行为产生影响。
显然,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人的经济思想和财智的确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人,对于经济发展很少有人知其真谛,即使是盗取市场经济“普罗米修斯火种”的中国人,其对于现代经济学的思想与智慧也知之甚少,更遑论能够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去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然而,现代熟悉经济学理论、会使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并懂得如何去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人已经比比皆是。
说过一句话,关键的问题是教育群众。但我有时候会倒过来讲这句话:“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官员”。可以说,官员能否懂得现代经济学思想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进步的步伐。而在这方面,中国有其他值得庆幸的地方。过去,中国的地方官员只是官员而已,而今天的官员中,懂经济的专家型官员、研究型官员越来越多。我到许多地方去调研,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今中国各地的干部,无论是其经济学的知识积累,还是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操作本领都变得今非昔比。去年过年前,我曾经听过江西省常务副省长吴新雄先生的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介绍江西的情况与发展思路,不带讲稿,一气呵成,逻辑严谨,思维清晰,俨然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同时又像是一位老师。
据说当年小平讲过,政府官员中,有的是真懂经济的,有的是不懂但能听懂的,有的则是听都听不懂的。小平时代的中国官员,看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文章的估计凤毛麟角,而今天的中国,不仅诺贝尔奖得主的书广泛流传,而且诺贝尔奖得主们还跑到中国来侃侃而谈,中国官员中没有读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著作,也不知道其思想的官员(尤其是财经官员)一定少之又少,而懂经济的官员我想像中可能超过了三分之一,至于听得懂的则至少会在一半以上,那些听不懂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已经快要在激烈的“政绩”竞争中淘汰完毕了。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比印度等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比前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在一段时间里转轨得更成功一些?我个人始终认为,分权导致的地方竞争,地方竞争导致的懂经济、会发展的“政府企业家”的作用是“中国经验”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其中不可忽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思想“进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