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培训

护理培训

时间:2022-10-05 17:3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培训

第1篇

    学校生活结束了,很荣幸能成为xxxx医院护理队伍的新成员之一,并接受近两天的岗前培训。在此次培训,感谢护理部主任的精彩讲述与演示,让我受益匪浅。

    岗前培训,是我们进入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是不可缺少的培训,它让我进一步认识护理这个职业,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护理部肖文任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潮州医院的概况,让我知道本院是一个管理严格、医疗设备先进、人才济济的综合性医院;接着,肖主任又传授给我们一些护理前辈们的经验之谈以及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我们学会在工作中取长补短,同时懂得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最后,肖主任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护士行为举止礼仪的重要性和如何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和内在修养。

    此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明白了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对”,确保在工作中不出任何差错。虚心向各位护理前辈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用我们的真诚和爱心去守候人最宝贵的生命,实现自己人生最崇高的理想。

    既然我选择了这一职业,即使以后的路有多长、有多坷坎,我都会努力走下去,将护理工作进行到底,将南丁格尔精神发扬光大。

    相信我,一定会以最佳状态投身于护理工作中,做一名让每一位病人认可、满意的白衣战士。

第2篇

1.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8岁,平均(31.84±5.97)岁。学历:中专1名(0.7%),大专32名(20.9%),本科117名(76.5%),研究生3名(2.0%)。职称:初级职称97名(63.4%),中级及以上56名(36.6%)。带教年限:小于5年66名(43.1%),≥5~≤10年54名(35.3%),10年以上33名(21.6%)。

1.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机会和意愿

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

1.3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时间安排的需求

35.9%认为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比较合适,43.1%认为每次培训的最佳时间为1h,28.8%选择2h。

1.4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结果显示,88.9%希望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理论培训,79.1%希望采取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进行教学实践培训。

1.5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内容的需求

结果显示,对培训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培训、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和临床教学管理培训,排在后3位的是护理教育学、护理文化、护理伦理学知识。不同学历、职称和带教时间的带教老师对各条目培训需求程度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2.1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带教水平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衔接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教学重中之重,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其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着主导性作用,其整体素质和带教水平是影响护理学生临床训练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带教队伍,而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是快速提高带教老师整体水平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将师资培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将封闭式教学变成开放式教育,提高老师的积极性。统计显示,临床带教老师非常重视临床带教工作,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本次研究对象中带教时间小于5年66名,占43.1%,这部分带教老师担任教学工作时间短,更迫切希望接受能够解决他们临床带教工作具体问题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能力。目前各个医院针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有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表示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需引起医院和学校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充分地利用医院、学校的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和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改变老师教学理论、转化老师角色,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2科学安排培训时间,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面对和处理复杂、动态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超工作负荷造成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如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带教老师没有时间为教学做准备、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时间减少等。如何安排培训时间更容易让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接受培训,这是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必须考虑的问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更容易接受定期的短时培训,每年2~3次,每次1~2h为宜,集中解决他们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培训前期的需求调查帮助培训者制订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内容,以增强培训效果。

2.3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效果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而新时期继续教育的重点不是新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课堂多为填鸭式,老师被动地听课,接受培训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果不明显。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员的兴趣和主动性。可以看出,由于专题讲座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成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最期望的理论培训方式,高萍等报道,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教育学知识的讲座提高老师的授课艺术。其次,是信息资料共享,研究显示,带教老师更愿意接受实践培训方式,79.1%的带教老师期望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77.8%选择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71.9%希望进行经验分享。可见,灵活多样的实践培训方式是带教老师所迫切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带教老师对培训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2.4以临床护理教学能力为主进行培训,加强人文社会学课程培训

第3篇

1方法

1.1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组建 ①人员结构。根据我院学科设置,由护理部组织7个骨科病区建立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设教学组长2名,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授课人及授课内容的审核;教学秘书1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负责协调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场地、教学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院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专科培训的特点,由教学组长制定骨科护士分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护士、助理护士)培训计划,上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授课人选择专科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骨科护理骨干,明确授课形式和课时,上报护理部主任核准。③组织实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训工作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保证参培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训安排3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时15~20min,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课题充分准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传授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授课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针对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每月开展培训1~2次,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1次考核,由护理部的教学秘书汇总成绩,教学组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培训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效果。④建立激励机制。将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培训工作纳入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参加1次培训授予院级继续教育学分0.5分,授课老师授予2分。科室护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绩及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季度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每名护士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护士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全年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1.2 评价方法 比较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实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学术论文撰写发表情况统计。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2.2 实施前后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及学术情况 实施前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1项,护理创新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实施后分别为5项、16项和7篇。

3讨论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对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临床护士工作强度大,倒班较频繁,大部分护士需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培训,因此,时间限制是影响护士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首要障碍[3]。我们建立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能调动护士学习兴趣,促进护士自觉参加培训。将培训时间安排在护理工作量较少的16:00以后,每次授课时间为1h左右,在保证上班人员参与培训的同时也不明显影响休息护士的生活,方便护士参加培训。授课内容贴近骨科专科临床实际,实用性强,内容高度精炼,信息量大,使护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而大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调动和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培训方式,能充分利用同学科的专科培训资源,有效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从而达到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护理工作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服务性,与人密切接触的医疗工作。护士扎实的基础知识、精准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是保障护理安全,防止护理隐患及差错事故发生的前提[4]。在专科护理质量检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要了解护士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建立骨科专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后,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扎实的专科知识使护士服务行为更科学、更规范,确保护理安全。尤其是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更能体现专科特色,加深了护患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创新培训方式及考核方法,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最有效措施。多年来护士“三基”培训、考试都采用同一时间、同一内容、同一考场,缺乏明确的针对性、专科性、灵活性、实用性和质效性[5]。培训及考试内容与临床工作联系不紧密,对临床指导价值不直接,护士不能将所学、所考的知识联系于临床实践工作中,使学习与工作脱节,造成护士参加学习培训被动、积极性不高,“三基”培训考核成绩不理想。建立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以来,培训内容专科性、实用性强,同一知识信息量大而集中,每季度对培训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验考核1次,对薄弱环节循环进行强化培训,直至全面掌握,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达到了培训的目的。成人学习需求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主要表现为将学习与个人发展密切联系,重视学习内容对职业发展的关联及个人价值的实现[6]。通过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这个载体,护理人员主动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浓厚的学习氛围不仅丰富了护士的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也激发护士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求新的热情,开展护理科研和护理创新,撰写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正面的引导和激励有利于培养护士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7]。通过授课给广大护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我院涌现出一批基础理论好,专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过硬的护理骨干。总之,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创建特色护理服务品牌,促使护理工作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和国际化,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关键,建立专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创建学习型护理团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士培训方法。

作者:杨欣萍 醋爱英 单位:宝鸡市中医医院 宝鸡市骨科医院护理部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调动各部门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农民技能就业培训,全面提高我镇农民的技能和整体素质。本年度技能培训,需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使参训人员增强纪律观念和公民道德意识,掌握一技之长,树立艰苦创业和爱岗敬业意识,通过就业转移,使家庭增收,摆脱贫困,脱贫致富。

三、培训实施

(一)宣传发动

通过传单、广告、宣传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培训政策,并通过镇政府、村委会等相关单位协调组织学员。

(二)培训对象及时间

全镇18到50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时间初步定为:8月17日—8月20日(周一至周四)

(三)培训要求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重点为学员们培训包括新生儿保健与护理,产褥期护理、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日常观察与护理、孕期保健与营养、产后恢复及月嫂服务实用技巧等专业知识。

(四)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取镇政府大会议室面授教学,特邀经验丰富的蔡老师担任母婴护理培训师。受疫情影响,课程时间限制为4天,结业后学员们将统一参加职业鉴定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证书。

(五)培训课时分配表

序 号(天)

模 块

1

开班仪式 孕期保健 产褥期护理 新生儿观察与护理

2

母乳喂养技巧 奶粉喂养技巧 新生儿保健与护理 婴幼儿生长监测

3

新生儿抚触按摩教学 被动操教学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4

产后恢复及月嫂服务实用技巧专业知识 毕业典礼

第5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77-02

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经脉、调气血、调整阴阳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 ]。但在医院管理年验收和等级医院复审中,发现中医医院普遍存在着中医护理特色体现不足,临床实际开展中医操作项目过少的现象[2], 王俊杰等[3]报告显示,医院护理人员广泛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只占9. 2%。以上问题我院同样存在,因此护理部于2011年6月开始对全院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在2012年8月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编制开放床位400张,护士总数233人,总床护比10. 58,病区床护比10. 41。护士年龄18~55(32. 16±7. 06)岁;学历:本科18人,大专122人,中专93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8人,护师40人,护士134人;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4人(包括基础学历和成人教育学历),护士长17人,毕业于中医院校6人,接受过“西医学中医”培训的护士132人,系统完成学习中医知识100学时的培训率70.3%。

2 中医护理操作培训管理

①成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领导及考核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为领导组长,护理部副主任为培训考核组长,成员由大科护士长及部分中医院校的护士长组成。②护理部组织修订完毕23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并印制成册。③向医院申请增加中医护理培训的设备;④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指标、奖惩等纳入护士长日常管理。⑤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巡查制度,与护士长、临床护士和病人深入接触,评估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时完善管理和培训方法。

3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激励机制

从2011年起把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纳入同工同酬及职称晋升中,同工同酬考核如下:西医基础护理操作8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8项中各抽签考核一项(90分合格),具体内容如下:(1)西医基础操作(略):(2)中医护理技术操作:①艾条灸法;②拔火罐法 ;③开天门 ;④刮痧法;⑤ 湿敷法;⑥ 敷药法;⑦药烫法 ;⑧熏洗法。理论或技术操作考试不合格,补考1次,同工同酬推迟1个月,以此类推;5次考试不合格,当年不再推荐同工同酬。职称晋升考核如下:(1)初级护士晋升护师考核:专科技术操作4项+中医护理操作4项中各抽签考核1项(90分合格),项目如下:专科技术操作(略):中医护理技术操作:①拔火罐法②艾灸法③刮痧法④药烫法。(2)护师职称晋升主管护师职称考核:急救技术操作2项+中医护理技术2项操作中各抽签考核1项(90分合格),项目如下:急救技术操作:①简易呼吸囊的使用 ②除颤术;中医技术操作:①拔火罐 ②艾灸法。若理论或技术操作考试不合格1次,聘任则推迟1个月,以此类推;超过3次,则推迟一年聘任。

4 具体实施培训方法。

4.1第一阶段全员培训:①时间安排:2011年6-12月;②每月培训2项,共12项,培训顺序先从国家级到区级、院级,具体项目是:耳穴埋豆、艾条灸法、头部穴位按摩、拔火罐、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中药药熨、中药保留灌肠、敷药法、贴药法。③培训要求是:每月初护理部组织示范员及考核小组进行2天的集中培训,训练熟悉后组织各科的护士长及总示范员进行培训,并反复训练,然后由她们集中培训科室的护理人员,月中护理部的考核小组分4组对护士长及总示范员进行考核,月底由各科护士长及总示范员验收考核科室的其他人员,人人考核合格。

4.2第二阶段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法;

从2011年起,护理部组织当年新入职的护士进行专门的培训,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共24项,其中中医12项,西医12项,培训方法是:①时间:2011年开始,每年8 -12月,每周1-2项,周四及周五分2批进行培训。②中医培训的项目是: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法、头部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中药药熨法、中药保留灌肠法、敷药法、贴药法。③要求:每次培训时先观看操作录像,再由专门的培训老师全天指导训练,对手法不正确或不规范者亲手示范指正,然后反复的训练,1周后由护理部组织的小组考核,人人每项验收过关,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她们很快熟练掌握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更利于临床护理工作。2012年新入职护士的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也正在培训中.

4.3 第三阶段全员验收考核过关:

2012年7月2日-30日,共分5轮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人人验收过关的培训。护理部组织成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组,共12人,分6个小组、2个时间段考核。第一时间段:下午2:30-6:30分,第二时间段是:晚上6:30-10:30分。各科护理人员自备操作物品及模特,并按照事先安排的时间段准时参加考试,每一轮考试顺序是:护士长总示范员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见习护士。

5 效果

5.1各层次的满意度提高

①病人的满意度提高;②医生的满意度提高;③护理管理者的满意度提高;④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临床能力提高。

5.2 增加了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项目。

与2010年比较, 2012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由13项增至19项,分别为中药药熨、中药熏洗、中药坐浴、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刮痧法、辨证施膳、拔火罐、穴位帖敷、艾灸法、小儿太极按摩、阴道坐药、全身药浴、水针法、湿敷法、涂药法、穴位按摩、耳穴埋籽法、捏脊法治疗,其中后7项为 2011年后新开展项目;其中重点推广项目(耳穴埋籽、穴位按摩、水针法、捏脊法)。

5.3 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增强

从2011年起分别对在职护士及新入职一年内的护士,进行系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后,并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纳入同工同酬及职称晋升考核,各层次护士训练中医护理操作的主动性加强,中医护理操作能力不断增强,护理管理者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成绩由原来平均91.5分提升到95.8分。

5.4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

与2010年比较, 2011-2012年撰写中医护理论文由5篇增至12篇,中医护理科研课题由0项增至4项。

5.5促进临床科室及重点专科的建设

通过系统培训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使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增多,利于科室的发展,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如水针疗法由护士操作应用在膝痹、腰腿痛及尿潴留患者;耳穴埋豆应用在外科、骨伤科术前及内科失眠等患者;中药保留灌肠及艾灸疗法应用在脾胃病专科、妇科、脊柱骨科的患者;全身药浴应用在儿科胎黄及热毒湿疹患儿;中药药熨及敷药法、贴药法应用在骨伤科、针灸科患者;头部穴位按摩应用在床上洗头及项痹患者;中药熏洗应用在肛肠科、蛇伤患者等,效果显著,患者满意。今年针灸科、脾胃病科、中医急诊科获得市级重点专科的建设,促进医院的发展!

6 讨论

6.1护理部在开展中医传统护理技术系统培训具有重要作用,熟练掌握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突出中医护理特色的重要手段,是中医院有别于西医院的根本特征[4]。护理部在中医护理建设中发挥着特定的角色优势。首先,它作为护理行政和技术的管理部门,有利于开拓和创造中医护理的内外环境和实施氛围。结果显示,护理部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纳入对护理人员晋升、同工同酬的考核,将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变为全院护理人员行动,使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项目显著增加。

6.2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纳入同工同酬及职称晋升考核是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有效方法。与西医医院护士相比,中医医院护士需完成中西医双重护理任务,在临床护士配比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更显护士人力资源紧缺。因此,护理管理者适宜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建立的同工同酬及职称晋升的考核方案,使护士压力和动力并存,利用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手段,极大地鼓舞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临床实践,激发了护士的科研意识,在一年内,护士撰写中医类护理论文、申报中医护理新技术和护理科研课题的数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彩霞。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之我见[J].甘肃中医, 2005, 18(8):35-36.

[2] 孙鸿雁。浅淡中医院在护理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护理,2007, 15(3): 161-162.

第6篇

[关键词] 风险管理;内科护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147-02

内科护理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传染病等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1-2]。患者多为慢性疾病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多变,护理工作也较为复杂,护患纠纷发生率较高。风险管理是指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取合理的措施实现护患关系的和谐[3-4]。本院引进内科护理的风险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接受培训的30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年龄24~35岁,平均(26.3±3.3)岁。学历:本科20名,大专10名;护士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6名,护士16名。培训时间:30课时,每周1次,共进行5周的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识别教育和风险事件防范的相关教育。

1.2 方法

本院自2009年3月开始对30名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包括以下几点。①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相关培训:指定护理部经验丰富的副主任护士讲解内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明确内科护士相关责任,内科护士常规护理措施的实施以及对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的急救预案措施等;②风险管理相关基础技能的培训:例如心电图的识别、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紧急抢救等相关风险管理技能;③风险管理中护士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人文观念的培养,加强服务意识,让护理人员做到对待患者态度亲和,工作严谨,并掌握沟通技巧,多与患者沟通,处理好护患关系,争取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④加强护理人员对各项感染发生注意事项的理解: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内科护理服务素质,加强关于院内感染、注射感染等相关事项的讲解;⑤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力度,建立评价机制:对30名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测评,召开例会,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律意识,提升个人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对患者负责。

1.3 观察指标

①风险管理意识评价状况:采用本科室自行设计的风险意识相关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护理人员以“知-信-行”模式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因素的一般认识、风险管理认识、对风险管理的态度、风险管理的行为意向4个方面。每各方面评分的总分为25分,四项合计总分为100分。②护患纠纷投诉率:跟踪随访调查护患纠纷投诉情况。③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在患者出院前1天,随机选取其30例,分发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表,进行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一般认识、风险管理认识、对风险管理的态度、风险管理的行为意向的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

3 讨论

在内科护理学中,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会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确定预期目标、制订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掌握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观察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作出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5];学会妥善处理需要医护合作解决的问题;掌握操作规程,正确进行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以及特殊检查前后的护理;熟悉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协助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并进行常见病的家庭和社区护理。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理念要求熟悉并灵活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通过与患者耐心交流,了解更多的病情相关资料,以真诚关心的态度理解患者的疾痛,给予其必要的心理疏导;熟悉营养学,指导患者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在护理工作中尊重、关心和爱护患者,并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上述理论和技能,以护理程序的方法,也就是运用护理程序计划,评价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并对其进行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质[6-7]。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态度、行为意向[8]。

本研究通过对30名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结果显示,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的风险因素的一般认识、风险管理认识、对风险管理的态度、风险管理的行为意向的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后护理纠纷投诉率明显明显低于培训前,说明在内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效果良好。

总之,风险管理培训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医疗单位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香云.风险管理培训应用内科护理人员效果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75,132.

[2] 王育红.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10):387-388.

[3] 朱正芬,李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24):119,121.

[4] 董晓红,李淑珍,黄雅彬,等.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7(32):2978-2979.

[5] 邓艳莉.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57-58.

[6] 张文.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137-138.

[7] 陈彩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274-276.

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室4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自2015年起进行岗位分工调整,包括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手术护理质量及医生对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水平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医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改善医生的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是治疗及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护理工作具有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工作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护理中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近年来,手术向更复杂、更细微的方向发展,一些新仪器、新器械、新手术方法不断涌现,加之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专业素质,业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1]。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手术配合及各项工作,对于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室自2015年以来对科室护理人员按照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等进行层级管理,对部分不符合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的人员进行岗位分工调整,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全科43名手术室护士,均为医院聘用制且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自愿参与研究,并参与完整个培训过程;年龄20-50岁,平均32.5±5.5岁;工作年限:1-5年9人(20.9%),6-10年12人(27.9%),11-15年10人(23.3%),>15年12人(27.9%)。学历:大专及以下20人(46.5%),本科及以上23人(53.5%)。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12人(27.9%),护师20人(46.5%)),护士11人(25.6%)。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我科室自2015年起以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出发点,进行岗位分工调整,包括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2.1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使用。以护士的能力为主要指标,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将手术室的护理岗位设置分为N0-N4级。其中N0级护士为助理护士,为护士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手术室工作不满1年或者≥1年但未获得执业证书的护士,其主要是在专科护士的带领下学习基础手术洗手配合,协助完成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手术间的管理等工作。N1级为轮组护士,护士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完成手术室准入培训,考核合格。N2级护士为专业护士,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获得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完成N1级核心能力培训,参与护士培训、手术抢救和实习生的带教工作。N3级护士为专科护士,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手术室工作经验10年以上,完成N2级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负责进修、助理护士的带教,可竞聘护理小组的组长,负责专科护士的培训、护理常规的撰写和小组的业务管理[2]。N4级护士为专家护士,是护理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日常协助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开展科研,负责授课、组织护理查房、编写培训教材,进行业务考核,协调大型抢救手术。2.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岗位需求,对护士进行岗位分层培训。采取专科小组培训为主,全科集中学习为辅的培训方式,护士长和教学组长共同管理,护士长负责协调、组织和评价工作。教学组长负责基础操作、理论授课以及手术带教。N1级护士培训内容为手术室基本理论与专科操作,常规洗手、巡回和急诊手术配合工作等。N2级护士培训内容为常规及专科手术配合技能、手术室理论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论文撰写的方法,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培训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N3级护士培训内容为各种手术的配合工作、手术室专科理论及技能,论文撰写能力和科研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管理下级护士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N4级护士注重培训质量监控、护理管理、组织协调、科研及教学以及处理疑难问题等能力。理论知识以多媒体演示授课,操作以观看录像、教师示范的形式授课,手术带教以手术台旁示范形式授课[3]。3.观察指标3.1手术护理质量。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手术室护理服务规范制定手术科室护理质量考核量表,内容包括术前使用抗生素、各手术入路、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应急处理共9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包含若干个条目,最后均转化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Cronbach'sa系数为0.88。3.2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手术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手术医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满意度的计分1-10分。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70-79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Cronbach'sa系数为0.85。培训前调查87例手术,培训后调查85例手术。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SPSS14.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培训前后的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满意度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的比较。培训后,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水平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培训前后手术室医生满意度的比较。培训后,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微创手术、复杂疑难手术不断开展,手术室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增加,手术室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医院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仍然比较紧张。有效配置手术室有限的人力资源是稳定护士队伍的基础,也是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4]。培训是强化手术室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适应现代手术室管理的当务之急。2012年《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该在医院护士队伍中实施岗位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5]。指导意见中也对各层级护士的岗位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室的护理人员存在工作经历不一、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差距大的问题。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是以层级管理为基础,结合护士的岗位需要进行的分层次培训,其有利于培养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适岗护士,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梯队建设。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培训前首先确定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明确各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和方向,打破了以往管理中的包办制[6]。在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使用后实施分层次培训。胡洪萍等人的研究报道[7],分层次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岗位适用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整体业务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后:(1)手术室护士的手术护理质量提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中变革原有的培训方式为结合岗位需求进行分层培训,护理岗位设置与护士职称、资历、技能、沟通、协调等能力相匹配,不同层级的护士承担不同的护理任务,护理工作安排合理。各护理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和工作难度不同,所需的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对疾病的综合评估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8],通过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制订了针对性的岗位规范化培训计划,人员培训分层次,使在岗的各级护士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手术室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认清自身岗位胜任情况,达到各层级准入的要求,使“人适其岗,岗得其人”[9],从根本上解决护理岗位职责不清的问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各级人员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了护理风险,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2)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是通过全科每月定期讲座进行理论培训,护士不分专科,按照上级随机安排手术。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中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固定服务手术室间的管理和手术配合,实现了专业人员专职化。固定的人员,相对固定的专科工作时间,组员熟知手术配合要求、手术步骤和方法以及专科医师的个人习惯,与医生密切配合,提高了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10]。同时,手术护理质量提升,改善了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改善医生的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朱秀静 潘聪桃 邵蔚

第8篇

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有助于快速提高妇科病房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通过对本科室低年资护士采取“以老带新”方式进行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以期能达到独立当班,保证护理安全,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专科护理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18-01

妇科病房专科性较强,对护士的专科知识要求高。而一些“低年资护士”因其缺乏工作经验,且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往往会影响护理质量[1]。为使年轻护士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妇科临床工作,我科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以老带新”临床培训工作,从而希望更好地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妇科低年资护士,包括新进护士或者轮转新入科护士。

1.2 培训方法

1.2.1 制定培训目标:

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指引下,以病人为中心,对护士进行全面地优质护理相关内容及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给病人提供周到的生活护理、细致的人性化护理,到位的专科护理,做到生活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结合,生活照顾、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不分家。掌握妇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常用急救技术,能够独立地完成临床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2]。

1.2.1.1 基础培训目标:

熟悉优质护理的一系列服务要求及流程,掌握妇科病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专科护理操作,掌握妇科各常见疾病及紧急情况处理措施,掌握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评估及方法等。

1.2.1.2 实践培训目标:

掌握妇科基础护理工作及常规护理操作技能;掌握各班次工作职责并能胜任各班次工作;能独立完成本专科护理,掌握护理病历书写要求。

1.2.2 选择培训老师:

在科室护士长的带领下,通过“以老带新”的方法,选择临床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扎实、护患沟通能力良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师职称以上老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导师制带教的作用,提高规范化培训的实践效果[3]。初期安排与带教老师一起搭班,结合各个班次常规工作及重点工作内容进行讲解,有利于低年资护士遇到问题能及时提出并给予解决,并发现低年资护士的问题给予指导。带教老师通过专科理论知识、操作考试、护理查房、个案分析、临床能力评估等等,对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进行系统分析与客观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需加强培训的地方,并据此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1.2.3 制定培训计划:采用“阶段目标教学法”进行培训 :

“阶段目标教学法”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它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层层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目标为主线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4]。根据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知识及护理常规等制定培训及学习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列出各阶段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自学内容和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有每周一、周五早会学习、每月业务学习培训、不定期护理查房等,由带教老师督促学习和落实,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及时了解新护士理论学习进展和技能掌握程度,使培训有依据、有标准、有落实、有反馈。

1.2.4 培训内容及方式

1.2.4.1 基础培训:第1阶段(第1-2周):

新入科当天由护士长介绍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低年资护士培训模式,并进行专科专题讲座;第2天开始由带教老师进行带教,主要目标是熟悉科室环境,强化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知识、手术方式及护理要求,做好病人入院评估及宣教,培养妇科病房护理人员基本素质。

1.2.4.2 专科培训:第2阶段(第3-8周):

由带教老师对妇科常见疾病史的采集、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肿瘤清扫手术、阴式手术等术前各项准备及健康教育内容指导、术后患者的护理步骤与流程、异位妊娠等突发紧急情况的抢救处理进行专题讲座。涉及专科知识技能、专科管理、感染控制、病情观察、风险评估等,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低年资护士对妇科麻醉和手术方式要有确切的观察与了解,并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主要目标是掌握生活护理班、治疗班、办公班、早班、中班、晚班、夜班的职责;夜间急诊患者接诊、处理流程;能独立进行妇科常用的护理操作,如会阴护理、阴道擦洗、导尿、腹腔镜操、盆底功能锻炼、输液泵等操作及术前术后宣教;熟悉妇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流程、观察、护理要点;学习各项应急流程。

1.2.4.3 实践培训:第3阶段(第9-12周):

主要目标是在带教老师的监管下单独分管病人的日常护理,完成各个班次的工作,独立做好护理病历的书写,进一步掌握妇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流程、观察、护理要点,通过不同时期病人护理的横断面进行床边护理能力评估及考核,深化专科护理内涵。

1.2.4.4 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

一般认为,“预见性护理”是护士综合运用医学知识,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与判断,找出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干预措施,实现对护理风险的有效防范[5]。我科室根据从病人入院、手术前、手术后、特殊用药(化疗等)、出院前等各个环节制定出病人健康教育评估表及妇科专科护理记录单,内容涉及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腹痛及阴道出血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等,促进年轻护士全面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预见性地对于风险因素及时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2.4.5 急救能力的专项培训及情景模拟训练:

将急救能力培训分为单项操作培训和选项操作培训。单项操作一般为医院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术操作(徒手心肺复苏、吸痰、吸氧)和急救仪器的使用(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注射泵)。选项操作是科室护士长根据本科的专业特点选择急危重病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6],如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紫杉醇化疗过敏休克、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等制定抢救流程,并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单项操作练习熟练以后方可进入情景模拟训练。利用业余时间在科室练习,由几位低年资护士分别轮流扮演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反复演练,直至熟练。带教老师在旁观看并给予点评指导。

1.2.5 考核:

考核周期为每月进行,考核方式分为理论和操作考核。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包括护理部和大科在内的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全面了解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中存在的重点问题,督促改进并提出下一步培训重点。通过以老带新的方法,主要培养低年资护士独立工作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处理临床实际工作。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根据科室自制《年轻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主要评定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评估、分析判断、临床护理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以此来考核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

2 效果评价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不定期的考核,我们发现她们的评定成绩每次都在不断地提高,与病人、医生及各相关科室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逐渐加强。她们能主动了解病人需求,善于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汇报处理,且病人的满意度也在不断地上升,医生对护士的工作配合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3 体会

3.1 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对于整体护理的认识:

低年资护士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往往会在工作岗位上产生无所适从感,在工作初期如能获得明确的指导,那就会增加其承受专业压力的能力[7]。通过科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仅能增加护士对职业的认同感,也能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使其对整体护理有更明确的认识。

3.2 降低了低年资护士职业风险的发生概率:

有研究指出,3年以下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8]。而低年资护士由于对专科知识了解较薄弱,容易发生专科风险。护理部把新护士列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就医疗、护理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用实际事例作为反面教材强化新护士的风险意识,临床中带教老师对低年资护士严格实行一对一带教,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进行风险案例讨论,让她们掌握专科常见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加强急救能力的专项培训及情景模拟训练,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尽早发现和预见性处理[9]。因此,本科室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科培训,能较好地降低护士职业风险。

3.3 增强了低年资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对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护理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护士独立思维与钻研的能力,保证护士进行安全、有效的护理行为。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同时,通过“以老带新”模式的培训,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体现护理专业价值。

4 总结

对低年资护士护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及时了解年轻护士思想动态及需求,多关心,少指责,勤指导。整个护理团队应当发扬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要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关心爱护新护士的生活,让她们尽快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各级护理人员的通力合作。具体而言,对低年资护士培养的要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培养职业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身边的同事、领导们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非常好的正能量;其次,要有目标、分层次地培养低年资护士的各种护理技能。包括预见性护理、风险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各种急救情景的模拟等;最后,要培养其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她们参加病房管理,不断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最大程度满足病人的需求,对病人实施安全、可靠的治疗和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10]。

参考文献

[1] 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55.

[2] 冯素文,金颖,余晓燕.分层规范化培训在妇产科新护士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6):584-586.

[3] 杨华.实行导师制带教 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J].全科护理,2011,9(2):455-456.

[4] 王黎.阶段目标教学法在产科病区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1):34-35,50.

[5] 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1,2(19):122-123.

[6] 严秀芳.应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4):79-80.

[7] 雪丽霜.新护士夜班能力的培养[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5):213-215.

[8] 郑凤君.85起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与康复,2006,5(3):223-224.

第9篇

    1由临时确定培训者过渡到先对各科室护士长及操作能手进行培训考核从中选出成绩优秀者作为培训老师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月培训考核前临时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确定培训者,由培训者本人做培训前准备工作,运行中发现培训者准备不充分,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意见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出现一项操作多种流程,针对这种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全院集中考核前先进行全院护士长和各科操作能手的培训考核,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一名流程规范、操作娴熟、护患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承担培训任务。并适当给予奖励,以此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由集中培训考核过渡到各科室分散培训考核护理部抽考检验各科室培训效果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年初制定每月的护理操作培训计划,进行集中培训并考核,运行中发现在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普遍优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年轻护士经常出现违反操作流程和简化操作步骤等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年初制定全院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每季度确定3~4项操作项目,由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季度计划制定科室的月计划,并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在每季度末护理部抽出三名护士长协助护理部完成操作考核,(护理部随机抽各科室35%的低年资护士)其中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提问相关理论知识,一名护士长负责记录,另一名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负责点评,在每一名护士考核结束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尤其是对不足之处作重点指导,通过这种以考代培的方式加深护士对自身不足的认识,而且经过两级培训考核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了每一项操作技术。

    3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由所在科室护士长限时补考过渡到由护理部限时补考

    2012年以前由于参加培训考核的护理人员时间有限,考核不合格者就退回科室由护士长来完成补考,运行中发现大部分护士长补考时评分较松未起到再培训的作用,2012年护理部对不及格者进行严格要求,在所有人员考核结束后对不及格者给予补考不但不降标准反而标准更高,直到合格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

    4由操作考核不达标与个人和科室绩效不挂钩过渡到考核不达标分别于个人绩效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2012年以前护理部针对考核不及格者不作扣分处理,未能引起个人和科室护士长的重视,直接影响到日常护理工作质量,2012年护理部制定护理人员奖惩细则时将此项内容纳入考核项目,护理人员对操作培训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从而各科室培训成绩普遍提高。护理技能训练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本途径,更是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是护理管理者常抓不懈的永恒主题。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对临床护士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技能训练和考核,使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使护士从思想上提高对技能训练的认识,变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不断提高临床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应对突发事件。

第10篇

【论文摘要】目的检查护理人员对于基础护理一人院护理规范化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以期达到优化、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每次的培训后分别检查护士长和护士的掌握情况,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士长与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方面:护士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培训,认知程度有所提高;护士长自身的重视很重要;如何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注重方式方法;要不断完善补充基础护理的内容,修正标准,以最大程度的适应临床的需要。

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的实施,可以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只要护理级别相同,即可得到相应的护理和照顾,使护理工作获得最佳的效果和社会效益,保证护理质量。2006年4-6月我院开始进行基础护理的规范化培训。首先以《分级护理制度》,《基础护理学》等为依据,制定人院基础护理的部分内容:即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培训内容,检查标准。分别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培训后1周的时间进行检查。

一、对象与方法

I.对象:被检查的科室涉及全院各个科室,其中第1次检查护士长42人,护士60人。第2次检查护士长54人,护士68人。年龄18-45岁;学历为中专及以上。

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和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两项内容。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第1次培训对护士长及部分护士集中进行,并要求护士长再对每位护士逐一进行培训。第2次培训对全院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每次均采用多媒体授课、模拟场景演示的方法。

3.检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院基础护理—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检查标准,分别在2次培训之后的1周进行检查。

4.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97中文版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成绩高于第1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1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检查平均成绩与第1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基础护理到位率、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以分级护理为依据制定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能够明确各护理级别的病情要求,既反映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又具体显示护理工作量的多少,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保证基础护理到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安排护士的的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可以看出,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在以分级护理为依据进行的基础护理的培训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提高护士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培训,是落实“以分级护理依据的基础护理”到位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显示,护士长两方面的成绩均好于护士,说明护士长自身水平是高于护士的。这是由护士长自身情况,岗位的要求决定的。护士长普遍学历高于护士,而且要作科室的带头人,只有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高于护士,才能管理好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护士长考核成绩虽然较好,但要更加注重在此基础上的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转

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其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护理级别方面如何进行准备,要求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记忆来掌握其内容,从表1看,护士长成绩2次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成绩已经处于较高分数,因此要做到大幅度的提高很不容易,但是我们通过成绩具体分析,确实也存在个别护士长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每位护士长的业务管理是紧密相连的。护士长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会不落后于护士,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护士(2),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及平时管理中应更加注重护士长自身的管理,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永不落后,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实施。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主要考察护理人员在通过记忆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如何与临床实际结合,考察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从表2看出,护士长成绩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且自身2次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思考,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强。在2次培训后,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领会,再应用于实践。

注重临床护士工作中应变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基础护理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际。从表1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培训,护士认知程度普遍提高,能够重视规范化基础护理培训。尤其是在理论方面强化记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2的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虽然重视此项工作的实施,但是由于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不强,导致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欠缺,考核成绩与第1次比较没有提高。例如我们在检查中曾发现,在接到一个一级护理的病人入院时,按照当时情况,首先要处理好病人当时的应急状况或询问病人有何不适症状,然后再按照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进行相关的环境介绍,护理查体等。但是,护士往往容易忽略病人主诉而一味的注重完成为病人做规范化培训中的内容介绍。

护理是一门学科,是一项脑力兼体力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要重视它,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善于总结,重点突出,强调要从每一位护士的每一件事做起,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护士长是一线的管理者,应注意在平常工作中加强护士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发现临床护士在处理事情时出现的问题,随时予以指导,这样才能使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使规范化的基础护理真正落实在病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在某些可以做出专业独立行为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专业权利,未意识到自我的能力和专业的自[[3]。我们制定的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内容,希望能够体现护理学科的特点,体现护理学科的独立性。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培训内容,在临床工作实际中都在做,我们只是加以整理,使其更加规范,更加有条理。但通过2次检查,我们也发现,我们所制定的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较为复杂,耗费较多的护理人力、时间等,还需要与临床的护理实践进行不断的磨合,以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量化护理服务内容。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反馈信息,以期用最小的劳动强度,最少的服务时间[4-5],到最佳的护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6.

2姜岩宏护士长在护理业务管理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56.

3胡玲,欧阳山蓓.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2.

第11篇

【关键词】门诊;手术室;培训;职业紧张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92-01

随着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以及法制观念的加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日益加大,而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强度大且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性较高,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紧张。研究发现,职业紧张极大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导致护理服务质量下降,所以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为改善护理人员职业紧张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士24名,均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5.16±7.76岁,包括大专16名,本科8名。

1.2 方法 培训分2个阶段进行,共需3个月[2]。(1)第一阶段:开展培训讲座,详细介绍临床护理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病情观察、急诊病人抢救和院内感染防护等内容,同时结合手术室特点,学习《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流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流程》等,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及其心理素质,培训时间为期1个月。(2)第二阶段: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实践操作,培训老师在辅助指导的过程中要讲解实际工作的注意事项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各种错误,特别是锐器伤防护操作、锐器伤后自救措施,并示范指导,让手术室护士在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接受全面的实践学习,培训时间,为期2个月。同时科室要合理排班,避免因疲劳工作造成护士的心理问题以及意外伤害,改善医疗操作环境、配备必要安全装置,提高护理用具的安全性,为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3 评价指标 职业紧张调查问卷采用李健等修改的针对国内人群的职业紧张量表(QSI-R),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该量表由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对资源3个问卷组成,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两个问卷得分越高表示职业紧张程度越高,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越高表示处理职业紧张的能力越强,职业紧张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配对t检验分析培训前后职业紧张各项指标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培训前后护士职业紧张状况的比较 经过手术室护理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均较培训前有所下降,个体应对资源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单调高负荷的工作模式,并且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很容易很容易发生锐器伤,故大多处于较高的职业紧张水平,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4]。规范化培训可以改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技能和感染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控制职业紧张因素,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以促进临床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经过手术室护理培训后,护理人员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均较培训前有所下降,个体应对资源有所提高,说明其职业紧张程度降低,说明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重要的是提高了防范锐器伤和感染的意识,并且经过与有经验的培训老师沟通,也学会了自我调节,这样就更有效控制职业紧张相关因素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培训可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职业紧张反应,提高其生活和工作质量,为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继娜, 施学忠, 张华果.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14): 109-110.

[2] 韦黎敏. 规范化护理培训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3, 22(2): 273-275.

[3] 李健, 兰亚佳, 王治明, 等. 职业紧张量表(OSI-R)信度与效度验证[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 19(3): 190-193.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新入院的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即:常规培训方式(对照组)、护理程序介入方式(观察组),对比教学结果。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式,将本组培训人员带入科室,由负责带教护士带教;观察组护士采用护理程序介入方式进行培训,实习期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护理操作成绩。1.2.1训前摸底。在培训之前对护士现已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护理操作等内容进行考核,了解护士现有的护理水平、专业等级,理论与操作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借助笔试、观察、自我陈述、问卷调查、科室反馈等方式对以上情况进行详细了解[1]。1.2.2个性化培训内容。将摸底情况做以分析总结,充分了解各个护士的培训重点。大部分刚刚进入本院的护士面临着两个困境,即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和临床经验较少。这是由于学生生涯期间学校对于手术操作知识的教授不足,临床操作机会较少造成的[2]。另普外科学的内容繁多,科室内病种多样,这些客观因素也增加了新护士对培训内容吸收消化的难度、对操作技能掌握难度。根据以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护理操作要求、护理操作技能、介入性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素养、病例填写等。1.2.3个性化培训计划。根据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相关负责人制定出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有:主题培训、带教老师实践带教、主题讲座、考核人员确定、考核内容、时间、方式的确定等。1.2.4手术知识培训。(1)参考资料的整理汇编。编写几本具有使用价值、较权威性的加入知识培训参考书[3],由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在查阅专业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编写。以此作为科室带教教师的带教教材,作为培训期护士的必备资料。(2)主题讲座学习。周期性组织培训护士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讲座活动,讲座结束后可向主讲人提问,也可互相讨论。通过参加讲座活动,一方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广度,另一方面加深了护士对介入知识的理解程度,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3)病例讨论。首先由带教组长采集、展示具有特色的相关病例,之后一起探讨出合适的诊疗措施[4],再由带教教师指出诊疗措施中尚存在问题,继续深入讨论。病例讨论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学习方法,是学习与考核并存的培训方式,不仅可以再一次巩固已掌握的相关基础、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同时也培养了护士的思辨能力。(4)教学查房。开展教学查房相关的工作。首先要培养护士的基本素养,提醒培训护士要遵守医疗保护制度,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5]。其次是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下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护理措施;饮食方案在食管癌支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等。通过实际的教学查房,可以引导培训护士将理论用于实践之中。1.2.5护理病例的书写。(1)制作病例参考模板。依据权威规定制作病例参考模板,供培训护士教学使用,一方面能够形象地展示病例的规格[6]、标准,为护士的培训学习提供参考可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2)采用专人负责制。由对病例书写熟练掌握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简历的规范书写,按时检查,总结共性错误和特性错误,统一纠正[7]。(3)监督制。相关工作人员对病例的质量进行检查,对重点情况的相关护理记录进行抽查[8],对重点问题护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如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充分保证病例的质量。1.3指标观察成绩评估: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两项,成绩更高者,培训效果更好。

2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7.65±8.98)分,平均实践操作成绩为(92.03±6.72)分;对照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为(67.46±11.67)分,平均实践操作成绩为(81.55±11.14)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有资料证明,针对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培训效果。将护理程序引入到护士培训环节是培训的新型模式,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护士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提高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护理程序式培训,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都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培训过后的自我满足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普外科护士培训过程中的做法是正确的,可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延续使用。

参考文献

[1]梁俊丽.护理程序在介入放射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465-2466.

[2]赵俐红,陈义,兰斌,等.放射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培养方法探护理标准前研究论著在临床儿科中,静脉输液是最主要的一种给药途径,是对患儿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是临床护理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讨[J].华西医学,2016,31(3):579-581.

[3]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87-489.

[4]葛宝兰,常娜,杨海娥.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7-19.

[5]徐园,焦静,曹晶,等.基于护士核心能力构架的培训课程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9):1087-1090.

[6]胡卓卓,廖小萍,谢娟.护士培训模式转变对提高优质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4):545-547.

[7]李玉琴,谢素音.两种培训方法对新毕业护士培训效果的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