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能锻炼

体能锻炼

时间:2023-01-11 11:51:24

体能锻炼

第1篇

我是一个初中学生,我的身体虽然没有什么疾病,但也不健壮,因此我想锻炼身体,但在我真正进行锻炼以后,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却又提不起来。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学习运动技术的天资特别差,和同学们玩球的时候,老是接不上手,弄得很气妥。同时每次运动以后,我都感到全身疼痛,不舒服,所以我更害怕体育运动。加上有时候我也想,炼不炼反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于是我更不想锻炼了。我这种思想对不对?我是否应该坚持体育锻陈?希望得到你们的意见。

读者吴永清

吴永清同志:

你身体果然没有什么病,但也不很强壮,你想锻炼身体,但在锻炼 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遇见了一些困难,你就灰心了,甚至说:“炼不炼反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青年更有特殊意义。青年时期,正是身体的发育时期,而体育锻炼是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的发育的。假如在青年时期不注意体育锻炼,没有进行体力活动的习惯,内脏器官、筋肉、骨略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等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它们的机能,如心脏的负荷能力和肺脏的呼吸能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往往就会形成纤弱的体质。这样看来,进行体育锻炼与否,对于我们青年的身体健康并不是没有关系。在你目前的情况下,身体还不够强壮,那更不应该忽视它。相反地,你应该注意体育锻炼,把身体搞得很健康,以便将来能够为国家建设事业,充分地贡献出自己的劳动。

你也应该了解,要体育锻炼收到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转瞬可得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你在进行锻炼的中间,敢于向困难作斗争。你在开始锻炼以后,全身有疼痛的感觉,遇到了阻碍,你就畏缩了,这是不好的。因为产生疼痛的感觉,是由于你运动不得法,你的筋肉也还不习惯于体力活动的缘故。你如果坚持了体育锻炼,而在进行体育锻铺的时候,又能够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但可以减轻疼痛的感觉(即便有些轻微的不舒服,在三、四天之后也会自然消失,这对身体没有什么害处)。而且你会逐渐感觉到运动以后的愉快。

同样的,你长期不参加体育运动,没有掌握技术,老是接不上球,因而一时不能发生兴趣,也是难免的事情。但是,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也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熟能生巧,你祗有经常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运动技术。因此,你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天资不好,对掌握技术的信心不足,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掌握运动技术主要的还是决定于后天的锻炼。如果你平时认真参加劳卫制的锻炼,学习到各种基本的运动技术,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你以后掌握新的运动技术,就要比现在不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要快得多,正确得多。

所以,总的来讲,你在体育锻炼上,也应该像对待工作和学习一样,了解它的重要性,作顽强的努力。当你的运动技术日益熟练起来,同时又看到体育运动使你逐渐变得精力饱满,身休健壮的时候,你对体育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能锻炼

1现代社会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要求比较高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往往比较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1]。健康的身体是学生立足于学校和社会的最基本的法宝,身体健康、体能优异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体力。职业院校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日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身体[2]。学生在进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后要迅速适应公司的工作节奏,当出现工作压力时也要及时找到减压的方式,而具备良好的体能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强度,适当的锻炼可以减轻工作压力,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工作挑战。常见的工作岗位分为静态站姿类工作和流动变姿类工作。

1.1静态站姿类工作

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从事酒店前台、营业员、销售员等工作岗位,相关职业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同时在站立和鞠躬中完成顾客的相关咨询工作,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8个小时甚至更长,长时间站立对身体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经常站立腿部会充血肿胀,很多长时间工作的人员患上了静脉曲张的疾病,严重会引起心脑血管的疾病,很多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人员会出现胃下垂的疾病,人体的身体机能严重下降,对身体健康严重不利。相关职业对员工的腿部和腰部肌肉等关节都是巨大的挑战。

1.2流动变姿类工作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很多从事导游等服务行业,相关行业需要从业人员长时间直立行走,在社会中类似的从业人员数量也非常庞大,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活的作息没有规律性,对腰部的使用比较频繁,这类从业人员经常患有心脑血管和胃病等相关疾病。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注重对腿部和腰部的锻炼和运用,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只要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从事的工作强度。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能锻炼的重要性

2.1高职教育工作需要提高学生职业体能训练

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效果,向学生灌输生命在于运动,在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体育锻炼也不容忽视的思想。职业学院的相关领导和专业老师也要转变思想,在抓好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体能的培养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体育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才能落实好,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老师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是坚决不行的。体育课上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训练,然后每节课都教学生体育项目的具体操作,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之中逐渐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让锻炼身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自己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越来越好。

2.2现代职业需要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的体能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职业对学生的要求从单一的专业知识能力向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方向不断发展,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学校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增加对学生体能的训练来迎接来自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各项挑战。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能训练的措施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要有明确的体能训练目标:要始终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方针,将提高学生的体能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在具体的体育课程结构中应该做好对应的调整,增加体能锻炼的关键环节,要充分了解不同职业对体能的具体要求,针对专业特点、职业类型制定不能的体能锻炼的方案,针对长期从事相关职业可能引发的疾病应该做好对应的预防工作,体育老师可以具体讲授具体的改善措施,当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遇到相应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和解决,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

第3篇

HcG注:肌肉练习的最后三项仅对肌肉很强壮的玩家开放,所以不是肌肉的我们并没能打出最后三项,只能根据最开始的灰色图标猜测着对大家进行介绍。

2-1单脚平衡伸展

单脚平衡伸展能够锻炼臀部和手臂的肌肉,让手腕和大腿活动更加灵活。该动作要求锻炼者首先单脚站立在平衡板上,同时另只脚和其对角的手臂向前伸至90度,然后向前后方伸展手臂和脚,通过只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2俯卧撑

俯卧撑能改善胸部、肩部以及手腕的肌肉强度,对手臂肌肉的强化尤其有效。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双手手掌放在平衡板上,然后依次做俯卧撑以及以一只手为支点单手向侧翻转的动作,通过手掌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3水平摆体

水平摆体能够锻炼到腰部两侧的肌肉,让人重现完美的腰型。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双手向两侧平行伸出,然后以腰部为支点向左右两侧转动90度,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4仰卧体前屈

仰卧体前屈能够最大限度的锻炼腹肌的收缩强度,对腹部肌肉的硬度改善有很大帮助。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双腿措在平衡板上面,然后有节奏地将身体向中心靠拢,以手掌摸到脚尖为标准,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接触节奏来进行效果评价。

2-5直身弓步

直身弓步能够最大限度的锻炼大腿的肌肉,同时臀部肌肉也得到放松。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只脚站在平衡板上,另一只脚在后方伸直,双手抱头,然后身体前倾直至两只脚都呈直角状态,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压力强度来进行效果评价。

2-6收腹压臀

收腹压臀能够让大部分背部肌肉都得到锻炼,对肩周炎患者有明显帮助。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双手握拳向前平行伸出,然后缓缓向腰部收回,同时身体依靠背部的力量向下压,使重心向后,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压力强度来进行效果评价。

2-7独立劈掌

独立劈掌能够很好地锻炼腹部侧方的肌肉,让腰腹的强度得到提升。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单腿站立,一只手插腰,另一只手向斜上方举起,然后抬起的一只脚和举起的一只手开始有节奏地摆动相交,通过一只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8横向伸展

横向伸展能够锻炼腹部周围以及肩部的肌肉,让你的上半身更为匀称。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呈单腿插腰站立,然后对角的手和脚分别有节奏地向两侧伸展,通过一只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9手臂水平支持

手臂水平支持能够强化手臂的肌肉强度,让细小的手臂肌肉得到强化。该动作要求锻炼者两只手臂平放在平衡板上,然后上半身依靠呈90度的手臂来支撑,并且双脚向后伸直将下半身挺起,通过手臂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1O手臂挥舞

手臂挥舞也是专门强化手臂肌肉的一个动作,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Wiimote握住,然后手臂向上伸至垂直,缓缓向后方压下直至90度角,该锻炼不依靠平衡板进行。

2-11手脚平行伸展

手脚平行伸展能够很好的协调肩部和臀部的肌肉,同时增加关节部位的灵活度。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Wiimote握住,从伏地开始,将同一方向的手和脚向前后方伸出直至平行状态,该锻炼不依靠平衡板进行。

2-12起床式

起床式能够很好的锻炼腹部、腰部以及背部的部分肌肉,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Wiimote握住,从站立到躺卧,始终将Wiimote垂直举过头项,该锻炼不依靠平衡板进行。

2-13俯卧撑加强式

本项为本类中2-2的加强式。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双手手掌放在平衡板上,然后依次做强度更大的俯卧撑,还需要锻炼者在上面运动更长时间,最后通过手掌在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14蛙泳式

根据最开始的灰色示意图我们猜测本运动主要锻炼运动者的腰腹力量和背部肌肉,需要把腹部贴地然后向用力伸展手脚,以达到锻炼该部分肌肉的目的。

第4篇

上肢或下肢骨折的患者在内、外固定后,往往由于缺乏科学的功能锻炼知识,害怕影响骨折的牢固性及影响骨折愈合而不敢实施功能锻炼,从而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出现;或是因为鲁莽的过度活动而影响骨折愈合。因此,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预防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功能锻炼包括哪些阶段和内容呢?

首先应制订合理、有效的锻炼计划,严格按计划循序渐进分期锻炼,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怀有无所谓的态度而忽视功能锻炼,从而错过有效时机,造成骨折的相应并发症。功能锻炼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

1 第一阶段锻炼计划(骨折早期,伤后1~2周)

此期患肢肿胀、疼痛明显,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所以,此阶段功能锻炼主要是在骨折邻近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患肢肌肉,防止废用性萎缩。例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充分伸直、屈曲手指活动,肩部和上臂肌肉做收缩活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股骨及小腿骨折后锻炼方法是绷紧、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大腿肌肉)。同时,做踝关节背屈及足趾屈伸活动,每天各100次左右。要注意的是,骨折邻近上、下关节不能活动。禁做患肢强力牵伸,以防引起局部再次出血和骨折的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肿胀消失。

2 第二阶段锻炼计划(骨折中期,伤后3~8周)

此时患肢肿胀已基本消退,疼痛明显减轻,骨折端已经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断端趋于稳定。此期的锻炼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还应该在健肢帮助下,逐渐活动骨折的上、下关节,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伤后6~8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肌肉锻炼也应加强,如下肢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肩关节旋转、上肢关节屈伸等活动,以避免关节僵硬。此时,可扶拐下地练习行走(患肢负重要小),但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渐长,强度由弱渐强。但不利于骨折稳定的剧烈活动仍须限制,例如前臂双骨折的旋转活动、桡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腕关节侧偏活动、胫腓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以及踝部骨折的足跖屈活动等,都不利于骨折端的稳定,应加以控制。

3 第三阶段锻炼计划(骨折后期,伤后9~13周)

此时外固定已解除,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锻炼,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渐接近正常。此期的功能锻炼主要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功能迅速恢复至正常范围,肢体肌力接近正常。所以,应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活动,加大活动量和活动范围,直到患肢的功能恢复。

另外,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粗暴按摩。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的功能锻炼不应引起患肢的剧痛。锻炼可产生轻微疼痛,但一般是可以忍受的,停止锻炼后,疼痛应很快消失。如果锻炼后患肢疼痛剧烈甚至出现明显肿胀,表示运动量过大或是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到医院处理。

第5篇

本文根据当前军校学员在体育锻炼中主动性严重不足的现状,对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员自身的主观能力性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军校学员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

军校是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场所,能否培养出军事过硬,未来战争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健的体魄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如何能让学员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使之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呢?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学员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之后,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体育锻炼质的飞跃。

1.学员在体育锻炼中产生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分析

1.1学员自身的需要。需要什么,就会努力去做什么。军校学员无论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办事不再仅仅凭兴趣,在很大程度是具有理性的。他们根据学校和未来战场对他们的要求从事学习和锻炼,拟定自身发展的目标,从而在情感上产生良好的内部动力,满足需要并伴随 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1.2学员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有了一定的兴趣,学员才会积极参加练习,发挥自身的潜能。大量调查表明,学员对于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具有一种强烈的加深认识,扩大认识范围的需要,进而有效地投入到这些体育运动中去。

2.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途径

2.1提高学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员的体育意识。军校的学员在逻辑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方面都有了较高的水平,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教学,学员会明白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和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他们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增强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教学上将产生良性的循环。

2.2提高学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假如教材内容贫乏、单调或是简单的重复,往往会由于缺乏技术的吸引作用,使学员产生枯燥乏味,甚至反感消极的情绪,这哪还能产生主观能动性呢!运动技术是体育锻炼的基础。没有一定运动技术的人是很难体会运动的乐趣的。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中,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技木性和增强体质的实效性,以利于发挥技术的吸引作用,使学员产生兴趣。

在体育锻炼中,一个优美准确的腾空投篮,一次气势磅礴的用力,一段节奏明快的连动,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美感既决定于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也决定于人的审美能力,教员应注意培养学员对体育锻炼中运动技术、技能的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表现力和动作过程的自我欣赏能力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2.3大力发展运动俱乐部,让更多的学员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军校学员思想积极,充满活力,在走出军校之前,他们对各类有意义的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运动俱乐部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校园团体,它是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基础上,让学员管理自己的新兴活动团体。它能有效地利用学员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有发展的参加体育锻炼,使其既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同时加强了学员之间的联系,对学员的身心发展都相当有利。运动俱乐部为学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对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着越来越深远的意义。

2.4充分搞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意识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依赖物质条件,学员主动能力性的形成和增强必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作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员由场地缺乏,而导致他们刚燃起的体育锻炼激情熄灭了。因而,军校应根据学员的人数,新建或补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以满足广大学员体育锻炼的要求。

2.5抓好教员队伍素质的提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员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教员那儿得到的,教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员学习的效果,教员在教学中的讲课艺术、组织练习能力、传授知识的准备性和深度决定学员接受信息的范围是层次性,因而,加强教员的本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第6篇

关键词:锻炼学生;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40-01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而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高校体育界以及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注人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1988年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休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讨会上,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做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自我完善的最后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要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资料显示,我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的3售;某高校对4009名中青年教师,在一次健康普查中发现75%以上的人患有顽疾,l99l年对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高级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材料揭示60%以上的人患有疾病,平均寿命为58.52岁。比同期全国人均寿命少10岁。北京关村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在1994年竟下降到53.31岁。着名学者英年早逝现象屡见不鲜。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不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去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

三、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评选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五项素质做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秘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中学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刺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另外,要求学生做课后笔记,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束语

教师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和今后的发展的关系,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1.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注人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1988年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休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讨会上,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做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自我完善的最后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要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资料显示,我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的3售;某高校对4009名中青年教师,在一次健康普查中发现75%以上的人患有顽疾,l99l年对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高级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材料揭示60%以上的人患有疾病,平均寿命为58.52岁。比同期全国人均寿命少10岁。北京关村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在1994年竟下降到53.31岁。著名学者英年早逝现象屡见不鲜。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不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去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

3.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评选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五项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秘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作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第8篇

【关键词】骨折;功能锻炼;护理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之后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肢体恢复,预防废用性萎缩,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患肢的康复,必须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锻炼。

1.不同时期的功能训练

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训练。

1.1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四肢肌肉作舒张收缩活动。前臂骨折时,可作轻微的握拳及手指的伸展活动,上臂仅作舒缩活动,上下关节则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位均应进行功能锻炼。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使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1.2 骨折中期

2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也有某种程度上的连接,骨折部日趋稳定。此时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可在医生指导和他人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强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1.3骨折后期

骨折愈合后,功能锻炼主要方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此时如仍残留关节僵硬等功能障碍,功能锻炼更应积极。配合理疗,中医方剂熏洗,特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时间、形式、强度及骨折约定期复查,应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2.康复功能锻炼

骨折后的康复治疗以功能训练为主,辅以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包含高频电疗、直流电离子导入、光疗法、微电流疗法、热疗、音频及超声波电疗等。

功能训练包括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①被动活动是当肢体不能随意活动时,可进行按摩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按摩远端肢体,以助消肿和缓解肌肉痉挛,为主动活动作准备。被动活动的外力可以是机械力,也可由治疗师、家属或患者的健肢帮助进行。被动活动应从远端关节开始,要作多方向的活动。禁止冲击性或暴力性牵拉,以免导致新的损伤。被动活动应在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进行,若有明显的或持续的疼痛均表明有损伤,并可反射性引起肌肉痉挛,不利于功能训练。②主动活动:活动的全过程均由患者自主完成,是功能训练的主要方式,既有增强和恢复肌力的作用,也可防治关节僵硬。主动活动应在不增加或减弱骨折端应力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因引起骨折端间的剪力、成角及扭转应力的活动均将影响骨折愈合的顺利进行,都应禁用。等长收缩既可预防肌肉萎缩及增强肌力,又能促进骨折端的紧密接触,克服断端分离趋势,常用于骨折早期的功能训练。

3.功能锻炼中的护理

3.1心理护理

骨折多数是由意外造成,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打击,容易引起惊慌、忧郁、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1]。针对心理准备不足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应给患者讲解骨折手术方式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信心。术后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给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让患者主动配合,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3.2不同时期护理

3.2.1早期护理

术后2周内,局部反应较明显,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肿胀。早期骨痂未形成,不应过度锻炼,劳逸结合,切勿操之过急。早期上肢功能锻炼要求患者抬高患肢,将患肢向心性肌肉按摩,对未固定的关节进行训练,有助于消除肿胀。

3.2.2中期护理

术后2至5周内,骨痂逐渐形成,骨折部位肿胀程度减轻,骨折端稳定。此时期应适当进行关节和功能位锻炼,根据患者骨折病情恢复具体情况制定锻炼方案,在不影响骨折固位稳定的下,可较大幅度活动。医护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活动。在活动关节的情况下,有意识得将肌肉紧绷,能使肌肉等长收缩。股四头肌的锻炼:仰卧,两换抬腿,伸直膝关节,足跟稍离地面,保持5s,放下。反复交换双腿进行锻炼,每天早晚一次,一次约5min。腓长肌的锻炼:按摩小腿部位,做双足背屈活动,每日2次,具有预防肌肉萎缩和足下垂的作用。不能自主锻炼的患者,可使用CPM康复机进行被动下肢锻炼,每天2次,每次约25min。当X线显示骨折端有骨痂大量形成时,可扩大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力度。中期锻炼的目的是恢复肌肉力量,活动关节。

3.2.3后期护理

术后5周以后,骨折端的骨痂形成足够多,外固定物已去除,患肢会感觉很轻松,关节活动基本能恢复正常。此时期还需要进行肌肉和关节的全面锻炼,加快患肢功能恢复,活动以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最大限度。注意在锻炼时不能增加骨折端的旋转、剪切等不良作用力,锻炼的力度和部位不正确是导致关节痉缩和僵硬的常见原因。

3.3出院指导

骨折康复过程比较长,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时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详细指导,让患者在家进行康复锻炼。在家锻炼应循序渐进,锻炼的强度和时长应根据患者的承受力为限,避免锻炼不当引发再次骨折。上肢的锻炼以增强患者双手的握力进行锻炼,下肢锻炼以患者负重行走的能力进行锻炼。

4.健康教育

骨科护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也是护士自身价值的自我体现。健康教育应涉及医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护理技巧等。

5.小结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护理措施,能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辩证护理在不同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十分重要,骨折患者治疗的目的是促进骨折愈合,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骨折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骨折患者护理的全过程需用辩证的观点,将动与静相结合,功能锻炼与心理干预相结合,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骨折炎症扩散,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另外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骨折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功能锻炼,对骨折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发现;提问;示范;提示;口诀;评价;竞赛;讨论;学练;分析

总结自己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一、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与健康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例如:教师进行跨栏跑教学,课题是“攻栏的要素”,教师先让学生们测量自己起跨点到栏的距离和下栏第一步着地点与栏的距离,以诱导学生认知攻栏的技术结构,在实地验证和讨论中得出攻栏与速度、身体柔韧性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找到练习的方向,并实践了如何理性地进行运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二、提问法

提出问题确实比发现问题更难。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提出问题,其共性是批评精神。没有批评精神,就难以发现问题,或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途径,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法、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例如: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可以由小组游戏竞赛开始引入话题。为什么竞赛成绩会有好有差?哪几个好?为什么好?哪几个差?为什么差?有共性吗?可以改进吗?怎么改效果最好等等。

三、示范讲解法

示范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讲解和示范的手段,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方法,示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形象手段。正确的示范动作能使学生在感知动作形象的过程中理解动作的特点和结构,建立正确的概念。因此,示范动作的准确、熟练和优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动机。所以教师的示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示范应根据教材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示范等方法。

四、提示法

提示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没有意识到的多余动作、不正确动作、失误动作等,用简短的语言及时进行提示,以提醒学生注意和纠正动作。此方法能强化动作的概念,纠正习惯性的错误动作,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增强自我锻炼的能力。提示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语言短促有力,突出重点要害,如“蹬”、“转”、“推”、“提臀”、“右摆”、“屈膝”等,使学生一听就明,领会意图,迅速调整自己的动作,起到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

五、口诀法

运用“口诀法”进行教学,是贯彻“精讲多练”原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诀法”具有形象、生动、简练、准确、富有韵律等特点,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牢、用得上,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要领。例如:原地推铅球口诀:蹬、送、抬、转、挺、推、拨,既形象地说明了技术的要领,指明了动作的顺序,又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抓住重点,较快地掌握动作。

六、自我评价法

每个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活动能力和学习效果,结合教师的评价,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取长补短。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增进学习的效率,激发学习的信心。

七、竞赛法

体育项目有很多是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参与的,如球赛、团体操乃至一场仅需几分钟时间的拔河赛等,每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胜利了,大家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个成员都承担着责任并进行自省。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从而培养了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每一次的经历都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充分发挥自己技术、战术水平,斗智斗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八、讨论法

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在课上教师和学生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教师应该把知识性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获取,宝贵的课堂时间应该用来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师和书本的良好习惯。

例如:进行类似橄榄球与手球的自创游戏中,学生通过修改规则,使活动时的运动量大幅度随之改变。第一种三对三,队员之间便于传接球,对于发展跑投能力有益;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最多可增至15对15人,将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改善学生的体能。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

九、自主学练法

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参与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尝试、体验、分析、比较、评价和创造获得知识。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403-0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表现在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身体锻炼以及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锻炼的自觉性、目标程度、内容以及方法,独立处置锻炼中出现的问题等能力,是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那么,下面我就重点谈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1.根据学生差异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普通中学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传统的教学形式秘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体育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很自然地就找到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规则问题。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显得非常关键。体育教师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日日创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重视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即有一个把信念变成悌性,把整体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从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同时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4.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处处表现出一位人民教师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间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教师如朋友,为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5.教会学生自觉锻炼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新的理念与教学目标,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并将教学思路及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理念的沟通,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利用序言课,将新的思路与新的要求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要求学生针对目标与理念进行书面理解与建议,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定期通过书面交流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如近期学生自己的表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教师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书面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为教学活动及习惯的培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淋漓尽致地挥自己的体育技能;做到尽心尽兴、心情舒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自觉锻炼的习惯。

6.运用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能动性

体育锻炼和文化课的学习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和技巧。但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为体育又不是一门主课,没必要那么重视,因此本来有热情的学生也会不注重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该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应该像文化课一样进行一定的奖励政策。文化课学习成绩好可以得到老师、学校的表扬,体育锻炼坚持得好的也应该得到老师的奖励,同时学校每学期也应评出"体育之星",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正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去锻炼。

7.结语

总之,在培养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时候,老师要改变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来进行自我锻炼,找到动作的要领,方便学生在课下进行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锻炼。在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时候,老师还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讲评。只有这样,教和学密切配合,才能调动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学生主动进行自我锻炼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肢体功能锻炼和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对7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护理。结果:步行恢复率54%,坐位、站立位达到平衡86%。结论:早期、及时、有效、个体化、系统化的肢体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4年1月住院脑卒中患者72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死57例;女46例,男26例;年龄39~87岁;均为首次发病,均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住院时间14~47天。

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①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功能位置:各种体位宜经常变换,早期应2~3小时更换1次体位。②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采取正确的体位有利于关节的活动度。

按摩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开始轻柔,然后逐渐加强。对瘫痪肌予以按摩揉捏,对结抗肌予以安抚性按摩,使其放松。按摩后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后座小关节活动。对肢体关节作屈、伸、内旋、外旋被动锻炼,尤其做髋关节等活动时,动作轻柔和活动幅度要适宜。在患者体力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自我按摩或用健侧上肢对患者上下肢的锻炼,如肩关节的活动可以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慢慢举起,逐渐锻炼直到能把患侧手举过头顶。

体位转移和平衡训练:早期在床上练习翻身。当患者能进行翻身时,可逐渐训练从卧位转为坐位(为了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床头的高度应逐渐抬高)。脑梗死发病后1周、脑出血发病后4周,可以开始这项锻炼,先从健侧做起,从需要人帮助到独立做起,之后两腿下垂,坐在床边,进行平衡训练。72例中2周后可下地坐椅子32例能维持10分钟,可进行展位平衡、迈步和上下台阶23例。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

心理护理:支持、激励患者进行锻炼,同时使家庭社会予以患者最大的支持。

锻炼的强度:根据患者的状态和功能障碍的程度,决定功能锻炼的强度。

锻炼的顺序:①按摩侧肢关节肌肉组织。②做各种关节屈伸运动,先近端,后远端。③保持正常的卧位。④患侧肢体放置功能位。

锻炼的时间:病情允许尽早在24小时内进行活动,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制订锻炼计划。

结 果

本组72例中,跟腱痉挛1例,无1例发生肌萎缩、静脉炎、静脉血栓和褥疮,步行行走恢复39例(54%),62例坐位、站立位达到平衡(86%)。

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有效的功能锻炼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提高锻炼的主动性和达到良好的效果,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有力保证。

早期的功能锻炼给患者以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体位治疗为主,采取被动患肢功能锻炼。一方面,增强患侧感觉的刺激输入,降低患者对偏瘫肢体的忽略现象;另一方面,既防止关节活动范围低下,又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同时也加强了健侧肢体的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态,医护密切配合,制订适合患者的锻炼强度、时间,个体化、系统化的计划。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可能的功能锻炼,既可增加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心,又利于护理工作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4年1月住院脑卒中患者72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死57例;女46例,男26例;年龄39~87岁;均为首次发病,均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住院时间14~47天。

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①保持正确的和功能位置:各种宜经常变换,早期应2~3小时更换1次。②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采取正确的有利于关节的活动度。

按摩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开始轻柔,然后逐渐加强。对瘫痪肌予以按摩揉捏,对结抗肌予以安抚性按摩,使其放松。按摩后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后座小关节活动。对肢体关节作屈、伸、内旋、外旋被动锻炼,尤其做髋关节等活动时,动作轻柔和活动幅度要适宜。在患者体力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自我按摩或用健侧上肢对患者上下肢的锻炼,如肩关节的活动可以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慢慢举起,逐渐锻炼直到能把患侧手举过头顶。

转移和平衡训练:早期在床上练习翻身。当患者能进行翻身时,可逐渐训练从卧位转为坐位(为了预防性低血压,床头的高度应逐渐抬高)。脑梗死发病后1周、脑出血发病后4周,可以开始这项锻炼,先从健侧做起,从需要人帮助到独立做起,之后两腿下垂,坐在床边,进行平衡训练。72例中2周后可下地坐椅子32例能维持10分钟,可进行展位平衡、迈步和上下台阶23例。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

心理护理:支持、激励患者进行锻炼,同时使家庭社会予以患者最大的支持。

锻炼的强度:根据患者的状态和功能障碍的程度,决定功能锻炼的强度。

锻炼的顺序:①按摩侧肢关节肌肉组织。②做各种关节屈伸运动,先近端,后远端。③保持正常的卧位。④患侧肢体放置功能位。

锻炼的时间:病情允许尽早在24小时内进行活动,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制订锻炼计划。

结 果

本组72例中,跟腱痉挛1例,无1例发生肌萎缩、静脉炎、静脉血栓和褥疮,步行行走恢复39例(54%),62例坐位、站立位达到平衡(86%)。

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有效的功能锻炼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提高锻炼的主动性和达到良好的效果,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有力保证。

早期的功能锻炼给患者以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治疗为主,采取被动患肢功能锻炼。一方面,增强患侧感觉的刺激输入,降低患者对偏瘫肢体的忽略现象;另一方面,既防止关节活动范围低下,又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同时也加强了健侧肢体的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态,医护密切配合,制订适合患者的锻炼强度、时间,个体化、系统化的计划。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可能的功能锻炼,既可增加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心,又利于护理工作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