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21:2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分析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得不透。
对于理论学习,固然能按单位的同一部署和要求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但在现实中,忙于事务性工作,实际上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有时感觉工作思路不清、理论水平不高也正是缺乏学习的原因。二是学习存在随意性,有爱好就学一下,工作忙时往往又把学习忘了。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把理论的东西与实际工作中的题目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已的一切。
2、联系群众不够,思想上宗旨意识不强。
由于在思想改造上有所放松,以为自己在工作上、作风上好于他人,所以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淡化了,没有真正树立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仆意识,在思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谈化,在行动上深进基层,了解基层工作方面的困难,群众疾苦方面的题目不夠。
3、工作方面,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进步。
做日常性事务多,一时没有什么新的思路。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多年来养成按程序按制度办事的习惯,对待工作有时默守陈规,创新意识不强,争先创优意识不浓,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强,以致工作特点不突出,成效不够明显。
4、工作作风不够踏实。
在平时工作中,有时还不够大胆,主动性差,碰到题目等领导指示多,不积极通过进步自身能力来解决题目,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缺乏敬业精神,对领导交待的工作,只满足于一般的完成,只求过得往,不求过得硬,没有动脑想办法怎样将其做得更好。另外,与同道们的沟通交流还不够。
二、题目产生的原因及根源
通过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学习,经过认真查摆和深刻反思,以为个人存在的题目的原因和根源是:
1、对学习特别是对理论学习熟悉不足,总以为理论的东西与实际上工作有很大差距,只要把工作搞好了,不管什么理论不理论。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放松了学习,缺少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特别是对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深进,不系统,没有正确把握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华。造成工作思路不宽,路子未几。
2、主观上的宗旨意识不强。由于在思想改造上有所放松,有时以为自己在工作上、作风上好于他人,所以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淡化了,没有真正树立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仆意识,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究其根源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思想上真正理解党的宗旨,没有正确处理好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关系题目。
3、工作上缺乏机关干部应有的工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工作角色转变后,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上没有真正进进角色,不够大胆主动,对常规性工作抓得比较紧,对在新形势、新时期机关工作研究探讨的不深进,不主动。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根据查摆出来的题目,分析产生题目的根源,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具体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假如不深进系统的学习,必然会导致思想熟悉上有偏差,工作实践的失误。最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坚定。要通过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把握的态度、观点、方法,把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通过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南。同时,不断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须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工作。:
2、工作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敢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二是克服自满思想,不满足于现状,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加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不断进步工作质量和效率。
根据“创先争优”活动部署及要求,现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剖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明确努力的方向,以期达到增强党性、推进工作的目的。
对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解放的力度不够大,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够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大胆工作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固,工作中没有新的亮点;还不善于创新,不能够很好的灵活掌握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先争优。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面对工作中的新矛盾、现问题,没有针对实际情况,主动地去寻出路,想办法,解难题,未有很好地为领导出谋划策。
二、是坚持学习还不够自觉。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主观上以为现时状况可以应付工作任务,存在不必再去找着学的思想。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学习中满足于“蜻蜒点水”,满足于解决问题就可以,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对政策、法规掌握不是十分全面,工作中体现出贯彻落实任务上有走样、偏差现象。
三、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个省事,照搬照抄,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仔细分析原因,特制定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牢记两个“务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特别是注重理论联系联系具体实际,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目前面临的困难,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为社会发展工作做出贡献。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继续努力刻苦地学习各类知识,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积极进取,圆满完成不同时期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请教。
三、是转变作风,积极工作,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创优争先”落实在行动上。
**办工矿村在分析评议阶段紧紧围绕征求意见、交心谈心、党性分析、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通报评议意见等环节,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扎实抓好分析评议阶段各项工作。
征求意见——“诚”。坚持走群众路线,按照“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原则,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征求意见箱、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气度吸纳意见,努力做到“三诚”,即诚心征求意见,诚恳听取意见,诚实对待意见。全村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00余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3个,共征求到7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32条。
交心谈心——“广”。注重情感交流、心灵互动。村支两委成员之间、村支两委成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了广泛的交心谈心。党员在谈心中自觉做到思想上谈认识、作风上找差距、工作上摆不足、廉政上查问题,既主动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批评,又中肯地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党支部书记谈心40人次,党支部委员谈心20人次,党员之间谈心154人次,群众参与谈心218人次,谈心覆盖面达到100%。
党性分析——“深”。一是认真辅导。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学习、《读本》、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等重点篇章,同时,对如何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确保党员党性分析材料撰写规范深刻。二是严格审阅。对每个党员撰写的党性分析材料初稿,支部逐一严格审阅把关。党性分析材料结合个人实际不够,问题找得不准,剖析不深不透的,一律退回进行修改或重写。三是深刻剖析。要求党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思想根源,查找理想信念牢不牢、宗旨观念强不强、遵章守纪严不严、先锋作用好不好等问题,为找准问题,进一步整改提高奠定坚实基础。有书写能力的党员全部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无书写能力的党员也以口述的方式完成了党性剖析。
开展批评——“严”。工矿村为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着重把好“三关”,即:把好会前引导关、把好会中查摆关、把好会后落实关。做到了紧扣议题、突出重点,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存在问题。党员自我批评不怕“痛”、互相批评不怕“刺”、自我剖析不怕“严”、暴露问题不怕“丑”。特别是在互相批评时,切实做到“四不谈”:不谈吹捧的好话、不谈不着边际的空话、不谈把握不准的大话、不谈模棱两可的套话,杜绝了一团和气、好好先生的现象。
评议意见——实。支部根据党员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个人党性分析材料以及征求到的群众意见,结合党员平时的一贯表现进行综合评议,按照客观公正、以理服人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对每名党员提出评议意见,肯定成绩恰如其分,指出问题准确到位,整改方向清晰明确,对待党员不偏不倚,党员服气、群众满意。
【关键词】初中历史 应考能力 题型解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08
初中历史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系统,首先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学生记忆起来有规律可循,只要理出大的枝干和框架,学生的大脑里就会有系统的知识点,在做题时可以直接调动知识点,不用绞尽脑汁的苦想,大大提高了做题的效率。另外,初中的简答题内容也比较单一,所以在面对考试时学生只要审对题拿分其实很容易,而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在面对考试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善于审题
选择题一般来说是将几个相似、相近或者相反的选项放在一起以达到混淆答题者的目的,如果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认真,就很容易落入编题人设好的圈套。因此,在平日的训练里老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审题技巧,识破出题人的圈套和陷阱,做题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在平日做练习题时老师可以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起来审题,审题包括审题型、审题干、审题这几个方面,学生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目,明确出题人出此题的目的,另外要读懂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是选正确项还是选错误项,是选做法还是选意义,明确题目要求后就要带着问题找答案,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会有很大的迷惑性,学生要根据题目要求逐一排除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老师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审题思路: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目,出此题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哪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题目要求选出什么样的答案,根据题目要求可以直接排除哪个选项。通过进一步审题,其他选项分别是因为什么被排除以及选择正确选项的原因,通过这一思路学生可以将题目进行透彻的分析,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就能够掌握熟练的审题技巧。
(二)了解题型
了解题型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明白出题意图,迅速作出思考判断,以提高审题的效率。初中历史的选择题题型可归纳为:年代人物类,选择正误类,材料分析类等。年代人物类要求学生选择在某一时期,某一年生的事情或者是某个人的思想做法等,做这类题要求学生把四个选项发生的时间或者是涉及到的人物都写出来,根据题目要求直接选出符合的一项,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选择正误类则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明白题目要求是选出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的低级错误。材料分析类是初中历史选择题所占分值较大的也是较难审题的一类,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求学生会分析材料并能从选项中选出符合材料要求的一项,因为历史材料题会涉及到文言文,所以学生如果不能准确审题很容易出现理解误差,因此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如果实在读不懂题目要求也要通过捕捉关键词来推测题意。
(三)学会检查
学会审题和了解题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而学会检查则是为了保证答题的质量,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出现不该犯的错误。首先学生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即使是平日里的训练也要坚持检查,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大脑会保持长时间的兴奋和紧张,一旦做完题学生紧绷的神经也会放松下来,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检查,而如果学生在平日里就养成了检查的习惯,在做完题后学生依然能受习惯驱使进行检查。另外,在检查时不要轻易修改答案,如果这道题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选错了,那么则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果这道题在第一遍做的时候就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在检查的时候依然无法确定答案的话,那最好就不要因纠结而修改答案,人的第一感觉初始判断往往是大脑最深层的记忆,在记忆模糊的时候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最可靠的。
二、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一)读材料
历史的简答题多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托的,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作答,因此做历史材料题首先要学会读材料。阅读文言文材料时要学会抓重点,我们做的是历史试卷并非语文试卷,所以无需逐一分析材料中的所有字词,但要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材料的重点所在,并能迅速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然后找到课本知识与材料的契合点从而明确答题方向。
(二)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是为了更透彻的理解问题,学生在作答材料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材料理解不透彻,只是根据问题照搬答案,而作材料题时往往都有题目要求是请结合材料进行作答,所以完全脱离材料照搬课本的现成答案的做法是得不到高分的。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应该对历史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出题人要求结合材料进行作答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进行作答。
(三)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审题错误,学生在落笔作答之前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看清题目是让回答什么问题,从哪几方面回答问题,很多学生看一眼问题就根据课本上老师画的标准答案全部抄上,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但实际上,历史材料题的问题都比较细致,不会出现那种太广泛片面的问题,所以学生在作答之前要审清题目要求,按照要求作答,不要漏掉要点但也不要多写一些与题目要求无关的答案。
(四)组织答案
一、严格按照安排,狠抓七项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理论、提高素质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本阶段重点学习了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县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等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端正了工作态度。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这一阶段我们坚持开门搞教育,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收群众参与。要在学习教育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继续广泛深入地征求意见,对党员个人、支部和本单位领导班子征求到的要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加大物价执法检查等意见、建议共14条。属于党员个人的意见都反馈给了本人,属于对单位的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
三是认真开展谈心活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普遍谈心活动20多次。谈心活动中,以“鞭策后进、鼓励先进”为重点,对老同志提出了积极向上的鼓励意见,增大了老同志的工作热情。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年轻干部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领导干部也能够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了与人为善,坦诚相见。
四是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八破八立”要求和“十不准”规定,结合征求到的意见,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重点检查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撰写自查自纠报告。支部负责同志审阅了本支部党员的党性分析材料,对联系实际不够的、问题找得不准的、剖析不深刻的都进行了认真修改。
五是坚持边查边改的工作方法。对查找出来的工作人员执法不力、怕惹人、留情面等突出问题,逐项进行梳理,提出整改措施。并确定由专人负责,采取挂牌销号的方法,将整改结果在职工会上予以通报。支部要求各党员干部要切实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做起,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将医疗乱收费、农资乱涨价、单位制度贯彻不力等问题已完成整改。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在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中发生的新变化。
六是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能够带头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带头开展谈心活动,带头自我剖析,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表率。
七是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定于6月下旬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各干部职工对照征求到的意见,认真分析我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二、以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努力抓好当前工作
关键词:思想品德;苦学;乐学;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强调:应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趣中学、乐中学。但是,目前很多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紧握课堂主动权不放,依然是满堂灌垄断着整个课堂,而学生仍然是消极被动地进行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没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培养。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价值观发生偏差,正确的学习态度无法形成,最终表现为:学习思想品德是一件苦差事,甚至是“谈虎色变”,更不用谈兴趣。失去兴趣的学习其效果不言而喻。最终陷入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苦”的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从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入手,帮助学生走出“苦学”困境,体验“乐学”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出教学的困境,品味教育的乐趣。本文正出于此意,探讨思想品德课中学生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化对策。
二、开展“苦学”到“乐学”转化对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所谓乐学,指的是学习者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等诱因引发的内部动机的驱动,在学习探索活动中主动探究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求知的满足感、情绪的愉悦感和学习的成功感,从而养成乐于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苦学和乐学是一对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提倡乐学,没有违背刻苦治学的原则。相反,当学习者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时,就会对学习产生主动、积极、热爱的情感倾向,而陶醉于学习之中。此时,刻苦钻研对学习者来说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自觉追求的愉快的“乐事”。教学实践证明,乐学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活泼的、符合人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所以只有乐学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三、思想品德课中学生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化对策
1.归还课堂主动权,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知识的快乐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自身素质及其主体功能的发挥程度是推动学习运动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把学生摆在主置,改变“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探讨,猎取知识,从中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愉快又紧张的求知活动,而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枯燥无味的事情,改变消极被动和无所谓的状态,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变苦为乐。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中“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这一目时,在教学中设置了这么一个情景:“农民工由于被欠薪,多次讨要未果而上演跳海珠桥”的事例,然后设计一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1)面对不公平的事情,通过跳桥的方式能真正解决问题吗?(2)外来务工人员遇到讨薪无门不公平待遇的这一社会现象会带来哪些影响?(3)你知道广州市政府有哪些措施来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平等享受权利的吗?这些措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多角度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从正、反两方面明白“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的道理。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学生的手里,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角,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探究知识,得出知识的结论,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减轻作业负担,让学生享受轻松学习的快乐
要变苦学为乐学,就要讲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在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课上满堂灌,课后意味加大作业,以多取胜,置学生于书山题海中,学生为完成差事而穷于应付,疲于奔命,哪有乐学可言。要做到减轻学业负担,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目标检测题,在课堂上预留10~15分钟进行检测,并做到当堂评讲,同时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决定是否布置课外作业。这样就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发展个性特长,从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3.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体验学会学习的快乐
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和思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否则就会不得要领,苦不堪言,因此就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叶圣陶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讲是为了用不着讲。”揭示了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有许多,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看、听、思、记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做到眼、耳、手、脑并用。眼要看着板书;耳要听老师讲;手要及时做好记录;思维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多动脑筋,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情感。
(2)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材,强化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时政热点,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设置了较多的背景材料及相关问题,在教学中用好这部分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可以这样实施:①教会学生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前,弄清所要回答的问题,找出问题的“主语”“关键词”“限制性条件”等信息,明确问题的指向性,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材料。②教会学生分析材料,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这一主线来设置的,所以,教学生分析材料时沿着这条主线来分析,对学生读懂材料会有很大的帮助。首先要分析材料说明了什么(例如:说明是什么行为、现象、道理、观点……);其次要分析材料说明的观点的理由,也就是“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重要性、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再次,分析材料启示我们怎样做(可从国家、社会、公民等角度来分析)。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会学习的快乐。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
初中思想品德理论性强、概念性术语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重结论呈现,轻学习过程。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体验和探究,必然会使学生置于“苦海”之中,从而出现厌学甚至弃学现象。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中掌握知识,提升情感,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在有真知、有理性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我爱学”的转变。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时,我选择了游戏法、情景创造法、案例分析法和设疑法等教学方法。首先在导入环节做了一个“寻人启事”的小游戏,通过这一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较好地理解了“肖像”和“姓名”这两个概念;在讲授新课阶段设置了三个情景探究,其中一个是这样的:“15岁的小红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以优美的舞姿获得了冠军。某杂志社编辑希望为小红专门拍摄一组照片,并将照片登在杂志封面上发售。”思考:该杂志社怎样才能合法使用小红的照片?这一活动是通过一个同龄人的事例引发学生对如何合法使用肖像的思考,学生根据个人的经验进行回答,自然就热情高涨、有话可讲,进而轻松了解肖像和肖像权及其相关知识;在课堂小结阶段我采用了设置疑问的方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知识,找出自己的不足,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体验到参与学习的快乐。
五、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共同学习的快乐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师生能否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育实践也证明,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并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关心、爱护和鼓励,他就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成绩通常也较理想;相反,则在行动上与教师对抗,甚至放弃学习该教师所教的科目,通常成绩很差。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中绝不能压服学生,而应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民主、舒畅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经常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并多肯定、多表扬,再给予指导;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赞美;学生在课堂中犯错误、答错题时,给予足够的关心,做到耐心引导、启发。这样使学生解除了压抑感,充分感受到教学的愉悦,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得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乐学的策略,让学生从“苦学”转化到“乐学”,会大大增强思想品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初中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快速审准题意,是写作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我们要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其方法有:找关键词句法,以果溯因法,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法等。如以下材料: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反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却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考虑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遗人笑柄;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我;一切从实际出发。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勇气可嘉!据此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也可以从既要勇于尝试又要讲究实际立意。
立意明确了,就必须拟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要在某种程度上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拟题要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作文时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这样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材料型议论文谋篇布局时,应采用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针对自己立论的指向裁剪材料,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
析――分析材料,突出重点。“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条件。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提”,就是通过分析材料,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着统帅作用。因此,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做到扣材准确、观点鲜明、简洁。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可以采用因果论证方法,也可以采用假设论证方法,还可以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等。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具体可参考如下例文: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它自认为自己练好了就能去抓羊,可由于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反被羊毛缠住,抓着羊却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引)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而乌鸦生来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预料的。诚然它的精神可嘉,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析)
物犹如此,人亦然。(析)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才能真正体现每个人存在的人生价值。(提)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却终没有成功,然而他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找到了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得以实现。(联1,中国古代人物)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但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了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究其原因,他那逗人乐的容貌有一定的功劳。(联2,外国人物)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知识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设计,最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联3,外国人物)
本学期在紧张而有序的节奏中临近期末,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伏案反思,感慨良多。从一个对教育教学不甚了解的新人到对本职业的点滴感知,无不记载着一个有着执著教学追求的教师的成长的印记。其间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焦灼和欣慰将一并化为本篇文字,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追求卓越。
从教学理念来看,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的挑战着我学生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对于新课标理念,我从陌生到理解,从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运用贯彻。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有主讲人曾善意地提醒过:“在过去你的老师是怎么教你的,今天你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你老师教你的方式去教你现在的学生。”这足可见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种种教育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而我在教学初始,也曾深受困扰,甚至自己在用旧教育模式去教我的学生时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间我邀请了八年级的政治老师尹老师去我的课堂为我寻找问题的结症所在,她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要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这也是局中的人的困惑吧,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反而更清晰更明了。经过尹老师的几次点评,我渐渐学习会了怎样在新课标的环境下积极地组织我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怎样进行有效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技巧上花了不少功夫,为次专门详细翻阅了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教学刊物,收获颇丰。
从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关注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基础较好的班级,有意识的引入一些话题讨论,比如:人性的根源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在正金字塔、倒金字塔以及橄榄球的社会结构中,橄榄球的社会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案例分析…….作为政治教师,我将致力于努力促成学生形成关注社会新鲜思想和观点的习惯,并能以冷静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去有所取舍,从而丰富坚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鼓励学生成为一个人格独立,思想独立,思维深刻睿智的人。
1 2 3针对期中考试以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让学生撰写自我总结书面报告,就老师授课提出建议。在中考之后的政治教学中注重学生学科辩证思维的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要点性。从期末的考试情况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根据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政治科的老师都清楚了一种考试趋势:基本上所有的政治考题都趋向于信息题,每道题都有一则或大或小的背景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材料的相关问题。目前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知识还没有达到条理化、框架化,以至在做主观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会联系材料和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往往就停留在纯粹的简单的分析材料的层面上。这本质上就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的框架化还有所欠缺的表现。鉴于这次考试,下学期的关键任务就是:研究各地特别是东莞的政治中考趋势和命题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和巩固知识框架;继续促成学生政治学科思维的发展;继续督促答题的规范性等等。
从教学技能来看,本学期,我积极学习其他老师的上课风格,借鉴别人娴熟的授课技巧。在期中时,曾独自到中山一全国性示范高中听课,领略到初中与高中课堂的不同之处,震惊于名校名师的高超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独成一格的授课特点。在综合多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我的授课风格、上课技巧以及课堂的管理能力也日渐进步,少了一份教学初始时的艰涩陌生,多了一份熟悉以及由熟悉教学而生的自信。
1 2 3一学期以来,我自己最为欠缺的就是教学的科研意识,在实践能力日渐进步的同时,没有很好跟理论相结合。有时在教学中有些许灵感,总是很难成于文字,大多也是因为没有教研的动力,加之教学中的琐碎之事,最后科研也就不了了之,没有只字片语见诸于教研杂志。我下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在做好教学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在教研方面有所成绩,也希望大家以此共勉并积极监督。
1 2 3
督前备课,去虚存实
受思想和理论水平制约,督导前,有的学校或幼儿园,上交的书面材料有虚有实。督学应认真分析材料,去虚存实,带着真问题走下去。备课中,我通过看自评报告书,将这样两个问题梳理出来。
第一,学校办学的宏观目标和理念,在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工作中有没有分解目标,分解目标与宏观目标是否呼应,反映中层干部与校长的共识程度以及管理工作是否求实、是否可持续。
第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是否有切入点,主题是否形成递进关系,从这方面分析干部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督导过的学校、幼儿园看,这方面存在两个误区。误区一,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活动就是抓好了教学、教研。误区二,多听课就是扎扎实实抓教学、抓教研。因此,有的学校、幼儿园上交的自评报告用大量篇幅写丰富多彩的活动。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活动的目标呈现同一水平,听了很多课,因缺少阶段目标而收效甚微,这正是我们下校、下园应该帮助干部的地方,也是写评价意见时,应该指出问题的地方。实践证明:很多干部认同我们的评价,发自内心地感谢督导,因为我们指出了他们管理工作中的症结所在。
督中验证,去伪存真
督导前、督导中,我们要花一些时间看资料,一些过程性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况、验证问题,它也能从一个方面反映管理工作是否规范。但是看资料应注意去伪存真,认真看资料但不唯资料。我负责教学、科研、园本培训,根据要素内容,我看资料注意几个结合:
第一,同一学期的教学计划与同一学期的教学总结结合起来看。通过看计划是否连续,总结与计划是否对应,验证计划落实情况,评价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第二,教学常规制度与教学常规检查记录结合起来看。验证制度落实情况,分析管理工作力度。
第三,主题研修活动材料与教研组活动记录、科研工作材料结合起来看。看校本研修内容是否符合校情,教科研工作是否一体化管理,是否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结合。
此外,还有学校参加统测区位与教学质量监控材料结合看,这样看材料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加深对亮点的了解。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师质量意识,深入推动教学管理改革。规范教育教学,办好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向更高更好迈进。
二:活动目标
1、加强教师思想素质建设,强化学校规范化管理。
2、激进师生工作、学习热情,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工作学习。
3、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安排
1、四月1——3日:学校组织学习阶段,做好宣传。
2、四月7——13日:教师结合前段工作进行自我反思与剖析。
3、四月16——20日:教师总结、讨论,结合现在工作写出心得体会。
4、四月23——24日:材料收集汇总。
四:活动小组:
组长:鞠长春
副组长:彭巧云冯同质
书记员:贺康武
组员:夏红霞黄俊英吴利荣冯镇娟段海涛
五:活动要求:
第一阶段工作要求。
1、利用好教师会,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新课改等相关知识。
2、组织教师代表开展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针对突出问题进行具体的讨论与分析,做好工作安排。
4、提出教师中好的教育措施,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第二阶段工作要求
1、教师学习认识教育。
学习十七大关于教育方针、政策,就前段工作中抓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对,反思、剖析。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观念、行为作风以及具体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认真思考自我梳理。
2、具体材料分析认识,写心得体会。
分析要围绕四个方面:
A)自满自足。满足于自己的已有成绩,习惯于自己跟自己比,盲目乐观。认不清当前形势。缺乏紧迫感与危机感。
B)教学质量视野窄、办法少,想的不深,看的不远。
C)思想慵懒,能力平庸,工作庸碌。懒于动脑,创新意识不足,工作方式落后,目标定位底,要求标准低,缺乏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与勇气。
D)认识问题肤浅,工作作风漂浮。缺乏科学性,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心浮气躁,无所事事,贪图享受,纪律松弛,缺乏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初中;政治;解题技巧
在初中教育阶段的所有科目中,政治是中考科目之一,有些地区为了提高初中政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早在很久之前就实行了闭卷考试,作为曾经经历闭卷考试的我来说,在新疆从事教育工作之后发现初中政治虽然是中考科目,却是开卷考试的科目,本以为教学工作将会很轻松的我,遇到了很多的困扰。困扰并不完全来源于课程内容的教学,而更多是学生解题时遇到的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更轻松地学习政治,在做题时有针对性地解题,我对解题技巧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比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接触政治时,每个单元学习完都进行测试,经过三次的成绩来用事实证明,学习政治时更多的不是聪明的智慧而是努力程度的多少,不能因为是开卷科目就懈怠,并试着分析政治名次与其他主科(语数外等)名次之间差距的区别,从而让学生对政治更加重视。而且,很多学生认为对于政治的学习是开卷考试,想要考一个不错的分数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测试的时候答题出现了许多的瑕疵。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失分点,我就答题技巧方面谈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政治试题主要题型由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构成。就像每个人都具有差异性,不同的题目也具有它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答案是唯一的,一般是题目主要部分陈述不完整、缺少东西或者题目中提供多个数字选项,根据材料分析单项选择(类似于多项选择但难度降低了很多)。为了让学生在这一部分更有效率地解题,我总结了以下方法。
1.对于政治常识题会在每次课程讲授完立即背诵并抽查,之后立即做与之相关的试题,在做题时若发现是政治常识题就算可以正确判断也必须在书中找到相应的文字,并在题目旁标注书上的页码,这也是再一次复习巩固的过程。
2.若是多个数字选项的单项选择题,我也给学生总结了三种判断方法:(1)常识性的错误(不讲诚信是良好的行为)或者政治理论的错误(自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则相应的数字选项不选;(2)当出现绝对性的字眼(唯一、只有、只要、必须等等)95%都是错误的,相应的数字选项不选;5%的绝对性字眼视情况而定,比如“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付出”这句话里虽然也有绝对性的字眼但是却是对的;(3)虽然是常识或者政治理论正确的语句,但与材料不符,相应的数字选项不选。(这是部分学生最难判断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做一些简短的段落分析,从而提高他们分析材料中心句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丢分情况。)
二、材料分析题(简答题、主观题和辨析题)
1.简答题
简答题其实类似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但材料相比之下要简短的多,因此在传授学生关于简答题的解题方法时,我觉得以下三点必须做到:
(1)审题认真。在做每一道简答题之前,先看问题,之后运用探究的心态带着问题寻找材料中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关键词句,并将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备用。
(2)寻找答案。根据找出的关键词句在书本的目录处找到相应关键词句的页码,然后再找到对应的答案内容,而不是盲目地乱翻书本,耽误考试时间。
(3)答题清晰明了。答题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规范书写,让改卷老师一目了然。
2.主观题
政治的主观题都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答题方向正确,书写规范一些,基本不会扣分。
3.辨析题
辨析题是最能够测试出学生平日里已学知识点的掌握度、辨别观点正确与否的能力、分析材料所隐藏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材料中隐藏问题的能力。辨析题是大部分学生最容易丢分的,因为除了不知道如何答题的技巧还有就是对已学知识理论的对号入座。为了让学生在这一部分少丢分,我总结了答题的三个步骤:先判断材料的观点是正确、错误或是片面,然后在书本中找到相应政治理论依据来论证之前的判断,最后加上总结性的语言说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比如,“当今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但是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所以为了生活得快乐一些,我们应该多享受少付出。”对于这一题的解题思路,我是这么分析的:(1)本观点是错误的;(2)此题隐藏的政治观点是“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相应的论证语句;(3)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以上是我从事政治教学六年以来对初中政治答题技巧的一些小小的感悟。真心希望在教授这一课程时,除了上面所写的一些小小的解题技巧以外,还能培养教师的威信,让中学生更加重视政治这门学科,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顺利地考入满意的高中,实现人生的目标,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新材料作文材料来源:寓言故事、历史事实、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等。
材料形式: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下面就从审题、拟题、布局以及材料运用等方面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策略。
一、审题立意策略
原则: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方法:抓关键句法、因果分析法、多角度切入法
1.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主要指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和结语句。
例1: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 追求无止境
例2:中国移动通信有一则广告词,它引用了一位业余攀登爱好者的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山,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自己。有时哪怕是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立意:挑战自己、超越自我、不断树立新目标、不要忽视一小步、勇于登上自己的高峰、做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2.因果分析法。
例3: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喝。它们实在抵抗不了甜酒的诱惑,大饮而醉。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
原因:它们实在抵抗不了甜酒的诱惑
结果: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
立意:戒贪婪 懂得放弃
例4: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结果:鲤鱼――鲫鱼――米虾――一无所获
原因:井里捞鱼,空间不宽;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例5: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它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能更鸣)
立意:c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或结果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多角度切入法。
例6: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立意:
从画眉鸟的角度:
①内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缚;②打破惯性思维;③适应新环境;④走出框框;⑤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等。
从主人的角度: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