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1 12:4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其次,我国语文教育强调在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品格的养成。这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是基本相通的。我国语文教育一贯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虽然这里所说的“道”许多年来不少人将它自觉不自觉地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将“道”视为“文”中固有之“道”者大有人在。他们在引导学生品味“文”即作品言语时,强调领悟“文中固有之道”,也即把握作者及作品人物的品性、趣味、爱好和胸怀;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强调创造能力的发挥,强调写作是一个方面的“立人”技能,强调写作是个体对群体、对社会的“发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语文教育不单是传授知识,也不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而是追求更全面的发展。积极发扬我国语文教育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有利于推进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
第三,我国语文教育也非常强调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方面能力的培养。记叙文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点。记叙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贯受到重视。学生要求在阅读记叙文时,注意作者的“观察点”、“观察顺序”;在写作记叙文时,注意留心他们周围的人和物,特别是要注意观察不同人物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等等。
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也受重视。在进行这两种文体的教学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逐步深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结构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也就是说,学生不止是单纯地在记叙文学习中得到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步完善起来。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赞可夫所提出的上述发展性教学五条教学原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语文教学尤其有进行创造性借鉴的必要。
一、要恰当地把握好我们的“高难度”、“高速度”。
一方面,我们的课程与教材要有足够的“难度”和“速度”,保证学生适度的紧张,让他们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愿望;另一方面,学生又不至于因为“难度”太大,或“速度”过高,而望洋兴叹,信心不足。应当指出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势下,一些课程与教材的“难度”有盲目“攀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二、“理论知识”应成为教材的“主线”,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语文教材的线索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教材线索在教材中表现得不够鲜明,这已为不少学者明确指出。因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语文教材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可能像理科教材那样表现为非常明晰、非常清爽的“直线型”结构,而只能“螺旋型”地呈现其结构。但是,“螺旋型”结构也必须有一个相当清晰的线索,学生的发展才有一个清晰的轨迹。
三、学生要理解“学习过程”,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当学生不了解学习过程,或者根本不去了解学习过程的时候,他们除了盲目地跟着老师转,机械地做些“例行”的活动和作业外,别无其它选择。他们没有主动性,更无创造性。因而他们很少能够尝到学习的乐趣、创造的。他们的发展因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更主要的是,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学生语言的发展,不是仅仅依靠他们对语言现象的“理解”,更不能仰仗老师对课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它总是与“体验”,而且是学生自己的“体验”分不开的。只有学生理解了“学习过程”,他们才能积极地寻求这一过程,创造性地完成这一过程。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 改革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三者的关系的看法是同等重要,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知识是技能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只注重知识的获得,不加强技能的培养就会培养出书呆子;过程与方法同样重要。在语文课堂上,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语文课堂学习的整合和探索,更有利于落实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素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与探索,谈谈体会。
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学生发展个性,探究合适的学习方式,吸收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由于知识结构、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及情感和其他形式的因素水平的制约,学生基础和特点不尽相同,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和理解能力会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知识和经验、认知水平,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切入点,走出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寻求新的发现,有新的收获。让学生通过听、看、想等,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立体感知生活,从生活的主人过渡到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丰富想象,活跃思维,提高能力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丰富学生想象力,只有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贯彻民主的原则至关重要。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的提问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帮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时机,组织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即教育”。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为教材,丰富情感价值联系,激发心灵碰撞,丰富学生多彩的内心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体验生活和成长的喜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注重实用语言技能训练,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理清主线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想象、丰富情感并完成阅读训练。在阅读中首先要理清线索,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激活想象,准确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境。可开展以下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利用学科资源。语文教材中,许多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田野、市场、商店中寻找发现课本所描绘的地方,体验作者的感受等。还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进行词语的积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课文内容的美妙。
2.整合优化文本。比如我们在学习一些与祖国有关的课文时,可以组织以“祖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用画笔,记下祖国美的景致,让查阅的资料形成了解祖国辉煌历史的记载等。这样的活动不但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拓展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兴趣。
3.展演自编课本剧。目前,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把它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小情景剧。这样,学生主动识记课文里的语言文字,增强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4.定期召开小型故事会。首先让学生自选教材中喜欢的故事,然后在班内轮流讲说,根据他们的表现选出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再集中召开小型故事会。这样的做法是经过一番选择、表演、评选才完成的,给学生提供了自主表现的机会,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5.课本优秀篇目朗读比赛。课本中蕴含许多诗歌、散文,这些篇目的中心思想和深刻哲理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如果开展得顺利,则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们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把课本中的每类主题一样的文章编在一起,形成不同风格的主题汇编,呈现一个异彩纷呈的朗读比赛,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6.口语交际课。课本每册均设计了一些口语交际内容,这就为以口语交际为主旨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资源。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书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表演。长期坚持,学生的说、写、演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四、实施语文多元化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确定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评价评价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评价改革要将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同时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体现评估的过程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坚持定性评估和组合的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的互动评价,注重全面和综合的评价,重视交流与反馈,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赞赏、肯定、委婉批评要准确,抓住时机。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发展。对学生需要改进的部分,要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和改进建议;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明确改进方向。
五、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师生和谐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变换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课时,科学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1]赵建林.电教媒体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
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目标的设计到实施,这些无不发生改变。我们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在 “评价”方面也不能有一丝忽视。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整体性的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没有评价便没有教育,教师需要不断评价、反馈、矫正,才能保证目标的完成。”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评价是放在课外进行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用一句“真不错!”就打发了学生。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而且评价的语言要恰如其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使他们共同提高。
新课改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的提高,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者地位更为凸显。语文教学什么时候也离不开语文基础学习。组织学生自学,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是关键。那么,第一步就需要组织好学生对于课文基础知识自学的掌握。上课后第一个五分钟,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并且目标明确,第一遍要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简称“速读”)来自学课文,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确定意义的词迅速的作上记号。当完成全文的快速阅读之后,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书快速的将自己已经作上记号的生字词查找出来,并且在书中每一页注解的空白处标注出来,标注的格式和方法要求与书下的注解一致。如果课文比较短还是在课堂上利用一点时间当堂解决好。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在学生找出生字词之前就必须有一个预测,一般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是需要板书的重点。然后利用电子板书在学生五分钟自主学习之后投影出来。再请有需要补充的同学就他通过查字典之后仍然不能确定的字词在书中的具置指出来,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一些多音字,学生不能确定该字在文中到底哪个读音才是正确的,有时候有些读音也是要根据集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的。通过学生的补充来完善这一问题,最后请其他知道正确读音的学生来帮助他解决疑难。这样第一部分,通过教师有明确目的组织引导学生语文基础自学就基本上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日后不定期通过听写、测验等一系列常规考查方式来进行督促和反馈了。
第二步,是学生自主学习并阅读课文。但是,这一次就不是五分钟的快速阅读了,在阅读之前先要完成三个潜在信息的提取工作。
第一信息来源于课本的单元提示,一般单元提示中都会指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按照同一类型或同一主题集合起来的,阅读学习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提示,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把握本课要学习课文的主题方向。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24课《真正的英雄》为例(下同)。学生通过阅读第五单元的单元提示,很容易就能提取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探险”为主题的信息。然后再阅读课文正文上面的课文提示框,提取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提示,从而确定本文的基本内容是探索太空。最后一个潜在信息来源于该课文后面的“探讨与练习”部分。通过对课后练习题干的分析(也可包含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初步得出课本编撰者希望我们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应该掌握的知识部分。然后,解决其别简单的问题,带上没有解决或者有疑问的问题到课文中去,正式开始第二遍的细致阅读(简称“细读”)。这次的阅读要花费得时间就要稍微长一些。由于每个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的不一,所以在课堂上进行第二步阅读时,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一般水平,制定出一个中等以上成绩的学生都能够完成的时间表,并规定学生在有效地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主要根据课文长度、问题多少和难易度,以及本班学生实际的平均自学水平等四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第二次自学阅读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完成课文练习中自己通过自学可以完成的部分,并且将不能完成或者有疑问的部分记录下来。有待通过教师讲解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谈论来完成对疑问的解答。
第三步,自学阅读。同样还是这篇课文,在前面的自学过程中,整理出可以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后,开始第三步精致自学阅读(简称“精读”)。由于同一班学生学习能力可能高低不一,造成学生在面临同一问题
所遇到的难度就可能不一样。通常会造成两种可能,有些题目对于有的学生而言过于简单,而有些则难度相对较高。那么在第三步阅读时教师就会布置问题任务:要求学生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就是在精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适应自身认知水平的问题。问题本身可以是发散性的,所以这部分主要是需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可以从课文的各个角度出发,包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例句分析、妙词赏析等等,当然更多的问题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闪现出来的老师根本无法预计的,正是这些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问题点燃学生心中语文学习的火花。所以不管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是什么,是否有一定得水平,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么这种通过自学来培养学生兴趣的能力的阅读方法也就基本达到初期的目的了。接下来,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再有组织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来解决。最后,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之后,仍有学生解决不了的遗留问题,包括书和练习册中的习题和学生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剩下的有意义的问题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
当今世界,一个“慢”字正悄然潜入我们的意识与行动。无论是放弃汽车出行、以自行车为时尚的“慢城市”理念,还是包括慢食、慢跑等在内的“慢生活”方式,都在提醒我们放慢节奏、细细品味、过一种真正低碳环保而高品质的生活。
由慢生活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太快了,我们的教学太快了,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快得让人认不清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似乎只有不断提速才能赶上时代步伐。
我一直坚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慢功、细活,它是生命潜移默化的结果,绝不能以赶鸭子上架的速度发展,不能用“深圳速度”衡量。
再由此,我联想到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当今也真是时时、处处无不在求一个“快”字――快速达到目标,快速完成任务,快速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快速使学生的语文情感培养起来,快速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起来……
近日,我从《中国教育报》中读到一则报道:
“一岁能背诵五言绝句,两岁识字2000、背诵30首以上古诗,四岁左右能流畅地读书、看报纸,五六岁时会使用汉语字典,喜欢古典文学或现代文学。”这是某早教机构提出的“早期儿童教育”。
显然,超前识字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它不是孩子的真正发展所需。这是一种快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输在成长线上――这是通过透支孩子未来发展的教育,这是一种拔苗助长、不符合孩子的天性的教育,这是对人生命发展的一种亵渎的教育。
小孩子如此,小学生、中学生不也是如此吗?快教育僭越了学生成长的自然进程。表面上,学生获得了短期的发展变化,但最终会对其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的影响,使其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
故此,提出“慢语文教学”。
二、慢语文教学的内涵及理论根据
慢语文教学,与快语文教学相对。即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求快、求急、求成,而求稳、求实、求效,一切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一切依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但慢语文教学不是拖拉地教语文,也不是慢吞吞地学语文,更不是老牛拉破车、蜗牛爬行地教语文。
为什么要提出慢语文教学?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要使语文成为有用的工具,将其工具性落到实处,只有慢。要知道,掌握一个工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可能有速成法,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
譬如说识字,表现看来很容易,也很快捷,但要弄明白,没有感悟的过程不行,虽然灌输的方式使学生会记、会写,但却不会用的情况太多了,这就是只求其形而未能求其质了。这并不是语文教学目的之所在。如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师讲只是三言两语的功夫,但学生真的理解了吗?理解得深刻吗?能够举一反三吗?有的初三年级的教师一堂课讲三四个语段分析,老师是讲了,学生也似乎理解了,但学生果真理解吗?如果隔一段时间让学生再来分析,学生还会吗?如果真会,那才是会用语文这个工具,如果不会,显然,工具没有真正掌握。
再说人文性。思想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学生写下来,是不是就体悟了这种人文性呢?这是需要每一个学生都用心把握的东西,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不能形思想的,即使有,也是教师贴的标签。如上《窗》一课,其思想内涵是扬善贬恶,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做一个恶人。试问,学生会说了就算完事了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你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吗?你自己是如何做的?今后,你如何做到呢?学生联系了文本、生活和自身行为,就完事了吗?还不行。老师还应该观察学生是不是真的说到做到,是不是言行一致。人文思想不是说的,而是做的,是体验的,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才能得以提高,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内涵才能得到落实。
2.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慢的过程。要想让学生从不知到知再到深知,从不能到能到很能,从无情到有情再到多情,岂是能够一步到位的。其学习必须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少到多、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况且,学生各自状况不同,内悟与内化过程也是各不一样的,如果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来进行学习,那就不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所以,无论是从整体的学习还是个体的学习,都是一个慢进的过程,不能速成。
三、慢语文教学的实质
1.慢语文教学是真实的语文教学。快语文教学是一个假语文教学。为了快,教师是自欺欺人,学生是装模作样。因为快语文是一种急功近利――只为追求所谓的结果,不求过程的科学性;是一种拔苗助长――不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进行的学习;是一种掩耳盗铃――一种自鸣得意、自欺欺人的做法;是一种虚教语文。为了让学生能在名著考试中拿分,我们的老师在做什么?不是让学生读书,而是让学生背名著讲义,以教师的读来代替学生的读,以讲义代名著,以讲义代书本。结果考试成绩很好,但没有形成实际能力。而慢语文以实事求是为教学指南,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掌握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能学多少就教多少,不去人为的拔高,不从教师或社会的角度去着意地追求。慢语文强调一定要让学生走进语文,走进语文学习的载体――文本,走进语文学习场――生活,让其在语文学习场和学习平台上感悟、体验、内化,这样的语文就是实语文、稳语文、真语文,学生在慢语文的学习中稳扎稳打,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情出发,从实用出发,从实效出发――慢语文真正实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目标。
2.慢语文教学是挖潜的语文教学。慢语文教学是依据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不断发现,不断挖掘,不断巩固,从而使其从内心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的感情,培养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基、根器。
3.慢语文教学是理性的语文教学。慢语文教学不是一种功利性的教学方法,而是切切实实从学生本位出发进行的语文教学的新思维、新行为,是一种立足根本、着眼长远,非舍本逐末的行为。它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这种理性表现在理性地认识学生实际,理性地认识学生的发展,理性地认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由于慢语文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尊重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压制,不霸道,不强求,不抢话,不做接力手,不做传话筒,不做放大镜,而是给足时间,创设氛围,耐心倾听,慢慢来,学多少是多少,只要真正投入,只要积极用心,只要尽心尽力,这就是一种理性的尊重。在这种尊重下,学生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就会增强,语文学习水平与能力岂能没有提高?
4.慢语文教学是快乐的语文教学。快语文教学用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去要求学生学习,最终只能使学生体验到太多的无能感和挫折感。而学生在慢语文教学之中,由于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所以会感到学习语文不再是一个苦差使,就不会出现学习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的“三怕”现象,而是充满热情地去迎接语文,享受语文,赢回自尊,找回自信,从而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语文此时就不再是工具了,而是伴随其一生、使其不断进步发展的推进器。
5.慢语文教学是高效的语文教学。慢语文教学表面速度不快,一堂课讲的内容不多,达到的目标不多,但实际上,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牢,学到对以后发展有益的东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东西。不仅如此,不是一个学生在发展,不是少数学生的发展,不是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是所有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都不可少的发展,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外显效应,更多的是内在成长,采用的方法不是机械重复、大量作业、题海战术,而是自主、互动、实践、体验、内化、激励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就领悟祖国语文文字了吗?慢语文教学着眼的是所有,是长远,是实效,如此,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就实现了。慢语文促进了全员语文素养的发展,不仅让所谓的尖子生学得好,在原先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更是让所谓的后进生提升发展,满足了所有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慢语文促进了学生语文全面素养的发展,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也使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四、慢语文教学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即慢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情出发,夯实基础。起步学习语文新知必须慢,特别要把书本知识学得扎实,因为它是基础,是学习的根,是运用的源,“以本为本,本是根本”应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它充分反映了基础性的原则。学生基础打牢了,还愁学生走不出来吗?这与学习书法是一样的道理――先“入格”,再“出格”;这与建房造屋是一样的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渐进性原则。即慢语文教学必须由低而高,由少而多、由浅到深,前面的学习内容不扎实、不消化、无实效,则不能向后进行,后面的学习内容必须建立在前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深度要切实。立足学情,学情决定速度。
3.发展性原则。即慢语文表象是学生学习语文时要“慢”,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应立足于学生终身语文学习的发展上,其所求非眼前一课、一时,非短视,而求长远与将来;不求讲了、教了、说了,而是会了、行了、能了。
4.实践性原则。即慢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语文时要全过程让学生实践。只有通过自我实践、合作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深化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全给、多给、施给,而应该少给、不给、精给,更应该让学生自寻、自找、自探――只有自己实践出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5.巩固性原则。即慢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巩固――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地巩固与积累,才能不断地升华和积淀,才能有更大的收益与更好的发展。所以,学生在学习一个阶段后,决不能“一鼓作气”,要适时休整、调整、回顾、整理,不断充实到原有的知识系统里,使知识更加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时,要有充分的时间;学生彼此合作时,要真心合作,互通有无,共同研究与解决;学生训练时,要有足够的时间。
6.自主性原则。即慢语文教学需要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做语文学习的主人,使其真正想自己的语文事,说自己的语文话,干自己的语文活,尽自己的语文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自我建构语文知识,自我形成语文能力,自我提升语文情感,教师不能有任何的包办、代替,不能存在任何的超权、霸权、弄权。
7.控制性原则。即慢语文教学必须对语文学习的量与质要实行控制,一定要从学生本位出发积极考虑,不能教师随心所欲、想当然。语文学习目标立足大处,着眼小处;目标要分解,写字、写作文、双休日作业等都需要控制。
五、慢语文教学的科学策略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是最有效实施慢语文的教学策略。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教师未开讲之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按照教师预设的最有效的学习指导,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
所谓“后教”,就是教师在课堂学生“先学”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为解决“先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
所谓“当堂训练”, 就是在课堂“先学”与“后教”的基础上,为了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对“学”和“教”的内容所作的反思、反馈而进行的深层次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
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中都想先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依靠自身力量能够解题不是更好吗?这是教学的第一步,所以必须先让学生进行自我研究,这一步就是上面所讲的“先学”。虽然学生有先学的本领与潜能,但毕竟是新知识,毕竟因为知识的不完备,必然会出现不理解、不能完全解答以及出错的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彼此发现、补充、提升。而教师的出场只是启发,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找答案的来由,找答案形成的过程,找答案中蕴藏的规律,分析答案可能出现的变式等,也就是要真正达到由答案而答案的内质,从而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当堂训练”中,教师只是巡视,只是观看,只是监考,只是关注,只是期待,学生在作静心思考,埋头作业,不看书本,不看记录,不看讲义,不看他人,“自顾自地”思考、探索、做题,没有浮动,没有心虚,没有做作。
一、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转变学生对语文的看法
中职语文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从各个方面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创造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学生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样,语文教学才有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拓展课堂空间,引导学生融入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学的开放性;强调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企业和工作实际,中职语文教学就必须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体现并贯彻这种开放性的要求。
二、扩大语文教学空间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将无法完成,广阔的社会课堂才能帮助他们完成从接触、体验到领悟、升华的蜕变过程。语文教学空间扩大,较之其他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应由语文课堂扩大到其他课堂,由课内扩大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由学校扩大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语文教学空间的扩大,克服了书本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领略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笔者深切地感到,打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空间,将之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不仅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1.利用教材、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要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学就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注重知识的传播,又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当下的语文教材,无不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中华历史坚韧朴实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教材,古今中外的先贤志士们为追求真理、寻求科学而不断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学生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顽强地向创新目标奋进。引导学生与优秀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尚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着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2.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人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就应该引导他们自己去涉猎。互联网拉近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文学的距离。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人们通过互联网表现自我、交流思想、表达诉求、寻求知识,网络正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和行为方式。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语文课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文学宝库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名著、名篇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经典名篇中汲取营养,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可以塑造其健全人格,逐渐使之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真正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文课不是枯燥地向学生灌输,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优美感人文字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
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例如,教材中的一些古典诗歌,积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感觉美、意象美、情感美和难以超越的语言美。语文教学应该抓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名篇佳作,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关怀。
4.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
(一)将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当中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应该以语文教材以及教材中所具有的丰富的德育内容为主,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将语文教学和德育的工作相结合,将教学的种地那内容放在课堂上,然后传递给学生。
1、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熏陶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将自己与语文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制造真实的情景氛围,让学生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强烈的学习氛围下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来。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既能学习语文知识,又能受到德育知识的洗礼。
2、语文教学课堂上以榜样学习的方法为主,加强对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要选择真正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小学生很容易被文章的一些英雄形象所影响,并效仿英雄人物,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文中的英雄人物。例如,《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在面对伤痛和残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毅力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时,教师就可以文章为主,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能够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要向文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教学中德育的目的。
(二)加大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渗透德育知识
阅读可以增加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以丰富的形式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意志以及情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德育方面的知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德育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主要的特点为:
(一)具有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要严格的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选择德育渗透的内容,并且要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例如,榜样人物的文章,低年级的《微笑着承受一切》等,这些人物都拥有勇于面对生活考验,迎接挑战的的精神,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授课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教育他们去学习桑兰的坚强性格就可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很容易的接受道德教育,并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具有渗透性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德育的基本的属性就是“渗透性”’。德育贯穿于整个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包括语文作业、语文考试。例如在叫小学生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组合字的形、义以及字的偏旁,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德育方面知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的教学当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为此,加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可以满足小学语文教学完全发挥德育作用的需要;另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可以完善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充实学生,满足学生对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素质 口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需求的高学历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倍受“高中热”的冲击,有不少技校陷于“一生难求”的窘境。为了生存和发展,学校只好降低招生门槛,学生的中考成绩不再是录学生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由于技校“技”字出头,在课程安排上大都重点突出专业课和技能课,将文化课的节数一砍再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语文教学还像初中那样,主要从讲解课文结构、剖析课文中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入手,不但无法取得应有效果,反而会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改变语文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经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尝试与探索,结合技校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技校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技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它是技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呢?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让学生体会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远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可怕和不可想象的事啊!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与残疾的斗争中,她表现出了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尽管受尽了命运的折磨,但她给我们的仍然是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关爱世界的心。这给我们所有视力正常者一个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提醒!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理震憾,鼓舞我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最应该珍惜的就是我们视而不见的平凡的世界和平常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在语文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口语教学
口语教学是指以会话为基本形式,培养学生在交际中使用口头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根据不同场合运用恰当的口语形式进行交际。”口语表达是人的一种直接本能的反映,并且有情感的介入,在技工学校中,学生的语文课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这主要是他们对语文缺乏喜好,而口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它侧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和技校生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口语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 语文教师自身要有极高的口语水平。口语教学,首先对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好的口才能表现一个人的良好文化素养,能提高成功的效率。另外,教师要转变观念。许多学生很内向,他们不善言谈。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他们的思维不活跃,跟不上四周说话人的话题变化;另一方面,更表明他们有自卑心理,怕自己说出的话语不入时,或说话不当而被人指责或耻笑。教师不应歧视学生,要让他们参加课内外的新问题讨论,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其次,作为技校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地猎取其它学科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知识,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教学水平,然后再去指导学生。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才能在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功能,使学生的口语得到较大的提高。
2.2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多做练习。和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没有一门功课像语文那样和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淡化语文课堂和非课堂的界限,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善于在学生的口语学习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
然而,语文教学的功利化使得照本宣科、肢解课文知识成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文课堂上仅有的一点朗读也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偏重“讲”,忽略“读”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少教师教学中偏重对课文进行讲解,忽略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课堂上教师范读或学生集体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难得一见,学生读的机会少了,语感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误区二:注重读中的“字正腔圆”,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和语调的“轻、重、缓、急”,缺乏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导致学生与课文的语境很难发生交流碰撞,产生共鸣,这就必然使得学生的语感只能停留在片面、肤浅、贫乏的基础上。
误区三:强调“读”,忽略“悟”——细细地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语感是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能力。但是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感能力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朗读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教学应首先让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讲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发展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融情范读,传染语感。
范读,就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或之后,亲自朗读课文,叶圣陶指出:教师在范读时,要“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 课堂教学中,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尤其需要范读指导。教师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并把自己的感情融铸到文章中去。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与“催化剂”。
2、想像联想,领悟语感。
在语感教学中,想象和联想是触发学生感悟言语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丰富的想象过程,是学生语感不断丰富、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丰富想象能有效激发生命的悟性、灵性,有效激发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3、熟读成诵,积累语感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揣摩,其价值和目的就是形成语感。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中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大量的占有,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要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反复诵读,达到记忆。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记诵这些名篇佳作本身,还在于通过记诵,使自己词汇、语汇丰富,并掌握大量的结构技法,形成良好的语感。
4、广泛诵读,拓展语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诵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们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他们将课堂上积淀的语感灵活的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
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性质对教学的要求。总之,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形式多样的语感训练,充分展现个性化的主观感受,充分流露内心的情感世界,充分表现个人的智慧灵气,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养成敏锐的语感习惯和能力,得到人生的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优化策略 学生
一、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
文学本身具有多义性,同样,人也具有多样性、个性化。莱布尼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揭示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如何让具有个性化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具有多样性的文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具有个性化的教学。
具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尊重个性差异,只承认个性差异还不够,必须尊重其中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情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关注,是置身于语文教学大环境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发展,都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比如,在背诵课文时,有的学生背得快些,有的学生背得慢些,传统的方法是分层要求,分层达标,只是速度上做出区别,事实上,对于背的慢的学生,我们应当加强质量的要求,背得少,但背的要好,而背得快的同学则要求更快,在扬长的基础上求得共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和被尊重的喜悦。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目标,使每一名有特点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良好教育。
其次,是找回自我,学生在学习中已受到教师权威、知识权威甚至“榜样”权威的约束,不得不牺牲自身的个性去迎合各种各样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失去自我,语文教学必须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回自我。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曾经尝试打破异质分组的策略,即不追求优秀学生与学习较差学生的互补性分组,而是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可以让几个学习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理论上看来这一方是存在许多问题,实际操作中恰恰相反,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得以形成,摆脱了所谓的“权威”的压制,每名学生都获得了自我发展,个性的得以张扬,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最后是自主发展,它包括两层含义,一为自主,即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二为发展,学生整体与个体的共同发展。失去了自主地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也就成立一句空谈,语文教学追求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开放式境界。
二、语文教学应关注生命体验
语文教学需要读书,同时更需要学生全身心地读自己内心的情感,唯有如此,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在他们的生命当中,将近1/3的时间要在学校或者说是在课堂上度过,他们的存在状态远远超过求知者的角色,课堂对他们来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思维,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思想、情感、意识形态等领域,提供给学生生命感悟与生命体验的重要过程。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学生的生命体验不仅是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接受与形成也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学生的生命体验。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关注的领域。
实现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并在学习中具有自我选择性。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他才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学习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在竞争学习,能够勇于接受失败的教训和成功地感受。再次,是教师要与学生同喜同泣,真情投入,“要学生由感受,首先教师要有感受;要学生有体验,教师首先能体验;要学生能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第四,是要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感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任何意义上讲,教材都是学生藉以学习的主要因素,也是学生真情实感再现的主要依托。
三、语文教学应关注综合实践
在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中,要突出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确立研究及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中理解生活,向生活索取信息并为生活做出贡献。综合实践着力于两个方面:(1)重视社会实践课的开发与实施。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深入生活,参与实践。如建立家庭图书架、节假日的专题参观、影视短评、手拉手联谊会等活动,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加以实施。(2)突出课堂内外的结合,如“手抄报活动”、“文学社活动”、“故事会”、“课本剧”、“绘画日记”、“作文门诊部”等等。当然,我们反对单纯的脱离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活动,因为,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及班额限制下,过于理想化的活动设计往往会流于形式而得不到真正的实现,没有生命力。
在综合实践中,要求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理论,当前,随着新理念的宣讲,自主、合作、探究成了教师的口头禅,也唱了各级评课专家的标准,然而,如何落实,特别是如何在学生的综合性实践中落实,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好的理论比不是适应一起一切的教学活动,也不是可以简单移植,如果不能内化为教师教学操作的一部分,只能存在于口号的领域。因此,综合实践的过程是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并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过程。
四、语文教学应关注课程构建
【关 键 词】中职语文;教学;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59-02
中职语文学科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它是基础性课程。从专业学习角度看,它又是工具性课程。语文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也有助于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因此,语文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中考落榜学生,他们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生活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针对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现状,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做文章,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为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服务。
一、加强教学管理,逐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属于国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中职学生初中毕业,虽然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其语文知识水平远未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按照国家中职学校课程要求,学生还要完成相对于普通高中难度的语文学习。从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情况看,语文学科只是普遍开设的共同课,不受师生重视。但同时语文又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形成综合能力的基础工具学科,其作用和地位又不容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也是势所必然。
(一)树立正确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学习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学校要重视语文教学,将其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较强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保证语文课教学课时,配齐任课教师,严格按照大纲授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划教学内容,设定课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保证语文学科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重视语文学习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同时应在全校上下形成浓厚的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工具性质,学会利用语言工具储存、加工和传递各种专业信息。近年来,我校在加强语文学习环境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此举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中职教学特点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不同于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体现中职学生特点,形成中职的教学特色。
(一)因地制宜确定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要服务于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立语文教学整体方案。学生入校后,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语文能力素养。这样,便于遵照因材施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来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启发得当。同时,还要利用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寓教于乐,切实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二)兼顾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
语文学科是学生文化积累的基础性课程,教学活动要体现出基础性的特点,认真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语文知识和学习资源,培养基本的语文素质。同时,它又是中职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工具课程,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工具性特点的内容,让学生形成职业所需的语文能力。要达成此目标,就需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形成良性循环。
(三)活化教学内容与形式
中职的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活用现行教材,多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引进新教材,或者组织教师在专家的引导下创编校本教材,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要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还要大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三、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问题,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声誉和地位。为此,应重视语文应用实践课教学及活动。
(一)加强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是人们日常交际的主要工具。对中职学生而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就业竞争的必备能力。笔者对我校近年来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发现,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在就业洽谈中占有较多的优势,就业率也比较高。所以,必须加强口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在口语交际中建立自信心,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课堂的精神集中度,解决学生不肯主动回答问题的现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朗读入手,达到让学生开口讲话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介绍自我、讲名人故事、诗歌朗诵等形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较难的口语训练项目,如讨论、辩论、演讲等,为学生搭建交际表现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竞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写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实践证明,写作能力强的人有着明显的就优势。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将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商业企业文案写作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文章的写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职业要求。
随着现代企业发展,无论是管理层还执行层,都需要大量懂管理、善写作、会交际的复合型人才。而其中写作则是显性的能力之一。许多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回忆成长历程时,都谈到过得益于较强的写作能力这一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公文写作对学生成长的必要性。
(三)开发综合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为此,应该组织教师开发语文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平台。如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开发口语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职业竞争。通过这些富有职业特色的语文综合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以打牢将来从业的基础。
四、加强专业迁移,激发学习兴趣
(一)引导学生摆正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中职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既要完成相应的基础文化课教学,又要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中职学生入学后,为了更快地进入专业学习,往往对文化课认识不足,但专业课又比较高深和枯燥,文化课学习相对较为容易。所以,要摆正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通过文化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文化课的学习兴趣、能力迁移到专业课之中。语文课程应该成为达此目标的先行者,教师在学生入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摆正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挖掘语文课和专业课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语文应用意识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是丰富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之中,运用到职场的竞争之中,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笔者多次参与过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企业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专业能力和素质并不是现场能体现出来的,特别是操作性强的专业更是如此。其间,往往是个人简历设计优美、对应聘企业现状及发展有全面了解、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应聘过程中语言得体、思维流畅、文明礼貌的毕业生更容易得到招聘方的认可,进而取得理想职位。至于高超的专业技术、熟练的操作技巧,需要上岗之后才能够逐渐表现出来。可见,引导学生学会将语文知识运用到职场应聘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让语文学习为学生成长奠基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现状。
目前,为了应试升学,教师把精力过多的放到了分析讲解训练上,而与培养能力密切相关的朗读训练常常被忽略。近年来许多教师片面追求花样的教学模式,置朗读于不顾,语文教学陷入了重讲轻读的境界。具体表现是:在课堂上教师能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朗读的寥寥无几,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气氛很难见到,语文课成了单纯的讲解分析课。课上不让学生读,课下学生更无时间读,自习时间有限,学生很少用来朗读课文,大部分时间泡在题海里。甚至有的老师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在没有读更没有讲之前,就强迫学生必须背下来,对此学生非常苦恼。有的学生即使朗读已经讲过的课文还是丢字加字,或者磕磕绊绊。
其次,朗读的重要意义。
(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仍要予以继承。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增强语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字词篇章,领会语言的感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朗读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意在言外的深层含义。
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通过朗读,更能使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缓急的感情变化中,受到多方面的陶冶。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自然而然的感受课文的语言形式,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吕叔湘先生说:“白话文完全看得懂,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个别的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就讲一点。”对于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通过朗读能够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至于文言文,更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能成诵,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语气、句子以及课文的含义。
(二)朗读是理解课文的前提
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立体的有声语言,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在教学中,不论是语气的感知,还是文字的领悟,都必须通过朗读来进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与课文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
(三)朗读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必要手段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可以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强调写的能力,更注重听、说、读的能力。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之一。
(四)朗读是“听”和“写”的基础
听说读写,互相制约。读、写、说的关系更密切。“读”是本,是基础。语文课文都是优秀而规范的文学作品,学生反复朗读,多次触摸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不断地直接受到作家规范而优美语言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熟悉语言的结构和规律,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如果能重视和加强朗读训练,必能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如何加强朗读训练。
(一)教师的朗读——范读要过关
要想通过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的范读甚为重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一方面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能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出色的范读感染学生,使之尽快的进入作品意境,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刘国正先生曾这样回忆他的语文教师:“他喜欢吟咏,咏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出来的。”实践证明,范读是语文教师搞好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
(二)教师要正确指导朗读
朗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朗读是对文章思想内容把握、朗读技巧以及无声语言的运用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它重在体味文章的意义、境界和情味。因此,教师要有计划的、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朗读知识,特别要从重音、停顿、语调的高低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技巧方面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
(三)还给学生朗读时间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本原;创新性思维;学生主体
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已经是中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很多教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都缺乏清晰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语文教师如果像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师那样只是依据课本教W,要明显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很困难,于是语文教师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探索语文教改的途径。但是这也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并且又将进一步造成语文教学的不规范。语文教学要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性的专业,就必须形成一套可供普遍遵循的规范。语文教学的困境,本质上来自对语文教学的目的缺乏一致的科学认识。只有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改进和改革语文教学才有明确方向。
一、培养创新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表现为“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这样庞大、松散和难以驾驭的结构,对于这样一个宽泛而缺乏重点的目标而言,课程内容的庞杂就是不可避免的。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填鸭式教学盛行:教师条分缕析的烦琐讲解,对课文内容和结构进行一再肢解,题海战术和注重枝节的教学与社会生活失去联系,其结果是遏制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要了解语文教学的本原,需要回到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上。人类语言的发明和运用为的是方便传递信息,尤其是传递复杂的信息,因此语言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载体。从信息载体的视角可以看出,听、说、读、写,只不过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不同环节和方式,这四个方面是整体的四个部分,它们共同满足了信息交流的需要:听和读是获取信息的环节,说和写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环节,从“听、读”到“说、写”,就形成了信息收取―处理―传递的闭合回路,人类的交流通过听说读写而得以完成。
“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的能力,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即听和读的能力;一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听是即时获取信息,读是获取历史信息;说是即时加工、回应信息,写是深度加工和储存信息。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两个类型的能力就获取的难易程度和意义而言都是不同的。在难易程度上,获取信息比加工信息要容易,获取信息(听与读)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学习过程,加工信息(说与写)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创造过程,由此在意义上两者也就有了区别。学习知识是为了创造知识,虽然学习现成知识对每一个人来说是生存的条件,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但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知识的创造才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知识创造的维度上,“听”与“读”只具有手段和方法价值,“说”与“写”才具有目的价值。如果“说”与“写”只是对原有信息的简单传递,没有创造新的知识,那么人类的认识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根据上述讨论就得到了语文教学的几个层次:
第一个是基础层次,即听与读的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创造的前提。相对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比较简单,因而这种能力也比较容易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自我养成的能力。多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理解词义当然只是阅读最初、最基本的能力,从材料中抓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才是阅读能力的体现。个人通过大量阅读以及因此形成的知识积累,是最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的途径。
第二个层次是说与写的训练,它比基础层次更重要。说与写的能力比听与读的能力更难培养,因为它是思想表达的部分,是运用知识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对创造的要求和广泛的个人创造的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第三个层次是核心层次,即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现在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在第一个基础的、学习上比较容易的环节,实际教学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精讲细分,学生陷入题海,事倍功半。在第二个层次上,在说与写的层次,学生却是沉默、安静的,课堂上保持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秩序,而写作教学则进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教师难以对学生写作进行有效指导,学生难以提高写作水平。正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所说:“在语文课程里,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写内容‘独创’、形式‘独创’的好文章,因为教学按其本性只能教已有的东西,比如写散文的知识和技巧这些形式方面的东西,教学生如何模仿好的例文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助长了学生作文的形式主义风气。至于在第三个层次上,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但被现有教学模式所忽视,而且事实上也受到严重压制。
二、训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创新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训练,重点在于思维训练。就像游泳教练训练运动员那样训练学生,教练必须让运动员自己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实战水平,而不是停留在课堂上讲授游泳理论和技巧。
强调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中心位置,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学生主体原则,一是实践原则。学生主体原则要求教师从目前教学的中心位置上退出,让学生站到教学的中心位置,结束被固化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讲―听”关系,代之以新的“教―练”关系。实践原则要求实践主体在做中学,在训练中掌握方法,获得真知,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位英国教育工作者在《金融时报》网站上发表文章,记述他在北京八一中学五个星期的戏剧教学经历,从中对比出西方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这是一次训练和实践教学,他挑选了22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14岁中国小演员,将为1500名观众用英语表演《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他写道:“他们所接受的全部教育都告诉他们,戏剧是个无关紧要的东西。”他有一天听了该校的一堂语文课,学生们先起立背诵他们正在学习的文章片段,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里记录教师的上课笔记。在他的戏剧课上,学生们一开始非常害羞,他们只有在被要求发言时才会说话。即使是在戏剧课程里,采用死记硬背办法的本能依然强大。一位班主任对他说,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在让所有学生排练他们的台词。这位英国教育工作者评价说:“我们的理念与中国的教育原则可谓截然相反,西方戏剧课的基础理念之一就是只要肯尝试,犯错也无所谓。在西方,学习艺术类科目、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内在价值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这在这些中国孩子身上也得到初步体现,参加一个多月戏剧排练、表演的每一位学生都写了日记来记录这次的经历,“自信”“改变”和“乐趣”几个词反复出现。
训练和实践教学看重的是训练的过程,在训练和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获取某个确定的结论和答案。与之相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看重的却是结论和答案,而轻视训练过程,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也是长期来教育偏离目标的结果。
语文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与整个教育改革相联系,但单一的语文教学改革也可以进行,通过改进原有的教学手段可以收到改善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要求改变现有的语文教学方法,使教育方法适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作文教W本应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是当下的写作教学恰好是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虽然看上去作文是学生自己写作,好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课堂写、教师课堂评的方式,不能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写作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没有进入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仅仅是按照高考作文模式在书本中寻找例子、名句。同样,教师的作文讲评也无法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发现。当教师试图教会学生某种“正确”模式的作文写法时,他事实上就做了不正确的事情。
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原则和实践原则,究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融入到书本和知识中去。学习更多的是一个自我教育过程,学生通过反复实践和训练激发想象力,在学习中不断结合自身经验,增加新经验,由此获得探索能力的提升。
三、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中小学生作文就应理解为组织材料和思想、寻找结论、发现新事实的过程。这个过程自始至终是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教师只是在方法上做适当指引。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讲述了他读小学的女儿的一段学习经历:
“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比如,我女儿读四年级时,老师让她们想一想如何应用科学方法,想针对什么来进行检验。她们四五个小孩一起酝酿了一下,或许可以研究学生每天早晨到校的高峰时间是几点钟。她们想,每天学校于八点半开始上课,那么,八点二十左右应该是学生到校的高峰点,这就是她们的假设。把这一想法告诉老师,老师说OK,你们可以去检验一下这个假设。于是,她们下一步是搜集数据。大概有四五个星期,每天清早,这些小孩分头站到各个校门口,去统计各学生到校的时间。通过统计数据,她们发现7:50是学生到校最多的时候。这一结论跟她们原来猜想的很不一样,否定了最初的假设。为什么7:50到校的学生最多,而不是8:20?后来,她们讨论、分析了很久,得出一个解释是因为很多父母送小孩上学后要去上班,而8:00或者8:30是很多公司和机构上班的时间,为了上班不迟到,父母肯定要提前一点把小孩送到学校。这就是她们最后得出的解释。然后,再写出作业报告,向全班同学表述、讲解整个实验。”
在这个事例中,“说”与“写”实现了统一,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书本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通过调查矫正原有的看法,避免武断作出结论,理解到在科学研究中思想适应事实、思想与事实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学生由此领会到什么是科学精神。
探索性作文与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我国语文课程里学生学习的“文学性散文”写作是截然不同的。他说,小学是“记叙性的散文”,初中由“记叙性的散文”过渡到“议论性的散文”,高中则主要写“议论性的散文”,或者叫“夹叙夹议”的随笔。而这类好文章的标准,一是结构巧妙,二是语言有文学的意味,即有“好词好句”;两者合二为一,也就是形式的“独创”。
这种文学性或随笔式写作与探索性写作在方法上、在教育效果上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1.前者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考察,是纯粹的课堂写作;后者扎根于现实生活,融入学生自身的经验。对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的关注,永远是发现和创新之源。
2.前者没有探索和研究,主要是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因而也不需要有科学方法的支持;后者是在科学方法的支持下获得结论。
3.前者,学生没有“思想―事实”的求证,没有科学精神的追求,观点没有从形成到逐步清晰、完善的发展;后者,学生不断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事实,检验自己的观点,调整、发展自己的思想。求证的精神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方面。
4.前者没有思维训练,没有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索,没有培养受教育者创新和发现的潜力;后者相反,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