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16:5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企业会计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特殊性
小企业种类繁多、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多样化,但由于其经营规模不大,从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太多的管理层次。小企业缺乏相应的决策机构,或者决策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业主(经理)可能支配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知识和能力。小规模企业通常有少数员工负责日常行政事务、会计处理和资产保管等,不相容职责分离有限。由于业主(经理)直接管理企业,通常缺乏正式的业务报告制度。小规模企业即使存在制度与授权程序,也经常是非正式的,且随意性较大。
(二)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特殊性
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与大企业的会计人员相比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出现了向一老一少两极发展的现象,前者年龄已大,知识更新缓慢;后者多为刚刚离开学校,由于就业市场紧张而不得不进入小企业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他们若碰上新的会计制度变化,还要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际中没有人指导,从而使得他们的会计技能提高慢。
(三)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性
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被详尽、充分的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的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由于国家目前退出对小企业的所有权的控制,以及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重合使得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再由于融资方式的独特性,从而使得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大企业或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现状
(一)谨慎性原则体现不强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择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小企业会计制度》较《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要小得多,忽略了对这些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一些小企业没有设置必要的减值准备核算账户,致使其在会计核算和资产列报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技术手段落后,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小企业各种资源有限,缺乏专业财会从业人员,岗位权责划分不够明晰,由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业务与财务关联度不高,聚焦点是希望利用简便的经营方式,迅速降低企业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小企业业务量少、复杂性低、实力有限,一般不重视会计电算化,即使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停留在电脑记账阶段。有些企业虽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但仍难以提供有关成本费用、销售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即与供应商和客户有关的祥实资料,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
三、促进小企业会计制度被正确执行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严格职业准入原则,加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力度,设立小企业财会人才财政培训基金,切实提高小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准入管理,对小企业聘用无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规规定加大惩罚力度。细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采取“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方法,明确规定由县级财政部门牵头并和税务部门共同进行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实行继续教育情况备案检查制,加大对继续教育机构的培训内容、师资、收费标准,尤其要加大对培训质量和效果的考核评价,并将检查、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提供专门的小企业财会人才培训基金,专门用于包括《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内的各种专业业务培训。
(二)建立详细的内部报告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针对企业对外报告进行制度简化,仅要求企业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张基本会计报表,选择报送资金流量表,且对基本报表编制的内容也作了相应的简化。报告的简化有可能会对企业内部管理造成负面影响,《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的财务报告要求过于粗略,一些应得以反映的事项在会计报告中没有得到体现,对资产负债表的要求不当,应将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在资产负债表单列,直接体现小企业有关资产的价值变化情况,因此小企业要建立比较详细的内部分析报告制度,为企业管理提供详实的分析材料和改进建议,还要完善对财务报表的要求,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对企业经济业务类型、企业名称、法定经营者、注册地或注册资质的说明或生产与经营技术质量监督与社会责任的相关说明,以增强小企业信息的透明度。
一、会计核算
一是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委托贷款等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对短期投资采用按投资总体或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算和确定减值准备。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仅要求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等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对短期投资采用按投资总体计算和确定减值准备。
二是资产短缺或溢余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然后根据短缺或溢余的不同原因分别进行处理。《小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短缺和溢余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而是直接进行账务处理。
三是长期投资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购入长期债券支付的相关税费,原则上计入投资成本,同时,根据重要性原则,金额较小的可以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不计入投资成本。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债券所发生的手续费等相关税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投资成本。对于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既可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债券利息收入时以直线法摊销。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应根据不同情况,对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但具体的账务处理规定有较大差别。
四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其入账价值。如果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其入账价值。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符合融资租赁条件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后的金额作为其成本。
五是应收债权融资或出售应收债权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将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债务人及银行之间协议的不同,即不附有追索权的、附有追索权、回购部分应收债权等三种情况作了明确的会计处理规定。而《企业会计制度》对此无相关规定。
六是借款费用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须与资产支出挂钩。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为构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在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时至构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全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七是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二、会计科目设置
《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设置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删减、合并或调整。
删减的会计科目包括:“预付账款”科目、“应付补贴款”科目、“包装物”科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自制半成品”科目、“受托代销商品”科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委托贷款”科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预收账款”科目、“递延税款”科目、“已归还投资”科目、“劳务成本”科目、“补贴收入”科目。
调整的会计科目包括:(1)将“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合并为“应收股利”科目;(2)将“原材料”科目改为“材料”科目;(3)将“应付股利”科目改为“应付利润”科目。
调整的二级科目包括:(1)“资本公积”科目下删减了“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明细科目;(2)“盈余公积”科目下删减了“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明细科目;(3)“利润分配”科目下删减了“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明细科目;增加了“应付利润”明细科目;将“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明细科目改为“转作资本的利润”明细科目。《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规定,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把握小型企业与中型企业的标准界线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按照法律规定,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联合制订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型企业的界限标准: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职工人数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会计科目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 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 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
把握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异同
相同点:1997 年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财政部2000 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制度》。不言而喻,它与《企业会计制度》更为接近,与《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会计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在这两类企业会计制度中转换。两类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都基本相同。
不同点:会计处理简化。主要为适应小企业会计的要求,对某些比较复杂的交易或事项,或者小企业较少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会计处理上可以适度简化。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只要求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三类资产计提坏账准备,减值准备,跌价准备,以减少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时,可用简化的权益法处理;对长期借款,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全部进行资本化处理,而不必按资产的实际支出数依比例确认应予资本化的数额;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时也可采用简化的方法。小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明确规定采用应付税款法,这样就没有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小企业会计制度》还允许小企业只编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张基本报表,可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这些规定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原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可以大大简化小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量。
把握简化会计业务对小企业的负面影响
摘 要 在我国企业结构构成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用却十分混乱。随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法规和规范,提升小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小企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说明,并针对小企业制度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要的阐述,以期促进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健康、稳健发展。
关键词 小企业 会计制度 实际应用
一、引言
据资料统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为4200多万家,占所有企业总数99.8%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企业会计制度混乱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难题。随着财政部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近年来已经在小企业中得以一定应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对小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制度得以充分认识后,就如何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所做的有效尝试,完全体现了我国对于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以下针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际应用展开了详细论述。
二、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一)适应性较强
小企业受限于市场的完全控制,必须随时调整自身的状况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小企业规模巨大,多为分散经营的情况,一般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及时灵敏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动而快速调整,彻底改变了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引起的失衡状态。
(二)组织创新力较强
由于小企业组织机制比较灵活,没有过多的组织限制,能完全确保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大企业比较来说,进行创新所需成本更低,却能产生更高的效率。
(三)提高劳动就业率
小企业规模大、覆盖面广,一般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行业形式,基于小企业投资不高,经营方式灵活,以及对于劳动技术要求不高的特点,是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闲散劳动力合理就业的重要渠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小企业制度的基本优点
(一)使会计科目更加简化
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原材料”和“包装物”合并为“材料”科目,“应收利息”和“应收股息”并为“应收股息”科目,并不需要设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实际预收账款列在“应付账款”科目下进行核算,除了存货、应收账款以及短期投资外,对其他资产并未设置各类科目。此外,对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权益类科目的明细均进行了简化。会计科目的简化,不仅符合小企业目前的设账情况,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大部分小企业的基本需求。
(二)长期投资权益法简便易操作
小企业会计制度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而权益法需要认真掌握被投资单位当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并在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应该享有或分担的数额进行账面余额的合理调整。小企业制度极大地降低了核算的难度系数,有利于一般会计人员的简便、快捷操作。
(三)使借款费用核算更加简化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内容仅作了简单的规定,即“达到资本化的条件时开始直到固定资产可使用前这一期间发生的,所有产生的和固定资产购建相关的各种借款费用,均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作为普通借款费用和特殊借款费用的区分依据。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加以比较,相对来说更加简单、方便。
(四)使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更加简便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核算,应该从租赁之日起,依据租赁协议或合同规定的运输费、安装调试费、保险费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可使用前产生的利息支出等借记为“固定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尤其是所发生金额都极易获得相关的凭证证明,更加简化易于操作,有利于达到财务核算规范化的目的。
四、小企业会计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迎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原则
小企业应在符合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需要和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建立会计制度,使制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完全适应小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应该在符合小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前提条件下,科学制定会计管理制度,设计内容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其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合理把控成本和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三)责权利协调统一的原则
制定财务指标是否得当,对于小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利润增长有直接的影响。应将制定的财务指标进行科学分解并传达给责任单位和个人,同时明确规定财务管理责任人所具备的管理权限,依照财务责任的轻重进行适当的奖惩。因此,应该将财务指标细分落实到部门或个人,以确保小企业顺利完成各项财务指标。
五、加强小企业制度的实际应用研究
(一)合理确定计提坏账的方法和计提比例
计提坏账的方法一般主要有帐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以及赊销百分比法等等,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合理选择,但综合考虑,小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税务部门的需要,在完全确保企业经营情况真实度的前提下,可按照税法的基本要求,进行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0.5%计提坏帐准备。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确定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多采用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最低折旧年限不再进行明确规定。为了达到和税法的协调统一,可以参照税法的基本要求处理各种帐务,税法对于各种类别固定资产均有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且固定资产不得高于5%的预计残值率,折旧方法一般多采取直线折旧法的形式。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原则
现在大型企业的会计制度在中小企业当中并不一定适用,是因为各个中小企业分别具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因此,各个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设适合企业的会计制度,从而使得本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易于操作,以信息真实和齐全为基本要求,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一、当前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和特征
1.企业主体存在限制,容易引发财务管理混乱
在小型企业当中,大部分为个人独资公司、合伙公司、以及股份合作制公司。而其中大量的独资公司和合伙企业都是自主经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通常都是集中管理,没有分开,这和大型企业的权利分开管理不同,有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只有一人管理,没有法人地位,在企业当中发生的许多经济纠纷都和企业所有者另外的经济事务掺混在一块,不易区别,形成较为混乱的局面。
2.会计机构设置简陋,会计人员不专业
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当中的会计工作相对特别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职会计,都是由一些工作人员兼职会计,再有,会计工作当中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一些企业中干脆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部门,也没有专门负责财务管理的员工,财务管理工作则是由其他员工来兼任,而有的企业则是由企业的负责人来亲自进行管理,根本没有严格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方法。小企业当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比较少,往往一人管理多项事务,有的根本没有会计征书。
3.搬用大企业的会计制度,对本企业发展需求缺乏客观认知
完善的会计制度能都推动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为了方便,把大型企业的会计制度拿来使用,不制订自己的会计制度,也有的干脆去掉会计制度当中的一些细节;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时经常依据企业负责人的意愿去做,不履行会计制度规定,出现会计制度被搁置的现象。
4.会计科目设计不科学,会计报表信息失真
小企业的会计项目和大型企业相比,企业资产和欠债与大企业类似,但在所有者权益上和大型企业不同。小企业的会计表格通常都会出现这样的失误:报表类别缺少,报表项目丢项,甚至在特殊时候会依据负责人的意思临时制作会计数据,这样制作的数据都存在虚假问题。
二、中小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须遵循的原则
1.依法设计的原则
进行小型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一定要依据《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而不能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违背和超越之处。
2.兼容原则
首先应该确定企业财务负责人,并应当给予财务管理人员一定的权利,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一般都是为了便于企业的管理工作和国家税收工作,会计工作也要配合企业的管理工作,给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的信息。
3.核算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通常会计机构设置较简单,会计人员相对较少,一般不专门设置会计核算岗位与财务管理岗位,而将会计核算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相结合是符合这类规模较小的企业特点的。
4.灵活性与统一性有效结合的原则
进行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既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又要充分顾及企业的特点,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是,使得中小型企业设计出的会计制度保持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1.会计组织系统的设计
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中小企业一般资金来往较少,会计核算工作一般都使用集中的方式进行。因为小型企业当中没有太多的人员,那么在会计方面也不能设置过多的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多要求有2―3人就可以,不用另设会计机关,但在企业的管理部门要有负责会计工作的人员,一人负责财务工作,因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很少,为了及时满足企业的需要,在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方面,可以指定三个工作岗位:会计主管、企业出纳、明细帐会计。
2.会计核算系统的设计
(1)会计科目是企业建账、开展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因为中小企业当中资金来往较少,所以在设置工作岗位时应简单明了,依据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设置下面这些项目:
①资产类: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等;
②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③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本年利润;
④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
⑤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等。
(2)对会计报表进行的选择和设计:
①对会计报表设计可只出最基本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报表简单化,这其中也包含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②不必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
③中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应简化一些内容,如企业资产的运用情况明细表、利润分配表、企业负责人投资变动表等,以上这些信息可以另外设表单独说明就行。
3.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1)对货币资金进行的会计控制
在现金收入时,应该使用号段相连的“收据”进行记录,现金收据由收款人、企业出纳和企业负责人三个一起签字,细心保管收据副本。企业每天的收入,都要在当天存入银行,“银行回执”应及时交会计人员入帐。
企业支出资金时,小笔款项除外,通常情况下都使用银行支票办理。一定要有相关负责人的签章方能有效,支票使用的图章要分别由负责人管理,不能由企业出纳兼管。
企业出纳业务不能和登记分类帐混合,特别要注意的是,出纳人员不能掌握客户明细帐,防止企业财务受到损失。
(2)采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
企业的采购工作应由专门机关负责,需要采购物品的部门要填制所需物品清单,由会计部门进行审核,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再付出款项,禁止出现胡乱采购的现象。
在采购物品运到时,由企业的保管单位验收并填制单据,然后由验收人员与负责人同时进行签字,单据一式两份,一份由会计部门保存,一份由采购部门保存。在领用物品时应凭借审签后的“出库单”。
(3)对销售和收款进行的会计控制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进行产品的销售与货款收入过程中,会计工作非常重要,制订如何定价和管理资金收入制度,从而使得产品销售人员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杜绝违法销售行为的发生。企业专门设置产品销售部门,负责企业产品的销售工作,利用签订“供货合同”实施销售行为,在产品售出时,要有统一的销售发票,交由会计部门负责审核。产品销售人员不能管理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帐目,防止为了个人利益,窃取企业财产,使企业受到经济损失。产品赊销、售出产品打折、坏账这些行为,都要报经企业负责人审查通过后才能实行。
(4)实物资产的会计控制
在中小企业当中,实物资产很少,但在管理这些实物资产时,也要进行各种详细的记录工作,如资产的增添和减少、资产的管理、资产的维护等,也要予以方法控制。从资产的各个流动环节(采购、管理、申领、清查、处理)当中确定管理的关键环节,指派专人负责,会计的记录工作要和企业的实物管理分开,坚决杜绝一人管理的现象,防止企业的实物资产丢失、毁坏、偷盗。
(5)财务风险控制
充分利用好债务,可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运营效果。在企业效益好,有较高利润率时,利用高负债可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举债经营时,将可能对企业的自有资金盈利的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原因是负债就要产生相应的利息,而且债权人将对负债企业的资产享有优先偿付权。
(6)对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的控制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可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清楚地提供出企业设计的内控制度,使得管理者和员工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会计职责与任务,同时也可以获得企业内部人员在执行任务、进行管理与控制中出现的信息。
四、结论
中小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应按照国家的会计总则,并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以会计总则的思想为指导,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顺应经济发展潮流,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娟.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机制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9)
[2]李祖财.浅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3]吴利雄.现代企业记账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9(20)
关键词:会计制度转换 小企业会计制度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国家为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但这些会计制度大都是针对大中型企业的特点制定的,不能完全满足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多元化经营的小型企业的需要。财政部针对小企业的上述特点,为了统一核算标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4年4月27日,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
我国目前的小企业中,除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企业以外,以及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以外(附注一),执行的是原行业会计制度和所有企业都必须执行的7项具体会计准则。那么《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后,如果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就要面临会计制度转换的问题。
一、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程度对制度转换的影响
我们从新旧制度的比较中能得知: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还是很紧密的,从新制度中看出来为了适应会计制度转换的要求,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框架、基本思路等方面体现了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因此,小企业会计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报表种类格式等与一般企业基本相同。同时这也说明了会计制度是可以转换的。
二、会计制度转换的性质和具体程序
(一)会计制度转换的性质
会计制度转换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因此,对需要变更(调账)的会计事项,应明确是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还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比如,一般对于资产价值的调整的要采取追溯调整法,而收益项目的调整采用未来适用法。
(二)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各个账户科目的调整
新制度合并了4个一级科目,减少了25个一级科目,所以转换过程中,要在核实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实账户的基础上,根据新旧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及其核算内容,分析其异同,并作分类调整:
1.新旧会计制度科目名称与核算内容相同的,可将其余额直接过人,无需进行调整,如“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2.新旧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名称不同但核算内容完全相同的,由旧科目余额转入相应新科目的期初余额,如行业会计制度的“在途材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在途物资”等。
3.新旧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名称不同而且核算内容也不相同的,应逐一确认新旧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对应关系,将旧制度下的科目余额合并或分解后,正确过人相对应科目的期初余额,如“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并为“应收股息”;“原材料”和“包装物”合并为“材料”;将“劳务成本”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将“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并人“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4.新会计制度中被简化掉的科目账户要按新的规定把他们调牵,如旧制度规定企业期末按实际情况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八项内容。《小企业会计制度》仅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三项内容。所以在转换过程中要将其他几项准备调空并将余额一次转入相关规定科目。
5.新会计制度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增加的科目账户只需设置,没有往年余额的转入程序。
(三)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会计报表的调整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必须编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必须编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可根据需要编制。从基本报表项目角度看新制度的基本财务报表项目减少了9个。
1.资产负债表
小企业会计制度由于删减了一定的项目,所以企业在会计制度转换的当午,各月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一栏,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栏内各项目所列金额数,按照当年新执行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列。
2.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当年各月的发生数及截至本月的当年累计数,其前11个月利润表的填制均按新会计制度设置的账簿记录填制即可,最后一个月,由于制度转换上年利润表中的某些项目名称、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内容不一致,则应对上午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内容、数字按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以便互相对比,根据调整数填入12月份利润表的“上年累计数”的相应项目中。
3.现金流量表
根据制度规定,小企业也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如果企业要编制现金流量表,由于制度转换上年现金流量表中的某些项目名称、内容与本年度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名称、内容也有不一致的,则应对上年度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名称、内容、数字按本年度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名称、内容进行相应调整,然后填列到本年现金流量表的上午数的相应项目中。
三、会计制度转化过程的问题及对策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简化来的,但是转换时可不是简单的,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可能由于转换过程没有把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周全,直接就完全照搬过来,硬套进去,就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使企业的账目一塌糊涂;还有,就是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是简化的,可以给企业的会计处理带来方便,但是我们从另外的角度看,太简化了就会能使其仅仅具备簿记的功能,甚至有的账目也会核算不清,所以会计的决策管理功能就会丧失,会计的潜在功能就发挥不出来了;还有就是企业现在是不是真的需要进行制度转换,也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比如如果企业将来要发行股票或债券,但是现在转换了制度,在发行股票债券时又要转回来(附注二),那么这就造成了浪费。转换过程中还有好多类似问题。
(二)制度转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按规定做好新旧转换,又要考虑会计制度选择,同时还要考虑自身的制度建设
为了做好制度转换工作,小企业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内涵和方法,详细分析不同的会计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便从会计管理角度正确选择会计制度,并为适应会计制度而改进相应的管理工作,如加强预算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投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与利用等。
2.站在企业成长角度,合理选择会计制度
预计不久的将来会成长成中型企业或大型企业的,最好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预计在较长时间内规模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可以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3.建立详细的适合本企业的内部分析报告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主要还是针对企业对外报告的成本效益而进行的制度简化,但简化的做法可能对企业内部管理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应建立比较详细的内部分析报告制度,为企业管理提供详实的分析材料和改进建议。
Abstract: T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measures the body custom make for the Small business, easy and feasible, the flexibility is good. Implements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has many superiority, conforms to the Small business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quest. Implements this system in the Small business, may the standard and simplifies Small business's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he strengthened enterprise's management, favors enterprise's healthy development.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必要性
Key words: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Small business; Necessary
一、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和要求
1、企业规模小
小企业数量多,但工厂总体规模小、厂房设备简易,企业员工的人数不多,管理人员极少。
2、财务会计基础薄弱
一般小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简单,没有完善的管理部门,财务会计的机构设置层次简单、不规范,工作分工不明确甚至一人兼多职,缺乏正规的内部监督机制。此外,小企业难以吸引优秀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难以实施。
3、会计信息使用者单一且要求低
从目前已实施的小企业记帐业务看,有的小企业的会计记账仍处于初级水平,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只为单纯的记账而记帐,甚至是在中介机构办公室或会计人员家中完成会计全过程。
4、小企业对会计制度的要求
小企业对会计制度的要求是:简单、灵活、操作性强,容易理解和应用;能提供对管理有用的信息;尽可能的标准化;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增长而调整,以适应国际会计标准的变化;与征税的要求相吻合,易于操作和调整。
二、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符合会计制度发展方向
国际上小企业会计制度建立较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先后制定了专门适用于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或财务报告准则。
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财会[2004]2号文件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行。这是继《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之后,我国的第三个会计制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优势
1、选择实施机动灵活
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符合该制度的小企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样企业选择制度更具灵活性。但同时使用两种会计制度,而且执行本制度的企业,如果发行股票或债券,则应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同样,若小企业连续三年不符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条件,也应该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此外,《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增减和合并的具体规定上,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2、通俗易懂操作性强
具体表现有:考虑到小企业长期资金的金额难以确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不易判断,本制度只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小企业对外融资的机会较小,制度要求即使是有重大影响的投资,也按照简易的权益法进行核算;对于为构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至构建的固定资本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前,制度规定全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规定小企业会计报表仅需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自己选择;照顾到有些小企业内部无会计机构,规定此类小企业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
3、针对性强又便于会计制度的衔接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基础上的简化,在基本的会计核算原则上与其是保持一致的,如记帐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这为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转变会计制度做好了准备,便于与《企业会计制度》衔接。
针对小企业的特点,《小企业会计制度》主要侧重于基本业务的处理,简化了核算。例如,“存货跌价准备”日常的会计处理,采用了简化的方法,除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以外,小企业出货时可不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年末时一并进行调整。且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只按投资总体计提;为了简化小企业会计核算,符合资本化条件期间的借款费用可以全部计人固定资产的成本;简化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和成本法,购入长期债券的手续费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盘盈、盘亏的货物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可以直入损益;简化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核算,“在租赁开始日,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后的作为其成本”;将补贴收入科目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4、能充分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小企业业主是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和现金流量状况上。小企业会计制度通过把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为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提供条件。
《小企业会计制度》可以在满足外部信息需求的同时,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税收部门是小企业会计信息最主要的外部使用者。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从会计原则出发,在有关会计事项的处理上尽量保持与税法规定一致,避免纳税调整,如制度中对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与税法一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制度改革 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一部分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制定和颁布,如《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相比整体而言,中小企业的会计改革要滞后得多。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是一个最具创新活力和变化特性的群体。中小企业财务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而且往往由所有者以人性化的方式直接进行企业各项制度管理,当然也包括财务制度,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利益与所有者个人的利益高度相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合并,使得中小企业在各项财务决策方式上高度集中,企业的战略计划和目标的制定往往带有很明显的随意性和非科学性。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超过90%,我国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相比较其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而言,其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各项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这些显得尤为突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中小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改革形势来看,中小企业现行财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仍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为了更好地规范会计核算,实施财务监督,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现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针对现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本文将主要对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修正收付实现制
当前,我们国家由于财政公共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还没有出台,全面推行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改革的条件还没有具备,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更准确,对单位的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也就更客观、更准确,也是为了真实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结果,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同时,中小企业也需要编制并利用预算作为其财务控制的手段,不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很难奏效。
二、继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若干具体会计准则。截至目前,财政部已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针对企业合并、分部报告、外币折算等具体会计准则的研讨,正在努力初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目标。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参与者,应当积极融身于继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事业中,也将逐步其内部会计制度。
三、改进资产负债表结构
中小企业资产负债表可做以下修改: 首先,去掉此表中的收入、支出两大类,使之只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类账户, 这样就不存在时点报表包含时期内容的情况。其次,在资产类中增加“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当发生“结转自筹基建”业务时,借:“结转自筹基建”,贷:“银行存款”,同时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固定基金”;在竣工结算后,全额冲回以上在建工程, 同时按实际竣工值增加固定资产值, 这样就可以保持报表总资产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最后,在收入、支出报表中增加“事业结余”、“上年事业结余”及“累计事业结余”栏, 使之与资产负债表中的“事业结余”相对应。
四、改进会计报表披露
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增加“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两栏,同时,净资产方的“固定基金”按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为此,中小企业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由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已经在购建当期直接列支,因此中小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应再作为支出入账,可直接冲抵“固定基金”。通过以上处理,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净值。在不改变中小企业收支情况表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在收支情况表中增设“本年预算数”和“实际与预算的差异”两栏对各项收支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差异的反映,不仅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部门了解中小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有利于中小企业改进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五、抓紧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专业核算办法
国外,很多国家对小企业都有单独的会计标准,因为小企业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比如规模较小,不对外筹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等等。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近来也将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研究的重点。我国小企业众多,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针对小企业特点单独指定《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专业核算办法,以灵活方法和制度,区别大企业会计制度。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形成独立的中小企业会计体系。应对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出规定,尤其从防止资金的流失和滥用、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着力强调合理授权等关键的控制点对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进行具体的指引,促使中小企业不断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
[2]赵永刚:解析“三角经营商法”[J].商场现代化,2004,(15)
[3]周宏等:当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与未来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6(4)
[4]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J].《科技咨询导报》,2006(20)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制度 优势 改进
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小企业的兴衰。提高我国小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应从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在改进监督和检查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指导,规范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小企业的会计工作的质量,使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加强对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优势的宣传
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利之处在于:一是会计核算强度变小。这表现为《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比《企业会计制度》少23个,其中资产类的“可供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减少14个,负债类“预计负债”等减少6个。此外,减少的科目还有所有者权益类“已归还投资”科目、成本类的“劳务成本”科目、损益类的“补贴收入”科目。会计科目的减少也减少了许多会计事项的核算,比如,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小企业只要求对流动资产即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计提减资准备。少了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减值准备的计提。二是会计核算难度降低,《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些会计科目虽然名字没变化,但核算内容较简单。比如。《企业会计制度》对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存续期内可按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采用直线法摊销。三是将给企业带来有利的经济后果,如将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造成当期费用降低,利润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增加。因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将使企业增加利润,增加资产总额,从而增强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总之,《小企业会计制度》体现出了灵活性、简单化和税务导向性特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纳税义务。通过宣传帮助小企业正确选择适宜的会计制度,特别对不适宜选择《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应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劝其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必要时,强制性要求其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二、为《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工作确定新的培训思路
目前,《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一些企业中受阻,更重要的是小企业业主的认识不到位,所以我们必须在提高小企业业主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自觉性上下功夫,一个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强对小企业业主的培训。即组织小企业业主系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对小企业业主培训,要有所侧重,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重在业务上的培训,对小企业业主的培训重在说明《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价值,即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小企业经济效益有什么好处。如果采取双管齐下的培训方法,相信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三、对小企业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应加以改进
小企业较低的资金筹措能力及薄弱的技术力量,注定了其只能从事资金需求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又往往是竞争最大的行业。因此,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显然要比同行业的大企业大。
1.小企业会计的确认的改进。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仍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仅仅是因为如果不以此为前提便无法进行诸如固定资产折旧的正常会计核算。但这种持续经营假设是弱式的持续经营假设。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税务机关,纳税是企业的责任,同时在对企业进行税收征管时要考虑到其支付能力,因而综上所述,结合小企业资金缺乏,对应收账款坏账的承受能力较差的特点,小企业会计在确认上应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原则,即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小企业会计确认的基础。
2.小企业会计计量的改进。由于考虑到小企业信息使用者主要依赖过去的信息进行决策,可靠性应处于优先地位,也就是真实的反映小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讨论小企业会计计量时应注意考虑这一点:第一,计量属性的选择。小企业主要按税法的要求进行,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原则,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小企业会计应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对于财务会计上用到的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可不予考虑;第二,计量单位的选择。由于小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关心的是小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即偿债能力。因而,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货币性信息。同时,由于小企业其面临的风险比大企业多,在小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对小企业所面临风险的状况要有所反映,譬如,小企业的持续经营情况、小企业的抵押状况、小企业的担保状况、未来的预计发展前景等,也就是在报告中也应反映一些有助于银行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非货币性信息。
此外,对于小企业的确认、计量、披露政策方面的选择,应以简单为原则,即尽量减少选择的空间。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其专业判断能力低下,若给予小企业会计太多的判断空间,则可能会使得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无所适从。因而,小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越简单越好。基于此,同时结合小企业会计的税务导向,在制订小企业的相关会计政策上应主要以税收法规的政策为准,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等。
四、重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养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重视继续教育,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平,为《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提供合格的人才保证。适应知识更新的要求,解决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业务工作不适应的问题。
五、营造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府主管部门要把小企业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规范企业主的责任,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政府主管部门要定期和小企业主,以及会计人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另外,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勤于监督和检查,既要对经营过程进行检查,又要对会计工作进行检查。帮助小企业解决会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兴元:《小企业会计制度》解读(二).《财会月刊》,2005年,第2期
(1)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当前中小企业多为私人企业或家族企业,规模小,投资者即为经营者,管理上多带有独断专权的性质,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过于关注眼前利益,缺乏经营企业的长远眼光。表现在会计方面即多聘用自己“信得过”的亲属担任出纳,掌握现金,自认为这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又避免了聘用专业会计所需的高额工资开支。实质上,这直接导致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现状,尽管在结算期会临时聘用一些兼职会计或退休老会计弥补平时会计工作的不足,但是难以代替聘用专业会计对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2)会计核算混乱。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的缺乏,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不完善,期末核算经常出现收支不符、帐实不符、帐表不符等错误。不仅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影响了企业决策者对实际经营状况的判断和对今后经营方向的选择。也导致平时做账对原始凭证控制不足,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发票和单据,甚至很多账目仅有白条作为“凭证”,造成企业账目的混乱,即使期末聘请专业会计进行核算,也无法保证核算数据的真实性。由于这些非专业会计人员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且又完全是听从企业经营者安排,在做账时为避税常有做假账的现象,其核算随意性大,固定资产折旧过高或不该提而计提,乱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收入不记账或少记账,甚至出现两本账的现象,造成会计核算混乱。
(3)会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会计方法的科学性运用与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执行是全面实现会计职能的决定因素。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简单与片面,特别是核算的混乱和人为操纵,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和分析职能的实现。会计职能绝不是简单的记账和算账,还有对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监督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财务报表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但中小企业的特殊性使其忽视了会计的财务监督职能,甚至是故意限制会计的监督职能,使会计人员完全受制于管理者,这直接纵容了核算混乱、弄虚作假状况的发生,更导致了经营者决策盲目,造成企业资产流失、经营浪费等不利因素,损害企业利益。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不足和管理者的人为操作,导致会计报表缺乏作为管理者做出经营判断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这必然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损害企业的根本利益。
二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化的必然性。
(1)会计制度化是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保障。企业财务活动不仅是记账、核算、制作财务报表等财务活动执行后的职能,还表现在财务活动执行前的预算职能和财务活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和有效执行是会计工作的关键,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保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对来自各方的风险,这包括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外部原因,也包括管理失误、财务危机等内部原因。在诸多风险中财务风险往往是企业最不重视的,很多中小企业黯然退市多因为资金问题,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事实上仍有很多中小企业不能深刻认识财务问题潜在危险,在经营过程中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对会计工作认识不深,会计工作缺乏规范化管理制度,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严重不足,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和利润的流失。财务活动受企业经营者个人意志影响,而经营者的决定又缺乏科学的财务报表作为决策依据,多凭主观意断,这正是企业决策失误的根本所在。财务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会计工作不规范就意味着企业经营基础不稳,所以,为规避财务风险、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必须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会计制度化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根基。企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企业的发展也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靠某个人或某一个部门是难以独立完成的,这是现代化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志性因素。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放弃之前家族式的传统管理模式,走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各个部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尤其是作为管理基础的财务管理部门,切实保证会计工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愈演愈烈,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核算工作越来越复杂,缺乏专业素养的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或知识结构已经过时的退休老会计,都难以应胜任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并走会计制度化的道路,不然将影响中小企业充分参与到现代化的精细社会分工中,错失很多做大做强的机会。
三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化运行机制研究。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工作规范。首先,会计制度和工作规范应适合中小企业发展。2001年9月在日内瓦中外专家重点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指南的问题,这为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化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开端。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特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化的建立健全要从如下几点展开。一是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条文要求,完善当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当前中小企业的核算方法存在较大随意性,出现许多人为操纵,这是严重违背《会计法》中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要求的,必须坚决改正。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和工作规范必须与其特点相适应。会计不仅是一个职位的代号,更是一个部门的名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会计是作为一个由很多会计人员组成的部门存在的,有其独立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业务也较单纯,会计的核算也较简单,所以一般不设会计部门只有会计人员,或者会计部门只有少量的人员组成。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使会计制度和工作规范简单易行,避免制度过于庞大和规范的繁琐造成会计工作本身的成本大增,违背了会计工作的成本效益原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其次,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要与时俱进。聘用专业的会计人员负责企业财务工作并建立健全会计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不意味着彻底的解决了小企业的会计问题。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不断变化的经济问题,要求会计工作核算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经济问题需求,其发展时刻与经济需求保持一致性。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计核算方法的更新与完善,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和应用,更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适应新经济问题的必备。同时由于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趋势,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已是必然,而且很多中小企业产品已经远销国外,这要求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与会计制度必须与世界接轨,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以更具国际性的工作方法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2)提高管理者对会计的认识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
一要深化中小企业对会计制度化的科学认识。态度决定行为,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为会计工作制度化所做的努力程度。财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兴衰。当前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常选泽自己的亲属作为企业会计,哪怕这些人没有专业的会计资格,只是为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然而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做法是错误的,会计的职责绝不是简单的对现金流动的记录与保管,会计工作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控制、预测与分析等方面的职能要比简单的资金核算与收支更重要。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深化对会计制度的科学认识,聘用专业的会计人员,真正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要注重会计人员业务素养的提高。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执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化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依靠会计人员去落实,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学习问题,及时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更换专业会计,更新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同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引起中小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的发展需要的绝不是绝对“听话”的会计,会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绝不能以某个人为服务对象,而应该以整个企业的利益为服务对象。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意识并坚决执行,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健康运转。否则,一味按照企业管理者个人的意愿去行事,不但违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伤害企业的利益和发展。会计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是企业发展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及时学习会计核算的前沿理论与操作实践,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使用,同时还要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政策,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工作挑战。
(3)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
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会计工作中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是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帮助企业及时有效规避风险的关键措施,所以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化必须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职能。首先,在财务部门内部各会计人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明确责任,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其次,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控制也表现在企业产供销各个环节,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原料采购、仓库管理、设备折旧、运输费用、工人工资、缴费纳税、银行贷款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财务活动的参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即加强会计人员在这些财务活动中的参与度,切实保证每个环节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打破之前中小企业管理者在这些活动中“一肩挑”,而会计人员只在事后按企业管理者的要求记账的不合理现象。只有各个环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障,才能保证最后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而真实性的财务报表作为管理者的判断依据才能避免经营决策的失误。
二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管。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会计工作混乱的时期发展较长,企业使用“信得过”的亲属作为会计的思想根深蒂固,单靠企业内部的调控去实现会计工作的制度化是不现实的,彻底实现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化并保证其正常运营必须还要借助外部的监管。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管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这两种监督都必须依法执行,绝不能打着监督的旗号任意干涉企业的正常运营。其中国家监督主要包括财政、税收、银行等有关部门,保证企业的会计工作严格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合理、合法的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即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有效掌握,为国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社会监督主要是社会上一些专门的会计事物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受相关单位的委托对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审计和验资等工作,它是一种第三方监管的形式。它的独立性质既弥补了企业内部控制不严的弱点,又避免了国家监管容易滋生腐败的尴尬,使监管效果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所以必须注重社会监督的发展,使其成为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
四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完善中小企业会计职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化的实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了会计的行为,能够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强化企业的核算职能。同时会计的制度化也使会计工作尽可能不受管理者的控制和干扰,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工作,切实起到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作用,避免了沦为企业管理者“记账先生”的尴尬。
自2013年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制定和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一)我国小企业原施行的各类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评述
1.行业会计制度。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财政部制定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共十多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分别在各行业的企业中施行,原有分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全部废止。后来又先后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后被《企业会计制度》替代)、《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多数企业替代了行业会计制度,但部分企业仍在执行行业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改变了行业会计制度的分散状态,将各行业会计事项的共同处理原则和方法规范在同一会计制度中,并且针对各具体行业账务处理、报表列报的特点,分别制定了有补充规范性质的具体核算办法。但是,《企业会计制度》按规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母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小企业等单位,不适用于一般小企业。
3.小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财政部规定在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小企业会计制度》即行废止。
4.《企业会计准则2006》。我国一般小企业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只有下列三类小企业执行该准则:(1)股票、债券公开上市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复杂,客观上给小企业究竟执行何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造成困扰。通过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分别适用于所有大中企业和小微企业,统一规范了企业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还有其外部背景:(1)现有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待加强;(2)为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与会计处理的差异,有必要就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趋同,相应调整会计核算规范;(3)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金融部门认为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使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从而降低金融信贷风险;(4)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9年制定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制定自己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工作也是客观要求。
(二)制定、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大意义
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加强小企业税收管理,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有利于加强小企业贷款管理,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靓点和政策研读
(一)账务处理简便、务实
根据我国小企业的特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力求简便、务实。比如:(1)实物资产按照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扣除规定折旧、摊销后的价值计量(实际净值法),不采用诸如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与成本孰低法等小企业财会人员难于掌握、小企业领导者也不愿解读的计量办法;(2)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都采用成本法,不采用相对复杂的权益法、实际利率法等核算方法;(3)应收债权损失采用按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条件直接核销的方法,不再通过先计提坏账准备再转销、补提的备抵法;(4)所得税核算统一采用应付税款法,按当年实际应交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不采用区分所得税费用属于往年、当年、下年的纳税影响会计法;(5)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采用记今年账、调上年报表这类计算难度大、实际意义不太大的追溯调整法、追溯重述法;(6)《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规范合并财务报表,有母、子公司结构的企业集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
(二)贴近税收,纳税调整、纳税申报相对简单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除了政府补助业务会计上与税收上处理方法差异较大外,其余业务处理基本上都采用了会计贴近税收的政策原则。比如:(1)《小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严格地适用历史成本原则,这与税收上初始计税基础的定义是一致的;(2)准则中的资产账面价值、净值,与税收上资产的“净值”概念范围一致;(3)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中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按照投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投资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改为以投出资产评估价值计量投资成本,这与税收上按公允价值计量投资的计税基础规定相一致;(4)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下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持有期间不确认收益,《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改为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在债券计息期确认投资收益,改变后的会计处理与税法上规定一致;(5)《小企业会计准则》列举的债权损失和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确认条件,与税收上相关规定文字表述几乎完全相同;(6)《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文字表述与税收规定也几乎完全相同。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庞大,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经营形式灵活,经营范围广阔,成为我国 市场 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但中小企业也存在经营信息不公开,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蕴含了较高的经营风险。2011年10月,财政部出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通过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本文结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对应该加强的几个事项进行了思考,以期共同商榷。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
1.与税法的差异没有充分协调。小企业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税务部门进行规范征税的重要依据。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就是要明确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进而为依法足额纳税提供会计信息保障。但在具体核算要求中,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增加了会计人员进行纳税申报的难度。比如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等问题的选择上,和税法就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过于繁杂的纳税申报可能导致出现非主观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因此,《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修订过程中,应尽量向税法的相关规定上靠拢,与税法实现进一步协调。
2.未作出衔接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十条规定,本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同时废止)。但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说明,《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行业企业会计制度也应该同时废止。自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行业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就成了诸侯混战的时代,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不少会计人员不知道使用什么会计标准,除了知道小企业不使用企业会计准则外,大部分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使用不明白、不清楚。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
《小企业会计准则》信息质量方面的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注重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对会计信息的谨慎性考虑不全,规定不再计提减值准备,有悖于会计准则中不应高估资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方面就显得比较差。二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是从方便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角度出发的,因此,对如何满足银行和税务等其他利益相关人考虑不周,忽视了其他信息相关者的利益。
二、对如何全面落实《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对策思考
1.完善相关会计制度。结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要求,重新修订《会计工作规范》或者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在规范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在要求,对具体的会计岗位、会计交接、会计信息披露、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保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得以落实。同时,要全面落实会计和税法的趋同工作,在两者之前再次权衡,争取做到“最大程度和税法保持一致,但是又保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这个理想状态,让《小企业会计准则》更好的发挥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再次,合理进行会计减值准备的计提,如果为了会计真实性信息要求而忽视了会计谨慎性要求,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无法有效保障的。因此,应合理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资产界定一个范围,对超出此范围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而未超过该范围的不予计提。对特殊行业或特殊资产,比如一些采矿业、钢铁行业等小企业会发生较多的存货跌价准备;对酒店等餐饮行业来说,食材也存在着用不完或者过期的风险,存货跌价准备也是必须的。因此,应进行具体的制度细化,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做法,确保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2.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首先,要加强会计系统控制。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制度,制定本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要进行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不断的优化会计工作的流程,确保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进而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的重视,通过优化单位财务管理行为,为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财务保障,进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为真实全面的经营信息。其次,要加强授权控制,要求单位的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必须经具有审批权人的审批,防止员工随意处理、盗窃财产物资或歪曲记录。对日常的经济业务或行为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或执行各项业务。再次,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如何需要通过审计的形式来进行反映。审计部门直接向领导定期报告工作,以增强审计部门工作的主动性,防止受过多因素干扰而影响其工作效能。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由于不具备建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因此,可以通过外聘审计人员的形式,来定期对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发挥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也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会计准则的全面有效执行,必须要不断的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新准则培训工作,结合制度规定和企业实际,来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驾驭新准则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奖惩力度,对违反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根据性质和问题严重程度,给予必要的处罚,通过规范的政策和制度引导,来不断的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执行
会计准则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以强化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更好的发挥全体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李萍.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J].商业经济,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