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18:1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8,登山
课时
2
授课时间主备课
教师
刘美云
参与备
课教师
授课教师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新词
积累喜欢的词语
过程与
方法
启发谈话法
体会课文末尾列宁的一段话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学习列宁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优秀品质
板
书
设
计
上山:走小路赶时间看日出
登山
下山:走小路自觉锻炼意志
课
后
反
思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订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
同学们,还记得《雀》这篇课文吗它讲的是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关于列宁的故事.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集体交流.
指名读生字,说意思.口头组词.
指名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想想列宁是怎样走过靠近深渊的那条小路的.画出描写列宁神态动作的词.
学生自读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指名说
你感受到什么(害怕)
感情朗读(为什么要这么做)
到了山顶,他们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学生读课文,互相交流,并感情朗读体会列宁登上山顶后愉快的心情.
布置作业,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这条小路是怎样的(投影显示)
过渡.列宁为了节省时间看日出,走了一段危险的小路,返回时,为什么又走那条小路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次,理解含义.
自读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
再读,细细揣摩,体会这句话含着的意思.
第一句话写出了列宁对待"害怕"的态度不能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第二句话强调了革命者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意志的机会.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教版;传统文化;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0901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既是传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汲取文化精髓M而和谐、茁壮发展的需要。人教版教材作为目前流行范围较为广泛的教材版本,其影响不容小觑。因此,通过分析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建构传统文化的优势,可以为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加科学、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一、传统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多彩
纵观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于积极纳入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小学一年级上册选取了诗人李白的经典诗作――《静夜思》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该诗运用清新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其意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自此成了中华民族抒发思乡情感的经典佳作。再如,四年级下册选入了《文成公主进藏》一文,主要介绍了唐朝文成公主历经千难万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意志抵达,最终与松赞干布完婚的故事,特别强调了文成公主进藏给带来了巨大变化。学生通过对这一传统历史文化故事的阅读,可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视野,丰富历史学识。又如,五年级上册收录了陈慧瑛的代表作《梅花魂》,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魂”指的则是梅花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即“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通过对该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这一意象,这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意象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可以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丰富的文化素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营养。
二、传统文化内容符合时代特征
只有符合时代的才是先进的。传统文化内容繁多,但也存在着一些与时代背景不符的封建糟粕。这就要求教材编订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性的扬弃,合理继承、发展其中符合时代的先进文化,如此才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之道。而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建构传统文化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以《三字经》为例,其中既有引导人认真学习、奋发向上的内容,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有提倡孝顺父母、谦和礼让的内容,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但也不乏一些消极的糟粕文化,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就过于强调“三纲”,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一消极思想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统治者加注在被统治者身上的沉重伦理道德要求。很显然,此思想并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时代背景。鉴于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舍弃,仅仅选取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是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这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运用更多积极、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内容有着多样的呈现载体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收纳了众多丰富的传统文化,更借助众多新鲜有趣、趣味生动的载体加以呈现。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得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特定的传统文化。
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端正的环保价值观念。在单元结束后的扩展性活动中,更是以故事的形式对“竭泽而渔”这一成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既使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竭泽而渔”的内涵,更使学生由此及彼地认识到,人类若是不顾及长远利益,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那么注定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再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匆匆》一课教学结束之后,教材便以阅读链接的形式向学生补充了《明日歌》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该诗简单直白,意蕴却极为丰富,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在体会到古人价值观念的同时,牢牢树立起“今日事,今日毕”的时间观念……
不难看出,以多样的载体加以呈现是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建构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突出特色。
1、《永生的眼睛》是《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6课》、《北京课改版六年级第5课》中的文章,作者是【美】琳达·里弗斯,该文通过写琳达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2、《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琳达一家几个人先后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故事,他们的生命虽已逝去,他们的眼睛却因此获得了永生。
(来源:文章屋网 )
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认识观察活动,在观察中积累习作素材呢?我认为,我们不妨从观察四部曲开始。
一、解读观察目标,明确素材积累的方向
观察效果的好坏决定于观察目标是否明确。教师必须预先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观察的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尽量把观察目标提得明确、具体一些。
针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话题“学本领”,教师可解读习作目标,预设三次观察过程。第一次是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有哪些拿手的本事,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这次观察的目标是领略本领的美丽,积累习作素材。第二次是指导学生观察这样的本领的魅力体现在哪里,哪一点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这次观察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寻找不同点中发现特点,有目的地积累素材。第三次是指导学生观察学本领的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学本领的要点,突出学中的趣事,积累有效的素材。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如果一个铅球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奋斗目标,铅球就会朝着那个目标飞行,而且投掷的距离会更远。”的确,有了一个个观察目标,我们就会有不竭的动力,进而不懈地努力,达到预定的观察效果。
二、制订观察计划,掌握积累素材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录观察所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悟出积累习作素材的门道。
(一)提供范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习作练习是写一处自然景观。根据“突出奇特之处”“按顺序写”的习作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订表格式的观察计划,从观察景物的时间、方法,景物的样子或变化,自己的感受等方面入手,紧扣习作要求,使之具有典型性。这有助于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展开有目的的观察,启发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增加观察和积累的有效性。
(二)鼓励创新
在提供范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观察计划。如上面的观察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把按时间观察的顺序改为按空间观察的顺序,其余部分也可以灵活改动,使观察计划更贴近个体实际。教师还可以采用观察卡片的形式,在记录的格式上创新。当然,观察计划应当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修改、完善。
三、聚焦观察过程,破解积累素材的密码
根据观察计划,教师要指导学生展开观察活动,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积累素材的诀窍的掌握。在操作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聚焦“六到”,知其一亦知其六
所谓“六到”,即眼到、耳到、鼻到、嘴到、手到、心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习作话题是“父母的爱”,有位学生计划观察妈妈为她烧早饭的情景,感受深深的母爱。在观察妈妈烧早饭的过程中,我指导她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
以下是该学生观察妈妈煎荷包蛋的记录。
在记录素材的过程中,这位学生运用眼、耳、鼻等各种器官进行综合观察,轻松地掌握了观察的基本方法,突破了素材积累的瓶颈,破解了素材积累的密码,使观察更为全面和深入。
(二)聚焦方法,会其一也会其他
聚焦方法即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有方,积累和习作时自然得法,顺理成章。
方法一:有顺序。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它的“序”。因此,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做到有序观察,如由近及远、先上后下、由左及右、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地观察,随行踪的变化改变观察点进行观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等。只有观察有序,表达才能有理。
方法二:抓特点。世上万物千差万别,只有掌握了特点,才能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三年级下册的一个习作话题“自我介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观察时,我们应抓住他和其他人的不同点,如皮肤特别黑,特别爱笑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写出个性。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抓住了特点,习作才会个性鲜明,令人过目不忘。
四、锁定观察目标,汲取素材的精华
素材是习作的基础,那么怎样选择合适的习作素材呢?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审视习作要求,回顾观察目标,凡是与观察目标关系密切的,对主题有突出的表现作用的素材,都应选用到习作中,否则舍弃。
(一)取主舍次
主题是习作的灵魂,选择习作素材必须紧紧围绕习作主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个习作话题是“生命(现象、故事)”。有一位学生观察了一棵遭遇各种灾难却艰难成长的大树,积累了许多习作素材:(1)小树在和风中的快乐;(2)孩子们对小树的爱护;(3)小树在夏日毒辣的阳光下暴晒;(4)小树在冬日被绳子捆绑。根据习作主题,第一个和第二个素材显然和主题关系不紧密,在筛选时可以把它们舍弃掉。一棵树要长得枝繁叶茂,得修剪枝枝丫丫,主干才会粗壮挺拔。习作素材也必须经严格地筛选,才能发挥作用。
(二)取典舍非
选择典型的素材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最能鲜明地反映事物面貌的材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的习作要求是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有一位学生想表达深沉的父爱,有关父爱的事例很多,他最后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1)父亲教近视的我做眼保健操;(2)每个双休日,父亲都带我到鹿山公园登高远眺;(3)父亲学着煲枸杞明目汤。这些典型素材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思想,事虽小却扣人心弦。
(三)取新舍旧
古人在写文章时讲求“凤头、猪肚、豹尾”,其中的“凤头”,指文章的开头要十分精美,如凤凰之头一般华丽。教师的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一堂课而言,引人入胜的导入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探究的欲望,为新课的成功开展奠定基础。导入语的设计策略现分析如下:
1.以“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的认知心理因素,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原动力,离开兴趣谈学习是徒劳而无功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趣味性的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新课导入,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蝙蝠和雷达》一课的教学伊始,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导课:“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贴鼻子’的游戏,请四位同学自告奋勇地到讲台上好不好?”学生听说做游戏,都争相举手。我将四位学生分成两组,都蒙上眼睛,每一组的两位学生相距三米,然后相互靠近,进行贴鼻子。结果,两组的四位同学怎么尝试都失败,有时候贴到了脸,有时候贴到了眉毛,连走路都失去平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适时转入新课:“大家知道为什么他们贴不正确吗?”“因为他们眼前一片漆黑!”学生答道。“对,正是他们视线受阻,所以会贴错,但是有一种动物――蝙蝠,它们在漆黑的夜里仍然能够像飞机一样安全、快速地飞行,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学完今天的新课《蝙蝠和雷达》就知道答案了。”教师的趣味性导入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达到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2.以“疑”导入,引发学生探究热情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过程中,疑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其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性导语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发散性思维,因势利导,以疑促思,以疑导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新课导入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导语:“在同学们的心中,小鹿应该是温顺、可爱、善良的小动物,很令人喜欢,而大灰狼却是凶恶、残暴、狡猾的动物,让人讨厌。但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中,小鹿成了破坏森林的罪魁祸首,而大灰狼却成了森林的守护者,到底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翻开书本。”教师的导语让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认为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怀着极大的探究热情进行新课的学习。学习专注度和热情很高,这就达到了有效导课的目的,顺利地实施语文的有效教学。
3.以“情”导入,强化主旨把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习得,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所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的有效渲染来进行情境的创设。笔者在听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了韩红的《天亮了》,歌曲情感充沛,极具感染力,学生和听课老师立刻沉浸到歌曲的意境之中。此时,教师满含深情地讲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一家三口在游览时,缆车突然往悬崖深处坠落,千钧一发之际,孩子的父母用自己的双手高高地托起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父母的爱……讲台下一片寂静,大家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调整情绪后,教师转入新课:“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教师深情导入之后,学生的情感一点点地被激发出来,进而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4.以“忆”导入,联结新旧知识点
“新旧结合”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从而有效构建起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达到“温故知新”的教育目的。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台湾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窃读记》这篇课文,该文讲述了一个爱书女孩的感人故事,然而,林海音还有一部更加著名的作品,那便是《城南旧事》,它记录了作者童年的点滴往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作品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样就很好地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新旧结合”式导语,要求教师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迁移能力,只有宏观把握才能应用自如,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才能取得掌控全局的效果。
导语的设计是一门深奥的教学艺术,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堂课的教学成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让自己的新课导语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奏响美妙的语文课堂教学旋律。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城关中区小学)
一、情景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教学时创设相对真实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与传统教学相比,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似的情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一课时,考虑到实际情况,肯定很少有学生亲眼见过烟台的海上景观,没有亲身经历过也就不能对烟台的海有直观的认识,对文章中所描绘的烟台的海的种种美景也不会产生很多共鸣。于是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烟台的海景的情境(播放了几个烟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海景的视频),学生仿佛和作者一起,在声色具备的视频中欣赏着烟台春天的波光粼粼、夏日的波涛汹涌、秋季的波澜不惊、冬天的寒风逐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的景色中去感受、去欣赏、去讨论烟台的海景,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效性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二、探索生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如上文所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越是新鲜的事物小学生的探索热情越高,脑细胞运转得越快,注意力越集中,感知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发展,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时,可以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一学习规律,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就好比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让学生在疑问中主动探索、研究,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月球之谜》一课中,由于上节课的学习是关于太阳的相关知识,学生对太阳和地球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在笔者点明了本节课的主题,“月亮”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一位学生便问:“老师,你说太阳太热不能像地球一样住人,那么月亮都在晚上出现,温度不高,是不是能住人啊?”在这位学生的启发下,其他同学的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那月球上有水吗?”“月球有多大啊,能住下我们这么多人吗?”“老师,嫦娥姐姐是不是还住在月球上啊?”学生的各种疑问让笔者大悦,于是笔者趁机说:“月球是一个很神秘的星球,老师也不知道嫦娥姐姐是不是还住在月球上,让我们大家一起到月球上去探个究竟吧。”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迅速进入文章学习,学生也在旺盛的求知欲中不断的探索,探究能力大大提高。
三、游戏固趣,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好奇心,好动爱玩也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小学教师都知道,让小学生正正经经地坐好听完一节课是件难事,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别的事物分散,维持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要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在适当时间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表演、竞赛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许多教师比较重视读写结合,将习作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改变阅读教学重读轻写的现象。不过,不少读写结合的阅读课还存在学段目标混乱、教学越位、效果不佳的现象。笔者以为,读写结合教学应立足年级目标,以单元为整体备课,避免随意拔高或降低年级要求,做到不越位、不高耗。笔者就此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立足“年级”目标
立足“年级”目标,指的是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习作(写话)的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为标准,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各年级习作(写话)目标,然后以此为参照,有的放矢地加强学生的习作实践。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目标,仅提供了“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各“学段目标与内容”,还是显得过于笼统,运用这些目标指导学生习作还是有一定的模糊性。比如课标中三年级与四年级归为第二学段统一要求的,至于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教师应依课标“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参照学生年龄、习作基础,以及现阶段学生习作需要得到哪些帮助等因素,制订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习作(写话)年级达成目标。心中有目标,教学才不盲目。如,笔者根据课标与本班学生实际制订的四年级的习作达成目标:1. 观察周围世界,愿意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思等写下。愿意把写得满意的内容与他人分享。2. 乐于积累词句,并根据需要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3.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4. 能按对话描写时提示语的四种形式写对话,标点准确。5. 自然段――学习在一个自然段中,围绕一个意思写完整、具体。6. 逻辑段――尝试围绕一个意思,用几个自然段表达清楚。7. 学习抓住特点,有顺序地表达。8. 学写书信、便条,格式正确。9.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10. 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有了较为详细的年级习作教学目标,再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方向就比较明确,教学时,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去努力。
二、单元“整体”备课
1. 领会教材编写特点,扬长避短。
人教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材,大部分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定专题内容,少部分从文体等角度定专题内容。如四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习作在“语文园地”中也相应地安排了8次。依次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其中,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个人,这四项内容是说、写合一安排,阅读与习作关系比较密切。其他四项则是说、写分开安排,读写的关系就不明显。教材这样编排,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同一册教材,不同的单元之间,习作训练缺乏有机的联系。“语文园地”中的习作编排各单元之间彼此没有什么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单元”为整体设计教学,摒弃阅读教学中重读轻写的习惯,把阅读与习作实践结合起来。对于说、写合一安排,阅读与习作关系比较密切的单元组,要根据训练重点组织读写教学;对于说、写分开安排的单元组,要认真钻研教材,侧重一两点进行读写结合。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到各单元的写作技能的训练是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是否存在训练的盲点,努力达到有序地进行习作训练。
2. 把握单元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挖掘读写结合的练点。
现行人教版教材中,尽管有些单元组说、写合一安排,但关于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体现的方式不一,这就需要教师谨慎把握。有的单元组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习作要求”中分别点明,这可以说是以明线形式出现。有的则在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以及文中的“泡泡”予以暗示,这可谓以暗线形式提示。这样的编排,重在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体验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再用来指导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我的发现”,通过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渗透了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排比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中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填写“课文中”和“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例子,渗透了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因此,教师可从各单元的“我的发现”或“交流平台”“习作要求”等入手,准确把握习作训练的侧重点,再依据“侧重点”寻找“训练点”。如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我的发现”提示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该单元的习作要求:“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把要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笔者再联系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两篇略读课文《牧场之国》《麦哨》,并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确定了本单元两个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和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单元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一”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为训练此写作技能,《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定为:“扩写‘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注意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单元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二”是“学习通过描写和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普通事物来抒感的表达方法”,因此《乡下人家》一课教学,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定为:“仿照《乡下人家》的写法,写一写《城里人家》。”这样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落实单元整体备课,读写结合的教学就不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总之,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确定了年级的习作达成目标,还要再根据教材的特点,合理制订各单元习作目标和各单元写作技能训练的侧重点,以及单元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这样,才能让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做到“到位,不越位;有效,不高耗”。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魁岐小学)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运用;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针对阅读教学中重理解、轻运用,重讲解、轻实践等弊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如何落实?如何体现呢?结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谈几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语句推敲 研读文字
巢宗祺教授这样说:阅读教学确实需要讨论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不过这种讨论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文,通过盲童安静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在这篇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词语就是“奇迹”,而文中正有这样一句话: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于是在教学时,我对学生说:“读完课文,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划下来。”学生一下就找到了“奇迹”这一句。我首先让学生理解悄然、竟然、奇迹的意思,带着不同的感受去读句子,然后通过对比朗读:①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②安静的手指合拢,拢住了那只蝴蝶,是一个奇迹。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最后峰回路转,安静还创造了哪些奇迹呢?引读课文,感悟安静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我就是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让学生以具体的语言现象为思考点,推敲语句、研读文字。
二、揣摩表达 品味文字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的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如我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一文时,文中第一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教学这一段时,我不仅抓住“颜色鲜艳”和“小巧玲珑”来品读翠鸟的外形特点,还把它与第一课《燕子》进行比较阅读,出示燕子第一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师:这两处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描写动物外形的。师:作者在写燕子的时候,抓住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来写,写翠鸟时为什么不也从这三个方面来写呢?学生交流得知: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描写动物要抓住特点来写。这样一来,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而且体会到语言表达的特点。
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是各具特色的,比如标点符号的用处,反复出现的词语表达的效果,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表达方式等,无论何种文体,都应增强语言运用意识。
三、读写结合 运用文字
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发现第四自然段写“鱼”那部分的内容是总分总的写法,我想:何不引导学生运用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呢?只有这样才真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想吧。
我是这样设计的:引导学生运用总―分―总的段式结构写一段话。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作者对鱼的描写,学会了要想把一个意思写具体,可以用上“总分总”这样的段式。其实这种段式是我们说话、写作文最常用的一种段式。比如我们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里的花真多啊……我们就可以用总―分―总这样的段式说一段话。中间具体介绍都有哪些花,它们的颜色、样子、姿态等。可写的事物还有很多,你们能说一说,还可以写什么吗?”
有的同学说写天上的白云多姿多彩;有的说写游乐场里真是热闹极了;还有的同学说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爱极了……大家众说纷纭,一下子拓宽了思路,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后,真的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我想之所以学生会写得如此丰富,如此好,正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场”,让学生敞开心胸去写作,而且教给了学生如何去写的方法,学生才会写,乐写。我想如果每节课我们都关注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能不会提高呢?
四、综合实践 言语习得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学生的“言语习得”。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后,结合园地五中的习作内容,我安排了一项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做小导游,带领游客游览颐和园。
做小导游时,要准备这样几项工作:
1.了解导游是干什么的?
2.如果你是导游,出发前接到一项任务―带领游客游览颐和园。出发前,你得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回顾游览路线和各景点名称)
3.如果你是小导游,该怎样介绍这特有的景色呢?(抓住“特有”一词回忆优美的风光,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4.哪个景点最吸引你,哪些词语能让我们从中体会?(抓住重点词语朗读、发现、品味)
然后,让学生玩一玩“解说接力游戏”:行程分三个部分,用抽签的方式选出解说内容。最后总结方法:如果你旅游归来,想写一写自己的见闻,从《颐和园》中学到了什么呢?
发现问题,必须解决问题!唯有提高教师练习题设计能力,让习题变得科学、合理,才能有效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能力,促进学生的阅读发展。现就中高段阅读练习题设计做如下建议:
一、阅读练习题的设计必须基于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习题检测目标、内容必须与语文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标即课标”。下面以中段、高段两个习题设计案例进行操作说明:
案例一:四年级下册阅读练习题设计
1. 默读短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起因: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
短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检测目标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检测内容是“要素归纳法”,这也是中段常用的概括方法。
2. 文中“落汤鸡”引号的作用是( )。
①表示特定称谓 ②表示着重强调
【设计意图】检测目标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了解引号的一般用法”。引号在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和课外读物中大量出现,了解其用法,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
3. 细读第5自然段,完成填空。
“半信半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相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怀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检测目标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 “泪水就从眼里涌出来……”请想象一下“……”省略掉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境,用几句话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 检测目标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练习题的检测目标不要重复单一,尽量兼顾多个检测目标
练习题的设计也讲究方法,特别是抽样的技巧。习题数量毕竟有限,尽量设计综合性习题,可以兼顾多个检测目标。
案例二:五年级下册阅读练习题设计
①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恼和忧愁;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指引我认识善恶美丑帮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阅读大量名著,( )能增长我们的见识,( )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③朋友们,让共同一起阅读名著吧!
1. 给第①句中内打上正确的标点。
2. 根据第①句中前面句子的表达特点,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3. 在第②句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 在原句上修改第③句的语病。
课文插图(含图画、图片、照片、影印件、肖像等)是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发挥插图的作用,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低耗高效,师生和谐共长。
一、正确运用课文插图,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当代研究脑生理的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有六个信息输入通道,即视、听、尝、触、嗅、做。在被试群体中有37%的人属于触觉学习者,通过移动、触摸、行动来学习;有34%的人属于听觉学习者,借助声音和音乐来学习效果最好;有29%的人属于视觉学习者,通过图片文字进行学习。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多种信息输入通道,有利于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控制视觉中枢,左脑控制语言中枢,要把视觉中枢感受到的图像、画面,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再通过语言中枢用搜索到的最精美、最确切的词语、语句表达出来。而这个过程,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经常进行的活动。因此,借助插图,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体情悟理;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把看到的画面、感觉到的“意味”,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
二、正确运用课文插图,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语文素养
1?郾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配了两幅插图,一是远观大潮情景:“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水面上的那条白线正向我们移来”。二是近观大潮的情景:“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壮观景象”。其中近观是全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笔者分四步指导学生看图。(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看图感觉大潮来前“风平浪静”、大潮来时“奔腾咆哮”的特点,形成清晰的整体印象。(2)精读课文,边读边想。顺着作者的视线一同去“观潮”。边读边圈点文中比喻句、拟人句,加以批注,形成现场感、立体感,激起内心涌动的情感体验,真正品味语言。(3)重点观赏第二幅图,同时使用多媒体模拟情景,做到图像动态化、视听同步化,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结合引导想象,把课文形象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生动的描绘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图式,真正习得语言。(4)假想旅游,迁移训练。看图,让学生激发兴趣,放飞想象;读文,使学生储存了丰富的语言信息。此时,让学生试当小记者亲临现场,结合文本作观潮现场报道,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在口头作文中培养了语文技能。四次看图,四次读文,从读到写,从仿到创,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语文技能螺旋上升。
2?郾结合插图,直奔中心,带动读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插图浓缩了全文主要内容,凸显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形象。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奔中心,“五看插图”,解开作者的语言密码,巧妙对接阅读与表达,彰显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一看插图,针对课文“一片废墟”“那片废墟”“这片废墟”三次出现“废墟”一词,具体形象感悟洛杉矶大地震给30万人带来的“不同程度的伤害”。二看插图,针对课文“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一外貌描写,放飞想象,具体形象感悟父亲怎样“埋头接着挖”。三看插图,从阿曼达重见天日欣喜若狂的形象描绘中,有感情朗读父子重逢时的对话,展开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四看插图,从课文“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的强烈反差,大胆想象画面外消防队长、警察、行人截然不同的反应,理解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了不起”。五看插图,观察画面情景,结合课文内容写好父子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这样,五次看图,五次读文,围绕中心,从述到作,相得益彰。
三、正确运用课文插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郾运用插图,指导预习,促进阅读期待的形成。学生对具体可感的彩图的兴趣往往比对抽象文字的兴趣要高得多。我们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利用阅读期待,点燃阅读热情。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中有两幅插图:列车上志愿军战士挥手告别,站台上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画面中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位置特别突出。指导预习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先认真观察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不同表情,体会她们共同的心情,再思考:志愿军战士与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哪些事情可以感受到她们是亲人?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在整体感知中初步感悟“亲人”的含义。
2?郾运用插图,披文入情,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我们运用课文插图,首先要重现其与课文内涵息息相关的内在关系。用正确的价值取向,达到育人之目的。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中有两幅插图,一是闰土手捏钢叉尽力刺猹,二是闰土与“我”席地而坐侃侃而谈。两幅插图中的闰土判若两人,对敌(猹)咬牙切齿,奋不顾身;对友(我)满腔热忱,情如手足。我们引导学生看图,要认真观察人物的音容笑貌,从其举手投足洞察内心世界,体会“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从而和“我”一起喜欢闰土,钦佩闰土。阅读时,引导学生注入同龄人的生活经验元素,把自己与“我”、少年闰土这三个同龄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披文以入情,情深而意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插图展示了人间悲剧:冰天雪地中衣衫单薄的小女孩借助火柴的亮光仿佛看见慈爱的奶奶来带她去极乐世界。这幅凄惨的图像所渲染的课文情境必将勾起小读者的无限伤感,引起小读者的情感共鸣,唤起小读者的真情表露。在看图读文之后,笔者指导学生朗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首诗,小读者真切奔放的情感就会随着诗句语言喷薄而出,其熏陶感染的效果不言而喻。
当然,我们在运用课文插图时,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尽量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技术、摄制技术、动画技巧、音响效果,对课文插图进行再加工创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课文插图只是教材的一部分,不能一味看图,致使教学内容错位。应当图文互补,读书感悟,使插图的形象与文字的形象统一起来,做到形神兼备,用好教材,发展语言。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 质疑问难 发散思维 想象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笔者有如下见解。
一、通过质疑问难的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常言道,学贵知疑,疑则问,问则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做到于无疑之处觅有疑。
例如:教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渡船》一课,我抓住“船已过了河心,坐在船头的青年人眺望对岸,猛地发现要找的陈大夫”这句话,巧设疑问: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一位学生说:“课文前面说陈大夫家离河有五六里远,大家在船上才发现生病的小孩。陈大夫怎会知道船上有人找她看病,并且来得这么快?”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学完课文后,我再问:“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吗?”有学生提出质疑: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孩生病了,大家都热情关心,纷纷想办法出主意。陈大夫热心地给他治病。为什么课题不叫《乐于助人》,而叫《渡船》呢?我充分肯定这个问题提得好,值得讨论。于是又说:请同学们默看课文,想想生病的孩子一直在哪儿?学生很容易弄清这是发生在渡船上的事,故以事情发生的地点——渡船作课题。又如:教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太阳》一课,揭题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根据课题质疑问难。学生提出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太阳有多大?多热?离我们有多远?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它有多大年纪?在什么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这些问题有的能从文中找出答案,有的要从科普读物中寻找答案,有的需要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因此,老师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使思维沿着纵向、横向的扩散式思维,要求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增强学生发散思维意识,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独立思考的精神,遇到问题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不拘泥于已有范例和模式提出问题解决方法。
例如: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井》结尾时,我问:你是怎样理解古井“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这句话的?学生大多是从“乡亲们长年累月帮老人挑水不要报酬”这一方面来谈。我作了肯定后,因势利导地指出古井也陶冶了老人一家三口人的品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具体说一说。学生通过思考,理解了课文的深层意思:1. 男的老党员受古井精神的熏陶,年轻时积极参加革命,在时期,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腿负伤后,走路一瘸一拐,但从未向领导要求什么,在自己的故乡默默地生活着。2. 两位老人学习古井奉献精神,忍疼割爱,宁肯自己生活困难,也把唯一的女儿送到外地教书。3. 老人的女儿受古井精神的陶冶,自告奋勇到最穷困、最偏远的山区工作。
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来领悟这句话。由此可见,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达到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通过想象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经常进行想象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课文结尾启发想象。老山羊走后,陷阱里的狼会怎样?谁能把这个寓言故事讲得更精彩些?学生思考后分组练习表达。几分钟后,他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山羊走在路上,碰到了猎人,就把猎人带到陷阱边,狼一看,吓破了胆,瘫在陷阱里装死。猎人搬开扳机,对准狼的喉部,“砰”的一声,狼真的死了,血流了一地,狼终于得到了恶报。有的说,狼听了老山羊的话,非常生气,想吃掉老山羊,拼命往上蹿,可怎么蹿也蹿不上来,倒是弄得陷阱里尘土飞扬。由于狼筋疲力尽,又没吃到一点东西,过了几天,它死了。有的说,猎人来了,对陷阱里的狼说:“你这个坏东西,我终于找到你了,你把我害得好苦啊。你叼走了我的羊,偷吃我的鸡,看我怎样收拾你。”狼连忙求饶,说:“亲爱的先生,请你发发善心吧,你把我救起来,我一定会改过自新,为你效劳……”猎人装作救狼的祥子,扔下套好的绳子,狼以为猎人真的救它,十分得意,一下子跳进绳子圈,猎人用力一拉,绳子把狼套得紧紧的,猎人就把狼拖回村子里,人们早已对狼恨之入骨,纷纷拿刀把它宰了,用狼皮做衣服,狼肉让大家分享。有的说……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参与。既把握了故事内容,想象力又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我凭借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的训练,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当然,教无定法,教师只要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在教学中,寻求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学生的求知、认知、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炜炜.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8).
[2]高福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J].大观周刊,2011(2).
关键词:经典诵读;家校配合;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经典诵读纳入了学校的教学中,也有更多的学生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但是,在经典诵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经典诵读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文将经典诵读作为重点,对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视野,加强文化积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不仅能够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文化底蕴,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另外,我国经典的古诗文中既包括优美的文字和语句,又包括具有韵味和旋律的语句。通过经典诗句的阅读,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诗意生活,净化学生心灵
经典诵读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净化。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经典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感受世界、认知世界。另外,经典的古诗文中包含很多非常美好的元素,教师在组织经典诵读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化的感知,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经典文化的理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知识认知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不能充分理解经典文化,导致在经典诵读时不能深入地掌握经典文化。虽然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但是却没有耐心,对于枯燥的事物会非常反感。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比较枯燥,背诵起来非常困难,这样不仅会泯灭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二)教师对经典诵读缺少认知
通常来说,小学教师在实施经典诵读时所使用的素材都是教材中的古诗文,他们认为带领学生诵读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际上,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进行古诗文的背诵。
(三)诵读时间不够充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留给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间就会很少,再加上诵读的时间比较分散,不利于诵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另外,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让他们课后自行进行经典诵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经典诵读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习惯,才能感知文化带来的魅力,所以一定要规划好经典诵读的时间。
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经典诵读环境的创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时,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相应的诵读环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校园环境的改善,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从精神方面来讲,可以加强校园活动的宣传,制定符合经典文化传承的校训,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诵读活动,诵读比赛、校园朗诵节等,还可以举办关于经典文化的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精神层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诵读环境。比如,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古诗文朗诵比赛,调动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热情,为其创造相应的环境。从物质方面来讲,可以在校园和班级中张贴一些经典文化的宣传海报,并且进行全校的评比。
(二)经典诵读方法的转变
1.重复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能够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重复诵读,使学生对古诗文的节奏、词义等进行良好的把握,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游子吟》的教学时,学生可能对其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句理解得不是特别深刻,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重复朗读,学生会被其中的韵律所吸引,逐渐对诗词有所认识,从而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认知
教师在实施经典诵读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认知,从而对古诗文中的景象有一个美好的想象,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巍峨的高山,使学生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与诗人产生共鸣,提高了经典诵读的效率。
3.角色扮演,丰富经典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经典诵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表达古诗文的含义,在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理解了古诗文的深层意义。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回乡偶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人以及家乡的父老乡亲,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之间的对话,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还能加强学生对该首古诗的理解。
4.加强联系,实现知识拓展
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相关、类似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起到拓展学生知识层次的作用,还能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赠汪伦》,这是一首送别诗,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其他的送别诗联系在一起,并让学生对其进行比较,这样会更加方便学生记忆。
(三)诵读时间的制订
针对诵读时间不充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定诵读时间。首先,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诵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诵读的时间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诵读计划的制订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每天诵读的时间,如每天晨读时诵读15分钟,午睡之前诵读15分钟,晚上睡觉之前诵读半个小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诵读的习惯。
(四)家校配合实施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