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06:59: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关键技术
1.1公网双栈1.1.1技术原理公网双栈即在目前的IPv4公网单栈基础上叠加IPv6协议栈,只需在相应网络设备、应用、软硬终端上开启IPv6协议栈,形成与现有IPv4流量转发独立的IPv6流量通道,无需在网络侧引入其他特殊的网关等设备。公网双栈技术是向IPv6平滑过渡和迁移的最简单实现方式,适合IPv4地址不紧缺的场景,技术实现的重点主要在相关网元对IPv6的支持程度上。1.1.2地址分配在部署公网双栈时,BRAS在现有的IPv4地址池基础上,还须配置两个IPv6地址池,一个用于为路由型CPE的WAN口分配或桥接型CPE下的终端分配IPv6地址,一个用于为路由型CPE的LAN口分配IPv6用户前缀。针对路由型公网双栈用户,BRAS给CPE同时分配1个公有IPv4地址、2段IPv6地址前缀(1段用于CPE的WAN口,1段用于CPE下终端的上网地址分配);CPE再为LAN口连接的终端分配私有IPv4地址和IPv6地址,CPE承担IPv4的公、私地址转换功能和IPv6前缀的DHCP分配功能。1.2私网双栈1.2.1技术原理NAT444技术实现的重点于CGN设备对运营商现网架构、业务实现、网络质量等需求的满足。目前主流设备厂家华为、中兴、思科等均推出了独立式或插卡式两种设备形态的商用CGN设备,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前期测试,主流CGN设备(板卡)的功能和性能基本能满足现网部署要求。在现网中部署NAT444的应用环境涉及到CPE、CGN、BRAS、AAA、LogServer等,其中:BRAS:负责接入终端,并配合AAA完成用户认证、授权和用户计费。AAA:负责用户认证、授权和计费,记录和维护用户计费和账号等信息。CGN:负责转换用户IPv4报文的源地址、源端口,并维护转换前后的私有地址、端口与公有地址、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CGN可以集中式部署在城域网CR层面,或分布式部署在BRAS/SR层面。LogServer:接受和记录用户访问信息,响应用户访问信息查询。网管系统:负责管理CGN设备,并支持下发CGN的配置信息。用户的PC、家庭网关等终端设备拨号,通过BRAS完成用户认证后,获得IPv6地址和私有IPv4用户地址。用户访问IPv4应用时,CGN为每个用户私有地址、端口分配一个公有地址、端口,并维护两者的映射关系。同时,CGN向logserver发送log信息,记录用户的地址映射关系。1.2.2地址分配在路由型家庭网关模式下,运营商通过BRAS给CPE的WAN口分配私网IPv4地址(例如10/8的地址)和IPv6地址,同时CPE的LAN口为终端分配私网IPv4地址(例如192.168.0/24的地址)和IPv6地址;在桥接型家庭网关模式下,运营商通过BRAS给用户直接分配私网IPv4地址和IPv6地址。IPv6地址分配方式与公网双栈相同。私网双栈技术通过分配私网地址避免公网地址消耗,但需要做好IPv4私有地址规划,避免与ITMS、IPTV、NMS等系统已经部署的私网地址冲突。1.3轻型双栈1.3.1技术原理轻型双栈是一种针对有线宽带用户向IPv6平滑演进的过渡技术,相对于常规双栈,它在BRAS和家庭网关(B4)之间只需启用IPv6协议分配IPv6地址,终端的IPv4地址由家庭网关自行分配。轻型双栈部署模型由两个组件组成:a)实现轻型双栈客户端功能的家庭网关,简称B4,E8-C家庭网关技术规范修订版即将支持轻型双栈客户端功能;b)实现轻型双栈局端功能的网络设备,简称AFTR,分布式采用BRAS插卡实现,独立式由SR插卡并旁挂CR实现。在现网中部署DS-Lite的应用环境涉及到AFTR、DHCPv6服务器、DNS服务器、BRAS、AAA、日志服务器等,其中:轻型双栈局端设备(AFTR):负责执行隧道封装、解封装和IPv4-IPv4地址翻译,提供多个用户对全局IPv4地址池的复用。由于采用IPv6源地址作为隧道起始端的标识,不同终端用户主机的私有地址可以重叠而不会产生混乱。基本模块单元的形态为一块功能板卡,可置于路由器机箱或BRAS机箱的空余槽位中,可以部署在城域网核心CR路由器位置(集中式),具体实现以CR旁挂独立的AFTR设备为主;还可以部署在BRAS节点位置(分布式),具体实现以BRAS插卡为主。BRAS:城域网接入层设备,通常内置DHCPServer模块,作为Radiusclient配合AAA完成用户认证和地址分配;DHCPv6服务器:为部署双栈接入(含公网双栈、私网双栈、轻型双栈)业务新设的网元或功能模块,为终端分配V6地址、DelegatedPrefix、V6DNS地址和AFTRFQDN域名等参数,可以是独立服务器上运行的DHCPv6Server软件也可以是BRAS操作系统内置的进程,目前建议采用BRAS操作系统内置进程的方式实现;DNS服务器:DNS必须升级支持双栈解析请求,具备A和AAAA记录,在DS-Lite场景中,接受B4发送的V6DNS解析请求;AAA服务器:负责用户认证、授权和计费,记录和维护用户计费和账号等信息,目前AAA服务器采用V4Radius报文承载,支持V6属性,且采用全省集中设置;日志服务器:为实现溯源新设的物理上独立的设备。通过Syslog协议采集AFTR的NAT日志信息,目前Syslog采用基于V4的UDP报文承载,端口号514,建议省集中设置。1.3.2地址分配轻型双栈(DS-Lite)用户以路由型家庭网关为主,运营商通过BRAS只给CPE分配IPv6地址;同时CPE的LAN口为终端分配私有IPv4地址(例如192.168.0/24的地址),和IPv6地址;IPv6地址分配方式与公网双栈相同。
2部署方案
2.1公网双栈公网双栈改造主要针对地址不紧缺的城域网,对核心层CR、汇聚层DR和业务接入控制层的BRAS、SR进行双栈升级,开启IPv6路由协议;对支持V6宽带接入功能的BRAS/MSE实现软件升级,配置双栈地址池,配置IPv6宽带接入所需要的协议,例如PPPv6,SLAAC,DHCPv6和RadiusV6扩展等。2.2私网双栈(NAT444)CGN设备目前有独立设备和插卡两种形态,设备的部署点可以在城域网出口或者业务接入点(如BRAS)。结合设备形态和部署点,CGN在网络中的部署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式。2.2.1集中式部署集中式部署时,城域网出口路由器可以采用旁挂或插卡方式部署CGN设备,如图1所示:a)设备配置在旁挂方式中,城域网出口CR通过物理端口与CGN相连,每台CR配置两台CGN设备,作为负载和冗余。在插卡方式中,城域网出出CR提供空槽位,插入CGN板卡。根据流量大小,每台CR可以插入两块或多块CGN板卡。b)路由配置在实际部署中,插卡式CGN设备不要求支持路由协议,但旁挂CGN设备可以选择支持路由协议,支持的路由协议包括BGP、ISIS或者OSPF等。CGN与CR之间支持运行BGP路由协议,通告CGN配置的公有地址池信息,并由CR通告到互联网。同时,CGN与CR之间支持运行IGP路由协议,接收用户路由。c)地址配置对于城域网不同CR旁挂的CGN设备,配置不同的公有地址池。对于同一台CR旁挂的两台CGN设备可采取主从工作方式,配置相同的公有地址池;在互为主备工作方式下,配置不同的公有地址池。2.2.2分布式部署分布式部署时,BRAS可以采用旁挂或插卡方式部署CGN设备,如图2所示:a)设备配置在旁挂方式中,BRAS通过物理端口与CGN相连。一台BRAS配置两台CGN设备。在插卡方式中,BRAS提供空槽位,插入2块或多块CGN板卡。b)路由配置在实际部署中,插卡式CGN设备不要求支持路由协议,但旁挂CGN可以选择支持路由协议,支持的路由协议包括BGP、ISIS或者OSPF等。当BRAS与CR之间运行BGP路由协议,CGN配置的公有地址池信息通告到互联网,互联网路由信息或者缺省路由通告到BRAS或者CGN。c)地址配置对于不同BRAS配置的CGN设备或板卡,部署不同的公有地址池。对于同一台BRAS配置的两立式CGN设备,在主从工作方式下配置相同的公有地址池,在互为主备工作方式下配置不同的公有地址池;对于同一台BRAS配置的多块CGN板卡共享同一个地址池,并由BRAS统一协调。由于用户私有源地址的路由信息不进入城域网,用户私有地址不要求全网统一规划。2.3轻型双栈(DS-Lite)根据城域网规模,轻型双栈(DS-Lite)部署可以分为集中式、分布式以及集中/分布同时部署等三种方式。小型城域网(例如30万用户以下)建议优先采用集中式;大中型城域网建议同时部署集中式和分布式。2.3.1集中式部署a)设备配置集中式部署实现方式中,在城域网设置两套独立式AFTR设备同时双挂CR1和CR2,通过多个10GE接口互联,接口之间可进行端口绑定;独立式AFTR设备由SR机框配置AFTR板卡实现,每台至少配置2块AFTR板卡。b)路由配置AFTR与CR之间运行IGPv4,BGPv4和IGPv6;AFTR通过IGPv4获得V4缺省路由;AFTR通过BGPv4通告NATPool;AFTR通过IGPv6获得V6缺省路由。c)地址配置单立式AFTR的多块AFTR板卡共享一个用于地址转换的地址池;AFTR1配置NATPOOL1;AFTR2配置NATPOOL2。d)负载分担单台设备配置两块或多块板卡,支持N:1方式冗余,正常状态下多块板卡之间负载分担,若一块板卡故障,其余板卡为故障板卡提供冗余。两套独立式AFTR配置同样的IPv6地址,由CR通过IGPv6以任播(Any-cast)方式通告到城域网,具备网络正常状态下负载分担、一台AFTR故障状态下冗余。2.3.2分布式部署a)设备配置分布式部署采用BRAS插卡方式。BRAS设置2块内置式AFTR板卡,AFTR板卡经背板与BRAS交叉矩阵和线卡相连。b)路由配置AFTR板卡本身无需支持路由协议,由BRAS负责运行IGPv4,BGPv4和IGPv6;IGPv4包括OSPF和ISIS;IGPv6包括OSPFv3和ISISv6。c)地址配置单台BRAS的两块AFTR板卡共享一个用于V4地址转换的NATPOOL,通告到V4BGP。d)负载分担单台BRAS设备配置两块AFTR板卡,支持1:1方式冗余,正常状态下两块板卡之间负载分担,若一块板卡故障,正常板卡承担全部业务,为故障板卡提供冗余。2.3.3分布式、集中式同时部署针对大中型城域网,可以采用分布式、集中式同时部署的策略,同时部署具备如下优势:部署灵活:集中式提供全覆盖,灵活实现任意BRAS下新增用户的DS-Lite接入;分布式部署于市中心密集区域、新增BRAS区域、或者既有BRAS下用户进行光进铜退改造需整体平移区域。网络可用性提高:集中式两套CR之间相互冗余和负载分担;集中式可为分布式提供冗余。降低成本:采用混合部署,BRAS理论上只需要配置1块AFTR板卡。
3结论
从IPv4向IPv6演进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演进难度大,但是因IPV6具有128位地址长度,无疑IPv6是解决IP地址枯竭的最根本办法。以上讨论的IPV6部署方案,可以从某地小范围开始试行,逐步进行推广,最终可以实现IPV6完全取代IPv4,从而彻底解决IP地址瓶颈问题,做到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有自己的IP地址。
作者:蔡俊杰 单位:肇庆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VPN;技术方案;比较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3-0224-02
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我们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对现有常用的3种VPN技术方案做分析比较,选择适合外服应用的方案,再在方案基础上考虑其它功能集合。
1 IPSEC VPN方案
IPSEC是一套比较完整成为体系的VPN技术,它规定了一系列的协议标准。它为数据在通过公用网络(如因特网)在网络层进行传输时提供安全保障。IPSEC通过包封装包的方法,通过Internet建立了一个通讯的隧道,通过这个通讯的隧道,就可以建立起网络的连接。
IPSEC协议支持几种操作模式,通信双方要确定所要采用的安全策略和使用模式,这包括如加密运算法则和身份验证方法类型等。在IPSEC协议中,一旦IPSEC通道建立,所有在网络层之上的协议在通信双方都经过加密,如TCP、UDP、SNMP、HTTP、POP、AIM、KaZaa等,而不管这些通道构建时所采用的安全和加密方法如何。
我们设计IPSEC方案中,中心和分支机构分别采用IPSEC VPN网关设备,中心为每个节点分配一套密码,各个节点通过密码与中心交换机互相认证,建立IPSEC VPN虚拟通路,这条通路的特性,如带宽、何时可以建立等通过中心统一管理。还可以通过双密钥机制实现更加可靠的认证。
2 SSL VPN方案
SSL的英文全称是“Secure Sockets Layer,中文名为“安全套接层协议层”,它是网景(Netscape)公司提出的基于WEB应用的安全协议。SSL协议指定了一种在应用程序协议(如Http、Telenet、NMTP和FTP等)和TCP/IP协议之间提供数据安全性分层的机制,它为TCP/IP连接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器认证、消息完整性以及可选的客户机认证。
从简单而一言,SSLVPN一般的实现方式是在企业的防火墙后面放置一个SSL网关或接入服务器设备。如果用户希望安全地连接到公司网络上,那么当用户在浏览器上输入一个URL后,连接将被SSL服务器取得,并验证该用户的身份,然后SSL服务器将提供一个远程用户与各种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之间连接。
几乎所有的主流商业浏览器都集成了SSL,实施SSLVPN不需要再安装额外的软件。绝大多数SSL VPN的生产厂商都通过“signed plugins”提供其他的功能,“signed plugins”可以跟随浏览器自动传输给客户端。
SSL实现了客户端零安装,零配置。但其功能和应用也受到限制。它适合B/S模式,移动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应用,有的SSL VPN还对其他非B/S等进行有限扩充,增强了其可用性,可是在通用性、兼容性方面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认证方式、应用程序类型上限制很多。
按照SSLVPN设计的外服网络方案,中心和各分支节点采用专用SSL VNP设备连接Internet,要求设备兼容外服各项专用应用,系统要求较高,没有统一的扩展应用标准,存在是否能支持今后业务发展各项新应用等相关问题。方案中移动用户和家庭用户无需客户端连接SSLVPN服务器,经安全认证后使用各项B/S模式应用,解决较为理想,基本不用考虑计算机维护和相关网络问题,也较安全的隔离了病毒传播和木马程序等问题。
3 MPLS VPN方案
MPLS VNP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VPN,是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简化核心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方式,利用结合传统路由技术的标记交换实现的IP虚拟专用网络(IPVPN)。
MPLS技术通过标签的引入,将IP路由网络中“数据报”的转发方式转变为类似于“虚电路”VC的转发方式。VC的方式在数据包转发只前先由IP网络建立一条从源端到目的端的唯一路径,一旦这条路径确定,所有的数据包将通过这条路径传输。在MPLS网络中,路径即是由“标签”来表示的。在路由器中,每个目的网络由一个标签表示,所有到此目的网络的数据包被打上此标签转发到目的地。MPLS类似“虚电路”的标签转发方式保证两个VNP节点之间的流量经过唯一路径,不会被转发到其它节点,保证了用户数据包的安全性。
MPLS VPN能够利用电信运营商公用骨干网络强大的传输能力,为企业构建内部Intranet,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对信息传输安全性、实时性、宽频带和方便性的需要。
在基于IP的网络中,MPLS具有很多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
1)相对降低了成本
MPLS VPN方式支持路由器方式连接,能保护用户的以前专线方式设备投资;其运营租金与专线相比下降很多,降低了一定成本,但国内电信运营商还处于相对垄断阶段,租金还相对偏高。
2)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网络速度
由于在网内使用标签交换,用户各个点的局域网可以使用重复的IP地址,提高了IP资源利用率。由于使用标签交换,缩短了每一跳过程中地址搜索的时间,减少了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时间,提高了网络速度。
3)系统应用支持能力强
网络对C/S、B/S和其他应用支持较好,保障业务开展和新信息系统今后支持。
4)MPLS具有QOS保证
网络通过电信运营商骨干城域网络实现,并由运营商提供24小时网管监控服务,保证了网络的服务质量。相对于其优点,MPLS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价格高
相对于使用IPSec、SSL方式通过Intranet组网,MPLS的代价比较高。相当于一种准专线。
2)跨运营商不便
由于需支持全国网络,可能会跨越不同运营商,运营商之间还有很多协调工作没有完成,中国电信、网通等巨头之间,互联互通并不完美,网络堵塞时有发生。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MPLS更适应比较高端的大型用户。
参考文献
[1]白木,周洁.浅谈VPDN与VPN技术[J].有线电视技术,2003(4).
本工程施工工种较多,工种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因此要对每个参加这项工程施工的人员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树立“三不伤害”观念,健全各项劳动保护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渗透到各个文明施工的文件精神,杜绝“三违”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按“一标二规范”及“十项安全措施”进行管理。
本工程的文明安全管理,将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制订标准化管理措施,达到以标准规范人,以标准规范物,将人和物各种行为与状态存入微机,加以监督、控制、协调,来消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一、
工程安全组织机构
本工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文明安全施工领导组织,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指挥、全面负责文明安全管理。
安全主管经理是安全管理的第一直接责任人,代表项目经理部行使安全管理的权利,负责本工程安全标准的制定,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
项目总工程师是安全技术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批准。
下设质量安全组、施工组、材料设备组、后勤组等,是对现场文明安全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的有效管理层。
各工长、专职安全员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领导劳务作业队伍开展安全建设,是安全生产有力保证层。
二、
安全防护管理控制
预控
1、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2、
进行层层书面安全交底,工长至作业队长至班组长,班组长向工人口头交底。
落实
1、
由工长、技术员指导工人对防护措施进行落实
2、
安全管理人员予以监督
验收
1、
组成由工长、方案编制人、安全员,作业班长的验收组进行核验
2、
报项目经理部安全科进行验收
检查
有生产副经理负责,安全部门每日巡查工地,进行检查,及时维护完善
三、
临时用电技术措施
1、
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由各项目分别安装总配电箱。现场采用三级配电制,即总配电箱、分电箱、开关箱、动力照明电箱分别设置。
2、
实行两级保护,在分电箱及开关箱内,根据机械型号电流量分别安装漏电保护器,其中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为30毫安,其动作时间小于0.1秒,在使用电夯时,漏电保护器使用15毫安,
使用防溅型漏保。开关箱内实行一机一闸,距固定的机械设备5米以内。
3、
工程内照明、采用36伏低压灯具,每个门,每个层次设置电盒,安装电源插座,供照明使用。
4、
所有电力机械做接零保护,保护零线在端子板处压接牢固。
5、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6、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7、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8、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烘烤的场所。否则,须做特殊防护处理。
9、
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气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不应带电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接线。
四、
临时用电管理控制
预控
1、
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2、
对每个项目部电工证件审验,组织安全学习
落实
由电工在方案编制人员与安全员指导下,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验收
施工完毕后由工长、编制人、安全员、电工对临电进行验收
日常
检查
1、
电工对用电设施每日进行检查,定期检修,测量阻值,及时解决故障
2、
安全部门每日对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
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
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其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2、
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工作。
3、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位颁发的操作证或驾驶执照、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4、
电气设备每个接地点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接地点。
5、
在低压线路装置中,严禁利用大地作零线供电。不得借用机械本身金属结构做工作零线。
6、
严禁带电作业或采用预约停送电时间方式进行电气检修。检修电器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的警示牌。警示牌的挂、取应有专人负责。
7、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流动开工箱,漏保灵敏,电源线长度不大于5米。
六、
机械安全管理控制
预控
1、
对各种机械进场进行检查,建立机械档案
2、
对机械操作者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书面安全交底
3、
对每个机械订立安全操作规程,挂在机械前
安装
按照规定,规范要求,机械安装到位,接通电源,试运行
验收
由工长、安全员和操作者及电工对机械安装、电源情况进行验收,合格后办理《合格交付使用书》
日常管理
1、
对机械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2、
机修部门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保养
七、
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1、
消防管理措施
现场成立消防工作领导组织,组建义务消防队,开展防火工作。对全员进行防火知识教育,经常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针对施工区及材料区不同特点,按五五制的原则,在不同区域配置消防器材,对重点区域设置重点防火区标牌,重点监控,各种配电箱,分电箱配备1211专用灭火器材。
(2)、对明火作业。电气焊作业当日须开取动火证,采取防火措施,易燃、易爆材料要专人管理,限期存放在现场。
八、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1、对现场材料按照平面图统一存放,要求砖成丁,砂石成方,钢木材分类整齐堆放,原材、半成品分别放置。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每日工完场清。
预控
以各责任区为管理点订阅各项现场管理制度及奖罚制度,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制度明确,奖罚分明。
落实
1、
项目经理部每日对现场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限期要求解决。
2、
每周对项目部班长现场进行一次评比,如开例会予以奖评。
九、料具管理措施
一、重要意义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一项节省成本、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以应急视频系统为依托,开展现场授课和咨询,实现现场实时可视,受训农民与专家直接对话;另一方面将授课和咨询录像制作节目,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随时点播收看。开展远程培训,可以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县农村普遍存在的科技人员缺乏、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率低的现状,扩大农村实用技术的辐射范围,提高推广应用“五新”的能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能
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县成立由分管领导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农办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表彰奖励等工作。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1、培训时间。根据省的统一安排,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时间为:每月日的上午9:00—11:00。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时长60分钟,由授课教师借助含有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课件,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第二小节时长60分钟,由专家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
2、培训方式。省设立主会场,县、乡两级设立分会场。县分会场对象:组织部1人、农办5人、农业局15人、林业局7人、水利局3人、农机站5人、畜牧局4人,地点设在县政府二楼会议室。各乡镇政府分会场对象:乡镇分管领导、“三农”服务中心等涉农技术人员、村级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营销大户等对象,参训人数:5万人以上人口的乡镇,40名以上;5万人以下人口的乡镇,30名以上。
四、保障措施
1、部门协作,明确分工。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服务千家万户农民,工作涉及面广,需各乡镇(场、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县委组织部负责应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并按月做好培训情况的统计工作。县农办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做好参训农民的落实工作;开展远程培训工作组织奖的评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培训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监管。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站、畜牧兽医局应主动做好组织发动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培训的工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将已培训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无偿介绍就业。县机要、广电、电信等部门要做好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网络信号畅通。县政府办负责收视信号的调试,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信号保畅工作。各乡镇(场、区)负责做好本辖区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信号调试,积极做好发动工作,组织农民参加远程培训,并按月统计农民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反馈农民的培训需求;做好远程培训的宣传报道工作。
一、粮食作物抗旱技术措施
(一)小春粮食作物
1. 浇水保苗。有水源的地方浇水灌溉在霜化以后进行,采取肥水齐攻的办法,进行麦类拔节肥、油菜苔肥、蚕豆花肥追施,小春马铃薯应适当推迟破膜放苗时间,利用地膜保护土壤墒情,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2.加强田间春管。对于缺肥的地块,及时喷施尿素水和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蚕豆及时整枝摘心促早熟。
3.病虫害防治:抓好大、小麦锈病、油菜蚜虫等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4.对干旱绝收的田块,指导农民改种补种豌豆、马铃薯、蔬菜、玉米等早春作物。
(二)大春粮食作物
1.针对今年大春作物播种时节雨水偏迟的情况,应选择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品种,尽量避免后期低温冷害影响,确保粮食丰收。
2.推广抗旱节水育苗技术,做好抗旱等雨移栽准备。水稻推广钵盘旱育技术,地膜覆盖苗床保温、保湿,培育壮苗。针对等水移栽的大田,采取适时推迟育秧时间,稀播培育长龄壮秧,化学调控延长秧龄,两段寄栽等技术保障栽插;玉米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幼苗2—3叶时,可采取喷施“多效唑”等措施蹲苗,等雨移栽。
3.适时整地理墒,保持土壤墒情。水稻提倡三旱整田(即旱施耕、旱找平、旱打埂),然后实施浅灌栽秧,移栽大田时适当增加移栽密度来保证穗数;玉米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整地理墒,透雨过后,及时覆膜保墒,适时破膜栽种; 大春马铃薯提倡采用无病大整薯播种,采取平整、镇压种植方式,提高抗旱能力。
4.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抵御干旱灾害。在低热河谷地区推广玉米套种花生或红薯的种植模式,中海拔区域推广玉米套豆或魔芋的种植模式,高海拔区域推广玉米套马铃薯等种植模式。
5.因地制宜,合理改种。不能保证正常栽种的水田,及时改种旱粮作物;因缺水推迟种植的旱地,改种马铃薯、豆类等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强,生育期短,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作物。
二、经济作物抗旱技术措施
(一)蔬菜
1.合理安排茬口,保障市场供应。随着干旱的延续,近期本地蔬菜上市量不断(来源:文秘站 )减少,菜价有开始上行的趋势。各地要充分利用菜地倒茬换茬的空隙,抢播一茬小白菜等短期叶菜类蔬菜,增加市场叶菜供应量。
2.改进播种方式,节约用水。能实行育苗移栽的品种尽量实行集中育苗、营养块育苗、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尽量减少直播面积,减少用水量,然后再分散抗旱移栽,节水浇灌,提高水利用率。
3.增加覆盖,减少蒸发。蔬菜育苗多采用小拱棚等抗旱育苗设施;大田栽培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蔬菜也可用杂草、树枝覆盖,既能遮荫又能保湿抗旱,但需掌握好厚度。
4.确保重点,适时灌溉。保证重点蔬菜品种和重点时期的需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有些蔬菜目前正处在开花结果盛期,要及时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在浇灌时间上尽量选择早上太阳出来前和傍晚太阳下山后进行,避开中午温度高的时间,以减少水份蒸发损失。。
5.加强管理,提高抗性。结合浅耕,加强培土保墒,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及时增施磷钾肥、喷施保水剂,提高植株抗旱性。
6.加强节水措施,提高水利用率。离水源近的地块尽量采用管引灌溉、挑水浇灌或抽水灌溉,尽量避免放大水漫灌;根据蔬菜品种不同,铺设喷灌或滴灌设施;高山地区修筑微型蓄水池,遇有雨雪进行微蓄微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
(二)花卉
1.工业用色素花卉类
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集中育苗,统一管理,既节约用水又能保证大田用苗;成苗后全部采用营养袋假植上袋,抗旱移栽,减少移栽用水,提高成活率;大田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保墒节水,保障全苗。
2.鲜切花类
目前鲜切花生产几乎都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各级政府和花卉生产企业、花农都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力扩大微喷、微滴灌溉设施建设应用,节水生产;布局上采取分期、分批播种,既错开用水高峰期又能满足市场不同时期需求,还可规避市场风险;灌溉技术上要选择在缺水临界区灌溉,发挥灌水最大效益。
3.球根(茎)繁殖类
目前球根(茎)繁殖花卉生产几乎属于露地雨养农业,技术上可采取适当晚播,在雨水正式来临前播完;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苗足。
4.盆栽及园林花卉类
育苗时可采取分期、分批播种,集中育苗管理,成苗后移栽上盆,以减少用水量;灌溉技术上杜绝大水漫灌和遍地浇水的陋习,选择最需水的品种和时期单盆、单株浇灌,保小苗成活,保成苗商品率。
(三)魔芋
1.精选种芋。应选择球茎充分成熟,有沉重感,表皮光滑,形状圆形或高圆形,顶芽充实粗壮,叶柄痕小,芽窝浅,无病斑,无伤口的作为种芋。
2.播前对种芋进行消毒。在播种前,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00倍液,加敌敌畏1000倍液浸种30分钟,取出晒凉1-2天或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兑水50公斤浸种1小时,取出晒凉1-2天。
3.对土壤进行消毒。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30-50厘米,播种时开沟播种,结合施肥,在播种沟内洒三元消毒粉(石灰粉、草木灰、硫磺粉为50:48:2)50公斤/亩,或用五氯硝基苯、克菌丹、敌克松均可。
4.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障单位面积苗足。
(四)中药材
1.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阴凉的半阴地,以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好,实行集中育苗管理,采用营养块育苗、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营养袋假植等先进育苗技术,减少用水量。
2.适时移栽。过早,幼苗出后易遭晚霜危害,过迟降低成活率。
3.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4次。
4.追肥。幼苗期不可施用过多的氮肥,以免生长过旺造成早抽苔,生长中后期可适当增施人畜粪水、堆肥等每亩20__公斤,确保产量和质量。
三、蚕桑、水果抗旱技术措施
1.抗旱保苗。新栽桑、果树要确保灌水2-3次,有条件的可用薄膜或稻草覆盖,或套种蔬菜,千方百计保证新植桑、果苗的成活。
2.修枝整型。目前桑树伐条工作虽已近尾声,但针对干旱、暖冬的气候特征,应再次对桑树、果树的枝、拳进行修整,剪除枯桩、死拳、病虫弱细枝,减少树体养分的无效消耗和病虫害的藏身之地。
3.清洁桑、果园。彻底清除修剪下的枯桩、死拳、枝条;铲除桑、果园及附近的杂草,清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桑、果树病虫害栖息的场所和水分蒸发。
4.消毒杀虫。修整清园后,应用波美4-5度的石硫合剂全面喷洒树体和地面,可有效防治细菌、真菌性病害及红蜘蛛、介壳虫等虫害。
5.重施农肥 结合春节前夕环境 卫生的清理,对桑、果园进行重施有机肥,每亩1000 公斤—20__ 公斤。
一、卫生圈舍建设标准
肥猪圈舍要求畜、饲槽、水槽、沼气(或粪池)相结合,设通风窗;公猪圈舍除具备肥猪圈舍的要求外,还应设运动场;母猪圈舍除具备公猪圈舍的设施外,还应设运动场和仔猪补饲防压设施。注意保证圈舍宽敞、通风、透光、清洁、卫生。
(一)肥猪圈舍要求四面墙脚打1米高的贴脚线;地面水泥打底,不要太光滑或用螺纹钢筋在其上斜压槽线,地板坡度以3-5度为宜;在地板坡度最低的一侧设一条小沟通向沼气或粪池(粪池要求3立方米以上);在圈舍的适宜位置留通风窗,饲槽、水槽设在方便投料、投水的地方。
(二)母猪圈舍要与运动场相结合,圈舍控制在5平方米左右,圈舍内靠猪床的墙面处设仔猪防护栏。仔猪补饲栏设在圈舍内便于投料和采食的地方。建造可用火砖或钢筋焊接,面积控制在1平方米内,栏高0.8-1.0米,并在适宜的位置设一个仔猪进出口,高36公分,宽18公分,以方便仔猪进出、母猪不能进去为度,同时在补饲栏地板最低处留一个小孔,方便清洗。食槽和饮水器(水槽)建在圈舍方便投料、采食和饮水的地方。圈舍外设运动场,面积控制在5平方米以内,墙高1米左右。
二、生猪改良
生猪改良以瘦肉型商品猪为发展方向,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优化猪群结构。良种公猪以约克、长白、杜洛克为主,母猪以长白、长约、约长为主推品种,推行生猪人工受精技术,开展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相结合,使园区内的良种改良面达100%。
外购种公猪及种母猪购买标准:一是要求符合品种特征无外形损伤,生长发育正常,四肢结构良好,健康无病,符合种用条件;二是种公猪断乳体重达25公斤以上,发育正常,无隐睾、单睾、包皮无积水、精力旺盛、性情活泼;种母猪体重达25公斤以上;三是血缘清楚(有系谱);四是有当地畜牧部门出具的无疫情证明及免疫接种、消毒等证明。
三、饲养管理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单圈饲养,饲料要配合料、青料同时供给,且要定时、定量,每天喂2-3次,保证足够的清洁饮用水;每天刨刷猪体一次,驱赶运动20分钟;每半年进行一次防疫和驱虫;注意对公猪“吃、便、睡”三定位的调教等。要求公猪壮而不肥,保证良好的种用体况。
(二)母猪的饲养管理
1.种母猪的选择。种母猪的选择要符合品种特征,6对以上(选择二元杂交优良母猪较好),健康无病,配种正常,无恶癖的母猪。
2.掌握征状和规律,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母猪周期一般约18-23天,平均为21天。持续期:一般地方品种为3-5天,培育品种为2-3天。母猪分娩后的规律,分娩后3-8天有一个期;第二次是分娩后27-32天,第三次是仔猪断乳后5天左右。一般配种时间,本地母猪在开始后第二天到第三天;培育品种多数在开始后第二天;杂种母猪在开始后的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上午。群众的经验是:“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3.饲喂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不喂单一饲料,补充适量青绿饲料,并给予适量运动,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时期的饲养管理:即空怀期,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
空怀期:此期由于仔猪哺乳而体况下降,需增加蛋白质和能量饲料,使体况恢复到正常膘力,为下一个孕期做好准备。
妊娠前期:一般在妊娠的20-40天,可适当增加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进一步恢复体力。
妊娠中期:胚胎生长发育与母猪体重的增加都比较慢,适当增加一些青绿饲料和粗饲料则可,不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妊娠后期:此期胎儿生长发育较快,母体增重也较快,此时应尽量加大精饲料喂养,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母猪的饲养管理,除做好以上四点外,应长期满足青绿饲料,给予适当运动,不喂霉变饲料,妊娠后期应单圈饲养,分娩的当天应给予温水或温热的盐水。分娩后的三天,不能喂大容积的饲料,产后10-15天,应喂稀粥料,以提高泌乳量。
(三)仔猪培育
1.接产技术
母猪临近产期,应准备好消毒药、手术剪和毛巾等常规用具,母猪产仔后应做好以下几点:
(1)三擦一破:仔猪产出后,应迅速擦干其口鼻、全身的粘液,如胎儿包在胎衣内产出,应立即撕破胎衣,然后抢救仔猪,遇到难产母猪,应及时助产。
(2)断脐:仔猪产出后,脐带自然断开则可,如未断开,应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挤压,在离腹部3-4指处把脐带剪断,然后进行消毒。
(3)及早喂初乳: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抗病力,有轻泻作用,能辅助排出胎粪。所以,仔猪产出2小时内应尽早吃到初乳。
(4)加强保温、防寒和防压:母猪产仔后,室温应保持在24-30℃,垫草不宜太长太厚,防止母猪倒压仔猪。
2.抓好补料关
(1)调教期:仔猪7日龄时开始诱食,用香、甜、脆的食物进行诱食。
(2)适应期:7-35日龄是仔猪的正式食料期,这时应给仔猪湿拌料,4-6次/天,在两次湿拌料之间再撒一次颗粒料,每天加喂优质青绿饲料,但不能过多。
(3)旺食期:35-60日龄为仔猪的旺食期,仔猪应以全价颗粒料为主,每天4-6次,夜间10-11点加喂一次更好。
3.搞好免疫接种
仔猪满2个月后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仔猪副伤寒苗应在仔猪满14日左右开始接种。
(四)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生长育肥猪的管理,除做好防疫免疫、驱虫、厩舍卫生等常规管理外,应推行以下措施:
1.转群。仔猪断乳后结束保育阶段,转入生长育肥前期,这时应按仔猪大小、强弱合理分群入圈。方法是利用空圈舍,彻底消毒、洗净,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猪同时关入,专人看护、制止相互咬架,定点排粪尿,直到合群为止。另外,如果外购入生猪(应单圈舍关养15天以上,确属无病方能入群),应了解免疫注射情况,必要时应补针并驱虫一次。
2.直线育肥。按照猪的生长规律:生猪日龄越小,生长代谢越旺盛,饲料报酬越高的特点,所有基地生猪育肥全部推行混合饲料,实行直线育肥。方法是:参考育肥猪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利用自家生产的原料(洋芋、包谷、荞麦等),购入浓缩料、添加剂自配混合饲料喂养,每头猪按300千克混合料计划养猪规模,一直使用混合料直到出栏,每天饲喂三顿,早、中、晚各1次,不少于2次,应定时。饲喂过程中,应随着生猪的生长合理增加能量饲料,适当调减蛋白质饲料,同时补充青饲料和给予足够的饮水。
3.饲料生喂。推行饲料生喂。所有饲料,除豆类及加工副产物、洋芋等熟喂外,其它一律生喂,减少养分损失和节省能源劳力。但在突然生喂时要注意适当进行过渡和定期驱虫。
4.适时出栏。根据饲料耗用比、日增重、经济效益和瘦肉率四个指标综合判断,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提倡生猪出栏控制在120公斤/头左右。
四、兽医防治
生猪全面实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窝边注射与季节防疫相结合,开展体内外驱虫,实施免疫标识制度,防疫密度达100%,有效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疫病,把生猪死亡率控制在4%以内。
五、推广农田地种草,引草入田
生猪养殖农户每户必须利用农田地种植光叶紫花苕子(绿肥)等青绿饲料作物1-2亩以上,保障青饲料供给,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
关键词: 施工技术 土方开挖 支护方案 基坑
1、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
本工程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修整的办法施工,配备一台W―1001,1 m3反斗挖掘机,边挖边退,由于场地标高在-2.8 m左右,基坑底标高为-5.5 m,开挖高度约为2.75 m,故采用一次开挖完成。挖出的土方由自卸车拉至附近第二期C栋工程用地内临时放置,由于土方量超过3 000 m3,故需配一台推土机把堆土层叠高。基坑开挖采用大放坡方案,边坡按50°角开挖,面捣C20混凝土100 mm厚,纵横配6@250双向钢筋。
2、基坑内、外排水措施
由于本工程土层中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做好基坑内、外的排水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使地下水顺利排出,开挖至相应标高,沿基坑周边先挖一条深1.3 m、宽1.5 m的沟槽,随挖随填3号~5号石子形成盲沟,其上砌明沟。地下水通过盲沟排入集水井,地面雨水通过明沟排入集水井。基坑内集水井井内积水由潜水泵抽出。土方开挖阶段的排水沟在基坑内和基坑外分别设置。坑外排水沟在土方开挖前设置。基坑内沿四周设置200 mm×400 mm的排水沟,并在四周分别设置集水井,排水沟采用砖砌,集水井采用钢筋笼包钢丝网,周边填石子的办法做成。基坑内随土方向开挖,在基坑四周设置简易排水沟和简易集水井,随挖随设。土方全部开挖后,将四周的盘水全部疏通,使水排入集水井内,用潜水泵抽至地面排水沟,然后排至市政下水道,使基坑内保持干燥。
3、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挖土出坑后,立即运走,不得堆放在基坑四周。2)坑内外设置安全出口,顶坑四周用Φ25钢筋,焊接成1.2 m高的安全栏杆并挂上安全网,严禁向坑内甩物。3)认真做好坑内排水、降水工作,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尽量避免在雨天挖土。4)开挖时加强对测量点、水准点以及预埋监测点的保护,并严禁在开挖过程中碰撞,损坏支护结构。5)施工中所有机械行驶、停放应平稳,行走坡道应加固,以确保施工安全。
4、基坑监测措施
4.1基准网的建立
为了科学地预测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预报和提供准确可靠的变形数据,需要建立基坑支护施工变形与沉降观测网,并定期进行变化沉降观测。
4.2基坑支护变形观测
1)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在基坑边坡顶上布置基线(每基坑边一条),每条基线上设1个~3个变形观测点,同时又作为沉降观测点。2)基坑支护沉降观测利用远离区的城市高程系水准控制点或独立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与以上点联测,构成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网。四面围墙周边附近各布置4个沉降观测点,与基坑周边浅埋基础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监测点一起构成监测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网。
4.3观测方法
1)水平位移观测
分别在基线点4个角上设站,J2型经纬仪观测四边网的水平角度(四边形内角),并与城市的大地控制网三角点联测水平夹角,检查基线点是否发生位移,在基线点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同时在四角测端上对应的相邻角点定向,并观测定向基线上各预埋点的水平位移量初始读数。
2)沉降观测
对基坑边上的各点及周边点建立的沉降观测网的测量方法为:首先自远离基坑的城市水准点开始观测,引测至基坑周围后,按编定的各点观测次序依次观测,最后测至另一水准控制点,观测仪器采用S3型精密水准仪。
4.4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等的监测措施
本工程对基坑周边50 m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并特别对邻近坑边1.5H~2.0H范围内建(构)筑物,包括道路、市政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管网等加强监测力度。具体监测措施有:1)对建(构)筑物,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2)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整个场地的地下管线进行摸底,并在地面投影其轴线走向,布置变形观测点进行监测;对某些变形要求较高及紧邻基坑开挖边缘的重要管线,预先做好加固处理措施。将各项值代入到上式中,可得:Rh=443.62 kN γ0H0=1 626.3 kN,故水平承载力验算不满足。水平位移值验算:桩顶位移:y=y0+φ0l0=H0δHH+H0δMHl0=1 807A0/α3EI+1 807B0/α2EI=53.8 mm 10 mm(容许值)。)加固设计方案。考虑到桩―土―承台的共同作用对结构的水平承载带来有利的影响,故将该单桩改为见图3所示的4桩承台受力抗滑群桩型式。对于建筑桩基来说,一般采用的低桩承台模式,由于距桩受等效力点处0.2T(T=1/α)深度范围内的土进行了置换,m值会有所提高,计算时取25 000 kN/m4;桩长不变,而将桩径改为0.8 m;桩的计算宽度b0=0.9(1.5d+0.5)=1.53 m;EI=5.73×105kN・m2;则桩土变形系数α=0.582。单位力作用于桩顶时,桩顶产生的变位:δHH=A0/α3EI=2.13×10-5kN/m;δMH=δHM=B0/α2EI=8.24×10-6kN。
5、结语
1)由于土层土质是决定水平力的重要因素,而抗滑推力桩的计算原理即是受横向力作用的桩的计算原理,故在桩基设计时,一定要清楚地了解桩周围土体的土质状况,以避免在流塑性土中设置横向受力单桩。
【关键词】矿井;开拓方案;技术比较;经济比较
矿井开拓方案是煤矿采掘之前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重视,切实做好。它关系到生产的全局,必须进行开拓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比较,以保证煤矿生产的科学发展。
1、技术比较的主要内容
1.1、结合井田划分、煤层赋存特点,分析矿井设计采煤生产能力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开采初期能不能迅速出煤并实现设计生产能力,能不能保持稳定的采煤生产和增产,两翼的生产能不能均衡,煤层厚度及各个煤种的搭配,能不能持续到服务年限。
1.2、在开拓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到防水、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和突出,及高温热害处理。开拓系统要与通风系统统筹安排,确保生产的安全可靠。详细研究井巷穿过地层的地质水文条件,尤其是要注意含地下水的厚表土、石灰岩或其他富含水岩层、老空区、膨胀软岩或松散岩层及大的断裂构造。
1.3、分析煤层条件,科学选择初期采区及采煤工作面的位置,高产高效开拓方式和井口位置要与初期采区统筹兼顾,实现工期短、投资少、效率高、效益好。开拓方案必须在矿井使用先进技术的条件下,实行集中生产,实现高效。
1.4、井口位置在有条件时要选在地形平坦有利于工业场地布置的地带,应距首采区最近。还应综合统筹防洪、排涝,避开容易出现滑坡、岩崩、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设计要对防震、抗震有利,避开砂土液化地带。煤矿开拓方案设计,必须符合矿区总体设计要求及其他外部条件的影响。
上述因素对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全面安排和具体分析影响开拓方式的诸多因素,从中找出确定开拓方式的关键性因素,配合以经济比较以合理确定开拓方案。这种技术分析是不可替代的选择开拓方案的方法。必须在全面技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
2、在开拓方案技术比较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生产集中程度问题
国内外矿井正在向集中化方向发展,已经产生了一些一井一面高度集中的大中型现代化矿井。每个矿井均需要按照它的客观条件实施具体分析,确定合理的集中化生产。应从工作面、采区、水平和矿井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集中化比较分析。
(2)开采系统合理化问题
通过开拓方案的分析比较,合理选择开拓方式、井筒位置和个数、水平和大巷位置、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在集中化生产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开采系统。初期采区应选择条件好、可能实现高产的地段。初期达产的采区和工作面应布置在井口,减少初期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提高建井速度。第一水平的采区按前进式或中央采区布置的要求,统筹兼顾后期开采系统的合理性。科学设计巷道布置,尽可能多做煤巷、少做岩巷。
(3)采掘综合机械化问题
有条件的煤层要推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这是生产集中高效的重要技术保障。在煤巷掘进中要积极推广综机掘进,有条件的煤矿应采用连续采煤机掘进。
(4)矿井采煤运输的连续化与辅助运输的单一化问题
一般的矿井应尽可能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使煤炭运输从工作面到地面或井底实现连续的带式输送机运煤,确保工作面、采区和矿井的高产高效。
要选择合理的辅助运输方式,为矿井人员、材料、设备等从井底到工作地点的单一化运输创造条件,尽可能减少转换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5)提升系统自动化问题。选择先进的提升及电控设备,实现主、副井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确保矿井高效、安全可靠生产。
(6)地面布置合理化问题
要实现生产合理分区,矿井地面工业场地,要按其功能、流程合理布局,尽可能减少场地占地面积。工业场地的位置、形式必须对开拓和初期采区布置有利。
(7)煤矿监测监控网络化问题
要建立和完善井下安全监控系统、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矿井科学管理系统,使各项安全监测监控工作网络化、集中化、现代化、科学化。
3、矿井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3.1、矿井开拓方案经济比较的要求
(1)经济测算结果是方案比较的重要依据。
(2)方案比较要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一致的要求,可考虑相关效益和费用。
(3)方案比较要注意各个方案的可比性。
3.2、矿井开拓方案经济比较应注意的问题。
(1)方案比选要根据各个方案的全部因素,计算各方案的全部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全面的比较,如矿区总体、井田划分、矿区规模、矿井开拓方式、矿井规模,也可就不同因素计算相对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局部比较,如矿井运输方式、提升、排水、通风等方案的比选。
(2)各个方案的设计深度要相同;各方案效益和费用的计算范围要一致。
(3)各方案效益和费用的计算基础资料要可比,包括售价、设备、材料、工资、经营成本等为同一年度价格水平。投资估算采用的指标、定额及相关规定要一致。
3.3、矿井开拓方案的经济比较
矿井开拓方案的经济比较一般运用两类方法:一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分析方法;二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静态分析方法。按照我国煤矿建设的一般特点,通常采用的动态分析方法有净现值方法、差额内部收益串方法、最小费用方法。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有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方法和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方法等。参考文献
[1]方辉等.财务评价引入方案比较的意义.邮电设计技术,2006.3
[2]赵桂芳.经济比选在机场建设项目方案决策中的应用.机场建设,2008.1
[3]刘蕾.矿山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现代矿业,2010.10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配置
中图分类号: TM41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模型和通信协议统一化以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征。本文研究的技术方案是以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等标准为设计依据。根据智能电网功能需求、结合通用设计和“两型一化”标准化建设成果,以信息交互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严格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资源节约、造价低廉的原则,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本文以某110KV变电站实际工程为模型研究智能变电站的系统配置方案,该变电站总体工程概况如下:
主变:两卷变,本期2台。
电气主接线:110kV户内GIS布置,内桥接线;10kV单母分段接线,开关柜安装。
110kV进线3回,PT间隔2个,分段间隔1个。
10kV出线20回,电容器组4台,所用变2台。
2整体技术方案
站控层与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设备采用通信协议;间隔层与过程层合并单元通讯规约采用 通信协议;间隔层与过程层智能终端采用GOOSE通信协议。站控层设备、 线路、内桥及主变间隔保护和过程层设备采用 对时, 间隔层常规保护设备采用 码对时。
过程层与站控层的独立组网:站控层主要采用双星型100MB电以太网,各小室间交换机通过光纤进行级联;过程层采用单星型光以太网来传输 信息。
信息的传输模式:保护装置的跳合闸 信号采用光纤点对点方式直接接入就地智能终端;测控装置的开出信息、逻辑互锁信息、断路器机构位置和告警信息以及保护间的闭锁,启动失灵通过GOOSE网络进行传输。
采样值信息传输模式:保护、计量等设备与合并单元均采用点对点的光纤直接连接模式。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采用电缆直接跳闸。
变电站层按照IEC 61850通信规范进行系统建模和信息传输,采用100M电以太网,变电站内各个小室之间的站控层交换机通过光纤进行连接,采用双星型结构级联。继电保护信息子站系统与监控系统共网传输,不再独立配置传输网络。
3间隔层设备配置方案
本小节主要阐述保护、测控、计量设备的配置方案,智能变电站使保护测控装置的信息采集和输出产生了质的变化,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满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的要求,以及参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基本技术原则及具体实施方案》的最新要求。
(1)主变间隔
1)2台主变各配置1套主变差动、后备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实现差动及后备保护功能;主变高低压2侧配置数字化电度表。
2)主变保护、测控装置具备2个 以太网通讯接口与站控层系统通讯。
3)主变保护至少具备5个过程层光纤接口。
4)保护跳闸采用光纤点对点直跳方式,装置通过光纤分别接入 侧和侧智能设备终端,装置提供一个 网口接入过程层网络交换机,本体智能终端通过网络与保护装置通信。
5)主变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采用点对点方式接入主变各侧合并单元进行采样,并遵循标准。
6)数字化电度表至少提供1个光纤接口用于点对点方式接入主变各侧合并单元9-2采样值。
(2)110kV线路
1)每条110线路配置1台线路测控装置,配置1台数字化电度表。
2)测控装置具备2个MMS以太网通讯接口与站控层系统通讯。
3)测控装置采样通信遵循IEC 61850-9-2标准。
4) 数字化电度表至少提供1个光纤接口,采用点对点方式接入合并单元9-2采样值。
(3)10kV保护
10kV线路、电容器配置常规保护测控装置,装置集成保护、测控、开入开出、常规模拟量接入功能,装置采用IEC61850规约通过站控层网络与站控层设备通信。间隔配置接入常规模拟量的电度表,保护装置组屏安装于开关柜。
(4)备自投保护
1)采用网络分布式方式实现站内备自投功能。不设置独立备自投装置,其功能分布于桥保护装置及相应进线间隔的装置中。
2)进线自投:2条进线判断本进线的有压无压、有流无流信息,将判断结果以GOOSE信息传送给桥保护装置,由桥保护进行综合逻辑判断,并发出GOOSE执行命令到线路间隔的智能终端实现断路器跳合。
3)10kV分段自投:主变低压侧保护装置判断本进线的有压无压、有流无流信息,将判断结果以GOOSE信息传送给分段保护装置,由分段装置进行综合逻辑判断后实现自投。
4过程层设备配置方案
本节主要阐述过程层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的配置方案和布置方式,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的原则,本方案遵循下面的几项原则:1)合并单元采样值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输出和 通信协议;2)主变压器智能终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接收间隔保护装置的跳闸命令,以此来实现跳闸功能;与此同时,还提供光纤网络接口接入过程层网络,可以为间隔层设备提供机构的准确位置及预警信息,并接收测控装置的控制命令。3)安装方式,合并单元采用就地安装。
(1)110kV配置方案
1)110kV线路、内桥间隔的电子式互感器为单采集线圈,因此配置1套合并单元完成数据采集。
2)110kV主变侧断路器为三相操作结构,跳闸线圈为单套。每个间隔断路器配置1套三相操作机构的智能终端,每套智能终端同时具备网络和点对点传输GOOSE信息的光纤接口。
(2)10kV分段间隔配置方案
考虑到主变保护动作需跳10kV分段开关的情况,10kV分段间隔需配置分段智能终端,并配置一台采集器,将10kV分段间隔常规互感器输出的模拟量就地转化为数字量输出,分段智能终端通过主变GOOSE间隔交换机接入主变保护装置。
(3)主变本体配置方案
主变的本体采用电缆直跳各侧断路器的方式跳闸。主变压器配置有具有非电量保护功能的本体智能终端,同时还可以采集主变档位、温度和遥调控制。本体智能终端单配置提供1个 接入主变保护。
(4)过程层 网络交换机配置方案
1)110kV 线路及内桥间隔配置1台16口过程层交换机;
2)2台主变各配置一台8光口的过程层 网络交换机;
3)站控层交换机和过程层交换机均需支持1588对时。
主变间隔交换机接线如下图所示:
站控层设备、110KV线路、内桥以及主变间隔层保护和过程层设备采用IEC61588对时;10KV间隔常规保护设备采用IRIG-B码对时。
5结束语
IEC61850是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标准,本文讨论的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完全遵循该标准。本文主要包括主站系统配置方案、间隔层设备配置方案、过程层设备配置方案以及对时系统方案。本文的研究可为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以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翔. 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关键词:芳烃装置 节能降耗 夹点技术 换热网络
芳烃产品在沸点上较为接近,难以分离,因此分馏系统的能耗情况较为严重。换热网络属于交换与利用主管能量的一个系统,因此对换热网络进程优化计算,有利于提高其利用合理性[1]。由此可看出,分馏系统、换热网络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一、芳烃装置整体节能降耗方案分析
研究以400kt/a芳烃抽提装置配套600kt/a连续重整装置为例,以环丁矾作为抽提溶剂,该抽提装置产品涉及到120#溶剂油、6#溶剂油、苯、二甲苯与甲苯。芳烃装置的抽提系统包含有溶剂再生塔、抽提塔、回收塔、水汽提塔、汽提塔以及抽余油水洗塔[2]。
1.芳烃装置能耗分析
芳烃抽提装置主要是通过降低蒸汽、燃料气等的消耗来降低能耗,其能耗数据具体见表1。其中,蒸汽能耗情况:抽提抽空器消耗2.0t·h-1,能耗0.084GJ·h-1。溶剂油塔进料换热器消耗2.1t·h-1,能耗0.089GJ·h-1。溶剂油塔重沸器消耗5.7t·h-1,能耗0.242GJ·h-1。其他的能耗均来源于燃料气,具体见表2。
表1 芳烃装置能耗数据
表2 燃料气部分能耗数据(GJ/t)
2.节能措施
①降低分馏塔、脱重组分塔等的回流比;②降低抽提水的循环量;③停止使用抽空器;
3.节能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节能措施后,芳烃装置中循环水、电、蒸汽、燃料气等的能耗数据分别为0.039GJ·t-1、0.356GJ·t-1、0.112GJ·t-1、2.973GJ·t-1,相比装置在开工初期的能耗情况(见表1),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二、换热网络方面的节能降耗方案
夹点技术属于目前在优化换热网络中最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该技术从系统整体出发,以1.原换热网络的夹点技术若夹点的温差为10e,以芳烃装置流程物流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出夹点温度的平均值为85e,其中冷流股与热流股分别为80e、90e。
2.现换热网络的夹点技术
以夹点方法的设计原则为分析依据,现阶段采用的换热网络一方面夹点之上具有抽提塔Ⅰ塔底物流与汽提塔Ⅰ塔底再沸,前者换热量为0.54MW,后者换热量为2.91MW。另一方面跨越节点处的传热换热量为4.54WM。由此得出,换热网络节能潜力为4.54WM。
3.现芳烃装置换热放网络优化方案分析
3.1最大热回收优化方案
以物流分支原则为依据,以白土塔进料物流与其他物流取代回收塔塔底物流进行换热,消除热物流与白土塔进料物流之间的传热,以热物流月夹点上的冷物流进行换热,以白土塔进料物流则有夹点下热物流进行加热。以新换热网络中的E7、E6、E3以及E5取代原换热网络当中的E1、E2、E3与E4。通过该改动方案,节省4.54MW工程量。
3.2最小改动优化方案
增加E3、E4、E5、E6以及E7等换热器,由E3、E6、E7等分别减少其面积,并合并原油的E2、E3,取代E4,取得新换热面积(541.38m2),在此改动方案下,加热公用工程为3.27MW,冷却公用工程为2.44MW。
3.3最小改动优化方案与最大热回收优化方案对比
最小改动方案的加热公用工程与冷却公用工程分别为3.27MW、3.27MW,而最大热回收方案的加热公用工程与冷却公用工程均为4.54MW。假设装置年运行时间共有360天,而冷却水公用工程费用与加热公用工程费用分别为27元/t、15.5元/GJ,由此可得出,最小改动方案的投资费用为200万,回收期为4个月,热冷共用工程分别减少12.32%与10.26%。而最大热回收方案的投资费用为600万,回收期为8个月,热冷共用工程分别减少17.11%与19.08%。对比得出,最大热回收优化方案的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三、分馏系统的节能降耗
1.芳烃分馏单元能耗分析
某石化公司芳烃分馏单元的塔系有三种类型,即甲苯塔、二甲苯塔、邻二甲苯塔。利用导热油加热甲苯塔、二甲苯塔再沸器时,每小时的能耗量为89.752GJ的能量。在该过程中,塔顶存在大量的低温位热源,该热源直接被空气或者水带走,没有采取任何的回收利用措施,导致大量能源被浪费掉。通过测试分析,甲苯塔、二甲苯塔及邻二甲苯塔三者的利用率分别为8.3%、6.5%及11.6%,其冷凝器带来的损失数据为5.1725G/h、12.0392G/h及1.4587G/h,损失很大,因此分馏环节的节能情况亟待提高。
2.各项节能方案分析
结合上述情况,制定了三个节能方案,具体情况如下:①压缩式技术利用压缩机把二甲苯塔塔顶物流的温度升高,再将其作为苯塔再沸器的热源。关闭了苯塔再沸器热源后,导热油提供热能的节约量为24.45GJ/h;②二甲苯塔操作压力提高至150kPa的等级二甲苯塔塔顶的原始操作压力为135 kPa,将其提高至150 kPa,塔顶温度即会升高至176.6℃,该塔顶热物流中的一部分用作苯塔再沸器热量来源,其他部分则是甲苯塔中间再沸器的热量来源。导热油热量的节约量为27.60GJ/h;③将二甲苯塔操作压力提高至600kPa先对二甲苯塔进行重新设计,提高操作压力至600 kPa,温度升高至229.5℃,并将全部的二甲苯塔塔顶物流作为苯塔及甲苯塔的热量来源,节约量为38.60 GJ/h。
3.节能效果对比
方案一能够为企业创造355万元的效益,其所需的压缩机和苯塔再沸器造价成本分别为100.00万元、29.830万元。方案二能够为企业创造476万元的效益,其所需的苯塔中间再沸器及苯塔再沸器的造价成本分别为69.423万元、29.830万元。方案三能够为企业创造664万元的效益,其所需的二甲苯塔、苯塔再沸器、甲苯塔再沸器的造价成本分别为300.00万元、12.812万元、17.035万元。因此方案二其中的最优方案,方案三的节能效果最好,但是成本较高大,从长远来看,可以考虑该方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分布式HLROne-NDSDXA容灾放号系统
前言:
分布式HLR的引入,由于当今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对通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运营商网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整合,在网络走向融合的同时,用户数据库也在走向融合。现网HLR的设计理念、功能、架构等无法满足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及时启动面向用户数据中心的演进。分布式HLR的应用正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其业务处理与用户数据分离的架构设计,可简化网络拓扑、加速网络的融合,使得全网用户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分析成为可能,有利于个性化新业务的实现和推广。
综述:
相对于传统HLR设备,分布式HLR设备用户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硬件节点采用分层架构,具备以下技术特点:
1、业务应用和数据库分离,大容量数据存储。分布式HLR采用应用和数据分离的模式,可以灵活适应现网各种组网需求;支持大容量数据存储,具备千万级以上的用户处理能力,设备集成度高。
2、采用分布式软硬件架构,业务处理节点和数据库节点均支持跨地域分布。分布式HLR系统采用完善的软硬件架构支持分布式应用模式,业务处理和数据存储平面在物理上分离,有完善的机制最大程度保障业务处理节点和数据库节点在跨地域分布下对网络各种异常情况的适应能力。
3、具备灵活有效的容灾机制:分布式HLR业务处理节点之间支持N+X负荷分担和备份机制,数据库节点之间支持N+X实时备份和负荷分担机制,同时,业务处理节点和数据库节点可采取不同的备份措施。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灵活的容灾备份方案。
4、采用开放的网络架构,提供开放接口,业务处理节点与数据库采用开放接口协议。分布式HLR系统采用分层的网络架构,在稳定提供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层间通信可采用开放的接口,减少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将来随着融合数据中心的演进,具备开放性的功能。
5、业务处理节点和数据库节点均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分布式HLR业务处理节点和数据库节点应具备模块级、板级到子系统网元级的灵活扩展性,减低维护复杂度。
分布式HLR技术优势:
从以上对分布式HLR的技术特点的分析和与现用传统HLR的比较可以看出,分布式HLR不仅具有传统HLR的所有功能,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分布式HLR将数据存储和业务处理部分分离,内部采用IP网络作为承载,符合核心网设备IP化、大容量、分层架构的网络发展趋势一致。
2、分布式HLR所有业务使用统一的实时用户数据库。通过集中的接口对用户进行快速高效管理,能够为所有业务提供一致性的数据。与此同时,分布式HLR的用户属性和业务特定逻辑相对独立,具备快速数据接人和业务导人的能力,能够在线实现新的业务、在线统计用户数据。
3、分布式HLR采用电信级IT平台作为硬件平台,设备扩展性好,集中度高,单位用户造价和功耗相对较低,占用机房面积小,能够有效降低节点数量,大幅降低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
4、分布式HLR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设计,业务处理节点(FE)和数据库节点(BE)均支持N+X实时备份和负荷分担机制,在可靠性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
5、分布式HLR作为适应长期网络演进的新技术,提供分离的应用和数据之间开放标准接口,能够适应3G、IMS等新业务和网络的融合,减少网络的改造。
对于分布式HLR的实现方案,诺基亚西门子网络提出了两种技术实施方案:Datafull方案和Dataless方案,现就这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论述。
诺基亚西门子分布式HLR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DXA
DXA基于IBM BladeCenter硬件平台和诺基亚西门子FlexiPlatform软件平台。
Cluster分层:
逻辑上,DXA Cluster设计成三个不同的层:负荷均衡层,应用层和O&M层。
一对IPD节点为外部的操作维护和业务承载提供必要的接口功能,同时它也负责和外部网络之间的负载均衡功能。多个APP节点负责用户数据的处理,APP节点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容量需求而不同;各个APP节点之间可以工作在负荷分担、主备用等冗余模式下。
3、One-NDS主要包括下列节点:
FE-DS
BE-DS
安装服务器(IS)
数据库管理服务器(DBM)
系统监控服务器(SM)
其中FE-DS节点存储数据库分布、分区信息,提供用户数据的索引、路由功能。BE-DS节点负责存放真实的用户数据,在不同站点(地点)的BE-DS存放完全相同的用户数据,并实时同步。
安装服务器(IS)负责对One-NDS进行初始安装的工作,也负责对One-NDS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和升级的工作。
数据库管理服务器(DBM)管理数据库的整体架构和用户数据的存储结构,同时也对数据库状态进行监管,并且可以对每一个数据库节点进行操作和管理。
系统监控服务器(SM)负责One-NDS系统的性能管理和故障管理,是One-NDS和网管系统之间的接口节点。
一、Datafull方案
诺基亚西门子的Datafull方案的网络架构采用现网DX200平台的HLR作为分布式HLR的前端业务处理节点,有效地利用了现网资源,保护了运营商前期投资资本。
诺基亚西门子的Datafull方案对于现网的HLR提供了网元级的容灾机制:N+X HLR冗余方式。
每个网元内部都有自己内部的冗余机制,除此之外,网络连接也必须是冗余的,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使用网元级的冗余机制来保证分级业务的可用性。N+X HLR冗余功能提供一种从DX HLR到One-NDS目录的实时备份用户数据的方式。
在某个HLR宕机的时候,备份HLR(RHLR)的信令链路会激活并通过DXA从One-NDS目录装载数据到RHLR。冗余备份的机制的具体过程主要可分为下列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备份HLR(RHLR)基于来自网络的MAP操作来向DXA请求用户数据,并将用户数据创到自己的数据库中。这样,当信令切换到RHLR的时候,来自网络的操作会马上被处理,从而不会产生业务中断。
第二个阶段,通过后台运行的方式,用户数据会从One-NDS目录传送到RHLR。在后台恢复的阶段,DXA会搜索宕机的HLR上的还没有装载到RHLR的用户数据,并将用户数据传到RHLR。
诺西提供的基于One-NDS的N+X HLR容灾方案可以实现网元级容灾、地理容灾,具有灵活、可靠的优点。同时,可以保证当现网的HLR出现宕机故障的时候,备份HLR可以实时地、无缝地、自动地接替现网HLR的业务,对于现网HLR的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Dataless方案
Dataless方案的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
诺基亚西门子的Dataless方案仍然采用DX200平台的HLR作为前端业务处理部分,只是在DXHLR上将不再有用户数据存储,所有的用户数据都存储在后端用户数据存储部分中。对于放号系统的实现方式,与Datafull方案类似,可以通过原有的方式通过DXHLR来进行放号,也可以通过与DXA之间的接口,直接放号到后端用户数据存储部分。
对于网元级容灾功能,Dataless的方案功能更加强大。现网将不需要再有固定的容灾HLR,现网某个负责前端业务处理的HLR如果出现故障,其业务将由其他前端 HLR来处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网元故障情况下的零业务损失。
三、两种方案的比较
由于两种方案都采用了DX200平台的HLR作为前端业务处理部分,这使得诺基亚西门子分布式HLR方案在从现网HLR平滑演进到分布式HLR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两种方案都可以实现业务处理和用户数据存储相分离的目的。Dataless方案相对于Datafull方案具有更强大的网络容灾能力。表现在HLR的容灾机制上面,将不再依赖于专门的容灾HLR;三个站点的配置方案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数据提供安全保护。Dataless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业务多元化服务,符合3G,LTE,IMS等新技术的要求。
四、总结
分布式HLR由于其“大容量,高性能,层次化,标准化,面向融合”等特点,可成功解决运营商现有用户数据库的诸多问题。诺基亚西门子提供的分布式HLR两种实现方案,为运营商向未来的网络融合、用户数据库的融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尤其在网络容灾方案方面,诺基亚西门子的分布式HLR实现方案,在后端用户数据存储部分采用多站点负荷分担的容灾机制,单站点具备完全的服务能力,可以有效地保障网络和用户数据的安全。其中Dataless方案在网络安全、用户数据存储安全方面特点更加突出,可以满足网元统一、用户数据融合、全业务融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核心网子系统设备入网测试规范-分布式HLR部分
O概述
2O世纪so年代中期以前,国内制造厂生产变压器时普遍采用铝绕组。随着大t铝绕组变压器的投入运行,其在遇到出口短路时容易引起绕组变形的问题逐渐攀露出来,同时,由于铝导线机械强度不足而导致的匝间短路也成为该类变压器事故的重要原因。虽然后来各制造厂停止了对铝绕组变压器的生产,但是,目前仍然还有很多大容量的铝绕组变压器在运行中。2O世纪oo年代以来,北京供电公司由于出口短路而造成绕组严重变形或变压器事故的事例有十几台次,这些变压器绝大部分是铝绕组变压器。随着电网容t的增大,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出口短路造成的事故对电网运行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可以说,由于结构设计和材料方面的原因,铝绕组变压器中绕组机械强度先天不足的问题正成为电网中的一大隐患。但是,对铝绕组变压器,是应该继续运行还是应投人一定资金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性能怎么样、从经济上是否值得改造等问题在电力部门内仍存在许多分歧。下面将对铝绕组变压器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并给出了将110kV三绕组31500kVA铝绕组变压器改造为两绕组S9系列5O《X洲)kVA高阻抗变压器的方案论证和经济技术比较实例以供参考。
1改造的必要性
由于铝导线本身的机械强度低(铝导线的屈服强度为科Nlmn12左右,而普通铜导线的屈服强度为98N/皿n平左右),铝绕组承受短路电动力的能力差,因此,一旦发生变压器出口短路,就容易使绕组扭曲变形,严重时还会使导线绝缘破损造成匝间短路。多数2O世纪so年代以前生产的变压器,由于结构设计落后、采用的低密度纸板在运行和短路时压缩变形量大、内绕组采用软纸筒、绕组未采用恒压干燥工艺等,使绕组的稳定性差,当导线局部变形后很容易造成整个绕组结构的失稳变形。老结构的有载调压变压器采用调压线段结构,高、低压绕组安匝分布不均匀,当短路发生时绕组承受的轴向应力较大,因此绕组变形损坏几率很高。运行经验表明,铝绕组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更低,北京供电公司咸宁变电站、城子变电站等曾发生多起主变压器短路事故,基本上都是铝绕组变压器。近年来,虽然加强了主变压器的状态监测,特别是在应用绕组频率响应试验检测绕组变形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发现了多起运行中的铝绕组变压器有绕组严重变形的现象,并及时消除了一些变压器事故隐患,但是,由于变压器出口短路故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运行人员无法对提高运行变压器的安全性掌握主动权。随着电网的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容量主变压器发生突发事故而退出运行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因此,提高铝绕组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十分必要。
2改造带来的其他效益
对铝绕组变压器进行改造除了能提高其抗短路能力以外,还能够取得其他经济技术效益:(l)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110kV铝绕组变压器的运行时间大都已较长,经过改造以后,绕组的绝缘寿命可与新变压器相同,等于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价值。(2)提高变压器的绝缘性能。110kV铝绕组变压器中,有一部分是薄绝缘变压器。薄绝缘变压器的匝绝缘厚度一般为正常匝绝缘厚度的45%,匝间工作场强较高(最高可达到273OV/~),且110kV铝绕组变压器大都已进人绝缘老化期,在导线绝缘老化或受短路冲击局部损坏后,其绝缘强度降低、局部放电量增大,很容易发生绝缘击穿。对这些变压器进行改造,不仅可提高抗短路能力,而且还可提高其绝缘性能,使变压器的运行更加可靠。(3)提高变压器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由于技术水平和材料的局限性,铝绕组变压器设计标准低,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较大,与新一代变压器相比属于高耗能电气设备。采用新的设计结构和材料改造后,可以增加变压器的容量,降低单位损耗,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4)充分发挥变压器有载调压的作用,改善电压合格率。由于现有的大部分铝绕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110土3x2.5%/38.5八1kV或110士3x2.5%/38.5110.5kv,高压侧调压范围较小,中压侧和低压侧电压偏高,这种参数的变压器在实际运行中已经反映出在负载低谷时输出电压偏高的现象,影响了电网电压的合格率。如果变压器改造时更换全部绕组,并按照新的电压标准来重新确定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就可以充分发挥变压器有载调压的作用,从而保证电网中电压的合格率。
3改造方案的确定
油浸式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取决于绕组、引线绝缘和油的寿命。铁心硅钢片作为一种金属材料长时间运行不会产生材料老化问题,因此,更换了新绕组、新引线绝缘和新油的变压器,其寿命应与新变压器相同。如果将电容式套管和有载分接开关一并更换,应完全视为新变压器。铝绕组变压器改造的关键是将铝绕组换成铜绕组。由于铝绕组变压器的铁心多用高导磁冷轧硅钢片制成,且铁心在变压器材料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可利用原有的铁心。如北京供电公司城子变电站的11okv侣绕组变压器,其铁心采用日本产211型、0.35~厚的硅钢片,该铁心单位损耗较低、励磁性能较好,能够满足改造后的播要。l夕臾〕一1996年,北京供电公司修试处曾对3台220kV,一2()(XX)kVA和4台l一0kV,315(X)kVA铝绕组薄绝缘变压器进行过成功的改造。改造方案是将三绕组120仪刃kVA变压器降损增容改造为三绕组150《X洲)kVA变压器,将三绕组31500kVA变压器降损增容改造为三绕组4O《X旧kVA的变压器。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将铝绕组改为铜绕组、将原来的钢压板材料改为高密度层压木板,同时采用新的绝缘结构以提高铁心空间利用率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使变压器在进行降损增容改造时保持原有的铁心尺寸不变,改造后的变压器可达到S7系列产品的标准。这7台变压器至今运行良好,为今后的变压器改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由于资金紧张等多种原因,改造工作未再继续进行下去。近几年来,国内变压器制造业通过引进技术或与国外企业合资等方式,使变压器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新变压器采用了S9系列或更高的性能标准,对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降低局部放电等技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沿用过去的改造方案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变压器的技术发展水平。能不能继续进行铝绕组变压器的改造,取决于改造后变压器的技术性能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能否得到使用部门的认可。因此,我们对现有的3O多台110kV铝绕组变压器进行了分析,除了继续采用原有的技术措施以外,还针对新变压器的性能标准要求提出了将容t为31500kvA的三绕组变压器改造为容量为5O“叉)kVA的两绕组变压器的新方案,并对110kV铝绕组变压器的原改造方案与新改造方案进行了比较,见表1。新改造方案的主要技术原理是利用取消钢压板和中压绕组后所节省的空间来适当增加绕组匝数(目的是降低磁通密度,减少空载损耗)、增设单独的调压绕组;将铝导线改为铜导线(导线截面略有提高);增加变压器的额定容t。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新方案进行改造,除取消35kV绕组后有一定的功能损失外,变压器的技术性能和经济价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电网规模扩大,供电半径减小,35kV电压会越来越少,对电压为110ll0.5kv变压器的需求量会增加,因此,这种改造方案从技术角度和使用需求方面来说是可行的。
4具体要求的确定
为了使铝绕组变压器的改造能够达到使用的要求,除了要确定改造方案和改造项目(个别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舍)以外,还必须确定变压器改造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对110kv,31500kVA铝绕组变压器,改造后的技术标准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变压器负载能力满足GBIT15164一1995《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的要求。为保证变压器改造的质t,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结构和工艺的要求。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措施有:¹采用单独调压绕组的结构;º低压绕组和调压绕组采用内外撑条的结构并用热缩带绑扎加固;»内绕组撑条数t加倍(或增加辅助撑条);¼低压绕组及调压绕组内侧采用厚度为5~的硬纸筒;½低压绕组采用屈服强度为150Nlnlm)的半硬铜导线绕制;¾绕组上的垫块采用高密度纸板制成,并进行倒角处理;¿绕组制造时采用恒压干燥工艺,组装时采用液压装置进行带油紧固;À绕组的压板采用整圆的高密度层压木压板或高密度层压纸板,最小厚度应不小于7O~,每一相压钉的数t应不少于8个;Á增加辅助压板,使绕组上压钉的位置、上铁扼下部以及A、C相绕组的外侧都能得到有效的压紧。降低变压器局部放电水平的措施有:¹增加铁心外部地屏;º对铁心夹件等金属件的尖角处进行修整圆化处理;»变压器干燥后进行全真空浸油(改造中加固油箱使其能承受真空度达到残压小于133Pa);¼提高绕组的清洁度;½采用优质的绝缘材料;¾在整个变压器改造的过程中对器身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
5改造实例
下面是一个将110kv三绕组31500kVA铝绕组变压器改造为两绕组S9系列500汉)kVA高阻抗变压器的实例。改造前型号S斑囚一31汉X)lllo容t31酬义)kVA电压110土3x2.5%138.5士5%110.skV阻抗H一M:10.3%H一L:17.7%M一L:6.39%局放不保证空载电流0.日犯%(比同容t即型变压器高216%)空载损耗匆kw(比同容t毕型变压器高43%)负载损耗H一L:210.7kw(比同容t印型变压器高338%)改造后型号S陀一50(XX)Zllo容t父仪泊kvA电压110土8火1.25%/10.5kV阻抗实侧值16.49%(设计值17%)局放实测值100丙空载电流0.19%(比同容量阳型变压器低45.7%)空载损耗35kw(比同容量即型变压器低巧.5%)负载损耗刀9kw(比同容量即型变压器高11.8%)至么刃3年底,第一台按上述方案改造后的变压器已经安全运行了一年多,并顺利通过了夏季负荷高峰的考验。改造后的试验和实际运行证明,改造产品的性能可达到改造方案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完全能够满足电力部门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