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

时间:2022-02-25 01:2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学期期末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成绩 对比分析

1研究背景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小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学校体系研究与变革受到了极高的重视。由早期的在独立建制的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发展到现在构建的民汉合校、民汉合班,开放兼容的双语教育体系,打破少数民族中小学与汉族中小学相互分离、相互封闭的状况。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新疆双语教育工作提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3月自治区政府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双语教育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75%左右;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90%以上。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新疆双语教育发展得如何,少数民族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成绩如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现以伊犁河谷的民汉合校伊宁市某x中学处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2014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总结该校双语教育成功的经验及不足,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践有一定的借鉴。

2研究对象概况

伊宁市某x中学是一所完全高级中学,是伊犁河谷开展双语教学最早的学校之一。教学模式有三种:

模式一(汉语班):学生除汉族学生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锡伯族、壮族等多种民族学生。化学课本使用的是人教版汉文教材;授课教师是汉族教师,均采用汉语授课。

模式二(双语班):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占96%以上。化学课本也使用的是人教版汉文教材;授课教师主要是维吾尔族双语教师,课堂授课以两种语言授课。开设一门维吾尔语文课程。

模式三(民语班):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占96%以上。化学课本使用的是维文教材(和汉语教材内容相同,文字不同),授课教师是维吾尔族老师;课堂使用维吾尔语授课。

2014级学生高一学段共有25个教学班级。其中模式一(汉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14个,学生总人数802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成分的学生共146人。模式--(X2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7个,学生总人数359人。模式三(民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4个,学生总人数236人。高二学段分科后,理科教学班级共有18个,其中模式一(汉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9个,学生总人数508,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成分的学生共87人;模式二(双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6个,学生总人数398人,维吾尔族占95%以上;模式三的教学班级共有3个,学生总人数160人,维吾尔族占95%以上。

3研究方法

(1)数据分析法:对伊宁市某x中学2014级就读高一、高二时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2)访谈法:通过对教师和对各种模式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少数民族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师生实施双语教学的困难、意见和建议。

4数据统计分析

抽取汉语版和维语版试卷的题目、分值完全相同的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成绩和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成绩以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成绩作为分析样本。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高一第一W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92分、93分(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8分、91分、70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3分、81分、98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4分、78分、56分;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最高分几乎相当,而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最高分与前两个班的差异比较大。

表2数据显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6.8分、32.1分(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2.5分、42.2分、35.7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5.9分、37.8分、55.3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31.9分、27.4分、27.9分: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平均成绩存在差距,但是不大。而且,随着年级的递增,差距在逐渐缩小。

表3数据显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5.1%、6.2%(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5.4%、12.2%、2.9%;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4.9%、7.8%、41.5%;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6.8%、1.5%、O;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考试的及格率相差较大。

调查结论:(1)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考试及格率相差较大。(2)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成绩存在差距。(3)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最高分几乎相当。

5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成绩的因素

通过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差距较大的原因如下:(1)有些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专业基础知识薄弱。(2)有些双语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教学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欠缺,教学方法陈旧。(3)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4)少数民族学生择校的结果。

如:汉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甚至从幼儿园时候,上的就是‘民考汉’(汉语班或汉族学校),现在肯定继续选择汉语班,不能去双语班,因为双语班要学习并高考维语文,我们现在再去学习维语文,就如同学习一门外语一样,很不占优势的。”

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上的就是双语班,虽然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去汉语班无障碍学习,但是我们还是选择双语班,因为我们想两种语言都兼顾,我们想坚持维语文的学习。”双语班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原来上的是‘民考汉’,现在在双语班,是为了上八中。因为当时八中民考汉的分数线太高,我们没有过线,但是我们过了八中双语班的分数线,我们宁愿改上双语班,也要上八中。”

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上的就是民语班,现在只能选择民语班,因为汉语授课,我们跟不上。”

6对策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支撑双语教育模式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是否充分具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加强双语教学:

(1)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成绩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语言方面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知识点方面的理解能力。这两方面都过关,学习成绩才会好。这就对双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影响学生双语学习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师资水平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对双语教学师资的能力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一般来讲,双语教育系统中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对他们用来教学的那种语言具有很高的熟练程度,并能熟练地以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招聘精通或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双语教师。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秀的民汉兼通的师范类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及时补充有志于双语教师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代课教师。强化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建立竞争机制。学校经常深入开展听课、评课和组织教学研讨、指导活动,帮助双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定期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开发双语教学资源。开发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教材内容的动漫、语音等辅学习资料。

(3)制度刺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双语的动机。

第2篇

关键词:模块;笔试;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49-03

“模块”(Module)一词的本意是指“太空船或航天飞行器上能够与主体分离并能应用于某个特殊目的的部分”,或“能够被组合成一个更大物体的好几个组件之一”。应用于教学领域,它指的是“一门课程中可以进行独立学习的单元或模块”(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95:918)。模块教学的概念即来源于此。其理论基于美国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观点,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作为整体优化理论的核心。因为它兼具独立性与综合性、灵活性与个性化等特点,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起,模块教学很快在各学科教育领域中兴起,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例如:课程设置模块化是将传统的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模块教学和专业英语模块教学两部分;教材模块化是将综合教程分为读写教程、听说教程或视听说教程、扩展教程或快速阅读教程等;课堂教学模式模块化是围绕不同的课堂教学目的分别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同时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各省、各高校的英语教师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学大纲反复修订,教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新月异,这一切使得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随着学生需求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趋势发展,以及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趋于饱和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似乎已经是黔驴技穷、无路可走。不仅如此,实行多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备受诟病,从小学到大学乃至考研、考博、考职称的“数十年一贯制”英语学习体系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抨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采取了压缩课堂教学学时的做法,要么将4个学期的英语课减为3个学期,要么将每周5学时减为4学时,还有的学校直接把英语由必修课改成了选修课。面对当前不利的形势,广大的英语同仁们没有垂头丧气、自怨自艾,更没有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他们身处困境反而学会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更加努力地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于2011年和2012年成功申报名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模块+平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和“基于校园网络语言学科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两个科研项目,获得了学校的基金资助,并于当年9月开始进入教学实验阶段。

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模块教学对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的成效,拟研究解决两个主要问题:模块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学生对模块教学的态度。

一、研究对象

为了探讨模块教学的可行性和具体效果,笔者选取了山东科技大学某学院2011级4个专业的10个班共364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这些学生均在同一个校园就读,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差距不大,任课教师水平较为接近,符合样本选取要求。

二、研究工具

作为阶段性总结测试,本次实验主要采用笔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笔试采用三项成绩数据,第一项是高考成绩,第二、三项分别是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与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两次期末考试试卷均为符合大纲要求的、标准的大学英语一级、二级试题。然后通过Excel软件对实验班的前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模块教学的总体效果。

三、研究过程

实验班于2011年9月入学后,根据研究计划采用模块教学。每周4学时,按照2个模块(2种课型)组织教学,即视听说模块(听说课)2学时,单班上课(30~45人);读写译模块(读写课)2学时,二合班上课(60~85人)。第一学期共16周,第二学期19周。除正常教学外,视听说课程每周在语言实验室进行2个学时的网络辅导,检查学生指定网络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培训、辅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解答学生网络学习中的问题,结合教学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学习的辅导活动。

为了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开学前笔者统计了实验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并作了分析,对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结果见表1。入学后使用的读写课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一、二级)、视听说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一、二级)。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出题人非任课教师。然后采用密封试卷、流水阅卷,消除了评分教师如果是代班教师或研究者教师而带有主观倾向的可能,评分结果可靠。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表1 山东科技大学某学院实验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统计表

班级序号 学生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1 33 82 53 69 7.56

2 35 82 43 64 10.88

3 41 88 41 68 11.53

4 34 83 37 66 11.47

5 31 85 38 66 12.15

6 34 87 33 68 11.06

7 32 83 29 67 12.09

8 37 86 45 67 11.38

9 39 85 37 68 10.72

10 48 85 40 66 10.00

合计 364 88 29 67.0

笔者按照3+X+1体系记录了来自山东、河北等省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因为宁夏、内蒙古等省等采用不同的高考制度),标准分满分为150分。换算成百分制后,实验班学生的总平均成绩为66.9分。由表1的分析统计可以看出,10个实验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较为接近,分数普遍较低,说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整体水平不高。尽管平均数具有反应灵敏(即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值发生变化,所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也会随之变化)、简明易解、计算简便等优点,是人们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量数,[1]但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有时不能正确地描述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因此,为了得到更加科学的实验结果,笔者同时计算出了实验班的数据标准差后发现,除实验1班以外,其他班的分数标准差都≥10.00,说明学生的入学成绩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

表2运用Excel软件对实验班2011~2012学年第一和第二学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即前、后测成绩进行配对样本Z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统计结果

班级序号 学生人数 第一学期期末

考试平均分 第二学期期末

考试平均分 Z-值

1 33 52 63 4.92

2 35 45 56 4.73

3 41 49 64 6.19

4 34 50 60 3.38

5 31 46 60 6.39

6 34 50 56 2.58

7 32 47 58 4.54

8 37 51 63 5.46

9 39 51 63 5.35

10 48 49 62 5.67

合计 364 49.3 61.4

表2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英语学习成绩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存在显著性差异,z-值远远大于1.96。也就是说,经过一年的模块教学实验,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说明该教学模式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了解学生对模块教学的态度,2012年7月初对实验班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4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模块教学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其中78.3%的学生认为“分课型(模块)教学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79.1%的学生认为模块教学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

表3 统计结果

序号 问题 帮助很大 有一定帮助 帮助不大 没有帮助

1 经过一年的学习,您认为分课型(模块)教学的方法对提高您的英语学习 20.7% 58.6% 17.3% 3.1%

2 经过一年的学习,您认为分课型(模块)的方法对提高您的听说能力 19.6% 62.3% 15.6% 2.2%

3 经过一年的学习,您认为分课型(模块)的方法对提高您的读写能力 12.2% 59.5% 26.7% 1.4%

四、结果分析及讨论

结合上述对模块教学实验基本环节的论述和教学实验笔试成绩以及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模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高英语学习的成绩,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

第一,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原则,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要把“输入”变为“吸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作用在于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外语能力达到什么水平,不断地诱导学生向新的水平发展。[2]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老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材和难度适宜的教学资料,根据教学进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各种问题,因为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实验班的大多数学生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听说课老师布置的role-play与预习、复习等作业,每周投入的课外时间平均在5学时左右,包括查找背景资料、小组排练、熟悉生词、准备听写等内容。正是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教学活动,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模块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由于读写课与听说课分工较为明确,教学目的清晰,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资料、布置作业、安排辅导。特别是听说课,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口语与听力练习,营造了一个适合学生发挥的英语小环境;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与鼓励,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另外,Willett(1995)的“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要考察学习者外语能力的发展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本身上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社交过程、相关的社会环境(班级、学校,甚至学校所在的社区)、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学习者本人对这些关系的看法等其他相关因素。[3]因此,创造相对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将来可能会遇到的交际困难或交流障碍,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恰当、得体地应对尴尬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契机,将课堂中学到的书本知识灵活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切实增强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模块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师生角色的转变。通过网络,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他们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频、视频资料,利用QQ、邮箱、博客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查学习进度,评估学习效果,使学生注意力能够时刻保持集中。同时网络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哪怕不是在教室里或课堂上学生依然能够体会到老师的存在。这一点对于弥补语言环境的欠缺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为要想学好一门语言不能单靠上课老师的讲解或者课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重复学习的内容,培养外语语感和外语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随着语感和外语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言语交际中他们不是从分析语言体系到翻译,再理解别人的思想;也不是从本族语思维翻译到外语表达,而是在外语思维和语感的帮助下直接感知话语和创造话语,直接理解和表达,[4]避免了本族语语言体系和语法规则的干扰。

第四,新的模块教学环境缓解了学生的焦虑,他们的表现大大优于普通班学生。按照行为主义言语行为的学习模式,语言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学生会对教师讲授的语言(刺激)作出反应。教师应尽量地强化正确的反应,使它们重复出现。[5]在听说课教学过程中,因为是小班教学,同学们彼此非常熟悉,心情较为放松,压力较小;准备role-play时能充分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配合默契,效果较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于班级人数较少,老师能够照顾到几乎每一个学生,及时的赞扬、适当的鼓励和恰如其分的积极评价可以使学生的某些言语行为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巩固。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流程、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又是对老师的教学效果加以肯定的最好方式。老师因此会更加热情饱满地投入教学,驾驭课堂会更加轻松自如,有利于发挥到教学的最佳状态。另外老师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与检查,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落实到教学中,学生也会因为得到了老师的额外关注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五,实行模块教学以来,对学生采用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比传统的终结性测试系统更为科学和合理,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水平。实验班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四部分:作业记录――每周的作业都要按时完成,而且系统可以自动评分,占平时成绩的5%;出勤和课堂表现――每次上课老师会严格考勤,并记录role-play、听写等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口语测试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听力测试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这样,注重学生平时表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杜绝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端,使得大部分学生从中受益。例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越来越扎实,中等学生不得不放弃“平时不用功、最后靠突击”的投机心理,课堂表现进步很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因为平时成绩计入总分,有了及格的希望而重拾信心。因此,任课老师普遍反映实验班的学生班风好、凝聚力强、学习劲头足,成绩显著提高。

五、结语

经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验,笔者发现实施模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特别是实验班学生的口语与听力成绩明显高于平行班。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且能够独立地去发现、去总结、去归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无论掌握一个概念或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现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人的认识过程是通过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化、储存和应用而进行的。[5]模块教学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5.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218.

[3]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2.

第3篇

关键词:聋哑英语 项目教学法 听说能力 听说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1]“这是一个应急性的措施,旨在尽快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但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均衡,“聋哑”英语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地方高校、独立院校中体现较为明显。

一、文献综述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才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Harold Browns等人率先实施“难题者学法”,其核心是“通过做来学习( learning by doing)”,采用项目(project)的形式,以成果为成绩,进行团队协作,这种教学法主要用于医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技术性要求较突出的系所中。2003年7月德国职业教科所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倡导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使之在德国盛行。至此,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教法体系。[3]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主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方法。

2、听说学习策略

O’Malley等人(1991,转引自Rubin,1994)调查了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生的听力学习策略。Bacon(1992)研究了外语学习者的听力学习策略。Vandergrift(1992)调查了学习法语的不同水平的成功学习者(更多使用策略的人)和不成功学习者(较少使用策略的人)的策略使用差异。[4]“Brown&Palinscar(1982)、Chamot et al.(1996)和Thompson & Rubin(1996)的实验显示,策略训练可以改善学生的听力成绩,增强策略使用意识使学生更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5](48-58)众多研究都表明听力学习策略起着重要的作用。“听力策略对听力的效果有影响,对学习者进行策略培训能促进学习者听力技能的提高。”[6]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之现状及其主因

在理工类学生英语听说课上,厌学现象却较为严重。而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在校外的英语培训机构却出现报名火热的现象。这种对比凸显了大学英语听说课之现状。[7]主要成因如下: 1、教学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在技术上应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于操作性;应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8] (P105-106)2、教学氛围的营造创设不充分:当前,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较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不够充分。使得学生得到的锻炼缺乏,因而影响了其对本课程的认同。[9]

三、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实践

(一)项目设置。本研究实验对象为2010级电子专业(提高班)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普通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听说话题设置为生活、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等。以个人阐述、讨论等形式进行,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真正感到学有所用。

(二)信息资料收集及处理。教师启发学生广泛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技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小组内部各尽所能通过合作分工提高学习效率。

(三)分设小组、讨论、确定作品。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2》中第二单元 “Every Jack Has His Jill” 为例,阐述项目教学具体的小组设置和讨论形式、作品展示。1、个人阐述问题:What do you think a successful marriage based on? 2、讨论话题:Talk about Chinese wedding ceremony and Western wedding ceremony respectively. 3、对话表演:Make up a dialogue based on Chinese wedding ceremony or Western wedding ceremony respectively and act it out.

(四)学习与评价。每个小组都要进行作品展示,各小组用英语相互评估成果,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积极指导学生纠正发音,营造轻松自由的听说环境。总结出各个小组的项目质量,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进程,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交流和协作情况。

四、项目教学法有效性评估

1、对比2010级电子专业(提高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普通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做此对比的原因如下:(1)我校2010级大学英语首次进行分级教学,对电子专业(提高班)学生更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听说课堂教学,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普通班)更多地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听说课堂教学。(2)由于我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特点,入学第一学期即进行实验,此时学生专业课不多,对英语学习比较重视,英语学习热情较高。

2、2010级电子专业(提高班)问卷调查分析:这次调查总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83份,有效问卷83份。问卷结果表明:(1)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让他们受益匪浅的分小组教学的模式。(2)项目教学大大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很多学生都是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展现自己。

五、结语

项目教学法实施后,教师进行了观念的彻底解放。[10] (P120-121) 变“以教为主”为“以练为主”;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够用实用为基本要求;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是组织者和协助者,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获得充分锻炼为教学原则。教师要提示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避免让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浪费时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2]蔡基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衔接性和前瞻性[J].外语界,2004(4):10-17.

[3]岳贵祥.基于项目教学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 潍坊高等职育,2009(9):37-38.

[4]郭新爱.第二语言听力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45-48.

[5]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项基于中国外语初学者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3,(1):48-58.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35.

[7]吴丽林,王菲.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5)50-51.

[8]张肖.浅谈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 105-106.

第4篇

诚信应考倡议书范文一

亲爱的同学们: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即将结束,20xx-20xx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悄然而至。

考试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考风、考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试的质量,影响着竞争的公平、公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更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树道德之新风,立诚信之根本,是我们每一位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之际,为端正考风考纪,坚决抵制考试不良风气,杜绝各类考试的作弊行为,净化考试环境,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郑重向全院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认真复习,保持平和而积极的心态,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正确认识考试对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用真实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

三、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抵制不良考风。

四、杜绝各种作弊行为,展现过硬的学业和道德水平。

五、在考试过程中,尊重监考老师,服从管理,体现外院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

六、弘扬诚信正义,树立与不良风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勇于检举和揭发考试作弊行为。

一次考试不及格还有机会弥补,一次考试作弊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考试没通过可以总结经验,再来一次,而考试违纪受到处分,将成为一生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用扎实的知识、求真的态度、优异的成绩向自己、向家人、向学校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为外国语学院带来一股清新的诚信之风吧!

衷心祝愿同学们考出水平、考出品格,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诚信应考倡议书范文二

各位考生:

熬过了炎炎夏日,度过了凛冽寒冬,大家终于迎来了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日子。为了考研,大家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0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大家检验自己学习能力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也决定着大家未来几年人生道路的走向。这场考试也不仅测试大家的学习能力,也在测试着大家的个人素质、道德水平和人格水准

考上研究生对于大家的价值,是梦寐以求的。同学们每天夜以继日的学习,清晨迎着朝阳背书,晚上带着倦意刷题,每天带着梦想夜不能寐。我们相信这些卫道者的努力不会被辜负,他们所捍卫的是认真学习的价值,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所谓天道酬勤,所有能够考上研究生的人,都带着理想的光环。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是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学生素质的考验。最关键的品质在于诚信,要知道,作假要么没有,要么就会有无数次,如果在以这一场战役中作假,那即使考上研究生,所研究的成果也是不得人心的。近年来,频频发生研究生考试作弊的案例,一经发现,作弊者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即使成功者,作弊不是他们的侥幸,而是他们人生不可抹去的污点。

在此,我们倡议,所有的考生遵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杜绝舞弊,考出真实水平,切不可作弊违纪,为自己的人生埋下污点。

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在同一舞台上进行竞争,在考研的舞台上,尽显各自风采,怯考者勇于面对,欲作弊者回头是岸,有把握者平心静气,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将人生的考试进行到底。树道德之风,立诚信之本,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共建诚信,公平的考试环境,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

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

诚信应考倡议书范文三

亲爱的同学们:

学风,是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风更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考风,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期末考试将至,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的考试氛围,净化考场环境、展现个人真实学习水平,展示中医药大学良好学风,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刻苦学习、自信自律的品格,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 认真复习、积极备考

考试将近,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踏实刻苦、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认真复习、查缺补漏,积极备考。在宿舍、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充分的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二、 端正态度、诚信应考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坚守公平竞争的原则,遵守考试秩序,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好成绩。

三、 净化考风、拒绝作弊

严守考场纪律、尊重监考老师。主动拒绝不良考风,坚决抵制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敢于揭发舞弊行为。不姑息、不纵容、不包庇,用实际行动构建诚信校园,营造优良学风。

希望同学们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衷心祝愿同学们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生处

20xx年1月3日

诚信应考倡议书范文四

亲爱的同学们:

诚信是做人之本。作为当代大学生,树品行之典,立诚信之范,诚信应考,严于律己,是你我自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和承载的责任担当。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否定,更是对学校优良学风的破坏与亵渎。在此,校区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诚信考试、杜绝作弊的倡议,并号召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积极备考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在注重平时认真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好期末宝贵的时机,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认真总结每门功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本学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认真复习。调整好心态,不抱有侥幸心理,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艰辛付出。

二、严守考纪,诚信应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学风、文明的考风,应当从自我做起,努力构建诚信校园。考试携带考试证件;服从监考教师安排,严格遵守学校考试纪律;坚守诚信考试,杜绝作弊行为;弘扬诚信品质,与不良风气作斗争。

三、客观分析,总结得失

鉴诸往,知来者。同学们,不要为一时的考试失利而悲观失望,也不要为一次取得优异成绩而沾沾自喜。一次失败不等于全部失败,一时胜利不等于永远胜利。人生的本质,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如何面对失败并走出失败。人生的意义,不是陶醉于一时胜利,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夺取新的胜利。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勉、互励、共进,自觉遵守学校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用诚信撑起洁净的蓝天,让舞弊行为远离校园,让诚信常驻心间。用扎实的知识、求实的态度、顽强的拼搏精神,向自己、老师、父母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祝愿: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济南校区学生会

20xx年6月18日

诚信应考倡议书范文五

孔子曰:君子以诚为贵,孟子亦云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自古以来考场上少不了的二字,便是诚信。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更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期末考试将至,这不仅是对大家一学期学习效果的系统检验,也是同学们诚信道德的全面展现,所以考风考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理工二组学管会向大家发出倡议:

一、端正态度,积极备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努力排除外界干扰,科学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认真做好每一门功课的复习计划。同时,正确认识考试,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满怀信心地迎接考试,用实力考出真实水平。

二、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复习阶段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同学之间多交流沟通,在交流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加深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获得知识、友谊双丰收。

三、严守考纪,诚信考试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3-0167-05

1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中,有过重要的一句话:“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要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1]。”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多数学生学习方式被动、依赖性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工具简单,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较少;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较低,缺少清晰的人生规划和具体的学习目标,学校的工作重点仍然放在提高高考科目的学习成绩上。

基于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顺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使学生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提高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研究意义

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研究,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实践经验并推动理论的提升。

3 研究目标和内容

3.1 研究目标

1)探索出能够优化教学的新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2)探索出一条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途径

3.2 研究内容

1)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基础,探索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模式

2)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研究的效度

4 研究思路

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时,应该综合应用多种手段。以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的调查数据为主[2],同时参考学生的综合成绩、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尽力减少研究中的数据误差,使研究数据更加客观。在实验结束后把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包括调查问卷、访谈和学生成绩分析。最后总结实验过程及成果,并完成论文的撰写。

5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6 文献综述

自主学习在国外出现已近一个世纪,但是由于研究者研究的立场和视角不同,对自主学习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齐莫曼(Zimmerman ,1994)教授,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

我国的学者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余文森等,1999)。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迁移性、有效性等特征[3]。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的方式(郑金洲,2003)。

7 研究过程

7.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北京市XX中学高一年级。高一(8)班全体学生,人数在38人左右,作为实验班,高一(7)班39名同学作为对照班。连续18周对其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训练。

7.2 研究过程设计

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规范,避免因单纯使用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而带来的主观性误差,本研究综合采用了多种途径。主要包括:使用量表测量实验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分析实验前后学生信息技术综合成绩的变化;通过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了解学生感受,适时调整教学设计;从班主任老师处了解学生在参与研究前后的变化等。具体的研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7.2.1 设计阶段

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始接受本课程之前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实验组学生在接受了本课程之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试成绩作为后测数据,并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表明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为了让实验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上学期期末的信息技术成绩,和实验组接受了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训练后的信息技术成绩进行分析、对比,辅助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产生的影响。根据该组学生接受测试的结果,选择5名自主学习层次水平不同的学生做个案研究对象。

7.2.2 行动阶段

实验组接受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课程培训,每周1课时,共18周。笔者进入研究现场,观察记录个案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每次的学习情况。并通过访谈,了解他们课堂自主学习的情况。结合教学实践,调整教学设计。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并用自主学习量表测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

7.2.3 数据分析与总结阶段

构建适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采集学生前后测的数据分析比较,了解课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分析实验组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感受。综合课堂实录、课堂观察表、学生信息技术成绩、作品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试及访谈记录,分析5名个案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训练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研究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7.3 研究工具

实验研究使用《庞维国-学习自主性量表》,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环境七个维度测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7.4 研究过程中的相关变量

7.4.1 自变量

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自主教学模式为自变量,观察研究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

7.4.2 因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有:

1)学生的自主学习测试量表的得分。

2)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成绩。

3)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表现的评价。

7.4.3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对无关变量进行了如下控制:为了减少强亨利效应,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均不告知进行中的对比实验。在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时,尽量选择学习成绩相当,水平接近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两个班级的授课时长相同,授课教师是同一个人,学生的男女比例相近,尽可能地减少无关因素的影响。

7.5 教学模式

本研究的教学模式参考“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程序[4],“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并且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如图2所示。

“准备练习”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以旧引新”,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自学学案”是为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学生在领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领学生自学学案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

“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就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学案,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谁对了,谁错了,不同看法可以争论。学生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的尝试结果是否正确,这时听教师讲解已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

“教师讲解”。这一步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并做了尝试题,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要讲在点子上,讲在学生还模糊的地方。

“再次尝试”。这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第一次尝试练习中的错误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再检验一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

上述教学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中间的五步(任务驱动―自学学案―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是尝试教学模式的主体。

7.6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研与培养的数据分析

7.6.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研究的前测数据分析

在研究开始之初,笔者选取了两个学习水平相近、学习习惯相似、学习成绩接近的两个班级开展研究,选定8班作为实验班,选定7班作为对照班。首先,需要对两个班级的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能行前测并开展数据分析。

1)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数据的分析

针对利用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获取的调查数据,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独立样本的检验,获得的检验结论

由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7个纬度的sig(双侧)值均大于0.05,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继续进行对比试验。

2)对两个研究对象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在实验开始前,用SPSS软件,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上学期期末信息技术成绩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所得数据如图3所示。

由上表所示,sig(双侧)=0.998〉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前的信息技术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班、对照班的选择符合实验的要求,可以继续进行实践研究。

7.7 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1)实验对象前、后测成绩的对比

现将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学习内容7个方面前后测平均分,分别做成趋势分析图,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

对照组,在七个纬度均呈上升趋势,但幅度变化均没有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升显著。

2)实验对象信息技术成绩的前后测对比

上学期期末的信息技术考核成绩和本学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的信息技术考核成绩如表2所示。

由数据分析软件,可得到实验组、对照组学生信息技术成绩前后测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9所示。

由数据分析软件,可得到实验组、对照组学生信息技术成绩前后测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1所示。

由实验组、对照组学习成绩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数据图表如图12所示。

实验班的学生在实验结束后,信息技术成绩有所上升,但是,在实验班信息技术成绩前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中,sig(双 侧)=0.182,表明试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提高;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结束后,信息技术成绩有所下降,但是,在对照班信息技术成绩前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中,sig(双侧)=0.597,对照班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下降。

3)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一线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班主任老师的评价也是最可信的。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对直接负责课堂教学的李老师进行了访谈。李老师的谈话内容,基本可以概括如下: 经过18周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的训练,我认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他们都有所收获,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帮助,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引领学生主动地、积极的学习,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

8 研究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七项前后测平均分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接受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课程训练后,学习动机维度的sig(双侧)=0.002

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确立了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证明,这一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前后测的数据和学生对课程感受的描述充分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教学模式合理、有效,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9 研究的不足

尽管本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不足。前后测时间间隔短,变化不明显。研究过程仅有短短的1个学期,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并不太显著。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其他学科教师的共同配合,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

[2]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59-01

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受教育的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班主任必须讲究教育方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影响。开主题班会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主题班会是班会的一种,每个学期,我大约在班里安排十节甚至更多节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与学校的工作安排相联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它内涵丰富,富有特色,学生乐于参与,成效显著。下面我对开学以来我班开展的几次特色主题班会加以介绍。

特色主题班会之一:开班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我就利用晚自习时间设计了“开班第一课”,要求全班学生和全体科任教师齐聚一堂。首先,请大家观看PPT课件,课件的内容包括各教师的简介、所获奖项等。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能力,树立教师的威信。学生对教师有了充分的信任,这时教师再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双方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然后,班主任总结介绍各位教师的特点,讲明今后对大家的纪律要求,指明今后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从而使班级成为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特色主题班会之二:结合节假日设计主题班会

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班会,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秋季学期的节日主要有国庆节、重阳节等。开学第五周,即将迎来国庆节,学生都兴奋不已。借此机会,我提前组织学生开展“认识祖国历史”班会。步骤是:全班分成6个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人手,并安排相关的任务。有的小组把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照片、图片查找出来,然后装订成册,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有的小组搜集、整理了本地发展状况的影视资料……而后,由各组派代表在班会上展示,比一比哪个组的资料最有吸引力,最有代表性。学生为了这次展示,动用了各种力量,连平时最不喜欢看书的黄印(化名)同学也变得积极起来。最有特色的一组是采访老兵的小组,他们用家长的手机做拍摄工具,对我镇有名的5位革命老兵进行采访。采访视频在班上播出时引起了轰动,连教师都没有想到他们能做得这么好!这次班会给了学生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学习的目的也更加明确了。

特色主题班会之三:树立榜样,跟随榜样一起成长

这学期,学校接到上级的倡议书,有一位不幸患狂犬病的小朋友需要救助,要求各班发动学生捐款。对此,我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先列出榜样:(一)重庆工商大学学生徐茂边打工边学习,成绩优异获奖学金,用奖学金资助了18名贫困儿童;(二)军人出身的刘乾坤,捐款超过700次,36年捐款总额达20余万元,帮助了别人,自己却常常身无分文。这两个例子使学生对“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有了全新的认识。讲了这些例子后,我动员大家:“让我们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踊跃捐款!”话音刚落,班上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男生马上站起来说:“我要‘裸捐’!”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大家马上献爱心,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在这次班会课中,学生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特色主题班会之四:针对班中问题开展主题班会

暑假放假时间比较长,秋季学期一开学,作为班主任,我马上感觉到:由于学生在假期缺少监管,变得慵懒散漫,出现了不爱卫生、宿舍内务差等问题。借着正在开展的“清洁乡村、美丽家园”活动,我设计了以“我是卫生突击手,我会……”为主题的演讲主题班会。通过演讲,学生知道了应怎样维护环境卫生,表示要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在主题班会上,我还结合生物课上关于细菌和真菌繁殖的知识,告诉学生讲究卫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

特色主题班会之五:结合学科教学设计主题班会

这个学期以来,我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学习为主题的班会。这学期开学后不久,我就请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得较好的学生来介绍学习经验,让好的学习方法为大家所共享。谢永(化名)同学从学英语的角度做了有关“谐音记单词,联想来帮忙”的介绍,不仅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而且实用性强,他的介绍启发了很多同学。11月,我又组织学生开展了趣味物理知识抢答比赛,复习的内容量大,师生共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劲头。

第7篇

【关键词】新建高校;大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向,催生了大量的新建本科院校,毕节学院正是这一转向下的产物。新建后的毕节学院在生源结构上发生了新的变化――由原来仅限于本地区扩大到全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25个省、区、市及本省的其他地区的学生,生源结构的新变化客观上必然导致学生间文化的新变化,学生成绩的差异则是其表现之一,其中英语学科表现最为显著(笔者通过访谈几届学生、查阅其高考成绩而得知)。学生的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上客观存在的显著差异,显然沿用传统班级的统一标准、同步化的教学方式业已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之需,如何解决传统班级教学下的统一性、同步性要求与学生客观差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校大英课堂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所谓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是指以固定的行政班为基础,按学生在某门或某些学科上的认知水平、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科分成若干个层次,设置若干个层次班,结合学生自主选择,师生协作认同的原则而确定学生所在的层次班,对层次班再进行隐性分层而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实施大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彰显现代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理念

现代教育以关注人的主体性、注重人的个性发展、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特征。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全面性的发展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为之服务,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则是这一服务的最佳选择,也就是说,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下的必然产物。

(二)有利于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政策

在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新一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对传统教育作出了一定的调整。教育部于2007年7月27日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在教学要求部分里明确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差异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对于教学过程所提出的要求,为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有利于克服传统大学教学弊端

传统的大学教学是以专业班级为对象,而专业班级的组建仅以高考总成绩为参考点,很少考虑具体学科成绩的差异。按总成绩组建的班级其学生各科基础各不相同,所实施的教学因顾及中间群体而无暇顾及两端,从而导致两端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吃不饱”的学生因等待教师照顾中间学生而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从而使其水平慢慢被拖下;而“吃不了”的学生因听不懂,落下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不进去,就破罐子破摔,由于跟不上,最后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

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不失为缓解这一传统教学弊端的途径之一,它承认学生之间具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我们把具有相近素质的学生划到一个层次,对于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其已有的认知水平上接受新知识,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由学会的满足而带来的快乐,从而调动起每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四)有利于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理论角度看,大学生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有的感知能力灵敏、有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有的独创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强、有的想象力相当丰富、有的情绪强烈、喜欢交友、但意志力不够稳定,感情易波动等方面,就是在同一方面发展的水平与速度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这种特殊的矛盾心理很可能造成不同的心理需要,产生比较大的分化,进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群体。

从现实的角度看,从对我校2012级19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抽样调查可知,90分以上约占4.9%,70分以上―90分以下的约占22%,50分以上―70分以下的约占38.9%,50分以下的约占34.2%,由此可知,同一班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不仅存在差异而且非常显著。

显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有必要从发展、变化、多层的角度去考虑大学英语的教学问题。

二、实施大学英语分层走班的策略

本文拟从实施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以下策略。

(一)实施前做好宣传,积聚正能量

任何一次教学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合理、科任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如果教师和学生任何一方对新的教改持消极态度,势必影响整个教改的顺利推进,这其中学生的积极应对又是关键,因为教改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因而在实行大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前,有必要且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学生心中“被遗弃”、“被抛弃”、“成绩差”等消极想法,产生正能量,使其真正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不是放弃他们(成绩低的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提供适合其基础的教学内容、方法促进其得到应有的发展,使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主动、自觉参与到教改之中。

(二)实施中分层把握,落到实处

1. 学生分层。学生分层应坚持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自主性、就近性和流动性等原则,确保分层的合理性、科学性和人本化。

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一方面以其高考成绩作为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简短的口语面试作为参考,最后以此两方面的综合成绩来综合分为A(拔高层)、B(普通层)、C(基础层)。

自主性主要基于按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分班没有顾及教师教学风格差异而使学生不适应而采取的自主选择,具体而言就是在分班后的两个周内,如果学生确实存在不适应教师教学风格的现象,可以申请到平行班级听两次课,最后再确定所在班级。

就近性是指学生分班应以本院为点,便于教学和学生管理。

流动性是指分层不应静止,而是随着学生的发展变化而动态调节,即一个学期或学年结束后,表现优异的学生如果达到较高一级的基本要求则可以申请上调,从而调动普通层和基础层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教学活动。明确、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因此大学英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首先要设立明确、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要求》(2007年)及我校校情,其目标可以设立为:C(基础层),主要通过英语综合课程和听说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有效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一般要求的词汇量,并能达到每学期期末测试要求;B(普通层),通过英语综合课程和听说课程,以及英语技能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有效策略,并能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发展学生英语技能,达到《要求》一般要求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较高要求的词汇量,并能顺利通过每学期期末测试要求;A(拔高层),即达到《要求》较高要求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高要求的词汇量,特别是积极词汇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综合文化素养和夸文化交流能力,并能在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3. 内容分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各层次班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置如下表:

基础班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级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

《大学英语》低起点 《大学英语》听力1 《大学英语》听力2 《大学英语》听力3

普通班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

《大学英语》听力1 《大学英语》听力2 《大学英语》听力3 《大学英语》听力4

拔高班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 选修较高层次的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听力2 《大学英语》听力3 《大学英语》听力4

4. 施教分层。大学英语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因划分标准具有相对性,因而只能照顾到该层级大部分学生的基本需求或整体需求,要做到顾及个别学生的具体需求,还需各层级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内隐分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5. 评价分层。由于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落实和开展大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其评价内容应紧围绕教学目标设立,评价形式可以灵活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三种评价形式,尤其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发展。

6. 管理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后,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新的问题,如走班的学生是否出勤,怎样有效掌握走班学生动态等。基于此建立层次班管理员和走班管理员就成为必要,所谓层次班管理员,是指在每个层次班(A、B、C各层次班)中推选或指定一名乐于奉献、热心做事的学生担任该层次班的管理员,目的是协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考勤。走班管理员则是为了原行政班班主任或辅导员能随时了解本班走班学生的出勤、学习等情况而设立的管理员。通过建立层次班管理和走班管理员,从而构建了分层教学后的立体学生管理工作。

(三)实施后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任何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亦如此。因此外语学院领导及教师要及时通过对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的结果进行反观,并加以提炼,使之升华为教育理论,更好地推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金航.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EB/OL].http:///HLFtiDemo/search.jsp.

第8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工程概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42-02

近几年国家颁布和修订了各种工程技术规范,实行了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制度,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高素质地质工程专业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也给高等学校的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直接服务于“工程勘察”就业领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对目前工程实践的日新月异、工程技术规范不断修订等新形势,如何有效组织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成为该课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工程地质勘察”这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材的选择、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的,如教学课程内容要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相关联[1],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2-4],探讨实践教学、野外原位测试试验教学等[5-7],而针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工程概念的研究则很少。

一、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偏重,实践教学偏轻。该课程在前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设置课程为64学时,注重讲解勘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造成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明显偏弱,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明显不足。

2.所用教材明显滞后于专业的发展。目前关于该课程的教材较少,多十几年前编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明显与专业规范内容脱节。

3.野外勘察试验主要以观摩为主。该课程涉及到的实验主要以野外的原位测试为主,前期在讲解过程中主要是在室内进行观摩,而没有进行现场的测试,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设置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8]。显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是该课程的鲜明特点。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概念,结合工程实际介绍勘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有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教学内容方面,因该课程涉及到的相关专业规范多达几十种,而规范内容又在不断的修订中,相关规范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条目清晰,是课堂教学的首选,但在教学中又不能逐一进行讲解,可选择规范各自的适用范围、规范的普遍性问题、关键数据指标、条文规定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特点是:(1)课程内容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依托进行设置,按照规范内容逐层进行展开,先介绍基本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然后具体应用到实际场地,内容由浅入深、范围有宽到窄,连续性较强;(2)教学内容有明显的知识模块体系,不同的知识模块既有不同又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3)教学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加以运用。

三、教学体系建设

1.教学环节安排。在教学环节安排上,分为以下3个教学环节:(1)进行1学期64个学时的课堂理论教学,介绍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方法,在讲解过程中穿插部分工程实例,该环节在大三第一学期进行;(2)室内工程设计,该环节在大三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利用2周的时间完成,主要是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具体的工程勘察实例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规范完成具体的工程勘察实例设计;(3)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认识实习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因新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无法进行野外试验,该环节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期末,利用2周的时间进行该课程的现场原位测试试验,包括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等。3个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将工程概念始终贯穿到教学过程中。

2.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课堂教学考核主要是布置大作业和期末出试卷闭卷考试的形式,重点考察学生掌握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程度,部分考试内容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相关内容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室内设计考核方式为布置一具体工程实例,将该工程概况和拟建场地基本的自然地理概况及相关的地质环境内容给出,依据相关规范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勘察方法的设置和勘察工作量的布置,重点考察学生对相关规范的熟悉程度、常用的勘察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习基地现场实习考核方式为具体原位测试试验仪器的操作使用和试验数据的整理。

3.教学序列。整个教学序列可概括为由整体向局部再到整体。以勘察方法介绍为例,先统一初步介绍各个勘察方法的特点,然后分章节详细介绍每个勘察方法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最后结合具体工程勘察实例总结各个勘察方法的适用性。

4.教学内容。以具体工程实例为导引、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一直都是从事工科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工程分析能力、培养专业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的建设需要体现出该课程的专业特色和工程特色。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从具有特色的工程实践中取经,获得最新的工程实践资料,将特色工程如工民建工程、矿建工程、滑坡勘察工程、泥石流勘察工程、公路勘察工程等介绍到讲堂,教学过程中融合较为突出的实例,弥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不足的缺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近几年各类工程规程也在不断修订,教学课件也要不断进行调整。

5.教学方法。由于该课程的很多知识点涉及到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土力学和岩体力学等基础课程,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回顾、总结、设问和对比等教学手段的综合采用,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介绍第八章斜坡场地勘察时,就可以首先以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影响斜坡稳定的因素、滑坡的基本要素及野外判别标志、斜坡的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等相关内容,进而提炼出斜坡场地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中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对比分析和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更能体现出工程概念思想,如针对滑坡勘察可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反思和对比,向学生积极灌输工程思想,包括工程地质测绘方法的重要性、强调各种勘察方法综合利用和互补的必要性、强调按照勘察阶段开展工作的重要性等,以具体实例为依托进行授课,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讲解,设置课堂理论授课、室内工程设计和实习基地现场原位测试试验3个教学环节,将工程思想始终贯穿在讲课过程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兴趣,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朝阳,唐亦川,唐胜利,等.“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75-76.

[2]王俊杰,赖勇,赵明阶.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82-87.

[3]赵建军,王运生,巨能攀.“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0,(4):35-38.

[4]牟春梅,朱寿增,刘之葵.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75-77.

[5]殷亚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土体原位测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2(3):109-111.

[6]牟春梅,朱寿增,莫红艳,等.基于工程实践的应用本科《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34):217-218.

[7]蔡国军,巨能攀,付小敏,等.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6):164-167.

[8]李智毅,唐辉明.岩土工程勘察[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ncept Cultivating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Xinjiang University

ZHANG Zi-zhao,CHEN Kai,CHU Chun-mei,CHENG Wen-yu

(School of geolog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830046,China)

第9篇

关键词:留学生;考试作弊;干预策略;考试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85-02

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涉及一个学校的声誉,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1],而考风则是反映教学管理质量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留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若干已实施的干预策略进行探讨。

一、作弊现状

我校从2004~2012学年共招收了668名印度、尼泊尔、马尔代夫、巴基斯坦、美国、印度及约旦籍的医学留学生。这些年,留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其主要作弊形式如下:写在手上、手帕上,携带纸片,趁交卷时偷看别人卷子,携带高科技产品如手机(蓝牙、短信等)作弊,交换卷子,考试中交换名字,把作弊资料放厕所里而趁上厕所时偷看,携带写满答案的与试卷答题纸相同的白纸入考场,请人代考等。2005年春季学期至2012年秋季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以及补考一共有41972人次,共发现91人次作弊行为。作弊行为总发生率为0.22%,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携带纸片,占总作弊形式的69.2%。其次是手机作弊,占总作弊人次数的22%。作弊最多的课程是汉语,18门考试课程中的91次作弊人次数仅汉语就有38次;印度学生作弊是总人次数的69.2%,尼泊尔学生占29.8%,马尔代夫有1人次作弊,巴基斯坦及美国学生无人作弊;男生作弊次数比女生多(男生有84人次,女生有7人次);人数多的年级比人数少的班级作弊次数多,2003级没有学生作弊,2004级有45人次作弊,2005级有30人次,2006级有12人次,2007级有4人次,2008级有1人次,2009级有10人次,2010级有7人次,2011级无人作弊;2004学年秋季学期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最为严重,因为没有留学生教学管理经验,《留学生违规违纪处理办法》等学籍管理文件还没有出台,故没有对学生作弊行为进行正规处理,只是口头警告。从2005~2012春学年学生作弊情况来看,作弊发生率逐年减少,考场秩序由最初的混乱变成良好。尤其是2005年春季学期对学生作弊行为按照文件处理后,并通知家长,作弊发现率大幅度下降,但是2007年秋季学期作弊发生率有反弹,可能与这学期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减少有关。

二、作弊原因

经与留学生、中介和授课教师交流后,对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以及课余生活长期深入观察,分析留学生作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生源良莠不齐。南亚国家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他们在国内受到严格的家教管理和宗教思想统治。经过中介介绍到中国来学习,主要是因为考不上自己国家的公费医学院校,基础知识差,有的甚至连英语都不会说,不具备用英语学习医学的能力。而中国的大学学习是一个相对比较自主的学习,留学生没有了严格的家教监督,学习更加放松。

2.学生学习医学动机不明确:很多学生学习医学是因为在他们国家医生是一个很受尊敬的职业,福利待遇相当丰厚。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拿到医学学士学位就可以过上上等人的生活,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责任感。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不是很热爱医学,相反比较爱好歌舞、绘画、写诗、电脑操作等

3.不能适应中国的气候和教学时间安排: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中国的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较南亚国家寒冷,学生经常因病迟到、逃课。晚上闹到两三点睡觉甚至通宵不休息。他们国家一般是早上10点钟开始上班,中午不设午休时间,而我们这里早上8:00上课,与他们国家的作息时间相比,生物钟很难适应。

4.考场安排不合理。留学生理论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定的,留学生试题主要是主观题,成绩好的学生3个小时可以刚好做完,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给了他们充足的作弊时间。考场紧凑也会诱惑学生作弊。

5.补考重修费用较高,加重学生作弊动力。根据大学学籍考务管理文件,每学年一旦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将取消获得奖学金的资格,每学年补考或重修后仍有30%课程不及格,学生不能升到下一级继续学习。文件本意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平时学习,但是过于严厉,导致构成某些基础素质差的学生增强了作弊动机,顶着被留校察看或者开除的危险也要以身试法。

6.监考过程管理不严。在巡考过程中笔者发现,如考场中有监考严厉兼英语口语好的监考教师,则考场秩序良好。而脾气温顺、口语较差的教师所在考场,考场秩序相对比较混乱。

三、干预措施

1.控制生源规模及质量:学生的基础素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留学生英语熟练程度很差,用英语学习医学难度很大。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取他们国家的公立医学院,在他们国家私立医学院读书学费又相当贵,于是选择到中国学习。一是因为我们的医学教学硬件实施完备,学费相对比较便宜,二是因为我们的门槛设的比较低。有些学生确实是因为家庭贫困,考公立学校只差几分,于是靠贷款或者赞助等选择到中国学习。这就造成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因此把握学生入学门槛相当重要,可以提高学生生源质量。由于刚开始国家对生源数量没有控制,一般是中介给多少就招收多少,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对招收来华医学留学生的规模进行了限定。有效地杜绝了部分高校招生规模无限制扩大的状况。

2.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留学生教学对中国老师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要求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有娴熟的专业英语水平,这就限制了有些中文课讲得很好而英语差的老教师发挥水平,我校在招收留学生之初就派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出国学习培训,并邀请外籍教师与中文老师一起授课,大大提高了老师的英语授课水平。

3.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学生日常生活没有规律,我们派专职留学生辅导员到留学生宿舍楼办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了规律的作息时间,加强了学生的平时学习力度,减少了学生作弊的动机。

4.制定科学的考务管理文件并加强执行力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留学生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花大气力肃清考风,决不姑息。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寄托于考试的发挥者不在少数,为此,我们考前通过张贴考试制度,召开学生大会的形式多次重申考试要求及作弊的严重后果(作弊一次留校查看,两次开除学籍),监考人员也毫不放松,抓一例处分一例,仅去年春季学期补考我们就一次处理了12名作弊学生,并与他们分别谈话,严厉教育,通过我们雷厉风行的做法,考风一次比一次好转,现已取得预期的效果。惩罚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定的压力。监考的目的不是为了抓作弊学生而是为了预防学生作弊[2],故制定教学管理文件时应合理减轻学生不合格的后果,比如设立补考和重修,减少补考和重修的费用,减轻学生作弊的动力。

5.留学生考场应特殊布置:留学生的考场布置不能和中国学生一样。从体型上看,南亚来的学生平均体型比中国学生大,对南亚学生来说,每两个考生之间隔开一个座位和没隔一样。而且南亚来的学生视力普遍比中国学生好,笔者曾数过一个40人的考场里戴眼镜的留学生不到6人,而中国学生一个40人的考场里戴眼镜的学生竟有28人。考场尽量安排会说英语并且比较严厉的老师监考。监考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上厕所、喝水、要空白纸等。如果老师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或者不严格把关,就会引起考场混乱。应该横向至少隔开两个座位,前后至少隔一个空位,便于考场有序管理。在考试时间上,目前根据需要将考试时间设置成两个小时或者两个课时,在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在调整后的时间内按时完成考试的情况下,题目的容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大大减少了学生作弊的机会。

6.改进考试模式。学生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加大学生口试成绩比例,减少理论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尤其是汉语学科,严格按照缺勤次数超过该门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试期末考试资格的制度,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有效杜绝部分鱼目混珠现象发生,肃清考试纪律,有效杜绝作弊发生。

四、讨论

考试作弊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行为,留学生作为中国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作弊行为已经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为了严肃教学秩序,保障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国际医学教育上的声誉,我校对于极个别素质欠佳、学习成绩极差又屡教不改的留学生,应劝其退学[2]。严格控制留学生生源,加强留学生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文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善各种教学考务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教育。经过上述各种措施的实施,我校留学生考生作弊情况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从当初的考场混乱到目前良好的考风,离不开所有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留学生考务管理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必须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现实化的严格管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思考总结,不仅从目标上更要从源头上杜绝作弊行为。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 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高职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学专业1、2班和3、4班在2016年秋季学期进行教学方法研究调查,两组班级人数均为100人。在研究中,在两组班级内开设相同的教学课程,试验组为1、2班,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为3、4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学期期末进行理论考试和专业实践考核,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高职医学;教学研究;应用

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专业训练和培训,能够准确的将病人的实际临床情况、体征和病史展现出来的,在医学院校接受临床检查的正常人。标准化病人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突破,能够将医学知识从枯燥的书本转化形象直观客观情况,医学生在思考学习时,不仅仅单纯关注病人的疾病情况,同时还需要完成与病人的沟通,高度还原医学生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利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够加强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需要医学生能够回答出病人提出各种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治疗某项专门的病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组为我校2015级护理学专业1、2班学生100名,年龄区间为18至21岁,平均年龄20岁,其中男性54,女性46人。对照组为我校2015级护理学专业3、4班学生100名,年龄区间为18至22岁,平均年龄20.15±1.23岁,其中男性41人,女性56人。各个班级学生均为国家统一招生。在高考成绩、日常成绩、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教学队伍统一,单项课程均由师负责。

1.2方法

1.2.1课程安排

选择《护理学基础》和《内科护理学》两门课程开展教学方法对比,两门课程均由相应科室承担。试验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将课程总时长的50%安排标准化病人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根据相应教学大纲开展正常的理论教学工作,课堂分析相应教学案例。

1.2.2实施过程

第一,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执行详细的课程计划安排,参考教材制定课程重点;第二,根据实际教材中讲述的相关疾病,进行标准化病人课程设计,面向社会征集相关无医学背景人员,参加标准化病人培训;第三,按照实际情景规划教学场景;第四,试验组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每次课程学生每组扮演一次学生,其他同学场下观看;第五,每次诊治完成后,场下学生可对接诊学生进行点评,找出每次接诊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接诊程序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第六,教师进行整体点评总结,对整堂课程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接诊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对患者症状进行分析,告知诊治原则,培养学生实际临床能力。

1.2.3考核标准

在试验组和对照组设定相同的考试题目,对分数进行档次划分,优、良、中、差四个部分,同时针对试验组发放调查表关注标准化病人教学的调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处理软件对学生成绩进行统一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理论考试对比

试验组考试成绩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中等和较差学生数量明显小于对照,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R导寄芸际远员

专业技能考试中,试验组相对对照组在语言组织、流畅度和逻辑合理性表现均优异,在模拟诊断环节成绩更为突出,详见表2。

3讨论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够直观模拟出医学生在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通过专业培训过的标准化病人情况描述,与实际学生工作中的情况几乎相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深度相对传统教学法具有极大的优势。虽然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对传统教学方法具有诸多的优势,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标准化病人如果没有基本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单纯依靠情景模拟会出现一定的知识点遗漏问题,因此必须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展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于患者病情的认识和理解,将教材上的病症通过实际模拟的形式展现,快速提升学生的临床就诊能力。标准化病人教学将学生单纯关注病症转变成对病人的医治,与以后的工作实际良好结合,适合在各医学院校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肇凯,黄献平,简维雄.关于中医诊断学"标准化病人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7):100-103.

[2]赵琳,王英,易金燕.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对提高ICU实习护士临床能力的效果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7).

第11篇

关键词:缓考 评估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按北京大学教务部缓考相关规定,学生因病或其他个人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各种考试时,应在考试前向所在院系教务办公室提出书面缓考申请,并填写缓考申请表,经院系批准后提交开课院系教务办公室。可申请缓考的条件包括具有生理和心理上不适合考试的症状,前者需由校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后者需由学生心理咨询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具缓考建议书。对因心理问题提出缓考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每学期期末的时候,缓考评估成为学生心理咨询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对2012年度~ 2013年度缓考心理状况评估申请进行统计分析,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比较:一方面是针对该学期内部的横向比较,了解缓考情况的特点,另一方面是针对两个学期的纵向比较,有助于看到这些问题的普遍性以及上下学期的一些特殊性。

基本情况汇总

1.第一学期的缓考心理状况评估分析。第一学期共有23人因心理情况而缓考,缓考科目总数为53科,理科院系16人、文科院系3人、经济类及元培学院4人。其中,就具体院系而言,物理学院最多,有8人,其次是信科6人。年级分布方面,大二学生最多,有17人次,占73.9%。大一与大三分别有3人,占13.0%。在填写绩点栏的16人中,绩点最高值为3.53,最低值为1.87,平均绩点为2.70。

在缓考评估的申请自我陈述中,有一栏为学生近期生活状况的自我评估,在缓考评估的学生中,睡眠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占总缓考人数的87%。缓考的学生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睡眠问题,而睡眠问题又会引发学习效率降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本学期中有过往心理疾病史的案例有2个,主要表现在抑郁,并都有服药经历。

2.第二学期的缓考心理状况评估分析。第二学期共有33人申请缓考,缓考科目总数为80科,理科院系为24人,文科院系4人,经济类及元培学院5人。排在前两位的仍然是信科和物理,分别是7人次和8人次。另外,本学期表现比较明显的是院系类别总数增加3个,达到13个。其中心理学系为4人次,成为排在第三位的院系。年级分布主要集中在大二与大一,大一13人次,占39.3%;大二10人次,占30.3%;大三8人,占24.2%;大四2人,占6.1%。在填写绩点的21人中,本学期的绩点最高值为3.85,最低值为1.01,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平均绩点为2.81。

第二学期睡眠问题发生率为100%。除失眠外,还有另一个极端为嗜睡,也反映出除了压力过大导致的神经衰弱,也有在畏难情绪下的抵触和逃避。

分析与讨论

1.学期和年级人数分布情况。从缓考人数上看,第二学期要多于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为33人,缓考科目总数为80科,第一学期为23人,缓考科目总数为53科。

就缓考的年级分布而言,大二学生在两个学期里均占主体。其背后的原因如下:一般各个专业的大二是课程负担最大的时候,而且该学年的学习成绩影响到出国或保研,学生也非常重视,因此可能面临学业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此外,从大二开始,不少学生选择修双学位,或者在社团内担任重要职务,是各种学习和社交活动最活跃的阶段,因此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如果不足,将会导致学习和生活的无序性,引发学业与心理问题。

在两学期的对比中,凸显的现象是大一新生由第一学期的3人次上升为第二学期的10人次,增加的比例较大。大一新生人数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院系考虑到大一新生的适应问题,在第一学期安排的课业一般不重,而第二学期的课业开始加重。同时,学生的大学生活更趋多元化,对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另外,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这部分的学生各个院系都比较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指导,所以在第一学期因适应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并不突出,而在第二学期随着课内外活动的增加而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一缓考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保送生,因为缺少高三一年集中训练的机会,在入学时学业适应较为困难。另外,也有1名大二学生表示自己是国防生,学校包分配,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平时的学习任务养成了拖拉的习惯,造成跟不上课程进度的结果。

2.院系分布情况。从院系分布上来看,理科院系在两学期里均占较大比重,其中上学期为69.6%,下学期为72.7%,这可能是因为理科院系考试复习量大,若平时没有完成足够的学习任务,采用临时抱佛脚的策略很难在短时间内补上来,因此理科院系学生的学业情况需要得到重视。

另外,就具体院系情况分布而言,在两个学期内,物理与信科的人数都是最多的。究其原因,除了物理和信科的人数基数较大以外,也可能与该院系的课程负担情况、学生辅导状况,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情况有关。就缓考原因而言,在信科的14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提到对考试的焦虑以及对挂科甚至是被劝退的恐惧,其中2位提到感情受挫,2位提到是因为不良的身体健康状况影响。信科的1位大二学生提到,缓考的科目中记忆点很多,有许多定义和定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进行背诵,但因个人感情问题导致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因处理不慎影响到了期末复习的准备。对物理学院进行相同的分析发现了与信科学院相类似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考试的焦虑、对挂科的恐惧。一部分学生表示本学期因个人感情、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未能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落后于教学进度且没有及时补上,从而导致严重焦虑现象。考虑到感情挫折和家庭变故等压力事件在文理科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概率应该是相似的,以上的情况可以从侧面看出理科院系的学习负担之重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理科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得到更高的重视。

3.心理和生理异常表现分析。通过对缓考评估表格中学生的自我陈述的总结和分析,申请缓考的学生生理异常表现主要是焦虑引起的睡眠障碍、饮食障碍和作息不规律。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睡眠时间少、质量差,此外还有少量嗜睡情况的出现,但提到长期睡眠障碍的仅有少数。因此,认为学生的睡眠障碍是由于考试焦虑引起的短期应激性症状;饮食障碍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示食欲不振,进食少;一部分学生更出现了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情况。

心理异常表现主要有精神焦虑,心慌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浑身乏力,情绪低落,心情抑郁,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对未来失去希望等。

4.缓考原因分析。申请缓考的学生一般具有一些类似的特点。笔者认为这些学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完美主义者。这类学生成绩优异,追求完美,因为担心成绩不够优秀,希望通过缓考来避免绩点的降低。这类学生往往异常焦虑,并对考试失败的后果非常恐惧。他们往往已经认真备考了,通常也都能过,但他们觉得准备还不够充分,也不满足于通过的一般分数,希望尽可能考高分。这类学生难以接纳自身的不完美。

逃避挂科者。因为平时忙于学生工作或其他事务,没有认真学习功课,如果参加考试,挂科可能性较大的学生。这类学生有现实感,清楚自己的实力,也不追求很高的分数,但他们认为挂科不可接受,想通过缓考的手段避免挂科。这类学生难以面对学业上的挫折与失败,对挂科有灾难化的不合理信念。

考试焦虑者。有部分学生确实有考试焦虑的特点,从小到大每逢考试就焦虑发作,其焦虑程度甚至严重到影响备考和参加考试,有的还可能表现出强迫症状。这类学生往往是焦虑型人格,有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的原因。

急性应激障碍者。有的学生在考试期间突然遇到家人去世、失恋等打击,引起抑郁发作等急性应激障碍的出现,难以继续参加考试。

心理障碍者。具有一些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网络成瘾等。

基于缓考评估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总体来说,学生申请缓考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有关,学生本身基础差,或者平时养成了逃课、不做作业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忙于社团工作而疏忽学业,导致无法跟上课程进度,通过自学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补上,因此学生采取申请缓考的应对措施以避免成绩不理想、甚至是挂科的严重后果。据统计,在两个学期申请缓考的56人中,此类人群占66.1%。另一种是由于在临近复习阶段,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和处理一些意外状况,如感情变故、家庭变故、身体出现状况等,导致心理和生理状况的下降,使之无法应对高强度的复习和考试,因而申请缓考。此类人群占总人数的33.9%。

在56名申请缓考的学生中,有5人提到遇到感情挫折;有2人提到遭遇家庭变故;有1人提到因为被通知不能保研,心理受到很大的打击,对未来失去希望;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大对问题学生的排查工作力度。

在56名申请缓考的学生中,将近一半曾有过挂科的经历,并提到害怕再挂科会面临被劝退或者是失去奖学金的风险。有5人提到担心成绩不理想甚至是挂科将影响转系、双学位申请、保研、出国申请等安排,因此缓考也成为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对于此类人群,学校可以完善各个学院的导师和课程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向学院里相关的教师就自己的学业状况进行咨询,从而获得对现实情况更清楚的认识,在有经验的师长的指导下寻找到学业困境的出路。

提到因管理社团而疏忽学业的有4人,有一位物理学院的学生表明自己急于求成,报了太多专业课而没有足够精力去完成课程,缓考的学生中存在因为选课过多而无法兼顾学业的情况。因此,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和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认知,防止学生对自己能力和学业成果期望过高,导致遭受挫折。

对策

1.构建完善的心理预防系统,加强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及周边生活环境的变故等,是导致高校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主要因素。而完善的校园心理排查危机干预机制,能够直接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帮助学生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阴影。因此,建立起完善的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充分调动学生班级干部、学生心理委员等基层力量对学生开展细致周全的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完善各学院的导师制度与学生学业咨询与服务,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帮助。在申请缓考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长期的学业困难,对于这些学生除了缓考之外,还要进一步的干预和辅导。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度,或者建立类似于国外的学生学习中心(Student Learning Center)是对学习障碍学生提供支持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学校需要重视留学生、港澳台学生、保送生、国防生等特殊类型学生的学业适应问题,学校应当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咨询和帮助。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之所以申请缓考,往往是因为他们在时间管理、学习方法或是网络成瘾方面存在障碍。但是这些学生往往求助意识又比较弱,不会提前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只有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讲座,或是在新生入学辅导中加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时间管理能力,才是从根本上帮助问题学生的良策。

4.促进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促进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化。高校考试目前存在记忆成分所占比重大,考试方式比较单一,一次或两次考试决定成绩的特点。这样的考核不仅容易在期中、期末考试集中的时段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建议增加考试方式的多样性,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通过平时成绩促使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实现考核方式从以成绩为中心的结果导向向鼓励学生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导向进行转化。北京大学小班教学的改革就是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未来研究展望

缓考能够暂时让学生脱离对考试的焦虑,但缓考并不是不考,而是缓到下一学期考,这样的话学生需要重新学习缓考课程的知识,还可能直接影响到下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安排。因此,下一步需要针对缓考群体进行跟踪调查,探究缓考给学生带来的实际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改进缓考这一项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生玉.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4.

[2]吕忆送,李莹莹,尚建辉.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8):186-188.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口译 因材施教 分级教学

全球化3.0时代使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与日俱增,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 2000年将口译课列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而高职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是中国口译教育培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译课作为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低端兼职或专职口译人才的重任,在英语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深受各界和学生欢迎”但长期以来,高职口译教学一直没能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得到相应的重视,高职英语口译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在诸多问题。

一、高职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口译课一般面向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从三学年开始,但由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水平不高,口译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加上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高职口译教学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所以在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中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口译分级教学,把水平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保证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共同进步。”

二、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过程

1.分级标准。对某校2013级207名高职专科学生进行摸底考试和并以高考英语成绩作为参考划分标准,进行英语摸底水平测试,即测前测试。测试的试题源自该校英语试题库,根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成口译专业发展班、口译能力提高班和口译基础巩固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为期18周的教学。

2.分级教学方法。科学分级是分级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的合理配套。分级后,要制定针对各级学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学生英语基础、基本技能及学习风格等,授课进度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授课中,应结合学生的基础合理安排各级教学内容并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使每一级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教学要求适合该级学生的水平,设定科学有序的教学步骤。口译专业发展级班主要以“口译专业能力提升”为主,注重听说译能力的专业提升,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作学习法应用于口译能力提高班。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自信心相对较好,但普遍存在相对明显的语言弱项,按照学生的语言弱项为小组编排规则,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重点提高该小组的语言弱项,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开展合作学习,督促学习,相互学习。口译基础巩固班以“巩固基础能力”为主,设计适当交际场景;加强听和读的有效输入,教师则应该更多地关爱、鼓励学生,帮助其建立自信,提高学生学学习的内驱力,重塑自信心。

3.分级教学调整。为给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竞争机会,我们对口译专业l展班、口译能力提高班和口译基础巩固班分别进行了定期调整,采用“滚动制”,以一学期为一个调整阶段,根据学生每学期期末口译考试成绩来进行调动. 这种淘汰与上升的制度让口译专业发展班的学生具有危机感和“保级”意识,又充分调动了口译能力提高班和口译基础巩固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压力,促使教师更加认真负责地教学,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英语口译的教学质量。

4.分级教学总结。通过本次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教学,可以相应总结出这一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理论以及优点。原理;这一教学从根本上是基于生源英语学习水平的不同而实施的,水平差异化是分级的基础,本次实践也是据此划分的标准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优点;分级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现代教育技术在此次分级教学中得以有效利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极大了增大了语言输入量。

三、结束语

分级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实施个别化教学”针对日益下降的生源质量,分级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同时分级教学也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因为分级教学考虑到了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实际需求,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任课教师授课时便可游刃有余,不必再为如何头尾兼顾而大伤脑筋。因此,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上而非组织课堂教学上。

参考文献:

[1]陈文杰.高职英语专业口译课的重要性、现状及提高途径[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2):131-136.

[2]刘新民.浅谈完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N].光明日报,2009-1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