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调研汇报

调研汇报

时间:2022-12-07 18:0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调研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调研汇报

第1篇

2018年以来,*商务局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商务部门关于电商扶贫的工作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全力做好电商扶贫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电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大力培育电商主体。一是通过政策宣传、免费培训、信息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设网店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截至目前,累计进行电商进农村培训140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7人次。对有能力有意愿学习电商知识的贫困户进行上门入户动员、现场实际操作教学。支持贫困家庭人员到县电商服务中心创业,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物业、水电、宽带等服务。二是通过电商龙头企业如*等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三是商务局积极协调电商技术服务公司帮助贫困户借助农村淘宝、京东商城、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2、打造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完善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扶贫服务功能及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78个服务站点,其中126个建在贫困村,实现电商服务对贫困村全覆盖。服务站点与贫困户近距离接触,在帮助和引导贫困户产品购买、农产品上行、转移就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作用。

3、建立建全农产品溯源体系。推动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认定标准;支持农产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打造农特产品电商品牌。目前农产品溯源体系*种植地开始使用。

4、完善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全县物流资源,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贫困村、贫困户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目前菜鸟物流、同乐快递物流公司、京东物流等快递物流企业已经可以送货上门、带货出村,帮助贫困户解决销售出路问题。

5、营造电商扶贫氛围。加大电商扶贫及创业典型、企业帮扶典型的宣传力度。我县*获得第四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授予的“2019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称号,*获得河南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省优秀电商扶贫带头人”称号。*获得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省电商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贫困人员电商意识不强。由于贫困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所限,贫困人员对电商的认识不深,电商扶贫难度大。

第2篇

5月16日,省环保局举行解放思想调研成果汇报会。林木声副省长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以总结转化调研成果为核心,不断将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引向深入;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动力,切实做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林木声充分肯定了上阶段省环保局解放思想学习活动取得的成果。他指出,省环保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解放思想学习活动,做到“真正当回事,真正动了脑筋,真正拿出了东西”。学习活动呈现“四个特点”,即部署周密,思路清晰;选题准确,重点突出;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广泛深入,成果明显。下阶段解放思想学习活动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调研的成果,集中研究改进工作的意见,形成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全省环境保护的思路、措施、政策和制度。调研的目的在于制定决策、指导实践,要及时转化调研成果。要将调研成果中的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分门别类,认真梳理和科学提炼。环保部门自己能制定出台的要马上落实,需要省委、省政府采纳实施的要尽快上报。对一些条件暂不成熟、研究尚不充分的政策措施,要继续深化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明确一个落实一个。

林木声强调,新时期环保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创新措施,通过推进污染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工作思路上,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

一是必须更加注重强化环境保护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环保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引导和服务于科学发展,积极服务于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附加值高、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产业和项目的发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环保基本国策意识,强化环保公益性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防止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简单地推向市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市场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和运营专业化。

三是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环保参与政府的宏观决策。当前,环境保护已进入国家宏观决策层面,环保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履行参与宏观决策的职责,强力推行规划环评,推动实施环保规划,积极参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研究制定环保经济政策,引导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

四是必须更加注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处理环境问题的方法很多,有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但最根本的是法律的。必须加快环境法制建设,更加树立法律权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各种环境纠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时必须重视环保标准的修订和实施,加强污染减排等环保技术的自主研发,着力解决我省环境保护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

省环保局局长李清主持了会议并作了总调研报告。省环保局副局长王子葵、陈敏、陈光荣及有关处(室)负责人分别作了专题调研报告。省环保局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第3篇

一、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基本情况

2003年以来,我区的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和互相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区共有列管的归正人员486名(其中刑满释放人员435人,解除劳教人员51人),帮教率达98%,安置率达92%,重新犯罪率连续二年控制在3%以内,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归正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坚持组织协调一体化,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1、建立组织网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组长、政法委副书记、区府办主任和司法局长为副组长的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小组成员由综治办、司法局、公安分局、法院、财税局、工商分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领导组成,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同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8个街道、镇,也相继成立了党委、政府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全区135个村(社区)也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小组,从而形成了区、街道、镇、村(社区)三级网络。目前,全区共建立安置帮教小组164个,帮教人员980人。为全区搞好安置帮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2、健全工作制度。为了使安置帮教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制定了落实安置帮教工作的九项制度。即:报到登记制、司法所长首谈制、档案管理制、回访谈心制、了解考察制、工作目标责任制、例会分析制度、信息情况报告制、年终考核评比制度。为了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区创建平安江北的一项工作内容,列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

3、深入开展对归正人员的重点排查工作。每年都要对回籍的归正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清基本情况,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由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区)干部组成帮教小组,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帮控措施。同时,每年对归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对策,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二)坚持帮助教育科学化,着力提高帮教质量

1、帮教工作社会化。根据市局的会议精神,要求建立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结合江北区实际情况,我们在四个城区街道开展了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把热心社区帮教安置工作的离退休党员、干部等组织成帮教安置志愿者队伍,现有帮教志愿者360人,积极开展“一帮一”、“二帮一”和重点对象“三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

2、关心生活、注重实效。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各镇、街道都开展了对重点帮教对象和生活困难的归正人员进行走访帮教送温暖活动。两年来共走访了237人,对82名有特殊困难的归正人员发放了22800元救济金和物品。2004年,孔浦街道归正人员鲍某,由于年龄偏大,又无其他特长,一直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又困难,仅靠妻子退休金800元还要供儿子上大学,情绪极度低落,司法所了解这些情况后,多次向有关部门联系,为他学习新技能提供便利条件,还减免学杂费2800元。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实行司法所长对归正人员首次谈话制度。为使回归人员顺利渡过从“大墙里”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在全区范围内对归正人员实行司法所长首次谈话制度。对刚回归的人员,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人生奋斗目标,鼓励、帮扶他们重新就业或引导自主创业。平时注重了解归正人员生活近况,对确有困难的及时给予救助。通过对归正人员定期的走访、谈心、慰问,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消除他们的顾虑,从而也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隐患。

4、开展“大墙内”的帮教活动。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帮教组,赴有关监狱、劳教所和少管所等,对江北籍罪犯开展帮教活动。向服刑劳教人员传达家乡政府和人民的问候,并发放一些生活用品,同时提出了要求他们正确把握自己,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狱的希望。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改造,并为归正人员安置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三)坚持就业安置市场化,着力拓宽安置渠道

充分发挥各种安置渠道的作用,拓宽安置面,①引导、扶持归正人员自谋职业,经有关安置帮教小组联系协调,尽量给予一定的优惠照顾,目前经商的共58人。我们根据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我区的实际,会同财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企事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的通知,对安置归正人员,可按下岗待业职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②帮助回籍务农的归正人员落实责任田。已落实187人;③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全区8个街道、镇依托现有的市场、企业建立过8个安置基地,共安置了43人。江北永发运输公司被确定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基地后,先后共安置了6人,并对他们进行帮教和管理,无一个重新犯罪;④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归正人员,与民政部门联系给予社会救济,对符合享受最低生活标准的给予解决低保金,目前享受低保的归正人员共有95人;⑤落实了安置帮教专项经费。200年,区政府财政分别下拨了安置帮教专项经费2万元。2005年下拨了5万。

二、存在的问题

依照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关于做好释放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政府《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这几年来的安置帮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安置帮教工作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目前实施的《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主要着眼于归正人员的按时报到、安排落户、落实帮教等内容,对安置工作如何衔接则显得不够;安置与帮教工作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安置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归正人员工作无着落、生活无保障,将直接影响帮教效果,甚至导致重新犯罪。区司法局及下属司法所由于职能所限,不可能成为安置工作的主导力量。这也给帮教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

(二)衔接管理难。归正人员的衔接管理包括监狱、劳教所与归正人员原籍街道、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的衔接等,环节较多,必须做到环环紧扣,而目前对归正人员的衔接管理仍处在逐步磨合和完善的阶段,加上归正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以及旧城改造、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极大。

(三)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大气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视角往往只盯在经济工作上,肩上承担的压力大,对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已无关论,认为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行政和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事与已无关;二是吃力不讨好,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是工作的政绩,而抓归正人员工作是要投入人、财、物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从而放松了这项工作;三是有的部门认为帮教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就由司法行政部门去管,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职能和政治责任,形成了一个部门唱独脚戏的局面。

(四)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过硬的措施。安置帮教工作涉及思想教育、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甚至包括解决归正人员的宅基地、住房问题、家庭问题等。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比较单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协调众多的部门和单位。一些单位和个人都知道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促进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的大好事,是“安民工程”、“新生工程”,但一旦需要有关部门参与,要安置归正人员,做好帮教工作,则过分强调自己的困难,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难以形成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局面,没有过硬的措施。

(五)缺乏有关优惠政策和必要的经费支持。如何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的支持,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我们区的优惠政策制定是没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大,应该与民政企业的优惠同等对待。帮教活动经费问题逐渐成为帮教工作的突出矛盾,也将直接影响帮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没有经费事情办不成、办不好。区级归正人员帮教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200年专项经费分别为2万,而街道(镇)级则几乎没有专项经费,平时以民政救助为主。

(六)城镇归正人员就业安置难。城镇归正人员一般都是青少年,他们犯罪时多数是待业或无业人员。当前企业改制、下岗待业职工增多,其本身再就业也存在困难,而作为原来就是待业或无业人员的归正人员,安置工作就更难了。目前,我区各街道、镇依托市场、企业建立的安置基地,由于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够,有的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目前,我区各街道、镇依托市场建立的安置基地,由于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够,有的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一方面,如何安置归正人员,无具体规定;另一方面,社会对归正人员就业的安置心理承受有限。其一,这类人员始终被怀疑是否改造好了,安置他们会不会成为包袱;其二,下岗待业的人员尚未安置,还优先安置归正人员,岂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反不如违法乱纪的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归正人员回籍后工作安置难是普遍现象。这些人一旦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没有生活出路,游手好闲,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

三、具体对策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区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网络

1、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只有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安置帮教各项工作的开展才有可能。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为指针,紧紧围绕预防、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充分认识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是落实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维护稳定的战略高度,切实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2、要突出两项重点工作。两项重点工作是指安置和帮教工作。这是工作的内涵和目标,必须规范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同时,要处理好安置和帮教的关系,不能只重帮教而轻安置,更不能重安置而轻帮教。

3、要做到三项措施到位。一是组织建设要到位。着重抓好指挥协调、部门配合、建章立制、检查落实和考核奖惩等工作,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区、街道(镇)村(居)企事业单位三级安置帮教工作网络。二是队伍建设要到位。这里的“队伍”是指综治办、司法、公安、检察、法院、工商、财政等主体的专业化队伍,街道(镇)村(居)干部、共、青妇社会各界组成的群众性组织。三是经费要到位,这是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基础条件。

(二)加大力度、大胆实践,把握好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推动工作的全面开展

1、认真抓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工作。归正人员回归后能否得到妥善安置是做好帮教工作的首要条件。只有“安其身”才能“安其心”,安置的重心是“就业”,使他有事做,有饭吃。在目前下岗职工较多的情况下,对归正人员的就业安置确实带来更多的困难,但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就业渠道多也是一个有利的方面。要转换概念,采取双轨运行。把以往安置工作由政府行为转变到社会行为为主,逐步过渡。一方面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如办实体企业,依托现有企业建立安置基地等为归正人员解决就业安置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协助归正人员积极参与劳动市场竞争,自谋职业。对归正人员待业期间,确无生活来源的应予临时性救助,对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人员,办理最低生活保障。

2、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帮教的实际效果。归正人员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性格脾气,追求目标及对生活的欲望,悔改的心态、决心、行为等不同,必须搞清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分层次管理。对一时失足确已悔改的人员由家长、亲属、村(居)干部帮教;对常有不良行为的人员由村,社区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对在服刑和劳教期间表现差,反复多的;社会背景复杂,人际交往混乱的;个人经历特殊、安置困难的;服刑和劳教后家庭情况变化大,表现不稳定以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应列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一是落实重点对象的帮教责任人。明确责任,加强工作,负责到底。建立由司法所、派出所、村(居)干部参加的重点帮教小组,对重点对象,实行重点帮教,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二是落实重点对象的考察,每月至少一次走访帮教,每季进行一次现实表现考察,并记录入档。三是落实重点对象的帮教措施。针对重点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帮教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采取超前帮教、跟踪帮教、引导帮教、联合帮教等形式手段,教育挽救,促进转化,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第4篇

一、乡村债务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2173个自然村,全区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耕地面积163亩,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9.69万吨,农业总产值7.1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8元。截止2000年底,8个街道办事处债务总额53295.70万元,村级债务总额14369.92万元。乡村债务的特点:一是涉及范围广。全区214个村委中有193个村委负债,占总村委数的90.2%,无债村委只有21个,仅占总村委数的9.8%。二是负担额度大。全区8个街道办事处都有负责,村委平均负债66.22万元。人平均负债659元,亩平均负债1210元。三是来源结构复杂。既有向银行、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的借款,又有向单位、个人的借款,还有拖欠村干部工资等。债务类别主要包括兴办企业、垫付税费、管理费用、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及突发事件支出等。四是债务利息高。除了部分按国家规定的金融利率借款外,还有部分借款借贷率较高。

二、村级债务产生的原因

(一)村级经营性投入形成的债务。主要是原村集体投资兴办企业以及企业亏损、倒闭形成的历史欠账,再加上企业改制时村办企业银行贷款、集资、举债等形成的债务最终划归村集体承担,这些债务给村集体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全区村级经营性负债5356.58万元,占总债务的26.08%。

(二)完成上级要求达标任务形成的负债。村级为完成“普九教育、文明村建设”等各种上级达标任务及村级兴办公益事业形成的负债。如册山街道办事处沙沟小学投资100余万元,资金大部分由村支付,上级补助很少,至今仍有1/3以上的欠款。

(三)村级支付管理费用形成的负债。多年来村集体为保持自身运转形成的欠账,特别是免收农业税附加“三提五统”后,有的村居无收入来源,只能靠借款维持正常业务。主要包括:一是村级为支付村干部、代课教师工资和支付干部退休金形成的挂帐负债;二是会议费、办公经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造成的负债;三是发放给村民的福利等,共计1422.82万元,占总债务的6.9%。

(四)支付信贷利息等其他形成的债务。村级经营形成的债务及其它借贷利息又转成新的债务。村集体承担高额借贷利息,从而加大了村级经营成本,增加了村级债务。

除此之外,国家对农村基础建设投资与加快农村发展客观需求反差大,村级债权清收不力,集体经济薄弱等都是造成村级负债的重要原因。

三、村级债务的危害性

农村债务对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对农村的稳定带来巨大的危害。其主要表现在:

(一)大量债务的存在,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产生信用危机。由于村级债务长期得不到化解,欠下金融部门的贷款不能按期偿还,形成金融部门不良贷款,使金融部门不愿向农村继续放贷,农村因资金制约而许多利民工程项目得不到启动和发展。二是投入不足。村级多方筹措资金首要是进行偿还债务,连维持村级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对农业投入和发展村级经济。投入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没有投入,农村经济只会退不会进,后果堪忧。

(二)大量债务的存在,影响村级正常运转。村级存在大量的债务长期得不到化解,村干部经常被法院围追堵截,导致村级无法正常运转,严重影响农村工作的正常秩序。村级干部疲于应付债务,心中不免泛起烦乱不安和畏难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大量债务的存在,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农村中的形象。村级债务是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缩影,如长期存在得不到化解,就会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不到贯彻落实,就会使政府在农民中的威望受损,使农村工作陷入被动。

四、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搞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区全面减免农业税后,村级还债能力相对弱化。为此,对核实后的村级债权债务,要积极稳妥地逐步化解,具体化解方式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要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决不能通过增加农民负担来化解债务,而是要通过发展与改革,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等途经来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就当前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现状和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村级债务:一是防范村级新债务的产生;二是化解旧债务。

(一)防范新债的途径

1、夯实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发挥村民代表作用,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坚持实行“一事一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债权、债务、资产全面锁定,坚决杜绝新债的产生。

2、规范政府行为。兴办任何企业,不应有政府行为,政府只能是从政策上扶持、从环境上创造、从工作上协调。同时进行集镇建设和其他公益事业要更多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另外,政府及部门不能再以“达标升级”、“资金配套”等要求迫使村级组织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3、强化村级财务监督机制。严格坚持农村财务“四监管”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拒绝不合理支出。

(二)化解旧债务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村级债务化解的好坏关系着农村基层组织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各级和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人到各村居调查了解,对每项债务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根据各自村居不同情况,制订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责任到人,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抓出成效。

2、认真清理核实,分类化解债务。首先对非常债务要进行剥离。对村级直接借贷形成的历史债务,凡不是为农民办事的,应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债务人,不能将债务转嫁给村集体。如村集体为村办企业借(贷)款形成的债务应直接落实到企业,村集体为村办企业或个人担保形成的债务,经债权人同意可解除村集体担保责任;对确属用于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借贷手续齐备、使用开支合理的,可用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偿还;其次,对不正常的高息要按国家规定的同期利率重新计算债务利息,由此可甩掉部分不合理的农村债务。

3、加大清收力度,化解部分债务。对村民欠村的欠款进行核实、登记、归类,对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要予以核销,不得再向农民收缴,对符合减免规定的税费尾欠,要给予减免。对挂靠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个人或外单位兴办的企业,要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脱钩,由企业承担并负责偿还,对企业有经营能力却拒不偿还欠款的,可采取依法清收的方式,强制清收。

4、以村级资源化解债务。在征得绝大多数村民同意的前提下,公开拍卖、租赁、承包机动地、荒地、荒山、林地等集体土地资源的经营权,以拍卖、租赁、承包所得的资金用于清偿村级债务。

5、通过债权债务划转、整合、重组或依法核销等办法化解债务。对由于完成国家下达的达标任务所形成的债务,应有国家承担一部分债务,由国家财政出资负责化解。如“普九”债务可以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由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款项来偿还。由于多年沉积,对于确定形成无头账的,建议金融部门给核销一部分债务。

第5篇

一、目前青年人才总量及结构分析

分公司人员构成相对年轻,青年人才学历较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强。钢结构分公司目前有35岁以下青年人才34人,占分公司人员总量(90人)的38%,占管理人员总量(58人)的58%,其中年以前引进的有3人、年引进的有15人、年引进的有5人、年引进的有11人;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18人、中专学历6人;中层干部和项目经理8人、业务骨干26人。

二、近两年接收和流失的青年人才情况

1、由于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自年正式并入总公司以来,我们共引进青年人才34人,其中应届大中专毕业生18人,工作2~3年成熟人才16人,仍然存在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分公司磨练两年,羽翼丰满后就流向工资待遇较高,福利较好的外企、私企或事业单位的情况。

2、分公司成立后共有8名青年职工离职,他们全部为仅在分公司工作1~2年的本科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以设计岗位人员离职情况更为突出,离职人员总数是现有设计人员的一半。从离职原因分析,8人中有3人属于追求更高收入的工作岗位而流失,有1人出国留学,另4人是由于分公司双向选择后认为不适合分公司要求而被淘汰的人员。

从以上青年员工流失原因可以分析出,我们部分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与市场价位存在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减少人才流失,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就成为分公司党政工作的一项重头戏。留住人,还要留住心,仅仅靠着一纸合同是不够的。给青年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份有发展潜力的培训计划,都已成为我们的筹码。而与此同时,加强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青年自身修养,服务青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亦成为我们政治工作部门的首要任务。

三、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生产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更加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致胜的关键,挖掘和开发员工的潜能并利用他们的智力和潜力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是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良好结合点。

1、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配合分公司经济行政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导向作用。开展多层次座谈会,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引导了青年人才的政治思想走向。努力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培养青年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组织青年谈公司形势、议公司历史、讲公司情况,团结引导青年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发展上来,把热情和力量凝聚到公司发展上来。

2、有针对性地引进与培养青年人才:钢结构分公司在进行人才引进工作中,为避免盲目引进,首先在合理规划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岗位配置的基础上,制定出各岗位的岗位描述。以此为依据,根据岗位缺编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引进工作。另外我们针对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工作意向,通过重点培养的方式,以使其尽快成长为业务骨干。

3、对青年人才进行全面的工作考查: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在规定进行的试用期基础上,增加考查期,既要考查其与否具备岗位工作能力,又要考查其能否与分公司整体管理相融合。当以上两点同时具备时再办理正式引进事项。钢结构分公司现行的青年人才引进模式为:3个月试用、半年考查、正式引进后2年合同期的进一步磨合考查。

4、大胆使用青年人才:针对青年人才成长迅速的特点,分公司在其使用上充分放开,采取一种以赛代练的高速培养方式,让其在很短时间内独立承担具体工作,促使青年人才尽快达到岗位工作要求。通过近两年的实际运行,此方法确实达到了培养速成的效果,在分公司现有的青年业务骨干中,实际工作不满一年有7人,工作年限5年内有9人。

5、提倡“团结、启发、互助、提高”的工作形式,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不仅要对青年人的稳定工作做思想工作,同时还要强调业务骨干、基层领导的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问题,通过与青年人“教技术、谈心声、交朋友”,为青年的更快成才搭建舞台。

6、注重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的作用。积极的引导发挥他们的特长,多为他们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我们建立了以“尊重、发展、激励、约束”为四要素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了民主管理机制,形成了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体系,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摒弃了原有论资排辈的传统用人思想,让青年人才在重点工程、重点岗位、重大考验和经营、管理、施工生产、群众工作的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并大胆启用已经发展成熟的青年人才,钢结构分公司在年新一轮中层干部中聘任中,有8人为青年人才,他们都成为分公司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7、实行荣誉激励制度。大力选树青年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总公司系列表彰活动、分公司“星级员工”评选活动、“岗位能手”竞赛活动等激励青年爱岗敬业、再创佳绩。让广大青年学习身边的楷模,掀起学先进、当先进的。在各种荣誉方面,分公司有计划的向青年人才倾斜,在年度分公司各种先进评比中,青年人才当选人数有15人,占当年总人数的70%。

8、分公司团组织利用“五四”、中秋等节日开展多种多样青年员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高团员青年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青年员工队伍的凝聚力,营造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

四、青年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与流失的问题:青年人才成长迅速,其个人要求与能力成长也成正比,公司现有机制在待遇上不能充分满足青年人才的需求,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问题。

2、确实留驻人才问题:在分公司业务骨干中,现有两名外地人员,他们已在分公司工作了3年,但由于户口问题,迟迟无法正式引进,相应的职业资格、职称、保险问题也无法解决,这已成为制约他们很好工作的主要原因。

3、职业资格待遇问题:公司、分公司鼓励员工考取职业资格,取得资格后如何注册、相应待遇如何享受,也是留驻人才的重要方面。

总之,外部环境的影响,现行用工制度的制约造成了潜在的人才流失危机。

五、对公司抓好青年人才工作的建议

第6篇

最近我走访了市环卫处,调查了本市垃圾堆放、清运和处理的情况。这里我把调查的材料分两项说明。

一、从垃圾的危害来看处理垃圾的重要性

垃圾在人们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仅就生活垃圾来说,我市每人每天要生产一公斤多的生活垃圾,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公斤的生活垃圾要处理。从整个市来看,每天将有八十万公斤垃圾急需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大量垃圾随意堆放,长期囤积,就会占用土地,产生臭味,造成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苍蝇、昆虫及鼠类的滋生,威胁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的一大负担。垃圾处理起来并不容易,可以归纳以下几点:第一,从垃圾的平均组成来看本市居民的生活燃料大多以煤为主,煤灰占垃圾总量的四分之三,市场及厨房有机废物约15%—20%,再就是街道庭院的落叶尘土等,总量是无机垃圾施肥,并且还混有一定数量的玻璃、塑料、坏金属等杂质,难于燃烧销毁。第二,用这种含有杂质的垃圾施肥,就会使土地碴化。据调查,施用这种肥料碴化的土地,已由原来的百分之十五点七,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点五,问题很严重。再说我市郊区在落实分田到户后,肥源立足自给,含杂质成分的垃圾,愈来愈不受欢迎。第三,过去处理垃圾都是埋在地下,现已发现垃圾埋在地下会破坏地下水,填埋后的场地也派不了大用场。何况在远郊和市区一切可供垃圾填埋的洼地大都用完,寻找垃圾出路,迫在眉睫。还有本市虽以做出保护环境卫生的一些规定,但由于不能严格执行,成效不大。随地乱抛垃圾的情况到处存在,垃圾量还在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垃圾,确实是当务之急。

二、如何处理好垃圾

第一,城市建设需要综和处理,服务设施需要配套成龙,垃圾处理应当在综合处理之中。本市设有环卫处,市领导亲自过问,对垃圾处理,也在无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市里已建有五十吨无害化处理工厂,不久还将建立二百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厂;还有本市研制的垃圾渗浸粪便的颗粒有机肥料,肥料好,成本低。本市已把垃圾资源化纳入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

第二,处理垃圾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减少垃圾来源。例如蔬菜在农村就应该先进行加工,将不能用的菜杆、采根、黄叶等除掉,不要带进城市,蔬菜公司则应该做好蔬菜保管工作,避免蔬菜黄烂,减少垃圾量。收购旧货处要适当提高废纸、塑料片、玻璃等物品的收购价格,这样可以减少人们丢弃这些东西的数量。

第三,垃圾处理工作是全民的工作,必须深入进行宣传,使人人重视。垃圾处理是环境卫生的重要环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卫生状况,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平。我们应该彻底改变“少数人治脏,多数人制脏”的状况。治脏除了专业队伍以外,还可以适当组织业余、课余、公余的劳动服务队,工农商学兵,大家齐动手,人人关心城市卫生工作。特别对中学生更应该鼓励他们参加体力劳动,鼓励他们为净化、美化城市出谋献策,也可以把这作为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后备军来抓,这样,收效是会大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垃圾处理也必将日趋现代化,前景必将无限光明。

第7篇

1、水问题。水多、水少、水脏并存。洪水治理始终是首位任务;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任务艰巨。

2、现有水利工程体系既比较厚实,又存在许多问题。700多亿元固定资产,五套工程体系,发挥巨大效益;不良资产比重较大,几十年逐步建设积累,水利的木桶效应,防汛负担重。

3、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下游被动,工情水情变化,不断适应,治水无止境。

4、水利地位。省内先进,全国领先,但不是样样第一,差距在体制、机制。

5、“两个率先”的新要求,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责任重,压力大。只能毫不放松,不断开拓向前。

二、关于水利规划

1、规划是“龙头”,历史经验,*水利的今天得益于一个好规划。

2、规划原则。

(1)始终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与之适应,为其服务;

(2)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高起点、大手笔、开拓性,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两统、两综、两分”:“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分清缓急、分步实施”。

3、规划体系。以现代化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为总领;流域、区域、农田(村)水利、城市防洪(水利)、各种专项(水保、节水、工程、信息化等等)规划相配套。区域规划与治理相对薄弱。

4、强化管理。规划立法,项目制约。

三、关于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物质基础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硬道理,抢抓机遇。抓住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的机遇,掀起新一轮治水。

1、淮河灾后重建,加快治淮步伐。“四大重点”,五年近百亿元投资。

2、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进一步完善苏北水资源配置系统,五年内72亿元,十五年内150亿元。

3、长江堤防建设的延续。支流、重要城市通江河道以及河势整治,40亿元左右的投入。

4、太湖防洪二步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防洪,结合调水,改善水环境。

5、城市防洪(城市水利)的全面推进。

6、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

前期工作是基础,必须扭转滞后状况,切实加强,提高质量。

四、关于水利管理

管理相对薄弱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要依靠法制强化。

1、水资源统一管理。这是核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以贯彻新“水资源管理条例”为契机,彻底理顺。

2、继续积极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有机一体,总结成功水务经验。

3、水工程管理,以“安全、高效”为中心,提升水平。扭转重闸站轻河、湖;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走上良性运行轨道。

4、加强湖泊水域管理,制止围湖,制订《条例》,依法管理。

5、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保护水质,改善水环境。

6、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以“四制”为中心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几个环节都要加强,严格资质管理。

五、关于水利改革

水利传统行业,公益性为主,计划经济色彩浓,转变观念;水利活力在于改革,改革核心在于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从时机、机遇看,当前重点在四项改革抓突破。

1、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为契机,使水管单位走出困境,水工程步入良性运行。

2、以贯彻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办法》为契机,逐步形成供水价格体系。

3、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水市场。

4、以开展城市水利为契机,逐步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

第8篇

年区残联共承担三项民生工程项目,分别是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项目、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项目和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项目。其中前两项为省定项目,后一项为市增项目。为保证民生工程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区残联专门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针对三个项目分别制定了工程实施方案,并明确了专人负责,落实了配套资金。截止到10月31日,三项民生工程已全部顺利实施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项目:符合享受低保和残疾二级以上的残疾人全区共923名,其中非农业户口564人,农业户口359人。共发放救助资金47.64万元。在审核过程中,按照规定进行了社(村)居、街镇和区三级张榜公示;在审核和公示结束后,各街镇分别为每个享受救助人员按照三证一本一表的要求建立健全了所有档案资料;10月底,在省、市区三级政府财政资金配备到位后,于11月初,全部打卡将全年个人享受的全额救助资金发放至个人低保帐户,并注明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资金”。

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工程:年我区任务数为130人。全年我区在9个街镇进行了筛查工作,共有367人被确诊为白内障,最终经术前检查185人参加手术,超额完成市民生办下达的任务数,且术后患者普遍感觉手术效果良好。我区今年的白内障手术定点医院为安徽省立医院,区残联积极配合省立医院的专家进行登记摸排和筛查工作,全区共有5000多白内障患者或疑似患者参加了筛查,并为确诊患者及时安排了病房和手术。我区的群众对此项民生的实施较为了解和满意。

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点)建设项目。此项民生工程为市定项目。我区年任务为9个,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今年我区采取完全与卫生部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的办法,所有站点均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选点过程中,重点依据中心位置和硬件设施的配套,特别对无障碍设施达不到要求的卫生服务中心要求卫生部门重新按照标准进行了改造。在站点选定和器材配备到位后,组织了各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康复站点的专职人员,参加了市残联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康复协理员的培训,同时要求各康复站点建立了专门的康复档案和软件资料。目前,9个康复站点已全部投入使用。

今年我区残联在民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把民生工程作为中心工作进行落实,区政府也进行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一方面在资金上予以充分的保障,在年初即将民生工程所需资金下拨至区民生工程专户,另一方面加大民生工程的宣传力度,我区涉残民生工程多次在安徽电视台、电视台、《》报上等媒体上进行报道宣传。

第9篇

1需求市场扩张

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当前。市场需求迅速扩张。其原因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基本点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在长时期高速增长逐步向理性增长过渡,宏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直辖后,通过六年多的建设,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可逆转。良好的宏观环境增强了消费信心。

一是市规模化的城市旧城改造带来的住房更新需求;二是人口居住环境改善带来的需求扩张;三是由于农村人口城市化,消费群体扩大的原因。部分人口向主城聚集,许多异地人口看好向市主城聚集,主城人口机械增长等原因带来城市人口及住房消费者人群增加。四是加大大型营销活动、市场宣传组织活动的力度。

一是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二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政策方面的原因。

2供给市场扩张

总量扩大。另结构完善。大中小开发商结构和高中低楼盘结构已经形成。一方面。

3供需之间及供需内在矛盾依然存在

供应市场的内在矛盾表现在城各区之间供需市场竞争和开发商之间竞争。

消费市场的内在矛盾表现在购买能力与消费欲望的矛盾和产品信息占有不足与高性价比产品获得愿望之间的矛盾。

4区域竞争加剧。区域特色初步形成。

区域人居环境的竞争力决定了区域楼盘的价值,各个区域的房地产竞争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楼盘成败。反过来讲,优质楼盘的聚集程度又影响了一个区域的居住价值。

5竞争主体多元化

市场竞争将由楼盘竞争向区域竞争发展。竞争主体也将由开发商的竞争向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发展。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必然选择主城区退二进三的发展思路。房地产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城市良性发展中。房地产业发展将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关系主城各区的功能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因此,区域政府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竞争主体之一。主要职责是优化城市规划,营造良好的区域人居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氛围和有序的市场秩序。

6竞争要素多元和要素质量评价模糊

决定一个地区的人居环境或一个楼盘的性价关系的要素很多。消费者在消费选择中可能注重地区或楼盘的单项要素质量;也可能注重地区或楼盘的某个要素群质量;更有可能一齐注重地区或楼盘的某个要素群质量和综合质量。

同时,楼盘之间的竞争标准有模糊性。政府不明确在房产建设中的职责内容和标准,导致房地产组织工作中内容缺损和目标模糊。

市都市区人居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指导思想是

1倡导生态城市(镇)绿色城市(镇)建设。要有充分的阳光、绿化面积、清新宜人的空气和水的健康安全城市;能有效避免噪音、大气和水质的污染的城市。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2倡导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城镇建设。将社会文明、公益设施与环境绿化同步配套到位。注重对历史文脉的构建及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创造出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和社会文明。

依附于主体城市发展自立经济;倡导街坊式的住区布局,3倡导城市(镇)综合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以中心城市或者城镇为核心、以快速交通、道路、信息相连的网状化、棋盘化布局区域人居环境的发展格局。提高现代住区规划建设适应新城发展必需的应对能力。

第10篇

消费是个人行为,从表面上看。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只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水平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解他目前的消费情况,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期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平均年龄20.8岁,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级为2.1年级。

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局部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置: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规范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别相当大。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别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

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大学生在谈恋爱,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别。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局部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溺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局部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钱得来不易,故他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能够掌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只仅与大学生自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达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德,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生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缺乏。保守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孩子德育的培养。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激进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规范,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第11篇

目前,服装工业历史悠久。服装产业特色明显、实力雄厚,成为我国主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年,全市包含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3.16万人,年生产服装能力近15亿件(套)其中: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4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6.47亿元,同比增长36.63%;工业销售产值200.84亿元,产销率达97.27%;新产品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30.57%;完成出货值111.32亿元,同比增长65.85%;实现工业增加值51.6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3.47亿元,其中税金总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1.53%利润总额13.34亿元。各项效益增幅比去年有较大提高,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稳健发展。

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1000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且历来是国纺织服装的重要生产基地。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裁缝”裁缝”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装裁剪书”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因此堪称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而今的东方商埠.服装之都”具有历史的传统优势和深厚的服饰文化底蕴。

服装之乡之灵气,现代服装产业起步于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乘改革开放之东风。不断抢抓机遇,创新进取,经过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服装已从裁缝的手工业作坊生产转向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年代末年代初,由于国际服装加工业的转移以及国内服装市场的繁荣,服装加工业初步兴起。进入年代,服装进入辉煌的创名牌时期,崛起了一批知名的服装企业和著名品牌,如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群星璀璨的局面,中国服装工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服装大市”美称也日益响亮。已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构建了鲜明的产业和比较优势。

二、市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产品门类趋向齐全

服装产业已形成了以西服、衬衫、西裤、女装、休闲装、职业装、童装、内衣、工艺服装、皮草等门类齐全的多系列服装产品及领带等服饰产品;形成了较全面地涵盖梭织、针织、家纺、羊毛羊绒等多种纺织服装的产业集群。从年-年,截止目前。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件)逐年提高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22%、24%、16%、5%、17%。年,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63亿件,其中梭织服装2亿件,针织服装9.22亿件,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完成服装产量的6.84%、2.47%、10.40%。西服、衬衫以及牛仔装、职业装、内衣等产品快速发展;服装用纺织品的开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部分高档衬衫色织面料和高档里料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品牌服装销售量稳中有升。据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西服男衬衫销售品牌统计显示,男装销售市场综合占有率傲立群雄、保持绝对优势,每月位居第一,服装业中国男装品牌“领头羊”地位更为巩固。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市服装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近几年来。依据自愿互补的原则,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收购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很多名牌产品企业,不放弃制造优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服装设计、研发、营销及服装展览、教育和品牌塑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很多企业依托自身的品牌优势,走“一牌多品”系列化、多层次”和“多品牌”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服装产品在品种、档次上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服装行业在数量上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和增加出口的基础上,由于更重视技术创新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不仅西服、衬衫继续引领潮流,而且时装、休闲装、女装、T恤、牛仔、职业装、内衣以及皮鞋、皮带、皮包、其他服饰等产品也得到延伸,改写了男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尤其是重点男装品牌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产品多样化,面料高档化,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面对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流行趋势,服装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正装休闲化、面料高档化的目标。

第12篇

我镇的学习实践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后,我们严格按照为县委学习实践办公室精神要求,积极部署,强化措施,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学习调研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紧紧围绕深化认识,进一步强化了组织学习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镇党委把继续深化学习调研活动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谋事水平的重要机遇来抓,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11月20日,党委专题召开了继续深化学习调研活动动员会,书记作了专题动员报告,总结前阶段工作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部署了工作,并以宋发[]12号文件下发《关于继续深化学习调研活动的通知》。各办点干部和指导员到各村场开展了督促指导,三位县级指导员分别在许沟、塘坊和甘羊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上了辅导课。11月份全镇举行各类集中辅导11次。全镇31个党支部形成专题自清自查报告与继续深化学习调研方案。并增派一名机关干部充实到学习实践办公室,专职负责抓学习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宣传发动。各支部按照镇党委的要求,就学习实践做到了再一次动员、再一次加压、再一次明责、再一次宣传,镇村主干道悬挂条幅16条,在各村场、站所张贴村语500多条,召开全镇广播会2次,确保了思想认识不松劲,宣传声势不下降。三是进一步注重了学习实效。注重了特殊党员的学习。各机关干部对自己负责包干的流动党员再一次进行了联系,并就学习实践进行交流沟通,并建立了交流台帐。对每个老病残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回头看,采取送资料上门、结对帮学、交流谈心等形式,确保了每个老病残党员二次学习到位。继续采取广播讲座、集中培训等学习方式的同时,努力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11月23日,我们组织机关和各站所的党员在镇远教室集中学习了红星视频网上的三个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座,开展现场开展学习讨论,气氛热烈,普遍感到收获颇多。

二、紧紧围绕提高谋事水平,进一步强化了调研

针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开展的调研,党委要求全体党政负责人就调研报告来了一次“三交三看”:交给群众,看是否符合实际。各负责人就自己调研和形成的思路,再一次走访群众,由群众检查调查的情况是否符合现实情况,决定的安排思路和方法是否有利于提高群众收入。二是交给同志看,看是否有待完善。召开了一次调研报告专题交流会,把自己的调研成果交给同志,看确定的思路、方法是否有前瞻性和可行性。三是交给自己,看是否有利提高谋事水平。各负责干部对照自己的调研成果,看是否通过调研,真正达到了掌握完善、提高理论水平、提升谋事办事能力的效果。通过“三交三给”,各位党政负责人进一步完善了调研报告,切实提高了谋事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三、紧紧围绕破解难题,进一步强化了结合实践

在岁末年初的重要时期,我们坚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实际工作,把工作作为学习活动开展的载体,把学习活动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指南,确保了两结合、两促进、两不误。一是与重点难点工作结合。目前岳常高速公路征地和腾地进展顺利,无一名群众阻工,无一名群众上访,拆迁农户的住房修建和安置进展顺利;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顺利推进,到11月底完成了50%的颁证到户任务。二是与民生工程结合。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蔡田村和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麦地顺利完成了市农办和县农办的检查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农村秋冬生产成绩骄人,全镇农田全部披绿,并形成白合反季节蔬菜、塘坊黄白菜苔等规模蔬菜生产示范片;农村低保审批和危房重建进展顺利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三是与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切实加强了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民情民意调查,11月份无一人到县上访,无一起刑事犯罪,无一起棉花收购纠纷。

后段,我们在切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的同时,交继续深化学习调研活动,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确保党员干部的谋事办事能力和水平真正有一个飞跃,确保农民群众真正受益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