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

高校实验室安全

时间:2022-07-29 05:1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实验室安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实验室安全

第1篇

1.1实验室安防配套设施及制度建设滞后于规模的扩张

高等学校多是以某学科为龙头,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近些年来,高校基本每年都新增一些实验室,加上实验室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要求越来越高,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呈现数量多、流动性大、结构复杂、知识层次不齐的特点,高校实验室的增加、学生进入实验室的人数增多,而要保证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与之相匹配的安防配套设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显不足和落后。

1.2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安全常识

一项实验人员不良行为或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1000名调查对象中不穿工作服的占32%,在实验室饮水或进食的占28%,实验结束后不洗手的占7%,私自带出试剂的占2%,试剂不加标签或标签不规范的占65%,取用试剂时出现泼洒的占13%,擅自改变实验条件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的占12%,不知安全防护设施位置的占54%,不会使用灭火器的占72%,不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占28%;此外,因实验人员不良习惯而经历过玻璃器皿破损的占29%,经历过酸碱灼伤的占23%,经历过人体不适的占10%,经历过割伤的占4%,经历过仪器损坏的占3%,经历过触电的占1%。可见,实验人员不良行为或习惯不可忽视,上述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往往正酝酿着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任何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坏习惯的放纵都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惨痛教训。

1.3实验室安全管理统一协调机制缺位

高等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各类科研机构、研究院(所、中心),加上各类教学实验室,总实验室占地面积较大。但由于受教学资源紧缺的限制,各种实验室在地理分布上却相对独立和分散,实验室安全管理经常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缺失,统一管理难以实现。此外,相对于教学实验室,高校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室的经费支持渠道来源广、独立,因而其实验室安全责任和义务难以落实,经常出现“实验室负责人不愿管、学院管不了、学校无法管”的局面,这种混乱的局面直接导致对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监管处于空白,暗藏诸多安全隐患。如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存储、使用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三废”处理也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长效的协调机制规范高校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1.4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有缺口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数量急剧增加,但实验室安全经费的短缺一方面使得实验室建设用地、用房紧张,实验室的建设不得不因地制宜、因“房”制宜,建设环境无法达到基本的实验安全要求,但却仍在“高效”运转;另一方面经费的短缺还长期制约着实验室现有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换代上,事实上,“重购买、轻维护”是所有设备共享机制不完善的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此外,经费短缺还使实验室安防设施的配备不到位,如一些高校实验室没有配备或没有按要求配备足够的安全消防器材、应急喷淋系统、通风系统、危险气体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等安全消防设施[11—12];因节省经费而随意处置“三废”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以上由于安全经费短缺造成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几乎无处不在,每一处都将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环境污染和保护。

2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及主要做法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及具体做法。

2.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高校应专门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主管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高校实验室设备处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执行机构,对全校实验室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并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及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三级责任制”,即实验室设备处代表学校对全校所有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行使监督职责,各院系(重点实验室)对本单位内所有实验室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各实验室对本室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并按照这个职责顺序分别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其中,教学实验室由实验中心主任向各院系负责,科研实验室由实验室负责人向各院系和实验室设备处负责,实验室设备处负责对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目标实施绩效考核。

2.2建章立制,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管理办法》、《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为进一步规范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高校统一部署和协调全校实验安全管理工作搭建厚实的平台。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实验室安全事故,迅速有序地开展处置救援工作,将事故损失控制到最低水平,高校还应制定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实验室设备处处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重点实验室的有关专家组成,办公室设在实验室设备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应急处理工作具体分工如下:应急处理事务协调责任部门为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应急处理安全保卫责任部门为保卫处、事故单位;应急处理物资保障责任部门为后勤保障处、财务处;应急处理抢救责任部门为校医院;应急处理技术保障责任部门为实验室设备处。

2.3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13]。高校实验室设备处可根据学校学科分布实际情况,组织实验室一线教员编写诸如《化学与材料实验室实用安全手册》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师生传达简单明了的实验室安防信息;同时,组织制作实验室安全宣传展板,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带给全校师生深刻警示;此外,组织制作《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多媒体课件、《实验室安全管理卡》等,加大对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强化培训工作,并可引入高校实验室安全操作考试系统,对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统一考试,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进入实验室,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将实验室安全事故隐患从源头扼杀。

2.4多部门协调统一、职责明晰地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

明确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校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高校保卫处、实验室设备处以及各学院(重点实验室)协调一致、各司其职,对危险化学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严格实施管理工作流程,未经申报备案的不得自行采购,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报账必须经各单位第一责任人及实验室设备处签字认可,对违反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年终单位或个人评先“一票否决制”。

2.5统一规范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

对高校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危险废弃物(简称“三废”),由高校实验室设备处统一回收处理,处置费用由学校专门设立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基金”统一支付,并为各实验室配备储存废液的高密度聚乙烯容器,要求制作“实验废弃物标签”标明废弃物的详细信息,并实行分类存放、分类回收,以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统一规范管理。

2.6加大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高校实验室要始终秉承“安全放在首位”的理念,加大实验室安全经费的投入,并要求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设施建设中,一定的经费用于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支出,通过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以为高校营造出安全实验室建设的工作环境。此外,还有必要完善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如为实验室高压气瓶配备固定支架、气瓶柜、特种气体防爆柜等安全防护设施;为化学实验室配备护目镜、活性炭防护口罩、乳胶手套或抗高温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为剧毒危险品仓库配备红外报警装置和防火保险柜等安防设施等。

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统一、协调管理,规范管理细则,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构建一个科学引导、环境安全、机制长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实验室环境。今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亟待逐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切实推进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细则。(2)督促各院系专职人员全面掌控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记录,按要求制定详细台账,做到帐物一致;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数字化管理。(3)目前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对此可以教学实验室为切入点,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这将是今后高校实验室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重点。(4)着力推动实验室安全教材建设、安全教育师资建设、安全通识课程建设、安全考试系统建设等,并进一步拓展安全教育的多方渠道,将学校主体与政府主管单位紧密结合,让政府主管单位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此外,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环境、卫生、安防、保卫等相关安全事项的培训,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活动。(5)进一步明确高校实验室建设准入条件,积极呼吁加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专项经费投入,增加经费预算,并确保这些经费能够专款专用。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步提升,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各种实验安全隐患日益凸现,已引起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教学科研正常运行及不断创新的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是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明确将实验室环境安全列入了实践教学的评价范围,因此如何科学地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控制与管理是我们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

1 实验室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高校实验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实验设备的不断增加,使用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流动性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一直在警钟长鸣,不断的安全事故一次次提醒我们重视安全的必要和重要性。

1.1 安全意识的淡漠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意识的淡漠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完善的安全意识,从理论到实际切实贯彻安全的理念。比如定期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绝不能敷衍了事,这也从学校层面要求要求平时的工作检查必须做到细致,认真。有错必纠,有错必罚,赏罚分明。使用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相对来说,教师无论从安全意识到理论掌握比学生都高一个层次,但是在以往的安全事故教训中,教师出事故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这就需要我们警钟长鸣,去除侥幸、麻痹大意的思想。只有教师的安全意识得到彻底的贯彻和提高,才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灌输安全的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言传身教,提醒学生安全的重要性。

1.2 安全体制的不健全

当前,高校的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一般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比如设备由国有资产管理科统一规划和管理;消防等由保卫处统一管理;有毒有害试剂由实验管理科管理等。多种部门的交叉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各行其是,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及管理盲区,很难形成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因此,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块意义重大,势在必行。而安全保障程度的高低,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可操作性的强弱正相关[2]。国外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建立了“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系统;香港科技大学的以校长为带头人层级管理的安全管理系统等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资源统一,从上到下,分级明确,层级管理,问题到人,细致可行。

1.3 安全教育的不足

目前我国初、高中生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在初高中时主要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主,而对安全教育问题并不太重视。在进入大学后,面临高校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复杂操作、门类多样,这样以前安全知识的匮乏的缺点就很容易暴漏出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指导我们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针。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举行安全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学校可以经常举行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师生观看安全教育的录像、举行安全竞赛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形象的宣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编写安全教材,对初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2 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从安全教育入手,抓好安全管理,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安全效率,降低安全隐患。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良好的安全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让我们都从自身做起,为建立绿色、健康、安全的高校实验室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温光浩,周勤,程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第3篇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生物实验室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核心场所,会涉及到水、电、气等安全使用,同时,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还必须确保各项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避免失误操作引起安全事故。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积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现场的各项仪器、实验试剂以及药品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实验后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通过安全环保教育活动向广大实验人员积极推广应用高效清洁的实验方法。

一、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特征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新建各种类型的实验室,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去培养现代科研人才。高校生物实验室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生物实验室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人员流动性大、突况较多以及安全控制管理难度大等。与其他各类实验室相比较,高校生物实验室储存了大量的现代化精密实验仪器、各种各样的生化试剂、易于燃烧爆炸的实验物品以及具备毒性的化学物品等。此外,高校生物实验室所要涉及到的科研项目众多,不同项目要求的实验条件也会具有差异性。在部分生物实验中某些实验材料是活性器官或者活生物,在该部分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便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软硬件方面问题

高校高层领导未能够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室环保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安全环保管理资金投入上较为匮乏,实验室内部各项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不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节能环保和防护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物实验的要求,容易对实验人员与周围环境造成威胁。与此同时,高校领导过于注重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普遍偏低,未能够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督促现场实验人员按照制度规范操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缺乏定期对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未能坚决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因此,导致不能有效提高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二)安全环保管理制度问题

众所周知,保障各类实验室高效稳定的前提就是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整体安全意识浅薄,工作观念落后,未能够正确认识到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的重要性,导致各项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相互推卸责任。此外,相关部门岗位人员职责不够明确,未能落实好责任制度,做到权责统一,不断加强实验室现场的科学规范管理,这样无疑降低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各项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废弃物处理问题

生物实验室常见的废弃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生物活性材料及其代谢物。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常常要使用到活性动物和各项植物等实验材料。活性动物在解剖后会遗留下来大量的废弃器官,动物也会产生一定的代谢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能进行妥善处置,就会造成对其他实验项目的干扰和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各种传染疾病的发生,不利于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二是有毒有害物品及其实验废弃物。在部分实验当中,实验人员需要应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物品,例如,常见的氰化物、重金属、甲酰胺、四甲基乙二胺以及丙烯酰胺等。该类实验物品具有较大的毒性,倘若不规范管理、处置,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实验人员在使用有毒有害物品进行实验后,会产生各种污染废弃物,不及时处理的话也不利于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放射性物质及其废弃物。在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着各种具有放射性的样品,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要使用放射性元素作为标记物,只要经过放射性元素处理的实验物品、材料以及仪器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放射污染,现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如果不及时将放射性污染进行科学处理,就会导致该污染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规范建设

高校高层领导要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水平和条件,适当加大对实验室设施规范建设的投资力度,首先,要确保生物实验室选址的科学性,积极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设施和事故防范设备,加强对实验室内部环境的优化改善。对于陈旧的生物实验室,高校要通过改造更新确保各个电路、管道的安全性,还要不断完善实验室通风系统与现场监控设备。其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安全管理意识,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加强对现场各项高端仪器设备、化学药剂以及实验物品的规范管理,保证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完好无损,能够正常投入到实验中进行使用。最后,高校要注重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工作,要根据国家防火相关需求及时配备好消火栓、灭火器等设备,对于存放贵重物品、药品的库房要贴好警示标志,在实验室外明显位置要张贴好各种安全标识,时刻提醒管理人员与实验人员规范管理操作,杜绝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水平,实现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利用。

(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高校要想实现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就必须针对以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验人员相关守则》以及《实验废弃物处置管理条例》等具体实验操作守则和管理办法。管理人员要切实落实好各项制度,严格督促现场实验人员规范操作使用各种物品、药剂和仪器,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环保性。此外,安全制度的制定必须涵盖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安全管理、活体动物及植物安全管理以及药品试剂等。

实验室管理部门针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特殊性,要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规范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例如,通过根据不同部门的属性,逐级去签订安全责任书,这样能够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明确落实责任,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高校要组建起专业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实验室安全制度的监督执行工作。

(三)强化废弃物处理的管理工作

1.规范处理生物活性实验材料。在高校生物实验中,教师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活性生物实验,对于废弃的生物活性材料,尤其是微生物与细胞等,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进行严格的消毒或者灭活处理。例如,对于细菌的处理可以通过使用15%次氯酸钠进行30分钟的消毒作业,有效稀释过后进行排放,这样能够最大化降低实验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

2.科学处理有毒有害实验废弃物。在生物实验环保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督促实验人员按照规章制度科学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将不同的废弃物进行分级分类,收集处理,不能将所有废液倒在一起进行集中处理。例如,过氧化物与硫化物、有机物以及氰化物等。实验人员为了避免有害有毒废液的泄露,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就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收集在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当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其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广大实验人员创建出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确保各项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生物实验室管理部门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与实验人员的专业安全培训,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实验管理理念,自我规范操作管理,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大对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健康。

参考文献:

[1]潘勋,张淑平,赵庆双.高校生物

学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4):115-118.

[2]许业河,黄建榕,廖秀萍,等.浅

谈高校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危机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8(6):165-167.

[3]杨平,陈燕灵,黄建平.建立实验

第4篇

1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1.1减少事故伤害,警醒实验人员

在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无论是损坏仪器设备、烧毁实验环境、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不仅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和工作,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四川某大学的化工实验室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炸,致使3名学生受伤;美国一大学生在实验楼机械间操作车床时,头发被绞入车床死亡;东北某大学28名师生因做动物实验感染布鲁氏菌病。这些血的教训更加说明,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强调安全实验的重要性,是保障正常工作教学秩序和人身安全的必要途径。

1.2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安全隐患

保障和维护实验室安全和人身安全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基础,也是培养治学严谨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面[6]。但是,在追求生源质量、科研经费、成果奖励、综合排名为重点指标的高校评价体系中,安全工作往往被领导者和师生员工所忽视。设备老化、堵塞安全出口、占用安全通道等现象屡见不鲜,使得消防安全无法保障,安全隐患无处不在。通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为广大师生传递安全实验观念,使人们理解实验室安全防范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和态度,规范自身行为,从源头避免实验室灾害的发生。

1.3增强责任观念,促进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的氛围和特征决定安全管理模式[7],很多人在实验过程中贪图方便快捷,而不顾实验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和危险,抱着侥幸心理,不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实验和研究,缺少责任观念,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全面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对实验室环境创建、实验使用规范、安全实验行为等安全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和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人们对实验室安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8],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制止不安全的实验行为。

1.4强化制度准则,保障实验安全

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甚至已经过时,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形势,而且安全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难免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因此,建立实验室安全标准,推动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行严格的准入和操作制度,是促进安全实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中强调安全制度的重要性,敦促实验人员形成安全工作习惯,进而提升安全工作素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由生疏操作[9]和轻视安全隐患所引发的事故,保证安全、顺利地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过实验室制度宣传、安全操作考核等形式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审核,鼓励实验人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素养,对整个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2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工作特点

2.1学科覆盖面广,安全教育内容要全面

很多高校都在开展文理工农商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教育模式,再加上跨学科研究是当前高校研究机构最主要、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之一,这就要求实验人员不仅要求掌握原有专业的实验安全准则,还要将所涉猎的各领域实验安全规范铭记于心,才能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危险预见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事故。然而,如果把全部领域的安全实验知识统一的灌输给每一个实验人员,不但不会引起更多的重视,反而给大家更多的压力。因此,对一个高校来说,面对覆盖面广、种类繁多的实验管理,安全教育的传授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所调整。

2.2培训形式单一,安全教育力度要增强

目前的安全教育方法比较单一,通常很多高校仅仅安排实验教师在实验课前将本门课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带而过,忽略了安全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学生缺少对危险的预见性,不会认真对待教师的“强调”,或者对待教师语言描述的“危险”不能深刻理解,等到真正危险出现时就措手不及;很多高校只是在每年的消防日开展防火防盗安全教育,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消防演习,但是真正积极参与的师生很少,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十分薄弱。因此,要避免单一的培训模式,建立完善多样的安全培训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宣传的力度和效果。

2.3涉及人员多样,安全教育效果要到位

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院系、研究所、实验中心、实验室等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合作,而参与安全实验的人员通常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导师、实验指导教师、研究员等,由于每个人进行的实验工作不同,所需要接受的安全教育程度就不同[10]。另一方面,实验室人员流动大,仪器使用很频繁,每个人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不同,单单靠实验室管理员逐一管理和指导需要耗费管理员很大的精力,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教材保障实验人员每个环节都能接受足够的实验安全培训。

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3.1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安全意识

根据学校和实验室设备处提出的“安全实验”规定建立安全实验准则,设计多种多样的组合培训方式,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抓起,减少危险的发生。安全教育培训主要遵循所示“新生动员-主动学习-等级测试-反复强调”的主线进行:

(1)在高校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可以分为三类:学生、科研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其中科研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固定,学生的流动性很强,为了保障每个参与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人都能普及到充足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和新进教师、实验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动员,为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派发培训证并发放必备的校园安全手册,通过学校的安全文化宣传,使得实验学员建立起安全责任意识。

(2)主动学习阶段主要分为手册自学、网络学习、情景模拟、动手实训等环节。手册的内容要全面包含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安全警示、实验室公共设施安全及事故处理等条例,方便师生随身携带;网络学习重点突出一些视频案例、安全模拟考核等,师生可以通过一些危险案例加深对安全实验重要性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巩固实验规程的有效吸收;在情景模拟培训中,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参加真实场景模拟训练,如消防演习等;在动手实训环节,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师生参加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如学习分辨药品试剂、危险药品、气体的放置和保存等专业性较强的实验过程。

(3)学员除自学培养安全实验的素养以外,每参加一次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培训计入一定的分数,包括在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上积累足够的网络学时以后,就可以参加设备处安全实验考核,在网络平台上申请相应专业、相应等级的考试资格,根据学科不同,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按照专业侧重点不同进行细致划分考核类型。此外,根据本科、硕士、博士、教师、研究实验员等身份不同,所要求掌握的安全教育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基础、专业、研究”三个层面,因此高校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最终根据考核类别和考核等级颁发相应的合格证。

(4)考试分为模拟自考和正式考试两个阶段,考试内容包括所申请的专业和等级相对应的水平测试,模拟考试的题库和正式考核的试卷均要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提出并请专家严格把关,每种考试要有多套试卷,而每套试卷要保证覆盖到所有需要考核的内容范围。正式考试合格的学员获得相应等级的安全实验合格证,取得在相应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准入资格。

(5)建立阶段考察和奖惩制度,高校研究进展速度之快,使得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的内容更新迅速,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已经获得实验室安全培训合格证的实验人员进行考核复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认真做好安全实验记录、做好安全排查工作、规范操作实验的参与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鼓励。

3.2结合领域设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强调专业重点

以往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分为指示类、指令类、警告类、禁止类四种[11]。而对综合性的高校来说,每个实验室都有自身的工作特点,除了基础安全培训之外,要结合各个专业和实验特点,分别设计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先根据实验人员的身份和研究层次不同,将安全教育等级分为基础、专业、研究三个级别,基础级主要包括最基本的实验室安全防范知识,主要面向新生和基础实验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专业级主要涉及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等所需的要求,主要面向本科生高年级学生及专业实验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研究级更多适用于提供科研实验、分析测试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针对高级、复杂的实验和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主要面向研究生、高级实验员以及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基于以上三个安全培训等级,以及各专业的实验特点,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按照“规范职责、危险防范、安全操作、危机处理、环保回收”的主线设计培训内容。

(1)基本制度规范和职责。最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教学安全守则等;学习如何建立严谨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明确校级、院级主管领导和安全责任人的职责,明确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员、学生等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既权责分明又覆盖全面;加强对导师的安全教育,促使其重视在实验教学和实验指导中强化对学生的安全训练。

(2)全面的实验事故防范。所有专业的实验人员都要完全掌握基础的事故防范措施,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实验室管理规范使用实验室;学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布置,科学的区域分布有助于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而水、电、气等管线的铺设质量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程度会影响实验室的使用、延伸、改造等活动;相关专业要学习气体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腐蚀性液体危害等危险情景的自我保护和社会资源保护。

(3)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强化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人员学会在没有危险、不受伤害或有充分防护设施的实验环境下,安全的开展实验。严格执行各类实验操作规程,注意材料危险品使用和管理,实验结束之后,要求实验人员整理好仪器、桌椅,关闭电源后方可离开等。

(4)安全事故的预见和应急。如何及时发现紧急情况并做好应急处理,是危险发生时,减少人员损伤、保护公共财产、将危险最小化的最重要的工作。对于实验人员,必须在实验前期就能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此外,在不可避免的危险出现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对策,尽可能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12]。

(5)废物的环保处理。在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束后,尤其是和物理类化学类相结合的信息类实验中,容易产生一些有毒甚至致癌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如果我们不对这些有害物质加强治理,就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13]。因此,必须组织师生学习国家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物污染物处置规定等条例,并指导如何对废物污染物进行环保处理。

3.3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

为了明确培训体系中每个参与者的职责,将设置校级安全员、院级安全员、实验中心安全员和实验室安全员、学生安全员等级别责任人,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专业的科学、严谨规范的实验手段,保障实验安全。

4结语

第5篇

1.1现代企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还需要面对因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威胁。随着现代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遭受黑客、钓鱼网站、木马、网络漏洞攻击等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困扰,如何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配备大量高专业水准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使其维护并确保企业信息建设的安全,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制定科学的安全防范策略,为企业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1.2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因此遭受了严重损失互联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网络蠕虫、木马病毒等形式的攻击,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损失。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日渐频繁,社会因此遭受了严重损失,当前社会各界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都给与了足够重视,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收效甚微,面对多种形式的攻击仍是有心无力。

1.3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验教学要求高校是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社会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网络安全与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需求,但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网络安全与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硬件根本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求。高校只有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的硬件条件,加强对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安全实验教学的建设,才能使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高专业水准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

2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及网络实验室的功能

2.1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目标高校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中心实验室、研究实验室、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课的训练是在公共基础实验室进行的,该实验室所面向的是专业基础课的学生。专项研究项目实验是在研究实验室进行的,该实验室所面向的是某一项目的研究人员,研究实验室建设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及针对性。中心实验室则是为专业课实验而设置的,该实验室所面向的是该专业的学生,中心实验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网络安全实验室被定位到了中心实验室当中,网络安全实验室所面向的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该实验室以网络安全类实验为主,具体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网络防御实验、网络攻击实验、网络扫描实验、网络入侵检测实验、网络协议分析实验、网络安全通信实验、网络病毒实验、访问控制实验、身份验证实验等,并将网络攻击实验作为教学重点。

2.2网络实验室功能分析高校网络实验室应该具备以下几项功能:(1)综合布线方面的主要功能:①具有展示端接设备和步骤、光纤的端接方式的功能。②具有展示RJ45模块、双绞线的常用工具和打线方法。③实验室内的布线应该满足语言、数据要求,具有灵活多变的拓朴结构,能构成各种网络拓朴结构(2)网络方面的主要功能:①能够展示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②通过布线系统的跳线跳接能够实现局域网、广域网络、局域网与局域网互联等形式的网络拓朴结构。③通过配置DDN、拨号等方式能够连接广域网,进行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可实现VIAN。(3)①能够安装、配置、维护Unix、WindowsNT、Linux、Novell等操作系统。②配置网络服务器的各种服务。③具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

3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所需遵循的原则

确保实验室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高校所构建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5)标准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通讯协议和接口。(6)统一性和综合性相统一原则。最好采用一个厂家的设备来组建网络实验室,完成上面提到的众多网络实验。(7)安全性原则,制订统一的安全策略。(8)可管理性原则。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宽带资源。

4分析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项目设计要求

为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不仅要为学生安排常规的实验,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为学生安排VPN技术以及相关配置、外侵检测实验、身份认证实验等高级实验,使学生具备较高层级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相关的实验能力。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在完成一般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实验的平台,在进行实验建设时,要考虑到创新实验的需要,例如进行Linux防火墙设计与实现、Linux网络源代码分析等技术研究。在现有软硬件条件的基础上,优化软件的效果,对当前的软件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总结

第6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制度;对策;创新;重要性

1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正进入一个“深水化”阶段,各方面都面临新的发展目标和新局面,人才培养方式也已然不同于之前,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于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而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反过来促进实验室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源头和基础则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教育工作和科研探究才能够顺利展开和进行,因此高校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实验室财产、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各方面的安全,这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自身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需要。

2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依托塔里木大学建设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立于2004年6月,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新疆阿拉尔市。实验室以“环塔里木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特殊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开发利用、荒漠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重建、天然产物分子结构与功能”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在功能重组和合理架构的过程中,形成了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室、果树遗传育种研究室、应用微生物研究室、生物多样性研究室、天然产物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析测试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种苗繁育基地、化学工程与发酵中试基地的“七室两基地”的研究单元。目前,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完善,仪器设备先进实用,面积达6000m2,截止2016年,实验涉及的精密仪器和大型仪器等设备总数达千余台(件),总值达2000多万元,实验室固定的研究人员有53人,承担各级课题90余项,科研经费1100万元。实验室学术交流频繁,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张新时院士、工程院邓秀新院士等46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实验室已成为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应用基础研究的基地、南疆地区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随着我校这几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实验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无论是在实验室的数量规模上,还是在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

2.1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

当下,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制度管理并没有达到完善的水平,安全责任也不能具体落实到位,这就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出现问题和漏洞也没能做到责任到个人,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于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以及安全实验室的具体安全管理都是不利的。而哪怕是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也存在着过于宽泛、没有具体化,不能够针对性的规避实验室安全潜在威胁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管理不同类别、属性的实验室上,实验室的统一化管理制度却不能够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安全管理的意识欠缺、淡薄

当下,我国的大多高等院校对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重热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作为科研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却还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具体的问题有: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流产于形式,虽然无论是会议强调,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还是定期的制度检查,在形式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宣传教育、安全培训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却没有真真正正的应用起来,仍然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防患意识严重缺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一点真正的效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家对于实验室制定的制度的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使得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如何预防潜在危险以及发生危险时候如何自救等相关的知识更为的缺乏。

2.3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有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那么再好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制度都是空口说白话。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来说,基本呈现出资金投入分配重教学科研,轻安防两极分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方面,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搭建试验平台、购买实验仪器等工作上,而对于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及检查却是十分的欠缺,而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在我国的诸多高校可谓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以我校为例,2014—2015学年,我校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除去实验设备的维护费用后,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资金十分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4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对实验室管理而言,事务众多、工作量较大,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建设专业性高、素养高的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但实际上,学校缺少相关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水平,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实验室里有部分员工还是临时编外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晋升渺茫。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缺少必要的责任心,缺少专业技术和学历,难以及时、科学的管理实验室。

2.5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

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实验室势必走向了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计算机和网络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许多的便捷,但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计算机病毒、设备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实验产生的资料和数据的各项安全管理以及保密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行。

3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新措施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不能够有一丝疏忽,其安全管理和保障需要所有实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一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当下我校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特点和现状,探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对策和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保证学校各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3.1提升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

水、电、火、气等都是实验室中经常涉及的实验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的实验仪器设和化学药品的操作管理,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着手。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再根据我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我校相继制定了《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上,通过做到落实管理个人责任,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统一化,只有这样,那么我们才能够有效地规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潜在危险。3.2侧重安管宣传,强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调查现实,大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疏忽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安全管理教育、安全文化氛围等方面做足了工作,那么要想使大家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意识也就不在话下了。

3.3从经费投入上提升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

按照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标准,我们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我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如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合适类型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失效、过期设备;实验室的总电闸和各个分电闸均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3.4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构建实验室安管工作的质量,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人”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专业性是优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当下优化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大在负责日常管理的教育技术中心上面。由于实验室种类多,设备数量大,工作量巨大,只靠实验实训中心的几位专职管理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的实验老师为兼职实验室主任,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水平,学校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去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培训班,努力提升自我。同时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丰富的晋升空间和优越的薪资待遇。

3.5提高实验室安管级别

实验室安管级别,决定了教育与科研的质量。作为实验室里接触实验资料和数据的第一人的工作人员,需从法制观念上出发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内容保密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从制度上落实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还必须做好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保密工作,建立多层病毒防护体系、进行有戏身份登录验证、加密数据库与存贮、系统访问权限分级设置、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升级相关实验设备系统补丁等。

4结语

教学科研力量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实验室的发展是决定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上加以重视,探索适应新时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段,然后才能够更好地为该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发展等更好的贡献力量和光热。虽然过去几年也在实验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鉴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努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布合力其汗·白克力 单位:塔里木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许春英,阳会兵,黄拥军,等.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5-116.

[2]蔡杭锋,丁建波.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新西部,2008(18):198.

[3]俞政,沈伟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学术论坛,2011(7):54-55.

第7篇

1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大型精密仪器的不断引进,仪器操作程序和日常维护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原有实验老师已不足以保障实验室所有仪器正常运行,仪器管理将逐渐过渡到使用人负责制,这样实验室安全管理难度进一度加大。在仪器验收过程中,仪器负责人在掌握仪器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的基础上,还应强化安全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排除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隐患。此外,重点实验室还承担着开展学生创新实验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和实验操作安全教育,使其熟悉掌握实验室各项安全条例,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配戴安全手套、口罩、实验服、防护眼镜等防护措施的良好习惯,同时严格遵守在通风橱中进行有刺激性的,致病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操作和使用的规定,并保持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2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措施

重点实验室相比专业教学实验室具有仪器种类多、操作要求高、使用人员复杂、药品使用量大、水电气使用频繁的特点,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始终以实验室安全为第一职责。只有切实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做到科学合理,具备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各项能力,才能确保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在日常工作中,实验管理人员应完成以下工作:保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完整;掌握实验室安全保护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确保使用电炉、马弗炉等大功率设备有人值守,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直接高温加热;定期对水气管路阀门进行安全检查维护,防止泄漏与爆炸,如氢气、乙炔等;定期组织实验室废液回收。

3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必须依靠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它是做好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安全卫生守则;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辐射性环境安全防护管理规定;水电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特殊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方法;压力钢瓶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危险“三废”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有了这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制度,就有了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标准。另外,在行政手段上,应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实行重大危险源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入,如实验室应在防火、防毒、防腐、防爆、防盗、防环境污染等方面,并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提高安全系数,杜绝事故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建设的不断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操作难度大等困难。应根据重点实验室自身特点,结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特点和实际运作情况,制定出一套安全、科学、可靠、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将为促进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张丽单位: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8篇

1 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

1.1 各高校师生安全意识不够强

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安全工作的思想,认为安全工作是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从防水、防火和防盗三方面来阐述一下。

第一,防水。例如,实验楼计算机实验室某天上完课没关实验室的窗户,当天晚上下起了暴雨,计算机实验室进水了,数台电脑因进水而不能使用。这起事故是由于上课教师或实验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电脑损坏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而且还给学院造成了损失。上课师生来上课的同时,洗手间的水龙头不关掉,导致水一直哗哗的流,有的甚至都流的满走廊都是,如果流到实验室里,会不会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如果流到电线接头处会不会导致电线短路,造成更大的危害?

第二,防火。冬天,天气冷,尤其是在阴面教室上课的教师,有的教师私自带来了小太阳,由于功率过大,引起电线着火,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上完课不断电,小太阳开着就把教室门给锁上了,直接走人,任由小太阳开着,机器开着,这些都是咱老师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如果每一位上课老师安全意识强一点,责任心强一点,把安全隐患也就扼杀在萌芽之中了。有些高校,实验楼使用好多年了,很多线路都已老化,老师在使用机器前最后先检查一下线路,提前报修、更换,以防引发火灾等。

第三,防盗。安全也是一个经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各大高校比较重视的事情,实验楼很多实验室都配有贵重的实验仪器及器材,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上百万元。这件事情应该引起学院领导的重视,像实验楼一楼全是玻璃窗,一楼有机房又有昂贵的建筑器材,及时的把一楼安装上防盗窗是必要的。还有,实验室上课老师的钥匙管理也要相应的重视起来,老师上完课一定要确保门窗是否锁好,尤其是一些配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最好不要让学生私自带钥匙,老师要把自己实验室的钥匙管理好。现在各大高校,都在实验楼安装了相应的监控仪器,安装监控仪器也是实验楼防盗管理的必然趋势。

1.2 安全管理制度不够严格,执行力还不够强。

各大高校上实验课期间,不少学生将零食、瓜子等食物带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吃东西。按规定严禁学生将食物带进实验室,有些实验室里存放一些精密仪器,容易损坏。像有的同学不小心把饮料倒进计算机键盘里导致键盘不能用等现象。由于各学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化学实验室,里面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用品,如果学生带零食,很容易导致学生中毒等情况发生。

由于上课老师的疏忽,上课前没有及时的把本节实验课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讲给学生听,导致学生做实验时操作不当受伤。

1.3 实验室消防设施不足

许多高校实验室都存在着消防设施不足的现象。实验室虽然配备了消防设备,但由于一些实验室常年只开了几次,消防设备不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故障不及时更换,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方面,均达不到安全防火的要求。还有许多大学实验室没有配齐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防毒面罩等固定或移动消防设备。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方法

2.1 开设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针对各个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对涉及到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行了分类培训。结合实验室发生的事故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废弃物处理、化学危险品、特殊危险设备的重要操作事项、事故的救援和自救、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结束后的仪器恢复检查等。

通过培养学生加强安全观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2.2 加强教师队伍安全培训管理

实验室授课,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心强,服务质量高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安全环境的重要保证。对全校老师及学生施行安全培训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例如,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器材使用、事故案例分析等都是提高老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加强安全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按照仪器标准程序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技能训练,定期进行消防演习,请专业人士讲解消防知识、灭火常识和灭火器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方法。在有意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害等。

2.3 完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实习制度、实验室检查制度、实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各项制度,以及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大力配合,落实到实处,明确的规章制度下,实验楼面貌焕然一新。

2.4 杜绝安全隐患,加大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规范化建设。

实验室的基础条件是保障安全的首要条件。我院把安全建设规程已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中,把实验室安全问题充分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实验室的建设、设计、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放置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方面。

加大投入经费,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条件。把所有的实验室配上烟雾报警、防护眼镜、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把所有实验室内墙涂上防火涂料,并在实验室门口做好醒目的安全标签,在实验楼各个楼层或房间安装监控系统、大门安装门禁系统以及红外报警系统,加强安全监督。

第9篇

一、高校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实验室的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实验室不同于中、小学的实验室,也不同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它既发挥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又承担科技创新、孵化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既是培养本科生从事实验教学的平台,又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从事科研任务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实验室从安全管理工作的角度上讲有自己的特点:1.实验室类型多,有国家级、省部级的,还有基础课实验室,管理标准不一致,管理难度大。2.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精良,拥有大量的精密、贵重仪器,维修、维护、保养成本较大。3.由于专业不同,有些实验室使用易污染、易辐射、易燃、易爆、易制毒的药品。有些实验要在高转速、高温、高压、高辐射的条件下进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危险性。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物质和过期或失效药品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新的污染。5.实验室使用频率高,使用人员从本科生到教授层次差异性大,人数集中且流动性大,这些特点都构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新课题。

二、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师生安全和国有资产的重要保障。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一些高水平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价值不菲,进行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保密,研究成果宝贵,每天都有大量师生在其中进行教学、科研活动[2]。高校本身就是人口密集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给实验室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给国有资产造成重大的损失,给科研成果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因此,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师生安全和国有资产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部分。

高校承担着引领社会思潮,传承文化,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验室不但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而且是安全事故易发、高发的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对校园安全稳定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造成极恶劣的影响,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目前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校管理者和实验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但由于受高校实验室的特殊性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验安全工作观念的落后。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室还没有真正从满足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安全和基本尊严需要出发做好工作,并没有真正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存在对现有制度落实不到位,检查监督力度不够的情况。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重科学研究、轻安全预防”的麻痹思想。一些新进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对实验安全知识学习不够,不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械,缺乏对有害物质的认识,缺少救人、自救、逃生的本领。在实验工作中,存在违反实验安全规范操作的现象。实验结束后,对三废物质处理不及时、不规范。这些都容易给实验室安全工作带来隐患。

(二)实验室硬件设施老旧。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收人数的增多,国家和地方对高校投入的力度加大,部分高校存在着实验用房紧张的现象。实验室内部人员密集,存放物品不规范,室外物品占用楼道,安全通道堵塞。盲目购买仪器设备,没有合理规划实验室用房,造成仪器设备东摆西放,私拉电源,仪器设备拥挤不堪,用电负荷加大,电力负载过重。这些“硬条件”的不足,给实验室安全工作带来了隐患。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属于高校校园安全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是根据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实验工作的基本原则,对实验工作中涉及安全问题的各环节、各要素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和构建,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验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包括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准入机制、安全检查等内容。

(一)加强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

组织机构建设是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3]。由主管校长负责全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副院长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指导等工作。系主任负责落实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实验技术人员教育等工作。实验技术人员为具体落实人,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指导学生等工作。实验室具体使用人详细记录实验室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建立校、院、实验室、具体工作人员四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职责明确、层层落实、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根据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科技发展的新情况,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完善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仪器设备网上预约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范等一整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4],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制度执行中,必须做到“严、细、实”。“严”字当头、“细”处着手、落到“实”处。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必须事先制订完善齐备、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实验室业绩考评制度。把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纳入考评机制,作为学院和实验技术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占有很大的权重。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根据美国著名的安全学者海因里希的理论模型,约有85%~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诱发的。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是开展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利用微信、QQ等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把安全教育作为进入实验室的第一道门槛,使他们掌握安全知识,养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的习惯。教师在编写实验教材时,加大实验安全知识、实验操作、规范、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分量。本科生要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内容,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避免盲目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实验室管理部门真正把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实验课程的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

完善的准入制度包括人员准入制度、课题准入制度、建立实验室建设与改造项目安全审核准入制度。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做好实验安全工作的前提,是创造安全稳定的实验工作环境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5]。对凡是法律规定的需要安全审核的科研计划(如涉及病毒、危化品、辐射物等),应该由学校有关部门专门负责审批。在申报或批准同意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场所或设施时,应建立好审核把关的工作流程,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制订详细方案报实验室管理部门及保卫处备案、审批,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的规范要求设计、施工;项目建成后,必须经安全验收、并完成相关的交接工作、明确管理维护单位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加强危化品的管理和三废的处理。

人们日益重视危化品和三废物质给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危害。正确使用危化品,按照规定处理三废物质已成为保护实验室和校园环境,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的迫切要求。建立健全高校危化品网络管理系统,建立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把控危化品的购买渠道,领用方向、使用保管情况,最终处理结果等全过程。

(五)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做好服务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实验室管理

1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致无法被取代。因此保证网络的安全,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高校实验室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使用率高,使用范围广,因此其中的网络安全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更好的为高校教学服务,就要求管理人员在管理中,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并将其提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网络安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2网络安全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其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原因或者恶意攻击而遭受破坏、更改和泄露,并且保证网络服务不随意中断,系统能够正常、连续、可靠的运行。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如果网络系统中的各种通信计算机设备和有关设备的物理保护不会丢失和破坏,则称物理安全。如果系统中数据和程序不会被非法增删减,以及信息不会泄露给无权限的人。并且当合法用户正常请求资源时,系统能够正确并且及时的响应,即能够阻止非法用户独占系统资源和数据,则称逻辑安全。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有:病毒入侵,身份窃取和假冒,数据窃取和篡改,非权限访问和操作否认等。

2.2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在高校的实验室中,如果不能保网络安全,则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活动。因此,将网络安全技术引入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很多,其常用技术主要有:2.2.1防火墙技术可以是一种软件,一种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它是网络中的一种安全部件。它作用于被保护网络和其他网络的交界,起到隔离作用。这样既能阻止被保护网络的重要信息外流,也能防止外部网络威胁的入侵。2.2.2网络安全扫描技术该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使管理员能够及时掌握网络中的隐患和漏洞,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网络安全的风险。2.2.3加密技术通过相应的信息加密方法对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设置密钥,加密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资源的安全,还能保证通信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保证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2.2.4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即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的软件或者硬件实时检测网络传输的数据流,如果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2.2.5灾难恢复技术该技术分为全盘恢复和个别文件恢复,全盘恢复用于服务器发生意外导致系统奔溃、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升级和重组时。个别文件恢复指利用网络备份,恢复个别受损的文件。如果说前四项技术是防患于未然,那么第五项技术就是亡羊补牢,都能尽最大可能的保证网络安全。

2.3高校实验室的应用策略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场所,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提高教学效率,是实验室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加强实验室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策略主要有:2.3.1加密重要数据和信息通过加密技术,将待传输的重要数据变成密文,这样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防止数据被修改和窃取。2.3.2防止病毒入侵安装杀毒软件,能够准确、及时的查杀病毒,使实验室处于受保护的状态。2.3.3设置防火墙防火墙能够隔离实验室网络和外网,保证实验室网络数据流连接合法。2.3.4使用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及时报告计算机的异常,使实验室管理员能够及时反应和处理。2.3.5安装系统还原软件安装系统还原软件,通过系统还原阻止病毒的入侵和传播。应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让管理员及时监控实验室的网络状态,最大限度的保证它的网络安全。

3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

3.1取得的成效

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外国语学院的实验室,在近四年中,利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防患未然,从未发生网络安全故障,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师生能够大量的使用网络平台的资源和信息,开拓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如安装系统还原软件,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在移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交叉入侵,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3.2面临的困难

尽管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利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在实验室中,在保护实验室网络安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例如在网络传输数据信息时,使用加密技术,就会增加加密和解密的步骤。随着黑客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攻击方式的不断改变,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中,没有一种技术是完美的,每一种技术都只是从不同方面保护实验室的网络安全,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管理员的不断创新,结合每个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网络安全技术,尽最大程度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

4结束语

目前正处于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在享受网络信息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利用好网络安全技术,确保网络安全。为了促进高校实验室网络健康、快速的发展,管理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努力实践创新,确保实验室的网络安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侯亚辉.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陈秀君.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1.

[4]刘彦.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3.

第11篇

【 关键词 】 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

【 Abstract 】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ge, computer science more widely. Universities are the cradle of talent development, university computer lab is one of the computer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in basic conditions, it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University computer lab can be normal and orderly work, related to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work. University computer laboratory and mainten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and experiments. Security and integrity of computer security laboratory equipment, is the main work computer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 Keywords 】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omputer labs; management; maintenance

1 引言

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广泛,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和实验的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如何使计算机实验室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及时排除计算机隐患,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人员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着提高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计算机实验室的建立与应用,满足了教学和实验的需要,同时由于上机人员繁多,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很多问题。

2.1 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计算机软硬件经常损坏

计算机实验室中离不开的是计算机,和很多外接的设备,移动硬盘、U盘,还有光盘等。这些设备都是实验室的耗材,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受到损坏。在日常的维护当中我们需要给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和优化系统的软件。定期的清理计算机硬盘当中冗余的文件,让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不至于降低。更是预防计算机感染病毒,计算机一旦受到病毒的侵害,就会造成系统及网络的瘫痪,严重的会受到注册表的修改,破解数据库密码,让计算机无法启动。这样不但会对系统造成攻击,对计算机也是有一定危害的,会减少计算机的使用年限。我们存在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还会被删除和修改,严重危害计算机的安全。

2.2 计算机实验室存在安全问题

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主要是计算机的电源连接,电压的稳定性等问题。因为实验室内的计算机的数量比较多,计算机要想运行就需要很多的电源线、插排、网线等。这些线路布满整个实验室,因为线路的数量多、分布分散,所以很容易发生电路故障,导致整个实验室电路出现问题,计算机不能正常的工作,更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还有硬件设备的保管问题,因为计算机实验室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进入,这些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硬件设备有时就会出现丢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也是增加了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的工作难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还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

3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既包括对人员的管理,也包括对非人员的管理。制定和建立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实验室工作正常开展的理论依据,只有具有了良好的管理体系,实验室管理人员才能照章办事,学生也可有章可循,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才能够建立起来,计算机教学任务才能够顺利完成。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该让学生履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应该在学生上机过程中,对学生有一定的监管,计算机的维护及安全内容要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有了一定的安全知识之后就不会盲目的对计算机进行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机器故障。管理制度的建立不能走形式,一定要彻底的实施下去,管理人员也需要有过硬的计算机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在于学生沟通当中发挥作用。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配备的计算机设备应建立完善的购进、维护、损坏、更新、检查制度及流程。对于新进计算机设备要做好备案,按照编号、规格、价值等条件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工作当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登记,建立工作日志,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力争问题的尽快解决,力争做到管理无死角。计算机的主机部件常常丢失毁损,为了切实防范盗窃和破坏事件的发生,可以对机箱进行密封和上锁处理。由于高校学生涉及的专业较多,计算机水平不同,上机常会发生错误操作而导致计算机设备不能正确运行,另外有些学生会进行野蛮性操作导致计算机设备毁损。

4 计算机实验室软件配置管理与维护

实验室软件配置管理和维护的一个难点就是学生安装错误程序。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象能力,好奇心也比较强,但是因为好奇心的存在,学生就会浏览很多不正规的网站,下载非法的软件,给计算机系统文件造成损害。还有很多学生不正常的使用计算机,安装游戏程序,不仅违反了实验室的管理规定,还给计算机带来了很多病毒,这些病毒安装在计算机当中,就会使计算机出现故障,让计算机软件不能正常的工作。如果出现以上状况,就需要对实验室的计算机进行系统杀毒,如果严重的话,还需要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系统恢复。计算机实验室软件配置管理与维护重要的工作还是让学生了解系统安全知识,合理的对系统进行操作。

5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为维护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工作,对于计算机定期做文件备份,每学期都要对系统进行维护。建立计算机防护体系,有效预防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在计算机实验室里要尽量避免灰尘,防止静电,上机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换上实验室的专用鞋套。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10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30%到80%之间。

6 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基地,承担着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由于实验室使用的人员众多,使用的频率较高,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面临的困难很多,经常出现计算机软硬件损坏,甚至出现计算机部件丢失的情况,这些无疑都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技术知识,认真的工作态度,还必须具有掌控全局的管理技巧。

参考文献

[1] 刘云,曾树全,曾明.实验机房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

[2] 贾延江,林明河,陈步云等.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管理及运行的激励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

[3] 王筱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问题浅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

[4] 刘震,张丽梅,宗虹.新时期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5] 张丽莲.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6] 刘建伟,刘方军.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 安全管理 维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44-02

一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逐渐进入信息时代。而计算机实验室则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教学之中,计算机实验室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它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从目前各个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来看,计算机实验室被使用的频率和程度普遍偏大,实验室经常性的要满足各类上机需求。这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经常发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问题和实验室环境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软硬件问题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计算机实验室装配的计算机常常出现一些软硬件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在软件方面,例如,上机人员在进行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将个人的U盘、MP3等设备带进机房,他们很可能把上面的各种文件放置到实验室计算机的服务器或硬盘上面,导致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大幅度降低,有些个人文件中很可能包含有各类病毒,一旦实验室里的计算机被感染,对实验室的危害是巨大的。

在硬件方面,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使用频率的增高及使用时间的增长,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率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如硬盘坏道、内存条损坏、主板插槽接触不良等,各种硬件上的问题会随之出现。此外,上机人员常常在实验室里吃一些早餐、零食等,如果不加注意将很可能导致计算机短路,使得计算机内部硬件设施被破坏。也有一些上机人员为了种种原因,私自移动计算机,这也会导致计算机内部硬件被碰坏或者出现松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硬件的损坏而不能正常工作。

2.实验室环境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通常情况下使用较为频繁,实验室内部的计算机和上机人员也较多,如果再加上一些上机人员上机操作时不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这都将使得实验室内部的空气质量下降。实验室内部空气中会聚集大量灰尘,而过多的灰尘对上机人员和计算机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此外,实验室内部通常会使用空调等电气设备,再加上其他种种因素,会使得实验室内部空气环境都比较干燥。

计算机实验室内的电气线路很多,并且常敷设在吊顶、地板及隔墙后,发生故障难以检查维修。如果电气设备和电线选型不合理或使用劣质产品,由于计算机长时间连续工作,有可能造成绝缘破坏、稳压电源线路或阻抗元件因接触不良过热而起火。有些配电设备需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由于设备质量不良、元器件发生故障、稳压电源短路或高阻抗元件接点接触不良等原因容易引发火灾。电缆线与主机箱的连接松动造成触电阻过大,照明灯具、发热电器靠近可燃物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火灾。再者,违反规程乱拉、乱扯临时电线或任意增设电气设备,电炉、电烙铁等,用完后不断电,或者可燃物接触面没有采取隔热措施等也可能导致火灾发生。

二 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由于实验室内部的电线线路非常多,很容易发生用电安全事故,因此实验室管理者应在每日的课前以及课后,对实验室内部的电源及相关电路线路进行细心的检查。上机人员进行上机操作时,管理者也应该时刻注意上机人员的相关操作,对不符合用电规定的操作要及时制止,确保实验室内上机人员的用电安全。此外,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实验室很容易发生火灾,要预防火灾的发生,实验室管理者必须细心做好防火安全工作。实验室不仅要配备相关的消防设施,还要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使用。管理者要对火源进行相关规定,对于易燃易爆的物品,管理者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在每日上机教学结束以后,离开实验室时应该断开电源开关,以防止线路长时间通电造成火灾。线路的老化和短路也是造成火灾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实验室线路进行定期检查。

三 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维护管理

1.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首先,要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维护。实验室管理者要在每次长假过后对计算机重新安装一次系统。然后定期对系统文件进行备份,在上机操作人员误删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通过备份文件让系统还原,这样可以减少管理者处理问题的时间。此外,计算机病毒对实验室内部计算机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要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工作。通常情况下,实验室为了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有效的防护,会在实验室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通过建立多个防护层来防止计算机病毒对实验室计算机的损害,其中多个防护层包括访问控制层、病毒检测层、病毒层等。

2.实验室环境的维护

灰尘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机箱内主板插槽接口部分布满灰尘,开机通电时很容易烧坏板卡。具体防护做法是:每天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主要是利用拖把与毛巾把地面与桌面的灰尘擦干净,每周再做一次大扫除,清洁地面、墙面、顶棚、门窗、隔板来保证机房的洁净度。另外要注意不准在机房内吸烟,要经常打开机房门窗保持实验室通风以此来保证实验室内空气质量。

任何电子设备在运行时都有严格的温度、湿度要求。温度偏高会导致电子元件的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降低绝缘性能。温度偏低会使电容、电感、电阻器的参数改变,直接影响计算机的稳定工作。湿度偏高会使金属材料氧化腐蚀,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减弱。湿度偏低容易产生静电,损坏元器件,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在不正常天气情况下,应利用实验室空调设备来保持实验室温度与湿度达到B类要求:开机时要求计算机实验室温度在15℃~30℃之间,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

四 结论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是一件工作量相当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增强自我完善意识,加强自身修养,使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胜任实验室管理工作。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以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为指导,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工作出发,使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朱蓉.浅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福建电脑,2006(8)

[2]孙杰、张凯.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科学教研),2007(15)

[3]朱艳.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