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

时间:2023-01-30 06:14: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文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文化建设

第1篇

一、大学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之魂,大学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绽放新的光彩。现代大学是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因为拥有大学这一平台才会深入大批年轻思想者的头脑,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库,大学文化建设是因为依托着传统文化才有高度和深度。中国大学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应该进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当中,形成属于每个大学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这所大学才有真正永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中创新思想和方法的宝库和源泉,我们要学好和学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帮助大学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要思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运用何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机制

1.加强教学课程中文化课程的比重大部分理工科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中,文科课程少之又少,基本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思想概论、世界当代政治与经济、形势与政策课等基础课。并没有文化深度解析、文化理论传播、文化基础知识介绍的理论课程,使得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在校大学生不关注时事、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只能是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学计划中加大文科课程、文化课程的学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加大学校文化活动中传统文化思想的注入纵观高等学校校园活动,我们发现基本上以执行上级文件组织的活动和学生参与度高的活动为主,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没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从活动的制定中,让执行文件类的活动接地气,让学生喜欢的活动提高度,在总体把握上要时时刻刻想到传统文化的思想,让流于形式的活动达到学生喜欢,让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得学生受益,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举办活动,而是借助活动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大学生是全社会的希望,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守住这一阵地,让传统文化的光辉在这一土地上发光发亮。传统文化传播搞得好,对于大学文化建设、学生本人甚至于社会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刘琳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2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内涵;经验;启示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何为文化?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大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亦具有不同的内涵。狭义论者认为,大学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外活动,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开展学校教育所短缺的艺术教育及各种文化活动。广义论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学校的总体文化,是人们创造的,以特定主体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所探讨的即是广义上的大学文化。

二、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

(一)重视现代大学理念的培育

大学理念能够体现教育目的,反映教育规律,造就大学精神。大学重视理念教育是西方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特点。几个世纪以来,哈佛始终将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其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但更要与真理为友”,就是学校追求真理、创造知识的大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剑桥大学在校训“剑桥――求职学习的理想之地”的指导下,强调文化融合和学术自由,剑桥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它与整个剑桥镇融为一体,学校的每一处建筑都向整个英国社会开放,正是其文化的开放性和融合性,使剑桥成为学术自由的圣地;耶鲁大学以“真理和光明”作为其校训,在明确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立自由、知识至上的传统。

(二)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及方法

纵观西方大学文化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世界名校大都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哈佛实行学校自治、校友会民主选举校长的制度,在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的融洽氛围下,学校的科研和教学也在生机勃勃地展开;耶鲁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制度,学校的董事会并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是由教授组成教授会,具体管理校园的大小事务;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的是学院制和导师制,行政管理制度非常松散,学院与“中央”大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联邦制,学院是独立的、自我管理的自治团体,仅通过导师制与学校连结。这些学校管理制度的严密与完善,避免了管理中的混乱,保障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重视物质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国外大学普遍重视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这是名校在物质文化上区别于一般大学的重要特征。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建在古朴典雅的小镇上的高等学府,校园的建筑风格按照中世纪庭院式格局设计,这种四合院式的和谐之美,无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耶鲁大学有着极具吸引力的全球化教育环境:一座座以巨大石块砌成、尖顶直刺蓝天的钟楼和高塔带有深深的宗教色彩烙印,加上间或从教堂里飘来的钟声,给行走在校园中的人一种神圣、高雅和宁静的感觉。另外,西方大学的景观文化建设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开放性。国外大学的大门两侧一般是没有围墙的,取而代之的是学校的一些实体建筑,大门与建筑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如美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都会向社会开放,与社会交错融合,甚至有些高校被社区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体现出西方大学开放性、亲民性的特征。

三、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重塑大学精神

我国各高校要在继承自己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大学经验,建立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一是要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培养。学校领导层不应因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持久性特征而忽视其发展,相反,要以足够的信心、耐心和胆识,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精神文化。二是要积极倡导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内核,是重塑大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因此大学应该积极探索学术能够自由进行的有效区域,给学术以充分的自由和空间,使大学精神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重塑。

(二)积极促进有效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改革

大学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必须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相一致。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精神转化为物质。大学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应该体现民主治校的理念,体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保障学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新时期,我们要积极借鉴西方大学先进的管理体制,在保证党对高校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模式,坚决发挥校长的行政核心作用,继承和创新办学理念,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体制。

(三)加强特色大学环境文化建设

鉴于国外知名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经验,我国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建设:一是要重视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景观的建设,不仅要与校园总体规划紧密结合,还要综合考虑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二是要加强大学文化载体的建设。完善校报、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等宣传大学精神和理念的诸多手段,加强文化载体的建设。这些文化载体对于传承大学精神,营造文化氛围的作用是巨大的,学校师生在接受信息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总之,西方知名大学,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于我国的大学环境文化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吴修艺.中国文化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石峰岗.论校园文化及其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1989(10).

4.姜文闵.哈佛大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蔡劲松.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统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第3篇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术传统、文化精神和基本理念,反映了历届师生对大学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是凝聚大学师生力量的精神纽带。一般来说,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应从整体上把握好这些方面的具体内涵和内在联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师生在长期的读书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目标追求。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精神文化,就无法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谐校园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培育大学精神文化,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贯穿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忠于真理的求实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等;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态度和认识,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其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文化,应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统筹兼顾。

制度文化是联结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纽带,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则,促使各部门形成合力。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为维持正常运转和教学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规范性和组织性,对大学师生的思维方式及日常行为具有引领和约束作用。培育大学制度文化,应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应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为大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氛围。

行为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反映,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外在表现。大学行为文化主要通过校风体现出来。校风包括学风、教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等,是大学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集体风尚。培育大学行为文化,应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学生不仅努力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大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教学态度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怀。

环境文化主要指以校园自然环境、人工设施等物质形态存在的硬件环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依托。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凝聚和体现着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氛围能使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和熏陶,从而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培育大学环境文化,既应注意校园的整体布局,也应注意具体细节。比如,建造一些有本校特色、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雕塑等人文景观,为师生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校史教育等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特色,通过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师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美好情操,使校园环境达到实用、审美、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

第4篇

Abstract: Well-known universities in foreign countries possess centuries-old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y have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metho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offer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universities. By analyzing the main method of spirit cultur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ampus construction and academic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broad, we put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universities.

关键词: 国外大学;文化建设;做法;启示

Key words: universities abroad;cultural construction;method;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293-02

0 引言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承担着传承、发展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条件下,如何大力和不断地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更加自觉地用先进的和谐的文化引领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进行研究,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

1 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国外大学文化建设起步较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他们比较注重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传统大学理念的研究,重视大学环境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等,特别注重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个性化的发展。具体而言,国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注重对大学理念的培育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理念是大学自身品性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主要从大学理念的多元化、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突出“培养人”以及提倡学术自由和大学的自治等方面对大学理念进行阐述。大学通过校训、校风、校歌等多种语言载体彰显了传统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哈佛大学校训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

1.2 重视大学环境文化建设 在国外的大学建设中,非常重视文化精神的展现。他们的校园规划,建设以及场所的布置,都体现着高尚的审美原则,并展示着自身高校的文化精神。大学的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的建设中要体现出大学的人文精神,彰显历史的沉淀。英国牛津大学在大学的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就非常的突出,街道从校园穿过,校园和城市形成一体,校园没有围墙,甚至没有校门,充满历史沉淀的建筑风格,体现着这座校园以及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典雅。

1.3 坚持以“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 国外大学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大学文化的人本性研究,就是“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学生主体性确立、个性化的发展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的提高。国外大学文化建设充分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目标就是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他们普遍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和支持学生社团发展。剑桥大学的课外活动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与牛津大学的赛艇比赛,其社团组织也非常活跃。

1.4 注重学术文化建设,培养创新性人才 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学术文化是它的组织特质和要素,由学科到专业、院校及其国家学术系统的文化是逐级形成的。研究学术文化是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国外大学非常注重学术文化建设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通过课程改革、教法改革、教材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以及学科建设等,目的就是要探索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并借助于高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努力寻求教育与文化、科技以及经济的结合点。

2 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大学建设的主要做法的研究中发现,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强化大学文化理念,不断凝练大学文化传统,不断培育大学精神文化。要强化环境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术文化建设,营造尊师重教、学术自由的氛围,要以人为中心,尊重和保护个性发展,提倡互助合作、良性竞争。

2.1 大学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它表现了一所高校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以及大学的精神、学校的魅力与个性所在。因此,在大学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

2.2 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 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主要是指大学的校园、建筑、设施等。大学文化环境主要是要有优美、整洁的自然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和别具一格的建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要求现代大学的环境要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学术内涵。理想的大学环境,就是能让在校大学生既可以享受到优美的环境,又能体会到大学文化内涵和传统,使大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升华和观念的认同,在人与校园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对大学文化的传承和构建。

2.3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创造并提升起自我价值,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大学文化建设要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潜能。

2.4 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成长构筑了广阔的舞台 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成长构筑了广阔的舞台。历史文化传承大学精神,艺术文化熏陶美感,科技文化挑战智慧,社团文化升华思想、提高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将学校学生会、学院学生会、各级各类社团组织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区域和范围,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活动。可以动员和发动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及文化建设工作,使之成为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力军,使其切实体会作为文化建设主力军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2.5 建立和完善学术制度,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

学术文化是学校生命力的体现,学术文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办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建立并完善学校的学术制度是非常的重要的。建立和完善学术制度需要我们在学术道德,思维创新上做努力,还需要我们建立有利于学术研究开展的和谐而宽松的学术环境。学校要进一步的鼓励学术的研究,以及进行学术的交流和合作。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长期形成的大学精神沉淀,是大学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的积累而成的。我国党十精神指出要加强大学的文化建设,这对我国大学的发展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在新的时期内,加强大学的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发展多样化的大学文化,不仅要注重本校自身的历史的文化积累,还要不断的汲取国内外其他优秀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蔡劲松.大学文化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2).

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234-02

一、大学文化定义及内容

(一)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

大学文化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定义,本文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凝聚力、生命力、感召力的根本所在。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大学制度文化构成了大学文化的三个层面,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缺一不可。本文将主要通过这三个层面对大学文化建设进行相关论述。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载体,它是大学师生所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总和,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和布局,学校建筑、园林景观、图书馆、实验设备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主要标志,标示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所在,其主要包括:大学目标、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文化是与大学相关的各种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二、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特征

(一)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特征

1.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正确方针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愈加明显与重视,新时期以来不仅校园基础建设得到巩固,大学校园建设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个性化,并在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以国家政策方针为导向。大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国家政策成了大学建设的指挥棒。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对高校体制进行了改革,更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得到迅猛发展,高校规模和质量较之前都有较大提高。但这种以国家政策方针为导向的发展形势,忽略了大学的特色建设。比如国家政策侧重综合大学建设时,综合大学建设力度增强;偏向职业教育时,职业院校便迅速扩张。

3.师生需求是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作为大学校园载体的大学学生与教师,他们的需求是大学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考虑重点。校园设施建设在以前的以满足学生和教师需求为标准逐渐发展为: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师生需求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特征

1.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由原来的无意识向自觉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文化研究愈来愈深入,大学文化已成为各大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精神文化也不再是校园建立的附属品。大学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大学发展规划时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有意识地将大学文化提到了指导性地位。

2.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大学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形式单一,仅有大合唱、一二九长跑和诗歌朗诵等。当今大学精神文化形式实现了多元化的特征,在保留原有精神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在校内举办各式各样的比赛、晚会、展览,不仅如此还将校园文化延伸到社会,与其他学校或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

3.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由共性化向个性化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被提出并逐渐落实。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也愈来愈重视师生个体的发展与个性的彰显,各高校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会深入挖掘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样不但增强了师生自信心,还活跃了校园精神文化生活。

(三)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特征

1.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由原来的政府导向向社会导向转变。新时期以来大学宏观制度建立,学校不再单一的体现国家教育体制,已逐渐将社会需求融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

2.新时期以来大学内部制度建设从当初的单一化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一整套大学内部制度体系。现行的大学内部制度不再仅体现国家教育制度,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等为目的,而是涉及了大学的各个方面,比如:教师薪酬、福利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实验室制度;图书馆制度等等,虽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没变,但制度体系内容已越来越丰富。

3.大学制度的影响由单向性向交互性转变。新时期以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不再是师生单一的执行或遵守,当今大学教师和学生具有对学校现行制度反思或质疑的权利,在遵守制度的同时,还可提出对现行制度的意见或不满,进而影响制度的制定和修订。

三、目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大学办学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学以盈利为目的,过分强调功利性,不再注重坚持自身独立的风格和价值取向。大学课程设置向狭窄化、专业化、技术化倾向,课程设置简单、雷同,严重忽视了教育、法律等收效较慢的专业,导致大学企业化、商业化现象严重。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向不明确

教师是大学的主体力量,在大学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学选拔教师队伍时以学历及就读院校作为最重要的评选标准,严重忽视了人才实际效能和影响力,破坏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平衡性;同时高金额的人才引进没能考虑本校的科研能力,导致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维;实践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大学是文化的家园,大学人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发展新知的文化机构,大学是一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大学文化在主要特征上属于精神思维的文化谱系,但它并非脱离物质条件和客观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精神生产、精神活动的实现只能建立在其物质条件和与这种物质条件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从思维特质的层面来正确认识和理解大学文化,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在影响师生方面大学文化所起的巨大作用。思维特质体现了大学文化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以及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等构成。这些条件和关系是大学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智能劳动是和大量的物质条件结合在一起的。大学的文明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思维。大学文化的思考者与实践者,[1]因而需要从大学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实践大学的发展。

一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思维特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精神性思维

大学文化首先要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目出发,确立理想使命,设定核心价值,在提高与不断满足师生新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与提高师生各方面的素质,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文化科技素质等等。坚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主旋律教育是思想、政治、道德内容的综合,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和中国化理论和成果。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旋律教育在我国的大学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理解各类文明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大学教育理解的整体性认知,以及对于促进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素质的使命的正确理解。引导学生深入融入社会实践,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通过国际化合作,扩展学生对世界文明的充分了解,使其切身理解变革中的当代文化形态。大学文化应当是既要吸收中外文明的精神内核,又要坚定战略定力,沿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轨道健康前进;培养既脚踏中华大地,又放眼世界和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既心系中华,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现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人。大学文化是大学为了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围绕大学人在学校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对于师生的健康发展发挥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大学文化会逐步凝练为学校独有的风格、气质与传统,形成由良好的作风、校风、教风、学风组成的校园精神、传统和习惯。大学坚守自己的特色理念,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大学文化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大学文化是以大学内蕴的精神为核心的。而大学精神又以首创精神、变革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为其具体内容。大学一旦形成了大学精神,就会对学校教育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卓越的大学精神一旦转化为教育实践,必定会形成卓越的影响,成就为卓越的大学。从大学文化的性质来看,现代大学有最新的文化科技信息,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学术大师,还有热情进取的青年学生。大学文化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有着紧密的承继关系,也包含了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关系。因此,注重大学精神的建设、传统特色与现代创新的融合成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应有取向。尤其是通过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对大学文化的扬弃、继承、鉴合,创造出一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批判性、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相统一的先进文化,为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引领性思维

文化的内涵是开放和包容的,其思维也是开放性的。开放性办学思维能够拓展文化主体的行为领域,也能推动文化生产要素流动。要素流动是大学文化繁荣和创新实现的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文化的要素流动加速。如人才资源的流动与迁移能带来信息流、知识流、技术流、经验流与资金流,为保障各类文化和观念的交流提供了条件,对大学文化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坚持开放性思维既是大学文化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的生存选择,又是学校追求思想发展与卓越绩效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文化的必然要求。实践一再证明,学校只有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文化才能充满活力和清新的气息,才能不断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并保持旺盛的活力。文化的自我封闭必然会使大学走向停滞和僵化。在科学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边缘和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信息时代,办学方式如果实行关门办学和闭关自守,只能会是给学校发展制造越来越大的障碍。大学文化理应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性格。开放与包容是大学生命永恒的思想条件。开放的本质注重竞争性的学习、批判性的综合。以平等的、谦逊的心态去借鉴与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这是开放的前提。在平等与信任中涵养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念、破除保守僵化的界限。如果没有开放和宽容的心态,高等教育要走向有高质量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作为体现了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貌的大学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与科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与理想追求。大学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意识在一种自然而潜在的影响方式下得到改变,这个时候,共同的奋斗前景得以被个体自觉自愿地凝聚为整个组织系统的目标。依托大学文化形成的凝聚和引领的作用,大学师生的言行受到约束得以规范,大学师生共享的情感、信仰获得建立和实现。由此产生一种强大的组织向心力和卓越的精神激发力,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合力,形成大学师生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为实现统一的愿景协力奋斗。作为人类文明的酵母、人才培养的重镇、富含创造激情的学术殿堂,大学一直扮演着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因此,从总体上讲,大学把握着先进文化的社会走向,成为人类先进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对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有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以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先进的文化模式等对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产生强大的引领力量。

(三)大学文化的教育性、创新性思维

在两千多年前,育人是“大学”的主要职责,而今日的大学,其主要任务在于育人与治学。[2]由于有相当厚重的科技人文积淀,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传播、创新历来被认为既是大学的职责和使命,又是大学的生存方式和条件。大学成为塑造人的思想品德和培养生活技能的绝佳场所。威廉•冯•洪堡(William•von•Homburg)指出:科学是一种富有心智探索性的、能动创造性的活动,有助于涵养人的品质和提高人的修养的作用。而文化传承、传播、创新活动可以产生大学的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3]大学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磨砺合作精神、培养规则竞争意识,锻炼高雅的情趣,提高审美爱好和高尚情操。所谓“教育性”是指大学文化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以教育活动来体现对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即使是校园文化多是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开展的,因而校园文化也是具有教育性的。大学作为高深学问探究以及高级人才培养的场所,其基本职能是通过学术创新进行育人的,这成为大学与其它机构的本质区别。失去了学术育人这个根基和血脉,大学文化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大学的学术活动使得大学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氛围。大学文化的教育性、学术性特点使它对于质量内涵建设保持高度的自觉。质量内涵是机理性蕴含深层的文化,甚至在背后成为一种支配大学发展的群体性心智模式,使整个的质量活动形成为持续的质量改进,形塑为大学的质量文化。创新特质蕴含了大学文化的力度。创新活力不强的大学很难引领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创新能力越优秀的大学,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就越强劲。反之,大学差强人意的创新能力,文化的生命力也不强。形成和保持创新的竞争优势是大学永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因而学校精神的核心离不开创新精神。无论是以“博雅”著称的中世纪大学,还是以“科研”立校的洪堡型大学,或者是以“社会服务”著称的克拉克式的“巨型大学”,都无不体现了创新的文化和创新的精神。大学中汇聚的名师硕儒、科学泰斗、优秀教师、富有心智的学生以及众望所归执掌航向的校长,都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进步发展的动力。大学注重文化创新的努力深刻地推动和影响着大学师生的创新潜能、创新精神、创新方式方法。校园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文体、技能竞赛活动,包含了学术性、娱乐性、思想性、审美性、开创性的文化元素,对于大学师生的思想情操、文化领悟力、科学感受力都能够产生大智大慧的育人影响,也蕴含着新鲜生动的文化驱动力,激发着广大师生探索进取的创造活力。当前,随着新手段与新技术的普及,我国大学师生、生生之间对于教育教学、交流培训中产生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考与研讨,一些广泛深入求解的问题被有效地被激发出来,并借助技术手段开展了深度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助推优秀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取向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大学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并将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将人类伟大精神与社会理想的文化育人理念嵌入到师生的内心,凝聚起教育兴国实现“中国梦”的精气神。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高速化业已形成。在全球化背景下,更要发挥大学在传承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优势,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要加强与他国、他文化之间的合作交流。就素养而言,要高度重视大学师生新型公民素养的培育,及其交流与合作的行动能力。虽然传统的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形式,仍然起着很大的重要作用,但是,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大学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需求,适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新的通信技术和新媒体的特点,生产与传播丰富多彩的、有大国强烈时代气息的先进和健康的文化,为大学人接受教育和获取有用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在网络信息不断聚集和更新的情况下,社会上的包括思想观念、宗教、哲学、艺术等的不良影响在网络病毒式的传播,极大的影响大学文化走向平庸化甚至庸俗化。海量的多媒体信息,良莠混杂,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造成了信息选择、价值取向的迷茫困惑。列宁导师指出,“……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4]”因此,面对多元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大学应善于利用信息化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引导和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树立师生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的人际互动,构建积极的文化内涵,营造一种高雅文明、向善向上的网络生态。

(二)建设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学科文化、教师文化

建设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大学文化,要发挥大学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潜能,使师生融入到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进程,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准的精神文化、学科文化、教师文化。一是精心培育精神文化。文化及其精神可以说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要积极培育和弘扬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寻求两者的有机统一。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人文之人与科学之人、人文之事与科学之事是紧密结合的、相互倚重的、相互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学校要注重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精神品格对师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发挥精神文化对师生的精神意识的统领作用。二是注重学科文化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文化和高水平的教授、学者是大学文化形成个性特色的重要元素。始终把大学文化的学术性、创造性和精神性合理地统一起来,使学科特色融入大学文化而保持永久和鲜活的生命力。大学发展的永恒的魅力主要是在于大学具有特色卓越的学科文化。特色卓越的学科文化滋生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因此要特别注重提炼优势学科的学科文化,并在大学文化之中融入学科特色。能够促进优势学科及其学科文化发展得更好,进一步彰显文化的本色。三是注重教师文化建设。高水平的教授、学者是学科文化的载体,是成就大学特色文化的支柱性力量。大学要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让教师树立起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型塑大学的质量文化。一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质量是核心”的教育成人的文化要求。二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创新是重点”的科学研究的文化要求。三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合作是关键”的服务社会的文化要求。

(三)着力培养高水准的学生文化

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在文化育人规划建设中应处于突出的位置,并应当纳入制度化的规范体系。研究发挥大学文化的诸多功能,要切实注重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主渠道,但也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育人作用。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文体艺术活动、竞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知识性、思想性、智慧型、教育性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广阔平台,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善于和敢于追求创新的品质。还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诚信素质和责任意识的教育,教育学生首先要把发展自我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履行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责任,通过履行自己的责任进而实现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其次,要增强学生的法治精神、市场竞争规则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开展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合作文化和信用文化的教育。这既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再次,尊重求新、求变的学生心理需求,以学生的经验系统与文化生活作为参照,结合时展对于先进文化的要求,让他们切身感受文化活动的德育价值。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入并结合生动新颖别致的教育方式,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实现自我教育的教育活动。充分加强校园学术活动,以校园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为龙头,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系列人文、科技讲座和创新创业辅导,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教育学生把课程知识学习、学术研究、职业技能与提高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己主动积极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等积极的社会情绪。众创时代要把培养人的心性知识融入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以及全过程,[5]提升本科创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大学创业文化的建设。

(四)以开放性思维引领社会发展

自大学诞生以来,大量的科技精英、文化精英,产生和聚集在大学校园贡献文明传承、传播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的劳动。大学师生与社会的热情互动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大学要负有规范社会行为、引导社会价值观的使命,继续以追求、探索、传播、捍卫真理与知识为其目的,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素质以及推动经济社会文明施加重大的公共影响力。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不会导入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大学文化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大学生命得以永恒存在的价值。大学是文明教育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大学的理想主义承载着社会的理性与追求,大学不但要实践好传承文化之职,而且要发展好创造文化之责,使自身文化的发展始终处于人类发展的前沿,代表人类文化与社会文明的新高度。也就是说,大学要继续成为具有巨大推动力的学术组织与教育机构,继续成为科学研究和传授的殿堂,人类接受教育成长的世界,而且,更要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文化的希望、科学的脊梁、道德的良心和文明的灯塔。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过度功利化的背景下,大学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大学成了大众文化的“跑马场”,[6]大学文化的批判功能式微,有社会文化引导大学的风险。因此,在经济社会大潮中,大学文化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不仅要经得住功利诱惑,保持头脑的清醒,而且要对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不随波逐流,进行客观的判断分析,不要盲目地迎合社会上的形形的需求,不要不加选择地接受五颜六色的“流行文化”,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洞察力和批判思维,运用文化批判的力量,保持文化前瞻功能,以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创新力、批判力,引领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因文化而充满理性和温情的魅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6(3):8-15.

[2]王建华,贾佳.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省思与理想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16(1):6-11.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4.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8.

[5]汪明义,李咏梅.大学转型的本质是文化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6(7):67-72.

第7篇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它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强烈地呼唤着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为了全面开创我国大学改革创新的新局面,为了促进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发挥大学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对我国大学文化问题进行新的更深入的研究。大学文化无形的熏陶作用,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大学文化使命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目前积极探索大学文化建设大潮的背景下,透过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文化视角,分析总结出了中国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前进,在世界舞台上引领风尚。

一、教育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理孕育了中西方不同的教育。

(一)教育目的的不同

我国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得到高学分和优异成绩。教育的主旋律即用统一的内容、同样的方法,单一的评价机制培养着一批又一批近乎一样的学生。西方教育大都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但也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个体的创新,常忽略个体对已有知识的积累。这体现在:中国教育重群体,西方教育重个体;中国教育重持久稳定,西方教育重变革创新;中国教育重权威,西方教育重平等。

(二)学校教育文化差异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虽然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呼声很高,可是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改革,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很难推行。这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真正做到使中国的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是很难得,没有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力。高等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的精神,高等教育科研水平一直落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太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习惯于跟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学生则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学校里充满了竞争,只有经过一次次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

(三)学生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化方面的不同

中国教育水平的等级化考评制度使得中国学生花费了所有精力而忽视了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容易在学习上得到满足,缺乏好奇心和创造力来取得更高的成绩和开拓视野。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主义,西方国家的学生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中,都处于非常自由、平等、受尊重的地位,这使得他们的个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能力培养等方面发展较好。

二、西方大学文化的特点

深入研究西方大学文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大学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创造出面向未来、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总体上看,西方大学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西方大学有较好的人文传统,一方面体现在对美、正义、和谐、智慧等人文精神终极目标的尊崇,另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个性化,尊重人的价值。著名教育学家洪堡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使之成为意识到自己尊严的、有教养的、独立自由的公民。国外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并鼓励大学生自重,自治,由此提高其能力和意识,在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前提下,为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二)开放创新、交叉融合

树立国际眼光,重视多元文化,是西方大学文化的又一特点。在美国的大学里,各种肤色的人群,形态多异的装束,各种不同的语言交汇在一起,不同的思维方式、多元的师生构成、国际性的文化背景,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融合,成为大学校园一道多彩的风景线。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德卢斯分校副校长曾表示,“希望留学生把我们的大学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我们的大学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的整体中去”。正是这种国际眼光,使西方大学在开放交流中愈加生机勃发。

三、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策略

他山之时,可以攻玉。当前面临社会主义事业赋予的神圣使命和重要任务,大学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大学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重要地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要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为基础,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审视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鲜明特点,借鉴先进经验,是大学文化建设应走的一条正确道路。

(一)立足与本国传统文化

作为华夏儿女,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包含了无限深邃和魅力无穷的精华,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为其宝贵品格和恒久价值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新世纪当代大学生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一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动力。中国大学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爱的文化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要努力是学生有在校如在家的感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持大学良好氛围的基础,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传递学科文化知识,为大学生成才作努力。

(二)坚持扬弃创新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西方先进大学文化理念,开放眼界,用智慧的、深刻的眼光去理性思考。我们深知在探索大学文化建设道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们要边学边做,着眼于青年一代的成长,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青年多方面技能,增强他们的抗打击能力,以应对竞争激烈的社会。

总之,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高校要想在新时期有所作为,取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观。并以此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在不断总结探索提炼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并且不断创新,从而提升中国大学文化的整体水平,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稳定有序健康的向前发展。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党的十以来,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大学作为精神的殿堂,在这种历史进程和时代命题当中,无疑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具有民族精神的大学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亦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坚持传统文化的核心本质,指导和完善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激励学生、教育学生、凝聚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使人产生健康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坚定地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带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接续优秀文化传统,培育核心价值观,其中教师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大学文化是载体。提高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起表率和模范作用,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高校要时刻教育和提醒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勿忘历史、勿忘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引领者和推动者。

大学文化是大学活的灵魂和核心要素,其深厚的根基是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辩证认识,厘清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体现本民族的特色,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高校要时刻教育和提醒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清楚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理念,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来考量,深刻阐述其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继承创新,放大传统文化的价值效应。

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丰富创新载体,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通道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共同致力于构建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借助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民间民俗活动,依托各类选修课"讲座"报告"学生活动 运用网络,手机,微信,飞信等新兴媒体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建设具有民族精神的大学文化,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大学文化的媒介作用。当代大学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运用,大学利用技术革新,提升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文化建设的边界,用文化去鼓舞和感染大学生青年群体,让大学文化为未来更多%更好的技术和成果的诞生孕育良好的环境。

构建在线文化,激发学生参与以“开放教育”为本质特征的虚拟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搭建师生活动平台的新型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在文化认同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未来规划。

利用“慕课”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传播方式对学习的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慕课”背景下依然要坚持对学生的指导与督促,从理念上鼓励学生高效利用时间,主动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在方式方法上加以引导主动式学习文化的强化。以价值观比较为引导,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强化主动学习,营造线上线下互动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衔接,创业型大学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及交际能力、诚信和市场应变能力等的企业家精神。创业型大学在国内外迅速崛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创业型大学”将基础研究和教学与产业创新结合在一起的“234模式”正在取代哈佛模式成为学术界的榜样。

以大学的知识资本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有效介入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衔接,将学科设置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及企业需求紧密衔接,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市场化程度将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进行有效衔接与整合,构建更适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型大学文化。

以提高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目标从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科研提升机制)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开发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创业型高校办学需要的办学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构建鼓励个人创业的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是创业成功的有效保障,要建立激发大学师生创业的内在动力机制,制定与创业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师评定和考核机制,鼓励教师将发明专利技术进行转移,深度参与区域经济建设。

把创业文化精神融入到师生的思想深处,做好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区和科技园区的工作,为学生提供创业锻炼平台,为教师提供与企业合作开发研究的场所。

三.手机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手机媒体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载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生活学习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手机媒体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舆论导向作用手机媒体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大量的文化资源。手机媒体中的新闻引导着舆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科学性、民主性发展。通过数字化手机媒体信息平台逐步替代像黑板报和通告栏等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手机媒体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技术的革命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双重变化手机媒体蕴含的科技、先进、人本的理念,促使我们更好地运用手机媒体将校园文化向着先进、科技的方向发展,集思广益,及时地听取广大师生的心声与建议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与意见。

大学文化是大学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大学的最重要的竞争力,是大学办学质量最根本的体现,也是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办学资源。高校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既是高校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在需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少锋,李月云.手机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构想[J].普洱学院学报,2014年10月.

2.王一丹.网络虚拟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

3.翁李焱.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2月.

4.印亚军,徐惠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2月.

第9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

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交流的重任,因此,其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学校实际,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重点,打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基本原则用十六字表示“传承创新、立德树人、统筹协调、提升品质。”

一、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本是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

一是大学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明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办大学就要建设大学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大学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会产生深刻影响。

二是大学文化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必经途径。大学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使学生认识社会,见习社会,适应社会,打破了青年学生的天真与幻想,大大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大学文化作为教学和常规教育以外的文化形态,是教学和常规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1.西方不良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通过网络、手机等多媒体传播,文化,已经变成可以无国界的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不同的外来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在受到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西方不良思想也在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基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将诱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产生消极态度情绪,甚至是产生负面的极端心理。如何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帮助引导高校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受到持续关注和研究的。

2.只有物质文化的建设远不能体现大学是文化精神家园的实质

大学精神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对于一个大学而言,如果说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图书仪器、经费拨款等代表了硬实力的话,那么,大学文化就代表了一个大学的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和升华。大学文化彰显了一所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而目前各高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做出大量投入,而在精神层面却缺乏有效手段,未能体现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

3.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接纳使中国道德精髓沦为所谓的“迷信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财富,是大学生思想信念的重要范本和精神方向引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能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起到加强其民族责任感和加深其爱国之情的作用。 然而大学生存在对“传统事物”抛弃的现象,错误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存在认识的偏差,往往会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大学文化建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着力构建文化建设新格局,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推动和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讲好大学故事。关注学校的人、物、事,研究学校发展脉络、办学理念、大学文化特色、核心价值观和知名人物、重大事件等。组织校友采访团,专题采集知名校友口述资料,征集实物文献,及时整理出版。成立校史校情讲解团,通过精心策划校史馆参观项目和校园讲解项目,讲述校园历史、校园景观、学校发展、校园风貌和励志故事等。采用编撰学校文化系列丛书,拍摄校史纪录片、校园纪实片,演绎原创舞台剧,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发生在学校的大小故事。

二是弘扬大学精神。通过梳理学校发展历史脉络,凝练学校精神,完善校史校情宣讲机制,传颂校徽、校训、校歌内涵,传承学校文化精神。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教风、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文化育人,将独特的、得到师生广泛认同的学校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校师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三是传递文化力量。探索并践行现代大学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凝聚学校文化精髓,鼓励和倡导多元文化融合,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学优秀文化成果,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推动学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类中外师生文化交流项目,建立面向国际一流大学的优秀文化交流共享机制。

四是打造文化精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坚持创新性、原创性和品牌化原则,为广大师生全方位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空间,构建大W文化品牌体系,打造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亮点,拥有系列文化精品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广泛宣传,多角度立体传播,增强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学校知名度和软实力。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文化符号 建构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University

SONG Longfei[1], LIU Qiang[2]

([1]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2]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Abstract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the trend of Chinese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Grasping accurately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Holding the clear theories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struction is conducive to a clear thinking and the key point set up in the progress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less detour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is thesis stat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culture symbols through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symbols. It aim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effect o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through improving the spiritual penetr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force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Key words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stru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些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①大学文化符号可以理解为是一所大学内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一所大学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大学文化符号可以是校徽、校歌、校训,可以是一所大学多年形成的自然景观或是一座建筑,也可以是一所大学的某个约定成俗的仪式,更可以是其发展理念或管理方式。比如提到符号“未名湖”便想到了北大,提到“划龙舟比赛”便想到了牛津和剑桥,提到“军事化管理”便想到了西点军校等等,大学文化符号正是以它独特的表征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

1 大学文化符号的基本特征

有关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国内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之下存在不同的观点,但由于目前国内对于大学文化符号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少有形成系统理论的阐述。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离不开符号学理论、大学文化理论等,基于多种相关理论和目前已有研究情况看,大学文化符号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独特性和优势性。独特性是大学文化符号的首要特征,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果与其他院校没有区别,就不能算是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符号,但我们不能将区别等同于独特,有且只有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能够达到其他大学在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能构成一所大学的特殊的文化符号,此即优势性。

积淀性和稳定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必须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学文化符号绝不是在短期内“自贴”或“被贴”的标签,也区别于一些借助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流行、时尚文化,因此,大学文化符号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

公认性和持久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不是自封的,而是被社会认可后形成的。大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必须是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才可称之为符号,否则单凭学校一方面之言是不准确的。另外大学文化符号的建构非短期就能实现,它是长期性的,在形成符号后,稳定地、均衡地发展,这样的文化符号才是真正的大学文化符号。

共同性和取向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产物,必须代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绝不是权利机构单独的认同。大学文化符号同时也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取向作用。

系统性和发展性。衡量一所大学文化符号的优劣,不能只看其中一处文化符号的情况,而要看它众多符号是否协调、融合,一所大学内的文化符号绝不仅一处,要强调整体协调,系统化分明。大学文化符号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绝不能急功近利。大学文化符号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大学文化符号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 大学文化符号于大学文化的意义

2.1 大学文化符号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发展的现实表明,一所大学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单靠传统的资源优势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必然是那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备鲜明文化特征的大学。然而作为学校凝聚力形成源泉的大学文化就如同一种精神“粘合剂”,渗透于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大学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从大学发展看,现在大家谈论的更多是学校的硬件建设问题,这固然重要,但大学的发展,更应注重的是塑造大学形象、树立学校信誉、建设学校品牌等文化因素,文化投入是教育投入中的“软投入”, 对于培育复合型人才、保持和扩大学校的市场空间,是至关重要的。②大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才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不竭的物质源泉和精神动力,然而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发展的好坏与否,衡量标准在不同背景下有多种形式,但大学内的文化符号却是大学文化建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一所大学,如果让人没有印象,不能因为提及一些符号而被人想起,那么可以说这所大学没有文化符号,一所没有文化符号的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上不能说是完善的。

2.2 大学文化符号是现代大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大学之中散布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美学、文学、德育等价值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征。虽然大学的构建者们已经开始重视大学文化符号的利用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当今社会,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层出不穷的文化符号逐渐被大众认识和接受,大学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也日渐对文化符号的价值与建构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简洁庄重的校徽不仅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气度,而且能传达出爱校荣校的学子深情;悬挂于教室的楹联,不仅能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而且能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传统德育思想。校园中的纪念性景观、学校的门户网站、校歌、校训等文化符号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③文化符号是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抚慰,它通过向师生员工传递一种神圣的精神和思想来达到凝聚、熏陶、育人等教育功效。并且大学主要是依托文化符号这一中介向社会大众传播大学精神的,同时也以此影响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大学文化建设者要开拓思维,创新方法大力挖掘和利用文化符号的效能,充分利用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使文化符号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3 大学文化符号构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1 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影响因素

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分析,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既有外部的影响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目前学术界就影响大学文化和文化符号建设因素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综合多方面的观点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规划。大学文化符号涉及的方面很多,可以说与每个大学人息息相关。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文化建设是宣传部门或学工部门、团委的事情”、“添置几块景观石头、雕塑或画廊,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就行了”等偏见。④目前我国的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呈现的是随机性和阶段性等特点,这是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系统的考虑,缺乏对文化符号建设目标、运作机制、要素整合、建设途径等方面的协调统筹。

(2)视野局限。将大学文化符号等同于校园文化符号,视野仅局限于校园范围之内,对大学文化符号内涵的外延理解有偏差,忽略了其社会。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往往停留在校园内的诸多环节上,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重外在形式、轻内涵培育。

(3)盲目跟风。一所大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大学,是因其历史背景、发展沿革、学科特色、培养目标不同,由于这些不同而形成的鲜明特色恰恰就是其魅力所在。然而,目前许多大学在文化符号建设中背道而驰,未能充分体现该校自身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不但丢弃了个性,而且盲目跟风,这便导致了个性的消解,形成千校一面的现状。

(4)创新不够。目前许多大学在文化符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上未能突破老旧思想的束缚,缺乏创新精神。当今社会网络发达,大学文化符号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然而我们的大学缺乏对新途径的探索,尤其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大学文化符号建设。不敢于尝试新方法,只能导致建设进度缓慢,效果不理想。

(5)忽视多元化。与社会文化符号一样,大学文化符号中同样存在着多元与一元、外来与本土、传承与创新等多对矛盾关系。当今一些大学的文化符号缺乏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他们着重对主流文化符号进行建设,抵制多样文化,漠视人对于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不与时俱进;抑或相反,一些大学只强调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他们在妥协市场的同时,严重弱化了大学文化符号的精神象征与育人的职责。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如若忽视多元化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上述结果。

3.2 现有大学文化符号研究的主要缺陷

关于大学文化符号的问题虽然在近些年得到了相对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但是纵观全局,目前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对大学文化符号的内涵及特征认识不足。目前关于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多数特指校徽、校徽、校歌等感觉材料,亦或者说将这些显性的因子作为大学文化符号的代名词,这是对大学文化符号内涵及特征认识不足造成的,大学文化符号不应只是显性的,其中隐性的因子,比如仪式、校园风气、管理模式等都是可以作为大学文化符号的隐性因子,即精神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符号的显性,即能指作用上,缺少对于符号所指的论述,有待进一步研究。

(2)对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分析不深刻。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分析普遍过于表面化,大多将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归于学校内部原因,认为诸如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下转第10页)(上接第4页)的价值取向、办学规模等影响了大学文化符号的建设,却忽视了大学与其外部环境的关联,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大学文化符号的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且目前我国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中也较少提及对于大学文化符号构建的理论。

(3)对大学文化符号的多元化系统化把握不够。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大学文化的宏观理论之下,但同时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反作用于大学文化建设。目前的有关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多局限于其微观的角度,比如对大学文化符号中的校训、校徽等研究颇多,虽然现有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这还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大学文化符号系统理论。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需要多元化的理论支持,比如符号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于其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目前研究状况相对较为一元,仅局限于校园内的环节,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目前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可谓众说纷纭,但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缺少其应有的重视。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理论难以落实于实践,而此时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可以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先行者。就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大学文化符号发展来分析,发展情况还并不完善,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先锋,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多数大学文化符号趋同、普遍虚空、理念落后;二是存在大学文化符号与该学校发展定位不符。这两点问题直接导致大学文化符号不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特色;不能代表一所大学人的共同精神追求;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歪曲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符号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至关重要,文化符号的构建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大学精神的丧失,间接丢弃了大学文化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已有成果。

高校利用大学文化符号对其发展进行引导和影响,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服务,是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与大学文化发展相结合,是带来文化的创新的有力保障,合理建设大学文化符号势必使大学文化的发展获得新机遇。

注释

①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消费社会“课堂场域”的“形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② 范红.刍论大学文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8(8).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隐性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86-03

近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支持和各大学主体的自我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纵观大学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各方努力,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使得其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问题百出。原因之一,可能是隐性因素本身难以被觉察和引导的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有哪些显性因素,有哪些隐性因素?显隐又该如何判断?隐性因素本身具备哪些特点?明确上述问题,有助于全面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文试图努力对以上问题做一简明分析。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及其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1]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挥辉教授认为,我们倡导的大学文化就是以追求真理和培养人才为主旨的维系大学存在和促进大学发展的精神、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总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体现在学校的校训、制度、行为中。[2]大学精神的突出作用在于对大学文化的标志性概括与引领。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等多个层面。[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文化的载体是大学,创建的主体是历届师生;大学文化本身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包含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其含义极其广泛。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隐性因素的判断标准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中所谓“隐性文化”主要是指观念和风气,而“显性文化”则是规章制度、标志性建筑等,[4]这种划分不无道理,这是以可视(visible)与不可视(invisible)为标准来判断其是显性因素或是隐性因素。笔者认为,无论是物质、行为、制度或者是精神气质,都有可视与不可视的成分。比如对标志性建筑,显然能够看出其高度、颜色、造型、位置等外观因素,但却难以理解其内涵,或者说其与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的关联及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大学建筑文化具有显隐并存的特点,这种文化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无形精神文化与有形物质环境的复合体。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物质主体是大学建筑及其营造的校园环境空间,为大学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大学建筑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能陶冶情操,是大学师生的情感依附,它对大学的文化品质、理想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形象等具有表征作用,是大学文化的物质环境依托。[5]所以,大学建筑的外观易见,但其所寄托的文化品格、历史记忆等因素却难以将其定义为显性。从大学制度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到规章制度的存在形式,比如学校文件、宣传标语等,这是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通常来讲,透过制度本身还可以探寻到制度建设背后的力量。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均会发出自己的呼声,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保证在新的秩序规范中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各方力量的内部较量却很难从学校的文件和标语中体现出来。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在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显性的制度化和隐性的制度化两个方面。显性制度化即正式的、通过明确的公开的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即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到正式的制度体系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中国,它是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在形式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市场体制的推进中,随着交往的扩大,新领域的出现,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社会产生了新的交往、交换需要,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力量分化的趋势。这些力量及其交往的需求和利益需求成为隐性制度化的动力。”[6]同时,李金教授指出,这种隐性制度存在普遍性。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隐性制度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或为学校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着隐形动力,或不经意间起着反作用。当然,观念与精神从通常意义上讲是不可视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再抽象的精神也必须由其物质载体,否则又如何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们呢?

鉴于以上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隐性与显性因素,非仅以是否为视觉所见为标准,不能以物理角度上的存在称之为显性或隐性。大学隐性文化更多地表现于非物化的文化和物化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长久地怀念它。”[7]这种难以言说又具体可触的精神,堪称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内涵。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考量不能忽视以下两类因素,一方面即大学中含蓄与隐含(implicit)的文化力量,应该将其纳入到隐性因素中来,与其相对应的是显著的外在的(explicit)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还应该有非正式的物质因素、行为因素、制度因素和精神因素(informal factors),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式组织因素(formal factors)。隐性文化的考量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而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评估和衡量。这三个维度:可视与不可视(visible or invisible)、显著的与含蓄的(explicit or implicit)、正式的与非正式的(formal or informal),使用不可绝对化,应该视衡量对象的特点具体加以应用。

通过以上论证,结合大学文化分类的四个层次,可以得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大致对象:从物质层面讲是:大学建筑风格和历史渊源,情感依附和表征意义;从行为层面讲是:大学师生的行为背后的力量,如动机、目的等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校面临重大选择时的决定;从制度层面讲是:大学当中所隐含的非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则;从精神层面讲则是:非口号性制度性精神,更重要的是隐含在大学精神之里的内涵,其中包括师德、学风、管理理念和校史发展进程等方面。

三、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的性质分析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隐性文化不但具备大学文化的共同特点,而且本身具有鲜明的性质。梳理大学隐性文化的性质,厘清大学校园隐性文化的特点,继而分析几个特点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文化,具有重要要意义。

1.存在形态的弥散性与聚合性

大学校园隐性文化脱离正式组织模型,因而具有了比显性文化更为突出的弥散性,充斥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整体上呈现出不规则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弥散性赋予了大学校园隐性文化因素细微但整合的力量。隐性因素存在于校园文化各因素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伴随着影响学校发展各方力量的博弈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校综合实力表现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学校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都弥散着隐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外化于正式组织和成员的行为表现,内在于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聚合于各个行为主体(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组织),在不同主体身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发挥不同的影响力,也呈现出自然而然的聚合性。聚合性制约着隐性因素的作用对象、呈现方式和力量大小。隐性文化的聚合性特点是正式组织结构和显性组织文化力量场干预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打上显性文化的烙印。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场域中不断较量,对隐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即是其弥散性和聚合性特点的相互迁移与转化。

2.功能指向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校园隐性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是把双刃剑。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者一提到校园隐性文化都将其称之为推动力量,这是不妥的。一方面,校园隐性文化给实践者提供一个中介或平台,这个平台由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优势,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时无刻地发挥作用,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如初春之细雨,漫洒于天地之间,浸润万物。但是,这只是隐性文化所具备的特点,至于发挥何等性质的作用,还应该视隐性文化本身的属性来定。隐性文化本身是正向力量,具有积极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起推动作用。倘若隐性文化本身不具备这种正向的推动力,反而会借助其强大且无处不在的力量场域,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不能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不应该笼统地将隐性文化看成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全面客观地看待隐性文化,有利于深化对其功能上双重作用的认识,也有利于在文化建设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

3.作用发挥的无形性与有形性

隐身性是隐性文化因素固有的本性,隐性文化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无形性缘于其本身的隐身性。文化存在本身就难以视觉可见,隐性文化这一特征则更加突出,从而使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加隐蔽地发生作用。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在无形中影响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作用难以估量。正式组织框架下的文化体系,以组织框架内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受到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因素能够干涉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再隐蔽的力量都会从其作用对象的结果上看到痕迹。虽然隐性文化因素很难从过程中把握其作用的发挥,但就结果而言,大学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其踪影。简言之,隐性文化因素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乔树桐.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2]周挥辉.大学文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3]张路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培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4]韦良.大学隐性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5).

[5]王露.显隐并存,与时俱进——我国高校建筑文化初探[D].重庆大学,2003.

第12篇

一、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意义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不断加强高校财务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大学财务行为模式的整合与规范 大学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性格爱好、所处成长环境和具体工作岗位的差异,使得在工作处理流程和习惯存在差异,也会认为造成一些所谓的“圈子”,造成“亚文化”的存在,影响整体的文化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如对于多校区办学的高校,每个校区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文化建设上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异,进一步也会影响所处校区财务人员的行为习惯。对于每名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教育和工作生活文化背景的原因,对于具体事务的处理上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加强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有利于对大学财务行为模式进行整合和规范,推动大学财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二)有利于打造高素质大学财务管理队伍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人”的培养,主要通过一系列行为模式和理念的打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模式的培养,并有意的建设员工后续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整个财务管理团队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能将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进行有机联系和结合,使每名财务人员明确组织的财务管理发展目标,清晰组织发展目标,从而能形成一股合力,有利于大学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内容

大学财务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影响下,大学长期倡导和培育并共同塑造的道德精神、财务行为规范和实体性财务管理条件的总和。大学财务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的财务文化两种。广义的大学财务文化是指影响大学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的财务行为,由包括知识、信仰、政治、经济及法律制度在内的有关各类人群的活动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精神与物质设施构成的综合体。大学财务环境文化、财务制度行为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形成了大学财务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而狭义的大学财务文化仅指大学财务人员的意识形态,即大学财务人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其外延只包括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心理素质、伦理道德及人际交往等内容,一般应从广义的角度去把握大学财务文化的内涵。大学财务文化主要包括大学财务环境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一)大学财务环境文化 大学财务环境文化主要指大学财务活动中所应用的方法、工具以及有关必要的设施和外部环境的综合体。大学财务环境文化更关注的是财务新技术和新工具的推广和应用,是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物质基础和大学财务文化系统的表层。

(二)大学财务制度文化 大学财务制度文化是大学财务人员在开展大学财务管理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行为准则的综合体,包括各种财务制度、法规、职业道德规范、财务工作和生活行为模式、群体行为准则、交际娱乐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财务机构的组织方式等,是财务文化结构的中间层次。大学财务制度文化既是适应财务环境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财务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此外,财务制度文化还体现了财务人员在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以及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长期财务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习俗,是财务人员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三)大学财务精神文化 大学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人员的群体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理想道德、行为规范、财务艺术观念及信仰等的总和。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并相对稳定的核心,是整个财务文化的源泉与动力,是财务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升华。

三、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财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已着手结合自身实践,开始财务文化建设的探索。如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在财务文化建设工作方面已经积累了自身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但由于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对于大家还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各高校在具体开展财务文化建设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财务文化建设的效果。

(一)欠缺方向性 有些学校开展财务文化建设时,经常会出现为了文化建设而建设的情况。财务文化建设的方向性不足或不全面,而导致文化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功效。如未将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财务文化建设目标有机的结合在来,推动文化建设工作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导致文化建设指引性不强,造成文化建设形成只是搞搞形式,做做样子,表面上热闹,但最后只能落入形式主义。

(二)缺乏持久性 有些学校缺乏财务文化建设的持久性,存在“重点抓就搞,不抓就不搞”的情况,即领导重视了就开展各种有关财务文化建设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效。但开展若干年后,领导重视程度减弱后,有关活动便停滞,这不利于对已有文化建设成果的维护。财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式是不利于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而造成的后果是花费了巨大的成本推动财务文化建设,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基础不牢 和大学文化建设相比,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开展时间不长,缺乏必要的历史沉淀和基础。如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时,对其特点和办学精神在脑海中都有一个体会和印象,并物化在大学的校训和校徽上。而对于财务文化,则没有明确的特征,有待于长期的建设和维护,树立起财务文化特色。

四、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加强建议

针对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内容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财务工作实际情况,为推动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提升大学财务管理水平,有关建议如下:

(一)有机整合大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文化建设工作,树立明晰的财务文化建设目标 财务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孤立的,必须和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结合起来,一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需求,二要分析财务文化建设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的要求,树立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指引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开展。如通过财务文化建设,规范财务人员行为,促进财务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塑造优良的财务管理环境,加强财务管理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大学财务管理水平。

(二)注重财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持续性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且需要历史积淀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去维护和建设。因此,必须将其视为一项常规工作,而不是一项专项工作。有关各种有关工作应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制定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有关规章制度对该项工作进行规范,使其不随领导关注重点转移而转移,而能够实实在在长期稳定保持下去,通过不断的维系和建设,打造出符合高校实际的财务文化建设体系。

(三)注重财务文化的融合与打造 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性格特点、自身成长背景和工作岗位关系,对于工作和某件事物的看法会不同,甚至会形成由相近性格爱好组成的“圈子”,形成一种“亚文化”状态。笔者曾经对广东省高校财务人员抽样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共有60人次参与了调查,其中有81.67%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存在因爱好、地域组成的圈子,并有41.67%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圈子会影响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因此,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关键目的之一便是要消除“亚文化”状态,避免使那些所谓的圈子成为整体财务文化融合的障碍。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多组织各项后续培训是将组织目标和个人愿景实行有机结合建立一致的价值观最有效的办法。对现在工作不满意的人群中有50%的被调查者主要是不满意现有的工作氛围。大家觉得最能有效评判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效果的三个指标分别为员工满意度、组织沟通会议次数和发生工作差错次数。由此可见,加强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效果的关键是要注重大学财务文化的融合,并要建立健全大学财务文化绩效评价机制,通过具体指标的设定,对财务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衡量。通过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对财务文化建设效果进行评测,而能对大学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监督,促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高校财务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财务文化所应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彤:《我国烟草企业财务文化建设研究》,云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2]王慧中:《企业文化地图――未来商战决胜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3]卫战士:《论现代企业财务文化的构建》,《中国总会计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