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时间:2022-04-06 06:50: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围手术期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围手术期护理

第1篇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睡眠障碍;原因分析;护理

现代的麻醉观点认为,麻醉不光是保持患者的持续无意识状态,还需要而进行期间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测。小儿患者因为在年龄、生理解剖情况情况等方面不同于成年人,如何使小儿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全麻手术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我院采用全麻麻醉的小儿手术治疗患者例,其中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有25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全麻麻醉的手术治疗患儿252例,其中男性患者144例,女性患者108例;年龄2d~11岁,平均4.4±1.6岁;其中新生儿患者3例,婴儿患者38例,幼儿患者31例,儿童患者180例;手术部位:腹部手术患儿共106例(42.06%),颅脑手术患儿共46例(18.25%),胸部手术患儿共20例(7.94%),其他部位手术患儿共80例(31.75%)。

1.2 护理

1.2.1 麻醉前护理 手术前1 d手术护士要对手术患儿进行访视,对手术患儿的心理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不同的心理状态作出相应的心理安慰[1],减少手术患儿对手术的的恐惧及陌生感。将手术间的温度调整到24-26℃,相对温度调节到60%左右,并准备好术中所需要的各种液体、器械、急救药品、吸引器等,并将手术室内的各种环境、设备及相应准备介绍给手术患儿的父母,同时暗示手术的主刀医生及同台的麻醉医师具有高超的医术,增强患儿父母对手术的信任感,可以帮助父母解除各种疑虑,密切的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小儿手术患者特别是婴幼儿手术患者最大的手术心理伤害是手术中需要与母亲分离,因此,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题,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即婴幼儿与母亲的分离时间,是小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心理保护的基本原则。为了有效的缩短母亲与手术患儿的分离时间,避免患儿因为剧烈的哭闹而造成缺氧、嘴唇发绀及胃肠胀气等症状,手术日当天让家长陪伴手术患儿至手术室正门口,手术室护士接患儿并在手术室门口协助麻醉医师对患儿先进行全身的基础麻醉,待患儿在母亲身边熟睡后,再将其接入手术室[2]。

1.2.2 术中护理

1.2.2.1 严格核查制度 手术患儿进入手术室时,接患儿护理要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手术的名称及部位、术前用药情况、检验结果等资料,要特别注意询问患儿的禁食水的时间。

1.2.2.2 静脉通路的护理 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后,根据手术的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静脉对患儿进行穿刺,于穿刺处留置静脉输液针。对较胖并且皮下脂肪较厚的婴幼儿,进行正常静脉穿刺比较困难,如有必要可以选择颈外静脉进行静脉穿刺,可静脉通路上接接T型延长管,以利于患儿的静脉输注给药。对输液量及滴速进行控制,新生儿应该采用微量泵输液。一般患儿按10mL/(kg・h)的速度进行补充,术中密切注意患儿的出血情况、血压及尿量等指标,随时对患儿的输液量进行调整,避免由于输液不足或输液过多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配制静脉输注药物时剂量一定要精确[3]。

1.2.2.3 气管插管的护理 术前禁食6-12h,婴幼儿喂奶停止4h,术前2 h所有患儿禁止喂水。常规准备好负压吸引器并进行调试,确保吸引工作正常,使其吸引压力保持在10 kPa左右,连接好吸痰管后放置于手术床右侧进行备用,术中随时对口鼻腔以及咽喉部的各种分泌物进行清除。小儿全麻时正确的平卧手术:肩下采用泡沫垫垫高,头后仰并且偏向一侧。如果患儿呼吸不畅,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以帮助患儿呼吸。

1.2.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等到患儿的呼吸、循环处于稳定状态后,将患儿送至麻醉恢复室进行恢复,转移途中注意患儿的身体保暖,备好氧气袋,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观察手术患儿的呼吸及面色,以保证患儿的安全。做好与恢复室护士的交接班工作[4]。

2 结果

所有患儿在围手术期均给予精心的护理,无因护理事件造成的患儿影响,术前及术后患儿均未出现不安、恐惧、哭闹等表现,手术均顺利完成。

3 讨论

患儿极宜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当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周围出现陌生的人员,均会感觉到不安及恐惧感,造成患儿出现不安、哭闹等表现。护理人员术前及术后应该给予患儿十分热情的体贴与关怀,并鼓励患者,让患儿的精神放松,并与患儿的家长沟通,一同帮助患儿放松心情,提高患儿的医嘱遵从性。

综上所述,对围手术期小儿全麻患者进行精心的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缩短手术的时间,是手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19―02

肛瘘是一种常见直肠疾病,是指肛管直肠与正常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其发病率约占全部直肠疾病的25%。其高发年龄为20-40岁,男性高于女性.

1临床资料 2011-2012年,科室收治肛瘘病人共108例,其中男88例,女20例。其中低位瘘40例,高位瘘6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2天,无护理并发症。

1.1术前护理

1.1.1 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病人容易产生对手术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尤其担心能否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结构,害怕产生不良后果焦虑、恐惧。首先我们要安慰病人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恰当的解释,然后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治愈患者的成功经验.

1.1.2 饮食准备: 术前忌暴饮、暴食,忌辛辣、油腻饮食,宜进清淡易消化的低脂肪、高蛋白饮食。术前1 d给予流质饮食,术前4~6 h 禁食水.

1.1.3 病情观察 适当休息,防止受压或磨擦。保持大便通畅 如有发热、红肿、疼痛等状况,是急性炎症期,应用抗生素,保持部清洁,用1:5000高锰酸钾温溶液坐浴.

1.1.4 皮肤准备: 皮肤的清洁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区备皮为术前准备的传统方法之一,即在术前1 d 剃除术区周围的毛发,然后用肥皂洗澡。现主张尽量缩短备皮与手术间隔时间,必要时可在术前数小时备皮。

2 术后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 肛瘘手术后病人会感到疼痛剧烈,西药镇痛剂容易上瘾,因此,我们在安慰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痛苦倾述的同时,选用针灸.耳针等方法,根据疼痛的性质.程度给予及时处理,指导病人掌握放松技术以减轻疼痛,临床效果非常有效.

2.2 敷料更换 术后第一天开始换药,每天进行中药薰洗坐浴,尤其是便后薰洗坐浴不可忽视.保证伤口清洁,加速伤口的愈合.

2.3 饮食护理 术后2~3d内进半流质少渣饮食。宜清谈,忌食辛辣温燥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饮食宜清谈,忌食辛辣温燥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香蕉、梨、蜂蜜、菠菜、土豆以润肠通便.

2.4 防止出血 嘱病人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正常形态,以免加重或诱发出血.病人术后伤口渗血突然增加,应及时报告主管大夫,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5护理知识辅导 告诉病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重要性,知道凡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可诱发加重直肠肛管疾病,如职业性的长久站立,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等。提供正确的饮食指导:多食粗纤维,摄入足够水份,可促进大便排泄,预防便秘。介绍保持肛周卫生的知识,使用柔软、白色、无香味的卫生纸,以及避免使用肥皂用力以免刺激,引起瘙痒、出血.

2.6 做好出院指导,定期健康检查 告知患者久坐、久站的人,局部血液循环易发生障碍,降低了局部的抗病能力。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保持清洁,部皮肤有粗大的汗腺及皮脂腺,经常分泌汗液和皮脂,所以要经常清洗。防止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3 体会

通过对108例肛瘘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除应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外,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要贯穿于围手术期。康复期要指导病人坚持适当活动 ,养成每日定时排便 ,便后清洗习惯.

第3篇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12

【摘 要】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1月进行肾脏肿瘤手术患者54例,对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术后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皮下气肿患者1例,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结论:肾脏肿瘤手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缩短患者的病程,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肾脏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肾脏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肿瘤,约占全身肿瘤2%-3%。最近几年,此种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上对于此种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如果能在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笔者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1月所进行的54例肾脏肿瘤手术患者,对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具体的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1月进行肾脏肿瘤手术患者54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所占的比例是51.9%,女性患者26例,所占的比例是48.1%;年龄最小的是22岁,最大的是75岁,平均年龄是(41.3±2.4)岁;肿瘤直径最短的是2.3cm,最长的是7.5cm,平均(3.1±0.4)cm;其中肿瘤位于左侧患者29例,所占的比例是53.7%,右侧患者25例,所占的比例是46.3%。

1.2护理方法

1.2.1手术前

手术前,为患者准备稳定、安静的病室环境,并对患者进行详细尿常规、血常规、CT、B超、X线以及心肾功能等检查,手术前1天配血、备皮,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如果患者体质差,需叮嘱患者卧床休息,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避免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当患者确诊为肾脏肿瘤后,心理负担比较重,担心手术发生意外,对此,护理人员要多给予患者疏导、安慰,多和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注意事项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给予患者安慰和理解,排除患者的绝望、紧张等负面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患者的配合和支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1.2.2手术后

手术后,去枕取患者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应用心电监护,吸入低流量氧气;术后24小时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隔15-30分钟测量1次呼吸、脉搏、血压,并认真记录,直到患者完全清醒、病情稳定后,每隔2小时测量1次;术后确保肾周引流管的通畅性,并妥善固定,注意引流液的性质、数量以及颜色,如果引流管流出大量新鲜血液,并且面色苍白、血压降低,脉搏快,则立即通知医生,防止内出血;保持尿管通畅性,注意观察尿液的性质、数量以及颜色,每天定期消毒尿道口,避免发生逆行感染;手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敷料是否出现渗液、渗血,并准确记录渗液渗血的数量,若渗液、渗血过多,则及时通知医生换药,给予对症处理;术后2个小时听一次肠鸣音,喂患者一口水,然后每隔1小时听次肠鸣音,等到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后,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患者流质、半流质、软质食物,然后逐渐到普食。

1.2.3术后并发症护理

手术后,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血压降低、尿量减少、脉搏增快等症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浅慢、烦躁、疲惫等症状,常规给予患者间歇性吸氧、低流量,提高氧分压,有助于排出二氧化碳,避免发生高碳酸血症;术后密切注意是否有胸痛、咳嗽等变化;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每天定期清洁患者的会,术后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每天定期检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注意泌尿道、呼吸道以及切口是否发生感染;术后在患者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屈膝、抬臀运动,增加患者的活动量,并合理按摩患者双下肢,每隔2个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促使血液循环,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2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最短的是65min,最长的是175min,平均手术时间(110.2±20.5)min;手术出血量最少的是30ml,最多的是110ml,平均出血量(40±10.5)ml;住院时间最短的是6天,最长的是37天,平均住院时间(7.1±1.6)天。本组患者未出现术中、术后输血病例;手术后有1例患者因营养不良而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经过清创缝合而治愈,其余患者均在术后8-10天拆线,其中有1例患者视线模糊,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经过相应的处理之后,均治愈。术后出现皮下气肿患者1例,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

3讨论

经研究发现,对于肾脏肿瘤切除手术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争取患者的信任,告知患者各项检查与手术的必要性,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症措施,并做好并发症预防,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总而言之,对于肾脏肿瘤手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通讯作者:宋雪)

第4篇

【关键词】 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80-01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心脏疾病一旦发现,如果无手术禁忌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心脏病由于病程时间长,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和肺血管病变,心率失常等,从而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和预后,因此围术期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对4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5-76.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25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6例,三尖瓣成型1例,室壁瘤摘除2例,房缺修补2例,室缺修补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心功能障碍。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常温下进行手术,其他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心脏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情绪[1]。严重影响饮食和休息。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的配合要求,耐心解答患者所提问题,以取得其主动配合。

2.1.2 术前准备 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出凝血时间、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提交输血申请单,备血。纠正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控制肺动脉高压,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治疗,并卧床休息。控制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配合化痰平喘,使患者的身体状况达到手术的适应证。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按全麻常规护理,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斜坡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分泌物引流,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

2.2.2 心功能监测及心律失常的预防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维持良好的血压和末梢灌注是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条件。体外循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峰在术后24小时内[2],应严密心电监护、体温监护,以防诱发心律失常。密切监测术后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结果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但在进行补钾时,应注意通过中心静脉补钾,避免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对传导阻滞者,备用临时起博器维持适宜的心率,并妥善固定起搏导线。对快速心律失常者可使用冷水袋敷于脸部,通过副交感神经纤维抑制心动过速。

2.2.3 呼吸系统监测及护理

2.2.3.1 呼吸机辅助呼吸 妥善固定,测量插管外口与门齿的距离,做好标记并记录,调节好呼吸机参数,定时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根据血气的情况随时调整,对于术前有肺炎的患儿,应及时吸净气道内分泌物,抽吸呼吸道痰液前应充分给氧,保证吸痰过程不超过10秒,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口腔护理,一次性呼吸机管道72小时更换,呼吸机使用超过2天者常规进行痰培养加药敏试验。

2.2.3.2 拔管后呼吸道护理 拔管后第一次常规使用0.9%Nacl5ml+令舒氧气雾化吸入,以后使用超声雾化液与上述雾化交替进行,而氧气雾化吸入可以均匀完全、快速地吸收,它以面罩的形式在雾化的同时也吸入氧气,有利于患者安静的接受治疗。提倡定时改变患者的,起到引流的作用;加强拍背和震动按摩法。

参考文献

第5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04-01

在目前全国推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下,为更好的体现手术室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具体工作,我们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及研究心理学中关于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活动,总结了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介绍如下,不吝赐教。

手术治疗是医疗机构开展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一般人们会认为手术是一件大事,往往兴师动众,全家动员。而患者则认为进入手术室就犹如命悬一线、生死未卜。其实择期手术发生手术意外的几率很小,要相信现代医学技术,任何手术都是在技术水平及人员配备充沛的前提下开展的。用一颗平常心看待手术治疗就能收获最佳的手术效果。

患者在确定手术到进入手术室前心理特点为焦虑、恐惧、依赖和自责。主要表现为对手术的担心,想手术有害怕手术,对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术后效果、康复等问题表示担忧,有的甚至怀疑手术能否解除疾病。临床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例如失血量大、术后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等。同时,由于外科手术是创伤医疗手段,这种手段比保守治疗有风险性,所以患者把自己的健康完全寄托于医务人员身上,一切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非常渴望能有医疗技术高超的医生为自己做手术,保证生命安全期待护理人员能全力以赴的精心照顾自己,所以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加之社会及家庭因素会让患者产生自责心理,担心自己的病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还要家人给予照顾,从而内心自责。

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主要为临床护士及家属,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及对待手术的情绪变化,要用温和的态度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的基本情况和我科室开展该项手术的历史及基本情况。让患者对手术树立信心,同时保证医护人员将全心全意提供最周到的优质服务。运用激励的语言激发病人战胜病魔的意志和决心,同时还应发动家属给予患者精心照顾,多体谅、鼓励、开导患者,使其具有积极的心态。

进入手术室后病人紧张心理达到,加之对手术室环境陌生及工作人员全部着刷手衣、口罩、帽子难以区别容貌也使患者感到恐惧。在麻醉过程别是硬膜外、腰麻等需穿刺的麻醉时病人会有疼痛感,从而加重患者紧张,并对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产生怀疑。同时由于手术需要暴露术野,使其自尊受到影响。

为此在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安抚和解释。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态度温和,语言亲切,指导病人换车、戴帽子。在送至手术间过程中简单与患者交谈,解除其对环境的陌生感,此时患者需要被接纳被重视。进入手术间后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巡回护士应积极与病人交流,做好宣教,同时提出术中一般可预见的疼痛或不适如麻醉时候的疼痛、腹腔手术洗肚子时病人会感到恶心、剖宫产手术出孩子时产妇会有拽拉感以及全麻病人入睡前告知患者听到有人呼喊应及时应答以便医生根据情况给药。术中应减少暴露,尊重患者隐私同时注意保暖。手术结束患者被唤醒时应第一时间通报患者手术情况,避免猜疑,引起恐慌。

术后是患者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的时期,一般手术前心理反应水平高的患者术后仍有较高的心理反应,临床表现有1担心心理,术后患者清醒后极力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和知道手术过程中的全部情况及手术效果,这也是患者最担心的问a躁心理,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和周身不适使患者身体虚弱,不能自主活动,患者出现烦躁,情绪紧张,心情不佳,当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手术部位上时导致患者耐受力下降,对疼痛的刺激更加敏感,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关心、关怀、理解、同情帮助患者度过难关。3缺失心理,患者住院期间暂时停止工作,角色发生了改变,应引导病人积极恢复健康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去。

护理人员应当明确患者在手术期的心理反应,能够更有效的为患者解除心理负担,以积极健全的心态接受治疗,保障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健康。也为有效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医院手术室

第6篇

1.1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选择在我院骨外科住院的围手术期焦虑病人6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2~78岁,平均(58.43±5.7)岁.均排除晚期肿瘤、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医疗保险:城镇医保56例,新农合7例,自费3例.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0例,初中15例,高中19例,中专及以上17例.婚姻状况:未婚10例,已婚56例.职业:农民7例,工人49例,干部10例.将66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①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首先以通俗易懂的言语与其沟通,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躯体状况、相关疾病的有关知识作出评估,确定护理问题.②根据护理问题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利用图谱、健康手册、示范教育,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宣教,如介绍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③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进行认知干预:通过交谈和观察评估病人焦虑的原因及程度,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病人对围手术期术前准备的目的、注意事项、禁忌、麻醉的方式、手术过程、术后、术后康复训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方式等有充分的了解,使病人消除焦虑情绪,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④建立完善的病人出院随访制度,及时与其联系、沟通,使其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和帮助.

1.3效果评价标准

1.3.1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

评定时间为入院时和出院前2d,共2次,由病人自行填表评估.测量时要求被测试者认真阅读指导语,然后独立完成测评,测试时间限定在10min之内.不能自行完成的病人,由责任护士完整陈述量表的内容,病人口述选择的项目,护士帮助填写,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护士给予解释,如果病人还不理解,将反向问题改为正向问题,评分随之改动.

1.3.2护理满意度调查在病人出院前1~3d向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66份,回收66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包括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行为、工作态度、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共计10个问题,每个问题按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汇总.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

SAS评分比较入院时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2d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6.061,P<0.05).

2.2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很满意16例,一般5例,不满意12例;试验组很满意27例,一般6例,不满意0例.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3,P<0.05).

3讨论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机体是一种创伤,对病人来说围手术期有一个心理应激与适应的过程,这种情绪变化常导致病人焦虑.沈晓红等研究显示,病人的术前焦虑与术后的心身康复呈线性相关,提示术前焦虑对病人术后心身康复不利,可以影响睡眠质量、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等.而解除或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提高应对能力,使病人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通过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对病人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认知治疗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能有效改善轻、中度非精神病性抑郁、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及焦虑症、强迫症等多种情绪问题,使病人心情安静平和,缓解其焦虑情绪,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认知干预的基础在于,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物的看法、观念或想法,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心情及行为.护理人员对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变了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降低了其焦虑程度,提高了手术依从性.

第7篇

[关键词]全髋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研究与分析

近些年,全髋置换手术因为医疗技术更新、医疗服务表现优化,在临床推广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通过手术方式,以假体代替病变髋关节,发挥髋关节功能作用,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其医疗价值可以充分在临床疗效检验上表现出来,故而备受青睐。围手术期,全髋置换手术面临很多挑战,除医疗技术方案的落实之外,还需要众多环节步骤的护理服务辅助推进整个医疗工作进程,所以有关于全髋置换手术的医疗课题研究,护理服务是必不可少的研究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46例全髋置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4例、女22例,年龄26~61岁。患者患病原因各异,有外伤、运动创伤、关节劳损、器质性病变等,通过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测报告,确定符合行全髋置换术条件。本组研究排除患者所患其他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其他疾病,所选研究项均以讨论护理干预治疗效果为主。

1.2研究方法

搜集整理46例患者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结合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表现、并发症、康复表现等信息,综合评价护理干预效果。

1.3护理方法

对46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内容分别如下。

1.3.1术前护理 首先,病情了解,对患者入院时接受检查的门诊报告、诊断结果以及其他有关于患者疾病问题的资料进行统计,确定每例患者除疾病之外,年龄、既往病史、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手术治疗的因素,拟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其次,进行教育指导,以专业科学知识为基础,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态、思想和观念,说明全髋置换术的治疗目的、治疗需要,以及最终预计的治疗效果,给患者信心,端正患者看待治疗手术的看法,使其绝对相信医护人员。并针对患者出现的不恰当的生活行为,如饮食不科学、不规律、吸烟饮酒、躺卧姿势不正确;运动行为损伤大等,进行指正;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皮肤清洁、补足营养、优化身体素质等。

1.3.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最重要的护理环节是术中监测,顺利进入手术阶段后要配合医生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各项重要生理指标进行科学监测,血压、血糖、心率,以及身体表现等,数据出现波动异常或患者出现特殊病状表现时,要马上与医生沟通,按照医嘱或自身专业经验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如给药、保暖、纠正躺卧姿势、输液、搬挪仪器、配合医生治疗操作等。术后根据患者治疗表现及恢复情况,给药换药,并严密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查验有无积血、渗血、感染现象,固定保护装置的位置和结构是否发生异常变化等,避免关节脱位。其次,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泌尿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操作办法有,为患者进行下肢按摩,每天泡脚;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定期按时翻转患者身体,促进其身体各部位血液循环畅通;鼓励患者多喝水,科学饮食,多食用一些维生素高、热量多的食物;对个别创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等等。

1.3.3术后护理 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患者正确的暗示,当术后恢复出现问题时,及时向患者解答疑问,并与其沟通,说明问题的处理办法,保证患者拥有正确的恢复心态,接受常规预后治疗服务,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可安排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关节背屈,要求患者主动屈伸踝关节,按组做动作,每组规定5~10次;肌肉训练,让患者在不影响伤口和固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运动训练,保持恢复肌肉功能,10~15min/d。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可适当增加、化康复训练项目及内容,可采用外展运动、屈膝屈髋运动、外旋运动、行走运动、主动意识运动训练等多个训练项目,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1.4评价标准

1.4.1康复功能训练评分 对术后康复训练2个月的患者进行一次运动能力评分,测评内容分为,关节运动能力、肌肉功能、主观运动控制力等四项,每项25分,总分100分。

1.4.2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术后观察与了解,对并发症,包括下肢静脉血栓、褥疮压疮、泌尿感染等,心理问题,包括情绪波动,依从性下降、自我意识丧失等;康复训练情况,康复功能训练评分等内容,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定,标准如下。(1)显效:无并发症、心理状态平稳,康复功能训练评分超过90分;(2)有效:无并发症、心理状态平稳,康复功能训练评分超过80分;(3)一般:存在轻度并发症、心理状态平稳,康复功能训练评分低于80分;(4)无效:存在并发症、心理状态不稳定,康复功能训练评分低于70分。有效率=显效+有效。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病案分析整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术中疾病监测、并发症处置;术后换药、心理疏导、辅助康复训练等,46例患者,实验组23例,护理有效率为91.30%(21/23),并发症1例、康复功能训练评分(89.06±3.22),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8.26%(18/23),并发症3例,康复功能训练评分(81.11±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

实验组患者仅出现并发症1例(4.34%),为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并发症,分别为褥疮压疮1例(4.34%)、下肢静脉血栓2例(8.69%)、泌尿感染2例(8.69%)。

2.2两组康复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康复评分较高,平均(90.21±2.41)分,对照组患者康复评分较低,平均(81.11±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212,P=0.0412)。

2.3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1.30%(21/23),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8.26%(18/23),综合上述两种结果信息,可初步判断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有效,具体见表1。

3.讨论

3.1调查结果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治疗风险、降低合并症发生,帮助康复训练效果提升等,其护理干预模式的建立与优化,对全髋置换术整体医疗水平有很强的利好影响。本研究46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护理服务之后,在合并症、康复评分以及护理有效率等方面,皆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笔者认为,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两组选用的护理服务内容不同。

3.2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研究

第8篇

【关键词】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而引起视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疾病。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失明,是目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1]。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55例青光眼患者,七中男53例,女68例;单眼87人,双眼34人,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53岁,原发性青光眼138例,继发性青光眼17例,麻醉方式均为局部麻醉。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青光眼属于心因性疾病,情绪因素可作为疾病的诱因存在,不良情绪可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繁殖疾病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可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应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注意控制和调节情绪。对于患者年龄较大,由于视力减退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症状较重,加之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效果,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的,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法,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争取主动配合手术[2]。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质量。

2.1.2 一般术前护理

2.1.2.1 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均须给予药物控制。

2.1.2.2 完善术前检查 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凝分析、病毒三项(HbsAg、抗HIV、抗HCV),心电图、胸部X线片。专科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前房深度和房角形态,眼底、视野、电生理、必要时行OCT检查。

2.1.2.3 指导患者进行眼球固视训练,有效提高患者手术中配合能力,为防止咳嗽、喷嚏应嘱患者冲动时张口呼吸,用舌尖顶住上颚以缓解,避免手术意外和术后出血,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1.2.4 术前1 d理发、洗澡、更换衣服,术日晨测T.P.R.BP,BP,并记录于病历上,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剪睫毛,冲洗泪道,做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1 h给止血药、降压药、镇静药等并将病历及手术中用药带入手术室[3]。

2.1.2.5 患者入手术室后,更换病房床单、被套、枕套,准备术后护理用品,等待患者术后回病房。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采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勿揉眼,勿低头、弯腰、用力挤眼、咳嗽、打喷嚏等。

2.2.2 术后进食易消化、富营养的软食,多吃蔬菜、水果,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2.3 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术后预防感染,局部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原则,每天定时换药。

2.2.4 术眼疼痛,应了解疼痛的性质及程度,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正确的处理。术后应观察另侧眼的眼压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2.5 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依赖性和自尊心理增强,所以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伤口愈合。

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提重物,按时点眼药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注意饮食,如有糖尿病、高血压则进食糖尿病饮食和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另一侧眼的眼压情况,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参 考 文 献

[1]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4.

第9篇

骶骨肿瘤因为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加之就诊时一般体积较大,手术有较大的风险。并且术中大量出血、伤口感染、神经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6例骶骨肿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进行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2.4岁。其中脊索瘤5例,转移性肿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囊肿7例。本组病例均术程顺利,无术中休克或死亡。1例肿瘤转移死亡;5例术后大小便功能障碍,3~6个月后恢复,其余术后无异常情况发生。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骶骨肿瘤患者往往因手术风险、肿瘤性质未明、治疗费用、预后顾虑等原因心理压力较大。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我们采取了个别交谈、成功病例介绍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指导,通过他们的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压力。对于个别知晓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应把握好与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使用温和、亲切的态度,避免使用直接、刺激性的语言和用词,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患者,使其用较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对于因家属要求隐瞒其病情的病人,应帮助家属保密,但充分对家属进行宣教和指导[1]。

2.1.2肠道准备[2] 术前2日给予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日给予20%甘露醇口服导泻,术前晚和术晨常规禁食并进行清洁灌肠,严重便秘者入院即清洁灌肠,予普食,直至术前3天给予无渣流质饮食。

2.1.3DSA栓塞术护理 为减少术中出血,术前常规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术前给予常规会备皮,指导其床上大小便及练习术后。术后平卧24小时,腹股沟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6小时,观察穿刺点出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 因该手术范围较大,出血量大,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1小时测量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记录,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本组5例术后出现低血压,最低至85/48mmHg,血液实验室检验提示血容量不足,经快速输血输液,氧气吸入,患者病情稳定。

2.2.2引流管的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质、量、色,保持管道的通畅及负压状态,并准确记录。如引流液量大并稀薄呈淡红色,应考虑是否出现脑脊液漏;出现脓性分泌物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应警惕出现伤口感染。引流管连续两日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可拔管。本组引流管放置时间最长达15天。

2.2.3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敷料的渗血和固定情况,术后第二天即可取左右侧卧位,以免压迫伤口影响伤口血运及脂肪液化[3];因肿瘤压迫及术中分离骶神经等原因,部分病人出现大小便障碍,所以应做好会护理,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敷料。术后常规留置尿管,用一次性尿布垫在床下,便后及时处理,保持会及伤口的干燥清洁。

2.2.4神经功能的观察 观察患者会及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指导患者做提肛肌收缩运动,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膀胱训练,膀胱区有胀意再进行。

参考文献

[1] 高德华,朱建英,张婧然.骶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23:19-20.

第10篇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肿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2000年1月到2003年1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肿瘤患者80例对象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80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期间对术后的80例患者进行及时治疗,随访1年后,复发率保持在40%以内。结论 对于直肠肿瘤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直肠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我院对2000年1月到2003年1月收治的直肠肿瘤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法,效果良好,患者均痊愈,未见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1月到2003年1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肿瘤患者80例对象,其中男57例,女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下:全部有便血现象,有48例患者经常出现慢性腹泄和不易转变的便秘;有21例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和体重降落。

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开腹手术,80例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手术以尽可能根据患者具体的病灶情况,清除所有病变组织,保护正常直肠,清除致病肿瘤为主要原则进行。

3. 结果。80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期间对术后的80例患者进行及时治疗,随访1年后,复发率保持在40%以内。

护理

术前护理。直肠肿瘤的术前护理方式较为简单的,主要是避免可预见性的感染,使用生物免疫疗法是可以有效的提升免疫力的方式,免疫力的提升可以杜绝或者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减少病患的生理痛苦,提升生活质量。[1]

1. 心理护理:需作永久性人工时,会给病人带来生活上不便和精神上的负担,应关心病人,讲明手术的必要性,使其能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 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

3. 充分的肠道准备,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4. 术前3日给肠道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

5. 术前3日给流质,术前1日禁食,以减少粪便和容易清洗肠道。

6. 术前1日根据病情行全肠道灌洗,同时应观察灌洗效果。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中,密切协助医生,密切观察患者在手术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如出血量、脉搏和血压等的改变,并对患者的详细情况做好记录,严密注意手术的进展及需要,主动、迅速、正确地传递所需要的器械物品,及时收回用过的器械,擦拭血迹,不要堆积于切口周围。在手术过程中,术者与助手应密切配合,如患者发生意外,全体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抢救,并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指导处理。[2]

术后护理:

1. 癌术后禁食3~4天,等肠蠕动恢复,人工排气即有气泡从造口溢出后,可进流质饮食,选择的食物应易消化富有营养。

2. 直肠肿瘤患者可以一周后可进半流质饮食,选择富含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食物。

3. 后可进食易消化的少渣普食,禁食粗粮及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等,以减轻直肠肿瘤的肠道负担。

4. 了方便造口护理,直肠肿瘤患者最好别选择以下食物

5. 肠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均衡饮食,生活饮食规律,平时注意饮食卫生。

6. 肛管直肠部手术后,会骶前引流管拔除后,由于此区敷料不易固定,则多由坐浴替代换药,以保持局部清洁。

讨论

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个性化手术治疗和护理可以彻底去除病灶,同时又使复发率下降。

定期检查。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应长期定期对肿瘤标志物指数作动态观察。

均衡营养。恶性肿瘤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均衡,调整饮食习惯,摄取多元营养要素。

患者家属则要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以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康复时期要静心修养,而不是过度操劳。[3]

近年来,随着直肠肿瘤手术技术的发展,直肠肿瘤手术治疗为直肠肿瘤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早期直肠肿瘤,手术是确切有效的治疗方式,早发现早治疗,基本可以治愈,对于中晚期直肠肿瘤,中外医师都认同综合治疗,但综合治疗方法有些差别,这是因为直肠肿瘤虽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但各国的直肠肿瘤发病特点有所不同,应根据本国的流行病特点采取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4]

直肠肿瘤术后中药后续治疗防止复发:

直肠肿瘤术后无法确定是否会复发,若做化疗、放疗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得到的疗效与副作用相比,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可以发挥中药治未病的优势,中药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中药与西药治病机理不同,西药是直接杀伤癌细胞,中药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在中国,直肠肿瘤手术,术后中药后续治疗应用十分广泛。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肿瘤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可以清除病理组织,又可达到微创效果,后期加强自身调理,平和自身心态,降低复发率,疗效明显。同时我们也发现,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术前充分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手术准备、合理用药,书中及时测量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并发症,配合详细的出院指导,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复发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建红,李占波。直肠肿瘤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护理。2008,11(9):46-52

[2] 邹竹彪,陈俊。直肠肿瘤术后护理体会。2009,5(11):123-209

第11篇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32-02

脊柱转移瘤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骨转移瘤患者中约占20%[1]。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压迫症状;神经刺激性症状;疼痛;部分患者不全瘫或全瘫等。手术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还能够让脊柱的功能有程度不同的恢复,改善患者生存的质量。术前与术后良好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2]。本研究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41例,将其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31~72岁,平均(48.6±11.2)岁。疾病类型分为:肺癌9例;乳腺癌16例;甲状腺癌8例;肝癌5例;前列腺癌1例;其他不明原因转移癌2例。发病的部位分为:颈椎9例;胸椎18例;腰椎14例。

1.2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脊柱转移瘤患者已经饱受病痛折磨,其对肿瘤的知识了解比较多,除具有肿瘤患者常存在的恐惧、焦虑不良心理以外,还具有更矛盾的治疗心理,悲观厌世的情绪与求生的希望交替存在,而且这种心理状态伴随着整个治疗过程,所以临床上对其心理疏导更为重要,护理人员要细致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的心理变化,采用不同的措施给予疏导,比如: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可以给予患者积极性的暗示[3];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同一病室,安排病情较轻的患者,让脊柱转移瘤患者从他人康复中看到希望,增强自己战胜疾病信心;向患者多介绍些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悲观情绪,使之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2)疼痛的护理:脊柱转移瘤患者由于肿瘤对神经产生压迫,使患者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止痛的药物,指导患者翻身时,动作要缓慢,并且让脊柱保持直线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感。(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易于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应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同时给予患者全身的支持疗法,增强其抵抗力[4]。(4)术前练习:①床上大、小便训练:部分患者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术后在床上大、小便较困难,所以术前应加强练习。②卧位的练习:对颈前路手术的患者,应加强仰卧位的训练,具体方法为:肩部垫一薄枕,让颈部充分暴露,每天练习2次,每次保持30 min,逐渐延长时间。对颈后路手术的患者,训练其俯卧位,具体方法为:患者的胸部与额部各垫一软枕,取俯卧位,双手于身体的两侧平放,每天练习2次,每次保持30 min,逐渐延长时间。③食管与气管推移练习:其目的在于减少术中对食管与气管的牵拉损伤。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二指插入手术侧颈内的血管鞘与脏鞘间,向非手术侧持续地推移与牵拉。④呼吸功能的训练:目的在于术后减少肺部感染的并发症。方法为:深呼吸运动与有效咳嗽练习。(5)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者术后去枕平卧达6 h,采取轴线翻身,避免内固定物移位。保持引流管通畅,对引流液质与量进行记录。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有异常,要及时汇报医生,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输液的速度,及时补充其血容量,要注意观察患者肺功能的情况,避免出现肺水肿症状。(6)脊髓神经功能观察:间隔1 h要记录1次患者四肢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提示脊髓可能形成血肿或水肿,要立即汇报医生,采取措施给予处理,对骶骨肿瘤的患者要经常询问其大、小便功能状况,骶神经损伤会对的括约肌产生影响[4]。另外,还要加强呼吸系统的护理,观察颈部是否有肿胀,患者的声音是否嘶哑,伤口是否有出血症状,严防喉头水肿与颈深部血肿的发生[5-6],将气管切开包备好待用。(7)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术后第1天,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与踝关节的屈伸练习,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的被动练习,增强其关节的活动功能,术后第3天起要逐渐增加训练的内容与时间,不应操之过急。定时给予患者下肢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其血液的循环,避免深静脉形成血栓。(8)褥疮的预防护理:由于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并且处于制动的状态,所以要预防褥疮的发生。间隔2 h要给予骨凸处按摩,每次保持5 min以上,或协助其小翻身1次,给予患者使用气圈或气垫床等。

2 结果

41例患者除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并发症外,其余患者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压疮、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1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

3 小结

脊柱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护理难点之一,术前较充分的准备、术后对病情细致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措施、合理的康复指导均可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机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 陈秀凤.腰椎肿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 2012,10(14):259-260.

[2] 米亚玲.脊柱转移肿瘤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期护理支持[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145-1146.

[3] 盛海红,万昌丽.高位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2,12(2):103.

[4] 张逵,卿红英,伍晓华.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华西医学,2011,26(3):448-449.

[5] 邱红梅.跳跃式脊柱转移瘤脊椎重建术的观察与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6):848-849.

第12篇

【关键词】口腔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72-02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病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31~74岁,平均55岁。肿瘤发生部位:舌癌12例,口底癌8例,颊癌6例,下颌牙龈癌8例,舌下腺癌2例。26例全部成活,4例肌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肉芽组织生长愈合,不影响治疗效果。随访6~12个月,面部美观和功能满意。

2 手术方法

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情感支持。口腔癌患者多有焦虑、烦躁、恐惧和绝望等不良反应。护士应帮助患者分析研究手术的可行性、必要性,明确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打消患者的疑虑,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的全过程及术前、术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3.1.2术前准备

3.1.2.1 协助术前检查做好患者术前准备: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对高龄患者积极治疗伴随疾病,营养状况差者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前8h禁食水,保持病区安静以保证睡眠质量,必要时给予口服镇静剂。术前留置胃管及导尿管。

3.1.2.2 保持口腔清洁:术前3天给予朵贝氏液进行口腔漱洗,饭后、睡前每日4次。

3.1.2.3 做好皮肤准备:术前3天做好供皮区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选择外观正常、无疤痕、质地柔软的前臂皮肤做为供皮区域,禁止在此区域行各种注射,并嘱咐患者术前特别注意保持供皮区皮肤的完整程度。

3.1.2.4病房环境的准备:准备好安静适宜的室内环境,室温保持在20℃左右,并做好病房卫生,备好心电监护仪、吸痰器和氧气等。

3.1.2.5表达方式的训练:患者术后不能用语言表达意愿,备好纸笔,垫板,以便术后利用书写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无文化的患者掌握几个简单的手势,也可制造“手语图标”挂在病房,让患者和护士同时掌握更为方便。

3.2术后护理

3.2.1 严密监测生命体: 采用全自动心电监护仪监护患者心率、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同时观察尿量的变化,如血压低、尿少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和伤口敷料干燥。观察舌体、口底、下颈肿胀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3.2.2 保持正确 :术后全麻未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避免口腔内分泌物侵蚀创面,并且利于及时消除分泌物,防止气道阻塞,完全清醒后应取斜坡位,有利于呼吸,减少呼吸困难,也利于头、颈部静脉回流,减轻手术部位水肿。对于实施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应取平卧位,头部应适当制动,防止运动过度,引起血管受压或张力过大,保证皮瓣血运,利于创面愈合。供皮区应用无菌敷料包扎,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并抬高手臂20°~30°,有利于循环减轻肿胀。应用夹板固定腕部,注意指端血液供应,术后5d防止患肢活动,5d后行功能锻炼。术后1周根据患者全身及伤口愈合情况让患者逐渐下床活动。

3.2.3 皮瓣的观察及护理 皮瓣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有感染、皮瓣坏死、瘘管形成、伤口裂开等。皮瓣的成活与否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是术后护理的重点。所以术后应仔细观察皮瓣的色泽、温度、毛细血管反应及肿胀程度。术后24h内每30min观察记录1次,24h后每1h观察记录1次,72h后每 4h观察记录1次。一般术后3~5天皮瓣稍肿胀,以后应逐渐减轻。正常皮瓣的颜色在术后略显苍白,2~4天逐渐变红。观察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可用棉签轻压皮瓣,压后皮瓣在5秒内颜色恢复正常为良好。当皮瓣动脉供血不足时,皮瓣颜色苍白,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减缓;当皮瓣静脉回流不畅时,皮瓣颜色成紫红色或紫黑色,并有细水疱[2]。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以免肌皮瓣坏死。

3.2.4 引流管的护理 由于手术创面大,加之皮瓣移植后不主张用止血药,反而要用血管扩张药物,故术后渗血渗液较多,颈部负压引流相当重要。在护理时应注意观察,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阻塞以及滑脱,确保有效的负压引流。术后应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和量。正常引流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暗红-淡红-淡黄。术后第1天较多,2~3天引流液逐渐减少。24h引流量超过300ml以上,颜色鲜红,应警惕活动性出血。术后3~4天24h引流量少于20~30ml,即可拔除引流管。

3.2.5 口腔护理:吞咽和分泌物潴留是引起吻合口感染的因素之一。口腔术后自洁作用差,抵抗力下降,每天进行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o.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口腔每日两次.也可含漱0.2%甲硝唑漱口液,每日3~4次。术后1周内行雾化吸入,利于痰液稀释咯出,减轻伤口水肿,应予以2次/d吸入。

3.2.6 气管切开的护理 为预防术后窒息的发生,本组1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后每天换药,每天取出内套管清洁后煮沸消毒1次。每天超声雾化2次,每次20min。术后4~5天试堵气管套管,观察24~48h,若患者呼吸平稳,痰液可经口腔咳出,即可拔除气管套管。

3.2.7 饮食的护理:口腔癌患者在较长时间内不能经口摄食,加之术后进食困难,手术范围大,手术创伤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保证充足术后营养供给,对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防止术后伤口感染尤为主要[3]。一般于术后一周采用鼻饲管喂食,鼻饲温度37~39℃,不可过低或过高,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200~250ml/次,6~8次/d,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

4 康复期护理

术后2周进入康复期,应让病人作舌前伸、上翘、侧伸和下抵转动的训练,继续进行吞咽、发音训练。多与患者交流,告知相关医学知识,使患者学会如何检查颈部有无淋巴结或包块,定期随诊。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开始至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处理。手术前处理及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准备手术;手术中处理及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安全耐受手术,保证手术成功之路;手术后处理及护理的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尽早顺利地康复。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认为成功的手术治疗与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有关。为口腔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高其手术耐受性,加强术中、术后监护及治疗,经过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可以为口腔癌患者成功施行手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谭雁红.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肿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