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20:0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源投资中最主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达33%,这个结果说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既具有外部效应又具有内部效应。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从而提高周围人的生产率。拥有大量人力资本的国家或地区会取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力资本水平低下是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说明教育对地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教育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重庆统计局曾对全市农民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9.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3%;而在高收入水平的农民中,上述比例变成32.9%和67.1%。而后,进一步分析某县农民收入情况后发现,户主文化程度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关系密切,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其人均纯收入为3342元;初中、小学及文盲的,其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810元、2735元和2590元,说明使农民增收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偏低,造成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低和效益低。
(二)农村教育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西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来看,其发展速度缓慢,实现真正转移的很少。“候鸟式”务工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在城务工的大多是从事建筑、运输和服务等脏、累、苦、险的城里人不愿干的活,究其根本原因,他们自身的素质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根据西部某地区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21.6%,初中为63.9%,没有接受过培训的高达72.7%。所以,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偏低和政府组织引导的欠缺,剩余劳动力转移长期处在自发、盲目、分散和无序的状态,这样的直接后果一是进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二是容易上当受骗。大量农民工“回流”现象说明,只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农村教育短板制约着农村社会财富的积累
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阐明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的高度。同理,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社会收入最低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民作者简介:陈千诰(1973-),男,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毛天平(1972-),男,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正是一个社会最低收入的群体,而农民的素质制约着农民的社会收入水平。据西部某地区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目前,城镇居民收入逐年提升,城乡差距逐年扩大。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4.13倍,2011年是4.29倍。所以,我们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西部农村教育是地区整体发展的治本之策
(一)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性投入
增加对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使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才能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地区发展。教育经费投入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投资领域里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西部省市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的区域很少。西部地区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新机制,但在财政基础教育支出中,人员支出所占比重最大,财政拨款相当大的部分用于支付教职工工资,真正用于添置教学公共用品的资金并不多。所以,我们务必要把握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几大原则。一是兼顾投入比例和投入数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其主要参考指标并不是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多少,也不是资金总量是增还是减,而是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多少,占GDP的比例是升是降。二是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要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并举。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是增加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城镇中小学人员臃肿,机构重叠,而乡村中小学师资短缺,需聘请人员较多;公用经费紧缺而有些学校节约意识不强,浪费严重;校舍维修管理不善和一些教学设施利用率不高等都会降低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这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要与其他投资增长同步。一些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速度快,平均每年在10%以上增长,而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下。
(二)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1.狠抓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的根基工程西部地区城乡教师分布极不均衡,城镇教师人员臃肿,乡村教师十分紧缺。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在乡下,初中升学率远远低于53.3%的比例,大约在40%左右,更低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的比例。所以,农村基础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程,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上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2.采用多样化的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建立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在农村建立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多种教育方式是适应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一要在数量上做到以农村学校为基地,一乡一校;二要在质量上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保证教学效果;三要革新专为向外输出劳务为主的办学模式,重点开设面向农村发展的专业课程;四要让学生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和农村,走“企业+学校+农村”的产学结合的道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务必要走出把劳动力向外输出就叫劳动力转移的误区,向非农业转移才是真正的转移,必须坚持面向当地、面向农村的方针,否则职业学校就成了单一的劳务输出基地,这样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当地人才流失,人力资本亏空。构建成人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于正在从事耕作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人来说,农闲期间的短期训练班、教授新耕作方法和家庭技术的示范及不定期对农民进行教育的会议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笔者比较赞成采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形式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因为它是一种覆盖面大、利用最充分、最经济最有效最适合农民生活的一种教育方式。农民可以在白天劳作之后,晚上学习新的知识技术,既可以解除劳作的疲劳,又可以在第二天用于实践。3.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解除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瓶颈”据统计,西部农村初中学生升学率约在70%左右,也就是约三成的初中毕业生没有上高中阶段读书。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已成为了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成为了农村教育体系中“瓶颈中的瓶颈”。4.全面落实农村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在广大农村,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就是要上高中读大学,初中毕业没能升上高中的学生其面前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出门打工,要么等着结婚成家,从事农业耕作,继承父辈们的生活方式,艰难地生存下来。对此,我们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投入并逐步落实。
(三)设置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教育课程设置对农村来说针对性不强,成绩优秀的学生就能升上高一级学校,走出大山,而落榜者对自己所学又很难直接运用于农村实践,于是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教育怪现象。同时,农民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要孩子考大学,跳出“农门”。为了迎合这一目的,农村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授课方法上都专门为此而展开。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为别人制“嫁衣”,其直接后果是农村人才的流失,人力资本存量降低,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抑制了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开设与农村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实用性课程。有的学者曾提出在农村教育实行技能教育的前提下,在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实行人员分流,建立基础班和技能班,二者之间没有截然的差别,只有主次之分,我们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城乡受教育制度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首要价值。目前,我国正致力于追求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已得到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原总理曾多次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城乡教育差距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也仍然存在。我国的城乡两种教育制度是形成城乡教育差距的主要根源,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是教育不公平的最主要表现。而这其中,教师资源分配不均又尤为严重。其实在农村教育中,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社会人士,他们都还没敢奢求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等资源与城镇学校接近,因为乡下的孩子艰苦惯了,有吃苦耐劳的能力,但连最起码的教师资源都无法实现公平,这的确是令人心寒的事。为此,掌握着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应当履行起公共义务和职责。
(五)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
西部地区教师队伍的现状一是老年教师多,中青年教师少,人力资源年龄结构不均;二是代课教师多,骨干教师少,人力资源知识层次失衡;三是“磨洋工”的教师多,潜心教学的教师少,人力资源整体合力堪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师资流失,商品经济下教师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二是教育管理发展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这是造成人力资源现状的根本原因。目前的教育主要注重对教学的研究而忽略了对管理的探讨,缺乏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呈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所以,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以法治校;二要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激励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扶持,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是考核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务必铲除考核上的平均主义、职称评定上的论资排辈和评优表模上的长官意志的束缚,将职称评定、评优表模与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使作出贡献的教师能够名利双收,在适宜的范围内拉开差距,从而使他们扎根岗位,安心教学。再次,要正确选贤用人。不得出现“近亲繁殖”和扼杀优秀人才的现象。可以说,越是偏远的学校越不民主,“指任”干部的现象越普遍。所以,贫困地区务必要消除层层任命的误区,务必要建立民主选举的激励机制,务必要建立用人制度上的监督机制。减少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工资结构制、竞争上岗制,真正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
一、何以关注农村受教育者
60年来农村教育到底是个什么图景?什么样态?农村人到底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接受教育?他们的教育生活是什么样的?教育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从一般的宏大叙事的教育史著作中无从知晓。国家主体、宏大叙事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农村教育的研究中更多关注教师、课程、经费等领域的问题,而关注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的经验与感受的极少。教师、课程、经费这些是保障教育开展的必要因素,研究之丰富实属必要,但农村的学生和家长作为教育消费者,作为中国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怎样看待教育?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促使他们做出接受教育还是放弃教育?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等等。这些选择的动因又是什么?所有的这一切是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制度的安排,因为对受教育者需求和个人利益的无视,因为从不倾听这些平凡人的声音,在汗牛充栋的教育研究作品中很少能寻找到。正是因为这样,农村教育政策中很多良好的意图却没有带来良好结果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农村教育研究要更多地从学生以及家长的经验与感受出发,更多地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和利益,不仅可以为目前讨论中国教育的常规方式开辟另一条意义丰富的言说道路,而且能够使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过程变得更加完善。
二、何以运用口述史的方式
口述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记史方法,但口述历史作为一个史学类别进入正统的历史研究领域却是一件很晚近的事。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Oralhistory),由美国历史学家亚伦·内文思(AllanNevins)在1938年提出。1948年,亚伦·内文思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史研究室,口述历史研究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地蓬勃展开。但是至今为止,关于什么是“口述史”国外和国内的说法众说纷纭。国际口述史学界权威、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教授保尔·汤普逊认为“,口述历史是关于人们生活的询问和调查,包含着对他们口头故事的记录”[2]。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认为“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3]。但正如里奇所说,口述历史是一块极富创造力与活动力的园地,无法以单一的定义来界定、掌握[3]。尽管对什么是“口述史”的看法不同,但“历经各种历史事件、见证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受访者接受口述研究者的访问,把访谈内容忠实地记录下来,这成为口述历史的第一要件”。[4]口述历史所追求的就是“让默不作声的人说话”。普通大众虽然会因为“缺乏爱好、机会和文字技能”而不能书写自己的历史,但他们能说话、有记忆这基本上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口述历史正是借助现代的录音、录像技术,对历经各种历史事件、见证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普通大众进行访谈,将访谈内容真实地记录下来,使普通大众也有了自己的历史,使他们也有机会走向历史的前台,展现他们的生活与活动,表达他们的心情与想法。从这一点来说,口述史可以说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是来自底层社会的历史。
三、受教育者的口述史:农村教育史研究的别样视角
农村受教育者的口述史研究,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听到中国数以亿计的平凡人物的声音。正是这些被忽视了的大多数的声音,让我们能捕捉到教育历史发展中普通人的诉求和需要。这些现世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曾来自于农村,他们是无数曾经求学的大众中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喜欢沉默无声的群体,在历史的记录中不会留下他们的声音和印迹。而这些人正是中国当下社会中无数社会个体中的一分子,他们构成了一个最庞大的群体,借助于口述史的方法,从他们的教育生活史入手,使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能够展现出其普通人生命的色彩。这样一群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在农村接受过教育,有的走出农村,有的又回到农村的个体,他们个人的受教育经验、受教育历程中的欣喜与困境、理想与期待不正是代表了历史变迁过程中农村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诉求吗?使这样一群普通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可以通过见微知著的方式获得对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发展的新解释,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渠道听到受教育者的声音,关注受教育者的诉求,使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不再是一种形而上的教育。农村受教育者口述史的研究能为中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补充声音的证据和史料,进而呈现出不同历史条件下,农村教育生活的原生态。伊格尔斯曾说:“历史的意义并不只是学术而已,还在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忆与历史再现”。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与运用,以一定的史观来研究历史上的某些问题,得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留下的经验教训,这是一种历史研究;而不断发掘各种形式的史料,不断充实各种形式的历史证据,使历史学家再现出的历史更加接近历史的本真面相,这也是历史研究的一种责任与义务。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由于录音、录像设备的发达,由于历史研究从“阁楼到地窖”研究视野的下移,除了传统的以文物与文献作为再现历史的形式,声音、图像等形式也开始作为历史的证据得到了重视,在历史学界口述史的发达、影视史学的发展都说明了这一点。但在教育史领域,除了历史文献的运用,特别是官方历史文献的运用仍是主流,声音、图像等历史证据的运用还为数较少,在农村教育史领域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口述史的形式,以声音为载体来记录个体受教育的历史,不仅可以获取有关中国基层农村日常教育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鲜活的经验,也能够为中国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补充声音的证据和史料,使人们能观察到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转型是如何在一个个普通的生命过程中发生的,这不仅弥补了主流历史在细节上的不足,亦有助于还原被那些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历史现场,有助于让后人看清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在过去的岁月中的所作所为和真实遭遇。同时,也凸显出那些被湮没在历史中的小人物的身影,彰显出民间史和私人史无可取代的独特价值。
作者:于珍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一、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随着学者对黄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越加广泛,在对黄炎培这一块研究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教育目的;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三是职业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四是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五是对“农村教育论”的研究;六是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探讨和研究。例如,福建师范大学黄仁贤教授对黄炎培的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倡导到创办,至始至终都十分重视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指导,并且第一次把职业指导纳入职业教育教学之中,在其数十年间的职业教育理论探讨和教学教育实践中,最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指导体系。武汉大学张建华教授从黄炎培的职业道德观着手,认为包括“敬业乐群”、“劳工圣神”、“完善人格和爱国主义”等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其职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思想对我们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叶凤刚教授认为,在21世纪2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黄炎培是最早注意到农村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农村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经历了由“分区立系”到“划区施教”、综合改进,再到“先富后教”、“富教合一”三个阶段的演变。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庄缇缇的硕士论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及过程、具体内容、思想特点、及其启示做出了系统而具体的阐述,就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而言,除以上六点外,还提出了黄炎培的人性化教育制度这一内容。
二、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注重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把目光转向把其职业教育思想与、张謇、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上。例如,王彪认为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继承发展的关系,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而他的学生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这也教育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他们在职业教育思想上有着密切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实践上,他们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淑丽对黄炎培和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两人在相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并具体从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三个方面来计较二者职业教育思想的异同。在杜威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方面,张晓明也进行了相关研究。马斌也对黄炎培与张謇、陶行知等教育家在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办学方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者提出了各具个性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此外,姜建、马万明对张謇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该文章主要从两者职业教育思想起源、职业教育实践形式、职业教育内容、职业教育原则进行比较,认为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先于黄炎培,并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参考的范例;在职教实践形式方面,两者都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但张謇更加注重校企合作,而黄炎培更加偏重职业指导;在职教内容方面,该文在张謇“事业之所至,教育之所至”的教育理念与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理念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异同比较;在职业教育原则方面,作者认为两者都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但从具体实践上看,黄炎培职教对象更为广泛。
三、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台阶,并在继续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于是学者在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了研究的时代性与实用性。此类研究也愈加丰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个性化教育的启示;二是“手脑并用”的启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四是开放性办学的启示;五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六是借鉴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启示,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等等。相关期刊论文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借鉴作用及启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启示》等。以刘云《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借鉴与启示》为例,该文具体通过分析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最后得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并概括为三点内容:职业教育造就的不是“改良的艺徒”,而是“良善的公民”;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社会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的科学性、全面性。此外,相关的硕士论文有《黄炎培职业道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等。以华东师范大学许瑞泉硕士论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为例,该文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主线,从思想内涵与现代价值两大层面进行梳理与分析,重点从思想精髓的当代实践、“大职业教育主义”、“农村改进理论”三个维度进行阐释。在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探讨方面,许瑞泉认为,应借鉴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事业;并且认为职业教育应传承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平民思想,要覆盖广大民众,要适应一般劳动人民的需求,解决他们的事业和生计问题;此外,还有职业教育应贯穿职业生涯、农村职业教育模式要重点突破,首先应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办学应遵循实践原则。这些都为该硕士论文总结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应用。
作者:沈进
一、着力解决薄弱学校“弱”的问题
1、农村薄弱校工程建设有效推进。我区在全市首家启动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年,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五套班子及区直部门挂钩帮扶农村薄弱校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两年多来,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农村薄弱校建设实施方案,全区共投入资金1975万元,购置电脑1570台、课桌椅7000张,铺设塑胶操场11个,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逐步健全城乡教育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五中等18所城镇学校与31所农村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对口帮扶。去年5月日报教育版用较大篇幅以“给农村薄弱校输血——区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介绍我区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举措。
2、农村学校校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上级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校舍抗震改造新机遇,采取了抓排查、抓规划、抓鉴定、抓建档、抓调整、抓手续、抓推进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效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年,西厝中学教学楼等9个校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年,我区把校安工程建设纳入区政府本年度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48个项目,重点推进十二中学生宿舍楼、青山中学综合楼等42个农村学校校安工程项目建设,目前18个项目竣工,24个在建。年建设47个项目,其中农村学校占42个,今年秋季,十二中学生教学楼、实验综合楼,龙桥洋西小学教学楼,霞林街道中心小学教学楼,下黄小学教学楼等大部分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3、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效明显。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为东沙中学、东海中心小学等13所学校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塑胶跑道,完善办学条件。目前13所学校已通过标准化学校省级验收。同时,完成东沙中学、柯朱中学、西厝中学、常太中心小学、青山中学5个卫生校园建设。
4、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取得成效。投入资金200万元,购置电脑300台和一批电化设备,完成东沙中学、西厝中学、东海中心小学、十二中等12个信息技术教育试点的建设,全区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今年要继续加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投入力度,促进18个新信息技术教育点的建设。
今年要继续推进农村学校42个校安工程项目建设,分解区财政200万元专项资金,为农村薄弱校添置电脑、课桌椅、铺设塑胶操场,改善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今年要完成33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至2013年,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均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二、着力解决城区教育规模“大”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学校扩容方面成绩突出,全区校园面积新增305亩,校舍面积新增25.79万平方米,学位新增3000多个。重点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改造工程建设,五中新校区学生食堂、体育馆、学生公寓、运动场、看台、教学楼1建成投入使用;今年8月所有项目全部建成,实现五中与三中校园互换,促进三中办学规模扩大。文献中学南、北教学楼,南门学校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区第一实验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棠坡小学升格为区第二实验小学;正在筹建华林学校、文献中学新校区(园中学)。逸夫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幼儿园与小学剥离,扩大逸夫实验小学办学规模。城区学校扩容建设后,有效解决文献中学、南门学校、逸夫实验小学等校班生规模过大问题。
三、着力解决农村学校资金“缺”的问题
1、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一是统一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年度始,我区实行城乡和农村统一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小学每生每年由原来28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由原来420元提高到550元,每年增加农村教育经费410万元,确保教育经费持续均衡增长。二是清欠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年度,我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进行全面普查,全部清欠了19所中小学校债务,投入清欠资金1323万元。三是倾斜农村薄弱学校经费。年度,投入资金945.65万元,专项用于薄弱学校设备购置和校舍维修。四是积极鼓励民资捐款助学。2008年以来,全区多渠道筹资达3000多万元。年、年春节期间,东海、灵川两个沿海镇发扬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利用民营企业家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召开多场新春联谊会,募集资金达1200多万元;十八中以校庆为契机筹资312万元,这些资金专项用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2、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生学杂费。年度,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近4万学生受益,共补助免除学杂费资金900多万元;二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年度,免费提供农村中小学生教科书共19844人资金182.1万元。三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年度,对2207个寄宿生补助生活费72.47万元。同时,全面启动“免费营养早餐工程”,确保农村寄宿生每天“一杯豆浆、一个鸡蛋、一至二个馒头”。四是减免“一、二女户”贫困高中学生学费。年度,共对239人“一、二女户”贫困高中减免学费,减免资金6.14万元。
今年,要继续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财政安排上,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认真落实年校安工程配套资金,确保48个项目有效推进。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和贫困家庭、低保家庭子女“两免一补”等优惠扶持政策。继续教育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1.5%—2.5%核拨,有效落实教师培训专项资金。重视职业教育,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兴学,营造浓厚的捐资助学氛围,弥补教育发展所需经费的不足。
四、着力解决学校布局“劣”的问题
以“校安工程建设”为契机,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拟在农村四个学校设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文件,撤园头小学并入园头中学,设立园头学校;撤青山小学并入青山中学,设立青山学校;迁建常太中学并入常太中心小学,设立常太学校;撤濑厝、埔柳、隆兴小学并入埔柳中学,设立埔柳学校。同时,投入1123.5万元,迁建华一中心小学,华一原校址并入十二中,扩大十二中校园面积。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资源共享;实现了中小学教师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防止了校舍重建出现闲置浪费,节省建设资金近千万元。
五、着力解决队伍建设“差”的问题
着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干部和教师队伍。
1、出台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文件。年,区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交流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师待遇等多项措施,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了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提升了我区师资素质和能力。每年暑假,组织实施中小学校级干部绩效考核,由副局长分别担任组长,从区教育督导室、进修学校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考核组,对中小学校级班子进行绩效考核,加强了对校级班子的管理。
2、本科生首次进偏僻小学任教。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实施师范类毕业生公开竞聘考试,三年来择优招聘师范类毕业生198人,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年本科生首次进偏僻小学任教,有效解决农村紧缺学科教师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和学校无法开齐开足课程的问题。
3、支教挂教31个薄弱校。落实支教制度,安排43位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校支教;组织公开课、学科教学观摩近80场次;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及部分区级骨干教师送教下乡25人次;16所城乡学校实施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互访;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口支援31个薄弱校,这一系列活动有力促进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高。
4、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给予偏僻山区教师每人每月150元、山区教师每人每月100元、普通农村教师每人每月30元的津贴,调动农村教师积极性。今后要持续增加农村中小学中、高级职称职数比例,切实调动基层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倾斜农村教师评先评优。隆重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有60多名农村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同时邀请受表彰的农村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观看庆祝教师节暨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晚会《放歌教育》。出版《教育探索》一书,其中收入27篇农村教师论文。同时,鼓励农村教师踊跃参加“教育论坛”、说课大赛、课件制作、优秀论文评选以及教学公开周和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今年要开展全员性远程网络培训、举行名师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举办第七届“教育论坛”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做好“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优秀论文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区教学质量,争取高考中考再获丰收。
六、着力解决教育管理“软”的问题
1、抓教学质量提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教学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教职工请假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从去年9月份起,抽调督导室、进修学校人员组成督查组随机对中小学常规管理进行督查,对督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跟踪督促整改落实,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多形式开展教育论坛、说课大赛等教学教研活动,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年,高考中考再获丰收。五中高考成绩实现了的历史性突破,中考26个教学质量指标中,我区19个指标位居全市第一,7个指标位居全市第二。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点,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加强幼儿园管理为抓手,规范办园行为,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使我区幼教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幼儿园管理,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年”活动。以抓幼儿园日常管理为切入点,积极做好“四个规范”。一是规范幼儿园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坚持分类动态管理,实行年检制度。二是规范幼儿园的收费。加强幼儿园的收费检查,建立收费公示制度和公开电话举报制度。三是规范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坚持办园条件,严格审批程序。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游戏教学,严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及幼儿园小学化行为。规范招生行为,严禁用不正当行为进行竞争,加大对非法办园打击的力度。四是规范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机制,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开展安全专项督查。同时,切实做好“二个落实”。一是督促民办幼儿园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上级政府的要求,确保教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医保”和“学平险”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幼儿“双投双保”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年”活动。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全区幼儿教师中广泛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当立德树人标兵”主题活动,努力倡导讲师德、讲大局、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各园要继续推行师德承诺制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积极探索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组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上半年举办一次幼儿园“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活动。
3、加强幼儿园教学管理,认真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各园要以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常规管理为抓手,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要加大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园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加强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各园要围绕建国63周年深入开展“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把德育活动有机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要注重幼儿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加强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六一”儿童节,各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要加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努力为幼儿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快乐的人文环境。积极开展市优质园评估活动,树立一批市优质示范园。
5、加强农村教育,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年”活动。各镇要努力办好1所中心示范园,发挥其对全镇幼儿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开展“城乡结对”系列帮扶活动,扎实开展“送教下乡”、“定点帮扶”等活动,下半年组织专项检查,对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幼儿园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帮扶能手”。
三、具体安排
二月:1、下发09年幼儿教育工作安排;
2、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回头看;
3、签订安全责任状。
三月:1、协助市教育局做好农村幼儿教育的调研;
2、商议乡镇中心示范园的建设工作;
3、给已评估定级的农村幼儿园授牌。
四月:1、开展幼儿教师政治思想工作调研;
2、开展幼儿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交流;
五月:1、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
2、组织示范园外出参观学习。
六月:1、庆“六一”活动
2、参加市幼儿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七、八月:1、组织学习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优质园的有关文件”;
2、市优质园的申报
3、参加省、市幼儿教师技能技巧选拔赛
九月:1、年报;
2、市优质园的初评
十月:“城乡结对帮扶”经验交流
十一月:1、对城区评估已满三年以上的三级园进行复评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育;困境;策略
随着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学生发展的关键期,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他们的人发展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及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育管理的困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1 教育管理概述
教育管理是一个协调教育内外部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具体的管理过程不仅要协调学校的教育队伍,而且要充分发挥教育相关的人力资源、教育资金以及基础的教育设施等的作用,将学校的管理看成一个系统,而不是人为地将各个部分分离。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育管理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仅要求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而且也要求对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思想、新体会、新经验等进行合理的概括总结。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现代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的教育路径。
2 欠发达地区初中教育管理的困境
初中教育作为一种在国民基础体系中占关键位置的教育阶段。虽然相关部门及领导对于其教育管理十分重视,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初中教育效果及目标的实现,成为初中教育的“瓶颈”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管理问题更为严重,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概括来说,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教育管理存在“一高”、“二缺”、“三不适”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高流生率。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来说,因为家庭条件及观念的问题,普遍存在巩固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而且对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教育经费严重缺乏。虽然,我国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教育投入经费也在逐年增加。但是,资金投入的比例,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再加上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基础性的工程,直接用于农村初中教育的经费,相对来说就更少。导致很多农村初中的危房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有些学校连饮食、照明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再次,农村初中教育师资力量单薄。一方面老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师资队伍不稳定。另一个方面,教师的数量及素质,不能满足初中教育的需求。很多老师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这对于学生来说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另外,“三不适”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其中,“三不适”主要是指教育观念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不适应;单纯的升学教育与义务教育的目标及要求不适应;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应。这主要是受到农村教育中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分地重视升学率及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很难学到一些比较实用的技能及技巧。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欠发达地区初中教育管理的策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初中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困境。但是,这些困境是可以通过相关部门或者领导的努力来加以缓解与解决的。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树立全面发展的发展观,降低学生的辍学率
树立全面发展的发展观,降低学生的辍学率。这对于农村初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很多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单薄、资金支持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着“钱用在刀刃上”的思想,过于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忽略了学校的全面发展。所以,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教育来说,一定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及建设者,学校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及落脚点。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降低学生的辍学率。当然,降低学生的辍学率仅仅只依靠全面发展观的树立是不够的。要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辍学率,必须要在具体工作执行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预见性。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由学生离开学校后,转移到学生离开学校前。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思想动态了解不是很深入,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学生决定辍学后,再去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所以工作的实际效果会比较差。如果在平时的实际生活及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能够加强重视,提前发现学生的一些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的话,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因为个人与家庭相关的因素选择辍学。
3.2 完善管理制度及措施,实现教育的规范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我国基础教育在坚持“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下,对初中教育管理的权限进行了界定。但是这种管理制度,对初中的办学权和管理权的限制比较大,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制度改革,将办学权与管理权进行适当的分离。由乡镇政府负责筹集初中的办学经费,而县市区域内的初中学校的整体规划及布局,要由县市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划,同时教师的工资、师资建设、校长的任免、教育教学的指导等都由县市政府来负责。这样就能有效地将学校的办学权与管理权分离出来。可以说,这一步工作是否做到位,直接决定了初中教育规范化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权责规范,初中的建设责任要落实到乡(镇),从而把教育的工作融入到乡(镇)的工作范畴内。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初中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不仅起着知识传授的作用,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初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仍然表现出与初中素质教育不适应的现象,无法满足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所以,要优化初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及素质。具体来说,首先要提高与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对于教育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明确各部门与各个老师的工作内容及职责。一般来说,教研部门的工作重点是组织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归纳,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并用这些规范化的规律及成果去指导实际的教学实践。
4 结语
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教育管理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基础条件不足、资金缺乏、管理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而且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相关部门及领导要加强重视,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完善相关的制度、实现规范化教育,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的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也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育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8:136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 意 蕴 [M].北 京 :教 育 科 学 出 版 社 ,
2011,10:190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公平;城乡基础教育;重要性;启示
基础教育,即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一切教育之基础。基础教育的作用对于每个人、对于整个国家都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亦是对提高整个民族与国家素质的重要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已经卓有成就,但是在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基于此种原因,从城乡差异角度探索基础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何为教育公平
教育的公平问题,易与“教育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相混淆,将二者与“教育公平”混为一谈有失妥切,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作为实现教育民主化的前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平等”来自于政治、经济的平等,包含着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经过使用与推广,“教育平等”的概念在相关文章指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可与“教育平等”的概念相通用,两者皆反映数量的一种相等,属于一种实证的概念。“教育公平”的概念则综合教育的各种内外因素,并对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判断,按照公平原则进行教育策略选择,它涵盖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一种规范的概念。从范围大小来看,“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包含在“教育公平”之中,与“教育公平”分属于不同层次,比较而言,“教育公平”的概念更为宏观。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是以不区分种族、性别、家庭成分、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条件为前提的,在教育领域中进行利益分配,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质量相同、机会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城乡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概念,人们所处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视角等不同,故而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正由原来的显著化向隐形化的教学质量差距转变,城乡基础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受教育的个体十分重要。由于教育城乡失衡,引起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致使一部分儿童、青少年缺少受教育的机会,缺乏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和文凭。迈入社会后,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同龄城市人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部分人也只有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这样的个体无法平等的分享文化资源,也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亦无法享有同等的各项公民权利。且他们的后代也同他们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需要比其他同龄人花费更多的汗水与艰辛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其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仍旧在社会的底层与边缘苦苦挣扎。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社会十分重要。第一,教育不公,为教育腐败的滋生提供温床。一些教育部门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又由于有效监管、规范、相应制约的缺失,使得违法乱纪与腐败滋生。第二,教育不公,加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均衡,阻碍经济发展。由于教育的不公平,势必加重城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加大贫富差距。第三,教育不公,加大社会分层,不益于社会稳定。由于社会保障与教育制度的弊病,造成社会流动不畅,致使贫困农民的后代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城乡教育不公,使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微乎其微,导致他们对社会绝望,甚至会造成他们对社会充满仇恨,如果这种不公平继续夸大,势必会引发社会动乱,不益于社会稳定。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教育体制十分重要。教育不公将导致教育发展秩序的混乱,如教育乱收费现象、教育腐败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在教育不公的环境下,教育目的无法实现,教育反而会变成一种剥削、歧视的手段,导致教育的办学目的偏离。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致使乡村师资流失,乡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不公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3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些改进措施和启示
3.1措施———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第一,加强基础教育,实行劳动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同时编写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反映当地自然资源社会风情、历史沿革等的乡土教材,以此激励学生献身家乡建设的事业。第二,大力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兴办职业班,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同本地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在专业设置上重视实践能力,把系统职业技术知识和单项实用技术技能整合在一起。第三,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农村教育难题是农村师资不足、素质不高,不但要保障农村教师利益,而且要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3.2国外教育公平经验的启示。
日本的启示。日本保证了各学校的软、硬件水平都处在同一水平。通过“教师定期流动制”,细化管理中小学教师的流动规定,使得择校现象鲜有出现。鉴于此经验,我国政府应尽力保证城乡各校的教学环境、设备等硬件和软件师资处在一个基本相同的整体水平上,以此减弱各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择校”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各个中小学推行教师流动制度和校长轮换制度,以此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古巴的启示。古巴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做法堪称世界典范,各级教育免费制四十多年来始终不变,在享受教育权方面全体公民都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政府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受教育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使在偏远山区的农民子女仍能接受义务教育,学校更是配备了网络教学设施,为“一个学生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器材。由此经验得出:第一,我国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投入义务教育以保证各阶段的学生享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政府的政策应优先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倾斜,对贫困学生进行费用的减免和补助;第三,对贫困学生无息贷款的力度加大,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无息贷款提供给那些真正迫切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北京,2010
[2]李淼.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鲍传友.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2月
[5]海洁.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6年12月
[6]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3月
[7]熊卫平.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问题.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1月
[8]何东亮.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育差异.常熟理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6月
[9]沈诗杰、沈冠辰.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长春师范学院报,2011年3月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即入学机会均等阶段、受教育过程均等阶段和受教育结果均等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与措施以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实的实现水平也会不一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探讨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起点,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阶段,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即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的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目标,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美国的科尔曼提出了代表现代观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等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业成就产生的效应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同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
罗尔斯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社会的公正,不仅是对于一般或聪明的儿童来说的,而且也应该是对于不聪明的儿童来说的。教育机会均等也要使这些不聪明的儿童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他们同聪明的儿童至少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以维持他们与聪明儿童之间的差别。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基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分为三个阶段:
(1)起点上的平等
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其入学机会平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设立法律保障儿童的平等入学权,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规定了这种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能真正享有,不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种族歧视、性别差异等原因,适龄儿童并不是都能入学,有的地方儿童辍学率还很高。如果儿童从起点上便开始受到极不相同的对待,连机会都没有,就谈不上平等。可见,起点上的平等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2)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指每个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平等,它强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它表现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等方面,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它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交通工具,又包括学校内的各种物质设施——学校建筑物总的质量、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馆以及课程设置的软件设施等条件的完全一致。主观因素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
(3)教育结果中的平等
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
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
(一)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在我国,一方面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另一方面学生辍学率还很高,尤其是女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甚至是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还存在争议。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虽然面对同一张考卷,但跨入高等学校的门槛却不同。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文科重点线600分,理科重点线606分;而吉林省的文科重点线为501分,理科重点线为为492分,两地高考分数线相差百余分。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公平的。偏远地区尚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里存在“两个不均衡”的问题,即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流向城市;而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校和薄弱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样造成少数重点学校与大多数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择校风越刮越厉害。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低,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人为倾斜,实际上侵犯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和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的不公,对学生的关注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受教育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喜欢与有权、有势、有钱家庭的子女交往,对一些家庭则不交往。这使得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影响其健全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很难想象,一个受过十几年不公平教育的孩子,当他踏上社会之后怎么去公平地对待社会。
(三)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
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最终都将体现在教育结果的公平方面。教育结果不公现象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同。这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女性学业成功率低于男性,尤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入学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再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功机会不同。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是影响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来自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他们学业成功的机会要比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高得多。
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一)争取实现入学机会完全平等
首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就制定了计划,在20世纪末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直到现在,这个目标也没有达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专项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完善教育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益的法律尚不完善,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时代性,并且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最后,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教育的机会,以保证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二)实现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制,缩小区域差距。具体做法有: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来鼓励教师流动,争取优质师资共享等。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及条件,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体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个体潜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能力差异,从能力本位出发,发展特色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机会获得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开放的、动态的评估,以取代目前单一的考试测试模式。最后,建构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能在以后生活中得到补偿。同时,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使最终的教育结果公平化。
参考文献
[1]陈尚生,陶能祥.试论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教育论丛,2001(5)
[2]力.教育机会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3]范丽娟.浅谈教育机会均等[J].理论研究,1999(5)
[4]许凤琴.论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结构及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2000(1)
[5]马和民,许小平.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08-04收稿日期:2016-04-04
作者简介:刘倩(1980―),女,云南宣威人,西南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留守儿童一词,于1994年首次由上官子木提出。少数学者认为,父母有一方在家的儿童不能算是留守儿童。但是,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承担的责任各不相同,无论缺失了哪一方的教育孩子都会出现问题。为此,本文把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农村的,不能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祖辈、亲戚、老师、朋友等)代为监护的6~16周岁正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选取居住在坝区、半山区、山区等共计12所中小学作为调查点,共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130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24份。样本的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69%,女孩占4531%。隔代监护比例为4570%,父母单方监护比例为4688%;在父母单方监护中,母亲单方监护的比例为3633%,父亲单方监护的比例为1055%,亲戚监护的比例为742%。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多,在父母单方监护中,以母亲在家监护为主,大多数家庭都是父亲外出打工。
2调查内容
编制针对老师、针对学生及针对成人的三套调查问卷,对宣威市的老师、留守儿童以及社会上的知识分子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收回调查问卷后,对各项调查指标数据整理,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二、宣威市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
(一)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首先需要了解外出务工父母的打工状况。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父母在外地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的,所以本文主要从父母与儿童的联系时间间隔、联系方式、谈话的内容等方面来了解在外务工父母对于留守儿童进行的远程家庭教育,这些基本情况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对家庭教育问题分析提供有效数据。
1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时间频率
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时间间隔1~3天的占1328%,联系时间间隔为4~7天的占3242%,半个月左右联系的占3398%,所占比例比较高,一个月左右联系的占1211%,有少数的外出父母要一个月以上才联系,所占比例为430%,也有极少数的家长从来都不联系留守在家中的孩子,所占比例为391%。总体,大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会7天至半个月左右联系孩子一次(详见表1)。
2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主要的联系方式为电话,高达9688%,其次是去看望,所占比例为156%。很少有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方式用写信和其他方式。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法与自己的子女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时,电话是他们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但是,电话只能通过声音进行交流,无法进行感情的交流,使得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现今处于高科技飞速发展的阶段,本可以通过网络(例如QQ、微信等视频)来弥补电话联系的不足,可是,由于宣威市的生活水平、
居住条件等原因,农村能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家庭少之又少,再加上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隔代老人监护,他们用手机只限于接听和拨打电话,因此家庭的远程教育也不能落到实处。
3父母与孩子的联系内容
从表3可以看出,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第一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占4180%,第二是听监护人或老师的话,占3047%,第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占1602%。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最关心,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安全、饮食、健康等)不太关心,每次谈话都是谈学习问题和要听老师的话,长时间下来,孩子会对父母的谈话有抵触心理,甚至适得其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正常发展。由于父母在沟通过程中忽视对孩子安全问题的教育和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交流,使得孩子平时不注意自身安全,且也不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当前遇到的问题。
4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期待
从表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父母希望留守儿童的文化程度达到大学以上,占7695%,有一部分父母也只希望孩子的文化程度达到高中,占2149%。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普及,促使大多数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普遍比较高,只有少数的父母期待较低。
5儿童在家的学习辅导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在家没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功课辅导的比例最高,为6250%,妈妈辅导功课所占比例为1875%,爸爸辅导功课所占比例为078%,其他监护人辅导留守儿童功课的占1797%。如果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妈妈辅导功课要高于爸爸对孩子的功课辅导,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辅导功课的任务转移到了现有的监护人身上,但是辅导的比例不高。
(二)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现状
对于学龄儿童来讲,学校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给儿童传授文化知识,还包括对所有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从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和评价也能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状况。
1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
从表6可以看出,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的只占到469%,有4023%的留守儿童会偶尔被老师找去谈心,有4297%的留守儿童要犯错误的时候才会被老师找去谈心。
表7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很关心自己,有3164%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有时关心自己。老师从来没有与留守儿童谈过心或者认为老师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占1211%。表7数据表明,老师很少会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状况,对留守儿童并不关注,只有犯错误的时候才会受到老师的关心或关注。
2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
“教师问卷调查”显示(详见表8),6129%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较差,并且留守儿童违反校纪的相对较多,9677%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多,6874%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较多,839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无法保证。64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比非留守儿童多,同时,有655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更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关注。总之,留守儿童总体上问题较多,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比较偏向于消极的一面。
(三)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心理现状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很长的时间是需要在他人的保护下进行的。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他们不仅生活上需要依赖于他人,心理上也很依赖于父母和他人。本论文从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情感、遇到挫折时的反应与和同龄群体的关系来查看留守儿童最基础的心理状况。
1对父母的情感依赖状况
从表9可以看出,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的比例为274%,有898%的留守儿童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生活。无所谓和谁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占859%。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占7891%,数据说明留守儿童非常希望爸爸妈妈都在自己的身旁,而且对母亲更加依恋与信任。
2遇到挫折时的反应
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向最信任的人求助,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当留守儿童有困难时没法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按理他们应该向老师求助。可表10显示,当留守儿童有困难时,向同学求助的比例最高,为5117%;其次是向父母求助,比例为1953%,有的留守儿童谁也不说,占到1524%;向老师求助的少之又少,只有156%。表10数据表明,留守儿童与老师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教师需要提高相应的沟通技巧。
3和同辈的关系状况
从表1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占5000%,与同学之间关系不好的只占352%,4648%的留守儿童与同学关系一般。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同学能够很好地在一起相处,还比较信任同学。
三、讨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历史性问题,它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的形成,既包括制度性因素,也包括政策性因素;既包括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个体自身的因素。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户籍制度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束缚,使得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然而留在原户籍地的孩子,由于当地政府对这部分孩子重视不够,他们没有将外出打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协调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相互沟通,齐抓共管的机制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自2006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这只针对孩子本人以及其户口都在农村的儿童,如果农村儿童一旦离开原户籍所在地,他本应该享受的教育经费并不会跟随他的离开而转移。宣威市的现状也是如此,如果外出打工的父母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在流入地政府的财政支出里面,就不会有教育经费的相关补贴,学校自然就不愿意接收这些儿童,因此,义务教育经费需求与财政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义务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
其次,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因素:监护人监护不力,监护人本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监护人观念落后。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隔代监护占很高的比例,监护人大多数又是孩子爷爷奶奶。他们大多数的知识文化水平都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没法辅导,对孩子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沟通。他们大多数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而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缺少应有的引导和监管。
再次,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教育经费投入有限,近几年,宣威市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国家拨款,可是这笔资金是有限的,难以顾及所有学校的建设。鉴于经费的限制,宣威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宣威市农村有大半处于半山区、山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条件艰苦,教师的发展机会较少,一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考虑到自身发展受限,通常不愿到农村任教,就连曾经在农村任教稍有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都向城镇地区流动,导致农村教师严重流失。因此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匮乏,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瓶颈。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以升学率为主要教学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有的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所认识,但并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连最基本的留守儿童数量统计都没有,也没有相应的档案,更谈不上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或者是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道德素质及安全法制等课程,因此,农村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最后,留守儿童自我发展方面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是同学,只有少数的留守儿童选择求助父母和老师。但是,这一时期的留守儿童因自身的阅历不足和经验缺乏,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得不到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面临着种种心理危机,其意志力薄弱,不能分辨出事情的是非好坏,很容易造成交友不慎,受到社会不良成员的诱惑和侵害,从而形成不良群体,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监护人发生矛盾时,很多孩子采取的措施是闷不吭声,更多的孩子采取某种行为发泄的方式,这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发展会出现不成熟、不健康的可能性,行为更容易发生偏离。由于长期缺乏父母有效监督,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自律意识不强,从而在学习上比较散漫,在学校更加容易出现各种违纪现象。可见,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也是引起其受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神州学人,1994,(6): 39.
[2] 温铁军分三个层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河南教育,2006,(5):10―11.
[3]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 人口学刊,2006,(3): 55―59.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师; 专业化;特性;任务;策略
教师的专业化,从广义来说,不同于律师、医生和工程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里所说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把教学视为专业,二是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是通过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两个方面来实现的。教师职业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探索来拓展其专业内涵的过程。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从狭义上来说,教师的专业化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教学经验的积累程度与教学的熟练化程度。
不论专家学者从什么角度对教师专业化进行论述,都明确地告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个时代命题,通过对教师专业学习,提高专业化认识,增强专业化意识,理解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一、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特性
教师专业化是全国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与其他教师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其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更加鲜明而突出。
(一)综合性
小学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不仅仅是分科知识及相应技能,还涵盖了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能力和必要的理论与实践。这里的知识与能力是广泛的、无止境的,也就是说,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具有无限制性和不可代替性。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既是一个职业者,又是一个学习者。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及时了解和吸取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要学习宏观教育、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知识,以适应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当然农村小学教师要达到较高的教师专业水平是比较困难的,但可以通过职前教育改革、职后教育改革,提高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具有可探究的方面,作为学校管理者,就要思考如何帮助农村小学教师教师实现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二)实践性
教师职业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及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实践学习就是引导教师将学习、培训与教师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把学习当作工作的新形式,运用理论对自身的教育或教学情境和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将工作作为学习的新载体,从问题性经验的批判分析中获取实践知识。这一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反复的过程
这里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综合实践对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要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从而促使农村小学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和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即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才能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第二,在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农村小学教师为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基本能力,适应综合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基本教学要点要求,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发展性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承认形式。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教师在学习中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美国的布莱克曼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下了一个定义,不论时代如何演变,不论自发的还是赞助的,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此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国内外不少学者专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专业发展的情景性,专业发展的多样性。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主要体现在:知识系统,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等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性具有目标的明确性、自主能动地发展,有刺激而开放地发展,按阶段、有计划划地发展,多种路经和模式地发展等等。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任务
(一)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过程中多种要素(过去的教学经验、职业的信念、学习资源的信息和知识、学生现有学习情况、长期目标、课程指导原则、学校周边环境等)的综合全面处理能力、教学活动方法(必要的学习资源、相应的教学媒体、学习环境的营造、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等)设计能力、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方式方法设计能力等等。
新的课程设置已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显现,科学课程(包含传统的理化生地内容)、艺术课程(包含传统的音乐美术等内容)、社会课程(包含传统的政史法等内容)、健康课程(包含传统的体育生理卫生心理教育等内容)等新课程暨将替代某些传统的分科课程,语数外作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将面临如何适应新型课程教学要求的问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先驱,综合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将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能力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给学生提供校内外联系起来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了解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实践体验”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教室里完成的课题或是在学校、家庭、社区中进行的活动,都需以最终作用于社会为目的。面对教学作用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特别是针对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教学要点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而在分科教学活动中改进常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另外,当前所有学校和班级的教科书、教参和教学大纲,只有一个统一的教学要求,因此,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必须根据所在学校所处地域、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环境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设计适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具有创新特色的农村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课题(问题)研究为基础而开展的,而关于社会、自然、科学和人类自我的课题(问题)又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没有统一的学习内容和标准,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扩展空间十分广阔,信息量很大,不可控制因素繁多,农村小学教师的自由度和选择度都很高,所以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策略等教学要素进行有效的设计。
(二)教学预测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选择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预测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综合实践教学更重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更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强求学习结果的统一性,更关心学习结果的个性化,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就需要全面掌握有关这个问题的知识和背景,对学习过程的发展阶段有所预测,从而有效地调控学生,正确引导学习的顺利进行。当然,由于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特点,要十分准确地预测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在设计、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预测。
(三) 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能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综合实践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必须足够强,不仅要能指导学生,还要自己能首先示范。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是应用信息的能力,包含四个层面:第一,对信息的判断、选择、处理能力以及对新信息的创造和传递的能力;第二,对信息化社会的特性及其对人类影响的理解;第三,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信息的责任感;第四,对信息科学的基础和信息手段特征的理解及相关操作能力。
(四)综合评价的能力
对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和检查学习活动的过程、成果、作品、讨论、合作、协调、笔记、论文、模型、创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对社会产生成效的程度、学生个体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评价要对教学活动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具有综合评价的能力。
(五)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学过程就要尽量使每个学生施展自己的特长,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实行个体化教育、差异化教育,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还要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进行有效帮助,进而建构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体系。
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仅是活动中的某个环节,而是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护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还要做到适度调控学生,让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六)协作性教学的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学习,往往采用协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个体间的相互影响,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农村小学教师间的协作教学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是常见的,因为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单个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将明显的相对不足,就不能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那么农村小学教师之间必要的协作就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了。
(七)教育科研和学习进修能力
由于综合实践教学与分科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小学教师仅靠原有教学经验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必须通过教育科研和学习进修来研究新课程的规律,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更新,促使自己向教育科研型教师转化。
三、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任务的策略
(一)驱动策略:
驱动策略主要是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任务创设外部环境
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必须贯穿其专业生涯始终。要改变高学历就是专业化的片面认识,农村小学教师就必须要在自身的职业岗位上执着努力。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1.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机制
农村小学教师的成长,专业化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来推动。农村小学领导应在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引导作用,规划学校教师发展目标,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广阔天地里,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体现个人价值,满足农村小学教师自我成长的需求。当教师一个目标实现时,学校管理者就要及时地给予充分肯定,对教师进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肯定教师的成功。当教师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学校又要引导教师向新的目标努力,帮助教师走向更高的发展层面。比如,有的教师很有潜质,可他没有向上的动力,很容易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不断地引导,激励他们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目标要求。
工作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学校管理者去营造。农村小学要倡导宽松的环境,能给教师一种工作保障、心理安慰。教师与教师之间在专业方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使农村小学教师群体形成不断向上的发展氛围、学习氛围、研究氛围,使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不断走向成熟。
2.营造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的心理与工作环境
教师工作富有创造性,教师在宽松愉悅的人际氛围中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探索教育规律,教师的心情是放松的,思维是开放的,工作的热情是高涨的,这样的氛围给教师带来的是无限创造力。会促使教师突发许多奇思妙想,在工作中会创造出许多业绩。根据动机理论,教师拥有自主发展的愿望,把教育工作看作为是一种责任与使命,教师焕发的工作动力就越大,教师就能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就能发挥专业作用,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教师的人格、职业修养得以升华。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就会变被动的专业发展为主动的、能动的专业发展。
因此农村小学要给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发展,而把专业发展看作为是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具有自主意识,从而达到一种职业的满足感。
3.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不断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积极进取的激励性评价,其目的是培养敬业精神,激发劳动热情,启发教师专业自主和专业自由的乐趣,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注重教师积极参与的自主性评价。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学校师平等对话,形成合作互动关系;对教师的工作和潜能给予充分肯定。因此,注重农村小学教师内部动机来评价和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构建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教师评价模式。设计评价内容,扩大评价领域,建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技能、教育科技能力、敬业精神、情感态度、教育教学特殊能力以及人格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多元评价模式。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评价是一种激励,它能开发人的潜能,培育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进取性。建立这样一种评价制度,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是一种促进。
(二)互动策略
互动策略主要是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团队氛围
1.创建学习型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教学心得,研究教学方法的途径。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是为了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熟。教师的教学成果来自于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大家通过公开课、展示课、研究课的实践与反思,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教研组是学校教师经常互通信息、交流体会、相互切磋、分享经验的平台,是教师个性特长与教师群体优势的配合与发挥,也是团结互助共进的团队精神的体现。因此,建设好教研组,形成学习型教研组,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因而,保障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教学过程中问题,从而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发展。应该说校本教研对教师有直接的帮助,教师之间讨论、交流、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教研组的教学公开课,大家在评课中学到许多经验与方法。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无疑是一种促进,也是一种引导。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在专业方面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享学习的欢乐,营造了浓浓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
2.鼓励非正式群体的合作研究。
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自主交往,合作互助,是一种专业发展的形式。他们可以根据自我的需要,打破学科界线,探究学科领域的内容,完善自我的教学。拓展课程,开发课程,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这种研究可以是校内、校外,也可以是校际之间的合作,这一非正式群体的合作研究精神,需要我们大力提倡,并予以尊重。农村小学管理者要鼓励教师去研究课程、开发课程,构建校本课程,从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研究水平,这是现代教育对农村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尝试,创造教育研究的新成果,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也是我们鼓励农村小学教师为之而努力的方向。
3.建立交流互动式校本培训格局。
校本培训是对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做法,它贴近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制订培训计划,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应当立足于一所学校,这一培训对把握教师“最近发展区”,引导和促进教师不断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既要注重教学技能、教学模式,又要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进行引导。教师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的方向与动力;教师教育思想的正确,势必对教育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牢记教育的职责与使命,并自觉地为之而努力奋斗,这是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作为一个教师,应当要有理想、有事业心,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内驱力。教育理想能激活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情感,教师要热爱学生,爱岗敬业,追求自我发展。教师就要用心教学、用心研究,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理论转化为方法,这是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本领。
教师职业的生命在于学习,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有的农村小学利用“德育苑”对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利用“教学窗”开展教学管理,利用“砺志阁”对教师进行激励管理,利用“谈心苑”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充分调动农村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发展学校的教育,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群体专业化素养。有的农村小学还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支持条件,购置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推荐有关教改的文章,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如举行专题报告会、开设教师教育论坛、组织教育经验交流会、开展教育故事演讲活动等,形成学习交流互动的格局,营造了农村小学校园浓浓的学习氛围、研究氛围,促进教师群体奋发向上,追求自我专业发展,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农村小学教师有效的激励经验。
(三)主动策略
主动策略主要是为农村小学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搭建阶梯。
1.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农村小学教师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规划。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是促进教师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对专业发展,教师应当有自己规划的权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设计自我发展的方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校管理者展规划,自身的目标定位要充分尊重,鼓励教师大胆规划,追求个性,帮助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来拓展自己的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学校管理者就要满腔热情地尊重、关心、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成长机制,引发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使教师有一种工作的成就感。激励教师走向教育的成功。
2.开展分层次听评课研究
教育实践是教师成长、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学校搭建实践的舞台,开展分层次听课研究。对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听课提出要求。评课是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标准的过程,听课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是教师完善自我教学的好方法,也是教师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提高专业能力、专业水平的过程,这也是自培农村小学教师的途径之一。
听评课的实践活动,可以使教师跳出学科来看教学,使新课程目标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它也是教师研究教学的时机,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才会提升,他们通过一堂堂公开教学课来提高自我专业化程度,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听评课是一种制度,也是激励教师的机制。
3.推进案例研究和个人行动研究
案例研究是科研的基础性研究,是帮助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进步的一个很好的做法。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感受,若能把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案例形式撰写下来,加以思考、分析,从中找出有价值的内容并上升到课题进行研究,这就是教育科研。教师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把问题上升到课题,又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教育科研能力,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学校要重视案例研究,指导老师怎样做案例研究,如抓住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录、整理。学校还可以请专家学者指导教师编写成有质量的案例集。
在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行动研究。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各种生成性的东西,不是教师事先预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研究,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个人行动研究,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与研究,日积月累,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上如虎添翼,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个人行动研究,离不开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经历,它通过叙事、思考、实践、提升,达到新的教育境界,使教师成为实践+反思=教育的成功者。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学习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首要任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鼓励教师学习,为教师的成长创设条件,保障教师的学习,是学校的职责。农村小学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到外省市学习名校名师的教学经验,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也可以邀请外省市兄弟学校来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还可以通过推荐一些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等。农村小学教师只有努力好学,才能取得较为丰富的知识。教师自身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