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0 04:2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魅力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是抽象、枯燥的。若老师再一板一眼地程式化授课——索然无味,学生学习起来更味同嚼蜡。英国数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 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刻一样。”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这种美呢?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应该先是一个有无限魅力的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你的魅力就会吸引学生,枯燥乏味的课就会变得趣味盎然。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哪些方面提升呢?
一、思想魅力是人格魅力的源头活水
作为教育工作者,其思想的较高境界应该是新的教学理念与德性教育的统一。思想是万物之因。如果人没有灵动的思想,宛如人生白纸一张。没有描绘的过程,也无所谓收获,那就是一潭无源头的死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燎原之势已有几个年头。教师作为教育的先行者、引导者,应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开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做素质教育的推行者。
有研究者指出:学校存在四种人,有能有德是精品,无能有德是半成品,无能无德是废品,有能无德是。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校这学期进一步加大了落实德性教育的力度。首先加强教师的德性发展,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精神品质。严谨笃学,身正为范,以自身的德性在日常的、平凡的、具体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关爱学生,润物细无声。这种教育的影响力是深远的、持久的。
日益进步的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崇高的思想品质、先进的思想教育理念折射出万泉之源的魅力四射的思想,才能聚焦学生眼球及思想的闪光点。
二、文化魅力是人格魅力的根
在思想的土壤上深栽下底蕴丰厚的文化的根,你的内涵才更丰富。反过来,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也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里,学生敬仰的是学识渊博、博采众长的“全能”型教师。我常把“数学是一种文化”的思想传递给学生,不时地用文化来润泽我的数学课堂。如,把单调的数字看成音乐中快乐的音符;把函数曲线说成是美术中的线条;把呆板的解题目过程转换成信息技术中的动画;把一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当成是化学中的连锁反应;用语文中“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话语提示、评价学生;用幽默的小笑话活跃稍微沉闷的课堂;偶尔也会用点简单的英语给学生个惊讶……由此来丰富数学原本具有的意蕴。在加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也应提倡教师的多元化发展。除积累专业学识外,再涉猎其他领域的文化精华,这样就能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全才”,学生才会由衷地欣赏你、佩服你、效仿你,才会喜欢、享受你的课。
三、个性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奇葩
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风格,所以也无所谓好坏长短之分,关键是你怎样在特定的环境中诠释、展示,凸显它卓尔不群的正面效应,体现其魅力之所在。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个性,也必须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适当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那么,你的个性魅力犹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我本人性格一是坦率,二是幽默。我经常运用我的性格特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我们学校有一项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就是在上午、下午第一节课前,上课老师早到三分钟,让学生演讲、朗诵、讲精典小故事,然后老师作评价。为了这三分钟,我要动好多“心眼”,提前收集一些可能涉及的素材,总能以诙谐幽默的方式结束这快乐的三分钟。课上也常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沉闷气氛。学生私下都叫我“老幽”。除课前三分钟的效果外,我不赞成加压式的授课模式。在整体进度一致的情况下,我采用“以点带面”的精讲方法。因为精,所以坦;因为坦,所以精。师生互动间形成这样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四、艺术魅力是人格魅力的有机肥
土壤里新发的幼苗要茁壮成长,需要养料。不凡的人格魅力也需要美的艺术魅力来展示。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说:“数学课要教出数学味道、教出数学品位、教出数学境界、教出人文精神。”这就是说在思想魅力、文化魅力、个性魅力的基础上,教师要用艺术的手段把知识教出味道、品位、境界、人文精神。
首先,外在的艺术形象。教师优雅的风度、端庄的仪表、优美的教态都能给学生很强的感染力。其次,内在的艺术涵养。教师深厚的文化修养、超凡的气质、健康的审美观念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五、情感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催化剂
关心、细心、耐心、热心、专心可以用一个爱字来表达。爱是一盏灯,照亮黑暗中前行的路。爱是一首诗,温暖冰冷中渴求的心。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身为人师,为了我的学生,我要做一盏灯、一首诗、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以爱之心,授学生以知识、启迪其智慧、点化和润泽他们如诗的青春。总之,把握教师之“魅”如何生、教师之“魅”有何意、教师之“魅”该何为,“魅”之课堂有矣!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师;语言艺术
古罗马美学家朗基努斯说过:“美的语言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将对其它心灵产生深远的震撼。”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语文教学是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每一句深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我们同为语文教师,但讲起课来感觉却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讲课,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亲切自然,把精妙的课文讲解得丝丝入扣,听得人心里甜甜的;但也有的教师,语言无味,或是高腔高调,或是干涩地照本宣科,或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叫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语言,即使是再好的课文,准备得再充分,也无法打动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集古今之华章,荟宇宙之精华,吐纳之际有清泉潺潺,挥洒之间有风云奔走――这是语文教学的艺术境界。笔者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便要把握好课堂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启发性和评价性四个特征。
一.语文课堂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面向的是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学生,尤其是性格爱好,心理素质都还很不成熟的小学生。是否科学得体,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喜欢学习这门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于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规范和明确简洁两点上。规范包括语音的标准,词汇的准确,语法的正确及思维的合乎逻辑等方面,这是教师语言美的前提。对于语言的被动接受者――处于启蒙阶段的低段小学生来说,教师标准清晰的普通话,正确恰当的词汇概念,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积极而巨大的。
规范还应做到言之有物。“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做到言之有物,避免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要走出误区。记得在这次实习中指导老师说过一句话:“上课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把你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使最起码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明白,不要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要脚踏实地的上好每一堂课,一步一个脚印。”要在每一个四十分钟下来,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知识,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充实,进而引起对每节课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力争吃透教材,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每一个知识要点。
二.语文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接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强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只有声情并茂、和谐动听的语言,学生听起来才舒服悦耳,才能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执教《镇定的女主人》时,上课伊始,一位学生错把课题解释成了“慌乱的女主人”,全班哄堂大笑,然而贾老师却风趣地说:“我看你才是慌乱的小姑娘哩!”女孩含羞而坐,但以后每次提问,她的小手依然举得那么勤。后来在一次学生读课文时,贾老师还特意请了她:“请刚才那位慌乱的小姑娘来读。”女孩听后笑容绽放,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了起来。
幽默的语言像一座桥梁,沟通了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交流了师生情感。显然,贾老师这一句风趣幽默的话语犹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抚慰了学生焦灼的心灵,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语文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课堂语言的启发性是由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决定的。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如果学生仅仅只是作为接受方而被动存在,那么,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消失殆尽,成为一群被动的录音机、复印件。相反,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适时而巧妙地给学生以启迪、点拨和开导,激活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他们求新求异的积极思维,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有趣的快乐的。
启发性教学语言重要表现为对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问题不是一览无余地一下子说出来,而是在诱导式的讲解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求知求解。
启发性课堂用语多运用适时恰当的提问、设问、反问、追问很引导想象、联想等手段。
四.语文课堂语言的评价性
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评价语言,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一样,声声敲打在学生的心坎上,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把学生带进奇妙的境界中去。
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性语言,虽然不是磁,但是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虽然不是蜜,但是可以紧紧地粘住学生思维。在课堂中,艺术的评价语言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听到的是一阵阵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展现的是一节节灵动的课堂。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的教师语言,必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要成功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教师对自己课堂语言的锤炼必不可少。当我们徉徜在新课程实践的满目繁花之中时,不要遗忘了对教学语言生命力的张扬和关注,优化课堂教学,让我们从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做起吧!
参考文献
[1] 周淑平.《教师语言应该审美化》,《语言文字周报》200335
[2] 李镇西.《浅谈语言的凝练性》,《中国教育报》.2003.8.9
我经常想这么一个问题――每个早晨,全中国有1200万的中小学老师走进教室,有2亿的学生在那里等待上课,他们当中究竟有多大比例内心是快乐和幸福的?究竟有多大比例是有理想和追求的?教育能担当起为国育才、振兴中华的责任吗?
作为一名校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常想,改革首先要从课堂开始,那么,现代课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当然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传授知识的渠道,更要成为探索知识的战场;不能仅成为静态知识的解剖室,更要成为动态生活的对接舱;不能仅成为应试技能的训练场,更要成为智慧生成的孵化器;不能仅成为师生表演的大舞台,更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肥田沃土。要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成为师生情感交融、精神对话的心灵乐园,成为助长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场。
如何才能把我们的课堂创造成“魅力课堂”,我们开始了全员探索。
我们认为,“魅力课堂”是基于尊重学生的美好天性,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努力让教学迸发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改革行动。
在“魅力课堂”实践中,学校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师的能动性,以学科组为单位深入研究如何“提高课堂的学力,激发学习的活力,增强教学的魅力”,每位教师都主动成为“魅力课堂”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我们从中总结出了“魅力课堂”的“三原则”、“四归还”、“八追求”等。
“魅力课堂”的“三原则”
1.以学定教原则――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努力推进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研究学生的问题,结合学生发展的真实状态来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出发,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
2.以学生思维训练为主线原则――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维高度,培育创新思维。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以及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批判、讨论、辩驳,一切以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为依据,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以激扬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评价标准――激励推动学生主动成长,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
魅力课堂“四归还”
1.尽量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努力拓展课堂空间,尽量走进实验室、阅览室、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名师报告厅、励志电影厅、博物馆、生物园等,以拓展空间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魅力的提升。
2.尽量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的核心是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教练,要善于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去争论、去总结,在学习体验中提升与发展。
3.把课堂质疑问难的权力还给学生。课堂上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想方设法推动学生质疑问难,科学地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
4.把探究性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鼓励学生勇于探究问题,提倡用合作探究性的方法层层递进解决问题,激发灵感,催生灵性,提升综合能力。
魅力课堂“八追求”
1.魅力课堂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是真正的尊重、真正的成全、真正的关注;学生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思维高度活跃,表达充满自信,教师和学生都进入了一种主动成长的境界。
2.魅力课堂追求以爱育爱、以情激情的精神交往。教师心怀真爱,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在爱中懂得爱、珍惜爱、理解爱、学会爱、付出爱;教师要有激情,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才能催生灵动的思维,才能燃起智慧的火花。以爱育爱、以情激情是魅力课堂的关键。
3.魅力课堂追求师生体验成功、享受幸福的美好家园。魅力的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培育成功的品质,提高幸福的指数。因此,课堂的设计起点要稍微低一点,落点要有高度,让各类学生都能有收获。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教师也将成就自己的职业幸福。
4.魅力课堂追求和谐之美的心灵感受。让师生共享课堂设计之美、师生语言之美、学科知识之美、讨论碰撞之美、思维严谨之美、课堂生成之美,给师生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师生向往的心灵乐园。
5.魅力课堂追求人的自信境界与自强精神。自信的第一境界是“我能”。即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目标充满信心。自信的第二境界是“我不能”。即建立在“我能”的信心和成功的业绩基础之上的,对“己所不能”的觉悟。自信的第三境界是“你比我能”。即把别人对自己的超越当作自己的成就,把别人的成功也当作自己的快乐。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自信是促进人的发展、成就人生事业的前提。
自信的教师、自信的设计、自信的语言才可以培养自信的学生,带给学生自信的参与、自信的思考。在自信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
6.魅力课堂追求学生今天的成长与明天的成才相统一。魅力课堂要高度关注学生今天成长的必要,更要考虑学生明天成才所需。课堂要关注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相统一,既要推动学生今天的成长与发展,更要为学生明天的幸福成才奠基。
7.魅力课堂追求创新与务实的有机结合。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应有活力、有创新点,不落俗套,唯有如此课堂才更具有吸引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创新思考。课堂的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必须建立在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上,追求形式的“新”与效果的“实”相统一。
8.魅力课堂追求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担当。课堂要守护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播中华民族的精神。要培育学生勇于担当民族走向振兴、祖国走向富强的责任。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师魅力;教学方法创设
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然而,目前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学科性较强的德育课程不感兴趣。重理论讲述,让学生反感。德育课堂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学生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德育课堂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笔者认为,德育课堂要吸引学生,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体现。事实上,德育课堂缺乏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没有处理好课堂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很多情况下,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不是自己在课堂上自说自话。比如,本学期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时,我把教材内容整合为三个问题:我的消费观、税收的用途、家庭投资理财,然后设计活动探究、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对自己日常消费行为进行讨论,把他们的观点归纳在黑板上,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实例了解国家税收的用途。同时让学生做家庭投资理财计划。这样,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由学生来讲或讨论,整个课堂气氛就调动起来了,给学生营造了宽松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教师要努力打造迷人的人格魅力
德育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直接投射到本课程的教学上,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一是要有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的普通话要标准,板书要规范,语言应简明准确、有条理、逻辑性强。善于分析处理教材内容,设计课型,熟练使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二是德育课教师的观念要与时俱进,要注重知识更新,关注时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并渗透给学生,这是德育老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变化,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补充和延伸,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和典型事例,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激发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使课堂活起来。如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国家问题”内容时,我引用了近期日本政府“购买”的热点事件,联系课本“”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同时,爱国情感进一步升华,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德育教材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免有些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努力改造传统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总结了几种有效的德育课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德育课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
2.案例教学法
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具体案例,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的活动,让学生从特定的体验中分析、决策、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综合的工作能力及团队精神,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教材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结合学生周围发生的事,把典型的事例引入到课堂,用好教材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问题,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用本校学生身边事例来说明课本中的观点,通俗易懂,容易打动学生。
3.讨论式教学法
德育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体会到作为课堂教学“主人翁”地位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能把课本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信息量大。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这样就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增强了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
总之,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并针对学生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活化课堂,从而塑造德育课的魅力,真正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杨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2).
一、用逻辑、条理、准确、精炼的语言传授知识
语言修养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这就决定了教师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如果教师不善言辞,讲起课来词不达意,语无伦次,那么即使很精心地准备,也很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在现代化教学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要求我们说的已经是越来越少,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变成了一个总览课堂的调控者、一个启迪学生思维的点拨者、一个课堂知识权威的评价者,这就要求教师用精简的语言,准确地讲授知识,表达思想,能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地把生硬的知识变得鲜活,把零散的知识变得环环相扣,让学生对整堂课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记忆。
二、用温和而幽默的语言,创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情感化的学习氛围,是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文字本身是枯燥的,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就如同给学生唱催眠曲。所以,适时的幽默、恰当的比喻是必要的,当然幽默不是嘲笑学生,也不是为了搏学生一笑,而是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述近代“经济”时,学生经常误写成“资本主义萌芽”,我会告诉他资本主义萌芽在1840年以后就夭折了,在近代“资本主义萌芽”是见光死。学生就这样哈哈一笑记住了“见光死”。可见,幽默的语言一方面可使知识印象深刻,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一些。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巩固知识。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入睡?这样的教师学生怎能遗忘?
三、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潜能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一面,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全面、客观,要多鼓励、多引导。表扬和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两种评价学生的方式,毫无疑问,表扬是学生都期待的,表扬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关爱和期望,督促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做的对、做的好的需要表扬,不对时也不能一味批评,其实他们更需要激励,学生的答案可能漏洞百出。我们也要告诉他“你在哪些方面非常好,如果在某些方面这样会更好”,那么下一次他一定会带给你惊喜。教师的关爱和期望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仅能准确传授知识,而且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的。由此可见,出彩的教学语言可以大大提升课堂及教师的魅力,精彩的课堂必须有精彩的语言,精彩的语言源于教师的才、学、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打造自己的语言特色,打造我们自己的课堂魅力。
作者:张晓庆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
言;设计;过渡;小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71—01
一堂具有趣味的课,就像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本人认为“趣味”课堂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 导入的生动有趣
好的导语可以奠定整堂课的基调。一个诙谐、生动有趣的导语,可以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思维引入预定的学习轨道上来,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插图导入。2.故事导入。3.儿歌(或谜语)导入。4.演示法导入。5.简笔画导入。6.游戏表演法导入。7.对联导入。8.音乐导入等等。
二、语言的巧妙恰当引趣
用艺术性的语言来准确表达文本内容,是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轻松、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首先,用词要精准恰当。教师备课时要在用词、选词上多下工夫。往往一个不起眼的词由于用得巧妙恰当,会格外生动传神。一个词、一个成语本身难说有没有趣味性,只有当这些词语被十分巧妙地运用到恰当的语言环境中,才会变得生动传神。其次,要使教学语言具有趣味性。教学时,教师应选取鲜明生动的生活事例,采用新颖有趣的比喻,用活泼、清新的语言,也可适当加入肢体、手势,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让教学语言魅力无限。
三、设计的新颖有趣
一堂好的教学设计,不光导入要生动,整个教学结构、环节也要设计得精、设计得巧、设计到点子上。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因此,教学设计应多样化,可以以游戏、图片、简笔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之教师的巧妙点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过渡的自然增趣
自然而然的过渡语,犹如一座“桥梁”,从此岸通向彼岸,从上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从旧知识领域进入新知识领域,自然而然,使一节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一节好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教学步骤应环环相扣。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上过渡语恰当自然,能够准确总结,巧妙质疑,同时还能够灵活拓展课文内容……课堂常用的过渡语有:1.穿针引线式; 2.归纳过渡式;3.创设问题式;4.巧设悬念式……
五、小结的升华带趣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 兴趣; 感染; 体验、积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28-001
大班的孩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较中小班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就经典文学在大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一、营造课堂氛围,幼儿提高兴趣
在教学《冬天过去是春天》一课时,先播放一段有北风呼呼吹的音乐作为情境导入。当播放完这段音乐,孩子们还沉浸在优美动听旋律中时,我便关掉录音机,询问小朋友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是冷还是热?这音乐和哪个季节能起来?然后再播放一段有鸟鸣、流水的音乐,让幼儿体会代表春天的音乐,并让幼儿描述他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导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创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课堂基调,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纷纷踊跃回答。接着再播放一段比较抒情的音乐,让幼儿想一想,春天到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最后我出示课件: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小动物们在快乐地做游戏。孩子们通过听、看、想,理解了北风呼呼地“歌唱”,实际上就是风吹的声音并且让他们知道冬天也是不可怕的。通过欢快的鸟鸣声、流水声,让他们想象春天的美丽。最后看着制作精美的课件,听着美妙的音乐,让幼儿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美的熏陶。
二、教师情绪渲染,幼儿情感升华
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叩击幼儿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幼儿的心田。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导入故事时我饱含激情地说:“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家里很穷,在过圣诞节的时候,那些富人们都在大吃大喝,可怜的小女孩不仅要出去卖火柴,而且连饭都吃不到,外面还在下雪,她是又冷又饿呀!这个小女孩非常的可怜,她没有吃没有穿,而且也没有亲人们的关心,她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当孩子们听完故事,他们情不自禁地安静了下来,没有人讲话,都沉浸在了这个故事的氛围之中,还有几个孩子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当我问起孩子们有什么感受时,孩子们都踊跃发言,都说感觉很难受,对小女孩非常同情,有一个孩子还说:“我们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爸爸妈妈的关心,比起卖火柴的小女孩,真是太幸福了!”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让我大感意外,也深受感动! 接着我问:“那你们身边有谁需要我们的帮助吗?”小朋友马上说了很多,有残疾人需要帮助,还有那些经历了山洪或地震的人们,还有那些山区因为穷读不去书的人……孩子们的语言虽然很质朴,但是,我相信善良和爱心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发芽了!
三、情境表演体验,幼儿理解内涵
体验指的是幼儿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言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有利于幼儿敞开心扉,更能促进幼儿对故事人物的情感体验。如在《白雪公主》的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了人物,然后让幼儿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猎人等等。体验其中的悲与喜、惊和险,以及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幼儿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在完成,而且连魔镜这样的小角色。小朋友们也演得非常的认真,整个课堂被一片热闹气氛包围着。孩子们非常热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演绎着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而没有参加表演的小朋友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快乐、而悲伤、而担忧,伴随着笑声、眼泪和掌声,孩子们们不仅掌握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还了解了故事的内涵。课后,他们都跑到我身边来,告诉我,皇后真恶毒,不喜欢她,白雪公主好善良,所以,小动物也很喜欢她,而且他们还告诉我,小朋友在一起也要互相关心、互相谦让、互相帮助,要做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让我深受感动。
四、积累作品知识、幼儿经验迁移
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无不引导幼儿畅游其中而引起幼儿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但是由于幼儿经验的缺乏,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而经典文学的可贵特质是诗文中蕴涵着一种引发向上的力量,是心物交感的结果,幼儿乐于接受,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经典文学去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学《绿色和灰色》一课时,我通过运用课件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聪明而有爱心的兔子和狡猾的大灰狼智斗的战场。把幼儿的想象带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让孩子们跟随着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而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掌握了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告诉孩子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孩子们很快把画面中不正确的行为找了出来,并讲出了应该怎么做,在其后的生活中,孩子们知道去帮助身边的朋友,知道要关爱身边的小动物,乃至花花草草。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学习语言的材料,更是认识感悟生活的老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
五、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幼儿展开想象
关键词: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过渡意义
一、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问题的提出
前不久,听了一节青年教师亮相课,通过听课可以看出,他课前的备课是非常认真的,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很科学,可是听课的过程中总让人有种不解渴的感觉,问题出在哪?细细品来,笔者发现,他忽视了各环节教学过渡语的设计,本应是很好的一堂课,却没有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设计运用巧妙、合理的课堂教学过渡语呢?
笔者阅读了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过渡语,并把平时听课、上课中记录的精彩高效的过渡语进行了整理归纳,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过渡语设计方法。现就这些过渡语的设计方法与注意事项同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二、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方法举隅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了解的教学案例,初步归纳出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方法。现就这些过渡语设计方法与意义进行一一说明。
1.激趣式过渡――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
这种设计方法常用于导入新课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当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自主地深入思考问题,继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过渡处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2.情境式过渡――激发感情,发展想象力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个活动(或故事或生活场景或诗词或音乐),并通过自然的过渡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在情境中学习,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杭州一位教师在教《社戏》一课时,首先播放歌曲《童年》,欢快的音乐声在教室里流淌。然后站在学生中间,运用浓郁的抒情语调朗诵一首小诗《树》:“如果我是一棵树/妈妈再不会责骂我弄脏了衣服/小麻雀会柔顺地在我臂上/挂一串音符/顽皮的蝴蝶啊/悄悄滑一线尘土/松鼠则在我身上左右跳跃/编一网树荫/嘻!还有可恶的啄木鸟/用他的尖嘴阁阁向我搔痒”接着一句过渡:“是啊,我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鲁迅笔下平桥村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生活呢?请看文章《社戏》。”
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设计。
3.复述式过渡――温故知新,形成系统性
在进行本环节或本课之前,把之前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然后引申出新的知识点,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
一位老师在教《药》时这样复述:“我们近几年来学习了很多鲁迅的文章,认识了他的小说、散文中涉及的很多人,有不拘小节、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的藤野先生,有死爱面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孔乙己,有渴求真理、和蔼善良、富于斗争精神的热血青年刘和珍君,还有受尽剥削和欺凌却不能够正视自己的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阿Q等。而这篇《药》中我们又要认识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夏瑜、华老栓、康大叔,下面让我们看看作者对他们几个形象的塑造。”
复述式过渡实现旧课与新课的转化,新旧知识自然联结,不留痕迹,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系统。
4.悬念式过渡――刺激好奇,调起内动力
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把握两个知识点或两节课之间的本质联系,抓住承前启后的关键,事先酿成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利用学生求知欲强和好奇心重的心理,吸引他们去深入学习来解开这个富有诱惑力的疑团,并在解开这个疑团的同时感知、接触新知识。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的设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兴奋后,就有往下想、往下看的欲望,仿佛意犹未尽,那么整堂课就会因之鲜活起来。
5.设问式过渡――激疑引思,避免任务性
板块式的教学难免会给学生带来压迫感,他们会觉得这是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不得不去完成。所以教师可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
设问不仅可激疑引趣,而且可关联教学环节,构建知识联系。因此,抓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联系点而精心设问,就会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开启思维的闸门。
6.归纳式过渡――再现重点,做好“终结者”
这种设计方法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之末。教师在上一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择其重点作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施教内容。黄云老师在赏读《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在探讨了“不一般的逃亡”“不一般的秋色”“不一般的忆往昔”“不一般的问”“不一般的词和句”之后,她说:“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虽是逃亡,乐观坚强;纵是秋天,生机盎然;俯首一忆,意气风发;昂首一问,响彻天宇;雕文写字,更是一绝……”全文在播放陕北民歌《东方红》中结束了。我们仿佛跟随着作者看到了那时代伟人的画面。
这样的总结将众多的内容及问题进行了必要的精简和梳理,不仅把教学的重点再现出来,让学生加深印象,而且理清了课堂思路,巩固了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有粘连式过渡――巧妙链接,加强紧密性;深化式过渡――开拓思路,彰显层次性;评价式过渡――及时鼓励,维持持久性以及直入式、提示式、拓展式等等过渡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三、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各环节之间的过渡绝不是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师在处理课堂过渡语时注重的是其导引性和衔接性,在设计和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过渡方式
呆板单一的过渡方式容易让听者出现疲劳和厌烦情绪,即使这种过渡技能本身具有奥妙之处,学生也会有老生常谈之感;花样百出的过渡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产生新鲜有趣的感觉。所以,课堂过渡语的运用方式不能太单一,而应遵循多样性原则,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不断变化,几种方式灵活并用。
2.斟酌过渡语言
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明其意、了其果;情趣盎然的表述、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过渡语能把学生带到各种情境中,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3.把握过渡时机
过渡是由教学环节决定的,是串起一个个教学环节的小珍珠,但如果一味地死扣教学环节来过渡,即使你有再高明的过渡技巧,再动听的过渡语言,也起不到衔接的效果,反而让人如鲠在喉般难过。因为教学设计是死的,真实的课堂却变幻莫测。
总之,虽然过渡语在教师备课当中是个“小角色”,但它起着“大作用”,一堂高质量的课,要凭借教师起承转合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最后,希望和同行们一起来关注研究过渡语,运用合理、巧妙的课堂过渡语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司联合.过渡语理论与语言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11.
[2]程志宏,李本和.课堂教学艺术.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3]王武保.浅谈语文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3).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课堂
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老师,老师的关键在于上课方式的改革,互动式英语课堂模式恰恰可以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从而使教学模式发生改变。
1.中学英语课堂中的不恰当互动
1.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严格控制课堂,学生很少有机会练习英语。整个课堂被老师的演示和解释所占据,而学生只能回答指定的问题。老师是主要的执行者,而不是学生。老师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学生扮演被动角色。久而久之他们发现用英语与别人交流存在很大障碍。这种乏味的课堂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上缺乏师组互动、群体互动等互动形式:教师上课时总是只站在讲台上以“满堂灌”的形式讲给全班学生,或偶尔向个别学生提问,课堂上学生很少有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间不能有效地分享资源、信息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1.2漫无目的的课堂互动
目前,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课堂互动。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立即回答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许多学习的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它们不适合学习者的水平。老师只关注互动这种形式而不是内在的互动。毫无疑问,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但在这样互动目的不明确的课堂上,互动会失去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是独立的。他们经常不满意老师的请求或行为。所以在课上,老师应该考虑互动活动的可行性。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不太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立即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烈,实际只是单纯的、浅层次的行为互动,而没有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因此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1.3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平衡
课堂互动有多种形式。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回应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称为师生互动。这样的互动经常发生在英语课堂中,被用来激发学生的关注度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然而大多数中学生总是讨厌这种互动方式。此外,在许多中学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远远超出了生生互动。结果学生对学习英语毫无兴趣。学生们不能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抑制。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策略来改变这种情况。
1.4师生互动的对象存在差异
师生互动中对象存在差异,只关注优等生,缺乏对差生的关注:互动过程中,教师都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较差的学生。或者在提问内容上,教师对优等生的提问通常比对差生的稍难一些,评价时对优等生用赞扬等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而对于差生则会给出“正确”或“错误”的极端性评价。
2.有效的课堂互动的策略
2.1好奇心战略
成功的教学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学生的无聊。这通常是由于课堂材料的可预测性而造成的。如果学生经常知道接下来老师会讲什么,他们会觉得很无聊没有意思。因此教师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应该采取好奇心战略,组织各种竞争游戏和活动。正如谚语所说,“竞争”是人性的一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竞争是引起兴趣最好的方法,为了给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创建一个独立和自信的环境,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组。进行团体合作竞争,促进英语课堂互动,还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
2.2合作战略
合作是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感觉舒适的英语课堂不仅仅意味着合理的座位安排和完美的房间装饰。还意味着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感到轻松。教师不仅要消除学生对互动的排斥心理,同时还创造相关的合作环境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2.3提问回答策略
提问是最受欢迎的策略,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教学艺术。问和回答问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语言形式,但它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习得的关键,被广泛采用。研究表明,适当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弱点。所以教师应该尽力创设有用的问题提供机会帮助学生理解。
2.4恰当评价策略
恰当的教学评价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英语课堂中的互动形式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评价的重心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肯定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行为,而不是注重评定学生在某阶段获得了多少可量化的英语知识。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收集完相关信息后,通过分析整理,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监督学生的改正情况,及时为学生提出反馈信息,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互动。
3.结论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想实现师生之间共同互动、学生与学生共同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创新备课的活动和形式,创新教学内容的合理处理、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通过教师与同事之间就讲授教材的积极互动、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才能有利于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戴军熔.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十活动[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1,(04)
[2]何浩峰.简论课堂互动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2,(07)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4]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高中语文;趣味教学;魅力课堂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给学生人文关怀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灵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渐成为创新魅力课堂的关键要素。而有效互动,创新魅力课堂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创新高中语文魅力课堂也成为当前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
学生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交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在学习探究中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平等和谐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从而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以及语文课堂的魅力,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鼓励学生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分角色演绎进行情景再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学生演绎完后,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表演时的真实感受,以及在表演后对文章人物是否又有新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一堂充满趣味与魅力的语文课堂便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二、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升语文课堂魅力
1.行为激烈方法
行为激烈法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巧设疑问,并通过一些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语文课堂魅力。比如,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生动的朗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诗句中的情感,通过学生新颖生动的行为展示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也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挖掘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推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多媒体教学法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已经逐渐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不断发掘教学素材的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好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为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教学氛围,打造魅力课堂提供充分条件。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将图片、文字和声音有机结合,或者是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将原本静止、枯燥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比如,在讲解《雷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雷雨的视频资料,将文章中描写的情境真实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换位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常常过于重视课堂教学纪律,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天性,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地换位思考,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对于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授课,让学生以小教师的身份去体验备课、搜集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等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授课,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中注意力,也能够使授课学生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在学生备课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打造高中语文魅力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打造高中语文魅力课堂,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创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运用新颖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课堂的魅力,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 教师 语言 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141-02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是最抽象的艺术,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形象生动、精辟凝练地把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灵魂,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并感悟作品。因此,音乐教师准确形象、富有节奏韵味的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须搭建音乐课堂的立体语言空间,科学综合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心灵语言,充分展现音乐课堂的艺术魅力。
一、魅力课堂之口头语言
音乐课堂教师的话语如果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热情,平淡、无味且一成不变的语调,学生就会厌倦。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旋律、速度、力度、节奏等的完美结合,才使它富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核心,因此音乐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正确地把握音乐课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较快地融入到音乐情境中,使音乐课的审美价值得以更好的提升。学生们喜欢老师生动明快的语言,感受其中的快乐;喜欢老师温柔而娓娓动听的讲解,体会这份温馨。例如,介绍一些抒情忧伤的乐曲,可以放缓语速,用低沉的语调带着学生缓缓走近音乐的空间;对于一些富有激情的内容,可以富有变化地调整教学语言及肢体动作的幅度,以激昂的情绪来吸引学生。教师的语言时而如春风拂面,时而昂扬奋进,当轻快跳跃的语言出现时,同学们就会感受到愉快的心情;当低沉舒缓的语言出现的时候,同学们就会立即感受到哀伤的心情;而当如野马般奔放的语言奔发的时候,一股热情豪放的情绪就会一下子感染到每一个学生。这样就能很容易让学生把握音乐的}搏,使他们兴致盎然地沉静在丰富的音乐语言当中,切实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二、魅力课堂之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指用身体动作配合音乐表达一定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表现魅力。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小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手势、一个呼吸、一个表情,大到教师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对提升课堂品质意义重大。比如在教学生演唱歌曲时,教师可以运用面部表情来传达歌曲的情绪,运用手势来提示歌曲的速度,运用姿势来提示学生的歌唱状态。它能够把音乐的内涵、教学的用意和教师的艺术修养感染给学生,激发出学生对音乐课堂及音乐本身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温柔地摸摸头,由衷地鼓鼓掌,加上真诚的赞语,得体大方的仪态,和蔼、真挚的眼神都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心头,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教师鼓励和肯定的关注中找到成就感,并且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阿里郎》中,歌曲的三拍子的韵律,用教师的肢体语言来提示,不用干巴巴地告诉三拍子,强弱弱,告诉学生们用舞蹈的感觉来歌唱,艺术是相通的。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舞蹈美,体验自己声音的韵律美。
三、魅力课堂之心灵语言
一、用形神皆备的教学设计引领思品课堂
1.课堂导入精心设计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更能起到激活思维的作用。因此,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刚开始设计《生活中的承诺》的导入时,笔者采用了让学生围绕“承诺”畅所欲言的方式,但发现学生并不能真的畅所欲言。课后笔者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在于缺少情感的共鸣。“承诺”对初二的学生而言是一件既熟悉又陌生的事,比如“爱的承诺”,他们很熟悉,影视文学作品中给了他们太多的素材,也许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也有“懵懂、青涩”的承诺,但这对于他们而言,是秘密,是难以启齿的。而生活中其他的承诺对于他们而言又是相对陌生的,这种陌生并不是他们没有经历过,而是经历过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唤起学生这种熟悉的“陌生”呢?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给了笔者启示,这部电影之所以感染到我们,是因为在电影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于是笔者在第二稿中改变了这个导入,采用教育叙事的形式,自制一个小视频《那些年我们一起许下的承诺》。把学生的记忆拉回小时候,引领学生一起回首往事: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承诺,如果表现好,带我们去玩滑滑梯;如果考试考得好,带我去吃肯德基;长大了我们对父母的承诺,我要好好学习……一个看似简单的由文字和图片结合成的小短片,却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堂架构巧妙构思
要让课堂彰显魅力,需要一个严谨的课堂架构来引领学生,通过设计巧妙的教学环节来调动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领会知识、体验情感、获得尊重、收获自信,让学生真正融入“魅力”课堂中来。
笔者将这节课设计为用“李大爷一家的遭遇”这一故事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引领“分享承诺”“体验承诺”“感悟承诺”“实践承诺”四个教学环节。首先用李大爷的孙女――小李同学对她妈妈的承诺,来引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分享承诺”。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接触过的承诺。作为同龄人,学生与小李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这时笔者再适时抛出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生活中你曾经对别人许下过什么承诺?”“别人对你许下过什么承诺?”“生活中你还经历过哪些承诺?”让学生通过分享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承诺”。接着,通过“李大爷受骗”的故事情节来引领课堂的第二个环节“体验承诺”,让学生在帮助李大爷的过程中逐步体验生活中的几个特殊承诺:公安机关的承诺、司法机关的承诺以及政府部门的承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感悟承诺”,让学生感悟到“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最后笔者设置了“实践承诺”的教学环节,通过“假如我是”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实践承诺。
在这严谨的课堂架构中,“故事”线是明线,它贯穿始终,让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片段构建成一部完整的“电影”;“情感”线是暗线,让学生在“分享”和“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感受“承诺的分量”,最后的“实践”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升华,又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始终对下一个环节充满期待,整个课堂教学流畅、严谨,充满了“魅力”。
3.问题设计别具一格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更重要的是要新颖、有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设计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还要起到引导作用,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偏离题目而高谈阔论,影响课堂教学。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还要适时做好小结,对学生讨论的结果给予中肯的评价,最终把正确的观点系统化、层次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回归到课堂的核心观点。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有差异,他们的理解方法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思想品德课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在问题的设计上就要讲究梯度,有效地针对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收获。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思考和探究的动力。
例如在讲到公安机关的承诺时,对于警察的承诺,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从事110工作的警察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悟?有人说辛苦;有人说责任大;有人说虽是承诺,但现实生活中全部兑现比较困难;还有人说从公民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对警察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通过讨论,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这份承诺带来的压力。
4.课堂结尾耐人寻味
要让思品课堂充满魅力,不仅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还需要一个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结尾。
本节课笔者设计了教师寄语式的课堂结尾:《我们的承诺》。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做到:
勇于拼搏,用不懈争取进步;自强不息,用汗水浇灌理想;
超越自我,用奋斗放飞希望。永不言弃,用信念实现梦想。
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拼搏,以诚信为经,以理想为纬,
编织出青春最美丽的花环。
在结束课堂教学时,让全班学生起立,大声齐读教师寄语,使课堂结尾充满一种震撼力。这种声音好像久久回荡着,内化着学生的心灵。
二、用动静皆宜的多媒体给思品课堂增光添彩
1.动画特效让课堂充满活力
思品课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讲大道理,乏味、单调、枯燥。要让思品课堂魅力四射,离不开设计精巧的动画特效。
例如在讲政府部门的承诺时,笔者用了电子白板的魔术橡皮功能,将新、老南环新村的照片叠放在一起,通过拖动“放大镜”来将政府为人民做实事前后的图片进行鲜明对比。当焕然一新的南环新村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政府为人民办了多少实事,彰显得淋漓尽致。
这种图景式信息呈现的方式远比文字来的有效,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既让学生获得了舒适的视觉享受,又让知识的呈现有效、得体,也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活力。
2.情景交融让课堂融入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堂的三维目标之一,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个性张扬,要让学生明白道理很容易,要让课堂融入情感,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却很难做到。但运用多媒体却能把深刻的道理,感人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人物同喜同悲,从而产生深刻的共鸣,有效地完成思品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例如,在讲述公安机关的承诺时,笔者剪辑了一段视频:
此起彼伏的110报警电话铃声;
110接警、出警的繁忙场景;
110警察为群众努力解决大事小情……
看了视频后学生被震撼了,他们一下子体会到了110警察的不易和那份承诺的分量。
三、用生活化的情境让思品课堂提升实效
课程标准倡导“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强调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强调对学生生活的服务、指导和提升。要让思品课堂充满魅力当然离不开生活化的情境。
比如《生活中的承诺》中公安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政府部门的承诺,对于初中生来讲不太容易理解。于是笔者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李大爷被骗的案例。通过设置“问题串”来让学生在帮助李大爷解决问题时体验三种特殊的承诺。如李大爷出门忘带钥匙了,怎么办?学生提出拨打110,很快理解了公安机关的承诺及作用;李大爷买保健品被骗2万元,将商家告上法庭,这场官司能否打赢?需不需要给法官送钱?司法机关的承诺与作用又迎刃而解;李大爷因被骗至穷,需要政府出面帮忙,能否成功申请到政府的帮助?学生因此明白了政府部门的承诺。
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知识也更加具体,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用敏锐睿智的语言让思品课堂更具魅力
1.精炼得体的语言
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教师往往能给学生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教师只有让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才能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课堂才能富有魅力。
2.灵动睿智的教学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