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政汇报

民政汇报

时间:2022-06-25 19:4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政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政汇报

第1篇

一、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一)、基层基础建设

有固定办公场所,各项制度健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有存放各类台账的专用橱柜,做到了各种档案齐全。按编制配齐了专职工作人员,并能正常开展工作。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

定期更新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信息资源共享,及时求职及用工信息,并建有台账,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人,新增创业人员(包括返乡创业人员)10人。

(三)、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截止目前完成引导性培训180人,技能培训35人,创业培训10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完成30人,培训台账和视频影像资料齐全。

(四)、社会保险工作

优化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为准确掌握参保人员信息,确保对参保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将社会保障服务向村延伸,为60周岁以上参保居民提供指纹认证、信息采集和医保等各种社会保障服务。上半年共进行参保人员指纹认证800余人,为90余名行动不便的参保人员提供了上门指纹认证服务。

(五)、劳动维权

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加强劳动合同签订工作,辖区内各类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协助县局认真做好劳动争议纠纷处理工作。

(六)、多措并举,认真做好新农保资金收缴工作。全乡参保人员累计达2783人,收缴资金298550元,参保率达98%以上。

二、主要措施及今后安排

(一)、认真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第2篇

一、力保市上下放审批事项如期对接

市委、市政府以广委发[20*]14号文件下放经济管理和审批权限共计223项,其中市县两级部门均有管理审批权市上不再直接管理审批、一律下放由区市县管理审批的事项有117项,将下放给省定扩权县(市)的市级管理审批权限同等下放给其他3个区市县管理审批的事项有45项,属市级审批现授权或委托下放由区市县实施审批的事项有61项(其中授权30项,委托31项)。为了确保在6月1日前将市上下放、授权或委托的223个经济管理和审批权限实现对接,在县法制办、审改办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县政务服务中心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一是借全县政务信息工作会之机,对相关部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二是会同法制办、审改办等部门对各有关部门对接的情况进行了反复、认真核对;三是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将核对无误后的相关信息录入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成功实现了市县对接。

二、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完善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行政许可依据备案审查等制度;积极探索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行政许可制度。中心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抓紧制定了我中心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办法等与《行政许可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三、着力构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长效机制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十分必要。中心按照“廉洁、高效、规范、便民”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调整了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行政审批工作责任制,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窗口工作人员。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行政审批项目的实施情况。督促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将改革纳入日常工作范围,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和监控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审批、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二是积极推行行政审批公示制度。各窗口采取“统一受理、统一回复、分别处理”的审批方式,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公开的途径和方法,增强了审批工作的透明度。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审批项目的名称、依据、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和收费标准、审批结果都及时向社会公开。中心大厅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措施,结合政务公开工作,全面、准确、真实地公开应该并且能够公开的保留项目的有关情况,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扩大政府网上办公的范围,及时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服务程序、办事方法,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三是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目前,各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都已制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及责任追究办法。这是通过制度设计,保证行政许可决定正确性、公正性的重要举措,是防止滥用权力、促进公众参与、保证正确行使权力的必要手段,是各部门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公开承诺。各窗口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重要性,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诚信政府的高度,切实把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实施程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有效防止了执行与制度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中心配合监察室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督和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或不当的审批行为。

四、切实加强了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中心加强了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已有成果,推动这项改革不断深入健康发展。

首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中心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始终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明确领导,明确责任,明确任务,精心组织好这项改革,把改革的各项任务抓实、抓好。成立了以黄应清为组长,曹晓云为副组长,谭涛、王树成、游小军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与法制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第3篇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认真落实做好2018年县十件民生实事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的受益人群从本县户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扩大到本县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2018年1月31日,惠州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发出关于再次征求《惠州市“银龄安康行动”60周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和建议的函(惠民函[2018]13号),县直各有关部门在2018年2月8日前已提出函复意见。待市文件正式出台后,按市文件精神执行。

二、将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公众责任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保险责任事故发生时处于龙门县行政区域内的所有自然人。将全县约36.21万人口全部纳入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范围,共需保险金额54.85万元,保险期限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具体待市统一购买后,再按相关程序执行。

三、巩固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截止4月,我县符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3543户9899人,共发放低保金1681.23万元;符合纳入农村特困人员的有1237人,共发放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金495.8万元;符合纳入城镇特困人员的有42人,共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27.54万元;全县孤儿共104人,共发放孤儿养育金62.7万元;贫困残疾人1281人,共发放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79.53元。               重度残疾人1642人,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1.48万元。

 

 

 

龙门县民政局

第4篇

为提升机关效能,创优发展环境,着力打造“阳光民政”,我局在推进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自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局长刘建明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县民政局机关效能建设方案》。全面推行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失责追究制等制度,严格执行了“七条禁令”,在各办公室公示了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悬挂了机构示意图和工作人员流向牌,工作人员均持证上岗。

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为方便群众,我局将老年证、社团登记和变更、抱养证的办理,集中到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办证、收费实行“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办理。为方便群众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我局于5月8日将县婚姻登记处搬迁至义山西路独立办公,并简化了办理程序,手续齐全者,十分钟即可办理。

三、推行政务公开

为方便群众办理有关事宜,我局编制了详细的政务公开目录向社会予以了公开,并对外公布了投诉和监督电话,对我局涉及的有关事项的项目、依据、收费标准、办理期限等向社会予以了公布。《县民政局政务公开手册》正在编制中,已完成了初稿,审定后将向社会予以公开,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开展了现场征求意见活动,向社会各界人士发放了民政局公开服务项目宣传单500余份,设立了专门的接待室,每天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四、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我局实行了签到制,每天上下班均需本人签到,不得由他人代签。根据县纪委有关通知精神,指定专人对全局的办公电脑进行了彻底清查,将所有游戏、聊天等程序予以删除,机关工作人员未出现任何违反“七条禁令”的行为。

五、积极开展主题活动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服务企业“百日行动”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任组工的服务企业“百日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了民政系统服务企业“百日行动”动员大会,派出专人对企业进行走访,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适时对活动进行了总结。

第5篇

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城乡低保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抓好落实,街道辖区总人口为25526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1610人,农村13916人。

1、认真落实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对我辖区的城乡低保进行全面重新核查,重新登记,重新申报,及时较好地完成低保核查任务。

2、我办现有城市低保226户610人(最高月每人补助260元,最低为105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63860元,低保覆盖率为5.25%(城市低保指标2.6%)。

3、农村低保对象197户433人,其中五保户47户49人(月发放保障金每人160元),其他低保对象150户384人(最高月每人补助160元,最低为70元),计全年发放低保金370920元,低保覆盖率为3.12%(农村指标1.55%)。

城乡低保符合计生户158人,残疾人465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08人)。

上述费款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已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直接由银行到保障对象帐号。我们在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中,注重计生户、残疾人等对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保。

(二)做好“双拥”落实工作。

1、做好优抚金兑现工作,保障社会政治稳定。

全年,共发放优抚定补经费218950元,享受对象43人。并做好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优先列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享受双重保障(下黄村在乡老复退军人林和夫在月享受定补基础上每月发放160元)。

2、今年“八一”建军节,举行军民联欢晚会,街道主要领导率分管领导等人员深入驻地部队开展“双拥军民”共建工作,拨给部队节日慰问金3.5万元,今年以来共拨出6.5万元支援部队建设,帮助部队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

(三)做好救灾救济工作。

今年发放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款5.6万元(其中区民政局下拨4.6万元),救济贫困对象300多户近860人;拨给残疾人基金13000元。

(四)抓好殡葬改革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殡改宣传氛围。

认真贯彻殡改有关“条例”和殡改规定,多次召开殡改专题会议,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责任书,上宣传栏和墙报,利用“两节”开展殡改宣传月活动,定时不定时印发有关殡改的宣传材料到各村(居)和有关单位,加强宣传力度。今年1-12月份,出宣传墙报12期,包片工作队下乡入户分发和张贴宣传标语计10000张,出动宣传车3次,“两节”期间悬挂横幅标语16条,街道和各村(居)设立殡改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

2、狠抓整治工作,确保殡改工作顺利推进。

充分发挥村、居民政委员、殡改信息员及群众举报作用(各村居、街道全面启动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建立60岁以上老年、病弱和伤残人员台帐,采取事前报告、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管理等监管措施。今年1-12月共火化143具。

(五)依法推进村(居)“四个民主”建设。

1、普遍地实行村(居)财务公开,推进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功能,逐步提高以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2、认真抓好基层班子组织建设,依法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为了提高民政工作队伍整体素质,除了积极参加办事处集体组织的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外,我们还坚持每月组织一次本部门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民政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等有关文件,以提高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思想素质和整体素质。

(七)其他综合工作。

1.扎实抓好下黄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2.认真做好各种来访和有关业务知识的法律咨询工作。

今年共接受有关婚姻法律和低保等咨询36人次,低保等其他业务咨询31人次。

3.努力完成年度民政杂志征订任务,积极完成街道领导交办的和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并及时较好地完成。

二、存在问题

1、街道财政对救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街道农村贫困面大、部份对贫困程度深,因灾返贫现象严重。

2、由于片区改造和项目建设等原因,失地农民日益增加,农村低保急需扩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6篇

今天,省市领导到我镇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新城镇党委、人大、政府对各位领导表示欢迎。下面,我将我镇基本情况和民政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新城镇位于嘉峪关市东北侧,距市区约30里,因境内有古新城堡而得名。北与金塔县交界、东南与酒泉市果园乡接壤、西与峪泉镇毗邻。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有耕地23756亩,天然牧草9.1万亩,水域5922亩,造林绿化面积29753.3亩,绿化覆盖率达到6.6%。水利设施完善,有271公里水利渠道、84眼机井、拱北梁水库、锅盖梁水库。境内有魏晋墓、明长城、伊斯兰教香太师庙、李陵碑、新城林场、乾园山庄、新城草湖等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全镇现辖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2188户,8168人。新城镇党委下辖2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71名。驻镇单位11家,镇属站所10个。有乡镇企业282家,从业人员达到1128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自1992年以来,相继建起了镇政府、农机站、农技站、汽车站、信用社、农民技能培训中心、卫生院办公楼以及文化活动中心和个体商业网点综合楼,原创:7个村委会全部进行了改造修建,96%的农民住房进行了改造。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2003年元月1日挂牌。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7430万元,农业增加值41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2元。

2005年,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展顺利。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村(居)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在农村,通过建立健全“两会”“两组”(即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委会。二是进一步做好救灾救济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2005年,全镇共为农村困难群众175户555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8万元。三是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坚持对老年人进行走访和慰问。每年的“老人节”和“春节”镇民政办都要组织有关人员下村、上市走访慰问。2005年两节期间,我们走访慰问了11位特困老人和1位70多岁的老人,对在镇离退休的3位老干部(职工)上市进行了慰问,春节期间我们还走访慰问了在村离退职的16位老干部,并对42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慰问,为老人送去了慰问金、食油、面粉和衣物等,共走访慰问老年人90多人,发慰问金2800元,送慰问品120多件(次),合计价值达6300多元。另外,我们为7位生活困难的老人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2000元;为11位特困老人发放临时救济金1800元;为8位60岁以上的残疾老人办理了等级残疾证;为11位贫困老人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全额资助,为4位做手术的老人申请了大病救助,送5位“五保”老人入住院了农村敬老院。四是认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确保资金发放到位。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我镇的优抚对象9人,每年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7万元,抚恤补助标准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发放。出台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和补助的政策。我镇有现役军人15人,入伍的优待金发放标准为3200元/年,立功人员按规定奖励,优待金一般在12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对抗美援朝、老复员军人共9人都给予了特殊的照顾,每人发放生活补助金500元。

今天将要视察的“五保”户有两户,其中野麻湾一组马秀兰,女,现年69岁。老伴谢金文2000年6月去世,女儿在27岁时难产去世,现一人生活,2000年开始享受“五保”待遇,除镇、村救助、救济以外,其孙女婿本村三组村民张强协助照料生产生活。镇政府从2005年至今为其解决取暖煤、化肥、被子、衣物等生产生活用品,并落实兑现供养金1700元,另外,泥沟村一组焦现录,男,现年92岁。1993年老伴去世,开始享受“五保”待遇,除镇、村救助以外,由其三个侄子焦生民、焦生斌和焦生荣分别照料。侄儿焦生民(玉门油田退休工人,现居住在玉门市)因为生活条件较好,尽了较多的赡养义务。2005年至今,镇政府共为其兑付供养经费2050元,并解决取暖煤1吨。

第7篇

一、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面临的新要求

民政工作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政权建设等,有3大方面、6个组成部分、20多大项、100多小项。按照年初召开的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及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要求概括为“一统四分”,一统即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四分”即支撑骨干的四大支柱:保底作用、基础作用、支持作用、支撑作用,这个构架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

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即在继续履行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职能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有效聚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肩负起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新职能,当好社会建设中的骨干,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

省委书记将现代“大民政”归纳为四个大,即“大视野、大服务、大格局、大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开放大视野,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治理向现代文明社会的管理要求转变;拓展“大服务”,实现由保底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的转变;建设“大格局”,实现由参与社会建设向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转变;建立“大平台”,实现由部门动员向社会动员的转变。通过这四个转变,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保底、基础、支持、支撑作用。

一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着力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安排,努力提高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贯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形成优待原则充分体现、优待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局面。同时还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要围绕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通过提升区划地名、边界治理、殡葬管理、儿童收养、婚姻登记、移民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社会服务城乡统筹、公平均等、供给均衡。

二、我区民政系统基本情况

民政局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救灾救助与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优抚安置科(双拥办)。

与局合署办公的事业单位4个:移民办、殡葬管理所、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办公室、民政事务中心(内含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婚姻登记处、地名办)。

下属事业单位5家:大同公墓总管理处、干休所、陈寿昌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第二福利院、九龙福利院。

企业性质单位1家:福利关怀院。

三、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及进展情况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政局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创新管理,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点抓好并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探索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按照“十二五”全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末实增床位1800张的工作任务,大力推进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迁)建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工作和“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上年半完成情况:城区养老机构一期工程即将完成主体机构建设,澥浦镇敬老院迁建工程列入镇政府实事工程,其他各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全区9家养老机构首次实施政策性综合责任保险工作,参保费用50346元,养老机构参保率100%。

2.完成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建及启动工作,整合资源合理定位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与功能,同时指导各镇(街道)组建养老服务中心。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共有17家居家养老(老年人)服务中心,5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共配备245名居家养老服务员,为661名(困难\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服务,且为835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结对服务,支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53.77万元。为6262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71.44万元。

3.认真贯彻《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提升福利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确保福利彩票发行安全、健康,力争完成全年福利彩票销售5500万目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现共有福彩销售网点39家,完成销售1904万元,创收各级公益金666万元。福利生产稳定,全区35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1100人。

(二)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点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及有效解困。

1.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动态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困难对象应保尽保。

上半年完成情况:以“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低保对象摸排工作,并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低保资金审计,完成了低保资金审计基础信息与数据的录入。全区有512户家庭(664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67.92元,比去年同期提高76.81元;619户家庭(84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73.5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53.23元,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金371.69万元。此外,还有565名残疾居民和135名70岁以上农村低保老年人享受了生活补助,分别发放生活补助金13.48万元和2.94万元。至5月底城乡低保新增282户378人,退出336户478人,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2.深化医疗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管理平台,提高医疗救助效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有4418人次获得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9.57万元,平均每人次救助316元,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类救助对象(包括低保证、扶助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享受即时医疗救助2500人次,救助金额共计20.61万元。

3.实施社区小额临时救助运作模式扩面工作,进一步提升临时救助的及时、有效性;研究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和困难助学办法,力争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因病致贫”等问题上有突破;建立完善困难群众物价补贴联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贯彻市慈善促进条例,加强和促进慈善组织管理。

上半年完成情况:完成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的修订起草工作;初步制定了我区困难群众家庭子女助学帮困政策及补助标准方案;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特殊人群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甄别、救助、救治、返乡、安置等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截至5月底,全区共有727户(人)次家庭得到临时救助,救助资金达83.47万元,其中小额临时救助13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49万元;212户困难家庭(424人)领取《社会扶助证》;926人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发放生活保障金为171.69万元;642户、733名困难老人享受了每月100元生活补助,发放困难老人生活补助金累计37.62万元;为2517名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62.67万余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人次,共支出流浪乞讨救助金121万元(含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支出)

另外,上半年还深入开展其他各项解难帮困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区共帮扶、救助各类困难对象5823(户、人),发放困难补助金(慰问金)873.45万元;“365关爱行动”中继续为100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红包共计5万元;协同市第六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行动,完成了142名困难群众白内障手术初检工作;会同区商务局、TCL集团、国贸家电开展“扶贫工程”,为1400余户低保和社会扶助证家庭发放每户价值1000元的电器购买优惠券;及时调整了精简职工及定期定补救济对象补助标准。

4.不断强化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实现从灾后救助向防灾、减灾并重的综合能力建设转变;开展村(社区)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员网络队伍。

上半年完成情况:组织人员对全区的避灾中心(点)进行了专项检查,补充应急救灾物质;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各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更新了自然灾害统计报表;对全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灾害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余册;召开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现场观摩会议,白龙社区、曙光村、沿山村被授予“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至此,我区拥有了5个国家级、3个省级和1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5个避灾中心(点);今年另外推荐了城东社区等9个村(社区)为市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并在全区排查出17户农村困难群众家庭亟需危旧房修缮,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着力夯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基础,重点深化“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1.深化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破解新建社区管理难、新居民融合难等突出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化体制机制,以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拓展功能,提升公共服务全程化和“一站式”办理效益;进一步跟踪指导银凤社区“一委、一会、一中心”的农村新社区工作运行模式,探索“一核多元,点片互联,纵横结合,分类引导”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在抓好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基础上,抓好“一社一品”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品牌;繁荣社区文化,组织展示区社区文化风采。

上半年完成情况:召开了2011年度城乡社区建设考核评定会,并联系我区城乡社区发展实际,修改了2013年镇、街道城乡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有效促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理念,并起草了实施方案,拟将镇(街道)、社区、片区依次分为大、中、小网格,组建网格员队伍,使管理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将社区由服务型向城市管理型转变;创建了涵盖社区各项管理和服务业务的14个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宫达到全覆盖,积极推广居民和好屋、残疾人日托中心等多种服务载体,进一步实现居民自治、自助、自教、自我服务功能;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梳理、征求意见,起草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写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和光明等四个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经验材料。

2.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工作,及时开展“回头看”活动,努力形成“对象广泛、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方式多样”的村委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积极研究探索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完善村干部考核制度、加强竞职承诺监督,努力排查可能影响下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

上半年完成情况:深化村务信息电视公开工作,顺利实现一季度、二季度电视与传统村务公开“时间及时、内容到位”;认真开展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同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省级民主法制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监督指导工作,筹备下半年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

3.强化制度及保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在各镇(街道)进一步落实相应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加强社工队伍能力素质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街道)二级培训网络,着力办好各类社工素质培训班;积极推进村社结对、新老社区结对,继续开展城乡社工相互挂职交流等,加快城乡共融和全域城市化步伐。

上半年完成情况:按照区委办39号文件5%递增机制,会同区财政局发放了2011年增补经费和2013年预发70%的城市社区事业保障经费、农村社区服务管理补助经费,共计2292万元;先后组织举办了城乡社区信息员培训,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培训等;先后分两批派社区干部异地挂职交流学习;落实提高社工工资福利待遇,目前我区城乡社工人均年收入3.4万元,比上一年度平均增加4100元,增幅为13.71%;强化社区工作者激励机制,连续两年在专职社区工作者中考核录用事业干部。

4.创新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指导督促有条件的镇(街道)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加强分类指导和典型示范,城市社区重点抓好社区服务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建社区及农村社区重点抓好社区管理类、融合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年检工作,加快推行网上年检;着力引导、发挥社会组织在协调和解决村、社区各种利益冲突,提供社会公益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半年完成情况:启动了社会组织党建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并在6月底成立了区社会组织促进会。新增注册登记社会团体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家,变更登记社会组织5家,现有社会团体9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1个;完成了全区社会组织2011年年检工作。

(四)着力巩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社会氛围,重点提升优抚安置保障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高优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优抚保障政策,着重做好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数据库建设,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保障体系,全面实现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四位一体”。

上半年完成情况:向342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今年第一季度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共8.5万余元;向重点优抚对象1750人次发放优抚金共187.5万元;向303人发放春节一次性慰问金共45.45万元;向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2554人次发放老年生活补助金13.19万元;向65名在职伤残军人发放抚恤金共30.9万元;向12名“三属”发放全年一次性补差共5.6万元;向26名在职6级以上残疾军人和烈属发放春节慰问金共1.56万元。全区有195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范围,占应纳入人数的100%,医疗补助5587人次,金额为24.73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实现四位一体;我区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人员信息录入了全国优抚数据库。

2.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增加承训机构;进一步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和复员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及时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积极稳妥地做好军休干部房改工作;扎实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

上半年完成情况:今年我区共接收退役士兵96名,其中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95名,转业士官1名。15名退役士兵办理了复工、复职、复学手续;进一步完善了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机制,根据退役士兵切实需求增加了汽车驾驶、汽车维修、物流师、数控车床等多个培训项目,目前共有47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同多家用人单位联系,提早在我局张贴了招聘信息,为招聘单位提供面试场地,进一步提高了退役士兵就业机率。

3.制订新一轮双拥工作目标,加强基层双拥工作,创新双拥工作机制,以建军85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拥工作新发展。

上半年完成情况:扎实开展了驻镇部队春节走访慰问及相关拥军活动,支出慰问金45万元;在各镇、街道成立双拥工作专职机构,重视解决驻镇部队实际困难,并首次向市双拥办申报“省级双拥模范区”;完成了朱枫烈士生平汉白玉雕塑和烈士陵园的整修,并配合开展整修工程的审计协调工作;圆满完成了市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仪式,祭扫人数大幅增加。

(五)着力发展民政事务管理,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1.要全面完成钦寸水库第一水平年移民安置任务,按要求适时启动第二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加大移民创业致富工作支持力度,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和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项目实施。

上半年完成情况: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钦寸水库第一批移民建房工作,104人37户移民建房率已达100%;为1182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发放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累计381.84万元,为524名区管水库移民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共计26.2万元;妥善处理了滩坑水库移民有关自留地分配、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发放等问题的事件。

2.充分利用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加强地名管理标准化建设;重新修订《区地名管理实施细则》,完成与毗邻乡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的签订。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第二次地名普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相关普查成果已上报省普查办,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已着手展开;启用了各镇(街道)地名证明专用章,将出具地名证明的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篇)编纂工作,完成了县、乡两级词条的编纂;逐步开展了毗邻县(市、区)平安边界互访,已完成对北镇线的界线年检及江北区的走访工作,毗邻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起草完毕,目前正在签订中。

3.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做好公共墓地建设和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实施我区殡葬惠民政策;加快殡仪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开展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建设和行风建设活动,加强殡葬执法监管,不断提高殡葬服务和管理水平。

上半年完成情况:今年1月1日起实施惠民殡葬政策,遗体接运、遗体停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殡仪基本服务项目、入葬生态墓地和有山村社员认购骨灰墓费用均由政府买单,并于4月起实现普通骨灰盒普惠。上半年我区减免上述各项费用78.99万元,政策惠及821人;经营性公墓绿化苗木7500余株,投入绿化资金5万余元,累计种植苗木22.55万余株,墓区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大同公墓投入改造资金10万余元,新建了一批花坛葬,历年累计投入墓园改造资金947.66万元;今年1至5月份,全区共死亡704人,火化遗体701具(其中3具外省户籍人员按规定到原籍地进行火化),火化率及火化覆盖面继续保持100%;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庄丽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在庄市、骆驼片区建造一所关怀院”的重点件办理工作。

第8篇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既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为此,我镇党委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各项工作纳进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订了特吾里克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与全镇8个党支部鉴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与9个站所鉴定了纠风工作目标责任书。党委不仅注重抓好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基层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治理,更主要的是注重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落实,明确各项领导的责任,做到各负其责。使目标责任落实到人,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题目,追究谁的责任,形成了层层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机制和格式。每季度对党风廉政和纠风工作检查1次,并将检查结果向各支部、站所进行传达。各支部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经常工作,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使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责任目标得到了落实。

二、完善制度。

为了接受人民群众的监视,把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上墙公示,设立了举报箱,接待室。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党支部按照各自实际成立了3至5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书记、镇长接待日制度,把每周六、日定为书记、镇长接待日,由书记、镇长或副书记、副镇长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并针对来访群众反映题目给予解答,解答不了的具体记录下来,在调查核实后实时给予解答。制定了制度,坚持每一名领导干部轮流接待群众上访,做到为人民群众做主,为他们排忧解难,至今接待上访群众11多次。确定了*生活日,各居(场)召开了*生活会。镇党委要责备镇5个居委会、二个场及七站八所制定财务公然制度,实行财务公然,专门设立了居(场)务公然牌,对居(场)里的财务收支情况必须说明,做到收支一条线,一支笔审批,完善了财务治理制度。镇机关的财务也实行公然化,设立了财务公然栏,截止目前,没有发生群众集体上访事件。

三、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廉洁自律的教育工作力度。

纠风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规范执法行为,树立*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彻底解决“门难进,脸丢脸,话刺耳,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进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以促进行业风气的根本好转,把群众满足不满足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工作的落脚点。镇党委在每个星期五的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了州纪委、县委、政府、县纪委印发的有关文件和材料;同时为各支部订制了一本《中国*党内监视条例(试行)》、《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集中学习;狠抓落实科级干部的学习,特别重视定期和分阶段的教育基层党员干部;利用宣传标语、板报等多种渠道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扩大了宣传力度和反腐倡廉辐射面,着重提倡廉洁,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反*,要以身作则,对干部和群众做到率先垂范。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逐步进步了全镇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识,保持了*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并不断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为进一步加强了行风、政风建设工作。今年将乡镇财政所、社保所、民政办定为重点行风评议单位,并聘请了机关、站所、工商个体户、三老职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15人为行风、政风评议监视员。并于6月11日召开了上半年行风评议大会。计划于10月召开全年行风评议座谈会和行风评议大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及发放测评表的形式对行风评议单位进行测评,征求意见,及时汇总进行反馈并限期进行了整改。以此重点解决了政府职能部分及基层站所工作职员执法不公、刁难群众等题目,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了侵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题目。

同时,继续加强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治理。今年我们继续按照集体土地清查计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全镇集体土地清查丈量以及集体资产清查造册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集体资产和资源的治理。同时,结合清查过程中出现的题目,进一步加强了对涉及集体利益的各类承包合同和协议的规范工作。

并且根据县纪委会议要求,结合我镇在“三资”治理方面存在的题目,组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人大、纪委领导为成员的“三资”治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特吾里克镇、站所、场(社区)“三资”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特吾里克镇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实施办法》、《特吾里克镇集中采购实施办法》,同时还结合实际形成了特吾里克镇采购中心职责、招投标简章、招投标纪律、招投标服务中心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加强和规范了我镇、站所、场(社区)“三资”治理工作。

四、制定机关干部治理制度,严格工作纪律。

(1)为杜尽干部迟到、早退现象,特制定《特吾里克镇机关干部考勤办法》、《机关干部职工请假制度》、《特吾里克镇干部违规待岗办法》,天天早上上班实行干部挂牌制度,迟到者给予教育,要求干部下居(场)和外出都要请假,至此,机关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观,迟到、早退的现象没有了。我们还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制度,逐日有一名领导带班,两名干部值班,无故不值班者,追究相应责任。

(2)学习制度。讲学习,进步政治理论素养,丰富理论知识,改进工作方法。进步社区(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捉住“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这个中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态度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

五、、查办案件工作方面。

我镇全面贯彻新时期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落实《关于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各级领导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通知》,认真进行接待,坚持有访必查,有查必果的工作制度,将责任落到具体职员。并坚持不懈地实行承诺制和公示制,限期整改。20*年上半年共受理4件事件,并认真查办,解决了4件。调解民事纠纷96件,调解率达98。

通过对事件的查办,建立领导接待日和登记制度,彻底解决了社区居民及农民群众上访难,解决题目难的题目。使各类上访事件得到了减少。把解决在萌芽状态。

六、党务、政务公然方面。

今年镇纪委加大了对七站八所、5个社区、两个农业场的党务、政务公然。镇党委要责备镇5个社区及两个场和各站所制定党务、政务公然制度,实行党务、政务公然,专门设立了公然牌。

七、以“双创”工作目标为着力点,坚持抓好纪检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我们严格按照“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和县纪委“双创”工作的要求,抓好镇纪检干部的自身建设。使纪检干部尽不能在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出题目,也不能在纪律上、业务上、作风上经不住检查。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进步素质。镇纪委班子成员自觉建立学习制度,有学习笔记,通过学习不断进步自身素质,以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二是健全和优化纪检干部队伍。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纪检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并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和工作汇报、工作交流制度。即每月召开一次纪委例会,每半年搞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以此来强化工作任务的落实。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作任务的考核,以此进步镇纪委班子成员的自身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镇在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一些做法,在工作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必须和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思想、组织、工作、考核四落实。同时善于捉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抓出成效。

总之,通过抓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必须和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思想、组织、工作、考核四落实。同时善于捉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抓出成效。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按照要求抓好第十个党风廉政教育月工作。举办第二届“清风杯”廉政字画展。

二是成立特吾里克镇便民服务中心,以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为工作出发点,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第9篇

一、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体推进

继续依照《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创建全国一流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方案》既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确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异地重建方案、清理公布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梳理编辑了《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在入城主要路口设置了全省统一式样、风格、内容的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指示牌和政务服务公告牌,服务大厅设置了引领咨询台、服务窗口设置“首问责任岗”、统一制作工作人员吊牌、工作装,落实了体育活动场所和报刊、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全面完成了2010年度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加快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以“先恢复,后规范、完善、提高和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和《市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稳步推进。一是结合灾后基层阵地重建,对市7镇,114个村重建镇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服务场所、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前台窗口柜台式服务,后台开放式办公的模式,规划设计透明、公开的便民服务大厅。该项工作已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截止2010年10月底已有90多个村开工重建,师古等灾后重建维修加固的4个镇和红白镇等再后重建的10个镇已经全部通过发改立项;二是灾后重建的村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必须的办公设施和用品;三是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并重,提出了统一整合网络资源以“数字”为平台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互联互通的三级网络信息平台工作思路,逐步实施网上受理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前,该软件正在紧张的开发中,预计将于2010年12月投入试运行;四是建立完善了便民代办服务等工作运行机制20余个,并落实了代办服务经费、目标管理制、专项考核制、督察通报制等保障机制;五是积极推进项目授权和下放工作,分别建立了镇村代办项目目录。

目前,马祖镇马祖村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已于今年4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590工程”进一步深化

(一)“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窗口授权率100%,项目到位率100%。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三年来,市政府先后多次通过部门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督察、现场办公、签订承诺书等形式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现有24个项目部门进驻中心设立了常驻服务窗口,19个项目部门进驻综合服务窗口,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3个市级部门的156项行政审批和88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中心集中受理办理,项目进驻率100%;24个常驻服务窗口部门全部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落实了审批科长,并与窗口首席代表签订了全省统一的授权书,项目授权率100%。

1-10月,政务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共计受理办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90470件,办结90493件(含承诺件)当场办结率为94.28%,承诺时限内办结率为100%,累计节约行政审批时限350570个工作日(按法定工作日计算)。

(二)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一是推行行政审批一审一核制。出台《市行政许可一审一核暂行办法》,优化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办事周期。二是逐项清理、调整、规范我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并按照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和“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实施流程再造,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动态提速。目前,95%以上的办事环节都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完成,即办件比例由运行初期的7.9%提高到29%,承诺时限一般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与法定时限相比较平均压缩审批时限17.52个工作日。

(三)“三项制度”落实,监督机制健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印发了《市政务服务中心2010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方案》,在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的同时,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涵盖人员管理、办事规则、责任追究、考核评比、监督投诉等方面的运行管理机制40余项,并制作成《工作规范(一)、(二)》,确保了从服务规范、项目管理、审批运行、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管理都有章可循;市效能办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定期暗访,加大了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市纪委、市监察局在中心设立了投诉窗口,加强了纪律监督;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了“值班长巡查制度”,加强了现场监督;聘请了政务服务监督员,开展社会监督;设置意见箱、评价仪,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建立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开展适时监督,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保证行政权力依法、公正、透明运行。

一年来,中心未发生一例“吃拿卡要”和其他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情况,有效投诉为零。

(四)加快实施并联审批,服务灾后重建项目。继续落实好“并联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绿色通道”、“全程跟踪代办服务”相关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通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项目的迅速实施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做到项目审批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政务服务中心在结合前期运行经验在反复征求窗口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草拟了《市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试行)》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以什府发〔2010〕27号文件形式下发。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好建设工程项目的并联审批工作,中心还会同市监察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等单位制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通报制度”,从制度上对并联审批工作中部门职责、部门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等进行了明确。

1-10月,并联审批窗口受理并联审批事项674件,办结674件,平均每件比实施并联审批前节省审批时限30多个工作日。

(五)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按照“管办分离、统一管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工作原则,市政府将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国有资产转让活动、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等活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行。同时,还结合实际拟定了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公交资源交易项目目录。二是建立标准化交易场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分别设立了开标室、评标室、固定价比选项目抽取室和拍卖室,开通了网络系统,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视频监控设施、挂钟、档案柜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三是建立配套运行管理机制。作为全省“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试点县级市,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本着合法、规范、高效、易于操作的原则,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招投标工作协调机制》、《招投标服务规范》、《开标评标活动的现场管理制度》,《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办法操作规程》等运行管理机制,使交易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四是落实现场全程监督服务。将《招投标开标现场会议纪律》、《评标专家须知》、《监督管理人员须知》等相关制度公布上墙;所有的现场监督人员、招标人员和机构人员均佩戴中心统一制作的工作牌;对进场交易项目的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及中标候选人等交易信息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实行全程录像,保存60天。五是实施专人项目跟踪服务。本着为灾后重建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已确定承包人的项目实行了专人跟踪服务,掌握项目的工作进度。并针对跟踪过程中发现的个别投标企业贪图项目多,无法确保项目进程以及个别项目中取后未及时签订承包合同等问题,编制完善了《随机抽取企业须知》,在投标企业报名前大力宣传,同时将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项目存在的问题向市纪委、市监察局做出汇报,促进了该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今年1-10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共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服务194宗,为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提供服务7宗,组织开展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活动225宗。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先后收到企业赠送的锦旗10余面,表扬信10余封,“中标企业觉得满意,未中标企业觉得公平”是投标企业发自内心的评价。

(六)强化人员管理,健全激励机制。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的规定选派窗口工作人员,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纪律过硬的人员选派到窗口工作,确保窗口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中心工作的特殊性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以及“红旗窗口”、“政务服务标兵”评选办法;积极协调人事等有关部门,适当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兑现了每月200元的绩效考核金。

四、强化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务”

为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市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强监督,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提效率,全力打造“阳光政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科室、服务窗口的具体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窗口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渠道,确保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先后制订了《办事公开制度》、《对外宣传及信息公开工作意见》、《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程序。并由中心综合业务协调科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网络信息管理科具体负责信息的对外和更新工作。

第10篇

去年8月份以来,我院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满意在我院为宗旨,紧紧围绕发扬“抗非”精神,当好“健康卫士”这一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通过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推进医院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医院的行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我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医院基本情况

*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市红十字医院、*市眼科医院、*医学院眼科教学医院)。创建于*年。目前医院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700张;拥有1个省级重点专科,四个市级重点学科和五个院级重点专科。在职职工1*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96名,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3名,研究生83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名,*市优秀专家4名,*市拔尖人才5名。医院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婴医院,江苏省医师进修基地,国际白内障复明基地,国际“微笑列车”定点唇腭裂手术医院;*市眼病防治研究所、*市脑血管病研究所和*市不孕症研究所皆设于本院。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设置20个病区,24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3个研究室,10个科研室,承担着本市和苏鲁豫皖的主要医疗及抢救任务。20*年医院门诊总量36万人次,出院1.6万人次,总收入1.47亿元。

二、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情况

去年8月份以来,我院根据省厅(20*)37号文件和*市卫生局(20*)41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纠风办和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塑造高素质职工队伍,创建文明单位为根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现富民强市,保持苏北领先,保持淮海经济区领先,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目标,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医院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坚持“评”、“纠”、“建”共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促进医院行风建设。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院行风工作。20*年8月7日,市卫生局召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之后,我院多次召开党委和行政会议,研究落实开展民评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计划,成立了由院长、党委书记蒋明伟同志为组长,院职能科室各基层总支书记和工会、团委参加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利用职工大会、办公会、院周会、政治学习等各种方式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开展民主评议行风的重大意义、目标和举措。全院共印发学习材料1000余份,组织民主评议专题学习四次,在落实组织机构的基础上,院评议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实行职能科室包片定点的方法,深入基层,组织学习,查找差距,积极整改。在宣传发动阶段,我们坚持强化思想教育,在内强素质上下功夫,筑强思想道德的防线。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院职工在民主评议行风中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全院形成了大力宏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新风貌。

在大力宣传卫生民主评议行风重要意义的同时,我院先后召开了两次院外监督员会议,召开了48家乡镇指导医院院长座谈会和新闻单位座谈会,向社会公布民主评议行风的热线电话,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人民群众了解我院卫生行业建设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工作目标等。通过兑现承诺,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医院的行风新变化,提高社会满意度。

2、从严要求,抓好自查自纠。从去年8月下旬到9月,我院着重在民主评议行风的关键阶段--自查自纠方面下功夫。对照评议标准,一是做好自我排查,先后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印发住院、出院病人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组织明查暗访等有效形式,逐级对医院行风建设的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按照省市卫生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考核方案的要求,从组织领导、服务承诺、自查整改、方便就医、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合理收费、改善条件、药品招标和廉洁行医十个方面查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20余项,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能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改的限期整改,暂时有困难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结合门诊大厅改造,进一步方便就医,实行划价收费一次以及药房窗口柜台式服务,建立中心采血室,对各种检验、化验报告集中管理并提供药价查询,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公示,针对病人看病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实行分散挂号,分层收费,方便病人就诊,在规范服务提高质量方面,进一步推行病人选医生制度,实行医患沟通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同时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医院考核委员会多次研究,印发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综合考核体系》逐月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在合理收费方面,严格执行省市物价收费标准,实行收费项目和服务价格公示,药品价格查询制度,进一步细化门诊住院费用清单制,并在门诊大厅药房实行门诊药品清单制(超市化服务),使老百姓明白就医,放心消费。

为了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我院投资140余万元,改建扩建门诊大厅,装修了门诊输液室,调整了门诊用房,使病人就诊流程更加合理方便,为了给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院为住院病人提供24小时就餐服务,在病区公布订餐电话,同时投入资金使住院病房的生活设施保持完好,基本解决了住院病人洗澡难、上厕所难的问题。

在廉洁行医、采购招标方面,我院坚持院务公开,对药品、器械和大中型医疗器械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行医教育。去年一年来,医务人员共退红包价值1万余元,未发现收受红包等违规行为。

3、重视用民主评议的结果来推动医院行风建设。在民主评议阶段,我院先后接受了市纠风办和卫生局行风办组织的行风监督和测评工作,主动为评议人员提供热情、快捷、周到的服务,随时随地接受评议人员的检查和咨询。高度重视在评议过程中对我院提出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及时进行反馈。

4、抓好总结整改,巩固民评成果。在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和民主评议阶段后,我院切实抓好总结阶段工作之后,针对卫生行风监督员及广大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针对卫生行风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定了“员工手册”,修订了廉洁行医的有关规定并公示。加大监督制约和查处力度,使行风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在整改、总结过程中,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级分阶段总结民评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存在的差距,继续抓好各项承诺的落实。

三、开展民评工作的几点体会。

民主评议工作,是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在半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

1、组织健全、领导重视是搞好民主评议工作的基础。这次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与以往工作相比,要求更高,操作更加规范,评议的范围更加广泛。搞好民主评议的关键前提是加强领导,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事关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大局。医疗卫生行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民评”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通过这次民主评议活动,能够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明确指出我们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反对什么。对医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整改。切实树立卫生工作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崭新形象。

2、坚持依靠群众,开门,是民评取得良好成果的关键。我们在民主评议过程当中,清醒的认识到:民主评议行风实际就是开门,开门树新风。院党委、院各级职能部门,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承诺公示、行风热线、院外监督员、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对于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闻过则喜,虚心接受,认真改正,以评促纠,边评边改,使民评工作收到扎实的成果。

3、自查自纠,是保证民主评议成果的重要阶段。自查自纠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民主评议工作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民评过程中,按照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切实做到“四查四找”:一查思想,在党性观念,群众观念,文明服务的意识上找差距;二查作风,在为群众服务措施效率上找问题;三查纪律,在执行纪律,规范服务,廉洁行医等情况上找不足;四查制度,在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和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上找漏洞。通过“四查四找”,确保了整改阶段工作的深入扎实,使民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

第11篇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县民政局承担着保障基本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为把软环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确确实实抓出成绩,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软环境建设列入工作重点,结合实际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局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相应的行评工作机构。构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和浓厚的评议氛围。二是落实工作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务必管行风”的原则,明确局机关负责人和各单位负责人为软环境建设工作第一职责人。三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订了《县民政局2020年度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软环境建设工作,对全县民政系统软环境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与安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二、严明纪律、落实政策

(一)强化效能建设。着力提升机关形象,打造高效机关。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打造行政审批的绿色通道。继续深化政务公开,主动理解群众监督。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办事制度、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及标准等基本信息告知于民。

(二)严肃办公纪律。明确要求各单位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工作纪律;不准无故离岗、脱岗、串岗、上班迟到、早退等;不准故意刁难服务对象,拖延办理时限,工作推委扯皮,效率低下,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不准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或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发生。对于发现问题未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影响工作效率和损坏干部形象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的职责;对工作纪律松懈、工作秩序混乱、作风不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教育,并督促限期整改。

(三)严格推行AB岗制度。为了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我们落实了投资项目领办代办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制度,合理设置了服务窗口,科学安排了工作人员,重点明确了在岗时间工作纪律、设立了窗口人员去向标牌。

(四)强化民政救助和管理作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加大城乡低保、救灾救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在社会救助资金(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群众救助)的发放上,我们严格执行社会化发放制度,将救助资金一次性打到救助对象的银行卡上,医疗救助能够实行一站式救助,即在医院出院结帐时在网络上一次性报销。健全“三社联动”机制,完善社区组织发展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社会工作团体参与的体系。持续推动社会组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直接登记与双重负责相结合的混合型等登记制度,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

三、简政放权、优质服务

(一)深入推进“只跑一次”办理。按照“放、管、服”改革工作的要求,我们列出了本部门权力清单共49项,在县户政大厅设立了行政审批窗口,将自身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安排到窗口,使所有的审批项目都能做到按时限办结。聚焦“只跑一次”目标,加大民政职能转变力度。民政审批权力清单,拿出放管服目录、权限及办法,逐步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让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的大部分事项实现“只跑一次”。截止目前,公示“只跑一次”项目24项,其中行政许可6项,确认13项,给付2项,其他3项。我们对上述24项服务项目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做到能简化的就简化。我们将部分烈士子女定期生活补助申报、初审以及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村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申报、初审下放至各乡镇。上海盛旺集团拟在我县景台镇永久村建设一投资为约1.2亿元经营性公墓,我们立即选派社会事务科负责人亲自领办代办,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发改、建设、环评、规划、土地审批等相关手续的办理,并带领项目投资人去水利、交通、林业、文化旅游等部门逐一征求意见,此项目现已通过政府常务会研究后上报省民政厅,待省厅批复后立即施工建设。

(二)努力构建诚信环境。围绕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原则,我开展了对机关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状况社会监督工作。要求机关相关部门要做诚信带头者,做到有诺必践,对企业和服务对象承诺服务优惠政策要清理备案,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同时,在各养老机构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营造守法经营、讲求道德、诚实守信、公平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在服务方面,我们开展了“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祝福相送、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递”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我们坚持领导带头,从我做起。一是认真学习政策文件,解决认识问题;二是对照先进找差距;三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例如:一些城乡困难群众咨询低保办理、医疗救助政策等问题,接电话的科室不一定是分管此项业务的科室,我们制定了一条纪律,即能解答的解答,不能解答清楚的必须提供分管此项工作业务的人员,直到满意为止。

四、强化督导、落实责任

为了使软环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十分注重跟踪督办,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特别是对群众有反映的问题(例如:政策宣传不到位问题),立即督促限期整改。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召开各科室负责人会议,汇报本科室涉及到的软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彼此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在软环境工作中执行不力出现问题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第12篇

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作用,推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

按照省、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2009〕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2009〕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2009〕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2010〕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常抓不懈,建设优美整洁机关

按照市环境整治办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坚持门前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门前无垃圾、无乱堆、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摆摊点、车辆乱停乱放、植物死缺等现象;办公室内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墙壁、门窗内无破损、无污迹、蜘蛛网,桌面、窗台无灰尘、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无乱吐、乱贴、乱画现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每周清扫责任区,积极参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动,对此项活动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认识和参与自觉性,机关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二)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区、顺德小区。

(三)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辖区内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区无法清运;“牛皮癣”等反复出现,保洁工作难。

五、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民政局把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以创先争优为契机,认真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具体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着力推进城乡社区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2010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作用,推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

按照省、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2009〕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2009〕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2009〕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2010〕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常抓不懈,建设优美整洁机关

按照市环境整治办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坚持门前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门前无垃圾、无乱堆、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摆摊点、车辆乱停乱放、植物死缺等现象;办公室内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墙壁、门窗内无破损、无污迹、蜘蛛网,桌面、窗台无灰尘、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无乱吐、乱贴、乱画现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每周清扫责任区,积极参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动,对此项活动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认识和参与自觉性,机关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二)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区、顺德小区。

(三)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辖区内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区无法清运;“牛皮癣”等反复出现,保洁工作难。

五、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