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文化观

社会文化观

时间:2022-04-29 11:4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文化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文化观

第1篇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广告 传播 话语 符号 社会价值观

现代广告不仅仅拘泥于商品信息的简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拓展,广告越来越期盼对受众进行观念价值信息的传播和影响。一方面,受众的消费价值判断会影响到现代广告话语的意义构成;另一方面,广告话语在传播、解构过程中对受众又会带来逆向话语意义的重建。消费文化在广告话语中意义的构成、传播、重建成为关注焦点。

广告话语“意义”的构成。广告话语实际上是一种消费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商品附着在广告话语中成为消费符号。每一则广告都由自己的符号系统形成特定的背景关系和消费价值取向,而广告话语又是如何在大众传媒的背景下成为消费符号的呢?

广告话语“意义”的产生,第一阶段是由广告创意人员去完成的。其间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对组成广告话语“代码”的预设,而“代码”是解读符号和话语意义的关键概念。意义的产生取决于代码系统,不同群体的代码系统又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对“意义”的把握是编码者与解码者双方互动、博弈的结果。广告创意人员首先要对广告产品或品牌的市场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然后再对市场进行目标消费者细分和洞察。在目标消费者洞察中,必须了解其独特的代码系统,这是广告创意强调的“消费者中心”原则:了解消费者怎么想远比自己怎么想更重要。尽管如此,广告创意在广告符号的编码过程中还是带有猜测和冒险的自我意识,广告话语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会被重新解读。

广告话语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影响着广告话语构成中的独特系统。如罗塞尔・瑞夫斯提出的广告创意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独特销售主张”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广告话语的构成指向重点在产品与产品间的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足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甚至能促进销售。只有寻找到合适的USP广告话语才能“穿越喧嚣”,达成广告促销的目的。在产品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广告话语仅仅从产品本身的属性去寻找USP,已经不带有普遍性意义。而现代广告创意的重点从促进商品销售转向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大卫・奥格威认为:“每一则广告都应该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现象在做贡献。”广告话语的建构需要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需求,广告话语需要找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点,这个关联点就会成为消费者接受的广告符号。在这里,广告同文学、音乐、美术等话语形式一样,成为文化资本的一部分。和其他话语形式相比,广告话语显然容易掌握得多。因为广告话语的建构本身就是从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大众性和复杂性出发的,广告话语与社会价值属性之间的联系是相对明显的、固定的。广告话语建构时使用的符号系统也是消费者熟悉的、容易掌握的,消费者只要能看懂广告就行。广告这种文化资本还可以通过实际的消费行为来重温和强化,消费者购买了商品,在实际消费的时候,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自己特有的文化资本。

广告话语传播中的受众消费文化观念。广告话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受众的消费文化观念上。同时,受众的消费文化观念也会对广告话语的理解具有最终的“解释权”。广告话语会随着人们消费价值观念的变迁而改变,而对广告话语传播中的意义判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媒体对受众个体影响的有限效果,而应该通过考察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对人们消费文化观念的影响来考察受众消费文化观念与广告话语之间的关系。

广告话语不能脱离社会结构,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它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价值观的变迁是广告话语不断变迁的根本。对广告话语意义的判断,更多的要去考察受众消费文化观念的变迁。

广告话语针对的是一定的目标消费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告话语一经传播,其受众就不再仅仅是具有消费意向的人群,它所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社会的构成关系,广告话语被具体化到各种社会组织、群体和社会语境中,话语变化是各种关系和社会思潮演绎的结果。无论在广告话语的形成还是广告话语的传播过程中,广告话语都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广告话语秩序、广告主题和文案的产生、渠道和媒介、与公共关系合作的方式都“依赖于社会成员对资源的控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结构、规范、习惯和价值趋向的限制”。广告话语的建构不是一个单独封闭的过程,广告话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传播过程。单单从广告作品的制作来看,就要经历五个基本阶段: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制作―广告―后期反馈,这一过程必须与其他话语建构过程相联系,在此过程中形成话语互动、达成社会共识,只有基于理解基础上的广告话语,才能有效地向目标消费者传播信息、观念。广告话语的建构并非来自人们头脑中思想的任意发挥,而是来自社会实践和社会结构关系,来自社会规范和人们价值观念的限制。只有置于整个社会结构关系中,广告话语的意义判断才得以实现。社会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变化而改变和传承。现代消费文化观念对广告话语的意义判断有着深远而潜移默化的影响。

消费文化观念的重构。综观社会消费文化观念,随着社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由整体价值取向更多地转向个体价值取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人本主义思潮强调人的意志、反理性、反传统、强调自我、强调自由。在大众消费时代,现代消费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广告话语所意味的意义判断已不再是单纯的说教,而成为日益美好的生活方式,受众通过广告话语不仅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生活方式,而且完全能够掌控这样的生活方式。受人本思潮影响,受众的消费文化观念更注重自我,强调自我意识,“人们在商品中识别出自身”。人的个性需求决定着市场的方向,广告商品更多地去挖掘个体价值的指向。消费者不再只追求商品的“物质层面要素”,转而关心商品的“精神层面要素”。

市场一元化的消费格局被碎片化,社会经济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人们的多重需求和多重发展,消费者的审美意识和消费价值观也从单一价值取向转变为多元价值取向。广告话语的诉求理念也映衬着这样的取向变化,广告话语更多地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更多地探究人类的精神需求,更多地彰显反叛的消费个性,更多地鼓吹消费美学。广告话语更多地表现为形式上的碎片化和内容上的去中心化。

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对一个时代而言,社会文化价值观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广告话语的表述系统。大众媒介将人们置于同一的社会共同文化体,大众媒介在整合社会价值观、推动社会进程、形成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在商业社会,这种影响力通过广告话语对社会的建构作用来体现。广告话语是社会构成,并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受制于社会阶级和其他关系,受制于规范、习俗和价值观念。广告话语不仅表现世界的社会实践,而且在意义方面阐述世界、建构世界。人们通过传播媒介,利用符号系统来思考和沟通,建立社会规则,传递不同的意向、意义,借以重建社会观念,建立和维持知识和信仰体系。

长期以来,广告话语被认为是蛊惑人心的传播利器,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广告话语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的强势话语。但从广告话语的构成、传播过程分析,广告话语仅仅从审美的角度表现商品(品牌)的客观价值,而这样的表现是以社会价值和消费者意识为背景的。广告话语正成为消费社会的标志话语,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话语正脱离原始的“标签式”的纯粹经济活动而成为一门关于商品(品牌)的观念“艺术”。从广告话语系统去作意义判断,对受众和社会具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对于受众可以在现实和虚幻中分清界限,在欲望与真正的需求之间找到适合的平衡点,成为真正成熟的消费者。社会应当正确使用广告话语系统,为社会的文化价值建构做出积极的努力,纠正文化中的糟粕,正确引导消费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2.偌曼・费尔科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第74页。

3.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4.程宇宁:《从形而下的识别符号到形而上的品牌精神――也论品牌价值内涵的演变及其形成》,《现代广告学刊》,2005年版,第110页。

第3篇

关键词:俄语教学;文化教学;俄罗斯文化;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18-01

俄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中的一种。从彼得一世尝试教授到俄的德国人俄语开始算起,俄国的对外俄语教学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想学习俄语。在俄罗斯,一些著名的大学专门成立了俄语教研室,俄罗斯的对外俄语教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前景广阔。近年来,俄罗斯发展对外俄语教学,传播了俄国的语言与文化,同时也推动了其文化教学理念的发展。

一、文化教学理念的形成

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备受重视。教学专家们都认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作用巨大,文化教学必须融入到现代外语的教学之中。语言国情学产生于前苏联的p kИ教学领域,适应了交际和文化因素,对于对外教学来说,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研究这门学科,以语词为词汇的单位,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语义功能的中介作用,补充语言单位的文化功能。一些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说明了语言国情这种教学法的作用,是为了保证不同文化的双方进行交流时,可以相互理解。也就是说,语言国情学可以进行应用研究,其理论研究反映出语言和文化的作用关系,指出该种关系的信息源头,这其实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语言国情学把不等价词汇、格言警句、成语等作为研究的对象,揭示语篇中包含的民族的文化语义,这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反映了说该种语言的人所具备的文化与经验。

二、文化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发展

(1)语言文化能力假说。沃罗比约夫认为,语言国情学是语言文化学的应用。借鉴以前学者提出的语言能力这个术语,后来也有学者提出,语言能力是被理想化了的,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整个语言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映,通过分析统一语义、语构、语用等几个层面,研究了语言文化客体对象,了解了语言单位,辩证地把语言单位本身的意义与外延的意义统一起来。他把语言单位定义为语言文化单位,研究拓展客体物语言文化单位的含义和语言同使用的人的语言文化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读俄语笑话,语言好像都懂,但就是不懂笑点所在。从教学应用层面来说,研究分析语言文化单位,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在理论上推动了教学法的不断发展。

(2)浅析文化观念。与沃罗比约夫所提出的理论相较而言,斯捷潘诺夫从意识层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观念这个新的研究单位。观念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民族文化的内涵,该学者从历史角度去描写文化常量,利用不同时期的篇章去证明这些文化常量的内容。他在研究中论述了观念与常量。观念是一种文化形式,有民族的标记,它通过词组、词汇和句子表达出语言文化的内涵,对说这种语言的民族来说,意义非凡。斯捷潘诺夫认为,观念和观念关系的总和就是文化,从意识世界的角度来讲,是人类文化基础的内核,也是该民族文化的要素。文化观念是一种记忆单位,是文化进入语言使用者意识世界的具体形式,文化通过观念这种方式进入人的意识世界。而观念是一种手段,影响人类进入文化。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就掌握了进入这种语言的世界图景,掌握了这种世界图景,就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个民族所具有的世界观。分析文化观念,可以培养学生从观念到内涵的分析能力。而以此为基础,学生可以了解俄国文化中重要的观念,进而理解构建民族心智的那些信仰、习惯、世界观等。

(3)研究社会文化定型和交际行为。提出语言国情学的学者认为这门学科研究的领域过宽,无法很好地关注语言活动中的民族文化,这就是民族社会文化的定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普罗霍罗夫开辟了新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文化定型和交际行为具有的作用和地位,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普氏强调,顺利的跨文化交际,不但要考虑理解自身的文化因素而且要考虑他人的理解,这些文化因素在语言和文化的教学中,都要被考虑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文化学是一门既具有兼容性又具有跨学科性的综合类学科,它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同语言教学法有着重要的联系,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促进对外俄语教学的实践和发展。虽然学者们的视角不同,但是他们都主张现代外语教学要开创新的模式。跨文化交际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入文化因素,增加它的教学内容。语言国情学是文化教学的源头,在发展中要紧密结合跨文化交际,从只重视导入文化民族性与特殊性,逐渐地变为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与对话。此外,还要在开放的教学系统中不断地补充一些新原则,反作用于现在的原则。文化教学的理念具有开放性,其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参考文献:

[1]尚明霞,常利国.解读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大纲》加强对外俄语教学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5(01).

第4篇

关键词:酒吧文化 酒吧空间 氛围营造 色彩 照明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66-01

一、酒吧的设计和构造

酒吧空间作为一种特定的环境空间,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纯功能需要外,更需要表达某种主题信息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传达深层的主题信息,引出特定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空间环境。所谓“酒吧空间的氛围营造”就是在酒吧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为表达某种主胚或者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所进行的含有某种要素的理性加感性设计。带有主题的设计有助于把人们的感觉上升到完美的精神境界,从而更加突出设计带给人们的酒吧气氛,其表达的设计观念在整个人们文化心智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很好的表达酒吧设计呢,就从酒吧的空间设计,色调,环境氛围营造,灯光修饰等说起吧。

酒吧空间设计是酒吧设计的最根本内容。在设计酒吧空间时,我们结合整个酒吧的发展和起源,要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空间矛盾。从而有条理的组织空间,规划空间。酒吧空间应生动、丰富,给人以轻松舒适的感觉。在其中空间的氛围营造又是空间设计中最为关键的。

二、酒吧的设计的氛围营造

酒吧的环境氛围营造的表现意念十分丰富。生活中社会风俗,风土人情,自然历史,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素材都是设计构思的源泉。从人的社会文化属性来看,酒吧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他总是与人们的思想观念相联系,人们都希望去一个与自己心理和情感特征相符合的酒吧。通过一定的设计意念营造出某种特定的氛围,是酒吧空间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设计意念的表现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和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它与社会文化,地域文化,人们的环境心理以及环境的内在目的紧密相连。随着酒吧空间的性质和类型的改变,环境氛围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对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恒常性,人们总是按生活的经验来估计相应的气氛,这为主题气氛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某种主体的象征性,把不可知的变为可知的,把埋于心理深层的变为可见的,把无形的变为有形的,把模糊的,不可琢磨的概念,含义,感情具体化出来。通过某种氛围的营造,使人们产生“移情”,进而产生形象与感情的连锁反应。

在酒吧空间的氛围营造中,设计师常常采用某种符号作为设计的母体。这些形态符号可以与人们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相关;也可以使个人情感因素的体验。符号学的研究为揭示室内环境视觉形态符号以及其形态创造的规律打下了基础。人们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感知是通过某种特定的符号信息来传递的,即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形态符号来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

(一)利用装饰形态符号进行氛围营造

酒吧的装饰形态对氛围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装饰形态的造型常常反映着酒吧环境的某种风格,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基本相似的空间中体现出迥然不同的环境氛围。

(二)利用情景形态符号进行氛围营造

室内的景观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在酒吧内部环境设计中应当有意识,有目的的重视景观设计。用现代材料创造出自然情趣。由此感受到内在主题的含义。

(三)利用照明形态进行氛围营造

照明形态是创造酒吧环境的气氛的重要手段,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的变化。例如利用光的色彩,光的调子,光的层次,光的造型等构成含蓄的光影图案,创造出情感丰富的环境气氛。

(四)利用色彩关系进行氛围的营造

色彩在情感表达方面能给人们非常鲜明直观的视觉印象。色彩心理,物理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的色彩心理效果初步规律,为我们分析人们对酒吧环境色彩的感受提供了依据。色彩的氛围营造的关键在于以色彩来把握人们的心理,使采用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与回忆,从而达到唤起人们情感的目的。

(五)利用材料与机理进行氛围营造

肌理使材料表面的组织构成所产生的视觉感受。酒吧环境中每种实体材料都有着与他固有的视觉,感觉特征相吻合的“表情”,不同的激励有不同的“表情”。如具有原始力量感的粗造毛石墙,粗狂雕塑感的水泥表面等,设计者往往将这些“表情”与主题的创意联系在一起,共同表达某种环境主题氛围。

第5篇

档案文化价值的形成理念是,为了完成档案的文化职能,表现出档案事业系统当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形式和有关要素在特定环境中的运行原理。第一,内部矛盾属于事物变化的重要矛盾,在档案所表现的表面文化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时,应该推动档案文化价值方面的开发。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人脑在认识与感受客观事物的时候,进行一种非常高级的理性思维活动。所以,应该进一步开发并且全面的挖掘档案的文化价值,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第二,就外部环境而言,要想完成档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全面利用档案的优点,在文化竞争当中获得优势。档案文化价值不可以局限在档案文化的价值开发,而是要把档案的文化价值融入到社会文化当中。例如,资料、文物以及互联网信息环境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和网页。因为档案的文化性间接影响了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竞争观念也是档案文化价值在进行开发和利用时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二、档案文化及其分类

笔者认为如果要对档案的文化价值实行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文化、档案文化的相关概念,它是我们对档案文化价值准确认知的基础和前提。文化的概念和范围很广,因此当前学界对档案文化这一定义有多种解释。本人认为,档案文化这一概念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定义:广义的和侠义的。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档案是文化形态的一种产物,遵循文化产物的所有特征和商品的总和就是档案文化。档案文化有多层含义,它不但涵盖档案的实体文化,还涵盖档案的事业文化。档案属于文化范围,文化涵盖档案所实施的所有的服务工作、管理工作以及档案库基础设施等。比如:档案浏览文化、档案建筑文化、档案管理文化以及档案传播文化等等。另外,以档案、档案服务以及管理工作为中心的档案事业,也隶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由此我们可知,广义的档案文化从阔度上来说,特别广,不仅涵盖档案的实体文化,还涵盖档案的管理文化、档案学文化以及商品文化等。侠义上的档案文化专指的是档案的实体文化。从档案部门的文化建设和完成档案文化价值方面来说,本文所指的档案文化是侠义上的档案文化。

假如想要准确的认识档案文化价值,那么就一定要对档案文化做出合理的分类,进而掌握各种类型的档案文化价值。而要想对档案文化进行分类,就应该先考察文化的分类。相关学者对于文化的分类进行了很多的探索。英国学者马林诺斯基按照文化的职能,将复杂的文化现象分成四个部分。即社会组织、物质设备、语言组织以及精神文化。而美国学者奥格本则从文化的职能和产生方面着手,先把文化现象分成两方面,即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然后,将非物质文化分成三方面,即艺术方面的精神文化、宗教以及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类调适文化。

另外,按照文化职能调适过程中的差异,可以把文化分成文化行为和文化事物;也可以按照人民群众的参加情况把文化分成特殊文化和一般文化。例如,农民的文化和老年文化。

三、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

(一)提升社会档案文化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最近几年当中,社会比较重视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发展,而忽视了档案文化的发展。其原因在于,社会档案文化观念不强。档案文化观念薄弱,会在心理方面影响到人们对档案文化发展、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以及档案部门的重视程度。所以,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对档案文化的宣传、例如,把档案文化的宣传与档案展览相结合,把档案文化宣传和档案法制宣传相融合,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档案文化观念。同时,也能够营造有助于完成档案文化价值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进而弘扬档案文化、推动档案文化的发展。

(二)优化馆藏档案资源配置,提升档案文化资源建设

最近几年,档案馆收藏的档案资源在来源方面非常单一。并且,档案资源信息的覆盖范围和辐射量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距离渐行渐远。由此可见,档案馆应该凭借增加征集工作,来提高档案资源的深度以及广度。使得档案馆与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接轨。档案馆还应该面向全社会进行开发,设置简单的流程,进而便于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运用。

(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创新档案文化

档案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或者将档案文化看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假如没有档案,那么也就失去了直接记录以及积累文化的原载体。由此可见,档案文化具备保存、继承传统文化的职能。只是,正如部分学者所言,档案不仅可以被动的记录和反映历史,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并且,为实践活动提供基础、条件、知识信息以及精神动力。档案文化不但是保存传统的文化和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社会创新实践,进而发展先进文化。重视档案文化的继承性,不代表传统档案文化的直接延续,而是对传统档案文化的批判继承与超越。

第6篇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社会文化,体育文化;文化价值

乒乓球运动最早始于19世纪后半叶的英格兰,它直接派生于中世纪的网球运动,由两个英国青年偶然发明。最初是一种上层社会的时髦游戏,称之为“桌上网球”(Table Tennis),后来根据打球时球拍击球发出“乒”的声音,球碰桌面又发出“乓”的声音而被形象地取名“乒乓球”(Ping-Pong)。在日本,乒乓球称为卓球,而在中国,乒乓球被尊称为“国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乒乓球运动已经从原始的桌上游戏,发展演变为一种内涵丰富,技巧精湛,对抗激烈,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尤其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体育机构的普遍重视,并在国际乒联的推动下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普及和发展。

一 世界运动语言与民族文化特色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用身体和球、球台、球网等器械构成的运动语言,并通过人手中的球拍表现出来。它是由专门的技术动作,各具特色的打法、变幻莫测的战术组合、特定的比赛方法和严密的竞赛规则组成的一套运动语言的体系。它可以学习与传授,可以交流与传播。世界范围内的乒乓球运动可以说是全世界共有的文化现象。热爱它的人都能理解这种运动语言体系,并从中找到共同的文化意义,即使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取向。乒乓球运动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从事乒乓球运动时,是用本民族的文化代码来理解和认识它的本质规律,因此,世界范围内的乒乓球运动无不被打上民族的烙印,呈现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打法和技战术风格。欧洲人严谨、理智、喜欢表现而不失大胆冒险与灵活机智,其打法类型几乎全是横拍两面弧圈结合快攻,其技战术风格则分化为以法国选手盖亭、比利时选手大塞弗等为代表的站位近台,快速凶狠的“不讲理”打法和以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等为代表的凶稳结合的打法。他们打球时,动作舒展,富有激情,将旋转与速度、发力与控制、凶狠与稳健、进攻与防守很好地结合起来,观众看他们打球,犹如欣赏一场激情四射,酣畅淋漓的艺术表演。

二 个性特点张扬与人格精神塑造

乒乓球运动的另一个明显的文化意义就是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塑造人格和精神,展观社会人的人格魅力和内在精神品质。乒乓球运动基本上属于隔网对抗的个人项目,即使是团体赛,也是由两名选手之间的若干场单打比赛所构成,使用不同的球拍,采用不同的技术战术能产生5种类型11种打法,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合适的球拍,采用一定的打法,形成自己的技战术风格。从这层意义上讲,乒乓球是最能彰显运动员个性特点的运动项目之一。

三 创新与发展

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还在于它用自身的发展历史说明,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得到发展和生存。纵观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创新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创新与发展是乒乓球文化的核心,它所揭示的社会文化意义在于为参与者的思维和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运动员在实践中可以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新的技术和打法,如中国队创造的直板盖打弧圈球技术、直板反面横打技术、高抛发球技术等等,乒乓球器材厂商亦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创造出新的球拍。诸如现今运动员普遍采用的碳素纤维球板、芳基纤维球板、芳碳混织纤维球板、高弹海绵、高粘性胶皮、快干胶水等等都是高科技条件下创新的产物。

四 平民化趋向与大众文化意识

乒乓球运动从最初的少数人的贵族化的时髦运动,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已逐渐趋向于“平民化”,很多欧美国家早已将乒乓球运动引入到家庭。从乒乓球运动本身的特点来看,它是最符合现代人终身体育发展要求的运动项目之一,从孩童到耄耋老者都能从中找到运动的乐趣。而且无论身材的高矮、体质的强弱甚至伤残,都能参与这项运动。随着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随着体育“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角色转换以及体育文化的皈依,乒乓球运动作为大众文化娱乐的特点愈显突出,形成了乒乓球运动大众化的又一道壮丽的文化景观。

第7篇

[论文摘要]组织文化惰性的克服是决定组织存续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文化惯性与文化惰性关系的分析,文章阐述了文化惯性向文化惰性转变的必然性,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组织文化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指出了克服组织文化惰性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

任何组织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能够长期存续的组织都是从既定文化环境中提炼出积极的文化要素,并在对这些要素有效整合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组织文化的组织。任何文化都会经历形成期、惯性期、惰性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文化惯性向文化惰性转变的根本原因,文化惰性是特定文化走向成熟的客观结果。组织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其本质特征无疑与社会文化相一致。社会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组织文化的不易改变性,也决定组织惰性本质上表现为组织的文化惰性;组织文化的生命周期决定组织文化惰性生成的必然性以及组织文化变革的必要性。

一、文化惯性与文化惰性

(一)两个概念的比较

惯性与惰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惯性与文化惰性也不相同。文化惯性指既定文化形成后,处于该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因对文化的认同而不加置疑地遵循该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使文化保持不变的特点。文化惯性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1)文化惯性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人们将不断地对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行调整,当人们对那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共识后,一种文化便被人们所接受,这个过程即文化认同的过程。文化认同一旦形成,人们便按着“本该如此”的行为规范“天经地义”地从事着大家认可的行为,并在行为过程中寻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2)文化惯性是既定文化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文化可以被看作是信息交流经济法则的反映(俞建章,1989)。通过对某种文化观念的认可,人们对处于同一文化圈的其他人的行为容易形成合理的预期,而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测对方的行为动机。并且,处于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能够以最简单的语言或符号表达深层次的含义,也即以最小的物质媒介,承载最大的信息量(在这一点上人的社会信息传递与生物信息传递是一样的,都遵循经济法则)。所以,既定文化是处于该文化中的人们在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有效进行的基础和前提。(3)文化惯性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不变。同物理学中所讲的惯性定律一样,文化惯性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这里所讲的“外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二是自身内部发生变化。如果既定文化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其内部平衡将不会被打破;同样,如果既定文化内部的某些因素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该文化也仍将按惯性运行。

文化惰性指既定文化在其赖以形成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发生变化后,仍按原有的惯性运行所表现出来的排斥一切变化的倾向。文化惰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1)文化惰性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乃至特定文明的消失均与文化惰性有关。(2)文化惰性的突出特点是忽略变化和排斥变革。当一种新的观念不能用传统的文化观念做出合理的解释时,这种新的观念便被认为是异端邪说而遭到排斥。该特点也决定文化变革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3)文化惰性还表现为“自我崇拜”。文化的自我崇拜是指处于既定文化中的人们因对自身文化的盲目自信而忽略其他文化的先进性,并试图通过文化体系的自我完善来证明自身的优越性。

在现有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很少把二者做明确的区分,更多的是用文化惰性一词来统称文化的惯性与惰性,并从文化惰性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但二者的含义并不相同,文化惯性强调的是文化发生作用的一般规律,而文化惰性强调的是文化的不易改变性和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当然,二者也相互联系,文化惰性是由文化惯性转变而来的。既定文化形成以后,在外部环境不发生明显变化时,人们将根据沿袭下来的经验按部就班地生产和生活,此时文化以惯性的形式发挥作用;当环境在经历长期的稳定后发生变化时,这种惯性的力量将使人们拒绝变化,此时文化的惯性就会转变为惰性,并使既定文化的作用从促进社会发展转变为阻碍社会发展。

(二)文化惰性的成因

文化作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生产和生活观念的产物,反映了该生产力水平下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人们对更有效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共识。在这些共识中,一部分反映了人类活动一般规律的内容,另一部分则反映了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容。前者是对人类实践一般规律的总结,这也是任何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后者则是不断变化的,并对文化惰性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文化形成之初都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并且一种文化往往定形于特定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之所以能形成共识,是因为这种共识能使人们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并在这种共识的保护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处于社会发展鼎盛时期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兼收并蓄。此时的文化因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保持强大的运行惯性。当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决定生产力水平的科学技术发生重大变化时,新技术所带来的新增利益将引起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势必会改变原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所形成的共识,具体表现为,在原共识中本来处于低层者的地位因新技术的运用而提高和本来处于高层者的地位的下降,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新的关系的建立。那些在原共识中处于高层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包括权力及与之相应的利益)而固守原有的秩序,并且排斥新技术所带来的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变化。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决定了人们对原文化的固守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惰性,或者说文化惯性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文化惰性。文化惯性转变为文化惰性,是文化由盛转衰的标志,具体表现为文化的兼容性消失、自我封闭和对新观念的排斥。

文化惰性的另一成因是面对外来强势文化冲击的自我保护。既定文化所代表的生产力水平虽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即仍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当来自其他地区的文化及其代表的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该文化及其所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并对该文化产生影响时,该文化为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而向惰性转变。从文化环境的宏观角度看,这种 文化惰性日益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阻力。现实中很多国际冲突的出现都与这一现象有关。

(三)文化惰性的不易克服性

如果没有外来冲击或内部发生质的变化,文化都会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这种稳定的时间越长,克服文化惰性的难度越大。“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刘黎明,1998)。另外,文化惰性克服的艰巨性还与文化形成的缓慢性直接相关。既定文化一旦获得人们的认同,将很难改变,因为这种认同需要假以漫长的时日,而人们对改变后的文化形成共识将更难。从这一意义上说,人们无法主观随意地在短时期内取消一种文化,创造另一种文化。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产力发展的缓慢决定文化惰性的克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影响,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下的文化能够延缓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或尽量使生产力在符合其要求的情况下发展。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的缓慢发展无疑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相对封闭环境下自发作用的结果。然而,对于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所形成的文化惰性而言,其克服过程也即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因为这种文化惰性能否克服的关键是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否仍然存在。如果原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已经消失,那么反映某一时代文化本质的东西将自动消失。反之,如果原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仍然存在,纵使人为地去变革,也是徒劳。要知道,构成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是生产力水平,也即对人的生产和生活观念直接产生影响的科学技术水平。很难想象,生活于男耕女织的安逸而又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克服自身的文化惰性而接受竞争观念,也很难想象在物质非常丰富的社会里,当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产品和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从事劳作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常态时,人们还会受心安理得地认可等级文化、受等级文化的束缚。

在克服文化惰性的对策方面,很多人认为应该通过提供开放的环境,使各种文化自由碰撞,从而吸收养分,并完成文化的创新。该观点的可取之处是意识到了文化的开放性是文化获得发展的前提,但其不足之处是忽略了文化的社会属性,其结果可能是原文化的消亡乃至民族的消亡。如果外来文化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被引入,与外来强势文化相伴而来的殖民掠夺,将使本民族成员处于外来文化及其民族的控制之下,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民族的消亡。所以,文化惰性的克服应该从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最基本方面人手。因为人的文化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没有实践做基础,人们可能产生对某种观念的幻觉,但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在我国,克服文化惰性就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观念,建立起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文化观念。

总之,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克服文化惰性的关键是加快发展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是发展生产力的直接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化观念。

二、组织文化的生命周期

组织文化本质上是组织将社会文化中的某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这种重新组合可以创造新的文化,也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效果从而带来组织效率的提高。但这种组合所取得的组织效率会因组织所处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纵使社会文化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组织所处的微观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发生。当既定组织文化不能为组织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时,该组织文化也即失去了生命力。组织文化作用的变化程度与组织文化的生命周期直接相关。从组织文化的形成到组织文化的消失,大体上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一)组织文化形成期

这是组织文化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既定组织从社会传统文化和反映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中提炼出一些核心要素,并以此构建组织文化模式。在这一阶段中,组织为塑造所期望的组织文化,往往需要很大的投入,包括价值观的选择和导入,组织行为规范的制定以及组织形象的设计等。当然,对于新组织而言,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往往伴随着组织的成长,在组织的成长过程中组织文化逐渐形成。组织文化形成期将随着组织文化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而结束。

(二)组织文化惯性期

组织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并形成固定的模式,人们便不再怀疑其正确性,而是沿着组织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经营管理,并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和准则。实际上,文化惯性期的出现也正是组织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任何组织所倡导的组织文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想使这种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当既定组织所期望的组织文化已经建成后’(这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组织文化便进入惯性阶段。在这一阶段,组织成员只要以组织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为指导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就能够达到组织所预期的目标。组织文化惯性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程度。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组织文化惯性期相对较长,因为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组织的价值预期、行为方式与外部环境同步,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动荡的环境中,文化惯性期持续时间较短,这主要是因为组织赖以成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经常跟不上环境的变化,而其他组织中适应新环境的有效的经营理念的出现则加速了该组织文化惯性期的结束。

(三)组织文化惰性期

当组织文化不能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效率时,便进入了组织惰性阶段。组织文化不能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效率主要是因为组织成员忽视了环境的变化而把组织价值观僵化为教条,或者明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却倾向于沿用习惯了的行为方式而不愿有所改变。

(四)组织文化衰亡(或变革)期

组织文化发展到惰性阶段并不意味着组织文化的迅速衰亡,其衰亡速度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强度。一般而言,组织环境变化越是缓慢,组织文化的惰性阶段维持的时间越长。因为虽然组织文化惰性不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但组织可以通过对现有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或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效率损失。但同样不能否定的是,组织文化惰性阶段维持的时间越长,组织变革越困难。在环境日益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组织文化的生命周期同组织的生命周期一样被大大缩短,组织文化在进入惯性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进入了惰性期。所以,组织文化需要不断地变革和更新才能保证组织的存续。文化变革的常态化为组织文化惰性的克服减少了阻力,但这也决定了对理想组织文化的追求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三、组织文化惰性的克服

通过对组织文化生命周期的分析可以看出,组织文化惰性是文化惰性在组织中的表现,是组织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制约组织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因素。在进入惰性期以后,组织文化或者走向衰亡,或者通过变革惰性获得新生,组织文化的惰性能否克服也直接决定着组织的存续。对微观组织而言,组织文化惰性的克服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路径。德鲁克(1987)认为,企业(组织)应该在最辉煌的时候着手变革。根据组织文化生命周期理论,组织文化进入惯性期后,组织便到了“辉煌的时候”;而组织文化由惯性阶段转入惰性阶段时,组织便到了“最辉煌的时候”,此时应该是组织变革的最佳时期。需要指出的是,在组织“最辉煌的时候”变革,强调的是在组织文化由惯性期向惰性期转变时进行变革,这实际上是强调在组织文化真正进入惰性阶段之前便进行变革,也即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于发生之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识别组织文化由惯性阶段向惰性阶段转变的特点并把握时机。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组织,往往是在组织文化进入惰性阶段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已经对组织造成严重危害时才开始变革。这时的变革所要强调的是如何克服组织文化惰性。笔者认为,在克服文化惰性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四方面关键问题。

(一)找到克服组织文化惰性的动力源

虽然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单个组织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适应社会文化为前提,但组织文化又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力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也是组织文化发展变化的客观结果。组织文化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被动适应。即组织文化对社会文化没有任何超越,完全是社会文化的翻版或缩影。二是主动适应。即从社会文化中提炼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的文化因素,并将之转化为组织文化,给社会文化赋以新的内涵。组织文化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如果组织没有生存与发展的压力,那么组织将表现为对文化的被动适应;反之,如果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较大,那么组织将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并将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提炼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保证。

(二)注意组织文化的层次性

组织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的器物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文化惰性的克服,需要三个层次文化的彻底改变,尤其是深层文化真正发生变化。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例,如果仅仅将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理解为制度层文化的变革,而不考虑文化的深层次差异,这样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最终将流于形式。目前,虽然很多企业宣称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且也的确拥有了西方企业所具备的一切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但并没有取得与西方企业相同的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推动国有企业运行的仍然是由原文化深层价值观所决定的规范,只不过这种规范是以非正式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克服组织文化惰性的关键应从精神层面人手,有系统地进行文化创新。受文化选择一般规律的影响,精神层文化的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在新的组织文化形成过程中,本土文化只选择外来文化中与自身深层次的本质相契合的内容(胡军,1995)。外来文化要融入国内企业原有的文化体系中,必须在国有企业原有文化中寻找共通点,并适当地改变自身,才能赢得原有文化的承认和接纳。

(三)构建新的组织文化价值观体系

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因而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新价值观体系中应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原有组织文化中需要有一定的动力机制,而动力机制作用的发挥需要,公正的社会秩序,公正的社会秩序又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障。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唤起建立在对自身利益和价值追求的基础之上。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及其组织成员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更多地强调奉献精神,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即国有企业的利益服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员工的个人利益服从企业集体利益。但现实中,如果整体利益的提高与个人的收益不对应,势必产生动力不足现象,从而抑制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生。因为参与市场的各主体,无论是单个人,还是由单个人组成的团队,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奉行“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都希望获得与自己投入相应的回报。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只有在组织成员的高奉献精神获得高回报时才真正得到认可。相反,如果单纯依靠奉献精神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纵使在短时间内能够激发创新精神,但因不符合市场伦理,必将不会持久。其次,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生需要公平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障。在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垄断或特权等方式来获得竞争优势,如此,自由竞争意识势必被排斥,创新精神也不可能产生。受到政府保护的国有企业,如果凌驾于法律之上从事非正当竞争,则不可能有竞争意识的产生;如果创新收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创新精神也只能是空谈。

第8篇

【关键词】创世;自然文化;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生存处境

【作 者】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3-0125-007

“Creation” of “Miluotuo”, the Compos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cology’s Concept

Zhang Liqun

Abstract:“Miluotuo” expresse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view with the spirit of “creation” in describing the Bounou Yao ethnic’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Creation” on the one hand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f human cultural, on the other hand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f natural cultural, thu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humanized features are recogniz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view shows the multi-dimensional visual fiel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hich not only embodies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active, alternate, reciprocal causation, so as to constitute a harmonious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side, but also embodies antagonistic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side. It’s necessary for mankind to conform and transform the nature while transform mankind itself, and finally acces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balanc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 words:Creation of“Miluotuo”epic;Natural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rmony;Living condition

每一部民族史诗,无论是西方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还是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都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集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民谣、曲艺等说唱艺术、口头文学于一体,集中反映出民族的心灵、精神、性格、人性,更集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孕育、产生、发展、演变过程,既具有审美、艺术价值,又具有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广西瑶族的一个分支布努瑶创世史诗《密洛陀》①就是一部反映和继承这一民族历史、文化的口传文学,经本民族的文人作家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搜集翻译整理之后,才使这部鲜为人知的大型万行史诗公诸于众,引起了社会以及学术界的重大反响,从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人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者络绎不绝,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任何民族史诗,尤其是创世史诗,与人类各民族在其原始发生的过程中的经历一样,大同小异,殊途同归,创世故事的内容、情节、主题具有诸多相似、相同之处。但也由于各民族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其文化传统、历史沿革、社会语境就有某些不同,从而表现出史诗人物塑造、故事设置、叙述方式、价值取向都各有所区别,使各种类型的史诗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吸引社会和学者的研究兴趣和解读兴趣。《密洛陀》作为布努瑶的创世史诗,除与其他民族史诗都具有的共性、普遍性、人类性之外,也还具有本民族的个性、特殊性和差异性,从而表达出这一民族的历史观、社会观、自然观、文化观、审美观。从其创世史诗的创世角度而言,更多地涉及到这一民族的原始发生当初的历史记忆,也就更多地涉及到这一民族当时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特定语境,从而在这一特定语境下产生出来的自然观中所凝聚和蕴含的民族意识、观念、思维的文化精神。

《密洛陀》所反映的民族创世史观中所表现的自然观,表达出这一民族对自然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文化传统,从而也表现出这一民族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对自然的态度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立场、价值取向和对理想的追求。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这是以人类及其民族的眼光去看自然,自然在其视域和语境中已生成为自然文化,自然具有文化的意味,具有人类的意味,具有民族的意味。从自然文化以及自然文化观这一角度来探讨《密洛陀》的价值和意义是重要和十分必要的。

一、《密洛陀》的自然文化观的形成原因和根据

自然是一个作为与文化相对而言的概念,也就是指那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的自然界和自然物。尽管自然这一概念的语义在人类使用的过程中,因语用和语境的不断转换而又赋予了许多新的涵义和内容,但其作为自然物的自然而然和自己而然的而非人为主观的客观属性则固定下来。因此,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存在自然。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人类的足迹以及人类打印在自然上的痕迹越来越多,几乎遍及整个地球的每一角落,这样自然就纳入到人与自然关系的语境中,自然就成为人的认识、改造、利用的对象,成为人类生存、存在、生活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因而自然相对人类而言,除具有存在自然的涵义和意义之外,还具有了价值自然的意义。正如王学谦先生指出的:“存在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事实判断,是认识范畴,它的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价值自然就是人的目的、需要的体现,是人的主观选择,是价值判断,它的价值是一种道德价值,是道德价值观的范畴。前者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后者的目的则在于构建人道。”②这就是说,自然除其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相对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而生成的价值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尤其是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意识活动改造过的自然,具有属人的特征,从而被马克思称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自然成为人”③,也就是说自然在人类社会中已文化化、人性化了,自然是文化中的自然,文化在自然身上打下烙印,因而称之为自然文化。其实,就人类在其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自然观而言,就意味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观念中就必然包含着人类的需要和目的、人类的价值取向和功利追求。因此,任何自然观就已经将自然视为价值自然或者自然文化,只不过自然观在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建构过程中的不同侧重和逐步发展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自然观或自然文化观,也会形成不同阶段、不同语境的侧重,更会形成其认识视野的大小远近的程度不同。

《密洛陀》作为民族创世史诗,应是远古民族历史记忆的表现,是原始社会的朦胧意识的表现,何以证明其自然观为自然文化观呢?根据和理由何在?

其一,史诗作为口头文学其文化承载具有流动性和不断创造性。任何口头文学,无论神话,还是民间传说故事、民歌民谣、曲艺,都因其无法以文字书写为物质载体固定下来,而是通过口头传承而具有流变性和增减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因此,《密洛陀》史诗的流传至今,在我们所见到的文本中就会既保留和保护了远古的记忆,又会存在着千百年流传中不同时期观念、意识的渗入。就其自然观而言,就会既带有原创时期的远古历史的自然观,也会带有此后流传中不断产生的一些新的自然意识,从而逐步使存在自然转向价值自然,或者说自然的两种属性的比重逐步发生变化。即使在价值自然观中也会因不同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构成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自然观或自然文化观,表现为人类对自然恐惧、敬畏、冲突、和谐、利用、改造等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复杂、矛盾、多样的态度和情感。这实际上正是由于史诗的口传文学特性所造成的并非某一时段的产物而是不同时段交织产物的结果。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形式,明显会表现出其不同时期所留下的多种层面的痕迹和历时性发展痕迹。因此,《密洛陀》作为民族创世史诗,不仅以其民族原始文化的原创意识中形成的自然文化观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而且在其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自然文化观。

其二,《密洛陀》创世史诗中所描绘的布努瑶民族生存环境决定其自然文化观。瑶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各支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过一个从迁徙到定居的过程。据学者考证,“早在中国历史进入氏族时期,和华夏族群相关存的三苗族群,就是他们的祖先。秦汉之前,是属于荆蛮的一支。主要集中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及沅江流域一带。以后一部分迁徙到江淮。其大部分仍在湖南西部、北部,到唐宋才迁徙到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及腹地。”④瑶族及其分支,包括布努瑶迁徙的原因“主要是历代剥削阶级对之加以压迫,迫使他们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 。⑤可见,《密洛陀》所描绘的布努瑶是由于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而被迫迁徙入深山老林,甚至是从来未尝有过人迹的蛮荒之地的大自然中,这种险恶但又能逃避迫害的大自然环境就构成其生存、存在、生活的环境,也就使其首先面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对自然的认识及其影响人类在自然中的活动。也就是说,布努瑶民族的形成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而非社会环境,逃离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躲避进自然环境中也就决定其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其民族与文化的自然化倾向和自然的民族化与文化化倾向,通过双向互动作用表现突出。这对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布努瑶而言就必然产生出自然的观念,进而将自然视为其民族与文化生存、存在、发展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对自然的恐惧、顺应、崇敬、改造就成为其生活和生存意识的主要内容和对象,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起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三,《密洛陀》的创世史诗与人类的其他创世史诗和创世神话一样,对人类的起源、发生及其源头、缘起的寻根意识和历史文化传统记忆,使其创世叙事都趋向于人类的“创世”意识,也就是人类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开创性,集中表现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身,同时也改造了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了自然的属性,自然就越来越属人化,越来越文化化,从而使存在自然成为价值自然,自然成为自然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必要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而言,自然文化是人类逐渐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结果,自然文化中凝聚人类的本质和本质力量,是人类对自我、对其文化的确证。《密洛陀》创世史诗从“创世”这一人类史诗的母题角度,必然会切入到人类和民族发生初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其矛盾和冲突中去揭示人类的开创性、主体性、人类性及其文化性。

其四,《密洛陀》作为布努瑶民族创世史诗,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定位,决定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的自然文化观。少数民族因其少数而相对于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而言,是弱小而处于劣势地位的民族。在历代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与民族歧视下,往往被排挤和驱赶到深山老林的大自然中,因而少数民族过去往往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远离中心,远离都市,在客观上形成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劣势,这就使他们更多地接近自然。从社会形态角度而言,则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社会的生活形态或自然生活形态,从而与同一时期的较为强大的优势民族的社会形态形成较大差别。也就是说,少数民族还生活在原始社会形态时汉族及其中原文化则早已进入封建社会。这样相对于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社会文化形态而言,少数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自然文化形态。布努瑶民族分支从瑶族的迁徙过程来寻觅其民族发展史就不难推断其历史形成和民族形成也不过是一千多年,当时应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布努瑶当时则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其在原始社会形态中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文化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缔造的,其文化的特质和特征也带有自然文化的倾向,从而也决定其自然观为自然文化观。

由此可见,《密洛陀》创世史诗在表现民族创世和民族生成的历史活动过程中,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表达历史和表达民族的自然文化观的,也是通过其自然文化观来进行文化创造的,在文化创造的同时对自然进行改造而使之具有自然文化属性。我们不难由此推论,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少数民族其文化的特质和特征具有在自然文化观影响下的自然的文化特质和特征,是进一步认清民族发展及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密洛陀》的创世精神中的人与自然互生关系

《密洛陀》史诗的故事结构大体划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布努瑶的始祖女神密洛陀及其子女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过程;第二部分叙述了布努瑶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中的反抗和迁徙过程;第三部分叙述了布努瑶的繁衍发展和分支立姓的过程。这是一部民族的发展史,从民族起源和缘起角度来看,第一部分的创世是其史诗的最为重要和最为根本的主体部分。围绕创世所展开的故事情节基本上是落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故事叙述,表现出自然文化观。

任何民族在其史诗和神话传说中几乎都有创世的内容,也就是说任何民族都会对本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在民族历史中生成的文化传承有着浓厚的兴趣。归而言之,人类追问人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而来等问题,是人类对自身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出浓厚的人类意识、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创世显然是指人类创造世界,同时也创造人类自身,也就是说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人类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创造和改造活动是在劳动中实现的,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也就是说人类在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了文化并利用文化改造自然和人类自身。从这一角度看,作为人类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象的自然,就不可能是纯粹的客观自然,而是人化的自然,亦即马克思所说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⑥自然是人类本质、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人化自然,是对人类自我的确证,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证的自然。一句话,自然是在文化创造中生成的自然,是一种自然文化。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人类的自然文化观是必定无疑的了。

作为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少数民族,其自然文化观就会因人与自然关系所展开的多样性、复杂性、矛盾性而形成多维立体的自然文化视野,形成其多维、立体、辩证的自然观。一方面,恶劣艰难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形成自然对人的威胁和侵害而构成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敬畏的复杂感情和态度;另一方面,又能使其安身立命、逃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式的自然,则能给人类提供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人类享受着自然的惠赠和便利并形成对自然的尊敬、亲和的复杂感情和态度。这导致人类对自然的行为一方面是服从、顺从,甚至是屈从,以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以人力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服从于人类的需要和意志,服从于人类的行为动机和目的。《密洛陀》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布努瑶的自然文化观中就呈现出这样复杂、矛盾、多样的态度和情感取向,并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展开其多维文化视野。

在这样的多维立体的文化视野中,布努瑶的“创世”精神体现出人与自然互动、互生、互为因果的自然文化观。作为史诗所描述的民族历史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思路就是“创世”。民族“创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创造人类、创造民族;另一层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从逻辑结构和叙事顺序而言,往往创造自然先于改造人类,因为只有当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成熟时,才有可能创造出人类。因此,从《密洛陀》史诗的叙述顺序而言,第一章《造天地日月》之后才有第二章《造二十四位男女大神》,也就是说“创世”首先是创造自然,其后是创造人类。只有当天地日月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具备时,人类才会由此而产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谁创造了自然。是自然创造了自然,还是人类创造自然,或者说是人格化拟人化的神灵创造了自然?无疑,创造自然的主体是布努瑶的始祖,也是布努瑶民族神,被称为布努瑶母亲的女神――密洛陀。那么进而追问的是密洛陀从何而来,密洛陀又是谁创造的呢?是自然的暖风和热气。第一章开篇就讲述风和气创造密洛陀的故事:

咿――/暖风吹过一百二十道岭/ 热气流过一百二十道山/ 暖风吹动不浪/ 热气升腾有因缘/暖风吹动铸造元些/热气升腾凝造雅些/风要造成洛陀得有个地方/气要化成洛陀得有个家园/元些是母亲降生的温床/雅些是亲娘出世的摇篮/啊嗬,央腊/――布九呀!

显然,《密洛陀》史诗认定布努瑶的母亲女神――密洛陀是风和气造成的。风和气造就了温度和摇篮,“洛陀才从风里诞生,洛陀才在气中出世” 。诚如其他民族的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在描述人类或民族创世时,也都曾追问创世的始祖从何而来的问题,大都最后归结为要么为动物所生,要么为石头所崩,要么为气流而化,要么为天地之合,等等。总而言之,归于纯粹的大自然的居多。这似乎是人类对其来自自然而又不能脱离自然的远古记忆和生存处境的反映和认识,表现出“自然是人类母亲”的观念,并深藏于人类的记忆深处和心灵深处,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出来。

《密洛陀》史诗并未至此停止追问,而是继续追根溯源:

咿――是风造成了密洛陀/是气孕育了密洛西/又是什么造化了风/又是什么孕育了气/神仙师傅吹气变成大风/神仙师傅呼吸变成大气/什么变成神仙师傅/师傅不是自己形成的/大龙变成了神仙师傅/师傅是海龙来变成/大龙又是从哪来/海龙又是从哪生/铁石变成了大龙/海龙是铁石龙化成/又是什么变成的铁石龙/铁石龙怎样出生/透明的水滴造化成铁石龙/它靠晶莹水珠生存/啊嗬,央腊/――布九呀!

显而易见,这样的追问是无穷无尽的,也是循环往复、互为因果、双向其生的。但就在这样的无限追问中,体现出布努瑶人对人类由来和自然由来的极大兴趣,体现出人类思维所展开的无限时空观念和对宇宙自然的无穷追问的探讨精神。更为主要的是表露出布努瑶对人与自然的互动性、互生性、互为因果性的认识,从而形成这样的“创世”的逻辑结构和因果关系:自然――母亲女神密洛陀――造自然天地日月――造二十四位男女大神――造自然万物:群山峻岭、江河湖泊、造桥、造树种、造林、造雨、造百鸟群兽、造谷类食物――造人类。在这一“创世”过程中,一方面因果链条所扣紧的各个环节几乎是一环扣一环;另一方面情感链条也联系着每一环节,贯通全过程,体现出人类来自自然,改造自然;自然也来自人类的创造和改造的人与自然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或者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⑦人类形成了自然与人类生成的互动、互生、互为因果的自然文化观,从而奠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认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人类的自然价值观和对自然的价值取向及其对自然的评价标准。

三、在“创世”精神指导下确立人类改造自然的主体性

人类“创世”的过程既是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中,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在其发展的初始,由于对自然的认识有限,生产工具、生产力不发达,人类自身力量弱小等缘故,往往受制于自然,受害于自然,因而为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出“人定胜天”的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首先,密洛陀根据人类生存、存在、生活的需要创造天地日月。在第一章《造天地日月》中叙述道:

她做成了一个大盖子/ 她做成了一个大底子/她用头把盖子顶起/上面的盖子成了天/再用脚向底子踏去/下面的底子成了地/从此天在上/象把张开的大伞/从此地在下/象张铺开的垫席/于是天地两分开/再也不会拢起来/头上是无际的天空/脚下无边的大地。

密洛陀创造的天地,一方面说明了天地分开的空间正是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说明天地的无边无际的无限性,为人类创造出无限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造天地是依人类的需要和目的而造的,是为了创造人类的生存、存在、生活环境和条件,创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家园。

密洛陀创造的日月,也是基于人类的生存、生活需要,是当人类面临黑暗的威胁时对光明的需求。

咿嗬――天是造成了/地是造成了/洛陀往后看仍然阴沉沉/洛西朝前看还是黑漆漆/没有光看不见天/没有亮辨不清地/宇宙一团混沌/大地一片死寂/洛陀又想起要造火把/洛西又想到要造明灯。

这样,密洛陀创造了日、月,给人类和宇宙万物带来了光明,驱走了黑暗。其创造日月的深层原因和动机,一方面是基于人类为黑暗所困扰、威胁而陷入危险和困境,同时也会因黑暗而使人类的力量无法正常发挥而对黑暗产生恐惧、厌恶感;另一方面是基于人类对光明的需要和追求,从而使人类的视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也使人类在光明中更易于从事劳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密洛陀根据人类生存的需要创造宇宙万物,包括群山峻岭、江河湖泊、造桥、造林、造雨、造百鸟群兽、造谷类食物等。任何所创造的对象,都与人类密切相关。群山峻岭为人类所居住的环境;江河湖泊为人类所饮用的水源;百鸟群兽为人类所狩猎谋生的对象;谷类食物为人类所食用的对象。这些都显然与人类实用功利相关,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源和生活资料。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一个人类更适合于生存、发展的空间,创造一个自然万物互利、互用的空间,从而形成有利于自然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第十章《造百鸟群兽》中叙述道:

群山好看了/却阴森异常/大地可爱了/却十分凄凉/你们不是已经看见/江花开得多么艳/你们不是已经看到/百花开得多么鲜/百花开了也白费/没有彩蝶飞来/百花开了也枉然/没有蜜蜂来看/你们不是早看到/你们不是早见了/葡萄串串结满藤/枇杷束束满枝/葡萄香甜有谁尝/枇杷可口有谁吃?

显然,密洛陀创造宇宙万物,不仅是为了人类的直接需要和功利目的,而且是为了使自然达到生态平衡、生态稳定发展的目的,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因此,密洛陀创造动物生命,创造宇宙万物:

我要造老虎去管山/我要造猴子去看树/我要造黑熊去住林/我要造松鼠去攀木/我要造白西来吃果/我要造竹鼠来看竹/我要造黄、麋鹿吃树叶/我要造野牛、山羊吃嫩草/我要造野兔坡上跳跃/我要造野马原野奔跑……

自然万物是一物降一物,一物顺一物,万物之间互动、互利、互用、互生,构成了一幅原始自然生态图景,不仅为人类创造了可资利用的环境和条件,而且也给人类带来了欢乐和和谐,为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享受。

再次,密洛陀创造了二十四位男女大神,不仅产生出人类后代子孙,连绵不绝地生存繁衍,而且产生出人类的族类首领和专司某一行为的神灵及其能工巧匠式的英雄。人类是作为一个群类而存在的,孤独的人是难以生存的,因而人类在创世之初也面临着孤独的威胁和恐惧。在第二章《造二十四位男女大神》中叙述道:

洛陀总是天天愁闷/洛西总是夜夜忧烦/大地只有她一人/凡间只有她一人/千辛万苦无人体谅/形影孤单有谁相怜?

基于人类所面临孤独苦恼和对群类的需要,密洛陀创造了二十四男女大神。这虽然是在叙述人类自身的“创世”过程,但实际上也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在当时人受制于自然的情况下,只有使人成为类,使人类成为群体才有可能战胜自然,保护自身。当然至为重要的是这些各司其职的男女大神,有专管江河湖泊的,有专管造雨的,有专管造飞禽走兽的,有专管造五谷的,等等。他们均是创造之神,既创造了人类的财富,又创造了人类所需要的自然。因此,从密洛陀造二十四男女大神的真正目的来看,是为了使人类分工合作而更有利于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直言之,密洛陀创造了能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二十四男女大神。

最后,密洛陀在创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然。人类按自身需要和目的创造了自然。密洛陀创造了天地日月和宇宙万物,同时也因之创造了人类文化,创造了人类的价值标准和自然文化观。当人类以其自身的价值观去评价自然时,就会发现某些不适于或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自然因素,从而以人类的力量改造自然、改造世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祸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羿射九日”等故事就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斗志和精神。《密洛陀》创世史诗中也有“射太阳杀月亮”、“除兽妖”、“剿妖猴”、“灭虎精”、“杀熊精”等故事,其原因也在于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发为冲突而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时,人类依据其价值评价标准对自然进行改造。如在第十四章《射太阳杀月亮》中叙述道:

天上有十二个太阳/天上有十二个月亮/十二个太阳白天轮流烘烤/十二个月亮晚上轮番照耀/长空通红象被火烤/大地焦黑象遭火烧/是它们使万物求告/是它们使生灵哀号。

显然,这是因为人类对于“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日的热度难以忍受以及烈日危及到万物的生存,包括人类种植物生长的担忧,从而幻想和想像出天上有十二个太阳、十二个月亮的违背人类意愿和需要的不正常自然现象。正如谢选骏在《中国神话》一书中指出的:“为什么神话总是假设人与日月的不正常关系?原来,‘多余的日月’这一灾难的物理功能在于毁灭人类,因此,它的神话功能是引出后面的那个正文,即人类克服了灾难,获取了再生。正因为多日多月与洪水同具灭绝人类的力量,故而隐藏在射日神话内层的再生复活力量也就透过它而显示出来。”⑧可见人类为了战胜炎热,创造了“射太阳、杀月亮”的故事:

鼓声震撼长空/锣声传遍大地/洛陀在洛立观战/洛西在堞防指挥/千只虎豹向太阳扑去/万条毒蛇把月亮包围/虎豹把太阳一个个擒拿/毒蛇把月亮一个个咬伤/太阳被打得身受残/月亮被咬得身中毒/桑勒也赶快架上箭/桑勒宜赶忙张起弩/千箭没空放/万箭不虚发/射得太阳冒起了漫天红烟/射得月亮溅起了满天火星/红烟滚滚在天穹变成层层云霞/火星掉落在地面变成座座山崖/十一个太阳被射倒/十一个月亮被射穿。

这种射日杀月的故事虽然在许多民族神话传说中都曾有过类似的叙述,但在布努瑶民族的叙述中,其特点在于太阳与月亮都曾是其民族始祖神密洛陀创造出来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物,但它们违背了人类的意愿而私自从而生下多余的十一个太阳和十一个月亮,给人类造成灾难。只有当射杀了多余的十一个太阳和十一个月亮之后,剩下的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就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和意愿了。这不仅将自然物拟人化,从而暗示出不利于生态平衡的自然物盲目发展的破坏性,而且充分展示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改造自然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斗志和精神。自此之后,人类逐步走出了自然界,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也逐步树立起人类的意识、观念,充分表现了人类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人类才相对于自然而言具有文化性和人性;自然也因人类的行为而向自然文化生成,从而成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然,成为能适应和满足人的需要、吻合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估标准的自然,成为被人化、被人所改造、所认识的自然。

布努瑶民族也在这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逐步生成自然文化观,一方面确立了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及其劳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充分发挥出人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确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人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维系自然生态的平衡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从而将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发掘自然中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意义的同时也努力发挥其文化的自然特征和自然意蕴,以此构成自然文化观的基础。

因此,《密洛陀》民族创世史诗的意义不仅在于能使我们追根溯源,探索人类和民族起源、发生、生成的途径和原因,追寻我们的最初家园和文化历史传统,而且在于能使我们反思人类现实处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寻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途径。布努瑶民族在原始文化生态中生成的自然文化观和最为原始、也最为自然的人类文化生存状态和表达方式,难道不能给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一点启示和警醒吗?难道我们今天不再需要重新考虑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发展吗?

注释:

①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搜集翻译整理布努瑶创世史诗《密洛陀》,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②王学谦《自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第5页,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③⑥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5页、第88页、第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第9篇

图书出版是人类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创造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图书出版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图书出版,是谋义而非谋利,追求的主要是与当时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文化性。中国近代图书出版,一个显著特征是既讲义又讲利,用出版家邹韬奋的话说是既讲文化性又讲商业性。现代图书出版是近代图书出版的延续和发展,是高新技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化的文化成为商品,图书出版发展成为产业,现代图书出版的商业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种背景下。图书出版是否仍需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是否可以力争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协调发展?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现代图书出版的选题策划、编辑工作与固有的文化特性又有什么关系?图书出版应当如何进行文化运作与品牌营销?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图书出版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文化与图书出版之间的内在主从关系,既表现在宏观层面,也表现在微观层面。先从宏观层面看。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物化为商品,商品化的图书出版物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图书出版属于以内容为主的文化产业,图书出版单位成为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实体,兼具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图书出版从业人员既是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组织者,也是人类文化创造与积累的积极参与者,其职业精神能否与先进文化协同发展,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的优劣。再从微观层面看。文化与图书出版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图书出版物再生产的全过程之中,内化为图书出版活动主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人文素养、文化责任、文化运作能力和学术品评能力。图书出版物再生产过程可以划分为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营销推广等环节。图书出版物的品评是营销推广的重要手段,可以体现图书编辑的学术水平和文化素养。图书出版品牌则形成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和营销推广诸环节之中。

在当代,图书出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渠道,承担着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的历史责任。图书出版在社会文化传承、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显示出极强的功能。图书产品不断地渗透到社会,不但影响读者的文化心理,改变读者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引导读者变革生活方式,而且推动文化的变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图书出版在实施文化攻心战略时,一方面根据人们的民族文化情结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增值:另一方面也宣传西方文化,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当然。文化变迁、文化整合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原因和动力,但图书出版对于文化交流整合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图书出版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环节,从业人员应当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更加密切的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还要自觉地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社会文化的推动者。坚持文化综合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是图书出版的文化责任之所在。

图书出版的文化自觉突出地表现在文化综合创新意识上,要树立系统文化观。自觉承担文化综合创新的责任。文化综合创新,不同于具体的以直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文化创新。所谓文化综合创新,首先是着眼于文化的整体性长远性发展。文化综合创新,落脚点在于创新。图书出版在坚持文化综合创新时,应当做到:一是坚持“走出去”。增强人类文化自觉意识。在同西方文化充分接触和比较中发现中国文化的特色,并认真研究发掘中国文化中的人类性因素,把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充分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世界性的东西。这种民族文化自觉是与人类文化自觉一致的。二是创新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重视传统文化改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进入21世纪再次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三是坚持“为我所用”,吸收借鉴人类文化成果。

图书出版的文化自觉还表现在文化发展观念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承担推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一是自觉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的责任。文化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继承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前提,而断层最终会导致文化失去根基而灭亡。人文文化更具有这样的属性,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和创新。即使是技术性的文化。虽然人们在理解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后,以前的研究和发现就显得对现实实践没有决定作用,但技术的每一步突破都是以前一步突破为基础的。文化从总体上也具有这种根本的属性。图书出版是文化传承主系统的带头者,要以“出版人”的责任去挽救被“社会人”断层的文化环节。保持从历史到现在的文化延续性。二是自觉担负起对社会文化系统的预测、修复、综合、完善的责任。文化结构的失衡是相对于社会全面发展要求而言的,当社会发展出现某些文化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时,社会文化结构就不可能完善,而处于失衡中。可以说文化结构的失衡是绝对的,文化结构的平衡是相对的。图书出版应当把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致力于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三是自觉担负起对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消化、创新的责任。图书出版要立足于民族需要,放眼人类文明。着眼于本国社会实践对当论的需求,认真做好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和出版工作,在消化运用中创新,使之成为为我所用、对我有益的文化成果。

在图书出版的流程中。编辑活动是中枢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以文化责任作为图书编辑活动的本位责任,坚持文化传播、文化建设、文化引导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图书编辑活动的文化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成果的选择、传播与积累:二是参与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整合与重构;三是传播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支持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责任与图书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具有这些责任,图书编辑活动才成为文化创造、文化传播不可缺少的中枢环节,图书出版才能存在。才能不断地发展。

文化成果传播与积累的需要是图书编辑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发展水平决定图书编辑活动的发展水平:图书编辑活动是文化传播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化成果经过图书编辑的选择优化才能向社会传播,图书编辑还对文化建构进行整体设计,参与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整合与重构。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图书编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社会环境对图书编辑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以及作者的创作状况和读者需要,制约图书编辑活动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图书编辑活动对社会环境也具有能动作用,图书编辑通过对图书产品的策划组织和选择 优化,为建构社会文化体系添加助力,并对作者、读者和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图书编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图书编辑活动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图书编辑活动是一个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原型作品具有原始文化价值,加上图书编辑活动再创造的文化价值(或称增值),才是传播品的文化价值。传播品的文化价值的大小与能够获得受众的多少成正比。因此。在原型作品已经定稿,其原始文化价值已经固定的前提下,图书编辑活动必须追求最大限度的增值以争取最佳传播效果。对于图书编辑来说。优化则是一种文化职责。一般来说。每部图书优质文稿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阶段。稿件的内在质量的优劣、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作者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实践经验及其所付出的劳动诸因素。后期阶段,稿件经过编辑的加工而形成社会共有的最终精神产品,其质量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又取决于编辑的知识水平、政策水平、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及其再创造劳动的成效。图书编辑活动就是开发、优化原型作品,使其成为能获得最大限度受众的传播稿(可供传播的定稿品)。开发包含发现和发掘之意。对于已存在的作品要去发现,然后加以选择,选择当然是择优。对于尚不存在的作品要去发掘,要从收集信息开始。然后策划选题,组织作者来撰写。这个过程无论是确定选题方案或是落实作者,都是一个择优的过程。

图书编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要求图书编辑具有高度的运用知识和经验以及发现、辨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文化产品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文化价值的过程。创作活动创造原始价值。编辑活动是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或称增值过程,最大限度地增值是图书编辑活动的追求和目的。增值依赖于优化,优化有两个层面:一是微观优化,指编辑过程每个环节的优化。如选题优化、加工优化等。二是指一项文化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各自优化,如书稿的文字优化、插图优化、版式装帧优化等。这个层面的优化,是总体优化的基础,无疑是很重要的。

图书编辑活动主要包括策划组织、审稿、加工等环节,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规律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举凡有图书编辑活动的地方,就存在着编辑主体通过编辑活动能动地参与社会文化大厦的构建,并同时要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作者、读者、社会制度、出版体制、地理状况等)的制约和影响。首先。策划组织工作是图书编辑活动的起点。图书编辑在策划组织环节,计划构想、方案组织、选择作者等活动不能超越客观环境条件,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并服从社会和读者的需要。这是因为图书编辑的策划组织工作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人们的活动总是从自己的存在状况和活动状况出发去了解外部社会的。作为客观世界一部分的社会环境制约着图书编辑活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图书编辑活动又是自觉能动的,在社会环境条件下,编辑可以自由地创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社会为图书编辑活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图书编辑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站在文化建设前沿、学术前沿、改革开放前沿来策划组织书稿,唱响时代主旋律。近些年来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学术价值高、有文化积淀的精品图书问世,就是一批有理想、有作为的图书编辑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其次,审稿、加工是图书编辑活动重要的一环。审稿是图书编辑以社会把关人的身份,代表社会和读者对书稿进行的一种审查与鉴定,其目的是决定书稿的取舍并使之优化。图书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必须代表社会和读者的利益,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规范为依据,来审视、分析作者的观点与思想。一旦图书编辑无视社会规范,缺乏责任心,就必然出现偏差,就会背离出版事业的宗旨。

图书出版活动与出版业与生俱来的文化责任,使图书编辑不能不重视其独特的精神产品――图书的文化蕴涵。图书出版承担着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传播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图书产品归根结底所传达的是一种文化与价值观,具有思想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能否坚守这份文化职责与理念是对图书出版编辑的一种考验。

现代图书编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不断开拓、精益求精的文化创新精神,二是执著追求、坚忍不拔的文化敬业精神,三是淡泊名利、无怨无悔的文化奉献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形成编辑良好职业道德的核心。编辑既是精神文化产品的把关者和人文精神的护卫者,也是编辑职业道德的实践者。在面临现代社会多重矛盾与精神困惑的生存状态时,图书编辑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坚守人类的精神家园:要将人文精神贯穿于编辑道德修养的全过程:要有热爱编辑事业的敬业精神:要完善自我,加强编辑自身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人文精神决定着图书编辑的“选择”与“发现”。图书编辑工作中最重要、最富有创造性的内容是对选题的选择和发现。现代图书编辑每天面对密集繁复的文化信息和选题冲撞,何所依从,得由编辑的主体精神所制导。编辑主体的个性张扬,以及表现在编辑实践上的文化选择,正是与编辑血脉相融的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还决定着图书编辑对文稿审校把关的工作态度。图书是一种文化产品,不同于可以批量生产的一般商品,编辑也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图书的出版既需要作者的知识投入。也需要编辑的智慧渗透。

在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新形势下。我国图书出版事业正从以规模数量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图书编辑只有从选题决策到每本书的内容文字,都能最大限度地进行优化选择,充分发挥图书知识凝聚的功能,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任,也才能更好地履行积累与延续历史文化的职责。

图书出版的本质就在于不断积累文化、创造新知,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性精神,不断推出更优秀的文明成果,并按照一定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现实文化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自古以来。图书出版作为社会的精英文化一直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柱,起着引领和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历史责任。

第10篇

【关键词】广告作品;品味流失;文化功能

Abstract:advertisingistheproductofamarketeconomy,notonlytopromoteeconomicdevelopmentandalsohasthefunctionofculture,onpeople''''sideas,hasasubtleinfluencesocialbehavior.Basedonthecurrentadvulgarization,concreteanalysisoftheperformanceofthelossoftasteadvertising,advertisingin-depthdiggingtherootcausesofthelossoftaste.

Keywords:advertisingworks;thelossoftaste;culturalfunction

广告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广告业平均以每年近40%的增长率保持稳步增长,已形成以具备全面综合服务能力的广告公司为主干,以高效畅通的媒介传播网络为支撑,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服务的广告促销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到2004年,我国广告经营单位已达到113508户,广告从业人员91.38万人,广告经营额1264.6亿元,占全国GDP的0.93%,人均广告费97.28元。广告不仅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具有文化传播、教育引导等社会化功能,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社会经济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广告的文化功能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它的发展既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促进商品、服务消费,也反作用于社会文化,连接物质与精神、商品与文化。无论是真实合法的广告、还是虚假违法的广告,无论是格调高雅的广告,还是内容粗俗的广告,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舆论导向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真实合法、格调高雅的广告,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2000年夏,“韩朝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韩朝双方历经半个世纪的对抗,终于走向和平。邦迪公司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机,围绕这一主题把产品的“愈合创伤”功能巧妙地拓展为一种理念,通过广告表达了一种“再深、再久的创伤也会愈合”的观念,从而不仅很好地宣传了自己的产品,而且在受众中传递了“人类需要和平”的现代道德和公理的信息,表达了社会对和平的期盼和关注,以及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思考,较好维护了社会正义。

内容虚假违法、粗俗下流的广告,则不仅会严重扰乱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健康,而且会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沟通、甚至碰撞,其中广告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功能不断得到加强,由品味低俗所引发的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

二、广告作品的品味流失

广告虽然是一种商业推销手段,但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成功的广告常常借助文化的力量,采用文学、美学、艺术互动的手法包装产品或服务,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消费者的情感因素,来达到销售目的。

现实中,企业与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社会效益,致使广告作品的文化品味产生偏差,迎合了一些受众的低俗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播不良文化观念:著名西方理论家杰姆逊认为,“如果要使广告形象起作用,就必须在消费者那里存在着欲望,同时,广告形象必须与这个欲望相吻合。但是广告又不能只是对直接的欲望说话。……广告必须作用于更深一层的欲望,甚至是无意识的需要(其中有些和有关)。”这种欲望一旦被泛化,就将不可避免的传播不良文化观念。

第11篇

一、美国职前外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标准内容评介

(一)文化理解力《培养标准》中(2)对文化理解力的阐释为:候选人(candidates)理解目标语文化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产物(1)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将外语学习目标中的文化知识框架整合到教学之中。文化理解力内涵具体包括:第一,候选人应获得从目标语文化实践和文化产物中所反映出的文化观知识。文化观是通过对文化知识和文本的学习、电影以及其它媒介、直接体验目标语文化而直接获得。这些知识和体验使候选人能够识别文化原型,并将文化知识与体验融合到教学之中;第二,呈现对文化观、文化实践以及文化产物之间关系的理解力。文化观、文化实践和文化产物是外语学习目标语中文化知识框架的三个构成因素。文化知识的范围包括日常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地理、历史、宗教和政治体制、文学、艺术、媒体以及各种文化产物。候选人具备对目标语以及自身母语文化差异和共性的理解力,并能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地道的文化素材;第三,鉴于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握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关于文化的概念,候选人能够对动态的文化进行了解并提出假说。候选人追求新的文化观,并通过分析新的文化信息拓展和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新的文化信息来自文献和社会制度框架等;第四,候选人能够识别文化原型以及它们对学生文化概念的影响,并认同将文化看作是一个动态体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文化比较,包括:识别、分析、评价与目标语文化产物和实践相关的主题、观点和文化观。候选人能将目标语文化观、文化产物和文化实践信息呈现给听众;第五,候选人不仅将文化观、文化实践和文化产物作为自身的文化习得,还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化,并将文化教学融入课程教学以及评价内容之中。

(二)文学修养《培养标准》中(2)对文学修养的阐释为,候选人识别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的价值与作用,并使用它们阐释和呈现目标语文化观。文学修养的内涵具体包括:第一,候选人广泛地理解和欣赏目标语传统。候选人能够识别主要文学作品作者、思想家、艺术家以及各种文化形象、文化角色和文化参照物。文学作品包括儿童文学和各种成人当代文学。候选人熟悉并能够在不同话语中诠释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这些作品和文本通常代表了目标语文化的传统和时代的变化;第二,分析、诠释和整合性阅读。使用文学传统知识诠释文化的时代变化。候选人能够将目标语文化中的文学传统与其它文学传统相比较。另一方面,候选人能够选择和调整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资源以鼓励学生参与为提高自身目标语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活动之中。候选人通过独立和持续的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阅读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拓展文化知识。

(三)文化教学评价《培养标准》中(5)对文化教学评价的阐释为,候选人认定评价是持续的过程。同时,他们具备通过实施有效措施,根据学生年龄和语言水平,采用多种方法给予学生恰当评价的能力。文化教学评价的内涵具体包括:第一,尽管一般性测试可以达到评价的目的,但是外语交际和文化能力的评价需要独立的过程和评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均可使用。候选人应该理解正确评价学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有意识地识别和使用上述两种评价方式。候选人还应该熟悉并正确陈述各种语言教学的能力标准指南,例如:《全美外语教学协会K-12学习者能力标准指南》(ACT-FLPerformanceGuidelinesforK-12Learners1998)、《全美外语教学协会能力标准指南———口语》(ACT-FLProficiencyGuidelines-Speaking1999)、《全美外语教学协会能力标准指南———写作》(ACTFLProfi-ciencyGuidelines-Writing2001);第二,候选人能评价学生习得的目标语文化观、文化实践、文化产物以及与自身文化的比较。寻求机会评价学生如何在课堂之外的文化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候选人也能将评价方式融入到常规课堂教学,并理解形成性评价常常包括在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多个领域。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的启示

美国的《培养标准》从文化理解力、文学修养、文化教学以及文化教学评估四个方面对于职前外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内容阐述和衡量标准。职前外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即,基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候选人文化分析能力、鉴别能力、比较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继而将这些能力与教学整合用以指导文化教学,并掌握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能力实施恰当的评价。《培养标准》对美国职前高质量外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提供了基于标准的指导。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也给予了一定的启示。在针对四川省中小学优秀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现状的一项调查中[3],笔者发现目前在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如文化知识不足、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有所认识,但是尚未有系统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具体教学实践;英语教师缺乏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环境和有效渠道。上述问题除了可以通过教师自身加强学习和参与职业发展培训得以逐步解决外,职前英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则是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的突破口。第一,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培养标准细则,明确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的标准和内容。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在英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文化差异、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刘润清教授认为,外语教师培训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教什么”和“如何教”。“教什么”是对外语本身的培训;“如何教”涉及外语教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类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但并未给出细化的分类指导。2011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虽然对于“如何教”,在教育类课程上给予了指导,但是并未有针对不同的学科教师教育课程的细化标准。显然,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培养标准细则,明确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的标准和内容,对于职前英语教师培养的教学实行更细化的分类指导,将有利于我国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在今后能有全面和更健康的发展。第二,逐步培养职前英语教师的思辨能力。2001年Anderson和Krathwohl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loom早期思辨能力的分类进行了修正和升级,形成了由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组成的改良版思辨能力类级模型。[7]根据此分类,笔者认为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即是在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其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和立场来评价、分析和比较文化,批判地认识和接受各种文化观,从而能够客观地看待文化并接受文化本来的样子,继而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在保持自身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例如:大量文学作品、文化读本的阅读与赏析、结合各门课程中所出现的文化现象,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增加文化时事评论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敏感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文化意识等。第三,拓展文化视野、增加文化体验。语言是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文化也是动态系统。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除了依托文化知识类课程之外,应该将文化教学拓展到其它课程的教学之中。例如,结合课程中出现的文化点,通过英文报刊和杂志的拓展阅读来增加对文化现象的了解。同时,突破文化教育和体验主要限于文本与教学之中的现状,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类讲座,邀请外教或有海外留学或教学经历的英语教师分享英语文化和经历等;同时,积极开发与英语国家高校校际间交流合作项目,包括文化交流、海外教学实习项目等,增加职前英语教师对目标语文化的切身体验和教学实践经验。

三、结语

外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外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对各种文本中的文化知识的敏感度以及挖掘文本中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外语教师自身的语言文化素养也关系到外语教学的成效。在我国,作为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主要阵地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类高等院校,应该以美国《培养标准》为借鉴,结合国情,探索以标准为基础,将职后培训延伸到职前培养的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杨静林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外语系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教育策略;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94-03

1 背景概述

现代社会的网络化进程深刻地塑造着传统文化的网络特征,尤其是给青少年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网络文化形态的开放、动态和虚拟性,将传统的接受式求知扩展为体验式的网络学习,促进了主动参与的认知拓展;也吸引学生远离课堂教学,造成正规学习质量弱化和心理、道德、法律等负向影响。结合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特征[1],该文从“网络文化教育”的视角,将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教育”联系起来,系统考察和剖析青少年面向“网络文化教育”的健康成长引导策略。

2 网络文化观与网络文化教育创新

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和发展繁荣,带给青少年更为丰富的知识获取途径,开拓了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认知视野。处于成长时期的广大在校学生群体,一定程度上存在辨别力和自控力不足导致的网络行为失范。在青少年中倡导积极的网络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形成净化网络环境和良好个人心理,从而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以下通过探究正确网络观内涵与教育创新机制,为网络文化教育有序发展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方法指南。

2.1 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观

网络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参照,又是依托网络环境的物理重构。网络文化观是价值观在网络文化范畴的作用表述,指人们对于网络文化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2],包括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三个层面,体现了特定群体和个体针对网络文化的态度——也即现有网络社会规范下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倾向。青少年由于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等差异,网络文化观上必然体现出不同特征。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应该是利用网络文化增强知识理解、拓展思维视野,促进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的社会价值趋同。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应遵从传统文化价值,注重网络参与的氛围和谐、道德规范和法律合规。

健康向上网络文化观的基本内涵是网络生活方式在文化方面的整体认识和外在行为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导向。要求个体和群体的信仰、理想、精神、道德、心理,在自然状态中体现出对社会核心价值的理性遵从——将网络看成现实社会延伸,遵从其技术工具性、资源平台性、知识教育性的本质约束。网络文化观作为一种在网络文化视野下所体现出的认知观,针对青少年则要求“文化先进、主题和谐、科学发展、重点管控”,从而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群体参与和个体介入目标,确立科学的网络文化价值衡量准则,不断规范和引导积极创新的网络文化教育取向。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观可以帮助青少年对齐学习成长的目标期望,依托网络文化教育聚焦知识学习的主航道,促进求知欲提升和价值观养成。

2.2 积极创新网络文化教育

网络文化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驱动的教育传播及传统教育的网络延伸。首先,教育作为传播网络文化的重要途径,作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行为方式;其次,网络文化结构制约着教育方法的选择路径,从不同层面潜移默化地对教育过程和效果施加影响。当前网络文化教育的突出问题是除了先进网络技术引入之外,部分领域还局限在计算机基础应用层面。需要通过实施符合学科特点的网络学习模式创新以拓展全方位的网络文化教育。

网络文化环境的虚拟性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差异性,要求网络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自由与社会责任并挖掘网络知识获取的工具优势,以促进个人成长和群体教育成功。以健康向上网络文化观为指导,实现网络文化教育与传统方式融合,必须抓住青少年文化学习和能力养成主线,充分整合现代教育的网络技术、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心理疏导等教育手段,开放宽容地适应网络文化教育挑战。

3 网络文化教育机制及其基本原则

推动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就是要以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为价值取向,协调传统与网络文化教育中的能动要素和发挥教育功能整合的积极优势。

3.1 网络文化教育作用机制

网络文化教育是运用教育和文化传播理念,以网络环境和社会空间为载体,突出社会核

心价值主导、文化知识传承、主体强势参与、双向互动交互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传递、传播和促进文化演进,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到传承完善;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存在,教育必然体现文化的要求。网络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作用机制参见图1所示的描述:

1) 学习成长是网络文化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青少年多为在校学生的特定群体,其网络生活基调体现为“知识获取为主、其它参与为辅”,正是繁荣网络文化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依赖于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知识引领及校园文化主阵地坚守。

2) 网络文化教育必须与教育方针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网络的虚拟、开放、自主特征,使网络学习动机和知识获取有别于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理性求实态度、内容取精思维、整合创新能力,必须确保网络资源组织和知识内容协调一致。

3) 始终坚持教育功能和学生主体地位的长效作用:网络教育技术发展和知识管理革新推进了终身学习的社会化可能。从网络学习本体演进到更高层面的表达参与,需强化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导引,以实践网络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遵从统一。

4) 充分发挥广大青少年在网络学习中的主体优势: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技能不仅要提供内容健康繁荣的知识资源,更要激发青少年及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文化教育协同,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5) 实现网络文化教育的工具性和社会性有机融合:网络信息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可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知识源泉和安全网络生活环境,提升网络资源内容建设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健康网络文化素质养成。

3.2 网络文化教育基本原则

3.2.1 教育主导与文化多样性结合

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强调通过计算机网络文化教改,将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和人文精神有序融入现代教育全过程。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呼唤教育的主导性以坚持正确方向并带动健康发展。知识获取为主的网络文化教育要面向教育主导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挑战,以网络文化繁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2.2 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网络文化教育强调个体参与,更追求学习者协同。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学习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前提。融合网络教育时代性和社会文化传统性,网络文化教育要坚持科学素养成与人文精神同步发展。体现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强化自由兼容人文精神哺育,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环境,促进青少年求知激励、学习成长、情感向上与和谐发展。

3.2.3 网络文化与传统教育的渗透

网络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延伸,其层次、对象、目的、手段上存在互补渗透。网络文化教育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协同规范以达成学习自律,采取适当形式加强传统的思想政治、伦理道德、健康心理等教育形式的改革,并与网络学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有机融合,更能体现出网络文化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综合促进作用。

4 网络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成长的核心在于健康地参与网络社会化进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扎根于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积极向上网络文化观和教育原则,提供了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路径[3]。青少年面对网络生活时的正确认识和理智行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结果[4],网络文化教育体现出其“提升认知,控制行为,导引方向”价值。

4.1 绿色文明与阳光和谐网络构建

以控制网络准入和内容繁荣占领网络文化教育阵地,提供保护青少年成长的时代防火墙。绿色网络是实现网络行为控制的手段,对于构建和谐网络空间及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指导、学校教育和社会参与。

保持虚拟网络世界的健康秩序必须繁荣现有教育网络和校园网建设——强化“阳光工程”、“绿色通道”,营造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和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网络氛围。通过网络监管技术落实网络实名制,有效屏蔽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和规范内容提供,形成覆盖全部教育系统的一体化数字校园,满足不同层次的网络文化教育需求。

4.2 健康网络文化教育正向导引

青少年参与网络生活时所需要的创新学习意识、正常心理认知、知识整合思维、文明价值观念、开放协作精神,依赖于网络学习聚焦以处于教育导引的受控轨道:

1)信息技术入门导引:围绕计算机基础等信息技术认知课程改革,高起点建立对网络学习的工具职能的积极认识,重点提升青少年的网络信息鉴别和网络规范遵从意识。

2)网络知识平台守护:通过构建网络学习社区资源平台开展协同学习,兼顾青个体需求,实现对网络生活整合的知识共享,促使不同需求学生以知识学习同步健康成长。

3)正向心理意识疏导:学习生活与网络应用结合起来,以促进网络使用者的心理认同。及时疏导学生的课业情绪和网络依赖,帮助增强自我控制以培养健康向上心理思维。

4)开放合作德育培养:利用网络优势搭建网上德育教育平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用健康文化占领教育阵地,增强政治鉴别力,规避错误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负向影响。

4.3 网络文化的青少年素质养成

网络素养是指综合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意识观念的一致性和道德法规的遵从性。网络文化教育背景下的素质养成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通过网络文化教育繁荣传统主流文化精神,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运用网络,实现网络行为自我调节和辨识能力提升。2)强化网络学习和信息共享的工具属性,重点向青少年传递信息理解的综合运用技能。通过网络文化教育创新促使青少年有效参加网络生活和改善教育质量效果。3)面向学生、家庭和社会普及网络文化教育,锻炼青少年正确操作网络信息、介入网络交流、维护网络纯净的运用能力,促进正确认识网络本质和理性地参与。

5 主要结论

针对网络社会青少年健康成长挑战,该文聚焦网络文化教育总体要求,提出了以正确网络文化观指导的教育作用机制、基本原则,归纳网络学习和素质养成的教育策略,强化网络文化教育的内容整合导引,对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繁荣,为青少年创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是全社会共识。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必须重视符合社会价值导向的网络文化教育基本原则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向引领和主导作用。2)促进青少年成长要切实做好以健康网络观为指南的教育导引工作。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引导他们聚焦学习成长,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青少年处于健康成长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 赵丽萍.青少年群体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分析研究[J].学理论,2011,7(21).

[2] 潘勇,李霞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观 [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