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习学生报告

实习学生报告

时间:2022-10-17 19:41: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习学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习学生报告

第1篇

大一的暑假如期来临了,相比过去的其他暑期,这个暑期是最有意义且丰富多彩的。作为一名新闻传播系的学生,我热爱新闻事业,所以我利用暑期两个月的时间来到了北京广播电台和《今晚报》重要新闻部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

我在报社的这段时间使我收获很大,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也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平面媒体,了解了新闻产生到报道的过程。熟悉了专业设备的应用,也对新闻记者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明白了身为一个新闻系学生所肩负的责任,明确了今后学习工作的目标。

来到报社的第一天,我就被分到了重要新闻部,这是一个负责头版和二版新闻的部门。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次实习就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看到办公室里的知名记者们进进出出,忙里忙外,电话响个不停,采访的任务更是接踵而来。我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丝的紧张与不安,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我的实习老师也在不断的鼓励我帮助我,第一天下午,我就要随指导老师到北京市昌平区采访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农民伯伯。这次的采访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人物访问的技巧,也体会到了记者这个工作的责任性。

期间我还参与了新闻编写的工作,并且学到了版面编辑的技巧,老师们很有耐心的对我讲解整个的流程。记忆深刻的另一个采访是我临时接到任务要随指导老师一起去我国内蒙古大草原,做一个关于牧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的系列报道。匆匆准备了行囊便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才艰难的到达了目的地。而那里的特殊气候和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都是我们不适应的。但好客的牧民们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这次我们还来到天然生态保护区,调查报道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而且我还参与了拍摄工作,第一次接触专业的设备,在老师的帮助下很成功的完成了当天的拍摄。这次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两个月来在报社和广播电台的实习经历加深了我对新闻工作者的认识。随着新闻传媒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媒体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媒体人”这个行业显然是火热的,尤其是记者这个备受关注职业的。关于记者的要求很高。新闻从业者,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敏锐性思维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在一个新闻事件的进行中、在一次新闻采访过程中,能否快速准确地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第一重要,哪个第二重要的能力;判断某些看来无关紧要的线索,是否可能抓出新闻的能力。因此,在一条优秀的新闻报道中,往往蕴含着记者的敏锐性思维。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监督性报道和采访被婉拒时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敏锐度可以说有的是天生的,但是在学习生涯中也是可以慢慢具备起来的,比如多观察事物以及发现其本质……

传媒这个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天生的敏感性,比如做记者的,需要时刻捕捉转瞬即逝的信息,挖掘题材,发现背后的故事;做编辑的,需要对文章构架、人们阅读心理有准确把握,从而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掏钱购买;甚至连搞校对的也不能例外,需要他们对刊物中随时出现的错漏及时发现。同时,传媒这个行业亦需要从业者具有广泛的人脉以及持久的耐性,同时也需要有对各类学科的基本掌握,也就是所谓的“博家”。

第2篇

吾爱吾生喜迎新,立德树人育新苗爱生在心,助生立业,是该专业全体教师的职业之本。铺设学生实习就业大道的前期工作,始于学生入学之初。新生报到前,专业教师详细翻阅其基本信息表,了解每位新生的自然情况与兴趣爱好;学生报到后,认真编制新生档案册,将每位学生的身份照片与基本信息记录在案,快速熟悉学生,为后期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与此同时,教研室专职教师承担着大量专业主干课的授课任务,“2+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所有教学课程密集安排在前两年内完成,以保证第三年顶岗实习的顺利推进与有效实施。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辅以职业证书考试指导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与就业竞争力,培养其对专职教师的信任感及行业认知,成功确立良好师生关系,构建信息传递与疑难反馈的畅通渠道。此外,借助教研室老师周期性的谈心工作、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及系团总支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与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熟悉度与引导力。通过两学年的师生互动,顺利实现“熟知每位学生秉性与职业愿望”的前期目标,奠定科学指导其定职定岗的扎实基础。

实战面试启征程,引领学生职场路每年3月份,教研室便着手落实学生顶岗实习事宜,借鉴历年工作经验,进一步了解实习单位的人才需求与用人标准。除已确立合作关系的南京威斯汀大酒店、南京金丝利喜来登酒店、南京状元楼酒店、南京玄武饭店、南京古南都饭店、南京丁山花园酒店、无锡君来洲际酒店外,教研室更先后开辟苏州福朋喜来登酒店、常州香格里拉酒店、汇金玄武饭店等五星级酒店实习基地。各单位均为实习学生提供免费住宿及工作餐,部分酒店还在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的福利的基础上,前三个月可领取900至1800元不等的实习津贴,经企业考核后逐步提升津贴水平,实行多级津贴管理,为其从“学生”至“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提供了有力经济保障。在确定实习单位与工作条件的基础上,教研室召开学生实习意向指导会,全方位传递单位基本信息,下发实习申请表,引导学生首先根据单位基本信息与个人意愿填报实习申请。随后,对学生首轮填写的实习申请表进行数据统计与总结分析,明确各单位分布人数。借助前期对每位学生的秉性了解,立足业已掌握的各实习单位用人要求,开展面向每位学生至少两轮的谈心工作,逐一引导其做出正确科学的自我评价,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调整实习意向。随后,下发并指导学生填写最终确定的实习志愿表。繁重细致的实习意向指导工作,有效实现了用人单位需求与学生自身诉求的高度平衡,确保后期实际面试进程中的高通过率,更提升了学生的实习满意度。实践证明,该模式下的带队面试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一锤定音”的预想效果。

语重心长寄期望,亲情服务暖心田面试结束后,全体学生认真撰写实习面试小结,每位学生及其家长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家长通知书》中签字确认。全体学生进店前夕,即召开学生实习动员大会,通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要求》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纪律》并做细致阐述。根据实习单位与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组,每组明确两名组长负责考核,实习指导教师巡查,保证考勤考核的质量与效果。同时,从专业实习的性质、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全面动员,要求学生调整角色转变、环境转换与接受挑战的积极心态,在实习中坚持“五勤”,即口勤、脑勤、眼勤、手勤与腿勤,坚持“四注意”,即注意仪表仪态、注意遵纪守法、注意处理各种关系及注意安全,鼓励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团结协作,历练心智,在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为院系争得荣誉。教研室各位老师在加强实习工作日常巡查指导基础上,着力于解决突发事件,在实习期的不同阶段,更是有计划地开展分阶段集中指导。每年暑假,老师多次深入学生实习单位,通过参加酒店人力资源部信息联络会、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及开展岗位考察等方式,持续跟进实习生工作生活情况,合力稳定学生情绪,为其实习保驾护航,帮助构筑平稳就业的“心理防火墙”。每年11月,老师们再次深入各实习单位召开“实习报告”指导会议,强调实习报告应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获,文字简练,格式正确。会议以实习报告为抓手,真正落实了顶岗实习阶段的教育目标。同时,针对学生集中反映的住宿条件、卫生状况及班后返回宿舍的安全性等问题,与企业积极协商,寻求妥善处理方案,校企合力,为学生创造愉悦的生活工作环境。每年3月份,顶岗实习任务结束之时,每位学生认真撰写实结,完成出勤确认,填写实习评估表,企业人力资源部给出学生实习评估成绩。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科学评估学生实习表现,针对其个体差异,理性提供职业建议,并通过劳资关系常识的多次普及,引领学生迈出职业生涯的稳定步伐。相关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在各届学生高效高端的就业协议签订成果中,更创造着该专业在南京及周边地区五星级酒店间的口碑效应,品牌优势逐年凸显。

借助“古南都工程”的资源优势,古南都集团多位优秀职业经理人走进校园分授饭店服务技能课程,学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中实现了职场的零距离解读。同时,将该专业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英语等多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式的课程引入企业现场教学。学生在企业实践现场服务,教师在企业开展现场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考试取得由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前厅中级服务师”“客房中级服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使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科学合理,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与素质结构定位更为精准,提前达成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证书”毕业要求,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稳就业。

校企合作的“2+1”办学模式,是旅游管理教研室根据企业用人要求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保障:校内教师承担前两年基础理论课、专业主干课、实践操作课及校内专业实训教学任务,企业导师参与承担第三年专业实习教学任务,与校内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同时,企业导师参与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与考核工作。历年教学计划制定之初,旅游管理教研室均与多家五星级酒店人力资源部召开工作联络会,就如何加深校企合作、如何深入实践“2+1”实训教学模式及如何针对用人单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总结经验,交流意见。通过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有效掌握市场人才需求,为完善教学计划、修订教学目标提供清晰导向,也为本专业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交流与沟通的有效平台。基于此,教研室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年龄特征、技能规律及实习酒店情况,努力实现其“应知”、“应会”与“应变”相统一,侧重提高应变能力,与就业单位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其一,企业指定知识丰富型与经验丰富型的两类“专家”担任实习导师,通过辅导与示范,加快学生的岗位适应进度;其二,指导实习学生分批次、多维度参与实习酒店各项培训;其三,推动实习生积极顶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四,对进步快、应变能力强的实习生委以重任,实施岗位提升;其五,开展经常性、多方位、多层次的岗位轮换与交流活动。

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教研室提炼形成了本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期经历的四大心理阶段:实习准备阶段(实习开始前四个月)、岗前培训阶段(实习后第一、二月)、顶岗前期阶段(实习后第三、四月)与顶岗中后期阶段(实习后第五、六月),相应归纳出各阶段的学生行为及心理特征,阐明教师引导方向与酒店管理措施(如表1)。历经11届艰辛探索与持续开拓,旅游管理教研室逐步建立一支领导有力、分工明确、管理科学的实习就业工作团队,更开辟了遍布南京及周边地区的二十多处实习就业基地。通过专业知识及旅游情怀的培养,不少学生在实习阶段便脱颖而出,顺利搭乘就业直通车,并先后成为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呈现出顶岗实习与平稳就业良好对接的喜人态势。这种“走出去,学进来”的顶岗实习方向,是教研室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结合当前酒店业发展规律及就业需求确立的。以南京为主要实习基地,安排部分学生回归家乡实习,体现着本专业服务南京及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办学思路。由此,学生们系统学习旅游企业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服务理念,企业导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检验,完成实习,保障就业。

依托创新型顶岗实习模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主线,探索建立“四合”模式,即技术与管理的复合、知识与能力的模块化组合、讲授与实训融合、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模式,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教学文件建设、实训室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相关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全方位体现于历年的实习就业工作中。创新型顶岗实习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践综合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必将推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逐步建立配套升级的高端实习基地网络体系。(本文作者:巴佳慧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第3篇

关键词:认知实习;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杨文杰(1982-),男,山西河曲人,陕西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陕西 西安 710021)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83-02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文件别强调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关于高等教育部分也特别提到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陕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生以“工程训练扎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认知实习作为我校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被坚持实施。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为蓝本,分析了认知实习的必要性,并通过介绍我校认知实习的过程及相关工作,探讨了认知实习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兄弟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开展认知实习的必要性

所谓认知实习,是让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开阔视野,了解本专业在实践中所需知识与技能,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感受职业特点、工作内容,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

理科信息专业是知识更新、发展较快、对理论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平时理论课较多,学习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知学有何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当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学习的黄金时间往往过去了,所以认知实习的开展尤其重要。

1.认知实习是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学生目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部分。认知实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一个“认识”过程,即解决“学什么”;生产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学生对专业的一个“认同”过程,是解决“怎么学”;毕业实习是学生巩固、深化已学理论,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专业的一个“认真”过程,重点是“学到了什么”。学生将依靠这些知识去找工作,完成工作。可见,认知实习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认知实习是学生规划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校第一志愿录取率虽然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并没有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还有部分学生报的是父母的“志愿”。入学后虽然学校会有专业介绍,但仅仅是口头上的介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专业认知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认识专业的一次机会,让他们清楚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我校的认知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大二时部分学生有选择转专业的机会,所以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

3.认知实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

学习的重要性总是被老师和家长反复强调,学生对此也显得不耐烦。但是,当学生走进企业接触到实际工作场景,接受了企业培训师关于职业方向的讲解及现场工作人员对实际产品和所需知识的表述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学生也会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效果是课堂教学所远不可及的。再者,当学生看到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优美的办公环境,也一定期望自己将来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认知实习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方法

认知实习要到不同类型的企业、机构,听不同类型人物的报告、讲座,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和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可以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可锻炼相互沟通、待人接物的能力。可见,开设认知实习对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5.认识实习是教师提升自己的有效手段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更新发展较快,教师长时间呆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多新的技术、产品已经出现,或已用在生产线上,而教材本身的滞后性,造成教学通常难以与时俱进,教师通过带队实习可以及时了解新出现的技术、产品以及企业需求,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科研、教学和企业、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藉此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并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大学生。

二、认知实习的组织过程

我校认知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初进行,为期一周,各学院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交叉进行。实习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1.制订全校认识实习方案

方案制订非常重要,它是保证实习科学、规范、系统的前提。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和意义;实习内容及组织;实习考核评定方式;实习报告要求等。

2.联系合作单位

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本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将来可能的就业方向以及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我校理学信息专业以软件为主,包括金融方向,由此我们选择了西安行知汇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北邮3G、西安软件园、华鑫证券四家单位。这四家单位硬件设施、技术实力都完全可以满足实习要求,并能够按校方要求提供相应的讲解和服务。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对专业实际和未来的择业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企业通过接待实习,提高了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从而实现双赢。

3.实习前准备工作

由于实习学生人数较多,所以需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通过动员,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和纪律,使实习目标和实习内容深入人心,不能让实习过程“走马观花”;另一方面,强化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形成必要的心理预期,为专业认知实习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础。

实习正式开始前,实习指导教师和具体实习单位需做好充分的沟通,要让单位知道学生想知道什么,学生现在的情况,然后实习单位安排业务骨干来负责实习。如果校企双方沟通不到位,企业也不知道学生来的目的,只是随便安排参观,这样的实习会毫无意义。

4.实习过程

每天早上,全体实习学生乘坐大巴,在指导教师带领下按时前往实习单位。到实习单位后,指导教师将全程陪同学生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听取单位专家报告,主要包括信息行业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前景,各企业目前从事的主要工作、目前的主流软件技术、产品,行业所需专业知识等;参观企业及其产品。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做好笔记,学校带队教师可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维持实习纪律。

5.实习考核、总结

我校目前考核的主要方式是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考核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习日记应详细记录当天的实习情况,这也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它是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实习报告中应写明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态度,实习表现和主要的实习体会与收获,写出认识及想法,对本次实习提出意见,对今后的实习提出建议。总字数不宜少于3000字。

在实习结束后的一周之内,学生必须整理完成书面实习报告,并连同实习日记交实习指导教师评阅,教务处最终将对全校的报告和日记进行检查。学院通过实习报告信息反馈,进一步深化实习效果,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为下一年级的认知实习积累经验。

此外,学生参加实习时间不足二分之一者,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并要进行重修。

三、实习注意事项

1.实习单位的选择

我校这次的实习单位中,有两家为培训学校。目前,我国本科理学信息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培养模式是“厚基础”、“宽口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这就给社会上诸多培训机构(如软件培训等)提供了生存空间。我们要承认这类培训学校或机构的积极作用,他们为学生和就业单位之间提供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但这些机构要盈利,水平良莠不齐,选择时要多考察。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是实习成功的重要环节。

2.选派专业素质较高的实习指导教师

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除了承担维护实习纪律、安全等工作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熟悉所带专业学生所学课程,了解学生将来就业行业基本情况,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惑。

3.实习经费

充足的实习经费是实习成功的保证。学生实习的交通费,聘请企业老师讲课、报告的费用,带队教师的实习费用等开支较大,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各方缺乏积极性,实习难以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实习经费目前生均200元,基本保证了实习得以较好地进行。

四、总结

一位学生在她的实习报告中用十二个字对认知实习进行了总结:“增见闻、纳收获、重认知、新规划”。可见,认知实习对学生帮助很大,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可以对本专业现状及相关行业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促进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认知实习已成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亦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在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核心的今天,认知实习也无疑是推进教改有效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蕊,朱江,王岩韬.工程训练框架下开设认知实习课程的尝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6):31-32.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新生;报到率;经济学分析;高职教育成本;投资收益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15-0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类型,从招生规模到人才培养质量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影响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新生报到率不高的问题日益严重。

一、新生报到率不高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新生报到率低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令人非常头痛的事。一般的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不到80%,有的学校甚至连年徘徊在70%以下。较低的报到率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让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生存危机,同时也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不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对此问题不加重视,必将对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对于高职新生报到率过低的现象,有学者从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而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此现象进行剖析,以期为提高高职新生报到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二、经济学视角下高职新生报到率不高的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加大了高职教育投资风险,不报到成为一种回避投资风险的理性选择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在就业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2007—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分别为431.95万人、511.95万人和518.82万人(以上数据均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按平均每年88%的就业率来估算,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有超过100万的大学毕业生处在待业或失业状态,再加上每年新增的500多万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况。此外,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外贸经济造生巨大的冲击,一些外贸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关门倒闭,这更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2011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该报告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86.6%)上升了3个百分点,比2008届全国总体(85.5%)上升了4.1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比2009届(88.0%)上升了3.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比2009届(85.2%)上升了2.9个百分点。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占据了高校毕业生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甚至更糟糕,因为在重视文凭、学历的中国,仅有专科学历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市场竞争中是难以胜过那些拥有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文凭的大学生的。如果毕业就失业,对于高职毕业生本人及家庭而言,3年的教育投资成本就打了水漂变成了“沉没成本”,风险难以承受,现实难以接受。与其要面对这种难以承受的风险,还不如及早“离场”回避,用投资教育的成本进行其他方式的投资,或许能得到可以确定的收益。

(二)日益高涨的高职教育成本的抑制了人们对高职教育消费需求,高昂的成本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高职教育是公认的高投入教育类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成本昂贵的投资,因为相对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和实习工厂,要消耗大量的实验器材等等。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作为高职教育成本的补偿部分——学费,也在不断上涨。“10年间(注:指从1997—2006年间)大学学费从几百元涨到5 000—8 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新民晚报,2007年1月8日第一版)。从目前来看,一名高职学生每年的学费5000元左右,住宿费1 500元,加上伙食费、交通费、资料费等在内,一年的开支至少在1.5万元左右。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2011年2月2日 11:27。来源:新华网.详解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账单”),这就是说,在农村,要2.5个人劳动1年不吃不喝才能供得起一个高职学生。在城镇,也需要1个人1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大学学费的高涨不仅是农村家庭吃不消,一般的城镇居民家庭也显得吃力,就连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也曾表示就自己和夫人两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大学。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都来源于农村和县、镇,对教育成本的上涨非常敏感,高昂的学费已经成为他们难以承受的教育成本。虽然有国家助学贷款这条途径,但是手续的繁琐、名额的限制以及过短的还款期限让一些学生望“贷”兴叹,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

(三)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人力投资收益,预期收益的降低抑制了人们投资高职教育的热情

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在现实当中表现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独特的就业模式和收入分配模式。在我国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以高学历、高工资、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强度不高、职业体面、闲暇时间较多、社会地位较高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如政府公务员、垄断企业管理者、公司高管、跨国企业中的中高级职员等。而另一个劳动力市场上却恰恰相反: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岗位大多在生产、建设、服务的一线。由于两类劳动力市场的准入门槛不一样,前者只有高学历者才可以进入,作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都只有专科学历,要想进入到第一类劳动力市场如果没有特别强的社会关系,是很难进入的,所以他们只能在第二类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加上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也失去了往昔大学生“天子骄子”的光环。“毕业即失业”和大学生“低工资时代”的来临,使高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得到的投资收益下降,这种收益不仅是物质上的报酬低,更有精神上的地位不高,职业不受重视等等。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当看到一种投资的预期收益出现明显下降甚至有可能出现收益为负的情况,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中止投资。

(四)高等教育的供需情况发生了转变,由以往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人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有了更多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高校的数量由原来的几百所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所,每年的高校招生数达到600多万人,高考由以往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窘况转变为“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轻松状态,高考录取率达到75%以上,高等教育的供给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人们有了更多的高校可供选择,人力资本投资也有更多的途径可供选择。收到了高职院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及家长如果对这所学校不满意,可以选择不去报到而去复读以便来年考取更好的学校,经济条件好的也可以选择去境外或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等等。

(五)高职教育产品质量不高,一方面抑制了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热情,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育投资的收益

教育产品质量的好坏意味着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吻合程度的高低。就目前高职教育而言,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等方面来看,大部分学校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其生产的“产品”——人才的培养质量相对本科院校学生来看,“职业性”不突出,而理论水平又比不上普通本科院校低;相对中职生来说,“高等性”也没体现出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如中职生。这种质量不高的“产品”在人才市场上自然就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不合格的高职教育“产品”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同时也降低高职教育投资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回报率。

三、解决高职新生报到率不高的经济学思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提高人们对投资的热情,就必须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要想提高高职新生的报到率,就要从减少高职教育投资成本与提高收益上着手。

(一)创新多元办学投入机制,减轻个人高职教育成本负担

高职教育作为直接服务社会的一种教育类型,政府、社区、企业和行业都是利益相关者,根据 “谁受益,谁负担”的成本分担原则,上述各方都应成为高职教育的投资者。从公平的角度看,公共财政教育投入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教育公平,即起点公平,政府有责任为每位公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政府有责任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高等教育资源。所以,毫无疑问,政府应当承担起投资主体的角色,而不应该通过提高学费来转嫁高职教育成本。社区、企业和行业都是高职教育的受益者,理应承担相应的投入义务,如果各投资主体都履行了各自的义务,则高职教育个人所负担的成本就有可能降低。

(二)完善勤工助学体系,降低高职教育个人投资成本

构建高职院校完善的勤工助学体系。通过校内岗位、校企合作联动、订单培养、兼职中介等形式,想方设法帮助困难家庭的学生,让这些学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的学业得以延续下去。由于高职院校的边际成本(即多招收一名学生所产生的成本)很小,而引致收益——包括学生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各种消费,特别是学生毕业后对学校产生的正面效应很大。通过引致收益来弥补勤工助学体系建设成本,从长远来看,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成长和发展。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该大学被认为是广东贫困生最多的大学,但通过勤工助学、家教服务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不仅使不少贫困生的生活得到解决,更加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能力,也使得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和家教教育在广东一直享有颇高的声誉,社会影响深远。高职院校可以从华南师范大学的完善的助学体系得到借鉴。

(三)打造高附加值品牌专业,提高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

打造技能型的稀缺特色专业,提升高职教育的“附加值”。提高个人对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打造技能型的稀缺特色专业,构建强大的特色专业群,提高毕业生的技术性和稀缺性,以提高就业能力和薪金水平,从而提高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例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珠宝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系列专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旅游管理专业等,突破了高职专业的“同质性”,形成独特的稀缺专业特色,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酬高,发展前景好。这些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不但录取分数线连年居高不下,高于二B本科的分数线,报到率都达98%以上。

(四)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加大学校的市场营销力度

第5篇

【关键词】: 护生;见习;护理技能;护士人际

一、见习前奏

获释寒假社会实践火热报名中时,很兴奋,放假前一个月就开始谋划见习实践活动。鉴于罗定同乡学护理的人数比较多,据了解已经见习过的人数屈指可数,有意向见习的同学甚多,本人就勇敢地站出来组建一个团队去见习。忙前忙后,找老师,找经验丰富的学长指导,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顺利,在放假前还真的组成了一个七人团队,队员跨两个年级本、专两个学历层次。最后很可惜,在见习后期才发现队长我本人失误,没有成功申报团队社会实践,学校也就不认可这个民间团队,结果只能队员各自写自己的社会实践论文。然后本文就是本人见习报告。

二、见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是一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学习课本知识,然后运用课本知识用于实践。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非常强,所有的护理技能都必须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越显护理专业的魅力。在护理这个专业学校学习了近二年,还未能弄个清楚护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环境干?应该怎么去干?虽然在平时会有实验课,但全是在学校内;虽然后期学校也会有安排为期一年的实习,但在此前,还真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如何走进医院,走出学校,走出课本?见习成为那一群跃跃欲试护理专业学生的一次小练兵、一次小实践。很自然地把学校教学引到临床。

三、见习的经过

第一天 整体感受医院环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点整,罗定市中医院八楼护理部门前站着6个着装整齐的见习护生(原计划团队见习后因故变个人),见习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在护理部主任蔡老师带领下,我们去了不同的科室。龙葵娣、覃丽妮去了七楼内二神经内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楼内三普通内科儿科,胡伟聪(本人)、彭韦玲去了四楼内一心血管内科。

蔡主任把我们介绍到护士工作站,心血管内科护长玲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带教老师飞霞姐,很快就带我们见习了各种抽药、稀释、查房、各种治疗、发药、各种交谈、人文关怀。

第二天 胸腔闭式引流

38床自发性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该手术为小手术,在病房内进行,作业见习生我见习了过全过程。头高脚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药为普鲁卡因,麻醉师又是手术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试为护士操作。护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书上写的一样,每天更换引流瓶内生理盐水,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伤口有无渗出液,渗出液的量、颜色、气味,保证引流瓶在伤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盐水下2-4cm,查房时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是否波动。很多专业知识要求撑握,很多内科护士不了解引流瓶,叶玲护长就组织了一次学习小会议,介绍引流瓶相关知识。

第三天 实习生在科考试

恰逢实习生在科考试,实习生们表现紧张,考完就很比较自然,然后科室轮转了。

第四天 见习病危患者紧急抢救

28床病危。作为见习生目睹了抢救全过程,最后医务人员把病人救回来。该病人是医院的老病号,3日前心律不齐好转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稳定,主诉腹涨痛,与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时排尿有关。10分钟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诉心慌,气闷,目眩,眼黒,心电临护提示室早、窦性心律过速,病人家属情绪低落。值班医生报告主任,主任联系其他科主任会诊,经抢救病人病情稳定。

此次抢救收获,临床护士病情报告制度必须执行,护士遇到突发事件,评估自己能否处理,不能则快速报告上级领导。

第五天 护患关系

尝试运用护士人文怀技巧。内一科住院部有40个病床,5个临时备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够的病人用于实践沟通。利用前几天认识的病人,尝试刻意用一些技巧,见习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问一般资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发现:微笑、礼貌、文雅果然会在护患关系中起重大作用,撑握药理知识,为病人解说药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护士人际

复杂的护士人际关系: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长,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处理不好则会身心俱疲。恰好见习团队中有一个同学做得欠佳,这里就分享一下经验。梁金冠同学被2个护长投诉,护理部主任批评,分析其原因大因其不守纪律。她本来分配到内三科见习,却不好好在内三,却先跑去内一,后跑去内二,去了不是好好跟带教老师学习,又去护士办分室玩手机。结果怒了二个护士长,主任批评了队长,和她本人。

四、 心得与体会

各方面初步了解护士,了解医院工作环境。见习巩固了各种护理技能,稍稍尝试运用了护理各种技巧,确切把课本知识引到实践。

五、谢辞

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的支持,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护理部安排教学,感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内科各位老师教学。

六、附件

第6篇

[关键词] 营养学;应用型;实践教学

[Abstract] Nutrition majors is the important base in college which cultivates professional personnel of the dietary guide,control of food hygiene,nutrition education and consulting service.In order to nurture the undergraduate to fit needs of societ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constr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bout apply-type subject of nutrition majors.

[Key words] Nutrition;Apply-Type;Practice teaching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知识性和应用性很强,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对于应用型营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但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应用型营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1.1关于应用型营养学人才的认识

应用型营养学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不同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纯粹务实的、操作性人才;也不同于传统的本科教学那样,培养理论性、研究型人才;更有别于社会上“短、平、快”培养出来的公共营养师。除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英语和计算机等通识教育的共性要求外,对他们的专业技术实践和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从创新潜质角度,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长在于技术实践与技术应用层面的创新,这与研究型人才长于规律发现、知识与理论创新,或长于技术发明与技术创造存在明显区别[2-3]。

1.2定位应用型营养学人才培养的合理性

我校自2009年开始招收营养学专业本科学生以来,积极推进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手段等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并选择应用型人才作为本校“营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原因为:我国正面临着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全国范围内,营养缺乏性疾病仍然是首要问题,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相当普遍;营养过剩以及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迅速上升,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因而,营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正规营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和各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但以研究型人才为主,多任职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的基础和人群研究。市场上各种培训班培养的公共营养师,可能会满足社会对营养专业人才的部分需求,但是,一方面多数缺乏临床医学背景,不能满足病人对营养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有调查发现,大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报考公共营养师前后饮食态度、饮食结构以及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差异不明显[4],再者,由于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实践技能也不能做到系统的培养,显而易见,其职业资格证的含金量较低。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营养学专业,而且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较弱,导致营养人才的缺口主要在应用型层次上。

2.应用型营养学人才实践能力的分析与分解

为了便于实践课程体系的结构化设计,我们参考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描述[3],围绕技术的应用特性,从技术构成、功能构成和梯度构成三维角度对实践能力进行了分析与分解,如图1。

2.1技术构成是指实践能力所对应的技术分支。这些分支既要反映营养学的核心技术,又要包括预防医学、营养学和食品科学的交叉技术。具体包括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毒理安全性评价技术、人体的营养状况评价技术、膳食计算与食谱设计技术、健康人和各种疾病的膳食指导技术、营养宣教与咨询技能以及食品卫生监督、食品质量控制、营养配餐等技术。

2.2功能构成是指实践能力所对应的职业分工或从业领域。可分为:①进入社区、家庭,在公共营养领域成为公共营养师;②进入营养科室或相关科室,在临床营养领域成为临床营养师;

③在营养研究领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将来可从事营养与食品的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④在食品领域参与有关食品的卫生监督、分析检验、安全评价、营销等。

2.3梯度构成是指实践技能所对应的水平特征。技能一般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基本技能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技术应用点的实践能力;综合技能被理解成对技术的综合应用或整合应用能力;创新技能被理解成对现有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快速响应能力,例如营养专业从业人员对营养软件的熟练应用能力,甚至是营养软件的设计,营养与运动如何协同促进健康等等,这也是应用型人才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应用型营养学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应用型营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应用型营养学人才的培养,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为了达到应用型营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做法,本文提出构建应用型营养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六大板块,并将其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详见表1。

3.2构建营养学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保障体系

3.2.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达到应用型营养学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就必需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组建:1)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例如到企业、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临床营养科“挂职”锻炼,参加一些由实战专家授课的专项技能研讨或培训班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高校教师队伍多元化,营养学是一门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食品科学、中医保健、烹饪等综合性学科,只凭借营养学教研室教师的力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可以聘任其他学校的兼职教授、工作经验丰富的临床营养科医师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这样也可以对校内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2.2实验室建设

为保证各项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实习以及教师科研需要,新建了食品化学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并且充分利用与依托现有资源,营养学专业所在公共卫生学院,拥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一个,即预防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其环境与健康实验室为徐州医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点;再加上学校对新专业的投入,使得实验室的规模和仪器设备都得到较大改善,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也为教师搞科研和学生科研训练、完成毕业论文创造良好条件。

3.2.3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能够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让学生较真实地感受到进入相应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托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现有的医院、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等实习点,积极拓展大型企业、临床营养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使学生掌握更为综合的实践经验。同时加强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的联系,将来在产、学、研等方面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合作,进而达到双赢。

4.营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建议

4.1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课程的安排本着“厚基础、强技能”的原则,不断优化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形成以基础训练为主的验证性实验、以提高综合能力为主的综合性实验、以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主的研究性或创新性实验等不同层次实验类型的实验教学内容,突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兼顾实验内容的与时俱进。

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关键是要突出学生在实验和实习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师的设计者或领导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各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教学资源,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思考的余地,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独立分析能力[7]。

4.2创建科学的实践环节考核制度

实践环节的考核是检验和推进实践水平的主要手段。改变传统的以考核实验和实习报告为主的考评方法,创建科学、全面的实践环节考核办法,对学生的考核不仅包括实验报告和实践总结的撰写水平、实验理论的书面考核、而且要考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态度、操作技能实际的掌握程度、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更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3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规范

在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行过程中,以院主管教学的领导牵头,教学办公室协助各教研室、实验室组织实施,落实校外实习基地并完善学生实习的各项考核,最终确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在学院内制度化,确保实践教学准确、及时、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申玲,江城梅,赵红,等.营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218-219.

[2]隋志纯,谷岩.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2010,602(2):1.

[3]施晓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08(8):35-37.

[4]王琳君,夏明,张赛红.大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报考公共营养师之效果评价.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7):4-7.

[5]罗纲,赵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9,8(4):355-357.

[6]罗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思考.技术与市场,2007(11):74-75.

第7篇

摘 要:目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在急诊教学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2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21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以PBL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组教学内容为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成绩,调查两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理论考试成绩88.2±9.5分,技能考试成绩87.2±9.2分。对照组心肺复苏理论考试成绩73.3±8.1分,技能考试成绩71.4±8.5分,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PBL 急诊 心肺复苏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61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课程模式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段式教学过程,它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

我院在急诊教学中实施了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2月在我科实习的五年制学生41例,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1例,两组学生年龄、基础文化、教材、授课内容均无差异,并均由本科中级以上教师带教。

研究方法: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教学内容为心肺复苏,教学时数为4学时。对照组由教师按传统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心肺复苏技能操作以综合模拟人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心肺复苏技能操作以综合模拟人进行培训。具体做法如下:把21名学生分成4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建心肺复苏病例,根据此病例信息进行讨论,提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即提出假设。归纳几个集中的问题,每个学生选择1个或几个问题去查找资料,进行自学,几天以后,集中讨论,每个学生报告自己准备的内容,再进行讨论,当学生遇到比较疑难的问题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助式课程学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两组使用同一试卷进行理论考试,用综合模拟人心肺复苏技能考试,电脑评分。考试结束后,对观察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发放问卷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100%。

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运用SPSS10.0,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第8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实训基地 职业能力 技能型人才 建设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46-01

我校汽车专业开办于1994年,2011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实践,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汽车实训中心建设成果,二、汽车实训中心特色,从两个方面做起引领。

通过专业改革,目前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每年招生六个班近200名学生,新生报到率达98%以上;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0%。这些情况表明专业改革取得了成效,改革得到了社会、学生的充分认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协调的发展。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黑龙江省前列,2009年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校汽车专业毕业生在2009、2011、2012、2013年哈尔滨市汽车维修操作竞赛中有4人获得了第一名,并代表哈尔滨市参加黑龙江省汽车维修操作竞赛,取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极大提高了学校汽车专业声誉。目前,上海通用特约维修站、上海大众特约维修站、一汽大众维修站,哈尔滨市博能汽车维修销售有限公司都已经和我校签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协议。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是体现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办出教学特色的主要保证。我校汽车专业在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十分重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应用性人才,较早地提出了努力建立一个与课堂理论教学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想,并认真组织了实施,在校内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汽车实训中心的总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实训基地建设解决了职业学校实训条件相对较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的困难,学校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的显著改善,能够解决“在黑板上写操作过程、维修工程”的学习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使一批批企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2、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不断探索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到学校一对一地辅导学生,为学生创造了真实实训的机会。通过“真刀真枪”的实训,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3、引导鼓励行业、企业兴办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实训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体现直观教学的原则,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验职业劳动的过程,体验劳动创造,并享受取得劳动成果的乐趣。实训教学就是让学生品尝梨子滋味的教学,实训教学的目标必须实现学生与各种劳动对象的直接接触。俗话说:“舍不得布料,教不出好裁缝”,学建筑必须接触砖瓦、钢筋、混凝土;实训教学必须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是保证学生真正“入行”的必要条件。

二、实训基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对实习的思想认识,不同的学生对实习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只有学好理论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实习只不过是敷衍,因而轻视实习;有的学生认为实习是难得的放松,因而忽视实习。

1、实训时间不到一半,学生达到中级工水平,目前我国很多职业学校实训条件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最好将实习从学校搬到企业去。实践教学难以适应职业学校技能型特色,内容陈旧,甚至有些学校把实习学生作为顶岗工人。

2、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的成绩仅从学生的实验报告、出勤次数等项目上着手,对实训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技能掌握情况等各环节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3、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培养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实训基地,而且也要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很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由于受到经费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仍不够明确,学科型教育倾向明显,重学历、轻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对经费投入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工科专业对实训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国家在职业教育上缺少专项资金和有效的政策引导。经费投入不够、缺乏实训环境等原因,也使教师队伍建设不理想,还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探讨

概括地说,应当是: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学生状况,强化职业的实用性技能教育。

1、建立实训室开放机制和实训基地共享机制

汽车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同时和哈尔滨地区各大职校一起探索新的实训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与其他职校实训基地的共享。

2、结合社会现实需要

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知识,多讲实践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

3、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

4、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

职业学校中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他们对反复操作即可实现的技能要求,还是能够较好地达到的。部分可能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教育实训中,可以大展身手。

职业教育在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开通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可能通道,使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有各自的发展机会。实现职业教育的“左右逢源”,扩大生存空间,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力量。

第9篇

[关键词] 就业压力 高等教育 大学生培养 矛盾 对策

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对大学本科生扩招以来,已有四届毕业生走上就业岗位。笔者自2004年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于学生工作,对这四年来出现的就业问题深有体会,就业压力可以说是年年递增,而就业率年年递减。以笔者从事工作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自96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11年一直保持在保90%以上,但是2007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下降到89%,而一直处在边缘的特色高效的通用专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在的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为例, 05年之后,全院就业率一直低于90%。今年,截至到发稿时,全院2008届的231名毕业生中,只有48人落实就业,其中签约23人,保送研究生25人,就业率仅为23.5%。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后致使就业人口猛烈增加的迟滞效应,以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嬗变,另一方面也有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和总体上的人才稀缺与局部地区、局部领域人才过剩之间的矛盾,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部分高效的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太高,“高不就低不成”。但是,归结起来,就体现为在就业压力下的就业与学生培养之间的矛盾。下面,笔者将根据几年来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指导学生就业方面的实力和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简要的分析。

一、现状――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两种情形: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

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就业难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找不到工作,属“无业可就”;一种是“挑肥拣瘦”,属“有业不就”。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期望值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仍偏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对许多单位是“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对于前一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扎实,从而使得自身的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无业可就。对于后者,则是因为在就业认知、就业心态、就业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现实――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培养之间的矛盾的突出表现

第一,就业压力使升学人数增多,研究生报考方向缺乏理性分析。

对于大部分面临就业的学生而言,升学可以说是在高强度就业压力下缓冲就业压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所以,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就业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考研。

第二,就业压力下,毕业班的日常教学与就业矛盾突出,严重影响大学生本科教育的质量。

在就业压力下日益凸显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日常教学与就业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毕业班的学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虽然就业形势严峻,虽然考研、就业很重要,但无论是考研或者就业首先应已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教育为前提。倘若本科生的教育尚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又何谈研究生教育?在毕业设计阶段,这一情况更是混乱,那些没有签约的同学天天以找工作为由请假,不去上课;已签约的同学则被要求到签约单位实习,这些都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大学生本科阶段的教育和学习,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的不利。

第三,就业率低导致学生生源质量差,人才流失严重,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如果说,高考是高中学习的指挥棒,那么就业就是学生报考的指挥棒,就业率的低导致的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源问题,就业率低,报考的人就少,而调剂的人就多,这样一来,高分考生很少报考,学生整体水平不高,在我院的2007级新生中山东考生最高分517分,比石油工程的山东考生最低分还要低,这对于对生源要求相对较高的数学类专业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学生培养难度可见一斑。另外,在允许学生转专业的学校,很多学生进来之后就开始想法设法往就业率较高的专业转学,这一情况直接导致的两个后果就是人才流失严重和班级内部两极分化,学生学风差,随后带来的就业情况就是,在这些班级中,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外流到了就业率高的学院,余下的学生中那些成绩较好的会走保研、考研这条路,而其他的则是因为自身素质不高无业可就。从而导致就业率上不去,而最终又将导致学生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的恶性循环。

第四,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带来的盲目的高学历畸形就业形势导致了社会财富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自从政府确定了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方针后,各地都在加快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全国只有404所高等院校,1994年扩张到2252所,平均每年新增100多所,目前已经达到3000多所。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带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那就是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是很多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高学历运动,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起点为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这也成为当前社会财富和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高学历运动是社会财富和人才浪费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它刺激了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冲击了职业教育。人才浪费在现实中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现在就连硕士生都走上了一般的应用性岗位,高校毕业生成了“普通劳动者”,这样的造成的直接弊端就是:升学导向,盲目考研;延缓就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研究表明,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

三、对策――深化教育改革,放缓扩招速度,合理设置高校专业,调整高学科、专业结构,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型高等人才

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因为在美国和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们现在非常缺乏高学历的人才。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高等人才“过剩”呢?因该说,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一种畸形的病态现象。由于在学生教育和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端,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还十分缺乏,使得某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岗位需要的必要的专业技能或者就业心态错误,在择业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要回溯到最初的学生培养,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层次配置。从国家的角度看,人才培养结构是国家对于各级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梯度关系。国家应调研国外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衔接方式,理清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梯级关系,扭转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不正常现象,不要使考研成为第二次高考,把广大年轻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本科毕业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同时,加强、提高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使职业高中、职业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能够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同时,设计多种出口和流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由流动。

(2)依靠市场资源支持高校扩招,依靠市场机制调节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近期内不应再采用由政府财政投入支持高校扩招的政策,而应督促高校搞好这几年数量快速扩张中的资源消化、吸收和提高利用率工作,并鼓励高校利用市场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从而使我国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用在更加需要的地方,获得更优的效用,也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

(3)合理设置高校专业,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专业培养必须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早期预测和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政府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专业整体预测和设置规划,对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专业审批问题,建立起有效合理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规范的专业审批制度,加强专业设置审批管理,依据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政府也要鼓励学校在自身条件允许情况下发展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加强对新专业的引导。各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应该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作为学校创办和培养规模、学科专业设置的依据。

另外,要逐步把高校就业指导纳入日常教育内容之中,建立起完善合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为此,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一方面,高校通过建立与社会的密切广泛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在校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场所,有助于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人才需求向高校提出培养要求,高校也可安排学生定期到对口用人单位实习,把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在单位实习统一到培养过程之中。同时,可建立高校学生生产实习实训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促进双向选择,努力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慧文.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A].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陈艳,刘洁.规划你的生涯彩虹――大学生就业理论与实践[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31.[3]李国,游应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07届毕业生阶段总结.

[4]汪慧.影响大学生就业参与的深层因素分析.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01-102.

[5]杨宜勇,朱小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5-27.

第10篇

一、改革教学方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

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先讲授演示,学生再机械地模仿操作。实践证明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具有启发性,几课时下来学生们只能照方抓药式地操作一遍。有的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都没有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改进内容如下: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学生制作多媒体预习课件,课件形式开放多样,学生可以采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载体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授课教师将从全班同学课件中挑选一到二份较好的课件与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同时播放给学生看,让同学们针对不同的课件提出相应的建议。

针对个别现有实验条件无法开展、实验时间过长、无法通过实验手段直接观察以及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我们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直观、简洁地展示给学生,这一方法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水分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多媒体课件能同时演示适合含挥发性物质少的样品的常温干燥法又可以演示含有在高温时发生性质变化的真空干燥法和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蒸馏法等,让学生对不同样品的水分的测定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在耗时过长的实验里穿插小实验:如灰分的测定实验,当实验操作进行到炭化完成这一步,样品被送入高温马弗炉,在设定的温度到达后。我们在这一段等候的时间中安排折光法测定橄榄酱菜含油量的测定实验。再如,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我们采取模拟实验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还原糖、总糖测定中,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滴定不能离开热源,而且水的加入量也要一致”、“标准糖的含量和样品测定液中糖的浓度要一致”等问题。又如在测定活性酸度时,教师提出“活性酸度与样品中总酸的区别”、“测定前酸度计如何预处理”、“测定后的计算以及pH的有效数位”等问题。这样处处设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在实践中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有的学生会问: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利用测定的酸价有什么作用?

这一类问题在平时的理论课教学中由于缺乏实践体会,很难听到这样的提问的。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能够彻底理解,更进一步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减轻老师教学负担。传统的学生实验是在教师事先准备好后,再由学生具体操作,学生课前不要求预习,在实验时被动地依照指导书照方抓药式机械操作,实际动手技能未能得到锻炼。我们在每次实验前派四到六名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报告估算试剂和玻璃器皿的用量、配制和标定标准试剂、发放供每个同学单独使用的玻璃器皿、安装和调试仪器、熟练掌握其操作步骤,以及对即将开出的实验进行预做实验,为样品的处理步骤和结果的评定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做法他们不仅对实验所用试剂的性能有所了解,对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使用更加熟练,并能做一些基本的维修保养,在正式开课时还可以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也为将来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完成后,教师需要逐个验收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有些学生随意记录数据,以至于写实验报告时找不到数据。为此,教师在实验前明确要求每个学生标明每次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间,老师现场检查登记后,并及时分析实验效果,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及时指导,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在蛋白质测定的凯式定氮装置的安装及气密性的检查时,学生感到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地反复演示。同时针对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可采取先小范围内指导参加预备实验的同学,要求他们在课前达到能熟练使用开课时仪器的要求,在课上可以协助教师指导其他同学进行实验,减轻教师的负担。

二、丰富考核办法:注重课程教学考核与鉴定职业技能相结合

实验教学的综合评定考核是对实验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评定,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考虑到实验是对学生的相关知识和各项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甚至日常习惯的考查,建议采取综合评定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在考核预习情况、实验动手技能以及实验报告书写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实验态度、实验到课率及操作台面及公用试剂的整理情况、易耗品破损等方面的考核内容。通过综合评定,给他们一个客观、公正、公平的课程教学考核成绩。除学校课程设定中的实验考核之外,还鼓励学生报考食品检验技能鉴定考试。这一做法可以检验学生通过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熟悉实际工作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适应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学生报考食品检验的通过率为100%。系统学习食品分析实验知识缩短了学生的就业实习期,为学生在求职中取得相对优势、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加深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思维敏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得到很大提高,部分同学在各级科技立项项目结题时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励,毕业的学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教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时间反复探讨和实践的过程,今后还需努力学习并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作者:刘瑞兴吴苏喜易翠平俞健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

一、创业教育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相较于世界贸易往来的日新月异,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国际贸易课程存在很大的滞后性。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把固化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往往不能够举一反三加以运用,从而出现毕业生不能胜任企业相关岗位的尴尬局面。此外,传统国际贸易教材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设置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1]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贸易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对于国际贸易其他理论课而言,国际贸易实务应用性和实践性更强,对学生日后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伴随着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型人才为时代所需要。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寻求新的就业途径。如果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而独立存在,就容易造成创业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其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将创业教育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相结合,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中增加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编写更有针对性的教材,以教材为基础,通过更具灵活性的授课形式和考核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实务内容,使创业教育有根基可靠,从而更大的发挥出高校教育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毕业生与企业要求脱节的现象,使学生更好地择业、就业、创业。[2]

二、课程定位和目标设计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载体,创造性地将创业教育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相结合。创业教育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两方面的内容。课程以专业能力提升为核心,重点教授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基础专业知识,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为辅,在教学过程中添加创业教育的内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着眼于既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性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能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焕发学生的创业精神;既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预计为36学时,2学分,将按照国际贸易实务“信息搜集-建立业务关系-业务磋商-签订合同-审证制单-租船订舱-议付核销”的进出口流程,将创业机会、创业团队组建、商业模式等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够了解整个贸易过程,又能够增强创新思维、树立创业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搜集+机会识别。本阶段包括信息搜集的渠道、方法等内容,重点放在互联网信息搜集的渠道和方法上。同时,引入创业教育中机会识别的内容,将信息搜集与机会识别有机结合。2.建立业务关系+机会评估。本阶段包括与外商进行交流的英文信函写作、与国内生产商进行交流的中文信函写作。同时,将创业机会评估引入课程内容。3.业务磋商。本阶段包括询盘还盘报价、进出口成本核算、2010国际贸易通则解读、主要贸易术语FOB、CFR、CIF条款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该阶段中英文信函的写作。4.签订合同。本阶段包括对外合同的制作、合同条款的解释、国内收购合同的制作以及该阶段中英文信函的写作。5.审证制单。本阶段包括各种支付方式的介绍、信用证的介绍、审证与改证、下达生产通知、发票与箱单的制作、各种文件的获得以及该阶段中英文信函的写作。6.租船订舱。本阶段包括租船所需文件的准备、委托装运、委托报关投保、提单审核等内容。7.议付核销。本阶段包括议付流程的介绍、议付文件的准备、单单一致与单证一致原则的强调、收汇核销等内容。8.创业者和创业公司。本阶段包括创业者人格特征、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企业的成立等内容。

(二)创业实践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预计课程为34学时,1学分。此课程是对上述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补充和升华,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平台构建的虚拟实践环境检验课堂教学的内容,营造非胁迫性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从“被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从而得到比课堂教学更深刻的感受,并在学习中真实感受创业。

四、教学实施模式设计

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有效思考、不能学以致用等。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想达到预期的结果,必须相应地改变教学实施模式,使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以取得成效。[3]

(一)课堂教学

尽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基础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要并且无法取代的部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课堂教学基本已经脱离以往的板书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涵盖内容更多、展现形式更加灵活的电子课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扩展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构建理论体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基础专业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关键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平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适当的课堂思考和提问环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例如杜绝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尽量减少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4]

(二)电子虚拟平台实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越来越多的依靠互联网平台来实现。通过电子贸易平台进行贸易往来和合作,能够有效的节省时间和提高贸易效率,成为完成国际贸易合作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更多偏向于对理论流程的讲解,而部分开设上机课程的高校也存在针对性不强、过于机械化的问题。在创业教育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过程中,电子虚拟平台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借鉴以往教学实践的同时,更要吸取其经验教训。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相应地增加创业的元素,除了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的电子平台操作流程,巩固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国贸实务知识体系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三)企业实习实践

创业教育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组织学生到国际贸易企业进行实习,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贸易实务过程中,并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体会课堂上学到的创业创新思路。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电子虚拟平台的实践,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展开的,与现实的企业操作还是有很大差距,这也是造成与企业需要相脱节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并且把企业实践纳入教学实施的一部分,能够切实有效的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也能够通过实习实践了解企业需求,从而为今后的择业、就业甚至创业打下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教育;临床医学实习生;实习;考研;教学改革;岗前培训;导师责任制;教学分类管理

临床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驾驭能力[1],是临床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最重要过程[2],因此在医学教学中确保临床实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目前临床实习与复习考研的冲突逐步加剧[3-5],实习质量日趋滑坡,给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掌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都带来了很大影响,由于近年来,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医院对医学生学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6]、临床医学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及受到国家进行的医改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影响[7],导致应届医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日趋增大。考研复习的冲刺阶段与临床实习阶段相冲突,如让学生自己分配实习时间与考研复习时间,很难得到保障,常常顾此失彼[8]。目前,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临床实习和考研的关系,导致考研和实习双重失利[9]。因此,探寻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方法使临床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或备战考研过程中都取得满意成绩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缺乏切实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对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生进行的教学改革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至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河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100人。本研究纳入对象均自愿参与,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采用Likert评分法[10]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评分。随机分成两组:传统教学模式组(C组)采用传统的岗前说教,传统的带教模式及对学生统一的管理模式;教学改革模式组(T组)采用岗前培训课程模式,带教导师责任制及对学生需求进行分类管理。每组各50人。C组中男生15名,女生35名;平均年龄(21.34±1.51)岁;学习能力评分:(41.62±4.48)分。T组中男生13名,女生37名;平均年龄(21.40±1.20)岁;学习能力评分:(40.58±4.92)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由传统的岗前说教改为岗前培训课程模式C组采用传统的岗前说教,其内容是对实习生进行短期的医德医风教育、规范病案书写、医疗法律法规学习、实习管理制度学习、临床基本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等教育学习。T组采用岗前培训课程模式即将岗前培训课程化,其主要包括优化岗前培训内容,强化训练效果,实地演练及考核环节。其主要措施为:(1)在实习期开设4次医学人文课,共8个学时;(2)实习前,岗前培训为第一次,以后每隔两个月一次;(3)每个实习生至少修6个学时,否则视为不合格。1.2.2由传统的带教模式改为导师制教学模式C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其主要是临床实习生由教学秘书临时安排带教导师,每科室轮转2~4周。每科室实习结束后,由带教导师在实习报告册上写分数、签字等。T组采用导师责任制,其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对实习生进行针对性的督导和教学。具体措施:每组不超过10名学生均由医教科指派一名带教导师作为该组所有学员实习期的导师,负责学生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实习学生根据自己导师要求,实习期每月向自己的导师汇报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导师每月要集中自己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交流,若有问题帮助协调,及时解决。1.2.3由统一管理模式改为分类管理模式C组采用统一管理模式,即无论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考研均由医教科统一安排学生进行临床实习[11]。T组采用分类管理模式,即让临床实习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具体措施如下:对于将要考研的临床实习学生,除了对上述两方面进行改革,并且对实习手册中的实习科目进一步精化,设必修和选修科目;选择考研究生的学生从九月至研究生考试这段时间为考研复习专职时间;考研结束后为了保障实习必修科目学时,充分利用周末及假日时间进行实习科目的学习,保障实习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选择考研的实习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时间允许必须在完成必修科目之后自行选择选修科目实习;对于T组不考研的临床实习生需要按照实习手册要求将必修及选修科目完成,不设有考研复习专职时间,除此之外同时接受岗前培训课程及进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进行实习。1.2.1评价指标(1)学生临床实习结业考核成绩(含笔试与临床技能操作):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为上述教学内容,有填空、选择、问答题,考试时间45min,共50分。技能考核按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技能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共50分。并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比较。(2)学生满意度:对实习生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12]涉及师生沟通交流情况、学生实践操作机会、临床思维能力锻炼情况和带教教师的理论、实践、科研带教满意度情况及自身对实习科别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项目。每个项目满意得1分,其余得0分,共10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3)带教导师对学生满意度:按2~8分进行评分,2分表示完全不符合,4分表示一般不符合,6分表示一般符合,8分表示完全符合,每个学生最高可得8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4)两组实习生考研调查分析:收集分析全部临床实习生考研率及考研成功率。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评价指标的比较与C组比较,T组理论和技能总成绩、学生实习满意度、带教导师对学生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实习生考研调查分析结果两组考研实习生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实习生考研成功人数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连接点,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2]。但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上升,而且有研究表明[7]将近64.1%临床实习学生的读研意向受到国家进行的医改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影响,这一政策大大增加了医学生的考研动力。然而,临床实习生很难做到对考研和实习的同时兼顾。但不可否认的是临床实习和考研都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13]。因此,目前亟需探究解决两者矛盾的教学模式。本项教学改革内容就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实习与考研存在冲突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T组比C组实习成绩显著升高;T组带教导师、实习学生满意度及考研成功率比C组更高,P<0.05。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此项教学改革极大提高本科临床医学生对临床实习的兴趣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普遍性和良好的推广效应;对提高临床医学生医学水平、人文素养以及医院临床医学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影响临床实习质量最主要的原因是医学生考研冲刺阶段与临床实习阶段相冲突[14]。探究其本质: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存在问题,学生没有认识到临床医学生除了对医学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训练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科学思维、医疗作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15]。而且现阶段不管老师如何强调,学生主观上对实习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降低带教导师的积极性[16];另一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缺陷,其未能将学生的考研计划列入教学管理内容,实习为教学必要,考研为学生自愿,两者管理没有分开,导致实习监管混乱,常常实习要为考研开绿灯,牺牲临床实习的学时。本项目通过对岗前培训课程化激发学生对实习的热情,增强实习生对临床职业的责任感,增强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为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导师责任制提高导师带教的积极性及教学质量,并培养学生对临床实习的兴趣。传统的对学生统一管理模式未将学生的考研计划列入教学管理内容,导致教学管理的混乱[16],本研究通过对实习生进行分类实习管理解决实习和考研时间的冲突以改目前实习和考研顾此失彼的现状。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1)样本量小,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推;(2)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内容不够全面,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成效。

总之,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对学生实习与考研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杰,杨子涛.我国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实习改革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1):190-192.

[2]殷音.提高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45.

[3]TriolaMM,HawkinsRE,SkochelakSE.Thetimeisnow:usinggraduates'practicedatatodrivemedicaleducationreform[J].AcademicMedicine:Journal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2018,93(6):826-828.

[4]王欢.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教学中实习与考研的关系[J].才智,2017(12):79.

[5]成颖,马伟军,陈敬国,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临床医学生就业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38-40.

[6]代丽怡,尹文强,刘益豪,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临床医学生考研意向影响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1):19-20.

[7]黄博.提高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4):385-387.

[8]周凛梅,王静.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成绩、考研升学率及两者关系的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115-116.

[9]方仕婷,苏吉儿,夏雅雄,等.网络教学平台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6):434-437.

[10]陆宏伟,卢乐,张亚飞,等.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29-32.

[11]时忠丽,刘永春,王忠华,等.“六统一”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35):513-515.

[12]尹伟明.医学生考研对临床实习的影响与建议[J].

[13]HansonP,WightJA,ZahidA,etal.Hands-ondefibrillationwithsafetydrapes:movingclosertoclinicalpractice[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20,75(11):454.

[14]BingmerK,WojnarskiCM,BradyJT,etal.Amodelforaformalmentorshipprograminsurgicalresidency[J].Thejournalofsurgicalresearch,2019,243:64-70.

[15]FernandoSM,CheungWJ,ChoiSB,etal.Facultymentorshipduringresidency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amongpractisingemergencyphysicians[J].CJEM,2018,20(6):9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