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诗歌

英语诗歌

时间:2022-04-10 18:1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诗歌

第1篇

诗歌一

惜时篇

Time is money.

Listen,his steps are light.

Listen,his words are light.

The old man of time is running.

He tells us to catch up with him.

Oh,time is money.

Don't waste your valuable time.

一寸光阴一寸金

你听,他脚步轻轻。

你听,他话语轻轻。

时间老人不停地跑。

提醒我们莫落后。

啊,一寸光阴一寸金。

切莫虚度好年华。

这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简单,易学,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我们学习这首小诗时,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然而,关键是这首小诗歌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且不说出现频率较高的listen,words,steps,light,valuable,money等词汇。所含的常考语法tellto do sth,告诉某人做某事,tell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catch up with赶上,跟上,这些重要的结构和短语也经常出现在试题中。因此,三五分中所记忆的小诗能教会学生多少东西,相比一些课文来说,我认为本诗学起来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该诗中所含的情感教育更是一般文章所缺少的。学完之后,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有意义的关于惜时的语句。帮他们翻译成英语。让他们互相作为赠言。这样一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将不再是枯燥的,繁多的东西,相反,我们带给学生的将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上的改革。

诗歌

Never give up

I know you're going to make it.

It may take time and hard work.

Sometimes you may feel like giving up.

But I have confidence in you.

And I know you'll make it if you try.

永不言弃

我知道你能做到。

那可能需要时间和努力。

有时你可能想要放弃。

但我对你有信心。

我知道如果你去尝试就一定能做到。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诗歌教学

        一、通过示范讲解法学习英语诗歌

        英语诗歌浩如烟海,篇幅长短不一。高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诗歌,为使大家了解英语诗歌,并能较好地欣赏,少不了教师的示范讲解。教师可以从意象、语法、音韵以及主题等不同的层面入手,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一首诗歌。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读诗必须仔细,不放过诗中应有之意,更不放过言外之意。

        童谣是孩子们最早学习的英文诗。如:

        Hush, little baby, don’t say a word, (小宝宝,别说话,)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mocking-bird.(爸爸给你买个小嘲鸟。)

        If that mockingbird won’t sing, (小嘲鸟,不会唱,)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diamondring. (爸爸给你买个钻石戒。)

        If that diamond ring turns to brass, (钻石戒,变成铜,)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looking-glass.(爸爸给你买个小镜子。)

        If that looking-glass gets broke, (小镜子,打破了,)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billy goat. (爸爸给你买只小山羊。)

        If that billy goat runs away, (小山羊,跑掉了,)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nothertoday.(爸爸今天再去给你买一只。)

        这首童谣的语言简单明了,是唱给小宝宝听的。它的主题也很清楚,表明了父母对宝宝的爱。它的语言具体而富有想像力,能使小孩子们快乐,因为它押韵,节奏感强,并有较多重复。童谣不一定有什么意义,甚至有的看来自相矛盾,但是它们容易学,也容易背诵。通过童谣中的文字游戏,孩子们学习了语言,我们的学生同样也可在其中学到不

少词汇和动词,如:mockingbird, diamond ring, say a word, turns to, runs away 等的用法以及句型结构“If...”。

        我在播放这首童谣时,听了几句后,全班学生就兴奋起来,不约而同齐声跟读起来了。听完后还要求重播,结果一次次地听,听了几遍后不少学生都能背诵了。

        二、通过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学习英语诗歌

        人教课标版教材选修6 Unit 2介绍了几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诗歌。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诗歌的内容、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并自己尝试写简单的诗歌,同时学会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上文提到的童谣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不断重复利于记忆,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

        清单诗,不断重复短语和节奏,比较容易创作,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对象。清单诗可长可短,可以重复一些短语,较为灵活。有些清单诗有韵脚,有些则没有。例如下面这首诗:

        Our first football match

        (我们的第一场球赛)

        We would have won... 

        (我们本来会得冠军噎噎)

        if Jack had scored that goal,

        (如果杰克踢进了那个球,)

        if we’d had just a few more min-utes, 

        (如果我们还有几分钟,)

第3篇

一、仔细揣摩,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经过诗人的反复推敲,因而凝炼、含蓄、优美,寓意丰富,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范本。诗歌的炼字曾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说法。因此,体味诗歌的语言魅力,是欣赏诗歌的重要一环。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品味推敲、仔细揣摩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凝炼性、音乐美、色彩美等。如:在欣赏Right here waiting这首诗时,要求学生仔细揣摩“never”和“forever”,“takes”和“breaks”以及“wherever”和“whatever”的对应使用,让学生明白:普通、常见的词汇通过巧妙的运用,也可以表达出浓浓的情意,达到了华丽词藻达不到的境界。A Perfect Day一诗,通过flaming,painted,fade等几个简单的色彩词的运用来表明:友谊不会像色彩那样退色。让学生仔细地研读品味这些词在诗歌中的妙用,去体会:全诗虽用词平易,无刻意求工之术,却含意隽永,把与老朋友分离的淡淡忧伤悄然纸上。

二、反复吟读,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文学中诗歌是以声律见长的典范,特别是英语诗歌采用的rhyme和rhythm艺术手段,能使诗歌的朗读产生声乐般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两首打油诗(lime、rick)时,笔者通过ICA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伴着悠扬的乐曲,反复大声地吟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积于心,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很自然地就会体悟到:第一首诗中的一、二、五行的韵脚Corfu,Peru和through都押相同的韵,三、四行的trains和aeroplanes韵脚相同。第二首诗中的一、三、五行的韵脚Singapore,No4和door押相同的韵,三、四行的long和wrong韵脚相同。由于韵脚的使用,这两道诗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极富乐感,增添了这两首打油诗的诙谐幽默。在欣赏A perfect day一诗时,我让学生在吟读时注意诗中使用了哪些韵脚,然后要他们说出全诗的韵脚,这样就会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韵律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诗歌中的rhyme和rhythm的运用所产生的韵律美,笔者还引导学生做SEFC BOOK2A P104的相关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说出与所给单词具有相同韵脚的句子,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体会语言的韵律美。

三、心灵感悟,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往往是人与物、景与情、景与理相互交融,凝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境界。读诗,要能进入意境,才会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教学诗歌,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使诗歌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从而进入诗的意境,得到美的陶冶。也就是说,只有细细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才能领略到诗外的弦音。例如,学生在欣赏白居易的The Unhappy Official(SEFC BOOK2A P106)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Never tirde of study,reading until he could not see”“he is now an important official but his hair is already white”“he is always playing outside,wearing soft furs and riding upon a fine horse”等诗句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两幅相互对立的人物画像。

四、挥洒丹青,展现诗歌的绘画美

宋朝的晁以道在论诗中强调:“诗传画外音,贵有画中态。”通常来说,一首诗也就是一幅画。每个人从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出发常常会给诗歌赋以不同的诠释。在欣赏Dust of Snow和Right here waiting两首诗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两首诗添上插图。为了展现诗歌的绘画意境,学生对这两首诗字斟句酌,仔细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最后绘出一幅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壁”的画卷。通过枯藤老树和飘飘扬扬的雪花来表达叶可落,雪可融,人的不快也可随之飘逝,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开始,暗示了“冬天到了,春天不会远”的寓意。通过停放的自行车,光秃秃的树枝以及与之对应的自行车篮里绽放的花朵和岿然不动的身影来表达纵使星移物换,不变的是人的忠贞与痴情。这一尝试,不仅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也再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

五、咀嚼玩味,鉴赏诗歌的修辞美

英语是一种修辞手法丰富的语言,有比喻、借代、移就、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格。我们知道,修辞用于描写使形象生动突出;用于说理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用于抒情可将情、景、物、我溶为一体,给语言增添美感。正因修辞的这一特性,修辞在诗歌中也就俯拾即是。在第四单元的诗歌中出现不少的修辞格的运用。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咀嚼玩味这些修辞格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如:在五行打油诗中作者通过比喻这一修辞格来形象描述“The man was as mad as a door.”。在Right here waiting一诗中,作者用“Oceans apart”夸张(hyperbole)和“If I see you next to never.”迂回说法(periphrasis)来表达远隔重洋,诗中的我对另一方的思念和忧伤之情。用“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的重复(repletion)来表达诗中的我的痴情。在A perfect day一诗中作者用“Do you think what the end of a perfect day can mean to a tirde heart,…”把形容人的“tired”移位到描绘heart,采用了移就(transferred dpithet)修辞格,更能体现朋友别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4篇

【关键词】诗歌;隐喻;文化;诗意

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曾说“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而作为人类文化风景的一部分,“英语诗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有机体系,是一个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文学世界。”翻开英国文学史,“自民族史诗《贝奥武夫》直到18世纪现代小说兴起之前,‘诗’几乎是文学的代名词。”在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过程中,诗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学习诗歌的妙处。然而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日益强调语言应用性和实用性的氛围下,文学的语言特别是英语诗歌却备受冷落。许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为何许人也,当然也没有机会欣赏他们优美的诗歌。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学者专家呼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旨在提高文学修养和自身素养的英文课程,其中就包括英文诗歌欣赏课程。然而诗歌在英语教学中具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利用诗歌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大声朗读诗歌时像品尝色香味俱佳的苹果一样品尝英语诗歌声音、节奏和韵律的甜美,从诗歌中获得灵感,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和创作诗意的生活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苏格兰诗人本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一首爱情诗歌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来具体阐述。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1、英语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诗歌是形式和意义的高度有机结合体。诗歌语言形式包括书写、诗行、诗节、韵律(节奏、音步、押韵)和诗体等,而这些形式在本质上是诗歌意义的一部分。诗歌语言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能力,从而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本质统一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人类的任何一种语言从本质上都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而这种结合在诗歌语言中只不过是更加突出而已。在诗歌《我的爱像一朵红红的玫瑰》(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中“Luve”的书写是英语古体,短短的16行诗歌中诗人用了7个“Luve”,它们就像一串串活泼跳跃的音符,构成整个诗歌爱的旋律。同时第三诗节第一诗行中“my dear”的重复很好地让诗歌的第二诗节和第三诗节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很好地体现了诗歌情感的发展和升华。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要学会分析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特点。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从英语诗歌的结构来讲,音节(syllable)是最基础的语音单位,一个单词根据元音的数量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而汉语的单词都是单音节词。因此英语诗歌的诗行是以音节为语音单位,而汉语诗歌的诗行是以单词为语音单位。英语诗歌中一定数量的音节和音节类型(轻音节、重音节)组成音步(foot),而一定数量的音步组合在一起就是诗行(verse line),诗行的组合就是诗节(stanza)。英语诗歌中诗行和诗节的形式是由诗歌的韵律和诗体决定。“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采用的诗体是传统的“民谣诗”,这种诗体的基本韵律是一、三两行分别都是四音步,二、四两行分别都是三音步。其押韵方式是a b c d,即二、四两行押韵,基本节奏也是抑扬格(Iambus),用重音和轻音的符号表示为:x /。同时英语诗歌韵律美主要是通过诗歌的节奏和押韵体现的。朱光潜在著作《论诗》 探讨诗歌起源时指出“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而三者的共同点就是节奏。节奏的轻重缓急主要是通过“音步”的类型决定,节奏的轻重缓急与诗中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诗歌节奏本身就是意义的一部分。这首诗歌的整体节奏可以用下图标表示:

诗歌的整体节奏很好地诠释诗歌中情绪的发展变化过程,爱情的本身就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旅程。爱情在舒缓和浪漫中羞涩含苞,在激情涌动中绽放,最后在消逝的岁月中平静和沉淀。同时诗歌的押韵不仅让诗歌音韵优美,同时也会渲染诗歌的情感。瑞士学者沃尔夫冈・凯赛认为押韵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声音的装饰”(聂珍钊,2007,P8)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押韵“强有力地支持了各行的联系和沟通”。(同上)押韵可以使一行一行的诗有了内在的联系,构成完整的诗篇,从而更好的为诗歌的主题和内容服务。诗行“So deep in luve am I:”是一个倒装句,突出了“deep”爱的深沉,同时也很巧妙地使单词“I”和同诗节中单词“dry”押韵,从而做到了音美意美的统一。通过对诗歌形式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好地意识到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语言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结合。当然我们也要提醒学生:不要认为诗歌形式本身与诗歌内容或题材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同的形式只是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之一,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也可用同样的形式表达。关于诗歌形式和内容问题,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伟大的诗人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其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肯定有其目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总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而这些对诗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认识就是对语言本质更深次认识。

第5篇

【关键词】英语;诗歌教学;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提高,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具备基本外语学习技能也是今后人才筛选中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对学生的外语教学不可忽视。高中英语教学是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由于高中英语涉及的基本英语知识内容较多,还有在高中阶段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语言学习能力,其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建立,在外语学习中所达到的效率会很高。

一、要学会读出诗歌的音调韵律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四部曲中第一要学会读出诗歌的音调韵律,体验音韵的妙趣,要多读,以好的英语诗歌为例,先读,读出其中的音韵感,感受到语言的美。不管是否能准确理解诗歌中所描述的内容,也要先大胆的读出来,感受单词间的押韵、感受格式的工整与排列的巧妙。比如说下列一段诗

I remember,I remember,

The house where I was born,

The little window where the sun

came peeping in at morn;

He never came a wink too soon,

Nor brought too long a day,

But now,I often wish the night

had borne my breath away.这首诗句尾都有词韵,像sun、soon,且句式对仗工整,有几句都采用的是名词加where然后加倒装句,多读这类诗可以感受到词汇韵律的节奏,从而可加强自身语感的表达和大脑内语言区域的结构系统构成。

二、要学会感受诗歌的快慢节奏

除了读出来,还要用心感受,要感受诗歌的快慢节奏,感悟到诗歌的韵味,在这种读与感中体会诗歌句式,还能了解到相关的语法知识,相比于在长篇阅读内容或句子句型中理解语法知识,这种有节奏的诗歌词句不仅更易于记忆也更有利于对其中具体语法内容有了解,从而让学生学的更轻松,记的更牢固。

I remember,I remember

Where I was used to swing,

And thought the air must rush as fresh

To swallows on the wing;

My spirit flew in feathers then,

That is so heavy now,

And summer pools could hardly cool

The fever on my brow!

这段诗是承接上一段,两段表述的内容大致相同,且相互关联,两段之间的节奏步调也一致。这种相互连接的诗有着一定的意义,研究起来耐人寻味,是作者心里路程的体现,能够表现出一定的语义表达技巧与魅力。就此,教师可让学生自己体验诗歌创作。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开展一些诗歌创作互动活动,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之间进行比赛。通过合作研究或者个人设计,在不断讨论与反复推敲中得到完整的诗歌创作成果,再而将成果拿出来进行共享与评比,用以增强与改善,使得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诗歌变得更加完整,也能提升其水平,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作用。

三、要学会赏析诗歌的不同类型

高中英语诗歌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叙事诗和抒情诗。因此,要让学生从这两种基本类型的诗歌入手,学会赏析诗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英语诗歌的理解。

1.赏析叙事诗

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类型,比如说从叙事类型诗歌中开始,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学中以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叙事诗为例,让学生先从叙事诗音韵中感知,然后结合这类诗歌体裁特点鼓励学生自己仿照创造,再而可提供更多其他叙事诗,让学生通过多种内容的学习与感悟了解到更多英语有关语法知识。其次,叙事这种外语诗歌体裁所涉及到的英语词汇一般不多,有些语法知识也不复杂,是比较基础的一类外语诗歌教学参考材料。也可利用这种较为简单的诗歌内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解决能力,让学生在独立学习方面有更多领悟,达到综合能力提升。

2.赏析抒情诗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中还有带领学生赏析抒情诗这一类的诗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学中,有一章节内容是讲倒装句的,针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包含倒装句型的抒情诗,让学生多读多背,从而加深学生对倒装句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感受中实现自身语感加强。除此之外,利用抒情诗的意境美也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外收获更多的心灵感悟,可以放松自己心境,缓解学习压力。今后,教师还可开展专门就抒情诗为主题赏析的活动,用以提高学生赏析水平以及增强课堂上学习气氛。

例如下面举例的诗,在这种抒情表达中句式对仗工整,在语调上有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词句间也表现出作者感受。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教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63-1

一、案例背景

我校教学构建了“目标导学――自主研学――合作解惑――反馈提升”四个主要环节的教学基本模型。“目标导学”指学生明确一节课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导学稿等方式来呈现,教师在目标的指引下有需可学地开展教学活动;“自主研学”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自主学习;“合作解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研讨,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解决疑难问题;“反馈提升”是为了检测学习的目标达成度,通过当堂练习查找缺漏,课后进行修补。

二、案例描述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七单元Reading的一首诗,诗名Seasons of the Year.下面是笔者执教这一课时的过程简述。

课前准备,我告知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请学生在黑板上抄了一首学生很熟悉的《静夜思》,而且用红笔标出“光,霜,乡”为,后面的“rhyme”做了铺垫。一上课就通过这首古诗介绍今天学的文章体裁为诗歌。

情境导学:上课时,首先请学生看一小段视频,回答一个问题How many seasons are mentioned(提到) in the video?引出本节课话题 Seasons.然后,呈现图片,创设情境,教新单词,让学生了解四个季节的特征,初步体验四季的自然美。

自主研学:(任务一)学生借助黑板上《静夜思》的韵脚“光,霜,乡”了解rhyme,浏览全文,尝试完成句子 rhymes with ,找出韵脚。练习[][eI][aI][a][][u][][I]发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任务二)学生赏析“lazy afternoons by a pool”,说出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在诗歌中找出类似的句子“trees and flowers forget to grow”“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合作解惑:(任务一)学生欣赏教学光盘的课文视频,思考如何朗诵这首诗歌,小组讨论总结出朗诵要求有:正确、清晰、大声、有感情等。先个人练读,有读不准的词向组内成员请教,力求正确、清晰、大声朗读;之后小组分段有感情地赛读;最后全班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任务二)教师根据最喜欢的季节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请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成一幅画,然后看着图画用英语流利地说出一段话,要求能表达清楚季节特征及该季节里可以做的事,体现出该季节的美。

反馈提升:(任务一)学生完成自编检测练习【夯实基础】【走近中考】部分,以巩固本课时知识点。(任务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给出的首字母填空,合作完成一首新诗。

三、教后反思

1.反复朗读韵脚,练习发音,体会诗歌的音律之美。朗读可以让学生注意词句的准确度,把握内在节奏及诗作作者渗透情感的各个角度。对于节奏感较强的诗歌,可以在朗读中伴以动作、节拍;对于写景的我们可以配放背景音乐,如本课时写季节的诗歌配以《秋天的童话》朗诵。老师要善于营造气氛,充分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仔细赏析语言,丰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可以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英语诗歌也是如此。如本课时的诗歌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如“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 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图画。画里,蜜蜂和蝴蝶像顽皮的孩童在芬芳的花丛中快乐地玩耍,又机灵地躲避了春天的阵雨,拟人手法赋予它们人类的灵性,语言精简优美。

第7篇

一、可数名词的复习

在复习可数名词的复数这一语法点时,以o结尾的名词的复数形式有两种:一种在词尾加-s;另一种在词尾加-es.在做练习时很多同学混淆不清,针对此情况,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英雄的黑人喜欢吃西红柿和土豆(hero Negro tomato potato),其复数形式加-es,其它的在词尾加-s ( photo kilo zoo eg.)。学生觉得新奇而又好玩,效果出奇好,此后再做这类练习,错误率为零。

以-f、 -fe结尾的名词的复数形式,绝大多数都是改f、fe为v再加es,到底是哪些词呢?我要求学生记住下面这首小诗:

贼、狼、刀;(thief wolf knife)

小牛精灵啃面包;( beef )

妻子生命轻轻叶;( wife life leaf )

书架自己一半高。(shelf self half )

二、冠词的复习

1. 定冠词的用法

特指双熟悉,上文已提及;

世上独无二,序数最高级;

某些专有名,习语及乐器。

“特指双熟悉”用于特指某个(些)人或某(些)事物,用在谈话人双方都熟悉的人或事物之前。例:This is the hill where we are going to climb up. Close the door,please.

“上文已提及”用来复述上文提到过的人或物之前,例:There is only one window in my room. But the window is big enough.

“世上独无二”用在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之前,例:The moon is as round as a plate.

“序数最高级”用在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之前,例:Which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China? He is the first man who landed on to the moon.

“某些专有名”,一些专有名词如江河名、山脉名、海洋名、国家的全称、报纸名称等,其前面习惯上要加上冠词,例:the Yellow River,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Pacific (Ocea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eople’s Daily.

“习语及乐器”指一些习惯用语、乐器前要加定冠词,例:in the morning,by the way, at the same time, play the piano/ guitar/ violin.

2. 冠词的省略

专有名词不可数,学科球类三餐饭:

复数名词表泛指,两节星期月份前;

颜色语种和国名,称呼习语及头衔。

“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街名、广场名、公园名、大学名前一般不加冠词,例:Li Ping, Shanghai, Nanjing Road, Tian’anmen Square, Baiyun Park, Beijing University.

“不可数”指物质名词、抽象名词前不加冠词。

“两节星期月份前”,两节指节日和季节,例:May Day,spring,winter.

称呼语、习惯用语或头衔前面常不用冠词,例:Mother, Father is back. at night, at noon, at home. He is head of the factory.

三、序数词的复习

基变序,有规律,末尾加上th;

一、二、三特殊记,词尾字母t,d,d;(first, second, third )

八减t,九去e,f要将ve代替;(eight-eighth, nine-ninth, five-fifth, twelve-twelfth)

结尾是y变ie,词尾再加th;(twenty-twentieth, thirty-thirtieth)

要想表示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twenty-fourtwenty-fourth)

四、修饰天气的形容词的复习

thick冰厚 thin冰薄;

strong 风大 gentle小

heavy雨雪树飘摇;

light到来静悄悄;

第8篇

一、话题导入

2016年10月13日,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Bob Dylan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热议。鉴于高二学生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对这个热门话题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作为话题导入新课,学生势必有话要说、爱说、能说。

开课伊始,笔者先用课件展示了下面两张照片。学生小声议论着,不少学生已经认出了照片中的人物。

【片段实录】

师:Do you know this American?

生:Yes!He is Bob Dylan.(大多数学生肯定地回答)

师: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What did he win in 2016?

生: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师:That’s right!But as we know,he is a singer.Why did he win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生1:Because he is also a poet.

生2:Because his songs are also like poems.

师:Perfect!Because he has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笔者用Bob Dylan两张不同年龄的照片引入,激发学生对这位时下热门人物的讨论兴趣;再用师生对句预热氛围,用一个一个的问题引导着学生思考的方向,并以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对他的嘉许“他在伟大的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作结,让学生明白了诗与歌二位一体,相互影响、难以分割。

二、文本赏析

(一)承接前面的话题,引导学生“走进”英文诗歌阅读,从中揣摩、体会英文诗歌的写作技巧

承接导入环节的话题,笔者先让学生听了一首Bob Dylon的歌If not for you,然后用这首歌的歌词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这首英文诗歌写作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

【片段实录】

师:Would you like to enjoy Bob Dylan’s song?

生:Of course!

师:(播放Bob Dylan的歌If not for you)Do you enjoy the song?

生:Yes!/No.

师:Actually,many people don’t like this song. Maybe it’s the reason why Bob Dylon is thought to be more of a poet than a singer. Now it’s our turn to find out the poetic devices in the song. Read the first part of the song together please.(师随即课件呈现这首歌的歌词,生大声朗读)

If not for you的歌词:

If not for you,babe I couldn’t find the door,couldn’t even see the floor.

I’d be sad and blue,If not for you.

If not for you,babe I’d lay awake all night.

Wait for the morning light to shine in through.

But it would not be new,if not for you.

If not for you,my sky would fall. Rain would gather too.

Without your love,I’d be nowhere at all.

I’d be lost,if not for you.

And you know it’s true.

师:When you read a poem or sing a song,sometimes your voices are louder,and sometimes your voices are lower. What is it called?

生:Rhythm.

师:Yes. Rhythm!Rhythm is the beat that runs through the line,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poetic devices. Are you clear?

生:Yes!

师:Look at the screen again,please!Read the following words with me.(师生齐读)door、floor、fall、all、night、light、blue、through、too、you、true. My question is,What do these words have in common?

生:Rhyming!

师:Great!These are rhyming words. You can take notes on your handout.

Bob Dylan获诺贝尔文学奖原本就有很大争议,对中国听众来说,受跨文化因素影响,对其认同度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笔者所播放的这首歌,学生不出意外地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认为好听,有些认为不好听,但歌曲中的旋律与歌词既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从歌词的语言角度讲,它确实不愧为一首好诗,比如语言的节奏、押韵、反复等,均可以成为笔者展开诗歌教学的好素材。此外,这首歌词中多处使用了虚拟语气,而这个单元的语法就是关于if从句的虚拟语气用法,用它作为素材,便于学生在诗歌鉴赏中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走进教材,读中品悟,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鉴赏的目标,须在朗读品悟的过程中逐渐达成。教师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播放教材中呈现的另外一位美国作家Rod McKuen所写的一首诗I’ve Saved The Summer(见下文,文中加粗处为朗读重音提醒),引导学生从中感受诗歌的节奏变化,进而通过自己多样化的朗读,揣摩、体会并表现英文诗歌的节奏美。

I’VE SAVED THE SUMMER

I’ve saved the summer

And I give it all to you

To hold on winter mornings

When the snow is new.

I’ve saved some sunlight

If you should ever need

A place away from darkness

Where your mind can feed.

And for myself I’ve kept your smile

When you were but nineteen

Till you’re older you’ll not know

What brave young smiles can mean.

I know no answers

To help you on your way

The answers lie somewhere

At the bottom of the day.

But if you’ve a need for love

I’ll give you all I own

It might help you down the road

Till you’ve found your own.

在以上教学环节,笔者以全诗配乐朗诵开启了诗歌鉴赏的过程,然后是师范读第一节,再配乐让全体学生带感情大声朗读第二、第五节,第三、第四节配乐让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分别朗读。音乐情景的创设和师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品悟,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了这首诗所表达的暖暖情意中。学生在听读与朗读的过程中慢慢熟悉了诗歌的内容,并感受到了诗歌中的节奏、音韵等诗意的味道。

三、激疑探究,问题导析

为了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写作技法,笔者设置了四个问题(1.Can you find some rhyming words?Is there repetition?Is the line length fixed?2.Do the two rhyming words“own” in the last part have the same meaning?3.What’s the theme of the poem?4.Who is the speaker?Who is he/she speaking to?),安排学生分组探讨该诗的创作技法,以此扎实提高学生的英文诗歌鉴赏水平。

【片段实录】

师:Time is up!Let’s check your answers. First,Can you find some rhyming words?

生:Yes!you,new,need,feed,nineteen,mean,way,day,own,own!(学生异口同声地读出所有押韵的单词)

师:Well done!Is there repetition?(引导学生寻找“反复”的技法)

生:Yes!

师:Is the line length fixed?

生:No!(学生对于押韵和反复的写作手法已经了然于胸)

师:Okay!Now let’s see whether the two rhyming words“own” in the last part have the same meaning.(品析重点词句)

生:No. The first“own”means“have”,but the second“own”means“自己的”.

师:Good!So in some poems the poet sometimes will play with words. They are the same word but they each have a different meaning. Now comes the third question,What’s the theme of the poem?(引а生领会诗歌的主旨要义)

生:Love!

师:How do you get your answer?(引导学生寻找支撑答案的关键信息)

生:From the sentence“But if you’ve a need for love,I’ll give you all I own”.

师:So Who is the speaker?Who is he/she speaking to?(引导学生尝试理解诗歌中没有出现的表达爱意的主体)

生:Maybe the poet is a mother or a father.

师:Why?(引导学生学会依托文本品析诗意内涵,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生:There is a sentence“When you were but nineteen”.

师:You did a very good job. The poet is written by a parent who is speaking to a young adult. A mother or a father is expressing her/his unconditional love to her/his son/daughter.(肯定学生的“发现”和论证,揭示内涵)

教师用四个问题,关注到了诗歌的细节、主题和写作手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解析,学会鉴赏诗歌中的诗意所在。

为了巩固之前所教授的英文诗歌的写作技法,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出示了两首经典的小诗,同样以“爱”为主题,要求学生一起有节奏地朗读,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Poem 1:Hours fly,/Flowers die:/New days,/New

ways./Pass by!Love stays.

Poem 2:Without you I’d be a soul without a purpose./ Without you I’d be an emotion without a heart./Without you by my side,I’m just a flame without heat.

墒仔∈都不长,但是都包含了节奏、押韵、重复等诗歌的写作技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次体会运用技法的妙处。

四、顺应主题,联结生活,点燃创作激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欲望,降低学生的创作焦虑,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笔者承接以上诗歌赏析中“爱”的主题,并给学生提供了一首相同主题的中文诗作为“脚手架”,让学生尝试独立创作英文诗歌。

【片段实录】

师:Now you can see that love is an eternal theme.Love is everywhere in our daily life. Don’t you think so?

生:Yes!

师:So think about it,Who or what do you love?(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境出发,去创作自己的“爱”的主题诗)

生1:I love my parents because they give me so much love.

生2:I love basketball because it brings me happiness.

生3:I love computer games because I feel relaxed when I play games.

师:We love nature,animals and plants. We love our friends. And there is love between family members and also lovers. Do you agree with me?So in your opinion,What is love?(教师用几个例说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给出多个思维向度,将“爱”的主题引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表达“什么是爱”)

生1:I think love is everything.

生2:I think love is care.

生3:Love is a beautiful song.

生4:Love is the time I spend with my parents.

师:Wow!Your answers are so poetic. Since all of you have love in heart,then how do you express your love ?(肯定学生的“诗意”表达,引导学生关注“心”中的真爱,学会用心去表达自己的爱)

生1:Maybe I will give the person a hug.(用拥抱表达爱)

生2:I will write a poem for him or her.(用写诗表达爱)

师:Do you agree with her?Will you write some simple poems in English?Challenge yourself!(抓住后一名学生的回答,进入任务状态,指引学生挑战自我,写一首简单的英文诗)

在笔者的激励下,学生的情绪被点燃,个个跃跃欲试,愿意去迎接挑战。此时此刻,笔者没有立即放手给学生尝试,而是先给出了一首关于爱的中文诗:“爱是什么?/爱是财富 爱是健康; /爱是生活 爱是给予; /爱是关怀 爱是分享; /爱究竟是什么?/爱就是一切!”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翻译并朗读它的英译版:“What is love?/Love is wealth,Love is health;/ Love is living, Love is giving; / Love is caring,Love is sharing; / What is love at all?/ Love is all.”

诗歌创作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的火花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有了以上教学环节的铺垫,加上“爱”又是学生最熟悉的情感,学生针对笔者三个问题“Who or what do you love?”“What is love?”“How do you express your love?”的回答本身就已经很有创意、诗意,这一切都为学生接下来创作以爱为主题的诗歌做好了情感和技巧铺垫。

五、实践运用,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以“爱”为主题的诗歌创作

本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尝试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创作以爱为主题的英文诗歌,表达真情实感,提升文化品格和语言能力,实现读写结合。因为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不同,所以这个环节应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立创作,师相机给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在确定每个学生都完成创作之后再引导他们互相分享,做一些必要的反思和调整。

师首先课件出示了诗歌创作要求及相关提示,要求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完成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要求及提示:

1.The poem can but doesn’t have to rhyme;

2.The poem has 3-5 lines;

3.It can be a list poem starting with“Love is...” or“I love...”; It also can be a cinquain.(五行)

【片段实录】

师:Time is up!Who’d like to read aloud your poem?

生1:(一女生快速举手应答)Love is you and you are my world./ Love is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brings ha-ppiness./Love is just you and me,/ With you I am happy.

师:Fantastic!You are so creative. Who else want to try?(盛赞该生的诗充满创意,然后寻找下一个愿意展示的学生)

生2:(坐在角落处的男生站起来朗读自己的作品)Love is sunshine when you smile,/Love is moonshine when there is a star,/Love is tonight when we stay in a room,singing and playing,/Oh,we fall in love!

师:Oh,I love you too!Your poem is awesome and there are some rhyming words too.(从写作技法上表扬学生的诗“极好”并且有些诗意的词汇在里面)

生3:Love/ Warm,Nice/ Caring,helping,sharing/ Day and night/ Everywhere.

师:Simple but meaningful!The cinquain expr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ve.(肯定学生的五行诗形式独特且内容意味深长)

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在前面层层铺垫搭建“脚手架”之后,学生的创作水到渠成,而且学生的表现表达欲很强,踊跃举手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学生的原创作品不仅有画面感,充满了浪漫的幻想,描述了星空下相爱的人们一起唱歌跳舞,而且运用了很多刚刚学到的押韵、重复等写作技法;笔者在每一个学生做出分享后都会对他们的诗歌创作进行适度、中肯的评价,很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9篇

【关键词】新批评 英语专业 英美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064-02

新批评,即英美新批评派,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形成于美国,并在美国获得蓬勃发展,是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艾略特、瑞恰兹、兰色姆、布鲁克斯、维姆萨特、韦勒克等。新批评与诗歌研究有着天然的默契,而对于小说等其他领域的研究却力不从心。“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理解诗歌》(Understanding Poetry,1938)风行英美,60年代被许多大学作为文学课的教材使用。后来布鲁克斯和沃伦又编了一本《理解小说》(Understanding Fiction,1943),希望把他们的原理和主张应用到小说领域内,这次却没有获得成功。看来,新批评的方法体系更适应于诗歌。”英美文学是大学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同时也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如阅读、写作等奠定良好的语言与文化基础,而英美诗歌教学向来是大学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内容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以及文学批评。新批评是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流派,既符合授课内容,又可对学生阅读与理解英美诗歌做有效的理论导引。本文正是基于笔者长期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借助新批评的理论利器,来探讨新批评与英美诗歌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为提升英美诗歌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并为英美文学课程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抛砖引玉。

一 新批评文论的基本特征

“新批评文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概念:作品本体论、有机整体论、张力、反讽和细读法等。本体论(ontology)本是一个哲学术语,兰色姆却把它用于文学理论。”本体论是新批评的本质特征,彰显了新批评一贯高举的文本中心主义的旗帜。新批评用意图谬见(Intentional Fallacy)斩断了文本与作者的联系,又用感受谬见(Affective Fallacy)割裂了文本与读者的联系,从而将文学批评的视线集中于文本本身。

张力(tension)与反讽(irony)是新批评的常用术语,也是分析、解读诗歌文本的概念工具。“退特建议将extension(外延)与intension(内涵)两词削去前缀,创造一个词:tension。这词在英语中原义为‘紧张关系’,即物理中的‘张力’。他们(指新批评派)把外延理解为文词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而把内涵理解为暗示意义,或附属文词上的感彩。”“反讽”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他说:“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无论何种‘反讽’类型,都呈现出语义叠加和语义多重的特征。它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语义层次,有力地强化了语言的可感性。”

细读(close reading)不但是新批评著名的方法论,而且在诗歌教学实践上,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自主学习能力及文本分析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所谓细读,其实就是对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研读和评论。细读者主张认真、审慎、仔细地研读原文,从词、词组、词义及其关系中把握和解释原文及意义,从而阐释作品的结构和意义的‘有机统一’。”

二 新批评与英美诗歌教学的结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学知识、增强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以及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英美诗歌教学长久以来都是英美文学课程的难点与重点,而新批评理论对于诗歌研究、解读的独特适用性,使两者的结合成为可能。

英美文学课程中常出现的诗人有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约翰・济慈(John Keats)、菲利普・弗瑞诺(Philip Freneau)、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爱米丽・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等等,他们的诗歌文字是英语语言的浓缩与精华,深入学习英语诗歌,无疑对学生提高英语阅读、写作水平大有裨益。新批评的细读法如果贯穿在诗歌教学中,将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探索精神。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细读诗歌文本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对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有切实的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与阅读分析能力,有效地促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

以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著名诗篇《她住在没人到的幽径》(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为例,教师要求学生细读,可提示学生特别要关注该诗的时态、词义、比喻、各诗节间的相互关系等,在细读中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寻找答案,从而获得对该诗较深入的理解。教师可做如下引导:首先,各个诗节的时态并不一致。第一诗节为什么用过去时?而第二诗节用一般现在时?其次,violet一词的词典意义与暗示意义是什么?此处可从张力的观点来思考。紫罗兰与孤星的比喻是否蕴含了基督教或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背景?最后,该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新批评代表人物艾略特所提出的“客观对应物”来表达的?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学生将会对该诗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教师可做如下引导:第一诗节中的she即是第三诗节中的Lucy,她已过世,第一诗节是对其生平的追忆,故而用过去式。第二诗节中诗人用violet与star这两个客观对应物来寄托诗人对露西姑娘的情意,是长久存在的,故用现在时。第三诗节是今昔对比,所以“昔”的部分用过去时,“今”的部分用现在时。按新批评的思想,Violet的外延是指紫罗兰花,或是谦卑、害羞的人,而内涵可以是诗人怜惜露西孤单寂寞、默默无闻的一生,也可以是象征露西生前孤独的身影,因为紫罗兰不是成片盛开,而是孤零零的一株,这孤独的身影永远铭记在诗人的脑海中――由此张力便在该词的多义性中产生了。“紫罗兰在基督教文化中,象征着谦卑,同时也象征着悲恸。据说这花原本是白色的,由于圣母见到耶稣受难而过度悲伤,所有的紫罗兰便一夜之间成了紫色……这颗孤星令人想到金星,金星通常最早升上夜空,其英文名是Venus,即‘爱神’……”诗人正是选择了蕴含着孤独、爱与忧伤情感的客观对应物――紫罗兰与孤星,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再以美国诗歌史上熠熠生辉的庞德的经典名作《在地铁车站》为例,原诗如下: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is poem is an observation of the poet of the human

faces seen in a Paris subway station.)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 on a wet,black bough.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味隽永,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从新批评张力论出发,petal(花瓣)一词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同时并存:在幽暗的地铁车站,穿梭往来的人群中几张女人、孩子的脸庞生动、娇嫩,如同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petal(花瓣)一词的张力扩大了该诗的想象空间,赋予该诗浓厚的艺术美。bough(树枝)一词产生的张力较petal(花瓣)的张力更强大,因为符合新批评的“远距异质”原则,bough的本义是树枝,而比喻意义却是在地铁车站幽暗的光线里鱼贯而行的人流,它们属于非常不同的经验领域,即比喻两极的距离相当远、不常见,也即所谓新奇的比喻,由此产生较之常见比喻更为强大的张力。维姆萨特曾举例说明,“人像野兽般嗥叫”较之“狗像野兽般嗥叫”更为生动有力。此外,通过细读,教师可指导学生发现该诗存在的意象叠加。该诗呈现了两个意象――人面与花瓣,这两个并置的意象存在着比喻关系,所以是意象叠加。

三 新批评的局限性

受中国传统诗学“知人论世”说以及注重社会历史批评的文论的影响,我国高校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普遍涵盖作家生平、写作意图等的讲解介绍,而这正是新批评所拒绝的部分。新批评固然具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文学文本的理论体系,然而也有它先天的局限性――将文本与作者、读者的联系悍然割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扬新批评之长避其短,以新批评促进诗歌本体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等的相关讲解,综合、全面、有效地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以及实际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章燕.永生的启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名篇赏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

[2]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3]罗益民.新批评的诗歌翻译方法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73~74

第10篇

一.诗歌教学的优点

诗歌有着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且可伴随动作,节拍进行朗诵表演的特点,它符合中学生想像力丰富,爱好玩动的天性。诗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如果使用恰当,诗歌将宛如给课堂注入一支兴奋剂,能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颜色类单词时,我把单词放入句中:“red,red,I like red; blue,blue,the sky is blue; orange,orange,the orange is orange?”又如学习了家居类单词后我让学生这吟诵:“door,door,open the door; tap,tap,turn on the tap;? ”另外如:“man,man,he is a man; woman,woman,she is a woman; tall,tall,the boy is tall; long,long,the hair is long?” 词句一体化,学生记忆的单位则是句子,有整体感,有助于他们体会英语的语流。长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造句的能力,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二.诗歌的创编

要想诗歌在教学中起到满意的效果,创造出实用,易于记忆的诗歌是诗歌教学的关键。笔者主要采用全英文模式,英汉结合,全汉语的三种模式来编诗歌:

1. 笔者在教学“in/on/under/beside/between/”等方位词时。为了让学生迅速、准确的掌握其用法,笔者根据一幅书房图编写这样一首My Study情景结合的小诗。

Oh,where? Oh,where?

Where is my notebook? It is on the desk.

Where is my desk? It is beside the bed.

Where is my bed? It is between the walls.

??

2.笔者在初一教学be动词搭配时曾用过英汉结合的诗歌,如:

我是am,你是are,is用于他,她,它,所有复数都用are .

这样有助于学生使用be动词,从而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3.为了帮助学生牢固地记住英语分数的表达方法,笔者可以采取全汉模式:

英语分数不费事,母序子基四个字。

分子若是大于一,分母还须加- S。

三.诗歌教学的运用

诗歌教学可作为课堂任务型教学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诵韵律诗歌,歌谣等,或者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作一首诗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到一些知识,而且也不会枯燥无味,如:

One,two,. go to school.

Three,four,close the door.

Five,six,sit down please.

Seven,eight,you’re late.

Nine,eight,Don’t be late again.

学生在朗诵时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形体动作,并可用锣,鼓等打拍子,增强朗诵的效果

四.诗歌教学可以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之外延伸

诗歌可以体现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中,可以布置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课后收集创作英文诗歌。如:笔者在教学动物单词时,要求学生根据动物叫声编写歌谣:

Cat,cat,cat,miaow - - - - - - miaow- - - - - - - - miaow.

Dog,dog,dog,woof- - - - - woof- - - - - - - - - - woof.

Duck,duck,duck,quack - - - - quack- - - quack.

笔者相信这首诗将永远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是他们自己的创作成果。

五.诗歌教学注意事项:

1.导向性 诗歌要生动活泼,易学易记,要与所学的新知密切相关,能强化教学目标,突出教材重点、难点,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2.启发性 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条件。教师所选的英语诗歌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11篇

关键词:展评学习法;诗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73-04

一、展评学习法

英语课堂实施“展评学习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在前端学习(个人自学或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他人展示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其他学生对展示者前端学习成果进行评点、质疑和讨论,在评的过程中引发对问题的思辨,实现知识建构,自主完成学习。

展是指通过语言表达、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设备等途径把前端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展现的可以是个人自学后的学习成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后的学习成果。评是指对他人展现的前端学习成果进行评点、质疑、补充,使其得到更正、修改或完善,在评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1]

“展评学习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问题的提出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其实质是一种创新。它不仅语言精练、节奏感强,而且渗透了大量的英语语言文化内容和人文底蕴,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等方面都阐述了中小学诗歌教学,列出的要求如下:三级能辨认歌谣中的韵律,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七级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八级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2]

然而,英语诗歌作为一种很好的目标语学习资源,目前在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除了教材资源稀缺外,英语教师对诗歌教学的认识也存在问题。[3]有的教师或许认为英语诗歌难懂,英语诗歌欣赏是大学文学课的任务,要中学生去欣赏英语诗歌太牵强了。另外,评价和测试中并不体现诗歌教学,这样的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诗歌的积极性。

三、教学策略

笔者在教学牛津教材7B教材中的诗歌时,最初的想法就是以欣赏为主,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引导,把对美的感悟带进学生的心灵,把对英语诗歌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对英语诗歌的热情超出教师的想象,也使得教师本人在探索诗歌课堂教学方面受益匪浅。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力求根据学情,运用好闻名江浙的“展评学习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文就是笔者在教学策略上所做的积极尝试。

(一)自选方式 倾情朗诵

笔者把独自吟诵、轮流吟诵、共同吟诵分别起名为个唱、轮唱、合唱。让学生自选吟诵方式,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为了在班级学生面前展示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可以对展示进行点评。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既能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引领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表现,同时,还能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学生的评价语有:You speak very clearly and loudly. If you can speak slower, that’ll be better.或者Your pronunciation sounds great and you have a good sense of rhythm.这样的评价语既有肯定也有建议,有主见。

(二)探究质疑 斟字酌句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诗歌中的用词,学会“咬文嚼字”,可以让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任何语法现象进行质疑,通过小组合作、自查资料、寻求教师帮助等方式,理解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在小组中不能解决的,把问题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全班讨论,教师做适当点拨。如笔者在教授Unit 8 Pets 中的一首小诗“my dog”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提出不少问题:

1.with eyes open wide中的wide的词性?可以放到open的前面吗?

2.Wide和widely的区别;

3.He’d never bark or bite 中’d 表示would还是had?

……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的钻研深度。有的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便能解决。为了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学习探究的热情高涨,以能回答他人的提问为荣,这是教师长期引导的结果。教师需要通过行动保护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位听课的教师对这种做法做了这样的评价:“教师很大胆,学生很灵活。改变了过去老师提问,学生尝试回答的方式。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小组解决问题。他们的提问能看出他们钻研文本的深度,课外知识也较为丰富(如问widely和wide区别)。这对学生的要求也高,他们需要查找参考资料(如第一题的回答,有男生说请大家把书翻到p106的notes)。同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能不被学生的问题难倒,教师需要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展评学习法要求学生对他人展现的前端学习成果进行评点、质疑、补充,使其得到更正、修改或完善,在评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4]对所学诗歌内容中的语法知识进行自主提问,正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种方式。语法问题的提出,是一种个性自主学习的结果。这种做法能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用词讲究,锻炼他们斟字酌句的能力。

(三)精选精编 品味经典

在选材上面,笔者也做了大量尝试。首先教师自己要博览,挑选适合学情与学段的材料,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一些原版的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which is written by and for the native speakers),就是很好的材料。英国的童谣集“goose”、网上搜寻到的诗歌,都是可以选取的材料。可以找中英文对照版的,让学生在品味英文经典的时候,试着翻译成中文。中英文互译的能力,也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种必备能力。

在中文材料中也有经典作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耳熟能详,可是英语译文却不为学生所知。诗中那美妙的意境在英语中是否也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呢?我们教师不妨让学生试着翻译,然后提供参考译文,让学生进行比较,修改,用动手动脑的方式进行品味。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比较之后,学生们会叹服译文的语言同样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5]

以下是笔者曾推荐给学生欣赏的一首小诗。诗作的立意好,韵律美,短小精悍,堪称经典。译成中文,依然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小诗内容积极向上,引导学生珍惜早晨时光,对学生的情感升华能起到积极作用。

Good night, 晚安,

Good night, sleep tight. 晚安吧,酣睡吧,

Wake up bright,

In the morning light. 在晨光中醒来,

To do what’s right, 全力以赴,

With all your might. 去做正确的事吧!

(四)教师创作 引领激发

为了引导学生创作,教师自己也可以先行创作,为学生的创作铺设台阶。教师可以寻找学生比较易于接受的选材,用学生能读懂的语言,来进行创作。第一次出示教师自己的创作时,可以让学生帮忙,想想缺的空填什么词好,以求押韵。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降低他们创作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与老师一比高下的勇气。

笔者曾经展示自己有关宠物的诗作,在出示文字前出示图片。图片体现了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和理念。

For my favourite dog-Jimmy

Jimmy, do you still remember me?

That sunny morning,

I fed you some bread,

You touched me with your ___1___.

We took a relaxing walk,

We had a pleasant _2___,

in the quiet park.

Then I left you a pie,

Without saying _____3____,

In the heavy rain,

To catch the last ___4___.

Do you still wait on the way?

Do you miss our sunny ___5___?

I’ll go to see you ___6_____,

On a train.

I’ll hug you in the sun,

With my lovely ____7_____.

教师设置台阶,征求学生如何填词的建议,学生做了积极的尝试。如在填第一空时,第一个学生认为填hand,第二个学生认为填head,全班学生比较意义和押韵后,一致认为最佳答案是head。在填第四个空时,学生们能联系上下文,填出train;对老师的熟悉帮助他们填第七空son。

在填词的过程中,学生能关注诗的结构、押韵、用词。赏析诗歌,也为后面学生自主创作奠定了基础。

(五)归纳总结 创作展示

如何写好一首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思考,通过总结与提炼,帮助学生领悟写一首好诗的要领,为后面的创作与点评做好铺垫。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ppt呈现观点。以下是学生可能考虑到的关于诗歌的评价标准。

1.Use short sentences.

2.Use beautiful adjectives and adverbs.

3.Use tenses correctly.

4.Pay attention to the rhyme.

5.Pay attention to grammar.

6.Express true feelings.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方法,是“授之以渔”。有了吟诵、品味经典、赏析作为铺垫,归纳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能注意到第6条“Express true feelings”,其实是他们的情感体验。

独立创作之后,学生可以三人组成一小组,交流修改,准备上台展示。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作品,既有自豪也有压力。他们很想展示自己的作品,因此努力把自己的小诗变得更完美。小组活动保留了这样一个空间给学生们,给他们机会纠错、修改、逐步完善。[6]三人一小组,是为了便于交流与修改,每个小组三人站成一排,站在中间的一位执笔修改,下笔要快而准,其他两位提出修改意见,这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效率,确保小组能够在课堂上高效修改完三个人的作品。

当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自己作品时,学生非常自豪。很多学生的作品极有创意,选材丰富。学生修改的热情和点评的水平都很高。下面以一首小诗为例。

My parrot (作者:刘伟康)

I have a lovely parrot,

He doesn’t eat the carrot.

He can fly,

And fly in the sky.

He isn’t careless, (学生修改建议:此处另起一段.)

And does well in playing chess.

I don’t feed him much,

He likes watching the match. (学生修改建议:尽量用短句,由原来的to watch改成watching)

My parrot is my good friend,

I’ll be kind to him until the end.(学生修改建议:同样理由,把I will be 改成I’ll be)

(学生点评:注意押韵,运用短句,有韵律美。其中does well in playing chess很有趣。)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通过评价,学习其他学生创作中的闪光点或提出修改意见,在过程中收获进步。教师要敢于放开,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话题写(同学、校园、景物等),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创作空间,拓展他们的思维。作品中很多学生多处注意到押韵,诗的结构安排也很完整。

(六)拓展延伸 延续热情

很多作家和名人都有关于创作诗歌的名言。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阅读名人名言,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对诗歌学习的认识。如:

People always think that poems have magic powers because they can lift up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Francis Bacon(英国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

挑选并推荐学生阅读诗歌,可成为延伸拓展部分。推荐诗歌可附上词汇表,帮助学生自学。

另外,教师鼓励学生创作,帮他们做一些修改后,汇编成诗集,一定会让学生的创作热情更持久,这也是笔者以后要尝试做的。

深圳来的宋丹老师对展评的英语诗歌教学课堂是这样评价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富有激情的,随着教学流程的继续,课堂的气氛变得富有情趣,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很‘忙’,忙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与反驳,忙于分析学生发言中表达的学习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忙于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课堂上,学生也很‘忙’,忙于投入学习活动和诗歌创作活动,忙于思考同学和教师提出的疑问。师生们为‘学’而合作忙碌,其乐融融。我作为听课者,常常忘了自己是一个老师,被这‘忙乐’的课堂吸引,真愿自己也是学生中的一员。”

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英语诗歌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诗歌教学策略的尝试,为学生打开英语诗歌这扇大门,让他们在艺术的殿堂里享受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更激励自身加强对诗歌教学艺术的研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结构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的创设等途径,积极探索并优化英语诗歌教学艺术。

四、结束语

一位教育家试验证明: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记得住,做过的记得牢,讨论过的理解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努力激发学生天生具有的学习潜能,扬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本来具有的上进好学的品质,英语诗歌学习才能不成为一种负担,才能变得积极和愉悦。[7]

通过展评学习的方式来赏析、品味诗歌,学生们普遍对英语诗歌产生了兴趣,许多学生愿意吟诵欣赏诗歌,甚至有兴趣创作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了英语学习和对语言的理解把握。

参考文献:

[1][4][7]孙国平.展评学习法:勤业中学的课堂密码[J].江苏教育研究,2012(9C).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第12篇

【关键词】诗歌的特点;英汉诗歌对译;翻译原则;翻译目的;语境

英语诗歌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比较直白,在感情手法上不如中国诗歌含蓄委婉。本文主要从英汉诗歌对译的几个基本方面进行翻译方法的详细阐述,同时也将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英汉诗歌对译的发展方向。

一、汉英对译的基本方法

在张春柏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中,提到过四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形式翻译(formal translation);阐释性翻译(interpretive translation);扩张性翻译(expansive/free translation);模仿性翻译(imitative translation)。简单地说,形式翻译追求的是译诗的学术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通常是直译;阐释性翻译是面对广大读者的文学翻译的方法,追求的是诗歌的文学价值;扩张性翻译是一种极度自由的翻译方法,改掉了原诗的风格和意象,还添加了自己对诗的理解和阐释,这种方法通常偏离原诗的主旨;模仿性翻译则是译者借用原诗的形式或思想,用自己的译入语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翻译活动中常常提倡用阐释性翻译的方法进行诗歌的翻译,而另外三种方法则分别具备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Sweet day,so cool,so calm,so bright!甜蜜的一天,如此清爽、如此安静、如此明亮!给译文添加一些语言上或文化上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的词或短语,这种方法被称为“解释性翻译”或者“阐释性翻译”,其目的是向译入语读者传递源语的隐含义,使译文更加充分地再现原意。再比如:Sweet rose,whose hue angry and brave.美丽的玫瑰,色泽红润艳丽。这里也运用到了阐释性翻译的方法,使得原文的意思很好地传达给读者。

诗歌翻译不能拘泥于原词的表面意义,而要根据上下文悉心揣摩这个词在原文中的特定含义,选择符合译入语习惯的对应词语。一般说来,选择和确定词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根据词类选择词义。首先要判断一个词在句中属于哪一种词类,起什么作用,然后再根据词类选择恰当的词义。如:Bullets fell round him.(prep.)子弹落在他的周围。首先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得出划线词在这里是介词,可以译作“在……的周围”。又如:Shall I show you round?(adv.)我领你四处看看好吗?同样的词语在这个句子里作副词,所以应该翻译成“到处”的意思。再看It is as round as a ball.(adj.)它像球一样圆。这个句子中,划线词在“as…as…”结构中,因此是形容词词性,翻译成“圆的”。

值得指出的是,词类转换使英语获得了无数生动的词汇。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也是英语在历史发展中的产物。认识到这一点可以提高我们运用英语词汇的能力,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2.根据词的搭配习惯确定词义。英语和汉语的搭配习惯不同,主要是动词和宾语,主语和谓语动词,以及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英汉互译时需要按译入语的搭配习惯来处理不同的语言现象。比如:英语动词make后接不同的宾语时,翻译成中文则要选择不同的动词:

to make a dress做一件衣服

to make trouble惹麻烦

to make a fire生火

to make a living谋生

to make money赚钱

3.根据词的使用场合确定词义。英语中的同一个词用于不同的场合,就会有不同的词义,必须充分考虑词的使用场合以及上下文的联系,才能选择其恰当的词义。比如claim这个词,一般都认为他的对等词是“(根据权利)提出要求、所有权”。但是,在不同的场合中,译者应选用带有不同感彩的词语。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必须用心地对汉语原文的特点进行理解和分析,这就要求翻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功底。译者还要考虑到译入语的语法规则、写作风格、表达习惯等。要想把源语的意思用译入语准确地表达出来,用比较通顺的译入语来表达地道的源语,译者还必须对两种语言的语法、语义、句法、惯用法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深刻的了解。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翻译的原则同样应遵循英汉互译的基本方法,即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尽量再现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诗歌翻译的要点

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理解和分析诗歌,抓住中心思想,做到表达有主有次。一首诗歌的重点是什么呢?当然是诗歌的主旨和灵魂,我们如何能探到诗歌的灵魂呢?诗歌的灵魂也是诗人的灵魂,诗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有感而发,抒发出不同的意境和美感。

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平生大多抒发自己的壮志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他的绝笔诗《示儿》家喻户晓: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Testament to my sons

I know that after death everything will be vain,

But I’m grieved not to see our country reunite.

When Royal Armies recover the Central plain,

Do not forget to tell your sire in sacred rite.

要想全面理解这首诗,我们必须和诗人所处的时代相关联,诗人经历了怎样的一生,他想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什么。只有全面理解了诗歌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我们才能原汁原味再现它的灵魂。因此,在翻译这首诗的时候,译者应读懂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突出诗歌中“万事空”、“悲”、“九州同”的信息转达。而“悲”字则是全诗的诗眼,形象地勾勒出了整首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本是一种唯美的感觉。我们从诗中可以领略诗人带给我们小桥流水人家的细腻,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澎湃,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基于译者自身的水平,在翻译诗歌的时候是否能攀登上诗的顶峰,活灵活现地表达出原诗的意境?

要做到诗歌意境的再现,首先要求译者具备心灵的美感,也就是审美。拿起手中的诗歌,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亦或自己喜欢的清净地方,大声或轻声的读出来,一遍或几遍,读出诗的音韵美,边读边思考,去想象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诗人所处的环境,慢慢的融入到自己的脑中,自己的心灵里,再翻译于笔下,我们的译诗就更充满了灵气,尽可能地达到美学的境界。

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只要排列出奇,组合得当,三言两语就能出景、出情,情景交融”。而英语则注重逻辑分析,少了“虚”和“意”,更多的是“实”和“境”。比如:余冬日往视,但见衰柳寒烟,一水茫茫而已。此汉语句子里的“意”——衰、寒、茫茫,和“境”——冬日、柳、烟、水,情景交融,让人充满联想和感触。林语堂曾经这样翻译:I went there,however,on a winter day and saw only a stretch of cold water againstsomesparsewillowtreesanda frosty sky.虽说林译切合原文,也传达了原文的情与景,但由于英语没有汉语那么多产生朦胧美的词,使得译者无法完全再现和传递原句特有的意境。

文学翻译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时,它们是在两种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由于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表达特色,所以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于与另一种文化相互作用的环境中。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常常具有一词多义、象征性、审美意象和隐喻等特征,字里行间别有一番韵味和意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表现领域中最美的艺术形式之一,从古到今千百年来散发着醉人的芳香。诗歌是如此的令人着迷,以致于有那么多的追捧者争着要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翻译诗歌。翻译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很复杂的过程。朱光潜曾经这样说过:“翻译好比画家作画,先抓住客观人物或者事物的形态和神态,然后用画笔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同样的,作为译者也总是先掌握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风格,然后再用另一种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总之,译好一段优美文章或对别人的译文进行评论,都离不开翻译理论体系和翻译规范标准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邓曼娜.Simile——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J].高教研究,2001.

[2]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黄知常.修辞中的语言经济学[J].修辞学习,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