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1 10:0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会计信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是企业所有业务信息的集成点,企业经营中的每一个事项和交易,最终都会汇集到财务信息系统中。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披露信息,并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是财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的信息化,最终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的。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不是一套独立的财务信息系统,它是财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信息化,实际上就是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信息化,是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般,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集成软件阶段、财务业务集成阶段。
第一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局限于个别的会计核算模块,例如工资核算、资金支付核算等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且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各个核算模块之间,例如总账、固定资产管理、工资核算系统之间,仍然联系较少,相对独立。
第二个阶段:财务集成软件阶段,会计核算模块之间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财务信息系统由各个子系统组成(总账、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材料核算系统等),并存在相对紧密的联系,同时在会计核算流程中增加了控制机制,利用“有借必有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理论,使得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大大提高。
第三个阶段:财务业务集成阶段,财务信息系统开始逐渐嵌入业务处理过程,在业务发生时采集信息,不仅能自动进行事后的统计分析评价,而且能够进行事中控制,财务信息系统从独立的系统转化为强调与业务系统的集成上,成为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财务业务集成阶段,初步实现了业务过程集成和各个应用间的协同,将一个个独立的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企业信息系统。财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融合,实现信息的自动化传递和转化,从而支持企业财务核算的自动化处理和信息存储,形成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
从财务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看,信息系统的早期阶段主要是解决财务会计(会计核算、会计报表)手工计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效率提升;而到了财务业务集成阶段,财务信息系统主要为从业务中采集财务信息、并进行加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产生管理决策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满足会计的需求,支撑企业管理决策。
因此,当财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将会聚焦于如何将财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融会贯通,如何满足管理会计的需求,“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功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框架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企业,虽然其环境、规模、商业模式、管理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一个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会抽象成为业务循环、管理循环和信息循环
管理会计在企业三大循环中发挥作用,需要信息系统的强有力支撑。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框架设计与运用,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以及财务需要实现的管理会计职能紧密联系。管理会计信息化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结合,充分支撑战略与目标的实现。
第二,支撑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支持业务财务一体化。
第三,支撑财务管理职能在信息系统中的实现。财务职能按专业化分工纵向可以分为财务运作、财务报告、税务管理、经营业绩管理等职能模块。这些职能都应当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支撑和信息共享。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并充分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变化。一般来说,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的设计需要符合以下原则。
第一,全流程的系统支撑,提升管理效率。
第二,数据一点录入,信息全程共享。
第三,零散数据向主数据转型,实现数据治理。
第四,强化内部控制,降低管理风险。
按照“财务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以及财务职能紧密相关”的思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形成了包括集团战略管理、企业预算与计划、业务流程运作管理和管理反馈绩效评估的管理循环。
财务共享是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可以解决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组织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从会计核算到管理决策支持的财务转型。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财务信息化实现了对财务核算领域的全面支持,继而向管理会计领域继续发展,最终实现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信息化。财务共享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
成本降低、人员减少、满意度上升,这些都是财务共享能够带来的@著效益,然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表象数字之下,共享服务能够带给企业更深层次的作用是:为从会计核算到管理决策支持的财务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管理基础和组织基础。
第一,数据基础。共享服务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了所有的基础数据从产生的源头起就遵循统一的逻辑规则,大大减少数据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转换和数据假设,使报告和决策支持在数据层面得以裨益。
第二,管理基础。“相同的标准”贯穿共享服务的发展全过程,这里,相同的标准是指企业必须具有五个统一:统一的会计政策、统一的会计科目、统一的信息系统、统一的核算流程和统一的数据标准。
第三,组织基础。共享服务通过集中提供财务基础服务的方式,使以前大量陷入财务基础工作的人员得以释放,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支持和战略决策支持中,实现了财务核算类岗位和财务管理类岗位的分离,使财务转型变革落实到人。
统一的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五个统一所要求的重要一环。在建立财务共享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共享核心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统一,主要包括电子报账系统、票据影像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银企互联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和合并报表系统。
在财务共享核心信息系统平台统一的基础上,系统支持将向两个方向予以延伸:一是不断向业务前端延伸,包括项目管理(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管理、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二是向管理和经营决策支持延伸,覆盖管理会计的全部职能,为公司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在财务共享核心信息系统平台统一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财务信息系统对业务层(财务业务模块)、核算层(会计核算/资金模块)、管理层(管理控制模块)和决策层(决策支持模块)的全方位支持。其中,管理层和决策层作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绩效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经营决策支持提供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药分销;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管理会计”是这两年会计领域的热点,特别是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即将进入全新的阶段。在指导意见的“4+1”体系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突显了信息化手段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支撑性作用。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正步入微利时代。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调整压力,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推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是医药分销企业平安“过冬”、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在我国,一般认为企业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相较于体系成熟和准则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发展相对缓慢,还未形成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应用指引。为解决标准体系问题,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2014年10月联合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并提出全球管理会计四大原则,即“提供相关性信息,进行有洞察、有影响的沟通,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企业信任”。CIMA和AICPA认为,管理会计是为组织创造价值和保值而收集、分析、传递和使用与决策相关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其使命在于“创造价值、永葆企业基业常青”。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就像是GPS系统,能够通过面向未来的分析与洞察指导企业的战略方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在服务对象、职能定位和程序方法上有显著不同,面对更为复杂和海量的信息需要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一是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不断颠覆传统的商业生态和产业链,也深刻的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二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在经营中生成了大量精细化、多维度、全过程的管理数据,都是可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信息资源。这也就要求企业管理会计具备快速获取与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海量信息与挖掘复杂数据的能力、科学分析与洞察预测的能力,然而这些不借助信息化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已是管理会计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二、医药分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一)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医药行业受法律和政策壁垒保护较多,存在大量小规模企业,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管理上往往沿袭传统足矣。许多医药分销企业未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应用价值,也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阻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医药分销企业中的应用。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医药分销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产生了一批大型医药分销上市公司,对管理会计认识有所提升。但由于对外财务报告是许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基础,使得企业管理层有“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倾向,对管理会计的战略支持、风险管控、价值创造作用认识不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二)缺乏管理会计最佳实践行业标杆
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经营部门(如生产和销售)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相较而言,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较晚,在企业中还没有广泛和高水平的应用。包括在医药分销行业中,虽然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但对于“如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如何高水平的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还没有参考标准,在医药分销企业中缺乏最佳实践的行业标杆,制约了管理会计在医药分销行业的推广。由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有着显著差异,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接地气,才能真正发挥职能。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基础薄弱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条件,包括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考核激励、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但目前医药分销行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基础薄弱,很多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不够规范、健全,不能有效指导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现有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会计人才缺乏,不能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企业内控体系、考核体系不健全,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医药商业中的发展。
三、医药分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转变理念,重视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医药分销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医药分销集团越来越多,销售超过千亿的就有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在整合并购狂潮过后,解决“大而不强”和内部融合问题,推动由重“规模”向重“效益”的转变,实现互联网+和迎接跨界挑战,强化集团管理和风险防范,是这些大型医药分销集团当下的重点课题。其实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对管理提升的需求都非常迫切,这与财政部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医药分销企业的管理层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对提升企业绩效、促进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在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中的支撑性作用,从而进一步转变理念,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配合,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这离不开企业管理团队的重视与有力支持。
(二)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
医药分销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别于其他流通行业,其经营具有监管严格、品种众多、交易量大、流通渠道长、价格体系复杂、物流仓储标准高等行业特点,同时也面临规模不经济、中间流通成本高、盈利能力较弱、集约化管控薄弱、经营资金占用大、应收和合规风险高、信息系统一体化程度低、现代化医药物流缺乏等行业性难题。在医药分销企业中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和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时,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特点和痛点,因地制宜。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积极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同时,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探索和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务,形成良性循环。
(三)互联互通,促进管理会计相关系统的整合
由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对药品经营企业提出了明确的信息化要求,所以医药分销企业较早就开始引进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医药分销企业形成了包括分销管理系统、物流仓储系统、零售连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B2B、B2C)、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BI系统、OA系统等众多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有些是统一的,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数据层互联,有些控制和数据均互联,整合情况参差不齐,模块之间信息互享困难,无法实现无缝连接,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信息孤岛”问题。管理会计是项综合性的工作,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所包括预算系统、平衡计分卡系统、经济增加值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均与企业经营各方面、各环节紧密联系。所以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规划,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以免造成信息系统与企业财务、业务活动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四)智慧管理,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科技水平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重在利用有关信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其内涵更为丰富,信息对象更为复杂,处理事项更具有不确定性。面向未来,高效的管理会计职能要求“智慧”的信息支持系统,它应具有更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更成熟的分析归纳能力,更智慧的推理预测能力。目前医药分销企业业务处理型、汇总统计型的信息系统是不够的。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将进一步开放和共享,信息沟通更加广泛和快捷,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之间融合加快。规模庞大的医药分销企业产生的海量数据澎湃而来,就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科技水平,发掘数据价值,才能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提升企业风险控制、科学决策和价值创造能力。
(五)安全可靠,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内控
现代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业务开展就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甚至企业经营就很可能陷入瘫痪状态。信息系统便捷的背后隐藏着风险。同时,管理会计使用的大量数据都是内部数据,而且都是保密性较高、综合性较强的数据,一旦发生泄密,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若“重建设、轻防护、重互通、轻保密”,容易造成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因此医药分销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内部控制问题,围绕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设计,保障系统建设和运行安全可靠。
(六)注重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复合人才的培养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兼具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工作难以开展。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人才准备是首要工作。医药分销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方式培养和发展人才,形成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梯队,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用人需要。同时,应开展财务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培训,满足其对企业经营和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帮助其拓展宏观视野、打开管理思路,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良好互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医药分销行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但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建设对于医药分销企业应对当前复杂市场环境、克服行业调整困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医药分销企业健康运营、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为此企业管理团队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新技术应用和相关信息系统整合,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推动管理会计加快发展,有效提升医药分销企业管理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俊奇,鲁冰,徐凯.《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介绍及其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版,2015(3).
[2]蒋占华.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六点建议[J].新理财,2015(8).
[3]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EB/OL].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界定
管理会计还可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手段,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和有效控制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力依据的一个会计分支。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涵义
所谓管理会计信息化,指的是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认真分析、整合、加工信息,从而明确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佳信息。随着科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有效地进行决策,而且还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规范、精准。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特点
(1)智能性。管理会计信息化除了依旧涵盖原有的会计基础核算功能外,还基于这一基本功能新增了管理与控制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与人之间将会结合紧密、有效协调。(2)多元性。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方式是非常多元的,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这些方式将更加多元;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对象也是非常多元的,这些多元性丰富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3)开放性。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各资源间的及时共享成为可能,通过网络能够获取其他企业的信息,也可通过网络对自身所需的信息进行收集。(4)全面性。首先,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助于企业开展基本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促进了企业预测决策及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运行。其次,管理会计信息化涵盖的领域众多。最后,管理会计信息化必须将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三方整合在一起方可全面发挥优势作用。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助于企业构建适合自己的信息网络,促进内部管理信息化,保障企业更好地运营,为企业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依据。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地发展,就需要针对自身实况,不断强化内部创新改革力度,明确具体的管理与财务会计目标。对企业而言,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普及,企业应积极构建密集的内部关系网,以此连接和原料供应商、市场、客户、员工间的关系,将企业发展和这些人员密切地联系起来。采用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如下:简化了工作模式,提高了作业速率,节约了运营成本,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实施直接由外部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有关法规制度等所决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及社会开放性的不断拓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过管理会计信息化需经历从适应到融合的阶段方可充分适应。另外,有关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很好地保障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比如2014年最新颁布实施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就为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文献,为管理会计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行业与企业自身产生的影响
首先,企业管理层与管理会计信息化执行人员等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成效的高低,会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态度。其次,会计信息化的设备与技术支持力度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快慢也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系统的全面运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那么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就会加快,反之,则缓慢。最后,企业经营模式及理念的确立、内部岗位与职责的设定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重视预算管理、国际化战略、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三、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创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实际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政治等几方面的外部环境。法律环境是核心部分,应全面推动各类法律制度完善,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要想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营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
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构建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时,应从企业文化、企业人才、内部控制体系、资金保证的角度进行。一方面,明确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企业文化,让包括董事在内的所有职工人员对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形成高度认同,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掌握了解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吸收和培养一批复合型的管理会计人才,并保证这些人才的专业素质,全面体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除此之外,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还要构建与之匹配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促进财务人员角色转变
当前,信息技术在各企业管理中已得到全面普及,生成了多样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逐步朝着信息化的管理方向走来。然而,不同于管理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速度较慢,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而且财务管理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阻碍及问题。倘若面对问题不知所措,那么管理会计信息化就会因其作用得不到良好发挥而逐步被企业淡化。因此,实际中必须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创新,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打破原有会计的一切局限因素,促进管理会计深入改革和转变。
(四)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内容体系多数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然而我国的会计环境和国外的会计环境不一样,所以不能一味地参照国外制定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模式体系,应借鉴一些适合自己的部分。企业构建管理会计体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前的会计市场环境,明确与自身需求相符的管理会计模式,管理会计应能够适应企业多变的管理模式需求。企业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推动管理会计的运行,比如认真考评管理会计体系实施情况,充分了解管理会计的薄弱环节,切实保证企业构建完善、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
(五)健全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不单单是传统管理会计采用的手段,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会计委派制更应将自身的功能作用毫无保留地发挥。信息化环境的到来,使委派下的财务负责人对企业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管。当然,这对会计委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素质。财务委派负责人应充分考虑现代企业的制度要求。当前,财务负责人在现代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要求其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从而更好地承担企业赋予的职责权利。首先,财务负责人应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时刻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资产增值保值,积极主动学习,坚守职业操守,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其次,财务负责人的财务知识与管理基础知识应充实,掌握经济法规、财务法规,且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对审计规范与审计技巧全面熟知。最后,财务负责人的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以变应变,懂得信息的获取与沟通。唯有如此,财务负责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
(六)强化管理会计软件的更新、开发,推动会计电算化应用
在管理会计日常工作中可以看到各种数据运算,若实际通过人工进行核算,那么错算和漏算的情况会时常发生。而通过管理会计的电算化,不但避免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失误,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保证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有据可依,而且减轻了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企业应注重创新管理会计的软件,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及时更新,开发各类财务软件,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管理会计良好发展。
四、结论
对大规模信息的相关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存在性研究表明,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使得对大量信息的使用和有用意识的要求增加,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大规模信息的使用就越高,决策的准确性也将相应提高。鉴于大范围信息的特点和现代管理会计信息具比较相似,因此,可以尝试将这些实证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对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管理会计的权变性特征,同时结合组织文化特性,研究了管理会计信息的认知和利用。
二、管理会计的权变性特征
适应组织变革的重要手段就是管理会计的权变性。它重视外部的环境以及未来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决策。同时,在企业战略决策中,不仅要求企业组织利用其内部信息,而且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信息。管理会计的权变性是根据管理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并向决策者提供这些信息。在决策对象意识、可选方案、对这三个阶段的可选评估等方面的权变管理会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权变管理会计的核心理论是组织结构及其管理都必须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权变理论的出现,人们逐渐意识到世界上没有“普遍最优”的管理会计制度。为使企业组织更加有效的运作,其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必须适应环境,因此要强调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适应性理论分为选择适应、互动适应和系统适应三个阶段。权变管理会计理论有助于认识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并且帮助企业选择适当合理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工具。企业不拥有资源的数量,而是如何利用资源的数量,这是现阶段许多企业所倡导的。凸显出当前管理会计在发展阶段的核心管理理念,即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组织的管理效率和效率的目的。权变管理会计理论的不仅涉及诸如战略管理、绩效评价、预算编制和成本制度等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也涉及评价和应用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的效率和有效性。管理会计的权变性更加注重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重视,使得对信息的认知和识别以及运用更加重要,尤其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认识。
三、组织文化
由于组织文化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它的概念难以定义,但许多学者同意它是由企业所有,只有企业独有,植根于社会结构的理解、价值、信念或期望,或认知事实。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和基本信念蕴含于其组织文化中,即组织文化指导着组织的所有活动和行为,不仅影响员工的一般态度和行为,而且影响和影响对特定事件、做法和策略的态度。组织文化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企业也是围绕人们的行为活动达到经营盈利的目的。组织文化对企业业绩以及管理层决策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π畔⒌拇?播和认知,尤其是管理会计信息的认知形成的。
组织文化与环境的不确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织价值观、规范和信念的总和形成组织文化。增强组织对内外部信息的认知,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的认知,并与行为指导中的管理会计特征产生共鸣是组织文化的解释和传递功能。组织内部因素相对而言便于控制,相应对策也易于制定。然而,由于外部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度,因此对外部环境的预测的相应对策的采取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由于管理者一般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内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必须重视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认知。没有认识到不确定性的管理人员往往认为自己具有很强的决策能力。例如,在相同的环境下,也存在差异,一些组织或个人也能够强烈感受到环境的不确定性。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下,当强烈感受到环境的不确定性时,管理者自身的决策结果通常也是不稳定的。当然,决策方法将根据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水平变化。然而,决策者的认知环境不确定性能力是决策方法变化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客观可测环境的不确定性。从内生的角度看,组织文化的差异是组织文化与环境不确定性的相关性的决定性因素。组织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微妙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总而言之,决策、人际关系和沟通文化是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最主要的影响。组织文化差异可能对行为决策的两种影响:一是决策者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价值判断往往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第二,决策模型的变化只要是由于决策社区的不同背景。不同的环境使得组织文化差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表现为冲突的形式。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是外在事物本身的存在。这种认知模式已经超越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理论,被认为是文化的对立面,缺乏沟通和心理阐释的可能性,在动态的文化背景下,真实的动态心理活动的可能性。组织文化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是多样的。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人们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人们都具有动态的作用,可能使人们走向权利或犯错误。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客观操作环境没有直接相关性,这在实证研究中都有证明。即使在相同的商业环境中,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换句话说,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影响会计信息的利用,组织文化将影响人们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态度。然而,管理会计信息与环境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关系。管理会计信息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环境的不确定性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必须重视组织文化。
四、组织文化与管理会计信息认知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天生的性格和后天经验的产物,保持完全统一的人格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经验表明,,即使存在微小的差异的人们,只要属于同一文化圈,他们仍然会有大致相同的认知。行为本身在同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将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活动,或者它将具有某种特定的形式,这显然已成为一种“常识”。
管理会计信息也会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同样就像组织文化影响信息认知一样。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其信息支持系统之上的,组织成员展开相关活动是其目的之一。然而,即使是为某种目的而设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其组织成员开展的活动基本都是在认知组织文化的基础上,,但是仅仅因为组织文化的不同,结果通常相差很大。一些组织可以根据预期目标充分行使其职责,并完成其任务;然而,一些组织的开展的活动不仅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而且还产生了反作用。例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预算松弛”现象。在管理会计系统中嵌入某种目的有时候代表了一些组织有效且积极的职能,但是在别的组织中缺积极的效果,这种现象大都是组织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有用的管理信息越早被认知,企业越快对此做出应对,对企业的积极效应就越大。组织文化作为企业的内部力量,对管理信息的有用性的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其根植于企业中,属于冰山的下部。在既定的企业环境中,企业同时受着内部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双重影响,且外部环境本身就蕴含着组织文化,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组织文化的交互影响,成为管理会计信息认知的约束因素,进而波及管理会计信息认知的有用性和相应的实施效果。
管理会计信息往往围绕着对公司的影响,而且不仅是对外部环境和未来事项的单方面信息收集,有时是管理会计信息的转换。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必须在建设和运行方面投入相应的时间和成本。管理会计信息仍然重要,即使它被认为是事后信息。在对分析方法存在疑问时,决策者还将考虑使用未经修改的原始信息。另外,原始信息在不了解计算环节的情况下,很难被充分有效的利用。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利用程度和环境的不确定性水平增加之间,不能考虑一个简单的相关方程。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需要考虑管理会计信息的成本和有用性,成本是需要经过客观衡量,而有用性是一种应用的延伸,。组织文化在有用性的认知方面,会反映出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且多少会影响每个人的价值观,。组织文化对管理会计信息有用性具有正向相关性影响,提高了企业管理认识和对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监管;也有助于提高管理会计系统的有效性和管理会计系统的透明度,和可视性。因此,围绕组织文化的内外部因素,通过优化组织文化,通过规范和完善管理会计制度来提高信息有用性的认识,将对管理会计决策的价值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可用性
财务会计(FinancialAccounting)主要立足企业,面向市场,遵循符合公司外部各有关经济利益关系人利益的“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s,GAAP),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侧重为外部与企业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各界人士即利益相关者评价、决策及投资等服务。管理会计(ManagementorManagerialAccounting)主要保持原有“生产职能附带”阵地,汲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侧重为企业内部正确进行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相关信息。如果说财务会计是社会化的会计,那么,管理会计就是企业化或个体化的会计,它只是为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正所谓“相关信息适时地提供给相关的人”(Rightinformationisprovidedtorightpeopleattherighttime)。21世纪将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其基本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各行业面对的投资和经营挑战已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同样,外部利益关系人面对的决策和投资环境也更难以把握,信息的多寡、及时、质量成为决策制胜的关键。为了要提高外部利益关系人投资的效度和信度,不仅需要全面掌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而且在成本与技术等允许的情况下,关注管理会计信息将成为一种必然。换言之,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外部利益关系人,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所迫,又是理论研究深入、信息技术发展及实践应用等众多因素的使然,本文拟从潜在优势、技术可能、可用性表现及受限性等方面做深入探讨。
一、管理会计信息的比较优势
1.财务会计立足过去的交易与事项,结果:其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而使用者的决策总是面向未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是一些确定性的活动,而企业不少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管理会计具有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的作用,能够提供更多富有价值的前瞻性信息。
2.财务会计受“公认会计原则”的规范和制约,过于重视企业的经营业绩即盈利信息的计算与报告,而对反映企业支付能力、创新能力等软实力重视不够。更甚者,常基于粉饰太平和“数字赌博”,报告内容瞒天过海,乏善可陈。而管理会计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它主要考虑经营管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效益”及技术层次等问题,倒显得可靠。
3.财务会计注重可证实性和货币性,采用统一货币计量,结果:用金额表示的许多汇总数据和信息是反映若干交易与事项的金额汇总、抵消形成,这些数字掩盖了部分的矛盾与问题;历史成本计价与币值稳定原则,在物价发生持续性的、剧烈的变动时,不能够如实地反映现实;当前,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企业的外部环境、地理位置及在企业界中的威望等只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而管理会计则少强调可证实性,并强调货币性信息与非货币性信息、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并重,及数量计算与决策人的综合判断相结合。
4.财务会计以会计主体为核心,一个企业如果存在着许多的分部,其报酬与风险可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管理会计则强调多位的主体观念,可根据需要可将一个部门或一条生产线作为主体甚至可将一项专利或发明创造作为主体,这绝对是市场期盼的绝佳题材。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涉外”服务成为可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超大规模存贮技术及数据库应用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即时信息、个性化信息及低成本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经济信息的实时性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和控制力度,会计信息的滞后性不能使管理者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得到所需的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信息化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信息传递的迅速、及时和准确,实时联机报告系统可以在鼠标点击下瞬间实现这种需求。
全球经济环境下大规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策略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管理者、投资者以及相关利益集团希望可以随时通过在线访问获取企业个性化需求在内的各种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减少风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根据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驱动力,采用决策模型、网络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的计算机技术,由决策事件模型驱动,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一个“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只需根据不同的事件,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就能为使用者提供满足其特定需求的专用信息,改变了以往使用者被动接受统一格式报告的局面。
再有,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记忆、处理和传送功能,消除了手工加工信息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质量的障碍,突破提供信息“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会计人员只需将各原始数据搜集并录入计算机中,往后各种计算、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生成即可由计算机自动分类、汇总相关的数据而得到,而且成本核算相对较为低廉。因此,在录入原始数据的环节中所花费的成本就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沉没成本,数据库中的数据被使用的频率越高,产生的报告和报表越多,单位报告与报表的边际成本就会越低。三、管理会计为外部利益关系人提供信息的具体表现
目前,管理会计为外部关系人提供可用信息,具体表现如下:
1.预测性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的特点之一就是面向未来,它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来预测、规划未来。编制全面预算是管理会计规划未来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中的财务预算对企业计划期间的现金收支、经营成果、财务状况都作了预计和测算,这些信息是企业的外部关系人最为关注的。将其对外公布,能减少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投资风险。
2.变动成本法下的盈利信息。财务会计是按照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及其盈利的。管理会计是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及其盈利的。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全部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联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要通过产品的销售才能实现,企业也只有占领市场、扩大销售,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难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显而易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3.人力资源信息。人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潜力,影响到未来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对企业的外部关系人极为有用。现代管理会计出现了一个新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它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把企业的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及外界有关人士使用。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可通过一些过渡措施,来满足企业外部关系人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如对外公布现有人员的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或技术职务、技术工种、实际工龄、年龄、健康状况及领导者的能力等信息。
4.社会责任信息。企业的社会影响也是与企业外部关系人决策相关的信息。良好的社会影响会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这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揭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已成为客观需要。作为管理会计新领域的社会责任会计,是鉴别和计量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真实反映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对外公布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有利于促进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讲求社会效益,正确处理生产、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者将会把自己的管理系统搭建在云平台上。作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部分,未来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也可能要实现“云中漫步”。在云计算的环境下搭建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将是未来的大趋势。
此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出现了数据大爆炸。会计人员要想更高效地实现其管理会计职能,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支持。会计接口标准化下的数据仓库为数据的集成、清理、存取和使用提供了载体,也为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了平台。基于大数据下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使管理会计能够更精细化、更有效率地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应用框架
企业数据仓库的功能结构包括数据源、数据准备区、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知识挖掘库和数据仓库的数据存取与使用。数据源是企业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满足企业管理会计需要的数据源主要包括来自销等系统的业务数据、大量历史数据、非结构化的办公数据以及从外部获得的Web数据和市场中同行业、同领域的其他外部数据。
同时,数据源中还包括这些数据的描述性信息,即数据源元数据,便于管理会计更好地了解这些数据的来源、用途和属性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由于大量的源数据来源不同,内容、结构复杂,所以管理会计人员利用这些数据前,要对其进行筛选、净化等标准化处理。
管理会计从大体上分可以分为本量利分析、短期预算、业绩评价等模块。根据这些模块,在数据集市/知识挖掘库中设置相应的主题,使每种主题都有自己的物理存储区。在每个模块的存储区中建立管理会计分析模型,进行概括、聚类、建立结构化查询。
由于在数据仓库已经对海量的源数据进行了集成和处理,所以,人们可以直接利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首先,要明确挖掘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回归分析也是数据挖掘技术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一个基础性分析工具,可以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进行销售分析时,要把产品进行适当的分类,以该产品为主题词,把影响该产品销售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其次,利用回归分析,可以找出销售收入与各个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科学的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可以利用决策树算法,从企业数据仓库中比较历史资料、业务数据和相关外部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分析,把决策数算法推算出的结论反映给管理会计人员。
二、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一个公司业绩的好坏受到来自各个利益主体的关注。股东希望通过业绩的增加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经营者通过业绩的考核来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取收益,投资者通过评判业绩的好坏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所以,业绩的评判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行权责利相结合,管理会计产生了责任会计这一子系统,并将其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各责任中心提供相应的会计数据与预算进行比较,进而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要进行准确的业绩评价,必须从源头上保证业绩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而这些原始数据都可以从数据仓库中挖掘出来。
成本中心是着重考虑所发生成本和费用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分为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每种产品成本都是由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加总得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可以把归属于某一产品的全部成本进行汇总,然后利用回归分析对数据仓库中归属于该产品成本的所有影响因素的数据建立数学关系模型,找出每种因素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既能精确了解产品的成本动因,也能从多角度与预算进行比较。利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对费用中心的考核相对困难,因为费用中心的业绩考核涉及的费用预算很难确定。而预算是建立在大量历史数据和模型的基础上的,可以利用趋势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建立销售―费用模型,通过销售百分比的方法预计费用,同时,为了符合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利用数据仓库中的外部数据进行比较,客观真实地对费用中心进行评价。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推动策略
一、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必然选择,而快速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激烈。为了能够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管理会计则是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管理决策水平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会计的重要程度越来越为企业所认可,更多的企业将管理会计视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有效工具,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与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使我国管理会计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需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这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管理会计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国内企业运用管理会计信息化手段来支撑企业经营决策的案例早已有之,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内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运用,大多仅限于部分领域,如全面预算或是成本管理,企业普遍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并且由于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企业大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缺乏正确认知,这导致了目前企业“按需”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无序现状。
二、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只有实施和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才能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企业组织因素影响,但显而易见的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与外部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关联密切。其中信息技术指组织的内外部技术,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水平,也包括通过外部市场能够获得的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组织情况则包括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应的人才建设等等;外部环境指企业所处行业、行业的竞争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等等。以下从技术、组织、环境这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方面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费用控制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工具都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然后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这些系统工具大多是基于原有核算型会计软件,通过核算型会计软件产生数据,在此基础上来实现数据汇集、计算、加工、提取后形成一些分析结果。基于核算型会计软件的设计思路导致数据来源先天性不足,很难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提供更多更细致的信息。其二,市场中的管理会计软件有很大比例是“舶来品”,这些系统工具大多是根据国外企业实践和操作习惯总结而来,很少考虑我国的国情制度和管理经验,这往往会导致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中一部分功能无法得到应用,而在特定功能上反而还需要自制或者购买相应的功能软件,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组织方面
目前企业的管理层普遍对管理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还不高。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记录和编制企业的财务指标、提供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信息等。显然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胜任的工作远非如此。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更重视“硬能力”建设,如硬件购置、系统搭建等,而较轻视“软能力”建设,如系统管理、流程优化、人员升级等。很多企业以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就是购买先进的管理会计软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而忽视了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不仅仅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因素,还应当强调企业组织和管理的相互适应。企业当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限制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组织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涉及管理学、会计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知识,目前企业普遍缺乏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多数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无法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不能胜任复杂管理会计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工作。
(三)环境方面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可以一步到位的事情,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并且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协助。目前,环境方面的挑战在于:软件公司大多缺乏共赢的意识,更多是仅关注其前期的销售和实施过程,不能提供后续相应业务指导和改进服务,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无法真正融入企业的管理活动;前文提到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限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划分过细,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另外,我国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大多是自发而为,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推动其发展。
三、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事业已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亟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有利支撑,这就需要明确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这才能够为我国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指明方向,为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提供指导方针。
(一)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机制
揭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和激励机制是后续发展能否有效推动的重要前提。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驱动力源自企业期望通过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客观存在的应用需求导致企业选择管理会计信息化,并不断进行优化。外在动力则取决于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等外部因素。在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的耦合作用下,通过企业内外部因素的不断配合、协调和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激励机制将是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在企业动力机制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发展环境,加速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激励作用是其启动、实施和优化的力量源泉,信息化发展速度快慢以及规模大小很大程度上受激励机制提供的动力强弱影响。激励机制是动力机制的补充,在动力机制不足以支撑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情况下,可以从弥补其动力不足,从政府政策激励、企业人才激励等方式来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开展。综上,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推广发展将是一个包含技术、制度、组织、管理、文化、政策等诸多因素并且各因素全面整合与不断协同的过程。
(二)政府的重要作用
通常而言,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各方利益、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信息化经验都是由政府引导完成的。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产业方面具有相对领先的优势,社会信息化程度优于我国,我们国家的国情制度和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异,但仍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引导信息化发展的政府经验。首先,发达国家政府普遍重视制定中长期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如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日本的“E-JapanⅡ”战略,以及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能够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方向,并形成信息化的国家竞争优势。其次,在信息化的研究与产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国家的信息化基础、人员素质以及信息技术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化发展方向。其次,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普及方面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仅考虑技术的推动和企业需求的拉动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分析,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确实是企业自身行为选择问题,但正是由于缺乏有效引导,也造成了我国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自发无序的状态。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基于多方协同,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与经济、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长期过程。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符合国情的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
显然,政府参与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和程度强弱势必会决定发展的走势,不仅会影响发展的范围,还会影响发展的速度,甚至决定了发展的成败与否。政府可以选择的策略包括:强制推行,或是政府与市场行为相结合,抑或是完全市场行为。首先,完全市场行为已证明缺少效率。其次,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繁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可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大相径庭,同时,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本身支撑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并不能进行限制性规定。过多的强制执行反而会制约企业的灵活应用。财政部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针对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提出两点要求,其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防止“信息孤岛”,其二是支持会计软件、中介机构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拓展,加快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到理财、管理和决策转变。财政部为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发展方向和期望,同时“鼓励”和“支持”也表明了政府将在中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因而,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应当是选择政府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为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公平机制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等,协调社会多方相关者的力量,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
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步入大智移云的时代,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应顺应潮流,结合新兴技术与管理模式变革,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本文以企业的主体视角,借助政府的引导作用,协同多方利益相关者,提出推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一)企业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主体作用
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知,正确认识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并且始终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战略保持一致,始终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由于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规模、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因素不尽相同,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必定有所不同,企业应当充分考虑现实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切入点。但最初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规划应当是整体性的,能够为未来的改进升级奠定基础。随着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便于未来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系统整合。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有技术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管理因素,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优化合理的业务流程,确保企业管理体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相适应。同时,还取决于外部因素。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应当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可以寻求外部专家与咨询机构的支持。
(二)政府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引导作用
政府应当制定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发展方针和当前的工作重点,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引导和管理,并协调各行业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健康发展。在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使他们能够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方面做出表率,成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最佳实践。并通过论坛、报道、经验交流等形式对企业的最佳实践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实施环境,提升其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头作用。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应当有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的行动相支撑,政府的策略措施应当能够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政府应当协调行业协会、软件服务商、管理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力量,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来帮助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三)社会各方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协调作用
管理咨询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诊断和分析,协助企业制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硬件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的选型、实施和维护;帮助企业进行复合型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管理咨询机构自身也应当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力度,不断追踪和研究管理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企业制定最佳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提供商应当抓住当前管理会计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入挖掘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建设需求,在借鉴国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还应当更多考虑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一般功能和使用习惯的前提下,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充分考虑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科研院校应当在培养管理会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有效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改革与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不断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管理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五、结论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已经在我国众多领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发展过程,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和应用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的问题,以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问题的控制和改善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数据;管理会计信息化;优势;应用现状;问题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管理会计的功能已经由提供合规的信息不断转向进行价值创造的资本管理职能了。而管理会计的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在大数据的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功能是否能够有效的发挥,与大数据的信息化,高效性、低廉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一、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及应用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下,管理者要做到有效地事前预测、事后控制等管理工作,在海量类型复杂的数据中及时高效的寻找和挖掘出价值密度低但是商业价值高的信息。而管理会计信息化就能够被看做是大数据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的一个相互结合,可以认为是通过一系列系统有效的现代方法,不断挖掘出有价值的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和其他非财务会计方面的综合信息,随之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分类、计算、对比等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此能够做到满足企业各级管理者对各个环节的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等的需求。需要掌控企业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就能够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来实现;需要帮助管理者优化企业生产活动就能够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销一系列流程进行监控来实现;需要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解以此帮助管理者为企业制定战略性目标能够通过业绩评价信息化来实现。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企业的影响仍在不断加强。正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是瞬息万变,与此同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多元化发展方式,选择跨行业经营的模式,经营范围的跨度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企业有较强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实力,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要求。虽然不同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不相同,但对通过环境的有效分析和企业战略的充分把握,从而进行研究和预测市场的需求是如出一辙的。企业对需求的考量进而反应到企业的开发研发、成本控制以及资金流安排等各个方面,最终形成预算报表的形式来体现企业对未来经营活动和成果的规划与预测,从而完成对企业经营活动事后核算向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监管控制的转变。然而从2013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和元年诺亚舟一起做的一项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调研结果中得出,仅仅有4成的企业完成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大型的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应用这方面的普及率都不高,足以说明我国整体企业的应用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从整体上来讲,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并未在我国企业中获得广泛的普及。
(二)成本管理信息化
企业由传统成本管理企业向精益成本管理企业转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而基于大数据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对计划、协调、监控管理以及反馈等过程中各类相关成本进行全面集成化管理。而进行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以及对企业价值流进行管理。企业能够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有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等进行有效地信息记录及进行标示,并结合在财务信息系统中产生的单独标签,使与企业有关的供应商、生产经营过程和销售等的过程全都处于企业的监控。以此企业可以做到掌握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即能够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到原材料的消耗,产品的入库及出库等一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结合价值链的分析和价值流管理,企业通过将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分解,形成多条相互连接的价值链,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每条价值链的成本数进行有效的追踪监管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础为企业提出改进方案,并使用历史成本进行预测,达到减少企业的不需要的损失及浪费,最终达到优化生产经营过程。虽然成本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使得企业完成全面的成本管理,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然而信息化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三)业绩评价信息化
业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果的一种反馈信息,当企业的绩效处于良好状态,代表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也反映了企业现阶段人才储备充足,发展处于上升期,由此企业定制扩张战略计划。而当企业的绩效不断减少,代表企业的发展状况在恶化,也反映了企业的人才处在流失状态,企业在不断衰退,此时企业应该制定收缩战略计划。企业进行业绩评价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对信息系统中的各类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将对员工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的财务信息、顾客反馈、学习培训等各方面联系在一起。对于企业而言,具备一套完善且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业绩评级和激励体系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组织内部关系成熟的一种重要表现。然而,如今对于具备专业的业绩评价信息化工具平衡分卡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对业绩评价的先进办法对于数据信息的要求比较简单,通常可以由传统方式获得。所以,现如今能够完全将业绩评价纳入企业信息系统,并能够利用业绩评价信息化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企业数量并不多。
二、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不重视
我国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不重视的问题。首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和建设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甚至由于对于企业自身的认识不够充分,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趋势产生了质疑和抵触心理。再者,只有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中进行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及应用,但是,企业应用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进而促使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手段已经在我国众多领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发展过程,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受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与软件的设计和应用也要求较高,所以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基础建设还相对较落后。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与企业经管机制不协调
虽然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很多行业的不断涌现出新的企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以及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管理决策方面也产生了显著地差别。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权责统一,产生了管理层短视行为,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等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适应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要结合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在企业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需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理解和考虑,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好的法律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求企业处于相对较好的环境之中,以此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管造合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内部环境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要求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树立有效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股东、懂事、管理层以及每个员工的价值观念体现,有利于各级员工都能够正确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再者,企业要储备足够的管理会计人才,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同时,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最后,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为企业创造长足的生命力,为管理会计信息化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开发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不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会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组合使用,并且这种情况在未来也可能将持续下去,企业需要建立综合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面对着一些问题。因此,相应的措施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才能够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作者:李瑞君 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J].会计之友,2014(32).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预算管理;成本分摊;报表分析
TL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TL支付”)成立于2008年10月,是一家综合性支付服务企业。按照“支付-金融-电商”的模式,TL支付成立6年多来实现了高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业界领先的行业支付解决方案及综合支付服务提供商。TL支付主要有受理市场、网络支付、新兴支付、金融服务、通商合作、移动支付6个业务条线,即可提供6大类服务。作为一家高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企业,TL支付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制定了管理会计信息化战略?该战略如何落地,如何有效达到预想目标?有哪些关键成功要素,怎样持续改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分析与总结,不仅能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也能为一般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一)业务发展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要求
伴随公司业务的快速成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分支机构已达37家,海外跨境业务探索也已起步。公司收入及盈利能力连续5年快速增长,市场网络延伸至近300个地市、1000个县级市,员工规模达到5000余人,与百家银行开展合作,服务百万级商户,由此对深挖盈利空间、提升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伴随公司规模扩大,基于手工操作的预算编制、成本分摊和报表分析等管理会计工作遇到了效率低、准确性和及时性受限,数据分析粗放等瓶颈,信息化将有利于改善财务工作效率,提高组织内信息效益。如何精确衡量每个产品、每个分支机构的盈利性,如何深挖客户、行业、合作机构的价值,提高人员及资产的投入产出,实现管理层精细化管理要求,建设管理会计系统成为迫切需要。
(二)管理会计工作现状
TL支付的管理会计工作涉及业务系统、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截至2013年末,三个系统相对独立,依靠人工进行数据对接和交换。通过OracleERP中的财务管理系统完成日常的财务会计工作。基于“POS机既是固定资产又要完成出入库管理”的业务需求,TL支付在成立伊始,就选择了OracleERP中的财务管理系统完成其日常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通过Excel完成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报表分析。基于长期战略考虑,TL支付成立伊始就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每年10月到12月运用Excel完成次年的预算编制和汇总工作,借助电子邮件完成两上两下的预算数据传递和交换。预算完成之后,将预算数据人工录入OracleERP,实现粗放的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除此之外,公司还采用Excel完成粗放的成本核算和报表分析工作。通过支付业务系统为商户和个人提供服务。TL支付的核心竞争力是各类综合支付和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产生的业务数据,依靠人工导入或录入OracleERP系统,产生相应的凭证和单据。
(三)管理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2013年实施管理会计系统前,公司预算管理存在如下问题:手工编制,使得编制效率低下、涵盖信息内容有限、传递不及时、审批流程授权不清晰,缺乏公开信息披露平台,未能与业务系统对接,难以全方位反映企业多维度经营活动的预算指标及达成效果,难以进一步开展精细化预算控制。成本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未能与业务系统对接,成本审核标准单一,分摊规则缺乏授权,缺乏公开信息披露平台,难以全方位反映企业多维度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无论全面预算还是成本管理,由于缺乏信息化,均难以实现对未来的及时预测、对现金流的精细化分析,难以传达至最末端业务单元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及驱动。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战略框架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目标
TL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如下:第一,建设一个能够让集团及各分支机构共同参与的管理会计信息平台,规范管理会计流程,信息共享安全通畅,提高上下级和部门间的沟通效率。第二,打造统一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实现预算信息透明、高效传递,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实现滚动预测、实现成本分摊前及分摊后的多版本预算管理,从目标管理角度支持成本控制及分类核算。第三,实现以地市分支机构(终端利润中心)为目标的全成本分摊、以业务条线(产品)为目标的分类核算,并逐步实现项目、渠道、行业、个人、商户、终端机具等多维度成本分摊及获利能力分析。第四,打造管理驾驶舱,建立管理决策信息支持平台;建设财务KPI指标、预算执行及成本控制风险预警报表体系,实现灵活、及时的预警和监督反馈功能。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确保TL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战略框架成功落地,公司组织人员进行了多方调研,了解国内各行业建设管理会计系统的现状和实施情况,借鉴第三方支付行业经验,立足本企业现阶段业务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了系统需求。依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系统建设原则,提出了分阶段建设方案,建设步骤如下:第一阶段是搭建管理会计系统,实现时间为2013—2014年。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是:搭建管理会计系统,实现全面预算平台、成本分摊、报表平台三大基本功能,出具各责任中心和各主要业务的预算数据、获利能力数据,实现集团内信息共享,提高沟通效率。第二阶段是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预计实现时间为2014—2016年。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是:实现ERP财务会计系统与核心支付系统等各业务系统对接,交易数据及收入、客户资金流信息自动传递至财务会计系统,实现细分业务及产品、商户、银行、合作机构、员工等多维度信息采集,最终传导至管理会计系统,实现多维度的预算、绩效、获利能力精细化管理。第三阶段是实现现金流管理,预计实现时间为2016—2018年。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是:通过深入挖掘系统的基础信息,在管理会计系统中实现多维度的现金流采集,最终体现于管理会计系统现金流报告,能够及时反映各细分业务及产品、商户、银行、合作机构、员工、各作业流程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和现金流消耗,最终以提升企业整体现金流效益为目的。
(三)管理会计系统体系架构
为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方案第一阶段的任务,TL支付规划的管理会计系统涵盖三个模块:全面预算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年度预算和月度季度滚动预测,实现多情景、多版本管理;全成本分摊模块,主要完成各分支机构和总部间接费用的分摊,最终从预算和实际两个角度,分别计算出每个业务条线和每个分支机构的精确成本和精确利润;报表分析模块,主要完成预算执行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实现财务关键绩效指标(KPI)、预算执行及成本控制风险预警报表体系。
三、管理会计系统的实现过程
管理会计系统实现过程的核心任务是完成应用软件选型、软件模块和软件实施商选择,以及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一)软件选型与实施商选择
一套功能强大的软件和一个实施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软件实施商是信息化系统建设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在软件选型方面,经过对市场上的两大主流管理会计软件:Oracle公司和SAP公司的企业绩效管理(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EPM)产品进行多方咨询和详细了解,考虑公司处于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系统众多,Oracle的EPM系统有利于与各业务系统和已有的ERP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有利于结合行业特点逐步优化,成本效益最高,TL支付最终选择了Oracle公司的EPM产品作为管理会计系统的软件平台。在实施商的选择方面,经过对国内主要实施厂商进行详细考察和评估,TL支付最终确定元年诺亚舟为实施合作伙伴。主要考量如下:第一,元年诺亚舟是国内OracleEPM实施专业能力最强的公司,能够准确理解公司行业特征、管理诉求、财务管理思想及落地需求,并能提出有价值的咨询意见,性价比较高。第二,OracleEPM实施经验丰富,具备国内知名企业管理会计实施案例。
(二)管理会计系统软件模块选择
TL支付管理会计系统的模块选择与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基于TL支付管理会计系统的现实需求,结合OracleEPM的模块结构和功能,考虑到实施成本的可控性和合作伙伴实施经验的可借鉴性,TL支付决定采用OracleEPM的“计划与预算”模块,通过系统配置实现TL支付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全成本分摊;采用OracleBIEE(BusinessIntelligenceEnterpriseEdition,商务智能基础平台),通过系统配置实现报表分析。
(三)全面预算管理模块的逻辑结构
TL支付全面预算体系包含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业务预算主要包括收入预算、专项成本预算、事项预算和费用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投资预算、采购预算、税金预算、预计财务收支表、资金计划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TL支付全面预算管理模块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收入预算和专项成本预算以业务条线为主线编制。收入预算源于各业务条线的预计业务量和销售价格,接受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和约束,需要参考本年累计实际数据和最新的滚动预测数据。专项成本预算源于各业务条线的预计业务量和标准成本,或直接估算的各业务条线的收入和成本②。费用预算中涵盖TL支付的间接费用项目,包括人力成本、市场营销费用和固定成本费用等。采购预算是指机具终端、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固定资产采购形成的预算,投资预算是指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股权等项目形成的资本性支出预算,采购预算结果计入资本预算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投资预算结果计入费用项目中的固定成本费用。事项预算包括租赁及物业费、车辆使用费、会议费、办公费、人事费用等费用项目的预算,这些间接费用项目是TL支付关注和费用控制的关键所在。最终需要汇聚以上预算结果,并每月生成总部、各分支机构和集团总体预算口径的财务收支表、资金计划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集团合并财务收支表等。
(四)全成本分摊模块的逻辑结构
全成本分摊模块的目标,是要分别计算出预算口径和实际口径下各业务条线和各分支机构的成本和利润,并完成对相应成本分摊的追溯。1.按业务条线分摊全成本分摊模块首先要将总部和各分支机构(以下统称实体)的间接费用按条线分摊动因分摊到每个业务条线,得出各实体和集团总体按业务条线进行分摊后的成本和利润。每个实体对本实体涉及的每个业务条线进行边际收益核算,分别扣减掉应由该业务条线承担的本实体前台部门间接费用、本实体部门间接费用和本实体后台部门间接费用,相应得到本实体该业务条线的营业利润1、营业利润2和营业利润3。当一个实体完成它每个业务条线的3层营业利润计算后,则可汇总得出本实体的3层营业利润,营业利润3即该实体的税前利润。当所有实体都完成它每个业务条线3层营业利润计算后,则可得出集团总体每个业务条线的3层营业利润。该分摊与汇总过程如图3所示。2.按分支机构分摊全成本分摊模块还要将总部的间接费用按条线动因分摊到每个业务条线,进而得出各实体承担总部间接费用后的盈利情况。每个实体在本实体某业务条线营业利润3的基础上,分别扣减掉应由本实体本业务条线承担的总部前台各部门间接费用、总部各部门间接费用和总部后台各部门间接费用,得到本实体本业务条线的分摊利润1、分摊利润2和分摊利润3。当一个实体完成它每个业务条线的3层分摊利润计算后,则可得出本实体汇总的3层分摊利润。该分摊及汇总过程如图4所示。3.成本追溯成本追溯是成本分摊的逆过程。任何一个分支机构和集团总部业务部门都可以针对每个业务条线,按成本分摊的路径,逆向追溯对分支机构间接费用和总部间接费用的承担情况,分别可以查看3层分摊利润的成本分摊情况,以及3层营业利润的成本分摊情况,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五)报表分析模块的逻辑结构
报表分析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按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的关注重点,分角色定制“报表分析个人门户”,具体如表1所示。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评估改进
TL支付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取得的的成果
TL支付管理会计系统上线后,提高了预算编制和成本分摊工作的效率,规范了预算编制流程,提高了成本分摊的精细度,增强了报表分析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为公司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系统支撑,为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提升管理会计在公司管理决策和分析监控中的作用、支持财务职能向分析决策型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TL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取得的成果如表2所示。
(二)TL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一期
工程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TL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一期工程上线之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支付行业产品更新快、业务信息庞大、组织架构变化迅速,系统内置的分析维度、组织单元需要同步更新,因此对计划财务部信息系统管理小组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由于尚未集成现金流信息,因此需要人工采集,速度慢且分析结果粗放。
(三)TL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工程的改进思路
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一期工程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考虑公司的运营管理及信息化实际情况,TL支付准备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项目进行改进:一是将管理会计系统中的组织单元细化至地市二级业务部等末端组织,有利于在管理会计系统内重组;二是通过二期工程,将业务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进行自动对接,以应对海量数据采集及业务单元变化;三是拟建设第三期工程来实现现金流的集成与分隔管理。
五、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成功因素
总体而言,TL支付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因素:其一,管理层的重视、推动和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个公司级的项目,管理会计系统的实施涉及到集团所有部门和分支机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为项目推进和成功实施提供组织、人力和资源方面的保障。其二,清晰、明确、务实的系统建设目标。管理会计软件的实施一定要契合公司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其三,专业化的实施团队。专业化的实施团队要有实施合作伙伴方面派出的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业务顾问、技术顾问等专家团队,充分理解企业的管理需求;企业要派出业务能力强项目组,能够充分理解公司管理思想,将管理会计理论及公司业务实践相结合。其四,一套功能强大的管理会计软件。软件是系统需求的载体,软件功能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需求的最终实现程度。
作者:刘梅玲 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A].财会〔2014〕27号,201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激烈的竞争性与复杂性日益突显,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之中重,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因此,对如何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实现会计信息化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1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容及特点
1.1内容。信息技术的容量大、范围广,这就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为了保证财务管理能够尽早实现信息化,需要一个完善、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主要体现了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和信息化,在整个系统中,各部分子项可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各部分任务,并且以信息化的方式呈交给上级管理系统,因此可以说它所具备的功能是强大的,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也起到了完善、补充的作用。此外有区别于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决策性和灵活性可以更有效的保证企业管理工作持续进行,它能够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企业可以随时关注市场的需求,进而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信息化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了计算机和人的沟通与交流,HCI系统的问世不仅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避免了大量结构化现象出现,加强了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企业财务管理更为科学、合理。1.2特点。会计信息化顾名思义,是企业财务管理利用科学技术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会计信息化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科学技术,它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资源整合更加快捷、方便,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并且提高了企业对各类信息的综合利用,使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人浮于事。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特点很多,首先是对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使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模式接轨,在信息化的作用下,企业财务处理远程事务不再是难事,进而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实现对某种信息的聚拢和集中,使企业可以及时地发出和接收信息,这样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迈向未来的必需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内容、形式以及作用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信息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的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保持同步,使企业信息随时处于共享状态,优化了财务管理结构。此外,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信息化下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能够随时监督财务工作中的各项管理并进行研究。该过程实现了企业信息数据一体化,保证了运作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始终处于有利先机,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2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为了高效运作就必须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但是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不是十分重视,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成本,导致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必须要以大环境为主,尤其我国目前的市场竞争情况愈加激烈,企业为了发展各出其谋,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环境优势,加强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控制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能否与时俱进、迈向未来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加强成本投入刻不容缓。然而许多企业着重于眼前利益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其管理内容偏形式化,没有体现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还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对企业成本缺乏科学、有效、合理的预算,这样的预算管理是无法符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同时,企业成本预算缺乏监督系统,高层人员无法及时掌握企业成本流动情况,成本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此外,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形同虚设,使企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企业资金利用率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企业在加强财务预算的同时,还要注意预算监督的具体落实,才能有效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尽早完成。最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之所以在我国企业寸步难行,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人员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信息化意识淡薄,对市场的需求也没有及时的认识与了解,使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难有起色。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还处于成长的时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无法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开展,使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支持与保障。
3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第一,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加以利用。为了完成会计信息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也要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化的顺利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控制,使企业财务的软、硬件设施都能够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要积极寻求与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在各方提供的信息与对策中找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捷径;此外,会计信息化并不仅仅是针对企业某个方面而言的,它更需要得到基层员工的大力支持,因此,必须要在基层员工中宣传会计信息化带来的作用与影响,使员工对信息化有着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顺利进行。第二,制度是各行各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为了早日实现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必要对企业采取控制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的目标以会计信息化为主要方向,制度的内容应该首先明确各组织机构的权责明细,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加大监督力度,设置专人专办的监督管理机构,严格把控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道程序,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此外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加大成本投入,提高薪资待遇,完善招聘制度和招聘条件,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信息化技术加以利用,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化管理理念。第三,人才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源动力,拥有了人才,也就拥有了未来,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企业更加渴求人才的加盟,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条件。企业面向社会高薪聘请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本企业内部员工的扶植与培养,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管理思维,定期开展对信息化的学习与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安排优秀的管理人员到国外深造。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员工提出新建议。同时,改变传统的“轻实践、重理论”的管理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人”的重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明确奖惩规则,对有重大发明、贡献的管理人员或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的人员予以警告罚款,严重者开除岗位,这样的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时时刻刻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关心,从而将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中。此外,考虑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适当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福利,如年假、带薪休假、购房补贴等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说明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不得不做出必要的改革,企业为了与时俱进,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先进发展理念,是企业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
作者:沈捷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白云.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5(9):00132-00132.
关键词:会计权力配置;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也发展了变化,要通过各种管理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企业要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工作水平,建立适合的组织形式,实现在新时期的转型发展。在组织形式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会计权力的配置,也就是经营权力的分配问题。
一、会计权力配置与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基本分析
(一)会计权力配置的分析
经营分权是指企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进行去中心化管理的改变,这样企业内部就会把经营管理决策权下放到各级的管理单位。近年来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于研究企业进行权力分配经营的研究,经过长久的研究表明,在分权管理模式下,会计不仅仅代表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同时也反应了企业的权利机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说是企业的权力分配模式,对经营和决策或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也同属于在企业内部可以进行上下级分配的权力。会计分权主要是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运营权力的分配。分权管理在内部的管理中主要是通过掌握经营信息,进行下级单位的授权,以此来提升决策的有用性,会计分权主要在下级单位建设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管理信息。管理会计的基本含义就是对于资源的分配,也就是说是通过预算系统促进合理配置资源,通过成本控制系统能够合理的利用资源,利用业绩评价系统对资源进行监控管理。会计分权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权力分配方式,基本含义就是是对权力资源进行分配,分权模式中包含的不同程度也相对应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由此可见,要想研究会计权利配置,要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效率作为出发点。并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中进行会计权力配置和管理会计信息决策都要加强政府的作用。
(二)会计分权管理的作用
会计分权管理模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是各个行业和企业中会计工作和经济工作具有直接的联系,对于具体的市场环境和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会计分权管理具备自身的信息,分权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并且通过分权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信息传输的成本。通常情况下集全模式中进行会计信息共享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并且在传递过程中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成本。
二、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分析
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准确的反应整体的财务报告,并且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和评价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经营者通过了解和分析会计信息财务报表,分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从根本上掌握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依据正确的会计信息来进行一些准确的决策。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能够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保障,实现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
首先会计信息的及时反应能够帮助决策者对经济活动进行整体的掌握和了解,对于相关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进行分析,决策者通过了解信息来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进行掌握,能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具有反馈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能够对以往的经济现象进行记录,这些记录能够反映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变化和联系,信息也能够发挥自身的预测价值。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及时的反应经营现状,保证企业能够正确做出决策。影响会计信息决策的两个关键点是信息内容和反应信息的时间,这两种一个是关键的主体内容,另一种是对时间的限制,这些对于企业的决策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能够对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也促进了企业中会计权力配置的变化,改变了会计师在企业中代表的作用。通过会计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和分权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利用分权模式促进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129-02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手段必然会与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在方法手段上形成强烈的碰撞。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和制定营销策略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还必须加快其信息化进程,完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这一系列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和深度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
我国在管理会计的应用领域是从单一领域向整体建设发展的。在单一领域方面,如预算管理信息化、成本管理信息化、业绩评价信息化等方面已经逐步成熟,并不乏成功的案例,而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仍任重而道远[1]。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
预算管理信息化虽然有了显著发展但从整体来看预算管理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还不够普遍。以“神东煤炭公司”为例,该公司于2009年实现了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的全面预算管理。其所应用的预算信息化,以多维度预算模型体现业务特点,使预算内容更精细、分析角度更丰富,为日常管理控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这可谓是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二)成本控制信息化
目前,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应用信息化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的领域。但在作业成本管理领域,信息化的实施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高效应用。例如,上市公司“中国外运”旗下的中外运久凌,在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无法满足新运营模式需求的情况下,引入了作业成本法,依靠有效的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作业成本法在久凌顺利实施。
(三)业绩评价信息化
信息系统在业绩评价领域的单独应用比较少。但是,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发展较好的企业在采用会计信息化的同时也将业绩评价纳入到系统中,所以,业绩评价系统也成为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必须具备的一个功能。
除了在单一的管理会计方法应用中引入信息化平台的成功企业之外,我国已涌现出少数成功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比较典型的如海尔、华润等大型的企业集团[2]。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过于狭窄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并不全面,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制定各项经营决策时并未应用到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另外,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仅将目光停留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和控制上,忽略了外部竞争者和竞争环境,而且管理者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忽视管理会计信息的提供,更不愿意花费资金对信息化展开研究,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于企业失去了实际意义。现阶段,虽有部分企业应用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但对于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大部分管理会计理论未予以充分应用,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多数企业都建立内控制度,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比较零散,条块分割,有些甚至相互矛盾,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内控体系。存在内控组织不健全、偏于事后控制、内部绩效评价考核不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内部控制在责任会计方面只体现在形式上,没有起到本质的作用;而相应环节的调整和流程的优化也十分欠缺,建立的速度和进程缓慢,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弱化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且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大数据环境下,现代化企业需要建设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仅需要提供企业自身的数据,更需要获得客户及供应商的诸多数据,通过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企业各种信息的高效共享。这就要求配套的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较高、信息处理技术更为先进。而目前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相关基础建设还比较落后,企业管理层不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导致其不愿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软件的设计和应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稳定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降临,信息交流时数据平台的对外开放、计算机系统自身的缺陷、软硬件配合的失调等问题导致网络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大数据系统中储存的企业海量用户信息,面临着被泄露的风险,信息不安全也是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化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工作,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发展环境
为了让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更好应用实施,必须要给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构建可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只有管理者加强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才能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顺利的实施,同时储备全面的管理会计人才。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形成规范的评价标准,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用。另外,应当充分汲取成功企业的经验,并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以形成适应自身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模式[3]。
(二)建立稳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管理会计信息化只有在一个较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充分体现其作用,系统才能正常运转,这就需要有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手段,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信息安全,用法律的手段为信息化进程保驾护航。国家还应加强监督,通过新媒体等手段传播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制定统一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标准,将不同系统带来的问题进行整合,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信息化效率;制定和完善管理会计电算化准则等。
(三)大力开发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只有建立统一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数据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整合及合理的应用。依据构建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实现企业管理会计的高效应用与发展;另外,也应推动XBRL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企业的各种信息通过XBRL工具的处理,可以便捷地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文档,实现各科类型数据的自由转换,跨平台操作。经过XBRL工具的处理,管理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便捷地收集查阅量化信息,实现各类型的数据资料自由转换和跨平台管理[4]。
随着我国逐渐朝着信息化发展转变,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上有一些成功案例,但大部分企业还是存在应用范围过窄、管理层不重视、企业自身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极大阻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营造良好的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同时大力开发企业信息化平台。企业只有把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在云平台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取胜。
参考文献:
[1] 陆云霞.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探究[J].中国市场,2015,(26):100-101.
[2] 韩向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成功镜鉴[J].会计之友,2014,(3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