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16:33: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作品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作品教学 教育技术作品教学 作品教学法 作品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21-01
一、作品教学的理论
作品教学的理论包括对基本概念、思想、设计和体系等内容的研究。
1.作品的概念
对“作品”一词的普通解释是“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教育技术作品是指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的作品。
2.作品教学的概念
作品教学是指以作品的学习、创作、管理(包括实现、评价、制度或规定)等为内容的教学。“作品教学”的说法及其思想,是各种关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开展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自主创业等思想、活动、说法的进一步的作品形态和教学形态的落实。作品教学属于终端性、成果性教学。
3.作品教学的功能
作品教学是解决若干教育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作品教学同时具有三个重要功能。第一,激活作用。作品创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师生个人和群体的各种素质潜力,使他们有可能通过亲身投入创作实践,“深知创作的甘苦,并在创作实践中练出了灵敏活跃的艺术感悟力”。[1]第二,表征作用。学生作品成果反映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效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教师作品成果反映老师的个人水平和综合能力,能够满足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第三,带动作用。作品教学能够带动系统的知识、技能或学术、技术、艺术的学习乃至整个人格的培养。[2]
4.作品教学的思想
大学以大师、大楼(指优越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大作为条件,以出成果、出人才为天职;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成果培养成果,以人才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师进行作品教学的能力,是一个根本的教学条件。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独有的能够广泛深入地联系到各种先进的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表现力,创作出任何别的技术、艺术形式难以表现的作品,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5.作品教学融入现行教学生态问题
在作品管理上,把作品教学内容和要求纳入到现行的教学计划管理体系之中;在作品学习上,要能在作品系统和现行的知识系统、技能系统之间实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作品创作上,要把基于数字技术的“技术――艺术”手段同传统的基于实物、人工技能的“技术――艺术”手段结合起来,把“技术――艺术”创作手段与创作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统一起来,即实现“科学•技术•艺术”的统一;在作品使用上,把作品创作同社会服务统一起来。
二、作品教学的体系
作品教学体系包括一般作品教学体系和学科作品教学体系。前者适用于作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理论的教学,后者适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体的作品教学。本文主要讨论一般作品教学体系。
1.作品教学内容
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内容,应当同时练习创作多种作品类型和突出个性特长的作品类型;课程方面,应当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作品研究》课;基于对“知识•技能•作品”三类教学内容的关系的考虑,在现行的教育技术专业课中,练习、考试设计中的作品内容,要占到一半左右。
具体的作品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主要教学单元:作品的理论、结构、内涵、创意和方法;优秀作品的学习、研究和模仿;完整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总结。
2.作品教学方法
模仿、创作、展示、竞赛、电子档案袋等方法,“干中学习”“样例学习”的方法,所有这些在一般知识和技能教学中提倡和使用的方法,在作品教学中,有着更多的机会、更直接的条件和更明确的要求。
作品教学方法中,特别需要强调提高教师的作品能力;强调在创作中学创作的方法;强调感觉教学,即注意发现、表述、交流、体会、积累、强化、使用各种所需要的作品感觉。
作品教学方法中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思维的方法,二是实做的方法。关于思维的方法,我们特别强调开设专门的教育技术思维课程,以强有力的思维理论研究,总结、描述成熟的和正在发生的各种思维经验,用来启发、指导师生的作品思维实践;[3]关于实做的方法,要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作品教学,要强调并落实作品创作的训练强度,要鼓励师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以及竞赛、竞标等活动。
3.作品教学管理
作品教学管理应体现全体性和层次性两个原则。要组织全体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作品教学活动,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要区分类型与层次,并以尽可能高层次的作品成果,来激励整个作品教学工作。管理上,要把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定量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落到实处;要研究团队合作进行作品创作的各种形式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作品指导的方式和具体的工作量计算办法;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作品考核和评价体系。
三、结论
作品教学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面临着极大的难度与挑战。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教育行业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艺术等领域的新动向,尤其是要紧跟教育技术作品及其教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作品、新思想、新方法,及时调整、改革现有的作品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人才和作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陶文鹏.学习钱钟书.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抽象出理论来[J].文学遗产,2003(5):9
关键词:《波罗涅兹幻想曲》 大型钢琴作品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从钢琴演奏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学琴过程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和过渡,对于钢琴教师而言,则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进入钢琴演奏的高级阶段,通常会弹奏越来越多的大型钢琴作品,这在诸多方面都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复杂的曲式结构、作品寓意的理解、演奏技巧以及驾驭作品的综合能力。《波罗涅兹幻想曲》(OP.61)是一部混合曲式结构的钢琴作品,由著名的“钢琴诗人”肖邦于1846年创作完成,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运用混合曲式结构创作的经典杰作。本文试图以此作品为例,谈谈教师在教授大型钢琴作品时的基本方法。
一、引导学生准确的分析钢琴作品
钢琴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演奏好一部大型钢琴作品,首先应对作品本体进行分析,包括曲式结构、音乐材料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等。因为即使篇幅再大的一部作品,也是有基本的曲式框架,并通过各种方式对音乐材料进行组织,使乐曲更具表现力。通过这些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结构,有益于日后的背谱。
(一)分析曲式结构
《波罗涅兹幻想曲》的篇幅长大,织体、旋律复杂多变,充满幻想性;采用复杂的混合曲式,基本框架由三大部分组成,实质上是复三部曲式和变奏曲式的混合,是不太规范的曲式结构;一共包含四个主题。
(二)音乐材料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分析
《波罗涅兹幻想曲》开始是一个较长的引子,音乐总是从低音区开始转向高音区消失,与之相配的是多个自由延长记号,富有诗人般的崇高情怀和幻想精神。
主题一的特点是,在左手典型的波洛涅兹节奏的陪衬下,右手是叙事性的抒情旋律,之后这个节奏分别演变为三连音、切分节奏。主题二依次在A大调和E大调上陈述,其连贯流畅的旋律中始终隐含着波罗涅兹的节奏。主题三转到降B大调,左手含有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主题四是圣咏式的柱式和弦,转到B大调,之后的变奏过程中左手依然伴随着波洛涅兹节奏。
随后对引子进行了戏剧化、动力性的再现。尾声是左右手八度同步的附点节奏,坚定有力,持续的颤音在强奏中结束全曲。
肖邦在此曲中展现出幻想曲特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主题变奏的创作方法的运用。纵观全曲,一共有四次较为自由的变奏,三次旋律声部的变奏,及两次具有戏剧性的变奏。
二、指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
别林斯基曾这样评价过风格的重要性:“没有风格,就像没有剑的剑鞘,空空如也的漂亮的箱子。”风格是音乐作品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作品审美方向的重要标尺。因此,教师在指导大型钢琴作品时,需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
(一)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
肖邦的创作深深根植于波兰生活及波兰的民间艺术。《波罗涅兹幻想曲》(Op.61)创作完成于1846年,正处在肖邦创作的晚期。这一时期,肖邦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幸又与乔治・桑分手,忍受着病痛和感情的折磨,而这些都暗藏在作品中。然而,作品里还是能够体会到肖邦的爱国热情、英雄气概,体现在那贯穿全曲始终的波洛涅兹节奏及两次。
(二)研究作品的体裁和旋律特征
《波罗涅兹幻想曲》的体裁形式兼具波洛涅兹舞曲和幻想曲的特点。波洛涅兹舞曲实质上就是民间舞曲体裁“波兰舞曲”,速度舒缓的三拍子舞曲,带有神圣高贵的气质。肖邦将这种民间舞曲的形式进行大胆创新,音乐更具交响性、英雄性,洋溢着热情、坚毅的性格,有“波兰民族之魂”之称。这种将波洛涅兹和幻想曲体裁相结合的创新,形成了具有幻想气质的波洛涅兹,音乐形象丰富而充满活力。
乐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肖邦创作的波洛涅兹舞曲的旋律具有舒展宽广、柔和热情、真挚刚毅的特质,曲调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祖国的眷恋。
因此,这首作品的创作特征是:一方面通过贯穿全曲始终的波洛涅兹节奏来表达爱国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富有幻想性的音乐要素来表达他创作晚期时的身心之苦。
三、给予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的指导
对于大型钢琴作品的教学而言,基本的弹奏法是不需要教师再逐一细致的给学生讲解。教师应抓住作品演奏的主要方面,结合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来指导学生的演奏,准确来说要启发学生从节奏特点、旋律特点、声部处理、踏板运用及华彩句等方面进行把握,以使学生达到对作品整体性的驾驭能力。
(一)节奏。这首作品的特色之处就在于波洛涅兹节奏的使用,是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替出现的典型节奏。演奏时三拍子的弹奏要有弹性,有些切分节奏的感觉,加重第一拍的后半拍。在此基础上,演奏中要深刻体会波洛涅兹节奏带给我们的独立、坚毅的爱国之情。
(二)旋律。肖邦创作的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在演奏时要注重旋律线条的抒情性、歌唱性;同时还要注意旋律与和声之间的配合,不仅旋律在歌唱,和声也要融合进歌唱性的旋律中。此外,要处理好旋律声部与和声层的音色对比,使旋律声部线条清晰连贯。曲子的部分A3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弹奏时要突出右手四、五指的旋律声部,控制右手其余手指及左手八度的音量。
(三)踏板。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音乐的心脏。”对于浪漫派作曲家肖邦的音乐而言,踏板更是演奏的重要部分。使用踏板时需根据纵向的和声节奏及横向的旋律线条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还要根据力度及音区变化来灵活使用踏板的下落层次,可以是下落较浅的1/2踏板、3/4踏板,也可以是完全下落的踏板。踏板与手指的触键速度要配合好,音响效果既清晰干净又通畅连贯。
(四)华彩经过句。肖邦的乐曲中通常会有许多华彩经过句,为音乐的抒情性增添了更加婉转歌唱的气质。演奏时要求声音轻巧精致,在手臂和手腕的带动下,指尖方向用力快触键;还要处理好句子的呼吸与衔接,让这些绚烂流畅的华彩经过句也歌唱起来。
四、训练学生对大型钢琴作品整体连贯性的练习
每首乐曲整体的演奏关键是看主线的贯穿。音乐作品的总体情绪、形象、风格、精神在演奏者头脑中的集中反映就是主线。主线贯穿得是否流畅、自然,直接影响着演奏效果的优劣。教师应在分析完作品的曲式结构、风格特征和演奏方法之后,应让学生明确作品的主线,并训练学生对作品整体融会贯通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地启发和指引,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慢慢领悟主线的存在和贯通,让“主线”这个抽象的名词逐渐变得具象化,大胆激发学生演奏时的情感表现,使学生的演奏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
在《波洛涅兹幻想曲》中,四个主题以变奏的形式,在波洛涅兹节奏的衬托下贯穿始终,这正是乐曲的主线所在,体现了肖邦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总体的情绪带有幻想曲般阴暗忧郁的色彩,因此学生要在波罗涅兹节奏的牵引下,以幻想曲的情绪奏出此部作品的幻想性与戏剧性两种内容的对抗。
文学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关于文学的起源,鲁迅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动必须发表意见,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这就是文学,他当然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一个时代的作品,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教学文学作品,只有把作品摆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才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挖掘其深刻的意义,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从而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文学即人学,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再现生活,时代不同,反映的形式和内容也各有千秋。“凡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各有差别,在表现手法上也因文体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诗词常用“赋、比、兴”,同是诗,唐诗重形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诗重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同文学评论家孙绍振说的,“诗和散文比更强调想象”。同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教法也不一致,鲁迅先生说:“自从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那么哪些是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呢,教者也应该研究。只有把握了不同时期的作品及风格,才能较好地教好文学作品,避免教学的“千人一面”。因此,作为一个教者,教文学作品首先要懂文学,懂社会,才能教出作品的文学味。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应强求一致,诗人舒婷说得好,“作品既然为大家所接受,也不是我的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突出文学的特点,要注重对作品的表现手法的分析,教者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作品,去揣摩、咀嚼,使学生读出作品的文学味。试比较“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舒婷《致橡树》),“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这两首诗的作者,一个是象征派的代表,一个是朦胧派的中坚,他们的诗作在表现手法上各不相同,如果不注重表现手法的分析,是难以理解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组织教学是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因此,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共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与文本对话,就要深研文本,如孔乙己,有钱时“排”出几文大钱,潦倒时“摸”出几个钱来,一“排”、一“摸”,作者对二个穷困潦倒知识分子的描写跃然纸上。“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前者猜测,后者肯定,看似矛盾,实则点睛之笔。“大约”是我的猜测,因为孔乙己我没有见,“的确”是肯定,它指出了孔乙己们在这样社会的必然命运。它把作品摆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显示出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深钻作品的中心字、句,领会作者匠心独运,就能读出作品的文学味。
与文本对话,要领味文本表现的“这一个”。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是作者对社会现象深刻认识的反映,鲁迅作品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但我们找不出两个相同的人物,提到阿Q,我们仿佛听到他“儿子打老子”的自我解嘲的精神胜利法,看到他在死前判决书上立志要把圆圈画得圆而未能画圆时的惭愧,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孔乙己绝不等同于范进。
文学作品教学有其独特的地方,只要我们抓住特点进行教学,就能把它和其它作品区别开来,教出作品的文学味。
刘仲仁,教师,现居湖南华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主要是对外国优秀作家、优秀作品进行赏析与学习。当今的世界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之中,教育也不能盲目闭关自守,也应该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教育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每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都反映着该国家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些对初中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进行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中语文教育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非常必要。然而,我国现在有关初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到其发展及学习效果的实现。
(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形势挑战与教学弊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外国文化的影响已相当普遍。这些,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也产生了冲击,对我国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所以,当今语文教育必须进行重大改革。新课标改革就提出了学习中西方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汲取世界文化中的营养的要求。若要达到这一要求,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育就可以直接实现。现在的语文经过新课标改革,教材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其重要性。中国文学的教育和外国文学的教育有一定联系,但也都各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二者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现在初中一般都采取中国文学的教育方式进行外国文学作品教育,这样教育的效果自然难以达到。还有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作品在教育中直接被忽视。还有,当前初中教育,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相关的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文学的学习是由内而外的,必须从心灵上感受到其魅力,从内心深处感受作品,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与教育。
(二)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另外,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缺乏相关的保障。虽然我国教育已经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做出了相关的调整,但是这些还不够。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什么学什么。虽然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思想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改变。目前,初中生升学压力比较大,所以在学习上也有一定的取舍。因为外国文学作品在中考考核过程中所占分值较小,所以一般都会被教师和学生忽视。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上,教师也只要求学生记忆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学生能够应付考试就算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的。然而,教师这种做法已经背离了文学学习的根本理念与目的。文学的学习,相关文学常识的记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用心去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人文情怀和情感寄托。
(三)探究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新路径
探究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新路径,解决传统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问题,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1.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实践决定认识,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更新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意识,对教育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与时代需求和世界教育发展紧密联系的。教师须认识到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初中教育和我国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传统中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方式,如死记硬背,并不适应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所以,教学方式必须适时改变。新的教学方式应该引导学生用心灵学习文学,感受其魅力,并且在课后也要有充足的时间阅读相关的外国文学名著,不断获得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主要由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完成,所以对教师也应有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还应该对其写作背景与写作艺术有通透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其引导作用,一步步将学生引入外国文学的宫殿中,引导他们用心学习。在课堂、课下都留出时间,让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内容沉淀、消化,最终能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二、结语
学生的发展,不仅依靠知识,还需要高尚情操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外国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可让初中语言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丰富。
参考文献:
[1]林淑玲.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和现状[J].新课程:中学版,2011(3):123.
学生们认为课本中的外国作品,最吸引他们的是风格迥异的外国文化、时代背景,以及这样的文化、时代背景下所生发的事件,以及从中折射出思想内涵。篇幅冗长、隐晦高深的文章或是与学生成长的环境或所接收的思想相去甚远的作品往往会被学生无情的淘汰。学生们希望入选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充满人文色彩的”“带有人生哲理的”“富有戏剧性的”“能够体现时代特点的”……所以像经久不衰的《音乐之声》《威尼斯商人》,科普、科幻类作品《喂———出来》《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就比较容易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出现这样的反差,也与学生们年龄段的偏好有关。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普遍喜欢探究性、戏剧性或情节性较强的作品,这与他们此时正处青春期的思想、个性相关。而像《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等书信、演讲稿等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析,揣摩的作品,学生们常常就缺乏耐心和深入分析钻研的兴致。
二、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现状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学生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若要教材外国文学作品的认可度得以上升,这就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一)考查方式急需调整
虽说是义务教育,但在初中阶段,我们仍然摆脱不了中考这根指挥棒的束缚。而中考重国学轻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无形之中就影响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安排。中考中,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视最明显的仅体现在名著的考查中,初中阶段要求必读的名著有15部,其中外国文学作品有9部,占比重的60%。但中考对于名著的考查仅做“了解”的要求,不似汉语言文学那般细致、深入。而对课内外国文学作品的考查就更少了。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教师们往往会将外国文学作品的课时压缩。老师只选取作品中的精华进行简单点拨,这样使得原本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课堂被分解的支离破碎,而学生在有限的碎片中能了解到的东西就少之又少。不要说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就算原本很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因此放弃对相应作品的揣摩了。因此,在科目考查的安排中,我们应适当增加外国文学作品的比重,让它受到应有的重视。当然,此举并不是为了“以考促学”,但至少能够为外国文学作品地位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导方针需注入新鲜血液在坚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应推陈出新。适当的,大刀阔斧的淘汰掉一些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外国文学作品,力排众议,坚持改革的道路,在篇目要求的范围内,适量的引入新鲜的、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特征的作品,真正的做到开阔学生的眼界、跟上时代的步伐,沐浴文学界的新风。
(三)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俗话说:“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的一点一滴。所以,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理解把握程度,在很大方面会影响学生对其的重视度。
1.教学思维定式作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对文本的语言赏析,陈妍岚: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及思考然而此法在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却不适用。外国的文学作品都是翻译过的文章,它已不是作品最原始的再现,而是融入了译者的认识及汉语语言的修饰及改造了。此时再对将翻译过的作品语言进行深入剖析,就更容易偏离作品本身的语言韵味。因此,在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抛开针对作品语言的赏析,应更多的引导学生,以个人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风土人情、异国情调、文化心理、宗教观念、人文精神等。
关键词:多元解读 语文阅读教学 策略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是文本解读。中学文学作品体裁主要有诗歌、散文和小说。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多元解读。
一.诗歌:品味意象内涵
意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的融合。诗歌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利用想象与联想去再现诗歌的形象与意境,从中受到启发与感染。
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借日月山川抒发了无限感慨。《琵琶行》中对“月光”这一意象就可以品味出不同的意境与内涵。从“别时茫茫江浸月”中可以想象诗人在秋风瑟瑟的夜晚,站在江边,对着朦胧的月色勾起了“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愁苦情绪。而“唯见江心秋月白”中则用“月”反衬寂静的环境。明亮的月色,平静的江水,静谧的夜色,更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白与迷惘。“绕船明月江水寒”中朦胧、惨淡的月色给人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诗人与琵琶女两个虽说命运不同,却遭遇相似,这里的“月”饱含诗人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的悲悯之情。如果诗中“月光”的意象定为愁苦之月,这从狭义上去理解是可以。但是诗歌艺术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与诗人展开多元对话。
二.散文:注重情感体验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取材广泛,写作自由;立意幽远,内涵丰厚;形散神聚,舒卷自如;文笔优美,个性鲜明等特点。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批文入情,从而真正读懂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曾引发了诸如“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父亲形象不够潇洒”、“父亲不爱清洁卫生”等等让人哭笑不得的解读。笔者认为课堂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解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对文本的情感进行深层的解读和挖掘,导致学生脱离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以现代人的理念去评价前人的行为。如果教师在课前事先交代了朱自清的生活经历以及写作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对自己与父亲之间关系的思考,那么就可以减少学生误读、偏离主题的机会,将作品的多元解读拉到正途上来。
散文写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真情实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思维方式进行多元解读,那么教学就将会是成功的。
3.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深化对生活与人生的认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学生还能从作品塑造的各类人物形象中受到感染,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物是小说的最基本要素,读懂小说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小说中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给我们展示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因此在小说教学中采用多元解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项链》中的女主角马蒂尔德长久以来是爱慕虚荣的典型代表。但是仔细对小说进行分析品读的话就会发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笔下的马蒂尔德形象的丰富性。除了贪慕虚荣这个独特的个性以外,马蒂尔德身上还有单纯、勇敢、契约精神等这些可贵的品质。黑格尔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玛蒂尔德就是这么一个完满而富有生气的人。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些性格特点使其既真实又有更多人性的深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模式化的观念的局限,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深刻。
最后,多元解读教学应该是在充分理解文本和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注重的更多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形式。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必须围绕有一定的主题,所以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而要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同时适时的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使多元解读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发挥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毅.古诗教学点滴[J].科教论坛,2010(4).
【关键词】文学名著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
一、引 言
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语文教育要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并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就必然要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文学名著之中,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作品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完成语文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教学的现状解析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立体的、多感官的享受。人们己经习惯坐在电脑、电视机等媒体面前,大都不太情愿静下心来读满是密密麻麻文字的书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是为了获得特定的信息或者是为了获得感官的一时轻松和享乐。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带给读者的直接影响就是少读名著或不读名著。一些学生可以如数家珍地道出某大腕影星、歌星的生肖、爱好,但是对《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了解微乎其微。在忽略文学名著作品阅读的情况下,许多学生课外阅读都以娱乐、消遣为目的。这种大范围的平庸化阅读,没有产生、引发学生对自我和外部世界思考的动力,不能给学生带来社会和人生的严肃而深刻的思考。阅读教学“立人”的功能便在这种平庸化阅读活动中退化甚至消解了。
总之,目前阅读教学平庸化的危机是严重的,不少一线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对此开出的药方,就是加强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指导。
三、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教学的方式求索
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是当代历史语境的呼唤,是解决现实文化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作为“人文”语文的重要内容,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它也必然成为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探索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对阅读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前提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式来实现。
1.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
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有的“空白”及“未定点”,并引发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阐发深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对文学名著的个性化阅读。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不拘一格的导语导入新课,或幽默,或轻松、或激情,或和谐等,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人情味,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指导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以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2)处理好“引导”与“讲授”的关系。现代教育学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以“引导”为主,“引”是方法,“导”是应采取的态度和过程。教师的任务,不应表现为居高临下和替代,而应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在愉悦中感受阅读客体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师应该敏感的捕捉学生刚刚萌芽的思维之苗,不失时机地艺术地加以培养引导,并主动热情的参与到讨论中去,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与灵气,这样的教学才能呈现出开放的理想境界。
2.尝试专题研究性阅读
专题研究性阅读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亲自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把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经验、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能进行整合和运用,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专题研究性阅读分为三个步骤:确定研究课题、收集阅读整理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1)确定阅读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对于整个研究性阅读来说有着“导向”的作用。学生以前没有深入接触过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介绍选择课题的方法。教师可以举一些例子,并加以点评说明,也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适宜的、多样的课题,供他们参考、选择。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到位而又不越位。在学生初步确定某一选题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和最新动向,从而决定是否能继续研究下去。
(2)收集阅读整理研究资料。学生在确立研究性阅读的课题以后,一方面要仔细研读原著,另一方面就是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以一定的资料为基础的,以了解前人或同时代其他成果为起点,广泛地吸收和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获得进展的。收集资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定向、信息梳理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但收集资料也是一个繁琐、费时、极需耐心的过程。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检索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料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提高他们文献检索的速度和质量。
(3)形成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成果这个阶段可以促使学生对所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并将其表述出来。学生仅仅占有大量的资料并不能得出研究结论,必须对所收集的资料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一系列的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并用恰当的语言把结论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研究成果。成果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课题研究的深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促进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在合作研究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启智开悟,可以化解独立思考碰到的疑难和障碍。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为学生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1)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可以和“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教师要精心安排,把学习的重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能总是“花两分钟时间进行讨论”,不能在学生独立思考的时候要求他们“合作”,不能满足于课堂上的热热闹闹而忽视问题的研究价值。
(2)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是合作交流的阵地。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成员都要尽量做到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每个成员都要做到既是聆听者,又是发言者,做到心、耳、口、手并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分组后,应及时捕获有效信息,参与交流,精要点拨,帮助学生找准坐标,展现自我。
(3)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举办辩论会、答辩会、报告会、出墙报、编刊物等。在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鼓励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要善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养成虚怀若谷的美德,与大家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四、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教学的途径优化
1.积极指导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有效的方法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需要快速从外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进行筛选、提取和整合,最后为己所用。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应该为学生提供阅读技巧和阅读方向的具体指导。把泛读作为阅读教学目标之一,不仅是阅读方法的扩展,而且对阅读内容也蕴含着一定的导向,阅读的范围和阅读量也必将发生变化。基于此,在引导学生泛读方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课前5分钟演讲,每节课伊始都拿出5分钟,让学生演讲,内容不局限,可以是他们喜欢的美文、诗歌、寓言等等,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第二,组织集中阅读,各个班级每周有一次阅读课,在这个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阅览室进行集中阅读,每次读前确定一两个阅读专题,指导学生定向阅读,并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第三,倡导假期阅读,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活动,借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努力培养持之以恒的信念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教师应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一个切入点。要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课外阅读实施初期甚至全过程里,都必须有监督和检查,尤其是自查。可以由学生民主商议制定一些制度,发挥约束作用。并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今天、这周、这个月、这个学期、今年自己都阅读了哪些文学名著,怎么评价昨天和今天的自己的阅读收获,我会计划和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了吗……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省,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3、关注文化热点、正视流行文化的冲击
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新的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已发生转移。时尚阅读作为一种阅读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有很多读者正是从时尚阅读开始,慢慢走向成熟的。没有对琼瑶小说的痴迷,很可能就没有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推崇。再者说,也的确存在一些所谓“时尚的经典”或者说“流行的经典”,比如说曾经风靡一时的《围城》、《文化苦旅》等都是集经典与流行为一身的好书。所以,在倡导阅读文学名著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社会文化热点,合理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苏轼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如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出自苏轼《东坡文集事略》)这里还有一个泛读和精读的关系。泛读要博,精读要深。时尚就是可泛读的部分,而文学名著就是要精读的部分。
因此,在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在高雅艺术、精英文化口渐衰微的现实中,应该正视现实,合理利用时尚因素,积极推行文学名著阅读,这对于读者的精神建构以及今后一个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3]徐鲁.重返经典阅读之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徐巨明.语文合作学习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文学作品;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的,追求所谓的知识点,无论何种体裁的课文教学,都以相同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师对于文学体裁只需了解相关的常识而无需具备文体意识,这导致文学作品教学的非文学化成为一种普遍倾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视野出发,特别强调文学教育,并将其定位于培养人文精神的主渠道使其倍受关注,教师的文学素养问题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教学的关系问题就自然地摆到了我们面前。一方面,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文学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另一方面,发挥文学作品在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则是有效实施文学教育的关键。二者在进行文学教育中都具有不容置疑的价值和作用,而二者的有机统一,则是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一、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特点的,它有两项内容,一是语言,一是文学。语言主要体现工具性特点,文学则更多负载人文性的内涵。作为语文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如果不具备文学素养,就无法全面贯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1.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极力提倡文学教育无论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四个学段都涉及中外文学名著、名篇的阅读目标及相关要求,到了高中阶段,文学鉴赏教学是教学的主旋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文学教育贯穿始终,而且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实施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2.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具体体裁文章人选教材的比例,显示着这一体裁在整个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下面以初中阶段不同版本教材中文学作品单元进行统计比较,从而厘清其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人教版”总计36个单元,文学单元23个,占总数的63.9%;“苏教版”总计35个单元,文学单元23个,占总数的65.7%;“语文版”总计42个单元,文学单元20个,占总数的47.6%。上述数据表明不同版本中文学作品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鲜明的,这既是对文学教育理念的落实,又是进行文学教育的规范。3.具备文学素养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主体,而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教师必须把握文学的内涵,形成文学意识,以文学的技巧、教授文学作品,以文学的手段透视文学作品的内涵,以文学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化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肩负起进行文学教育的责任。由于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而没有或缺少文学素养的人,是无法承担或无法充分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的,因此,具备文学素养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的文学素养及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文学教育要求实施者具有充分的文学素养,对于文学作品应切实抓住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而文学教育的具体实施状况却不如人意。1.应试制度下,文学教育的被漠视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经10年,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试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于是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就产生了制度与政策之间的矛盾。由于应试制度始终占据着主宰地位,所以作为政策的课程标准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作为语文新课程重要理念的文学教育,也就停留在轰轰烈烈的理论倡导中,无法真正有所作为,文学教育仍然是一个让人心动的童话。2.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缺乏的普遍性不少教师文学知识陈旧,对于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表现冷漠,甚至与文学处于隔绝状态。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文学的关注远不如学生,这种状况怎么能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责任?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多数教师总是以教参为依据教学,照本宣科讲教参,学生不知所云,造成云里雾里一片混沌。3.文学作品教学的非文学化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是一种进行文学教育的硬性规范,但这种规范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生了异变。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会惊奇地发现文学作品的教学与非文学作品并无二致,其教学内容基本是整体把握——重点解读——语言精华——归纳拓展。将文学作品的教学与其他体裁作品的教学纳人同样的模式中,文学语言的优美,内涵的丰富,形象的生动,细节的典型等都被无形地取消,语文教学尊重教材、尊重文本的要求成为空谈。这种状况既是应试教育制度的结果,也是教师缺乏文学素养的必然。
三、加强语文教师的素养,突出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学性
文学教育的真正实施,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突出文学性是必不可少的。1.多渠道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它既包含着对各种不同文学因素的吸收,也包含着对不同层次文学因素的整合,提升;既包含着文学理念的学习和吸收,也包含着文学的具体实践。教师尤其要养成读书和写作的习惯,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让文学艺术滋润自己的性情,涵养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人。同时,进行写作训练,养成写作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更深刻、更直接的理解和体验文学的内涵。在不断地阅读和写作中,改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自己成为具有充分的文学积淀的人,从而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2.关注文体的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具备了文学素养,为充分实施文学作品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当然,对于文学作品也不应同样对待,在共同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指导之下,要紧紧抓住各种文学文体的特点进行有差异的实施。如对于诗歌教学,要抓住其内容高度凝炼性、表现方式的意象性、音韵的节奏感及内容联系上的跳跃性。散文教学则应关注其语言、构思及主题的表达;小说教学则要关注环境、人物、细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使不同的文学文体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性情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和价值,而这些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合起来又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教育。3.注重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悟性体验和感受是文学#品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文学作品发挥其作用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中体验和感受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于文学作品必须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否则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作品,同时教师的体验和感受又是一种示范,在学生走进作品之后,运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获得富有个性的重构。另一方面,积累体验和感受,形成悟性。对学生而言,体验和感受对于文学作品解读是不可少的,但体验和感受参与文学作品的解读还有另一个目的——发展悟性。有时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通过大量长期的体验和感受的积累,水到渠成地形成悟性;有时则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强调,使由体验、感受到悟性形成的过程更为直接,更为明了。从体验、感受到悟性培养是进行文学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文学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的实施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如何,决定着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能否深人挖掘出其文学性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高下的标尺。因此,要真正落实文学教育,必须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伟,杨斌,李笑非.论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内涵及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
[2]乐毅,王霞.简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及实施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
[3]李杰,陈凤英.课程实施取向选择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2).
关键词:舞蹈作品;著作权;表演者权;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80-02
舞蹈作品,是指通过人体连续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亦即将连续有节奏的富于美感的一组连续动作、姿势编在一起供人跳舞的作品[1]57。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创的舞蹈动作或舞蹈设计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如果这些舞蹈动作构成舞蹈作品,是否属于职务作品,学校对其有无优先使用权?学生表演这些舞蹈作品,是否享有表演者权利?这些问题在实务中应予以明确,以保护相关权利人的权益,避免、减少纠纷的发生。
一、舞蹈教学作品的创作及其权利归属
1.教学过程中教师编创的舞蹈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舞蹈作品实际上指的是舞蹈的动作设计,即为在舞台上跳舞而设计的一组动作构图,或主要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其他模式的连续姿势[1]57。舞蹈是一种艺术的形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创新性。舞蹈创作是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仅需要有坚实的舞蹈基础,还要求作者对社会生活材料进行概括、提炼、加工、改造、形成舞蹈的能力的积累。
编创舞蹈作品时,不同的教师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其新创作的作品:有的舞蹈教师仍选择把舞蹈作品以舞谱的形式记录下来;有的教师更倾向于自己把作品演绎一遍并录制下来,以供学生对着录像制品进行学习和模仿;也有的教师并没有把自己创作的智力成果以有体物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口头指导,形成以口头作品形式展现的舞蹈作品。由于舞蹈教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以舞谱形式、录像形式固定,也可以是未固定下来的动作设计,因此,在认定一组舞蹈动作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舞蹈作品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分歧。
舞蹈作品的本质是舞蹈动作本身,只要能够被重复表演,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都可以算作舞蹈作品。舞谱只是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并非构成舞蹈作品的必要条件。舞蹈教师以口述作品形式存在舞蹈舞蹈作,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2.教学过程中编创的舞蹈作品应属教师的个人作品而非职务作品
舞蹈作品是在教学过程中编排、创作出来的,教师是舞蹈作品的创作者。学生在初学阶段,或者处在对舞蹈的领略与组合阶段,未达到可以自行创作完整的舞蹈作品的专业水平。一般而言,学生展示、演出或比赛时表演的舞蹈作品(舞蹈作品的内容主要是一系列舞蹈动作的组合)多由辅导他的舞蹈教师进行编创,作品编创完成后学生进行排练,最终形成舞台表演,因此舞蹈作品的作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对职务作品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为职务作品。另外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并由单位承当责任的作品以及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作品可划归为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职务作品的创作是基于完成所属单位的工作任务”,如果不符合这一构成要件,职务作品无从谈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职责。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有自主选择教学方式的自由。教师可以通过对已有教学资源,如已有的舞蹈教学视频等的利用来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并没有要求教师一定要编创新的舞蹈作品来完成教学任务,编创舞蹈作品并不是舞蹈教师职责内的工作任务。其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创舞蹈作品,除非学校为舞蹈教师的作品创作而提供了专项的资金或设备,或者委托教师进行创作,否则舞蹈教师虽出于指导学生参加成果展示、竞赛、毕业演出等活动的目的,但所编创的舞蹈作品表达的仍是其自身的思想情感,既不属于职务作品,学校没有委托教师进行创作,也不属于委托作品,应属于教师的个人作品。
二、舞蹈教学作品的表演及其权利归属
舞蹈的教学离不开舞蹈动作的示范和学生的表演实践。舞蹈的内容存在于舞蹈的形式之中,舞蹈的内容只有通过形式才能表现出来[2]。舞蹈教师除了扮演授业解惑、培养学生的角色外,本身也是一名舞者,对舞蹈作品不但独立创作,往往也亲身表演。学生也是舞蹈作品的表演者,无论是专业的舞蹈院校,还是小型舞蹈培训班,为了指导学生的基本动作和培养其舞感,需要让学生参与对整体舞蹈的连贯表演。阶段性成果展示、舞蹈比赛、毕业演出等都是学生的重要表演形式,大大增加学生的表演实践机会。
1. 舞蹈教师享有作品的表演权
表演权,又叫公演权,是指著作权人自己或授权他人表演其创作的文字、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等作品的权利,即著作权人通过表演方式使用其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1]104。表演权是基于作者的创作行为而产生的权利,属于著作权中的一种财产权利,权利的主体是著作权人。舞蹈教师作为其舞蹈作品的作者,毫无疑问地享有作品的表演权,有权自己表演或者许可他人表演其作品。舞蹈教师指导学生排练、演出其创作的舞蹈作品,是其行使表演权的表现,即许可学生对其作品进行现场表演。
另外,有人认为,著作权人的表演权在首次发表或表演后就用尽了[3]。本文并不赞同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把作品的表演权与发表权相混淆了。作品的发表权是指作者有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由于发表权一旦行使,作品就被公众所知悉,没有多次行使的可能,因此发表权是作品一经发表则用尽。但表演权是可以随着作品的存在而一直存在的,同一份作品可以由不同的表演者进行表演,甚至作者在不同时期对自己作品的表演也可能有所不同,若规定表演权一经公开发表或表演后就用尽,就没有作者敢公开表演作品了,这不利于鼓励创作。因此,本文认为表演权是一项财产性权利,其保护期限与其他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相同。换言之,舞蹈作品经学生公开演出后,舞蹈教师仍然对其创作的舞蹈作品享有表演权。
2.教师、学生对其表演享有的表演者权
表演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传播形式,而不是作品本身,它是在原作作品的基础上加入了表演者的劳动的精神成果,它既包含了原作著作权人的创作成果,也是表演者对作品进行传播的成果[3]。表演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但这种创造性又低于作者的创作行为,表演者权是在严格区分作品与作品的使用、传播的基础上对表演者的保护,它是在录音、录像技术被广泛使用、离开现场也可以欣赏表演的技术发展背景下形成的。
表演者权不同于表演权,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就其表演形象、表演活动享有的一种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是从表演权衍生出来的一种权利,属于邻接权的范围,表演者权的获得通常需要表演者先从著作权人那里获得表演权。《著作权法》第37条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三、舞蹈教学作品的合理利用及其规范管理
1.舞蹈作品的合理使用及其录制管理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作品使用者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必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但要指明所引用作品的作者姓名及作品名称的行为。合理使用制度是对著作权限制的一种主要制度,这一制度典型地体现了著作权法保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利益与促进知识与信息广泛传播的双重目的[4]。虽然如此,著作权法应以维护作者的权益为核心,对合理使用的范围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美国学者L.Ray Patterson认为合理使用是“人们在不过分地损害版权所有人利益的情况下对作品版权的利用。”[5]
我国《著作权法》列举12种合理使用的情况中包括了为学校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翻译或少量复制已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学研究人员使用的规定。一般来说,作为学生学习、模仿或欣赏的表演,通常是学校对举行过的演出活动,如成果展示、舞蹈竞赛、毕业演出等活动中对学生或教师的现场表演活动进行录制,以录像制品的形式直接保存下来,在教学需要时播放以供学生学习或欣赏。教学播放的使用显然属于合理使用。
但是,学校对舞蹈作品的表演录像后用作教学资源使用的情况,不完全符合合理使用的条件,因为播放使用之前存在独立的录制行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而且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学校对舞蹈作品或表演进行录制后并用于课堂教学的,虽然不构成合理使用的条件,录制前应得到作品作者和表演者的许可,但由于这种对作品的使用方式出于一定的公共目的,在尊重著作权人和表演者的权利的同时,不应过高地保护著作权人和表演者的获得报酬权。学校进行录制前应取得编创舞蹈作品的教师和表演作品的学生的许可以示尊重,但可以约定不支付报酬。如果享有著作权的舞蹈教师明确声明不同意学校对其作品进行录制并使用的,应当尊重著作权人的意愿。
2.舞蹈作品的非合理使用及其规范管理
有些较为有名望的舞蹈学校会对这些舞蹈作品的表演录像进行剪切,或者加入对每一段独立表演的点评,再进行后期制作,制成舞蹈作品表演集形式的录像制品,并委托音像出版社进行发行,从而使录像制品流入市场。
毫无疑问,学校对表演录像以前述方式加以利用,制成录像制品并发行,属于一种商业,完全不属于合理使用。学校对表演进行录制并进行后期制作后公开发行的,学校在录制之前应得到作为著作权人的舞蹈教师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另外还应得到作为表演者的教师、学生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参考文献:
[1]冯晓青.著作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吴博.舞蹈教学与舞蹈创作的联系[J].音乐生活,2007,(8).
[3]唐艳秋.论表演者权利的限与放——以“旭日阳刚事件”为视角[J].西部法学评论,2011,(3).
关键词:钢琴教学;中国钢琴作品
中图分类号:J64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59-01
一、中国钢琴作品现状
钢琴是西方艺术的代表,汇集了许多的西方艺术精髓。在西方钢琴历史上,出现了莫扎特、贝多芬等一系列的艺术大师,必须承认,西方的经典钢琴作品的确是现代钢琴教学中的最好教材,因此,现在很多教师在钢琴教学中都极其重视西方钢琴作品。
钢琴流入中国已经有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钢琴这一来自西方的乐器逐渐汇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长河中,并迅速与中国传统艺术共同发展起来。到现在,中国的钢琴史上已经有了大批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总共分为五类:一是由传统的民乐改编的作品,包括《双飞蝴蝶》、《平湖秋月》等;二是由中国的古代名曲改编的,如《阳关三叠》、《梅花三弄》等;三是中国革命音乐、近代民乐和新时期民乐,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牧童短笛》;四是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改编的作品,如《乌苏里船歌》;五是中国现代自己创作的一类钢琴作品,《梁祝》、《黄河组曲》都是杰出的代表。
由此可见,中国的钢琴作品是中西方艺术的一种融合,在钢琴教学中使用中国钢琴作品,是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的。
二、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
(一)中国钢琴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核心,钢琴的教育同样如此。而音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作为一种传播感情的艺术形式,对爱国情怀的教育、传播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钢琴教学,由于更看重西方经典钢琴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因而更加重视用西方作品进行钢琴教学,而中国钢琴作品则受到忽视。钢琴原本来自西方,西方钢琴艺术造诣优于中国钢琴艺术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教学中国过度依赖外国钢琴作品,则会让学生单纯地把西方钢琴作品作为衡量自己钢琴水平的标杆,认为只要把西方经典作品演绎好就是学好钢琴的标志。甚至对西方的钢琴作品产生了盲目的崇拜。但是,任何的一种艺术作品归根结底都是情感的表达,西方的钢琴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完美地展现出了一种情感,而学习者在学习西方作品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可能无法领会这些作品的内在情感,而变成了单纯的模仿。这样,学生的钢琴水平只能在技术方面提升,而无法达到质的提升。
中国的钢琴作品是钢琴同中国传统艺术结合的产物,作品中反映的情感带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情感。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描述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梁祝》就是最好的例子;有的歌颂我们伟大的革命前辈和民族精神,如《军民大生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有的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例如《巴蜀之画》;还有的描述中国乡村的质朴静美气息,如《牧童短笛》。这类作品都跟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者在演奏时容易产生共鸣。要演奏好这样的作品,就要怀着饱满的爱国热情,因而,这对于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让学生更容易领会如何用情感弹奏钢琴,让学生从模仿者变成了真正的演奏者。
(二)中国钢琴作品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
(1)首先是传承。在目前中国的钢琴教学普遍重视西方作品的环境下,中国的钢琴学习者对于西方钢琴作品和演奏技法的掌握越来越熟练。但是,由于每天都在接触西方音乐文化,反而对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知道的越来越少。然而中国音乐自源以来,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积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有人继承下去。相比其他艺术,钢琴艺术在我国还是比较年轻的艺术,学习中国钢琴作品,一方面是传承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另一方面是传承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钢琴艺术。传承用钢琴演绎中国文化、中国情感的方法。
(2)随后是发展。在当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的碰撞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我国的音乐文化想要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要融入现代元素,把一些先进的音乐理念引入到中国音乐的创作中,赋予音乐艺术新的艺术内涵,同时,在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中,学习中国传统的演奏技法。
三、结语
西方钢琴作品有自己的特点,需要继续学习下去,但是,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对于中国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钢琴教育者应该重视起中国作品,把更多的中国钢琴作品带到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吴琼.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J].石家庄:大舞台,2013(07):184-185.
[2]杨瑾,程晗.浅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京:科技资讯,2012(05):180-182.
[3]裴航.谈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玉林:金田,2013(03):146.
【关键词】钢琴教学 聚合思维 诠释作品
在当代,钢琴教学所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工作者,还要能将音乐文化得以传承。中国的钢琴教学应当富有特色,特色的作品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因此在钢琴音乐的具体教学中,学会用创新性思维诠释音乐作品,为中国钢琴音乐提供作崭新且富有特色的意识,是中国音乐教学教育上的一大重任。
1聚合思维的概念与优势
1.1聚合思维的概念
聚合思维,即将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聚合起来,把思维朝向一个点前进,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思维。这种思维也叫做集中思维,或者求同性思维。即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条理和方向的创新思维模式,主要特点即求同创优。音乐聚合性思维,即将已经被人们所掌握或者提供的音乐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思维模式在钢琴教学中优化诠释音乐作品方面,为其呈现了一种较为科学、创新的搜集资料和学科知识的方法。
1.2聚合思维的优势
聚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各有各的优点,聚合思维可以将事物聚合起来,,更能发挥作品的优势,而发散性思维则能更好的创新,使钢琴教育没有边界,如同天马行空。聚合性思维可以将各分项事物看做一个整体,从全局考虑分布,这样就能使钢琴教学变得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尤其是吸收各种事物的优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质,融入自己的思想,从根本上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世界,更容易体现出聚合思维在钢琴教育中的优势。
2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意义
2.1聚合思维能促进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学习心得演奏技术前,应当先对这项技能的动作及相关表象做具体深入的感知,先观察再讲解,这样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客观科学的印象,先通过思维活动,再去接受知识,更容易理解动作要领,也更容易主动接受,另外,聚合思维还能促进演奏技能的创新学习,在聚合思维的领导下,很多练习会更加容易被掌握,因此不必机械性的练习,也可以减少反复练习,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寻求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2.2聚合思维能促进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
揭开音乐作品的主要深意及内容和特点,是钢琴演奏者和学习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假如演奏者或学习者没有特定的思想倾向性,以及协调性的综合思维, 根本不可能实现音乐作品的构思意图,也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音乐,只能看到表象。音乐是要融入内心的,是具有灵魂的艺术,每个人都音乐都有每个人的思考。
聚合思维就能够使得钢琴学习者和演奏者从钢琴作品的外在具象认识,深入到其深意中,在一个崭新的层面上重新认识音乐作品。并利用自己的思维重新发现并运用新的思维去寻找演奏作品的本质和精华,这样就会给该音乐作品带来改变,且这种改变是相互的。作者不但可以改变音乐的精华,音乐也会因作者的灵魂而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
3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
聚合思维能够提高人们在钢琴教学中将分散的事物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既能吸收古典钢琴教学的优点,更能从全方位的翻译现代钢琴教学。因此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1聚合思维利于风格确立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第一次认识,均是建立在体系以及和相似事物参照的基础上,所以,在对钢琴演奏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过程中,就要准备与其相关或相似领域认知,这样就能为比较提供依据和前提,从而建立起认知的大概框架。另外,在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中,是离不开归纳、整理和分析的,这是一个具体的聚合过程。相关领域学习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被学习领域内的概念,且为主要概念。所以,在诠释钢琴演奏作品的过程中,必须从该作品风格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及音响概念这个领域方向收集相关知识信息,进而形成领域整体框架的意识,由此,不能只是单纯的去获取知识,要主动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3.2聚合思维对音色设计的影响
音色,即乐器或者人声在音响上的特色。丰富的作品音乐张力的重要方法是挖掘并设计作品中的多种音乐色彩,挖掘并设计是完全的诠释作品所不可缺少的一步,每一个不同的音色都可以改变一个音乐的精神。一般而言,无论钢琴还是其他乐器,都能直接模仿,或者暗示性模仿其他各类乐器,以至人声或者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钢琴的丰富的色彩,是靠不断的钻研极细微的不同触键来体现的。在钢琴教学中,聚合思维不仅能帮我们深切的感知音乐表现,还能让我们不断的理解和积累,并储存多种乐器的单一音色,以及组合所产生的混合音色的感知,帮助我们建立起丰富的音源听觉信息,以便我们能随时的提取,和乐谱一起构建内心的音乐。
3.3聚合思维带来新的文化认知
钢琴音乐作品不仅仅只是一大片跳动在纸上的音符,更是作曲家通过对生活经历,在所处精神状态的情况下,体验爱与恨后的一种情感宣泄,还是对社会生活及政治状态、客观文化的一种反映。聚合思维,能够帮助作曲者或者学习者在研究音乐作品时,不仅只是研究音乐的本体,还要探究该音乐作品中的历史、民俗等文化内涵,有助于其更准确的理解作品,演绎作品。
结束语
社会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钢琴教学若培养的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工作者,那么音乐文化将难以传承。为保证中国的钢琴教学富有特色,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聚合思维使人感受到多重层次,能完整的将立体的情感与理性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对于急需创造性的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钢琴音乐的具体教学中,学会用创新性思维诠释音乐作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挖掘其对音乐作品崭新且深意的理解,对于中国音乐教学教育来说,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庆林,邱江.思维和学习领域中的元认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施建农,查子秀,周林.智力超常与常态学生技术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5(1).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361-362.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93-01
筝乐器有着音色丰富、意境优美等诸多的音乐元素,在民族音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古筝音乐传承到现在,一直是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专业音乐院校都配备了专业的古筝,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也逐渐加入了古筝课,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也使得社会的古筝业余训练越来越多。
作曲家舒曼曾说:“如果你不能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你就不能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古筝教学的目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技巧,另一个是音乐结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音乐材料,才能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发展与变化,按照音乐主题的发展,理解整个音乐的结构,为我们更好地诠释艺术作品的内在美。
一、音乐主题发展特点教学
要理解音乐的形象,就必须欣赏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两种方法。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图片、文字、语音等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例如:用电脑制作PPT、幻灯片、视频等都属于多媒体的范畴。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口头传授知识,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和音乐形象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形象,必须首先有对音乐的感知。这里所说的感知是指学生在音乐旋律与节奏、力量、速度等音乐元素的正确反应过程中的聆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让学生欣赏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这个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因为欣赏音乐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散思维,会有不同的理解。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否定学生在音乐理解上的偏差和个人想法。教师应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的一般规律,如:激烈的快节奏表达代表开朗、热情;慢节奏的表达是安静、柔和的;渐强的表现是热情、情绪激动;弱化的表现是抒情、抑郁等。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主题的确立,让学生掌握古筝音乐形式和相关背景,建立更广泛的知识范围。
二、作品结构教学
在音乐结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并不是每一首作品都要掌握,而是要具体地分析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协奏曲《临安遗恨》中借鉴了西方的曲式结构,再现复三部曲式结构,主题乐思不断变化。教师可以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引子部分类似于文章的摘要,主体部分类似于正文,作品中的各个段落类似于章节,通过形象的迁移法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循环体加变奏体时可以运用比喻法,将这一曲式结构比喻为一场接力赛,但是每次接过接力棒的人却不是同一个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迅速理解曲式结构的概念。古筝作品中相同的作品,不同流派的演奏者演奏结构也会有所区别,可以用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讲解筝曲结构分析;由简单的音乐动机开始由浅入深,最后将乐曲结构进行剖析。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演绎作品。
三、结语
音乐分析是音乐作品的系统分析,是我们深入理解音乐的主要方法。从简单的音乐结构分析延伸到分析音乐的语言,以及音乐的内容和风格。古筝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而现在大部分教师只是作为一种技能教给学生。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古筝,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毫无益处。尤其是一些现代筝曲的创作不再是传统筝曲的简单旋律音高的写作,发展和谐的元素、复调、曲式、调性音乐创作与现代古筝音乐是古筝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古筝教学中不只是传授技能,而应通过主体音乐分析系统,让学生从音乐和旋律的结构学习了解这些知识。一个好的古筝演奏者不仅要有熟练的古筝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使用音乐语言吸引观众。通过分析音乐学习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演奏出来的音乐才是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