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4 17:2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评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来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没有建筑评论就没有建筑创作的发展。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标准的纷繁。曾经有人呼吁重新研究诸如"建筑美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当今建筑评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建筑学还是不是具有客观规律与法则的科学?",如此等等,真的使我们建筑师坐不住了。笔者几年来与国内外一些同仁多有切磋,也作了一些设计和研究,偶尔在建筑杂志上也有几篇拙著发表,自以为感悟颇深,今有机会写出也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一、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口号下的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1.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O年代末7O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O年代末和9O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O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2.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从《建筑十书》、《模式语言》、《形式美的原则》到我们今天建筑学的教科书,古典的比例、尺度、色彩等美学原则一直左右着我们老一辈和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至今它也仍是我们许多专家在对国优、省优和部优建筑进行评判时不可不提的关键点。以往如若某位专家或口头或撰文,以连篇累续的美学原则来评价一幢建筑是如何如何美或如何如何丑时,只要他的美学原则引用得无误,众同僚大约都会颔首称是一致曰正确。可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吗?传统建筑美学的原则是否应当更新?或许现在或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发展了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就在我们建筑师们仍不舍得抛弃旧的观念、不情愿接收新的观念的同时,我们的近邻经济地理学家们、人口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已经开始做着本应属于我们建筑师的研究工作。他们运用GIS系统、资源评价系统、生态分析等对我们一些建筑师来讲还很陌生的理论和方法,切切实实地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和评价,使建筑学内含得以扩大,使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他们的成果是显然的,是有说服力的,是科学而进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赞成他们。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理由不修正我们的思想,不去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三、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1.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建筑评论与评价也多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2O世纪6O年代以后,建筑学理论流派竞相出台,建筑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然而方法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却相对滞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纯粹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设计匠人"。这种现象到6O年代末7O年代初随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变革,出现了一些转机。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现论和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准备,建筑策划的萌芽在此出现了。它一方面强调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体现,强调建筑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等主观感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运用计算机、统计学、科学调查法等近代科技手段对感性的、经验的建筑创作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反馈修正,使建筑创作在理论与方法、经验和逻辑推理中进行。它是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
2.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从老子对建筑的释义到先秦古籍的《考工记》、汉代的《九章算术》、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宋代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及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冶》、清代的《工段营造录》直到近世的《营造法原》等专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建筑界的重要宝藏。但中国的建筑知识的教习一直是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往往人亡艺绝,阻碍了建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上述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环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一个环节,在这里建筑师可以对项目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对建筑设计的条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使得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关于建筑策划的"全民意识"
建筑创作无论有多少理论内涵和技术含量,其成果总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类同于艺术品且明明白白立于世间的展示,其招至而来的评论必将是全社会的。显而易见,全社会人群组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使得评判的结论干差万别。但无论如何,一幢建筑的客观条件是一定的,其使用及内在运作机理是一定的,因而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应是唯一的。可实际上,当众人评价一幢建筑时往往由于不懂得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而只是停留在对外观和体形的评判上。公众都来有意识地提高评论的水平和评价的科学意识,普及建筑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全民的建筑审美素质是我们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何种等级以上的建筑一定要进行建筑策划之后才能开始建筑设计。当建筑策划成为建筑创作中一项不可缺的环节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会有许多专职建筑策划师及建筑策划事务所出现。随着建筑策划研究的社会化、商品化,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收费标准、管理体制直至法律程序也都将完善起来。那时,我国基本建设及建筑创作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讲求科学的、逻辑的以及社会和经济实效的建筑创作之风将盛行。
四、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评优标准刍议
1.优秀建筑的困惑
首规委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首都建筑设计成果汇报展,展出期间评选出当年度"十佳建筑"。建设部及其他部委和地方系统也每年举行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建筑评优活动。评优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从中许多优秀建筑和设计脱颖而出,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
但评优过后,再坐下来细细品味和研究那些获奖作品时,会发现其中有些建筑和设计尽管造型、比例、尺度和色彩雕琢得尽善尽美,但把它们放到环境中去,其与环境的结合是那么令人失望,不是标新立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就是摆出自我为中心的架势。如若再深入研究更会发现在平面布局上大有将锅炉房面向周围居民区、大片的镜面玻璃幕墙明晃晃地反射向一侧小学校、为追求立面效果东西向大开玻璃幕墙使能源消耗大大超出规范要求、一味追求造型破坏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的例子,如此等等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却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不是单纯的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展的全新的标准。
2.现代建筑评论对传统美学标准的拓展
现代建筑评论尽管加入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但也并非是对传统美学标准的全面扬弃。建筑创作的最原始的机理仍旧使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美学原则。准确地讲,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是对传统美学原则的拓展。
首先是建筑的评论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8O年就已被国际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theConservationofNature)所接受,但大体而论,它只限于保护主义者的论坛,此概念引入建筑界只是近十年的事。它描述了一个不允许使自然资源基础恶化的过程。在建筑中"可持续性"特别强调地球与人类共生环境不被破坏,能够持续向未来发展,它超越了"节能"这一单一的概念,考虑寻求共生未来。既然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显然,衡量与评价它的标准也必然应遵循这一原则。
其二,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害了社会秩序,即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所以,现代建筑评论应首先考察建筑对其环境的作用,看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景观、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是一幢无废无污的绿色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第三,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应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并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评论中。
3、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克服个人主义,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湖南一外科医生为了锻炼手指灵活度,提高手术技艺,两年前就坚持用棉签吃饭。起初他因为不熟练,一顿饭要花费比平时多一半的时间。现在他能两只手同时用四根棉签夹菜。除此之外,他还经常为葡萄“缝合伤口”。
一句评论:这样的好医生,给我来一打!
适用话题:熟能生巧、尽职尽责、精益求精
江苏多栋3D打印建筑亮相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一厂区建“迷你小镇”,小镇中错落排列着多座3D打印建筑,其中包括中式古典庭院、中式现代庭院、6层楼建筑、可移动式建筑、异形建筑和占地1100平方米的奢华别墅等,它们风格各异,令人目不暇接。
一句评论:通过3D打印盖新房。又快又好又安全!
适用话题:创新、环保、科技改变生活
青岛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排队到天黑
2016年12月3日,青岛红十字协会和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无偿献血活动,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直到天黑,仍然有很多学生在排队等待献血。当天累计有130余人次献血,献血量达45000毫升。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为挽救别人的生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句评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
适用话题:爱心、奉献、社会力量
快递小哥打着吊瓶送快递
边打吊瓶边改作业的老师你见过,那么边打吊瓶边送快递的快递员你见过吗?日前,有网友在浙江省丽水景宁街头偶遇一快递小哥一边打吊瓶一边送快递,让人既感动又心疼。记者了解到,这名快递小哥最近感冒,但因为快递量一直很大,客户也一直催得比较急,所以他就只能边挂点滴边送快递了。不少网友表示,这简直就是劳模一般的存在,并向这位快递小哥致敬。也有网友表示这么做相当危险,即便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推荐这么做。
一句评论:向所有默默奋斗在岗位一线的劳动者致敬!
适用话题:敬业、责任、包容和理解
男子耗时3年纯手工打造跑车
不久前,汽车维修工人杨海华纯手工打造的跑车正式亮相广西防城港。据悉,杨海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10余年,非常热爱汽车文化。他利用空闲时间自主研发、设计跑,历经3年时间花费8万元终圆“跑车梦”。目前,该跑车已取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跟相关部门申请后,该跑车将参展各类汽车文化交流活动。
一句评论:高手在民间!
适用话题:追梦、执着、兴趣的力量
雪后的云南现“双面山”
2016年11月30日,云南曲靖会泽县喜降瑞雪,森林覆盖的群山,一面披着洁白的雪衣,一面仍然是青山苍翠。据悉,通常在东西向的山脉上,北面受冷空气影响,而南面受暖湿气流影响,容易出现一面有雪一面没雪的现象。此外海拔高度也会影响降雪。照片显示,山上颜色“泾渭分明”――山这边白雪皑皑,而另一边却绿意盎然。
一句评论: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雪精灵。
适用话题:自然奇观、环境因素、偶然与必然
杭州地铁变森林
带着新泥的草坪、爬满整节车厢的藤蔓、转身就能看到的太阳花……2016年12月,杭港地铁“优步森林专列”正式发车,为乘客的出行注入冬日里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在地铁里打造一片城市森林,让乘客置身于地下也能感受杭州的绿意盎然,这在国内属首次创意尝试。
一句评论:坐上森林地铁。让我们驶向春天!
适用话题:绿色、创意、人与自然
俄罗斯推出可折叠房屋
近日,俄罗斯的一家建筑公司发明了一种可折叠的房子,在折叠状态下的房子可以装上一辆卡车被运走。设计折叠房屋的工程师认为,折叠建筑是一个解决住房危机的办法。房屋内部有约140平方米的空间,墙壁由15厘米厚的木头与钢板打造,房屋还配有独立的柴油发动机,以及水管和电力设备。而这样一座可折叠房屋的价格并不便宜,目前看来,价格范围在35万到45万欧元之间(约合256万到330万人民币)。
建筑和室内设计作为作品,对风格的关注是很重要的。对风格的评述,不一定是优劣,而是在于风格之间的区别,探究其特征之所在。例如文学,《水浒传》与《红楼梦》,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说两者有不同的风格、个性。前者大刀阔斧,后者温馨文秀,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如现代建筑,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往往从“净化”出发,少就是多,简洁中求精美;赖特的作品,则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中见韵味,在环境中追求有机整体性。这两位建筑大师,几乎每一件作品都贯彻着这种风格,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个性
风格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可谓一言难尽。但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倒是研究作者的创作思路是很有价值的。什么叫“思路”?思路与思维形态有关。英国哲学家休谟(1711-1776)认为,人的思维有两大类:一类是逻辑思维,抽象的、结构性的;另一类是形象思维,形象的、感觉的。(后来生理科学研究认为,大脑的左右两半球,一半为逻辑思维,另一半为形象思维)作为艺术文化的创作,显然属形象思维。建筑和室内设计(创作)当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与绘画、小说、音乐等相比,却有更多的逻辑思维成分,因为建筑和室内设计含有功能性和科学技术性,因此也并不是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对于作品的创作来说,不是收敛、归纳式的,而是发散、联想式的。先举两个例子:
有9个点,整齐地排成三行三列,要求用连续的直线,只许3折,把九个点全部穿过。用常规的思维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出格”才能成功。
用四根筷子(不许折断),能否搭出一个“田”字?同样需换一种思维,将筷子的端部(事先设定要用一头圆一头方的筷子)合成一个“田”字。这时“田”字内的空间变成了实的筷端;相反筷的边沿却换成了“田”字的实线。这是更深一层的思路了。
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就要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方式。当然室内设计还应当顾及许多条件:功能的、结构的、材料的以及时代性、室内语义的等等。
室内语义,这是一种专业所特有的设计思路。例如有些初涉者不懂得材料的特定意义,因此做出来的形象好像纸糊成的,虚假的;或者空间缺乏均衡感等等。当然,室内语义,也和建筑语义一样,是个难以说得清楚的词,不过你可以在应用(设计)中学,边做边体会,慢慢会理解的,这就是“悟”。
室内设计思路须从功能、技术出发,但如果作为一个作品,仅仅用这些要素进行创作是不够的,这些只能视之为基础性的(但是又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还应当上升到对风格和个性的追求。当然初涉者会难以把握这一层次,但不着急,在设计过程中自然能把握的。
风格总是表现性的。表现什么?表现对时代、思潮的见解,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态和艺术倾向。例如居室中的客厅,往往是居室所有空间中最值得表现的地方,这里是家庭中的公共空间、共享空间。因此,这里也最能体现出设计者的风格和设计思想。在这里,可以看出设计者对“家庭”的理解,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时代的理解等等。通过这里的一门一窗,一墙一柱,地板、天花、过道、楼梯,以及各种材料、色泽、灯光配置、家具等等许多的“语素”,表述出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个性。每个设计者都有自己作品的个性,如何理解个性,用室内设计自身的语义难以说清,还是回到音乐,回到贝多芬或刘炽的作品,相互比较,也许能有所领悟,这就叫“比兴”。
风格总是表现性的。风格与功能、技术等要素没有什么关系。说得更确切些,风格是在功能、技术等实现的基础上表现出来。例如茶座,是在满足人们喝茶(功能和技术)的基础上,追求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空间形态。这里的“茶”,就是风格所追求的“表现”。中国的茶文化,包括种茶、采茶、制茶、包装、水质、沏茶、茶道、茶具、茶室空间及关于茶的故事等等综合而成。要做出茶室的风格、个性,设计者须从这些文化内涵(当然还应当包括当代的时念和当代茶文化理念)中寻找,表现出自己的作品风格和个性。
如上所说,美国建筑师赖特的作品,很有自己的个性。他的作品的风格和个性,就在于对形的表现,以他自己的话说:“我喜欢抓住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诗意的环境。”(引自《建筑师》五,219页)。他的作品在理念上是表述他的“有机建筑论”,但在形式上、直观的形象上,则表现出自己的作品个性,造型多变而统一,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他的代表作流水别墅,就其形象来说则是:不同方向、不同材质,但同一要素,有机地结合(上下、前后几个块体的组合)。他的另一个代表作———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也同样,圆的、方的、高的、低的,前面的、后面的,但也有同一要素(母题)贯串起来,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或者叫和谐。
其实室内设计作品也同样具有这种个性之美。如芬兰科学中心(见《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5,24-29页),从个性来说则是强调对未来的探索的表达,反映在空间形态上,其个性(风格)就表现在空间的莫测乃至消失。人似乎置身于茫茫宇宙,令人产生更多想象的余地。当然我们不太清楚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果把他的几个作品放在一起,也许更能领悟他的风格和个性。
又如德国卡尔斯鲁厄的国家艺术和多媒体设计研究中心(ZKM)和卡尔斯鲁厄综合大学(HFG)设计学院,改建旧厂房作为研究机构和学院,不说改建工程上的事,只就其中所展现出来的风格和个性,其实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些工业建筑表现出二十世纪德国工业时代的魅力,所以作为文化积淀,改造后的建筑形态,从其风格和个性来说,近乎斯提尔派(Style),其中多用粗黑线和简洁强烈的色块,令人联想起画家蒙特里安(1872-1944)的作品(实例见《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6,62-65页)。这就符合原来建筑当时的建筑思潮。从这些空间的风格和个性来说,虽然我们不知道作者本来的风格和个性如何,但至少在这一作品中给我们如此的理解。反过来说,这一作品出于改建、利用,因此作品本身的个性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原型。这也可以理解作者的设计思想,当然也可以说这就是作品本身的风格和个性。
我们对室内设计风格和个性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而只有对设计风格和个性作深入的研究,才能进一步提高室内设计的水准。当今是多元性的时代,风格和个性特别显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风格和个性看来比较抽象,但仔细想来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内色彩,有的喜欢强烈的色块,有的喜欢淡雅,用线脚纹饰。又例如有的喜欢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现;有的喜欢作更多的细部装饰;有的则喜欢用简洁的建筑本身的构件来表现。不论是居住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等等,风格和个性总是如此。新晨
风格和个性还有更深层的内涵,须我们去研究、发掘。设计师也要创作出具有鲜明风格和个性的作品,让我们喜闻乐见。
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奥运建筑文学作品《觉建筑》出版三个月以来已经印刷两次,发行量达19000册。7月16日,北京作家协会和同心出版社联合召开《觉建筑》北京首发式。主办方表示,在北京奥运即将召开之际,此书是对北京奥运的最佳献礼。
《觉建筑》面世以来,业内对该书评价颇高。评论家孟繁华说,这样一个看起来枯燥无比的题材,在经过作者深入研究、采访、构思后,展示出来的竟是一部趣味盎然的作品。这是一部洋溢着时代意志和空间激情的作品,是一部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奥运建筑的盛宴。评论家贺绍俊十分赞赏《觉建筑》一书对建筑精神空间的挖掘。他说,当我们理解到建筑与社会与经济与文化的深厚密切的关系后,就会发现每一个新的建筑就是一个新的精神空间。以“鸟巢”为代表的一批北京奥运建筑,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远远大于建筑本身。可以预想到在不久的将来,“鸟巢”会成为一个“新北京”、乃至一个“崛起的中国”的文化符号而流传到全世界,这就是北京奥运建筑的精神空间。曾哲通过对北京奥运建筑的深入了解,触摸到了这个带有浓郁的后现代性的新的精神空间,这种后现代性恰恰体现出中国一个后发国家果敢崛起的鲜明特色,对它的认识和阐释是在西方后现论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寻找它的最佳答案,这应该是中国的作家和学者的任务。
北京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青在首发式上告诉记者,《觉建筑》所获得的认可远远超出了当初的期待。她说,《觉建筑》是一部有关奥运建筑的不可多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它填补了世界奥运建筑文学的空白,也为中国纪实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可能性。同心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刘连枢也表示,出版社愿意进一步宣传和推广这部作品,并希望该书能够得到读者们的长久青睐,成为出版社的长销作品。
谈到作品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觉建筑》作者曾哲说自己现在“荣幸又庆幸”。他说,《觉建筑》在结构上可能给读者带来一些不习惯,但他相信随着阅读上的调整和进入,阅读者会建筑起自己的理解方式,和作者产生真正的心灵上的撞击和交流,他对读者的理解力满怀信心。
地域性缺位
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建筑地域性的表达不应仅限于形式,更应在内涵中体现。然而,这种理想很多时候还不能成为现实,虽然在全球化越来越强的作用下,很多建筑在表达上抛弃了“过时”的“形式表达地域性”手法,但仍无力在“内涵”上有所突破,因此造成地域性缺位的现象。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一系列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竞标建设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堪称中央电视台新台址CCTV 办公大楼。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以东,属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核心地带,邻近国贸、嘉里中心、京广中心等商务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55 万平方米。新台址方案于2002 年开始设计招标,同年底确定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库哈斯的方案为中标方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国内设计合作单位配合施工图设计。
CCTV 大楼从设计方案公布至2008年竣工的6年间,惊叹和批评的声音始终相伴。CCTV 大楼的“Z 交叉”方案不仅成为了建筑界的热门话题,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尽管从结构到形式的怪异和复杂令各种评论纷至沓来,但几年间在CCTV大楼巨大、奇特、不同寻常并逐渐清晰的面貌渐成事实的面前,国情、传统、继承这些声音已经不堪一击,无力地被淹没在现代、挑战、革新的声音中。有专家表示,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与文化性。方案中标主要来源于4方面的好评:代表了“新北京”的形象;表达了中央电视台媒体的特性;结构方案有创造性;代表中国建筑史的新里程。然而,批评的声音更猛烈、更广泛,也更持久。在建筑上的批评集中在以下两点:造型怪异,超出结构、经济理性限度;诠释的“新”北京形象有标志性,但和“旧”北京没有关系,这两点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出了此建筑地域性的缺失。
对此,库哈斯及其设计团队有所解释。针对批评中关于物质层面上“经济、结构不合我国国情”的第一点,库哈斯的助手赵亮说:“CCTV 大楼对城市空间有很多考虑,它代表北京21 世纪的新标志、新形象,代表一种能够向世界表明的态度,我们欢迎一切创新。”对于精神层面上建筑的标志性和“旧”北京没关系的说法,库哈斯不承认CCTV大楼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果CCTV大楼会成为一个地标,那它也只是北京100 个地标中的一个而已。同时,CCTV大楼不等同于悉尼歌剧院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两个地标性建筑,因为库哈斯认为具有过于强烈地标性的建筑很难和历史悠久的城市相融合,因此北京不适合建造悉尼歌剧院或者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那样的地标性建筑,他主观上也不想将CCTV 大楼设计成一个地标性建筑。
但是客观来看,首先CCTV 大楼的标志性很难否认;其次,CCTV 大楼能否真正融于北京,不能仅通过有无“标志性”来证明,而应以更多的建筑语言,如布局、空间、材料、形态等表达同北京城市的关系。显然库哈斯的建筑语言并没有为此作过多阐释,CCTV 大楼“Z 交叉”环形模式的生成,更多出于对高层建筑形态和内部交通方式变革的一种探索。因此,即使能从物质层面上解释CCTV 大楼存在的合理性,也难从精神层面上显示其对北京城市地域性的积极呼应。
除中央电视台新址CCTV 大楼,类似的建筑还有位于中关村的中关村金融中心、位于东二环的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部、中国海洋石油办公楼、位于西二环的北京西环广场、位于西长安街的北京凯晨广场等建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全球化所带来的建筑材料、设计手法趋同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和北京这个有特色的城市的联系。
各说各话的地域性表达
很多建筑作品因为地域性而受到争议,表面上看争论的焦点还在于“有”和“没有”地域性上,但进一步深究评论者与设计者各自的阐述可以发现,其实二者对地域性的态度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希望建筑具有地域性。分歧的关键问题在于二者对地域性的理解、认知和表达存在偏差,评论者期冀的地域性并没有在建筑中显现,而设计者在建筑中表达和依托的地域性没有被评论者所体察。这是现阶段很多北京建筑存在的现实情况,在此借用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建筑实例——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西侧,1998年国家大剧院开始征集设计方案,2001 年开工、2007年竣工。其间经过两轮正式竞赛与3次修改,实施方案从来自10个国家36个设计单位的69个竞标方案中选出,由法国保罗·安德鲁和巴黎机场公司完成方案及初步设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设计。然而,千挑万选的方案还是掀起了热烈讨论,近10年间国家大剧院在饱受争议的状态中设计建成,而且建成之后,对其的评论文章还是层出不穷。如此争议的出现和地域性有关,当中反对者众多,几十名院士和百名建筑专家曾公开提出意见。在49位院士联名的意见书中写道:这不是学派之争,而是脱离中国实际与务实中国传统文化之争,我们认为建筑要讲求功能合理、经济节约。可见院士们的意见基本能代表绝大多数人观点,认为方案在功能、经济、形式上都没有表现中国及北京地域性,无论是庞大的面积、巨额的投资、还是半椭球性的形体、钛合金的材料等,诸多方面都过多地使用了全球化语言,而忽视了从中国到北京,再到天安门广场,由宏观到微观意义上“地域”的特点。
面对激烈的反对甚至是“讨伐”,设计者安德鲁本人这样回应:“唯有准备好失去你的文化,唯有松开所有那些捆绑住你,使你觉得安心的保险,同时又是你麻醉瘫痪的绳索,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文化将再次充满新生的活力,像喷发的新泉一样不可抵挡。”这段话中安德鲁表达了自己对继承传统文化的革新态度。此外,安德鲁还就建筑的具体手法问题进行阐释:“我倒想提一个问题给你们,一个圆的建筑在方形的水面上是什么概念?这个建筑的空间是一层一层、环环相扣的院落风格,这就是中国建筑的鲜明特点。中国人在这个建筑中,可以找到中国文化的踪影,在找到自己传统的同时,又看到全新的建筑。”安德鲁的话除了表明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似乎还在暗示反对者对他的不理解,来源于他们对“新地域性”和“旧地域性”关系认识的守旧,即反对者期待旧而传统的地域性表达方式,但他却代之以一种吸取内涵的全新手法和形式来表达新地域性。
其实,很多时候对于“建筑应具有地域性”并不存在争论,恰如国家大剧院,尽管反对与支持的双方激烈争论,但二者对于表现中国北京地域性的态度一致,矛盾的关键在于深存于二者思想中的“地域性”不尽相同,对于表达地域性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认知和表达存在差异,是全球化现阶段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全球化的今天应表现什么样的地域性,它和传统地域性的关系如何,又该怎样表达?这是问题的关键。这样一个复杂却客观存在、萦绕在每一个创作者心头的问题,应该被加以探讨甚至是争论,目的为寻得差异中的相互理解和出路。
基于城市意向的地域性表达倾向
建筑缺乏地域性,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认知和表达存在偏差,是一些北京新建筑存在的问题。但也不可否认,并非所有建筑都如此。虽然全球化的热潮席卷了北京乃至全中国,但仍有部分建筑师坚持地域性的表达,并通过一些作品反映出这种坚持和探索。如崔恺的德胜尚城、史蒂芬·霍尔的当代MOMA 、隈研吾等建筑师的三里屯Village等,都是在这一领域研究中开辟道路的范例。
德胜尚城是一组商务办公楼,2005年建成,位于德胜门西北角。建筑师崔恺从保持北京城市地域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德胜尚城这组建筑。他在一次讲座中这样阐释:“整个城市缺乏特色在中国、甚至亚洲都是一个通病。我们在日常的设计工作当中,如何能够去寻找这样的特色,或者说能够通过我们的一点努力来使城市多保持一点特色,实际上是我们工作当中很重要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北京城的规划结构非常清晰,它大多数的建筑实际上比较内向,也就是说通过街道、胡同、四合院进入到建筑内。所以,在设计当中采用的是一个比较严整的城市外界面,使人们进入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完整空间。步入其中,你可以看到年岁久远的大树,以及通过旧材料、老方式改造的建筑,它们带有北京城市的记忆,跟北京城市的历史联系。建筑师们希望借由街道、胡同、四合院等外部空间组织暗示北京城市的结构,使一个新的城区跟城市历史之间建立潜在关系,令这个建筑作为城市界面在北京的历史中延续。可见,崔恺的观点是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通过个体建筑对城市结构和肌理的呼应,能够延续、促进城市的地域性,而建筑总体布局、空间序列,乃至尺度、材料等细部处理都是表达建筑、城市地域性的载体和手段。
美国建筑师史蒂芬·霍尔设计的当代MOMA ,是一组高层公寓建筑,共8栋,位于北京东二环东直门外,于2005 年底公布设计概念方案,2008年竣工。方案除在绿色节能技术方面做了特别考虑外,同其他高层建筑的不同之处还在于8栋建筑在16~18 层高空以空中廊道连接,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建筑群体空间。建筑师的草图展示了设计概念的推导过程,可见此设计对于北京传统邻里间相互交往的生活状态有一定考量。连廊在功能上主要作为茶室、书吧、展览厅、游泳池和健身等公共活动区使用。显然它对于高层建筑中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而言,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有利于拉近人们距离的公共空间。但对于外部城市空间而言,它又是为建筑内使用者服务、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范围开放公共空间。事实上这种“中间”性正是胡同空间的属性,连廊实际上是胡同空间的一种隐喻,因此尽管在形式上连廊、胡同有着差异,但其基本属性的相通提供了类似北京传统生活空间的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同北京SOHO 现代城“在高层建筑中引入空中庭院作为共享空间”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希望通过交往空间的设置,唤起人们在情感上对北京传统城市生活方式的记忆和靠近。
另外,三里屯Village也是一个在北京朝阳区使馆区附近的商业综合体。这一带原来就因为三里屯酒吧街而闻名,现在在旧酒吧街的西侧建成了三里屯Village。它分为南北区两部分,北区主要是公寓、酒店和国际名牌旗舰店,南区为商场、餐饮娱乐酒吧、文化广场等。这组建筑群的地下部分相连,其纵向有一条错位的南北通道,在偏南侧交错的位置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同大型封闭商业建筑相比,这些街道将人的活动自然引入其中,整个建筑变得生机勃勃,在尺度和形态上同传统北京城市街道相似,给人带来北京城市特有的空间体验。在街道中穿梭时,没有任何形式上的直接模仿,就轻易使人获得了身处北京“胡同”空间的感受。由此看来,尽管三里屯Village 运用了彩色玻璃、金属、镜面不锈钢等颇为“时尚”的新材料和新形式,但却吻合了老北京的城市结构、空间尺度和肌理,造就了其前卫表象下暗含老北京城市的独特气质。
3类地标建筑的思考
以北京几个热点新建筑为例,总结近年来北京新建筑地域性表达的3类倾向,即地域性的缺位、各说各话的地域性表达、基于城市意向的地域性表达。
任何地域都具有各自特点,不可避免在建筑上留下烙印。尤其在北京这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地域性缺位的建筑,虽然具备了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积极优势、符合建筑的理性要求,但不免造成情感上的失落。但是,对地域性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建筑发展的必经过程,几乎不能避免。因为地域性是一个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概念,它不是过去固定不变的“地域性”,虽保持相对稳定性,但总在去旧出新。对一个动态变化的事物,持有不同观点,能够在争辩中判断前行的方向也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创作者与受众的观念,由此创作出更多表达地域性的方式。可以说,建筑在全球化道路上继续前行,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功能需求、运用了新材料和技术、采用了新形式,这些都是建筑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但同样重要的是,将人的心理情感需求,即对地域的归属感也作为设计目标,对于建筑语言本身无疑是一个质的提升。
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大势之下,传统人文价值早已失落,我们必须提倡一种合乎时宜的人文精神,方能迎接21世纪的种种挑战。
学者李欧梵曾在香港大学进行了六场公开演讲,取名为“人文今朝”。新出版的这本《人文今朝》所收录的正是这六场演讲的内容。李欧梵提出“人文今朝”这个口号,正好揭示了这位人文学者对现今社会怀着一份深刻的危机感: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大势之下,传统人文价值早已失落,我们必须提倡一种合乎时宜的人文精神,方能迎接21世纪的种种挑战。
对李欧梵来说,现代社会的全球资本主义发展,正一步一步蚕食着人文精神。结果是,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模式已变得单一,人们失去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想象,处处以当下的个人享乐为生命目标。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纵然我们所能获得的讯息愈来愈多,但知识和智能却愈来愈少,人变成一种纯然受感官欲望支配的动物。而过去曾经是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的人文精神,反而沦为不合时宜了。李欧梵深深体验到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力感,通过这六场演讲,他正是希望为年轻一代提供拯救这场人文危机的一点意见。
李欧梵曾自称“狐狸型学者”,对大论述大理论的建构也没有兴趣。他所提供的都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经验小观察。可是,却正是这份微小和日常,才能对任何一位普通读者都有参考价值。
六场演讲分别题为《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机》、《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小说的当代命运》、《文学与电影:经典的改编艺术》、《音乐与文化:聆听20世纪》和《田园大都会:人文建筑的愿景》。李欧梵认为,重构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并不困难,关键是要好好聆听自己的日常生活。对于当下的瞬起瞬灭,我们不必刻意跟随,生活意义应由个人来建构,以“缓慢”来对抗“快速”,借着阅读和书写,重新捕捉经典文本中残存下来的人文气息。
李欧梵深受文化研究的思潮影响,他相信生活处处都是文本。因此即使他接受的是文学训练,却一直致力于在文学和生活其他文本中,发掘互文性的关系。他指出现代人往往只阅读现代人的东西,即使是19、20世纪的东西也嫌太远太旧,过去曾被视为文化瑰宝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已不再有吸引力了。可是,正如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所言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每次重读,我们都能在其中发现新意。
从讨论经典文学出发,李欧梵进一步谈及经典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电影呈现。熟悉李欧梵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一个标准的戏痴,而对身为文学研究者的他来说,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把小说改编成电影那么简单。电影本身具有文学作品所没有的机器复制特质,透过镜头、场面调度和剪接等技巧,电影可以仿真和创造比文学作品更为复杂的叙事方式。可是现在的电影观众大多只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平白浪费了电影艺术中的政治性。李欧梵觉得,一部文学改编的电影作品若是拍得出色的话,可让已然流逝的经典作品得以重生,从而为当世提供另一种人文意义。
过去曾有批评指,李欧梵的非文学类文化评论欠缺专业性,例如在谈论他所喜爱的电影、古典音乐和建筑时,他通常只能以外行人的口吻作出非常主观的说法。这种批评,正好从另一面揭示出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当代的文化评论和人文学科发展,很多时候会有一种过度专业化的倾向,人们总是要求评论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但李欧梵却觉得,相对于所谓学科的专业性,文化文本中的人文关怀才是他最为关切的问题,他的电影评论不从电影技巧出发,而是发掘电影中的人文精神。同样,对于古典音乐和建筑,他也维持着如此一贯的关注。西方古典音乐本身就已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而作为21世纪全球化和都市化重要表征的建筑艺术,其人文精神更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关键。人们总是惊叹于诸如“鸟巢”和“水立方”这类时代建筑之鬼斧神工,却忘记了建筑的过度商品化,已在空间上彻底蚕食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一系列的演讲中,李欧梵偶然会流露出一份无力感。他曾说,对于这些社会的问题,他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尽一点批评者的责任。这份对文化批评的执著,似乎开启了一条重建21世纪人文精神的可行之路。
二十世纪法国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认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主张城市建设走工业化的道路,住房可以进行批量化的生产。按照大师的观点,很容易得出这样的推论:我们每天都在一个由机器占据的大容器中生活,这个容器就是城市。只不过,我们国家这个“容器”更挤了,以至于很多人感觉自己是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我却觉得城市并没有这么僵硬,它会随着我们关注事物的丰富性而变得柔软起来。作为一个规划和建筑领域从业者,我们每天关注的东西有很多,小到脚下的花草虫兽、人的行为举止,大到一栋高楼的崛起、一座城市的更替。可以说,这些东西是纷繁的复杂的,而又是生动的具体的。一个城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以让我们感观的东西,也就成为了可以供人们置身其中进行体验的城市。城市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背景是下着雨的北京,在积满雨水的道路旁,一位老人孤身蹲在道路排水口旁,清理堵在排水口的垃圾,以疏导雨水口;而旁边的那些车像船一样从“河”中疾驶而过。有博友评论说:“当水淹的时候,看看是谁在真正爱着这个城市?”看到这样的场景,再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对那位老人心生敬意;而更多的遗憾却是心中始终有股凉气,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容易就能上来的那种“凉气”。有时候,也看到博友抱怨:“生在这个城市,长在这个城市,却感觉她越来越陌生了……”一个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城市是属于他们的;而对于那些漂泊在其中的人来说,这个城市又何曾熟悉?同样是这个原因,自己也在反思和求解。反思的是,我们就这样对待我们生活的城市吗?求解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地对待我们生活的城市?但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好好地对待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并逐渐了解和欣赏这座城市。城市有万象,但生活其中,或许只有试着了解它,才能知道它的厚重。我来到青岛的时间虽短,但已慢慢地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有底蕴、有文化、有生活。因为气候比较宜人,曾经有人把青岛排进了全国最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前十名;因为是海滨城市,适合疗养,青岛有大大小小的疗养院;因为有着太多的百年建筑和美丽的街道,也有博友说,假如今生给我一次定居去处的选择机会,青岛是首选。
记得王受之先生在《万科水晶城――历史中建构未来》一书中曾说过,“要了解一个城市,除了在这个城市居住一段时间,熟悉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搞清东南西北之外,你还要跑到这个城市的档案馆、图书馆去寻找这个城市的根,这才算开始;当你找到有关这个城市历史的著作、照片,一头钻进去,城市的形态和形成这种形态的原因逐渐浮现时,你才开始认识这个城市;好多看似矛盾的东西比较清晰了,协调出现了,答案出现了,城市形态的形成原因也就有了答案”。前段时间我开始找了一些关于青岛的资料,包括很有收藏价值的建筑画本。其中,正在读的是一本由德国建筑师托尔斯泰・华纳写作,由青岛市档案馆编译出版的《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就这样,从各种大大小小的建筑实体开始熟悉,到跑城市档案馆、图书馆,带着建筑视角摸索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开始了解和“研究”这座城市。如此一来,我也真的才算是开始!
如果你是建筑师,如果你了解所生活的城市,城市就不会仅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积,更应该是文化理念的聚合与沉淀。
这个社会由个人和各种机构共同构成,然而它们似乎并非组成我们生活空间的全部要素。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他们往往会应邀去建造一些让人们惊讶、吸引人们眼球的高楼大厦,以这种方式与其它普通的建筑区别开来。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建筑师们通常受人们委托去建造一些伟大的建筑,如歌剧院、大型博物馆、银行总部以及分散于异域的奢华酒店等,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因此,公众越来越倾向于将这些建筑看作大师的盛宴,因为它们能够向人们展现某种轰动效应,尽管这种效应与个人或普通市民的生活毫不相关。
长此以往,建筑与人们生活之间似乎有了某种裂痕。为了修复这种裂痕,此次双年展以“共同基础”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将这些建筑一一展示出来。在不否认建筑学与社会生态学之间、建筑学与工艺之间、建筑学与城镇规划之间已经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此次展览的最终目的还是修复建筑学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裂痕。同时,人们顺着这个方向去谈论建筑学,希望帮助建筑师们从他们正经历的“身份危机”中逃离出来的同时,又能让公众有机会对建筑学作深入了解。如此一来,人们会慢慢发现,有些现象存在差异是可能的、允许的,以往他们对这些现象的被动接受也在所难免,不该受到谴责。
今年是思想与悖论交替、创意与冲突并存的一年。此次展览成为建筑师实现自己的创意,在彼此过去与现在的建筑风格中建立一种关联体系的绝佳场所。这是建筑类展览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创新举措。与以往展览中每位建筑师或艺术家独享一处空间来突出他们的参与性不同,今年的展览将会提供众多展览室,里面“塞满”不同建筑师的作品,一同展出。相信今年的展览将会引起广泛“共鸣”。在这里,建筑学、空间以及城镇规划之间的固有联系将会在“共鸣”的标签下重新突显出来。例如,你可以发现建筑师们对参与城市规划的兴趣将会不约而同地集中表现在对现有建筑的修复和都市空间的升级等方面。
此次展览由著名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策划,展馆总面积逾10,000平方米,共展出来自于建筑师、摄影师、艺术家、评论家以及各类学者等的69件作品。
展览时间:2012.08.29-2012.11.25
展览地点:威尼斯绿园城堡和军械库设计国家馆
《建筑技术及设计》(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Technology&Design简称atd,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 994年。主要刊登国内外最新建筑设计作品、精彩建筑实例和建筑技术应用方面的论文,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建筑技术及设计》国际标准刊号:ISSNl006-2661,国内统一刊号:CNll-3548/TU,邮发代号82-680,共130页,定价28元/本,全年336元,大16开全彩色印刷。主要栏目有行业讯息、产品速递、名师档案、专题探索、工程档案、方案篇、技术专栏、人物专访、建筑游廊、特稿等。
2008年《建筑技术及设计》将更加关注建筑,关注建筑技术.关注建筑师,将加强对国内外新锐建筑和先进建筑技术的报道,重点为读者展示国外的新建筑、新设计,并充实产品速递、展览巡礼、建筑评论、建筑书评等栏目的内容,以求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依靠编委会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队的支持,将杂志办出新的特色和亮点。
建筑技术及设计征稿启事
来稿须知
1 工程档案栏目来稿文字介绍字数限定在5000字内,包括建筑师、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其代表作品说明。
2 来稿案例请附效果图、平面剖面图、重要节点构造图、竣工摄影图,请附图注说明等内容。
3 来稿插图请寄原件,照片尽可能采用反转片(正片)或8寸照片,数码照片、效果图、平立剖面图请提供光盘(TIFF格式,分辨率350线以上),CAD线图请转成JPG或T1FF格式。
4 本刊有权对所有来稿进行加工修改,如不愿修改的作者,请来稿附函声明,本刊拥有版权码。
5 资源有限,恕不退稿:三个月内未获录用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
投稿类型
1 工程档案
请注明工程名称(中,英文),设计单位、设计师、摄影,撰文、业主,工程概况等。
2 案例文字介绍
清楚描绘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工程(或方案)的细节设计。
3 设计图
工程(或方案)设计的效果图,平立剖面以及重要节点结构图等。
4 竣工摄影图
工程竣工的专业摄影图(能够反映工程全貌的专业摄影作品约20张左右)。
投稿地址:
100044
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
电话:(010)~68325480
传真:(010)~68302884
投稿邮箱:
《建筑技术及设计》2007年征订
广大读者可在所在地邮局订阅
《建筑技术及设计》每月1期,全年12期
汇款方式:邮汇 银行
付款日期:__年__月__日
订阅由:__年__月__至__年__月止,共__期
金额:__元(元×期数)
订阅人/单位名称:__
地址:__
开户单位:亚太建筑科技信息研究院
开户单位:中行北京新世纪饭店支行
账号:804312859408091001
本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044
电话:(010)68325480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Creation
主管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8537
国内刊号:11-3161/TU
邮发代号:82-88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ART DECO;大光明;邬达克;历史建筑;保护;改建
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几乎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原名大光明大戏院。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一个重要标志。这个昔日的“.远东第一影院”不仅目睹了近八十年来中国电影的兴衰流转,更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活样本。
作为邹达克的代表作之一的大光明电影院,在基地环境处理、内部功能组织、建筑造型、经济、社会效益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平衡。分析其设计过程,更能强烈的感觉到,这是一个经过反复推敲,与基地完美结合,十分贴合上海人既讲究实惠又崇尚新潮的社会心理的优秀建筑,是只有在上海这样特殊的文化土壤中才会产生的成熟作品。①
调研
大光明电影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216号,前身是地处派克路(今黄河路)的卡尔登大戏院。1933年6月建成,占地面积4016平方米,建筑面积790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匈牙利籍建筑师L.E.邬达克设计。
大光明的建筑特点
南立面采取横竖线条交错的形式,黄色面砖饰面
东侧人口处是12扇高大的铬合金钢框玻璃大门(现为10扇)
入口上面有乳白色玻璃板雨篷(已拆),其上是大面积玻璃长窗,形成强烈的竖线条
人口左侧上方为一高达30.5米的方形半透明玻璃灯柱招牌
两大开间的底层门厅宽敞明亮,地面为嵌铜条彩色磨石子(现为红色花岗岩),西侧设售票处,东边设观众服务处
楼梯两边墙上做大理石护壁,并有Art Deco的装饰处理
观众厅平行基地长边布置成钟形,与垂直南京西路的人口门厅轴线有一30度左右的夹角
休息厅设计成腰果形,使门厅和休息厅之间自然过渡
观众厅分上下两层,共有2016个软席座位(楼下1259座,楼上757座)
二层为办公区;舞台设声光控制,舞台下设锅炉房大光明具有Art Deco特点的地方
横竖线条交错的南立面,转角处处理成弧形(图1)
大光明的设计亮点
腰果形的休息厅:一方面能完全贴合观众厅布置,更显宽阔;另一方面使门厅和休息厅之间自然过渡,毫无生硬别扭的转折感,门厅和休息厅浑然一体,空间不大却十分流畅,曲线造型更平添了几分优雅。
玻璃灯塔:与大光明大戏院同时期建成的许多知名电影院,如国泰大戏院、百乐门舞厅、兰心大戏院等都处于街道转角处,地理位置优越,容易引起行人注意,而南京西路高楼林立,要想三层高的电影院脱颖而出,就不得不作巧妙的处理。大光明电影院南立面上高达30.5米的玻璃灯塔就起了关键的作用。灯火通明的夜晚,半透明的塔体显得格外醒目,十分具有招揽性。
大光明设计方案的修改过程
第一轮方案:观众厅与门厅在与南京西路垂直的一轴线上,此轴线上布置一系列三个不同形状的大厅,对称的大楼梯已出现,但不在门厅,而在中间大堂。
第二轮方案:观众厅沿基地长边布置,大楼梯移至人口门厅中,但进人观众厅前仍需经过三个不同的大厅空间,门厅与观众厅之间的轴线变化通过一个六边形的大堂过渡,二楼休息厅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喷泉。然而平面布局转折还比较生硬,形式也不够统一,观众厅前的休息厅也显得过于狭窄。整个立面还比较单薄无力,横竖线条缺乏规律而略显凌乱。
最终方案:沿南京路的立面变得有机生动,人口左上方标志性灯塔出现。
从资料上可以看出,大光明这个影剧院项目绝对是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南京西路临街面狭小,与北面凤阳路也只有两开间的窄长通道相连,基地形状狭长而不规则。可以说,虽然地处跑马厅对面黄金地带,但用地狭隘。要在这么一个地方做一个豪华气派的电影院,实非易事。邬克达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将“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使它毫无拥挤狭窄感,反而因时髦醒目的外观造型,豪华精美的室内空间及一流的观演条件成为沪上最大、最摩登、最知名的影戏院,并获得“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上海是一个敏于接受新事务的城市,在二三十年代建造了一大批具有“Art Deco” 风格的建筑,如沙逊大厦⑤、百老汇大厦⑥、国际饭店⑦等。大光明电影院也不例外,而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象征时髦与豪华的地方,然而1999年,环艺影城开出来之后,大光明一年不如一年,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地处繁华的街区,却只有中年以上的人才能准确地指出上海大光明影院的位置
上海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情况
自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上海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上海市的优秀近代建筑共有398处,在逐步加强单体建筑保护的同时,进行历史地区的环境风貌保护研究。大光明电影院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被国家列为近代优秀文物建筑保护单位。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迅速成长为亚洲最发达、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可喜的是,由于政府的法规限制和保护措施,一些优秀的近代建筑得以保存,大部分依旧保持其原貌,其中的一些公共建筑至今还在使用,如国际饭店。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开发意识,一些历史建筑及城市环境也以空前的速度被慢慢侵蚀、腐化,甚至毁灭。在上海城市开发的浪潮中,一些业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一些建筑的历史价值置之不理,甚至为了迎合所谓的当代品味,将其改造得面目全非,对原有城市中近代建筑及区域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结语
站在繁华的南京西路,面对昔日的“远东第一影院”,失望代替了我的期待与兴奋。距离新世界百货商场不过几百米的地方,这座年久失修的建筑淹没在一排不起眼的小商店中。杂乱的电线充斥着眼球,曾经是点睛之笔的玻璃灯柱早已失去了招揽性,曾经为人称道的黄色外观积满了灰尘,让人几乎无法想象它显赫辉煌的过去,大厅里冷冷清清,只有两侧直通二层休息厅的楼梯可依稀辨出当年的气势。
目前大多数近代历史性建筑仍处在使用之中,这是正常的情况,问题是不应随意改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其应有的价值,而且还能为周围环境增色。例如北京乐善园内的畅观楼,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一座红砖砌筑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原为慈禧太后的西式行宫,现位于动物园内的西北角,目前保存完好,而且也为动物园增添了一处亮丽的风景点。至于对这类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程度则应该根据上述评估的等级区别对待了。
历史建筑是构成现代城市公共记忆的重要特征及元素,她不仅装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也牵引着一个城市的文脉。她所蕴涵的文化、历史及建筑价值早已超过了她本身的价值。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旧的建筑势必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场所的利用也势必更加贴切经济市场的发展,然而,缺乏对历史遗产的反省及认知,随意破坏城市的历史延续性,这样的代价是沉痛的。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上,一些外国建筑师这样评论:“北京和上海都有世界上最好的建筑,但是总的说来,都不是它最好的方式。”我想这个最好的方式就是协调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平衡问题。大光明电影院的没落也许是电影界一个潜在的趋势,但从建筑的改建方面讲,我认为更是一种失败,是业主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必然后果。大光明的名字不再光明,就像没落的贵族,蜷缩在繁华的街边。我想,正确对待历史建筑,引导开发商正确地进行投资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当下,中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实践能量是举世瞩目的。仅2007年,中国在建项目总面积48.2亿平方米,近来建设规模基本都保持年均约14%的增长率递增。《Domus国际中文版》报道的中国项目平均规模是7.8万平方米,是欧洲项目平均规模的15.3倍。
中国目前的高速城市化至2020年将发展为55%,2050年至65%,这意味着上千亿平方米甚至更多的面积将要在短短30多年中盖出来,里面蕴涵的价值创造和就业机会都是巨大的,对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在这样大的机遇面前,设计师具备各种实验、创造品牌和价值的机会和能力。
在如此的建筑大潮中,尽管设计师、学者经常讨论如何改变中国城市面貌、如何可持续发展等,但现实是实践中所有人都在赶进度。在当下五年就能建成200个新城的情况下,无论是政府、开发商、建筑师都无法花太多时间去调研,最后结果显而易见。一位在华多年的美国广告人说:“中国人擅长将批量货品低买高卖,但不擅长做出一个独特的商品。”
另一方面,中国活跃的建筑评论家也和巨大的建设量完全不相匹配,可谓寥寥无几,如果再以一定的专业要求就更是屈指可数。由于缺乏批判性的思考,造成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感。政府想政绩、开发商想卖房、事务所想挣钱、材料商想卖东西——导致现状就是链条上下游各自为政、专业媒体缺位、专业思考缺位。公众需要“偶像”,于是出现各种展览、媒体及公众对所谓“明星建筑师”的热捧,因而让很多建筑师期待一招成名,忽略了在建筑设计生涯中要经历的思考和努力过程,这会影响到行业未来的发展。
每个行业都需要“品牌”来体现行业标准。好比iPhone的成功之道并不是手机业常见的硬件革新,而是通过界面、交互、手感等一系列“软硬结合”的完整设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简单优美的体验,成功地为行业设定了标杆。
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也需要一个带着整体印记的“价值品牌”。“中国价值”不仅是传播策略,也是产业策略。2007年5月,日本政府通过《日本文化产业战略》,强调在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时,要重视“日本品牌”的建设。例如,仿照日本已有的各类国际艺术节的形式举行各种领域的评定活动,加强“日本品牌”为国际受众认知的程度,并在日本或海外举行各类颁奖活动,带动了日本多种本土产业。
发现建筑设计“中国价值”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虽然每个人所处行业链条位置不同,但有同样需要面对未来的挑战——比如能源危机、气候变化,面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基础设施、社会结构变化、生产结构变化等问题。所以,从产业链的每个角度出发,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寻找大家的共同价值。能为行业内更多人公认的,一定会是一个好的、且符合更多人利益的价值,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才能共求行业发展的坚实与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