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

时间:2022-03-16 10:0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文化

第1篇

关键词:音乐 文化 梅里亚姆 音乐人类学

梅里亚姆的三分模式出自其《音乐人类学》第二章“关于民族音乐学的一种理论”里,关于音乐的概念、与音乐相关的行为和音乐声音本身。这个总的原则简单却包罗万象,乐音-音乐本体的丰富性,包括什么样的音乐能够成为乐音,或者说是一种体系;人主动的并以行为来完成创造、体验、维持音乐的过程。包括身体的言语和社会的行为,如演奏者的行为、产生音乐概念的行为,习得行为。概念--行为的概念化和价值的概念化。在“概念”与“行为”范畴的理论阐释上贯彻了“文化”主导的思想,以及音乐就是文化、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

一、三分模式背景

关于三分模式,梅里亚姆称自己的这一模式来自人类学家物质文化的三分模式;人类学视觉艺术的三分模式;吸收当代人类组织的文化:思想方面、社会行为方面、物质产品方面。梅里亚姆的理论模式还继承博阿兹的实证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采纳了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三分模式尤其是受功能主义影响明显,但由于功能主义模式把音乐贬低为文化意义范畴的低级领域,因此梅里亚姆后期三分模式的转变“通过音乐研究文化”是对功能主义的突破,并接受了人类学事实的唯一途径是说明它在一定文化中正在发挥的功能,因此把研究的目标放在把握文化整体与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由此三分模式的音乐研究从方法上得到了新的突破。梅里亚姆的三分模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音乐的存在与发展是与许多人文思潮的理论和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正如在中国,要了解中国的古琴文化,就要了解中国文人音乐,要了解中国文人的出世情怀,了解儒释道家文化,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以及中国人心尚悲的倾向。

二、音乐文化同一性

继承三分模式的形式内核,1960年梅里亚姆提出了在文化中研究音乐,1973年又对此模式进行重大修改,即“研究的是作为文化的音乐”,最后甚至认为“音乐就是文化”。音乐就是文化,学科的属性显现,即音乐不是文化的附属,他们是对等的。即指音乐本体中的存在比如音乐声响、声音、韵律、节奏、色彩、和声、韵律、织体等都是音乐文化,除了这些音乐本体后的作为音乐内容的存在形式,接受者的意识形态和听着对于音乐的心理行为,心理习惯以及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的要求和体会都是音乐也都是文化。按照梅里亚姆的“音乐就是文化”来理解音乐文化的同一性,即听众用对文化的理解、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信仰来评价声音和表演者的行为,这时的音乐不算作音乐,也即音乐还没有形成。当表演者和听众一起来评价音乐产品是,这次用音乐的文化标准作为评价工具。如果这一次的合作成功,即音乐就获得了成功,文化上的概念即得巩固,又继续影响最终以音乐形式出现的表演者的行为。如达不到一致,即产品不成功,表演者的概念和表演者的行为就必须改变,这样才能使音乐产生。因此音乐就是文化促使梅里亚姆在原先三分模式的基础上概念中又添加了行为的、价值的因素,行为中增加言语的身体的社会的因素,乐音中又加入了有结构的因素,从“最初的研究的模式”转移到现在这个产生和体验的音乐的模式。

三、音乐文化多样性

总体而言,无论是原先的模式,还是新的模式,都体现了梅里亚姆的对于民族音乐学的构建建立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之上,通读解读这一模式,在作者眼里,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样式,音乐通过自身的特征与规律表现出人类精神需求,因而首先将文化现象置身于整个文化之中,体现的是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而摒弃了音乐的发展的单一性,这些多元性体现在:其一、把与之相关的各个学科,如民俗、人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学科联系起来,以落实到具体概念追述各种音乐的历史,因此使得该学科既有音乐的特色,又有文化的特色;二是深入到音乐发展的内在本质,为我们今天认识、传承、发展音乐,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参考意义,梅里亚姆的音乐文化模式与多种学科的交叉离不开,在其民族音乐学领域他的理论模式音乐生理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等音乐学的分支,以及受到人类学的语言分析、主位、客位的研究等分不开,这里涉及了多元载体的定位。体现了民族音乐学发展的新方向:结合其它多种学科在深层的文化和文化背景中中剖析全球多元的音乐文化中各类现象,以达到该学科的发展要求,研究人类的音乐表现行为、音乐的形成过程和该音乐成品与它所处的文化语境的基源关系,这已成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民族音乐学的定位。

透过梅里亚姆的三分模式,可以发现,音乐的研究应放在文化中,同时也应将音乐视为一种文化,或者音乐就是文化。任何从整体面貌所观察的音乐,都是源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音乐就是文化”将文化置于音乐的包围之中,这种视角主要的解读重心便是音乐置身其中的文化语境及其对音乐的影响。音乐在此是被置于文化“之中”,音乐为文化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这种大的背景里,音乐确乎文化的经历,不仅履行和完成具体的社会功用与文化功能,也不仅仅是文化的价值隐喻符号,它有可能凭借自己的魅力和感召直接成为文化的精神化身。

参考文献:

[1][美]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M].穆谦译,陈铭道校.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修海林.关于“音乐是什么”的理论模式及其不同思考方式[J].音乐艺术,2003,(04).

第2篇

从民族源流学研究来看,西南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便有土著居民生存,现在彝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古代氐羌系统民族的分支,其在历史时期有一个从北向南的迁徙过程,故其民族形成沿横断山脉纵列河谷从北向南分布的特点。这与彝族从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极为吻合。从我国现存最大的川南彝族聚居区来看,他们主要聚居于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马边、峨边彝族自治县,以及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一些彝族小聚居地。“其所居,崖险箐深。”关于彝族居住环境的险峻,《两朝平攘录•都蛮》有所描绘:“地界川贵,险据万山,三面阻夷,其窟穴为九丝,山形盘礴岪郁。上修广可容万灶而四嵎峭崖,崇峦壁立。外限深箐,为蛮中天险(或云昔人以丝从高阜围之,九两方匝,故得名)。其外东北为鸡冠岭、都都寨、凌霄峰三冈,皆峻壁数千仞。拔地而起,旁仅窄迳。行不得列骑,中间陇坂幽筱,虺蟠蜿引,凿空而后可度。三山鼎立,为九丝外障。入九丝所必由,令人守其上,则十万之众,势难飞越。舆地约四五百里,而连属者二省,切近者七邑。”由此可见一斑。现存凉山彝族聚居区凉山山脉由东而西,北起大渡河,南及金沙江,海拔约300~5959米,地表高差悬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将大凉山脉分割为条状,向南展布,从而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高山峡谷。[而泸州古蔺、叙永彝族主要聚居区,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赤水河流域上游四川盆地南沿向云贵高原抬高地带,史称夜郎、乌蒙、茫部地区,海拔约800~1700米的高寒山区。可见,川南彝族整体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高山险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长期的狩猎及山地农耕生活使川南彝民养成了强悍的性格。而高山深谷、四周闭塞,又使他们较长时间保留了远古民族豁达善舞的风尚。古人云:诗以言志,歌以传声,舞以动容,乐以击节。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生存环境如何改变,彝族先民始终不渝地保存着本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并不断自觉支撑着族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认同,彝族民间音乐成为川南地区彝族文化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川南彝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为了厘清川南彝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彝族的迁徙发展史,因为川南彝族作为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历史和彝族的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彝族族源说,目前主要有“北来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氐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各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云南土著说”则认为,云南自古便是彝族先民的发祥地,今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境外各地彝族皆发源于云南的土著居民。但学术界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按“北下”迁移这一学说。氐、羌民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商代就已屡见于史册。《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献和考古资料证实,氐羌先民早在史前到战国秦汉时期,从中国西部高原经松潘草地到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又沿岷江和大渡河(其后转安宁河)河谷南下,而达云南的鲁甸、昭通、昆明、大理及贵州毕节等地,通向西南的广大地区。关于这一说法,古文献《后汉书•西羌传》上有羌人南迁的较早记载:“羌无戈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迹,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其中“旄牛种,越嶲羌”,就是彝语支各族的先民。彝族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沿大渡河及安宁河至滇东、黔西及昆明一带,最后在滇、川、黔、桂定居下来,完成了游牧到农业定居的转变。长期从事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蓝勇先生用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结论,结合考古学和现代人类学的资料去分析民族源流及其民族文化,探索其民族源流的地理特征,也认为彝族的遗传位置在中国西北的北部地区,民族确有从北向南迁移过程,属藏缅语族,是古氐羌系族后裔。且从现在对彝族体质人类学、遗传拓扑学的研究表明,彝族中存在“黑彝”和“白彝”之分,从体质特征上讲,“黑彝”更有明显的西北亚人种特征,而历史上“黑彝”多以奴隶主的身份出现,可能就是彝族最早的主休民族核心,而“白彝”可能是后来的迁徙过程中融合进去的。川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撑。从其族源及迁徒发展来看,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迁,抑或与汉、藏、回、蒙古、苗、傈僳、纳西、布依、傣、壮族等多民族杂居,虽不同的信仰、文化历经碰撞、融合,但彝族独特的文化最终得以发展。一代代川南彝民以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或口口相传先民迁徙的足迹,或颂扬彝民的勤劳勇敢,或表现劳动的五谷丰登,或聆听生活的酸甜苦辣,或反映历史传说,或象征幸福爱情,用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心中的喜怒哀乐。

二、川南彝族音乐的民俗文化背景

彝族音乐文化的最原始的源流在于娱民娱情。彝族音乐文化非常发达。彝族人民继承了古氐羌人能歌善舞传统,将音乐文化艺术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远古时期,因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彝族人尤其信奉天神,认为一切皆为神的意旨,是不可违也不可战胜的。因此,凡是人所不能之事都交由天神来裁决,久而久之,逐渐固化为彝民族传统习俗,即今天依然盛行于彝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祭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期满月、修房造屋等庆典活动。在原始的祭祀天神活动中,彝民族早期的舞蹈、音乐也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这些舞蹈、音乐最终固化下来,成为各种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渐具彝民族特色。彝谚云:“唱歌有三种,一是高兴时唱、一是悲伤时、死人时唱,一是在山上放牧时唱”;“调子有三种,一是沙居(高兴),一是煞举(悲伤、忧愁),一是尼布嘿布合(禽兽雀鸟叫)”。无论是在劳动间隙,还是在过年过节以及婚丧嫁娶等重大日子,彝族群众都要以欢快朴实且又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歌舞来抒感,自我娱乐。彝族的主要节日是火把节和彝历年,这是彝族最隆重而又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每逢彝历年,除了杀年猪、敬祖灵,彝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狂欢。人们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地串门喝年酒,弹月琴、唱年歌,这家喝,那家闹,尽情欢娱。姑娘们流蜜的口弦琴音撩拨着一颗颗火热的心,令人动容;青年男女们倾情对歌令阿哥们倾心,让阿妹们醉心;男人们“支依博”(即串家串户地喝酒),边饮边歌,氐羌族系豪放血统展现无余。同样,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人的狂欢节,也是中国的狂欢节。它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节日风情,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节日期间,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选美等彝族传统文娱活动,人们穿上节日盛装聚集于火把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热闹非凡。彝族传统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外,在其他场合,彝族音乐文化也多有表现。聚居于泸州叙永咪苏坝及周边地区的彝族,但凡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期满月、修房造屋,甚至小孩剃毛头等,请唢呐匠吹奏是必不可少的,往往一个生产、生活的活动现场,根据亲友情况,可能会出现一对或若干对唢呐闹场,人们通过音乐形式传递祝福与吉祥,反映了彝族古代生活文明。

三、结语

彝族音乐与其民族一样历史悠久,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积淀,它已完全融入彝族人民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与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丰富和活跃彝族人民精神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具有不可或缺的深远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彝族人民生活聚居区连同它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日益受到世人青睐,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在旅游发展大潮中,如何既保护好彝族优秀文化遗产与优美生态环境,又展示好彝族民俗文化和音乐文化魅力,正考验着当地各级政府。(本文作者:张小燕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3篇

关键词:彝族 音乐文化 特质 分析

彝族音乐,是彝族人民在辛勤的劳动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而沉淀下来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彝族音乐是通过将当地的风俗和音乐形式融为一体,从而将人们真实的内心情感以及外界环境进行沟通的一种珍贵的文化艺术形式。对彝族音乐文化特质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更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从而加强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一、研究彝族音乐文化特质的意义

对我国彝族文化特质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的文化种类,从而增强的民族自信心。不论什么样的文化艺术产品,都不可能在绝对独立的状态下实现进步和发展,在它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跟其他因素进行联系,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站在文化生态学的角度上,对彝族音乐文化特质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该文化的发展。

二、彝族音乐文化的组成形态

从彝族的覆盖范围来说,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从彝族音乐的组成形态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态:

(一)民歌

所谓民歌,就是从事劳作的人民自己创作并利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歌曲,是通过口耳相传进行传播的。彝族民歌主要特点有:内容丰富、结构朴素、讲究押韵、旋律优美、感情粗狂等,就算是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彝族的民歌也依然保持这最原始的形态和特点。我们可以将根据民歌演唱的内容和演唱的意义分为叙事歌、风俗歌、爱情歌等等。按照民歌的曲调划分,可以分为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二)乐器

在很多的彝族音乐中,彝族人都使用了乐器进行配合,有时候他们还会借助一些自然界中的“乐器”来进行演奏,在他们身上,就连一片树叶都会变成悦耳的乐器。从彝族音乐常用的乐器来看,种类非常丰富,不仅有吹奏乐器、奏击乐器,还有弹奏的乐器。

(三)彝剧

彝剧也是彝族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彝剧主要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是将彝族民歌以及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音乐形式,彝剧产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乡,在当时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境内比较盛行。从彝剧的组成内容来看,主要是山歌小调、舞曲音乐以及器乐音乐、民间的祭祀音乐等等。从表演的形式来看,主要采用彝族的诙谐幽默汉语彝腔为主,兼有民间舞蹈、舞步和身段。在表演中涉及到的表演乐器主要有彝族小二胡、弦子(月琴)、小闷笛、小三弦、竹笛、芦笙等等。从彝剧诞生发展至今,彝剧已经成功地创作出了成百上千个剧目,其中耳熟能详的小彝剧有《半夜羊叫》、《双叩门》、《掌火人》、《穆勒祭爹》等等。大型彝剧有《哀牢春秋》、《疯娘》、《咪依噜》、《铜鼓祭》、《藏金贵》、《杨善州》。

三、彝族音乐文化的特质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彝族音乐文化沉淀下来了一些自己独特的特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方面;

(一)植根民间

彝族音乐文化是彝族人民在多年的生活经历中逐渐沉淀下来的,这也是当地人民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掌握和学习的,久而久之,彝族音乐文化就变成对当地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对于现在的彝族人民来说,彝族音乐文化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并且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于不同地区的彝族音乐文化,表现的形式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具有自身代表性的文化。

(二)独具个性

彝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桥梁,实现了同一地区的居民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风俗、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彝族音乐文化除了作为区域社会统一性的依据,也是区域社会个性的依据。从彝族音乐文化的创造内容上看,丰富多彩,从民间诗歌到毕摩传承的诗歌,不论从诗歌的表达形式还是语言使用上,都体现着自身的个性。在展现自身特有的音乐特色的时候又不失艺术风格。

(三)走出山地

随着彝族音乐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彝族音乐逐渐进入了繁荣的新时期,这使一些传统而古老的诗歌和说唱艺术重新绽放出灿烂的光芒。另外,彝族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原创音乐创作者,这将彝族音乐文化带出了山地,带进了世界。

四、结语

要促进彝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弄清楚彝族音乐文化的组成形态以及特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就如何维护和发展彝族音乐文化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彝族音乐在现代文化生态背景下能够更为自如地应对生存危机,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凯模.彝族音乐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9.

第4篇

叶文玲有言曰:“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笔者有感而言之——音乐是我灵魂的交流的介质,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从伯牙钟子期之时的“高山流水觅知音”,到如今西方交响乐与东方民族园融合响彻各大乐堂,音乐都是艺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

音乐不分国籍,它连通了各国的文化。无论是那种高贵典雅的钢琴长笛,还是极其接地气的二胡唢呐,音乐带给人的美德享受都是一致的。闪电少女中,东方乐器与西方乐器之间的大比拼便是一个很好的实例。东方乐器可以奏出《野蜂飞舞》华章,而西方乐器也可以演奏出《百鸟朝凤》的旋律。这已经不仅是音乐音乐之间的教会,也是灵魂之间文化之间的交流。

当然音乐并不局限于乐器。流行曲目,传统民歌也归为其类。但无论风格地域还是鱼种,人们对音乐深深的热爱无不相通。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不可替代。这是属于灵魂的对话,音乐是灵魂交流的介质,文化交流的桥梁。

音乐不分高低贵贱。无论是大排场消耗巨资的大作,一会儿是个人创作家费尽心思的创作,甚至是某音乐爱好者灵光一现的一句哼唱,其对美的传递是不会改变的。音乐是公平的,他抛开了一切物质的影响,而是对旋律节奏音色的传递。他是抛弃了一切俗物凡尘之后,单单对灵魂的感染。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何种信仰,流淌何种血液音乐,都能使人陶醉其中。

音乐是灵魂教育的介质,文化交流的桥梁。闭上双眼倾听音乐总能触及人内心的深处。或悲凉或雄壮,或欣喜或疯狂。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无需多说便能够感受的到。包括前段时间热播的经典咏流传,将经过岁月沉淀的古诗词改编成音乐的形式加以传承。于是乎,那些曾经看上去枯燥难懂的诗句,其中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深意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不仅是国人,许多外国朋友也被感染,纷纷加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行列中。音乐家所想表达之意,只需用心去听歌词或旋律,灵魂间的对话。文化之间的交流皆包括于此。如果说上帝将他的癫狂最先染给人类的化画师,那么上帝一定将他的内心深处的柔软传递类的人间的音乐家。无论是资深音乐家还是音乐毫无接触的小白,无论是西方古典乐的爱好者,亦或是东方民族乐的老艺术家,都能感触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凉,或者是《欢乐颂》的快活。即便每个人的理解会有偏差,但大意却兼容所悟。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音乐是灵魂交流的介质,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5篇

媒体(WeMedia)又被称为私媒体、草根媒体、公民媒体、参与式媒体或第五代媒体,是一个伴随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尚未在学界完全形成共识。本文拟结合我国实际,将其限定为:在互联网和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构成的信息技术平台上出现的网络论坛、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等个性化传播形式。它与书籍、报纸、广播、电视、机构(组织)门户网站等大众媒介相比,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互动性等特征。互联网虚拟社区早已进入人类学的研究领域,音乐学界也有学者提出关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音乐田野的倡议。笔者认为,近年迅猛发展起来的自媒体平台,如同互联网上的“民间社会”,与承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民间土壤具有诸多相似性,所以探讨在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研究中如何对待和使用自媒体平台是一个更具必要性和针对性的问题。

一、自媒体平台是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栖身的虚拟家园

自录音技术问世后,音乐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就开启了新纪元,音像同步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再次强化了它的传播和发展。虽然这些技术也给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时至今日,数字音像化仍是保存和传播音乐最合适的方式。对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文化品种而言,将其数字音像化在目前看来更是迫不急待的事。但无论是专门机构还是专家学者,需要做的事似乎都很多,而时间、精力、财力等也都很有限。传统音乐文化体量丰富,分布面广,对其进行收集更非专业机构和专门人员所能完成。在当代信息化进程中,互联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无论在山寨水乡还是牧区渔村,都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各地、各民族中已有而且还会有不少接受过现代教育又关心家乡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局内人(当然也还有一些造访他们的旅行者),他们无论是身在故园,还是离散他乡,都可能随时利用手中的设备拍下一个个携带“我文化“”我特色”信息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这样,自媒体平台实际上就成了一个展示“我眼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阔空间。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某省传统乐种①为例,仅通过360和百度这两个搜索引擎,我们就可以看到若干视频。通过对上传者资料的粗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类视频大多来自局内人和造访他们的旅行者的自媒体。这些数据肯定不精确,但也不是全部无效。其间可能有重复的,也有名实不一的,当然因文件名与搜索关键词不同还未被统计进来的。但总的来看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尽管良莠不齐,可也不乏珍品。20世纪70年代,集真实直观、声像兼容、传播广泛、易于保存等影视特点和理论性、学术性等人类学特征于一体的影视人类学已发展为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我国音乐学界也早有专家学者发出过尽快摄制“影视音乐民族志”之类的倡议。但若聚焦传统音乐研究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大众传媒中出现的介绍宣传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影音作品不少,可是能作为影视音乐民族志的作品在我国似乎还并不多见。当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消亡前还未能被我们本已拥有的技术留下音像的时候,我们也只是留下遗憾。不过我们发现,有了自媒体平台和局内人及其他热心人士的参与,大众媒体、专门机构和专家学者还来不及顾及的许多传统音乐遗产正在互联网上不断现身,甚至可以说得以重生。

二、自媒体平台是进入传统音乐文化田野的新路径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研究也是一种保护手段。从目前来看,田野调查仍然是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主要方法。不过,由于各地特别是承载大部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乡村都已出现了频繁的人口流动、传统族群的离散、成员生产关系的改变等诸多现象,传统田野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在这个现实面前,采用新的技术,开辟新的路径,启用新的范式,是减少、克服传统调查方法的受限和缺陷的一个思路。自媒体的发展,为这一思路的实践提供了可能。在此,笔者列出以下几点:1.通过自媒体发现田野。在学术界,有学者将学术调野点分为“熟地”和“生地”两种。通常来说,如果需要到已有多轮学者研究过的田野点,也就是所谓的“熟地”进行研究,一般较容易找到进入的线索。但要去发现一个无人或少有人涉足过的田野点,也就是所谓的“生地”,可能就需要一些特别的信息或“机缘”了。今天的自媒体平台,提供了许多“熟地”“生地”的信息。2.通过自媒体沟通田野。自媒体有定向传播的特点,通过自媒体音乐遗产信息的网友往往是认同该遗产的局内人或旅行者、研究者。自媒体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某一个平台(比如个人主页、博客或论坛)时,都会留下者的信息。有真名,亦有网名,但网名在现实中都有对应的主体。所以就一般而言,尽管这些网友的真实身份可能一时不明,但大多能通过他们留在个人主页、博客、论坛等平台上的信息,联系上现实中的本人,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中,由生变熟。3.通过自媒体鸟瞰田野。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正源源不断地被上传到互联网,有的关联信息在量上已接近甚至远远超过一个具体田野点的材料,如上表统计的“芦笙音乐“”侗族大歌”等视频资料,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中恐怕没有哪一个具体的田野点能收集到这个量。另外,自媒体也不只有视频这种内容和形式,还有文字、图符、超文本等内容,这实际上已构成一种新的虚拟的“数字化田野”。通过自媒体平台,研究者可以鸟瞰拟调查的田野。

三、利用自媒体平台做“田野调查”

自媒体平台既是一个存现音乐遗产的空间,还是一个由个人以信息为媒体主动自发形成的虚拟真实社会。这里有音乐文化研究所需的音、图、像,还有网民的许多相关言论。对于研究者来说,它既是获取研究材料的路径,也是体验音乐文化遗产的“田野”,而且是可以让许多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延年益寿,甚至开枝散叶的新“田野”。只不过与传统意义上的实地田野相比,它有相似,也有相异。所以在这个“田野”上做研究,也需要传统方法之外的一些新方法。

(一)自媒体“田野”调查的理论基础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音乐文化遗产的虚拟“田野”,同时它也提供了进入现实田野的路径。传统的田野调查方式通过自媒体平台和即时的视讯软件(如QQ、微信)和通讯工具(如手机、电话),也可以实现对自媒体田野的一些调查工作。但自媒体毕竟是有自身特点的“田野”,所以还需要探索更为适用的理论。1.马库斯的多点民族志理念1984年,乔治E.马库斯(GeorgeE.Marcus)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民族志的当代问题》(ContemporaryProblemsofEthnographyintheModemWorldSystem)一文中,提出了“多点民族志”(multi-sitedethnography)的理念。1996年,他又在“Ethnographyin/oftheWorldSystem:theEmergenceofMulti-SitedEthnography”一文中进行了总结性阐述。②马库斯认为,传统的民族志研究通常是单点的(single-sited),即研究者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长期的田野研究。但在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乡村,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交流、文化的融合都已成为普遍的事实,故全球化背景下某一地点的社会文化研究,应拓展单点民族志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追踪和关系探讨,进而揭示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结构变迁。③2.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思维方式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May-er-Sch觟nberger)与肯尼思库克耶(KennethCukier)合著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BigData:ARevolutionThatWillTransformHowWeLive,Work,andThink)一书于2013年面世。该著提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是一个被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带入的以“PB”(1024T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新时代。面对“大数据”,信息分析将出现三个转变:一是信息分析“更多”,研究者将面对全体数据而非随机样本;二是信息分析“更杂”,它要求研究者在扩大数据规模时要学会拥抱“混乱”;三是信息分析“更相关”,需要研究者善于找出原本毫无关系的数据间的“关联性”。其中第三个转变,也即对信息分析“更相关”的认识最为重要。④马库斯的“多点”理论提醒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要注意进行多角度的追踪和探讨。舍恩伯格提出的“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拥抱混杂”“寻找关联”等思维方式在音乐遗产的自媒体平台研究中也是有启发性的,可借鉴的。这一思维方式与马库斯“多点”理念的结合,即为利用自媒体平台做“田野调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自媒体“田野”调查的方法1.蹲点与追踪蹲点调查法即指长期在一些相对具备规模(有一定文化空间意义)的论坛或虚拟社区进行调查。与在现实田野中的住居式参与观察方式相似,研究者可以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虚拟社区进行长时期的关注。不同的是,对于一个研究个体而言,通常只能在一个现实的田野中进行考察,而面对自媒体平台,则可以同时以“会员”(虚拟局内人)的身份对若干虚拟社区进行实时关注。追踪调查法即指研究者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信息进行“多点式”或“环链式”考察。这种方法在我国传统音乐的调查中早已使用,只是由于研究目标和研究者的时间、精力、财力等各种原因,一般都没有做得如理想中那样系统。但有了自媒体平台,追踪调查法在很大程度上可让研究者摆脱时间、精力、财力等因素的制约,像马库斯所提出的那样更大范围、更宽视野、更深层次地考察音乐文化遗产。另外,自媒体平台上的超文本,即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本身就是基于“追踪”的思维设计的功能,为追踪调查又增加了一个便捷的通道。2.辨伪与遴选众所周知,科技是把双刃剑。自媒体平台为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便捷通道和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因为这种不设底限的便捷性和鱼龙混杂的丰富性而给调查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相比实地田野调查,信息的辨伪和遴选在自媒体“田野调查”中显得更加重要。从实际情况看,自媒体平台上的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讹误,辨识难度较大。以视频信息为例,常见的不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假名托古。者为资料标注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类的标签,但实际上可能是假借传统名义以突出其特色。(2)张冠李戴。即者资料标注的是此地、此民族、此乐种或此乐曲等信息,而实际可能完全不同。(3)攀龙附凤。即者有意或无意将资料标注为某一知名度较高的乐种,但其实不是。(4)移花接木。即者或制作者利用蒙太奇技术从不同的音(视)频素材中剪辑组合而成的资料。针对上述情况和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辨伪方法。笔者认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1)文献印证。借鉴我国传统学术研究中实物与文献印证的“物文印证法”、文献与文献互证的“文文互证法”等方法,利用文献与视频、视频与视频相互印证的方法来辨识资料。(2)音声鉴别。利用已有的音乐经验,辨别视频中音声信息的真伪与价值。(3)图像鉴定。视频图像暗含着拍摄技术与场景的信息,通过光线明暗、景深倒影、场景转换、影音同期、穿帮镜头等技术细节可以识别出视频资料的一些摄制信息。(4)网民言论。具有公开性、即时性的自媒体平台信息,不只有研究者在关注,还可能为其所标称文化的局内人和其他知情者、关注者所获悉,这些局内人和知情者、关注者可能会针对信息发言,这些言论可以为研究者对信息的辨伪提供有意义的佐证。(5)实地调查。自媒体平台毕竟是一个几乎没有准入机制和质检员的信息集市,对于严谨的学术研究来说,重要的、关键的信息还需要研究者亲临实地调查,予以确证。

四、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

自媒体平台使用的便捷性、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和低成本等优点为专家学者传播传统音乐文化、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主张提供了理想的空间和渠道。站在一个传统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的角度,笔者还期望能通过更多专家学者的自媒体平台,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来自田野的,在公共媒体上鲜见的传统音乐音像。每位从事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有自己关注的对象和收集的音像,希望专家学者们从中遴选出一些音像资料特别是那些珍稀的,当下已很难听到、见到的传统音乐音像资料在自己的博客、日志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并最好针对普通的传统音乐爱好者配上专业的解说或介绍。2.经专家学者系统整理的对某一地域、民族或乐种、乐人等传统音乐文化事象的研究成果。希望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影响、专业视角和通过音、谱、图、文、像等各种形式对某一传统音乐文化事象相关研究成果的立体呈现,引起相关音乐文化主体对本地区、本民族或本族群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心,激发文化自豪感,从而促进他们主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动。当然,由于现有的法律规约对基于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还有许多未及之处,学者在使用自媒体平台时,要有科学和伦理的自律意识,要顾及知识产权、主体心理、文化信仰和禁忌等问题。

五、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穿透力;感染力;琅琅上口;声画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J60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96-02

近年来,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在中国市场上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媒体宣传,而在媒体宣传上,谁打的广告越响,消费者倾向于尝试这种商品的情绪越大。广告在传媒过程之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以电视广告为例,其运用数字化的视频特效与音效技术相结合,利用各种意象制造幻觉来表达物体的理想状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广告创作者们在制作广告时,根据人们的消费心理,制作出能够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记忆的商品广告来推销商品。

一、电视广告中的声音及声音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

(一)电视广告中的声音。电视广告的听觉形象包括语言、音乐和音效,这是一种给人以丰富想象的无形的形象。它们相互交织,以听觉造型的方式与视觉造型一起共同构成影视艺术的美学形态。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具有补充并加强视觉效果,使电视画面的信息更加完整突出的作用。电视广告应充分运用声音的听觉特性,重视广告声音与广告画面的和谐统一。对于电视广告的听觉形象的建立,也要遵循声音相对于画面的真实性原则。什么样的环境和行为,就产生什么样的声音,这是忠实于声音要素的准则。

(二)声音的作用及与画面的关系。声音在广告中与画面分工,共同承担传递信息的任务。听觉媒体早于视觉媒体的出现,因此脱离了声音的画面信息的传递则肯定是不充分、不全面的。只有做到视听统一,才能使人们接受完整信息和所表达的内容。影视画面向观众展示着一个个情景,但仅仅靠画面是无法规定观众的情绪走向的,画面音乐可以规定人们的情绪走向。观众可以根据广告创意者的思维逻辑进行拓展,增加记忆概念,表达画面难以表现的思想内容。有些广告画面在表述上不够明确,或者说画面无法强化和清楚表达某一概念时,可以用音响效果来加以注释。

用声音效果可以增加画面之外的空间范围。画外音能扩大画面信息含量,使广告表现的不仅仅是画面上所看见的还包括画面之外的相关内容。电视广告是广告的最高形式,音乐是电视广告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音乐在影视艺术中具有暗示、象征、强化画面,烘托气氛的作用。

美国著名广告人曼尔玛在谈到广告创作艺术时也曾说到“不要卖牛排,要卖炸牛排似的吱吱声。”这句话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声音会在一则广告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因而我们有必要重视声音这一特殊的广告表现载体。

以广告创意歌曲为例,在创意广告歌曲时就一定要注意歌词的简洁明快,易唱易记,琅琅上口,曲调要熟悉动听,让人爱听。普通受众对某一则广告的最终记忆往往浓缩为一句话甚至一种特殊的音效。声音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它能够让人们集中起精力去注意某一事物。《电视广告视听形象与表现》中曾提到“音响也是画面的一个决定性的构成部分,因为它再现了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感觉到的人和事物的环境时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听觉范围实际上任何时候都包括周围的全部空间,而我们的视觉却不能同时看到60°以上的空间,甚至在专心观察时也只能勉强看到30°,而声音却是360°的空间。”这充分说明了唤起人的记忆力的最原始,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人的听觉。就瞬间唤起受众的注意而言,听觉无疑是优于视觉的重要器官。

声音与画面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综合艺术,它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自于视听综合造型。一方面,声音离不开画面。另一方面,画面也需要声音的补充和丰富。有时要表现的画面内容不雅或者不好表现,用声音来表现,也能够给观众们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画面和声音既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独立。所以,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并不只是对画面的说明和注释,而同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审美造型手段。声音与画面相互配合,便形成了声画蒙太奇。

二、消费者接受广告的一般过程及广告制作重点

消费者作为市场上的直接群体,对于产品的研发、制作过程并不完全了解,他所获得的第一信息可能就是广告,所以他的关注点就在广告上。广告创意人员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采用联想和暗示的手法形象地情景展现出美妙的气氛,在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后,产生美好联想的意境,同时使广告具有导向目的以烘托产品,影视广告独特的视听有时在营造意境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往往能够营造某种境界,让受众置身于浓郁气氛之中,仿佛进入一个新的境地,可以从中领略美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接受美的熏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步伐也不断地加快,人人都在围着事业而奋斗的同时,人们似乎对行业以外的东西的接触面积就少之又少了。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强。可是,繁忙的生活使其不能直接全面地去了解一种商品的性质。于是,广告就在这方面起到了独到的作用,在人们上下班的路上,在人们吃饭休息的空隙中,广告就作为一种媒介的身份出现,去介绍商品,吸引消费者。

好的广告片能化解我们心中的压抑、焦虑和不安,让我们看完后,美美的浮想联翩一番,再不断地回味其中的韵味。它总是要有一个醒目的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接着是丰富的内容让观众朋友们兴趣盎然地去欣赏它,以至于产生一种占有的欲望,再通过最后的一个暗示或是效果的加强,使受众者对广告内容的记忆加强,对内容占有欲加强,最终促成广告商的目的,对商品起到一个很好的推销作用。广告的功能不只是为了引导消费,同时也是作为被消费物品而存在的。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影片中的开头5秒和结尾5秒钟。前5秒钟的广告音效是抓住观众注意力的关键,观众们会为突然间耳目一新的声音所吸引,想去看个究竟到底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用处。而后5秒钟的广告音效是加深观众记忆的“回马枪”,在观众们欣赏完一则美妙的广告之后,在其享受与慢慢淡忘的时候再给他们强调一下要表达的广告内容,让其加深印象,也是帮助消费者牢记并促成购买行为的重要途径。

因此,广告商在创作广告的时候往往抓住这两个5秒钟,制作出让人过目难忘的广告,同时也创造出了自己的商品品牌。广告中的声画构成各个要素之间高度和谐整合,而不是声画“两张皮”,各行各事。这样,才有利于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并塑造出完美的商品形象,才有利于商品广告的流通。

作者简介:

第7篇

【摘 要】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文化和音乐,从文化的社会特征来解读音乐的功能属性,流行音乐发展成一种影响巨大的大众文化,是流行音乐的流行社会属性和它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流行音乐是反映社会亚文化特征的主题。文化与音乐史相互依存,互为驱动的。

【关键词】文化 音乐文化 关系

流行音乐实际上就是大众音乐、都市音乐,它最基本的特征是时代性,时代造就于这个时代相符合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反映这个时代的发展痕迹。在我们分析音乐和文化的时候,会发现文化和它的各种不同表现门类如语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当我们把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立门类来看待时,音乐及其文化同样也是处于一种相互包含的关系之中。所以,音乐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只有在相互联系的辩证过程中,才能对他们各自进行较为完整的分析。

实际上,人们在提及音乐和文化这两个关联概念时,也总是把它们并提,合称为“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一个在音乐学文论中出现最为普遍的关联性复合概念,由于所有的音乐毫无例外地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因此我们说“音乐”是文化的音乐;由于所有包含在音乐中的文化属性都必然外化为具体的音乐形式,因此我们说“文化”是音乐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可以用来涵盖许多事物和现象的性质的抽象概念,而不是某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代名称。如果我们可以把某种事物或现象看做是一种“文化”的话,并不是说这种事物或现象就是文化本身,而是指在这种事物或现象中包含了可以称之为“文化”的某种属性。同理,流行音乐就是流行音乐,而不是任何其他事物;说流行音乐是一种文化,并不是说流行音乐形式本身就是文化,而是指在表现为音乐形式的这种事物中包含了或隐含着文化的属性。近几年流行歌坛刮起了“中国风”,特别是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中国风作品,他的歌曲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达到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氛围。他的音乐为什么能影响一代人?他的中国风是刻意添加的吗?笔者认为不是,只是他把内心的文化底蕴结合音乐自然的流露。他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这里的文化包括音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文学等,是一个包容体。我们的音乐创造都是在我们早已被建构的思想、情感、艺术规则等模式下创造出来的,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欣赏和接受音乐的。例如,在农村生长的孩子可能自小从当地山歌、小曲、地方戏接受音乐传统;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自幼从艺术歌曲、流行音乐和歌剧、舞剧接受音乐熏陶;进入音乐学院深造过的学生则被来自西方的音体系模式所模塑。每个人欣赏音乐、表演音乐或创作音乐的过程,都是经过被他所处环境中的文化程序所格式化的过程,因此他们的音乐作品风格、音乐艺术技巧、音乐审美习惯等,也都是被特定文化程序格式化的结果。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创造出什么样的音乐,形成什么样的音乐文化模式,完全取决于该社会范围内特定的审美习惯和艺术情趣,而特定的审美习惯和艺术情趣又与该社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密切相关。因此,每个民族、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模式。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文化意识的载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社会娱乐圈的音乐生活需要,作为大众文化,流行音乐大多是以社会一般平民或亚文化群为文化的接受群体,因此更为注重和强调自身的娱乐性、消遣性。

近年来,华语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消费中心由港台转移到大陆,其动因是与大陆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的,无法将都市文化放置入无视经济背景的真空之中。因此,当代都市社会中,文化与经济不再是一对相互独立的领域范畴,而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为影响。在传统封闭的社会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受到经济与政治的控制,甚至是隶属于政治与经济。然而,处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都市文化与经济达成互动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既对政治和经济发挥反作用。例如,流行文化对都市大众的整合,以及文化对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日趋强大。与此同时,流行文化摇身演变成经济乃至政治的一部分,即被整合在都市商业消费之中,文化从上层建筑沦为经济基础。另外我们从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上也能看出这点,流行音乐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决定了流行音乐文化功能对社会及人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的指向等等,而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作为流行音乐文化属性、文化特征在社会实践中的呈现,进一步证实了流行音乐文化属性的本质存在。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文化属性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又必然受到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总而言之,流行音乐中的音乐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它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和谐,流行音乐依存文化而发展,文化又决定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音乐要紧抓文化,文化要借助音乐这个翅膀才能更好的传播。也只有这样流行音乐才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第8篇

摘 要: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被限制为理论的知识性传授和形式技巧的技术性学习。这无论对音乐的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一种严重的弊病。随着人们对音乐本质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只从音乐的本体认识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产生音乐的土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内涵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含义的延伸与扩展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文化”都是指受过教育或有教养。《新华词典》对使用频率极高的“文化”一词的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化等。”而对“音乐”一词的解释是:“艺术的一种,它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文化这一概念大体可以从广义和狭义分:广义的音乐文化指的是人类后天获得的,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因此,在研究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时,一般就后者而言。我国的音乐文化是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早在先秦时期的周代,就有相当完备的宫廷音乐教育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成就,从钟子期遇见弹古琴的伯牙而流传下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好传说中可见一斑。许多音乐教育家都阐述了应从“音乐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的观点,如罗艺峰在《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导读一文中说:“我们要真正全面的认识音乐,建立音乐的知识系统,就必须关涉到这些方面(指音乐与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的联系。否则就是片面的、肤浅的。”刘承先在《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中说“任何一种音乐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受着文化定义的。离开了文化,这些建立在形式和技术上的学科便成为悬浮在半空的、无根的东西,以这样的方式所形成的解释自然是不彻底、不到位,或不具本质性的。”以上两个人的观点都说明了音乐与文化的密切关系。音乐的人文属性就表现在音乐的音响是物理的、感受是心理的、理解是文化的、作用是社会的。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被限制为理论的知识性传授和形式技巧的技术性学习。这无论对音乐的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一种严重的弊病。在专业教育中,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技艺型人才,很难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在普及教育中,只能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很难得到对音乐深层的鉴赏与美感体验。随着对音乐本质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只从音乐的本体认识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产生音乐的土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的功能是文化赋予的。鲁迅说:“同样是火药,他在中国发明之后主要是用于娱乐性的活动,如烟花、爆竹等,而传到欧洲则主要被用于工业和军事;指南针在中国主要被用于寻找风水,而在欧洲则用于航海探险。”这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之中其功能会不同,这种现象对音乐同样适用,就是说,一种艺术的特定功能实际上不是由他的形式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他所属文化的结构和模式决定的。如以中西两种文化中的艺术为例,我们发现总体而言,西方艺术的功能张力是侧重于社会纪念性的、娱人性的,而中国艺术则侧重于个人、家庭纪念性的、自娱性的。中国音乐因其重自娱自乐、不受别人牵制,故特别重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感性如何,不会过于重视技巧,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更注重在音乐中表达对文化、生命、宇宙的体验和感悟,以及所表现出的人情味。而西方人则将系统地训练技巧视之为艺术生命。因此,中西音乐的这种差别只能从自身“自娱”和“他娱”的功能张力解释。(2)音乐的形式是由文化塑造的。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的差别不是由艺术本身而是由产生它的文化造就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的宇宙模式、思维方法、价值取向等会直接造成艺术形式的不同。如目前学术界一致认同中西音乐的差别最主要的是和声的有无。西方音乐依靠高度发达的和声技巧形成纵横交错绵密厚实的织体,而中国音乐则放弃和声取横向的时间延伸所形成的单线条旋律为其基本表现手段。中国音乐的最高意趣不是音响的浑厚结实,而是旋律走动时所作的起伏、虚实、强弱等方面变化产生的韵律感,向文化的深处溯源就是中国的文化是时间型的、西方文化是空间型的。(3)音乐的美感是文化激活的。文化阐释能够激活美感,不仅是因为文化本身具有美,更重要的是这种阐释能够改变人的认知内容、感觉结构和评价态度,开掘人的感受深度和直接性,使人的心灵与艺术形式产生共鸣。

刘承华在讲到中国音乐与其文化的联系时说:“一种艺术的独特的美植根于产生它的文化之中,文化是一个活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生发力的根,艺术只是她所孕育的一朵艳丽的花。”音乐最本源的动力正是文化和生命。只有把艺术的创造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生命冲动、生命感悟之中,才能创造出对别人生命状态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而文化,则决定着生命是以何种方式,遵循着何种轨迹进行运作并作出物化表现的。可以这样说,生命是音乐的终极本体和最深层的动力,文化则是生命得以表现的一种方式。音乐的存在方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的生命的张力结构和文化的运作方式。所以,要使音乐的形式充分展示其固有的活力,只有借助文化这一艺术原创力才有可能。音乐是综合的声音文化,不能把音乐只看作是声音的结构。文化是产生音乐的土壤,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所有的音乐都来自于文化,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发展的历史,又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正如歌剧大师瓦格纳所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把音乐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的观点,遵循了音乐文化的本质。传统的音乐教育把音乐与文化相割离,把音乐作为一种纯技术学习,这样就失去了音乐的根源。作曲家无不是从丰富的文化中获取灵感、汲取精华,以创作出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的。如谭盾应邀为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大提琴家马友友创作的多媒体大提琴交响协奏曲《地图》,可以说,是以古典大协奏曲的形式,以湘西民间音乐为素材,以现代大型多媒体为手段创作出来的全新音乐巨作。谭盾在《地图》中的交响思维、浓郁的民族文化印记反映了他的音乐创新思想,他在音乐创作上具有宽厚的包容性并展示了其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的音乐创作态度。作曲家在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展示中国独特的民俗民风——对中国民俗、宗教和神秘的感知。作为湖南人的谭盾说:“我不知道是楚文化找我呢,还是我找楚文化。”古老的神话也许早已在孩提时代的谭盾心中就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寻根”,渴望能将西方和东方的理念在自己的音乐里得到融合。他一再提到他是“本着传承文化的理念”在创作,并坚定地表示《地图》的创作代表了一种思考,选择了管弦乐队的形式也是希望管弦乐队这种形式可以帮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管弦乐队具有世界性。这样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音乐重叠在一起的创作理念,大大拓宽了音乐创作的想象空间,也能使中国文化以较快的速度传播到很大的范围。

音乐教育要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息息相连。没有音乐文化就没有音乐教育,离开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就失去其意义,抛弃音乐教育,音乐文化是难以传承与发展的。音乐文化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音乐文化,使音乐教育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我们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发展的中心作用,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自身价值,使民族音乐文化展现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谭盾.《地图》的音乐人类学解读.

[2]石峥嵘.中国音乐[J],2006,3.

第9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很多,但是能涉及到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容很少。我国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活动开设,多受到西方的音乐教学理念影响,导致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融合不够。故,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其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十分必要。

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高校其实是培训人才的重要基地,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为让高校的音乐教育和民族教育能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知识。但由于民间文化组织形式明显带有不确定因素,若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单纯的依赖民间文化的组织形式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显然是不够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希望,所以要重视民族传承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可以判定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承机构,是十分利于民族文化传播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教育的基础

高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是重要的依托,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现阶段的高校教学角度探寻问题,部分高校将音乐课程设置为基础性的教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也是精心挑选的教材,其实这是十分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加之,全球化发展已经涉及到世界上的多个领域内,为能在国际舞台上一显身手,就应该充分显现出我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内容。音乐文化一直被看成是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内容,所以能与民族音乐进行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完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不但能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也能为课程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若教学活动开设期间能从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角度探寻问题,就能解答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遭遇到的问题和疑虑。因此,为让高校音乐教学能与传统的音乐传承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高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与兄弟院校交流互动,了解到当前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更好的进行民间音乐的传承。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的传承不能死守一套,不进行更新。其实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通过革新的教学模式,保留先进内容,剔除落后文化,所以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时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先给学生选择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最近一段时间比较流行民歌元素,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给学生播放中国传统的民歌如《走西口》、《小河淌水》等,给学生多播放几个版本,让学生对比进行欣赏,最终选择自己喜爱的版本,并说出理由。很多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注意到龚丽娜的《走西口》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真挚的将留念亲人的情感凸现出来,给人以感同身受之感,学生通过欣赏民歌音乐作品也开始重新审视龚丽娜这名歌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她,并看到她将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巧妙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独有效果。使用该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开发性特征,其实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先吸收先进的文化,然后在先进文化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创新,从而让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推行下去,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使用上述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内。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完美融合

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期间,为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开展创新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音乐和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一,从音乐的技术层面考虑问题,教师要为学生选择较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作品中体会到演绎的技巧,这将更好的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第二,教师为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系统性的认知,就要将传统音乐分类,通过分类学生能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生能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并使其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有价值;第三,开展音乐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通过互动教学提问的方式,使用情境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民族音乐展示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音乐和高校的音乐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对引导学生认知音乐文化规律有着积极影响。

三、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内凝结着中国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也是能集中体现我国音乐问题的关键点,能彰显出中华音乐文化的实质内涵,这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导。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间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音乐文化传统机构,应该吸收民族音乐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所以两者的融合有其必然性。基于此,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最终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丁相明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第10篇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依托,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站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将音乐设置成基础性的教学课程,而使用的音乐教材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同时,全球化已经涉及到更多的领域,要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展现出我国的音乐文化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与其进行完美的融合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完美融合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打破一贯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与文化传承进行完美的结合。首先,就音乐技术层面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熟悉了解该作品所使用的演绎技巧,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最后,在进行音乐历史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借助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借助互动性提问的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展现在教学课堂中,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的融合,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发展规律。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死守旧的一套,而不进行任何改变。事实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将先进的内容保留下来,将落后的文化剔除。因而在开展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精心挑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承的过程就等同于在吸收其他的先进文化,并以此作为基础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得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有力教学队伍

一批高水平的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对音乐教学课堂质量的保障,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课堂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在教学课堂发挥指引作用,能够解答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相结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对此,高校应担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教学素养,构建出有力的教学队伍,更好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结语

第11篇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是音乐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还主要处于一种基础教育阶段,较多的重视对音乐技能与技巧的培养,关于音乐的文化教育相对要少,因此导致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较少,阻碍了音乐的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关系研究,主要介绍了文化和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旨在从文化的角度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化开展,目前很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开始与文化相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音乐教育。由于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一种文化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持,因此可以说音乐是一种文化的表达,音乐与文化共存亡,没有文化就没有音乐,而没有音乐也就没有对文化的有效解读。音乐教育是一种对音乐与文化的有效传承手段,为音乐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还没有将文化有效的融合进来,因此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艺术的发展,要有效的繁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进行文化渗透是必要的选择。

    一、文化与音乐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表现与历史传承,狭义的文化主要是对人的一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描述,广义的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体现,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因此可以说,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音乐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受其背后的文化氛围的支撑的,因此可以说音乐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文化的教育主要是按照文化的发展模式来研究音乐的发展,实际上,音乐与文化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感念,音乐文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结合,我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无不体现了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这种文化包括各种音乐乐器的发明与使用,以及各种经典音乐作品的出现,比如高山流水的创作,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光辉和音乐思维及审美情趣,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我国音乐的巨大艺术魅力展示。

    二、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元素决定着音乐教育的文化特性,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则只剩下对音乐技巧和技术的应用与描述,而失去了其审美情趣以及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会促进音乐文化内涵的逐渐丰富。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为音乐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有机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音乐教育,那么音乐文化也会停滞不前。

    音乐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音乐文化背景,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模式,目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沟通的增加,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教育模式及音乐文化底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另外音乐教育的转换也会促进音乐文化的不断繁荣和丰富,比如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其他音乐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会对我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一定的同化作用,对促进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某种程度上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一种持续与稳定的作用,经典音乐是表现艺术价值的途径,是一种在感觉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的形式。因此可以发现音乐教育的基本智能是对音乐文化的一种延续,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使得音乐文化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有计划、有目的的音乐教育也可以有效的对音乐文件进行传授,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最大限度的领略音乐教育的要领,获取音乐知识。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实际上是一种去粗取精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筛选与整理实现的,这种筛选的过程主要依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要求来决定的。比如我国音乐文化历史上,曾经采用简谱、五线谱等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进步,五线谱和简谱逐渐成为社会音乐活动发展的需要,成为音乐教育活动中记谱法的主要教学内容。另外音乐教育还将音乐文化的内容进行了重构,以更方便的形式使受教育者接受音乐形式,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受教育者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的掌握音乐文化的主体标准,确保音乐文化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发展。音乐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种不断进行传承的过程,将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结合起来,以促进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

    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的发展更多是重视对基础的训练,反应在音乐教育领域,更多是对音乐教育的技术和技巧进行培训,而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的教育和培训相对较少,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音乐的艺术价值,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就音乐教育来看,目前许多国家都将音乐教育规定为美育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我国,音乐教育虽然处于一种基础教育阶段,但音乐的文化内涵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文化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初步性进展和成功,音乐的文化教育发展特点越来越明确。

    四、结论

    在音乐的文化教育与传承过程中,音乐与文化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任何形式的音乐教育都必须经过文化的衬托才能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是目前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一种音乐只有与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相联系,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其艺术的价值。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发现音乐作品背后的创造背景以及文化内涵,以感悟到音乐作品中的文化积淀。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积极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体现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促进我国优秀音乐的发展,保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价值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计.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调发展探析[J].学术交流,2010年2期

第12篇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音乐教育;传承

一、概述

目前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承主要是依赖于民间的艺术团体或者音乐社团,将本土的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融为一体,以一种较为直接和开放的、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式进行传承。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受到了整体文化环境发展的限制,因此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对运用教育体制以及课程设置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前,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本土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育中确立本土音乐文化的地位,将本土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融为一体,这不仅是当前学校教育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探索本土音乐如何入课堂、并且关系到民间音乐的传承的关键问题。

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本土音乐文化是在某种地域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但是它植根于民间,具有草根文化的特质,在小范围的区域生长并且被当地的人们所接受,因此可以说,本土音乐文化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重的社会功能,对人们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因此,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范畴。本土音乐文化是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受到当地的生活习惯与语言信仰的影响,因此,本土音乐文化与其生长的社会环境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形式也在变化,使得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形式与所传递的含义都在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所以,本土音乐文化现如今被许多音乐学家作为一种特殊的课题在考察,这对了解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教育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当前的学校主要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其中也包含着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对如何促进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活态传承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任,而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也只有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才能体现。从人类学对文化整体性的分析来看,本土音乐文化只有在还原到它所在的整体文化的大背景中,才能避免发生传承中断裂的危机。

最后,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其普及性的原因,可以为本土音乐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提供保障。例如,普通的高校都有音乐专业,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几乎从音乐理论课到音乐实践课都有所涉及,再加上资深的教师资源与文献资源,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因此,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中具有相当的优势,这是社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传承所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这些资源和条件都为学习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第一,学校应该明确树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现如今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已经受到世界各族的关注和广泛应用,而世界各个民族为了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都在努力尝试多种途径。其中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手段已经成为了目前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旨在强调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重视,在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教育中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传统的主流音乐文化,还应该给予非主流音乐文化一席之地,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和重视非主流音乐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挖掘本民族的音乐资源,彰显民族也有文化的魅力。因此,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是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形式。

第二,开发出具有本土音乐特色的课程体系。我国学校教育的音乐课程一直沿袭着欧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而要构建出本土音乐文化的课程体系需要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关系。比如,要注意音乐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比重、重视本土音乐课程在课时上的合理和周密度、注意理论课与实践课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安排等。总之,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体现本土音乐的重要地位,又要重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开设顺序,避免脱节和重复。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流通的层次与互补的组合,达到优化结构的作用。例如,三级课程管理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合理统筹安排,需要学校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