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3:0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养殖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獭兔各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总体要求是:三查、五看、八注意。三查:即查食量、饮量、粪便。五看:即看精神、食欲、五官、动作、皮毛。八注意:即听到特殊动静应注意、闻到特殊气味应注意、天气突然变化应注意、幼兔断奶应注意、新的饲料更换应注意、更换饲养环境应注意、新引进的种兔应注意、新发生疫情时应注意。獭兔的生长阶段分为仔兔期、幼兔期、青年兔期、怀孕母兔期、哺乳母兔期、种公兔期。各个阶段的管理如下:
1.1仔兔
从出生到断奶的小兔为仔兔。此阶段要保证仔兔早吃奶、吃足奶,防黄尿病、冻伤、兽害、外伤等。
1.2幼兔
断奶3月龄的兔为幼兔。这一时期的獭兔最难饲养,应给予富含蛋白质又易消化的饲料,少添勤添,保证定时、定量喂食,积极预防球虫病及肠炎的发生。
1.3青年兔
3~6月龄的兔为青年兔。此时公、母兔应分开饲养,防止早配。这一时期青年兔代谢旺盛,采食量大,日粮中应适当加大粗纤维的比例,有利于兔的健康成长,又可降低饲养成本。
1.4怀孕母兔
在怀孕初期,应给兔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苗进行预防。母兔产前3天,应做好接产准备,对产箱消毒、清洗,放入软的垫草,预产期可适当安排饲养人员值班,防止发生意外。
1.5哺乳母兔
这一时期应保持兔舍、兔笼内清洁卫生,环境安静。饲料要多样化、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根据哺乳的数量、产后的天数决定饲喂量。除此之外,还要经常检查母兔,防止发生炎。
1.6种公兔
种公兔要一笼一兔,防止相互咬斗,兔笼地板要光滑,经常清扫消毒,以防发生生殖器官疾病。公兔的日粮中要注意添加维生素A、D、E,以及微量元素Zn、Fe、Cu、Mn、Se等以提高配种受胎率。配种前要检查公、母兔的生殖器是否有炎症和兔梅毒等疾病。公兔1d可1~2次,连续2d,休息1d。
2搞好防疫
2.1要搞好日常卫生
除每天清扫粪便外,还要定期进行消毒,消毒方式可采用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2.1.1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法:包括清扫、洗刷、通风和滤过,清除病原体和排泄物、分泌物。(2)热消毒法:通过高热使病原体变性、凝固,达到灭活目的的一种消毒法,如火焰或沸煮消毒等。(3)光消毒法:利用阳光和紫外线进行消毒。
2.1.2化学消毒法
(1)福尔马林:用37%~40%甲醛溶液浸泡器械或消毒兔舍、笼、地面、墙壁、料槽及用具。熏蒸消毒兔舍,每m3空间用高锰酸钾25g放于容器内,加福尔马林25mL、水13mL,密闭消毒24h,1d后放兔。(2)来苏尔:3%用于兔舍笼、用具及场地、车辆、兔的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3)复合酚类(农福、农乐、菌毒敌、毒菌净等):0.3%~1%浓度的溶液可用于兔笼、舍、用具、场地、车辆、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4)氢氧化钠:又名火碱、烧碱、苛性钠,2%~4%浓度热溶液可用于兔舍、水泥地面、木制用具、陶瓷用具等消毒。该药物对金属制品有腐蚀性,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损害,一般不用。(5)生石灰:10%~20%浓度的溶液用于地面、墙、围栏、粪池及污水沟的消毒。(6)草木灰:草木灰20kg加水100L煮沸,过滤后即可。30%草木灰水溶液常用于洗刷兔舍的地面、墙壁及饲养用具。(7)漂白粉:每m3河水或井水中加6%~10%消毒30min后可作饮水用。10%~20%乳剂常用于兔舍、地面运输工具消毒,3%的澄清液用于食槽消毒、饮水器消毒及非金属用品的消毒。(8)过氧乙酸:国产药制品分甲液和乙液。配制时取甲液2份和乙液3份混合,再配成1∶20浓度的溶液,用于兔舍喷雾消毒及室内空气消毒。(9)新洁尔灭:0.1%的溶液用于消毒木制品、洗手等。0.15%的溶液用于兔舍喷雾消毒。(10)洗必泰:0.02%的溶液用于洗手,0.1%的溶液用于饲养用具及器械的消毒,0.05%的溶液用于兔舍、场地、仓库及工作室的喷雾消毒。
2.2按期防疫
母兔配种前3天注射葡萄球菌苗,每兔2mL。母兔产仔当天皮下注射敌菌锐克0.4mL/只。仔兔23日龄肌肉注射敌虫锐克0.06mL,皮下注射敌球锐克0.15mL。仔兔27日龄肌肉注射波大疫苗2mL/只。仔兔32日龄肌肉注射巴波二联苗2mL/只。仔兔40日龄皮下注射兔瘟单联苗1.5mL/只。仔兔60日龄皮下注射二联苗或三联苗2mL/只(二联苗:瘟巴苗或巴波苗;三联苗:瘟、巴、魏三联苗)。每5个月对兔群加强免疫1次。对烈性传染病(如兔瘟、巴氏杆菌),4个月免疫1次,每年3次。断奶仔兔立即进行首免,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有效控制兔瘟和兔巴氏杆菌(出败)病的发生。
2.3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发现病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病情严重的立即淘汰扑杀,尸体火焚或深埋,以免病情蔓延。兔常见病有兔瘟、腹泻、皮肤真菌病、球虫病、传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魏代松菌、河门氏菌及兔疥螨、毛球病等。
2.3.1兔瘟(又名病毒出血症)
病兔、死兔是主要传染源。该病是由病毒性出血病毒引起獭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壮年兔,乳兔不易感染,60日龄左右有被感染的可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更多。毛兔、肉兔、皮兔场易感染。依病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4类。最急性:健康兔感染后12~20h即突然死亡,死亡前不表现任何病状,只是在舍内乱跳,倒地而亡,此类多发生在流行期。急性:健康兔感染病毒后24~40h,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沉郁,不愿动,想喝水。临死前突然兴奋,在笼内狂奔,然后前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乱划,惨叫几声而死。有些死兔鼻腔流出泡沫样血液,临死前松弛,粪球外有黄色胶样分泌物。亚急性:一般发生在流行后期,兔体严重消瘦,皮毛无光泽,病程2~3d,大部分最终死亡。慢性:病兔精神沉郁,低头触地,四肢无力,不吃不喝,拖至5~6d后死亡。病理变化:肺出血、充血、水肿,肝脾大、质地变脆,淤血呈黑紫色,部分肾脏出血。防治措施如下:(1)定期用免瘟疫苗进行预防注射。(2)紧急预防:本病发生时,表现临床症状的兔很难治疗,不表现临床症状的,可进行紧急接种。(3)被动免疫:每只兔皮下注射4mL高免血清,可迅速控制病情,7d后注射疫苗。(4)主动免疫:每兔皮下或肌肉注射2~3倍量的疫苗,注射后4~5d病情可得到控制。为防止本病扩散,死兔应深埋或烧毁,带毒的病兔应隔离,排泄物及一切饲养用具均需彻底消毒。
2.3.2球虫病
兔球虫病是球虫寄生于小肠或肝管的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但以混合型感染较为常见。本病主要特征是患兔瘦弱、贫血和下痢,常使幼兔衰弱或大批死亡,降低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球虫分布很广,是兔的各种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常呈地方性流行,死亡率高达80%,故此病对养兔事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现将防治球虫病的有效方法介绍如下:(1)饲料要经高温制粒。(2)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病兔不作种用,死兔要深埋。(3)平时饮水中加三字球虫粉0.03%浓度饮水,连用5d,停3d,再继续使用。(4)发现病兔要及时治疗。对原笼进行清洗、消毒。灌服藿香正气水10mL、呋喃唑酮20片、生理盐水50mL的混合液,每次2~4mL,每天3次。对于球虫病的治疗要及时,一旦发现有兔感染应立即使用药物治疗。除中草药外,化学合成药物要交叉、联合、轮换使用。
2.3.3兔传染性鼻炎
该病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恶劣的外界环境或其它应激因素是鼻炎发生的诱因。症状:患兔鼻端周围皮毛潮湿,从鼻腔流出分泌物,初期分泌物为浆液性、较稀薄。随着病情的发展,渐变为黏液性或脓性,较浓稠,部分兔呼吸受到影响,呼吸加快,呼吸变粗。防治措施如下:(1)改善环境条件。兔场应选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建造。舍间距离应足够,以6m以上为宜。舍内及时清除粪尿,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经常用消毒液在兔舍内进行喷雾。(2)严格控制病情。首先要把好引种关。引种时应认真考察种兔场,不从有明显鼻炎的兔场引种。引来的新种应隔离检疫1个月,合格的作为种兔,并入大群。不合格的要坚决淘汰。(3)药物治疗。对于发病较多且又不可能全部淘汰的病兔,应给予适当的治疗。注射鼻炎清1~2mL/只,1d1次,连用3~5d。或用3~4倍量氟呱酸加入饲料中,连用数日。(4)免疫注射。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多能引起家兔的肺炎,导致死亡。为了降低死亡率,应注射相应疫苗。
3适时取皮
关键词:龙虾;无公害;养殖技术
1苗种自然繁育
1.1亲虾选择
可在上年9~10月或当年3~4月选择亲虾,要求体重30~50g,附肢齐全,健康无病,活动力强,雌雄比例为2~3∶1。雌雄龙虾在外形上特征明显,容易区别。一是性成熟的龙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二是雄性龙虾足粗大,龙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雌性龙足相对较小,大部分足上没有红色软疣,即便有颜色也偏淡;三是雄性的生殖孔开口在第5对步足基部,雌性生殖孔则开口在第3对步足基部;四是性成熟的雌虾腹部膨大,雄虾腹部相对狭小。
1.2亲虾培育
亲虾池面积以0.13~0.33hm2左右为宜,底质以壤土为好,水深1m左右,池埂宽1.5m以上,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建好注、排水口,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防逃墙,放养前7~10d,池塘用1125kg/hm2生石灰干塘消毒。消毒后经过滤(防野杂鱼入池)注水深1m左右,施入腐熟畜禽粪7.5~12.0t/hm2培肥水质。池内放入供虾攀缘栖息的隐蔽物,如树枝、树根、竹筒等,并移栽一些水草。
亲虾池可投放亲虾600~900kg/hm2,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浴10min,以杀灭病原体。为充分利用水体和调节水质,可混养鲢、鳙鱼750~1500尾/hm2。培育期间,可投喂新鲜水草、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并添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日投喂量:3月为亲虾体重的2%~3%,4月4%~5%,5月以后6%~8%,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为主,占日饵量的70%。同时加强水质管理,每10~15d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3;每20d用10~25mg/kg生石灰水泼洒1次,以保持良好水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
1.3亲虾繁殖
4~5月,水温20℃以上时,亲虾开始。受精卵在雌虾腹中孵化为稚虾,孵化时间为40~70d。稚虾孵化后在母体保护下完成幼虾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稚虾一离开母体,就能主动摄食,独立生活。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进行虾苗培育。
1.4亲虾越冬
龙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当水温低于9℃时,3cm左右的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也是整个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1.5育苗技术
龙虾虽然抱卵量不大,但受精率在98%以上,孵比率达80%~85%。但龙虾出苗后仔虾生长蜕壳频繁,极易受环境条件制约而影响育苗率。要提高育苗率,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
(1)水质要求。按照无公害水质标准要求,保持水体相对稳定,水质清新,pH值在6.5~8.0之间;防止昼夜水温温差过大;水中溶解氧应保持5.6mg/L以上。
(2)水体环境。水面一定要有水浮莲(占1/3),水底最好有水草,并有隐蔽性的洞穴,增加虾苗蜕壳附着物,也便于通过水浮莲洗苗检查掌握出苗时间及虾的生长情况。进水口加栅栏和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入池残食虾苗,避免青蛙入池产卵,同时防止亲虾攀附逃逸。
(3)加强检查。坚持早晚检查出苗情况,当仔虾游离母体后,及时捕捉亲虾返回亲虾池再培育,尽量减少盘点过池,操作也要特别小心,避免对抱卵的亲虾和刚孵出的仔虾造成影响。
(4)保证供饲。适时培养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供刚孵出的仔虾摄食,出苗前3~5d,开始从饲料专用池捕捞少量小型浮游动物入虾苗池,并用熟蛋黄、豆浆等及时补充仔、幼虾所需的食料供应。
2龙虾养殖技术
2.1投饵
龙虾放苗3d后,要投1个月左右的小杂鱼、下脚碎肉及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6~7cm时,可全部投喂敲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2次/d,早晨和傍晚各1次。饵料应投放在池塘四周,并适当分散;每天投饵量为:小虾一般按其体重的15%~20%投放,大虾按其体重的5%~10%投放。具体可结合虾的吃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以虾吃饱、吃完、不剩残饵为准。
2.2换水
龙虾生长快、耗氧量大,故虾池水质要保持清新,每周加水15~20cm,使水质新鲜洁爽,并有足够的溶解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cm深以上,当天气过冷或过热时,应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水温,防止出现极限温度。
2.3增氧
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雷阵雨、闷热、连绵阴雨天气时,应减少投饵量或停饵,并注意观察。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岸边,浮头向岸上爬行,说明缺氧严重,应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
2.4勤管
应勤检查、勤巡塘,注意龙虾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脱壳等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要不断清除池中青苔,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并要注意虾病的防治,同时注意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水鸟及害鱼等,如有应及时捕杀和驱赶。此外,还应随时清除池中的浮萍、藻类、水草等有害生物。
3龙虾养殖的几点注意事项
3.1养殖龙虾基础设施很重要
龙虾每年有几次产卵期。1对雌雄龙虾1次最多能繁育700只虾苗,通常初春上市的龙虾都是上年秋天繁育的虾仔,而春天繁育的虾仔只需养殖50多天,即可上市。龙虾养殖户第1年只要把大的整只龙虾留住作种,到了秋天,龙虾就会打窟进洞产仔,第2年就不用购买太多的龙虾苗。因为龙虾爱打洞,所以低埂高围和内塘养龙虾的围埂最起码要有5m宽,围网也要下埋2m深,以防龙虾逃跑。
3.2龙虾饲料很重要
龙虾喜欢生活在有水花生、茭白的水域,养龙虾的塘内可以模拟湖泊生态环境,种植一些茭白、水花生,一来夏天可以蔽荫,防止龙虾早熟,二来可以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龙虾的胃口非常好,小麦、玉米等各种野杂食都是好饲料。龙虾是甲壳类动物,每脱一次壳就长大一次,因此塘内应经常加注新水,以助龙虾脱壳生长。
关键词:蛋鸡;饲养管理;冬季
冬季温度过低时,鸡的体温散失加快,饲料消耗增加,致使产蛋量减少,鸡体消瘦,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冬季必须做好鸡的饲养管理工作。
一、防寒保暖
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6~18℃,16~24℃时,蛋鸡产蛋率较高。当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低于-10℃时停产,同时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所以适宜的鸡舍温度是提高母鸡冬天产蛋率的关键。因此,入冬前应堵塞迎风口面的窗户,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随时检查四壁及屋顶,在修补除换气孔窗以外的所有孔洞及裂缝的同时,适当提高饲养密度或加厚垫料,采用这种方法可使鸡舍温度提高5℃以上。垫料要干燥,经常翻动,与鸡粪混合,促进微生物活动,使其发酵,达到厚垫草的目的。另外,坚持每天听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的突然袭击。
二、补充光照
光照能促进性腺的分泌,从而促进产蛋,蛋鸡每天需16h的光照,但是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短于12h,不能满足蛋鸡对光照的需要,因此,需人工补光。一般1m2鸡舍地面有2.7~3.0W白炽灯光源就能保证光照强度,灯离地1.8~2.0m,灯与灯之间3m左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一般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10Lx,舍内各处光照均匀,保持灯泡清洁,否则影响光照强度。另外,凌晨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的低温对处于睡眠状态的鸡所造成的冷刺激最严重,因此早晨4时开灯喂料,使鸡在温度低的时候开始采食和运动,增加机体产热量,以提高其抵御寒冷的能力,缓解冷刺激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晚上8时即可关灯。补充光照时间一旦确定,就要准时开、关灯,持之以恒,切不可时断时续,忽早忽晚。
三、通风换气
养鸡场多采用高密度饲养,冬季许多养殖户为了给鸡舍保温,都将鸡舍门窗紧闭,有的养鸡户甚至整个冬天也不打开1次,致使鸡舍内有害气体氨、硫化氢、二氧化碳增多。氨和硫化氢浓度过高时,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量下降,进而降低经济效益。因此,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以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一般可利用中午比较暖和时打开门窗进行换气,并注意不要让冷空气直接吹向鸡体,更要防止贼风。另外,为有效清除或降低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可撒过磷酸钙,每周0.05kg/m2或30mL/m3,进行过氧乙酸喷雾,每周1次。舍内的粪便、污物要每天清扫,也可降低氨和硫化氢浓度。
四、控制鸡舍湿度
舍内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最高不得超过75%。要经常检修饮水系统,避免水管、饮水器或水槽漏水淋湿鸡体、饲料,造成舍内湿度和鸡体散热加大。要保证排水畅通,及时排除舍内污水。
五、注意饮水
蛋鸡的饮水量与气温高低有直接关系,水温过低会明显降低鸡的耗水量。这是因为鸡饮低温水后会增加体热的损失,加重冷应激,同时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不良的刺激,甚至引起痉挛,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因此冬季饮温水为好,最好饮大蒜水,能健胃,促进食欲,助消化,而且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对鸡瘟、鸡白痢等都有预防作用。水量偏少也会影响产蛋量。一般来说,喂干料时鸡的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倍,若连续36h不给饮水,母鸡产蛋量下降直至停产,因而要保证产蛋鸡的饮水。
六、改善营养水平
冬季气温低,体热容易散失,需要更多的营养维持正常体温,产蛋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为保持高产稳产,必须改善营养以满足鸡体抵抗寒冷和产蛋的需要。首先,增加日粮的能量水平,提高玉米、稻谷等能量饲料的比例,亦可添加适量油脂,适当减少麸皮、米糠等粗纤维饲料,并依产蛋情况适当增加日粮。其次,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可提高蛋鸡产蛋量。另外,每隔几天喂点碎辣椒,以刺激食欲,增加鸡的抗寒力,同时夜间补喂1次粒料。:
七、疾病防疫
冬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等。对于这些疾病,除了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外,还要按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程序有条不紊的免疫,使产蛋鸡获得较强的抵抗力,以防止疾病在鸡群内扩散,从而在产蛋相对较少的冬季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八、减少应激
各种应激反应都会造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因此,要保持鸡舍内外及周围环境安静,禁止高声播放音响、鸣笛等,以防鸡受惊吓而影响产蛋。饲养人员要穿着固定的工作服,严禁穿着红色衣服进入鸡舍,工作时动作要轻缓,严禁外界人员和车辆进入鸡舍。要堵塞鸡舍及鸡场内外的鼠洞,定期在鸡舍及鸡场内外投放鼠药以消灭老鼠;要防止犬、猫、鼠等进入鸡舍惊吓鸡群。如有应激因素存在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对由于应激反应造成的产蛋量下降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健康,王玉红,崔春生,等.谈谈冬季的饲养管理[J].河南畜牧兽医,2007,28(2):40.
[2]张桂新,张明江.产蛋鸡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吉林畜牧兽医,2006(3):36-37.
1.试验条件
(1)水泥池:试验基地面积26亩,共建有水泥池495口,包括亲虫培育池34口,幼虫培育池28口,每口水泥池长8米、宽4米、高30厘米,每相邻的33口水泥池组成一排,共有15排。水泥池周围搭有简易钢架大棚,大棚上可盖薄膜。水泥池进出水均经筛绢网过滤,养殖用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蓄水沉淀池:蓄水沉淀池2口,面积共20亩。
(3)亲虫:选购山东野生沙蚕亲虫,要求个体完整、反应灵敏。
(4)饲料:分两种,粉料(以硅藻粉为主)及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
2.生产管理
(1)前期准备:水泥池刚建成时,放满水,浸泡1~2个月,使其碱性消失。育苗前,用30克/米3的生石灰彻底消毒蓄水池、供水管道、亲虫培育池、幼虫培育池。
(2)亲虫强化培养:2013年11月25日从山东引进野生亲虫(共8箱,13.5千克/箱)进行强化培养。亲虫培育池泥床厚度15厘米,进水没泥3厘米。亲虫强化培养需3~4个月,强化培养水温保持在10℃以上。
(3)人工繁殖:当亲体性腺成熟时挑选体色鲜艳、无机械伤、活力强、性腺饱满的亲虫放入塑料桶内进行人工繁殖。桶的体积为1米3,一只桶内放21条亲虫,亲虫雌雄比例为2∶1,并加入适量海水诱导产卵和排精。桶内水每12小时换一次,共换两次,36小时后幼虫孵出。孵化过程中注意充气,以免受精卵下沉,造成缺氧死亡。幼体出膜后投放到幼虫培育池继续培育。
(4)幼虫培育:幼虫培育期泥床厚度5厘米,进水没泥15厘米。
(5)成虫养成:幼虫经过1个月培育、规格达到1~2厘米时,把幼虫连虫带泥轻轻撒入成虫养殖池,每口养殖池投放幼虫7万尾。成虫养殖期泥床厚度15厘米,进水没泥3厘米,当气温高于33℃时,进水没泥5厘米。
(6)日常管理:水质管理。整个养殖过程中都要严格控制水质,避免遭到原生动物的入侵,所用海水在进入水泥池之前都先进行24小时沉淀。人工繁殖及幼虫培育阶段,通过覆盖薄膜的方法,使水温保持在10℃以上。成虫养成期要经常干露晒滩,以达到促进底面残饵氧化分解和底栖藻类繁衍增殖的目的。增氧。在受精卵孵化至幼虫转为底栖匍匐生活这段时间内,要注意充气增氧,以免造成缺氧死亡。模拟海区涨落潮。在幼虫培育期,幼虫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开始转为底栖匍匐生活,此后,每天模拟海区涨落潮2次,进水没泥15厘米,保持2小时后排干。在成虫养成期,每天模拟海区涨落潮1次,进水淹没泥床后,保持1小时后排干。投饲管理。亲虫强化培养期间,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一般每天投喂两次,日投喂量1千克/池。幼虫在转入底栖匍匐生活后开始投喂硅藻粉,选择在水排干后开始喂料,每天投喂一次,日投喂量60~150克/池。养成期间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日投喂量2~3千克/池。巡塘。每天早晚巡池,发现敌害生物(如蟹类、螺类等)立即清除,定期记录水质、饵料消耗、沙蚕生长状况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7)收成:7月中旬开始,当沙蚕规格达到800尾/千克即可上市,成虫采收采用捕大留小、多次轮捕的方法。采用人工扒泥获得成虫方法进行收获。根据要求,将采收的成虫进行筛选,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放回池中继续养殖,符合规格要求的进行包装出口。每次收捕后,须将泥床重新铺平,以利于剩下成虫的继续生长。
二、分析与讨论
1.沙蚕规模化生态养殖,水质处理至关重要。为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抑制敌害生物与病害的入侵繁殖,确保沙蚕良好安全的生长环境,首先,必须对育苗及养殖用水实行24小时沉淀砂滤、消毒后方可使用;其次,对亲虫培育池、幼虫培育池、使用工具和场地必须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2.养成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沙蚕数量的变动,将过于密集区疏散到非密集区。
3.从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来看,4月中旬幼虫进入养成池,一般经过3个月左右的养成管理就可达到上市规格,成虫采收采用捕大留小、多次轮捕的方法,几次采收后可再补充一些幼苗进行第二茬养殖。
1.地点
海口桂林洋罗非鱼养殖基地。
2.池塘条件
面积1.8亩、平均水深2.8米、全池用地膜护坡,池底无淤泥,地下水源,动力排灌,配备3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备用15千瓦的发电机组一部、投料机一台。
3.苗种放养
苗种为经标粗培育、平均个体规格达100克的吉富品种,为避开高温期易发生链球菌病影响试验效果,投苗时间选在2013年9月25日,按常规池塘消毒进水后投苗10800尾,亩均6000尾。
4.饲养管理
(1)增氧机的使用:3台机分别安置在远离池堤1.5米处且用扦杆固定、形成三角对称,调整后同时打开作业,以在水流动中没有出现死角为最佳选择点。鱼体重300克/尾前白天开一台机,傍晚视天气、鱼活动情况打开1~2台机;中、后期白天开2台机,晚上12点前一般开2台机,随后看天气或鱼活动情况增开1台机,其原则是鱼不浮头少开,反之则多开或延长开机时间。(2)投喂饲料:个体重250克前投喂粗蛋白质含量40%、日投饵率4%~6%,后期改投粗蛋白质含量28%、日投饵率1%~4%的浮水膨化料,每天分2次投喂。中、后期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投喂时应注意鱼摄食及活动情况,适度控制关停机时间,一般至少保持一台机正常作业,每周停料一天。(3)水质调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20千克;前期每周加水一次,后期采取每天微量排灌,且每隔10天大量排灌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水的1/2。对水质进行不定期检测。(4)专人专池管理:定期检查增氧机及供电线路、发电机,及时排除故障,切实保障增氧机正常作业;勤巡视池塘,观察鱼活动摄食是否有异常,制订应急方案。检测水质,做好试验记录及建档等。
二、结果
2014年4月5日起捕销售,饲养时间6个月左右,最大个体重750克、最小个体重550克、平均个体重650克;收获商品鱼6669千克,成活率95%,亩均单产3705千克;扣减苗种重1080千克,净增重5589千克,投入饲料8271千克,饵料系数1.48。
三、讨论
1.在和目前海南一般性养殖池塘对照分析中可见,亩均单产提高将近2.5倍,亩纯收入增加1倍多,尽管其电费支出是一般性饲养池塘的近3倍,但饵料系数下降了0.12,经济效益是比较可观的。
2.本试验主要通过增氧机改善水质条件,达到增加放养密度、提高产量的目的。检测数据可见试验池塘的各项有害物质指标均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尽管后期有个别超标,但笔者认为只要使用微生物制剂或及时销售就可回避,表明了通过池塘增氧机的控制可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生产的高密度集约化程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且只要管理措施到位,就可避免高密度放养带来的养殖风险。
3.本模式主要是对管理上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此饲养者应视其技术水平、池塘水深、面积、单产要求,电价、鱼价等综合考虑。尤其是高温期高密度饲养易暴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疾病尚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的现阶段,在饲养中应当尽可能地避开高温季节,降低病害风险。
一、基础设施建设准备工作
(一)养殖地点的选择。黄河口大闸蟹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养殖地点应具备淡水供应充足、注水和排水通畅、水质良好、水草丰富、位置僻静、交通运输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健全等特点。
(二)养殖池塘的建设。养殖池塘面积一般10亩—30亩,其中,环沟面积占40%—50%,环沟坡度1:5,平均水深1-2米,池埂坚实不漏水。池底平整少淤泥且有一定的坡度,使池底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池塘土质以粘土或粘壤土为好。
(三)养殖水源的选择。要选择水质良好,没有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同时注意养殖用水的排放,防止养殖污染。
二、苗种投放前期工作
(一)安装完善防逃逸设施。防逃设施一般用加厚簿膜或钙塑板等材料。防逃设施一般高约75厘米,在地下25厘米处将防逃设施固定,其余则高出地面,并每隔45-55厘米用桩体支撑,拐角处成弧状结构;防逃设施里面留1.5米左右的空地或堤埂,并用网片将池塘围拢,高度大约在1米左右,便于检查和防止黄河口大闸蟹逃逸。
(二)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处理。选好养殖地点后,要对池塘进行清淤整理,采取太阳暴晒的方式杀菌。同时在蟹苗投放前,用85公斤/亩的生石灰溶化后注入池塘进行消毒,去除病体和残留的凶猛鱼类,并改善池塘环境,提高水质的酸碱度,增加钙含量,这些方法都有利于黄河口大闸蟹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
(三)改善养殖池塘环境。池塘中种植一定量的水草,既可提供黄河口大闸蟹栖息、避敌的场所,又可作为部分青饲料来源,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样做的有点在于提高黄河口大闸蟹的成活率,同时促进其生长。蟹池中的水草分布要均匀,种类搭配要科学合理,挺水性、沉水性及漂浮性水草栽植要保持相应的比例,以适应黄河口大闸蟹生长栖息的要求。放养一定规模的螺蛳,在净化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有机质的同时,还可以给黄河口大闸蟹提供鲜活饵料。
(四)采取隔离方式进行蟹苗暂养。在进行蟹苗投放前期,要选择一处约占池塘总面积1/4左右的水域进行隔离,并将蟹苗放到隔离区内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大约放养到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池塘内存在相对丰富的水草和一定规模的螺蛳的时候,将蟹苗投放的池塘中进行大规模养殖。
三、蟹苗的选择和投放
黄河口大闸蟹蟹苗选择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由于黄河入海口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黄河入海口地区培育的种质纯正黄河口大闸蟹蟹苗其成活率、抗病性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外购的蟹苗。因此,宜选择本地养殖户自已培育或黄河入海口地区培育的黄河口大闸蟹蟹苗。进行投放蟹苗的时间一般在11月份和3月份,放苗时池塘与育苗池盐差≤5‰,温差≤2℃,要防止冰冻严寒和温度、盐度变化太大。在蟹苗规格每公斤120-200只的情况下,每亩池塘放养蟹苗约为400只到700只左右,要选择规格一致,无断肢,无性早熟。
四、饵料喂养注意事项
黄河口大闸蟹的饵料主要有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两大类别。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以人工和天然饵料两种配合进行喂养。池塘中放养的螺蛳、水草等天然饵料,可解决黄河口大闸蟹部分饲料来源。黄河口大闸蟹的饵料投喂还因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一龄蟹苗至成蟹养殖阶段,投喂的饵料以蟹类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河蟹生长中期应以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搭配动物性饵料,后期应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做到“两头精,中间青”。黄河口大闸蟹喂养饵料主要是螺蛳、小杂鱼等,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植物性饲料。黄河口大闸蟹的饵料系数一般在5以上,究竟投饵多少,应视季节、水温、蟹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定。总的分配原则是:上半年投饵占总量的30%-35%;7-11月份占总量的65%-70%。蟹苗至成蟹的日投喂量为在池蟹总重的8%-10%。成蟹喂养按蟹体重5%左右投喂,动物下脚料按占颗粒饲料的10%左右投喂。另外还要视黄河三角洲地区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以及河蟹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合理的进行调整。黄河口大闸蟹要每日喂养2次,一般为上午7、8时左右,下午6、7时左右,第一次投喂的饲料约占总量的30%左右,第二次投喂的饲料约占总量的70%左右。同时加强观测,根据饲料剩余的情况决定投放的品种和数量,以无剩余为标准,不宜过量投喂。
五、养殖水体操作规程
池塘水质的保持和稳定对黄河口大闸蟹的品质、生长速度非常重要。从蟹苗投放到成蟹出塘,水质一定要保持清新,溶氧量丰富,水体肥沃,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厘米左右,苗期以肥为宜,成蟹期以瘦为宜。池塘水体的高度在养殖前期一般应在0.6米左右,养殖中期应逐渐增加水深,一周左右注入一次新水,当温度升高时,水深一般保持在1.3米左右,并每天都要注水10-20厘米左右增加水深。同时加强水草的种植管理,覆盖池塘的面积约为40%左右,有效降低水体的温度,优化黄河口大闸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根据黄河口地区的水质特点,春、秋两季一般为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夏季一般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1/2。加强池塘温度的测量,池水温不能波动太大,避免因为温度变化或溶氧不足造成大量死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养殖区的抽样化验,及时掌握养殖区中水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合理调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遇到池塘水质变坏的时候,应采取使用生石灰或施用生物制剂等措施,调节水质,改善水体,降低有毒物质含量,防止病害的发生。
六、日常管理要点
日常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经常巡塘,做到一天至少1-2次,做到“五查、有五定”。一是查有无剩余饵料,定当天投饵品种和数量;二是查水质水体是否正常,定换水时间和换水量;看水体是否缺氧,是否能见度降低等,若黄河口大闸蟹受惊后不下水,或下水后立即爬上来;傍晚或清晨黄河口大闸蟹大量集在池边岸上,说明水中缺氧,必须立即换水或增氧。三是查防逃设施是否正常,定维修加固措施;四是查有敌害,定防范办法;五是查有无病蟹和死蟹,定防治挽救措施;还要看黄河口大闸蟹的活动状态是否正常。
七、防治病害措施
黄河口大闸蟹的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大力应用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池塘清淤消毒、选育优质蟹苗、改善水质、健康饵料、生物制剂调控等措施,改善黄河口大闸蟹的生长发育环境,提升大闸蟹的抗病能力。如发生病害时,要详细分析,分清病害类别,针对腐壳病、黑鳃病、烂肢病、水肿病等不同病理,采用国家允许的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渔药进行处理。
1.1开展时间和实施地点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选择在县水参水产养殖场(城郊乡瓦庄村)内开展。1.2主要技术内容
1.2.1泥鳅苗种人工繁育
苗种人工繁育设施:2013~2014年在县水参水产养殖场内建设泥鳅亲本精养池8670m2(其中水泥精养池1380m2,土池7290m2);建设泥鳅产卵池230m2和配备孵化缸10个等苗种繁育设施设备一套;在保温棚内建设泥鳅育苗池2660m2;建设泥鳅开口饵料(光合细菌、藻类)培育池1300m2;建设泥鳅生物饵料(轮虫、枝角类、红虫)培养水泥池、土池、保温棚1hm2。亲鳅选育:人工繁育的泥鳅亲本为本地选育及从江西省南昌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引进的青鳅、黄板鳅。育苗时间:每年4~9月对引进和选育的本地青鳅和黄板鳅进行人工催产、孵化、育苗。催产激素:采用绒毛膜、地欧酮、LRH-A2等催产激素,单独或配合使用。催产激素使用连续注射器在泥鳅胸鳍注射。泥鳅苗培育饵料:采用熟蛋黄、豆浆和培养的光合细菌、轮虫、水蚤、红虫等,单独或配合投喂。
1.2.2成鳅养殖
1.2.2.1养殖规模
2013年、2014年在县水参水产养殖场(城郊乡瓦庄村)开展成鳅养殖池塘面积分别为5.33hm2、8hm2。
1.2.2.2主要技术措施
养殖池塘建设: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周围无污染、光照好的地方建造泥鳅养殖池塘,也可利用现有池塘改造后养殖泥鳅。池塘单口面积在667~2001m2,池塘深度1.2~1.5m,池塘水深要求在0.7~1m之间。池塘底部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池塘排水。建造的连片池塘有单独的进排水系统,每口池塘要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进水管为直径160mm的PVC管,在池塘进水口的另一端设排水管,排水管应比池底低0.5m,以形成落差,便于排水和捕捞。排水管通过套接弯头连接直径为160mm的PVC管,竖立水中,露出水面40~50cm,上半部分钻有直径为3mm的数个小孔,当水位高出设置水位时,即会自动从小孔中排水,达到自动控制水位的目的。设置防逃网:池塘内四周靠边埋设置高1~1.3m的防逃网,防逃网要埋入池底30cm并压实,防逃网要高出水面30cm,上有网纲,用木桩或水泥桩支撑。清塘消毒:饲养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才能有效地除害灭病,既可改善底质,又可增加肥力。泥鳅苗放养前15d,池塘水深在10cm左右,池塘用生石灰75kg/667溶水全池泼洒。施足基肥:苗入池前8d注水施基肥,每667m2施粪肥500~1000kg,先培养池塘内浮游生物。苗种放养时间和密度:在每年5~7月投放该场人工繁育的3~5cm泥鳅苗种,尽量提早苗种投放时间,确保在10~11月开始收获上市。池塘用生石灰消毒后10~15d,药性消失后即可放养泥鳅苗种。一般每667m2投放规格为3~5cm的泥鳅苗种10~15万尾。泥鳅苗下塘时用聚维酮碘浸洗消毒10min再放入池塘。放养的泥鳅苗要求无病无伤,规格整齐。饲料投喂:人工养殖泥鳅,主要靠投喂适合泥鳅生长需求的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养殖前期,因泥鳅个体小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达到34%,养殖后期饲料蛋白质含量30%左右。2013~2014年该养殖场主要选择投喂了福建海大饲料公司生产的泥鳅膨化颗粒饲料。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2%~8%,具体应根据泥鳅的个体重和水温情况来调整,5~6月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3%~4%,7~8月为泥鳅体重的6%~8%,9~10月为4%~5%,11月为2%~4%。投喂方法应按“四定”原则投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6月以前和9月以后每天投喂2次,9:00和17:00各1次,6~9月每天投喂3次,即7:00、12:00、17:30各1次,因泥鳅有夜间摄食的习性,在6~9月,中午要投的少,约占全天投喂量的20%,早上和下午投的多些,约各占全天投喂量的30%。水质调节:养殖池水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通过施放肥水素,调节水色为黄绿色,透明度为30cm左右,若水源充足能保持微流水最好,不能保持微流水的池塘,夏季每3~5d应加水1次,每次加水10cm,可调节池塘水温,有利泥鳅度夏。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主要是要加强巡塘,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水质变化情况、吃食情况、设施运转情况等,并做好生产记录。高温季节保持微流水,定期注入新水。每天投饵时,观察有无泥鳅逃到网外,检查有无因田鼠嚼咬、操作不慎造成防逃网损坏等。做好防鸟类、蜻蜓、水蛇等敌害也是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在池边设置防鸟网等方法预防鸟害。病害防治:泥鳅的抗病能力较强,只要水质清新,管理得当,一般较少发生病害。通过水质调控措施,形成良好的水域环境,泥鳅就会生长旺盛,抵抗力强。在养殖过程要尽量做到不用药或少用药,用药时要选用符合无公害养殖的高效、低毒、无药残的渔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确保养殖的泥鳅水产品质量安全。泥鳅常见的疾病和药物防治方法主要有:水霉病:水霉病主要是在鱼体受伤、水温急剧变化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消灭病源菌;操作细心,防止受伤;对发病的泥鳅用2%~3%食盐水浸洗5~10min,或用水霉净0.15g/L全池泼洒,连用3d。赤皮病:病鳅鳍条充血、腐烂,有的发白。外用强氯精0.2mg/L全池泼洒,按饲料重的0.3%拌入氟苯尼考内服,连用5~7d。肠炎病:腹部出现红斑,肠道充血发炎,红肿有黄色黏液流出。外用二氧化氯0.2mg/L全池泼洒,每50kg泥鳅用大蒜素7.5g拌料内服,连用5~7d。车轮虫病:病鱼体表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离群独游。防治方法: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0.5~0.7mg/L全池泼洒。收获捕捞:每年5~6月在池塘内放养3~5cm的青鳅、黄板鳅,经5个月左右的投饵养殖,当个体重达到70尾/kg左右时,10~11月即可开始分批捕捞上市。大量上市时可用拉网捕捞,捕捞量不大时可用地笼诱捕。
2结果
2.1泥鳅苗种人工繁育
县水参水产养殖场开展泥鳅苗种人工繁育,2013年4~9月人工繁育2~4cm泥鳅苗3000万尾,创产值84万元(按平均每万尾280元计);2014年4~8月人工繁育3~5cm的泥鳅苗4850万尾,创产值164.9万元(按平均每万尾340元计)。该场生产的泥鳅苗除主要提供本场养殖池塘进行成鳅养殖外,还外销福清、泉州、莆田、周边县等地泥鳅养殖大户。
2.2成鳅养殖
2013年县水参水产养殖场养殖成鳅池塘5.33hm2,在5~6月每667m2投放3~4cm的泥鳅苗10万尾,10月下旬开始收获上市。11月中旬经组织验收测产,养殖成活率在63%左右,平均每667m2可收获成鳅1100kg,创产值3.96万元/667m2(按当地市场价36/kg元计),扣除需用地租金、养殖池塘建设、防逃设施、苗种、饲料、药品等生产成本2.57万元,可获利润1.39万元/667m2。2014年县水参水产养殖场养殖成鳅池塘面积8hm2,投放鳅苗时间5~6月中旬,平均每667m2投放3~5cm的泥鳅苗12万尾。10月18日开始收获上市。2014年10月23日经县水技站组织现场测产验收1口1734m2的养殖池塘,今年5月投放的3~5cm的泥鳅苗,经测量规格达到14~18cm,体重达到70尾/kg左右,养殖成活率在68%左右,平均每667m2产成鳅1360kg,产值4.352万元/667m2(按当地市场价32/kg元计),扣除需用地租金、养殖池塘建设、防逃设施、苗种、饲料、药品等生产成本2.7万元,可获利润1.652万元/667m2。
3小结与讨论
1.1防逃设施的准备
在养殖中要做好防逃设施,要在池塘的周围建设一些防逃墙,墙的四角必须要建成圆弧状,主要的材料是砖、石棉瓦以及钙塑板为主,墙的高度要高出池塘50cm左右,并且在墙顶向池内出檐15cm,对于墙的内壁一定要用水泥涂抹光滑。要在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50目双层钢丝网进行封牢,这样不仅能够防止甲鱼的外逃,也能够有效的防止敌害的侵入。
1.2食台的设置
1.2.1甲鱼的食台设置
是对于甲鱼的食台,在相应的水路交界的池坡上,能够利用竹帘以及木板来建造一个长方形的食台,其中长度为3m。宽度为1.5m,并且食台的设置一定要倾斜到水下,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甲鱼就餐的方便。食台的安排一般是设置3~5个/667m2,这些食台的设置也可以用作甲鱼的晒台。要在食台的北侧中部的防逃墙中设置一个小沙滩,沙子厚度不要超过20cm,这样能够保证甲鱼适当的休息。
1.2.2青鱼的食台设置青鱼食台的设置,主要是利用木棍、竹篙以及水泥板来建造一个3~4m的投饵台,并且投饵台一定要能够延伸到池塘的中心,投饵台上则是设置相应的投饵机,并且要利用密眼网来围成一个15~20m2的食场,在围网下缘入水50~60cm。这样做的主要优势是能够充分地发挥投饵机的特点,从而来对青鱼进行定时投喂,保证青鱼的集中就餐。这样也能够有效地提升饲料的利用率,方便工作人员对青鱼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
2放养前的准备
做好池塘的消毒,在冬季时需要排干水池,并且能够修补池埂,清理池中过多的淤泥,从而来疏松土壤表层,并且能够改善通风条件,来加速底质有机物质的转化,在放养前15d左右来对池塘进行消毒,保持池塘内部的清洁;栽种水草,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在池塘中种植水草的主要作用是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水草自身的代谢能够提升水质,在高温季节水草也能有效地起到降温的作用,从而来为青鱼以及甲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水草密集地能够吸引一些饵料,有助于甲鱼青鱼的捕食。螺蛳投放可采用3次投放法,每一次的投放量都有规定,初次投放在2月左右,量为100kg/667m2,2次投放在4月左右,量为300kg/667m2左右,在4月的水温十分适合螺蛳在池内的繁殖,一些小螺蛳对于甲鱼、青鱼来说,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在猎捕起来也很容易。3次投放为8月,其中投放量为100kg/667m2。在池塘投放螺蛳不仅仅是为甲鱼以及青鱼提供食物,也是为了能够对水质进行净化,保证池塘水质的健康,以此来不断为甲鱼青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投放基肥,在放养前的10d左右投放基肥,最好是畜禽粪等,其中的投放量为300kg/667m2左右。在3~4d之后,继续在池塘中投放一些EM菌以及单细胞的藻类激活素等,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水质,达到净水效果。这样在水池中将会逐渐的出现一些浮游生物,之后便可放养苗种。
3苗种的放养
对于甲鱼苗种的放养,要能够选择规格在150g/只左右,池塘放养150只/667m2左右,放养的最佳时间是3月份;对于青鱼种类的放养,选择的规格为750g/尾左右,放养的密度则是500尾/667m2池塘,最佳放养时间为4月中旬。对于鱼种的放养,为了能够提升对池塘空间的利用率,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鲢鳙鱼种,其中选择的规格为250g/尾,300尾/667m2放养;在进行甲鱼种放养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要利用10mg/L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进行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0min。而对于青、鲢等鱼种在放养前要利用食盐水进行浸泡,时间与浸泡甲鱼时间相同,以此来消灭一些寄生虫以及病原体。
4饲料的投喂
对于甲鱼饲料的投喂,要对其进行配合投喂,用一些小杂鱼以及配合饲料等,投喂2次/d,时间分别是上午10:00之前以及下午17:00之前,并且在投喂之后1h左右,观察甲鱼的进食情况,若是发现了一些没有吃完的饲料,必须立即进行清除。而对于青鱼的喂食,主要是以青鱼专用颗粒为主,饲料的粒径为4mm,长度为8mm左右,在饲料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一定要高于30%,投放3次/d,时间分别是9:00、13:00以及16:00,并且在投放饲料的同时,能够适当地喂养部分的小虾以及蚕蛹等饵料,以此来提升青鱼的生长速度。
5结语
关键词:河蟹;鳜鱼;池塘套养
2005年以来,泗阳县大力推广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模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提高了经济效益,开辟了水产养殖新模式。现将其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建设
河蟹喜静易受惊,养蟹池塘应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能排能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土或者壤土的地方,一般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0.7hm2左右,pH值为6.8~9.0,最佳pH值7.5~8.5,透明度为40cm左右,蟹池较浅的可在塘内侧开挖0.8m左右、宽3~4m的蟹沟,便于河蟹高温季节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沟底。防逃墙要求高50~60cm,埋入土内10~20cm,材料可用水泥板、钙塑板、石棉瓦等。进排水都要用较密的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封好套牢,以防养殖对象逃逸和敌害随水进入。
蟹池要进行清整消毒,保持水深10cm,用1050~1500kg/hm2生石灰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如果时间仓促,也可用漂白粉消毒,石灰药效7d左右,漂白粉药效2~3d,沟塘内要移植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塘内应放养水浮莲、蒿草等浮水及挺水植物,供蟹觅食或者附着,为蟹放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春清塘大约1周后放鲜活螺蛳4500~7500kg/hm2,让其自然繁殖,螺蛳作为河蟹的活饵并清除部分残饵,大螺蛳也可被成蟹扎碎吃掉。
一般在池塘的一端或者中央深水处用网围开辟出面积为蟹池1/5左右的暂养区,将河蟹集中培育到5月初,待池塘中水草生长和螺蛳繁殖到一定数量再将河蟹放到池塘里。
2种苗放养
一般2月下旬至4月初,水温5~10℃时开始放养蟹种,养蟹要选用长江亲蟹繁殖的蟹苗,1kg蟹苗数在16万只左右,经过4d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出池时池水盐度在5‰以下。蟹苗色泽纯正,游泳爬行活跃。要求放养的蟹种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7cm左右鳜鱼种450~750尾/hm2。从外地购回的幼蟹,经长途运输离水时间较长,应将幼蟹连同包装袋放在水中浸泡2~3min,取出放置10min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3min再取出放置。如此反复2~3次后,放入5‰的食盐水中浸泡10min后再放入暂养区内进行强化培育。蟹种放养一般应选择持续晴暖天气,水温较高时投放,以提高河蟹的成活率。
一般产蟹300kg/hm2以上的商品蟹可投放优质蟹种60~75kg/hm2,产蟹450kg/hm2以上的应放蟹种90~100kg/hm2,产蟹750kg/hm2以上的应放蟹种150~180kg/hm2。
3河蟹的饲养管理
3.1饵料投喂
投喂原则:按蟹不同发育生长时期,精饲料、青饲料、粗饲料和动植物性饲料科学搭配。蟹是杂食性动物,其饵料为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和人工商品配合颗粒饵料。
常见的植物性饵料主要有各种水草、小麦、玉米、豆饼等谷物饵料以及南瓜、西瓜皮等多种蔬菜;动物性饵料主要是小鱼、小虾、螺蛳等低栖动物以及动物内脏等。投喂量要根据个体增重、温度的升高逐步增加。一般按照“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刚下池时多喂动物性饵料以增加其体质,逐渐搭配粗饵料至6月下旬。到9月初高温季节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防止河蟹性早熟。9月中下旬起加大动物性饵料投喂,增加河蟹营养积累,以利蟹黄和蟹膏的增长,有利于增加河蟹个体重量和质量,同时积极开发廉价动物饵料源来降低成本。
投喂方法做到多点定位、定质、定时,少量多次。定时即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4~5时投喂为主;定量即根据蟹的生长阶段季节具体气候而掌握投饵量,18℃以下按蟹体重5‰左右投喂,18℃以上按11‰左右投喂,即根据蟹体重保证蟹吃足,忌忽饱忽饿;定质即培育蟹种前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后期以植物饵料为主,白天投喂量占总量的30%,傍晚占70%,以第2天略有剩余的量来掌握;定点即每10~20m2设1个固定的投饵点,以防投饵不均引起争食残杀,也便于检查摄食情况。
3.2水质管理
池水初期偏肥,后期偏瘦。蟹种刚下池时水位保持50~70cm,以利水温升高,促使幼蟹活动生长,以后逐渐加深水位。炎热的夏季,为了保证池水溶氧充足,水质清新,必须保证水深在1.2~1.5m。平时定期换水。要勤于巡塘,观察蟹的动态,随时冲水换水,使水域保持良好水质。换水时要先排池底老水后灌外河新鲜水。
3.3病害防治
(1)细菌性疾病。腹部附肢腐烂,红肿。用1mg/kg
土霉素或呋喃西林泼洒,或0.1~0.2g/kg的土霉素拌饵投喂。
(2)甲壳病。初期背壳出现分散的红斑点,以后连成一片,进一步发展为中间溃烂,周围黑色,可泼洒15~20mg/kg生石灰加以控制。
(3)纤毛虫病。病蟹背甲出现白色弩状物,生长缓慢,食欲差,由聚缩虫、累枝虫引起,可用0.25~0.40mg/kg孔雀绿或5~10mg/kg福尔马林(40%)治疗。
(4)生物敌害。主要有水蛇、青蛙、蟾蜍、水老鼠、鸟类等。要搞好预防设备,阻拦它们进入蟹池,一旦发现及时捕杀。
平时要做好池塘消毒清池工作,选择优良蟹种放养,放养时消毒,做好水质管理,饵料投喂荤素搭配合理,保持水面积1/3~3/5的水草,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消毒,调节水体生态环境防病。防病用药时要充分考虑混养的鳜鱼,防止用药不当造成鳜鱼的死亡。
4日常管理
关键词:甲鱼;生态;养殖技术
目前,从事规模生态健康养殖甲鱼分为2个阶段,即温室育苗阶段和大塘养成阶段。第1阶段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密度高、投饵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的特点,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育苗工作对提高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2阶段为外塘养成阶段,它不仅能提高甲鱼产量,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甲鱼品质,是甲鱼生态健康养殖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将甲鱼生态健康养殖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和基层技术推广工作者参考。
1建好温室、养殖池和外塘
根据实际需要和规模大小,认真搞好温室、养殖池和外塘的建造,使之便于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并且利于防病治病。
(1)温室建造应符合建筑管理的规定,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并配备相应的加温、增氧、进排水等设备。一般5000m2养殖池配备0.5t的锅炉2台,1.1KW增氧机10台,颗粒饲料机1台,加温池80m3,管理用房100m2左右。
(2)养殖池建造应符合甲鱼生活习性的要求,大小统一,每口面积20m2,池高1m,池壁顶端向内伸延10cm左右,以防甲鱼外逃。饲料台用长3m、宽0.5m的木板或水泥预制板搭设,淹没在水下15cm。池中设置网袋用以甲鱼隐蔽之用。
(3)外养大塘的面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1hm2放养1.5万只左右,塘四周要有防逃设施,以高1m的围墙为好,塘中搭建隐蔽网袋和饲料台。
2苗种的选择和放养
稚甲鱼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活力强、反应快、规格整齐、体重3g左右、种质优良的品种。放养前,必须先进行消毒。将稚甲鱼放进塑料盆里,用15~20g/L食盐水浸泡10min或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浸泡水以没过稚甲鱼背为宜。浸泡过甲鱼的水溶液,要倒到池塘外面,不能随甲鱼倒进养殖池。
温室内合理的放养密度十分重要,一般稚甲鱼的放养密度为20~30只/m2,放苗后应在养殖池中直接开食,这样既可减少苗体损伤,又可使其早适应、早生长。开食饲料可用稚鳖饮料等商品饲料,且从第1次开食就可把新鲜的猪肝按10%~20%的比例添加于开食饲料中。
3温室温度的控制
水温30~32℃为甲鱼的最适生长温度,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温度,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饲料转化率低;若高于最佳温度,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因此,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且尽量保持恒定。
4充分利用微生物和增氧机调控水质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进行水质调控,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一般光线较暗的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活水宝(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他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温室甲鱼养殖池人工增氧很重要,合理的增氧既能增加氧气,又可改善水体环境,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提高理化指标,促进甲鱼生长。放养密度为20~30只/m2的一般前2个月,1.1KW的增氧机每天开4h左右,第3~4个月每天开9h左右,第5~6个月每天开15h左右,6个月以后全天增氧,期间可以结合化学增氧制剂来调节水质。
5狠抓病害控制
温室养甲鱼由于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必须严格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在防治过程中,严格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执行。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可根据甲鱼生长不同阶段的发病特点,每15d消毒1次,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溴氯海因、光合细菌及EM菌等,可交替泼洒使用。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免疫多糖、VC及病毒星等,以增强甲鱼的免疫力。药物防治时尽量使用生物制剂或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应用健康养殖技术,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在饲料中添加酶益生菌、复合维生素等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若发现疾病立即查明原因,并根据症状,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禁止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严禁使用违禁药品。药物作用后,要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6高度重视从温室养殖到外塘养殖方式的转变
甲鱼从温室转到外塘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搞好转塘工作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小龙虾;池塘养殖;种植水草;苗种放养;科学饲喂;日常管理
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国淡水虾类养殖的重要品种,1938年传入我国,现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淡水虾类的重要资源品种。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它不仅是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是我国大量出口的淡水水产品。安徽省2009年小龙虾价格达到12~22元/kg,超过了常规鱼类的市场价格。近年来,小龙虾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养殖小龙虾不但可以解决市场供求矛盾,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于2009年进行了小龙虾的池塘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选择与清整
池塘净水面积1 866.67 m2,坡比1∶3,水深1.2 m,长方形,宽度为40 m,池塘四周为浅水水域,宽度为1.5 m。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透明度30~50 cm,ph值6.8~8.5。进排水方便,配增氧机1台。冬季排干池水,挖除池底过多淤泥,加高加宽塘埂,沿塘埂四周埋设网片80 cm,网片上端缝挂20 cm塑料板。进排水管均用60~80目筛绢过滤,防止小杂鱼卵和敌害生物进入[1]。池塘进水保持水深10 cm,用生石灰1 200 kg/hm2溶化后均匀泼洒于池中,7 d后用发酵过的猪粪6 000 kg/hm2撒于池底,5~7 d后将池塘水深加至50~70 cm。
2种植水草
小龙虾食性杂,摄食的水草有眼子菜、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水花生等,沿池塘四周浅水处10%~20%面积种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供小龙虾摄食,同时为小龙虾提供隐蔽、栖息的场所[2-4]。“虾多少,看水草”,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但也不能过多,种植水草面积以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5为宜。此外,池塘底部用水草扎成草堆,每堆5~10 kg水草,沉于水底,放450 堆/hm2,用绳子系住草堆,绳子另一端漂浮于水面。小龙虾养殖池栽植水草,不仅是小龙虾重要的天然饵料来源,而且也是小龙虾栖息、隐蔽的场所,但是当水草生长过于旺盛时,应捞出一部分水草,以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
3苗种消毒与放养
小龙虾能与不同的鱼类混养,放养模式可以春季、秋季放养幼虾,也可以夏季放养种虾。小龙虾种苗从野外河沟捕捞,虾苗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附肢完整[5-6]。从野外捕捞或收购小龙虾苗时,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虾苗,不能购买离水时间过长或用药捕获的虾苗,否则成活率不高。放养前经严格消毒,鲢鳙鱼种从附近渔场购买。小龙虾苗和鲢鳙鱼种均用4%食盐水浸洗10 min,以杀灭体表细菌和寄生虫,放养时间在3月。小龙虾规格为3 cm,放养30万只/hm2;鲢鱼规格为25 cm,放养3 107尾/hm2;鳙鱼规格为26 cm,放养1 018尾/hm2。
4科学饲喂
小龙虾食性杂,以水体中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和动物尸体为食,喜食人工投喂的各种饲料。饲料采用鲤鱼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5%左右。每天投喂2次,8∶30—9∶30投喂1次,16∶00—17∶00投喂1次。投喂饲料“四定四看”(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龙虾摄食情况),一般日投喂量以池塘存虾总量的3%~5%调整。此外,每周投放水草2 250 kg/hm2,投喂切碎的鸡肠子等动物性饲料15~30 kg/hm2。
5日常管理
小龙虾幼苗放养后,为了提高池塘水温,初期保持水深50 cm,后期随气温升高应逐渐加深池水,通过调节水深来控制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0 ℃以上[7-8]。根据池塘水色、天气情况、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调节加水和施肥,一般每15~20 d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左右;每20 d泼洒1次生石灰,每次用量为75~150 kg/hm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 cm,溶氧量4 mg/l以上,ph值7.0~8.5。7—8月高温季节,根据天气和池塘溶氧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小龙虾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能在湖泊、河流、池塘、稻田等各种水体中生长
6收获
小龙虾在池塘能够自然繁殖,10月发现有龙虾苗活动后用拉网把成虾全部捕捞出售,利用原池培育小龙虾苗种,以解决翌年生产所需苗种问题。
7参考文献
[1] 张桂芝.浅谈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08(6):55-56.
[2] 王建国.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j].齐鲁渔业,2008,25(2):46.
[3] 耿俊.稻田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24.
[4] 任红艳.小龙虾养殖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7(12):21-22.
[5] 徐海强,轩子群,周嗣泉.淡水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09(11):23-24.
[6] 周文宗,李洪涛.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2007(4):43-46.
摘要:为了解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情况,总结经验,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编制提供指导,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全国18所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和2026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四学期和第六学期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实施阶段,实习时间为24~56周;渔药渔用生物制品、渔用饲料和水产动物苗种生产经营等企业是顶岗实习主要单位,校内人才交流会是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的主要途径;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是主要顶岗实习岗位;校企协管能力、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和企业硬件条件是目前影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践生产的教学环节,是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和就业之间的桥梁,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2014年4月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发了《关于做好行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4﹞36号)。根据通知精神,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在2015年组织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等45个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制订工作。为了掌握目前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广泛征求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编制的建议,提高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编制项目成立调研小组,在2015年12月份至2016年3月份,调研小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我国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研小组前期对我国开设有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统计分析。受水产养殖条件的影响,开设有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本次在全国范围内共调研了18所高职院校和2026名学生。调研的高职院校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有2所,山东省4所,四川省、重庆等西部地区3所,江苏省3所,湖北省、江西省、河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省各1所;从办学水平来看,在本次调研中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7所,省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7所,其他类型高职院校4所。调研高职院校分布广泛、代表性强。为了保证调研情况的准确性,本次调查的高职院校教师为相关院校水产养殖技术所在教研室主任或所在系分管教学主任,学生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2~3年级和毕业1~3年的学生。
2调研内容及结果
2.1顶岗实习的实施阶段和时间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实施阶段和时间调研结果见图1和图2。从图1可见:顶岗实习时间最短24周,最长56周,多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集中在28周和40周。从图2可见:在调研院校中有2所(11%)院校在最后一学年集中开展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绝大多数院校(11所,61%)分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和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两个阶段实施;5所(28%)院校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第二个学期分段实施,前两个阶段顶岗实习一般为8~12周,第三个阶段顶岗实习有16周。从顶岗实习实施时间来看,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主要集中在每年3—8月份。
2.2顶岗实习企事业单位情况
大多数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在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极少数院校提供少量校内顶岗实习岗位;学生获得顶岗实习单位的途径主要有校内人才交流会、院校安排、水产类专业教师提供和学生参加企事业单位自主招聘四种方式,其中以学生参加校内人才交流会为主,院校安排和专业教师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次之,这与职业院校其他专业顶岗实习单位选择存在差异[2]。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主要为中小企业(36%)和上市公司(28%),事业单位(8%)和国有企业(6%)次之,其他单位(校内、自主创业等)占20%,外资企业占2%;顶岗实习单位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渔药(57%)、渔用生物制品(41%)、渔用饲料(25%)和水产动物苗种(23%),具体见图3。
2.3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及技能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工作岗位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44%)和涉渔产品营销(33%),其他的占11%,从事水产动物繁殖养殖(6%)、水产动物养殖(1%)及内勤工作(5%)较少。顶岗实习应用专业技能情况见图4。在调研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类型的同时,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主要应用的专业技能也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应用的专业技能以养殖水体水质检测与调控(67%)、水产动物疾病防治(58%)和渔药渔饲料营销(47%)为主,生物饵料培养、渔用饲料加工与检测、水产动物繁育、水产动物养殖等次之。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工作,企事业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为学生专门开展岗前培训。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岗前培训时间为1~2个星期(68%),岗前培训时间在3个星期以上(24%)次之,岗前培育时间2~3个星期的较少(8%)。培训内容涉及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制度、岗位技能、顶岗实习管理;培训人员一般包括企业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人事经理、技术经理和企业导师。
2.4顶岗实习的管理情况
在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方面,各高职院校均采用了校企共管的方式。高职院校为每位实习学生安排一位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一起负责实习学生实习管理和技术指导。企业除了为每位学生安排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岗位技能实践外,还非常重视学生安全教育,从调研数据结果来看,多数学生(77%)在顶岗期间实习单位为其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占74%,熟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比例达68%。
2.5顶岗实习成果及考核评价方式
所有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后提交实习成果,实习成果从形式上看较为单一,为实习报告(总结)或毕业设计(论文)。所有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都要接受考核评价。从评价主体来看,绝大多数高校(95%)采用了实习单位与院校共同评价的方式,在调研的高职院校中仅1所院校实习学生由顶岗实习单位评价;从考核评价的依据来看,多数院校(90%)考核评价依据为学生实习过程表现和实习成果,仅以过程表现和实习成果为评价依据的高职院校各1所。
2.6其他
在进行顶岗实习实施阶段和时间等情况调研的同时,还对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实习效果情况进行了调研,在高职院校中78%的院校认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理想,22%的院校认为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一般。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见图5。高职院校认为当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图5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还需要提升的内容有校企协管能力、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和企业硬件条件。
3调研的基本结论
综合以上调研内容的结果,初步归纳当前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结论如下:1)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实施阶段和时间各个院校不完全相同,从实施阶段来看,第四学期和第六学期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主要实施阶段;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为24~56周。2)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在校外水产企业进行,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为渔药、渔用生物制品、渔用饲料和水产动物苗种生产经营;高职院校校内人才交流会是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的主要途径。3)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主要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4)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效果整体较好,校企协管能力、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和企业硬件条件是影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效果主要因素。
4对调研结论的深层思考
4.1把握好企业关是提升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基础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阶段。为规范和推进职业学校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对顶岗实习企业进行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原则上应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安全防护条件完备,提供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企(事)业单位”。从结果来看,在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中中小型企业较多。由于行业门槛低,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硬件条件、导师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对参加校内人才交流企业要求较低,对企业顶岗实习教学能力缺乏有效评估。同时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对顶岗实习企业选择缺乏理性思考,往往仅从顶岗实习地点、薪酬等方面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因此,高职院校严把顶岗实习企业关显得尤为重要,选择硬件条件好、教学管理能力强、技术先进、社会信誉高的企业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基础[3]。
4.2切实可行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根本保障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顶岗实习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7月份印发了《关于公布首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9号),通知中公布了涉及30个专业(类)的70个顶岗实习标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渔业类主要专业之一,专业开设院校多、在校生多、专业辐射能力强。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还缺乏统一、切实可行的标准,导致各高职院校在组织实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时无标准可循,出现了实习组织不够规范,实践教学有效性不强,合作企业教学主体地位体现不够,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制订一份统一、切实可行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是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
4.3深化校企合作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取得了巨大进步,水产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现阶段水产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水产企业在本质上不同于高职院校,其硬件设施、技术人员等主要服务于企业生产。同时水产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时间不长,深度不够,教师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经验还不足,校企双方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实施主体,应建立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4]。高职院校在企业导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企业硬件条件建设等方面应积极开展工作。
4.4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岗位是目前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岗位,大多数实习生(77%)在这两个岗位上开展实习工作,学生实习岗位相对集中;而传统的水产动物繁殖养殖和水产动物养殖岗位实习学生数量较少,只占总实习学生人数的7%。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应用技能来看,多数技能还是服务于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期应重视学生养殖水体水质检测与调控、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和渔药渔饲料营销等技能的培养,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冉治霖,司清亮.对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的解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2):59-61.
[2]邓东京,易素红,欧阳河,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88-91,96.
[3]杭瑞友.合作实施高职顶岗实习教学的企业准入资格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增刊):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