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时间:2022-03-20 15:0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习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习体会

第1篇

课例研修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我想这也是课例研究所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

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它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课例研修是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课例研修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教师参与课例研修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 二是能不断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能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

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课例研修就是教师通往专业的必经之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也在课堂度过,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不会虚度自己的光阴。

在课例研究中我认为一定要改进教师“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交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得意、得言、得法,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老师要有创新,让自己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真的在读,真的会说,真的会写,真有感悟,真去体验,从“学会”,“会学”到“乐学”.

通过对课例研修的学习,我的教学水平运动会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也会有较大的进步。

第十九期顶岗实习支教正藁晋分队 正定四中 历史学 刘彦东

拓展阅读: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旨在课堂改进的课例研究

——学习王洁博士《课例研究》课件有感

假期,学校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就是观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的课例,然后撰写学习体会。我先是上网查找了有关王洁博士的一些资料,然后又走进了她的论坛,最后找到了她的这个名为: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旨在课堂改进的课例研究。对于这个课件,我反反复复认真研读了几遍,其目的就在于要领会王洁博士这个课例研究的精粹所在。

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他变量重要得多。因此,一开始,王博士就抛出了三个共同思考的问题:

1.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和常规教研活动的区别?

2.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做课例研究的目的?

3.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该如何作为?

王博士认为,我们要倡导的课例研究,那究竟什么是课例研究?她从我们最熟悉的一堂数学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课例出发,生动的为我们解读了什么是课例研究,让我们知道了所谓课例,就是一个变成研究的对象,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课例研究是来自于教学一线的课堂,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反应,及时记录,及时反思的过程。它告诉我们必须“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养成对家常课质量检测的习惯,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的经验。

那么究竟该怎么研究呢?她在这个《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课例研究》基础之上,深层次地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做了剖析。她认为,“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该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有些课堂上,看似非常热闹,但事实上,只是教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额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那么,这恐怕就是造成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因为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作出比较和判断。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反思一:

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交流还是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的和最有的算法。

反思二:

课堂教学中的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那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知以下几点:

研究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研究的方法:行动中研究 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

研究的形式:以课为载体 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的结合

研究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 开发差异资源

研究的关键: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研究的成果: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 不断的行为改进

研究的条件: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 需要支持性环境

我们倡导的课例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其实质是教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接下来又向我们展示了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一般流程,接下来又解决了,我们该如何做的问题

第2篇

雅戈尔中学概况

我所挂职的学校是宁波鄞州区的雅戈尔中学,这是一所于2006年7月动工,07年秋季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新学校。雅戈尔学校原为栎社乡初级中学,建于1968年;自乡镇撤并后成为石碶镇栎社点初级中学;2004年8月学校由于优异的办学质量和不断完善的办学条件,经区教育局认定升格为中心级学校。现今的雅戈尔中学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达25000平方米,总投资近7000万元,其中雅戈尔集团捐助4050万元。该校办学规模为36个班级,可容纳1800名学生就读,校舍硬件设施按高标准配置,是目前鄞州区投资规模最大、硬件设施最先进的公立初级中学。它的建成对于改善石碶街道初中办学条件、满足群众就学需求、拓展鄞州优质教育资源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雅戈尔中学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朝“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色人才”方面发展,坚持“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校训,努力形成“从严、求实、勤奋、上进”的学风,抓特色、促成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一支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师资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历年来教学质量居全区同类学校前茅,深受上级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信任。为此,学校先后获得区“文明学校”、“教育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交通安全学校”、“治安先进集体”等荣誉。

雅戈尔的课间、课后

几个月的校园生活让我体会最深的是雅戈尔学生惊奇的勤奋和老师十足的敬业精神。从早上进校到晚上放学,你看不到有学生在教室以外的地方玩耍,也听不到吵闹声。就连下课后你也看不到有学生在走廊操场上乱跑玩耍,他们的操场除了体育课以外,平时根本看不到有学生。除了吃饭的半个小时几乎是没有活动时间可言,就包括下课的十分钟他们也不放弃学习,我发现他们要么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要么就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订正作业。就连问作业.而且很有礼貌也很有次序排着队伍。上课时你也会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认真的听讲,而且会主动的做好笔记,在课堂中却看不到他们疲惫的身影。半个学期下来没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或在课堂上故意的捣乱的,包括少部分的学困生。在早操课和午间就餐时也体现了良好的纪律意识,他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排着队伍按规定路线行走.没有吵闹也没有奔跑的现象出现。他们良好的习惯也表现在卫生上,他们的卫生打扫没有特定的时间安排,都在课间十分钟内完成,这种让人觉得有些军事化的生活,在他们学生的眼里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许这是“物竟天择”的必然结果吧。

在多少次的教师会议上,听到无私奉献的字眼,那时总觉得是无稽之谈,但是到了这里我才知道这不是不可触摸的境地。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忙碌实在用心。忙碌可以从他们的作息时间上看出,在到学校以后,除了上课,要改两个班级的两套作业,还要订正,个别辅导,备课很多时候只能在晚上进行了。他们非常注重的是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对教学内容的落实更是做到了极致,一直到每一个学生为止,不厌其烦的让学生多练,教师多指导,一直到满意为止。无需外在的驱动力,发自内心的为学生奋斗的身影让我自愧不如。与他们的相处中,没有听到对学校,对学生的抱怨,虽处城市但是比起我们乡巴老却单纯的多,他们把放弃课余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当成是一种快乐。

让人羡慕的班级管理

在一次与初一(3)班主任的谈话中了解到,班级管理的重心是抓成绩,“坚持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为了配合班级工作,学校不会布置很多的工作,各类评比也相对较少。在这里德育工作最成功之处在于,没有打架等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在一个班级中如果不深入了解你很难发现有什么后进生的存在,每个同学都会认真的听讲,做笔记、问问题。加上这里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特别的关心,他们有能力分担属于家庭教育的那份责任,不会把学校当成托儿所,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在家表现,家校合作非常成功。所以比起我们显得轻松了。

在短短的几个月的相处,我体会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温暖,那就是教师与领导间和谐融洽的氛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他们的办学思想,办学思路,超前的发展战略指导着学校工作的开展,影响和带动了广大教职工,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从学校管理到教学研究,从校容、校貌到校风、校纪,都从中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记得第一天到学校报到的时候,来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当时谁都不知道这就是学校的校长,还错把她当成了寝室管理员,在她的身上没有那种所谓的清高,与她几次的谈话中都会听到一些对老师们肯定的话语,可见对老师们的工作是十分的放心。在这里,学校与老师间彼此的默契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没有上班的点名制度,也没有上班期间的私自外出;在大考期间不需要开考务会议、考试铃声也可以把考场秩序弄的有条不紊;上课前没有规定要写成文的教案,因为学校相信老师们不会上无准备的课。这些也许是老师们更为买力教学的原因之一吧。

难忘的快乐时光

到学校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正常上班了,头一天通过教务处虞老师的帮忙我很快熟悉了办公的地方和学校的相关科室。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不断的想象社会组成员的模样,她们会摆出大城市市民那种清高的眼神看我这个乡下人吗?她们好相处吗?一路经过几个办公室老师们都很严肃的看自己的电脑,心里不免有些担忧。但一经办公室(3),一种亲切的感觉扑鼻而来,房间里摆满了绿色的植物,这里的人们好象置身于大自然中,悠然自得,这种风格我喜欢。看门牌这不是社会组吗?顿时所有的顾虑都挥飞湮灭了,我主动开始介绍我自己,也许是新鲜事物的降临,大家都走过来跟我打招呼,马上就开始盘问我的家底,这种感觉真的好亲切,在后面的相处中,我们渐渐地从陌生人成为了好友。为了赢得主动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学习者的身份,但是她们从未摆出高高的姿态,有什么新的消息都会马上通知我,很少拒绝我的听课。这种随和、亲切的感觉让我这个陌生人在陌生的地方从此不再感到孤独。

第3篇

一、强化教师个体反思,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普通人要反思,作为具有职业特殊性的教师,更需要反思。反思是校本教研中最重要的一环,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近几年来,我县在教育局的指导下,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但说句实话,大多数的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究竟怎样操作才有实效还存在许多的困惑。在学习期间,我觉得有邱隘镇实验学校对教师反思的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教前设计的对话反思。反思以往教学经历,包括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情感和态度,凡是与当下教学有关联的内容都可以回想、整理和重构。这种反思类似于温故知新,形式是个体和与年级组、教研组的学习小组、学校的专家组,进行教学设计的对话,通过“备——评——议——再备”的活动交流,反思自己的观念,进行思维碰撞。

2、教学过程的录像反思。把教师的家常课制作成光盘,让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冷静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已发生的教学实践,主要反思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基于学生的需求和教材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有助于达成目标,教学策略的开发是否适当,等等,通过对教学的预期和实际教学情境的比较,寻找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当然在回顾中,教师们反思视角从关注自己的教学法预设,转向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并有意识地为成功的策略提供解释和证据,寻求理论支撑,力图分析策略有效性背后的原因。这样的反思使教师跳出了具体的教学事件,对学科课程本身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和建构。

3、教学后的微格反思。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成员带一定的任务进行听课,抓住教学的每一个日常环节进行微格评课,引导教师进行反思。

“微格反思”,使用微格技术,执教者可以看到自己执教情况的再现,结合他人的评议,更有利于促进对自己课堂行为的反省。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微格”案例的类型进行学习,研讨、反思。这样做,首先可以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同时也架设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其次,通过案例学习,在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的同时,积极反省,思考自己的案例,探索并作出理性的选择。

4、推行一周一回头反思制度

学校每学期初下发一本册子,要求教师每过一周记下自己教学中出现,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自己教学中最满意的地方,再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分析等形式,思考下一周应该怎样。这样定期总结、定期回顾、定期写案例,引导教师养成不断反思、研究自己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习惯。培养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疑惑问题,值得反思的问题,为教学改革积累素材。

二、让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更加丰富

在学校管理中,每个校长都要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树立让鲜活有效的校本教研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命体验的理念。而钟公庙中心小学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方式则实现了校本教研的多元性、整合性和有效性。

他们学校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1、案例交流式

新课程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的新理念集中反映在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教学面貌理应成为我们研究关注的对象,为此,学校开展了“新课程教学开放日”活动,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进行了案例式的研讨。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反复试教修改。课后,上课教师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进行评析,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到教学设计的创新,从学生课堂表现到教师临场应变,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理念,方方面面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还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大讨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促使教师去思考、去实践。

2、现场诊断方式

学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期研究小课题,围绕这个小课题,每个学期都要探讨一堂尝试课。执教尝试课时请电教老师拍摄教学的原生状态。在下一次教研活动时组织教研组成员逐段逐块地观看,选择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开展课例化研究、微格分析,通过组内成员的交流和研讨,提升了老师们的认识。执教老师反复试教打磨,收获一堂赏析课。每位老师的课堂录像,见证了教师成长的足迹。

3、专家引领式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专家的参与,教师会少走弯路。学校经常聘请市、区各学科的专家来校讲座、听课、指导。在与专家零距离的交流互动中,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

4、研赛互动式

怎样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好的方法就是经常进行一些教学或相关素质技能的比赛。每年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教科室具体操作,分别开展教坛新秀选拔赛、创新课比武、现场论文比赛、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青年教师现场课件制作比赛等。一系列教学比武活动的开展,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外出各类教学比赛,许多教师载誉而归。

5、论坛参与式

利用网络这个新平台,鼓励教师在论坛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一种是教师自主讨论,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设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转发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6、教育随笔式

以随笔形式记录教育生活的点滴,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反思与进步。在教研活动中安排了教育随笔的撰写和分享,要求老师们根据“教育有道”、“教育有悔”、教育有乐、“教育有悟”这四个专题撰写。老师们撰写的教育随笔内容精彩纷呈,那一个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生故事,那一段段教后有听顿悟的教学插曲,折射出老师们在教学生涯中的智慧和思考。

三、以评价发挥师生潜能

正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项目组核心成员芦咏莉博士所谈到的:“评价的内涵与外延远远丰富于考试,对孩子产生影响,能促使其发展的不仅仅局限在考试方面。”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各位教师善于动脑和交流,拓宽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与他人交往态度、学习兴趣等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随处可见。评价是新课改的重点,也是难点。而邱隘镇中心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能带给我们关于师生评价改革新的启示。

1、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从“师德、师知、师能、师体”四个方面指导教师专业进修。同时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创新了教师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专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同的学科类有不同的量化标准,并分别从“师德”、“师能”、“师体”、“师绩”等四块提出不同的星级要求,以详细的条文引导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自我提高和自我评价。

案例:为确保考核的质量,实行了“三个结合”:一与校内人事制度改革结合,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实际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与分配制度结合,低劳低酬,优劳优酬;三是与奖罚制度结合,坚持奖勤罚懒的原则,每年7月份,通过教师自查自报,年级组和教研组考核,学校专家组审核,评出各档先进教师,举行表彰会,鼓励先进,鞭策落伍者。

第4篇

读了《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这篇文章,不禁为之深深扼腕叹息。就只因为每个人的一点微小的失误,“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位船员宝贵的生命也随之消失了,这一点微小的失误,导致了惨痛的事的发生,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样一个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千里堤坝,毁于蚁穴。重大事件的起因往往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正因为微小,让人防不胜防,毫无察觉,让人麻痹大意,才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非常重大而又悲惨的后果。联想到我们的实际工作,我们不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吗?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负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重托,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应该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地去为病人服务。但是在我们这个队伍里,确实还有一些人,对工作漫不经心,松松散散,业务技术不高、服务态度不好。更有甚至者,因为一时疏忽、工作不负责任或违章操作,给病人带来死亡的危胁或终生的痛苦。我们在报刊杂志上、电视节目上经常看到这种类似的报道。有的引起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给病人及家庭造成痛苦,给个人造成终生遗撼,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以致于一些文艺作品经常利用医护人员的散漫工作行为和现象,作为反面素材或讽刺对象编写一些笑话、小品等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每当看到这些,都应该感到非常羞愧,非常痛心。我们在深感痛心之余,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今天我的工作做的好吗?今天我的工作有没有什么遗忘?有没有什么疏忽?今天我的工作是否给病人减轻或解除了痛苦?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进一步改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医务人员、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医务人员、一个称职的医务工作人员,就应该这样去做,这样去想,甚至是每时每刻。

我们科全体医务人员经过认真学习、热烈讨论,深刻地领悟到:安全工作无小事,病人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痔瘘科自建科以来,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治愈病人万余例,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而且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在矿区及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在这个科里工作,要将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工作作风、温暖热情的服务态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广大,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真正让病人在感到放心、满意。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决做到:一是加强业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在工作中、在工作之余,都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采取集体学习讨论、个人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业务技术素质,使自己在病人面前、在病情面前,能够做出正确诊断,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二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是一个手术科室,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重要。无论是操作前、操作中、换药时,我们都有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精益求精,决不能困嫌麻烦而省略操作步骤,以免引起感染、刀口不愈合等严重后果。三是对病人如亲人。病人带着伤痛来就医,无论在体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本身就很痛苦,我们要用亲人般的温暖对待他(她)们,让他(她)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病人手术后,我们要及时巡视病房,仔细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发展及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决不能因为问题小而不当回事,以免小问题引发大问题,对病人的病情演变、身体健康情况及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都要了如指掌,对任何有疑问的情况决不能放松,也决不允许放过,一定要弄清并解决为止,决不掉以轻心。当前,正是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关键时期,在这项活动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操作上做起,时时处处抓安全,上安全岗,干安全活。“安全”应牢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融入血液、融入理念,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一个“生命”的安全保护员。

第5篇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作为一名教师,我认识到教师肩头的重任,一定要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我们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我们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

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第6篇

朱罗扣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

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

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我们常教学生的名

言,而我们教师呢?常常只会埋头教书,当抬起头时,发现这个世界已变得让他难以辨认,自己学过的

知识已不能适应孩子们的需求了。这时,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弥补其不足,使自己的内涵丰富,自信地

走上讲台走向教改之路。

正如《生活在网络中还是网络在生活中》一文谈到的,教育就是要赋予孩子用自己的头脑评估哪一条信

息更有用更可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

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可当真正接触新东西时,又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由此,我想到了我们

的校本培训,应在苦练内功训练上再加一条,接受信息及运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不断学习的能

力。我在一本书上还看到这样一段话: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识

的创造,人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这是新时代有学习能力的象

征。做新世纪的教师,那就必须具备以上的学习能力。

第7篇

素手书兰学习体会

我有幸成为兰山小学“素手书兰”读写团队的一名成员非常的荣幸,今天下午参加了本团队的展示活动,欣赏了同事们精彩的读书汇报成果展示,学习了要成为一名读写团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素养,让自己尽快的和团队其他成员共同成长。教育叙事团队的闫凡伟主任给我们对教育叙事的写作方法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指导,让我这个一头雾水的“叙事盲者”有了点门路。

首先,闫主任告诉我们写好教育叙事的三步骤:(一)发现故事(二)引发反思(三)提出观点。然后对教育叙事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一、题目怎么定?——小,且能点亮主题;二、开头怎么写?——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三、事太小怎么办?——小事大议,平行聚焦。最后,闫主任和我们分享“给学生一个喘息的机会、反思的机会、悔过的机会,看似力度欠猛烈,实则是打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道路。这就是留白的智慧,也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希望自己在这个幸福的团队中不断的成长。尽快摸索出教育叙事的门道,留心观察体会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个细节。

第8篇

吕映红事迹学习体会

吕映红,一位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演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神圣。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吕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使命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好老师。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在一个"爱"字之上。

当我了解过吕映红老师的事迹后,我更加深透地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燃尽泪始干”“燃烧自已,照亮别人”这些不仅是人们对老师的赞颂同样也是对老师最高竟界的道德要求。

“我要当好全班同学的‘老师妈妈’,了解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在吕映红的教师生涯中,有多少学生受到过她资助,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吕映红不仅给了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更履行了人民教师的天职——她执教的学生成绩都很优秀。

为了让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她把自己的家办成了“替补学校”,留守儿童放学排着队往吕老师家里走,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心灵港湾。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不再灰头土脸、蓬头垢面,她去镇上学习理发,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成为孩子们的义务理发师,就这样一直坚持了10年。

关心一个孩子容易,关心每一个孩子不容易;帮助一个孩子容易,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不容易。同样当教师,我感觉自己需要向吕老师学习的太多太多……

总之,我要以优秀教师吕映红为榜样,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观念,努力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得工作,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像吕映红这样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她们的事迹使我更深刻的感觉到,教师的辛劳、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与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用我的真情与激情,用我的爱心与恒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第9篇

有一种超越叫学习

——变电所检修试验学习体会

(见习生 王健勇)

变电所设备安全运行是铁路安全、优质、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铁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变电所检修作业是系统性、全面性、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作业。这对于我们新学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学习、历练和提升的重要机会。而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此次安顺变电所的检修作业。

来到变电检修车间,完成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出差。说到出差,我脑海里首先跳出的是宾馆、饭店、游玩等字眼,可当我看到老师傅们一个个准备好个人工具,把铁床、床板、被褥,甚至是吃饭的家伙也一并装车的时候,我才如梦初醒,这才真正明白,原来我一直活在梦里。

就这样,跟着满载工具材料和生活用品的工程车,我和师傅们一起到达了安顺变电所。由于突然增加了十几个人的原因,这个坐落山脚的小小变电所顿时人满为患,师傅们不得不挤在一起,一个小小的办公室硬是塞下了三张铁床,变得水泄不通,就连平时堆放工具材料的的库房也成了我们的临时住所。环境虽然艰苦,但在师傅们的脸上,你却看不到一丝抱怨和不悦,他们的欢声笑语让这座原本死寂的变电所瞬间热闹起来。

安顿好之后,大家稍作休息便进入此次行动的主题——设备检修。由于不具备作业资质,我只能在地面上做一些诸如扶梯、擦拭、凃漆和传递工具材料的工作,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学习的热情,我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跟随各个师傅学习不同的技术,向他们请教各个设备的检修标准、作业流程、注意事项及工作原理等等。通过配合师傅进行高压设备的介损、耐压等工作,我初步掌握了各高压试验仪器的安全注意事项、各部分接线和操作要领。这也让我对变得检修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整个检修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莫过于电容器室的检修工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经历过的最脏的工作环境,没有之一。变电所每两年才进行一次检修试验,因此,整个电容器室充满了刺鼻的气味,布满了灰尘、树枝和干草,甚至还有蚊虫的尸体,加上灯光昏暗的原因,室内的气氛格外阴森恐怖。我到这里的工作是负责与师傅们一道清扫绝缘子和打扫室内卫生。

由于电容器室必须保持干燥,整个清扫过程不能用湿毛巾,不能洒水。作业开始后,整个电容器室像是被扔了烟雾弹,空气中弥漫着黑色的尘土,这让身在贵州的我,真真切切地体验了次"北京雾霾",体验了何为PM>2.5.我屏住呼吸,恨不得一下把所有的绝缘子都清扫干净,然后离开这里。与我急躁的心情相反的是师傅们有说有笑、悠闲自在、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随着作业的进行,汗水夹着尘土在我脸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工作结束时,望着彼此那张只能见到白白的牙齿和眼珠子的"大黑脸"的时候,我们都笑了。

这次学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了一线职工工作的不易,更被他们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所折服。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打牢基础,努力提升技术业务水平,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实现我段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增砖添瓦。

第10篇

心得体会-师德教育学习体会

王凤花

在前几天,听了六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深受感动,深受启发。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我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师德教育。

《庄记》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者来讲相当重要。

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方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注意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对当今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师德如何,直接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影响到千秋万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身要为学生和社会作表率,必须要做到: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强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

第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记得刚毕业来校工作时,对教育不熟悉,教学经验近乎于零,我把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前人学习,向老教师学习作为自己奋飞的起点,通过学习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来丰富自己的认识、知识及才能。同时我常静坐独思己过,剖析自己的不足,以加以改进。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总之,不要让学生怀疑自己的学问。但是,如果学生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那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第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在教学法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地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虽然老师也是普通的一员,有自己的个性,也会发火,但是教师要受师德的限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个性,而不能意气办事。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第11篇

挺喜欢生本理念下的课堂学习,但是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在课题组组织的生本理念的学习中,我终于大开了眼界。

一、生本教育中的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

从接触生本教育,从对生本教育的知之甚少到现在一次次看到生本教育课堂上学生的侃侃而谈,深深地被老师给学生创设的那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由发展的空间所吸引,原来我们的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啊!而且看到生本的老师是那么的热情洋溢,对学生、生活都充满了自信和幸福感。是呀,孩子的童心、童趣是多么重要,多么珍贵,作为教育孩子的老师,就该让孩子乐学,只有这样才是幸福的,正如欧老师说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孩子的健康成长,这都是生本教育的结果,真的觉得生本教育的理念正在指引我们去做到相互尊重,依靠学生。

二、生本课堂的理念与小组合作学习

自从我们开始进行生本教育的研究后,也在努力地探究小组合作。但是参加了培训会之后,才突然有些明白了。我们的小组合作与"生本"意义上的"小组合作"还是有差距的。真正的生本课堂上的学习小组,成员有着明确和谐的分工,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任务,是一个兵教兵、互助合作的学习过程。小组合作的过程,是通过学习积极的优秀的学生,来带动消极被动的学生,也是一个能发现学生共性的学习障碍的过程。生本课堂中的小组通过探讨并不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共性的障碍便会得到彰显,在积极学生的带动下,这些问题往往能够被发现并提出来。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别人更多的认可和赞赏。我们的小组合作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不能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参与,甚至有时候只是为了小组合作而进行合作。另外,对于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也往往是由思维敏捷、表达流利的学生代表、代替,缺乏深入思考、细致引导与激励评价。从教十多年来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综合能力出众的孩子怎么越来越少了,到了五年级,让学生自己组织展示与交流活动课,全班竟然找不出这样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在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发言的质量不高,仿佛个个都思维定势了,这是为什么?我想,这是不是与孩子平时在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太少有关系呢?

所以,我们的课堂要想真正贯穿生本的理念,小组合作必须落到实处。

这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从小组的组建、小组长的选拔培训、组员的培训分工各个方面有序进行。当然,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都离不开教师适当适时的组织和引导,所以要想把小组合作落到实处,教师还必须要认真做好准备,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三、今后的预想与打算

这次学习让我们对于低年级的生本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简单谈一下以后的教学设想:

1、督促孩子每天坚持读课文(签名)。做到课课预习、复习。完成识字,如果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是正常的,不必焦虑,不要过分苛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肯定,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12篇

星期二下午,学校的阳春厅内暖意浓浓,四年级的家长们汇聚在一起,认真地聆听区家长学校校长、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李映本老师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注意孩子的创新启蒙》,家长们无不觉得受益匪浅,仿佛收获到一本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秘籍".

创新,意味着改变,意味着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李老师说:"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创新能力的". 创新能力,是如今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能力,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必不可少的才能。创新精神,惟有从小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李老师生动详细地讲述了三点:

讲座3.jpg

1、启迪孩子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和各种才华

3、发展孩子的创新思维

1

启迪孩子的创新意识

父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第一要素,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以家长自身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我们要充分地相信孩子,采取启发、引导的方法,帮助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问更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萌发创新能力的起点。只有对事物好奇,才会去思考和探索,逐步发展为创新或创造的能力。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所以,我们应特别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发现孩子智慧的火花,采用"助燃"方式,鼓励孩子提问,并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像,去创造,去寻求答案。李老师也语重心长地指出,家长们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呵护好孩子的童心,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观察、多动手,鼓励孩子的创新意识。

讲座9.jpg

记下来回家再消化

讲座10.jpg

讲得有道理,赶紧做好笔记

2

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

李老师针对孩子的各种特点,将孩子分成7种智能型,即:语言智能型;数学逻辑智能型;音乐智能型;空间思维智能型;肢体动作智能型;交际智能型;自理智能型。这就要求身为家长的我们,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年龄小,经验缺乏,学习中的他们极易被感兴趣的内容所吸引,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学习,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孩子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并在学习上产生莫大的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从而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因此,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父母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和场所,时刻注意对孩子进行创新兴趣培养,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讲座11.jpg

会场专心听讲的家长们

— 2015 —

12.15

3

发展孩子的创新思维

李老师说:"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联想能力……同时,他也将联想能力归为四类,即:归类联想;快速联想;多义联想;类别联想。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推理、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丰富的联想,可以提高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对于孩子来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它对孩子一生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身为家长的我们,应尽量发掘孩子进行活动的想象功能,促发想象。对于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凭自己想象拼搭的东西、自编的故事等等,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孩子的创作。我们还可以采用一字多义、一词多义、一题多解的方法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的联想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孩子,则是父母生命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让身为父母的我们一起,唤起创造的力量,心怀关爱、赏识、尊重、耐心,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