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03:4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文化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然要对会计的理念进行更新、对会计文化进行重构,会计文化必须更好地适应企业成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决策,融入企业经营系统之中。会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沃土,本文以西安紫薇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及文化演变对会计文化的促进为例进行论证,揭示了企业文化对会计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会计文化 发展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地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列居世界第二,随着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经营良好企业,一些企业独特的文化已经获得世界认可,如以创新为核心的海尔企业文化,以诚信为核心的同仁堂文化,以做令人尊敬的现代企业为目标的西安高科集团文化,其中西安紫薇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西安高科集团的子公司,历经十六年发展,逐步成长为西部行业龙头,中国地产百强企业,其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在提升着会计文化的发展,研究紫薇地产企业文化对于会计文化的促进作用,可以梳理出典型的企业文化与会计文化的互动关系,对于研究会计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紫薇地产发展概况
西安紫薇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历经16年发展历程,已逐渐形成了以商品住宅开发、保障型住房建设为主的多元化复合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近年来通过实施项目运作机制进一步焕发了企业活力,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团队竞争力,紫薇地产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紫薇地产公司以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和不断营造人文关怀的高品质生活为使命,以“责任为重、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科学管理”为经营理念,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尊重员工、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的形成为公司会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地基础,紫薇地产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自觉的融入到公司的要求之中,形成了诚信、客观、真实的职业操守和坚持准则、按照制度要求做好每笔业务核算的工作作风,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公司会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企业文化与公司会计文化发展的历程回顾与分析
1、在公司创业初期,以创新文化为核心、以员工创新为载体推动企业成长,对于员工创新的涵盖了企业管理和市场服务的各个方面,也包括会计文化创新,以此推动企业发展和经营变革,在会计文化创新方面注重会计物质文化的创新,包括会计队伍的发展和岗位设置的规范化,改善会计人员办公条件,配置办公硬件、建设网络环境,启用会计核算软件等,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中解放出来,初步构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体系。
2、企业在快速成长期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企业通过搭建现代培训平台及“内训师”制度,企业商学院的建设实现了个人成长平台的搭建,紫薇地产的独特、先进的学习、成长体系,使每一个参与的员工深受其益,也成为了人生难得的经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文化使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管理水平,学到了先进的理念,也促使企业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公司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
3、会计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会计精神文化作为柔性文化对于会计制度的钢性文化可以形成互补,当制度缺失或滞后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时,会计精神文化作为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可以对其形成有效补充和规范。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会计精神文化是其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一部分,其行为准则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紫薇地产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也将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日常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正如紫薇地产总经理韩红丽所讲的对于员工而言,在紫薇的经历,珍贵之处在于通过紫薇的学习成长平台,个人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个人在行业内的“含金量”有了增值,紫薇地产的会计人员也将是会计行业的一个品牌得到社会认可。
四、研究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文化的形成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受到社会各个经济细胞的重要影响,企业作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细胞对于会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企业文化是会计文化发展的重要环境,所以我们在建设会计文化中,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首先,会计文化建设既要服务于企业文化发展,同时又要在发展中以先进的理念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两者只有形成互动机制才能对企业发展产生良好地影响。其次,企业文化的发展决定着会计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完善之中,所以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会计文化也要相应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突破固有思维,与时俱进,才能跟上企业文化的发展并推动企业会计文化的发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级文化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经营魔方。即使看到小作坊和路边快餐店也有自己独特的标志,但是无法谈及如何塑造整合程度高、有自我特色的文化,退而论之,亦无必要。
因此,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出现在有一定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中。而且,这些企业拥有高素质的管理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中国企业文化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
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做何判断,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如何实施,中国企业文化具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这几方面又如何协调,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简单地舆论引导和喊空口号能够解决的。
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大环境的氛围。譬如,南北企业就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个集团里面,分布的地域不一样,所表现出来也不一样。笔者曾经给一个涂料集团,能明显感觉到天津餐厅、上海餐厅及广东餐厅的显著区别,虽然餐厅的管理规定一样,伙食标准也是差不多,但是你一走进去,就能感觉到很强烈的当地社会环境气息。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反映出在内在机制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直接引进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纵观中国知名的百所高校,发现诸多大学离不开这四个词: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看来大学的精神都是出奇的相似,可能也是出奇的没有自我特色。对于企业来说,山寨版的企业文化更加数不胜举,大同小异,有些粗心的政工干部把自己的行业都搞错了。
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发展误区里进行剖析,找出企业的个性文化,扬长避短,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反对一些优秀企业的文化,但是一定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囫囵吞枣,一定要自我消化,为我所用。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厘清四个关系。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对于个人与集体的思维是侧重于从个人来看集体,他们认为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关注重点在个人向上,强调个人的作用、能力、奋斗、拼搏等,因此个人英雄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而中国的思维体系强调的是集体主义,习惯从集体来分析个人,个人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每次体育健儿接受采访时,必须要说:感谢XX,感谢XX,最后才感谢与自己相关性强的人或物。
二、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
西方人对于物质需求一直都是认为天经地义的,追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因此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是社会认同的标准。而中国人向来认为商人“重利轻义”,因此不提倡强调物质利益而提倡以文化人,强调人的追求是通常自我修身从而达到无我境界,因此禁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
三、科学逻辑与德化教育
西方人提倡科学与理性,对于事物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科学的、逻辑的、分析的思维基础上,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分辨很清楚,没有太多模糊不定的说法,对他们而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很容易分辨,提倡结果导向,就事论事。但中国人却强调“天人合一”,期望通过自身的内化修炼而达到价值的目标,“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这种价值观的代表。
四、法治环境和人治环境
【关键词】企业家素质;民族文化;学习型组织;创新;双赢思维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52-01
一、企业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趋势
这个世界充满着变化,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家适应能力和决策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一些企业家快速崛起又快速倒下的”企业家短命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制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外,企业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创新,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新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在短期内占有满足这种需求,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家迅速反应的能力,单靠哪一门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都难以胜任综合的市场反应行为,这就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企业家不仅需要智慧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同时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因为企业家的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是员工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而,企业家的素质又决定了企业的前途。
二、民族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及管理思想,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基础的营养。值得继承与借鉴的义利两合;致富经国;勤俭为本;以和为贵;任人唯贤。每个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继承本民族优良的传统,抛弃不适应时展的旧文化,如儒家文化中的言义不言利和重农轻商等思想,道家的“老死不相往来”的意识和“吾不为天下先”的思想等,都同现代市场经济所推崇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相抵触。
因此,在现代企业文化的塑造中要注意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企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联结起来,在创新中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使企业文化不断优化,并不断丰富内涵。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塑造学习文化
在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上“建立学习型组织”势在必行。现代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人员工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才能够“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正所谓终身学习,永续经营。
制定有利于促进建立学习型企业的新机制,把建设共同愿景、知识共享、学习共进、交流互通、创新超越为标志的学习型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致力于把学习力整合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将企业改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塑造学习文化,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四、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型企业的种种努力,“引导出一种实验,进步与创新的新观念,借此使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当今世界,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背景。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生产规模或成本不再重要,而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不仅与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而且对老企业和传统行业也是至关重大,企业也只有创新才能获得独有的品质,才能拥有独特的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培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能够利于企业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造性的发挥。
优秀的企业文化,推动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转变成实际运用,使得企业在产品、技术、服务、组织、制度等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因此,企业创新精神也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双赢思维”造就了融合文化
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奉行非赢即输、你死我活的单赢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滋生为打垮对方而不择手段以至恶性竞争的弊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崛起,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赢价值观。一个企业只有奉行双赢价值观,才能不断地从合作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完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
1.1供电企业文化的性质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性质是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企业,体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生产模式,而是把生产和服务结合在一起,既要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又要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夯实电力行业的基础产业地位。传统的电力市场是供电企业的销售市场,供电企业处于主动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下,电力市场的竞争形势愈加激烈,供电企业开始转变为提供电力服务的发展模式,新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1]。除了文化性质的改变,供电企业文化建设还强调企业形象的奉献性。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为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突出供电企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形成有利于供电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在企业外部,供电企业要树立诚信、公益的社会形象,体现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公益价值。
1.2供电企业文化的理念
根据供电企业文化的性质,供电企业文化是多种理念的结合。第一,供电企业文化以安全理念为中心。电力生产的过程较为复杂,一旦出现电力生产安全事故,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安全生产,是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表现。第二,供电企业文化包含质量理念。供电质量与电力安全生产息息相关,保证供电质量不仅要做到安全生产,还要不断改进电力生产技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电能。第三,供电企业文化的服务理念。供电企业是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服务理念来稳定和开拓市场,以企业整体的服务理念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四,民主理念。供电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重视基层的反馈意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倡导民主理念,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良好沟通。第五,团队理念。供电企业的规模都很大,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是企业运作的关键,企业文化弘扬团队理念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2]。
2.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精神文化方面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体现了企业的发展观念,供电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供电企业精神文化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企业精神文化的内容比较空泛。供电企业的精神文化与其它企业有许多共性,例如团结、奋斗、创新、务实之类的口号,企业文化缺少特色[3]。其次,供电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往往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开展。最后,供电企业精神文化缺少道德建设,企业过于强调生产,精神文化的主要作用成了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忽视了员工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2.2制度文化方面
供电企业的规模庞大,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也非常复杂,统一的企业管理制度限制了企业内部的发展。不合理的制度文化降低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运作流程变得繁琐,企业内部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超过了制度的约束,企业分配制度也并未进行合理地调整,供电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实施严格的企业制度管理[4]。
2.3行为文化方面
供电企业行为文化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其一,供电企业缺少现代化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没有正确的导向。其二,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水平不符,大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都不高,供电企业也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其三,供电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培养员工的企业意识,员工未能感受自身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也就不会自觉控制自身行为。
2.4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为实际的部分,包括企业的生产环境、员工的食宿问题、企业奖励机制以及企业的文化活动等等。物质文化建设能够让企业员工直接获益,当前供电在物质文化方面的投入不够,员工对企业文化缺乏兴趣,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便难以有效开展。
3.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3.1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的根本目标是树立企业的价值观,改变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以企业的发展目标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形成坚定的信念[5]。因此,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要以人为本,重视员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整套精神文化体系的基础上,推行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另外,以人为本还要求关注不同员工的个人情况,根据员工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文化建设方式,使供电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达到最佳效果。
3.2制定富有特色的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我国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点鲜明,价值标准的制定要综合考虑行业属性、员工特点、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形成富有供电企业特色的价值标准。合理的企业价值标准是优秀企业精神风貌的基础,能够给员工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独具特色的价值标准也是当代电力行业发展的需求,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3.3强化员工企业意识
员工的企业意识是供电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强化员工的企业意识可以从企业领导文化的建设展开。企业领导的个人精神文化和道德素质对员工有重要的影响,领导以身作则的行为是感染员工的有效方式,能够让员工产生荣誉感和归属感,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
3.4精心设计文化活动
供电企业的工作比较劳累,特别是基层员工,既要保证生产安全,又要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文化活动是调节员工工作状态的主要形式,企业文化活动要把握好活动的目标,不能一味强调精神文化,而要寓教于乐,通过丰富的文艺或体育活动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因此,供电企业要精心设计文化活动,以热烈的活动气氛来传播企业的文化价值。
4.结语
关键词:工会工作;企业文化;创新;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因此,企业工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地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以人为本,以科学为指导,进而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效果,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并将企业工会的职能充分展现。
一、企业文化发展与企业工会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为了促进企业的稳定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工会必须将其职能充分展现,基于两者的相关性,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的文化层次水平,保障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发展与企业工会工作属于协同发展关系,两者相互促进。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创新工会工作运行机制为基础
工会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离不开运行机制的创新,因此,作为企业工会工作人员,必须对可利用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和利用,并以创新的工作机制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是企业具有时代精神和发展的原动力。在进行工会工作运营机制创新时,必须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切入点,这对企业文化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工会工作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能够将员工工作的协调性以及积极性提升,同时与员工的纵向联系加强,即了解员工的思想、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将三者进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员工与企业同进退,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再者就是加强企业横向的联系,即将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作风,借此来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同时带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三、创新工会工作运行机制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员工素质。党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而企业工会在进行各项工作时,必须与党的思想具有一致性,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工会的职能和作用充分的展现,并且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为员工办实事、为企业服务以及增添基层活力上,在工会内部形成争创先进的氛围,推进工会工作的开展。同时对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与企业发展观不适应或是不相符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找出适合工会工作发展的结合点以及切入点,实现以科学、服务推进企业发展的目标,同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以创新的活动方式以及完善的工作机制为工会工作的支撑点,以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工会工作的核心,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将工会组织的工作主线设为建设服务型,如对有心理障碍或者是负面情绪的员工进行心理疏通,使其以饱满的精神态度进行工作,同时关心和帮助企业员工,使其深切体会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和服务,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加强干部服务能力、业务素质以及政治素质的培养,促进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同步发展。(2)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员工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十上提出了尊重知识、人才和创造,借此来推进国家的快速发展,而企业的发展也是遵循此理。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使员工的创造精神被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同时将“科技兴企”策略积极地推进,并且带动员工开展与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问题以及新材料等相关的技术竞赛、培训以及创新活动,借此来推进企业的发展。再者就是组织“工人先锋号”活动,将考核的重点做到多元化,如质量、产量、安全、环境卫生、效益以及进度等。同时对考核、表彰、评比以及组织的相关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进而将活动做成员工满意、企业需要的特色工会工作品牌,并且在员工之间以争创为载体,开展相关的师带徒、争创先进、争创能手以及金牌职工等活动,使员工的素质与能力在良性的竞争中得到全面的提升,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3)实施多措并举。在党的十上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就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同时将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地提升。而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同样必须做到以上几点,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为根本,加强健康常识的教育和宣传,使员工对健康知识全面的掌握,做到适时地体检,同时从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进行注意和调整,保证身心的健康。定期的开展健康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同时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严格执行,对竞赛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估和规范。并且对工会的队伍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使各级在职能上充分发挥,加强监督,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4)以“双赢”和“双维”为主线。在十中提出了提升人民生活与物质文化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即关心民情民生,帮助人民解决根本问题以及为人民谋取福利。而在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十的思想贯彻落实,做到以人为本,使企业与员工之间能够做到互利互赢。同时不断地提升工会的工作水平,做好基层工作,使员工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并且将各项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协调,如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劳动安全卫生以及收入分配等,使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收入相挂钩,如年底分红或者是将按业绩按比例提成等,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开展走访调查与慰问,尤其是对生活困难的职工,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四、工会工作创新对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1)工会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彰显工会工作的活力。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创新,而具体的创新方法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挖掘、整合并利用资源,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是企业具有时代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二是加强企业工会运行体系和机制的创新,进而更好地体现出企业文化。(2)结合实际、以人为本,彰显工会工作的动力。在工作中以工会工作开展与创新为根本,在企业发展人才的选择上必须采用民主制,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可采用QQ群、问卷调查、信息以及微博等,并将员工反应的情况向企业决策层汇报,促进员工参与工会工作创新热情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3)工会工作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源泉,彰显企业工会工作内涵。以各种手段让员工积极地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奠定群众基础,将企业精神不断地融入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保障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通过以上对企业工会工作创新和企业文化发展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企业文化的发展与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息息相关,而作为一名企业工会工作人员,必须对工会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不断地创新,并且坚持结合实际、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同时将企业的工会工作的活力、人文关怀以及工作内涵彰显,为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苗在宽.论企业文化与工会工作[J].黑河学刊,2012(04):14-15.
关键词:企业文化;采油厂;政工工作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这对企业发展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油业作为实用性较强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政工工作的宣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政工工作做好了,才能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更好的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采油厂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政工工作就是对企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使他们思想统一、鼓足干劲、更努力的为企业创造效益。在采油厂的企业文化管理中,政工工作的的开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采油厂统一思想,丰富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我国是石油大国,采油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加强政工管理团队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采油厂的创新能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履行社会职责,为整个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因此,加强政工工作建设十分有必要。
二、采油厂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采油厂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某些方面限制了采油厂的发展。首先,采油厂领导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思想工作的作用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直接为采油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领导不愿意在政工工作上浪费时间。其次,政工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低。良好的团队需要优秀人才得带领才能发挥出团队的优势。在采油厂的企业中很多团队成员自身的文化程度和知识面有限,这就限制了好的企业文化的传播。最后,政工工作的形式方法单一、老套,缺乏创新、新颖的因素。由于形式的单一,限制了政工功效的发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
三、企业文化对开展政工工作的作用
政工工作的开展是普及企业文化的形式之一。通过政工工作可以把企业文化慢慢的渗透到每位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把企业文化贯穿始终,以企业文化为本。下面提出几点以企业文化为中心的改进政工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
在坚持积极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正确的政工工作的开展思路,将政工工作贯穿在采油厂经济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政工思想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
领导要提高重视程度,实现经济思想同步发展。采油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保持思想的同步性。 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政工工作的思想教育在企业的发展中越发重要。因此,采油厂的相关领导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具体落实到实处,不能走马观花,走形式主义。要协调好经济与思想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相关领导者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对政工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优秀而上进的企业文化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只有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人才会发展的更好。企业文化要想更好的发挥在政工工作队伍的组建时要注重对优秀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的培养。招揽优秀的人才可以更新采油厂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更好的适应时展的形势。政工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了提高政治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形式:1、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通过课堂的形式教授工作人员关于采油工作的专业知识,让思政工作人员在了解工作特点的情况下,有针对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要利用企业文化启发政工的思想境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政工的重要性,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三、制定考核机制。没有压力就缺乏动力,人只有在压力的激发下才会发挥出自身的巨大潜能。把考评标准与每个人的工资直接挂钩,只有这样政工才会更认真的教与学。
(三)发挥企业文化的制约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政工工作的标杆。政工工作的开展应该企业文化为中心,因此,企业文化对政工工作起到制约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企业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发挥企业文化氛围以及模范带头作用。企业在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中要贯穿人性化的原则,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的予以解决,使他们毫无顾虑的投入到采油厂的具体工作当中来。其次,企业也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缩小教育范围,充分发挥团体的作用,员工之间互相帮助,彼此增进感情。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促进采油厂的发展。最后,企业要以打造特色企业为目标,重点推出新颖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并把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企业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对政工工作发挥着引导、激励、制约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只有自身发展好了,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所以,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员工都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和政工工作的发展,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张继军,于国志.多措并举促进优秀文化的落地重要[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240.
国有企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维系着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受到外国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活动的影响,使其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对此,国有企业应当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来优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从而优化落实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所以,从文化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来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符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所以符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求、国有企业质能转变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近些年我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重大方针和政策,要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特点,以促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国家进步。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则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出要求。因为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明确说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组织制度改革问题等。这大力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同时也要求国有企业改革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要保证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任务的完成。而这一情况也间接说明了,国有企业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此项工作的实施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有效落实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条件。b.国有企业职能转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这大大促进了国有企业职能转换,即社会职能向经济职能转换。国有企业职能转换,虽然是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但其所引发的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有待解决。此种情况下,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疏导职工心理,并给予职工一定程度的补偿,这不仅促进国有企业职能转变,还有效的解决企业职能转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2)符合国有企业履行崇高责任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使国有企业可以在发展困难的情况下完成崇高责任,就需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的创新,从当前时展特点出发,正确的引导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促使职工能够优化落实各项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完成国家给予的崇高责任。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问题
1)企业文化未被国有企业予以重视。在我党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重大方针和政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将结构调整作为企业改革的重点,并未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渗入和宣传,这使得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道德教育、弘扬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不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缺陷。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投资力度不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授、技能培训等工作落实效果不佳,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知识水平、技能掌握不佳;工作方式创新能力不足,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陈旧的工作方式来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总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缺陷,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将难以从专业的、标准的、合理的角度来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效果不佳。
三、文化发展战略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措施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优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而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符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符合国有企业履行崇高责任的必然要求,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1)丰富国有企业的文化层次。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一种具体呈现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展。所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应当将文化发展作为战略来实施,使企业文化可以优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效果。而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优化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丰富国有企业的文化层次,使其作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对于国有企业文化层次的丰富,则需要以我国文化发展为准,对企业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层面进行予以丰富,使其内涵深化、内容丰富,可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予以影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等方面,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可以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的基础之上,提升企业的凝聚力。2)完善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建制。从文化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对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建制进行完善,可以使其作为思想政治创新的有效手段。因为借助文化发展战略来完善、健全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建制,必然使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建制以我国文化发展为主线,将其引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对国有企业文化予以约束和发展,使企业文化具有激励、教育、协调等功能,创新和辅助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培养现代职业道德观念、注重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注重强化职工综合素质等,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为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际,应当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国有企业的文化发展制度予以完善,使其可以优化和约束国有企业文化,进而促使国有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和企业崇高责任的必然要求,从文化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其真正符合时代特点,满足国有企业发展需求,促进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所以,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来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郭兆亮 单位:中交二公局三公司
1.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潮,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等国研究者和商业从业人员提炼出的有关企业管理的新概念。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埃德加•沙因在其1986年出版的《企业文化与领导》一书中提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被多数成员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约束和功能导向作用,能够有效规范和引导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此后,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雷斯•E•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A•肯尼迪在其合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因素构成,即价值观、企业环境、英雄人物、典礼及仪式、文化网络。其中,英雄人物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它是一种人格化的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感染力和鼓舞作用,能够使企业成员更好地认识自己,并积极进行创新活动,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目前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即领导者提出和倡导、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文化行为方式。综合上述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极力塑造的一种与他者相区别的文化形象,具体指涉商业组织的价值理念、符号、仪式以及处世原则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发展经验的凝结,体现了组织的理念,渗透于组织的全部肌体。企业文化包括以下特点:抽象性,即意味着企业文化要通过一些抽象、简明的符号、象征来包涵具体丰富的内容;规范性,即意味着企业文化要表达应然性的目标,而不是实然性的现状;独特性,即意味着企业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就是要使特定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可变性,即意味着企业文化应该伴随所处经济社会现实环境之变迁而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和发展,从而使企业文化这种软实力与企业本身因产品质量而形成的硬实力同步发展。
1.2软实力与企业文化软实力(softpower)并非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原生概念,其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教授在对美国崛起进程以及大国关系进行研究时提出。它最初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以外仍能对其他国家和国际秩序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实力,其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在广度上的蔓延以及在深度上的渗透这两个方面。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相近学科之间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影响和借鉴,软实力也逐渐被一些学者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例如,有学者对企业软实力的外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企业软实力即企业文化所彰显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承受力与适应力、执行力与能动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权威力与亲和力。另有学者站在企业软实力功能角度,分析了企业软实力的组成规律,其认为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社会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建设过程中,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其经营发展目标的一种能力。此外,还有学者从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入手,认为企业软实力是建立在企业硬实力这一基础上,能够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一定影响,最终使其认同和支持企业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发展,使其尽早实现其经营发展目标。依据这些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企业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然却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战略资源,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模仿、强渗透性、强蔓延性等特征。企业文化是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可以通过企业文化逐渐渗透至本组织之全部肌体并辐射至与其相关的其他组织。
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企业文化有助于发挥引领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产业升级的逐步加快,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当前,全球五百强企业中已有三百多家进入中国,并充分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技术市场、服务市场、国内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必须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便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抢占一席之地。因此,企业必须加快创建与创新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文化的软实力功能,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神华集团成立至今已逾二十年。在这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神华集团在最初的“开疆拓土、重整河山、做强做大、打造辉煌”方针的指引下,规模日益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进而发展为“建设矿、路、港、电、化一体化发展,打造国际一流大型能源企业”的方针,以及当下所提出的“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神华企业文化无不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引领不断打造神华事业的新辉煌。企业文化如同大海中的灯塔,指引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坚定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2.2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一方面可以有效优化其管理体制,推动体制创新;另一方面还能在精神层面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激发其创新热情。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优化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管理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使员工认清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针对企业现有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做好品牌市场和功能定位。二是加快管理体制创新,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内容选择相应的模式,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进行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根据外部发展形势的变化适当的调整管理策略,从而实现与时俱进的管理目标。三是积极进行员工价值体系创新,强化其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创建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明确不同历史阶段和状态下的价值表征。四是积极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当中,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神华集团提出的“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就是基于这种文化价值提出的,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使神华安全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神华集团也迅速壮大。
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企业文化缺乏创新和独特性企业文化与其生产经营目标联系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目前,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目标的正确认识,仅仅简单地将企业目标与企业价值取向和企业行为相结合,没有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目标要求的企业文化。当前,受行业、发展历史、产品特征、职工、地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大同小异,雷同率高,没有充分显示出其文化优势与特色,导致其企业精神缺失,文化发展与生产经营相脱节,无法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很多企业都提出过类似的口号,如“质量是企业发产品的灵魂”和“顾客需求至上”等,创意性口号较少。同时,这些口号的内涵较为单一,不符合企业的经营导向、产品特性和服务领域,企业文化区分度低,从而使作为生产者的企业较难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实际上,企业文化的创建没有统一固定的发展模式,各企业可以根据其发展条件和具体方向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从而积极发挥其文化优势,推动企业的健康长效发展。各企业在发展历史、管理模式、技术构成、竞争压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其文化建设的独特性。此外,企业文化的强度和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独特性特色。神华集团涉及的行业较多,或许这也是独特企业文化特色不易提炼和展现的因素之一。
3.2企业文化表象化、重形式轻内涵近些年来,随着大众传媒和快餐化娱乐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国企文化建设出现了过于强调表象的错误倾向,具体表现为重形式轻内涵,文化内涵的构建和巩固不足,不利于其文化建设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一些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时,过分追求“面子工程”,重金聘请一些知名教授设计企业文化形象。但这些凭空想象出来的抽象文化概念大都缺乏实用性和独特性,难以表现企业的文化实质和成分构成,企业文化建设成为空中楼阁。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过分强调表层物质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简单理解为员工言行举止、内部报刊、庆典活动、文化宣传口号等,无法真正将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融入内部管理中,不利与员工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多的企业将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口号宣传上,形式华丽,内容空泛,无法达到应有的文化建设效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3企业文化缺乏系统性、长期性企业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前进的过程。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突出系统性和长期性特点。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该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发展战略,并成立专门的文化机构,以保证整项文化建设事业的高效稳定发展。但反观实际,一些企业将文化建设局限于某一领域或层面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关注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但也只是“一时热”,发展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地强化和巩固。神华集团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上,经常随着主要领导的变更而变化,因而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思路。具体的,神华曾先后提出过开拓文化、创新文化、卓越文化、变革文化、共同文化、大同文化、大神华文化、“五型”文化、厚德文化等不同主题,但企业文化主题一直没有确定下来,这不仅影响了神华文化的延续性,而且阻碍了神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发展信心,协调好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积极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对企业而言,只有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做好企业文化培育和建设工作,才能逐渐形成独特的且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4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4.1加强企业文化研究、突出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针对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文化研究,明确其发展地位和作用,科学认识企业文化发展意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推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企业要深入分析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建设规律,坚持实事求是,高效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起完善和谐的企业文化。具体而言,企业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科学研究,坚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特点,明确现阶段文化发展目标,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同时,企业还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建设活动,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突出其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和时代性特点。此外,企业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共同参与其中,并开展企业文化、员工价值观、企业外部形象调研工作,并针对其文化建设中的误区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优化企业文化发展结构,定期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相关培训,增强其集团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企业内聚力和向心力。
4.2加强制度建设、用科学手段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企业科技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以保障其文化建设发展的持续性和固定性。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时,必须结合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出特色化规章制度,用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鼓舞人、感染人、影响人,将员工的言行与企业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员工自觉规范和调整其言行,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此外,企业管理者还可以对原有文化发展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内外发展形势,使其制度建设充分体现出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走向。
4.3紧扣企业发展战略、构建独具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要想使其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被员工普遍认可,企业就必须紧扣企业发展战略,将文化建设与其经营发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经营发展和员工素质培养之间的矛盾,加强员工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根据所在地区的人文化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长期和短期发展战略,积极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该根据其产品特性和行业属性进行文化构建活动,发展独具自身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4.4建立起企业文化的有效约束、激励和巩固发展机制为更好地管理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企业可以将文化建设的一些内容适当融入制度建设当中,使得其管理目标最终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强化其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因此,企业可以利用强化理论建立健全激励和巩固发展制度,使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日常工作,不断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企业还可以建立其相应的监控管理机制,要求员工定期反省和检查自己的工作,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戒骄戒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关键词:企业 文化力 生命力
1.企业的文化力和生命力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 1871-1951年的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把文化分为了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随着文化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的力量,他们称之为“文化力”。
相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企业只是社会发展中的很微小的一个部分,它是一个社会团体,也是一个市场经济中的破浪者,企业同样在记录并展示着文化。从某种角度我们也可以说,在群体活动的人类社会,它的文化力就是其生命力。
“文化蕴涵着巨大的力。这种‘力’并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更形象地将文化之力称之为‘软实力’。从本质上说,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高占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而细致地提出了把握文化力,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集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企业紧跟市场经济的导向,开拓创新,凝聚人心,准确把握造船国际化的战略方向,紧抓机遇,走向了跨越发展之路,在这种形势下,文化力的作用日趋重要。
文化力决定着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姿态,也是企业生命力的精神面貌展示。从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企业发展到浙江省造船龙头企业,并一步步走向国际化,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更是企业价值观、文化力的跃升,聚集于企业发展中的文化力一直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成为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2.的企业精神与文化
认识或了解一个人,关键在于知道他的思想和心态;而要了解一个群体,则要了解这个群体中的众多人的思想和心态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
在新形势下,集团提炼了“团结、务实、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赋予了企业追求卓越、创造价值的文化力。
高度的团结使企业具有了巨大的凝聚力,集团从领导班子到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团结有力的企业团队是企业跨越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求实是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经验,推进企业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求实不求虚。所创造的业绩,靠的是实事求是的实干和苦干。创新是具有活力、生命力的体现,随着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司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造船技术过程中进行创新,从生产、管理、技术和制度上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卓越是企业跟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需求,致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的企业文化精神不断激活着每一个员工创造价值的活力。每年,集团积极通过培训和技术比武优化人力资源,通过行之有效的治理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等等,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氛围。
3.企业文化的和谐内涵
“和谐共生,追求卓越”是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卓越是一种永不止息、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境界,代表着企业的崇高精神内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越来越深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黄金时期,但同时也应该冷静地看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存在的家族式管理是其主要弊端,对发展前景缺乏仔细研究,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仍以中小企业居多,部分企业主存在小富即可、小富既满的小农意识,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企业哲学的要求重新审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把和谐文化建设渗透到企业各项活动中。在和谐的企业文化之中深化文化内涵,建设并发展企业的文化力。
企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和谐始终是影响企业盛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集团在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国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困境,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深入体制改革,实现企业所有制转换,走向国际化的典型代表。可以说,半个多世纪里的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大转衰,由衰至盛,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造船企业的坎坷历程。在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凡是重视企业和谐、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都展现出了强盛的生机与活力;凡是企业封闭短视,盲目发展、不重视企业文化积淀与发展,往往都会让企业走向衰败。
4.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企业文化发展逐渐走向了系统的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则在于把文化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确立了“成为国际一流的船舶工业企业”的共同愿景,使企业团队的活力得到最大发挥。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把主要精神集中在了造船的主业上,也始终把“和谐”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中,必须构建起高效创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此确立了以深化生产设计为突破口,深化精度造船,健全现代造船模式的管理理念。集团公司坚持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强化主业经营,在深化精度造船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不断完善现代造船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造船周期。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国际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国内外企业竞争时分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除了企业产品质量过硬,销量领先,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有些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同时,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指引作用,可以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发展不进入人意,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非常好,企业发展前景广阔,有些企业虽然有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的精神没有深入到企业的每个员工的心中。
一、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文化发展比较不均衡,很多知名企业具备自己的企业文化,同时,依靠企业文化的无形力量为企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还有些合资企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企业文化新颖,给人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然而在我国还存在一些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只是表面上的,并没有将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的发展之中。还有些企业为了文化而文化对其他企业文化进行移植或者改良,成为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对企业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企业很难再激烈的竞争中顽强地生存下去。然而,为了文化而文化的企业,将他人的企业文化移植改良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对自己企业的发展更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不能直接制造经济利益,但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信誉度,这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改革创新
1.突破观念,加强重视
在我国,有一部分企业发展是从计划经济跟随中国发展而发展的,其中,很多企业的生产观念还比较落后,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还没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还不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的重要性。所以,建立完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必须对企业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他企业文化进行简单的移植改良。
2.效益观念
市场经济是一种要求企业自负盈亏的经济形态,国有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都必须经过经济核算,这要求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并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创造最佳效益。
3.竞争观念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普遍的自然法则,也是市场的竞争规律。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公平竞争,合法竞争的竞争观念。
4.信息观念
信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传播性、反馈性和时间性等特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业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只有那些对信息具有敏锐洞察力,迅速应变力的国有企业才能担负起在现代竞争和未来竞争中中获胜的历史使命。
5.人才观念
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获取,保留优秀人才,做到人为
本是国有企业战略发展中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6.信誉观念
信誉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声望,具体包括产品信誉和社会信誉。信誉至上,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7.塑造企业灵魂
企业文化其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它们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塑造。国有企业对每个发展时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价值观进行整合,从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和不断创新企业
文化的角度出发,精心提炼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战略等价值观念,并迅速转变成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去,大力抓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最终推动国有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工人同实现。
三、总结
关键词:企业会计文化 重构策略 路径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变革,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而且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些客观的成就,但是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仍然需要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寻找有效的重构策略和路径。全面构建和创新企业会计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整体文化,展现企业内部的现代文化,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工作氛围。
一、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重要性
目前企业的会计文化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形式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需要企业进一步重视和加快会计文化建设,使之能顺利与企业整体文化想融合,为企业创造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现代企业已经把内部文化汇集为一个系统工程,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不断创新,为企业整体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推进企业整体文化不断向前发展。重构企业会计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会计文化的构建和丰富发展,对提升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文化能影响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情操和增加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会计文化的重构能增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集体荣誉感,能让会计工作人员与企业发展共存亡和共发展。由此可见,重构企业会计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会计文化重构工作,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
1.多元化发展。构建企业文化是一项十分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它包括企业各个部门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整体文化构建。因此,在企业体制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下,重构企业会计文化必须要坚持多元化发展。企业要建立行政管理机构、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协会机构等专业性的机构,帮助和扶持会计文化重构,实现会计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其次,企业要引进专业的会计专家,指引企业会计文化的构建,最好能为企业会计文化重构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为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思路。企业还可以通过聘请外来的专业会计人士开展座谈会,让工作人员参与学习和讨论,积极研究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策略。
2.相互兼容发展。企业文化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民族文化,另一个方面是吸收别国文化。而会计文化是吸取两个方面的精华,提炼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并且与企业内部发展情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会计文化。相互兼容发展是会计文化重构的重要策略,能为会计文化的构建注入永久新鲜的活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要懂得去除糟粕、提取精华,利用其他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优秀文化为自己服务,并且逐步将其融合为自己的特色文化。
3.动态化发展。动态发展就是指会计文化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文化内涵在不断升华,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发展、沉淀以及重构的过程。因此,企业会计文化重构也要坚持动态化发展,及时更新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制定会计文化长短期发展的计划,并且针对特殊情况及时调整文化发展计划,保持与时俱进。
三、企业会计重构和路径
1.制定文化重构计划。文化重构一定要有目标,企业会计文化重构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重构计划,并且要严格的落实,推进会计文化向前发展。制定会计文化发展计划必须要考虑企业集体的利益,从道德、法律、精神以及意识等方面考虑,以企业集体文化为中心,创建会计部门的特殊文化目标体系。计划可以是月计划也可以是年度计划,计划是前提和基础,要从计划工作开始,做好文化重构工作。
2.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文化重构的主体是会计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是文化重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提升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对构建会计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开展文化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让工作人员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感受到文化的强大力量、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等,让工作人员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积极投身到工作中。
3.为会计文化构建提供物质保障。企业会计文化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会计的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其中物质条件包括会计室的基本布局和设施,因此,企业要大力扶持和帮助会计部门构建内部文化。从完善会计工作室的基础设施开始,为工作人员购买办公工具、文教科研设施。此外,还要增加会计工作人员的福利,适当增长工作人员的工资,让工作人员切实感受到企业发展与自身价值之间的直接关系。在基础设施引进方面,可以为其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尤其是现代先进的会计管理设备和软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文化重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会计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会计文化融入到集体文化中,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全面构建会计文化,就必须要寻找有效的策略和路径,在策略方面企业可以多元化、动态化发展,并且实现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在途径方面可以通过各种企业文化活动来构建。做好企业会计文化重构规划以及凝聚企业会计领导力量和增强会计文化重构的物质保障等。通过这些策略和路径全面构建会计文化,推进企业集体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路径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研究备受关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应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建设和塑造企业文化,将备受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方面建设与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之所在。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要以一种全面、动态、历史和全球的经济战略眼光,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经济战略发展与科学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目前,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迄今为止对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赋予现代企业管理者一种全新的意义。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现代企业文化的研究
从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来看,应该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使企业文化研究的新成果,直接指导企业建设与发展。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应侧重于以下方面:(1)在中国五千年文明背景下,探讨和研究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研究现代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适合中国基本国情、民情、社情的企业文化理论;(2)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量、诊断和评估.首先企业凝聚力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把企业的利益和广大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凝聚力,推动企业文化发展;其次是导向方面;导向包括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再次是激励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 能够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起来, 能够将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有制度来约束, 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完成的作品,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对企业文化追踪研究的价值不可低估。
二、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又是当今社会新经济时代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融合时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很好体现,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企业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直接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开放的、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在严格对待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文化。
三、注重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活品味在企业文化中的体现
当今时代人们的社会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仅仅对数量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更加注意质量方面的提高。这些方面对企业生产和发展提出了新挑战,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社会形象和声誉的良好体现。对企业信誉不仅看企业的技术环保、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些固然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这些环境因素在21世纪呈现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调整,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现代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