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17:4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心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分析;建议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在大量扩招的同时也带来了形势严峻的就业现状,仅2013年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更好的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正常就业,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心理情况做全方位的了解。而本文旨在从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预期、就业压力等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情况,得出研究结论,从而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思路和操作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某综合性一本高校的大三大四年级没有继续深造意愿,即将面临就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500人。问卷调查方面,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有效收回率96.4%,其中男生272人,占比56.4%;女生210人,占比43.6%。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薪资期望、职业定位、单位类型取向以及就业压力等五个方面。个体访谈方面,共深度访谈学生30人,除了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外,主要针对就业压力进行深入探析,获取了较全面的研究资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区域选择
在就业区域选择上,46.3%的学生选择东南沿海二线城市,23.2%的学生选择西北内陆地区一线城市,21.5%的学生选择原籍所在地就业,9%的学生选择北上广等大型一线城市。这一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在东南地区就业,但是出现了从大型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的转移,选择北上广地区的学生急剧减少。可见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和竞争激烈,而一些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的空间,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让学生在就业地选择上出现了这一变化。
2、薪资期望
从薪资期望调查结果来看,31.4%的学生期望薪资在2000-3500元左右,45.1%的学生希望在3500-5000元之间,23.5%的学生选择了5000元以上。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和工资水平、消费指数来看,大学生薪资期望是比较理性和符合现状的,没有好高骛远,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
3、职业定位
本次调查问卷在职业定位题上主要设计了公务员、对口专业,其他专业就业三个选项。其中6.4%的大学生选择了公务员,8.8%的人选择了其他专业就业,84.8%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口相关专业就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本专业就业。这一结果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为理工类学生相关,而文科类学生专业技术性相对要求较低,在就业专业定位上应该会更为宽泛。
4、单位类型取向
就业单位类型上,11.4%的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48.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20.6%的学生选择了外资企业,19.6%选择了私有民营企业。可见59.8%的大学生选择共有制单位,而40.2%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公企业。相对于过去大学生就业到知名民营企业去、到外资企业去,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取向正在发生转变,大部分学生希望到国有企业去,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去。大学生偏好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公有单位,这与物价、房价等生活压力有一定关系,而相对更有利于能力提升,但较“漂泊”的私营企业渐渐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
5、就业压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1%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大,而只有13.9%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不大。可见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深度访谈,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看好;(2)自身心理素质差,就业胆怯,就业焦虑;(3)自我认识偏差,缺乏自信;(4)大学学业较差、英语四级未过、综合能力欠缺等造成的就业压力;(5)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就业渠道;(6)就业认识的偏差,比如认为自身家庭背景、人脉基础以及社会支持等不利于就业。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本次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大学生就业意向发生了一定改变,就业区域选择上出现了以往东南沿海一线城市扎堆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一线城市转移的趋向。第二,大学生就业定位基本理性,但仍然存在盲目性和感性认识。就业薪资期望水平基本合理,与现有大学生工资水平及社会工资水平基本适应,但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盲目追求公有制单位,容易造成万人挤独木桥的局面,影响顺利就业。第三,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就业焦虑与就业胆怯并存,存在自我完善不足和市场需求疲软的矛盾。
2、建议
针对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从高校育人目标出发 ,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是以学校为主体,大学生为客体,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提升就业能力,丰富就业渠道和信息,从而提高就业力,保证顺利就业的系统工程。在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方面, 主要包括自我定位和就业市场定位两个方面,做到知己知彼。学校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活动、观摩讲座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市场,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能够避免盲目认知,就业期望过高或自我认识过低等,造成主客失衡等问题,影响就业。在提升就业能力方面,从大学生大一入校开始,学校应重视实践课堂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就业能力训练等素质教育环节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完善自我。在丰富就业渠道方面,学校应该加强招聘单位信息采集和就业基地建设。在招聘信息采集和上,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联系和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并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及时广泛地招聘信息,做好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弥补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扩大就业面。同时,加强就业基地建设,与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定向培养和联合培养,实习挂职等方式挖掘单位和岗位,保证就业渠道畅通,就业门路广开。
(2)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大学生调试就业压力。从调查结果得知,随着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适压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积极就业。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全覆盖与个别心理辅导的点面相结合方式,即通过心理课堂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全面引导,帮助他们合理认识自我和社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向就业市场。而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个体谈话等方式对个别就业困难学生或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进行深入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就业焦虑和怯弱心理,正常就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就业 因素 心理 分析 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31-01
“十一五”期间国家教育部统计,我国将有两千五百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将面临就业难问题。这无疑给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们施加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我国现行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的机制,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从自身出发,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的方面因素,以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应对方案进行了分析。
1、校园因素
高校的扩招使毕业生逐年递增,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异常就业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阻碍:如户籍问题、供需信息不畅、院校知名度等。 造成了大学生心态失衡,产生异常的就业心理。
2、家庭因素
家庭对毕业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是极大的。 家庭主要因素包括:长辈对子女的寄望、对子女就业方向的定位、父母的职位与社会地位、子女对父母的遵从程度、以及家庭氛围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就业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家中长辈作为社会生活的前辈或多或少会对毕业生面对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或提供一些支持。 一些父母希望子女从事的工作与子女本身的工作方向定位相悖,从而产生矛盾,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未来发展要求过高会给子女施加心理压力,这些, 都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影响。
3、自身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文化层次、智力水平较高,他们对于未来发展际遇很高的期望,希望能有更高的平台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做出一番事业。 但是很多大学生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与社会能力需求有一定差距; 一些人遇到挫折时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多数毕业生反应:学生在校所学和在社会所用的大相径庭,有些学生在校成绩优异但在社会生活中不一定能如鱼得水,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应当放平心态, 适当降低职业要求,不断摸索适应社会探求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4、性别因素
在就业心理方面,男生女生也是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大部分男生相比于女生会更有自信,焦虑情绪也相对较少较少,勇于竞争竞争,耐压力更强。 女生则比男生更常考虑就业的问题,耐挫力更强。 男生女生在就业心理上的不同可能源于个人性别特征和我国传统的对不同性别的人的期望和教养方式有关。 男性自小被教育要承担责任,坚强勇敢,比较容易接受社会角色的转变。 女性压力大,缺乏自信,情绪上容易焦虑,男性的就业心理状况比较好还有可能与就业市场上部分"重男轻女”现象有关,目前有一些单位在招聘倾向于录用一男性学生,因为女生有些生理心理上有些弱于男生,例如产假之类的,会给就业公司多多少少带来一些麻烦,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虽然性别歧视在法律上已经正式废除,但是有部分人群对性别问题仍有顾虑。而女大学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就会更加的焦虑。 因此,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心理承受能力较男生有一定差距。此外,在就业指导期望上男性和女性也有所不同,女性更希望在就业时得到更好的指导,对就业指导期望的依赖性要高于男大学生。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大学生就业前各种心理活动的应对措施措施。
(1)"观察局势,养精蓄锐”的先就业后择业心理。
随着经济发展,多数就业单位对专业能力强,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采用优先录用原则。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选择的职业通常难本身意愿相符。部分毕业生他们寄希望于临时安顿下来,为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累积经验。 这种就业后再择业的过渡性择业心理非常有利于应届毕业生们长期的就业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千万不要以"身无所长,技不如人”的自卑怯弱心理自卑心理来定位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的位置。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自卑羞怯不敢展示自己。 从而对自身前途失去信心,持有消极避世心态。这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很大程度的消极影响。 要知道人生本就多坎坷,身前的阴影标志着困难的同时也同样激励着你阳光就在背后,只要转身面对,付出努力,胜利的光晕就会将你温暖的照耀。
(2)"无所畏惧,敢作敢为”的实力求职心理。
当今社会,人才市场运作机日趋完善。多数人持有“靠实力说话”的就业原则。他们凭借自身的综合素质,去寻求中意的职业。就这种心理相对分析: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与家庭背景等因素的相互结合,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但也要正确的审视自身实力,多多留意身边人的优点长处,与自身的优缺点作出客观的评价,切不可以"坐井观天,唯我独尊”的自负自大心理来应对这个人才辈出的繁华社会。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部分大学毕业生因自身存在一定优势而产生睥睨自诩的自负心理。在这种极端心理的支配下,在选择职业时,通常好高骛远,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求职竞争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就业方向。
(3)"不甘平庸,敢于拼搏”的自主创业心理。
在鼓励艰苦创业的倡导下,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选择自主创业。这是一种扩大当代社会劳动需求的就业形式,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广泛的实现人生价值。但是不要盲目跟从"一叶障目,随波逐流”的心理来发展自己的道路,长期的校园生活,促使学生的处事方法趋向于大众化。
(4)“充实自己,求真务实”的勇于实践心理。
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加速,对技术性知识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而知识与技术的结合主要依赖于实践。知识每天都在更新,社会每天都在进步,不断的去实践才能不被这个社会落下。"浮夸骄躁,自学自满”的人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当你还在维修破破烂烂的人工机器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研究出了全自动机械化了。
当代大学生自身应树立起敢于竞争、立足发展、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及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及临时就业、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 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要正视问题,放松心情,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激励法,告诉自己要努力加油,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自己的前进步伐。 宣泄法,如果遇到屡次碰壁,或者排解不开的困难时,可以适当的宣泄出来,比如拿枕头砸床或放声大哭,会轻松很多,擦掉眼泪,继续向前努力。求助他人法,找个自己的好朋友或者亲人,向他们诉说,让他们帮助你开导你,让你快速的走出迷茫。
现在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谁都不愿意挨饿,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大学生毕业的心理状态,不管是有利无利的,大学生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道路,选择就业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开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既然躲不掉,何不把他当成是就业的一个挑战呢!
参考文献
[1] 温暖,郭欣.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华章》 2012年第32期 中国知网.
作者简介
汝红伟,女,学生,黑河学院;
杨斌,男,学生,黑河学院。
指导教师:姜丽萍,女,教授,黑河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 比较
课 题:该成果为北京市财政专项(PXM2012_014202_000191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成长与发展辅导体系建设创新性研究)的成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论述比较丰富,但更多的是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及宏观层面的讨论,对微观心理现象的关注仍然较少。笔者在“大学生就业双选会”做现场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共性心理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的学生及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真实案例
学生:老师,我是学计算机的,我不想做计算机的工作,我觉得太辛苦了,女孩子不适合做那个工作。
老师:哦,那你希望做什么工作呢?
学生:我想做行政助理类的工作,跟人接触的工作,不想天天坐在那里对着计算机。
老师:那很好啊,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是最好的,那就去做吧。
学生:我其实觉得挺矛盾的,行政类的工作我投了几个公司,工资才2000多元,多的才3000元,而且听说就是一两年后也不会涨很多。
老师:嗯
学生: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签了,编程类的工作,现在就挣4000多元,再过2年,就能挣七八千呢。
老师:嗯,那你的困扰是什么呢?
学生:我想,如果我现在做行政,挣那么一点钱,在北京的生活费又很高,到时候我能租的房子,我的生活状态,可能和他们就不一样了。
老师:嗯
学生:二三年以后,他们在专业领域里都是越做越好,挣得也会很多,但是我做行政,不一定能做到行政主管,就是做到了,工资也没有干技术工作高。而他们只要技术好,工作就很稳定,到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太不行了。我现在很犹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所以找了好久都没有想好到底找什么,一会想做行政、一会想做技术,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这个同学原本清晰的职业规划,因为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导致长期对未来的迷惑及工作方向迟迟不能确定,当然也会给情绪带来一些影响。
因此,笔者旨在讨论就业过程中“比较”心理现象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原因及应对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科学择业的目的。
二、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1.择业上的盲目从众
“比较”心理的存在可能会让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从而显得盲目。因为可比较的方面有很多,例如薪金、福利、晋升机会、学习机会、职业前景、办公环境、公司文化等等。而一个工作很难满足一个人所有的工作价值观,那么不管他获得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跟别人比较,让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在长期反复的比较中,个体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从而难以做出科学的、理性的职业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从众现象的出现就顺其自然了。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动。近年出现的公务员热、考研热、考博热、出国热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毕业生择业上的从众现象。
2.对自己难以进行深入探索
当“比较”心理出现的时候,学生更多地关注他人的优势、能力、机会,让自己焦虑紧张,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地探索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经常会拿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比较,并忽视掉自己的优势能力。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例如,有些人在某个行业中表现平平,但是在其他的行业却可以很出色。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能力,只要把这种能力找出来,并找到适合它的地方,它就能够得到发挥,从而体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3.影响职业满意度及职业潜能的发挥
心理学家罗圭斯特和戴维斯(Lofquist & Dawis,1984)提出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他们认为,当工作环境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时,个人会感到内在满意,而当个人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时,个人能够达到外在满意。当个人能够同时达到内在和外在满意时,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协调,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会比较高,在该工作领域也能持久地发展”。
当学生处于“比较”的心理状态时,可能不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分析,加之对自己认识不足,选择了社会上公认的所谓的好工作,但是并不是适合他的,或者他并不适合工作的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学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工作表现,造成流动性大,影响职业发展方向、速度及职业满意度。
4.“比较”心理可能造成就业难
在“比较”中,学生失去了对现实的客观判断,高不成低不就,不能理智地选择,导致错过就业机会,成为就业困难的学生。
三、“比较”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教育的因素
(1)教育过程中的排名制度,重点校、重点班制度。从小学开始,长期采用分数排名的方式进行选拔以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还有重点学校制度、实验班等。学生一直在比较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他们习惯了比较,通过比较来明确自己的身份。
(2)相关指导课程效果不足。近年来高校竞相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是在咨询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说:“工作怎么找?”“简历怎么写?”“面试时,考官会问什么?”“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当我们问他们学校是否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政策讲座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
(3)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心理重视不够。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更多是侧重就业技巧方面,就业心理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相对不足,个性化服务难以实现。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看到“就业心理困扰、心理发展”时很困惑,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们可以怎么用,可见学生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不了解,也没有准备,那么应对起来就会更加困难。有些学校尽管建立了就业辅导室,但是人员的知识结构、辅导技巧等仍需要大力提高,同时也存在对就业咨询和就业宣传不足的现象。
2.自我意识的因素
(1)自我同一性水平低。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d.Erikson)提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他认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按照他的理论,在进入大学前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工作应该基本完成,但是根据我国实际的教育情况,自我同一的建立往往是在大学阶段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具体内涵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与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与信仰。所有这些人格特性整合而成为随时间、条件而相对稳定的整体。”自我同一性水平低会导致学生在寻找工作时不稳定,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2)自我认识不足。毕业生要想做出符合自己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事件,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心理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自己拥有的现实的资源等有相对客观的、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就业的期望过高或者过低,对自己适合和适合自己的领域和岗位的选择和确定出现困难,盲目地与他人比较。
3.缺乏自信
在咨询过程中,像引例中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点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做什么会更让自己开心并能够做好。但是学生由于对自己能力及判断的不自信,担心几年以后,自己的生活及工作境遇会比选择做专业技术的同学差,从而不能做出选择,造成拖延。
4.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
有很多同学既对自己的能力特点有清晰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的路径有深入的思考,但是在做决定的时候依然会出现难于决断的现象。他们既没有学会如何做决定,同样也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承受选择之后的结果,于是总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判断自己做得对不对。但是比较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决策总是迟迟不能做出。
5.社会压力
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的年龄大概在22岁到26之间,不管男生和女生,按照社会习俗,他们除了要尽快找到所谓的好工作之外,还要结婚、生育,还要背负双方家庭对他们职业发展的期望,还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自己选择的工作将会带来的未来生活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等等。这些重大的问题,对于刚刚准备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是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会更加地小心谨慎,和他人的比较,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朋友的比较就应运而生了。
6.社会文化影响
(1)社会文化的影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我们社会中经常用来平衡自己心态的话。其实这也是整个社会民众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个体的生活应该主要在其内在的体验,我们需要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都可以过得快乐幸福,过得有意义。社会地位的获得、薪金收入的水平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
(2)社会舆论的影响。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尤其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迈入社会,对社会生活充满渴望和畏惧,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难免会犹豫,会需要其他人的建议。这时候家长、亲戚、朋友、熟人、媒体、网络等等对好工作,对成功的诠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从而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做到什么才是成功,社会对权利和金钱标榜,也会让他们迷茫。
四、如何避免就业中的“比较”心理
1.正确看待“比较”心理现象
(1)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感受,它表明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表现得更好,有更好的发展,这正符合了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的假设。
(2)有这种心理并不是羞耻的事情,重要的是利用这种心理的出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做出科学的择业决策。
(3)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感,往往提供了我们进步的动力。
2.大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认识
大学生要想科学地、理性地择业,就要不断地探索自己,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
(1)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我能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外界给我提供了怎样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可以做好什么?这几个问题可以用来帮助毕业生梳理自己的职业选择。
(2)可以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通过他人的眼睛和感受来了解自己。
(3)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自我探索部分,老师会带领同学们做一些活动,做这些活动是进行自我探索的有效方法。
(4)可以做信度、效度都较好的职业测评、心理测评,通过测量结果思考认识自己。
(5)也可以到学校的就业咨询室进行咨询或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
(6)阅读相关的书籍也是很好的方法。
3.提升自信,悦纳自我
毕业生既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又要有“沧海一粟”的普通人的平和。每个人都不可能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上超越别人,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人在某一方面超越自己。这就需要毕业生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能够看到他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以提升自己,同时能够接纳自己的缺点,并与之和平相处。当我们对自己感到满意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平和地接纳比我们优秀的人,不管他是不是真实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4.客观地认识自己
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能力的限制,每个人都有他的能力特长,同时也有能力短板,因此不要要求自己什么都要做得与其他人一样;二是,客观的现实社会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满足我们所有的关于工作的价值观,我们必须要学会与现实妥协,并能够在现实的条件下,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
5.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研究
我们以“就业心理辅导”为关键词在国图网站上搜索,只有两本专著,而且其更多的涉及职业生涯规划及宏观层面的讨论,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关“就业心理辅导”的论文也存在相同问题,甚至有学校把“就业心理辅导”用来保证学生平稳离校的手段,笔者认为这已经不再是就业心理辅导的初衷。因此,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是促进学生有效应对就业时心理困扰的必要举措。
6.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效地推广就业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覆盖到全体学生,并系统地传递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难及应对的方法。当学生事先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有所准备时,再遭遇到此类问题,受到的伤害就会减小,因此课程建设是重要的、急需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贾晓明,陶恒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钟谷兰,杨开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心理特点 影响因素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通常是指某种社会性质或者某种社会秩序向另外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它有着广义与狭义的区分。从广义上来讲,社会转型并不是指社会制度或某一领域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生活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发展形势)整体性与根本性的变迁。而从狭义上来讲,社会转型在我国通常特指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转变、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这一发展过程。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可以概括为社会生活中各种传统方面向现代化方向的转变。社会转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体现出其具有的社会价值这一特征。我国社会转型表现出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包括政治更加民主化、经济更加市场化、文化更加多元化、社会更加信息化四个方面。①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特点
大学生就业心理通常是指大学生在对未来就业问题的考虑、准备以及工作寻找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积极或者消极的心理现象。大学是大学生利用知识与技能来武装自己的必要环境,就业是大学生完成大学生涯的一个重要步骤,大学生活中的许多学习、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就业做准备。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出极其复杂的特性,而年龄、性别及学校等情况的不同也会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就业心理倾向、素质和心态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②
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有一定的起伏。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产生推动或者指向性作用的心理因素都可以概括为就业心理倾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知或态度,极有可能左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通常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包括兴趣爱好、价值观、职业需求以及就业动机等方面。大学生所处的地区、学校以及个人所学专业的不同,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出现一定差别,但总体来讲相差不大。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对于外部尊重即地位、声望等方面不是特别重视,而经济收入、个人发展机会等比较务实的因素成为重要的选择指标。发展机会好的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工作的稳定情况、福利情况也开始受到更大的重视。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比较稳定。就业心理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个人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的成熟度等。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通常是在大学期间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基本能力,它对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就业成功与否产生基础性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比较稳定,首先体现在大学生的业务能力较为稳定上。目前大学生活包含丰富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与锻炼所养成的业务能力比较稳定,加上现在大学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本专业以外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职业成熟度是将大学生与职业进行匹配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成熟度或者是心理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各不相同。大学生个人的能力大小、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区别都会导致就业心态的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首先,大学生都希望竞争好的工作岗位,但部分大学生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参与竞争。这部分大学生通常是由于本身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或者其他条件不自信,害怕面临失败,或者对就业人才运作缺乏信任,不愿做竞争中的牺牲品等。其次,部分大学生的就业理想远离现实。在经历大学的锻炼后,许多大学生为了体现个人能力,将自己的择业标准盲目调高,忽视了客观现实条件,通常要面临择业失败的结果。再次,现阶段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得不到大学生的信任,部分大学生对于竞争的公平性持怀疑态度,甚至放弃了竞争的机会。最后,一些大学生会在学业深造与就业之间、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产生心理矛盾,情绪出现不稳定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情况产生很大的冲击。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从容应对复杂的就业形势,而有些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表现出多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心理中的积极面。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有着较强的自我肯定意识。当代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自身特点,结合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 。③对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也能客观对待,在择业时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并尽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尤其体现在学习成绩较好、所学专业较热门、学历较高的学生身上。第二,大学生主动竞争的意识逐渐加强。为了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职业,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竞争能力的锻炼,培养出主动竞争的意识。面对现阶段的双向选择竞争机制,大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稳定不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具有竞争性与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三,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更加理性。当代大学生能够坦然、从容面对并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状态去适应所处社会环境,能够妥善处理所处环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面对复杂的就业现状,积极的就业心理能使大学生在面对困境时做出理性决策,并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是最为明显的问题。现阶段复杂的就业环境与就业竞争机制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许多人缺乏进入社会的勇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恐慌心理。伴随着高校扩招以及新教改的开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他们都希望能拥有公平的就业竞争机会。但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行业限制与地方限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还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一些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很难获得较为理想的就业机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的心理阴影。在刚步入工作岗位时,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比较差,容易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有些大学生甚至会产生不自信、怀疑自身能力的情况。
焦虑心理的出现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问题。就业是大学最后阶段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毕业生未来人生道路的重要选择,而社会经验的缺乏以及心理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就业选择前出现焦虑心理,如情绪不稳定、寝食难安等都是具体表现。工作前,大学生会担心自己未来工作的性质、待遇、区域、稳定性等,而在工作后又考虑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不断产生焦虑心理。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得过于急躁,同时无法对自己的就业问题进行清晰规划,最终无法得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还表现在期望过高方面。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前往往忽视对自身价值的评价与认识,将目光集中于单位的优劣好坏之分上,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极就业心理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进入各方条件都较好的单位工作并拥有无限的前程,而当现实情况与期望相差过大时,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调整,我国以资源和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不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对于某些专业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减少。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出现明显的矛盾,大学生专业结构存在的差别也导致这一矛盾的加剧。结合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主要实行双向选择模式,大学生就业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化。而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建设还不是非常完善,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流畅度不强、缺乏就业公平性等,这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的困扰。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也会让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考虑自身利益,出现选择上的犹豫心理。受到国家大环境的影响,某些专业工作岗位因没有得到国家政策上的重点支持,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都不高,也会导致从事该行业的大学生出现心理落差,等等。
学校因素。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改革以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阶段许多高校专业的设置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甚至出现脱轨的现象,而学校对于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明显不足。部分高校盲目开设“热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专业人才过剩的局面。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从目前来看,高校对于大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相关课程的设置、专业人员的配备也很不足,这就很难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
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它对大学生性格、心理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国家政策及个人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性,当面临就业时往往出现手忙脚乱的状况。由于对子女的溺爱,许多家长忽视子女本身的意愿,按照自己所想为子女安排工作;部分家长依靠社会关系来干涉子女的就业选择;对就业形式与政策信息的缺乏,导致部分家长误导子女的择业观;家庭条件的限制会成为一些子女就业的障碍。④许多家长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并对子女提出不切实际的择业标准。
自身因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发展的转型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苛,但是大学生自身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与这一形势很难适应;长期在校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当面对就业的现实情况时,就会出现很大的盲目性;大学生长期处在轻松的大学生活中,突然面临就业选择时,缺乏心理准备,当遇到就业上的难题或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就业矛盾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面对学习与择业时会出现时间上的矛盾,面对不同的就业机会时会出现选择的矛盾,期望与实际的差别导致心理落差的矛盾,同时还面临公平竞争机制与复杂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
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策略
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因此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展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
发挥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扩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为了减轻大学生对于就业上的心理负担,要把未能及时就业的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要实现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完善人才需求信息,减少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与成本,以此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用人单位要消除性别、户口等方面的歧视,重视大学生的能力及综合素养,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⑤
加快高校专业结构改革,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高校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开拓新专业,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提升业务能力与社会经验。高校要完善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同时准确分析就业形势与政策,为毕业生提供准确就业指导。高校要开设必要的就业指导规划课程,同时建立就业心理教育与咨询机构,在大学生就业前进行就业观的教育,当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时可以为其提供咨询与帮助。
改善大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应关注子女的个人能力、特点及意愿,要了解当前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避免虚荣心理的干扰,从而帮助子女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同时,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以免造成子女就业心理上的落差。父母应该鼓励子女自主竞争,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以轻松心态面对就业。
大学生应积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整。大学生要准确分析个人能力及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要看淡眼前利益,以长远利益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选择职业时,不能盲目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避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对于一些当前利益不高但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无法选择理想的工作时,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安定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再去尝试理想的职业。在出现就业问题时,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其中的教训,通过心态调整来改变求职的策略。⑥培养出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避免就业心理问题的前提,大学生还要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在全面了解自我的前提下进行竞争。
结语
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仍然存在。社会各界都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以积极、客观、坦然的心态面对就业,为大学生的就业及人生发展规划提供准确的指导。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注释】
①秦矗王奥:“社会转型期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②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刘红委,牛殿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
④郑安云:“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与自我调适”,《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⑤范明:“社会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探析就业辅导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教育的产业化和各高校办学竞争进行大规模的专业扩招,不断激增的毕业生数量带来的求职竞争加剧,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当前,产生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划等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高校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由此使得当前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困境。因此,笔者从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视角和工作经验出发,探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提出建议,对切实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堪忧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具有多种心理表现。而大部分心理表现来源于内心对社会不成熟的认识,对自我能力和定位没有准确的判断和期待,以及应对就业难题时的过分依赖学校,家长等意识。例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导致其就业的情绪低落,而低落的情绪还是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造成影响,如此循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此同时,为避免大学生对工作出现抵触、不稳定的情绪,大多企业制定了工作章程,更是让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能适应,受就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开始出现反常的心理表现,造成大学生人群结构中出现不良表现。目前部分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在就业状态和就业心理呈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因此更需要心理辅导的介入和正确观念的培养,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多方面共同的辅导关怀。
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境探源
首先,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在平等享有深造机会的同时,面临着就业难的局面,随之产生焦虑心理。不断激增的毕业生数量加重就业市场负荷,使大学生感到焦虑。第二,就业现象的错位导致大学生产生困惑心理。从2007年2000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到2010年大学生争当掏粪工,再到2013年研究生争当环卫工,大学生就业错位现象比比皆是,引发思考。更加使得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个人条件平凡的广大学生困惑自己的就业出路。在这种困扰阴影的笼罩下,出于这种不成熟的自我否定和质疑,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第三,当前社会功利化思潮影响下,就业理念的偏差导致大学生产生逃避和依赖心理。正确的就业理念是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偏差的就业理念使大学生用逃避的心态保护自己,以规避为迎接挑战而付出代价的风险。一方面,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使其产生逃避职业深层价值的心理。另一方面,“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消极的就业理念使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不去积极主动地寻找和争取就业岗位,反而以消极心态逃避就业竞争,或依赖并期望家庭成员利用各种力量为其提供现成的、优越的工作岗位。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随之暴露。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大学生顺利突破障碍,成功就业。因此应该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从而保证大学生就业进程的顺利进行。
其一,重视就业意识培养,增强大学生“抵抗力”。从大一开始培养正确的就业意识,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择业观,认清客观环境,端正自己的位置,合理调整期望值,以增强大学生因盲目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而诱发的就业心理问题的“抵抗力”。
其二,帮助学生自我增值,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应注重教学质量的监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各类就业指导讲座,学习就业技巧及经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经验来看,其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实训的方式促进就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可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从校园生活步入社会的过渡期。我院积极于业界相关设计企业开展协同合作,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机会,一般取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学期为实训期。学生的过渡期非常重要,学院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促进实习工作,让学生体会实训的意义。
其三,适当引导学生合理宣泄,直面就业压力。并积极调整就业期望,适度妥协。对就业压力的合理解释、评价及信念是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因素。就业辅导中应让毕业生们认识到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中等强度的就业压力可调动身心力量积极面对就业。高校可通过讲座、班会、就业指导课等途径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态度,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就业方向;在选择单位和具体工作时,要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先就业再择业,切不可追求一步到位。适度的宣泄可缓解就业压力,在宣泄就业压力时要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为原则,文明合理地宣泄情绪。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面对就业时的独立意识。有效克服依赖心理,需培养其独立的意识,教师在进行学生独立意识培养时,可着重以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出发点,无论是走上社会开始就业,或者已处于就业状态,其在岗位上都要培养自身的独立意识。
一、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分析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而职业核心能力不足
受从众心理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认为社会普遍追寻的就是自己所需要的、适合自己的,对于就业的期望值难免过高。她们大多抛开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等实际,盲目地将就业目标定位于中心城市、机关事业编制单位、高薪岗位等所谓“体面工作”,而不愿意到中西部偏远地区、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然而,那些“高大上”的工作往往对女大学生的现代职业核心能力有较高要求,而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储备好,动手实践能力欠缺,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局面产生。
(二)就业公平意识增强而性别自信不足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公平的性别待遇是其中之一。随着教育公平的发展和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的觉醒,当代女大学生除了担负必要的家庭责任外,也渴望在职业领域竭力争取公平就业机会,主动承担起社会使命与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社会“女不如男”的刻板性别印象不仅已深入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部分女大学生自身也在潜意识中强化着这种错误观念,对于自身所具有的敏锐的观察力、较好的记忆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认真负责的态度、较强的自觉自律性等性别优势显得自信心不足,在求职中表现为性别自卑、在与男性共事时畏首畏尾。
(三)初具冒险精神而抗压、抗挫心理准备不足
当代女大学生追求真知,成就动机和成才意识强烈,渴望在社会职业领域里大展拳脚。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部分女大学生已初具冒险精神,愿意奋斗拼搏,尝试新兴行业,挑战高薪,也有着吃苦耐劳的初步准备。但就业的过程并不一定是顺风顺水的。女大学生社会历练有限,对求职就业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艰难性、持久性,以及可能引发的挫折与需要承受的压力的预估和容忍能力不足,部分可能会产生焦虑、自我怀疑、自卑与依赖等消极情绪,这不仅会对成功就业产生阻碍,同时不利于女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引导策略
(一)重视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女大学生过硬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素质是其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女大学生不是不可以对就业抱有高期望、高要求,而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应当协同相关部门,调动专职任课教师与教辅人员全员、全过程参与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学伊始,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学生专业培养结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计划;不仅帮助女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帮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识职业,明确职业定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和自己适合什么,从而在大学有针对性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增强相关职业素质,勇闯就业难关。
(二)重视女大学生性别教育,提升性别自信
男女性别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受传统观念及鲜明的性别特征等所引起的男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长期以来,学校“无性别差异”的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使女大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构建上与男大学生雷同,而且强化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的心理压力。高校应当通过针对性、系统性的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在承认性别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客观评价自身性别优势及相对应的就业优势,充分挖掘职业潜能,从而在求职中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就业目标、成功就业。
(三)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助力从容就业
当代女大学生成功、成才意识增强,但受传统观念及自身局限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就业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攀比、自卑、依赖等就业心理问题。高校相关部门不仅要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指导与追踪,必要时还应采取专业的心理干预措施,矫正各类消极心理,增强抗压、抗挫能力,使其敢于竞争。这不仅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建立就业信心,还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也将为其未来职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关键词:心理健康;就业教育;岗位选择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模式变化多样,高职大学生需要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辅导学生,以宽容的心与企业合作,增强耐受力和自信心,正确定位职业的选择。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意义
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是高职大学生人生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转折点,需要不断完善心理素质,就业指导老师或辅导员老师需要对他们的心理开展咨询和辅导。
(一)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不仅关系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当前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有更大的困难,许多学生存在就业心理困惑,迫在眉睫的是探讨健康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二)心理健康对大学生人生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他们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三)就业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有利于缓解高职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利于采取相应策略来服务与大学生就业择业,助推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岗位选择的探讨
(一)大学生求职的态度。据调查,大多数毕业生都谨慎,当前就业形势下占54.47%,需要动员相关力量,聚集一切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健全就业工作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具有特色的众创空间。建立人才市场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发展调控机制,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衡量专业群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专业和工作关系时,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工作希望尽可能是专业同行,但是不坚持,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可接受,专业倾向于身份,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我意识,男性大学毕业生在此表现更加明显,39.59%的毕业生认为工作就业市场没有对应的专业,85.41%的毕业生认为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当前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是盲目的去企业,到主动了解他们自己的和客观的了解当前图1的就业形势。
(三)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困难。大部分的毕业生仍然选择克服困难,占40.18%,有33.03%的毕业生遇到的困惑,会抑郁,14.29%的毕业生将继续抱怨没有行动,除了12.5%的毕业生选择逃避现实。
三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1)就业认知的偏见。自我意识偏差是指大学生的职业目标、需求、价值观和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的定位,主要表现为自负和自卑情绪,职业偏见主要为偏执心理、盲目屈服心理。当前就业竞争加大,一部分毕业生决定“先就业,然后选择职业”,降低就业期望值,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只要公司雇用,就甘愿屈从就业,因此一定程度增加了就业压力的盲目性。(2)情绪困扰。包括悲观、不满、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如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状态,沮丧的职业生涯中,会感到无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进一步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3)适应社会心理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盲目从众和比较心理。①功利主义观。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心理上和其他人比较,毕业生的心态往往盲目地追随或遵循他人的建议,职业生涯中盲目的追求高薪的起点,强调职业的功利主义价值。有的大学生往往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状态出发,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时过多关注其他就业方向,一直在寻找一个更好的条件的单位,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就业失败。②依赖心理。依赖是指个人长期由依赖习惯形成的心理状态。学生就业的这种心理往往缺乏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责任,没有个人独立决策能力,没有创业精神,但依赖父母或老师、学校,甚至是他人,而不是积极的。这些毕业生一旦独立面对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经常有逃避心理和阻力。③个人完美主义观。由于各种社会趋势和概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个人的经济利益,经济薪酬和工作环境作为主要条件的工作,不考虑他们的理想和社会的需求,导致大量的毕业生就业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此外,一些学生追求完美的工作,要求雇主满足工资、住房、地理位置的所有要求,要求有完美发展的空间需求。一些学生雄心勃勃;在求职的过程中,他们的就业预期和力量的定位过高,过于理想主义,导致重复的挫败;在求职的过程中,或因为他们不能适应这份工作,必须再就业。④寻求稳定心理。大多数毕业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工作倾向于选择一个稳定的职业,盲目追求简单、稳定、高工资、好工作,而不是选择冒险、富有挑战性的职业,缺乏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然只有稳定,人为地为就业路径增加设置障碍,导致就业困难。⑤侥幸和懒惰心理。一些毕业生缺乏完整职业规划在找工作,主要依赖侥幸和懒惰心理。一些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可以不去验证;不能进行综合研究和自己的理解,依靠假简历提供虚假信息。一些毕业生虚构获奖证书和等级考试证书、社会实践经验和干部经验,一些毕业生在采访中吹嘘自己,在实践评估或试验的结果显示了原型。
(二)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为新大学生就业心理导致一些心理问题,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要培养他们吃苦耐老,到基层边远地方就业的准备。(1)树立继续学习心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未来的社会注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因此,一些高职毕业生为了有一个高起点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会选择升级本科或研究生来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一些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选择继续学习,以适应学习和积累工作经验的需要,希望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2)明确“就业优先”的心理。所谓的就业优先,是找到一份工作,自力更生,也就是说,第一次就业是职业选择。这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的现实选择,是最理想的心理反映。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尤其是非专业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由于专业限制、工作经验和其他因素,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容易。要求大多数的毕业生有就业优先心理,找一份工作,自力更生,所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经济形势改善,然后实现第二个就业,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成为关注的焦点,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是注重个人人格发展的。
(四)关心爱护学生,妥善分析学生就业创业心理
有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来满足需要,通过自己的生活来实现心理需求,以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通过网络等提供便利的条件,通过学校,一些政府和社区提供一些帮助,为实现自己的事业,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加强学校就业心理健康机制建设
如辅导员要管理好一个年级,管好年级里的每个班级的就业心理健康,要培养这个集体的凝集力,一直不断前进,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对学生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真正融入学生中间,理解他们,他们才会信服你,把你当作好朋友,愿意与你多方面地交流思想,以做一名幸福感与责任感并存的辅导员。总之,通过对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对就业去向、就业态度、就业地区和单位的选择、就业压力、就业心理指导等方面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需要积极引导。高职学院的毕业生需要积极了解人生和未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扩大社会交往,先就业,后择业。学校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辅导员需要将就业心理素质培养融入日常管理之中,在就业问题上,学校、家长、企业还有学生都应该有一定的正确感官,这个问题也需要四个当事人的努力使之更加完好。
参考文献
[1]王晓莺.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04):16-18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择业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多数大学生择业心理还是比较稳定的、健康的。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有健全的意志,果敢、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适应性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学生择业心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择业标准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不同的择业过程,大学生对择业理想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如:有的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有的把待遇放在第一位,有的把就业地区放在第一位,有的把单位性质放在第一位,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多元的择业价值取向中,有两个取向最为突出,一是普遍看重经济待遇,关注生存条件;二是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当中,除了就业单位待遇外,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发挥。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事业使生命之树常青”,他们懂得只有将职业价值与个人需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去认识职业,去认识自己,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择业意识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与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调整好择业心态,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而且使人才资源的配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校供给,而是根据自身的客观需求吸收人才。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大学生择业意识也市场化了,具体表现在择业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有些大学生不再是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找工作,而是提前一年甚至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和运作;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寻找职位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状况非常了解,能做到知己知彼,不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
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加强组织管理,促进教育力量的整合。
目前,从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来看,多数高校的组织机构由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与心理辅导部门联合组成,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并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同时通过政策咨询、心理测试、学术讲座、网上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部分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很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途径分散、单一,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相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系统而科学地开展。首先,高校应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化、专兼结合、多元化组合的工作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从校领导到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各院系部,再到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从不同层面、角度、渠道开展择业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通过各种力量的相互协同工作,来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其次,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择业的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其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引导,才能推动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逐渐步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2.加强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
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择业活动的宏观控制力度,准确地把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向,在充分挖掘组织管理效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自育作用。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就业心理辅导的客体,又是就业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主体教育的过程中。从教育过程上看,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组织实施课外教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有助于其把所学理论内化,更能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会”、“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就业辅导自助协会”等形式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组织,通过“大学生恳谈会”、“大学生座谈会”、“个人成长小组”等自助形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注意启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多注意引导大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形式,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就业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3.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大多源于认识的偏差和对择业实践适应的不良。社会、学校和就业指导部门只有共同关注并采取相应的辅导对策,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才能排除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高校对大学生择业实践的全过程进行心理监测与指导,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能力,能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地面对择业求职。高校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其次要抓住“寻岗”这个环节,树立“独自寻岗,战胜困难”的大学生典型,对大学生择业时的自我表现实行科学的引导,使之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能主动地调整择业期望值,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进而顺利渡过接触社会之初存在着的自卑、怯懦、自负、焦虑等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再次要加强专业社会实践过程的管理和考核,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两课”教师对大学生的综合性实习进行指导,对大学生实行“模拟就业过程”的演练,培养大学生与人相处、共事、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最后要做好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成为有良好竞争心理准备的人,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定位,有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伴随着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其教育模式的建立也必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应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各种教育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积极把握择业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2]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19-04
一、引言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都在增长,而就业率却逐年下降。就业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甚至是人生中的重大抉择,面对“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们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冲突和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应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通常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取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据研究,就业心理问题、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的四大因素。
要想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该首先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文调查的就业心理包括就业认知、就业动机、影响因素归因、就业压力感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负面情绪体验等方面,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类型、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和毕业去向等几个方面。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三个专业、四个年级共255名在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学院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 回收率为83.5 %。样本的基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基本情况(n=213)
分类 亚类 人数
(个) 百分比
(%) 分类 亚类 人数
(个) 百分比
(%)
性别 男 96 45.07 家庭
经济 差 79 37.09
女 117 54.93 中 117 54.93
年级 大一 52 24.41 良 15 7.04
大二 58 27.23 专业
类型 动科 129 60.56
大三 60 28.17 生产 61 28.64
大四 43 20.19 水产 24 11.27
生源 城市 47 22.07 毕业
选择 就业 116 54.46
农村 118 55.40 考研 63 29.59
牧区 48 22.54 创业 17 7.98
独生 是 67 31.46 留学 5 2.35
否 146 68.54 其他 13 6.10
(二) 研究方法
1.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
采用刘春雷于2010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Survey Questionnaire),该问卷包括: 就业压力因素归因、就业动机和就业压力感知三个部分。其中,就业压力因素归因又分为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两个因子;就业动机分为物质动机和发展动机两个因子。
2.应对方式量
采用解亚宁于1998年报道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共20个项目,记分方式为0~3分,分别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计算总分。
3. 社会支持评定量
采用肖水源于1994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调查大学生社会支持度。该量表由十 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三个) 、主观支持(九个) 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等三个维度。
4.抑郁自测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该表由Zung 于1965 年编制而成。量表包括20 个项目,采用4 点计分,其中九 项为反向计分题目。20 个项目相加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 25 转化为标准分。
5.焦虑自测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由Zung 于1971 年编制,包括20 个项目,采用4 点计分,其中,第5、9、13、17、19 反向计分。20 个项目总和构成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 25 转化为标准分。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5 软件,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与以往研究一致。
表2 大学生就业心理基本情况(n=213)
项目 总体样本(M ± SD) 全国常模(M ± SD)
内部归因 14.460 ± 3.270
外部归因 13.341 ± 2.744
物质动机 8.943 ±2.404
发展动机 13.382 ± 3.571
就业压力 18.668 ± 4.538
就业观念 14.324 ± 3.194
客观支持 10.010 ± 2.794 12.68 ± 3.4
主观支持 22.097 ± 3.861 23.81 ± 4.75
支持利用 7.815 ± 1.811 9.38 ± 2.40
支持总分 40.283 ± 6.947 44.38 ± 8.38
积极应对 22.083 ± 5.610 > 3
消极应对 8.268 ± 3.693 > 3
抑郁总分 46.085 ± 5.808 41.88 ± 10.57
抑郁标准分 57.737 ± 7.046 ≥ 54
焦虑总分 33.471 ± 7.409 29.78 ± 0.46
焦虑标准分 41.849 ± 9.202 ≥ 50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和支持总分均低于全国常模,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普遍偏低,社会支持水平较差。面对就业问题,多数大学生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8.2%的人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总分和抑郁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抑郁的检出率达到70.42%,达总调查人数的3/4,高于其他报道;焦虑标准分低于全国常模,但焦虑的检出率也较高,重度、中度焦虑占总人数的15%,轻度焦虑占53.5%,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负面情绪严重。
各考察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相关系数表表明,就业心理各维度之间只有部分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3显示,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显著的正相关,就业观念与积极应对呈显著的负相关,就业心理各变量与消极应对相关很弱;焦虑情绪与就业压力、抑郁呈显著负相关。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差异比较
本文对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等几个变量, 做One-Way ANOVA分析,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差异检验。
1. 性别、生源地差异的比对
性别和生源地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因素归因、就业动机、就业压力感知的差异及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影响见表3。
表3 大学生就业心理与性别、生源地的差异比较
项目 男生 女生 城市 农村 牧区
内部
归因 14.61±3.56 14.34±3.02 15.07±3.08 14.42±3.53 14.45±3.65
外部
归因 13.08±2.77 13.56±2.72 12.51±2.84 13.44±2.56 13.98±2.99
物质
动机 8.86±2.51 9.01±2.33 8.51±2.07 8.94±2.65 9.56±2.35
发展
动机 13.20±3.74 13.53±3.44 13.17±3.46 13.08±3.45 14.33±3.88
就业
压力 19.21±4.57 18.23±4.48 18.94±4.74 18.62±4.39 18.51±4.82
就业
观念 14.17±2.66 14.45±3.58 14.21±3.32 14.14±3.17 14.88±3.17
客观
支持 10.04±2.75 9.98±2.84 10.09±2.37 10.02±2.86 10.21±3.82
主观
支持 22.13±3.80 22.07±3.93 22.56±3.58 21.73±3.91 22.39±3.94
支持
利用 7.75±1.87 7.87±1.76 8.09±2.23 7.75±1.87 7.83±1.86
支持
总分 39.92±6.79 39.96±6.69 39.17±8.65 39.50±6.97 40.44±7.51
积极
应对 22.03±5.25 22.13±5.91 23.04±5.79 22.65±5.69 20.06±5.23
消极
应对 8.48±3.73 8.09 ±3.67 7.42±3.53 8.34±3.63 8.75±4.11
抑郁
总分 46.53±5.79 45.90±5.51 46.90±5.47 46.35±5.68 45.43±5.24
焦虑
总分 33.48±7.57 33.46±7.31 31.66±6.16 33.77±7.19 33.79±8.07
注:与男生比较 * P
与城市比较 P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之间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就业观念、就业动机、社会支持及其利用度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男女生在就业过程中体会到相同程度的就业压力,这与以往的研究相符。生源地与就业压力外部归因差异显著,表明来自农村和牧区的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多地将就业压力归咎于家庭经济条件、拥有的社会关系、外貌、性别等外部因素。另外,生源地与就业动机存在显著差异(P
2.年级差异的比
以年级为自变量,分别以就业压力因素归因、就业动机、就业压力感知、社会支持利用、应对方式、抑郁、焦虑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组间比较,结果见表4。
表5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差异比较
项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内部
归因 13.30±2.79A 14.04±2.96AB 15.12±3.34BC 15.91±4.43C
外部
归因 13.64±2.89a 13.72±2.87a 13.44±2.65a 12.33±2.38b
物质
动机 8.59±2.10 9.28±2.86 9.37±2.52 8.56±2.19
发展
动机 13.34±3.99 13.00±3.71 13.70±3.66 13.84±3.41
就业
压力 18.64±4.33ab 18.48±4.65ab 19.49±4.96b 17.56±4.23a
就业
观念 15.28±3.86a 13.72±3.07b 14.56±2.74ab 13.63±2.78b
客观
支持 8.90±3.02A 10.39±2.44AB 10.29±3.24AB 10.90±2.48B
主观
支持 20.52±4.71A 23.07±3.17B 21.76±3.59AB 23.28±3.16B
支持
利用 7.65±2.14 8.09±2.24 7.85±1.44 7.83±1.29
支持
总分 37.08±8.59a 41.55±5.73b 41.07±7.11b 42.20±5.58b
积极
应对 21.85±6.86 22.42±5.21 22.40±4.98 21.83±5.79
消极
应对 8.71±4.57 8.53±3.47 7.53±3.83 8.18±2.45
抑郁
总分 45.28±6.15 46.97±5.70 46.60±5.69 45.65±5.57
焦虑
总分 35.31±7.22a 32.26±6.74b 32.35±7.01b 33.82±7.77ab
注:同行中不同字母a、b、c、d 表示P
从表4可知,不同年级在内部归因、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上差异极显著(P
3.独生与否、家庭经济状况差异的比对。
分别对独生、非独生以及差、中、良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消极情绪的得分进行One-Way ANOVA分析,结果见表5。
表6 大学生就业心理与是否独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比较
项目 独生 非独生 经济差 经济中 经济良
内部
归因 14.89±4.00 14.36±3.24 14.20±3.51 14.93±3.42 12.93±3.24
外部
归因 12.70±3.17* 13.60±2.50 13.46±2.70 13.47±2.78 11.73±2.43
物质
动机 8.63±2.58 9.14±2.42 8.91±2.82 9.21±2.26 7.47±1.30
发展
动机 13.16±3.38 13.58±3.83 13.63±3.89 13.47±3.61 12.20±3.32
就业
压力 18.66±5.05 18.60±4.40 18.48±3.83 18.66±4.72 19.21±7.28
就业
观念 14.50±3.29 14.25±3.17 14.66±3.60 14.17±2.90 13.60±3.11
客观
支持 9.52±2.67 10.33±3.10 9.78±3.58 10.22±2.58 10.73±2.78
主观
支持 21.40±4.35 22.40±3.60 21.05±4.28 22.57±3.49 23.53±3.20
支持
利用 7.84±1.91 7.87±1.92 7.57±1.93 8.04±1.72 8.00±3.00
支持
总分 38.76±7.50 40.60±6.84 38.40±8.14 40.83±4.00 42.27±7.86
积极
应对 21.71±5.00 22.38±5.54 22.25±5.46 22.04±5.82 22.06±6.46
消极
应对 8.52±3.80 8.06±3.70 8.75±4.18 7.76±3.25 9.50±4.36
抑郁
总分 46.28±5.62 46.15±5.66 45.38±5.45 46.75±5.48 46.20±7.60
焦虑
总分 32.96±7.68 33.53±7.04 35.42±7.74 32.22±6.41 31.13±8.32
注:与非独生比较 * P
与经济良比较 P
表5的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F=4.838,P=0.029)。只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将就业压力更多地归因于内部因素,而非外部因素。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在就业动机(F=3.394,P=0.035)、主观支持(F=4.849,P=0.009)、焦虑(F=5.586,P=0.004)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q检验)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比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更多地将就业问题归因于内部因素上,并采用相对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体会到较少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另外,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体会到更多的焦虑情绪。
四、分析与讨论
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并在就业过程中体会到了较多的负面情绪,抑郁和焦虑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就业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情绪还过早地出现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因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时,不能局限在面临就业的大四学生,应将全体学生视为教育对象,而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大一、大二的学生需要适应环境、制定未来目标,这时要注意防止产生迷茫心理,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大三的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技能,但不能忽视培养他们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即将面临就业问题时难免还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这时要及时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
同时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没有得到能够缓解负面情绪的社会支持。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上,如果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指导,会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形成连锁反应。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特别是全面的就业信息帮助和科学的就业心理指导能缓解他们的压力。政府和社会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择业环境,关注就业过程中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平等的就业环境可以消除不平衡、嫉妒和迷茫心理。对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 (下转43页)
(上接21页)家长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加强社会关怀,找出难就业的关键点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另外,调查结果中大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全国常模。这是在“双向选择”的制度下,毕业生不得不参加到市场竞争中,本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大学生扩招等情况下,部分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正常的,但大学生会害怕而忧心忡忡,有的担心不能通过用人单位严格的筛选,有的担心成绩不佳或能力不足,因而焦虑水平增加。本次调查的抑郁检出率高达70%,显著高于以往研究中的抑郁测评结果,说明现在的大学生体验着更多的抑郁情绪。
基金项目:内蒙古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基金(项目编号:115114)
参考文献:
[1] 刘春雷, 于妍. 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学刊, 2011, (6).
[2] 刘春雷.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D]. 吉林大学, 2010.
[3] 解亚军.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 1998, (2).
[4]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 1994, (2).
[5] 蒋益琴, 丁雪梅. 毕业班大学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 (2).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社会现实中依然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使得女大学生在择业心理压力、心理冲突方面较之男大学生更加突出。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多种心理困扰及其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助于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困扰 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 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 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 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 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 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 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 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 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 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 措施与对策
3.1 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 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0,20(2):56.
【关键词】就业心理;专业门类;调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50-01
不少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研究[1-5],然而针对工科院校不同专业门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比较研究,从而制定不同调适策略的相关文献却尚未见到报道。本文以东北石油大学2012界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问卷涉及了数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人文科学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等五大院系,既有文科专业,也有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1份。
1 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1.1 工科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工科生较文科生及理科生偏自负。在调查中被问到如果找不到工作是否考虑去小城市工作时,工科生有44%选择坚决不会,大于理科生的21%和文科生的13%;当被问到如果去一线城市,能够接受的最低工资时,工科生有21%的学生选择最低工资5000,而理科生与文科生这一比例仅为4%及1%。可见,工科生较文科生及理科生有心理优势,很多工科生看不上一些小企业,从而错过了很多机会,造成了失业的局面。
工科生也存在着恐慌、自卑以及悲观等心理,但所占比例低于文科及理科生,然而攀比心理所占比例要大于文科及理科生。就业率越好的专业,学生们的攀比心理越重,觉得工作不好时,宁可不就业也不签。
1.2 理科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由于理科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偏理论的知识,没有学过任何技能,所以理科生心理上较工科生要自卑。有55%的理科生觉得自己专业不好,而工科生这一比例仅占9%;31%的理科生在找工作时遇到过专业歧视;没有一个理科生认为专业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27%的理科生将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归结为专业不好。可见,理科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不好。
较多理科生还存在着考研心理,有55%的理科生正在准备或者计划考研。对于理科生来说,考研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考研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回避就业,没有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的话,当他们读完研究生后还会发现自己仍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且一旦没有考上研究生,这时已经错过了找工作的最好时机,更会加剧大学生的焦虑心理。
1.3 文科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文科生也有着较强烈的自卑心理。通过调查得知,有37%的文科生觉得自己专业不好,这一比例仅次于理科生;36%的文科生在找工作时遇到过专业歧视;仅有5%的文科生认为专业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20%的文科生将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归结为专业不好;17%的文科生承认自己有自卑情绪。可见,文科生存在着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
文科生还普遍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文科生无法选择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工作,而对于文秘、文员、企划等偏文科的职位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来来与其竞争,导致很多文科生感到前途渺茫。
2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策略
2.1 工科生的心理调适策略:工科生存在的最大心理问题就是自负及攀比心理。尽管工科生就业率普遍较高(80%以上),但依然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找到工作。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自负及攀比心理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
首先,高校应该从大学生刚入学就对其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让大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及短处,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其次,在大学生找工作前,应该广泛宣传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合理调整大学生期望值,通过座谈会、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板等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客观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及本校的就业形势和政策,让广大毕业生能够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
2.2 理科生的心理调适策略:理科专业的大学生主要存在着自卑及“考研”等就业心理问题。高校应努力帮助理科生培养自信以及纠正大学生盲目考研的心理。在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高校就应该让学生们知道理科对于社会有着多大的贡献。高校也应该适时调整理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使之更为合理,与社会接轨,帮助理科生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学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知道平时上课推导的每一个公式的用途,并学以致用,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数学建模大赛中,学校也应该在校内多组织类似的活动;几乎所有领域都要用到数学知识,学校应该多与校外企业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实践的经验,让枯燥的公式能够在实践中绽放它的美丽;高校应鼓励并帮助学生多选一些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课程,拓展思路,开拓视野,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理科生尽早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2.3 文科生的心理调适策略:通过调查得知,文科生有着较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迷茫的心态。面对着如此残酷的社会现实,文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需要更加客观有效的解决方案和调适策略。
首先,高校应该增强文科生的自信心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能够树立,因此高校应该从文科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充分挖掘文科生的各方面特长,挖掘其潜能,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学校及社会实践活动;其次,高校应该深化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准确预测社会对文科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的口径,在专业知识上严格要求,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三,转变文科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从专业型向就业型的转变。使大学生能够将文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和领域联系起来。在与社会的多面接触中培养自己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蔡笑岳主编.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张丽玲.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
[3] 胡环宇.学生就业心理研究[M].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现状 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94-01
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举国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以求职就业为核心,在其他各种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自卑、自负、焦虑、孤傲等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它已经越来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就业,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着一个依赖家庭、学校多年的学生向独立的职业人的转变。然而,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角色的转变总显得突然和措手不及,对社会适应的困难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以致产生种种就业上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带有负面性质的情绪,它往往由内心冲突或者挫折而引起,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及某些生理反应。大学生就业时令其焦虑的是“能不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且工作条件优越的单位” “用人单位对自己是否足够重视”等。
(二)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是一种消极的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自卑,容易让人悲观绝望、忧郁孤僻、精神萎靡、心灵扭曲、产生沮丧、孤独、脆弱等心理现象。
(三)怯懦心理
怯懦心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紧张,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以至于功亏一篑。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一些抑郁气质类型的学生身上,做事情谨小慎微,说话深思熟虑,以致无法表达出本来的意图从而造成答非所问、语无伦次的局面。
(四)孤傲心理
孤傲心理源于缺乏客观地自我剖析和自我评价,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很容易过度幻想,脱离实际,从而导致由于目标过于远大而不能顺利实现,而失败的打击容易让孤傲的个体产生失落、烦躁、失衡、敌视社会等心理现象。
(五)冷漠心理
有些大学生因为在就业中遭遇挫折而倍感无能为力,信心丧志殆尽,表现为不思进取、意志消沉,他们把原因归结为客观的“不幸”,认为自己没有出生在有权有势的家庭里,认为靠自己的努力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还会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
(六)迷茫心理
迷茫心理是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刚上大学时迷茫学什么、如何学,在熟悉了大学生活后迷茫要不要考这个证要不要考那个证,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迷茫要找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社会总体就业矛盾突出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成为当前就业局面的典型特征。由于我国经济总量的限制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供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岗位有限,高校扩招迅猛与岗位相对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
(二)家庭期待及社会舆论的压力
虽然职业选择是大学生个人的事,但是传统的社会文化制度、家庭期待等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家庭期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大学生父母的就业期望往往过高,这样矛盾的存在势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就业心理。其次,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多关注个人价值的体现,就业时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他们顺利就业。再次,社会大环境下有利用各种关系、人脉来找工作的风气,导致优秀大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三)国家就业制度的局限
指现有政府的一些制度限制大学生的跨区域就业,户口指标的限制等。虽然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政策以应对这种种限制,但是各级地方政府在贯彻实施中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深入程度。制度上的局限有碍于大学生的自由流动,有碍于大学生开创新的生活圈子。
(四)自我认知上的差距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正在逐渐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生毕业后不再是社会上的佼佼者,而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可很多大学生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往往把自己定位在天之骄子的位置上,不肯从“高高在上”的光环里走出来,在就业过程中期望过高,在就业的挫折中无法自拔,对自己对人生失去信心,从而不利于顺利就业。
三、总结
就业是每一个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就业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当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和现状予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存在就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教育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适应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