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07:2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1年全行业钟表生产经营情况
2011年全行业累计完成钟表(含零配件及定时器)工业总产值约470.0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约21.1%,其增速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其中成品表及表心产量10.34亿只,与上年同比增长约1.5%(其中自产机心6.84亿只);增速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工业产值约227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约13.5%,增速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
成钟及钟心产量6.33亿只,与上年同比减少约3.4%(其中自产机心 6.3亿只), 增速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其工业产值约183.0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约29.4%,增速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钟表分类别生产情况
成品表生产量值
2011年1-12月全行业生产成品表(含进口机心组装)约7.79亿只,工业产值约 195.0亿元。
其中生产机械表约0.254亿只,产值约18.5亿元;生产石英电子表约7.53亿只,产值约176.0亿元。
表分品种生产量值及占比
2011年全年机械表产量约0.254亿只,占成表产量的3.3% ;石英电子产量约7.53亿只,占成表产量96.7%。
2011年全年机械表产值约18.5亿元,占成表产值的9.5%;石英电子表产值约176亿元,占成表产值90.5%。
钟分品种生产量值及占比
2011年1-12月全行业累计生产成品钟(含进口机心组装)4.92亿只;工业产值约144.0亿元。
其中生产机械钟约0.05亿只,工业产值约2.1亿元;生产石英电子钟约4.87亿只,产值约142.0亿元。
按品种、量值分析占比显示:1-12月机械钟产量占成钟产量的1.0%,石英电子钟占99.0%;机械钟产值占成钟产值的1.5%,石英电子钟占98.5%。
总结:经济效益较快增长
2011年1-12月份,钟表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21.6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2.9%;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实现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7.4%;但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0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4.2%。产成品存货13.0亿元,同比增长27.4%。
2011年全行业累计钟表出口情况
钟表累计总出口量值
钟表及其零配件和定时器进出口总额为69.5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6.89亿美元,是历年来出口额的最高水平,与上年同比增长21.0%,其增速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顺差4.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3亿美元。
出口额中成表及表心出口额为19.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1.5%;时钟及钟心出口额为10.17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7.6%。
手表分品种出口量值及占比
2011年机械表出口量同比减少13.91%,出口额同比增长14.11%。
2011年电子表出口量同比增长0.44%,出口额同比增长11.38%。
2011年机械表心出口量同比减少1.14%,出口额同比增长38.89%。
2011年电子表心出口量同比增长10.66%,出口额同比增长128.72%.。
时钟分品种出口量值及占比
2011年机械钟出口量同比减少7.72%,出口额同比增长24.82%。
2011年电子钟出口量同比减少5.41%,出口额同比增长13.90%。
2011年机械钟心出口额同比减少0.30%。
2011年电子钟心出口量同比增长17.84%,出口额同比增长25.26%。
2011年设本文由收集整理备及仪器仪表用钟出口量同比减少40.51%,出口额同比减少37.95%。
钟表分类别出口情况
2011年机械表及表心出口量约0.14亿只,出口额约1.10亿美元。
2011年电子表及表心出口量约9.39亿只,出口额约17.90亿美元。
2011年机械钟及钟心出口量约0.04亿只,出口额约0.20亿美元。
2011年电子钟及钟心出口量约5.44亿只,出口额约9.91亿美元。
其他包括钟表零配件、定时器、时间记录器及类似计时仪器等,总出口量约0.98亿只,出口额约7.71亿美元。
加工贸易及占比
2011年总出口额中加工贸易额为18.4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转贴于
50.0%;一般贸易额为18.4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
总结: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发展态势
年初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主线,齐心协力抓项目,全力以赴抓监管,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交通运输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年初以来的工作概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1-9月,全市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为省年度目标任务的53%。其中,公路完成投资7.3亿元,水运完成投资1.2亿元,站场1亿元。
(二)交通运输量稳步增长。1-9月,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及周转量分别为5305.2万人、36.94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和水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分别为1.24亿吨、154.58亿吨公里和1136万吨、29.8亿吨公里,较好地完成了重要时段、重点物资运输任务。
(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全面进行安排部署,但由于受国省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和压减投资项目政策影响,我市交通项目建设进展放缓。一是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祁东归阳至常宁蓬塘高速项目征地拆迁已经全线启动,祁东县、常宁市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控制性工程施工已启动。二是干线公路建设推进迟缓。今年要求完工5个干线公路项目稳步推进,其中S231祁东凤歧坪至城连墟、衡阳县西渡至界牌、武广衡山西站至黄花坪3个项目路基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施工;衡东杨林至高湖、耒阳余庆至长坪2个项目正在进行路基施工;三是农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截止9月底,我市累计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和通客班车线路窄路加宽459公里、1768公里,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73.5%、90.2%。四是水运站场建设有序推进。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大源渡二线船闸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上下游人字门全部安装就位,上下游引航道正在施工,闸室墙后回填基本完成。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已经获批,即将开工建设。祁东归阳港千吨级码头正在进行“三通一平”,高湖汽车站、茅市汽车站主体施工已经基本完成;白沙物流园已经全面建成投产,衡缘物流园、红光物流园正在抓紧园区道路及仓库建设。
二、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国省补助资金到位率低。2016-2018年省厅安排的18.7亿元国省补助资金,至今仅到位5.5亿元。2019年第一批交通建设计划4.47亿元资金计划已经下达,但省财政厅尚未下达资金指标。我市衡阳县西渡至界牌和耒阳市余庆至长坪项目按年初工作目标要在年内实现建成通车,目前已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82%和45%,但国省补助资金到位率仅为32.36%和14.47%,项目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二)要素保障不足。干线公路方面,由于投资政策变化和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交通筹融资渠道缩窄,地方配套资金难以保证,加上国土、环保等要素资源刚性约束加强,砂石等原材料价格、征地拆迁成本上涨,严重制约新开工项目的实质性建设。农村公路方面,农村公路项目点多、线长、面广,地方自筹资金有一定缺口但总体不大,主要是国省补助资金、专项债券到位后被纳入县财政统筹,导致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受环保督查影响,地材价格涨幅较大,提高了建设成本,影响了施工队伍积极性。
(三)不良天气因素影响。今年7月以来,我市降雨较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由于连续晴天少,对在建项目的路基工程造成较大影响,边坡也出现多处塌方,对工程进展造成较大影响。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积极衔接沟通,力争国省补助资金尽快下达。随着国省严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力度不断加大,省财政对于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也更为谨慎,但衡阳县西渡至界牌等国省干线项目目前推进较快,但由于国省补助资金到位较慢施工单位已承担巨大的垫资压力,下阶段我局将抓紧与省市相关部门进行衔接汇报,争取国省补助资金尽快足额下达,切实保障交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关键词: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分析;实际操作
一、企业集团建立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意义
经济运行分析是指运用经济的、财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企业集团及时掌握和评价各子公司在各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是保障出资人资产安全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
深入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走势,是企业集团科学决策、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各子公司提高市场经济驾驭能力的基本功。对于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产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设计思路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以“一条主线,三个方面”为宗旨开展编制工作,即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发展这一主线,重点做好动态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向与趋势;业务管理——及时进行业务发展导向;综合协调——积极推动结构调整,适时进行综合协调这三个方面工作。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由运行监测、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三个坐标轴构成,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分析坐标体系。其中,⑴运行监测是手段,通过对各子公司经济运行情况的纵向监测、对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的二维模式构成监测数据网,全面反映产业经济运行情况;⑵数据统计是基石,通过搜集、整理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等重点数据,准确地量化反映经济发展态势;⑶汇总分析是结论,根据获得的详实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从反映情况、归纳分析、问题预警、措施建议四个层次逐步深入,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出具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三、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企业集团根据财务报表和统计资料反映出的指标状况,从产品的合同、收入、支出、利润、主营业务运行情况、资产经营状况、人员情况、市场状况及前景、竞争对手对本单位的影响、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运用财务和统计的分析方法,对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规律和发展趋势。
1、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外贸收入等经济指标,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新产品研发投入费用等内容,概括反映企业集团经济运行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包括:⑴生产经营情况,重点运用销售收入、利润、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效益指标反映本年累计与去年同期的效益增减情况,对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给予客观的概括和预测。⑵科技创新情况,运用科技创新强度(即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开发费用、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新产品销售额等重点管理指标,阐明分析。
2、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
⑴主导产业经营情况。将本单位的主营业务归入主导产业的相应类别,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研发费用、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数据,反映主导业务领域经营情况。⑵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在总业务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对总体盈利或亏损做出因素分析,为产业导向、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3、重点产品/项目进展与市场开况
⑴重点产品/项目经济运行情况,对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点产品/项目,通过本月新增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新签订合同额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数据,反映产品/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⑵重点产品/项目市场开况,通过新合同签订/中标、营销渠道建设、产业合作推进等市场开拓的重大事项,反映产品/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通过主要竞争对手、竞争优劣势等因素分析,说明重点产品/项目的市场开况。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过项目简介,投资总额(包括自筹资金、国家拨款、银行贷款),预期效益(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三方面进行说明。
4、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根据大量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指标的升降、市场的大小、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情况,通过总结、归纳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发现关键的因素和重要的原因,给出发展趋势的判断或提示,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
四、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管理制度及保障
1、信息来源
各子公司每月搜集一次经济运行材料,包括上月财务数据(财务标准报表)、产业实施情况,认真编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月度经济运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报集团领导。
2、工作要求
各子公司信息统计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开展工作,对编制上报的统计报表资料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所有对外提供的统计报表必须保持内外口径、前后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日常评价与管理
企业集团按月对各子公司上报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和各类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按季度进行情况通报,对报送材料及时、内容质量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多次不能及时报送和材料内容质量差的单位提出警示。每半年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工作通报会,总结分析企业集团当期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体系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关键词:经济运行分析 企业管理 决策
1.经济运行分析开展的作用体现
第一,是对企业某一时期、某一时间点现状或动态的反映。就现状方面来说,经济运行分析反映的现状包括:当前的自然属性、当前的社会现状,还有企业的有关机构、资产、负债、人员等多方面的状况。而从动态方面来讲,经济运行分析反映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生产发展状况、市场营销情况、企业财政情况、科研开况,还能够表现出未来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规模和结构,如:生产、营销、人员、资产及盈亏等规模和人员、产业、技术、产品与质量结构等等。
第二,是对企业速度、效益、效率的反映。经济运行分析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从速度的反映上讲,它既可以对物质生产部门如产量产值等生产方面的增长和发展状况有所反映,又能够反映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相关情况,如服务等投入的增长好发展状况。再就效率效益方面讲,各种类型的企业,其物力、财力、人力甚至是时间上的投入均可以同劳务或是生产方面产出成果相比较。
第三,是对企业情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同企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经济运行分析不但能够反映出企业情况,同时也能够针对与其相关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概括地讲,可以反映出的主要情况有: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凡同自身企业存在配套关系、协作关系或是合资关系企业的相关情况;生产或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同本企业相似的同行竞争者的相关情况;购买或使用过本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人群的基本信息及其做出的反馈信息情况;企业所在的领域或是即将要开拓的市场的有关信息情况等等。
2.企业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必要前提
其一,准确的企业统计是正确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保证。经济运行分析不仅是企业进行政策计划和制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也对企业活动起着监督作用、保证着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因此,作为它生命线的统计数据,只有保证数据自身的有效、及时与准确,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无误。企业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从两方面加强:一要运用科技手段,建设统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考虑社会需要建立内部报表和数据库。二要在统计队伍的建设上加强,不断的进行统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其二,充分掌握了解有关财务信息。财务信息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是人们关注的重要数据,同时要进行经济运行分析也要从它着手。如果要的了解财务信息的详细具体情况,第一步就是要针对财务数据自身来展开分析,以恢复经济事项的最初情况为标准,还原由于核算原因而调整的数据。但因财务核算这一固有体系的局限性,使得财务核算的结果常常不同步于经营信息,所以若要做出正确结论,就必须在考察企业时将实体经营信息同财务信息结合起来。
其三,要充分的了解经营信息。在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正常运行时,单通过掌握的财务数据来判定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就某一期来比较财务数据会发现,在运输费用上较之上一期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在对实体经营指标作对比时会发现较之前一期销量有较大增长。由此可认为,运输费的增长是源于销量的增加,从而做出运输费用有所增长是正常合理的判定。分析者能够对经营信息充分掌握了解,是要以企业具备一个完善的数据信息体系,以及包括信息、资金、物质三资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为前提的,要使企业开展的经济运行分析是基于分类管理、及时信息、真实数据、准确证据之上的。
3.企业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应遵守的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
第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分析,但要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二者相互验证。这是由经济运行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具体数据决定的,所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示更为合适。
第二,坚持综合分析同各专业部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进行时,各专业部门应首先分别进行资料收集并作出经济运行分析,此阶段要注意部门之间信息资料的共享互通,然后综合部门在根据各部门的分析报告进行汇总,得出最终总体的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第三,坚持以企业经济运行的个性内同为主,个性同共性内容想结合的分析原则。探求个性中隐藏的共性、偶然中暗藏的必然之处,展开全面了解剖析,在经济现象之后不断发现其实质,寻求客观经济运行之规律,最终提高经济运行管理能力。
第四,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相结合进行分析。基于现状分析,合理推断未来发展,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要做拥有长远目光,提前筹划、开展前瞻性工作。
第五,以客观经济指标完成程度的通报为基础,侧重开展经济运行质量分析,尤其要特别指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和矛盾,实现企业经济运行工作开展的化解危机及矛盾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家廉.煤炭经济运行分析与预警系统的建立[J].中国煤炭,1999,25(10)
[2]李国清.加强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管理观察,2009(31)
[3]王天博.构建评价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新途径探究[J].管理学家,2011(12)
【关键词】企业集团 经济运行 经营管理
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一般是通过股权控制相关联的母公司和许多下属的子公司、参股公司、控股公司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和法人组织,而是以资产为纽带联系集团内部的核心企业,具有资本结构多元化、经济规模大、产业经营多元化等特点。负责制定整个集团的发展计划、年度经营计划、投资策略、年度财务预算决算等方案,并对其下属子公司、参股公司等相关经营、财务、人事等重大决策提出建议。
一、推进企业集团经济运行管理的原则
企业集团存在的目标是集团的生存、发展、获取利润,因此,企业集团经济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围绕着获得保持经济、保持经济增长、降低风险三个基本目标平衡,做好企业集团的经济运行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明确授权的部门组织负责企业集团经济运行管理职能
企业集团作为经济运行管理的主体,需要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母公司主导经济运行制度建设的艰巨任务。在传统企业中,集团的经济运行管理必须由各个子公司董事会的授权,否则相关工作信息传达不及时,致使一些经济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因此,为了企业集团总部经济运行的协同作用和管理功能,企业集团必须对集团总部部分负责企业整体经济运行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并对其授权。
(二)管理、控制、服务并重以提升集团价值
集团总部作为核心企业,需要履行的职责有财务的预算结算、战略规划、投资计划经营资产、对企业内部进行监控、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已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因此,企业集团从理论层面来讲需要解决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问题两大层面的问题,对企业集团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集团整体协同即为经济运行管理的相关工作。
(三)因地制宜选择集团管理模式
集团管理模式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并无统一的认识,比较典型的有按照总部接入子宫送经营程度和按照总部集权分权程度划分的两种分类,按照前者可分为战略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和操作管理三种管理模式;按照后者可分为集权管理模式、分权管理模式、统分结合的三种模式。业务主导度、业务关联度、管理成熟度、信息化程度、发展阶段性、企业文化等被许多企业认为是影响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企业集团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经营地区因地制宜地选择集团管理模式。
二、推进企业集团经济运行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规划
为了提高集团总体的竞争优势,在国家政策计划指导范围内进行市场化经营,就要加强企业总成本领先战略规划、人才强企战略规划和商业战略规划。
首先,总成本领先战略规划。对于子公司或者是分公司来说,在面对网络运行和强有力竞争的情况下,实行低成本战略是十分有必要的。分公司从用人、物流、分配方面计算成本和效益,做好成本控制、全面预算、降低交易成本等工作,动员全员找出工作中不必要的费用,减少浪费,保持低成本运营。其次,人才强企战略规划。人才的潜能和创新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战略资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分公司要建立优良的人才成长环境,对公司人才实行优秀的文化理念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第三,商业品牌战略规划。对于分公司来说,品牌经营和生产经营相结合是发展的一条新路,品牌经营即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提高产品内在品质为目标,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用品牌经营带动并醋精生产经营。创建公司某产品品牌首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其次是有优良的市场信誉,此外还要突出产品的特色。
(二) 企业制度建设与完善
企业集团内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公司行政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分公司经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内部相关制度的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立制度建设委员会,对新制度的出台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审核,完善和规范制度。其次,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经济运行部门有职责对各单位进行全面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分析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第三,通过调研、汇总、考核掌握经济运行的真实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的目的。第四,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化进程,整体推动业务流程,实现深层次规范,减少不必要环节,从而提高各个部分的工作效率。
(三) 经济运行监控
通过建立和完善经济经济运行分析体系,采取多种经济运行监控手段进行定期经济运行分析,保证经济运行管理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建立和完善经济经济运行分析体系需要做到以下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以分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为准,完成经营目标情况分析指标体系。其次,建立内部控制分析指标体系,全面采用财务预算编制,审计情况同步预算执行等指标。第三,完成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培训、员工满意度、竞聘开展情况、岗级系数调整情况等人力资源建设分析指标。第四,经济运行部门和人事部门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分析,及时发现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第五,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分析指标体系。以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公司服务质量等指标。第六,专销督查情况分析。对营销进行专销督察情况分析,及时发现营销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确保企业集团经济运行的平稳。经济运行监控必须采取以下手段提高经济运行分析的质量:提高分公司的统计工作水平;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管理;加大督查调研力度;坚持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还需要建立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四)企业管理创新
在企业集团经济运行方面,管理创新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企业集团管理创新作为其经济运行的发展趋势,把企业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在同行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供应链写作等形式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主要趋势。企业集团的经济运行也向网络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不断发展。
三、结束语
从宏观上看,公司的经济运行管理设计到国家政策的走向,从微观上来说,设计产品的生产、营销、财务、安全,因此,提高公司整体的灵活性是分公司的经济运行管理的主要目标。“以市场营销为龙头,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是由分公司的市场经营职能定位所决定的,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必须用系统性的思路,结合公司人才的创新和技能,保证企业集团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丽鹏.浅析企业管理创新之路[J].当代经济,2008(02):101-104.
[2]吴心东.浅谈企业管理创新[J].经济师,2009(06):19-21.
[3]余兴国.企业管理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3-125.
关键词:出纳 发展 作用 服务
传统意义上,出纳的工作范围仅仅包括现金收付和银行往来帐款的结算,现金、票据、有价证券的保管等业务。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企业飞速发展,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三大运营主角之一,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出纳工作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必然对出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便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服务。
出纳岗位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不可缺少的,我认为出纳岗位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尤其象我们水务集团这种大型企业,有独立的财务结算中心,会计与分公司、基层厂所之间的关系和传统小企业有很大区别,它更倾向于指导和监督的功能,因此基层出纳要承担部分以往由会计负责的工作量,如年度财务计划的编制,经营业绩的测评与分析等,这对出纳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纳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法和现行的财经纪律并严格执行,凡违反规定的开支有权拒绝受理,其次要对出纳工作有热心,爱岗敬业,运用本岗位掌握的经营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其最大作用。出纳工作关键在于认真、细心,遇事不慌,要讲究工作艺术,要有高度责任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才能避免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出纳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调度资金,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单位货币资金活动信息,是否能够保证资金安全,都会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出纳的职能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收付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管理职能。这四个职能环环相扣,前两个职能是基础,后两个职能是延伸和运用。由于出纳岗位的特殊性,其掌握了本部门所有经济运行数据,因此可以承担一些与公司运营有关的材料编制,如年度财务计划,工资测算与统计,经济运行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与自评报告等。这些工作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对公司的生产运营有一定了解,日常工作业务熟练,再通过统计报表、财务报表的数据比对分析,就可以对原水公司生产完成情况、经济运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有助于财务计划的制定及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的正确性。我担任出纳一职已有十五年,从基层到管理部,对公司的生产情况、经营情况、人员分配情况、岗位安排情况等很熟悉,除做好出纳工作外,还负责原水公司全年工资总额的测算与分配,每月绩效工资的分配,原水公司财务计划的汇总编制直至下达分配,参与公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编写,负责原水公司经营业绩自评报告的编写。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第一,财务计划主要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变动项目进行调整,每年年底我们会先由基层厂所上报新年度预计调整的项目和费用,管理部进行审核,通过实地检查,多方了解,以及参照各部门上年度指标完成情况确定其上报的项目是否需要保留或变更,该剔除的剔除,该调整的调整,综合整个原水公司完成情况,各部门之间部分费用由管理部统一控制、调配,做到更科学、更合理使用资金。如低值易耗品中的活性碳,现各管理所都配备水质化验室,水质管理日益重要,活性碳作为必备材料,各所都备用会存在浪费资源的情况,我们协商后决定由江东泵站贮备,其它所需要时随时从江东调拨,吸油毡则由北引所统一保管,这样可避免浪费,节省资金占用。水、电费定计划时,我们根据上年度各站点使用情况,根据本年度实际情况相应做一些调整,使实际数与给定预算数尽量一致。劳保费用作预算时,根据各部门人员编制、岗位编制情况可以测算出当年防暑降温费、劳保费发放数,每个部门每年为倒班人员购买的绝缘鞋、棉大衣,机修人员穿的工作服、手套、防暑药品都要逐笔登记、备查,这些费用全部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参考依据,平时都必须经管理部进行审核方可购买使用,严格控制每笔支出,差旅费及职教费的使用也同样由管理部统一管理控制,确保各项费用不超标。
第二,每年二次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差异的分析也由我来编写,这些都可以从统计报表、财务报表中提炼得出数据,主要有供水量、动力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营业利润等指标,二份报表中的相关数据应当是一致的,如供水量,动力支出必须吻合,报表中还有与上年度的环比值,可查找本期产生差异原因。
第三,每年年初根据企管办要求各公司要上报经营业绩考核自评报告,报告主要根据上年度主要生产指标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计算,主要生产指标有:原水供水量、综合抽水单耗、管道综合漏失率,设备完好率;主要经济指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等,考核分的计算主要由七个指标组成:可控费用(15分),单位电耗(15分),管网漏失率(20分),设备完好率(10分),安全保卫、安全生产、供水事故各10分,指标的计算主要由当期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得出,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其次,还要对安全保卫和、安全生产、供水事故等进行自评,最后将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做出自评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
综上所述,出纳岗位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日益重要和广泛,随着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出纳人员应当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式,运用出纳岗位的特殊性,拓宽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技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轩,陈琼.出纳工作的认识误区剖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03)
[2]志华.出纳工作相关知识(七)[J].农村财务会计. 2003(07)
经济运行分析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以及经营成果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系统研究,反映出来的是这些指标的实际情况、规模水平、变化趋势以及成因,进而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效益的有力手段。目前,国内电力市场实行的是政企分开、网厂分开、竞价上网,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但随着国家近年煤炭、电力市场的放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发展遭遇严峻形势,因此做好发电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当成为当电企业大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2.发电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四大特征
①系统性。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方面面进行了解和掌握,抓住影响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内外因素,从而系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真实情况。同时,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侧重点和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目的性。经济运行分析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要选择客观地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出的分析课题要符合企业的发展阶段。
③科学性。经济运行分析的科学性保障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其中就包括采集资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评价的客观性等等,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收集资料,客观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④制度性。企业生产经营随时间、阶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发电企业经济运行也要形成制度化,并通过经济运行分析会、定期编制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生产经营专题调研等形式,连续不断地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监控,根据变化进行经济运行分析,进而不断调整企业经营方向,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要求。
3.发电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内容
经济运行分析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从中归纳总结出企业的的营运能力、创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结合发电企业的特点,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发电量、售电量、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厂用电率、发电煤耗、供电煤耗、产品成本、设备利用率、材料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
②所有者权益分析: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率等。
③债权人权益分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
④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装机容量、区域竞争对手状况、煤炭供需形势和运力、上网率等。
4.发电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和具体做法
要切实做到经济运行分析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根据内容、目的及要求的差异性选择相适应的分析方法,根据长期实践证明,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旨在做到客观分析各项指标的形成原因,总结对指标的影响因素,预测指标发展趋势以及可能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具体做法表现如下:①通过与历史同期、各种计划及各类单位的比较、分析,揭示指标差异程度,分析其差异原因和提出建议。②客观分析各种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总结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③通过电力市场环境分析,将同类指标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对比,预测指标发展趋势。④以先进企业为标杆,分析比较先进企业和本企业各要素的差异和好坏,发现不足并分析不足的形成原因,及时改进。⑥将各种复杂的数据统计结果绘制成形象明了的曲线、饼图、柱形图等统计图像,从而更容易得出结论和采取措施。
5.发电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和综合计划管理的有机结合
综合计划是发电企业高效的管理方法和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地、细化地安排企业安全生产和生产经营活动。总的来说,综合计划对发电企业的管理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有效运用综合计划管理手段对提高发电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计划和经济运行分析都是发电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两者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全面覆盖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共同承担着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光荣使命,基于两者的相关性,以实现效果最大化为目的,可进一步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①充分利用经济运行分析成果,全面掌握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变化、各种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等重要情报,为企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②通过经济运行分析发现的本企业不足的地方和产生不足的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而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③结合经济运行分析,实行精细化管理,增强发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实施的成效;④通过经济运行分析,实现对检查综合计划的完成情况的定期跟踪、动态管理,督促各部门完成各自的任务,形成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良好氛围;⑤通过经济运行分析,进一步整合综合计划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深化综合计划的全过程管控,进一步确立综合计划规范性。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组织人员、聘请专家编写《“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对我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对“十二五”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预测,并提出部分指标调整建议和“十二五”后期重点工作建议。
(一)科学编制年度运行报告。科学撰写了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全面、客观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在完成年度经济运行报告的基础上,我委坚持每季度对我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完成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报告,提出相应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建议,切实为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当好参谋助手。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备案审批。截至11月底,我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备案89个,总投资额280.15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41个,总投资额136.87亿元;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额4.47亿元;服务业项目18个,总投资额66.17亿元;农业项目5个,总投资额约3.73亿元;其他项目8个,总投资额约68.91亿元。其中有部分项目企业注册地址不在我区,在我委和招商办共同协调下,共有18家企业将注册地址迁移到我区,促进全区财税收入增加。
(三)公务车车编管理。根据区领导专题会安排,我委牵头起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并依据各单位人员编制及工作情况对区直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车编进行重新定编,相应的定编通知已下发至各单位。11月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现已完成初稿并征求公务用车管理相关部门意见。
(四)经济发展指标协调与促进。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解,固定资产投资由我委主要负责协调和促进。根据工作安排,我委对区内近两年备案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回访,了解项目开工建设进展情况,并敦促企业积极上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同时与区统计局统计数据进行核对,发现存在我区建设项目列入其他区、漏统和少报、部分项目征地拆迁款项没列入统计等问题。经我委和区统计局共同努力,目前已补统投资项目24个,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19.65亿元。10月份对追加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征地拆迁款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追加固定资产投资18.09亿元。截止10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66亿元,增长28.7%,增速全市第一。
(五)政府投资项目申报。根据市发改委《关于编报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委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项目申报工作,并对各相关单位申报项目进行筛选,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区经济、民生等要素,着重向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改造方面倾斜,最终汇总出41个政府投资项目上报市发改委,计划总投资额233041万元,其中2014年度计划投资107935万元。
(六)统筹城乡和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参与《加快统筹城乡和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多次协同市发改深入乡镇开展调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申报城乡统筹示范实验区项目。
(七)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委干部认真学习市委《关于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入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公务接待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市纪委《关于严明纪律过节坚定不移纠正“”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自查,并针对各风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制定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方案,完善“三重一大”等事项审批流程。
(八)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前进村挂点帮扶工作,春节期间,我委深入挂点村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并为40家困难户赠送慰问品(油、米等生活必需品)。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指导和监督,主要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指导,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办理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件15件,其中主办件2件,协办件13件,代表满意率100%。其他“美丽乡村、洁净家园”、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五大工程”环境保护等工作按区委区政府要求顺利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监控和预测能力不足,造成部分经济社会指标计划制定偏高。
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深入程度不够,主要有关职能部门对管理行业管理不够深入,造成部分行业发展数据空缺。
三是我委经济专业人才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把控和分析能力有限。
四是区级经济管理权限有限,即使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足,也难以通过宏观调控调节。
三、2014年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用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科学制定2014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2、全面把握和分析经济走势,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围绕全区经济工作重点,深入基层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掌握经济运行的第一手材料,加强经济运行的热点、难点分析研究,做好季度、半年、全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提出前瞻性的对策措施,及时向上反映,确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3、做好社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工作,加强审查力度,密切关注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对企业注册地址不在我区的项目业主,加大协调工作力度,尽可能多的促进企业将注册地址迁移到我区,增加我区财税收入。
4、提前策划、包装我区的政府投资项目,积极做好市政府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努力争取更多项目及资金落户我区。
5、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工作,积极协调上级发改部门,改善我区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档次。
6、协调好我区小汽车车编定编工作,合理安排工作用车,切实提高我区机关工作效率。
7、梳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区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项目立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概算审批、招投标核准等相关规定。
当前,认真做好工业统计监测、分析、服务工作,是统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统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如何全面地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及时揭示工业经济运行中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是对统计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的能力考验,也是对推进科学统计、促进科学发展的检验。借这个机会,我就当前做好工业统计工作,服务全市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谈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数据质量,真实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特别是在当前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统计数据质量倍受各界关注,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数据质量的逻辑审核和协调性分析,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评估,准确把握宏观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做到指标协调一致,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一是要加强工业数据与相关数据的审核。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工业用电量、工业投资、货运量、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行业的增长情况、工业增值税、工业贷款规模等情况,加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的评估。这些内容也是省统计局审核评估各市工业数据的重点。同时,还要把握好工业生产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库存变动的衔接关系,确保工业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在审核中,当前要重点关注以下指标。一是工业用电量。电力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也是全社会各行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用电量增长与宏观经济发展间存在着必然的、十分紧密的联系。工业企业是电力消费的主角,工业电力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息息相关,工业用电量的变动情况基本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增减趋势。工业用电量变化趋势是判断工业经济走势的重要风向标。因此,各级统计部门在审核工业发展趋势时,应结合工业用电量的增减情况来分析研究,使工业增长速度与电力增长速度相吻合。二是工业税收。工业税收的增长一定情况下能够衡量工业生产经营状况,这是因为工业税收是来自工业产品总价值中剩余产品的那部分价值。在产品结构、产品价格和税率无大变化的情况下,相同行业的产值税率、收入税率不会有大的差别,按照工业税收来匡算工业产值、收入基本是相适应的。在分析工业增值税增长与工业经济增长匹配关系时,不要笼统的看,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既要分析拉动增长的重点因素,也要分析行业的增减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的把握宏观工业经济总量与增长的总体运行态势。三是工业投资。工业投资不仅直接影响和决定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直接影响和决定工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则必须通过新增投资来完成。因此,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利用政策导向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对实现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是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的持续下降说明,一方面是企业经济效益将受到较大影响,企业利润增加的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不足,工业增长的动力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削弱工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影响工业经济的回升步伐。通过对这些相关指标的审核,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反映工业运行态势十分必要。
二是要加强统计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完整的原始记录、规范的统计台账是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强化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把好入口关,是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二是要强化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多层面的开展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对规模企业尤其是新增规模企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促其掌握必要的统计知识,了解指标含义,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三是要强化统计法制宣传。要针对当前规模工业统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让所有规模企业认识到如实填报统计报表不仅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更是一种荣誉和贡献,让广大企业理解统计、配合统计、支持统计,实事求是、依法统计、如实上报。
二、加强统计分析,服务工业经济科学发展
各级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反映发展、宣传发展、评价发展、促进发展”的职能,利用自身掌握大量信息的优势,围绕当前工业发展、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等情况及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及时提供翔实可靠的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和建议。在提供分析研究服务时,一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对工业经济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也要对 GDP、投资、节能降耗、用电量、价格等宏观经济指标心中有数,并且要摸清实情,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认识符合实际。二要把握经济运行趋势。统计分析要把握经济运行的脉搏,找准经济运行的方向,找清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运行中大起大落指标,要挖掘数据内涵,找出根本原因。三是分析建议要因地制宜。各县市区经济运行各有特点,经济结构不一样,增长规律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建议,对策建议要注重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县级统计机构;统计服务;提升;方法
一、统计服务的内涵、范围和基本标准
统计服务指统计部门对外提供的一切统计信息、资料和服务,包括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调查报告、统计分析、统计宣传品和统计咨询服务等。
优质服务的基本标准是统计数据及时、准确;统计资料文字准确、顺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统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诚恳、具有可操作性;统计宣传印刷品格式规范、美观得体;统计信息网站方便、快捷,可读性好、内容丰富。
优质服务的范围与要求是服务上级应尽全力当好下级;服务党委、政府应努力当好参谋;服务有关部门应努力当好助手;服务调查对象应努力当好顾问;服务社会应努力当好宣传员。
统计工作面对着多个方面需求的服务,其中最突出的是在确保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发挥好参谋作用、做好为地方党政领导的服务工作。同时,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政府统计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观念。这是因为,政府统计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府职能,又是一项典型的公益性事业。统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产品,它不仅要为政府决策服务,还要为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乃至国际社会服务。统计数据最终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加大对群众宣传统计的力度,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统计、理解统计、支持和配合统计,切实解决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的问题。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建议,察实情、摸实底,以避免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保证统计事业兴旺发达。
二、四个强化,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切实有效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显得相当重要。本人认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决策、民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从“四个强化”入手,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能力。
(一)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与市统计局、县经济部门、各镇及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及时把市、县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罗列、分析,让县委、县政府全方位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要开发启用统计资料库,办好统计信息网,及时统计公告,提高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二)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拥有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强化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当地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统计月报》。二是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加强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的统计调查,真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要求,提高为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服务水平。
(三)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年度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让县领导及时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同时,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围绕群众和领导关心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信息报送;力所能及地开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资源消耗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
(四)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配电网 经济运行
河南洛阳老城区10kV配电网由洛阳供电公司东城分理处负责管理工作。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东城分理处始终高度重视线损的理论计算及分析工作,设立专门的营销专责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根据老城区配电网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以下配电网经济运行的措施:
1 管理体系建设方面
1.1 健全组织结构,全员参与线损管理。根据线损管理模式中提供的模板,结合老城区配电网实际,健全完善了降损管理网络,成立了降损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营销的副主任负责,成员包含了生产技术科,电力稽查大队,抄表公司,配电科,装表科等多数部门,负责降损综合管理工作。在生产技术部设置专职线损专责,负责线损考核及考核兑现工作。
1.2 科学核定指标,公平、公正考核。降损指标的核定是降损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指可以有效调动广大员工的降损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企业线损,实现企业效益和员工收益的共同提高。首先明确了各级指标的负责部门,然后对责任部门下达具体的奖惩考核指标,对责任单位实行重奖重罚,进行强化激励。在核定指标时,主要依据公司电网发展规划和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计划,同时结合线损理论计算值和历史统计值,由生产技术科进行认真的预测分析,形成详细的年度降损指标计划,经分理处领导小组研究批准,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保证了指标的合理性和严肃性。
1.3 加强降损分析,实现闭环管理。为了保证降损统计分析效果,分理处制定了线损指标每月报告制,对损失材料严重、线损率高、损失电量大的环节还要进行重点分析,认真查找降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降损整改意见,写出分析报告,认真讨论,严格落实。
1.4 加强制约监督,控制线损波动。为了提高抄表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监督和制约,防止出现估抄、漏抄和隐瞒电量,造成线损不真实,公司实行了“抄、管”分离。在管理方面,规定由生产技术科统一管理,抄表公司负责各配电台区的抄表工作。公司还固定抄表日期、时间和抄表路线,严格按周期抄表,保证了抄表数据的同期性,避免了因抄表不同步引起的线损波动。为了规范临时用电,分理处备足各种表计,对临时用电做到按表收费,有效控制了无表估算现象。
1.5 预防打击窃电,规范用电程序。对于窃电现象,分理处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和打击,经常利用印刷标语、散发传单、新闻报道等各种形式开展反窃电宣传活动,使“电是商品,窃电违法”的思想深入人心。实际工作中,采取用电检查、营业普查和电力稽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反窃电工作,同时积极与公安机关联手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窃电犯罪活动,有力的遏制了窃电现象。
2 技术体系建设方面
2.1 加大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科技含量。管理是手段,技术是基础,只有拥有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电网,才能为节能降损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2.1.1 提高线路的经济运行水平
对线路进行绝缘化、电缆化改造。现在洛阳老城区10kV配网线路的绝缘化率已经达到了99.6%,380V低压电网已全部完成绝缘化改造。绝缘化改造对于提高配电网经济运行水平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重新计算分析了线路的负荷情况,根据负荷情况架设线路,原有线路的卡脖子现象消失了;线路的树线矛盾问题,降低了故障发生率,多供了电量,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2.1.2 提高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水平
所谓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就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变压器的负载率达到或接近经济负载率,达到损耗最小、损耗率最低、效率最高的效果。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如果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变压器较长时间运行在轻载状态下,将增加配电网中的固定损耗比重和无功损耗;在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上,分理处积极利用远程负荷监控装置,定期由专人通过负荷监控系统,远程分析配电变压器在用电高峰季节和用电低谷季节变压器的负载率大小,对运行不经济的配电变压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大小。针对分理处配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对负载率较低的配电变压器采取换、转的方法,分理处采用了大量的容量在80KVA以下的小三相配电变压器,这种配电变压器具有,占地面积小、节能等优点便于在小区的负荷中心安装,大大降低了线路损耗。
2.1.3 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计量精读。变电站关口表计全部更换为高精度多功能电子表,10kV出线TA全部更换为双变比TA,并全部实现了独立回路计量;规范了计量柜的安装标准,加大封印、封钳的使用和管理力度;认真落实表计的校验、轮换制度,积极开展TV二次压降测试工作,实施防窃电计量技术改造,加强对计量装置的巡视检查。
2.1.4 积极采用先进的配电监测技术,对辖区内的所有配电变压器均装设配电负荷监控装置,对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以及三相不平衡率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由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三相负荷、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进行无功补偿,使配电变压器真正实现了经济运行。同时负荷监控装置还实现了关口表的远程抄表,提高了抄表同时率,也使线损的计算更加有据可依,更为精确科学。
2.2 加强电压无功管理,开展QC活动协作攻关降低线损。
电压无功管理是节能降损的重要环节,分理处在电压和无功管理方面,积极采用新手段,在配电网中及时进行线路无功平衡和随机无功补偿,线路全部采用了并联电容器补偿,对新增客户配电变压器配置了低压智能无功自动补偿,实现了无功的就地平衡。通过对电压无功的管理,实现了提高电压质量与减低线损的双重效果。
2.3 搞好经济运行,实现多供少损。针对一些破产企业的变压器长时间轻载运行的,尽量进行负荷转移,利用各种手段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对于公用变压器,重点搞好三相负荷不平衡率的调整工作,根据负荷监控装置提供的实时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三相负荷调整,有力促进了低压线损的下降。
2.4 定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工作,确定降损方向。
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是配电网经济运行的基础,分析重点: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的比例。线路实际负载所在的运行区域是否经济。本线路与相邻线路间的负荷分布与分支线路地理走经的相对位置。在进行这种分析时,不仅限于同一个变电站供出的线路,相邻变电站供出的相邻线路也应同时列入综合分析考虑之内。电压水平及调压能力分析。无功分析,即对线路总的功率因数、各负荷点功率因数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在10kV配电线路的理论计算中采用省公司的用电MIS系统,选择负荷稳定的月电量数据进行计算,找出电网中的薄弱环节,科学分解下达线损指标,实现了动态管理。
3 健全激励机制,实现量化管理
合理的指标是方向,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手段,只有通过考核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了确保线损目标的完成,分理处采取对线损较高台区进行班组长包干制度,明确责任,通过记分绩效考核等手段,对班组施加压力。对完不成任务的班组实行按月考核,当月考核当月兑现,极大的提高了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当然对于核定后的指标,分理处每月都会由生产技术科负责,根据配电线路的变化、负荷变化等影响线路损耗的各种因素,适时调整指标,指标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实现了动态考核。
配电网是电力网中起分配电能作用的重要网络,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关乎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0kV配电网是整个供电网络的最末端。10kV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在社会影响、电网装备、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水平。提高10kV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推动整个电力企业降损节能水平的提高,无论对企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银行在京2013年二季度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报告在回顾2013年一季度宏观经济金融走势的基础上,展望了2013年二季度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取向。
关于国内形势,报告认为,在外需改善、政策趋松和投资加快等因素作用下,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小幅回升,GDP增长在8.2%左右,比一季度有所加快;CPI上涨3.2%左右。从全年来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出口面临成本上升和需求放缓的双重考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国民经济回升动力总体较弱。与此同时,食品价格反弹,全球流动性宽松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通胀压力有所增大。
基于上述判断,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既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将在稳定增长和防通胀之间寻求平衡。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增持、减税和增支是其三大着力点。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存准和利率短期内将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从中长期来看,需要通过加快改革来促进经济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物价稳定的基础较为薄弱,通胀抬头压力再次显现。报告认为,虽然近期通胀无需过多担忧,但从未来一段时间看,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一是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是大概率事件。由于近期饲料价格稳中有升,猪粮比(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已经回落至6∶1,生猪养殖效益总体处于盈亏平衡状态,部分养殖户出现亏损,猪肉价格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二是房价上涨带动居住价格上涨。2月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涨幅仍然较快;三是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增长;四是外贸顺差增长、人民币升值和FDI恢复正增长,都将使我国外汇占款增多,加大通胀压力。总体来看,2013年物价涨幅要高于去年,预计二季度CPI上涨3.2%,比一季度高出约0.5个百分点。
报告还认为,楼市出现“V”型反转,未来房地产调控应注重需求管理的差异化。受宏观经济面基本平稳、信贷环境相对宽松、各地住房政策微调和居民预期改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了“V”型反转,部分地区出现了偏热苗头。为给不断高涨的楼市降温和防止泡沫的膨胀,2月,国务院出台了新“国五条”。随着各地政策细则出台、恐慌性情绪逐步消退、刚性需求平稳释放,房地产市场将由一季度的“量价齐升”转向二季度的“量滞价稳”。三季度,随着供需双方对政策逐步消化,房地产市场将试探性下挫,成交量可能萎缩。全年房地产销售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