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二年级总结

数学二年级总结

时间:2022-02-04 10:0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二年级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二年级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低段学生,导入

新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主体活动能否实现预设目标,与有效导入直接相关。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一个有针对性、吸引性、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而且能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小学低段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几种导入的方法。

1.旧知识导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恰当而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

学习锐角和钝角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联想二年级上册角的知识,让学生动手任意画一个角并叫一些学生到黑板上画,然后让学生将黑板上的角进行分类,同学们分类时依据已学知识张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来分很快就分好了,那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又叫什么呢?(这样引入,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学习,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发展。)

2.操作、演示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融于学生的操作、演示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玩具。(老师从背后拿出了火车和风车,学生兴高采烈)。

师:你们想玩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学生积极踊跃,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

师:在这两位同学玩之前,老师提两点要求:①请认真观察火车和风车是怎样运动的。②请用语言描述运动情况。(上台的同学分别操作、演示)

师:谁来回答?(学生踊跃举手回答火车是平移,飞机是旋转,揭示本堂课所学内容。)

3.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法与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相符合,游戏的过程既能说明或启迪一个科学道理,又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很利于儿童吸收。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准备了好多礼物(拿出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我们来玩一个拼组游戏请同学们用这些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学生兴趣浓厚的进行拼组游戏)。

师:请将你拼好的图案的每一部分图形名称说给同桌听听。

(用这种游戏导入法使同学们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同学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在讲解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教师利用活动角)

师:老师要学孙悟空变戏法了,仔细看。(学生瞪大眼睛看着我)

变,变,变(老师边说边把活动角的张口由小变大,如下图所示)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角变大了。

师:具体说一说,角的什么变大了?

生:角的张口变大了。(师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

师:老师又要学孙悟空变戏法了,仔细看。(学生瞪大眼睛开着我)

变,变,变(老师边说边把活动角的两条边分别对折,如下图所示)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角的边变短了。

师:还有吗?

生:角的大小没变。

师:你们真是会观察的孩子。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师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谜语导入

谜语导入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具有“竞争”意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对谜语的分析,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结合我们以前所学知识仔细听,好好想,这是什么?(老师放语音:“小小图形真简单,尖尖脑袋两条边,想知它的大与小要看开口不看边”学生一听完就积极举手)

师:是什么?

生:角。(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学习锐角和钝角打下基础,明确学习的目标。)

5.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的故事来引入的方法。这种形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蝴蝶自由自在的在森林里飞舞着,飞着飞着它觉的自己独自一人太孤单了,蝴蝶决定去找自己的家人,这时聪明的猴子正巧路过,蝴蝶忙问:“聪明的猴哥谁和我是一家人?”猴子挠挠头环顾一周,看见蜻蜓,于是猴子对美丽的蝴蝶说:“蝴蝶妹妹蜻蜓你们就是一家人。”)

师:同学们,蝴蝶、蜻蜓为什么都是一家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出示下图)

6.设疑导入

有人说:产生疑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的测量》

师:笑笑和淘气是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孩子,有一天他俩因谁高谁矮争论不休。听!淘气说:“我比你高,要不然你怎么叫我哥哥?”笑笑说:“不对,不对,我比你高,要不然我怎么比你穿的裤子长?”

师:你们谁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到底谁高?为什么?

(这样便很自然地引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先量出笑笑和淘气的身高,再进行比较,以达到有效导入新课的目的。)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少教――教师应精讲多引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有着深刻的心理因素,认为要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告诉学生更多,于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授。其实,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认识、不断理解、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主要不是靠接受来自教师的讲授,相反,是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不断构建的。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教师的讲授不起作用了呢?其实不然,学生在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内化的过程中,因受知识基础、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来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要少讲且精讲,以引导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去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内化知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减法”一课中,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教材的编排,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插图创设“借书”情境,然后以“从图片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片列出什么算式”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35-123。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方法对算式进行计算,这是精学的部分,下面具体论述。当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找到相应的计算方法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计算方法以“讲”的方式来进行总结。在这里需要注意,教师的“讲”并不是针对三位数减三位数解释如何计算,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如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三位数减三位数如果用竖式进行计算,两个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的数位应该一一对齐”,教师在总结中不但要就此进行演示,还要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书写。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如有的学生书写不正确,教师不仅要及时纠正其中的错误,还要在总结中进行说明。当学生初步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减法法则后,教师可用“刚才同学们计算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该怎么对我们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利用加法来进行验算。同样,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审核”,然后总结。这才是所谓的“少讲精讲”。

二、精学――学生学习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正如上所述,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内化是一个主体性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己去“单打独斗”,更多是要在合作的基础上去抓住课堂中所要学习的重点,在探究、交流中突破难点。

如在二年级下册“减法”一课中,利用竖式计算“不退位减”是重点,而利用加法来进行验算则是难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精学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师:335-123,减数是几位数,被减数是几位数?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算出它们的结果?

生1:利用计数器来进行计算。

生2:利用以前学过的竖式来进行计算。

……

师:同学们的方法还真不少,那就请同学们分别用自己的方法算算吧,看哪些同学能最快计算出来。(生开始计算)

师:同学们的计算真棒,但要是我们没有计数器怎么办呢?

生3:用竖式进行计算。

师:好办法!刚才同学们用竖式进行了计算,那么,到底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你们能不能在小组中讨论后总结一下?(学生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师:刚才我们的计算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

生4:以前我们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是用加法来进行验算的,现在我们同样可以用加法来验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师:你们的想法真棒!那就请大家用加法来进行验算。(生进行验算)

师:同学们验算的结果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

第3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两个班61名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学期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搭一搭,分草莓,租船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经的地方。

3、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8、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9、会读统计 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圆锥曲线;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77-02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得比从前更加迫切,教育部门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力量,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高中数学教学作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任课教师对其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时间。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圆锥曲线教学部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若干建议。

一、我国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的中职院校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圆锥曲线部分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掌握得并不是很好,不能有效、准确地理解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在实际的运算过程中也存在不能完整地理解题意的现象。本文将其主要问题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1.教师方面。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圆锥教学是其整体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高考中通常以最后的压轴题出现。因此,教师都会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纵观现阶段的教学效果,整体状况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大多数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通过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整体目标投向高考,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讲解方面过于片面,导致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对圆锥曲线方面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在做题中通常无法产生清晰的思路。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方面,大多数都会沿用自己多年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片面地对学生进行重点和难点的灌输;课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作业,学生在没有完全对知识点进行理解的情况下做题,会产生一定的抵抗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培养。

2.学生方面。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圆锥曲线部分是其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困难的一个部分,运算的复杂性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管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准确地对知识点和做题方式进行掌握。笔者通过对若干高中班级的学生在圆锥曲线部分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学生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并且无法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圆锥曲线部分作为整体高中数学的重点,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对这一部分进行学习之前,就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自己无法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其次,圆锥曲线部分的学习会运用到许多复杂的解题思路和运算方式,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必须在对这一部分有着充分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眼光放在相对比较浅显的部分,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对试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大部分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应用曲线和代入方程之间的关系,导致其解题方向整体错误。

二、对现阶段我国高中圆锥曲线教学的若干建议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中圆锥曲线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分析,深入了解在新课程标准下教育部门对于圆锥曲线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要求,结合我国目前这一部分的教学状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整体情况,将改进建议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下圆锥曲线教学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新旧教材的对比和研究了解到:新教材与传统旧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点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想要完整地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就需要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除了传统的内容之外,还增添了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点,利用天文知识和卫星的运转轨迹引出要讲解的知识点。新教材除了对学生知识点的讲解之外,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材对于画圆的要求和数形结合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方面对其进行注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掌握。

2.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学生作为整体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程实行之后,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因此,想要从整体上改善高中阶段圆锥曲线教学的情况,就应该将学生方面作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圆锥曲线部分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在自己充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教学中不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这样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们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选修部分的第二章的《圆锥曲线与方程》部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教学形式,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之前,先让学生对宇宙中地球和其他卫星的运转轨道进行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对其整体运行轨道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联想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的同样规律性的事物,进而再提出圆锥曲线和运算方程的知识点。这样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理解,也可以加强其记忆,在日后的试题中如果出现此类问题,便于学生解答。

3.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院校的数学教师都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这样既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新课程实行之后,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更加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经常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想要改变高中圆锥曲线教学的现状,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倡导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引导者,主要作用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此外,还应该彻底转变从前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平等的地位关系,建立相对平等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圆锥曲线部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的时候,应该更加耐心和细致,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创建一种更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融入到这一教学活动中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选修部分的第二章的《圆锥曲线与方程》部分进行讲解的时候,想要让学生充分地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解,特别是对于这部分比较难的“圆锥曲线和直线相交”方面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就可以采用更加清晰、明了的“韦达定理”对学生进行解释,即ax2+bx+c=0;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整体的运算规律,抓住圆锥曲线的切点、焦点、准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运算,这样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4.加强对解题过程的讲解和演示力度。现阶段,有很多教师在给学生进行知识点和试题的讲解过程中,忽视了对于过程的演示,特别是在新课程下,大多数试题都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进行演示解答。老师如果不能按照要求给学生演示,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直观地了解整个试题的解题过程,下次遇到这一类型的试题时,还是没有办法自己独立地去完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讲解试题的时候,尽量做到将试题的解题过程和知识点进行完美的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选修部分的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这部分的课本例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本文所介绍的这种形式。试题“椭圆A和点P(8,3)已知,B点和C点是通过与椭圆A相交所得出的两个点,在B点和C点连成的直线上取点H,请问点H的轨迹曲线的运算方程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圆锥曲线方程的他们无法深入地理解这道试题的含义,对于解题方式也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导工作。这道例题的难点就在于找到点H的运动方向和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对运动点的运动方向进行分析的形式,向学生充分展示整个解题过程,帮助学生运用数据参数对试题进行理解。在确定好例题的选定参数和实际运动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公式消除参数,得出正确的结论。课后,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些与本知识点相关的试题,但是试题的难度不宜过高,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提高。

新课程实行之后,大多数高中学校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对于数学教学这部分来说,一直都是学校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圆锥曲线这一部分的内容,学校也为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但是现阶段仍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下我国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能对其以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5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思想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用计数单位数数的方法,渗透“十进位值制”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中体验数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基本的活泳验:让学生在数一数、拨一拨中积累用计数单位计数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生活取景,激趣导入

(课件播放文化小学课间操视频,截取2年级方队图)

师:估一估,文化小学二年级大约有多少学生?

生1:600个。生2:800个。生3:1000个。

……

师:文化小学二年级到底有多少学生呢?(生:需要数一数)看来生活中还有比100多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数”。(板书课题)

评析:舒缓悠扬的音乐以及孩子们轻松优美的律动,很染了学生,学生的注意力被画面吸引住了,身心愉悦地进入课堂。学生的兴趣来了,老师乘机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文化小学二年级有多少学生。学生们调动脑海中所了解的一切数积极地表达与交流,感受到数在生活中存在的现实意义,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建立模型,培养数感

1.估一估,建立估数标准。

(课件出示100个小正方体)

师:猜一猜一共有几个小正方体?

生1:60个。生2:100个。......

师:说说你是怎么估的?用几个来估?

生1:5个。生2:10个。生3:50个。

师追问:想一想,用几个来估比较合适?为什么?

生:我认为用10个来估比较合适,因为我们一眼就能看出10个有多少。用5个估太少了,估这堆小正方体比较麻烦。用50个估太难了,因为我不能一眼数出50个,这样估起来比用10个估更难。

评析:估数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一个好的教学策略,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呢?教师在学生估数后,及时给予方法引导,估数时,要建立合适的估数标准,估出的数才比较接近准确数。

2.数一数,建立“百”的模型。

师:怎样能较快数出小组中一共有几个小正方体?并且让老师一眼看出有几个小正方体?(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数数。)

小组汇报:

师:请数得最快的小组汇报数数方法。说说你们是怎样数的?

生1:我们是每人数10个,然后排成一排,一共数出10排,有10个10,就是100个。(其他学生听后,纷纷模仿、整理小正方体。)

师:我们把这种好方法再温习一遍。

(课件播放把100个小正方体整理为10个一条的动画过程。)

师引导:孩子们,为了一眼看出有几个小正方体,我们把10个整理成一条。那么,现在有10条了,应该怎么办?

生:也应该像课本上那样,把它整理成1块,是1个百,也就是100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0、100的小正方体模型)

3.数一数,建立“千”的模型。

师:刚才我们10个10个地数出了100个小正方体 ,并把它整理成“条”成“块”。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100个小正方体,这种计数方法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把它放在杯子里,看看能装到杯子的什么地方?比比哪个组最先放好?

(学生纷纷将小正方体收在透明杯里)

师:孩子们,想不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收集每组的小正方体,放到透明桶里。一边收一边引导学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1000个小正方体有多少呢?(出示用透明小桶收集的1000个小正方体。)

师:如果我们没数,你能一眼看出有1000个小正方体吗?(学生纷纷摇头。)

师:想一想,怎样整理这些小正方体,让人一眼看出有1000个?

生:可以像整理10个、100个小正方体那样,把它10个10个地整理成一条,也可以100个,100个地整理成一块。

师:好主意!那我们一起跟着课件整理这些小正方体吧。

(课件播放把1000个小正方体整理成1个大正方体的过程。教师再出示1000的模型贴在黑板上,并补充课题:数1000以内的数。)

师:谁会用计数器表示1千呢?(学生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000。)

评析: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时,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学生100以内的数的认知经验,不难发现,100以内数的模型是用计数单位十和一来呈现的,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组成模型建立清晰,但对100的模型建构比较模糊。按教材编排,他们对100的认知仅仅停留在10个十是100,是一大捆的操作层面上。生活中的一捆、一堆可以用多个数来表示,那么怎样在学生这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准确、清晰地构建“百”“千”的模型呢?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1000个小正方体的活动,让学生发现,用计数单位去数,就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有几个小正方体,这就是数数计数的本质。学生数数后,教师课件再次演示整理计数单位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再次亲历数数过程,形象直观地在脑中建构了“百”“千”的模型,有效培养了学生1000以内数的数感。

三、分解模型,凸显本质

1.分解模型,发现计数规律。

师:回想一下,计数器上有些什么数位?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学生说,教师板书:个、十、百、千)

师:这些计数单位是怎么形成的?(课件播放,回顾计数过程)

生1: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10个百是1个千。师:想一想,1000里面有几个百?1000里面有几个十?1000里面有几个一?(学生自由回答后,课件播放10个10个地数到1000的动画过程,让学生发现1000里面有10个百、100个十、1000个一)

2.引导总结,凸显数数本质。

师:数数时,可以怎样数?

生:数较小的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数像1000这样较大的数时,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数方法。)

师:数数时要注意什么?

生:满10个一,要整理成1个十;满10个十,要整理成1个百;满10个百,要整理成1个千。这样方便我们计数。

师:看来数数时,为了简洁方便,我们要学会用“满10进1”的方法计数。(板书“满10进1”)

评析:通过课件播放十个十个地数到1000,一百一百地数到1000,学生自然发现1000里面有10个百,1000里面有100个十,依据这种逻辑推导出1000里面有1000个一。教师利用课件分解千的模型,深挖出千与个、十、百的关系,发现计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数数活动,发现“满10进1”的数数方法,数数时用计数单位计数的本质,让学生数数时有了思想方法与模型的支撑,为进一步形成数数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数形结合,深化数感

1.一个一个地数,从100数到120。

2.一个一个地数,从396往后数5个数。

3.一个一个地数,从940数到1000。

课件出示相应的小正方体,引导学生数数。在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满10个一”整理成“1个十”,“满10个十”整理成“1个百”,“满10个百”整理成“1个千”。数完小正方体后,再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数数,在拐弯数时,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计数方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4.十个十个地数,从940数到1000。

(教师引导学生将计数器内化成脑映像)

师:孩子们,我们能不能不用计数器数数,直接数呢?

(部分学生很茫然)

师:老师介绍大家一个好办法!把计数器像照相机一样照在脑子里,数的时候在脑子里拨珠,试一试吧!

(教师用手势在空中模拟拨珠,引导学生数数。)

5.从940数到1000,还可以怎样数?

师:从940数到1000,还可以怎样数呢?

生:五个五个地数。

生2:两个两个地数。

生3:三个三个地数。

......

(教师引导学生脱离计数器数数,学生通过数数发现简便的数数方法与规律)

师总结:不管几个几个地数,我们都要记住“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数”。

师:在这么多的数数方法中,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数最快?

生1:十个十个地数最快。

生2:二十个二十个地数更快。

……

评析:“拐弯数”是学生数数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直观而深入地认识数,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形思数,以数思形,逐步抽象,深化学生数感。教学中,教师组织了5次数数活动,每个活动都先数实物(小正方体的个数),再用计数器表示小正方体个数,半抽象半直观地展示数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看着计数器数数。当学生借助计数器用满十进1的方法找到数数规律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脱离计数器,把数数过程内化成脑印象,抽象地数数。学生根据初步形成的脑印象分别采用两个两个地、五个五个地、十个十个地……多种方法数数。学生的思维亲历了形象半形象半抽象抽象地数数过程。在数数活动中,学生自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建模解模,发现数数本质与方法,最终形成数数技能,解决了本课重难点,扎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1000以内数的数感。

五、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猜猜小强怎样数到1000粒豆子?

生1:我猜小强是一百一百地数,数了10个百,就是1000粒。

生2:我猜小强是一十一十地数,数了100个十就是1000粒。

生3:我猜小强是两个百两个百地数,数了5个两百就是1000粒。

生4:我猜小强是五百五百地数,数了2个五百就是1000。

生5:也可以五个五个地直接数出1000粒。

生6: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出1000粒。

……

师:你们想出这么多的数数方法,你们认为怎样数比较简便呢?

生1: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百比较简单。

生2: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数出100,再数出10个100。

师:你们为什么不选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这类数数方法呢?

生:我觉得用一、十、百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要方便简单。

(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孩子,你说出了大家想表达但又不能准确表达的话。对!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个一百个地数,就是用一、十、百的计数单位数数的。用计数单位一、十、百数数的确比其他方法简便。

2.陆良新知图书城新买了一批图书,怎样数能较快数出图书一共有多少本?(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全班交流。)

评析:学生“猜猜小强数1000的方法”的练习,不仅及时有效地复习巩固了数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发散了学生思维。学生运用数数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书店图书数量的统计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

3.猜一猜,文化小学有多少学生?

(课件出示文化小学校会图)学生先估人数,并说出估数方法。课件出示文化小学人数信息:文化小学现有64个教学班,教职工176名,全校4676名学生,其中二年级683名学生。(学生发出惊讶声)

师:你认识这些数吗?这些数究竟有多大?看来生活中的确存在比1000更大的数,有待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评析:“让数学回归生活”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大量生活中数的信息的出示,由1000以内的数到10000以内的数,每一组数据的出现都让孩子们无比惊讶,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数在生活中存在的现实意义,生活中用这些数来表达交流的方便与简洁,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工具性学科,人们依赖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用数在生活中交流、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

六、回顾反思,延伸课堂

1.回顾反思。

师:孩子们,跟着老师探讨了数数,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当然,也可以说说你对数学学习的感悟!

2.实践作业。

数出一千个你喜欢的实物。例如:1千粒米,1千颗豆….

第6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倍的认识”中“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情境操作 交流回顾

孩子们,其实只要用心去听、去发现,你会发现拍手中也藏着数学。

(1)师第一次拍2下,第二次拍6下。

问:你听出了什么?要想知道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也就是6里面有( )个2,用什么方法计算?

(2)师:第一次拍3下,第二次拍4个3下。

第二次拍了几个几下,是几下?

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说明】简单的拍手游戏在拉近师生心灵距离的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同时又为今天的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作了铺垫。

一、探究比较,建构模型

1.出示例题情景图

(1)从两个小朋友的交流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要算柳树有多少棵?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摆摆学具,也可以在草稿纸上画画或者直接说一说、算一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3)汇报交流。

①摆小棒的台前演示,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师:你为什么摆2行?(根据学生说的板书:杨树、柳树)为什么柳树是这样的5棵一份?[是以杨树的5棵为一份,柳树有这样的……,柳树有( )个( )。]

②出示学生图示法。

方法一:

方法二:

(这两种只是符号不一样,柳树也是5棵5棵画的,都有3个5。)

方法三:

(看做一个整体,柳树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5。这样的画法更简洁、更抽象。)

(4)有没有不画图直接说思路、列算式的?

(5)看来根据杨树有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要求柳树的棵数,就是求3个5棵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5×3=15(棵)。

2.举例

(1)如果杨树有8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要算柳树有多少棵,就是求几个几?

(2)如果杨树仍有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6倍,柳树有多少棵,怎么想?

(3)你还想杨树有几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几倍?自己说一说,在作业纸上记一记、算一算。

3.观察比较

横看。你从每一横行中发现了什么?要算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竖看。从每一竖行我们知道了杨数的棵数,柳树是杨树的几倍,是求柳树的棵数,还是求( )?

教师小结:不管横看还是竖看,我们都知道了一个数,也知道了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设计说明】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学生在读题收集信息后能直接列式解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问题用乘法”,我在这一环浓墨重彩,在学生探究后分析交流,再举例建构这一数学模型。而后为使学生对应用模型更加清晰、明朗,我又让学生观察比较横看发现了什么?竖看发现了什么,最后总结得出方法。

二、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1.画一画、想一想

(1)第一行画3个,第二行的个数是的2倍,要求的个数就是求( )个( )是多少。

(2)第一行画2个,第二行画8个,的个数是的( )倍。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成年人的脉搏每分钟大约跳70次,刚出生的婴儿每分钟的脉搏跳大约是成年人的2倍。刚出生的婴儿每分钟脉搏跳动( )次。

A.35 B.140

(2)新生儿身高是头长的4倍,我那时头长12厘米,你知道那时我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 )

A.48厘米 B.46厘米

(3)人在地球上的体重是月球上的6倍。我在地球上的体重是30千克,我在月球上的体重是( )千克。

A.180 B.5

学生独立选择每一题后,分题同座位互换对答案。找出错误原因。

3.学生完成书中作业第2~5题,限时3分钟。汇报交流,教师针对孩子的一些习惯适当地评价。

【设计说明】练习的安排上重点深化了学生关于本节课“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问题”的解决,用乘法计算这一模型建构,同时在每一题组里又加入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在纠错中更好地理解应用。

三、情境游戏,拓展延伸

你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

第7篇

【关键词】体验学习 小学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109-01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都把知识的传授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亲身体验,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不够深刻。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体验学习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他们深刻认识到了体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注重实践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热情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容易被一些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为了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种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而获得对所学知识的良好体验。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千克与克》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主要采取了体验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准备好电子称以及鸡蛋、苹果、洗衣液、油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学习――亲自去称量这些物品的重量。为了让学生对称量物品的体验感受更深刻,学生每次称重之前,教师都鼓励学生先猜一猜这些物品的重量,然后,再把称出来的结果与自己的猜想作比较,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而且在亲自称一称的活动中,学生也获得了比较深刻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探究,亲身经历体验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亲自实践的重要性。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教师讲得多么深入、透彻,如果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得出结果的过程,那么,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也不过是“水过地皮湿”,很难获得对问题的深刻见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体验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不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受,那么,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浅层,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学生就会一筹莫展。为了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主要采取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首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获得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然后再鼓励学生进行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在亲自动手体验中,学生通过对所要研究的图形展开探究,真正总结出了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重要依据。这样,学生探究出来的结果,相较于教师总结或教材中的结论要强得多。

三、注重实践,拓宽学生体验领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某些内容由于受教学空间所限制,学生往往对所学知识无法获得比较深刻的体验与理解。此时,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操作、去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体验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折扣》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折扣的意义,并且学会解决与折扣有关的数学问题,笔者在教学之前,就先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到超市里转一转,尤其要关注那些海报上的一些折扣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折扣的信息在班上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折扣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总结出遇到折扣现象时,怎样选择最佳购买方式的经验。最后,笔者让学生再把自己从超市中搜集到的折扣信息进行对比,并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这样教学,让学生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学生既掌握了遇到折扣问题如何处理的基本方法,又增强了学习体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在体验中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8篇

知识与技能:能用三角尺拼角,在拼角活动中能进一步感知钝角的特点并加深对角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三角尺拼角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小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拼角活动,进一步认识钝角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两副三角尺拼角。

教具准备:投影仪,彩色软磁片制作的三角尺。

学具准备:一副三角尺。

一、复习旧知,铺垫引领

出示一副三角尺,让学生说出每个三角尺各有哪些角。

二、激趣导入,引出问题

用三角尺兄弟的话引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身上的角拼出钝角吗?”

三、分层操作,展开活动

活动一:(完成例6)

拼一拼:学生独立拼角(台上台下同时自由拼角展示)

课件出示活动提示:

(活动提示:1.选择一个三角尺的一个角;2.再选择另一个三角尺的一角;3.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4.同桌互相说一说,是用哪两个角拼成的;5.用手指出拼成的角。)

展一展(台前的学生粘贴所拼的角,台下学生同桌互说是用哪两个角拼成的)。

预设一:学生能拼出四种钝角和一个锐角,直接汇报。

预设二:学生拼不出四种钝角和一个锐角,引导学生第二次自由操作拼角。

说一说:出示汇报提示(我会汇报:我是用_角和_角,拼成的角。)

1.学生汇报拼角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有序地把角分类贴在黑板两侧,把相同的角进行重合做对比演示,选择一个展示,并随机板书。

2.小结拼钝角的方法:

师:三角尺上的直角和锐角一定能拼出钝角,锐角和锐角可能拼出钝角。

活动二:(完成42页做一做)用三角尺兄弟引出活动二。

四、反思性小结:(根据课堂生成随机小结)

五、板书设计:

点评: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以舒展。同时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智慧,学生在活动、发现、思考的脑力激荡中生成智慧,启迪人生。冯清玉老师执教的《用三角尺拼钝角》就是这样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范例。

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掌握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深入挖掘教材,在充分备学生的基础上,做到了知识的呈现有梯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巧妙地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使本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节课呈现了以下四个亮点。

亮点一:一线穿课,结构清。

整节课以“三角尺兄弟”这个卡通人物贯穿始终,使得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层次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牵引他们带着一种积极兴奋的心态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感受问题、积极参与、快乐表达。

亮点二:动手操作,过程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学习活动,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者把例6和做一做的内容设为本节课有提升的两次动手活动:一次为自主探索,一次为合作学习。通过活动、展示、交流将学生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当学生拼出各种钝角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发现直角和锐角能拼出钝角,两个锐角也可以拼出钝角。在推理验证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变“随性分散”为“有序思考”。

通过看课,我们可以看到教者在预设活动中的良苦用心,可以说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关键点。冯老师凭借较强的扎实的个人素养,很准确把握了这一点,而且凸显了很强的优势。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和自控力也比较弱,如果拼角活动过程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思路不清晰、课堂混乱、知识点落不实的现象;而冯老师在两次活动时,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做到预设细致、过程清晰、梯度明显。活动前要求明确,活动中有条不紊,活动后交流有序、概括准确,提升到位。

通过拼角、展示角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鼓励了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运用新知并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亮点三:课标落实,理念明。

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是用三角尺拼钝角,但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生用三角尺的两个锐角拼钝角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拼出的角大小不同,一定是钝角吗?接着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经验验证拼出的角到底是不是钝角。学生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环节,使学生积累了课堂活动的经验,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掌握“双基”向发展“四基”和“四能”转变。

亮点四:细节调控,凸显美。

第9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活动中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3 培养学生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用学具量,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1 活动引路,提出问题。

(1)比一比。看看数学课本的封面,它的长边和短边各有多长呢?用手分别比划出来。

(2)量一量。活动:4人一组,每人从四样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小刀、方木块)中选取一样不同的物品去量课本的宽。 (方法指导: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展示交流。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4)想一想。为什么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5)比一比。请几位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同学展示并比较他们测量的结果。

小结:量同一样物体的长。可以用不同的学具(或物品),但如果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学具(或物品)作标准来量。

(6)练一练。①让学生用同一学具作标准,量课本封面的长。 (提高操作要求,如只用1把小刀逐次量出)②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3题。

2 归纳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在测量、比较物体的长度时,必须使用同样的测量标准,这样才便于交流。

[设计意图]安排量物体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为什么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这一问题的提出,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进而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安排操作、练习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并体验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实践操作,认识新知

1 认识尺子。

为了让测量更简便,聪明的人们发明了一种测量工具,谁知道我们通常用什么来量物体的长度?(尺子)

(1)让学生拿出尺子,观察:你会看尺子吗?上面都有些什么?请知道的同学告诉大家好吗?

(2)结合学生汇报、交流,认识刻度线、刻度数、“0”刻度、长度单位(厘米)。

2 认识1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课件演示:在尺子上,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画出长1厘米的线段)

(2)感知1厘米有多长。

①比一比。教师示范测量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棱长,带领学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这中间的空隙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②记一记。闭眼想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③找一找。你认为在尺子上,还有从哪个数到哪个数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找出其中的1厘米给同桌看一看。在学具、文具中,还有周围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同桌交流、汇报)

3 认识几厘米。

(1)说一说,在尺子上,除了1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2)想一想。通过在尺子上找出这几段不同的长度,你知道怎么看尺子了吗? (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几厘米里面就有几个1厘米)

[设计意图]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记一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中,丰富了感知,建立了“厘米”的表象。

4 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

(1)请学生先估一估黄色纸条大约有几厘米,再试着用尺子量一量。(结合学生出现的正、误两种实例的比较、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尝试练习:选一样文具,先估再量,它大约有几厘米长。(巡视中如果发现学生采用别的正确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3)用所学的方法,量出数学课本的两条边的长度,再与前面用学具量的方法和结果进行比较,体现“用尺子量”的优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让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尺子度量的技能。设计中增加了让学生先估一估再量这一活动,在加深对“厘米”认识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物体长度的整体把握,形成初步的空间知觉能力。最后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呼应,让学生运用所学,量出课本两边的长度,旨在让学生在对方法和结果的比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 指导学生看书。

2 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第10篇

【关键词】 给力;教学设计;新授; 练习;总结;课堂效益

严育洪老师在《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一书中说:教学也是一段旅程,在教学的“旅程”中,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可能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情”.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 追寻课堂效益,是教师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给力.

一、新授环节要给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益自然就高.

案例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 教者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迁移到对面积单位的认识中来. 在导出对面积单位的需要后,教师提出设想:面积单位会和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得出:可能与长度单位有关.

大家一起来回顾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

师:1厘米、1分米、1米,如果画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条一条的线段.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各自的实际长度.

师:面积单位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块一块的;一面一面的;一格一格的.

师: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板书:正方形.

师:生活中听说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到底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是什么东西?

师: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大?

对应着黑板上1厘米的线段,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教师把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白纸贴在黑板上. ……

“任何学科的教学设计都要重视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联系,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 ”在教学设计时,正是基于教者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准确把握才能如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练习环节要给力

老师们一般都比较重视新授环节的设计,其实,练习部分巧妙地引导,不仅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题的引导到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练习环节,第49页“想想做做”.

第3题:用直尺把右边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追问: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第4题: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 再追问: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第5题:四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

教者把这三题进行了整合和引导. 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学生很容易得出这一结论.

第4题:教师先问什么叫“每两点”,学生交流后,老师说:为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三个点标上序号,分别为①,②,③号点,先说说,再连. 因为有了抓手,学生很明确地说出: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连. 第5题:老师提出:假如加一个④号点,“每两点”还有哪些?连接每两点画出一条线段. 因提醒到位,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画出了6条线段. 师再问:在连点的时候,怎样不重复且不遗漏呢?讨论得出:按点的顺序连.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是源于教材,尊重教材,而在完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思考. 而且无论我们的课堂怎么改,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只要是上课,我们就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及时地介入、精当地讲解、巧妙地引导仍然是我们教师必须锤炼的基本功.

三、总结环节要给力

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的、个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精彩的课堂总结总能让学生意犹未尽,留给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面这一案例,教者设计时就很注意首尾呼应.

案例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总结环节.

出示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2( ).

橡皮面的面积大约是2( ).

学生很容易填出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米),橡皮面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

教师并未就此收手,而是抛出发散的问题:2( ),“2”后面还可以怎样填?

学生纷纷打开思维的大门,把学过的有关单位的知识回忆起来,还可以填2千米、2元、2吨、2厘米……教师及时总结拓展:“2”后面填上不同的单位,表示不同的数量关系,以后我们还可以在“2”后面填更多的单位.

第11篇

一、说教材: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关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对于旋转的知识只要能分辨旋转现象即可;对于平移的知识,除了知道生活中平移的现象之外,要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是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多动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去感知“平移和旋转”,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到实处,为后续学习空间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本节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为了让学生明确平移和旋转,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重现生活,感知特点。

课前播放歌曲《大风车》和学生一起热身,一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大风车暗含着旋转现象,顺势引出游乐场,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游乐场,观察游乐场主题图。接着播放游乐场里6个游乐项目的动态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物体的运动方式。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这就是游乐场里的6个游乐项目,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请你用手势模仿一下。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分类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让学生说明理由“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就挖掘出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为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我将数学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我顺势利导通过多媒体重现分组情况。指出其中一组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另一组叫做旋转。那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呢?多媒体再现平移和旋转的三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特点,从而试着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感受生活,领悟特征。

然后,我让学生来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让学生看着图片跟着模仿做上面的动作,一边做一边想一想它们分别是平移还是旋转,让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有进一步的认识。

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当孩子们对这两种运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验时,我再次引领学生回到生活中。找出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在生活中找数学,为生活学数学的基本理念。”再通过模仿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习效果就更明显。

(二)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情境教学活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在教学中结合平移运动的特点,我设计了《蚂蚁搬家》的故事,利用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移一移、数一数,感受两只小蚂蚁所走的距离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揭示:“看一个图形移动几格,只需要看图上某一点移动的格数。”这一方法做铺垫。

2.水到渠成,总结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继续利用蚂蚁搬家这一情境,向学生说明老师也搬新家了,数一数老师的小房子向右平移了几格。让学生进行猜测,答案也许不统一,我顺势提问:要想准确地数出房子平移的格数,你有什么办法介绍给大家呢?由于有了蚂蚁搬家的故事做铺垫,学生对数图形平移几格的方法,也就迎韧而解了。

3.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方法解决问题,孩子们兴趣高涨,跃跃欲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本节内容,从而突破了难点。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堂学习推向,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课堂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

(三)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广泛应用:

最后,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下请同学们运用平移和旋转创作美丽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美学价值。

通过观赏,学生在图形的变换中感受到美,感悟出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萌发创造美的欲望。让学生创造美丽图案,是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后反思:

这段时间以来,自己都在探寻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吸引住学生,数学本身就是枯燥与乏味的,如何把它上得精彩纷呈,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我想:教师的课堂艺术占很大的比例。据此,针对本节课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一开始,我展示“游乐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中动态的缆车、转椅、摩天轮、滑梯、小火车和大风车的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划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再让学生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抽屉、拧开关、转盘、拉窗户等。学生的学习背景是生动的生活实例,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和关心、解决问题。

二、教学中巧妙突破平移距离的难点:

平移距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平移距离时,从建构主义观看,学生很难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因此,我尝试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我设计了蚂蚁搬家的故事情节,引出认知难点——两只蚂蚁各自平移了几格?这样的预设,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引起学生的猜想。当学生面对一些数学现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时,都会产生猜想,有时虽然是错误的,但它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显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过程中受此启发,很容易发现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到图形中的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这样做我想能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提问的普及面太窄了,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对孩子的表扬很欠缺,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自己被表扬,我以后应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第12篇

关键词:高效教学;课堂导入;小学数学

就我国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对于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所谓的“课堂导入”,就是要带领和诱导学生学习,其要求教师在教学环境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激发学生思考。在小学高段数学讲授新课时,进行课堂导入对于学生很有益处,下面笔者以所任教的小学数学课堂为例来谈谈对新课导入的理解。

一、为何进行新课导入

教师的责任在于教授,而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课堂不只是学生练习的场所,也不只是教师展现的舞台,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技巧和方法来实现高效教学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小学高段数学新课程开始时,由于其所涵盖的知识点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新课导入是有必要的。

二、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

我国数学教学长期以来都存在着灌输的现象。新课改以来,“新课导入”这一概念在全国得到了普及,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课堂导入没有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课堂导入没有经过一定的教学设计,新课导入过于牵强,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等问题,最终导致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如何进行新课导入

1.通过提问来导入

教师设计出良好的问题对于提升学生对小学高段数学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在学生还没有接受知识之前,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就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这样就会让学生进入到思考的状态,从而有利于课程讲授的步步深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多位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时。就会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咱们国家有多少人,能不能写下来?

(2)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最大的数是多少?

(3)同学们,这些大数对于咱们有什么用处呢?

这样在设计了这几个与生活密切有关的问题后,就能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这就有利于笔者进行多位数相关知识的讲授。

2.层层深入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将所要教授的知识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最后让学生得到科学结论是适合学生发展的。而这就要求教师要预设一些问题。然后由简单的问题入手,再逐步将问题深入。这样设计的问题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也可以体现出小学高段数学的学科特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到学生可能有的答案,从而有针对地进行引导。另外,这种新课导入方式,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深度。

笔者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三角形”这一部分知识时,就在课前先播放了一段生活情境,再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生活情境:多媒体设备播放椅子左右摇晃的画面):

(1)如何让椅子不摇晃?

(2)你选用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3)通过这你明白了什么事情?

在让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器材(微课制作的小椅子,还有不同长度的木条),让其自由尝试,然后说出自己那样做的理由,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作答完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操作,然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另一名学生看他的做法,如果发现错误就及时纠正。这样在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回答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归纳。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尝试了这么多最终是三角形的稳固性最好等问题,让学生自己去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根据学生的说法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会高段数学三角形部分的知识点。

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新课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研读课本,注意在课程导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与自我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