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审计项目论文

审计项目论文

时间:2023-01-29 03:00: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审计项目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审计项目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银行风险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本文首先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浅显的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2004年6月26日,国际清算银行颁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监管机构广泛实施的1988年协议相比该协议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主要表现在;

1、最低资本要求: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保持在8%以上,同时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增加了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在信用风险增强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并提供了多种方法允许银行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使用。

2.监督检查:要求商业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资本总量的一整套程序,并制定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

3.市场约束: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外部力量约束或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

针对新协议,中国银监会明确表示,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几年后,中国仍将执行1988年的协议。由此可见,中国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力求早日达到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跟上轨迹银行业发展的步伐,毕竟是大势所趋,也是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银行风险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我国银行是从过去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粗放落后经营观念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并未完全消除。我国的风险管理观念是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则不够重视。

2、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根据我国银监会统计显示,至2006年第三级末,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12736.3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7.33高于发达多家3%一5%的一般水平。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财政职能,信贷资金用于无法偿还的财政资金用途,作为债权人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最终为一个产权主体(国家)所拥有,在原则上,他们无法产生真正的直接融资交易关系。

从银行自身方面来说,有些工作人员在规定贷款时,对具体情况了解不全面,缺乏对贷款企业技术力量,财务管理,以及产,供销情况,还款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调查评估,贷款手段不规范,贷款审判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可行性,项目论证不充分,信用贷款所占比例过高,关系贷款,以贷吸存或以贷谋私情况比较普遍,这些都导致银行很多的贷款收不会来,成为呆帐。

而对于企业来说,存在债多不愁还的心理,只要能从银行获取贷款,到期能不能偿还,如何偿还都不考虑,只要资金到手,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就会有着落。

3、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方的管理组织表现在行政等级垂直集中在领导的结构体系,以行政奖惩为特征,官本位意识普遍,这使得银行决策者在经营管理中常常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短期行为严重,造成巨大资金损失。

另一方面,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另外银行会计,储蓄,出纳,信用证。承兑贴现等这些业务的操作环节内控管理不到位,执行制度不力等问题促使这些业务岗位的案件呈现出高发势头。

除了这几类主要问题之外,我国商业风险管理还存在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风险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它们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对策

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

首先,银行首先应确保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风险。然后对不同类别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和措施。所有的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使银行上下牢固树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意识。

其次,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风险审计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审计委员会通过常设的风险审计部,负责银行整体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效率评价,督促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对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

2、防范信用风险。

首先,建立统一授信制度。收集市场动态客户经营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评定客户偿债意愿和能力,建立银行客户资信评价体系。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审慎地确定可获的风险限额,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客户的各种授信实行统一管理,用统一授信来控制客户信用风险。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银行做得很成功,可以向其借鉴。

其次,学习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并改造传统的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督方法,更多地引进量化的分析工具,实现全额的风险计量和控制。根据历史经验数据,预测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贷款的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敞口,计算贷款的违约损失,在贷款定价时要确保在贷款收益中将预期损失覆盖掉。

3.防范操作风险。

首先,要完善银行内部制衡机制,使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互相分开,必须明确划分董事长、监事长和行长(总经理)职责,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对行长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规范其运作。

其次,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建立起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加强监督机制,不断进行检查、整改和考核。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稽核监督机制。不断进行检查,做到事前稽核,事中稽核,事后稽核。并且对那些在执行制度、办理业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执行内控表现优异的业务人员应有所激励。对违规经营及形成不良资产的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要严格执行;在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以提高领导层的责任心。

4.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对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能够早预警、早识别,并对风险进行准确量化、科学定价,提高对风险的预警、识别、量化、化解能力。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飞跃式的成长,科教兴国,教育的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与高校现代化要求的加大,高校基建工作大跨步地展开,高校基建档案是对它的全程记录,在基建工程的统筹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从我从事这个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以来,根据我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各高校的基建档案管理现状的了解,目前高校基建档案工作不尽如人意,管理不系统,有些资料严重缺失,这不仅对基建工作历史记录的完整性的严重破坏,也不能为今后基建基础设施的实施提供合理的资料,使得基建工作依旧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成为高校基建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很难实现行之有效且符合高校基建档案管理自身特点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也成为空谈。基于此种情况,我对高校基建档案的思考与讨论工作就此谈一下看法。 1高校基建档案内容概述及特性 所谓的高校基建档案就是指高校在基建管理和基建工程项目从筹备、决策、立项、审批、勘察、招投标、设计、实施、监理到竣工交付过程中,直接、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图纸及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件资料。它是校园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检修等活动的直接记录,也作为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扩建的依据和凭证,成为高校档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分为依据性文件、基础性文件、工程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竣工验收文件、基建财务文件、监理文件等类。 从定义和内容看,除了具有一般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信息性、价值性等普遍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这些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基建档案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历史资料的作用

高校基建档案用大量的文字和数据,如实地记载了校园基建工程从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及运行管理全过程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项目总体规划、实施计划、构建设计、组织施工、后期改建等方面的情况,真实地提供了投资计划、预算、决算等落实情况。一套完整的基建工程档案,除了有大量的文字、数据记录外,还有相应的一系列的图纸、表格,给人以具体、直观、形象的展现。因此,在具有一套完整基建档案前提下,再现某项基建工程全面貌的工作就显得轻而易举。 1.2历史凭证的作用

基建档案在记载一项项基建工程的同时,还记载着学校的总体布局和远景规划。记录历史的文字、数据、图纸、照片等不仅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的历史反映,也是考究高校基建工作历史和研究高校基建工作前景的科学依据。通过连续的、整套的高校基建档案,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高校基建状况,并从中描绘出基建工程的发展历程,是对前期基建工作历史概述的有效凭证。 1.3对以后的基建工作起到参照作用

基建工程的各种统计、报表、维修、扩建、改建等离开基建档案都将寸步难行。基建工程设计档案一般已经过了施工考验,承受了实践的检验。重复利用或参考这些图纸和资料,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仅可以加快速度,还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及经济效益。2当前高校基建档案工作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随着基建模式的转变,内容越来越繁杂。高校基建档案工作面临的瓶颈问题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依旧集中在基建档案自身收集、归档、查阅、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具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思想上不重视一直以来,基建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是较不受重视的类别,高校的基建工程部门以及主管领导对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远远不够,档案部门的宣传力度也很局限,学校基建部门也往往重视不够,在基建档案管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造成一些基建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的思想。建筑物竣工后,竣工资料随便锁进自己的柜子,以方便自己查阅。由于人员的更换,非常容易出现资料遗失、不完整、破损的现象。

2.2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

基建项目的形成是一项周期性长、专业性强、完整性高、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在每一步基建过程中都有大量的材料产生,面对如此多且繁杂的材料,收集就需要格外的细心和专业,这就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素养,还要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然而,目前符合这种要求的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比较缺乏,是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绊脚石。 2.3归档的基建档案质量不高

根据平时归档,整理的基建档案材料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基建档案材料普遍质量不高,如图纸的整齐程度、清洁程度等。还有一些归档材料或图纸上随意使用铅笔、圆珠笔及红色、纯蓝墨水等不符合归档要求的笔墨书写,有的材料被多次涂改,字迹模糊不清,有些图纸不是原件,而是复印件。竣工图编制不规范,竣工资料不全。竣工图没有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中相关责任人审核签署漏缺严重,竣工图章不符合规格,存档图纸不全,或者被磨损严重,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工程实体的实际情况。

2.4基建档案归档不够完整

基建档案缺失大体分为:一些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等依据性文件缺漏不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由于中标单位外发包或归档不及时等导致资料散失;施工单位对在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不可见性的相关档案材料,如隐蔽工程设施图、地下管网等,在收集时的疏漏或缺失;有些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忽略对全过程文件资料的完整归档,特别是忽略了前期形成的文件材料和建设后期形成的交工验收文件材料、工程监理等方面的材料,造成基建档案的成套性、完整性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到以后的使用查阅。

3完善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学校主管基建的领导、基建部门以及工程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校领导要重视和支持。只有领导加强对基建档案建设意识,确立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基建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二)增强学校基建部门收集档案的责任感

只有提高档案管理意识才能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学校要建立以基建处为责任主体的组织机构,明确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基建部门作为基建管理者和基建档案的形成者,应有专门负责人分管此项工作,并有专职档案员负责收集资料。基建工程初始就与建立档案同步进行;工程建设过程要与竣工材料的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与提交一整套合格的竣工图同步进行。

(三)加强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档案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领会现代化管理的标准。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基建专业基础知识,更要熟悉工程项目建设流程,知道基建档案中四大部分资料即工程准备阶段资料、监理资料、施工阶段资料和工程竣工阶段资料是如何收集和整理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基建部门工地代表要注意工程变更,及时查验、监督监理和施工单位做好技术变更记录和竣工图绘制。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把完整的、系统的、准确的施工变更数据和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工地代表,确保基建竣工档案是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四)逐步完善基建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高校办公系统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档案馆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现代化,基建档案归档形式必须更新。因此,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过渡。采用科学、先进的应用软件进行档案信息的存储和利用,传统的纸质载体档案材料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转化为可以自动检索、网络化运用的技术。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成果除纸质的蓝图还要有电子版图纸;施工单位的工程变更可以直接在电子图纸上修改、标志,交存电子版竣工图纸;与建设有关的文件进行电子存档,建立电子目录。建筑项目的相关信息如工程名称、立项批文文件、工程规划建设许可证号、工程施工许可证号、施工单位名称、合同价、审计决算价、交付使用时间、竣工面积等内容,以建筑物为单位,逐一形成电子表格。在后期档案使用时可以直接检索、统计和查阅,同时可以实现远距离传递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农彦浅谈高校基建档案的建设

[2]林端庄,高校基建档案科学化管理探析[J]. 福建建设科技,2007(2).62-63

[3]陈晓伟,吴欣.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9(5).45-46.

第3篇

关键词:基于Wiki;协作式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014-02

“wiki”这一词语:是来源于:夏威夷语当中的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思为:“快点快点”,但是被译为“wiki”或者“维客”,其主要的功能:是让一个合作的团队,快速建立一个网站,并通过积极参与,共同创造,积累,完善,共享和创造新的知识。 Wiki是一个新的社交软件,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写作,可以有一个以上的wiki站点的相关维护,对于每个人都是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来的,或者是扩展以及于探讨共同的相关性主题探究。

1 相关模式的问题的提出

原本基于“Wiki”的相关的协作及学习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的合作的过程,在于学习的过程当中,于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去主动去探究知识,与教师以及于同学之间产生了思维性的碰撞,并且得到了相互的启发,从而提高了自己对于知识及学习的认识,并且不断的更新了自己的观点,借助于wiki这种平台在于这种动态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的加深并且完成学习。

以下对于此项研究提出的相关问题为:如图1所示,此类的相关的学习的模式,于此项的学习的模式当中,其主要的学习过程为:在课堂教学或者是wiki知识库两个方面的学习的相关的平台中展开的进行,包括:课前导学. 协作学习.双向反馈、评价及控制等主要的四个方面来进行,并且非常细致的分为:首先确定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习的主题性设计问题、学习控制、学习资源整合、学习评价、课前的导学等这六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来进行的,这里我们可以用图1所示,来表示完成这几个环节的相关的步骤以及于互相间的关系问题。本学习模式的问题提出,重点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试图将wiki技术和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机的进行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根据wiki的相关技术性的特点为师生共建一个资料库而已。

2 模式功能分析

协作学习模式的wiki平台主要包括三个基础的部分。

2.1课堂教学

在前面讲到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前的必要的准备工作和试点研究工作,此项教学活动前的主要准备性的工作有: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对于学生学习适度的自,或者是协作学习小组的分配以及于组合学习的模式,最后是确定我们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任务的主要的教学的框架,经过研究发现,这一重要阶段的工作,是对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策划以及于组织问题,是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教师,学生”等双主性教学的重要的教学理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确定学习目标,主题设计

1)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差异,体育,互动,合作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在适当的独立组合基础上。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团队成员的技术力量问题是否平衡,要平衡我们学生的认知方面的能力,鉴定学生学习是否平衡的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为:自愿的配合学生由教师进行适度的教学调整,被分配到一组进行协调性学习,并且要听从教育辅导员组成员的重要意见。因此项的教学平台是非常具有鲜明的特色的,是不同于其他形式下的网络协作学习的分组的教学方法,相关的技术指导员工作的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在教师的基础教学大纲以及于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分析的全过程和各教学单位,确定性的部分必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旋律”,总结集体创作和团队合作学习主题。

3)教育应当要确定教学目标在wiki教学平台进度中,进行逐步的学习平台的相关工作,可以是一个问题以及于在相关的课堂教学学习中的条目论文等内容,等同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在此项的单元学习当中,课堂教学准备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分配给各组的“任务”的工作,此项工作的要求是进入和教师项目组的工作完成情况考核的。

上课前,会员组领先的学习的过程当中,最终的合作学习任务的组名。由于这项研究的结论是释放进入形式wiki平台上,组间可以是内容,以学习海誓山盟,辩论和修改MENT,教师付出密切关注变化的内容和启发式网页回复酒吧指南,作为学习伙伴讨论不同身份平等关系问题,并且提出部分建设性的建议来,让学生们去独立的进行思考,了解学习的重要资源。

2.2 双向性反馈教育协作学习关系

模拟教育过程当中,这个阶段是至在重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通过碰撞,反馈和认可两个维基平台。

输入阶段正规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探索研究初步使用网络资源,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参数和知识,他们的知识,教师可以收到反馈信息平台,学生的教学中,教师上课前什么都不知道在所有喜欢的状态。具体的教学活动:

1)教师除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规划体系,密切观察的试点研究网站进入时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调整教学安排工作,教学重点性问题的解决。

2)学习情况报告和协作学习的第二轮第一轮的小组完成了任务。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为单位,一流的学习任务完成的入口页的报告,在相同的时间,团队成员对知识的理解后,结合课堂学习和教师在听另一组报告“审计清单”页面。 wiki技术创建属性的协作,发挥最大的优势,网页,word文档编辑器是简单而快速的修改,修改的一些知识点可以分配到不同成员的。

3)在各组在听完汇报后,在课堂上每组项目的givenname评估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种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定期评估团队学习,内容一般分析和总结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情况下,在同一时间,在协作学习的认知,态度和协作等一些教师组过程中,教师是一到一个点,并及时改正,并给予建议。

4)课后练习以及于伸展动作,应该要求充分的发挥合作“wiki平台”的相关的特点性来进行建立,摒弃了原本传统平台的形式,作为一个单位的工作组,参加工作区域形成一组,研究结果显示,从与会者的贡献和历史条目一目了然。

2.3评估和控制

一些wiki实践特色,在整个教学过程控制,除了类似的做法,在一些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监督和指导。老师是从最初的学习内容分析开采的确定性和释放进入纲要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框架内指定的扩展项目,内容有什么做这个不会出现在研究区。下课后,班级,课堂讨论,学习意识,都得到了完美的相关的教学条目,教师工作者可以自已决定是否加锁定条目等。

在“wiki平台”,教师要非常及时的观察wiki平台的创作问题,资源配置以及增加的局面问题,平等学习伙伴,无论何时何地加入我们的团队,及时反馈的性能在入门的学生在学习状态的possibleness和应对,时刻学习者的认知反应,必要时明显的谬误直接修改条目,以反映在第一时间回到教室的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可以说,在课堂上和wiki平台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师的学习过程更加快速和彻底的控制和掌握学习者的学习。

学生的评价是非常合理的,教师在将学习主题进行到wiki平台后,要引入相关的竞争性的机制,学生将记录在网站的建设和维修过程,可用加权法的评价总结评价组成员,参加在团体或者成员广泛和积极进入的机会,要给予更高的发展。

积极参与协作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在研究组组每个成员的表现,整体性能。因此,wiki协作学习评价体系问题,应当是基于群体评价,要加权成员的重要的贡献,形成个人评价。此项方案的优点是:不仅仅能够促进群体之间的相关竞争,学习以及提高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郭桂英.wiki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