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开发区调研报告

开发区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24 13:29: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开发区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开发区调研报告

第1篇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市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全市现有各类开发园区7个,规划面积105km2,入驻工业企业225家,2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3.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39%,实现财政收入2.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今年前三季度,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政收入4.8亿元。然而,我市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土地“瓶颈”矛盾凸显。全市7家开发园区,土地“瓶颈”问题都比较突出:“无地”开发问题严重制约他们的快速扩张;投资强度过低或“开而不发”;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矛盾多,进展缓慢;地价飙升,我市执行的是国家8类土地价格标准,每亩出让金为16.8万元,而执行此类标准之前,土地出让金每亩只为6万元左右。

建设融资难度加大。我市开发区每年需报批和开发的土地上万亩,按每平方公里1.5亿元的投资计划匡算,报批征迁安置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资金几十亿元,4个省级开发区中,除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外,其余开发园区的配套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都不完善。再加上国家限制流动性过剩,压缩贷款规模,使得融资难度加大。

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迫使当地政府要千方百计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资源的时空性、有限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及长期性,加剧了招商引资工作的竞争性。受宏观调控和招商竞争的双重约束,开发区招商引资竞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行政审批程序繁琐。现在我市的4家省级开发区,真正具有省级开发区权限的没有一家,落户开发区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与区外的没有差别,有的项目在区外落户甚至还简单一些,有少数项目就是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流了产。此外,有许多部门审批所需要的材料是重复或者是相互钳制的。

项目规模档次不高。进入园区的项目,总体来讲,规模、档次与省级开发区的要求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工业项目平均单体投资规模不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国内一流水平的项目少,国际一流的项目就更少,世界500强工业企业尚没有一家入驻,中国500强工业企业也廖廖无几。

二、对策建议

市级角度来讲:

第一,明确功能定位,创新发展理念。新形势下的开发区,不再是只追求经济增长,不顾及社会发展的特殊经济型园区,而应建设为“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综合型园区,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促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围绕产业定位,制订相关政策。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的定位,发展产业集群,再根据扩张产业集群的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实行补链和节点招商,即链接和延伸产业链,衍生新的产业支链,膨胀产业主链,围绕市、县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要在科技资金上给予引导,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给予补助,在人才引进上给予奖励,在项目融资上给予扶持,在土地使用上给予倾斜,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从而吸附和集聚更多的“链环”到产业链上来。

第三,紧扣招商主题,聚合各种资源。要在激烈的招商市场中胜出,必须全民招商,政府应做的就是要制定激励和约束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调动全民招商的积极性,聚合各路招商力量和资源,把“五指”拧成拳头,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训有意招商的人员,宣传推介开发区招商政策和项目,特别是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布局政策等,编制好招商项目,营造好招商环境,坚决取信于民,做好个性化服务,在全面发动的同时,再结合专业招商、节会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产业招商等,开发区招商工作一定会开创出新的局面。

第四,立体吸纳资本,推进协调发展。全市7个开发园区的发育程度是有差异的,为了立体吸纳资本,推进协调发展,必须选择差异化发展战略,突出特色,扬长避短,注意项目对园区的基础性、配套性的选择要求,实行全市统一招商政策,统筹开发招商信息,分级负责招商,分类入注园区,共享招商税源,避免园区之间的无序竞争,防止招商信息的闲置和浪费,减少投资资源的漂移和走失。同时,园区内的各项社会事业,也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让开发区内动迁户,能够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大的巨大实惠。

第五,理顺管理体制,再造服务流程。切实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到推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上来。因此建议:第一要下放权力。市工商、税务、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要赋予开发区更为自主的行政执法权,在区内由开发区自己做主,以提高开发区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开发区要在区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做好服务。第二要简化程序,再造服务流程。要发挥开发区的试验功能,向苏州等地的开发区学习借鉴。第三要优化服务。不让领导交办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工作职能在我的岗位削弱,不让工作差错在我的身上发生,不让来办事的人员在我的接待中受到冷落,不让不文明行为在我的身上出现,不让部门形象因我受到损坏。合肥在全国率先实施的“缺席默认制”,就是深受投资者欢迎。

第六,兑现优惠政策,查处侵权案件。全面兑现优惠政策或承诺,同制定新的政策显得一样紧迫和重要,这样既可以使已来投资的客商感觉政府诚信,又可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影响其他客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与此同时,要严肃查处干扰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案件。我市这么多年没有查到一起干扰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案件,并不能说明没有干扰侵害投资者案件发生,对一些造成不良后果的典型案件,除对其严肃处理之外,还要展开讨论,分析原因,举一反三,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从开发区自身来讲:

首先,超前谋划发展,抢抓战略机遇。国际经济的稳定增长,特别是几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国内宏观调控,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结构升级、资本外溢等,都给身处中部地区前沿的开发区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因此,开发区要围绕市发展的产业集群和接续产业,以自身的载体优势,超前谋划,着力研究资本扩张,产业转移的规律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五大”发展趋势,即国际并购、研发活动国际化、经营战略当地化、区域内资本双向交叉流动普遍化、投资产品系列化,寻找他们的“着陆点”和“出站口”,有准备、有重点地为他们建造“空港”或“站台”,抢抓机遇,占领招商引资工作的制高点,减少招商工作的肓目性,增强引资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用足用活政策,放大优势效应。加入WTO以后,虽然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已经减弱,但用足用活政策,仍然有较大空间,如土地政策,即使是工业用地,既可通过拍招挂出让,也可通过拍招挂出租,也可通过盘活存量来解决等。对于开而不发的土地,通过征收土地使用税和强制收回、安排其他项目等措施;对于投资强度过低的项目,要督促其增加强度或“腾笼换鸟”,确保开发区土地利用的节约和集约化水平。再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问题,我们既可利用不同规模企业的税率差异,也可充分利用统一税率的5年过渡期,因此放大政策优势效应,开发区仍大有作为。

第2篇

为贯彻党的xx大精神,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工业企业的战略部署,实现区委区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宏伟目标,促进和提高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开发区办公室开展了对辖区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工作。开发区从设立到现在经过13年建设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渐显影响,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和旺盛的生命力。截止到12月底,开发区企业达到431家,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含100万)140多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含1000万)33家。从经济规模看,开发区企业实现产值152.3亿元。从上缴税收看,开发区企业纳税总额为3.12亿元,占南浔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7%。从提供的就业机会看,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合计为2.87万人。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为5012万美元 ,占南浔贸易出口总额的27%。同时,开发区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企业,例如:巨人电梯、永吉木业、世友木业、南方通信等企业已经成为开发区企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发区整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摆到全国及国际经济的舞台上,每个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格局之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发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密集和配套程度较高的产业群,这为开发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融合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浪潮,这为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目前,开发区企业依靠本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已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成长道路,面对区域竞争的加剧和国外企业及产品的冲击,开发区企业如何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是面临着巨大问题。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题,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我们的趋势,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规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后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加快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开发区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开发区企业发展经验和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尤其在品牌战略、土地使用和园区带动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开发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另外,此次调研也为建立健开发区企业数据资料做基础性工作。

本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重点阐述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现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全貌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阐述开发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结合开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解决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对策。

第一部分:开发区企业现状

一、开发区企业概况

截至12月,开发区企业431家。从资金总量来看,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51亿元 ,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40多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有33家,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有5家,超亿元的集团公司有3家。开发区实现产值125.3亿元,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33多家。从上缴税收看,开发区企业纳税总额为3.12亿元,占南浔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7%。从提供的就业机会看,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合计为2万人。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为5012万美元,占全区贸易出口总额的27%。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是企业涉足的主要行业;从科技实力来看,开发区企业科技企业达到73家,实现产值23.65亿元,经过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8家,占开发区企业科技企业总数的11% 。

从98年以来,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近6年间企业数年均增长率在10% 左右,新增企业迅猛增长,截至12月,开发区企业总数达到431家,其中,到,新增加企业近150家,总投资高达40466万美元。

第3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摆到全国及国际经济的舞台上,每个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格局之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发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密集和配套程度较高的产业群,这为开发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融合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浪潮,这为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目前,开发区企业依靠本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已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成长道路,面对区域竞争的加剧和国外企业及产品的冲击,开发区企业如何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是面临着巨大问题。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题,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我们的趋势,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规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后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加快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开发区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开发区企业发展经验和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尤其在品牌战略、土地使用和园区带动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开发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另外,此次调研也为建立健开发区企业数据资料做基础性工作。

本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重点阐述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现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全貌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阐述开发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结合开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解决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对策。

第一部分:开发区企业现状

一、开发区企业概况

截至12月,开发区企业431家。从资金总量来看,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51亿元 ,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40多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有33家,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有5家,超亿元的集团公司有3家。开发区实现产值125.3亿元,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33多家。从上缴税收看,开发区企业纳税总额为3.12亿元,占南浔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7%。从提供的就业机会看,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合计为2万人。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为5012万美元,占全区贸易出口总额的27%。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是企业涉足的主要行业;从科技实力来看,开发区企业科技企业达到73家,实现产值23.65亿元,经过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8家,占开发区企业科技企业总数的11% 。

从98年以来,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近6年间企业数年均增长率在10% 左右,新增企业迅猛增长,截至12月,开发区企业总数达到431家,其中,到,新增加企业近150家,总投资高达40466万美元。

二、企业注册资本情况

注册资本普遍较低,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含500万)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85.8%,其中,100万以下占了67%,100万-500万占18.6%;500万-1000万之间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8.1%;注册资本在1000万-5000万之间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6%;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只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1.2%。从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还是以中小规模为主,注册资本在100万元左右的占据开发区企业80%左右的比例,说明开发区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只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1.2%,这我们的经济总量不符。从行业结构来看,开发区企业的经营范围覆盖了行业,具体包括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物流运输业、房地产、建筑业、及服务业和其它行业。其中制造业合计占总数的90%。

三、开发区企业特点

1、行业性强

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木业、电机、电子、电梯、通信电缆、轻纺等几大支柱产业。尤其是木业行业迅速崛起给南浔带来了很好的市场知名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目前拥有木业企业111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木业企业实现产值40亿元,占据开发区经济总量的32%;已有一部份企业脱颖而出,在地板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规模集聚趋势明显;尤其是在实木地板方面垄断了全国市场的

60%之多。电机、电子行业在出口经济总量中占据半壁江山。2、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多企业的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抗风险能力弱。

3、企业的外向型经济总量不够

虽然开发区企业依赖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加工、制造企业中涌现出一批外向型企业,利用低成本优势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产品已拓展到香港、东南亚、澳洲、欧盟、美国、日本、东欧、中东、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仅为5012万美元, 只占开发区生产总量的3.3%。

四、开发区企业对南浔发展贡献

开发区企业对南浔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成为南浔经济发展新的亮点。据统计,企业纳税总额达到3.12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7%,提供就业2万个。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而且成为科技创新的新锐。截至底,开发区企业431家,实现产值125.3亿,经过认定的高科技企业有8家,占南浔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9%。在出口创汇方面,开发区企业也发挥积极的作用,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为5012万美元,占全区贸易出口额的27%。开发区企业已经成为南浔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浔区整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进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重要影响,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给南浔及周边带来了新观念、新思路,促进了南浔市场经济繁荣与发展。

一、国际及周边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环境

世界经济在经历连续三年的不景气之后,目前终于显露出加速增长的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4.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有出色表现: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四季度gdp年增长率为3.6%;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调整和转移掀起新一轮浪潮, “中国制造”已经席卷全球的任何角落。开发区依赖区位和地缘优势,在世界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中迎来空前的发展机会。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望维持在8.5%左右的增长水平,投资、消费和出口均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尤其是民间投资的活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新的引擎。工业增长速度继续回升,消费物价指数也出现回升势头,进出口保持良好运行态势。这一切意味着宏观经济健康、持续、良性的发展状况。

二、南浔开发区自身环境分析

1、南浔开发区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

与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相比,南浔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发展速度迅猛,但在产业规模、产品档次、核心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品牌战略方面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目前南浔开发区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较低,未能创造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知名度的企业或产品名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少。

2、南浔开发区后发优势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南浔区,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0°52′- 30°53′,东经120°25′-120°26′。位于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之中心,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东与江苏省苏州市接壤,南与杭州相望。南浔经济开发区现有人口20万,其中常住人口10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7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00元/年,经济科技信息灵通,地理优势十分明显。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2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也是国务院侨办批准的全国三个华侨投资区之一,享有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2)发达的交通网络

南浔经济开发区既面向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也可面向国际市场。驱车从南浔经济开发区出发,到附近主要城市上海、杭州、苏州的港口、机场时间均在1小时20分钟以内。南浔背靠大中城市,辐射华东平原,又处于“200公里公路运输半径”的中心,在南浔投资设厂既有辐射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中小城市之便利,又有利用上海吴淞港、宁波北仑港、嘉兴乍浦港,将产品直接出口海外之优势。

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交通便利,318国道穿区而过。在建的申一苏一浙一皖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建成通车。

(3)密集、配套程度高的产业群

经过10多年的开放和经济发展,开发区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并聚集了大批加工、制造业的产业群,形成了完整、高度配套的各行业的产业链条,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南浔开发区企业的成长空间

尽管开发区发展速度迅猛,但在产业规模、产品档次、核心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品牌战略方面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处于市场前沿和邻近上海的优越区位经济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与先进地区企业在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通过学习模仿先进地区的技术、管理、体制安排等成功发展模式,节约时间和降低成本,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土地使用难 地价高

南浔开发区经济是典型的加工、制造型经济结构,这种类型经济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土地投入,在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下开发区土地越来越稀缺的状况下,地价上涨,用地难问题就越显突出。尽管企业可以依赖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捕捉到许多发展机会,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土地,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制约企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使企业错失难得的发展机会。

2、企业信用体系欠缺 融资困难。

企业由于规模普遍较小,在目前国家缺乏相应的信用体系保障下,根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这制约了开发区企业的成长、壮大。开发区企业一方面平均规模较小,有的还因为房地产手续不全等历史遗留问题,均无法达到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贷款需求额度小,需求频率高,提高了银行经营成本,所以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3、企业品牌缺失 产品附加值不高

尽管南浔开发区企业发展迅猛,产值不

断提高,但是,我们拥有全国及国际影响的企业和品牌很少,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即使具备一定规模的加工、制造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大多数产品都在抵档市场徘徊,利润很低,产品附加值很低。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南浔开发区区域经济特色的树立。对比其他发达地区知名品牌的集合效应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效益,南浔开发区在培育品牌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4、企业人才缺乏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但南浔开发区企业由于规模、信用等原因,在引进人才方面受到与国有、外资不平等的待遇,政府应该给企业在人才引进、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同等的政策。另一方面,还是企业当家人的思想意识不够,在南浔开发区的企业中公司,没有一家有象样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员工管理和绩效考核上存在凭感觉,没有学会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来解决问题,造成企业难于留住人才,特别是企业急需的技术、管理类人才欠缺,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影响南浔开发区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部分:开发区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几点建议

按照“开发、开放、合作、互利、互惠、共赢”的方针,“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全面开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思路

发展我区企业要以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环境为突破口,创造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以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企业为重点,扶持企业加快发展;以体制、科技、管理创新为核心,全面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

1、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和自生能力的定义,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是无须刻意培养和扶持的,那些真正好的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只要充分尊重它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权利,只要给它创造足够开放的市场环境,提供足够公平的竞争条件,它是能够经受市场风险的考验的。借用一句民营企业家的话,民营企业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滋润,其实政府不要遮住民营企业应享有的阳光和雨露,它就能茁壮成长、做大做强。相对于发达地来说,南浔开发区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水平不高,体制落后、品牌缺失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成为我们在市场准入、投融资等方面有意无意地给企业设置障碍的重要理由。就是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我们也习惯于扶强扶大,而对于中小规模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重视、关心不够,对他们存在的困难没有热心解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都是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大有大的规模效应,小有小的灵便机动,任何企业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对于企业自身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和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

2、政府在企业发展中角色定位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管得住”自己,对自己的角色归位有着清醒的认识,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就不要插手,华裔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曾经在《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详细论述过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指出了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应干预。政府一方面要“无为”,思想上放胆,政策上放活,管理上放手,并自觉地从一般性的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来,让企业在更广阔的空间大显身手;另一方面要“有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政府着力营造企业创业与发展环境,形成全社会鼓励、支持创业和发展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增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层次,改善政务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

3、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生长的环境

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家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是培育维持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承担人,他激发创新能力,推动知识共享,承担不可还原性投资,是使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创造社会财富的第四大要素,企业家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兴衰。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中企业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敏锐的指出,企业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造就更多有活力的企业,在促进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带动就业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经济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工作重点应主要落在如何搭建好一个促使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舞台上。

二、南浔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

加南浔开发区企业的出口力度,增强南浔开发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降低对外资经济的过分依赖度,实现南浔开发区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平衡性、持续性发展,把目前开发区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30多家企业培育成年产值亿元的15家、5 亿5家 、10亿2家,使开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企业发展任务

鼓励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企业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展品牌经营;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质量和市场管理,引导企业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拓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降低生产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条件、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放宽限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为守法经营的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便利、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管理服务水平、加快企业出口退税进度、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加强业务培训以及建立督察和通报机制。

四、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建议

1.充分认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制造业龙头企业作为开发区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在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政策中切实加以体现。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机制,营造环境,搞好服务,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壤、温度和水分”。

2.进一步扩大开发区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使其生产总量和人均产出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以在整个经济增长中保持相当的贡献份额。首先要制定规划。既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还要制定优势行业、重点产品的专项规划。注意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搞低水平重复的倾向,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复辙。其次要优化结构。在保持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大公司、大集团,组建一批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努力形成一大批有技术特色、富有活力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群,使主要产品达到合理规模要求。

3.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一是重点突破。加大投入,集中资金,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技术、重点产品、重点工程的技术创新,力争在点上实施跨越式发展。二是引入新机制。采用新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集中优秀人才联合攻关。对制造业中的关键问题,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为制造

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4.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业者队伍。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联合杭州、上海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打造教学实验基地,加快培养、培训高级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强化技能教育,完善继续教育,使新增从业人员达到一定技能水平,对现有人员进行终生培训;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变目前制造业存在的既缺少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又缺少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工人的“两头缺”现状,保证制造业不断升级,长盛不衰。

第4篇

关于聘用、××××××两名同志的

请 示

工委、管委领导:

2008年11月,经工委、管委领导研究,同意管委会办公室政策研究室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工作人员。通过开发区劳动人事局组织严格的报名、笔试、面试等工作,8两名同志成8绩优秀,符合试用条件。经工委、管委领导研究,同意录取该两名同志。2008年12月1日、31日,8888两名同志先后到管委会办公室政策研究室报到。在此后的试用期间,8888同志分别担任政策研究和报纸采编工作。该两名同志在工作期间,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工作表现优秀,能够胜任管委办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主要表现是:

一、努力学习,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助手,担负着服务于领导决策的重要职能。8888两名工作人员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理论的清醒保证政治上坚定,维护开发区大局,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带动业务能力的迅速提高。

二、主动参与,下大力提高业务能力

自进入管委会办公室政研室以来,李、刘两名同志在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和办公室同志的帮助支持下,认真学习,勤于工作,尽快进入角色,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开发区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了机关公文的撰写,调研文章的起草和报纸的采编工作。同时,政策研究室的人手少,调研、采编的工作非常繁重,李占会、刘杰两名工作人员经常白天外出调研、采访,晚上写作,经常牺牲休息时间,精心研究材料,琢磨设计美化版面,反复校对文章和稿件,努力提高调研文章和报纸的质量。

三、精益求精,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在试用期间,刘主要负责了《廊坊开发区》报的采编工作。先后参与出版9期《廊坊开发区》报,发表消息、通讯17 篇,新闻图片21幅,编辑、校对版面14个,参与报道了省委书记白克明视察开发区、5·18东北亚暨环渤海商务节、区内重大项目的签约、奠基等重大活动。同时,向省内外多家主要媒体投稿,在《河北日报》、《廊坊日报》、《中国开发区》网站、《河北开发区》网站、廊坊开发区政府网站发表42篇稿件。向省、市级信息部门上报16 条信息。参与编辑了6期政研室的内部刊物《资讯快递》。

李同志主要负责政策研究室的调研工作。在办公室领导与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先后完成4篇调研报告,整理录音3篇领导讲话,编辑15期资讯快递,较好的完成了管委会机关公文的格式把关工作,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任务。

在近一年的实用期间,李占会、刘杰两名同志以其出色的工作表现,踏实肯干、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受到一致好评。根据管委会办公室工组需要,结合以上两名同志的工作表现,特申请给予李占会、刘杰两名同志办理正式聘用手续。

妥否,请领导批示。

第5篇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主导产业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21主导产业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近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决策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音,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被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位置,各地都加大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体制创新快,规范高效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开始凸现

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虽然普遍起步较晚,但通过参照周边发达地区开发区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投融资、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的率先改革。

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各管委会均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一幢楼办公,一站式服务”的新型运行机制,改变了计划体制下的政府机构垂直对口、机构人员臃肿的局面;在投资管理方面,以优质服务,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在土地使用上,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因为发挥了体制创新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试验区”。

滚动发展好,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模扩大功能完善

我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自设立伊始,就从市政建设、项目引进、资金运筹等方面提出构想和目标。立足实际可能的条件,扎扎实实,小块起步,以项目带开发,基本做了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效一片,滚动发展,有效地保证了建区初期的有限财力的集中使用,为后期的滚动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开发热度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拉动作用渐成现实

各地在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进程中,绞尽脑汁,多管齐下,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与苏浙沪等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等优势的对接和互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全市的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区域分布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各具特色

目前,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由市及县、区辐射到部分中心集镇,种类较多,从综合开发区到民营工业区,从专业园区到企业科技园区,各具特色,已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二、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由于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区时间短,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招商引资规模小,项目档次低,缺少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牵动性强的“锚项目”。

(二)政策多,无序竞争加剧。

全市范围内开发区、园区数量较多,“僧多粥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拿出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无外乎提供廉价土地、延长税收优惠期限,无序竞争不仅使国家税费流失,还造成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平等竞争。

(三)资金少,园区建设速度慢。

虽然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但前期投入普遍较少,加之开发区、工业园区起步之初,融资能力软弱,导致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举步维艰,园区投入不够,基本框架未能拉开,对外招商引资形象不好,很多外地投资商实地察看后信心不足,影响了开发区和园区招商引资效果。

(四)政府好,部门权力难下放。

各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创办伊始,当地党委政府都对管委会“高授权”,明确管委会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但在实际工作中,管委会各部门都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相应的证书、审批权被政府有关部门牢牢握在手中,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无谓的协调和游说中,管委会的职能无法落实,造成了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管理不顺。管委会不能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形成不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

三、关于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一)进一步做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

1、要以推进工业化为重点,调整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结构

我市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的初始阶段,继续推进工业化是我市“十五”期间首要任务,我市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一方面要按照调优、调高、调大、调强的要求,改造传统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支柱产业、拳头产品和优势企业。

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选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省级宣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充分发挥对母城的带动、辐射作用。各类工业园区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挥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2、要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新城区战略的实现

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积极实施新城区战略,这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

通过突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建设,努力打造新兴的工业城区,并探索工业旅游的路子,积极构筑区域经济中的一个旅游景观。通过完善城镇道路、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立服务体系,搞好社区建设,强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镇功能。

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和城镇管理,改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镇环境。

3、要以推进我市经济一体化为重点,做大做强

我市宣城、宁国、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宣州民营经济园区。以318国道为主线,突出建设好宣城、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宣州民营经济园区。努力把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宁国优势项目的"孵化器"、"研发中心"。

其他县要因地制宜,建设一至二个具有特色、高起点规划、投资省、生态环境优、高效益的工业园区。

4、要以促进非国有制经济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民营

企业。非国有制经济企业快速发展在我市宁国、广德已显现。怎样把非国有经济企业引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让他们加快发展。

首先要切实搞好服务,依法保护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其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攀大靠强,加快体制和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做大做强,促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扩大规模。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树立招商引资是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作"生命线"的理念。

全市各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管理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加强与苏浙沪等地的沟通与联系,抓住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资本输出的机遇,主动出击迎接辐射和转移。

同时,要立足本地资源和开发区已具备的产业基础优势,鼓励区内大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联姻嫁接,以个引企,以大引大,同时鼓励大企业引进配套企业落户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2、按照产业化要求,创新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

招商引资工作已成为当今发展区域经济的"灵丹妙药",各地招商工作奇招迭出,创造了许多经验。就我市目前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而言,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招商引资工作分得一杯羹,必须实行体制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带动招商引资。

当前要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行招商引资工作“公司化体制、职业化队伍、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即招商体制由政府推动转入公司化运作;招商队伍通过职业培训,树立职业精神,形成职业化的队伍;招商活动渐成体系,招商措施形成专业知识;通过市场化运作,为招商人员提供佣金和经费,在需求和市场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进一步探索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思路

1、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拓展思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必须理清思路,盘活存量,搞活“预期”,首先取得各级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其明确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规模,取得金融信度,为贷款建设打下基础。其次是争取各级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开发区和园区建设。第三是盘活土地存量,采取BOT等利用外资形式,筹资建设。第四是争取国债指标搞建设。

2、各级政府探索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新模式。

当前,我市工业园区的开发仍是由政府主导,政府专门设立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参与了从规划、征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设施建设等过程。政府在扮演开发商角色的同时,由于地方财力所限,也承担了过多投资风险,给开发区和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可考虑逐步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都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末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1、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管理权限。

从职能配备角度看,不能赋予开发区应有的行政权力,在招商的过程中,仍出现多个环节,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协调,造成不应有的负面影响。《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明确规定开发区管委会“代表所在地人民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落实。

为在开发区内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建议省政府在出台有关政策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市县政府在哪些方面给开发区管委会授权行使市县级管理权限,以便开发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建立行政管理范围与规划管理范围统一的运行机制。

为克服开发区行政管理范围与规划管理范围不相统一的矛盾,做到管事与管人相统一,使开发区管委会更好地做好开发区的社区管理以及计生、创建、防洪等工作,必须要将开发区座落的办事处、乡镇划归开发区管理,实行行政管理范围与规划管理范围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开发区真正实现开放式运行与封闭式管理。

3、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

市有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支持、帮助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开发区管委会要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开发区管委会职能部门积极主动接受市有关职能部门的为务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4、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开发区管委会需发放的各类证书,由市有关职能部门向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足够文本,由省直有关部门发放的各项证书,市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帮助开发区管委会申报取得。开发区纪工委、监察室负责开发区内的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工作(含对垂直机构的派出机构),对发现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按照有关规范行政行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处分规定,追究部门领导、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在开发区管理体制上,一方面要理顺开发区管理,机构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开发区内部运行机制,强化新机制。坚持“小政府、强中介、小机构、高效率、大服务”的精简高效的管理运作体系,走宏观导向和微观服务相结合,“一站式”服务与全过程服务相结合,努力实现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改革创新之路。

2021主导产业调研报告范文二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发展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需要。我县从XX年初启动农机产业园项目建设,到XX年底获市政府“重庆市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基地”授牌,一步一脚印造就了一个农机产业园。目前,正值产业园区建设关键期,或为鼓劲呐喊,或为抛砖引玉,本文将试论其发展之路。

一、粗略看前景,抉择之路乐观

(一)较大的市场蛋糕。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逐年增加,以及市场内在需求的拉动,农机行业行情持续看涨。XX年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达3382.4亿元,是XX年的3倍;据预测,XX年将达4000亿元以上。我市正在申报“中国微耕机之都”,现有相关生产企业100家左右,年产量100余万台,XX年实现产值50亿元;按规划,XX年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武陵山区农机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我县虽为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但XX年底农机综合水平也仅为44.01%)。经调查,我县周边27个市县(重庆市6个、贵州省10个、湖南省8个、湖北省3个)XX年有农业机械约70万台,初步估计5年内市场需求将达100万台以上,市场空白至少在30万台、60亿元以上。此外,本地区规模性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都较少,区域外企业也尚未有效渗透,XX年地区农机工业产值为10.9亿元,仅占全国的0.38%,可谓一块“处 女地”,为本地企业发展留足了成长空间和时间。

(二)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每年外出务工人次全国约1.5亿人、我市约700万人、我县约20万人),农村劳动力短缺越演愈烈,农机的大规模使用有其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已成必然,提升机械化普及率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成为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农机具生产、购置、更新等方面的政策补贴和税收减免力度空前,一般情况为每台机器补贴总价的30%(总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重庆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由摩托车行业拓展而来的农机企业特别是微耕机企业发展较好,明确提出打造全国的小型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和小型农机产品集散中心,极大地刺激了农机市场,也为我县农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三)可贵的区域优势。仅就小范围特别是武陵山区而言,我县在农机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从交通区位方面看:我县地处渝、鄂、湘、黔4省市边区武陵山中心腹地,500公里半径内有4个省会城市、10多个地级城市和200余个县市;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及国道319线、326线贯穿县境,是我市东南门户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从政策支持方面看:武陵山扶贫攻坚和我市关于五大功能分区的战略中,都将机械工业列为区域重点支持产业,农机发展契合政策。同时,我县农机产业园被定位为“重庆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基地”,其发展得到市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就县级层面来说这在周边区县是的。另外,我市体制机制优势突出,比如对农机的补贴方面,对相同农机,我市的补贴标准为35%左右、湖南为17%左右、贵州仅为15%左右。从产业基础方面看:我县农机产业在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已顺利起步:就产业规划而言,按“园中园”思路将农机产业园布局于县工业园区内,规划占地1500亩,为武陵山区规模、规格;就招商引资而言,已正式入驻企业7家、意向入驻企业10余家,其中富福锻压公司将投资20亿元;就基础建设而言,年内将累计完成投入1.25亿元。目前,已投产徐州宋氏车业有限公司电动三轮车等项目12个,农机具交易中心入驻农机经销企业21家、农机品牌22个。

二、冷静析现状,发展之路漫漫

(一)看外部,竞争激烈。表现有二:其一,行业霸主根基已稳,不会轻易割舍一城一池。在优惠政策和市场需求趋动下,国外知名企业都已经进入了我国市场,且其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如占据北美50%市场的迪尔公司,已在津、京、豫等地扎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等销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凯斯纽荷兰公司,已在黑、沪等地立足;产品畅销世界140余个国家的爱科公司,已在疆、黑、桂等地站稳。同时,国内大型农机企业加速膨胀发展,鲁、浙等地的农机气候已成。如潍坊被誉为“中国农机城”,现有农机生产企业近500余家、XX年产值达1500亿元,占全国“半壁江山”。其二,行业新军群起夺食,免不了一番激烈竞争。从宏观上看,各省市在国家大政策和产业市场的引导下,纷纷各显神通,积极抢夺农机市场蛋糕;从微观上说,周边湘潭的“湖南农机产业园”、武汉的“中国武汉国际农业装备交易中心”、成都的“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都是各自省份的战略性农机产业基地,我市梁平的农机产业园也风头正劲。这些园区或在技术、物流、投入等支撑,或在区位、交通等条件,较我县有优势,决定了我县农机产业的崛起之路免不了激烈竞争,注定一路荆棘。

(二)看内部,支撑尚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问题。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对农机产品性能、质量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要求很高。为此,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人才、产业工人等支撑是重中之重,而这方面恰是我们的短板。二是物流问题。物流事关生产资料的“进”和生产产品的“出”。目前,我县正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且初显成效,但总体来说仍处于“物聚而不流、物流而不畅”的初始阶段,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仍然较小。三是配套问题。农机产业涉及到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机械组装、调试检测、产品展销、售后服务等方面,需要集群式招商或是引进整条产业链方能支撑其发展。但目前,整机生产大企业对落地我县兴趣不够,零散的小企业也持有疑虑,导致我县在项目引进上比较困难,整个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三、沉着谋发展,崛起之路可待

(一)抓规划定位,进一步理清思路。简单随意的“无头苍蝇”式发展和反反复复的“折腾”式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大忌,易浪费资源、耽误时机和挫伤信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建立目标体系。按照短期、中期、长期分别对产业产值规模、发展定位等方面予以明确和细化,到XX年,园区建设形象初显;到,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产业产值100亿元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站稳武陵山区区域市场,初步打开南方丘陵片区市场。二是确立功能分区。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的原则,重点打造“一个基地、四个中心”功能分区,即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和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三是树立主打产品。农机产品有几千种,就短期而言,应围绕“能适应本区域地形地貌条件、能满足本区域主要经济作物农机化需求”的原则,着重发展小型农机,重点打造中小型微耕机、水稻烘干机、小型农用三轮车等“拳头产品”,拓展金银花烘干、植物油料榨取、蔬菜脱水保存等内销性强的农机产品。

(二)抓项目建设,进一步活跃园区。没有企业生产、毫无活力的园区顶多只是一片厂房。XX年10月,时任副市长童小平在我县《关于建设“重庆市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基地”的请示》上就指出农机产业基地的关键是“抓到重大项目”。对此,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筑巢”。巢好凤自栖,要迅速完成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加快完善园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公用设施等配套建设,完善园区发展条件,使企业能够“拎包入住”。二是全力“引凤”。以产业化、集群化为目标,大力引进技术先进、竞争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要做好产业转移承接,主动接受农机产业辐射;要真正地“走出去,请进来”,创新项目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为重大项目报批、落地、建设、投产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优质服务,力争大项目、大企业入驻,打造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三是加速“集群”。生产要素配套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规模再大、实力再强的企业也需要互助合作。要积极发展协作配套企业,聚集和培育发展关联度高、配套性强、互补性好、产业链长的中小配套企业,加快形成园艺植保、农业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降低物流成本,夯实产业基础。

(三)抓配套完善,进一步强化支撑。产业配套往往决定着产业成败。市上指出我县农机产业到“整个产业要形成100亿级的生产能力,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超60%”、“全市行业占比达20%以上”。为此,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人才支撑。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新型农机具、农艺种植、经营管理技能知识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类高端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的作用,为园区发展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和“蓝领”工人,实现园区、学校的良性互动和共赢。二是升级服务能力。按照“提高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的要求,以“一个基地、四个中心”为平台,大力培育发展金融、物流、中介等服务业,加快构建农机大市场、大服务、大品牌。以参加品牌展会等方式展示、推荐园区,到XX年,初步形成规模较大、影响较好的区域性农机产业园形象。三是突出技术创新。要加快建成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平台,推进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形成科研开发、主机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一体化产业体系。

(四)抓保障强化,进一步增强后劲。政策是产业发展的保障,要从组织领导、税费扶持等方面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把农业制造打造成百亿级支柱产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组建农机产业园议事协调机构,落实人员,负责园区规划建设的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从信贷、资金帮扶、税费减免返还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打造投资政策“洼地”,吸引更多“外商”前来投资。创新思路,探索采取“工业地产”模式平衡产业园区资金瓶颈。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研究组建主要开展农机融资服务的金融租赁公司。制定农机产品输出物流补贴政策,全力争取将生产的农机纳入国家、市级农机补贴目录。三是抓好向上衔接。我县的农机产业园是得到市级层面认可的,已明确由市经信委、市农委对该基地进行动态管理并评估验收。要主动向上级部门衔接汇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搭上我市“500亿元农机产业”规划和发展的东风,真正把我县产业园打造成“市级基地”。

实事求是地讲,我县的农机产业是“凭空”造就的陌生产业,此前毫无相关产业基础和工作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凡事都需摸着石头过河,加之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其发展壮大之路注定艰辛而漫长。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其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需要全县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共同努力,培育其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崛起武陵、走向全国”。

2021主导产业调研报告范文三

20××年度,工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不断壮大工业总量,加速产业集聚,夯实发展平台,创优发展环境,园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工业生产情况

20××年1-12月份,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6.9亿元,同比增长9.35%。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5.3%。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3亿元,可比增长7.01%。累计完成出口 交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3.13%。安排劳动就业人员7430人。

2、经济效益情况

1-12月份,园区企业实现利润累计6.66亿元,同比下降3.26%。企业实际上交税金1.65亿元,同比增长18%。利税总额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2.89%。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园区围绕生物医药、金属制造、新型纸业和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升级。20××年度,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2亿元,占园区比重87.84%。

1、生物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占园区比重17%,同比增长16.8%。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7%,同比增长16.9%;实际上交税收3104万元,同比增长24%。

2、金属制造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3.1亿元,占园区比重62.8%。实际上交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19.25%。

3、新型纸业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占园区比重5.9%。实际上交税收353万元,同比增长50%。由于市场行情低迷,新型纸业一直处于谷底徘徊,尚未有复苏迹象。

第6篇

今年是区镇管理一体化的开局之年,新的领导班子,新的发展思路,新的管理模式,加之与朗森集团的合作,引入公司化管理机制,对开发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站在社会发展局角度,本着服从服务于开发区整体发展的宗旨,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合理制定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措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达到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的目标要求。我们掀起了以开展农村工作为主的情况调研活动,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劳动,完成了安平镇29个村街的人口年龄结构、住宅面积、旧房建筑面积、村街占地情况以及村街土地利用剩余情况的制表统计,撰写了香河开发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和香河开发区占地村街情况调研汇报。为领导的决策,促进镇区管理一体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双居”工程创建活动

香河开发区作为全县改革开放的窗口,随着经济与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人口的流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也给计划生育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为了切实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清查登记,建立了双向联系制度。同时,按照计划生育新条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一是向企业、单位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优生优育;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做到定期检查,确保辖区内流动人口不出现政策外怀孕;三是抓源头,严治理,通过签订合同使房主和流动人口全部纳入管理网络;建立“四帐一卡”(节育手术帐、人口规划帐、怀孕出生帐、结婚帐、已婚育龄妇女卡),做到准确、及时。

现“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是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在区工委、管委以及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以居民化服务为理念,在开发区鑫义时装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双居”工程示范点创建活动,经过不懈努力,示范点已充分发挥了作用,实现了流动人口、工厂企业和计生工作部门三方共赢,使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真正体现了居民化服务。香河开发区流动人口“双居”工程示范点已成为全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亮点。

三、出台涉农问题举措,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如何切实地解决好项目用地与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全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社发局深入占地村街进行调查,在全面掌握村民失地情况,年龄结构生活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失地农民的自身特性(不同于普通农民,不同于普通失业工人),结合我区实际,借鉴先进经验修改出台了《香河开发区关于涉农问题的意见和举措》其总体原则是以土地补偿费和劳力安置费为主要资金来源,按照改革农保兼套社保的路子,引导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培训促就业,为安置失地农民,人员培训提供了依据。

四、按照领导指示精神,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按照开发区工委、管委的指示精神。今年以来社发局齐心协力,认真开展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开展帮扶安平镇贾庄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截止目前,全村累计投入资金160万元,硬化道路10条,计2300米;村街美化,种植花木460棵、种草6000平方米、铺设草坪1500平方米、粉刷墙壁16000平方米,新建“两室”11间、清运垃圾1350平方米;可以说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达到了目标要求。二是3月份深入占地村街,走访安平镇,开展对后庄、延福屯一大、二大、谢屯村的情况调查。完成了香河开发区关于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征地补偿安置情况汇报,为领导汇报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三是按照县防洪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通知要求组织完成香河开发区防汛工作实施方案。四是组织开展开发区内县级文明单位的申报命名,检查验收工作。五是配合安平镇开展了开发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帮扶地方贫困户的“1+1”帮扶活动。六是调查安平镇各村街在开发区企业人员务工情况,一一统计。为安置就业、人员培训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企业、村街的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明年工作安排

为开创全区开发建设的新局面,按照开发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明年社会发展局的工作思路是:

1、深入推进农村工作,进一步开展新农村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区内村街的联系,从社会发展局的角度以强化服务,理顺关系,关注民生,健全机制为理念谋划协调,进一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二是当好民情调研员、当好群众服务员、当好政策咨询员,营造村、镇、区为一体的和谐发展氛围。

2、加强与区内企业联系,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勤下基层搞宣传,普及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及时掌握外来人口用工流动情况,服务企业,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二是定期深入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疑难,力争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企业之间、企业与有关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排忧解难。

第7篇

全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奋力领先江苏沿海开发

全力开创如东沿海开发新局面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与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省社科院建立南通(如皋)沿江沿海发展研究基地

省社科院刘志彪院长来通调研等

优势明特色显定位高思路清启示多——南通市沿江沿海发展战略探析

南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机械装备产业升级的路径——通州区机械装备业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创意市集——散落于民间的创意产业源

文化情怀与人文研究

南通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思考

全力打造“创业新城”

组织部门也要成为“群众之家”

丁芒创作的自由境界

我的散文诗之旅

张謇盐垦制度探析

我国见义勇为立法问题探析——以美国法的比较和借鉴为基础

通州区社科联活动掠影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共建和谐美好南通——在市第七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论发展南通市现代农业

制度创新与城乡融合

以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推进更高起点的沿海开发

关于吕四港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论着力推进我国宏观调控的科学化与精确化

社会变迁与农村稳定

简论生态文明及其实现路径

试论腐败的成因及其遏制

南通市农村贫困现状调查及思考

2010年市哲学学会学术沙龙在南通大学举办

加大行政监察力度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一幅绚丽而精湛的通中百年史画卷——评《南通中学百年发展史》

论中小型博物馆的产业开发问题

略论如皋的长寿现象

用“中国文化”滋润心灵——秋雨时节再读《问学余秋雨》

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自然观

联亦珍贵文更出彩——写于《张謇手书对联经眼录》成稿之际

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小康新海安建设

县委书记要率先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金融危机对南通开发区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就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催化剂

扎实保增长全力促就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全力保障科学发展

重振南通工艺美术行业雄风的对策思考

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

提升“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四个“度”

用“大调解”机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和谐南通创建为例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思考

论助推妇女创业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演变特点分析

社科博览

强化管理抓规范瞄准目标抓创新

镇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亟需强化四种意识

关于扩大南通文化需求的对策探讨

第8篇

一、学习内容

1、学业务。一是学习蓝色经济区有关知识;二是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学习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及开发区四大业务相关知识;三是学习公文写作,提升机关干部文字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

2、学外语。主要学习英语、日语和韩语三种语言,按年龄段分组分层次开设外语培训班,并印发《商务外语200句》发放到每人手中,确保学习效果。

二、责任分工

为使“双学”活动顺利有序进展,专门成立业务培训组、外语教学组和写作教学组,确保提高学习实效。

(一)业务培训组。由四个业务科(外资科、贸管科、合作科、开发区科)科长组成,结合各科工作职责,主要负责制定蓝色经济区有关知识及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开发区四大业务板块的具体学习内容,确定教学人员。

(二)外语教学组。分为英语组、日语组、韩语组三个教学组,组内分为初级、熟练两个层次组织学习。英语组由产业招商办主任宫本杲负责,日语组由投资促进科负责人孙华军负责,韩语组由外资科科长吕邵兵负责,各外语教学组分别制定出教学方案。

(三)写作教学组。由办公室主任李洪伟负责,具体制定公文写作培训方案并定期进行公文写作能力测试。

三、主要学习方法和步骤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家辅导、研讨交流相结合,坚持每周六集中学习培训,有利于排除干扰、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提高学习效果。具体如下:

(一)学外语活动:组织英语、日语、韩语互学会,结合《商务外语200句》,在自学基础上,每月集中学习两次,每次半天。根据不同层次,初级实行笔试,熟练人员每季度开展一次比赛活动(对抗赛、演讲比赛、模拟谈判等)。学习情况登记造册,年底根据平时成绩及内部评议,分层次选出优秀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二)学业务活动:以学习日为依托,组织学习相关材料。组织业务专题讲座,由局机关分管业务领导和主要业务科科长自定专题讲课。学习写作请市委办、市府办等有关部门人员授课,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写作比赛,组织交流学习心得。最终要通过在各级刊物、媒体等上面发表的调研报告、信息等情况对活动成功进行考核。

四、加强领导

为使“双学”活动取得实效,局成立“双学”活动领导小组,由王保华局长任组长,刘世果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科,负责整个学习活动的综合协调、组织实施与督导检查。

五、有关要求

1、业务培训组、外语教学组、写作教学组负责制定的学习方案请于3月底前报局“双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9篇

党历来十分重视老年人才工作。为他们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完善优良的服务环境、构建优良的工作环境,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广搭平台,力争做活这篇“财富”文章。

一、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激发老年人才的雄心。一是积极宣传老年人才的地位、作用。通过在电视、广播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老年人才的地位、作用。通过宣传,使全县干部群众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老年人才、尊重老年人才的劳动成果。二是积极宣传老年人才的优秀事迹。宣传老年人才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贡献和作用,及时发现、总结、宣传先进典型。让社会加深对老年人才的了解。三是积极宣传各级党委、政府为老年人才发挥作用所做的工作。对于各级党委、政府为老科协所做的工作,所创造的条件,所优惠的政策,及时给予宣传表扬,对不重视老年人才,不尊重老年人才劳动成果的,及时曝光,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在社会上营造出了尊重老年人才、尊重老年人才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激发了老年人才发挥余热的雄心。

二、完善优良的服务环境,树立老年人才的信心。**县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才营造了一个温馨、优良的服务环境,为老年人才充分发挥余热树立了信心。一是建立老年人才交流平台。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科技局、人事局、老干局共同建立老科协,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定期开展活动;在县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专门设立了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窗口,举办离退休人才和项目交流活动,开设老专家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县政府信息化办建立了离退休专家信息数据库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网,定期在网上举办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交流活动,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二是对老年人才创办实体给予优惠政策。对老科技工作者开展的科技咨询、科技开发、科技扶贫、办学育人、科普宣传、医疗保健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对老科技工作者兴办的经济实体、卫生与教育实体给予支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他们简化手续、优惠税收、免费服务。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老年人才创办实体,三是保障老年人才的合法权益。对于离退休科技人员继续工作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合理的报酬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充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构建优良的工作环境,让老年人才舒心。一是提供科研项目。根据该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老科技工作者的特点,每年给老年科技人才和老科协安排一定的科研项目,帮他们做好活动项目、内容上的协调衔接工作,不让老科技工作者“孤军作战”、“盲目付出”。由相关部门衔接、协调,组织老科协和老科技工作者参与决策论证、项目评估、科技应用、科技示范、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医疗保险、青少年教育等活动,从而既使老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有声有色,又使该县“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今年初,该县给老科协安排了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搞好旅游开发等五个专题调研项目,老科协组织部分老年科技工作者深入调研,拿出了五个建言中肯,切中要害,指导性强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县委、县政府根据老科技工作者的建议,立即组建了黄山头经济旅游开发区筹备小组,组建黄山头经济旅游开发区。二是积极协助老年人才工作开展。对于老科协开展的多领域、多品种良种试验、示范工作,县委、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在实施基地、科研器材设备、技术资料等方面给予协助;提供技术支持;每个项目为其配备1名工作人员协助搞好技术服务、产品推广工作。今年,县政府为了帮助老科协创办梅菜开发示范基地,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到上海、惠州等地考察,帮助协调资金,基地等,很快在安凝乡建立了3000亩梅菜基地,形成了**冬季农业的亮点。三是为老年人才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该县将老科协的正常办公、活动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老年人才开展的调查研究、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等活动,各相关部门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老科协各分会的挂靠单位都为老科协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活动场地和相关设施。使老科技工作者都能心情舒畅地奉献余热。

第10篇

调研重点及成果:构建信息工作网络的途径和方法,创优途径和方法,健全、畅通网络。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办公室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如何做好督查督办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创新督查形式,完善机制,提高督查工作水平,推动局党委重要决策和工作要点的落实。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办公室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及思考

调研重点及成果:以我局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及管理现状为重点,摸清现状、发现问题,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引发思考,提出管理模式及改革方向。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人事教育科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4.*市房地产开发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重点及成果:目前*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现状,房地产开发市场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房地产开发市场发展的对策,并对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预测。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房产与住宅建设科

完成时限:*年7月1日前

5.浅析我市低收入家庭住有新居的关注

调研重点及成果:我市低收入家庭实现住有所居的途径,包括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现状,找出解决的方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房改科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6.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区

调研重点及成果: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物业管理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物业科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6.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情况调研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对局党风廉政建设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局党风廉政环境。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局机关纪检监察室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7.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行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重点及成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起科学前后方衔接运行机制,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力争群众满意、展示房管风采。

课题负责人:

负责单位:行政审批服务科

完成时限:*年10月10日前

8.规范程序,完善规则,实现房屋登记工作平稳衔接

调研重点及成果: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的要求,调整岗位设置,强化受理和审核环节功能,建立预告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地役权登记等新的登记业务的操作规程,完善各项房屋登记业务类型的操作规则,理顺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不断提高登记质量。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市房屋产权交易管理处

完成时限:*年7月1日前

9.统一标准,精细管理,逐步完善房屋登记簿填制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按照《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统一的电子房屋登记簿,并明确登记簿在业务流程中的次序及作用。对于以前登记的房屋,探讨如何通过对既有房屋登记档案信息的分形和加工,逐步完善登记簿。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市房屋产权交易管理处

完成时限:*年12月底

10.转变观念,多渠道做好房屋租赁管理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加强辖区内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做好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的理论。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郾城分局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11.浅谈物业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调研重点及成果:物业管理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合理解决对策。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郾城分局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12.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调研重点及最终成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要着力健全制度,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成立廉租住房建设管理机构,做好廉租住房的建设、经营、管理,解决好“建”与“管”问题,廉租住房建设管理机构像其他公用事业单位一样,担负起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责,建立严格规范的廉租住房承租审核制度,确保公开公正,制定科学人性化的《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申请标准要及时更新,籍以推进我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与实施。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源汇分局

完成时限:*年12月底

13.变管理为服务管好管活房屋租赁市场

调研重点及最终成果:加强部门协作管理,积极维护房屋租赁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在房屋租赁管理工作中努力探索,在管理方面开创新路子,特别是在规范租赁市场的同时,以服务为载体,实行部门协作管理,建立房屋租赁管理机制,挖掘房屋租赁税源。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源汇分局

完成时限:*年12月底

14.关于乡村产权办证探索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乡村产权办证探索,积极开拓乡村办证新途径,力争实现乡村办证新突破。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召陵分局

完成时限:*年10月15日前

15.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办公室工作调研,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办公室职能,服务单位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召陵分局

完成时限:*年10月15日前

16.经济开发区物业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调研重点及成果:开发区物业管理的现状,物管企业建立菜单式服务体系,清楚明白地告诉业主什么样的服务是什么样的收费标准,让业主自由选择。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开发区分局

完成时限:*年10月底

17.如何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创新营销思路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开拓营销人员的工作思路,从而使中心的营销业绩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房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日前

18.新形势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控制

调研重点及成果:根据建材市场的新变化,及时调整进货渠道和方式,降低开发成本,争取利润最大化。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房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日前

19.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的探索

调研重点及成果:了解、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模式,激发中心全体职工干事创业激情,促进中心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房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日前

20.关于*公共场所的房屋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研重点及成果:车站、宾馆的安全现状,提高人们对公共场所的安全认识。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1.我局自主经营发展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机统一

调研重点及最终成果:着重对未纳入统管单位及项目等法律主体或会计主体与我局的组织关系,责、权、利关系,及其经营状况进行调研,把握其发展态势,为我局的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帮助,使我局整体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房产资金管理中心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2.论行政执法

调研重点及成果:行政执法中的思考,转变行政执法理念。

课题负责人:

负责单位:房产监察支队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3.房屋特殊情况的层次应如何看待

调研重点及成果:几种特殊情况对照规范对层次的界定,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解决方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测绘队

完成时限:*年10月底

24.商品房的销售与面积计算

调研重点及成果:商品房面积计算过程,面积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明确重要公有部位的权利归属。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测绘队

完成时限:*年10月底

25.剖析我市房屋维修资金的问题与对策

调研重点及成果:深入分析和调查我市维修资金现存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洒,促进中心维修资金监管工作的长远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2日前

26.房管局系统在沙澧河开发建设中应该大有作为

调研重点及成果:局系统相关单位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借助政府职能部门的优势,内引外职,筹集资金,大上项目,在沙澧河一、二、三、期开发建设中大显身手。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房地产市场服务中心

完成时限:*年9月底

27.调研题目:倡导社区多层消费,丰富物业管理内涵

调研重点及成果:把握住“人”这个生动的主体,从物业管理的特性出发分析服务主体的构成物业管理、服务是以人年龄的差异形成的不同的需求做基点,研究不同年龄段服务对象的消费价值观及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来确定物业管理工作的内容。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综合开发公司

调研时限:*年11月底

28.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调研重点及成果: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强,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难预见,决策日益复杂和困难,对决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综合开发公司

调研时限:*年11月底

29.立足职责努力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调研重点及成果:以中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如何有效解决住房需求为重点,分析总结中心开展业务以来住房置业担保在群众购房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其他需求,拓展中心业务,推进中心发展。

课题负责人:

第11篇

关键词:太平猴魁;核心;价格;产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data of Mount Huangshan District Rural, using face-to-face interview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observed "Taiping Houkui tea" tea a large open new phenomenon in the context of Mount Huangshan District, the "Taiping Houkui tea" production statu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 "resource curse" new perspective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a resource and more famous, the higher the scarcity, often on the resource is the "Curse" rather than "blessing", it will induce people to be driven by short-term high economic benefits, excessiv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duce our long-term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Keywords: Taiping Houkui tea; core; price; yield

中图分类号: D412.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太平猴魁”简介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区(旧称“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其核心产区位于新明乡三合村的猴坑、猴岗和颜家,特别以具有高山茶园优势的猴坑村采制出来的猴魁尖茶品质最优,这主要因为猴坑的土是红土,而整个黄山也就只有猴坑有这种土。猴坑的茶园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皆分布在三四百米以上的中低山,并且地势多是坐南面向北方,山脊山坡处大多半阴半阳,土质多黑沙壤土,土层比一般的更为深厚,富含有机质[ 齐鲁.太平猴魁:色香味形俱佳的国礼茶.茶。健康天地,2011(01)]。再加上它特有的低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云海笼罩,肥沃的土质,产出的茶叶固然别具一格,价格更是不菲。太平猴魁在绿茶中可谓是独占鳌头,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富含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等化学成分,且基于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含污成分较少,靠着自有的色香味独特优势进入市场,备受青睐,价格在近些年市场上也是直线陡增。[ 黄山顶上茶.关于太平猴魁发展的几点思考.徽州社会科学,2009(3) ]太平猴魁制作工艺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吕平. 黄山区茶业提质增效.黄山日报.2011.07.12(01)]。全区现有猴魁茶园2297公顷,产量达到672吨,产值已逾2亿元,目前市场均价为324元/斤[秦大东.浅谈太平猴魁.茶业通报.2011.33(4):150- 152],而猴坑等核心产区的特等猴魁价格更是高达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每年产量维持在一万多吨。

根据太平猴魁的发展历史,鉴于生态条件的不同,历史价值的差异,以及产出茶叶的品质等条件,猴魁在1986年被分成了以下五等:极品,精品,上品.,中品,正品.

猴魁的核心生产区(以猴坑为代表)生产出的是极品猴魁,而非核心生产区生产的依品质高低被分为精品、上品、中品、正品。极品猴魁主要作为礼茶和办公用茶,不经过零售市场销售,而非核心地区生产的茶叶经过中小茶企流向市场,更具有购买者驱动型的生产性质,价格由市场决定[ 张诗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的价值链分析.当代经济,2009(10)]。两种情况,市场条件不一样,前者政府有管制,后者缺乏管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二) “太平猴魁”价格走势

上一节对“太平猴魁”做了一下简单背景介绍,了解到“猴魁”是非常珍贵的名茶,对生态环境有极为苛刻的要求,且它含污少,营养价值高等特性,使得稀缺性较高的该种资源,市场价格逐年上涨,如下图所示:

图表 1 猴魁历年价格走势[ 方积慧; 方平汉.太平猴魁的市场走向记析.茶叶通报,2009(04)]

该图表明,猴魁的销售价格长时间段内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增长的较为平缓,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茶叶的价值慢慢被发掘,售价更是飞速增长,从2000年几百涨至现在的几千,极品猴魁更是达到了上万元的天价。

(三) 黄山区茶叶生产情况

黄山区是黄山市的主产茶区,主要出产绿茶,“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均享有盛誉,且茶叶产值给当地的经济增长带来相当的促进作用[ 许乃新.做大做强徽茶产业――安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安徽农学通报,2009(4)],图表十二显示了黄山区历年茶叶产量的变化趋势,如下:

图表 2黄山区茶叶生产情况[ 《黄山市黄山区统计年鉴》(2004~2009)]

图表表明,1995年以前茶叶产量整体呈现平稳状态,1995至2000年骤然下降,2000年以后产量稳中有增。且根据黄山区的统计年鉴得知,黄山区作为黄山市排名前几的产茶大区,是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因素,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其历年的茶叶产值情况如下图:

图表 3黄山区茶叶产值情况

由图十三可知,黄山区的茶叶产值在2002年以来一直呈线性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2464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9216万元,且年增长率较为稳定,说明当地将茶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行业进行扶植,茶农也因此脱贫致富。如此好的经济效益极可能产生寻租行为,诱使更多的人从事这个领域,加大茶园开发量,如此下去,从长远来看,若未很好规划,势必会影响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看下黄山区茶园面积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这一猜测,如下图所示:

图表 4黄山区茶园面积情况

由图所示,黄山区茶园面积在2004年有略微下降的走势,但之后以一定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且上升的越来越快,可见,新茶园的开发确实有明显扩大的局势,这是否是由于茶农为短期经济效益所驱动而进行的开垦新茶园所致还有待探索,在调研过程中,针对动机与农户进行沟通,纷纷表示茶叶市场比较看好,产生的效益也较高,于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流向茶业,为获取更多的利益,便会承包更多茶园或开垦新茶园,并且政府也支持这一行为,甚至有些地方有开垦补贴。所以若没有很好的政府管制与约束,势必会使这一局面失控,不利于茶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在黄山区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深入农户,获得一手信息,接触了“猴魁”的原产地猴坑,看到所谓的“仙崖产绿金”,鉴于它如此高的市场价格,引发对当地茶园是否会因茶农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而过度开发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索,同时引出“资源诅咒”[ 张景华.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效应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新视野的探讨,论证太平猴魁是否存在这一现象。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和数据,并对黄山猴魁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印证了这一构想,分析非核心产区农户大量开发新茶园的行为,并说明了在缺乏政府管制的情况下,大量开发新茶园会造成远期环境效益受损,不利于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吴之歌.浅谈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措施.福建农业,2008(10)]。因而,要帮助猴魁走出这个怪圈,避开“富饶的贫穷”这一命运,同时也是对我们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负责,结合当地情况,应加强政府管制[ 顾家雯.发展特色农业 做强做大茶产业..茶叶通报,2009(02)],制定惩罚措施,完善茶叶市场体系,借助“市场”这双无形的手对猴魁茶叶经营规模进行调控,提高生产技术[卢德南.谈名优茶生产茶园的管理配套技术.蚕桑茶叶通讯.1999(1)],注重人力素质培养,加强茶园管理[ 叶良金.太平猴魁茶园的肥培管理.安徽农学通报,2009(16)]和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齐鲁.太平猴魁:色香味形俱佳的国礼茶.茶。健康天地,2011(01)

[2]黄山顶上茶.关于太平猴魁发展的几点思考.徽州社会科学,2009(3)

[3] 孙吕平. 黄山区茶业提质增效.黄山日报.2011.07.12(01)

[4] 秦大东.浅谈太平猴魁.茶业通报.2011.33(4):150- 152

[5]方积慧,方平汉. 太平猴魁的市场走向记析. 茶业通报.2009.31(4):182-183

[6]张诗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的价值链分析.当代经济,2009(10)

[7]方积慧; 方平汉.太平猴魁的市场走向记析.茶叶通报,2009(04)

[8]许乃新.做大做强徽茶产业――安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安徽农学通报,2009(4)

[9]《黄山市黄山区统计年鉴》(2004~2009)

[10]张景华.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效应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

[11]吴之歌.浅谈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措施.福建农业,2008(10)

[12]顾家雯.发展特色农业 做强做大茶产业..茶叶通报,2009(02)

第12篇

一、上半年在外招商成绩突出。

在上海工作期间,主抓联系浙江、福建、广东片区的招商工作。带领投资促进一科同事,广泛收集招商信息,联系各地客商,开辟招商门路。特别是采取了“大海捞针,转园区,敲门招商”方式,得到市县领导和市招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2010年2月被市招局授予“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具体情况:先后联系客商30多家,洽谈项目20个,独立引进签约落户3家。

日化项目:7月30日成功引进落户经济开发区的全国洗涤行业十强企业东莞立顿洗涤用品实业有限公司,截止目前,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投资8000万元,并于2010年12月15日正式进行试生产。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投资建设。

20万吨硅酸钠生产项目:今年1月1日签订投资县经济开发区的广东雄泽贸易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最大的生产经营洗涤用品专用硅酸钠(水玻璃)和色粒子、蛋白酶的企业。专门为广州立白、广州浪奇、广州宝洁、白猫等国内知名洗涤企业提供原料。项目拟投资3000多万元建年产20万吨硅酸钠生产基地。目前,一期工程投入万元,正在进行试生产,完成投资总额的80%。

商务酒店(含房地产)项目。四川美神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20亩土的房地产及“八百寿商务快捷酒店”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招拍挂等报建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二、下半年在彭工作成绩显著。

5月份招商结束回到商务局工作后,根据单位领导分工,内贸方面主要分管全县会节经济、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二手市场;外贸方面分管三外(外经外贸外资)工作;综合工作方面分管项目工作和打击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活动工作。具体如下:

(一)内贸工作。

1、会节经济:组织召开了“2010县首届消夏啤酒、“2010县美食和土特产品节”2个全县性展会。吸引消费上100万人次,商品交易1000多万元。特别是只用20多天的时间,带领单位同事,全靠招商的形式筹集资金,自行策划组织成功举办了县乃至全市的首届县级城市的消夏啤酒节,7天时间里,吸引消费人次80多万,实现消费收入500多万元。由于经费筹集快,组织得当,形式独特,得到了省商务厅、市商务局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表扬。

2、物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掀起六大”建设的要求,重点组织抓好了全市三大物流园建设之一的青龙物流园建设。先后协调同济大学物流规划院等部门搞好了青龙物流园区建设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写的的大量资料收集工作,落实了园区名称、定位、土地区划、功能区划等基础性工作。及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并组织通过了项目的专家评审。目前,保证了青龙物流园区的西货站、专业市场(钢材、石材、建材市场等)等项目的顺利进场建设。目前项目总投入万元。

3、再生资源回收: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收购“三电设施”活动,7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县首次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会。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补办经营资格证6家,口头教育警告6家。设计制作发放严禁违规收购“三电设施”标牌30个。有效地打击和净化了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威吓了偷盗犯罪分子。

4、二手车市场:按照行业要求,解决县二手车交易市场多年来的以街为市、以路为市“散、乱、差”现象以及“偷税漏税”问题,组织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各区县学手车市场管理经验,主笔写成调研报告材料,报告了县政府,得到县政府高度重视,提出设立县二手车交易专业市场要求,得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引进备案登记了县第一家正规的二手车交易有限公司,启动县二手车交易市场项目建设。

(二)外经贸工作。

1、加强调研,跟踪服务重点外向型企业。深入乡镇、企业,对外向型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确定了10家出口企业、8家外商投资企业为重点服务企业,密切关注其运行情况,帮助破解企业在退税政策调整、成套设备进口、核心技术引进、进口贴息、网上年检等存在的诸多难题,最大限度调动外贸企业进出口的积极性以及扶持外资企业健康发展。

2、深挖潜能,壮大外向型企业队伍。主动服务全县13家外商投资企业,对昌宏农业、巴斯夫、福临玻璃、尼科国油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外资并购项目的报批进行全程跟踪与服务,确保外资强劲增长势头,使全县利用外资实现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