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21:25: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专业洗牌和变革。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旺,学生报考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热度逐年上升。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偿试招收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至今,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我院已招收696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工程类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群,2014年我们在去年招收三年制高职工程造价的基础上申报了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
1.1专业定位的基础
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的办学层次为高职。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1.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在建设单位(项目投资业主方)、工程咨询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监理等企事业或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建设项目评价等工作岗位。大多数毕业生一般从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1.3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具有建筑材料选择、检测的能力;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具有理解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4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实用英语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知识; 具备工程监理及法规等相关知识;具备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知识;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和相关专业软件的基础知识。
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原则: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办学层次与建立专本衔接直通车为依据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2.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 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相关课程
建筑工程绘图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 建筑制图
建筑结构与识图
建筑CAD
造价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工程经济
工程造价控制
房屋建筑学
工程测量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员 江苏省建设厅 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土建质安员 江苏省建设厅 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资料员 江苏省建设厅 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施工组织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员 江苏省建设厅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3职业岗位剖析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拟设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2.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内容;进行合同分析,实施合同控制。 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预算 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土建工程预算;进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参与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工程计量计价软件算量与套价。 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
工程施工管理 绘制、识读施工图
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 绘制、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竣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存放及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定位及抄平放线、垂直度控制;
建筑变形观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AD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
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CAD、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4加强校校合作,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构建专本衔接直通车
我校工程类专业与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加强校校合作,深入开展助学自考等多种专本衔接形式的合作模式,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将自考课程纳入我们的高职课堂体系,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在校期间完成相应的课程的同时可以参加这二所学校的统一课程学习与考试,考试后各门成绩合格后大专毕业一年后可以拿到相应的本科毕业文凭,核心课程与英语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本科阶段课程采用相近课程教学法纳入课程计划中,以确保直通车的顺利通畅。
3、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
3.1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对于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二门课程我们在大专的课程体系中按照要求采用完全嵌入式,本科阶段承认学分,可以免试这二门课程。
3.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工程经济、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CAD、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建设法规等。
3.3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材料实训与市场调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施工技术与组织见习与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工程管理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
3.4同时设置了三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校公共选修课)和三门专业必选修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建筑电工实用技术课程相当必要且具有时代需求性。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主要教学方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了建筑电工与楼宇智能常用工具及材料、建筑电工知识、配电装置安装、楼宇智能等内容,作为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含楼宇智能化基础知识)课程注重突出应用型特色,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在简要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其性能与具体应用。
4、课程体系教学措施的创新思路
针对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目标
4.1以“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对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宜采用实训现场教学法。加强了实训室建设的建设工作,学校配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建筑结构实训室、建筑测量仪器室。以“实用”“现场”“感知”促学。对于建筑测量课程,以校园实地测量实训为重点。对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我们按照现场1:1的比例建成不同形式的结构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为案例设计、策划和辅导学生认识结构,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对接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装饰贴砖、抹灰、砌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2以“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4.3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将识读建筑施工图这门课分解成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建筑CAD,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软件使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4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考试、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一、学习收获
按照学校要求,我在学习和掌握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学习和掌握建筑施工与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和专业知识。将管理学原理和建筑工程技术相结合,使自己具有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的初步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自己在以下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一是了解了建筑工程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二是熟悉了建筑工程经济和工程估价方面的基本知识;三是了解了建设法律和法规方面的基本知识;四是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尤其加深了对工程建设常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本人负责建设工程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通过学习建筑的常识有助于日常工作开展,加深了对建设项目的理解,使自己知道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一个建设项目所起的作用之重要。
第二,对专业术语作用有了新的理解。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或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清楚的知道专业术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
第三,着重学习了建筑施工与管理。通过学习是我知道,我们认识事物,不但要看事物的表面,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正确认识建筑工程的各部位作用,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有助于我们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便于做成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第四,重点学习了建筑经济学。建筑经济学以建筑业的经济活动为对象,研究建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关系,以及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生产部门,它从事勘察、设计、施工、制品、维修等生产经营活动,其物质产品是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密切,在建筑业总产值中约有60%以上是其他部门产品的转移价值;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巨大的波及效应。研究建筑经济,对建筑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活动
在实习期间,我生活、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施工长、技术员和各位技术工人请教,认真完成他们交给我们的任务,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充分认识到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不过是理论,与实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让我明白了不能盲目地只看书本,要结合实际工作来学习,学与至用,否则的话就不会真正地学到东西。生产实习课程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最好的机会,可以把所学进行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将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懂得了在工作中要讲求实际效率,与别人要协调配合的工作态度,使自己真正参与其中,发展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和交际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施工现场的管理远不像我们课本上学得那么简单,它不仅要求管理者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应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以保证工程的进度。施工技术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建筑业发展水平。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不变旋律,施工的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与日俱增,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建设工地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老城旧城貌换新颖,人们对现代建筑的美观、舒适及其多功能追求是不断在升级,施工技术正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迅速提升。而同时,随之带来了很多新问题的出现,这当中最重要的要属施工的安全。安全问题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从施工到投入使用,安全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心。因此,在进入工地前,我接受了安全教育,并在实习过程中,树立了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除工程建设本身众多因素的相互干扰与影响,工程的技术问题、材料的品质问题、工程的经济问题等等都从不同层面制约着建筑物的安全。工程安全不仅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每个环节,在追求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千万记住: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
施工质量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必须有严格的管理,质量才能有保障。反过来,有好的质量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之相互相照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2在建筑工程质量上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每个施工单位都以它做为施工质量评判的标准。
三、下步打算
(一)紧紧围绕公司建设范围所涉及的各类专业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尤其在建筑工程常识、项目规划设计、建设项目结算管理要求、财务管理要求及建设项目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的专业知识等等方面加深理解,做到融会贯通。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其任务的途径是结合专业设置的课程教学尤为重要。课程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实现了课程的具体连接,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座“桥梁”的质量,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探讨其专业必修课程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从经济的角度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工程项目的建设期和运营期,通过分析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课程在本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属于核心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评估、项目财务及环境评估、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论证、企业经营决策等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课程教学是将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集于一体的过程。课程若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学起到关键的作用。鉴于,当前本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工程经济学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改善现状、如何解决问题,以适应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 专业设置下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经济学立足工程项目,运用技术经济的方法,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工程经济学,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原理分析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侧重于理论灌输、实验与实训,而疏忽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 教学“形式化”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拘泥于传统教学,注重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做题”、教师再“批改”,教师“出卷”、学生“考试”、教师再“阅卷“。虽然目前的教学逐步由课堂讲授辅以板书的形式向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形式转变,其实质依旧是注重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听讲,一问一答模式的传统的课堂上的抽象互动,学生对这门应用型课程的相关知识依旧缺乏内涵性的理解,从而使教学成为流于教学设施改善而教学实质未变的教学形式,导致现代化教学设施应用下的教学依旧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体现于从业资格证考试之中。随着国家对各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的逐渐规范化,从业或是执业资格证成为从业或上岗的必备条件。从建筑行业的从业角度而言,工程经济学是取得相关从业或执业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或是相关知识科目,更加凸显这门课程在各种从业证或执业证考试中的重要性。比如,造价员、监理员、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考试中成为相关知识科目或是直接成为一门考试科目。工程经济学在这些考试中的重要性,导致其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中,成为一门应试型课程,从而使其教学侧重于应试,而使工程经济学教学流于结合从业证或执业证的应试型教学形式,忽略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技术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不尽合理
教学依托于教材,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学过程,因而教材的选择对于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所选教材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在教学中使用的工程经济学的教材,有一部分是本科使用的版本,侧重于经济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有一部分是混拼版本,这类教材将本科版本的工程经济学中的主要几章经济技术方法的内容摘选,再配以相关的案例分析、实训任务,或者是把本科使用的版本进行逻辑重组后辅以相关的案例、实训任务。这些教材没有根据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没有根据建筑企业对管理类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要求,没有根据课程内容应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要求,组织课程的逻辑结构级内容。因而,这些教材本身就脱离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更加脱离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缺少可读性、针对性、实践性。选择这些教材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十分重要而又必要的问题。
1.3 传统的考核方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评价
传统的课程考核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主要是考学生。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传统考核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完成的课堂内与课堂外作业情况、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核的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二是期末考试部分,通常采用卷面考试形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应试反应情况。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只看到教学中的“学”,这一个面或是把其作为这个主要面;而忽视了教学中的“教”,这一个面或是把其作为次要的、辅助面。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传统考核方式是传统教学下的产物,遵循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教授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并通过平常的学习表现和期末的考试,这样的方式来来实现这门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考核。因而,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考核作为一种压力,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将这种压力变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考核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该课程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三是通过考核使教师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4 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担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通常来自于两类教师群体:一是经济类专业的教师群体;二是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师群体。这两类教师的知识结构,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只注重了某个方面,如工程技术方面或经济管理方面,而缺乏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
同时,高职院校担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有极少数是来自于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这类教师的知识结构合理,知识全面,但是为数极少。因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蓬勃发展的现状及强劲的发展趋势,加大了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使得这类人才炙手可热,从而出现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急需这类人才却留不住或者聘请不起的状况。所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老师只能由相关专业的主要是上述两类教师担任。
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中来自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师,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因为,这些教师基本是没有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而是从高校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这些缺乏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必然不可能很好的实现通过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来在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目的。
教师作为教学这个系统过程的“中枢”,如果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必然会造成教学这个系统过程无法很好地运行或者无法有效地运行,其表现出的结果必然是教学效果不佳。
2 针对专业设置下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改革
2.1 针对专业培养目的、课程教学目的选择教材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原理、经济技术方法分析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工程经济学的教材应满足实现这两个目的的相关要求。
目前,高职高专教材市场没有完全满足上述两个目的工的程经济学教材,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体现出“综合性”。第一,选择某一版本教材作为主导教材,辅以一至两个版本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主导教材的逻辑结构必须符合高职高专规划系列教材的要求,而且理论知识部分和理论实际应用部分应逻辑明晰。辅导教材,主要是提供相应理论知识应用的案例分析、实训内容及课程设计等,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选定主导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同时,应配备合适的体现相关理论知识应用的习题、案例、实训,供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第二,教师在应用主、辅教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及时将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带到课堂上,以弥补教材不可能快速更新的缺陷,尽量做到所选教材不滞后或者少滞后于工程建设实践。
只有在选择了合适教材的前提下,再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达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及该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这样的双重目的。
2.2 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育设备实施的应用,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训教学,以期提高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是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作为研究对象,供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及经济技术方法在其中的应用,以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系统的、专业相关的、典型的案例分析,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并把枯燥的经济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可以达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可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案例的选用,项目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案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案例分析、项目建成后的后评价的相关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应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模拟实训教学,是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即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及经济技术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是模拟未来学生从事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模拟实训立足于案例教学,是对案例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分析跃升到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因而,模拟实训的质量依赖于案例教学的质量。模拟实训的内容依托于其之前的案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选择类似的实际问题作为实训对象,然后,根据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类似问题实训,如果不需要再次进行,可以考虑进行拓展训练即加大实训难度、扩大实训范围,以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考核方式需要立足于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模拟实训的开展情况,应将其作为考核对象之一。因而,考核方式中应加入实践考核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的部分。改进后的考核方式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平时考核部分、实践考核部分和期末考核部分。
2.3 强化师资队伍
强化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师资队伍,需要针对上述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其中极少数的属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师,鼓励他们或者给他们创造机会参加专业进修,实现专业知识的不断补充、更新;给他们创造机会参加专业相关的职业证、执业证的培训及考试,使他们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例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监理员、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及执业资格的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后,给机会让他们到建筑企业以挂职的形式参与工程建设实践活动,将这类教师培养为既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其次,顺应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提高此类专业的授课教师的待遇。或者,加大师资培养投入,将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的经济类专业和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师培养成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教师,并不断给他们参加工程管理类各种培训的机会,将这个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师资队伍的主体部分培养成为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有赖于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改进、完善,有赖于教学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平平.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2002,(28).
[2]朱文秀.高职教育中《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5).
[3]陈敬武,宗志荣.适应社会需要,探索完善《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
[4]唐艳娟,江煜.浅谈工程经济学的八种教学技巧[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6)
[5]田红艳.高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工程行业具有劳动力密集、分工细、工序复杂、分散性、一次性等特点,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采用动态循环的模式。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后,经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过程。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目标控制,其目标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工程质量、工期、费用控制,而且要联系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最终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效益高的工程建设目标。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设立齐全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然后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但事实情况是,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支出,随意撤销管理部门,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个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不正常现象。第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并组织建筑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工程管理人员等共同研究制定了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但是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把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这就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第三,管理形式不够科学。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行业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去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环节,绝大多数的施工任务都是由劳务队使用它们的自有机械和自供材料来完成的。由于我国劳务队伍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因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对劳务队进行管理,而且往往管理的效果一般。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量的资源被牵制甚至浪费,管理水平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
2.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1 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在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该规范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推行项目施工管理体制改格经验,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期也相继颁发了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并没有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而相应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导致了建筑管理部门的职责难以落实,不能依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开展建筑管理工作。
2.1.2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不足。我国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管理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诸多的建筑企业中,由于缺乏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势,存在重视技术轻视管理的问题,片面认为技术水平提高能够直接使企业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忽视了技术手段是需要专业团队专业人士来实施的,团队人员的管理更多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实现的。
2.1.3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也逐步增多,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还没有在建筑行业内形成具有全国性、专业性的专业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而建筑工程管理缺少高素质的、高技术含量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建筑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总体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不利于建筑管理质量的整体提高。
2.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系统管理工程,管理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从政府审批、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诸多环节,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建筑企业投入建设与施工时需要考虑工程项目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以及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等。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加强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和控制,及时消除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二是内部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械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员的管理,人员包括建筑工程的组织者、决策者,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监理人员,这些人员综合素质与岗位职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其质量安全是必须严格控制,此外机械水平也是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先进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
3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需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原则,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1 建立健全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自1998年起就已逐步形成建筑法规体系框架,规范建筑活动的三大法律支柱包括《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后期又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及大量部门规章,作为配套法规完善建筑法规的内容。在2011年4月22日通过了《建筑法》修订,通过法律对个别条款进行修改,自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和政府不断完善和加强法律法规,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法律依据,通过增加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严格控制和考核工程管理企业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其管理内容和过程需要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保障建筑企业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保障工程管理实践过程中职责的落实,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3.2 树立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国际管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正确的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组织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制定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积极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3.3 加强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要想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需要实施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建筑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建筑工程管理要分析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加强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投资的控制,加强对建筑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在实践中遵循管理原则,落实各组织部门的职责,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3.4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必要条件,因此建筑企业要吸纳高素质的建筑师和专业工程师以及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提高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含量,优化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人员结构,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1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
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尤为突出。为了减少成本,随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人员短缺,员工身兼数职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导致了许多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建筑工程管理尽见于表面,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相对国外先进的管理水平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不完善,2002年我国颁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此后相继颁发了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始终未能坐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缺乏系统的管理工作程序手册。
1.2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我国建筑业引用工程管理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对高素质专业人管理人才的培训,从而导致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未能确切的理解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工程管理技术及理念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贯彻。极大的影响了建筑工程各大目标的实现。
1.3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缺乏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管理理念的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技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是与时俱进走向信息化。但我国建筑业的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仅刚刚开始,只是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一小部分。在建筑企业,大多管理人员缺乏对管理信息化的了解,未能认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导致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及物力在实际的开发和应用中。同时软件开发人员只追求高利润而缺乏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认识,使得开发出的软件难以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拖慢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1.4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缺乏建筑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当前我国仍然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勘探、设计及监管工作尚未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企业承包三方、工程总承包方及项目管理之间缺乏联系,相互脱节,盲目施工、随意施工以及违章施工的问题也时常出现,这也是安全管理意识缺乏的表现,这些状况的存在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1.5重建筑工程进度
轻工程质量管理随着国家对建筑业的重视,国家建筑工程也日益增多,因为利益的驱使某些建筑企业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的管理及控制,这必然导致工程质量差,不合格,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不仅仅损坏了整个企业的声誉,更加阻碍了本企业的生存及发展。
2解决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要想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不例外,需要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针对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求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使建筑工程最大利益化,与世界接轨。
2.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国际化的基本要求。首先建筑业应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项规章制度,使建筑工程管理者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合理有序的展开各项管理工作。其次,要时时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及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面对国外的一些管理经验,我们应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建立一套既适合我们国情的且又具有专业化国际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及系统。
2.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有着必然的联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需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懂得工程管理相关知识,也要具备法律、合同、设计及经济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国内具备这种条件的专业管理人员极少,因此建筑业应加大力度培养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多参加一些国际性的技术交流会,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建立奖罚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面对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既定的发展趋势。因此建筑业应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各个建筑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应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不能仅停留在施工中的机械自动化,建筑工程管理也要信息化,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优势,从而为自身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4建立管理责任制,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因许多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程序较为繁琐,从而加大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难度。为了更好的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应的管理任务,做到每项施工都有专人负责,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安全防护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程安全生产,争取零事故,提高工程质量。
3结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探讨;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就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必须要建立功能健全的工程管理机构和部门,并且就工程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来分配不同的工作人员,来满足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各个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但是大部分的建筑工程管理的企业都是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人员的开支,从而大量减少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项目部门,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和部门的缺乏,甚至还会存在不同管理部门身兼数职的现象。因此解决我国建筑工程不完善、不健全的管理制度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的任务。
1.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深入
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地方、各个建筑级别的行业甚至中央直管部门都逐渐的加强了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且先后建立了一些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定的文件。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主要是由我国国内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业的注明学者、专家、专业性知识丰富的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以及主管部门的领导共同讨论、研究,并且经过了反复的议论、证明才确定了最后的决定。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下发在一下各个部门和建筑单位时候,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变成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建筑工程的单位和部门建立工程管理制度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了这一作用外,没有任何建筑工程实施的实际意义。因此,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难以深入、浮于表面,同时也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现代的阶段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2.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主要因素
就表面的形式来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呈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是在我国国内有一些建筑管理行业的专业管理人员通过施工过程得到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之后发现,我国建筑管理的行业发展相对来说速度比较慢,甚至一些建筑工程地区已经出现了停止生产的发展状态。其中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2.1客观因素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客观因素主要指除了一些建筑工程单位以外的相关部门与机构的因素。第一、我国建筑工程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足,这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客观因素。因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具有建筑工程加强管理单位的义务和权利,但是因为受到了外界很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建筑管理职能很难全面的落实和实施。第二,因为我国建筑工程的监理体制以及监理单位的起步和发展都比较晚,所以在无形之中也成了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客观条件之一。监督单位就是指建筑工程管理的第三个可以独立参与者,他具有独立看站建筑工程的所有管理项目的管理权力和项目审核,也是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进步的一个新型体制。但是绝大多数的监理单位很容易被工程施工单位束之高阁,这样仍会失去建筑工程监理的效果和意义了。因此,根据以上的阐述,影响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客观因素绝大多数还是来源于外界环境,但是解决问题也比较容易。
2.2主观影响因素
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现状很不乐观,前景也很迷茫,找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最根本的原因,是与国内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中排斥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因为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坚持保守的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或许在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中认为,传统的工程管理的方法可以完全满足现在社会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要求,不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把施工制度进行修改或者完善。因此,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观上不支持建立管理体制、具体化管理任务、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等等工作内容。所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比较低。
3.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综合水平已经逐渐提升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综合水平就必须要坚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目前主要存在的基本问题。从而可以有效的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发展路线和方针,否则很难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上有质的飞跃和突破。
因此,想要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健全体系。因为在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事业中,我国国内的工程管理的经验和理论的缺乏,因此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体制很难确立。建筑工程管理的体系建立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所以必须由专业的工程建筑学家或者专业知识强的管理工作人员来一同完成实施工作,这样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建立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吸取国际先进技术以及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且对各个建筑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来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行业的实际体系。我国只有提高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才能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能够有序地进行。
另外,建筑工程管理也是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以及管理基础,也是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的社会,建筑工程管理的观念需要创新,主要是针对我国守旧的管理理念来进行严谨的完善和改革,并且还需要不断填充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思想和元素,以便彻底的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语
若想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观念在创新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发展的速度要适当,既不能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同时创新发展的方向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片面就追求新思路、新观点、新理论,而是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逐步的建立好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思路。
参考文献
[1] 赵全斌;谢剑;赵彤;;Excel计算表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关键字】建筑工程 施工 管理
1. 前言
建筑工程直接与社会生产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大背景下,各界对于建筑工程的各种要求呈现出数量上和质量上大幅度增长的局面,建筑行业应该找到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满足社会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完成行业的进步和腾飞。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建筑施工质量和进程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新时期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有全面的认知,并通过积累和探索探寻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提高的方法,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达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自身的完善和对建筑企业综合价值的提高。
2.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落后
观念是一切行为的统领,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是不可能催生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受到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建筑企业更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只看到建筑施工的结果,而看不到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1]。在这样僵化和陈旧观念的指导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的经济正处在向上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支柱之一,正确的建筑工程管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有的建筑企业管理意识淡薄,在管理上重效益、轻管理,没有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建筑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内部有关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不健全。没有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管理组织。在工程管理方面投入的少,只是用简单的方式来管理建筑工程。
2.2缺乏有机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中存在普遍的单位分包现象,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各单位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而这种情况是导致工序发生的遗漏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人为性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 复杂性。如在装饰工程及土建两个分包合同中。未对临边防护的责任单位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导致土建单位与装饰单位之间工作出现断层及间歇。而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组织管理不健全等导致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存在较大的不便及困难从而导致问题发生 。无论是从建筑相关标准,还是从管理体系上看,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机制上的不完整和配套上的不健全等实际问题,没有系统性的管理机制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将会出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的问题,容易出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混乱,特别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两种特殊的情况。
2.3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科技水平的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工程施工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个方面由于自身对特定空间及时间 的要求的不同而产生许多的矛盾和问题,而这种矛盾的出现使得施工技术的难度明显加大。而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技术中仍然占有较大比例,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够等均会导致先进设备技术的使用存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管理,应用的施工技术是否得当,关乎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技术管理是综合的、专业的管理工作,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没受过专业教育,知识面有限,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不多,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都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上岗以后仅能从事简单的工作对复杂的技术应用难以适应,在管理中经常出现失误。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有效措施
3.1健全体制,做好有备无患
建筑行业应该吸取发达国家建筑工程管理的成形性先进经验,在结合建筑工程管理实际和建筑行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措施和办法,搭建起覆盖建筑工程各环节的管理体系,进而创造出适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新型机制。建筑单位及相关设计单位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对工程要求、 现场环境、地质等进行详细观察,确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同时对施工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明确工程重点技术及部分,制定详细的施工准则,完善施工组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及管理办法,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效益。
3.2提高人才质量,提升员工素质
一方面,在管理层面上,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任命标准,深入贯彻 “能者居之”的理念,充分做到 “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在施工层面上。要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施工人员的纳入门槛。做到“宁缺毋滥”。保证施工人员全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新型施工工艺以及新型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我国建筑企业的工人之中农民占绝大多数,因此,要保证施工的有效管理,就要做好对这些农民工的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能力,使农民工对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有所了解,从而减少操作失误发生。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应积极组织工人之间的施工经验交流活动,鼓励经验丰富工人将自身的施工经验讲给缺乏经验的新工人,通过技术交流活动达到提高新工人施工经验的目的。
3.3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效率
建筑企业负责人要清楚地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改变错误认识,提高成本管理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改善成本管理人员的办公环境,为其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使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服务。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每道工序的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以及总时差等等,找出影响总工期的关键线路,编制好施工总体网络计划图,以指导建筑工程按照要求的进度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工序操作严格把关,制定好工序进度计划。为了确保进度,施工企业还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合理调配资源,制定相应的材料供应计划以及劳动力使用计划,并随着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每周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召开现场工作会,了解各项目进度情况。对进度计划执行不力的地方,制定调整措施,以确保工程按进度计划进行。
3.4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技术
增加管理人员计算机知识,提高管理队的工作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互联网技术慢慢推广到各个领域阶层。最近被广泛采纳到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管理队伍的工作效率,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通过吸取各方面的经验及技术解决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等存在的问题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多个层面广泛采用。促进了先进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完美结合有鉴可依,互联网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结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程的工期质量,提高了管理方面的效率,加强了作用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比。互联网技术在我国众多领域的采用率相对较小,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也是这样这要求建筑工程的建筑工人和管理人员都要进行互联网技术知识的普及相关部门需要重视专业素质人才的培养及互联网技术的教授。从而使得互联网技术高效的应用到管理部门全部的管理人员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工程管理时,我国的建筑工程才实现了真正现代化科学化。
结 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对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经验丰富,能科学合理地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欣航.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J]. 科技创业家,2014(05):4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有效性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也应该有所改进和创新。只有适应经济发展的工程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建筑企业必须正确看对这些问题,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单一的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是先进行设计招标,然后再通过招标来选择施工企业。
项目业主在跟施工承包单位签订合同时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项目业主直接与多个承包单位签订平行合同,一种是业主只和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然后总承包单位再和其他分包单位签订合同。这种单一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与项目业主和施工承包单位缺乏先进管理理念有关。进而导致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落后、底下的局面。
1.2项目业主的管理水平较低
在我国,项目业主是承担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作为主要承担建筑工程管理的项目业主来说,主要是对建筑工程起着总指挥的作用。管理者建筑工程的大部分或全部的工程。导致了项目业主在承担整个工程管理任务的加大。因此,项目业主必须要设置一个完整的工程管理机构,才能管理好建筑工程。但是如此以来,就会无形之中增加项目业主的管理成本,并且管理机构在项目结束时还会面临着解散,对于以后的工作也不能很好的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面对这种状况,项目业主往往不会聘请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缺乏专业建筑管理人员的管理团队,在进行工程管理时的水平必然不高,这也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
1.3工程监理存在局限性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工程监理单位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但是通过实际观察发现,我国的工程监理单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工程监理单位只是单一的对建筑工程中施工环节进行了质量的管控,但是对于项目投资和工期等却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管控,从而没有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全程监控。
2. 建筑工程中管理模式创新措施
2.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思维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首要工作是要创新工程管理的思维,转变工程管理理念。与时俱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维和理念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来说,创新管理思维和理念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建筑企业通过创新管理思维,摒弃因循守旧的管理思想,通过内外结合不断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建筑企业现有的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等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创新。通过思想管理素质的提升,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同时根据工程状况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对应可行的措施。建筑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思维和理念的创新。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首先创新管理思维,才能实现对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企业的建筑目标。
2.2创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管理技术已经不适应大规模的建筑工程的发展。所以建筑工程管理还要对管理技术以及技术应用进行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施工设计图、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数据信息等工程管理资料,需要管理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建档。对此再用传统的人工记录和整理,不仅会出现各种人工误差,还会增加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本。因此,应该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建筑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建筑工程资料的电子化管理。除了方便管理之外,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其次,建筑工程管理还要重视应用技术的创新。对技术的创新有三种方式,可以是建筑企业独立自主的创新,也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合作创新,还可以对国外的技术进行引进再创新。通过这三种方式,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施工工序以及后续的服务进行改进和创新。实现技术的创新可以转变建筑企业原有的经济发展系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2.3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地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规模的变大,建筑要求的提高等都要求建筑企业不断地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创新。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要注重科学性。明确建筑工程中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增强建筑工程内部关系的协调性。其次,对企业原有的产权关系、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提高企业独立法人地位,来强化对企业的控股能力。通过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来提高企业面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最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企业一起要将质量和效率放在平等的位置,对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给后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和监督,以充分落实企业的各项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2.4创新建筑工程企业文化
除了管理思维和体系的创新,在建筑工程中还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创新。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好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建筑行业中,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同样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宣传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企业文化加以建设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活力和生命力。首先,建筑企业要创新企业的价值观,树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引导企业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其次,建筑企业还要创新企业的文化体系,对企业的文化目标进行改进和调整,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渠道,发挥先进企业文化的带头作用。最后。建筑企业还要创新企业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5创新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的创新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建筑企业还要对建筑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当前,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人才的竞争,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重视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首先,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人才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库,以满足建筑工程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其次,建筑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专业院校合作的模式,对储备人才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系统化培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养高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从高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为了改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建筑企业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管理思维的创新、技术管理的创新、管理体系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龚丽霞.浅谈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06) .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不仅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会对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这也体现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应在深入研究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与理念进行创新,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等各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对建筑企业所获得经济效益的提高。
1建筑工程管理与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设来说,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以及对成本的控制与工程管理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也体现出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工程管理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来看,工程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应结合对建筑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各方面的深入分析,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验收标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能够得到有效降低,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提升。从工程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来看,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工程管理效果会对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直接影响,并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刘的提高。为了实现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应根据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及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求,创新管理理念与技术,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保障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建筑工程规模、数量的持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了大幅度的创新,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也逐渐受到重视。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款结算等各方面的更好管理,需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或技术进行创新,促进管理方法或技术与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融合,改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这对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
2.1管理理念的创新
管理理念是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系着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也会对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应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选聘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管理人才,组建专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重视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观念的变革,摒弃传统管理理念存在的弊端,以便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在充分掌握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及特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点,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技术,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2.2组织结构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结构是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条件,而组织结构设置的合理性、适宜性,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成效造成一定影响。从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及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建筑市场实际发展需求发展偏离,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无法完全贯彻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问题。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应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组织结构存在的弊端,在充分结合传统组织结构所具备优势的基础上,创新组织结构,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建筑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建筑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大量施工材料及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监管,明确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加强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管理工作,确保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这对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极为有利。
2.3管理方式的创新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建筑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对建筑企业管理及工程管理的相关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的市场竞争力,而建筑企业与工程的管理方式,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了保障建筑企业在信息时代的更好发展,确保建筑企业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应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方式与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式,依靠信息化管理方式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予以强化,以便确保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智能化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发展方向,基于信息化管理手段与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的结合,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可建立完善、适宜的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创新管理方式,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辅助,促进建筑工程相关数据挖掘、处理的智能化发展,为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保障,提升数据采集、处理和反馈的质量与速度,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出适当调整,按照正确的流程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以便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各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4管理技术的创新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管理技术是决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管理技术的选用,会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影响。信息时代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得到提高,应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进行创新,促进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对先进管理软件的使用,促进管理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以便确保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通过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及管理技术,可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问题及相应位置,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提高,这对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有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领导者及相关从业者应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全盘考虑,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技术、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便确保建筑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屈海添 单位: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钟美连.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8).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改进,方法
前言: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对建筑施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并节约能源,减少施工原料的浪费,保证建筑的正常施工。只有建筑企业有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在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不会因任务、责任的不明确而耽误施工的现象。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意义
1.1有利于避免工程事故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了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前事故频繁发生是因为没有对工程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工程管理可实现“安全施工”。
1.2有利于巩固工程质量
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加强优化有利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促进工程尽早完工,并投入到使用中,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1.3有利于节约资源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浪费材料现象,所以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十分必要,可以在材料的利用方面实现节约,一旦出现了材料缺乏现象,就可以将节约的材料进行填补,以确保施工的进度。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问题
在影响建筑工程的诸多因素中,管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甚至是企业的存亡。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思想重视度不够
由于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这一行业内的竞争也就变得异常激烈。为了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建筑建设的承揽工作,却忽视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这直接造成了管理上的换乱无秩序,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急剧下降和成本的不断上涨,最终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遭到严重的损害,阻碍了建筑工程企业的长足发展。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管理给予足够的思想重视。
2.2管理制度不够深入
建筑工程企业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上,旗下的各单位却没有将这一制度落实到位,导致了管理制度只是形式上存在,却没有起到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效果。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所面临的异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2.3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为了减少企业的开销成本,建筑企业大都选择了裁员和精简部门的方法。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在管理上缺少部门和人员,很多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缺少了制度上的保证,无法正常发挥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用,限制了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3.1施工准备阶段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不外乎人员问题和材料问题。人员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有限,粗放式管理,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工程管理经验不足,再加上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浪费、消极怠工以及应付差事等现象。而材料问题主要表现在进货不按业主、监理和设计要求的标准进货,满足不了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时在材料进场时也不进行详细的检验,结果导致不合格的材料进场施工;另外,材料的保管和使用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3.2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是否具备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是否合格的衡量标准之一,对整个建筑工程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尚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线上,对于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缺乏明确的规定,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建筑企业为了扩大经济效益,而大幅度地削减管理部门的经费,导致管理部门的人员以及设备都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甚至部分建筑企业根本就不设置管理部门,建筑工程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的实际作用,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3.3施工完成后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完成后,同样要对其质量进行管理,由于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前期工作中会存在漏洞,这很可能在工程竣工后的成品中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后期的质量管理,加强对建筑成品的保护工作。在工程完成后,我们要积极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并且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工程质量。
4.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方法
4.1积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能够对建筑工程进行更好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组建好的团队。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要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能为项目的正常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好的管理团队能够使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严格确保工程质量。另外,还要建立和健全机械材料的管理制度,由于机械和材料直接参与工程施工,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高低。
4.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首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与解释,要求工作人员具体落实到位;其次,将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资源优化,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内容,确保管理部门的相关资源能够满足正常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最后,明确管理部门的权责,实行“专人专责”制度,要求各个分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每天到岗,落实相关的工作,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是安全事故,即对其进行问责处理。
4.3建立新型管理思路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不论是在实力、资金,还是在管理的理论与经验上,都显得非常缺乏,这也就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至今未能建立起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况且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专业性也很强的系统性问题。因此,在建设这一思路体系是必须使用专业的建筑科学家和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一起商议、组织,才能保证这一思路的建立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以及最后的可实践性。所以,我国建筑行业在建立管理思路体系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参考借鉴外国先进建筑行业的经验和方法,并要适当吸取他们科学管理思路和方法,然后将我国的建筑行情与这些理论元素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所建立起来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才能是符合我国展,提升建筑工程总水平的科学体系,并将最终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入有序轨道。
4.4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另一项重要因素,而且,作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管理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发展方向、质量的优劣等各种问题。在我国的传统建筑工程管理当中,管理理念只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之上,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上并没有发挥出效果和作用,这非常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在保留优秀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将新的管理理念添加进去,形成一种渐进式的、全面的、彻底的建筑工程理念的创新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把握好建筑工程行业科学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既要避免安于现状的停滞式发展,又要避免跟风随众的冒进主义,而且一切的发展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发展计划的制订,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
5.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竞争的加剧,其工程管理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筑工程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施工管理,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从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都致力于培养高级建筑管理人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兼备经济、管理、法律的相关知识,能从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而英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兼顾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优秀管理者不可或缺的沟通、协调、领导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育并重。如英国里丁大学在培养计划中提出自我调整技能(Transferableskills),包括IT(文字处理、电子数据表、CAD、计划编制软件)、撰写报告、口头表达、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使用图书馆资源、时间管理、商业意识和职业规划与管理等。通过不定期地组织研讨会(Seminar)和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等方式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此外,英国的专业协会认可制度与高校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英国高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接受教育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双重评估。教育部门主要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学校软硬件条件进行评估;而行业协会则将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等作为评价标准。英国开设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必须通过行业协会如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等的评估,否则学校毕业生不能得到社会承认,难以进入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工作。英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不仅是进入建筑管理行业的门槛,也为学生今后申请成为行业协会正式会员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1998年建设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科指导委员会。1999年建立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评估制度,由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对各高校进行评估。目前,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师、房地产估价师等专业认证考试日渐升温,受到业内人士的追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强调动手能力、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教育与行业协会、专业资格认证的有机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做了相应的尝试。它们主动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将建筑行业专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科目如工程监理、审计、成本控制等列入专业课教学,加大案例教学比重,加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同时积极与业内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联系,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培养的学生能迅速胜任将来的工作。
教学安排的比较
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理论教学都是按照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模式安排。英国教学计划的安排弹性更大,具体表现在专业选修课范围广、科目多,专业方向自主选择。以里丁大学为例,建筑工程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开设了四个方向:建筑施工管理、建筑测量、工程管理与测量和工料测量。四个专业方向前两年开设的课程都相同,为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第二学年结束,不管入学时申请的专业方向,学生都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重新选择专业方向。第三学年则集中精力于所选专业方向的理论学习。
实践教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已经在教育界达成共识而引起普遍关注。我国高校将实践环节分为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四部分。针对每项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考核方案。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实习流于形式的现状,却仍出现执行不力和收效甚微的问题。就生产实习而言,英国大学采取的管理模式更规范和实效。英国学校如里丁、拉夫堡大学等充分利用与业内企业合作项目的机会,整合学校科研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第二学年暑假学生到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届时学校会拟定一份提供实习工作职位的公司名单。有条件的学校还配备了实习指导教师,使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双重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确保实习质量。
英国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理论教学常将学生分为15人左右的小班进行,每门课的课程指南会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阅读、整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以团队合作形式参与实际项目,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三年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踊跃参与专业研讨会或实际工程项目。考核方式也形式多样,包括随堂测试、论文、报告、口头或书面陈述及参与项目等,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方向和专业主干课程的比较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经过1998年的专业调整,明确了专业发展的子方向为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物业管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般设在土木工程学院或管理学院之下,往往拥有强大的土木技术或经济管理学科背景。而英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注重跨专业的交叉渗透,如英国牛津大学由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共同开设EEM(工程&经济&管理)。EEM是以工程技术为主,其中2/3的课程与工程有关,集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在经济与管理方面的优势于一体,将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三个模块。其中平台课程由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组成,使学生拥有广泛而丰富的知识面。从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主干专业课程看到,技术类课程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英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地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技术是工程管理人员了解管理对象、生产工艺、技术流程的途径,因此技术课程可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根基。技术类课程以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为主线进行设置,涵盖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技术类课程应与建筑新技术的更新发展步伐相协调,传达最新的建筑技术信息。此外,英国经济、管理、法律平台课程基础理论为避免专业划分过细,强调综合性,以一门课程完成基础理论教学,其余课程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建筑业紧密相关,如工程经济学等课程。
通过对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走个性鲜明的办学之路。学校应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学科优势、师资条件、科研实力等提炼、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准确定位走研究型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打造优势学科方向。一方面,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任务,涉及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难以在短短四年中培养出面面精通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伴随科学技术革新、专业分工细化,需要大量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学校必须明确培养培养目标,追求“宽口径”的同时有所侧重,重点突破,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各有所长、专业过硬、个性突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建筑行业专业资格认证挂钩,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和建筑工程实践联系。引入教育部门和专业协会的双重认证机制,促进高校与专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业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在生产实习中努力探索校内导师理论指导和企业导师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新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1-0164-02
作者简介:庞净(1982-),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现代化的不断加深,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并提升了现代化。由于发展速度过快,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要找出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使建筑行业更加健康的向前运行。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效益目标,实现所期望的质量目标。建筑工程管理是按照客观的经济学规律,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其他因素,并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组织、控制和协调相关的管理工作。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管理也成为建筑企业用于竞争的重要力量。建筑工程管理不仅仅能为企业对工程的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将管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可以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多个环节中,更好地协调和控制管理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来保障企业的效益。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模式不合理,受到了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影响,与科学的管理方法不同,现有的管理方法受到了更多硬性的、行政的制约。对人才的管理也不科学,相关的从业人员存在着行业知识了解不全面的现象。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与国际上的现有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就要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接下来,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1.1缺乏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我国还在加大基础工程的建设,实现城乡现代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就变得更为重要。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并没有被建筑行业重视,大多数的建筑公司都是重技术、轻思想,管理意识十分的薄弱。对于一些工程项目来讲,管理人员仅仅依靠行政监管,并没有运行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模式。这种状况加大了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困难。
1.2缺乏健全的工程管理体制
我国现有的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提升净利率,达到效益最大化,减少了人员方面的资金投入,削减了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导致很多的管理人员要做多人份的工作,降低了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工作效率差,相应的工作不能及时的完成,无法对项目的实施采取有力的管理和协调。因此,应完善相应的工程管理体制。
1.3缺乏工程管理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建筑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匮乏,行业内缺乏技术型人才。同时,也缺乏既有建筑从业经验和建筑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并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国际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我国也缺乏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了解国际相应法律法规,熟悉国际相应项目管理模式和标准的相应的高复合型人才。由此可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质量不能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国际化,减缓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
1.4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现有的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由于建筑业发展的较快,很多标准规范并不适用于当下,同时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的相关准则做出明确的规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相关的管理规范也不够完善,无法与国际上的管理规范相适应。不能与国际的管理规则进行接轨。英国、美国、日本都有着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的完善的法规和管理体系。其中英国的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是当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化最佳的标准,ISO9000和ISO14000标准都采用了它的模式。与其他国家较为完善的法规相比,我国虽然已经有一些法律和法规来对安全管理进行监管,但是中国安全生产的基本大法《劳动保护条例》或《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条例》至今尚未出台,致使相关配套的安全法规和规范也难以出台,使得整体的体系难以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的法规上与国际相差甚远。而且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较为落后,不能跟上现有的发展速度,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难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障碍。因此,对法律法规的完善迫在眉睫。
2解决问题的对应措施
2.1加强人才的培养
要想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存的问题,就要加强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进行强化培训,强化相关从业人员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法规知识和个人素养。还要增强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摒弃传统的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加强思想的先进性。并加强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让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构建出符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还要加强对管理岗位的绩效考核,对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实施公平的考核制度,通过奖惩机制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干劲,增强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人才不仅限于从业人员和公司内部人员,还要重视储备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现如今,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管理,我国的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管理工程项目的储备人才。通过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所需的人才素质进行定向培养,来培养管理、技术知识、法律知识都有所涉猎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2.2信息化技术的使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为了符合时代特征,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建筑业也应大量引入信息化。想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实现信息化。用计算机来辅助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项目的进程实施现代化管理,用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和监管,更好地对工程造价、工期、材料来源等进行计算和控制,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实现建筑资料的共享,通过云平台实现资料的内部共享并提升建筑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用信息化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建设,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2.3完善法律法规
还要完善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的较快,对市场的管理并不是十分的严格,因此现存的监护市场较为混乱,建筑工程的管理规范程度低、不完善,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不利于我国建筑业与世界接轨,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要加强对我国建筑工程的规范,建立合理的法律体系,完善现有的管理办法。在完善我国对建筑业监管的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应注重建筑业与国际的接轨。始终把握“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办法和国际的标准规范,分析国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对比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取其精华来补不足,完善我国监管的法律法规,实现监管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来减少我国建筑业走出国门的障碍。同时,要加对建筑业人员的培训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还要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国际法进行学习,加强他们的涉外知识。防止因为缺乏涉外知识和法律而导致相应的涉外工程项目的投资失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该充分的发挥监管的作用,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市场和管理进行规范化的控制和监管。来确保我国的建筑项目从招标、策划、施工和竣工的所有程序都符合法律规定,实现显著行业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3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建筑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存的问题,加强管理的质量,就要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为了我国建筑业与国际进行接轨,应引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对建筑工程使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建筑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永明,张鑫良.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门窗,2014,06:82+84.
[2]刘加冬,练兰英,徐中秋,涂多见.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4,24:254~256.
[3]刘占锋.试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9:12+14.
[4]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