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创作

建筑创作

时间:2022-06-14 07:3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创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创作

第1篇

摘要:建筑创作思维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维过程,它常常具有猜测性和探索性。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结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教育和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实践,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从而发挥创作的主体能动性,提高思维想象能力,达到建筑作品的创新。

关键词:建筑创作  思维  徒手草图  工作模型  建筑理论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在思维过程中需要脑一眼一手一图形四位一体。着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性功能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在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完善。可见,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于观察、发现、思索,强

第2篇

心态悲剧常常表现于怀疑本体的哲学及方法的支撑力度。于是,我们制造各种经典人物经典理论,试图维持一种建筑创作的神话。

这个时代科学和建筑的进化往往在人们不及想象和预料的极短周期便将各种“经典人物”和“经典理论”纷纷淘汰。所谓永恒的“经典”已经成为空间文明高速公路上一个个过去的“路标”,而现代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

无论我们如何怀旧、感叹、惋惜或茫然,总之,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一切都在重建的时代、也正在经历一个不断遭到破坏的时代――“破”与“立”的时代。“破坏”意味着某种概念的否定、定义的埋没甚至文化既存结构的被摧毁。特定时代的新空间文明会在破坏的“废墟”中诞生,也许会在破坏过程中消失。

二、今天,中国的建筑创作在建立与破坏的边缘挣扎进展

“建筑创作”并非一项界定设计进行和进展的绝对标志。除了那些举世公认的一类创作性建筑之外,更多的建筑或许是有“创”无“作”、或有“作”无“创”。并非以此评价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准,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人类建筑现象。至今所接触的有限建筑现象,意识到建筑创作并非仅仅局限于一种所谓空前绝后的大尺度标志性形态构成体现,而是渗透于各个层面和细部的推敲性进展。

社会进步的定位在文化和经济双轴垂直相交的坐标系中显示,而建立与“破坏”正是这个坐标系的动态矢量。建筑创作并非局限于“建立式线型加法”,同时亦存在“破坏式非线型减法”。

三、人类对建筑的传统定义面临挑战

从人类对建筑的传统定义直至大学沿袭的教科书,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学人所接受的建筑学知识及其设计方法几乎完全是建筑学的“建筑性语言”。无疑,各种系列建筑学的“建筑性语言”孕育了建筑界的建筑家;更为普遍的功能是培养了建筑界更多的芸芸众生。

突然之间,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信息浪潮,我们日益感到已经拥有的建筑学知识及其设计方法或者蜕化、或者入不敷出。

几乎全世界的建筑师都在建筑形象的大海中挣扎。在挣扎中孕育了挑战性的建筑形象,同时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建筑形象挑战。建筑学的语汇元素、设计方法、构思决策,都必须更新,以迎接新时代的变革。

在建筑的进化过程,建筑复合构成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构成建筑的元素已经不局限于纯粹的建筑本体技术领域,边缘或者非建筑元素正在全面进入建筑构成技术体系。

人类建筑进化的下一步将不再仅仅是外部形态的改变,而是社会决策人士和建筑师内部意识的进化。心态、视野、观念以及系统方法成为建筑创作形而上的主导。进化与其说是技术的更新,不如说首先取决于国家文化导向及其社会美学意识的进步。

四、在浩淼宇宙,生命来自非生命、生命创造现象来自更高的生命心灵

世界建筑定义中“功能”被现代生活、生产、国际网络冲击得七零八落之后,建筑形象正为人类视觉及视野拓展真正进入宇宙领域提供可能。

建筑创作是人类心灵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幻影。人类进化在地球上构筑生存空间以来,作为物质幻影的建筑与城市文明经历了世代的覆灭与复兴。地球表面尚存的废墟及其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建筑,不过是物质幻影的片段。

我们不要被所谓的“功能・形象”永恒的定义束缚。一切应回归于创造者的原始而又伟大的想象力、创造和求索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建筑及建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积淀的一部分,形式不是永久,而创作是永恒。

五、建筑创作过程交织于“虚”与“实”之间

“虚”的内涵首先在设计构思初期阶段的“非局限性”――即一系列超越所有以往既定时空界限的构成方式链接空间载体。建筑进化及设计构思的“非局限性”导致建筑创作的“非建筑性”。建筑创作的基点并不仅仅在于建筑圈内。

牛津大学的罗杰・彭罗斯教授研究人的思维过程时指出:进行思考,词语在头脑中根本不存在。

爱因斯坦也曾表达这样一项见解:词语或语言,无论是写的或说的,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似乎都不起任何作用。

在一系列调查过程发现:真正的建筑设计创意思维过程,至少开始阶段并未局限于建筑语言。无论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建筑创作过程的非建筑性思维已经全面影响我们的创作方式。

“非建筑性”思维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层次上展开构思的幅度,这是建筑进化的结果。她使我们以更大的包容性面对与建筑构成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方面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21世纪建筑创作的使用构成语言完全突破了建筑体系的保护圈,开始全面进入非建筑领域。我们需要以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发现现代空间构成“非建筑性”元素――这意味着又一个新建筑时代开始。

作者单位: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

收稿日期:2001年12月

1地方特色仍然存在,只不过包容了一系列大尺度结构功能空间

2建筑・构筑的边界日益模糊

第3篇

在建筑创作中,每个建筑师不但需要从逻辑思维上将自己从形式逻辑上升到对称逻辑以达到建筑设计各要素的和谐,更需要非逻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灵感与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努力寻求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以展现建筑创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紧密结合。

Abstrac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each architect will not only need logical thinking from their own form of logic up to the symmetrical logic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armony of 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ut also requires a non-logical thinking in the image of the thinking, inspiration and intui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e thinking , to seek non-logical thinking and logical thinking combine to show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closely.

关键词:建筑创作;思维方式;辩证关系;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形式逻辑;矛盾逻辑;对称逻辑

引言

建筑创作是科学的、哲学的、艺术的综合,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创作,是按照自然法则、社会法则、经济法则的准绳展开的;是一种有目的、有主体的创作活动。

因此,建筑创作是在情与理的双轨上运行;是理想与浪漫的交织;是一种有目标的控制性科学想象和以社会逻辑为原型的自由想象相结合的创意。它既要运用逻辑思维中的判断、推理和论证以促使建筑概念的生成;又要借助非逻辑思维中的意象、联想、想象乃至直觉与灵感,注入建筑以活力与神韵。那么建筑创作中的各思维方式的有着怎样的相互作用?它们的辩证关系怎样?建筑创作活动又是怎样由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不断发展直至建筑产品的成功产生的?本文通过对蕴含在建筑创作中的各思维方式辩证关系的探索希望有助于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

一、建筑创作中的思维方式

建筑师在运用思维进行设计时,主要依靠的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演绎等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的逻辑思维和具有直觉与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感性的非逻辑思维。也就是说建筑设计的思维特征是形象性和逻辑性。形象性具体地体现为使用视觉的思维工具,逻辑性集中体现在建筑设计是一个逻辑的解题过程。

1.1建筑创作中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

逻辑思维在建筑创作中主要表现为通过分析与比较进行项目的确定与目标的选择,通过分析与综合对外部环境对该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建筑设计的内在各功能要求与关系进行逐个分析与总体概括,通过归纳与演绎分析意志与观念的辩证关系以确定建筑创作的主要思路与手段及对整个创作的过程进行不断地鉴定、修正、完善。

可以说,逻辑思维所运用的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手段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过程,在建筑的哲学方面也反映了建筑的物质性。

1.2 建筑创作中的非逻辑思维

建筑创作中的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其中形象思维又分为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手法,创造性思维又包含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两个方面。

形象思维在建筑创作中也称“艺术思维”,与艺术创作相似,都是在创作过程中对大量表象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需要通过二维图形-平、立、剖面来表达三维的形体与空间。

灵感与直觉思维是一种人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突发性心理现象,是未经逻辑推理就直接迅速地对事物做出理解和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对建筑创作而言,灵感与直觉思维就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产生顿悟,而使问题豁然澄清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创造之意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

二、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的阶段性分析

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这主要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违背这些规律,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上学等逻辑错误,认识就是混乱和错误的。

对于建筑创作而言,在其逻辑思维方面仍然要遵循逻辑规律,即建筑创作的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形式逻辑阶段、矛盾逻辑阶段和对称逻辑阶段。

在形式逻辑阶段,建筑师要做的工作即是对该设计相关资料的搜集及相关国家、地方规范的认知,构造出一个线性的演算系统,达到对该建筑项目的一个知性认识。

在形式逻辑阶段,建筑师已经对某个建筑设计项目的项目类型,所需规范以及对各功能空间的大小等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然而形式逻辑阶段只是逻辑思维的初级阶段,在建筑创作方面,当建筑师对所需功能空间、规范要求等有了线性的认识并再次回到具体的建筑设计项目时,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诸如,当地的软环境(文化属性、价值观念、审美准则、人口构成等)和硬环境(自然条件、城市形态、基地状况等)对设计的制约,技术手段的选择与预期目标的矛盾等,此时建筑创作便上升到了矛盾逻辑阶段,建筑师要做的是根据否定之否定原理合理的处理每一个宏观理论与实际项目相悖的方面,将每个矛盾各方面各就各位,找到合适的时空层次定位,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分析、综合、取舍,找出方案生成的起点。由于建筑设计的特点是没有唯一解,这就增加了对矛盾判断、评价的难度。但是,建筑设计过程总的趋势是问题越来越明朗化,只要抓住主要矛盾,设计就会沿着正确的取向发展,紧跟着出现的许多技术矛盾一般不会颠覆先前的成果。

当项目的一切矛盾趋于缓和并最终解决时,建筑师的建筑创作逻辑思维便达到了对称逻辑阶段,此时建筑师已对该建筑项目的各因素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演算系统,在其设计中体现了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的对称性,建筑创作对称逻辑阶段也是建筑创作逻辑思维的最高阶段。

建筑创作逻辑思维的三个阶段的发展总体是由低到高线性发展的,它的发展也伴随着逻辑演算系统的不断完善,凝结着建筑师不断地判断、推理、演绎、论证过程,而一个建筑师在矛盾逻辑阶段的处理好坏往往决定了其最终建筑设计成果的优劣。

三、建筑创作中非逻辑思维的种类及辨证关系

建筑创作中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灵感与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在建筑创作中,形象思维又包括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手法。具象能够启迪人们的联想,产生于建筑师设计意图的心理共鸣。例如萨里宁设计的纽约肯尼迪机场TWA候机楼,它像只苍鹰展翅欲飞,使人很容易引起对航空的联想(图表1)。抽象思维则是阴喻非自身属性的抽象概念,表现的是人们的感知与思维转化而成的精神上的含义,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便是抽象思维的代表作

图表 2 朗香教堂的奇特设计

建筑由于其不同于其他的一般设计产品和艺术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队许多可能性进行选择时,单靠逻辑思维是无法完成的,这时就要靠灵感与直觉思维。如伍重对悉尼歌剧院的设计。

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思维中的高级而复杂的思维形态,它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涉及到人的复杂心理因素。它的形式主要呈现为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与逻辑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同,建筑创作中的非逻辑思维的几种主要思维方式并不是直接的线性的关系,而是贯穿在整个建筑创作的框架中连续性的、相互性的对建筑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呈现不断反复、不断修缮的现象。

首先,在非逻辑思维的范围内首先给予建筑师创作帮助的是其形象思维,这是一个建筑师应该具有的基本思维能力,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即是对以往建筑方案的图示收集与积累,利用其娴熟的绘画技术积累一系列与该项目有关的历史资料,并在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用图示的手法反映在二维的平立剖图面中。

其次,由于灵感是人们头脑中不断出现的新思想的顿悟现象,伴随着建筑创作的进行,建筑师的头脑中也不断出现着对于某个建筑项目新的顿悟,便有了建筑创作的新的灵感与直觉,这些新的灵感与直觉便反作用于建筑师的图纸中,使得已初步建立的图示思维、形象思维需要修正甚至重新洗牌。

第三,由于建筑设计的问题求解是多向量和不定性的,答案没有唯一解,这就需要建筑师运用思维发散性原理,从若干试误性探索方案中寻求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在建筑师通过同向发散、多向发散、逆向发散对建筑项目进行求新途径探索后,建筑师需要对发散思维的若干思路以及所产生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鉴别、综合,这便产生了对建筑创作的收敛性思维,而且,这两种思维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要经过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循环往复,知道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总之,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所用到的各种非逻辑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提升,而是伴随着时间上的循环往复与思维内容上的不断充实,三者彼此之间都存在着A―B―再A―再B的创作关系,在这种思维下,建筑师对于建筑项目的掌握也随之提高。

四、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

在建筑创作中,一般来讲常从逻辑思维入手,摸清设计的主要问题,为设计思路打开通道。特别是对于功能性强,关系复杂的建筑尤其要搞清内外条件与要求。另一方面,有时却需要从形象思维入手,如一些纪念性强或对建筑形象要求高的建筑,需先有一个形象的构思,然后再处理好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在建筑创作中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一方面是有区别的,前者以理性的抽象活动为主,后者是一种较感性的具像的思维活动方式。两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共同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性与感性的互溶,第二阶段是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在建筑项目设计的初期,需要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理性思考,并从形式思维上升到矛盾思维,随着建筑设计的深入进行,非逻辑思维开始渗入到建筑创作的每一个要素,面对着矛盾思维的种种内在的对立统一,建筑师需要用形象思维、灵感与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交织于创作思维中使得建筑创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得到合理解决,最终在逻辑上达到建筑作品的对称逻辑。

在设计中,逻辑思维往往指导着非逻辑思维的具体运用。如形象思维的“深化法”、“分化法”、“变异法”等,多是在推导或建立验算系统的方式下进行的。以一个或多个命题为基础,建立多项验算系统,得到符合设想或构想的最终形象,体现审美规律的同时,满足其要求。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发生先后不以各自的特点而独立地、明确地体现出来,更多的情况下,二者可能同时发生或间歇式发生,并无一定的先后顺序。在逻辑推理和逻辑运算中就包括了各种对对象的运用和理解;在运用非逻辑思维如发散思维时,也会有逻辑规律的运用和指导。

五、结束语

作为建筑业龙头项目的建筑创作领域,不仅仅有其物质性的因素,而且具有与其他建筑行业有着根本区别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本文是站在建筑创作的心理方面分析建筑创作中各思维方式的辩证关系,只有将理性和感性融汇其中,以感性的非逻辑思维开道,以理性的逻辑思维证实,在逻辑思维走不通的地方,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打开通道,并及时地在新旧认识之间架上逻辑的桥梁,这样才能深刻的体现建筑创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邱文鑫.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1).

[2]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7-11.

[3]邢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C].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03).

第4篇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建筑;创作;展望

1 全球化冲击下本土建筑创作现状分析

目前,西方的建筑迅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中国的建筑师在追逐、学会西方建筑中钢筋水泥构造的同时,将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消失怠尽。国人一味地追求国外的城市、建筑、艺术、时尚,过分重视国外的建筑作品及思想,而忽视乃至轻视国内的建筑文化,对国内建筑创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全球化使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所体现的新视觉,慢慢演变成衡量各国经济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建筑领域并未逃脱被标准化的命运。建筑艺术变幻莫测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建筑审美潮流的急速更新和文化艺术所追求的“永恒”相矛盾;建筑文化横向和纵向的矛盾;科学迅速发展和文化艺术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等。实际的国情可以看出,现处在全面接受拥抱国外建筑的阶段,建筑理所当然的成为商品,体现出国外的审美观及价值观。国人在面对各形各色、纷繁复杂、铺天盖地各种建筑潮流,极有可能被这种强势的潮流所折服。

也许有人会觉得,国外的建筑设计师并没有完全接受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可能是中国的有些业主不喜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等。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研究及探索被束之高阁,极易处于弱势、被动的境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正在日渐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

2 全球化冲击下本土建筑创作展望

2.1注重本土文化,外延精神价值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是抵制当代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清泉,它顺应着时展的脚步。建筑是民族精神的无声代表,若要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应避免盲目效仿,或者用传统的方式推掉重建,这些都是不理智的做法。要重视历史文化,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目前,人们往往对建筑表面形式很重视,导致建筑领域出现过度重视形式和急功近利的状况,盲目和随意的使用历史符号,将传统简化成符号,只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却忽视了作品所代表的深层涵义。

中国建筑师李宗泽教授中国古代建筑进行过经典的评论,他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具有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并不是中国古建筑中采用的大屋顶琉璃瓦形式,而是古建筑中融入了中国哲学思想、环境意识以及空间概念,这是中国古建筑具有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不单要把传统建筑的物质资源当作创作的灵感与启示,还要考虑建筑文化内部所潜藏的深层意义,注重传统精神物质的发掘。这一观点也是贝聿铭先生在30年时间里所坚持的“始终要表达中国精神信念的建筑师”。

因此,我们意识到,历史文化不单只是已经结束的陈年往事或片断,而是应该以一种无形的精神面貌存在,此时“无形胜有形”的传统文化,应赋予其传统的、地域的、民族的精神文明,从而体现它独特的传统意韵。

2. 2 建筑创作注入传统情感

建筑所体现的表情是很丰富的,建筑创作是一种理性与情感并存的产物,它包含了心理、生理、物质、文明等多种因素。情感性是建筑艺术创作要遵循的特殊情感逻辑。无法体现情感的空间是“失落空间”,而富有独特情感的空间才是充满人性情感的空间,人是一种很重视情感的生物,会一定程度地眷恋自己生活本土的风俗、习惯、文化以及价值观,有着舍不掉的历史情结。基于这些原因,提示我们应怎样接受外来文化,怎样将本土的文化情感用建筑的语言表达出来。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应满怀丰富的情感。

澳大利亚建筑师穆科特许多年来一直坚持自我,坚持创作,并于2002年荣获普利茨克建筑奖。面对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批判性接受的同时,不断反向思考地域特点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力,认真思考环境、地缘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创作出新的作品。穆科特进行建筑创作时,并不表现对当代文化扭转、颠覆,也没有过多地批判现代主义,而是创新性地、出于善意目的地修正现代主义。他不被国际式风格约束,坚持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充分表现出一个成功建筑师的价值观。

2.3 活跃建筑创作思维,鼓励及倡导个性发展

目前,我们虽然没有使用所谓的价值关怀、审美趣味以及思想深度等的文章来批评“真正的”建筑,但是有声音的地方总会出现对建筑创作的评价。出现了问题,正确面对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这相比于一味地通过理论研究途径寻找解决办法要切实可行得多。所以,问题并不可怕,而最怕的是不正视问题产生的根源,仅通过浅显的解决途径,治标不治本。因此,出现问题时,积极地回应问题,深入开展正确、合理的建筑批评,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现阶段,由于受到社会俗文化影响,俗建筑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这对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及优秀的传统审美观念均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因为受到日益开放化的全球文化以及快速发展的科技技术影响,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尽管技术手段的介入,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路,但是,从有关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技术手段引入后,对建筑师的创新创作并没有多大帮助。很多建筑师过多地采用技术手段,而并不结合建筑本身所处的环境特点,社会特点,这从本质上讲,是忽视了建筑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对于这种情形,来自各方面的声音试图重新唤起建筑师的传统意识。设计师的创作过程是充满思考的过程,需根据建筑本身的地域特点以及社会特点,从而延续建筑本应具备的历史文脉。因此,建筑创造领域可称为思维跃动的舞台,允许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存在,而不提倡过多的依赖辅助手段

2.4 提升建筑创作者的独立决策权力

建筑师承担着太多的期待,也被赋予了过多的责任,因此,这个时代更应该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现阶段,国内建筑师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很难有独立的、应有的决策权,而且建筑师的创作过程也会受到很多干扰。所以,怎样提升建筑师地位以及增加其独立决策的权利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建筑师需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提升专业修养,强化对本土文化的理解程度,做到能够对本土文化有深入地理解,具备建筑创作趋势的敏锐捕捉能力,为创造性的建筑创作打下牢固基础;第二,建筑师需拓展自身的理论建树,逐渐积累扎实的学术根基,该过程需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防止自身盲目吸收。只有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根基,建筑师才会在建筑创作过程中拥有自身的创作语言,才会对本土建筑设计更具信心,这也是中国式生存理念以及环境秩序的重新完善、演化的过程。总而言之,社会应该对建筑师以及建筑文化建立足够的尊重,只有这样,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加开阔,更具吸引力。建筑师承担着社会赋予的责任,责任实现的前提是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本土文化地深入理解。为避免“失语”现象,除提倡尊重传统文化,给予传统应有地位之外,还需倡导建筑设计师个性的发展。当然,个性发展的基础建立于文脉、地域环境之上。

结束语

在全球化大背景条件下,建筑设计创作只有以传统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特点为依托,才能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顺利地面向世界,并持续地而具特色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建筑的冲击,通过探索地域建筑的创作因素,结合时展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地域建筑。    

    建筑,是一棵树,它们植根于这片土地,从这片土地上吸取养分,如果它与这片土地割裂开的话,实际上它的生命力也就跟着消失了。世界上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棵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年更替新的枝叶,年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这就是我对地域建筑的理解,她就是一棵有生命力的树。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人们前所未有的被拉近,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文化的冲击,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开始出现趋同化现象。旅行在城市建筑中的人们开始疑惑,我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一个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每个城市都应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片街区、一栋建筑、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闲。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没有归属感的全球化的现代建筑,城市失去记忆,就像失去记忆的人一样苍白和迷茫。如同一棵大树被无情的砍伐,然后随意的嫁接新的枝条。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创作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环境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种资源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采光、通风、形体空间等。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 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她是作为人类抵挡风雨的遮蔽物出现的,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巢居或者穴居,都是有同类性质的建筑形式。后来由于自然气候、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方物质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发展之路。比如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产生了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我们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生长这旺盛的树木,他们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举一个尊重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例子,马来西亚建筑师在创作中注意结合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创造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特别是杨经文成功地运用生物气候学进行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注重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遮阳格片、外墙绿化系统等防晒、隔热、通风等措施,节约能源,并保持了地区特色

    又如汶川水磨新城的规划,以教育、人居、旅游为主,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型城镇。依河发展的水磨新城,由于地形条件的制约,规划区一山临水,呈现出山水城市形态。

    合理依据当地资源进行建筑创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现阶段国情,即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我们应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建筑创作方式。

    地域建筑创作最适宜的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又适当引入适宜技术,三是利用最新理论和最近科技来设计。我们应在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技术来创造经济节能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成本,高技术来刻意追求绿色建筑的标准。

    例如,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了报道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又例如简单、适用、有效、经济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设计。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包括遮阳、自然采光、中庭和边庭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高性能保温、水池替代冷却塔、地道风等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在设计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适宜技术,降低材料与技术成本。

    以人为本,关注时展进行建筑创作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将停滞不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而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

    以人为本,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心里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对老百姓的追求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实际上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的建筑。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人提出想要体会古代的唐诗宋词的韵味,就要用陕西话去读,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建筑创作中没有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合的话,在建筑创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虽然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 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对地方建筑形式提取与变形, 传承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 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 将高耸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 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综上四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异,由宏观到细节,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尊重生活,强调品质,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参考文献:

第6篇

建筑的形式与意境是建筑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一座优秀的建筑作品不仅仅需要具有优美的形式,还要富有美好的意境,而建筑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和美学所影响,正是因为中西方在文化与美学上存在的差异,形成了二者之间在建筑创作的理念和方法上的不同。

2.中西方文化之比较

2.1中西方文化的演变历程

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文化都是在与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元素,同时不断产生新的元素而延续下来的。

以中国为例,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汉朝的“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兴起,以及隋唐以后儒、道与外来的佛教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是多元走向又是整体复合的文化大系统。直到近代,中国文化爆发了一场大变革,从上世纪初以“打倒孔家店”为主旨的到今天,有人又在反思百年中国文化的变迁,试图构建所谓的“新儒学”体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从历史上看,西方文化的演变更是跌宕起伏:从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基督教文化,然后经过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近代的工业文明,逐步形成“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现代西方文化,这是一个漫长的,同时也是非常惨烈的演变过程。

历史的事实证明,任何文化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念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2.2中西方美学的差异

纵观中西方文化及美学的历史,不难发现,西方美学多是以“形”为中心,而东方美学则是以“意”――即“形神合一”、“情景交融”所产生的“意境”作为自己审美活动的核心。由形式美提升至意境美,这是一种由形及神,由景及情,最后创造出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入人们心灵的美的感受。因此,情景交融是一种东方式的,有很高文化品位的审美理想。

在西方美学中,形式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有的学派甚至把“形式”提升到宇宙和美的本体或本质的层面。自古以来,西方人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形式所反映或代表的是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多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释有关形式的问题。与建筑关系密切的如毕达哥拉斯的“数理形式”、格式塔的“完形结构”、卡西尔的“符号学”,以及源自哲学和社会学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等,都是关于形式方面的研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美并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可解可读的。西方建筑史中,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由一系列精确的数字关系所构成,如黄金分割定律以及比例、尺度等,这些都是一种美的法则。近现代建筑史中,解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也是和西方哲学和社会学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拓朴数学、仿生学以及通过电脑随机生成所产生的变化无穷的形象,更是使西方建筑师们的创作思路更加富有变化。

但也正是由于西方对于形式的过分追求,这也令他们陷入到一种极端的状态中――对于形式的绝对化。近五十年来,“唯形式论”、新“形式一元论”几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他们提出“形式就是一切”,甚至有些前卫艺术家认为“只有作品的形式能引起人们的惊奇感,艺术才有生命力”,“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艺术的观点也在于新奇”,这种极端主义的美学思潮对建筑有极大影响。西方的美学观从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的一个极端,走向了“形式包容功能”的另一个极端。例如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等,就是一种追求形式的代表作,但是他们不仅是西方建筑界的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也是一部分中国建筑师的偶像。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形式的理解相对于西方来说就要简单得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相对于神、意、情而存在的外部形态,或者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的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从古人的话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证实,从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大美不言”,到“得意而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虽然以后出现的“形神毕出”以及“形神兼备”等描述,才慢慢提高了“形”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尽管如此,中国文化历史上对于形式和形式美的忽视还是对日后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西方建筑师的优秀作品,我们不能只是从“纯形式”的角度去欣赏,他们对形式和形式美进行研究,并把它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这一点就值得我们重视与学习。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文化中所不具有的,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部分――意境,古代的营造活动中更是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阴阳有序”的文化观念,“大象无形”、“大美不言”所描述的就是一种意境,这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经历了由物质认知向美学认知的转变,追求一种托物表意、形以寄理的精神世界,最终形成了一种既具有一定功能,又极富意境的场所环境。这种感染力比建筑的外在形式美更为深刻,更为丰富,也更为持久。

3.中西方建筑创作理念之比较

建筑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理性思考与意向生成的结合过程,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应该同时包含理性与非理性这两方面的质素,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乏理性,非理性就变成虚妄;而如果缺乏非理性,则理性就成了教条。一个好作品的产生,必然是理性分析和意象生成这两者有机的复合、完美的匹配。这就是建筑创作的方法论。

西方的建筑创作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形式的,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就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写道:“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再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审美就是以“恰当、匀称、优美、和谐”等作为建筑美的标准,建筑创作也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欧和美国一些建筑师提出了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例如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提出:“在建筑中,形式必须永远适合它所要满足的功能。”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一批积极改革、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形成了一个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沙利文就一度主张“形式随从功能”的原则。这看似是对注重形式的传统观念的一次转变,但传统观念在西方的文化中是很难得以消除的,20年后,芝加哥学派就在学院派的冲击下沉寂了。从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倡导建筑改革的人更多了。有的人运用新的建筑材料,有的人在建筑形式和手法上进行创新,例如德国建筑师彼得・贝伦斯于1909年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透平机车间是一座反映新建筑观念的著名厂房建筑。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30年代是建筑思潮十分活跃的时期。由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在这期间,影响较大的有表现派、风格派、构成派等注重造型风格的建筑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以及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主张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这也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建筑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在50~6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变化,对建筑和建筑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在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形象更有表现力,他们不再遵从“形式随从功能”、“少就是多”、“装饰即罪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信条。他们提出建筑可以而且应该有超越功能和技术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施用装饰,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历史上的建筑手法和样式,现代建筑也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等。因此,50年代西方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建筑师斯通和雅马萨奇为代表的典雅主义,以及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还有强调在建筑中运用和表现高技术的“高技派”,强调建筑造型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建筑和具有地方民间建筑特色的“地方化建筑”等。总之,西方建筑界对于形式追求的热情又再次变得高涨起来。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无论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混杂、折衷、扭曲、含糊、迁就、过多,还是具有破碎、冲突、动感、不稳定的结构主义,都创作出许多造型夸张的、颠覆人们传统审美观念的建筑作品,由此可见,在西方建筑界中,建筑创作中都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于形式的追求。

与西方建筑创作的历史相比,中国建筑的发展史最辉煌的时期多在古代,并没有经历西方建筑史中多种流派的激烈冲突与快速发展,近现代的发展更是缓慢,多是以向西方建筑学习为主,倒是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和意境的塑造上有自己独到的手法。

其一,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西方的园林是以建筑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布置多是围绕建筑展开,多呈对称分布,注重轴线和几何形态,如法国的凡尔赛宫等;中国的建筑空间则是注重的是一种室内外环境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虚实相生的匀质空间,并利用这样的整体空间来衬托建筑,烘托气氛。

其二,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早在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这样的观念存在,说明中国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建筑与自然融合的重要性,在建筑选址时就知道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道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不仅塑造了一种意境,还可以使建筑具有生命力,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等等。就如同在气候干燥的北方,人们总是会在四合院中种上一些花草树木;在温暖湿润的南方,人们在营造庭院时,更是广种树木花草,叠山置石,甚至运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将自然风景引入建筑中来。建筑自然化――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

其三,空间形态的随意性:西方古典园林注重轴线意识,强调几何性、对称性,喜欢将自然环境人工化;而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江南建筑,多半是因地制宜,顺应地势而建,轴线的不断变化,空间层次及形态的不断转变,道路的迂回曲折,追求一种自然的、未经雕琢的空间意境。

4.中国建筑创作的现状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在近现代虽然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但与西方国家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中国建筑师来说,我们要坚持创新,深入理解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结合所在环境,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与抄袭。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创作;场地设计;总体布局;场地精神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 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场地设计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保证建设项目能合理有序地进行使用,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使建设项目与基地周围环境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场地设计具有高度综合性,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理性和感性并存三个特点。

营造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可满足使用要求的建造物,在本质上则是要将一块对人没有意义的土地变得具有意义。因此在人类最早的营造实践中,即已体现出了有意识的场地处理,将一块土地变成富有意义的场地,使其所包含的的建筑、大地、天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一种场所精神,也表达了一种存在的意义。

二、场地设计总体布局

场地总体布局是整个设计的关键环节,为整个设计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确立基本思路,为方案从构思、创作到进一步深入设计提供基本框架,使建筑物的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条件彼此协调,有机结合。要做好场地总体布局不仅要明确该阶段主要内容,了解基本要求,还要明确场地设计项目的建设性质,分析其使用功能,了解使用者的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从功能性质,空间特性和场地自然条件开始分析用地布局、用地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在交通、空间和视觉等方面都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对于一般场地而言,建筑是工程项目主要功能的集中体现,在场地总体布局中属于核心要素,建筑的组织和安排是场地总体布局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场地其他内容的布置。建筑布局的过程是方案形成的过程,在接到项目设计任务后,设计者应进行现场勘察,对建设用地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植被景观、现状建筑物分布及周围环境等形成感性认识,对影响建筑布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处理,还要综合考虑日照、通风和防火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好场地设计的前期工作,为后期具体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场地设计中要安排好建筑在场地中的布置方式,一般为两种形式:1)以建筑自身为核心,布置在场地中部,形成以建筑物为核心。这是一种突出建筑、以环境作为陪衬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的特点是整体秩序较简明,主体建筑突出,视觉形象好。2)建筑布置在场地边侧或一角,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用地紧张的场地设计中,将零散的小块地集中布置,以减少场地浪费。

场地中的建筑物与其外部空间呈现一种相互依存、虚实互补的关系。场地的外部空间主要是借建筑形体而形成的。建筑布局的过程也就是开始塑造外部空间的过程。通过建筑布置对空间形成不同的限定方式,从而产生封闭感强弱不同的空间效果。同时还要组织好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场地出入口的设置,交通流线的组织,场地道路系统的组织,场地停车系统的组织,以及场地绿地的配置,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相互协调的整体。

三、场地设计在建筑创作中的存在意义

存在意义并不是强加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意义是日常生活所固有的,由自然与人类属性的关系,过程和行为间的关系所构成。任何意义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场所”才能表现出来,而“场所”的特征也由这种表现所决定,换句话说,从一开始,人们体会到的意义就来自于“存在空间”,这种“存在空间”不等同于纯粹物理因素所确定的几何空间,而是由人们体验到的特性、过程和相互关系所决定。

任何人类行为都具有空间性,对早期文明及其符号体系的研究证明,中心的概念可以看作原始粗在空间的基本元素,任何一个体现出意义的场所事实上就是一个中心。场所是我们存在中有意义事件的目标和焦点所在,同时也是我们自身适应环境并占据环境的起点。场所被当做与外部环境相对的内部,为提供心理安全感而不得不相对的小。已知场所的有限尺度自然殊途同归地导致了一种集中的形式。而建筑师的任务则是创造一个有着特殊的、有意义的特征的场所,因为如果没有特征的维度,则所有的层次都会停留在一个抽象的状态,只有当人们设法赋予场所一个具体的特征的时候,他才会获得存在的立足点。自古以来,环境的特征都被理解为“地方之灵”或“场所精神”,从建筑理论角度来说,关键是要在这种具体层面上理解场所,而不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建立在记号语言学的关系上的抽象体系。

一个建筑作品总是和某种特定的条件有关,但是它又必须超越这一条件,并把它变成一个更易理解、更有意义的整体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建造活动滥觞的时期,选择一个适宜的自然地段已经意味着对于候选对象的评估,也就是对于相似性、差异性和关联性的认识。建筑的真正目的是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简言之,人要栖居,就必须能够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与环境认同。简而言之,他必须能体验环境是充满意义的。所以,“栖居”不只是“庇护所”,其真正的意义是指生活发生的空间,是场所。

四、结语

场地设计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满足前期规划与设计的同时,还应该建立“设计者――使用者”的长效机制,在动态中把握对场地环境形态的塑造和对不同人群的心理认知――这一点应该被设计者牢记,并且反映到初期对场地设计的考虑中来。通过周期性的对既有场地空间进行观察,记录人们的使用频率、效果、满意度,对场地环境保持持续的设计认知,加深对场地环境特征的理解,并最终反馈到对场地环境的塑造与再塑造上,使所设计的场地真正做到为人们所享用、所乐道,成为一种与人们活动互相补充,与人们发展互相促进的状态,变成一处具有生命力富有场所感的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图式思维建筑设计草图设计方法

一、前言

正如勒・柯布西耶所说“自由的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图示思维是一个将人的认知性和创造性逐渐深入的过程,设计师将图形记录于纸上,通过眼睛观察和大脑思考、分析和判断,给原来的图形一个反馈:肯定某些部分,否定某些部分,然后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越发深入和完善。

研究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一是为了说明图式思维的重要性,图式思维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建筑设计领域,其他的领域,不如物理、教学、信息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图形可以更直观、更生动的表达想法,二是为了强调图式思维中“交流”的意义,图式思维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也可以称之为辩证否定的过程,只有这样,不断的扬弃和发展,才能使一个作品最终成为最佳方案;三是为了探索反向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现代的观点,大多是强调正向的图式思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反向思维,通过一些优秀的作品,来得出设计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充实我们的理论,使得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内涵更加丰富。

二、图式思维的基本概念

图式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础来源,而人类获得大多数来源于视觉,视觉的思维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图式思维是一种视觉思维和博弈思维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设计中的图式思维过程也就是自我对话的过程,是一场自己与自己思想的对话。在“交谈”中,作者与设计草图相互交流。这就形成了建筑学专业独特的图式思维方式。

三、对图式思维的认知

3.1图式思维的特点

图式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

3.1.1直接即时性

图式表达比文字表达更为直接、形象、简洁。大脑中的灵感往往一闪而过,但是运用图式思维就能及时的把它记录下来。

3.1.2激发性

图式思维中的许多设计草图能够激发更多的新想法,促进设计的深入发展,甚至飞跃,也能产生许多不同的可能性。

3.1.3共享性

图式思维的建筑可以供建筑师、工程师、规划师、业主等交流,它是公众参与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元素。

3.1.4省时省工

绘制的草图虽然粗糙,但是却能体现主旨,已经能够充分表达初期的设计意图,不必追求供人欣赏的艺术效果,完全是为了建筑设计服务的。

3.2图式思维的过程

一般图式思维过程可以图解为实际形象,知觉形象,理性形象和综合形象四个阶段。图式思维的完善过程是大脑(思维)――手(绘图)――眼(看图)――大脑的循环过程,即图解思考和运用脑,眼,手和图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观察、思索与发现,强调脑、眼、手和图形的交流互动。

3.4图式思维的表现方式

3.4.1徒手草图

建筑师是用图来思考的,以前没有计算机的时候,用手勾勒草图是比较单一的图式思维表达方式,建筑师在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呈现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然后又通过手来深化图形。

3.4.2模型制作

很多设计师在运用草图设计的同时,也利用模型制作的方式来体现设计主题和思想,这个过程往往较草图阶段要更加深化。

3.4.3计算机画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千家万户,现代设计师也利用计算机的画图软件画图,计算机可以画出简单的构思图,也可以画出复杂的施工图。

3.5图式思维的设计方法

1)表达,设计形象是通过表达多方案设计意图采用表现性草图扩展的。

2)评介,多方案的设计意图按一套验证标准来决定取舍。

3)巩固,力图使所选方案与尽可能多的卓越设想结合起来。

4)精心推敲,细致深入地做出设计选择之后,形象会有新的想法,必须重新构思,与新概念想结合的再循环过程就再次开始运转起来。

四、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设计强调的是建筑师如何用草图和分析图的方法迅速捕捉灵感,找出解决办法,把构思变成解决方案,然后再按照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修改、综合与完善。它总共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1)图式思维能将思维中不稳定的、模糊的意象变为视觉可感知的图形。

2)图式思维可以调动视觉这个人类最敏感的器官刺激思维的发展,验证思维的成果。

3)图式思维所表达出来的形象可以作为评价、比较、交流、修改的依据,成为设计进一步深入的基础。

4)设计灵感的产生往往在图式思维过程中偶然闪现,并能成为构思立意的起点。

五、图式思维设计实例分析

5.1香港国际机场简介

1998年7月落成的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是香港唯一的机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发扬了世界机场设计的典范,同样鲜明地体现在轻型屋顶的设计和效果出色的自然采光上,合理设计了机场的运营系统,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优化了机场结构。机场整齐简洁的设计,明亮充足的自然光线,形成了进入香港城市大门的引人人胜的景观。

5.2香港国际机场的图式思维设计

机场设计出自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其特征包括:轻型拱形屋面、解放设备空间、广泛应用自然光,将环境气候控制设备与行李处理及运输设施统一布置于中央大厅之下,使建筑中的流线与运动尽可能自由。新机场周围辽阔的自然景色旅客在空港内任何一处均可享受到,建筑的“Y”形设计在规划大纲宗旨中得到了明确,而拱形的屋顶结构也是统一的建筑元素,不管整体建筑如何分枝,拱形屋顶的方向总是保持一致。玻璃面的最小高度均大于4米,设计强调利用周围环境导向远远超过空港建筑本身导向,旅客可看到大地、海面、放眼远处的道路、桥梁和近处的飞机起降。这种考虑与许多空港采用封闭的“盒子”或通道的作法大相庭径,旅行变为一种愉悦的过程。

六、结论

图式思维是分析、探索、发现、验证四个作用的循环过程,经过这样的多次循环之后,产生一个考虑周全的接近理想的方案。建筑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它有既定的程序,而图式思维是实现创作的方法和手段,图式思维作为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使设计师头脑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形态。帮助设计者更清楚的表达设计思路,通过笔“控制”和表达设计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也要在建筑设计实际中不断运用、研究和改进图式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建筑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黎志涛著《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9

2、张钦楠著《建筑设计方法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

3、张伶伶,李存东合著《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8

第9篇

关键词:理性传统;精华;形式;继承和发扬;建筑创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

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西方文化中,把形式以及对形式的研究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形式代表着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述有关形式的问题。西方建筑史所记载的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是一种精确的数理关系的构成,黄金分割率以及比例、尺度等则是一种美的法则。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所谓“大象无形”、 “得意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性观念则深入人心。回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主流建筑杂志上仍满篇介绍国外建筑思潮、流派的理论文章而鲜有几幅建筑外观图片的现实,可以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一直保持着理性传统——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笔者通过对既往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摘录了几条较易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建筑理性特征如下:

1)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一个系统,不应该脱离这个系统来看。

2)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 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

3)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

4)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人工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开启与封闭、展开与收束等逐步呈现,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迂回曲折,有限空间产生无限意味。

5)含蓄展现而非一目了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其内向庭院不同于西方的外向庭院。

6)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 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束。有别于西方建筑的一般群体概念——由独立建筑组成。

7)设计标准化。以统一的模数统一结构、构造材料与部件的尺度。

以下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的作用。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黄河天险,南接秦岭余脉,西通长安,东接洛阳,古称“豫陕孔道”,历为古都洛阳的畿辅之地和西方门户。世纪广场位于新安县新城区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地势较低的坡地上。世纪广场是新城区空间序列的部分,北面隔310国道邻县行政中心,南有巨型柱廊作为新城中轴线的收头,透过柱廊, 悠然可见南山。需要设计的项目为广场西侧坡地上的县电力公司综合楼,以及后来接手的广场东侧洼地上的县文化中心。

电力公司工程按功能分成营业、行政、调度、后勤四楼,县文化中心工程包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

第一轮方案在布局和风格上,严格按照使用者所提 “四楼”、“三馆”的设计要求——各单体建筑相互独立,自成一体,沿广场两侧雁翅排开。但由于单体建筑面积小,风格不统一,而用地面积较大且地形狭长,造成广场东西边界结构松散,无围合感、纵深感,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轮方案设计将两工程一并考虑:两工程在广场周边共有七个功能各异的子项,它们之间在建筑风格上不仅存在工程内部子项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同时存在工程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如何保证世纪广场周边建筑形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成为关乎本轮方案成败的关键。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1) 城市尺度层面上的广场边界。

通常广场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和完整而单纯的实体边界,此时广场的相当一部分应处于实体边界——主要建筑物的张力覆盖之下。广场性质的确定在与其周边构成要素的联系中完成。有时,周边建筑甚至对广场性质的确定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两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宏观上实质上就是城市尺度层面上对世纪广场实体边界的设计。

2)以“间、段、栋、院”为结构单元的“集零为整”的集群设计。

为形成城市尺度上的广场实体边界,单体建筑已经相对弱化为实体边界的片段,成为建筑“集零为整”集群设计方式中的“零”。

为不破坏世纪广场地段作为县政治、文化中心在城市形象上的完整性,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及建筑面积有限的前提,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提取具有一定围合感和纵深感的“院”——“三合院”作为广场边界空间构成的单元体,使两工程在建筑首先在空间构成模式上达成一致,产生协调和呼应。以类似传统建筑中的“间”概念的 7.2米柱跨作为构成单体建筑的最基本单元体。以三个7.2米开间构成的“段”作为高一级的单元体。以两至三个“段”构成的“栋”作为构成“院”的单元体。以“院”作为构成建筑群的单元体。广场东西两侧边界各由三个“三合院”由北向南沿纵轴线串联而成,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总体上均呈“几”字型。第二进三合院面向广场敞开,使广场的轴线组织得到了强调和统一。在大的空间格局生成的基础上,由7.2米立面造型单元体大量复制形成的有层次的建筑立面,具有明确规律性的组织划分,服务于市政广场庄严神圣气氛的形成。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虽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却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三、未来之路

如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将外显形象特征运用于新建筑而称之为民族风格的作法已经被历史证明不是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良方。与之相对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是属于思维中的概念,而非物化后的实体形象,运用时结合实际,创造或借鉴新形象不受拘束。借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挖掘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同时吸取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重视对形式的研究,并把形式的塑造与前面提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相结合,才能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走出新路。

参考文献

第10篇

1 决策与设计阶段是大型公共建筑科学建设的关键

我来自高校,既做教学也做设计,同时我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还拥有国家唯一的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我们又承担着研究的任务。过去8 年来,通过很多体育场馆的设计和研究,我们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众多的国外建筑师来到中国,他们创作的东西由我们中方的合作者来实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儿孙还要使用它,这就存在一个可持续的问题。可持续问题我们已经谈了快20 年了,但现在问题是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从一些数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国家大剧院造价是36 亿元,鸟巢接近40 亿元,广州歌剧院14 亿元,央视大楼更是天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含结构、技术、材料等多种因素:目前大型公共建筑的结构形式日趋复杂,施工难度日益加大,机械化比重日益增大;建筑材料由单一材料向多种复合材料发展;生态、绿色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现与应用,等等。但究其本质,还是当前大型公共建筑建设普遍缺少科学理性的决策,许多项目盲目追求“标志性”,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唯我独尊”,缺乏对城市关联性方面的考虑。建筑功能单一,除专业用途以外,难以适应其他活动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这些都导致大型公共建筑成为耗材、耗能最多的建筑。

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和决策者的作用密不可分。但这个决策又不仅是行政决策,也包括我们建筑师创造的出发点——很多非理性的东西是建筑师自己想做的。从去年开始,奥运工程赛后的不可持续性已开始彰显。据报道,到今年年初,水立方的年营业额已达到8 000 万元,可以说收入不算少,但仍亏损一千多万元,能认为全是运营的问题吗?我们不能只做设计而不探讨设计本身的问题。事实上,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观点,决策与设计阶段是大型公共建筑研究的关键,实现节能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是在概念设计阶段,研究显示,它比常规模式节能50%~70%。因此在适宜技术条件下实现体育建筑节能降耗与结构优化,即积极采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进行容积控制、结构选型与优化,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而这又和我们完成项目和中标没有太多的矛盾,完全是设计师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做到的。以下以我们自己做过的一些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2 基于适宜性的体育建筑可持续设计手段

2.1 自然采光通风

美国的NBA 场馆每年有差不多200 场活动,它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需要节能降耗,而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同一个场地转换成用做不同的活动,比如上午打篮球,下午做冰球。而我国的体育建筑完全无法进入这种状态。我们的现实是,如果在赛前准备时能少开一盏灯就能节省一笔费用,门票就可以降低,还可以延长场馆开放的时间,所以通风和采光是设计的很重要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已把天窗采光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奥运摔跤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利用结构排列形成错列有致的天窗阵列,自然光可以通过400多个高低错落分层排列的玻璃窗照入场馆内,使可持续的节能技术与建筑外观相得益彰。在场地中心按一下开关,比赛就可以在体育工艺要求的灯光下进行,而平时的自然采光效果对大学生的活动已足够,这样就可以节省开支。这个场馆是北京奥运中造价最低的场馆,为1.5 亿元,单方的造价是6 000 多元,据北京媒体的报道,摔跤馆的开放价格非常便宜。

在亚运游泳跳水馆中,我们采用参数化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在北向突出部位设置可以随时遮蔽与开合的采光窗,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室内照明能耗,同时又能及时将泳池蒸发的水分排出室外。为了保证开窗面积,在参数化过程中加入对可开启面积的监测模块,保证形体修改过程中的高窗可开启面积。

在亚运武术馆(南沙体育馆)中,我们在比赛场地上方设计了1 000 多m2 的S 形屋顶天窗系统,采用新型聚碳酸酯中空阳光板,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性能,同时又可在白天形成所需的自然漫射光线,避免了炫光以及普通钢化夹胶玻璃易自爆的安全隐患;同时,结合天窗设置了智能化的电动天幕遮阳系统,可调节大厅内光线的强弱,在平时可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各种比赛和活动。工程的综合节能比设计限值低了约35%。另外二层比赛大厅周围环通的休息厅等结合玻璃幕墙合理设置了可开启外窗,从而无需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2.2 空间容积率的控制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建筑界对体育建筑的容积控制一直有研究,只是近年开始放弃良好的传统了。在2011 年国际体育建筑大会上,伦敦奥运场馆的设计师采用了我们上世纪80 年代常用的研究方法,分析奥运游泳馆剖面图显示出的空间尺度。由悉尼游泳馆、北京水立方和伦敦游泳馆的对比可以看到,水立方室内是最高的,接近30m;悉尼大约是20m 高,用了一部分临时座椅;伦敦则是三者中最低的,大量使用临时坐席。而实际上游泳馆只有10m 跳台是空间要求最高的,由于游泳馆泳池是恒温的,要烧热水,室内温度高,高大的空间必然带来高能耗,直接影响赛后运营的成本。

我们用参数化对广州亚运游泳馆进行了结构方面的控制,可以看到,所谓的曲线其实是为室内空间服务,它右边是最高的跳台的区域,然后是游泳区,最后的训练热身池也就是6,7m 的高度,对赛后运行非常有利。在2 个奥运、3个亚运场馆设计中,我们的空间体积是一块一块地减少。5个场馆主比赛厅空间容积均控制在14 ~ 16m2/ 座的单座容积指标,大大低于绿色奥运建筑评估要求的20m2/ 座。容积指标控制住了有很多好处,比如在声学方面,几个场馆基本没有采用惯常的方法,除了个别板采用了一些静音材料之外,其他的都没有做,而最后使用的音质效果上没有任何不良反馈意见。

2.3 结构的选型与优化

我们现在的建筑工程有这样一个特点,无论多么重要的项目,最后都是由转包之后的民工来做,因此建筑师无论投标时有多少想法,都一定要考虑到施工的因素。当时我们奥运羽毛球馆投标入围后,大家都觉得它应该是一个羽毛球轻盈的效果,业主主管领导也希望做一个先进的穹顶,但作为设计师,我们的意图很清楚,中间是标准的穹顶,两边有一些简单的结构,这样后面实施起来才比较容易。最终屋盖主结构选择了新型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体系,最终的羽毛球馆,虽然造型上跟一般的穹顶完全不同,但实际结构体系却很简单。目前这是世界上已经建成的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顶结构。总之,我们在技术先进性和适宜性中找到了平衡点。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靠近水边的亚运武术馆(南沙体育馆),这个项目到后面引申出很多寓意,又是海豚又是太极的,但开始投标时我们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觉得流线型容易实现又很经典,最终通过深化,采用了整体稳定性好的双重肋环——辐射形张弦梁结构,并采用了创新的加工安装方法,节约工期3 个月。应该说,我们的空间设计主要是想控制好室内的高度,中间的圆顶还是相当于一个穹顶,但是周边结构的营造使它跟奥运羽毛球馆的完全不一样。

而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奥运摔跤馆)由于投资限制,我们采用了成熟的桁架结构体系,通过12 榀“门”式刚架组合创造形成新的建筑形式,既突出了标志性,又不增加额外投资。

广州亚运游泳跳水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更加充分地考虑了钢结构施工的易建造性,采用了与建筑造型相协调的空间钢管桁架结构体系,既节约了造价又方便了机械化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利用计算机参数化技术,与建筑外观配合建立关联的参数化模型,能即时保证与结构分析软件的接口和关联,提高建筑、结构专业间设计的协同度。

中国农业大学奥运摔跤馆广州亚运游泳跳水馆

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二期体育馆跟前面的结构不太一样,采用了混凝土重型结构。我一直觉得大跨空间结构采用轻质结构及其屋面构造系统其实带来很多后续使用的问题,往往十几年、二十年之后就要更换了。我们用了4 片扭壳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可以抗风而且维护费用比较少。中间部分里面放了8 个风机,这样剖面的高差达到32m,可以形成空气的落差增加空气流动。这种做法尤其适合广东这样温度高、湿度大的地方。旁边是一个游泳池,我们在下面做了一个进风道,还有一些进风口,朝向游泳池,它会把一些相对凉爽的风从游泳池里面抽到其他的地方。

总之,结构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与易建造性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不同场馆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选用,强调适宜技术条件下的结构选型与优化。

第11篇

关键词:轴线;校园氛围;环境效益;人性化空间

Abstract:This article deliver an opinion that environment and space is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of modern schoo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changes of the society, school is no longer what it was. In this plan,we try to presuppose the function,explores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ized space. It also shows the architects' intention of pursuing architecture individual.

Key words:axis;campus atmosphere;environmental privilege;humanized space

中图分类号:TU2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1-0019-03

现代校园是社会进步的窗口,校园环境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科技进步的表现。当今社会正向着电脑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心理、行为等各方面都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无疑也对传统学校总体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中学校园也有像大学校园那样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而不再只是教学场所与活动场所的简单相加。

在潭山中学的总体规划设计中,从方案的最初阶段直至建成,我们结合发展商的具体要求,力图充分把握时展的节奏和要求,在环境、建筑形象、校园氛围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见图1。

1 概况

潭山中学位于潭洲镇新开发区,新旧城区衔接处,周围为规划中住宅区,四周均为城市规划道路。目前规划路已基本形成,其中南面为28m主干道,其余三面为16m次干道。

潭山中学是新城区开发的龙头,又是市政府投资的重点开发项目,但是该校园拨地面积却十分紧张(仅75亩),所以在设计时尽量做到布局紧凑,用集中式布局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从而避免用地紧张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达到既促进新区发展,又服务于新旧城区,既考虑到社会目前的现状,又兼顾学校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2 设计指导思想

・ 营造城市环境中相对独立而宁静的区域小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 强调动静分开,“分”而不“离”。

・ 形体在外观上体现简洁性,以新型的建筑设计表达一种创造力,以空间的多样化显示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 结合实际,将潭山中学设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中学。

3 总平面设计

本方案利用两个广场(入口广场、体育馆小广场)、两条主要道路(20m校道与7m宽生活区次干道)将整个中学分成三部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而又利用两条轴线:沿20m校道直通体育馆形成整个学校的中轴线(视觉轴线)和教学区南北联系廊形成的学术轴线将校园的三部分紧密联系起来,见图2。

3.1轴线布局与流线组织

传统的校园总体布局一般采用中轴线对称式,这样布局的好处是流线清晰,功能分区明确。对于潭山中学来说,地形条件较为规整平坦,功能要求不十分复杂,采用轴线布局形式既能较好地组织功能与流线,又能营造庄重、典雅的校园氛围,所以,在设计中考虑以轴线来划分教学区与活动区。同时,总体布置不讲求轴线严格对称,各个功能区采用庭院围合的形式(见图3)。或是松散的自由式布局,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注重人文景观创造的文化氛围。利用20m宽校道直通体量较大的体育馆,构成整个学校的中轴线(视觉轴线),而利用与南北向的多座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楼等垂直的连廊形成学术轴线(见图4)。

主入口位于南向主干道,次入口设置在西面,对外出入口设置于北面。不同的出入口设置的原则是:互不干扰、方便管理。考虑到该地区私家车的普及,校园主入口一侧设有子女接送专用停车场,考虑到该地区体育活动较为普及,在校园的东面设有对外专门停车场。

3.2明确的功能分区

学校不再是象牙塔,而开始具有一定的公众性与开放性。入口区域尺度较大的轴线与广场形成较为开阔的视野,形成良好的景观,有助于对使用者与公众产生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学校形象的提升,同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有助于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这三部分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如教学区包括:入口广场、入口大堂、行政综合楼、艺术楼、阶梯大教室、三座教学楼、实验楼及其附属用房等,整个区域采用严整、秩序规则的绿化及道路组织。教学主楼前区广场配以修建得当的花草树木、广场中心喷泉、雕塑、小品等,以烘托出教学区的典雅。

由两座自成体系的教师宿舍楼、食堂及学生宿舍楼组成的生活区遵循两个原则:节约用地的原则和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则。教师生活区设置一小庭院,有利于形成围合感,宿舍楼首层架空,用作车库,这有利于节省用地面积;同时利用食堂楼顶设置三个羽毛球场,为师生活动提供方便。

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室外空间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方便,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室外环境。在活动区内,我们布置了体育馆、游泳池、5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400m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跳跃投掷场地和简易看台等。体育馆首层架空,用作风雨操场,二层为篮球馆及附属用房。体育馆北面设置对外出入口,避免了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又方便对外服务,同时还可作为消防通道。

4总体环境设计

当前的校园设计,重视体现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强调校园环境的时代感。日本专家曾提出:智能化校园既是舒适的教育场所,同时是宽敞丰富的生活环境。现代化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校园的开放性等赋予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以新的概念,外部空间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延续,也成为课堂教学空间的延续,是进行思想、知识、信息交流的场所。在潭山中学的总体环境设计中,我们正是本着这种理念,力求保留整体环境之美的传统风格,探求具有南国特色的校园环境。

4.1 塑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区是整个学校环境设计的重点,它自成区域又方便到达。入口广场设计成一个半圆加一个长方形,成为校园中轴线到教学区的过渡。半圆部分采用柱廊形式,形成很强的凝聚效果,方形部分利用铺地和花坛造型,既延续了校园的视觉轴线,又形成了与之垂直的教学区入口中轴线。教学区行政综合楼、阶梯大教室及东南面一座教学楼,采取架空处理,这样既形成了一个宽敞舒适的大堂,又对整个教学区通风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三座教学楼的错位处理,又巧妙地形成了庭院空间,秩序而不缺乏变化,以供学生课余休憩与交流;同时教学区各部分自成体系,相互独立而又通过连廊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师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十分便利。

4.2 追求和谐统一的校园环境风格

合理用地,尽量减少建筑占地面积而增加室外交往的空间、绿化以及预留空间。在整体环境设计中强化不同区域的不同环境风格。考虑空间的连续性、使用过程的连续性,形成独具魅力的整体意象。

校内主干道及广场采用彩色分格混凝土铺设,其他次要部分以普通混凝土铺设,以便在色彩上突出重点。轴线与教学区入口广场相结合,避免了视线上的单一性,同时形成空间尺度及景观上的变化;建筑与环境之间通过连廊、局部底层架空等手段,打破建筑对视觉空间的阻碍,使建筑内外空间的通透与流动。架空的曲线墙体既形成围合广场的视线效果,又保证了视线上的通透,避免造成压抑感;曲线形体避免了矩形建筑单一的透视感,有着“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架空的围廊亦形成生动的框景效果,富有动感和活力,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感。区域内部塑造变化多端的庭院,营造宜人的交往空间。整个园区内辅以适当的小路、亭、台等,使整个校园环境形成一个整体。围墙采用通透的方钢及铸铁花造型围墙,使园区内外空间隔而不断,从而使校园环境成为整个园区环境的一部分。

总之,根据各类空间的使用特点,来营造空间氛围,通过绿地的组织来揉和空间,最终达到空间的相互渗透(见图5)。

5 单体设计

第12篇

历来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没有建筑评论就没有建筑创作的发展。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标准的纷繁。曾经有人呼吁重新研究诸如"建筑美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当今建筑评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建筑学还是不是具有客观规律与法则的科学?",如此等等,真的使我们建筑师坐不住了。笔者几年来与国内外一些同仁多有切磋,也作了一些设计和研究,偶尔在建筑杂志上也有几篇拙著发表,自以为感悟颇深,今有机会写出也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1 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口号下的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1.1 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0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1.2 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吗?或许现在或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发展了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2 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2.1 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2 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

2.3 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3 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3.1 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建筑评论与评价也多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现论和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准备,建筑策划的萌芽在此出现了。它一方面强调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体现,强调建筑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等主观感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运用计算机、统计学、科学调查法等近代科技手段对感性的、经验的建筑创作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反馈修正,使建筑创作在理论与方法、经验和逻辑推理中进行。它是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

3.2 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环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一个环节,在这里建筑师可以对项目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对建筑设计的条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使得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