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14:0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教育信息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改革;初中数学;教育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看待教学问题,在原有基础上要敢于创新,与时代一起进步,才能让信息化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如鱼得水,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将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显著出来。
一、教育信息化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改变
1.对初中数学教育信息传递模式的冲击
以往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是单向的传送知识,然而现在是向多方向发散的模式教学,如分组协作、自由辩论式、借助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的教学等。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沟通,同时还会通过一些媒介来传达知识内容。举例来说,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在课堂上一时没理解老师所说的内容,这时候,可以在课后通过已录制的影像来复习。
2.对初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的冲击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都是以小班形式上课的,因为老师要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要教授的数学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室外授课就不适用了,只能室内上课。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模式。国外也不例外,受新技术的影响产生了“开放性大学”以及“无墙大学”。
3.对传统教师地位及师生关系的冲击
现代化时代是信息时代,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再单单是老师负责教授、同学们负责学习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主动自己去学习,自己主导学习,自己选择想学习的知识点等,老师不能像以前那样专制,而应该在旁观察,要民主、平等。因此,老师与同学要互相促进,一起努力向上。
二、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的构建
1.利用信息手段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老老实实地坐着,总喜欢动一动,很机灵,导致注意力分散,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随着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往的教育观念不能停留不变,要随之而改变,与以前的课堂相比,现代的课堂上不仅仅有文字类信息,还有图表、声音、甚至是动画形式;还加入了Flas技能,使上课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多彩。结合学生与机器的交流,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自由活跃,减少了学生的不耐烦以及焦虑感,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动力。
2.主动参与,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让教学难点不再是难点,就要实现数学教学界的突围。初中数学教材不仅包含普通数学,还包含几何,几何学涉及空间想象力,所以,导致大部分学生都害怕几何学的证明题。传统教学要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想象,而现在数学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表面图处理为空间立体图,把静止的事物变成运动的,使学生学起来更直观,不再是乏味的。所以现代化信息教学让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变得广泛。
3.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的意识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在教学的新一代教育观念。我们要完善以往传统教育理念的不足,改变死板的师生关系、枯燥乏味的教学思想及教材,以上这些要在初中数学信息化过程中发生改变,要用领先的思维去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立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知信息化的作用力,这样才能在信息化时代中存活下来。因此,老师要让学生多了解先进技术,利用学生对先进技术的好奇心,去探究这些信息技术的功能,并应用它们,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效率,才是真正的信息化。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上的信息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庞大而鱼目混珠的知识库里面,要想找到好的资源,学生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分辨是非,能自我排除无关紧要的信息,才不会在信息化时代中失去自我。因此,在思想品德、人文等方面要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让学生在真假难辨的资源中保持自我,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由此看来,学生要适应数学教育信息化,就要拥有积极向上的人品、良好的心理素质、强烈的方向感、崇高的道德品行,才不会在信息化时代中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欧盟;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14-05
一、引言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Union Commission)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指标”的项目,为期将近一年。该项目主要面对27个欧盟成员国、3个候选国和欧洲经济区的一些国家。其主要研究目的在于确立影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指标,通过一种定量的方法对欧盟各个国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情况进行比较,进而能够对整个欧盟教育系统进行概括描述。欧盟颁布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是检验ICT的应用情况及其影响效果,关注点是学生利用ICT进行学习的机会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欧盟界定的五个关键能力,分别为:阅读素养、数学和科学、语言技能、ICT技能和学习技能。欧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和构建过程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下面将对其进行介绍。
二、教育信息化指标构建方法与过程的分析
1.分析政策文件,构建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
欧盟首先从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和共同话题出发,通过不同途径收集政策文件,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找出与ICT相关的主题,并汇总整理成一套与ICT相关的政策文件。与ICT相关的主题包括“基础设施”、“课程和内容”、“成果”、“学校领导”、“连通性”、“教师培训”、“支持”、“横向主题”。欧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该概念模型认为学生利用ICT学习的机会影响着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能力和态度;学生利用ICT的学习机会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实践、ICT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学习支持服务和学生校外应用ICT的经验;教师培训、教师技能以及学校领导者对于ICT教学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决策者通过课程来影响各个因素。其中,“成果/态度”和“ICT的学习机会(OTL-ICT)”是核心主题。成果和态度不只局限于数字素养,而是包含了更广的范围,包括学生有效地使用ICT来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以及21世纪技能(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
欧盟的这一评估方案主要分为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国家层面的评估用于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系统中发生的变化;国际层面的评估是为解释国家层面变化的状态。另外还有学校的评估,这是国家层面评估的基础。该教育信息化指标从政策视角出发确立了其操作框架,注重对问题的诊断和干预,其过程如图2所示。
图2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评估应用,包括国际、国家或区域、学校甚至个人层面。欧盟的评估方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关注国际层面的比较分析和研究。评估始于政策目标,主要在于建立共同的政策目标和目标的时效性。一旦确立目标,就可以根据目标定义具体的指标。第二步是评测,包括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样本数据的收集、指标对应的可统计数据的计算等。第三步是评价和反思,即根据统计数据,对评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及预想可能出现问题的潜在原因。后续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诊断和干预,诊断是发现教育系统中问题产生的潜在原因;干预是指诊断出问题后,进行积极的应对和调整。该操作框架图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有助于理解教育变化过程,能帮助政策制定者基于客观数据进行决策。
2.构建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
(1)确定教育信息化的主题
欧盟通过分析政策文件,找出与ICT主题相关的话题,并初步确定了教育信息化的主题,即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如能否上网、宽带连接、开源软件等)、课程和内容(如教学方法、内容、评价)、成果(如能力,数字素养)、学校领导(如变革管理)、连通性(如国际或国家的合作、公司合作等)、教师培训(如教师能力,教师资格证)、支持(如技术或教学方法的支持)、横向主题(如公平、筹资、安全等)。
为了确定以上八个主题能否监测和评估教育信息化,并且这些主题是否有必要进行国际比较,欧盟选取了54位ICT专家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听取专家的意见。这些专家分别来自28个国家,且大部分是欧盟的成员国。在调查中得出,绝大部分专家认为非常有必要对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进行国际比较和监测。另外,欧盟还对以上八个主题需要程度的高低作了调查,结果显示,专家认为“学生的能力和态度”的需要程度最高,其次是“学校领导”、“教师培训”、“中小学学生学习ICT和利用ICT进行学习的机会”、“ICT支持”和“连通性”,而“课程和内容” 和“基础设施”的需要程度则相对较低,因此剔除了这两个主题,只剩下六个主题。
(2)确定教育信息化指标领域
确定了教育信息化的主题之后,欧盟分别列出了六个主题的指标领域,同样通过专家调查法,需要程度超过60%的就保留下来,反之则被淘汰。由于欧盟关注的是学生,因此确定了“学习ICT和利用ICT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能力和态度”这两个主题是核心主题,对应的指标领域和指标也是核心的。最后的指标领域如表1所示。
1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全球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已经的重大规划中,我国把教育信息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在十五期间,提出加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网络。1999年 6月,教育部召开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教育三个面向的具体体现。
会议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要完成的四个方面的任务:(1)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3)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服务;(4)发展教育信息产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述四个方面,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国内外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在目前校园网硬件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的基础上,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开发利用已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
信息化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以交互方式实施学习活动,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八类:媒体素材库、试题库、网络课件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问题解答库、资源目录索引库、网络课程库。
2教育信息资源投入的绩效评价
2.1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内容
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应该从资源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来进行评估。信息化资源的投入包括资源的购买或开发制作、技术设备支持、正常运营成本;产出包括学生学习绩效、经济效益、社会附加效益的提高等等。提高资源绩效意味着应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建设质量和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据此,资源绩效评价内容应包括资源投入成本、信息质量、教育科学性、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资源利用与服务、资源的获得、师生信息资源素养、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内容。
2.2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具有多种影响因素,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在研究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有定性的指标,又要有定量的指标;指标体系应考虑主观因素,也应考虑客观因素。尽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些指标是所有的资源所必须具备的,因此我们可以先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指标项,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资源信息类型(如多媒体素材、网络课程和其他的教学数据)进行指标项的调整,并对不同的指标项分配不同的权重,从而建立评价指标。在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指标后,还要对各项指标分配权重,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指标权重的分配可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加权平均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
一、搭建“信息化教研”的“立交桥”
伴随着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三通两平台”工程的推进,许多区县和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条件较好的学校更是实现了任课教师“人手一机”,部分学校还建了PAD交互教室。可是,巨额投入似乎并没有给教育教学带来霎时惊艳的变化,甚至有人提出教育信息化进入了“高原状态”。从哲学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对于教育信息化来说,假若我们只看到前进中的漩涡,势必缩手缩脚、踯躅不前,实际上这是目光短浅的保守之举;假若我们只看到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效益,势必猛冲猛打、多干快上,实际上这是急功近利的冒进之举。其实,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参与其中,需要各方面人力资源的整合;教育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优化,既是工具和资源的统一,又是人文和技术的统一。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天津市河北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找准了自己的功能定位,即管理中枢、资源库、共享平台。同时,我们做好区域信息化教研软硬件的顶层设计,鼓励基层学校设计自我发展的路径和平台。我们加强对基层学校的指导、协调、监督、观察、扶持,做到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推广,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做好区域内各学段各学科教师的多种、不同层次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的能力,帮助教师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技能与规范,指导教师合作组或教师个人构建各种网络研学工作室。
目前,我们以河北区教育信息中心为网络核心,搭建了河北区教育城域网,将区内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接入教育城域网;将河北区教育数据中心与电教中心整合,以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成立了河北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强了教研信息化的力量;以“天津基础教育教研平台”为基础,开展河北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管理及服务系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特色高中课程资源、名校网络选修课程资源、“名师课堂”教学资源、教学素材类资源等项目的建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旨在弘扬河北区文化历史积淀的《文化河北》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人文素养的《古诗词选读》两门区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两门课程都依托网络平台,融合声音、图像及书法等多种呈现形式,为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开发校本课程提供资源和范例。
二、创建“联动教研”的“活动场”
1.让“联动教研”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研应该变“单向式”为“联动式”。我区的“两级联动”教研模式是发生在区校间的教研行动,即区级层面和校级层面在同一个主题下共同参与,分别利用固定时间组织教研活动,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改难题和教育话题等,通过专题研讨、课例研究、对话交流、专家引领等形式,寻求答案或获得启发。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发现“联动教研”的理念和模式没有问题,但途径过于单一,信息技术手段的缺失使得“联动教研”远眺目标信心满满,行动起来却步履蹒跚。于是,我们对“联动教研”的理念又增加了信息化的要素,即继承弘扬线下高效优质的教研模式,拓展线上新途径,努力创建信息化联动教研的新常态,让“联动教研”的理念深入人心。
2.开展线上线下的“联动教研”活动。
依据区域“联动教研”的理念,我区的中学教研和小学教研分别通过“研学共同体”和“主题式两级联动模式”,开展有效的线下活动,特别是中学教研开展的“减负高效”主题联动教研活动反响热烈,获得基层学校的好评和欢迎,被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河北区有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此外,我区的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依托“中国研修社区网”开展了学科网络团队研修实践;中学数学教研组在天津市第二中学进行了微格教研的活动实践,并在全市进行了展示;中高考学科教研员与我区优秀教师合作打造的“高效试卷讲评课优秀案例”已全部录制完毕并上线,成为供全区分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我区的学科博客群、QQ群、微信群、名师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合作体早已成为常态的“活动场”,由学科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领衔的各个线上研学活动组织,拓宽了教师互助学习的渠道,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弥补了线下教研的不足。
三、分享“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云成果”
1.启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按照天津市教委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河北区的具体情况,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制定并出台了《河北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分为两级:一是通过管理干部和骨干的集中培训,搭建起区、校两级培训的支持体系,培养各学校的信息技术培训骨干指导教师;二是通过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培训,提高我区每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发展动态(地平线报告、MOOC、翻转课堂)、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数字图书馆)、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云存储、WiFi协作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等。
2.实现中小学阶段检测互联网远程阅卷。
当今的教学不管是方式、内容,还是质量要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教学质量的统计分析与跟踪监测,传统的人工方式显然难以满足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必须依靠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实现。由此可见,要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高效化、信息化,必须拥有教学管理所需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统计分析手段。我区中小学毕业年级阶段检测已全部实现互联网远程阅卷,这种方式提高阅卷质效、节省教学成本、减轻教师负担、接轨升学考试、诊断教学问题、提高办学效益。
3.打造小学生英语学习网络空间新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如何依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成果,积极引入社会化运营资源,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个性化空间和针对性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已成为教研部门思考的一个新问题。目前,我区依托“一起作业网”资源平台和互动手段,在9所小学进行了英语教学及学习的实验探索,参与教师以此项目为基础进行了科研课题立项,使实验探索更加理性和有意义。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家长每天关注孩子的个人学习空间,对这种线上学习的新方式颇为认同和赞赏。
4.发挥自身信息化建设引领功能。
作为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龙头”单位,我们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在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开通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公众微信平台,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经验传播、交流互动的渠道更为便捷和有效。此外,我们积极建设课程资源,我校申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案例的实践与分析》课程入选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现已上线成为天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项目网上培训课程。
5.推动基层学校信息化建设上水平。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充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建设中的地位,为教育信息化指明了发展方向。经过20多年的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很大发展,进入了应用水平缓慢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信息化面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解决该问题的第一要务是深入分析问题深层原因,而后以此提出对策,这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
一 教育信息化所面临挑战的深层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后发国家,中国又面临着如何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严峻问题,这两次社会转型都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带动”的,换言之,是被卷入全球化进程中的。在此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发展遭遇到包括宏观政策、财政投入、教育体制这三大核心问题的制衡。
1 教育发展总体战略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协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之首,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了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现化的核心理念。
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人们对发展教育信息化寄予厚望,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东西部及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
教育部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成立了教育部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决策和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在“985工程”、“211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03—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大规划和建设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重点支持,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均面临着两方面共同的难题。
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在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又在制造不公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了数字鸿沟和教育的非均衡性,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些不公平的问题反映到教育政策上则是要实现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以及教育投入的平衡问题。
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信息化普遍遭遇“生产力悖论”。世界银行(2005)的报告指出:教育中使用ICT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充满着争议。由于尚缺少广泛认可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评估教育信息化效果,面对来自各方对“高投入、低产出”的质疑,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措施也会出现几分不可预知性。
上述两个难以逾越的挑战强烈地提醒着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一一教育信息化是否与教育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一方面,出现上述问题也有其必然原因;另外一方面,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多方的努力。而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界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从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来看,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教育多方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中,实施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认清各方面产生的相关需求,综合审视、系统设计,制定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美国Roblyer教授(2003)通过分析对来自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教育等各界舶期望,归纳出“当前问题和趋势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与要求”。黄荣怀教授(2007)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需求与任务”的论断(如图1所示),其内容可进一步归结为三方面: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促进学校的变革和促进教育的变革,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评估有指导意义。
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教育总体发展战略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就必须跳出原有的狭隘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将教育信息化放在更大的社会语境中。教育信息化要肩负催生教与学、学校管理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的使命,人们首先需要积极创新、主动变革,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生产力悖论”是教育信息化处于“效用波动期”阶段所表现出的特有现象。首先,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期间不过二十多年,新技术的投资收益具有一定的“时滞”,其背后隐藏着其他要素成熟的过程。其次,效用高低往往是一种主观体验,要做到全面、准确和客观化比较困难,因而误差较大,人们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初级阶段评价往往不会太高,只有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效果才能凸显。最后,有必要建立全面反映学校发展的知识资产评估体系,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估。从造就高效运作的学校内部组织管理、打造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和构建学校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三个方面,系统评估教育信息化对促进上述方面改进,提升当前教育系统及学校发展的潜质。评估体系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报告单这样的传统指标,而是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不能只关注货币形式的有形产出,而是要进一步关注知识资产等无形的产出;也不能只关注简单的投入与产生计量,而是要关注教育发展的不同语境和变革过程。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效用波动期”的教育信息化“效益”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估。
此外,“数字鸿沟”深层次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与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数字鸿沟”与地方经济水平直接相关,。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面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倾斜性财政投入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最终的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原主任、信息产业部原副部长、原党组副书记吕新奎认为,“信息化的本质是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最大的“数字鸿沟”实际上存在于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方面,这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
从最新的国家政策和有关领导的讲话来看,解决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共享问题已被列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日程。2007年8月15日,“2007年暑期西部农村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计划”启动仪式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能力,努力使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2008年1月1日,教育部《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提到“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其核心就是要解资源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2008年1月4日,周济部长撰文《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指出,“以应用为先导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坚持班班通、堂堂用,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从周济部长的讲话、文章和政府重要文件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班班通、堂堂用”必将成为指导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校校通”(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到“班班通、堂堂用”,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即“从装备转向应用”。这也说明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发展总体战略趋于一致,同时也为解决“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资源共享与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2 财政投入增长难以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事实表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CCID的市场预测,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市场空间2004年将达300亿,2005年为400多亿。然而,如果以Luis Osin(1998)研究的发展中国家年均每人计算机投资84美元标准进行计算18),每年我们国家投入应该是177.24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的投入还不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
如果按2005年全国2.11亿在校生(小学生10864.07万人,初中生6214.94万人,高中生4030.95万人),不考虑计算机需要更新,将生机比由27:1降低到20:1,全国还需投入大约82.2亿元!以《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的全国46万所中小学(小学36.62万所,初中62486所,高中31532所),如果给每个学校更新一台价值3000元的计算机,国家为此需要投入13.8亿元!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外在大力研究的廉价手持电子设备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制于各种方面的限制,此类产品的应用与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条件尚不能满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需要。网络间的互连互通存在瓶颈,仍需升级和扩展扩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难以满足需求的发展。卫星通信网的建设,是当前很紧急的需求。高校以外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接入率低,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省市教育网建设参差不齐,影响学校的高速接入。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手段陈旧,计算机普及率低,日常运行和维护困难,使用效率低。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应用水平的提高,CERNET主干网的流量以每年翻番的速率增长,目前50%线路的利用率已经超过了70%,主要干线的带宽需求已经达到40G。各核心节点靠单台路由器提供接入服务。线路、设备冗余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网络服务质量。CERNET传输网急需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传输容量。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其他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有很大差异性。除了高额的建设费用外,维护费用、管理费用、人才培养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由于受到IT行业总体发展、更新速度快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设备也难以幸免。众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面临没有服务支持的困境,被迫更新亦是在所难免。
我国目前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加之又有封闭的小农经济的传统影响,因而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还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严重缺乏自己“造血”的功能,在没有建立好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之前,一旦采取类似西方国家长期采用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教育信息化必然遭受重挫。
目前较为可行的思路是,根据各单位不断增长的信息化业务需求、网络和信息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维护更新需求,加大教育信息化规划、咨询工作,科学引导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方向,逐步确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比例。保障信息化培训经费。在保障投入的同时,注重投入带来的教育、社会和经济效益。
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使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规范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应用能力提升受制于教育体制特征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所面临的宏观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由于教育分级管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支持教育技术投入方面难以做到协调;鼓励教育技术应用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地方的影响往往甚微;地方不具备管理和处理教育技术应用推广中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投入大,效益低,问题多”的局面。随着教育机构办学自主权的逐步加大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式多样,政府监管与其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所产生的矛盾凸现。行政部门内部实际所形成的小世界难于被打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教育信息化项目也因此产生了在硬件建设、资源共享、技术标准上整合不够,应用孤岛、信息孤岛、资源孤岛严重。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体制,各行其是、相互牵制、重复建设现象相当普遍。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疲软。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进行宏观规划与执行。以教育统计为例,当前工作模式落后,数据准确性、时效性(统计周期),教育部9大司局的信息化工作中都存在需要统计的数据,这种教育部内部的整合已是迫在眉睫。
此外,我国教育制度对技术应用在微观(操作)层次也有影响。以数字化资源开发为例,大都采取自上而下、中央集权模式,这和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一致的。首先,开发什么样的资源、如何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先由国家教育部一级的行政单位统一计划决定,各地对此只有间接的非体制上的影响。其次,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基本上不需要做太多的市场宣传和营销工作,因为产品的推广、发行和销售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的。在这种体制下,那些搞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和教学资源开发公司如果不能拿到国家级的课题、项目,或者如果自主开发的资源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别说发展,就是生存都非常困难。从作为最终消费者的学校来说,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另外,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部门交叉、行政职能重叠。举例来说,国家设有教育部,下属有各职能司局,有负责课程的中心,现在又设立了专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中心。此外,还有中央电教馆,各级地方也都设有相应的机构。这些分管教育的部门,对教育软件及其发行都有很大的影响。虽说中央电教馆主管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可是如果没有其他部门的支持,开发出来的资源是很难推广的。
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对教育技术方案设计方面产生了影响。例如,前几年我国比较流行的教育城域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通常,教育城域网是由学校、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成的三级教育信息网络系统,目的是将本地的教育机构全部联通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网络管理、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等多种功能,形成辐射全省市所有中小学及其他教育单位、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信息化网络环境。这种被很多专家、教育管理部门所赞赏的“胖中心(中心大服务器群)”——“瘦终端(瘦客户端)”的建网模式成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热点。不能否认这种模式确有优势,但很多信息中心的网管人员也尖锐地指出,这种模式只不过是一种专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应用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教育城域网的建立,这一地区的教育机构就只能通过该网络出口与其他网络建立联系。除了出口,硬件配置、软件使用、教师培训等都需要通过当地教育局来安排,这对信息中心来说无疑压力很大。而且随着电信上网资费的不断下调,该模式上所谓的经济优势也几乎殆尽了。
二 激活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来自政策、投入和体制方面的挑战,关键的问题是要探索并形成良好的、能够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其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扩散机制和支持服务机制分别对应来自政策、投入和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协调外部促进力量,提升学校内部动力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进程中,存在明确的外部推动力和内在牵引力。在众多外部推动力量中,国家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这与教育行业特殊性和国家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国家经常采用的“权力-强制”、“规范-再教育”策略确实能够较快速地推进国家措施,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教育体制与教育行政措施上的过于简单化的大一统思想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以行政命令简化教育应用的复杂问题,通常是行不通的。大胆设想、小心论证、试点示范、逐步推进是必然的趋势。在大力推进由国家主导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和出台促进政策的同时,还应积极考虑扶植那些以“自下而上”作为指导策略的促进力量和活动。
在这过程中,学术研究力量的积极参与是对国家措施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教育技术研究中很多研究都不能以我国本土问题作为出发点,要么是以简单迁移作为研究内容,要么是紧跟国外最新动向。在研究过程中,“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空话与大话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意义。见微知著,不见微无以知著。不经历对各种案例和实例的分析与体验,所提出的各种可能的理论或假设大都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求真务实的作风,不跟风、不盲从,不以“走过场”、“搞关系”而贻害四方,这是学术团队在促进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基本准则。
学术研究者或与教育技术应用有关的厂商,在研发产品或推广过程中通常秉承“经验-理性”指导策略。这种策略有其合理性,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肯定。然而,类似于“市场销售”的这种推广策略以短期效益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而易出现应用肤浅化、表面化的弊端。这就要求,研究不能泛泛地提出或讨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或者以一种简单化的实验或期望就作为推广的内容。更加科学、稳妥的方法是需要深入学科教学,进行富有创新性的研究。这就属于“自下而上”的指导策略。例如,文科和理科对技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生物和数学的教学对技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对于数学而言,代数和几何又对技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概念教学与解题教学对技术有什么不同要求等等。学术研究应积极挖掘存在于学校中的创新思想,支持这些创新的扩散,慎重研究其发挥效果的条件,以及扩散的可能性。
目前的师资培训机构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得到有效整合,以便于提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从教育主管部门看,可能会涉及如下问题,一是如何通过整合师资区域培训机构,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如何转变观念,使、培训由研究导向型转向实践导向型;三是如何使培训由推送转向问题解决型。
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具有层次性,跨越不同层次的代价与价值也不同,应用层次随学术组织的推动而不断深入。缺乏深层次应用需求的细致分析,缺少应用的核心价值思想,是导致应用障碍的最重要原因。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发挥并非简单的采纳与否就能决定的。实现技术转化和整合,是教育技术效果发挥的关键。
学术组织因学术问题的高度专业化,能够为教育组织实现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发挥方面献计献策,给予相对更好的指导。因此,教育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动学术组织与学校组织的合作,能够克服政府或IT企业组织在推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简单化的倾向。
在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育行业中的从众心理和不作为心理都是要不得的。一方面,教育技术应用需要外部给予积极推动和有效支持,但是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真正发挥需要来自内部强大的需求和积极主动的变化。对于学校来说,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得到政府、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是关键。而对与学校发展高度相关的教与学、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的改善来说,积极主动的变革是改善学校内在发展动力的根本。将学校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或许是提升内部动力的核心思路。
2 实现教育信息化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
以项目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种工作形态。由于项目评估对减少项目投资风险、保证项目既定目标实现等有诸多益处。因此,推动教育技术的扩散应从规划开始就引入项目评估的思想。
顾小清(2006)指出,世界各地的教育信息化评估项目,多是作为教育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化决策、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综合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大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都有相应的评估作为配套,在制定项目目标的同时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评估的指标。
如果在启动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同时或者初期就能明确提出配套的评估方案,就能对项目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并及时对项目作必要的调整了。在项目的立项初期,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避免后患;在项目的进行中,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应与评估结果比较,随时监控和调整项目执行状态,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及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补救措施。在管理上应该把项目评估、决策和项目执行三权分立,相互监督,互相制约。将风险降到最低。鉴于教育信息化结果的复杂性、结果评估的复杂性,有必要综合评估项目的目标、过程与结果从而评估的重点予以明确,因而使得项目的工作中心得以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很多大型项目都在积极引入严格的外部评估机制,并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还有更多的项目缺乏讦估,或者流于形式。这种现状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大量存在虚假的“欣欣向荣”。由于没有制度化的项目评估机制,大量的内部操作掩盖了决策者的耳目,各种问题暴露出来:缺乏对项目目标的评估而不切合实际的建设、不健全的管理机制、不能解决实际教师需求的培训、不明确的促进机制、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等等影响了教育技术成效的发挥。
由政府组建的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政府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这样一来如果没有一个稳定、有效评估该队伍实施项目情况的权威机构或社会组织存在,则很难保证项目评估能够落到实处。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也仅仅停留在教育督导考核层次,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能够监控学校促进工作的实施,这也是导致学校信息化内部推动缓慢的原因。
由此可见,如果在制度上实现对“自上而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或者“自下而上”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制衡(包括:监督、检查、建议等)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内容。教育技术信息化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是其发展的趋势。
3 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
当前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区域和学校都提出了很大挑战,亟需提供包括发展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师资培训和信息化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支持服务。由于中小学普遍缺乏信息素养高的教师队伍和信息化专门管理人才,要想实现合理规划,并能按部就班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难度可想而知;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标一时难以与当前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变化相匹配,资源整合、师资培训、应用模式的变革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完成。因此,外部推动力与内部需求间的不协调所导致的不如人意的结果可想而知。
破解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搭建能够有效识别学校现状与问题,评估学校需求,引导学校规划与内部动力,并给予必要外部支持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该应用支持服务体系既包括传统的“主动上门服务”教育技术支持,也包括以互联网、卫星电视系统等在内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系统所秉承的“需求评估”理念,既是针对支持服务系统的管理者与推动者,也是针对被服务的学校。这种双向的互动能够不断明确问题的核心,形成个性化服务,并积累大量服务型资源。图2反映了本系统的核心理念。
(1)对于支持服务系统而言,通过主动收集、分析每个学校的应用现状以及所需帮助,进行系统归类,从而为每个学校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内容,并将每个学校的发展及其获得的个性化服务和效果作为未来服务的基础;
(2)对于被支持的学校而言,通过向该支持服务系统提供一些必要的额外信息,加上该支持服务系统所提供的一些与本校有关的数据,判断自己存在的问题,确定可能的需求,再判断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或相似学校解决方案是否符合本校需求,最终决定要获得的那种服务形式。
这种内外互动的过程也是不断明确外部推动方向、引导内部动力、外显教育个体决策参照点的过程。图3是从信息系统角度来看该系统的工作思路。
这种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支持服务系统可能有很多实现形式,但是对于学校教育技术采纳机制和发展阶段的识别与分析,以及对学校需求的引导,是形成个性化服务的基础。通过对学校现状反映出的问题的分析,并挑选备选的服务方案,与学校所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之间进行互动,形成满足实际需要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服务目标、服务策略、支持方法、支持性资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而对服务结果的评估则是改进服务方案,形成与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服务资源的必要保证。
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1)“主动识别”是指该支持服务体系需要有专门的机制能够收集一些教育技术应用/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基本数据,从而能够识别学校一些基本问题;(2)“问题聚类”是指该支持服务体系需要能够汇总各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类型给出较为通用的解决方案;(3)“个”是指该系统能够依据学校的个性要求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推送给学校的是个性化很强的服务内容;(4)“效果评估”是指该支持服务系统应能够对服务的结果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服务方案与内容。
三 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07-03
西乡塘区位于广西南宁市市区西北部,区域总面积1 298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壮、苗、瑶等多个民族共115.62万人口。辖区共有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253所,学生人数达105 300多人。近年来,城区党委、政府筹措资金5 000多万元,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使整个城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对西乡塘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加快该城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为其他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缺口仍较大
西乡塘区的农村学校中有608个教学班拥有“班班通”设备,占城区学校教学班总数的37.6%;所有学校均安装了宽带网,已经全面实现“校校通”,正逐步实现“班班通”;所有的中学、城市小学及部分农村小学拥有计算机教室,占城区学校总数的63.5%。部分学校配备了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教室。计算机数与学生数之比(以下简称“生机比”):中学为10∶1,小学为17∶1。少数学校建设了校园网,拥有校本资源等。目前,该城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超过南宁市的平均水平。城区信息技术装备部分数据见表1。
教学软件资源配备情况:中小学拥有数量不多的教学软件资源,比较多的是光盘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这些教学软件资源,一部分是随着各种项目(如“农远”“薄改”项目)等配发下来,部分是学校教师以网上购买等形式购进,教师自主开发的较少,不能满足常规教学使用需求,而且没有进行统一管理,谈不上充分共享。
(二)教师队伍具备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近年来,城区教育局、电教中心注意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成效显著。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具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信息化教学基本原理,也有比较强烈的践行信息化教学的愿望。据抽样统计,80%以上的教师能够制作PPT、收发电子邮件、上网检索资源,60%的教师能够利用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教学,教师队伍整体上具备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
(三)应用普及程度较高,但应用率较低
城区教育管理部门注意督促和推进信息技术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每年都举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评比活动,要求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积极性。据调查,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覆盖率如下:学科覆盖率接近100%,课堂覆盖率约40%,教师覆盖率为63%,信息化教学设备(每套)周使用率在20课时左右。但是,有80%以上的学校没有信息化教学方面的科研课题。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率相对偏低,城市学校应用信息技术较为普遍,城区整体应用情况略高于南宁市平均水平。而信息技术在教育科学管理、个性化教育教学、协同化的家校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
二、特点及发展情况
(一)城市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成效比较显著
一是先后争取到中央电教馆部分研究项目落户西乡塘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课题、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课题、中央电教馆―甲骨文教育基金会“Think Quest”项目课题、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落户城区。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优化和提高了城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结构和层次。
二是以竞赛促进应用。在选送教师参加自治区、市等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信息化教学评比活动前,首先举行城区级的评比竞赛,部分学校也相应开展校级评比筛选活动,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三是注意开展与教育技术应用相关的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技术应用常规化。部分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就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开展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展示获奖课例,交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经验,研讨教学设计、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
(三)政府出资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据调查,大多数学校都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种自治区级、市级信息化教育培训。近两年,城区组织了40名骨干教师参加南宁市教科所举办的“英特尔[?] [R]未来教育”《创新思维技能》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网络培训,组织225名学科教师参加自治区网络联盟“备好课”培训,组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和自治区级设备应用培训等。城区政府还拨出专项经费举办了西乡塘区“英特尔[?] [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普及培训,共培训中小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等125名,并通过这些骨干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基本技能。
(四)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见表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城市学校明显强于农村学校,同类学校之间差距比较大
1.基础建设差异比较大。目前,部分农村学校没有计算机教室、没有实现“班班通”,少数学校还没有配备多媒体电教室,与装备先进的学校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形成较大的反差。
2.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差异比较大。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推进学校、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形式是进行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据调查,城区教育局等管理部门除积极争取名额派送骨干教师参加自治区级、市级的培训学习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再由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基于这样的培训架构,大多数教师没有机会直接参加自治区、市、城区的脱产培训学习,只能参加外出培训学习或者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可以说,教师队伍整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基本由校本培训的质量所决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质量有较大差别,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应用水平差异比较大。部分学校由于校领导、教师的应用意识不强,资源少等原因,在常规教学中很少应用信息技术。此外,部分城市学校对相关设备的使用仅仅停留在粗放型应用层面上,用于应付参赛、公开课、接待课等现象比较普遍。而有的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较高,并屡屡在全市、全区、全国甚至国际大赛中获奖。两者形成明显的反差。
(二)资源建设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领域。资源建设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投入大、资源组织复杂、建设周期长、收效慢等。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的领导、中层干部没有树立起资源建设的意识和观念,基本没有开展资源建设的构思和实际举措。即使是一些应用信息技术有一定成效的学校,也由于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资源管理,致使数量有限的资源散落在为数不多的比较热衷于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教师手上,谈不上充分共享,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应用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变为质量优势
西乡塘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运用的积极性和普及程度,相比其他县区明显要好。教师参加全国、全区、全市的各项应用评比活动,获奖的数量、档次也明显领先于其他县区。据调查统计,一半以上的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支持教学活动,但是这种应用基本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资源的应用,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投影环境代替板书等。而类似Webquest、PBL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新技术深度整合的应用并不多见,应用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教师在观念上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但在实践中,未能将信息化教学理论转变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应用技能,综合反映在教育质量上优势不明显。
(四)部分骨干学校未能很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西乡塘区拥有几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南宁市乃至广西都属于领先的学校。但是,近年来部分学校没有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信息化教育优势,不但自身的发展速度不如一般学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常规应用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效,没有发挥应有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五)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系统性不强
随着基础设施和技术环境的不断改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自治区、市、城区各级教育技术部门都开展过多种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是,这些培训的目标更侧重于现实性、实用性和阶段性,缺少系统性和发展性设计。因此,往往培训后没有多久,教师就会发现所掌握的技术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或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发展的系统性目标。
(六)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激励机制
大多数学校没有建立起针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或激励机制,缺少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部分学校只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提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不具体,更谈不上系统。大多数学校的教研管理制度没有针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具体要求,各种奖励制度中没有体现激励作用,学校管理体系中缺少具体的管理要求、使用目标要求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七)各种信息化教学设施缺乏后续支持
1.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普遍没有后续技术支持。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维修技术人员,学校的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维护多数是依托基本的售后服务,在“三包”服务期结束后,设备出故障基本上是信息技术教师或其他后勤人员负责修理,设备修复率低、效果不理想,不少设备因为维护不恰当、不及时而闲置待修,最终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没有落实后续运维经费。西乡塘区的中小学校目前拥有的“班班通”设备大多数还比较新,但正常使用的损耗会很快显现,并将在两年后出现高峰。如投影机灯泡的更换等,此类正常损耗维护费用将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支。此外,计算机教室的更新维护、人员培训等,如果还是按照目前的管理模式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现有设备的正常使用,最终影响城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四、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目前还有不少领导干部对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缺乏长远投资的魄力。因此,必须让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政府要建立起稳定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二)建立机制,促进应用
1.教育管理部门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应该把城区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任务分解到行政(基教、人事、计财、督导)、教研、电教、乡镇(片区)和学校,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责任,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年度职责考评内容,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体系。
2.学校建立常规应用的目标管理要求和激励机制。一是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培训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明确每学期的培训次数,每次培训的内容等。二是提出资源贡献要求,促进校本资源建设。如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为学校贡献3~5个所任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课件,同时建立教师提供课件(资源)的鉴别体系和机制,逐步提高校本资源建设的质量。三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形式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可以是轮流上观摩课、集体备课、校内评比等。四是根据学校装备及资源拥有量等实际情况,规定(课堂、教师)应用的覆盖率。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可以有所区别,共同目标是提高设备使用率。五是对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并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奖励。奖励要体现针对性,标准要适当高于常规同类项目的奖励标准,让奖励能很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六是针对信息化教学应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针对信息化教学拓展应用遇到的问题、难题开展相关研究活动。科研不要太在意最终“研究成果”的技术含量,重点是追求研究过程中教师队伍理念的转变、素质和意识的提高及技能的提升。
(三)建立样板,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
1.建智能化校园试点。“十二五”期间,在城区内选择1~2所合适的学校,在财力、物力等方面适当倾斜,尝试建立智能化校园,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学环境、教学系统、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形成特色明显、技术先进、应用创新、效果显著的智能化校园示范学校。
2.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西乡塘区有一批信息化教学应用比较好的学校,可让一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或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学校,与几所相对落后的学校,结成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姊妹学校,形成部分强校带一批弱校的架构,促进城乡学校的整体发展。
3.加强对骨干学校的管理,敦促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城区教育管理部门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原来挂名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示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出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目标要求,明确实验、示范、辐射的具体内容和责任,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促进其不断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尝试建立初步的资源共享体系。选一两个乡镇(片区)作为试点,启动城区的资源建设工程。一是建立乡镇或片区级的资源建设与共享体系。由于个别学校自己开发、收集、购买教学资源的能力非常有限,可以乡镇、片区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中力量共建共享一个资源库。如本乡镇(片区)有6所学校,则每所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负责建1个年级的教学资源,各学校完成建设任务后集中在一起,并以约定的方式实行共享。二是以城区为单位建立共享资源。城区可以通过举办课件资源制作评比、优质课大赛、收集各乡镇(片区)资源库的优秀作品等方式,建立城区级的共享资源库,再反哺乡镇中的其他学校。
(四)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
一、 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1、 班班通工程不断深入和完善
(2)校校通光纤工程:上半年,经过积极申请与协调,我街道又有青龙回小、宋阁小学、十里小学等3所学校即将完成光纤接入工作,从而使全街道光纤接入学校达到10所,极大地提高了网络化办公和教学效率。
2、 科技创新广泛开展,地区级以上成果数量大增
3、 扎实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教研
受上级教育督导中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现场抽测的促进,我街道各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断扎实深入,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业务素质迅速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显著提高。上半年有四名教师参加全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参赛人数和获奖成绩较往年有较大突破。
二、 经验、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
1、 提高思想认识,长期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必然引起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投资大、专业性强、长期性持续性等制约因素,要搞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始终将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在实实在在的重要位置,而不是将其作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对待。今后要继续做到:资金上倾斜,人员上加强,长期规划,统筹兼顾,在促进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2、 培养骨干力量,发挥带动作用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成败,离不开人的作用,鼓励、培养、锻炼一支精明强干的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团队合作交流学习实践精神,形成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力量是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调动广大教师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围绕核心,全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提升。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原有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并注意在青年教师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打造人才队伍,形成比学帮超带的良好发展氛围。
3、 联系业务专家,加强沟通交流
上半年以来,市电教中心加强了对一线教师的业务指导力度,先后有张忠钦、杨国峰、庄明科等三位副主任到云门山街道开展面向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近百名一线教师与上级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其中包括数名校长亲自聆听专家报告,对促进我街道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发展冷热不均,亟需全面进步
从今年教育信息化各方面取得地成果看,虽然整体上有了大的突破,但发展失衡问题依然严重。
(1) 班班通建设水平不均衡
班班通工程是潍坊乃至全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点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街道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一些方面仍旧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多媒体数量仍有缺口,特别是农村学校缺口较大,功能教室要求配备的很多单位没有配齐;多数学校学生机机器老化机型杂乱管理和维护难度大,而经过上半年集中采购之后,许多镇街道已经全面淘汰了老旧机器;许多单位的校园网硬件、软件及管理仍不到位,校园网对学校全面工作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发挥效果不佳。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顶层设计;区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投入阶段,主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终端设备的采购为标志。在这一阶段教育系统引入了众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二是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教育系统纷纷开展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开始体现应有的价值。在该阶段,无论是教育行政,还是基层学校,都纷纷建立了单位门户网站,开发了涉及教育系统人事、资产、财务等业务的信息化系统,教育信息化初步进入正轨。三是应用集成阶段。在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教育系统各个业务条线为了支撑本条线业务,独立开发了相应的业务系统,各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迫切需要将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在本阶段主要制定数据规范、数据交换标准,完成应用系统集成。四是以大数据应用为代表的教育辅助决策阶段,信息化系统遍及所有的核心业务,信息化数据覆盖系统内所有领域,数据增加速度快,数据范围广,形成了教育大数据,在这样的全样本数据中,挖掘教育发展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决策。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为:数据全,应用系统覆盖各个业务条线,产生了大量数据;数据分析面向全体数据;数据分析重在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数据化程度高;数据复用程度高;以预测为主的辅助决策功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什么阶段呢?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了呢?首先要了解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判断所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然后在当前发展阶段上进行深入发展,以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下面以笔者所在的闵行区为例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本区信息化现状,首先随机选取40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22所。分别从基础硬件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统计。
1.硬件设施现状
根据调研结果和表1可知,闵行区教育系统基层学校基础硬件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在网络方面,校园网100%地实现了全覆盖,100%地实现了百兆到桌面,七宝中学、闵行中学、蔷薇小学等学校还实现了千兆到桌面。有线网络环境覆盖办公室和教室,每个教室至少有一个网口,能够连接互联网。部分学校甚至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如汽轮小学。外网带宽100%达到10M及以上,部分学校达到450M的带宽。各学校都建设有专门的网络中心机房,专门用于服务器及网络核心设备的存放,专业化程度较高。平均每校拥有4.8台服务器,用于学校相关业务系统的支撑。40所学校教师人均电脑达到1.2台,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人手两机,一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平均每校有1.8个专用电脑机房,用于信息科技教学。平均每校拥有1.125个远程教室,平均每校拥有19.35个多媒体教室。闵行区基层学校基础硬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网络带宽逐年提高,网速不断提升。学校所有电脑设备每满五年便会统一申报购置新的机器,硬件建设已经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2.信息化系统现状
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复杂程度高,个性化程度高,开发难度大,市场中缺少成熟产品,因此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普遍不尽如人意。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所有学校都建设了学校新闻门户,用于学校的新闻宣传。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与学的相关业务中,各学校只在以下领域进行建设。有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课程)管理系统,其中有28所学校采用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的建设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本校特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有62.5%的学校建设了内部办公系统。办公应用范围较小,只有小部分学校实现了管理的流程化。有2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资源库),但是资源库的建设层次比较低,没有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编码,统一使用,缺乏系统性。有25%的学校建设了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在学生管理系统、学业质量分析系统、家校互动和其他特色网站方面,建设的学校不足25%。建设学业质量分析系统的学校最少,只有7.5%的学校建成了学业质量分析系统。
3.区级信息化现状
闵行区教育信息化走在上海市前列,从基础硬件方面看,区建成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2.5G带宽骨干网络,全区300多所中小幼学校通过5个接入点接入教育城域网,核心设备设在闵行区教育信息中心的专业机房,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总出口带宽达到1.2G,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应用系统方面看,闵行区建设了面向管理、面向教师业务、面向学生业务等方面的业务系统。在面向管理方面,有区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的信息互联互通,以及相应的财务系统、资产系统等。在面向教师业务方面,建成了面向师训管理的学分银行,主要管理全区教师的培训业务;建成了面向教研业务的课堂教学研究网,实现了教研活动的数字化、流程化、规范化;正在建设辅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档案系统。区级应用系统如图1所示。
4.问题分析
由以上区校两级单位的信息化现状可知,闵行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前列,基础硬件设施已经不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开了支撑多个业务条线的应用系统,业务系统覆盖的面已经比较广泛,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来看,属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过渡阶段,目前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
(1)没有制定基础业务数据规范。基础业务数据规范是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目前闵行区内学校之间没有遵循统一的数据规范,如果要实现学校和区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存在一定的难度。
(2)业务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不能保证业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业务系统顺利运行,在当时条件下,不得不重复建设了若干数据模块,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但一旦有一个业务系统更改相关数据,就会造成系统之间数据的差异。
(3)没有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如学校机构编码、学籍信息、教师信息等,这些基础元数据没有实现全区的统一使用。
(4)业务系统建设中,没有对区、校进行功能细分。在业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没有界定清楚,哪些是需要学校开发的,哪些是区内统一开发的。在区内统一开发的系统中,没有充分体现区、校的功能定位,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
(5)应用系统不够全,没有覆盖所有业务。由现状分析可知,区内在教育管理方面做得相对健全,在教与学的核心业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区内教育科研、德育工作、干部培训、教师发展等业务没有实现数字化;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学习内容的统一管理;大多数学校没有实现学生管理的数字化;虽然闵行区内正在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实验,但是数字化教与学的平台还不够完善。由此可见,闵行区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还不够健全,需要继续深化发展。
(6)用户体验不够理想,没有实现一站式登录和统一消息机制。闵行区已建成的业务系统中,由于部门划分等种种原因,系统独立性较强,而对于终端用户教师和学生来说,系统没有实现统一登录,系统之间的操作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实现统一风格,造成用户体验不够好。
(7)所有业务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标准。除了用户体验不好外,各业务系统很少实现了流程化,具体业务的操作复杂,没有规范化的流程引导,信息系统运维难度大。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统一的标准;转变系统建设理念,面向服务,服务于教师、学生、决策者及社会;实现公共数据的统一使用和共享,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对区域教育业务进行深入梳理,完善业务系统;准确定位区校两级平台。
1.整体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我们应当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部署。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各个业务条线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从而准确定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
参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了闵行区教育信息化总体架构(见图2)。主要分为基础硬件层、数据层、技术支撑层、业务层、门户层、访问层、用户层。
基础硬件层,采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硬件设备利用率,增加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逐步实现向基础硬件设备“云”的过渡。
数据层,主要由基础库(学籍库、教师库、组织机构库、标准元数据库)和各业务库等主题库组成。基础库除了供本业务系统调用外,还需实现基础库的共享。提供基础库使用接口,提供基础数据源服务和基础数据校验服务。
技术支撑层,主要包括统一认证、数据交换、消息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区域教育信息化平台中需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提供统一认证开放接口,供所有业务系统统一使用,可供基层学校接入使用。数据交换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区校之间的数据同步和交换。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分布式系统的集成,用户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应用中间件则用于功能模块,实现功能的系统间共用。技术支撑层为业务系统之间、区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集成整合提供了基础。
业务层主要针对教育系统不同的用户主体,设计不同的业务系统。教育管理者,主要负责学籍的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的管理、机构管理,以及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挖掘、辅助决策。面向教师,则主要提供覆盖管理、培训、业务指导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针对学生则提供学习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测评系统和学业质量管理系统等。业务层是支撑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示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对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和清洗后则可以进入相关的档案系统,以供数据挖掘和教育决策使用。
门户层,为教育系统的所有人员提供个性化门户,为教育系统人员打造业务、管理的主通道。
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行政人员都可以通过主流的终端设备、主流的浏览器或客户端来访问相关系统。
制定好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后,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供区校两级平台参考使用。
在标准制定上,国家制定了教育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区域信息化发展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体系,以便于数据的共享。此外,区域信息化的发展中还应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元数据规范集。如表2学期考核等第。
2.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见图3)
在区级层面,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统一服务,包括传统基础服务――互联网服务、基础硬件租赁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虚拟服务器;数据共享服务――提供基础标准元数据共享、基础元数据校验服务;认证服务――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支持应用系统的动态接入;教育信息化系统标准制定服务――为区域信息化发展制定标准,基层单位按照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标准开发建设本单位的信息化系统;系统建设监管服务――基层单位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区域教育数据中心有义务对相关信息化项目进行项目监管,从而符合区域信息化标准,便于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安全监管――为区域城域网提供网络安全监管服务,保证区域教育信息网的安全可靠。
3.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教师和学生为教育系统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应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对于教师,通过对教师的业务分析,可发现教师需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查询与检索服务――可检索与本人相关的全部信息,含基本信息、学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获奖信息等;网络教研服务――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研讨的渠道,实现教师技能的提升;教师培训服务――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自由选修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培训的管理服务、培训内容服务;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数据录入、存储、分析、数据挖掘服务――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把握;为教师教育科研提供服务――为教师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课题申报等科研业务提供服务;德育发展服务――为教师德育发展提供过程监管记录服务,有效促进教师德育发展;此外还为教师提供沟通协作服务――为以上各个服务的实现奠定基础。(见图4)
对于学生,为学生提供基于个体发展所需的各项服务,如信息查询服务;个性化自主学习支撑服务;测评服务;学习过程管理服务;学习资源服务;协作交流服务。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实现家校互动服务,方便实现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互通。(见图5)
4.完善业务系统,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业务系统众多,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一次性全部构建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分析业务系统建设的紧迫性,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闵行区教师业务建设过程中,主要业务系统包含教研、教师发展、德育研究、教育科研。其中教研是关系教师工作主体的教学研讨以及教学业务改进的业务系统,应该首先构建,在教研业务基础上,分别朝着教师发展、德育、教育科研等方面延伸,然后在健全的业务系统上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形成各项数据报表,回馈教师的业务发展,形成一个螺旋前进的教师业务生态系统。
5.准确定位区、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务必对区、校信息化发展进行准确定位,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会抹杀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自下而上的发展策略则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准确区分区、校的工作边界,分清权利和责任,充分调动区校两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闵行区在区、校功能定位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发生过区域层面系统建设了学校层面业务系统的事件,学校对强加过来的业务系统心理充满了排斥,从而造成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绩效不高。因此,在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层面只需设计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构建一个数据汇聚平台,构建一个区域数据挖掘平台。在学校层面则在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下,构建具体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只需按照标准接入区域数据汇聚平台,实现教师、学生相关业务数据的上报功能。这样构建了一个区域、学校的松散耦合结构,区域层面不会过多地干涉学校管理业务,学校的业务数据也实现了上报。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7-38.
[2]金陵.应用主导秋雨教育信息化率先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28-29.
信息技术“嫁接”教育,引发了一次次革命。“教育信息化”成了近三十年一个热点话题。本刊将在《视界》这个栏目逐步为广大读者解读何谓全球教育信息化、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以及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等一系列问题。
何谓“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
尽管“教育信息化”这一提法,但在世界各国中被广泛关注,但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也很难给形成一致的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教育信息化的要素
作为一个特定行业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六个要素,如图所示。其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图中很好地说明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发达国家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网络。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新加坡等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措施,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积极组织本国教育界及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活动。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我们从政策举措、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应用产品等六个方面来讲述世界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
美国
作为世界经济一号强国的美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早在2000年12月,美国联邦教育部的题为《电子学习: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构建世界课堂》的教育技术发展计划,提出了美国五个新的“国家教育技术目标”: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课堂、学校、社会和家里接触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学业高标准;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具备技术和信息素养方面的技能;研究和评估促进下一代的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以数字化内容和网络的应用来改造教学和学习。
在2005年,美国提出了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黄金时代的美国教育: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展望》。2009 年2月1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奥巴马总统关于2011年度财政预算案。2011年财政预算案的主要目标是:对科技领域进行战略投资,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创新,通过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潜力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并改善每个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扩展宽带接入、启动移动宽带变革、改善公共安全通讯能力、拓展和深化医疗IT 开发与应用、加强21 世纪学校与教育投入等。
2010年3月5日,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Technology)题为《改革美国教育:技术助力学习》的2010年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一个技术推动的21世纪学习模式。
2010年8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17项资助计划,通过“研究基础设施改进项目中校园内及校园间的网络连接(RII-C2)”发放共计2000万美元的资助金。此次资助计划旨在使个人及机构更多地参与各州及相互间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研究及教育活动。
2011年度,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与美国农业部(USDA)将投放72 亿美元的宽带扩展部署计划,旨在提升宽带的利用效率和数据收集能力。白宫充分相信,对于技术的创造性和有效的应用,将促成教育和培训部门的转型。预算拟定:投入5亿美元的技术创新投资,鼓励大范围的教育技术融合,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上构建更好的应用能力;为国防部和社区大学建设分布式在线课程网络,促进知识的有效转化;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网络学习转型教育项目。
日本
日本早在1994年就开始制定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目标是形成先进的信息社会。1999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互联网授课。2001年,由首相和内阁成员组建而成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建设信息化日本(e-Japan)的政策文件;并先后出台了“百校工程”及“新百校工程”等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日本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中比较强调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学校的计算机装备、互联网连接等。日本2001年制订的E-Japan规划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即2001年度在中小学要实现每5.4名学生一台计算机、所有的学校要实现宽带网络接入率和普通教室的LAN 接通率达到100%等硬性指标。2006年1月提出的“IT 新改革战略”U-Japan 战略中其中一项具体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并接入互联网,实现学校信息化。
2009年12月18日,日本总务省召开会议讨论了“云计算时代的数据中心振案”。2009年12月22日,日本总务大臣原口一博了题为《原口愿景》的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包括“绿色分权改革推进计划”和“ICT维新愿景”两大部分,其中旨在利用ICT 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的“ICT维新愿景”尤其备受瞩目。ICT 维新愿景瞄准2050年,围绕“再建区域纽带”、“创造就业机会”和“减轻环境负担”三方面描述了需达成的目标和将采取的措施。再建区域纽带充分利用ICT,使全国4900万户家庭到2020年都能享受宽带服务。打造“未来学校”,实现合作型教育;实施“智能云”战略,至2015年新开创出2兆日元的云服务市场;创建“开放性电子图书商业环境”,至2020年开创出5000亿日元的数字化出版市场;2010年7月,日本教育信息化展望大纲。该大纲主要培养学生必备的信息使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判断、处理、传递、发送、创建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从超时间和空间角度,培养学生掌控ICT 的能力和互相协作的刻苦学习精神;实现校务信息处理及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圆满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学习指导大纲规定的ICT 培养任务。
新加坡
新加坡早在1997年就出台了旨在促进教育信息化的Master Plan 1(MP1),又在2001年,新加坡小学里30%的课程是通过电脑进行教学的。新加坡教育信息化二期规划更强调在已有硬件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新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设计阶段即实现与技术的无缝整合。于2002年又在完成了MP1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教育信息化举措即Master Plan 2 (MP2)。在名为“教育优势项目(EdVantage)”的子计划中,预计到2015年,将为所有学生提供接入课本、课程和学习项目的个性化资讯通信设备,并促成网络化学习应用工具和内容的开发,以实现“没有墙壁的课堂”的梦想。家庭宽带渗透率达到90%,电脑在拥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中的渗透率达到100%。
新加坡的MasterPlan1明确规定了到2002年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国家标准。即到2002年,新加坡每两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师课堂教学应该有30% 的课时利用信息技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加坡政府在1997~2002年内投资20亿新元以购置电脑,为学校建立全面的网络、开发软件及教材、教师培训等。除此以外,每年还要投入6亿新元给中小学做经常性开支(如电脑维护、开发软件及教师持续培训等)。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一期规划提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出现了只读光碟和电子书包等。新加坡把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培训采取分层推进的策略。
新加坡发表了“智能国家2015”和“全国宽带网络2015:iN2015”计划,指导国家发展最尖端的ICT,增加经济和社会附加值,向世界No.1国跃进。“智慧国2015计划”始于2006年6月,为期10年,共投资约40亿新元。2009年4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宣布,全面铺设FTTH 网络,建设下一代全国宽带网络,这一网络于2010年4月启用。目标:到2012年,新加坡将有95%的地方铺设光纤,预计2013年1月高速宽带网将遍布全国。
英国
英国1995年10月,宣布了代号为“英国网络年”的五年计划,保证拨款1.6亿美元用于所有中小学(3.2万所)的互联网建设,确保到2002年英国中学的人机比率达7.9:1,98%的中学校园网相互连接,小学的人机比率达2.6:1,86%的小学校园网相互连接;至少有20%的学校要达到宽带水平,大多数教师拥有个人电脑,或拥有便携式电脑,75%的教师和50%的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子邮件地址。
英国于1998年建成了全国的教育门户网站——国家学习信息系统,目前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与各学科配套的软件十分丰富,英国的目标是国家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网络资源。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加权平均法;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37-02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for-
mationization Equipment Level in Vocational Colleges//CHENG Ruihong
Abstrac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equipment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ounds the principle and steps of using th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and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equipment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25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Beijing city equipment level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and factor analysis are suitable fo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and equipment level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 better evaluation method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equipment;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factor analysis
根据《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刚要》提出的“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教育信息化装备在学校教学、实验及科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影响评价的因素众多,所以评价前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
1 评价指标
在参考大量有关科学研究指标体系文献的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013年采集的数据,从中选择反映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的五个主要指标。
1)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台数=教学用计算机数*100/在校生总数。教学用计算机是指除行政办公用途以外的教室、机房、阅览室、教务部门等直接用于教学的计算机。
2)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00/在校生总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是指配备有计算机和投影仪的教室座位数。
3)网络信息点数,指由学校直接投资建设、拥有完全产权的网络端口数,不包括城市建设的公共无线接入点。单独统计无线接入点数,一个无线网络接入点(AP)计数为一个。
4)校园网出口总带宽,指校园网对外出口带宽之和,包括电信出口、网通出口、教育网出口等。
5)上网课程数,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过程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等基本教学活动的课程门数。
2 加权平均法评价模型
在对各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选取的反映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的五个主要指标数据,并结合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第一步:确定分析变量(指标)。
第二步:确定每个指标的打分原则。若指标值>=指标样本平均值+指标样本标准差/2,则打分值为1分(满分);否则,打分值为该指标值/(指标样本平均值+指标样本标准差/2)。
第三步:赋权,计算加权平均得分。加权平均得分=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0.25+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0.15+网络信息点数*0.2+校园网出口总带宽*0.15+上网课程数*0.25。
第四步:按综合得分大小排序,进行综合评价。
3 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较多的原有变量变成少数的几个因子,并使因子具有一定解释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基于因子分析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评价。
第一步:检验要分析的原始变量(指标)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第二步:提取公共因子。采用某种方法计算初始载荷矩阵。
第三步:利用旋转法使因子变量能够解释。
第四步:计算每个样本的公共因子得分。
第五步:根据各因子得分,将提取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样本的综合得分。
第六步:按综合得分大小排序,进行综合评价。
4 实证研究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013年在北京市25所高职院校采集的数据,选择其中的五个主要指标,利用软件SPSS19进行因子分析。KMO统计量为0.657<0.7,说明各变量间信息重叠程度不高,做出的因子分析模型可能不太完善,但可以尝试。再由Bartlett检验,可知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也就是各变量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由表1可知,只有前两个特征根大于1,因此,SPSS只提取了前两个公共因子。在旋转后两个公共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均发生变化,但仍然保持从大到小的顺序,而且前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仍为73.86%,和旋转前完全相同,前两个公共因子解释了原有五项指标70%以上的信息,所以选取前两个公共因子基本能够描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
为了考察、分析和综合评价北京各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因子得分函数,采用SPSS输出的函数系数矩阵见表2。根据系数矩阵将两个公因子表示成五个指标的线性形式。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701×1-0.073×2+0.377×3+0.935×4+0.675×5
F2=0.308×1+0.884×2+0.757×3-0.18×4+0.492×5
按提取的两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结合各因子得分,建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的评价模型: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公共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公共因子的得分+公共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公共因子2的得分=0.394F1+0.345F2
采用加权平均法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得分并从大到小排序,选取前五名,分别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吉利大学。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得分并从大到小排序,选取前五名,分别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5 结束语
为便于对各高职院校进行个案分析,本文建立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加权平均法评价模型和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为深入分析、研究各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加权平均法结合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赋予一定的权重,尽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其易理解、易操作。因子分析法选取公共因子后,根据各个因子提供信息的多少,以方差作为权重构成综合评价模型,可有效避免主观权重的缺陷。两种评价模型均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8-225.
[2]吴海英,张杰.学生成绩排名的综合评价模型[J].大学数学,2006(4):142-145.
[论文关键词]教师 职前教育 信息化
一、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在教育信息化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工作范畴,教师职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被教育部门所重视。为了主动适应并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适应和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无论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教育改革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然而,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缺乏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障碍。《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教体艺厅[2002]1号)中强调了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职前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关键环节,不仅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快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基础教育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能够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合格师资。
(二)支持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对职前教师的培养,还停留在“职业定向”层次,造成职前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的标准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性知识严重不足。由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相对较少,缺乏教育教学实践机会,职前教师存在“观念与行为脱节”的现象。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信念缺失。职前教师普遍将教师作为“职业定向”,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长此以往,将成为以教师职业为生的进行简单知识积累与重复利用的人,而难以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三是反思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受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影响,职前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严重影响其自我能力的发展。四是缺少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并不只限于发挥个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求在群体的协作下提升个体发展潜能,但长期以来,职前教师的学习活动普遍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缺少团队的合作意识。
对于以上问题,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利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通过创设与中小学实际需要相一致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建立良好的网上教师交流互动平台、建构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共同体等方式,加强与基础教育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研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使职前教师在这种实践感受、交流合作的信息化环境中树立专业发展信念、提升自我发展意识、获得实践性知识、学会反思与交流合作。
二、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就
一是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网络传输和应用环境得到充分优化。二是数学化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化资源成为学校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数字化资源的认识更加深刻。三是课程的内容及实施方式随着信息化发展发生了变化。课程体系中均加入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内容,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引进和开展了大量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项目。四是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平台建设快速发展,各种面向教师职前教育管理及教学的系统及平台得以开发和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1.软硬件建设发展不协调。近些年各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投入了可观的经费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建设、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但是,在信息资源建设及共享、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和信息化教学氛围的营造等方面相对薄弱,与硬件建设水平不协调,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教育信息技术的潜能未得到充分挖掘。
2.课程体系设置相对落后。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三者构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主要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和信息技术公共课。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教育实践环节远不能满足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毕业生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开展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3.缺乏优良的教育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对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一直按照教师能力培养理念中的“理智”取向来进行,即对职前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系统培训。基于这种理念,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中的面对面授课。但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并不能有效提高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许多师范院校和职前教师培训机构在开展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即采取混合式培训方式,将集中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把技术、方法的学习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案例研究、参与式培训等方式来进行。这种模式拓展了时间和空间,增强了职前教师的个性化学习,但也逐渐暴露出了工学矛盾、学生知能不一等弊端,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完善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是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条件,包括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目前,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信息化教学资源相对不够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前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开展。因此,高校和培训机构应下力气建设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在通过改组、优化配置实现原有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教学资源的自主开发,并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扩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
(二)优化信息化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应该立足于信息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信息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体现创新属性。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上体现创新的基本属性,一是相对优越性。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整合,进一步深入和优化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以及信息化教学迁移、信息化教学交往、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协作教学等知识内容。二是兼容性。立足于原有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即保留传统教师教育的优势,又突出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内容。三是可实践性。职前教师能够将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等应用于教学实践,体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同时加大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比例。
2.开发优质教师教育精品课程。首先,通过这些精品课程的开发,在造就优秀教师队伍的同时建设大量的信息化教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从而让职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优势,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培养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其次,可以有效改变目前存在的教师教育课程条块分割的现状,并且可以通过高校之间共创国家级精品课的形式,使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形成相互支持、互相促进的局面。
3.规范化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世界各国对职前教师的培养都很重视,并且多从教师能力源头上入手。如美国相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来教师,而我国则主要针对在职教师。我国职前教师的相关能力培养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方面,内容体系并不规范,亟待规范化、标准化。教育部已经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认证,可以将之应用于教师职前教育,制定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明确未来教师职业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通过考核认证,促使学习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推动职前教师持续不断地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三)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生态”取向的“学习共同体”模式。教师能力培养理念中的“生态”取向认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不能依靠对少数骨干的精英式培训,而应当构建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和制度,关注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转向基于生态取向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即从实际的基础教育教学问题入手,以共同体建设为切入点,让职前教师在学习实践中开展合作,培育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理念。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有效性;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49―04
随着各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上投入的不断增加,有更多的人开始进行反思和置疑:信息技术到底在教育中发挥了多大作用?怎样才能真正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目前各国政府已经开始进行教育信息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虽然信息技术有效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但是目前还是有许多研究证实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影响。目前,教育信息化有效性一般是指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以及各种干预措施对目标领域和目标群体产生影响。本文对部分欧洲国家的项目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 研究项目介绍
1 英国的Impact2系列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有效性研究中,英国的研究比较突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由英国教育信息与沟通技术办公室(the British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Agency,简称Becta)发起的Impact2系列研究[1]。Impact2系列研究先后发表若干研究成果,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对于改善教与学的有效性。如《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n Pupil Learning and Attainment》,通过观察两组使用信息技术机会不同的学生组,研究信息技术对各个学科学习的影响。Impact2系列研究包含六十多所学校,包括中学、小学、特殊学校。问卷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之前,第二阶段是掌握信息技术之后。问卷内容之一就是调查学生在上课时间、在校的课外时间、校外时间应用计算机的程度;另一个内容就是调查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包括文字处理能力、登陆互联网状况、应用电子邮箱状况等。该研究通过每年的国家测验(National Tests)和GCSE评估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影响。在该项研究中,学者们以几十万份样本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英国学者倾向于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手段进行研究。
2 2006北欧E-learning研究
2006北欧E-learning项目[2]是第一个关注北欧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研究。这是北欧规模最大和影响最广的教育信息化项目,研究地域分布芬兰、瑞士、挪威、丹麦的224个学校,参与者超过8000人,包括中小学的学生、教师、校长、家长。主要研究北欧各国的通讯与信息技术投资回报问题。该研究数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基于互联网的调查,针对不同的访问群体开发相应的问卷(教师、学生、家长和校长),问卷被翻译成当地的语言;二是对四国的十二所学校进行实地跟踪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政府代表,访谈内容主要是对这次调查的结果进行评价。这与英国不同,英国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来对信息技术应用进行解释,北欧四国则根据访谈者的经验,确定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其研究更多关注可感知到的效果。
3 欧洲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欧盟委员会2006年2月发起了欧洲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3],此研究与欧盟执委会研究总署和欧盟执委会教育文化总署合作,调查欧洲联盟的25个成员国以及挪威和冰岛的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调查对象包括校长、任课教师。学校样本由各个国家的教育机构随机抽取。各个国家的调查研究分别由分布在各国的TNS市场研究公司协助完成。调研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校长的,另一个针对任课教师。校长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类型、地理位置、学校规模、教师人数、计算机人均比例、接入互联网方式、带宽、联网机器比例、计算机应用何处。教师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年限、自然状况,师机比、联网率、教学资源、应用信息技术状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状况。
4 欧洲学校联网
2004年欧盟学校网(European Schoolnet)对苏格兰、奥地利、北爱尔兰、佛兰德斯、英格兰、荷兰六国的20所学校展开信息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研究[4]。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大型信息技术监控程序,用来调查和研究学校应用信息技术过程,并作为开发信息技术评估标准的工具。研究内容包括学生改变、教师改变、组织改变、协作关系的变化。该项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定量调查数据,深度分析了学习和教学改变的过程。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
1 学习者和学习结果
(1)学生成绩
有关信息技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英国的Impact2研究,该项目在2002年对英格兰60所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对学习成绩影响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年龄7到16岁的中小学生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英语、自然科学、技术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同时,英国的教育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简称DFES)发起了英国信息技术测试平台(ICT Test Bed)项目研究[5],对22所中小学2002年到2006年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展开研究,2006年度的信息技术测试调查报告发现,信息技术与高分成绩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特别是在二年级英语(11岁)、三年级自然科学(14岁)等学科上表现非常明显。英国的教育和技能部委托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网络宽带也影响学生学习成绩,随着宽带引入,中小学学生的测验成绩有显著提高。另外由纽卡斯尔大学进行的交互式白板应用的研究[6]跟踪调查了2002年到2004年六个当地教育机构,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交互式白板一年后,中小学生的国文、数学和科技测验成绩得到提高。
英国教育信息化有效性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可测量的学生成绩。相比较,北欧四国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研究更多关注可感知到的效果,探讨可观察到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北欧四国进行的2006 e-learning研究结论证实:学生、教师、家长一致认为信息技术对中小学生学习有正向影响;三分之二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使小学生某些学科成绩和基本技能(计算、阅读和写作)获得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丹麦大型的政府研究项目信息技术、媒体与基础教育研究[7]涵盖了丹麦32%的中小学,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语言技能。荷兰的教育文化科技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发起了“八年教育信息化”(从1997)的评估监控研究[8],根据该项目每年的调查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学习者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动作和技能的影响。针对有关信息技术有效性的研究,多数研究关注的并不是学生成绩等直接变量,而是信息技术对学习者影响等间接变量,例如动机、注意力,认知过程、阅读能力和关键思考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等。欧盟委员会2006年2月发起了欧洲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80%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够加强小学生实践能力,86%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更能激励小学生学习,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北欧2006 e-learning研究的结论也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小学生动机、参与性和创造性。2004欧洲校园网调查研究证实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际创作、实验课程和小组协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动机、对话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也认为学习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改变了学习的态度和参与性,增强了对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反思。英国Impact2系列研究针对六个地方教育机构开展了应用交互式白板的可行性评估,其结果表明多媒体和交互式内容能更加吸引小学生,激发学生动机,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应用交互式白板对小学文学和数学课产生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信息技术对学习者独立学习能力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北欧2006 e-learning研究结论指出,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有特殊需求或者行动困难的学生。挪威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试点工程项目中[9],学生认为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档案等,能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独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有效性也都得到了提高,家长也反映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对于不同种族背景的学生,教育信息化提高了学生动机、学习乐趣、阅读技能、以及学校事务的参与性。
第三,信息技术对团队工作的影响。在荷兰,认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协作性的教师数量两年之内翻番,北欧教师也认为在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工作。
2 教师和教学实践
(1)教师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通过政府的各种干预措施和教师培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已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挪威的1999到2003试点工程和英国Impact2系列研究中的交互式白板试点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持肯定态度,相信信息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教学和学习。2004欧洲校园网调查研究也认为交互式白板对教师和学习情境有着积极的影响,新的交互式白板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现在的教学实践。在丹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明显提高,大部分教师讨论信息技术的频率也比三年前明显增加。虽然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很高,但是这种热情是否能够转化为有效的实践价值还不是很清楚。
其次,能够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英国多个研究发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师之间更多地采用协作工作方式,这增强了教学计划的共享,使教师备课的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北欧四国的2006 e-learning研究证实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更加认同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应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越长,越能增加教师的自信;应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越高,信息技术产生的正向效应也越高。挪威的研究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独立学习的机会,这样教师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帮助个体,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欧盟委员会的研究建议把注意力放在硬件投资上,减少维修软硬件设备时间。
信息技术对教师协作性也有一定影响。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发现欧洲90%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来备课,虽然部分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使工作量增加,但是大部分教师认为这种增加只是暂时的。信息技术能增强教师协作能力,增强与同事和管理者之间的计划共享,这些都大大节省了备课时间。另外,宽带是提高教师之间协作性地主要原因,三分之二的欧洲学校以带宽的形式接入网络。
教育信息化对学生数据的管理带来根本的有效的改变,例如备课、资源共享、记录学生考试成绩方面。在教学中,管理信息系统丰富了教师的协作方式,通过课程计划共享和学生数据电子化管理,信息技术使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更加规范。
(2) 教学实践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广泛摄取知识与锻炼思维的机会,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地位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转化到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能力。教育信息化注重人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合作。学生可以在网上与教师探讨问题,提出质疑。教师在启发、教育学生的同时获得信息,得到启发,提高教学质量。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一个建议者,学生的对话伙伴,或者一个具体课程的领导者。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教师自身也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改变了他们与学生的交互方式,特别是当教师鼓励和干预学生各种学习活动时,这种情况变得更加明显。大部分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给协作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具体哪些便利以及程度如何,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关于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能力,英国通过观察互联网的应用,发现规律性的访问网络能够开发学生搜索能力和研究技能,并且这种技能能够在课程之间相互迁移。在相互协作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电子邮件能够创建更加真实可信的情境。也有研究证实应用交互式白板的课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交互频率和步伐都相对没有应用的课程要快。通过应用交互式白板,提高了学生参与性。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实践的一个附加工具,例如,应用文字处理器来复制手写文本、或者利用网络搜索更适合的教科书或信息资源。但是,目前就信息技术是否是一个工具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议,例如把网络是作为一种工具,还是作为一个教科书,这二者之间不具可比性。信息技术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其最终价值取决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方式。英国2006年信息技术测试项目提供的证据进一步证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辅助现在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正通过“提高教学实践”“引入更好的教与学的方法”等慢慢地整合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虽然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随着时间流逝,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上的变化却非常缓慢。信息技术一般对教学和学习情境有正向影响,但是比起期望值,影响还是很有限的。
北欧四国的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有一定影响。教师教学胜任力决定了是否能够把掌握的信息技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反过来,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对于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胜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英国交互式白板项目、信息技术测试平台项目都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师胜任力和自信。英国有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经验缺乏的教师影响最大”。北欧各国2006年e-learning研究通过对三年内参加信息技术胜任力开发培训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通过培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中等的教师在教学上应用信息技术最多。
然而,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培训后多数教师仍然没有足够的自信。虽然,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但是只有少数教师能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多数研究证明,多数教师没有把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地、广泛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如何提高传统教学过程中,其次,逐步融入到课程中,最后慢慢应用到教学实践的改革中。
三 我国现状及启示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校园网建设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巨大的投入下收益如何,是否真正提高了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有效性研究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输入,即硬件设施的投入上,主要包括学校经费投入,学生用机比例,教师用机比例,学生家庭用机比例,学校接入因特网比例和方式等。其次是行为措施,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手段,例如网络安全保障、教师培训等。第三是应用,主要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拥有邮箱账号的比例,应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学校比例,使用因特网学习和研究的比例,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数量等。第四是有效性,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的改善状况,对教学的影响,对管理的影响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有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输入、行为措施、输出几个方面,也就是说更多的还是关注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种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使用状况等。针对信息技术是否真正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这个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基于数据,以准确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有效性进行大范围的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科学的研究与分析,特别是缺乏能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决策起到帮助,并取得实效的研究成果。
因此,如何通过客观全面地评价和比较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有效性问题,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决策和具体实施提供决策参考,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借鉴欧洲部分国家的研究和我国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有效性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学习效果,例如信息技术是否真正地提高了学生成绩等;其次,教育信息化对学生的影响:对学习者动机和技能,独立学习能力,对团队工作的影响等;第三,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影响,是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是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之间的协作性,以及教育信息化是否提高教学工作的计划性等;第四,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教学实践中各种技术应用的效果,是否改善了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的胜任力和自信心等;最后,还应包括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
虽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有效性研究,但是如何衡量“有效性”,还存在一定困难和争议。例如,教育信息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不能单纯地看成绩,必须考虑许多不可观测的因素可能更加影响学习结果。学习和教学直接受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只是环境中的一个因素,不能完全排除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孤立地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对基础教育有一定相关性。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学校的基础设施等、教学方法等都会对教育信息化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虽然,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发生改变,但是以何种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使学习效果最优,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除了信息技术本身以外,教师层面、学校层面、整个社会大环境,学生个体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因此探索各种方法来评估和计算教育信息化有效性,对于开发有效的教育技术评估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英国Impact2项目网站 [EB/OL].
<http://省略.uk/research/impact2.>
[2] 北欧2006 Elearning研究网站[EB/OL].
<http://edu.fi/julkaisut/eLearning_Nordic_English.pdf.>
[3] 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网站 [EB/OL].
<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eeurope/i2010/docs/studies/final_report_3.pdf.>
[4] 欧洲校园网联盟网站[EB/OL].
<http://insight.省略/ww/en/pub/insight/school_innovation/best_practice/ernist_school_por traits.cfm.>
[5] 英国信息技术测试平台项目 [EB/OL].
<http://evaluation.省略.uk/about .>
[6]. 英国交互式白板应用的研究 [EB/OL].
<http://省略.uk/page_documents/research/ntu_broadband_full.pdf .>
[7] 丹麦信息技术、媒体与基础教育评估项目 [EB/OL].
<http://enis.emu.dk/spredning/itmf/finalreport_itmf.pdf.>
[8] 荷兰教育信息化评估监控研究 [J].Kessel, van N., et al. (2005) ‘ICT Education Monitor: Eight years of ICT in schools’, the Netherland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