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应用电子论文

应用电子论文

时间:2022-10-30 04:3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应用电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应用电子论文

第1篇

1.政策指引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摘录):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2.用人单位需求的转变

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企业更青睐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既可以节约企业人力成本,又可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多样化要求,包括应聘者的实践能力、沟通技巧、协调能力等。传统的单凭学历选拔人才的标准在经济发展繁荣、科技日新月异、企业成长完善的当下日渐被淘汰。尤其是电子行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拥有丰富实践经验,通过培训上岗可以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工作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他们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在长时间的试用期之后才能勉强达到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因此企业更渴求到岗就能上手的技术性人才。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工学结合”从宏观的管理层面讲,指职业教育在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有机结合,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微观的学习层面讲,指为了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和更好地发展,在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统筹安排下,职业院校学生把学校中理论知识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有这样几点优势。

1.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从而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通过与工人、与社会的接触,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加深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

4.为学生提供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类信息,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成熟。

5.有助于学生就业的自主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提高就业率。

三、应用电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逐步形成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模式。

1.入学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新生刚入学时,对未来充满好奇和向往,积极性高,但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了解不多,学习目的性不强。这一阶段应重点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对未来就业环境、就业方向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在开学第一周,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他们了解专业的内涵、发展趋势及就业方向。同时带领同学们参观昆山纬创、昆山唯安有限公司、昆山日月光电子厂等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请高年级同学现身说法,谈他们专业认识,学习方法,就业观等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基础理论课程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电子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有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要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就必须从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入手,方法是改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以应用贯穿整个专业基础课程,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简化繁难的理论。例如在元器件识别的理论教学中,应用型教学方法是简化的讲解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与测量,从直观的感性认识到实验的形象理解。实践证明,采用应用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元器件有较清晰的理解,为后继课程的应用教学打下基础。

3.专业课程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课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教学中的技能点单项实训和项目综合设计,另一种是提升综合能力的校外阶段性实习。项目综合设计以小产品的设计为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从应用的层面推进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单片机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组装机器人,理解单片机技术,并依据具体环境,要求设计小型的电动车,提高学生系统设计的实际能力。

4.顶岗实习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校外顶岗实习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全方位地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达到就业的零适应期,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尽快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四、实施“工学结合”取得的成效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252-01

一、电子期刊的特点电子期刊之所以会在短期内发展起来,主要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1.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电子期刊的时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出版到提供利用周期短;二是体现在它的审查制度和出版周期上。电子期刊以篇为最小单元出版,减少了编辑出版的积压时间,

2.信息存储量大、密度高,便于携带和保存。电子期刊可拷贝到磁盘、光盘上,由于密度高、体积小,可以解决印刷型期刊过多占用馆藏空间的问题,而且也为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

3.直观性强。电子期刊最大优点是能够在电子版本中保留印刷版本的所有版面格式和外观特点,并且支持超级链接和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阅读起来能产生动态与声音效果,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

4.网上资源共享,用户利用方便。电子期刊不受时间与地区的限制,可以同时为很多读者提供服务、互不影响,所以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对电子期刊而言读者无须借阅与购买,只要有一网终端就可以随时阅读有关刊物,查阅有关信息。

二、高校图书馆使用电子期刊。增加了读者对电子期刊的亲切感

1.电子期刊发行中的问题设计一个网上版面编排来充分发挥电子功效,建立健全电子过刊的使用。由于电子论文在Inter-net网上容易查找,应制定相应的防侵权措施。也应使用出版商保证电子期刊存取的可靠性,特别是在高峰期的使用。

2.宣传、培训不到位。图书馆没有将电子阅览室作详细地宣传和推介。培训不到位,大多数学生缺乏网络信息查询,检索等基本技能。电子资源开发不到位。对于不熟悉检索技术的学生读者若想获取网络上的资源比较困难。   3.重藏轻用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建设应在引导读者获取有用信息、掌握学科前沿研究动态、把握学科研究的方向上下大工夫,用“知识挖掘”、“信息推送”等技术为读者利用电子资源提供最大的方便,但是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导航系统更重视的是对期刊表层的揭示,而不是深层的开发。

三、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对策

1.改变观念,重视和加强电子期刊的收藏和利用图书馆应加强对电子期刊的管理与服务,其工作重心由“拥有电子资源”向“整合电子资源”转移,应优化期刊收藏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期刊信息的需求。

第3篇

资源的有限性和有价性使得其如何合理配置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其他资源一样,信息资源也存在配置问题。通过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户便捷又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从而实现信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只有与用户的合理需求充分挂钩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资源配置研究才更加能够有的放矢。

一、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表现

1.信息需求载体类型多样化

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不仅仅是公开出版发行的印刷型专著或期刊,而且还可能是非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特种文献等,这些文献能从不同角度反映科研进程和经济建设中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载体数字化发展趋势增强,用户更倾向使用多媒体电子文献,网络上大量免费的学术论文、数据库、专利文献等网络资源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2.信息需求获取方式自助化

网络上多样化的搜索引擎及新型电子服务的交互,使得用户直接进入信息查询系统,充分利用电子论坛、电子公告、电子邮件及下载等功能,方便地获取多种信息成为现实。用户的参与性和自我服务使得依赖信息机构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逐步向用户自助化转移。

3.信息质量精品化

一方面,用户都越来越不满足于仅告知所需信息的可能方向,而是需要确切的信息解答,直接出具最切题的事实或数据型信息,用户重视的是信息的价值含量及其时效性;另一方面是信息需求的系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用户信息需求已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信息发展,希望能一次性地获取有关某一主题全面系统的可靠信息。

4.信息需求目的两面性

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越来越表现出目的性与无目的性。一方面用户带着问题在互联网这个无形的信息资源库中有目的的检索,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这表现出信息需求的目的性。另一方面,用户越来越多的会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盲目上网,随意登录各种网站,随意搜索,这样偶尔会在无意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产生信息需求。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的策略

1.信息资源配置综合化

信息资源配置已经形成了由绝对“拥有”转向与“存取”并重,实体配置与虚拟配置并重,流动信息与物化信息共存的多维立体结构的局面。数字化信息资源中的数据库可自建与购买、网上资源可组织加工或链接,这种综合化的有效配置使资源达到最优化。

2.不断加强实体资源建设

目前,用户从网络中获取的文献资源仍以二次文献居多,而原始文献不足,没有原始文献的全文提供,从网络中获取的二次文献信息,其使用价值是有限的。对用户来说,通过异地存取获得原始文献必须付出一定费用,网络文献的利用更多地受到使用习惯的影响,而且,网络信息资源的鉴别和选择比印刷型文献更为复杂,对其进行保存和积累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保存体系,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提供利用的社会渠道。因此从技术角度分析,现阶段仍然以实体资源收藏为主。

3.科学构建虚拟资源

虚拟资源建设包括数据库自建、购入与联合开发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加工与组织以及信息资源链接和利用。虚拟信息资源具有的学术水平、可信度、完备性、权威性、独特性等本质属性是虚拟资源建设的核心,其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虚拟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保证。虚拟信息资源主要是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即针对特殊的用户群体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组织。一般应以网络信息数据库建设为目标,利用自动搜索引擎收集各类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整合并编制与之相配套的二次文献,形成特定用户需要的序列化的有效信息资源,即将网络信息资源转化成文献信息资源。

4.集成与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要求信息机构能够围绕用户信息行为有效组织和动态集成各种异构资源库,实现“一站式”服务。利用“一站式”检索,用户不必再消耗时间来熟悉各种风格的中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源等的检索页面和检索技巧,借助于“一站式”服务界面,用户可以查询分布于各种资源库中有关检索主题的各类型资源,不仅提供信息线索,而且可提供信息全文。

5.创造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