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时间:2022-12-21 20:1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中的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中的数学

第1篇

《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并且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呢?这确实需要老师去引领。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创设教学情境即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可这样做:

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变化,引出“循环”的概念。

2.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圆的认识”教学时,我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为什么?学生们回答:“不喜欢。因为这车虽然漂亮但踩不动。”我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同学们还是说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即使是在平坦大路上也像在颠跛不平的路上骑一样。我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这样,学生才满意。

3.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准备几个平行四边形,鼓励他们动手操作,通过画、剪、移、拼等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观察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然后推导出: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T平行四边形面唬康赘摺F叫兴谋咝蚊婊绞茄诓僮魇蓖ü鄄臁⑺伎几爬ǘ吹模⒌匠晒Φ目炖郑坏苷莆罩叮芘嘌堑男判暮托巳ぁ?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我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和相应的棱,使学生看见两个相对的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完全相等,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5.模拟生活创设情境。如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少。

第一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走了2人,来了4人,现在有8人。

问:谁能把第一小组人员变化情况列成式子?6-2+4=8(人)

又问:谁把它编成求“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

第二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先来了2人,后面又来了3人,现在有11人……

通过若干个小组的汇报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两步加减的应用题学习。

同时,我们还可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的过程。如我在教三年级数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先请上男、女学生各一名站在讲台前,然后,我拿出4个月饼,请其余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要求大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我边分边说:“我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蔡伟和熊娴,请大家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我接着问:“如果只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蔡伟和熊娴,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景,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老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我以小学数学第十册举三个例子。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例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自己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长体。例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布置作业,想一想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其次,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三、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1.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我教《求平均数》(第八册)时,练习中有一题是给出一组学生身高数据,算出平均身高,以巩固平均数=总数个誓这种方法沂钦庋龅模合雀鑫沂∈甓钠骄砀呤?40cm,问“我们组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本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本小组8个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再与140cm进行比较。同样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的练习,但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平均数;同时,还学会了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

第2篇

摘 要: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要认识和接触的事大多是可以用数量来计算的,并且是可以分割、并和、计算的。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数学无处不在,贯穿于人们生活、生产的始终。即使在孩子的生活中,也到处存在着数学。可见数字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对于正在成长的宝宝来说,其教育价值不可等闲视之。因此,家长有义务激发宝宝对生活中数学的兴趣,发展宝宝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宝宝一生都乐于学习数学。那么,怎样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数学呢?我们提倡数学生活化、游戏化。

关键词:生活;数学;启蒙

一、广泛数数

婴儿会走、会玩、会认物、会讲话以后,要经常带他数东西。抽象的事物都是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得来的,多接触具体事物的数和量,孩子自然会慢慢领悟抽象的数。如,她捧着一只奶瓶、妈妈用两只筷子、摸摸自己有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条腿……这样到了三岁左右,家中有几盏灯、几张床、几扇门、几个锅、几把椅子,每个窗户有几块玻璃,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三个人有几只耳朵,妈妈买来几个苹果,每人分一个还剩几个……他都能数得清楚,而且还了解了世界是由数组成的观念。数具体的东西必须让口、眼与手协调一致,最后说出总数是多少,刚开始时鼓励孩子跟大人一起鹦鹉学舌地数。

二、经常比较

在广泛数数的同时,要经常比较(有明显差别的)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宽窄,以及家里有哪些形状的东西。经常跟孩子画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等几何图形相互比赛,看谁认得多。三岁以后,还可以将废旧的钟表给孩子玩,让他数数表盘上有几个格,玩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认识钟表、理解时间了。

三、在认数字的同时学数数

如,孩子认识数字“8”时,告诉他它可以表示8根棒棒糖、8本书、8支彩笔等。(在任何场合都要正确使用量词)提醒孩子看清数字“8”后,在到挂历下的日期栏内寻找数字“8”。(此方法的目的是运用视觉作用再认数字“8”。)还可以与孩子在钟表上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通过孩子动手拨钟点,强化了数字和字形的认识。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孩子会乐此不疲。

由此可见,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同时作用,学习的效果更好,且孩子不易忘记。我相信,家长坚持和孩子一起在快乐中学数学、生活中学数学、游戏中学数学、发展中学数学,孩子一定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终身受用。

(作者单位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一幼儿园)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兴趣;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72-01

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感觉枯燥乏味了,而是感到亲切、真实形象,进而激发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结合起来,学会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作为情景导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体现出较浓“生活味”,并且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事物,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不再感到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的正方体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教室里的文具盒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这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然后在提出问题:谁知道它是什麽形状的?因为这是他们最熟悉的,一下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个,个个想说,最后,我要求学生亲自摸一摸正方体和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正方体和长方体有感性的具体的认识容易记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例如:我在教学"简单实际问题"时我选择了用糖块引入新课,我先拿来5块糖,把其中的2块送给一个同学,分糖是生活中常有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非常能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来说。学生说的很起劲,说了好多,我抓住机会告诉他们要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进行直观教学,增强联系实际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室准备一模拟超市,规定买同一种商品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付钱,比如,一元的练习本可以付1元,也可以付10角。这样 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1元=10角,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得来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数学活动实践课,要尽力为学生提供生活的空间,把室内课堂教学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统计时,我要求学生到工厂去调查搜集一个季度的生产数据,然后再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千米时,千米是比较大长度单位,学生无法比画和想象,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并组织学生估计从学校哪里大约是一千米,这样他们对一千米就不再感到抽象。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需要巩固,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巩固了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例如,我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时,让学生用所学的数说一句话,学生个个都说很起劲,几乎把所学的数都用上了,使学生感觉数不再枯燥乏味,它是从我们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我利用校园环境,组织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看一看,用“前后”“上下”“左右”说一说景物的相对位置。把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融入教材,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或者主要价值不在于此。它的意义更多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教师只有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才能更便于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在理解基础上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学与用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要在学生的练习中减少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而是要增加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材。让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应用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江苏省地图计算出我们邳州与我们的省会南京的实际距离。通过邳州地图计算出邳城镇与邳州的实际距离。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很多数学问题是从数学中来的,又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就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把社会生活实际问题搬入数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事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第4篇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着重让学生体会“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1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能抓住“两端物体相同”这一本质特征,进行反复强调练习,学生也获取了一些知识,但对于为什么这样,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同时,对于封闭圆中的“一一间隔”现象,学生理解得也较为困难。这种过分强调规律,而忽视观察、研究的作用,割裂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更易使学生觉得小学数学课堂过于空洞、教条化,缺少学习的动力。本文试结合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力求知识学习过程从“找”生活原型开始,以“找”规律为中心,至“找”问题解决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课堂实效。

一、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一一间隔排列”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与其他“规律”搅和在一起,学生看过、听过、说过,可就没思考过,教师在教学中,预设学生已经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正是因为这种“学生已经知道了”的过度期待,教学中学生学得是一头雾水,教师越教也越吃力,从而产生“只有两端物体相同的才是一一间隔排列”等一些奇思怪想,这不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更淡不上是智慧的火花,它是囫囵吞枣的后果。

1.带着发现的眼光去感知生活

数学课堂的生活场景不是毫无意义、任意选择的,而应该与“知识”联系在一起,为教学而服务。“一一间隔排列”是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一一”的含义,还要让学生理解周期具有无限重复的特性。

片断一:

师:一次旅游,我看到一位老人在穿‘串珠子,你们看,他是怎么穿的……

(课件出示穿的方法,黑白两色)

师:你猜他下一粒会用什么珠子?为什么?

生:……

师:你能说说珠子是怎么排列的吗?

生:……

师:对,这种现象就是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我们再来看几种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师:说说什么和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接着排列吗?说得完吗?

2.带着模仿的眼光再现生活

模仿是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生活经验向自我实践能力转化的必经阶段,是进行合理创造的必备基础。操作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合理选择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动手模仿再创造,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脉络、因果传承关系,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断二:

师:你能设计出一些具有“一一间隔”规律的排列吗?

师:他设计的是……

能继续排列下去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一间隔”排列是什么意义吗?

生活的经验依赖学生平时的积累,这种积累往往是量的叠加,缺少对现象内在规律的探索,缺少一种统观全局的思考,这种叠加同时也因为现象的外延的不同产生各种分歧,形成似是而非的理解。将生活原型“找”出来的过程,是将生活模型化、抽象化,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深入学生思维的过程。

二、从研究中理解数学

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者虽然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要求学生高度理性、高度科学地学习数学,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相对理性、科学的环境,提供给学生发现数学、感知数学、研究的平台,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态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研究性”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综合性、深刻性也必定有着长远而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课是在“一一间隔”的线性排列中截取一段研究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的个数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难,如果突破了这一难点,那么学生学习后面的也就会水到渠成。

片断三: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一一间隔”的含义。我们再来看一看老人穿珠子的游戏,你觉得他会一起黑白、黑白地穿下去吗?

生:会!

师:对了,虽然它可以无休止地重复下去,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其中的一段就可以了。那么你觉得老人穿的最后一粒会是什么颜色呢?

师:其他的各个排列呢?

(课件展示已经出现的一一间隔排列)

师:你能给他们分一分类吗?

师:他们又各有什么特征呢?完成表格。

周期是无限重复的,但我们研究的却是有限的,这不仅是科学的思维,更是哲理的思考,小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无限、有限的概念,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无限、有限的含义。数学是理性的、科学的,孩子幼小的心灵还不能完全体会理性、科学的重要性,但它完全可以在一种理性、科学的思维的支撑下去发现生活、研究生活。

三、从运用中升华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数学不是一个“会”字了得,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解决一些书本问题,还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不难解决一些线性一一间隔排列的习题,但封闭的图形中的规律存在一些隐蔽性,学生难以发现内在的特征,突破这一难点,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质的飞跃,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得以提升,更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种进步。

片断四:

师:老师从老人那儿买了一串珠子(圆形,一一间隔排列),老师也自己穿了一串珠子(圆形,接头处珠子颜色相同),你觉得哪一串珠子好看?为什么?

师:老人的珠子因为是按“一一间隔”排列的,所以看起来特别美。那么要想做成这样的一串珠子,黑白两色的珠子的个数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吗?

师演示两串珠子解开后的情况。

展示一组优美的圆形规律图片。

第5篇

对于生活中的教学的“趣”的研究,主要是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学生教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趣味,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好的维护。而作为一个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的“趣”的培养,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出发进行综合的考量,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方式的综合设计,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一种较为快乐以及享受的学习境地。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或者是说体验:

以趣味性的题目引起学生兴趣,以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是数学的两个目标,寓教于乐,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锻炼数学的实践性,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由之路。数学课堂知识的练习运用,不是单一知识点的练习,而是知识的综合化运用和练习,在最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趣”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一些趣味活动中深化数学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思维、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语言表达艺术要新颖别致,富有趣味性地吸引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境地。如教学“年、月、日”时,我先出示时光老人像,然后富有激情地说:“今天,时光老人来到了同学的中间,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让我们热烈欢迎时光老人的到来,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时刻:×年×月×日×时×分×秒。这些时间单位里,时、分、秒我们已经学过,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新颖别致、富有趣味的课件设计、简洁明快的语言、热情洋溢的掌声,创设出和谐教学情景,使课堂气氛进入,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又如,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互动的主体,学生可以主动的“动”,但基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如果没有教师参与引导,很难动得自如、动得深刻、动得有创意。教师教导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只有当教师及时地抓住教的机会,恰当的引导、点拨,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互动,那么,什么时候“出击”形成互动,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推陈出新遇到困难时,提供辅助信息,授予思路。学生自满时,恰当增设小阻碍。学生遇到挫折时,给指出成功的方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师们一方面可以从课前导入入手,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后开展活动,来加深同学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练习。可选的项目有很多,比如可以选择亲自制作金字塔,自己设计计算长宽高等数据,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可谓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例如,“一条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这里只有两个己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28元”在解题时要连续使用两次,三年级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用线段图来表示裤子的价钱,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就画成前述线段的3倍长,或在前述线段上延长2倍,帮助他们体会平面上的点与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正比例图像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同时,利用图像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既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直观化和形象化,又借助形象的图像来理解抽象的正比例关系问题,努力使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结合起来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

例如:某班举办文艺活动,有9名学生表演歌舞节目,有12名学生表演小品节目,而这两类节目均参与的有5名学生,请问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两类节目?

歌舞节目,小品等节目

两类节目都参加

通常为更好地理解集合运算原理,可通过集合图加以分析。在右圈中,表示表演小品节目的学生,左圈中,则表示表演歌舞节目的学生,在两圈交叉部分是5名学生,表示他们不但参与了小品节目,也参与了歌舞节目。在左圈里,未和另一圈相交的独立部分有4人,4 人只表演歌舞节目。所以,有9人表演歌舞:一部分是仅表演歌舞节目的4人,一部分是既表演歌舞又表演小品的5人。同理,有 12 人表演小品:一部分为仅表演小品节目的7人,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既表演歌舞,又参与小品节目的5人。综上所述,该班参与两类节目的学生共有 4+5+7=16(名),或者 9+12-5=16(名)。激发互动的教学时机多数情况下靠自己找着的,因此,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根据所要讲授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对如何互动作出精心的设计。

因为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而且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多出这样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可以将体育运动与数学的加减法学习相融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锻炼能力。

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带到操场,进行加减法的练习。例如将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若干名同学,教师报出每个小组的学生数目,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跑动调换。比如教师可以说:第一小组现在有10名同学,第二小组现在有8名同学,我要求两个小组的学生数目一样,请跑动调换,这样,第一小组就可以有一名同学跑到第二小组去,使两者平衡,这就在活动中锻炼了加减法,而且颇有兴趣。

第6篇

关键词:生活 数学 运用

在《新课标》“总目标”中有这样一段阐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为了培养小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呢?

一、认识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是社会人,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能激活其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使生活数学化。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源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首先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购物情景,要想买东西就得用钱,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认识人民币的需求,只要认识了人民币就可以购物了。经过生活中的这一购物情景,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数学知识就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强化生活数学意识

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生活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多高呀?”“你有多重?比一比你和同桌谁重些。”……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秤一秤、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等问题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得靠数学了。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登塔尔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数学来源于显示,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学生学习数学正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再创造”而主动获得的。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早在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时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论,而“做”是整个理论的核心。这里的“做”就是实践、就是应用。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调动他们应用数学的积极性。注重实践活动也是当今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现在,教材中每个年级都编排实践活动的内容。实践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出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探求知识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课本上的习题是对生活问题的模拟性练习,教师可将其纳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到这些习题不是凭空编造的,而是经过提炼的生活问题,从而满足学生“解决问题显才干”的心理需要。例如,一个学生刚去过医院并配了一些药。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应用题:李伟的药瓶标签上写着,0.1毫克×50片,医生要求,每天吃3次,每次0.3毫克,你认为够吃几天?你能帮李伟算一算吗? 像这种生活问题的解决必须用到学生学过的应用题知识,能够使学生体味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

第7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怎样做呢?

一、挖掘身边的生活素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数学广角《排队问题》时,我根据学校当时正在晋升省标准化学校,全校大扫除这一活动,为素材。出示了我们年组学生排队打水这一现实问题,并抛出了怎样安排他们的打水顺序总等候的时间最短?同时将安排了“学生排队借阅图书”“排队理发”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积极参与研讨和探究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 。

二、创设数学课堂生活化情境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创设了非常6+1的砸金蛋这一游戏情境。在孩子们熟悉的情境中他们猜测哪个金蛋可能有奖。游戏的同时又感受到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一些数学知识相对会感到得枯燥,单调。不过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数学课堂就会鲜活而富有意义。

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在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中午带着学生亲自到学校的校门两边看马路边的大树排列、路灯、课间观察小朋友排队、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第8篇

关键词: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反复的计算练习,学生不易理解,很难提起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力做到数学课程生活化,努力为学生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技能,能够优化生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不只在课堂里,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由心底滋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通常学生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加减乘除把数字算来算去,解决一些文字表述题,不容易理解也不实用,这种感觉源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课内,不重视课外,只重视课本,不重视联系生活的做法。所以生活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何把课堂里的数学生活化呢?

一、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要使数学和生活真正地联系在一起,就要培养学生生活数学化的意识。我们必须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的。

一年级的学生在刚入学接触数学的时候,经常反复地做这样的练习,纸上画着各种各样成组的图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反复机械的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趣。老师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枯燥的数字融入生活,比如:数一数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人?扎一个小辫的女生有多少人?穿红色上衣的同学有几个?……低年级的孩子会觉得很有趣,刚入学大家也都不熟悉,这样的学习穿插了美术中颜色的辨认,同时熟悉了身边的同学,也让刚入学的孩子对数字产生了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整合了课程还不失趣味。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发现,数字并不仅仅是虚拟事物的计数,在生活中数字可以帮我们很大的忙,时时刻刻都要用到它来做统计,让学生知道数学不是学科,它就是我们的生活。

二、让学生学会动手做

仅仅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在生活中熟练地去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中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经常会做这样的练习题,“一支铅笔5角,一支钢笔1元五角,总共多少钱?”或“妈妈给你了2元钱,够不够,还剩多少?”有的学生遇到的这样的问题,总是搞不清楚该运用哪种运算方法,到底是加还是减,他想不明白,但是平时他去商店买东西却从来没有找错过钱,这是明显的课堂与生活的脱节。老师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把教室改成大卖场,学生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带来,明码标价进行买卖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学生之间有了交流,数学问题也找到了答案,很多同学还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到了实惠。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学习生活,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学的知识。

三、作业生活化

仅仅把数学的课堂生活化了是不够的,学生的作业同样也要生活化。当讲元、角、分的时候,就让学生回家拿着钱自己去买东西,单位之间的转化,元角分之间的加减法就充分得到了练习。周末的时候让学生去商场逛一逛,计算一下商品打折后的价钱,和原来的价格比一比,算一算商家的利润,考虑一下商家打得这个折扣是否经济实惠,到学校之后和其他同学做个交流。这样就不是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了,而是用数学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要把学生放到题海中,应当让他们从题海中走出来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再做高分低能的学生,要做会生活的学生。

我们的学生都是社会人,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创设的生活情景要与现实紧密联系,尽量与孩子的已有经验接轨。比如,在教学认识分数的时候,我就以切生日蛋糕这个生活情景导入新课,让孩子明白分数藏在生日蛋糕里。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会赋予数学活力,让孩子感到数学与生活无法分割。要求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字,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和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

因此,从实践与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角度看,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达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把数学融入生活中,简简单单学数学,快快乐乐用数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教育艺术》.2011.5

第9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分析和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下面就我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一)创设生活故事,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调动得好就可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创设“生活故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结合教学内容编一个有趣的“奶奶分月饼”的生活故事:

中秋节的晚上,奶奶拿出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孙子吃,奶奶先把第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第一个孙子一块,第二个孙子连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奶奶笑眯眯地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第二个孙子两块。第三个孙子见奶奶满足了第二个孙子的要求,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奶奶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六块,分给第三个孙子三块。三个孙子都认为奶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就高高兴兴地吃起月饼来。

故事讲到这里,我就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孙子分到的月饼多?”这样同学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是第三个孙子分得多,有的说是第二个孙子分得多,还有的说三个孙子分得一样多。到底哪个孙子分得多呢?接着我便让学生拿出学具,分组操作分月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三个孙子分得月饼同样多。这时我就说:“聪明的奶奶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孙子们的要求的,又分得这样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清楚了。”揭示课题,导入新课。通过创设这个生活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很好地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设计“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教学

实验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那么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例如,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我们就可以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由老师担当营业员,让学生轮流当顾客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

学生甲:每千克12.32元的水果冻,买2千克

营业员:请您付24.6元

学生乙:每千克10.52元的什锦糖,买3千克

营业员:请您付31.6元

……

突然,学生乙提出疑问,每千克10.52元的什锦糖,买3千克怎么要付31.6元,应该付31.56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纷纷提出了同样的疑问。此时,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三)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动机

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人教版第四册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例3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新学期开始了,小芳准备添一些学习用品,带了50元来到商店,请你们帮助小芳出一出金点子,要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

学生甲:我买一盒水彩笔和一块磁性画板,再买一本笔记本8元。

18+24=42(元); 42+8=50(元)

学生乙:我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转笔刀。

30+17=47(元) 50-47=3(元)

学生丙:我买一个文具盒、一盒水彩笔、一本笔记本。

12+18+8=38(元) 50-38=12(元)

学生丁:我先买一支自动铅笔、一个文具盒,再买一本笔记本、一盒水彩笔。

2+12=14(元) 8+18=26(元) 50-14-26=10(元)

……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相互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二、运用生活实例,感悟新知

在教学时,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等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如教学重量单位时,为了让学生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实际重量,我先让学生称出1克黄豆,数一数有多少粒,把这些黄豆放在手心掂一掂感受1克实际重量,再称出1千克的白糖装在袋子里,让每位学生试一试1千克重量在手上的感觉,教学1吨的重量单位时,先让学生自报体重,然后找一位体重是25千克的学生,让其余的学生都来背一背他,体验25千克的实际重量,接着我就问:“多少个25千克合起来是1000千克?”学生正确回答后,我就告诉大家:“1000千克就是1吨,那么1吨的实际重量能体会到吗?”这样便使学生对这三种重量单位都有了感性的认识。还有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时候,在认识“体积”这个空间概念之前,我让同学们看看、想想、摸摸自己身边的课桌、书包、书架等等实物,让他们感觉到这些东西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比直接抽象理解“体积”这个概念要深刻多,认识“体积”之后,结合我们平时生活,我又介绍了我们的大拇指的体积大约的1立方厘米,我们常见到的粉笔盒体积约是1立方分米,两张课桌并在一起大约有1立方米。这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既让学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新概念,又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那么枯燥抽象而不可攀登。

三、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去应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我就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课前是周末,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任务,选其中一项完成。一是学生自己或家长带领到学校附近的土地管理所、银行、医院等单位调查他们上、下班的时间。也可以向父母了解其上、下班的时间。二是用图画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周末:起床、玩耍、回家、游戏等时间。看谁记得准,做得好。上新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在组内汇报、交流、启发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认识钟表的,最后进行相应的练习活动。这样设计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教学中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开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为此,开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而不是生吞活剥地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教育学家认为数学比任何其他自然科学都易于创造:“一个聪明的儿童,靠自己就能发现或创造出许多数学常识。”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数学有一套严密的高质抽象的理论体系,其中当然有深奥的东西,但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数学的深奥感更多的是由脱离实际的数学教育造成数学与生活隔阂所导致的,学习中的再创造就是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素材,但数学素材不等于数学,要把这些素材通过整理、分析、归纳等活动,得出数学的定义、规则,这一过程,即为数学的“创造”过程。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创新的火花。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认为,学生的创造性虽然没有客观的价值,但对于学生自己来说,从主观上看是新的,研究过程就是创造性的,所以小学生的独特新颖的思维也同样具有创造性。

例如:从低年级起就安排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或解答。随着年级的增高,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思维对小学生来说就是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开掘。

五、家庭作业生活化

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布置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这种家庭作业要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并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对学校教育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家庭作业培养了他们生活的能力。当鼓励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

第10篇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三、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学语言 生活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生活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交流的普通语言,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随意性大。数学语言是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以数学公理、定理、公式等为语法规则构成的一种科学语言。虽然数学语言有许多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语言的抽象设计;但数学语言是按简化生活语言、克服生活语言表达中含糊不清和歧义性,以及扩充生活语言表示范围的方向改进生活语言的结果,特别在对事物数量规律和空间形式的描述方面,克服了生活语言只能作定性描述而不能深入地作定量分析的缺陷,它具有简洁、准确、通用、抽象等优点,而成为科学研究的通用语言。不仅如此,在生活中大家都常会接触到数学语言,感受到数学语言的存在,增强对学习数学,掌握数学语言的兴趣。而数学语言的基本形式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本文主要从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两个方面来展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语言的美。

一、文字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语言常具有模糊性,而数学是严谨的,容不得含糊。所以,数学中的文字语言不是生活语言文字的简单移植或组合,而是经过一定的加工、改造、限定、精确化而形成的。但由于借用了生活语言中的文字,沿用了生活语言中的语法规则,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语义也是一致的。因此数学中的文字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例如集合、拐点、维、空间、坐标等都是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基本单位,在数学上都是基础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大家所广泛的应用。

1.集合,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数学定义简练、准确。在生活中“集合”多用作动词,经常用来说明把人们的直观的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或称为单体),这一整体就是集合。利用“集合”这一数学概词在生活中,其特点是简洁而清楚,代替了生活语言的冗长繁琐,缩短了语言的长度。

2.拐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数学名词,这是函数(连续)的二阶导数为0的点;从图像上来讲,就是凸曲线与凹曲线的连接点;所表示的几何意义是函数的上升或下降的变化速度率。在生活中,拐点多用来说明某种情形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或回落――尽管这句话是错误的,这是极值点、稳定点或者叫驻点,但还是广泛地被大家拿来在生活中应用。比如经济的拐点、股市的拐点和楼市拐点。我认为现在大家用来描述经济、股市,以及楼市所谓的“拐点”一词只是一种借用,与数学意义上拐点的概念是不同的,但都有共同点,那就是转折点――状态的一种实质性变化的地方。

3.坐标,最初在数学领域中是一个平面概念,用来表示某个点的绝对位置。在军事上有炮兵“手坐标”,银行系统中有“动态坐标”,生活中有“色彩坐标”、“人生坐标”、“心灵坐标”。那么利用这一数学概念,沿用了数学定义中“位置”这一意思,再次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准确性。

二、图形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形语言是用直观图形对数学对象和性质作出一种刻画的语言形式,它包括几何图形、函数图像及其他图形语言(示意图、表格等)。它的直观性能反映某些对象的结构、变化、对应、关系等情况,而不必用复杂唆的文字说明,便于直接理解。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会经常地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或阅读到某种载有一定数学意义的图形、图像或表格。比如,经济领域的统计图、统计表、商品清单等。这些图形、格表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具有同文字信息形式相同的功能,但比文字信息更直观。

由于符号语言是文字语言的符号化,数学符号语言是一种人工符号系统,它包括数学、字母、运算符号,以及逻辑符号等。专业性较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如文字语言、图形语言那么广泛。

第12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实际;教学方法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 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一、课内: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所指出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出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来处理,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挖掘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让学生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什么了?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 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 “伸出的手指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自然的过渡到《植树问题》上,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手指游戏,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特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捕捉生活现象的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让他们回忆红灯、黄灯、绿灯变化的规律. 总结出它们总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种现象教循环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在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 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打下直观的基础.

3. 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例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可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趟,引导学生想象边长为100的正方形,并思考这样的土地面积有多少,学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时,马上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 这样,“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基本建立.

4. 营造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75 - 98 = 175 - 100 + 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7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 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7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 所以,多减去的要把2应该加上. 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外: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数学实践,激发应用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告诉我们,适当开展数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例如,在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水池的容积等.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物品.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从而使学生更热衷于数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