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17:1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构改革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基本情况
按照区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要求,本次改革不再保留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在该局的基础上,组建商务局。为正科级建制,是区政府主管全区商务工作的工作部门。
(一)主要职责调整为:
一是将原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除外事侨务之外的职责划入区商务局。
二是将原区经济贸易局的典当、报废汽车回收(含拆解)、汽车以旧换新、牵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内贸管理、机电产品进出口职责划入区商务局。
三是、将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境外就业管理职责划入区商务局。
四是、取消管理引进技术再出口业务的职责。
五是取消已由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六是加强内外贸融合,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搞好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监测,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七是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完善贸易和投资促进机制,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供良好服务。
(二)、内部机构、人员定编设置
根据新的职责,区商务局设置三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综合业务科、外商投资管理科(挂对外经济合作科牌子)
定编定岗局机关行政编制10名;领导班子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2名。
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区机构改革动员会之后,我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迅速召开有关会议研究部署。一是迅速宣传,发动及时。先后召开了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大会,层层宣传学习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内容,做好机构改革的宣传动员工作。二是成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岗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落实机构改革的相关工作。
(二)深入调研,制定机构改革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对机构改革的总体安排和区编委办的具体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机构改革方案拟制工作。一是多方听取意见,拟订和完善改革方案。根据区发(2010)4号文件关于印发《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区编字(2010)1号文件《关于区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拟制了商务局机构改革初步方案,同时加强与区编办汇报沟通,了解有关情况,掌握政策口径,多次修改,努力使方案既体现区委要求,又符合部门实际。
(三)把握重点,精心做好部门“三定”工作。
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要把部门“三定”作为实施机构改革方案的重点,认真抓好落实,按照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结合商务工作新调整的职能,制定新的的“三定”规定草案,将其主要职责分送相关科室征求意见,对反馈的意见,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并上报上级业务部门审查,争取取得一致意见。经反复修改后报请区政府和区编委会议审定。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机构改革平稳进行。
这次机构改革,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征求意见时,大家希望能在这次改革中一并解决。为此,我们积极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折不扣地执行机构改革方案,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改革中的有关问题,稳定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确保了机构改革中秩序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断。
三、初步成效
(一)转变职能有了新进展。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实际工作中,无论机构改革方案的酝酿研究,还是部门“三定”规定的沟通草拟,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首要任务。改革后,商务系统从上到下职能统一,有利于职能的转变和职责的履行。
(二)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理顺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的必然要求一是行业上下级关系;明确了部门职责边界二是理顺了内外贸关系。改革前区里内贸外贸分别属于两个部门,各自为政。改革后,内外贸统一,形成了有机整体,为做好全区的商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和协办部门。。三是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优化组织结构迈。
优化组织结构,是合理配置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客观要求。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机构设置,初步建立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
一、评估及督查的目的
检查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落实情况;掌握印发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查找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三定”规定和改革要求的落实;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评估长效机制,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建设。
二、评估及督查的内容
(一)政府职能转变情况。对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已明确的转移、取消、下放、加强的职能是否落实到位;有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二)理顺部门之间职责关系情况。部门“三定”规定已明确整合、调整、划转、加强的职能是否落实到位;部门之间是否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部门内设机构之间是否存在职责交叉、分工不明和关系未理顺的问题。
(三)明确和强化责任情况。是否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明确相应的责任和责任追究的措施。
(四)严控机构编制和执行“三定”规定情况。是否存在擅自增设或加挂内设机构牌子、变更机构名称情况;是否存在擅自超编和超领导职数问题,以及机关长期借用人员的情况,采取了何种消化措施;部门机构标牌、内设机构名称是否已经更换;部门机构印章(包括内部对外业务印章)是否已经更换和启用。
三、评估及督查的方法步骤
(一)召开涉改部门评估及督查工作布置会。各涉改部门分管和工作承办股室负责人参加,明确有关政策措施、目的内容、实施的方法步骤和要求,进行发动和布置。
(二)各部门自查自评。政府各涉改部门按照评估及督查内容和要求,及时开展本部门(系统)执行情况自查自评,并开好三个会,即部门自评工作会;部门(系统)机构改革工作情况座谈会并进行部门(系统)自查测评;部门服务对象座谈会并进行服务对象问卷测评。
(三)县评估及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地督促检查。在各部门自查自评基础上,县工作领导小组从纪检监察、组织、政府办、人保、财政、编制部门抽调人员,派出检查组到各部门进行实地督查,重点抽查10个部门。督查内容包括:部门自查自评问卷测评效果情况;部门之间和内设机构之间职责划转和理顺情况;资产处置和档案移交情况;机构标牌(包括内设机构名称)和印章启用更换情况;询问其他有关情况等。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精神,结合海曙实际,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深化政务公开,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
1、加强调研,初步形成机构改革设想。对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部门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将相似或相近的职能进行统一归类,对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出现或强化的职能以及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消失或弱化的职能进行重新界定,初步形成机构改革方案设想。
2、精简整合,科学制定机构改革方案。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借鉴中央、省、市及兄弟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经验,按照规定不突破行政机构限额,进一步完善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经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后,全面组织实施全区政府机构改革。
3、立足实际,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三定”方案。在不突破现有行政编制总数的前提下,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人员编制的余缺调剂,严格按规定核定部门领导职数,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方案,及时加强对新“三定”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4、注重长效,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注重长效管理机制,跟踪机构改革方案的运行情况,深入了解各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相关制度,严格控制行政机构编制,保持“三定”规定的相对稳定,将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行为,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切实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继续深化职能归并改革。
(1)对各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海党办〔〕145号)文件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切实理顺体制机制,确保“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减少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批管分离”运行机制。
(2)扎实推进垂直部门职能归并改革工作,完成工商、公安、质监、国税、地税、环保等6个部门职能归并改革,具体进度安排将积极与市审管办联系确定。
(3)提高部门、事项中心进驻率,将户籍中心、出入境通行证办理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年计划新增进驻行政审批事项25项以上,进驻率达到85%以上。
(4)围绕行政审批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的要求,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一是提高即办件比例。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把一些经常发生,手续办理简单,流程成熟的承诺件转化为即办件,在现有20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即办件事项数。二是压缩承诺件的办理时限,缩短每一个审批事项承诺时间。力争承诺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5天以内,所有事项的实际办理时限压缩到1.5天以下,比平均法定时限提速达78%以上。三是提高中心窗口直接签批办结率。做好新一轮窗口授权工作,使窗口授权到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直接签批事项占发生事项总数的65%以上。
(5)探索试行行政审批目录制,即未纳入政府公告目录的行政事项不得开展审评工作,不断规范行政审批权阳光运行;探索开展iso认证。
(6)深化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全部实行网上审批,即资料审核、领导签批盖章等一律实行网上办理。
2、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创新。
(1)抓好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市审管办进度安排,在宾馆业、金属加工业、机动车修理业、再生资源回收业、餐饮业、洗浴业、文化娱乐业等7个行业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使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2)扩大并联审批范围,完善“+6”并联审批运行机制,发挥其在服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及街道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3)强化企业服务办公室力量,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加强与81890企业服务平台对接,确保5分钟及时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4)加大服务举措创新力度,推行“无午休”服务制度,实行“现场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高服务我区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1)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以“四个率”(即事项进驻率、网上审批纳入率、提前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核心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公布考评结果,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区政府以及反馈至各个部门。
(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注册登记环节中企业归属和属地落户管理制度。
(3)加强对分中心和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的指导。月底前制定好分中心管理制度,从审批业务、内部管理、规范运作等方面加强管理、检查、指导和考核,促进分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月底前完成相关试点工作,年底前出台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三)不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应用”原则,按照“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要求,以电子政务应用为导向,以构建统一的数字海曙平台为目标,加快区域内数字化资源整合步伐,全面推进“313”工程,即基本建成三大数据库,搭建一个统一平台,推进三大系统建设。
1、基本建成自然人库。以社区警务e超市为基础库,依托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依靠制度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由公安分局牵头,区计生、民政、卫生、教育、劳动、房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一个覆盖户籍、婚姻、计生、教育、健康、社保、住房等信息于一体的自然人库。(2月底前完成)
2、基本建成法人库。由工商部门牵头,贸易、物业、安监、街道、公安、财政、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共同做好法人库建设。
3、基本建成地理信息库。为避免重复建设以及系统之间的冲突,全区统一采用测绘院开发的地图,建设好地理信息库。同时,由区府办牵头,城管、教育、卫生、物业、贸易等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扩充地理信息。
4、搭建统一平台。由信息办牵头,区府办、公安分局、工商分局配合,进一步融合地理信息、自然人、法人基础数据库,以共建共享的方式,统筹数据资源,逐步构建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于一体的公共平台。
5、政府管理系统建设。今明两年主要做好“科技促廉”系统建设。由区纪委、信息办共同牵头,区府办、发改、审管、城管、公安、建设、财政、规划、环保等部门配合,建立一个包含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公共资源交易、资产(资金)管理、请示督查办理等内容的电子政务系统及其电子监察和绩效评估系统。力争年底前完成请示督查办理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实时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
6、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在“数字城管”系统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公安、交警、消防、安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设施,建立和完善信息的采集、交换、存储和服务平台,打造一个具有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综治维稳、交通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字城管”系统。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大数字城管项目的前期调研和项目方案。
7、社会服务系统建设。重点做好海曙e生活平台的建设。由区府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在三维地理信息库基础上叠加政府部门、学校、医院、景点、公园、公交、影院、酒店以及人口、法人等信息。
8、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政府信息录入更新速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做好申请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有效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积极探索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
1、完善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1)对考核内容进行归类整合。执行大部门考核,力求以量化考核为主,建立分类考核标准,力求考核程序简化,减轻基层单位负担。
(2)调整完善部分考核内容。在目标设置、内容确定上继续加强对区重点工作的考核,加大对民生事业、人才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
(3)实行分类考核评优。按党群线、政府线等单位或工作相近度进行分类评优,体现类别层次差异性,更具针对性和公平性。考核结果要作为领导班子政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与单位个体考核优秀比例挂钩,考核优胜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并可提高次年的个体考核优秀比例至20%。在安全生产、综治、计生、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重大问题以及目标管理考核中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单位,其个体考核优秀比例酌情减少。
2、完善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
(1)合理分配评优资源。对区管干部和其他干部分层评选,调动普通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2)注重公务员考核科学性。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公务员考核与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防止年度考核对实际不称职人员迁就照顾现象。
(3)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监督反馈制度,要求实行“五公开”(考核程序公开,考核指标条件公开,优秀等次名额公开,量化测评公开,考核结果公开),确保基层公务员对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调整、工资调整的依据,提高公务员的自我完善能力。
三、工作保障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观念作风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上来,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区政府成立服务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型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定期听取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个版本是,在此轮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通过人大审议后,将以商务部为基础,加入发改委的经济运行与价格管理职能、建设部的建筑质量监管职能、国家工商总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标准与质量监管职能,主要负责市场监管和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协调内外贸关系,制定和实施国家贸易政策。
在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看来,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内外市场融合的需求而生的“商务部”,当时并不是大部制的概念。2003年,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将国家经贸委的内贸管理、对外经济协调和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等职能,国家计委的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以及外经贸部的相关职能整合到新成立的商务部,从而让“商务部”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一个重要新名词。
虽然这在后来被看做是“大部制”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在当时,商务部的职能定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内贸+外贸+国际经济合作”上。沈丹阳说,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习惯把商务部当成一个行业管理部门,而它本应该是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管理部门。
“商务部机构设置的弊端已经开始显露,尤其体现在缺乏监控经济宏观形势,及时从宏观角度提出宏观调控建议的职能上,比如对国内市场起着关键作用的粮食、能源等产品的价格调控,国家赋予发改委的职能过多,商务部没有多少话语权。”沈丹阳说。
2007年底,商务部迎来一位与前任风格不同的负责人――前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作为国家主管对外经济的第一大部委,商务部正在通过干部调整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商务部的一位内部人士如是解释。
“新部长在2008年面临的最棘手的任务可能是给商务部一个明确的定位,在管理国内外市场同时,为保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而陈德铭的调任有可能在两部门之间的诸多分歧上起到一定协调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商务部应该像美国商务部一样兼具多种职能。目前,美国商务部的职能包括经济统计、经济发展、海洋与大气管理、电讯与信息管理、专利与商标、技术管理等,集中了我国目前由商务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承担的职能。
而从成立之日起就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发改委,在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面临“瘦身”。按照已经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未来发改委的职责将有一定改变,剥离出其工业行业管理的有关职责,缩小投资审核的范围,下放部分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的权力。
“在大部制改革的设想中,已经提出将发改委的经济运行与价格管理职能划分到商务部。”沈丹阳说。
经济学家朱少平日前就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实质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
从1982年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机构改革,每次都对经济有很大的推进。我的评价是,这次根据十六大《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基本精神,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我们最彻底的、最好的改革。
实际上国家政府职能有两个:一是社会管理,二是资产管理,在我国的政府职能中,由于过去片面强调发展公有制经济,政府及其部门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国有资产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从而使其社会管理职能落在了从属地位。
之所以说这次改革最彻底最深刻,是因为这次体制改革,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行政,同时对经济的管理体现为对资产的综合管理。国家决定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将过去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分离出来,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改变了改革的观念思路:政府营造环境,而非经营者。而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从企业管理转向资产管理,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转变。不再着眼于企业管理,使政府强化了社会管理职能,真正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迈进了一大步。
回顾历次的机构改革,总的来说,政府机关的多次改革撤并设立,虽然意味着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缩小,但不管是直接经营还是间接管理,都没有彻底摆脱政府的企业管理职能,只不过是多一点少一点,基本是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改来改去,改的都是国家与企业关系,政府怎样调控、指导企业。但此次的改革方案,按照十六大报告精神,在总结我国历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曾经由多个部门分别拥有的国有资产(企业)管理职能,被剥离后系统集中交给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原有职能部门不再管理资产,而成为彻底的政府机构,可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营造经营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打击经济犯罪、保护经济发展。
朱少平说:这次在十六大报告指导下的机构改革,在指导思想上有了根本的改变:政府的经济职能以资产管理为中心实现调节而非控制,从管理企业为主转变为管理资产,从管理资产角度出发来处理资产管理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
朱少平说:新的改革思路从根本上倡导、实践、促进了两个原则:
1、政资分开。要把国有资产集中起来统一到国资委,“资”的职能与“政”分开。国有资产管理功能分离后,国有资产的经营和使用机构应完全独立于政府,由国资委委托过去和以后将要设立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包括国有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独立运作,与政府部门,如计划、财政、贸易等部门不再具有直接联系,而新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则专门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更不能干预其他所有制经济组织的活动。
2、政企分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行政,对经济的管理则体现为对资产的综合管理。各职能部门不再有人财物产供销的直接管辖权,只能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约束来促进企业发展,而不能再直接干预。现在政府的两大职能应是:社会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按照新的改革方案,改革发展、财政、贸易部门都要退出企业经营,而其行使的“政”的职能要面向全社会,包括营造经济环境,指导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这些部门制定的各种政策、法律、规则等对任何企业和投资组织都是平等、公开、公正和一视同仁的。都要覆盖全社会,要辐射到全社会。政府职能部门重大政策、规范环境,考虑的是全体经济主体的利益,为他们服务。
政企政资的分开,为从根本上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对于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方式与鼓励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否方向一致,朱少平说:这两种关系,应该说都是单纯的经济关系。由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与国有资产资源分离,不再具备直接干预企业的手段,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集中了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权,负责总量与综合性管理,具体的经营使用国有资产,分别由不同的两类机构承担,同时,国资委不具备影响其他经济主体活动的职能和权限,实际上进一步放开了企业的自,对市场经济的确立具有极大的推动性。
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什么要推出新一轮机构改革?此次改革有何新的特点?对新一轮机构改革如何建立起信心?本文借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就以上问题发表一家之言。
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是哪些力量促成的以往,几乎每次机构改革后总会发生反弹,这是为什么?力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迁都是力的作用使然。以此观之,不难看到,我国机构变迁的所谓“怪圈”背后存在某些“膨胀力”与“精简力”。“膨胀力”主要有三股。一是新生成的社会事务要求政府增添必要的机构与人员以应对。二是在“全能政府”的观念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自理能力微弱,几乎所有社会事务都得由政府包揽。三是,、官本位意识的存在,必然导致英国学者帕金所言的“机构内自我膨胀力”的生成。
还有一种“精简力”也时常在发生着相反的作用。精简机构的动因、动力,主要也有三股。一是,节省财政开支,减轻社会负担。二是,下放中央权力,扩大地方权限。三是,反对,提高行政效率。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这为机构改革增添了新的动力,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再不能像以前那样管得过于具体。诚然,现代市场经济并不全然排斥政府作用。问题是,以往的“全能政府”必须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主要应加强宏观调控以及社会服务、市场监督等方面的职能。我们对新一轮机构改革的信心,最根本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推动机构改革的新动力。
机构改革的阻力有哪些一些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无法有效地承接政府转化而来的职能。即便从政府手中接过了自,也苦于“找不到市场,回头找市长”,“别了婆婆,重新拜婆婆”。结果导致已经转化出去的有些职能逆向“倒转”回政府。企业、市场机制的构建与政府职能转变是互动的。政府若不转变职能,不深化机构改革,企业及市场机制就不可能走向成熟;而企业及市场机制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也会成为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阻碍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改革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要转变职能,就会触及到行政机关里的人。一是有些官员在观念上的跟不上。即使观念上能跟上,他的行政行为方式是否跟得上?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行政职能背后是权力,权力背后是什么?是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职能就会触及到官员的个人利益。这是一股不易消解的阻碍力。
因此,源于体制与人的两种阻碍力之存在,依然会使机构改革步履维艰。但另一方面,此次机构改革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要真正“遵从国际通则”,这会迫使我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国际通则带来的外部压力与动力比起内部的更大,也许就更有效。
如何理解深化机构改革的多重影响力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但也不能单兵独进。若没有行政法制、行政监督体制、行政决策体制、行政人事(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机构改革也难以取得效果。为此,除了机构改革本身以外,还应重视深化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根据和编办【2012】1号文件通知精神,我局认真对照目标任务和考核内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领导对待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抓,确定办公室2名同志专门具体负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我们已经建立了本部门(单位)机构编制基础资料,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的编制基础资料,以及工作资料库等。能够贯彻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能够积极配合做好机构编制各项监督检查及调研工作。
二、严格政策落实
我局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2010年8月,县政府批复了我局的“三定”方案,我局严格按照该方案的定职、定责、定人员抓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不擅自扩大或者缩小职责范围和权限、不干预下级职责配备、机构设置或者编制、领导职数配备等。
三、落实管理措施
2011年10月下旬,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了体育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清理规范方案,进一步加强机构管理和编制管理工作。在机构管理上,我局机关1个,下属事业单位1个,即县业余体校,都是财政全额拨款。我们不擅自提高机构规格或变更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不随意加挂牌子、增设内设机构,不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或者下属机构领导干部,不擅自设立、撤并二级机构,变更机构性质或名称。在编制管理上,我局机关编制核定7人,其中领导职数3人,内设机构2个,一般人员4人。实际人员9人,其中领导3人,一般人员6人。县业余体校编制9人,实有8人。实行实名制管理,不擅自超过核定的编制使用工作人员。不擅自从基层或外单位借调人员。不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混用、挤占、挪用或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编制。在空编的情况下,按规定使用临聘人员。按规定及时办理人员进出编制审核、注册手续、无“吃空饷”现象发生。
四、坚持日常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按规定和程序及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年检、注销登记工作。不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情况报告、数据统计上报工作,不伪造、篡改、虚报、瞒报机构编制数据、信息。按要求及时完成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工作。
温州金融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改革之后,能避免类似吴英的悲剧和争议吗?
从温州金融改革12项主要任务看,改革方案的主要突破是明确将民间金融纳入主流融资体系。这意味着长期处于“地下状态”暗流涌动的民间资本,有望走出阴影,开启阳光化之路。
另一个重要看点,是民间资本也可以参与设立金融机构。不过可能是出于稳妥考虑,温州金融改革方案并未直接允许民间投资开银行,而是谨慎表述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促使温州金融改革方案在短时间内获批出台,主要有两个背景:首先当然是近期出现的民企老板集中出走现象。这不仅制造了大量呆坏账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令维系巨额民间借贷的信用体系濒临破产。如果民间借贷这扇门再被关上,其他正常经营的民营企业,也将面临拆借无门的困境。更宏观的背景是,在温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民间资本十分充足,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大量进入虚拟经济领域;与此同时,大量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借贷无门。
实际上,温州等地的民间金融一直存在,且规模惊人。民间投资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也已经大量出现,只等政策规范,引导其走向阳光化。民间资本宜疏不宜堵,金融体系多元化势在必行,就此整个业界和主管部门已达成共识,分歧可能只在改革的步骤和力度。
温州率先试点,当然与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金融的问题表现得最突出有关。但是,民间借贷问题,绝非温州一地的问题,因民间借贷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沿海其他地方甚至河南、内蒙古等内地也已经显现。温州金融改革是在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探路。
对于温州金融改革,嗷嗷待哺的民企看到了民间金融阳光化和金融体系多元化的美好前景,但对于一些抱有更高期待的人来说,依靠金融改革催生民资银行、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实现利率市场化等目标,都没有得到明确回应。
当然,“稳妥”也是有理由的,民间金融存在的大量问题,大量无法偿还的债务,不会随着放开就自动消失,金融风险和监管难度也在加大。
中央层面推动金融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金融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将难以驯服的民间资金纳入规范化、公开化轨道;同时,希望引导这些资金更多进入实体经济,为长期融资难的民营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然而,摆脱“地下运转”的民资,不一定会自然流向实体经济。民间借贷合法化之后,如果资金继续大量涌入炒作和资本运作领域,支持实体经济的初衷无法实现,反会招致民间热钱“绑架”国家政策的质疑。
关键词:质量检测系统 标准的制定 标准的完善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质检系统标准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质检工作的日益完善不仅要求我们要不断的修正质检系统的标准,而且要积极推动节能认证工作,提高准入标准,设立科学合理的认证和检验标准,加强各个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从而保证我国质检系统标准制定的正确性和提高质检系统的完善程度。不仅如此,还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服务措施,顺应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形势,进行质检机构的改革和完善,从而保证我国质检标准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为我国全体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保障。
一、制定正确的质检标准,从而为我国各项事务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制定正确的质检标准要求我们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质检标准,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仍处于质检事业的初级阶段,各项质检系统仍有待提高和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质检标准的探索。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够获得长远深刻的发展。
1.保证质检标准的时代性,为我国各项事务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正确的制度保障
制定正确的质检标准,我们要对现有的质检系统的标准进行不断的修正。因为质检标准是依据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状况所制定出来的,所以质检标准具有时代性。要保证质检标准的正确性,就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将原有的质检标准同具体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同具体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检保准的可靠性、合理性和时代性,才能为我国各项事务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正确的制度保障。
2.提高质检标准的准入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服务
制定正确的质检标准,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质检标准的准入性。一种商品能够进入市场或者一项活动能顺利的开展,首先要符合市场准入的标准,只有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够拥有实施的前提。这就说明只有真正提高质检标准的准入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个方面的质量的提高。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将质检准入的“门槛” 抬高,才能保证事务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服务。
3.加强各个方面的沟通和协作,保证我国质检系统标准制定的正确性和提高质检系统的完善程度
质检工作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需要同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的。质检工作的开展和提高需要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质检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政治制度作为法律保障。只有明确的法律作为质检系统的法律基础,才能保证质检工作的合理合法性,才能够保证质检工作的顺利的开展。
质检工作的开展其次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商品等一系列经济事物,只有保证质检工作服务对象的充分性,才能够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质检工作的标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当前所探索出来的质检标准,才能够认识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质量问题。只有将质检工作同社会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才能够保证我国质检系统标准制定的正确性和提高质检系统的完善程度。
二、全面加强管理,保证我国质检标准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质检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的加强管理,加大监督的力度。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顺应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形式,进行质检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保证我国质检标准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1.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服务措施,提高质检标准
对我国各项事务的监督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质检工作的开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加和支持。质检工作不仅要求相关单位对社会各项事务的质量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控制,加大监督的力度,保证质检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要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质量监督的积极性,从而扩大质检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保证质检工作成为全民性工作,从根本上加大质检工作的力度。
2.顺应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形式,制定符合时展的质检标准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社会历史状况,不同的社会历史状况制定不同的质检标准,服务不同的社会事务。质检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我们要顺应历史的发展,顺应国家的发展和改革的形式,根据具体的实际进行不同的质检标准的的完善,质检机构的改革。
3.根据不同的国家机关体质的改革,相应的进行质检机构的改革活动
事业单位的改革同国家机关的改革具有性质上的区别,质检机构的改革属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范围之中。由于质检机构改革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质检机构改革前对质检机构的现状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质检机构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体制。
作为事业单位性质的质检机构相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企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正是由于这一有利因素,质检机构成为许多人就业的最佳选择。但是根据目前我国的就业状况和质检机构的人员饱和程度来说,很难为缓解就业压力做出很大程度的贡献。质检机构中不乏“一月混到底”的工作人员,这就要求质检机构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我们需要的是一场震撼灵魂、动摇“铁饭碗”的深刻变革。只有充分的运用改革和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够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我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4.探索有力改革方案,推动质检机构的改革和完善
对质检机构改革方案的探索需要运用全体人民的智慧来共同完成。质检机构改革的基础是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质检机构的改革不是单一的本身改革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各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从而使质检机构的改革拥有组织保证。
通过质检机构改革方案的探索和实施,使得质检机构管理向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探索出了所长负责制,而且还出现了科室承包制。通过不用方式的责任划分,不仅使员工的责任感有所增强,而且增强了质检机构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风险意识。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中各项事务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质检部门我们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只有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办事的能力和效率,才能更快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们不仅要同过各种科学合理的途径进行质检规律的探索,而且还应该全面的加强管理,立足于整体,立足于实际的进行探索。质检系统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要遵循时代的发展规律,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遵循与时俱进的要求,顺应时展的步伐,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现实,根据现有的认识和规律制定出符合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的质检系统标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进行质检标准的探索和完善,最终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提高我国各项事务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今年是质检系统工作新的起点.标准生活[J].2010(01).
[2] 黄健.质检业务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 铁道技术监督[J].2005(09)13-14.
[3]王晓峰.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质检机构改革浅议.
第一节 政府扩张的进程
在最近一个世纪里,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同时政府的规模和范围也大幅度地扩张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如此。OECD国家政府规模扩张尤其突出。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规模自60年代以来也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人们日益感到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行为关系到人们的祸福,人们也越来越关心政府的规模和效能。
1997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以叙事笔法描写了加拿大人和象牙海岸人的感觉:
一个世纪以前,一位加拿大农民和一个象牙海岸人可能会感觉不到他们与政府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之间更是没有一点关系。政府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只是体现在它提供一些传统的公益物品,比如法律和秩序以及基本的基础设施,并从他们那里征集税收。
今天,政府已明显地扩大了,而世界却变小了。那位农民的后裔送他们的孩子到政府办的学校上学,从政府扶持的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护理,他们依赖于公共提供的服务,也还能从政府对他们所购买的种子和化肥或出售的麦子或咖啡的价格控制中受益。
政府规模的扩张,并非一日之功。说起来,这一进程实际上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公认为是“小政府”的时代。在19世纪时,在理论上来看,大家都承认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关系,只涉及国家利用公共资源来提供重要的公益物品,以提高个人的生产率。比如国防等公益物品以保证个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使公民获得足够的教育,并执行契约。但从事实来看,即使19世纪时代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实际作用也超出了最低限度政府的框架。在那时,欧洲、日本和北美地区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确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自由主义以及对政府不信任,是美国政府的基本框架,美国是产生并信奉“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格言的国度。但即使在19世纪时期的美国,政府实际上也起到了促进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如19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帮助建设了全球第一条电报线路,从而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美国政府自1863年开始实施《莫里尔法案》,帮助进行农业研究与技术推广;1785年和1787年的《西北法令》使政府承诺支持教育,并将出售某些土地收入用于该目的,在1863年,联邦政府帮助建立了公立大学制度;1863年,国会通过了《国家银行法》,建立了第一家全国性的银行监管机构。在后来的若干年里,政府建立了联邦储蓄制度即美国的中央银行,以及一系列公共金融中介机构;美国政府还修建跨州的高速公路以及支持修建铁路,这也有助于美国市场空间的扩张。19世纪末,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即使在号称是小政府时代的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府规模与范围实际上并不限于小政府理论所界定的界限。
不过即使如此,19世纪时代各国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依然是非常有限的,国家尤其在收入再分配方面的功能非常有限。欧洲的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私人慈善活动实现,政府的税收制度只限于关税、国内消费税、垄断行业税和商品税,法国和英国自18世纪就开始征收所得税,但并不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方面。
政府规模与范围的扩张,是20世纪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促成的。1917年俄国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国家。30年代大萧条,使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面临崩溃的厄运,导致了世界各国政府采取种种措施进行反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世纪建立的殖民体制土崩瓦解,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发展的努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开始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经济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福利国家实践。
在这些因素影响之下,世界各国的政府规模与范围都大大地扩张了。在这些国家中,计划经济国家的政府无所不包,并且因此而获得了“全能国家”的称号。福利国家次之,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规模虽然比不上前两者,但也有很大的扩张,对许多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政府规模和范围的迅速扩张,导致了很多病症。到70年代,问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所有的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缩减政府规模,收缩政府范围的变革。计划经济国家因此而开始了市场化的变革,不管是渐进的还是激进的。除了极个别例外,如北朝鲜、古巴等,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都放弃了计划经济的做法,开始了亲市场的策略。有迹象表明,北朝鲜和古巴,也即将采取亲市场的改革。许多福利国家也开始了国有企业私有化、公共服务市场化为内容的新公共管理变革运动。而六七十年代采取国家主导发展模式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开始转变为小政府模式。市场化,以市场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成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行动。到90年代,世界各国政府继续走亲市场的发展道路,并且开始注重制度的激励效应。
那么,何谓政府的规模与范围呢?如何确定政府的最佳规模与最佳范围呢?这一问题,恰恰是世界各国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各国政府进行政府改革的核心难题。
第二节 政府规模的数量和质量
政府是过大,还是过小,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这就需要进行量的考虑。这就好象是给人称体重,先需要确定到底有多重,然后才知道是太重了,还是太轻了,根据需要来减肥或者增加营养。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个质的问题,人的健康状况到底是好,还是坏,不仅仅取决于是肥胖还是瘦小,可能还取决于其他指标。前者就是政府的数量问题,后者则是政府的质量问题。
一、数量指标
衡量政府规模的数量标准有许多指标,一是公务人员数量指标,二是机构数量指标,三是财政指标,四是公务指标。人们也是从这些指标意义上来评判一个政府的规模的。
1.公务人员的数量
从公务人员数量指标来看,政府工作人员数量越多,则政府规模越大,政府工作人员数量越少,则政府规模也越小。由于各国人口不一样,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人口规模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国际或者跨时间的比较时,人们常用政府工作人员占人口的百分比、占总就业人口的百分比来比较政府规模。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政府规模太大,就意味着政府工作人员过多,相应的改革办法就是精简人员。反之,则说明政府规模过少,公共行政不足。因此,公务人员数量指标除了绝对数量之外,还可以用官民比、公私就业人员比来表示。后者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人口规模的地区和国家的政府规模。此外,也可以用官地比,即每一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多少官员,考虑到人口密度,还可以每一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进行加权;如果考虑到经济发展程度,还可以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加权;如果考虑到公务人员的工资,还可以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加权;如果考虑到公务人员的学位,甚至可以用公务人员的学位进行加权,计算公共人员的教育水平是否存在浪费或者不足现象。
中国历次精兵简政的政府改革,实际上都是这一意义上的政府规模改革。根据这一指标,1995年中国全国总人口121 121万人,全国从业人员人数68 910万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数1 027.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85%,占全国从业人员人数的1.49%,其中国家机关93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78%,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36%。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规定,国务院机构定员共精简20%。
美国政府也曾经以此来判断政府规模的大小,如查尔斯·比尔德写道,1933年联邦政府大小机构的文职雇员有50多万人,1938年增加为84万,1943年激增为300万。政府中人浮于事。进入90年代以来,克林顿政府也以裁减人员为缩小政府规模的标准,到1997年,他精简了28万人,从而实现了1993年改革方案的目标。
2.机构数量
机构数量也经常是判断一个政府规模大小的常用标准。它意味着一个政府内部所设机构的数量越多,则政府规模越大,所设机构的数量越少,则意味着政府规模越小。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人们说政府规模过大,他们就会用机构林立、机构臃肿等字样来进行描述。相应的改革措施就是合并政府机构。机构数量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计算,一是横向规模,比如一个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数量。二是层级规模,比如一个政府上下级组织的层次。三是综合指标,包括横向规模和纵向层级规模,综合计算。
中国政府历次精兵简政改革也包括精简机构的改革,但精简政府机构一般只倾向于考虑横向规模。如1982年3月8日进行了机构改革,精简机构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少到61个。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改革方案,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少到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少到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少到44个。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7个,组建、新建6个,更名1个,国务院组成部委为41个(含国务院办公厅),比原来42个减少1个。国务院直属机构13个,办事机构5个,共设置18个,比原有44个减少26个。这样,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18个,共设置59个,比现有86个减少27个。国务院非常设机构也大幅度裁减,由原有的85个减少到26个。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均没有考虑到机构的层级结构维度,也许正是这一原因,各次机构改革方案均没有考虑到如何精简国务院的层级结构,并且无意之中还增多了部委与总理之间的中介机构,如国务委员,也增加了副总理的职数。
1998年3月国务院决定再次进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精简15个部、委,拟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3个部委、保留22个部、委、行、署,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的共有29个部、委、行、署,它们是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这次机构改革也没有考虑到机构的层级维度,自然也没有考虑综合指标。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因机构林立、机构臃肿的原因,进行过机构改革。比如美国在50年之前,就进行过一次较大的机构改革。当时,美国政府部级单位很少,只有十几个,但独立执行机构却很多,这导致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能重复和混乱等问题。美国独立机构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1883年建立三人文官委员会来独立执行新的功绩制,1887年仿效这一先例建立了洲际商务委员会,负责管理铁路。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时,一共才20多个委员会、署和局。自1933年起,美国国会开始接连建立许多具有很大行政权、财务权和管理权的联邦特别行政机构。而且国会还不以自己建立的机构为满足,还授权总统建立其他独立的机构,并授予其一般的和特殊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局、署和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通常以其开头字母闻名,如NIRA(全国工业复兴署)、AAA(农业调整署)、SEC(证券交易委员会)、TVA(田纳西河流管理局)、WPA(工程进度管理署)、NLRB(全国劳工关系局)等等。到最后,用命名这些美国政府的‘字母机构’的字母简直都搭配完了。“由于旧的编制添加了许多机构和雇员,老的机构又一分再分,国会往往很少注意或根本部注意它所授予的新的职能与已经承担的老的职能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飞速的发展和缺少规划,结果联邦行政工作的特征就是混乱、重复、浪费以及权力和管辖权的冲突。”在这一背景之下,美国开始了新的行政改革设计。其中涉及独立机构的改革设想的主要内容是:将全部或接近全部五花八门的政府办事处、机构和机关合并为少数几个大的部,每个部各由一名负责的部长领导,部长又向总统负责。将所有性质相同或相仿的政府职能并入同一个机构或机关,以防止权力重叠和工作重复。将一切机构按照各自工作的性质加以分类,并成立一个文职人员管理局或人事局来选择条件合格的人去做各种要做的工作。
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的话,其结果将是彻底取消独立机构,把所有行政部门变成彻底的官僚性质的部门体制。战后美国各届总统实际上也在努力这么做,他们都试图精简这些利益狭隘、独立的组织建制,不过由于三权分立的体制的原因,总统们并没有完全取消独立的行政机构,独立执行部门的数量依然很大。几经折腾,当代美国公共行政体制实际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几乎全能的总统,二是数量少(仅十几个)且没有多大权力的部,三是大量的规模大、权力大的独立执行局。
1987年,澳大利亚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合并政府职能,整个中央政府的部的数量从28个减少到18个,许多政府部门合并到一起,从而产生了超级大部,如外交和外贸部,教育、就业和培训部,交通和通讯部。建立大部体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想通过减少部门数量使各部部长进入内阁,从而在总体上改善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机构迅速膨胀,也往往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问题被报道。并且往往与前面所说的人浮于事相提并论。1997年世界银行以专栏形式报道了孟加拉国政府机构迅速膨胀的事实。该专栏说,自从1971年独立以来,孟加拉国政府的规模实际上增加了一倍。20年间从21个部增加到35个部,1990-1994年间,局、署从109个激增到221个。1971年,公务部门雇员为45万人,1992年接近100万,每年增加3.6%,而同期人口增长率只有2.5%。公务员的工资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高层官员。常务秘书(最高级公务员)的实际基础工资自1971年以来下降了87%。乌克兰政府也是机构林立的典型。1991年独立之后,乌克兰建立的中央政府机构反映出许多前苏联体制的特征。决策仍旧高度集中,部长会议机构依然负责制定政策,协调和支配中央政府各部的工作。中央政府的机构仍旧很多,有110多个,它们的职责常常重叠,责任范围划分不清楚,整个结构臃肿,很难协调,决策拖拉,透明度不强。所幸的是1996年7月通过新宪法之后,乌克兰政府已经开始了改革进程。
3.财政指标
财政指标是最常用的政府规模衡量指标。政府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是公共财政学统计政府规模的指标。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总支出越多,政府规模就越大;政府总支出越小,政府规模就越小。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中国政府很少用财政支出指标来判断中国政府的规模,这为只做表面文章的政府规模改革提供了机会。如精简政府的人员规模,往往只是在形式上做文章,精简掉的人依然在“公共部门”工作,唯一的区别是他们只占用企业编制或者事业编制。
财政指标既可以计算绝对值,可以计算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可以计算财政支出相对于可用财政的比例。如果考虑到公务人员的人头经费,还可以计算公务人员人头费在可用财政中的比例。中国政府历次改革在要求进行人员精简时,多次强调的理由是人员太多,吃掉了大部分财政,是“吃饭财政”。1998年机构改革也强调,现在要科教兴国,但是科教兴国需要钱,目前的财政是吃饭财政,因此要精简人员。
不过,计算财政支出规模,一般只计算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这是用得最多的比例。目前,发达国家的政府规模都比较大,一般都在50%左右,从30%到60%不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规模一般都较小,一般都在25%左右。
表2.1列出了OECD国家的政府规模。由表可以看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规模有很大的差别,但一般都在50%左右。如表2.1所示,美国政府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33%左右,英国政府则一直在43%左右,德国政府一直在48%左右,1994年以后已经增加到50%以上,并且根据德国行政学者布尔教授的看法,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到59%左右。瑞典、丹麦则在60%以上。这说明,发达国家的政府规模都比较大,一般比发展中国家要大一倍左右。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转轨国家的政府规模也有很大的差别。在中东欧(CEE)国家和新独立的前苏联共和国(NIS),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预算以及所谓预算外资金拨付的政府开支总额,1989年平均占GDP的将近一半,几乎等同于富得多的国家的水平。1994年,CEE国家的平均开支占GDP的比重下降到45%,NIS降到35%。在波罗的海国家和其他NIS,目前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名义政府开支为改革前的一半或更低。在中国,政府规模自1978年以来有大幅度的缩小,1994年政府开支总额不足GDP的20%。越南的政府规模正在扩大,超过了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政府规模与经济改革的进程情况似乎也没有多大关系。在自由化和政府改革进展都很快的国家,既有大政府,也有小政府。如在维谢格拉德国家,1994年政府开支超过GDP的一半,而在智利、哥伦比亚、韩国、泰国和土耳其,这一比例平均只有20%多,而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等同或略高于维谢格拉德国家。而1994年的波罗的海国家和罗马尼亚国家的政
表格2.1部分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1970-1994)
国家 澳大利亚 英国 比利时 加拿大 德国 美国 法国 日本
1970 - 37 42 34 38 31 39 19
1975 31 44 51 38 48 33 43 27
1980 32 43 59 39 48 32 46 32
1985 37 44 62 45 47 33 52 32
1990 35 40 55 46 45 33 50 32
1991 37 41 56 49 48 34 51 31
1992 38 43 56 50 47 35 52 32
1993 34 44 57 50 48 34 55 34
市医保局:树立“六个意识”打造廉洁高效医保队伍
按照《建德市机构改革方案》,我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市政府直属机构,整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物价局)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药械集中采购和监督管理职责。
挂牌后,市医疗保障局当前将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搭建队伍,尽快完成人员转隶工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规定制定部门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把工作队伍建立起来,让工作机构运转起来;二是平稳“接棒”,医疗保障局涉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职能职责和业务工作的划转,我们将主动对接、加强协调、充分沟通,平稳交接各项工作;三是转变职能,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职能职责,尽快转变工作角色,迅速融入工作岗位,切实推动我市医疗保障工作发展。
下一步,市医疗保障局将努力建成更加公平、更加成熟、更加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适应国家和省、市各项改革需要;二是推进医疗保障服务创新,大力探索和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三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注重医疗救助扶贫;四是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市医疗保障局将秉持改革初心,立足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职能,紧扣医疗保障事业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围绕建立更公平、更成熟、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真抓实干,奋勇前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1月,山东省编办完成了对全省17市2012年度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考核。从考核情况看,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编委决策部署及省编办工作安排,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调整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加大监督检查和事业单位监管力度,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一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进行。各市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制定印发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认真做好事业单位清理工作,严格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模拟分类,为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顺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评估工作。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要求,各市制定评估方案,健全评估指标体系,认真组织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评估工作。三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入。有关市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精心组织落实改革方案,保证了改革工作扎实推进。淄博、临沂市在抓好省确定的试点镇改革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改革试点,分别制定市级试点镇改革方案,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组成检查组对有关区县进行专项督导,推动了改革深入开展。四是其他改革创新稳妥进行。各市结合实际,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青岛市建立蓝色经济发展协调机制,赋予经济功能区市级和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促进了重点经济区域发展。潍坊市创新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保障了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德州市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强镇,协调有关部门下放市级项目立项和建设领域审批权限,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二、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一是全面完成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各市按照核查工作部署要求,集中工作力量,规范工作程序,认真完成了机构编制核查任务,实现了机构编制底数清、人员编制性质清、财政供养人数清、主管部门归属清、分类管理责任清的“五清”目标。二是认真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各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厅字〔2011〕22号、鲁厅字〔2012〕13号文件具体意见,加强机构编制审批管理,行政机构总量和行政编制总额没有突破,事业机构编制规模得到较好控制。三是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成效明显。各市结合实际,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有效管理方式方法,推进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科学发展。淄博市积极开展市直部门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进行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审核,威海市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严格规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管理工作通知,有效预防了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的发生。东营市围绕城市规划管理、监察和招标投标等事项,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分工,加强了部门间协调配合,强化了工作责任。泰安市印发推行职能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有关要求,督促市直各部门建立工作日志制度,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莱芜市调整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水利渔业、财政等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优化了部门职能配置。四是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市结合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机构编制信息系统建设进度,规范信息采集、录入和审核程序,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均实现入库管理。烟台市积极完善实名制管理系统,实行编制使用和人员增减网上办理,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效率。临沂市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实名制信息采集、更新、使用管理。滨州市加强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实名制管理台账、手册、卡片和数据库的同步更新。
三、事业单位监管取得积极进展。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27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大力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积极探索监管制度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事业单位监管水平。目前,绝大多数市成立了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建立起了编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考核工作机制。东营、潍坊等市制定出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在市直单位开展了考核工作。济南、烟台等市制定登记管理现场核查、年度检查、法定代表人约谈等制度,完善了监管工作机制。德州、菏泽等市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更名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为做好事业单位监管工作创造了条件。
四、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市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市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组织完成了对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考核工作;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协作配合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检查等专项督查活动;将机构编制管理法规纪律列入干部培训课程,积极开展宣讲活动,增强了参训人员的机构编制法规纪律意识。济南市扎实开展党群部门执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区县实名制工作等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夯实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基础。青岛市在市规划局等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开展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的参考依据。枣庄市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体系。济宁市开展编制使用情况跟踪检查,规范约束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行为。日照市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名称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督促整改了学校名称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聊城市探索推行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管理责任审计制度,有效预防了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考核中也发现个别市未严格落实编制使用审核制度,个别机关事业单位存在超编进人行为,部分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科研和宣传工作较薄弱。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已责成有关市进行认真整改。
关键词:编制 机构 考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