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

时间:2022-08-20 18:5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舞蹈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舞蹈教育

第1篇

1.如何在舞蹈教育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启情。幼儿审美具有情绪性的特点,即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易于欣赏美、产生美感;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对美的事物反应差,甚至产生反感。所以,要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必须时刻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

首先,要注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易为幼儿理解的舞蹈作品。其次,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可以形象性的语言、图征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对该舞蹈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积极情绪,然后再教舞蹈,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喜欢学习,更重要的是易于幼儿感受舞蹈动作的美,并表现、创造这种美。再次,在教学活动中要用形象化的的语言讲解舞蹈动作的要领,切忌搞机械训练。

导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蕴含了丰富的美的内涵:有人体动作的美、有队形的美、有服装的美、有音乐的美、有歌词的美……可以说,舞蹈美包括了音乐美、美术美、文学美。故而幼儿园可组织舞蹈欣赏的活动,引导幼儿采用多通道感知的方法,多方位的欣赏舞蹈中的美。比如电视节目中幼儿的成品舞蹈或成人的动作;评一评舞蹈中的服装、道具美在哪儿;说一说舞蹈音乐的感觉……久而久之,孩子们能积累大量关于美的直接经验,更重要的是应引导他们把这些经验迁移到舞蹈的创编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审美素质。

2.在舞蹈教育中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

首先,舞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对幼儿的要求兼有音乐欣赏、动作协调及空间识别等诸多方面。所以说舞蹈学习实质是左脑在"体操",它对右脑的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就为人提供了发展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因为艺术教育给孩子们的"知觉促动"会促使孩子们以其自身的能力对艺术进行把握、阐释、解疑和改进。遵循这一原理,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让孩子机械模仿的陈旧模式,而努力把教学过程变成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

此外,舞蹈教育中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造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达的创造的自由,对有创意的幼儿更要经予鼓励。

3.利用舞蹈教育提高幼儿的生理素质

第2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儿童时期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3-57.

第3篇

关键词:儿童舞蹈教育;教育方法;教育目标

随着年龄以及阅历的增长,加之舞蹈专业的系统学习,舞蹈实践与理论基础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促使我对舞蹈艺术有了更多的体会和个人的见解。

仿佛天赐良机,暑假期间我义不容辞地参加了启蒙老师主办的儿童舞蹈学校教育活动,本着学习和实践的态度进行试探性教学,这为我将来从事舞蹈教育事业做了简单的铺垫,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很快三个月过去了,它留给我了一些需要仔细琢磨和探究的教学经验。恰巧本学期,学校为我们配备了舞蹈理论课程和与舞蹈相关的一些列讲座,这让我有机会用理论对这些“难得的教学经验”进行解读,通过多方面思考,我把这份宝贵的经验进行了整理、总结。

用人类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应采用不偏不倚的态度,那么对于现阶段儿童舞蹈教学体系的规范、整齐、统一、高难度技巧已成为一种定向培养目标,但儿童舞蹈教师可曾想过,扼杀孩子们的自然性和个性是否就是成功培养的唯一选择。提出这样的观点,我诚惶诚恐,毕竟,学生理论知识还不够成熟,但作为未来舞蹈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对舞蹈教育事业发展提出质疑,并义无反顾的将其进行到底,请老师给予严格的批判和衷心的建议。

一、以自然为美

美是万物的灵魂和法则,凡是和这灵魂或这法则和谐一致的也就是美的,所谓“丑”就是与这法则的和谐相背离的。那么,就儿童而言,我们总会用纯真、天真来形容他们,深层意义也就说他们是自然的,我们还知道,往往孩子才说真话,那也是因为他们自然。孩子本身就是自然的,自然才是美的本质。

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纯真的笑脸时,我知道他们渴望的是自由,希望通过舞蹈使内心的自由感外放,可最后他们却失望了,带着遗憾走出教室,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由于配合舞蹈事业发展,开始专业舞蹈训练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从儿童阶段就开始进行专业体系训练,为了培养舞蹈高水平、高技术人才,教师不得不对儿童阶段舞蹈爱好者进行施压,他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就是“接触舞蹈越早越好”,于是,教师开始了他们严酷的训练,在儿童的思想启蒙阶段就霸道地抽离了他们自然的灵魂,强加于我们所谓的造型美。当孩子们用舞蹈进行表现时已全无自我可言,他们表现的是舞蹈化的木偶,具有我们所谓的美感。我们强行灌输的是我们想要的姿态、美感、形象、动作,而非孩子的真实表现,渐渐地他们被人造美同化了,同化成只有我们能看懂的那种舞蹈。孩子的自然性被我们无情的剥夺了、扭曲了,凡是种种可怕的扭曲,都是和孩子自然地动作格格不入,而孩子的自然动作本来是应该受到合乎原则的合理引导。我们应该倡导,跳出适合儿童线条优美和谐的体态,跳符合他们年龄、他们思想、他们向往的东西,而非可以的模仿,迎合现代成年人的审美需求和眼光。请不要扼杀孩子们纯真的青春,让他们跳出生活的甜蜜和意义、跳出白鸟的飞翔、波浪的起伏、树枝的摇动、内心的自由,为我们显示儿童躯体的神圣和美好吧。

二、以解放天性为训练目的

现代舞训练通常讲究解放天性,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很多人喜欢现代舞也是因为它比较自由。同时现代舞也强调自然美,自然的就是美的。我们知道舞蹈教学的启蒙阶段非常重要,在此阶段是强化学生的意识,是引导学生走正确方向的关键时刻,所以要特别重视这关键时刻对儿童的培养。对于儿童舞蹈训练,应以解放天性为目的。儿童阶段是人生中最自然地阶段,他们的美是不可模仿和代替的。此外,儿童对于启蒙阶段的记忆尤为深刻,他们会认为老师给予的就是正确的,并会努力朝老师要求的方向发展,在这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而达到老师满意的程度,往往他们的天性还没有发挥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所以保留天性、解放天性有助于培养未来舞蹈美感品格的形成。强调个性的解放,而非一板一眼的训练方式,这样的训练必须符合他们自己的意愿,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心情愉快而又孜孜不倦地去完成它,每一种训练不仅是一种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是目的本身,这目的就是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变得欢乐而完善(毕竟,童年对于儿童来说是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应该讲究人性化教育,把他们训练成舞蹈木偶那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舞蹈的表现不能像体操那样仅仅是外部的身体动作,而是要通过这样的动作进一步表现出人的思想和感性,传达出自己的心声才是舞蹈的真谛。

在中专和本科生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学生不会跳舞,所谓的不会跳舞就是只会用手臂和腿,而缺少灵魂感知。他们的身体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没有发掘出身体的奥秘,甚至可以说,在他们的头脑中就没有这样的概念,他们不会想象,不会感受,不能进行心灵的体验,这是儿童舞蹈启蒙教育的缺失,是一种无感情教育的必然结果。舞蹈要有灵魂,如果舞蹈没有灵魂的注入,那又与体操何异呢?这样的例子理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尤其是未来从事舞蹈教育者,更应注重培养儿童解放天性,不要随意扣押他们的灵魂,要教会孩子用灵魂去感受,感受自然,感受舞蹈,使自然与舞蹈巧妙结合,达到逐渐形成使用灵魂与身体相统一。

三、主张个性张扬

在儿童舞蹈教育阶段,强调个性张扬也是尤为重要的。舞蹈教育立志于培养全方面人才,而非仅限于群舞演员。课堂上老师总是要求孩子们整齐划一,但适当的应该强调个性张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人与人的不同区别,想培养不同类型的舞蹈演员一定要从孩时抓起,保留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充分的张扬,使他们享受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魅力。我们曾收到过这样的夸奖“中国人的模仿力超强”。这是我们的悲哀,我们不想模仿,我们更想创造。这要求我们首先就应该重视创造性教育,这种教育应从头梳理,回归到儿童舞蹈启蒙教育。课堂上,增加孩子个性创造能力,尽量避免“同一化”训练,使孩子个性得到解放,保留孩子们纯真、自然地天性。作为儿童教师要注重研究儿童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儿童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儿童进行舞蹈思想教育。尝试采用创新模式,可以尝试让孩子随着音乐无拘无束地舞蹈,并在舞蹈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以实现新课程标准中“通过舞蹈直观的艺术感染力来丰富孩子的艺术体验,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的儿童舞蹈教育体系目标。此外,儿童教师应充分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舞动的美,去感受自己舞动的美,从而最终舞出最美的自己。让孩子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得感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使孩子从小就感受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让他们在自主舞蹈中张扬他们的个性吧!

希望通过这样的启蒙培养,能够让孩子们在未来的舞蹈发展中,把符合舞蹈艺术发展与保留个性相统一,避免形成只会模仿,而无创造性的舞蹈者。在儿童舞蹈教育阶段强调个性张扬有助于创造性的开发,儿童教室的正确培养可以为未来舞蹈个性创造打好基础,为舞蹈界创造出不同种类、不同题材的舞蹈作品。可见儿童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的重要阶段,儿童舞蹈教师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为培养孩子未来的创造性,就放手去开发他们个性的张扬吧!

儿童是朝气蓬勃的。他整日欢跳从满着运动的渴望,儿童的成长,以及他的各种活动,都具有一种和谐的节奏,显示出蓬勃向上的生命,为了使儿童对舞蹈有所理解,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趣味和能力加以自然地引导,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流露天性。这样,他的身体就会变得像精神一样,能以动作表达思想感情。让儿童像儿童一样地跳舞吧,不要把“不和谐”的东西强加给他们,应该让儿童的舞蹈表现儿童的心灵,表现出那种属于儿童独天的天真朴质的美,那种带着青春的活力,和不息的生命,进而让他们懂得要真是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第4篇

少儿舞蹈是舞蹈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它主要是由小朋友表演给小观众们观赏的,因此它不仅要符合一般舞蹈的艺术特点和规律,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特殊的艺术特点。少儿舞蹈教学也是如此,不仅要让少儿学习最基本的舞蹈技能技巧,还要符合少儿身体要求和少儿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少儿舞蹈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要选取少儿熟悉和容易理解的题材;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注重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采用鼓励教育、发挥少儿参与主动性的策略。

选材要准确

少儿舞蹈教学,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教师要尽可能选用适合少儿年龄特点并且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少儿生活、体现童趣的教材。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应选取孩子们熟悉的教材,只有熟悉,孩子们才会感兴趣。游戏是少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同时又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在孩子们眼中,舞蹈与游戏有时是难以区分的。《石头・剪子・布》《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过家家》《跳皮筋》,以这类舞蹈作为基本教材,少儿已经不单纯将其看作是舞蹈,而成了少儿自我表现、宣泄情绪的需要。反之则不同。试想,如果将《千手观音》这样的舞蹈作为少儿舞蹈的教材,则会适得其反。

其次,应选取少儿容易理解的教材。教材内容要适合少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少儿理解和接受。有些舞蹈,虽然也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内容,但由于比较抽象,孩子们难以理解,作为舞蹈教材,就不适当。第四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节目《时间之光》,构思新颖,形式活泼,但由于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转换成舞蹈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还有一些,如“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节目《春天的遐想》《飞》《时刻准备着》《北京,我爱》等,这些节目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值得称道,但作为普通教材,同样不适合。

第三,应选取形式新颖的教材。少儿喜欢新奇的、多变的事物。《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过家家》《跳皮筋》这类节目,虽然是孩子们熟知的生活,但如果一味只教这些内容,时间长了,孩子们也会失去兴趣。孩子们天性好奇,有新的教学内容,肯定会受孩子们欢迎。《快乐健身操》把孩子们玩滑板车这种只在大街上看到的体育运动移植到舞蹈中,让孩子感到新奇,孩子们学习起来自然有劲。在少儿舞蹈教材的选择上,只有顺应孩子的

特点,才会选得准、收效大。

方法要得当

对于少儿舞蹈教学,方法得当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发挥少儿参与的主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少儿的学习热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少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少儿舞蹈教育中,应把激发少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少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激发少儿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游戏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前面提到,游戏是少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如果孩子们把学习舞蹈当作游戏、娱乐,那么无形中就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少儿喜欢新奇多变的事物,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不断变换服装、道具,让这些新颖有趣的东西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兴趣。还可以把舞蹈内容编成故事,先让孩子们对故事感兴趣,再让孩子们去演绎故事,让他们成为故事中的主角,使知识技能训练与趣味性处于和谐统一的境界。

让孩子们变被动学为主动参与,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少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较喜新厌旧。如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参与创作,孩子们则会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比如,教师在教《赶鸭子》这个舞蹈时,教师就可以问孩子:除了我们学过的这些动作,还有哪些动作可以更好表现鸭子走路?这时教师就会发现,少儿的想象力有时是成人所无法想象的。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给了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也能够无形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对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具有很大的好处。

激励教育,在少儿舞蹈的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赞扬、激励为主。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肯定。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演变成他们学习热情的巨大推动力。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少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法,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在这种前提下,教师指导性的批评才不至于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才会收到批评的效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的表扬与鼓励,会使他们彼此之间互为榜样,相互学习,相互激励,从而提高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第5篇

目前,在我们国家的高校舞蹈教育中,不仅仅要从艺术审美中体现出舞蹈的价值和艺术形式,还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现在我国的舞蹈教育的各个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舞蹈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现在我们国家的舞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针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是面向接受素质教育的全体学生。只有我们不断的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整体的审美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国家高校的舞蹈教育不仅仅要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作为一种广泛的教育模式,对教育的客体与教学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和转换。例如可以通过更多的教育方式进行转化,比如开展整个舞蹈活动,组织更多热爱舞蹈与想学习舞蹈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深刻感受舞蹈所给我们带来的正能量。

(2)舞蹈教育的非专业性。这主要是指在我们国家的高校舞蹈教育中,我们应该在找准教学对象后,要充分掌握教育对象的性格特点。例如,高校学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教育群体,其中每个学生的特点都比较大,兴趣和爱好都比较广泛,个体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不仅仅包括性格特点,更是包括学习专业的背景,所以对舞蹈教育的审视观点也大不相同。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们在高校开展舞蹈教育形成了阻碍,所以我们应该把握掌握好舞蹈教育的出发点,通过对舞蹈的引导运用较为简单和易理解的语言来表达。只有学生们在不断地了解、学习和积累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舞蹈教育创新,才能够让我们的舞蹈教育发展的更好。

(3)舞蹈教育过程中的具有特殊的性质。现在,我们国家的舞蹈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难任务,所有的舞蹈表演者虽然在台上表演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在舞蹈训练的背后却包克服了很多比较困难的问题,包括身体技能的提高,还有感情的不断升华等各方面。高校学生通过练习舞蹈,不但能够使自身的情感得到放松,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从而规范个人的行为举止,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优化和完善。

(4)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这主要是指在现阶段的舞蹈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因为社会的高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竞争和压力让高校学生受到了冲击和阻碍,我们必须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舞蹈教育的定义:“舞蹈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水平、高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的舞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舞蹈艺术理论的教学,这一方面的教学主要是对舞蹈艺术的史论和作品的介绍及分析。二是舞蹈艺术实践活动。”所以,我们高校应该重视在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理论的同时,还要加强舞蹈实践的推广,充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

二、舞蹈教育的现状与教育理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常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形式;一类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美国的舞蹈教育是具有一体化的,就是指学生从小开始学习舞蹈一直到大学教育阶段的结束。在普及型的舞蹈教育观念前提下,我们首先把舞蹈视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和快乐成长的推动力,舞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举止行为的形成都有比较好的作用,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理论根源。1994年美国公布的《2000年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首次以政府的名义规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统括为艺术科,成为同语言、数学等诸学科并立的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从小学到初中,音乐、舞蹈是必修课。艺术课程每周所占学时,各校稍有不同。在我们所看到的学校里,少的有三学时,多的达五学时。”但是在美国的大高校中多数学校都设有舞蹈学科。在美国的普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普及型舞蹈教育机制中,使受教育者的对象范围不断开扩大,整体素质不变得到提升。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舞蹈理论学家欧建平在《舞蹈艺术的天地——美国舞蹈高等教育考察报告》中提出:“美国舞蹈育不是单纯的身体技能训练,而是对于全面素质发展的实施的教育。

它必须面对所有学生,而不是所谓天赋才能的学生。它选择了现代舞开放鲜活的科学与民主观念、系统完整的创造性方法与技术,进而实现了多元主义的理想、“全民教育”的教学理念、“综合考量”的选材标准、“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身心同步”的教学目的、“博采众长”的教学方式、“教学相长”民主作风,使美国舞蹈教育涌现出了大批目的明确、特色鲜明的教学单位。”但是在以苏联为代表的舞蹈教育却致力于对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这是两种相反的情境。作为我们国家的舞蹈教育,现在的很多舞蹈院校秉承苏联舞蹈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人才。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诸多高校中,有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总是奔波于教室与图书馆之间,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舞蹈学习,许多大学生本来对舞蹈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周围环境与专业的影响,失去了学习舞蹈的机会。我国高校的很多教育者和工作者都认为,学习舞蹈是舞蹈专业学生的事情,根本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无关,他们也不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自己不特长的事情上。

周星与华进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改革设想》一文中指出:“在目前国内大学教育中,舞蹈教育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是要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这通常集中在专业院校。舞蹈专业院校将舞蹈教学分为若干教学系科,如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等。这种教学侧重于技巧教育,专业方向比较单一,注重培养“高、精、尖”的专业舞蹈人才。二是非专业性舞蹈教育即普及性舞蹈教育,是指不以培养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教师、舞蹈试论研究人才为目标的舞蹈教育。它运用舞蹈这一形式,对人进行美的教育,美化行为、开启智力、提高修养等为目的的舞蹈美育。”所以,现阶段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非专业化舞蹈教学的重视,在高校中推进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的地位,带动高校学生开始逐步了解舞蹈、认识舞蹈、学习舞蹈,促进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三、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的地位包括三个方面:

(1)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方面的提高,所以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可以帮助高校学生获得学习舞蹈的动力。因为现在很多高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学生总是被自己的专业课所压迫着,想要学习其他的特长却不能实现。然而,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号召打破了这一僵化的局面,素质教育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升学率,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在舞蹈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渗透非常关键,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获得学习舞蹈的动力,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热情。

(2)素质教育注重改善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所以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渗透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完善舞蹈学习的知识体系。与由之前应试教育思想的阻碍,大多数老师只是把学要考试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所以高校学生没有得到很好地知识结构。但是,在舞蹈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渗透可以完善学生学习舞蹈的知识体系,从而减少舞蹈教学知识结构不完整的状态,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舞蹈。

(3)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渗透,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原来由于应试教育偏向于考核学生的舞蹈技能,大多数学习舞蹈的学生只是进行单纯的模仿,从而获得考试分数。但是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渗透完全打破了之前比较僵化的状态,帮助学生在舞蹈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从而获得舞蹈学习的进步。

(4)素质教育重视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所以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渗透,有利于高校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素质和内涵及其行为举止规范等,促进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第6篇

论文摘要: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是要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综合发展。而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舞蹈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对幼儿身心发展和艺术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用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并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反映出人们的各种思想,体现了人类的审美艺术。当前,舞蹈艺术已经深入到各个学校中,尤其是在幼儿学校的教育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对此本文将简要分析一下幼儿舞蹈教育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舞蹈,是源自于劳动的一种艺术,是人类历史上较早出现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舞蹈的欣赏,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人们的艺术情操。首先,世界各国都有着具有自己独特民族风格的舞蹈。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在教师的讲解中,对我国古老的艺术进行学习和了解,掌握我国民间艺术的珍宝,能够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其次,舞蹈艺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舞蹈是一种能够美化生活的运动,舞蹈者在优美的音乐下,翩翩起舞,不仅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能实现身心的全面律动。第三,学习舞蹈,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的,而舞蹈艺术,正是艺术对人的审美影响的主要手段。舞蹈能够给人美的享受,激励学生追求美的事物,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提升人的艺术修为,增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二、幼儿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在幼儿时期进行舞蹈教育,对于提高幼儿技能方面,以及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幼儿舞蹈不单单是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一个科目而已,还是组成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是实现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

1.幼儿舞蹈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有着与体育锻炼类似的功能,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舞蹈中,要涉及到压腿和踢腿运动,以及对肩膀、腰和手腕等多个部位的练习,这些练习对孩子的韧带和体能发展,都与体育训练有着同样的作用。舞蹈的动作也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却把这些在生活中简单的行为,进行了美化。在舞蹈中,要充分调动起每个关节和部位的运动,来表现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而动作的协调性能够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柔韧性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从而使得儿童拥有一个优美的形体,加强儿童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 转贴于

2.幼儿舞蹈教育能够培养儿童优秀的品质

舞蹈虽然是优美的,但是训练的过程确实是艰辛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没有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在进行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时,经常会因为累和疼痛而掉眼泪,甚至想要放弃对舞蹈的学习。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中专教师的课程适用性较强,能够从实践上培养学生的点滴思维,从而塑造其良好的品质。在休息时,可以给孩子们讲述舞蹈家成功背后的艰辛,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不经过艰苦的奋斗,是无法成功的,虽然现在是苦一点,但是总有一天,是能够换来掌声和鲜花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每个孩子坚强的意志,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能够从小培养孩子自强、自信的个性,帮助其养成优秀的品质。

3.幼儿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孩子天生都是极富创造力的,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并且善于幻想,而舞蹈的存在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对于同一个舞蹈动作,或者对于同一部艺术作品,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形式,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不同的动作。创造力是新时期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理解孩子的这种天性,并且给予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表现空间,才能引起他们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将孩子们的创造力充分发掘出来。

总之,素质教育应当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抓起,通过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开展,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舞蹈内容的编排,以舞蹈为载体,丰富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身体以及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舞蹈教育;幼儿;素质教育;作用

舞蹈是一门艺术,在幼儿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入舞蹈教育能帮助幼儿肢体的协调能力,韵律节奏的掌握,能够进行情感抒发,对于创造力、想象力、美育观的形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过程中,会有编排舞蹈并表演的环节,舞蹈的编排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特性为出发点,我们常说舞蹈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它有凌驾于生活之上,幼儿舞蹈也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对于舞蹈的编排都是有故事,有情节可以追寻的,这样在于能够通过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或者情节编排而成的舞蹈,让幼儿在学习舞蹈、排练舞蹈和表演舞蹈之中能够生活中真善美的真谛。如根据《奉献》这首歌曲改编而成的舞蹈,具有朗朗上口的歌词、自然流畅的曲调等特点,通俗易懂的歌词大意,根据意思改编成手语舞蹈是依靠孩子们好奇的天性,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过程中,孩子们能抽象的理解爱心的含义,通过手语的学习增强对他人的关怀之心,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也会施以援手,爱心的养成益于孩子向优良品质方向发展。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还能使良好的劳动习惯被孩子养成,不矫揉造作,乐于助人,尊师重道等,对于一些浅层次的社会公德心也会逐渐养成。如在幼儿舞蹈节目《让座》中,舞蹈情节是关于小孩子在公交车上向老人让座的故事,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会对情节进行细腻刻画,如观察是否有人上车,起身给老人让座,礼貌同老人交流等。这不仅是教师教导幼儿如何进行表演,更重要的是幼儿能自己对舞蹈内容进行理解,自然流露出感情,在其中学习的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孝敬长辈等优秀品质。

二、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我国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在国外很早就有教育专家在提倡,学校和家长也是全力配合。幼儿得情感和认知还在发育阶段,对很对东西都不能很好的认识,也是因为这样造就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天马行空的一面,天生的艺术家说的就是他们。在舞蹈教育过程中,提倡幼儿的自由发挥,将他们所理解的舞蹈动作一一展现出来,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幼儿进行了一定舞蹈基础的培养之后,他们对音乐的韵律,舞蹈的节奏都有了一定认识,所以在幼儿即兴创作环节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带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有据可循,教师提倡幼儿好的舞蹈节目的表达,在排练舞蹈过程中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舞步的编排,可以一次次尽心即兴创作,对于创造力的增强,艺术气息的培养,思维逻辑的锻炼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心灵的培养

人们常说幼儿的眼睛是最干净的,他们的世界是最纯洁的。心灵培养的最佳时期就在孩提时代,这时候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成人世界的烦恼,用舞蹈教育的形式来教授心灵教育是很好的选择。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每一个舞蹈的情节由来进行阐述,孩子们一步步理解心灵美的重要性,懂得友爱同学,尊敬老师,孝敬家长等。如在舞蹈节目《爱我你就抱抱我》当中,是展现了小女孩对于家长的忙碌工作而忘了顾忌到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妈妈爱爸爸疼,就特别羡慕的故事。在舞蹈表演与歌曲相结合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大概理解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对爸爸妈妈进行感恩,关心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在街上碰到困难的人也会帮忙,即使他们还小,但他们的心灵在慢慢膨胀,对于爱心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

四、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美育观的培养

我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自然也不会例外,对于美好的事物的存在总是客观的,人的天性之一就是爱美,美的东西都具有不可言说的吸引力。舞蹈不仅具有艺术美,还具有创造美、表现美、认识美、感受美等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形式对于幼儿美育观的形成。有的小孩在小时候家长过度溺爱,没有进行舞蹈教育方面的培训,导致养成含胸驼背,走路东倒西歪,四肢不协调等情况,这对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和未来都是有不良影响的。在大力提倡幼儿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注重对舞蹈教育的培养,在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后,幼儿不良的习惯会得到改善,体态会变得优雅,外形气质也逐渐得到改善,自信心自认而然的增强。对于舞蹈教育而言不仅仅是各方面品德的培养,还有助于体质的锻炼,因为舞蹈动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是全身性的运动,长此以往对于幼儿体质的改善是非常有帮助的。舞蹈就与还有传播文化的能力,因为舞蹈是多种多样存在的,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不仅仅了解掌握我国的舞蹈由来,历史文化等,还能接触到国外的舞蹈类别,舞蹈文化等,达到开阔眼界的作用。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孩子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有传承传统文化习俗的义务,舞蹈教育能将这种义务渲染给幼儿,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民族友情等。

五、 总结

在我国大力提倡幼儿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是在其中非常重要的存在,不仅能能够从舞蹈表现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坚持精神等,还能通过舞蹈的学习过程以及包含的故事情节对幼儿的美育观、团结友爱、道德品质、创造力、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培养。舞蹈教育是一门长期坚持的过程,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幼儿能形成体态优雅,气质出众等特点,增强自信心,性格开朗。由于素质教育的起步较晚,(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39页) 在舞蹈教育这一块很对家长、学校老师还没有引起足够大的重视,应当借鉴国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宣扬舞蹈教育对幼儿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人之初,性本善”应当好好利用这句话,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应当从小拓展他们善良的天性,全方位发展他们的特质,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 章春和.浅析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J].参花(下),2015.

[2] 王晓丹.舞蹈教育在幼儿整体素质发展中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5.

[3] 皇甫宜攀.论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

[4] 丁榕.从“手舞足蹈”谈即兴舞蹈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37.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必要性;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38-02

引言

21世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将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推行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当代大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而舞蹈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开设舞蹈课(以形体课为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提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的必要性,改善和提高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公共舞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从公共舞蹈的特点和表现力方面来看

高校公共舞蹈的特点是:(1)全部参与。它不只是少数人的、高精尖的舞蹈人才的舞蹈活动,是正常人美育需要的由全体学生参与的舞蹈学习;(2)普及性水平。不是高难度的舞蹈水平,而是重在学习基础的、简单的、常识性的舞蹈文化培养。

形体舞蹈课,通过对上肢、下肢与躯干的规范训练,掌握身体运动的规律,并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与旋律中能够协调自如地运动。而大学生在学习了舞蹈语汇后,可以支配自己的躯体,抒感、宣泄激情。当他们需要歌唱抒感,就更需要通过肢体来加以演绎。舞蹈是一种易普及的艺术,它比音乐具体形象,比戏剧简单容易,适合表现他们的学习生活。大学生通过舞蹈可以协调肢体,调节文化学习造成的不动状态,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强自信心,使人摆脱腼腆和拘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操,充分展示当代学校的校园风貌与当代学子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二)从公共舞蹈教育的作用来看

舞蹈训练是一种肢体训练过程,它不但可以使人的形体优美,而且还因为舞蹈经常是双人或多人配合的活动,所以舞蹈过程也是培养舞蹈者关注他人、关注配合、注重协调的过程。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在美国学习和考察后,作出了如下介绍:“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益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舞蹈课的训练,这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要求。

(三)我国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

从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到1996年,国家教委又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再到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充分肯定了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各高校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把艺术选修课逐步纳入教学计划,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选修公共音乐、公共舞蹈、公共美术等艺术课程。而舞蹈发挥其肢体语言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各类艺术教育形式共同存在。

二、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公共舞蹈教育课程的设置

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开设公共舞蹈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两大块:(1)形体与气质的塑造。这一课程是老师教授学生训练形体、塑造气质的方法。学习舞蹈基本功,最大限度地开发肢体的表现力,学习常用的技术技巧和舞蹈风格韵律,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学习舞蹈剧目,培养正确抒发感情、完整刻画舞蹈形象的艺术水准。(2)中外舞蹈艺术经典作品赏析教学。是通过视频媒介,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介绍古今中外优秀舞蹈作品,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舞蹈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了解每一种舞蹈风格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认识舞蹈的美学特征,唤起他们内心向往美的追求。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可以给学生一个舞蹈知识的形象化的教育和一个合理的舞蹈艺术的知识结构,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对美的鉴赏力。

(二)公共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1、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组织学生观看舞蹈音像资料,以“画面”中那些优美舞姿,丰富的情感表达,来传达对美的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进入自然的舞蹈学习状态。

2、教学方法的多变性

“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用形象、精炼的语言讲解舞蹈动作要领,再通过肢体示范教学,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动作,使得同学可以直接模仿,并用心理解和体会动作要领。但是随着高科技慢慢渗入教学,有了多媒体、电视教学等,更能成为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毕竟舞蹈是表演艺术,它是通过肢体来表达的,在教学中加以电视教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把握需要传达的意思。

3、结对帮扶教学

根据高校公共舞蹈的特点,是由全体学生参与的舞蹈学习。虽然不是高难度的舞蹈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同学领悟掌握得快一些,就可以进行结对帮扶,把领悟慢一些或动作出现错误的与掌握得快一些的同学组成一组,互相纠正错误,避免动作的错误出现。

(三)高校大学生舞蹈团队的不断涌现,丰富了校园文化,带动了高校课外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经抽样调查,全国90%以上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生舞蹈队。而这些团队中的同学多是通过公共舞蹈教育的课程学习后,涌现出的一批骨干分子。因对舞蹈的热爱,自发成立的舞蹈团队。近几年,高校非专业同学参加全国各类舞蹈大赛的比比皆是。就拿江西第二届大学生舞蹈大赛来看,共48个节目进入复赛,非专业组23个节目,比例占了一半。虽然这部分学生可能在表演上达不到准专业的水平,可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自信地表演,充分展示当代学子的思想、生活和情感。并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遇到的“瓶颈”

1、学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明确

迄今为止,还有部分高校领导同志一直对艺术教育的作用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认为公共舞蹈教育可有可无,只不过是供休闲娱乐而已。艺术教育机构只是团委工作下的文艺干事兼管,没有设立专门的舞蹈教研室,据不完全统计,设立了艺术教研室等艺术教育专门机构的高校只占高校的18%。

2、资金短缺。配备不齐全

经调查,有些高校用在舞蹈教育上的经费严重不足。有一所学校每年投入自然科学研究上的经费达8000多万,而投入人文科学研究的经费仅有100多万,而真正用在普及艺术教育上的经费那真是少得可怜。一般高校进行舞蹈训练的场地,通常只是普通水泥地面的教室,没有铺设专门的地板、地毯、把杆,更没有镜子了。最多只是用普通迎宾用的地毯铺设在水泥地上,那样活动极容易受伤,更是无法达到训练的效果。

3、师资力量缺乏

2006年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指导方案》中强调,各高校应重视艺术教育课程,加大配备专职的师资力量。就说北大、清华的专职公共艺术课教师都不到十名,那普通高等院校就更是无法按国家规定来配备;再从学历上看,从事高校公共教学的研究生教师的比例也只占25%,可见学历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五)提几点高等学校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构想

首先,加大各校领导的重视,从认识上要重视,真正明确美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认清大学生普及舞蹈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再者,建立起公共音乐、舞蹈、美术等教育专门机构,由他们专门负责全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工作。最后,应配备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0.15%~0.2%的专职教师,还应配给相应的教学场地、设备和需要的各项活动经费。

第9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舞蹈教育

引言

素质教育的顺利落实离不开不同载体的支持,一般状况下受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经常把其载体简单定义为美术或是音乐,却忽略了舞蹈、戏剧教学等对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舞蹈教学和其他艺术学科的教育有着相同的共性,即把抽象的三观变成更为直观的方式,方便接受能力差、思维能力有限的学生理解。

一、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气质美、形体美的提升

中小学学生形体有着良好的可塑性,舞蹈形体训练过程中需要其双眼目视前方,抬头挺胸,双肩下垂,臀部肌肉紧收,腿要伸直。反复练习,不但会避免驼背、含胸,哪怕已经养成这些习惯,只要接受一定的训练便可得到有效改正。得到舞蹈形体锻炼的学生,浑身都散发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其仪表端庄,对生活充满热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有助于智力和思维的开发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想法和情感的艺术方式,中小学学生舞蹈亦是如此,在乏味、反复的锻炼中,要使用生动的语言与新颖的动作,激发学生想象力,开发其表演潜能,不断增强其主体创新认识,找到心灵碰撞的感觉,此种舞蹈训练能把创造力、联想力与表现力充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错误动作是在所难免的,此时要集中其注意力,引导其认真洞察,反复揣摩。鉴于此,舞蹈教育还能提高学生洞察力和自控力[1]。

(三)有助于开朗性格的养成

心理素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习舞蹈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舞蹈的表现形式以表演为主,表演需要饱含热情。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随时提醒,增加考验,让其想象是在真正的舞台上演出。比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但要让其掌握基础的动作,还要引导其在大家面前做示范,以增强其自信。经过一次次成功表演,听到观众的鼓励声与掌声,会渐渐养成活泼的性格。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舞蹈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学生成长环境与教学环境等,致使很多学生还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较差。为有效提高中小学舞蹈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要不断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感受到舞蹈的魅力。鉴于此,教师要为学生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其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其参与积极性,真正体会到舞蹈学习中的乐趣所在,让其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获取知识。比如:在讲解少数民族舞蹈时,教师可穿戴此民族的特色服饰,之后再为学生讲解这一民族的风俗人情,让其能抓到舞蹈学习的精髓,更加喜欢舞蹈学习,提升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水平。

(二)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

中小学之所以要开展舞蹈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舞蹈表演的基础技能。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表演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为让课堂舞蹈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之后要求小组成员互相指导舞蹈动作,互相学习,从而加深记忆,掌握正确的表演要领。第二,组织课堂观摩评比活动。比如,学生在学习完一个舞蹈后,教师要指引其自行组建研究小组,之后再选出学生代表当作评委,保证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观摩评比,实现交流分享,携手并进[2]。第三,组织课后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组建舞蹈表演社团,激励学生们踊跃参加,加入到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舞蹈综合水平。

(三)加强舞蹈的德育功能

舞蹈教学德育工作的展开关键核心在于立德树人,通过各种舞蹈实践活动把德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的环节之中,运用舞蹈特有的形式、手段,使学生在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同时,受到美的陶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以美育人”,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在舞蹈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达到美育、德育的融合统一及落实,实现以艺育德,以德促艺。

第10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与重要奋斗方向。党和国家甚至将此提到关系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在新世纪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而对待之,也是我国当前教育现状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面是很宽泛的,关于美育、艺术、道德等素质方面的内容都在其中,从有关理论到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实施的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情况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小学、大学、高职院校普遍将开展艺术教育或举办艺术活动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与途径,高等院校也以各种形式纷纷增设有关课程,并进行多种多样的讲座,组织业余艺术团队,举办大学生社团文化节、艺术节等主题月活动,甚至一些在艺术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都颇受青睐。在艺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舞蹈教育是重要的方式之一,舞蹈艺术,它既有类似于基础学科的抽象,又能深刻、细腻地反映人内心的情感,它不仅是精神上的一种宣泄、寄托,还能启发智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催人奋发、提高个人气质等,舞蹈教育对推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教育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意识的提高。

舞蹈本身在塑造形象,抒感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意识的提高。在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聆听音乐,再分析音乐与肢体结合所表达出意境。学习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藏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与藏族风情,松胯、弓腰、曲背等舞蹈体态,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其次,感受音乐与肢体的交融,藏族舞蹈音乐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曲调悠扬,让学生藏族风味的乐曲中,感受康定情歌的舞蹈情感,感受肢体语言丰富、流畅与挥洒自如。直观、形象地学习美、认识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意识的提高。

二、舞蹈教育能够促进个人气质的塑造。

一个人的气质是内部修养,外在的行为谈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等的总和。面对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侧重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营造,一方面,能够促进高水平专业素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学院各类主题月教育为契机,以优质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为目的,以各类文艺演出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主题,以舞蹈教育为基础,实现高职教育院校人才德才兼备培养的新趋势,舞蹈教育对促进个人气质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舞蹈教育能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

修养指的是一个人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通常也是一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具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大学生舞蹈表演往往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在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中,学生们通过一遍一遍不停的练习,锻炼学生们的耐性和合作的精神最终达到整齐统一的表演效果,这就促进学生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即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舞蹈比赛中产生的荣誉感经常是同学们在比赛中预感到优势或胜利受到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他们感到要捍卫所代表的集体利益,并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时而产生的情感。荣誉感是同学们克服困难、振奋自信的情绪状态,而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能够促进、动员一切力量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

四、舞蹈教育能够促进社会行为能力的提高。

社会行为能力是我们在社会交际中、社会活动中一种完整的能力,社会行为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常常表现为处理与周边人物关系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个年纪的学生受到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物资生活基础使很多学生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心态,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不容易换位思考问题,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学习舞蹈过程,也是一个集交流、配合的过程,它能使大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自信与语言交流的艺术,让过于自我的学生在性格磨合中渐渐认识自己的不足;学生文艺活动的开展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展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组织调动能力,同时受到欢迎和鼓励的表演过程,也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可,达到树立自信的目的。

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理论家隆荫培、徐尔充在其《舞蹈艺术概论》中说道:舞蹈的功能主要有:自娱自乐、抒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体质、延长青春;欣赏愉锐、陶冶情操;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宣传教化、团结鼓励。高职高专院校舞蹈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意识提高、个人气质塑造、良好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培养、社会行为能力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第1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时少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内容较多包括现代舞、古典舞、芭蕾舞等,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每周只有两课时的教学时间,进而发生了教学内容过多和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种舞蹈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师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将教学计划完成,又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1]

2.评价机制不合理

与其他语言性、理论性、基础性学科不同,评价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突破基本理论知识考察,对编排舞蹈的创新能力、舞蹈理念、舞蹈技能进行综合的考量。由于现阶段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评价方式僵化单一,仅仅关注考试成绩,难以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也有很多学生对舞蹈教学实践持有意见,反对仅通过考试成绩评定舞蹈学习成效,认为他们的舞蹈技能在这种方式下无法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广泛性和基础性是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天真纯朴的儿童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学生将来工作教育的对象,因此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过高的理论,让他们对各种舞蹈形成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即可。此外应当加强他们的舞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舞蹈编排能力和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对舞蹈教学的内容没有进行充分的调节,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依照舞蹈专业学生的要求进行培养,使得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效和作用难以有效提高。

二、完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对策

1.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与专业院系舞蹈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对面向舞蹈教学一线的儿童舞蹈教师进行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目标。同时,学前专业舞蹈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自身的舞蹈基础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首先,将教学的主要内容设定为训练舞蹈基本功,进而改变学生舞蹈素质和基础较差的现状。其次,应当在舞蹈教学中有效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利用民族舞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他们的高尚情感、正确审美理念、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最后,应当将提升舞蹈编排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舞蹈内容和情节的合理设计,促进舞蹈趣味性和故事性的提升。

2.建立健全评价模式

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评价模式僵化,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收效和课堂教学的成效都无法被全面公正地体现,这严重降低了学生和教师参与舞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舞蹈教学的诸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模式进行建立健全。第一,应当对评价主体进行拓展,将学校组织、学生、舞蹈教师纳入评价主体中,丰富评价主体。第二,创新评价内容,同时评价方式可采用即兴表演、笔试、口试等,进而促进学生舞蹈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创新思想、编排能力的有效提升,并使得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得以建立。

3.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利用多媒体进行舞蹈欣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接触舞蹈较少,对舞蹈的欣赏能够使他们的舞蹈兴趣得到提升并使其幼儿舞蹈创编题材得到有效拓展。第二,穿插理论知识学习。舞蹈理论是幼师开展幼儿舞蹈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当重视舞蹈课堂上舞蹈知识内容的讲授。第三,深入学习各种舞蹈,使学生的视野得到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课堂上应当全面学习各种类舞蹈,对舞蹈进行全面掌握,为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提供有效素材。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幼儿教育水平至关重要,幼儿舞蹈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提升幼儿舞蹈教育水平就要从提高幼儿舞蹈教师的教育能力抓起。高职阶段是培养未来幼儿教师舞蹈教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授课和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65—67.

第12篇

学前舞蹈教育指的是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欣赏、鉴别与创造,把生动的形象当作教学的手段,特征就是培养自身的情趣,对幼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提高幼儿的能力与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幼儿在进行舞蹈教育之后,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同时还能陶冶情操,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学前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

1) 学前舞蹈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学前舞蹈的主题、体裁以及它的表现形式的种类有很多,幼儿要对舞蹈的活动进行观摩、学习、排练和表演,不仅可以提高对舞蹈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与记忆力。2)学前舞蹈教育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可以经常参加一些舞蹈活动,这些舞蹈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肌肉、呼吸、神经系统经与骨骼等生理机能的发育,从而加快幼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幼儿的体质。这些舞蹈活动还能改善幼儿的品格与性情,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生动、广博的舞台。3)学前舞蹈教育具有美育功能。舞蹈能够感受到美、认识到美、体现出美、创造出美,因此可以运用舞蹈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幼儿舞蹈具有美的艺术造型、诗意的构思,同时还有着可爱活泼的儿童形象,它的音乐旋律是非常悦耳动听的。幼儿把舞蹈的形体节奏与内在韵律不断地进行融合,把自己内心丰富多彩的感情通过舞蹈表现出来。

三、我国学前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逐渐提高对幼儿的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地推动了幼儿舞蹈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学前舞蹈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家庭因素。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以现在许多家庭里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看成是家庭的中心,对孩子过分地溺爱,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困难,有的父母就怕孩子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吃苦,应该多进行文化学习,不支持孩子学习舞蹈。2)幼儿园因素。在一些幼儿园里,不太重视舞蹈教育。他们觉得学前知识教育比学前舞蹈教育重要的多,忽视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舞蹈教育方面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一些学校的素质教育中虽然包括舞蹈教育,但是在实际上大大缩短舞蹈课的课时,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学前舞蹈教育的课程。3)教师因素。在舞蹈教育能力与舞蹈专业素质方面,舞蹈教师的能力不高,大多数的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比较低,只有极少数的老师受过专业的舞蹈培训。有一些人用着名人的招牌来开办舞蹈培训班,但是其中的舞蹈老师没有足够的专业素质,还有一些人虽然舞蹈能力很强,但对儿童的心理缺乏一定的了解,没有足够的教育素养。4)教育理念的老化。目前,在我国学前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比较传统,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口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让学生去模仿舞蹈的动作,不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舞蹈动作,严重影响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我国学前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1) 正确认识学前舞蹈教育。我们要确立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力发展对孩子有益的艺术教育。学前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而是为了培养幼儿对美的体验,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无论是家长还是从事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师,都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艺术教育,开发孩子的创造力与智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学前舞蹈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智力。

2) 保证舞蹈老师的专业性。目前,我国的幼儿园并不重视舞蹈教育,在舞蹈教育能力与舞蹈专业素质方面,舞蹈教师的能力不高,大多数的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比较低,只有极少数的老师受过专业的舞蹈培训。但是从事于学前舞蹈教育的老师应该经过教师资格认证才能教学。我国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舞蹈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从而保证舞蹈老师的专业性。这种教师资格认证已经在很多国家实施,尤其是美国,美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开展的比较早,因此它具有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体系,在美国的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标准,美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大大改善了学前儿童教师的素质问题。我国要向美国学习,注重标准,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保证教师的专业性。

3) 注重舞蹈实践。要把艺术教育和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孩子在生活中就可以接触到艺术教育,从而更好地接受艺术教育,在生活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艺术教育的亲切与熟悉,这样才能体现出艺术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时候,不能只在教室中学习那些理论知识,老师要注重舞蹈的实践,要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参加舞蹈活动,进行舞蹈表演,在舞蹈表演的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到生活的美。孩子要想学好舞蹈,就要多进行舞蹈的实践活动。进行舞蹈实践活动,能够扩宽孩子的舞蹈视野,大大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对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无论是幼儿园还是舞蹈培训班都要重视舞蹈实践,让孩子们能够展现自己的舞蹈,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

4) 进行分层次教学。孩子们学习舞蹈的水平会有差异,这就会对老师在教学中造成很大的困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把舞蹈理论灌输给整个班级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节省教学的时间,同时还能使教师能够整体把握孩子的舞蹈能力,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孩子们都说只是被动地来接受这些舞蹈,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可能导致孩子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所以,老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就是说对于舞蹈基础好与舞蹈基础不好的孩子进行不同层次地教学,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积极性。